首頁>Club>
兵力強很多,建文帝為什麼失敗了。
18
回覆列表
  • 1 # 北派三叔

    總結起來,建文帝失敗原因不外如下:

    第一,建文柔仁。燕兵將皆善戰驍勇之輩,建文帝竟於大戰前下明詔“莫傷害朕之叔父”,不明之至,致使朱棣多次絕處逢生,假使明軍在戰場上能“擒賊先殺王”,燕軍早就冰消敗亡。

    第二,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皆書生,倉猝行削藩之計,不知兵事,沒有什麼大的戰略眼光,以致於誤己誤國,最後招致滅族慘禍。

    第三,單用一將統帥軍隊。

    耿炳文一人統三十萬軍;李景隆兩次敗北,一戰統五十萬,一戰統三十萬;盛庸一人統二十萬。明軍“合天下之兵,握一人之手”,而反觀朱棣,單旅孤城,利於戰不利於守,利於合不利於分。如果當初下令山東、河北諸將各擁眾數萬,憑城堅守,年深日久,以叛臣賊子起兵的朱棣勝一仗敗兩仗,又一直逡巡在河北、山西狹窄地帶,熬過一陣熬不過兩陣,軍隊人心最終會轟然瓦解。

    第四,建文帝彷徨不決,總在關鍵時刻犯致命錯誤。

    如果當時朝廷不招徐輝祖回金陵,而是讓他留在原地與徐福合擊燕軍,很可能扭轉整個戰場形勢,給已經是強弩之末的燕軍以致命的最後打擊。 另外,縱觀整個龍虎鬥過程,建文帝一方除盛庸、平安有些智勇外,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大帥之才。這也要“歸功”於朱元璋,因為所有有智有勇有力的名將早已連子孫都被株除乾淨,留下的全是三、四流將領,自然不是燕王朱棣的對手。

    第五,天下民意人心

    朱棣有多重身份,一是藩王,二是徐達女婿,三是僅存的能征善戰之人。朱元璋殺功臣使多少人寒心?建文帝的削藩又寒了藩王的心,王朝新立不久,全國上下其實都希望一個智勇雙全的主,多方都持觀望態度,樂見叔侄比個高下。

  • 2 # 珞珈山下話青史

    瞭解明朝歷史的人都知道,比兵力比財力,在邊關的朱棣都無法和一國之君較量,然而事實是,朱棣勝出了。

    其實,建文帝並不是個無能的帝王,只是他恰好碰上了流氓朱棣。

    建文帝深得朱元璋喜愛,得到了最好的教育,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個好學生。朱棣則不同,朱元璋並不喜歡他,由此也成為了社會青年,但是,他在邊關與蒙古人打交道中,學到了許多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或許他學會了許多陰謀詭計。

    建文帝嫡孫襲統,居正朔之位,竟敗於起兵反叛的藩王之手,實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出人意料的結局。總結起來,建文帝失敗原因不外如下: 第一,建文柔仁。燕兵將皆善戰驍勇之輩,建文帝竟於大戰前下明詔“莫傷害朕之叔父”,不明之至,致使朱棣多次絕處逢生,假使明軍在戰場上能“擒賊先殺王”,燕軍早就冰消敗亡。 第二,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皆書生,倉猝行削藩之計,不知兵事,沒有什麼大的戰略眼光,以致於誤己誤國,最後招致滅族慘禍。 第三,單用一將統帥軍隊。耿炳文一人統三十萬軍;李景隆兩次敗北,一戰統五十萬,一戰統三十萬;盛庸一人統二十萬。明軍“合天下之兵,握一人之手”,而反觀朱棣,單旅孤城,利於戰不利於守,利於合不利於分。如果當初下令山東、河北諸將各擁眾數萬,憑城堅守,年深日久,以叛臣賊子起兵的朱棣勝一仗敗兩仗,又一直逡巡在河北、山西狹窄地帶,熬過一陣熬不過兩陣,軍隊人心最終會轟然瓦解。 第四,建文帝彷徨不決,總在關鍵時刻犯致命錯誤。如果當時朝廷不招徐輝祖回金陵,而是讓他留在原地與徐福合擊燕軍,很可能扭轉整個戰場形勢,給已經是強弩之末的燕軍以致命的最後打擊。 另外,縱觀整個龍虎鬥過程,建文帝一方除盛庸、平安有些智勇外,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大帥之才。這也要“歸功”於朱元璋,因為所有有智有勇有力的名將早已連子孫都被株除乾淨,留下的全是三、四流將領,自然不是燕王朱棣的對手。

    重要的是,建文帝的得力大臣大多文臣,李景隆兩戰敗退讓他開始處於劣勢方孝儒,黃子澄之類,算得上忠臣,但不是能臣。雖然後面有盛庸,平安出現,一度打得朱棣走投無路,可是因為皇帝命令不能傷害朱棣,大戰百次朱棣毫髮無損。朱棣還無恥的去打探軍情,而南軍居然不敢動手,或許,是建文帝的仁慈害了他自己。

    最滑稽的是,朱棣在走投無路,快要失敗時,玩了把大的,繞過盛庸,直取京城,這或許就是他軍事天賦吧

  • 3 # HMSVICTORY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保證自己辛苦得來的皇位足夠穩固,他效法漢高祖劉邦,實行分封制與府縣制相結合,把成年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天長地久藩王勢力日益膨脹,(特別是燕王和寧王 等北邊的幾個藩王,他們有戍邊的任務,那權力可真是到了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了),朱元璋在的時候,他們還不敢胡來,等皇朱孫建文帝朱允炆繼位的時候,面對這些不太安分的皇叔,就有些壓不住了,於是為了防微杜漸,保住自己的皇位安全,建文帝開始實行削藩措施。燕王朱棣眼看著兄弟的悽慘下場:(周王朱橚被廢為庶人,代王朱桂被拘,囚齊王朱榑於京師,湘王朱柏自焚死),坐鎮北平的朱棣於1399年起兵反抗,打出的口號是“清君側,靖國難”,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靖難之役”開始之時,朱棣一方是幾乎不被人看好的。因為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大一統的王朝還沒有藩王造反成功的記錄。(燕王是以一域然抵一國),而然四年後,結果卻出乎意料。嫡孫繼位,坐擁天下的朱允炆敗給了藩王朱棣,丟了皇位不說還落得個下落不明。朱允炆的落敗,存在著偶然,也是歷史之必然。其一:朱元璋屠戮功臣的惡果:朝中無人。朱棣起兵靖難之時,朱允炆便驚奇地發現,朝中幾乎已無可用之將。以至於在後來的四年中,朝廷大軍先是由老將耿炳文統帥,(為何獨留耿炳文?耿炳文善守不善攻,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孫子做一個守成之君就好;另外,即使耿炳文有二心,也好對付,他不會像徐達或藍玉一樣對皇權產生如此嚴重的威脅),然後是飯桶李景隆,再後來是新人盛庸。這一局面,與朱元璋有著很大關係,在他發動的數次大清洗中,諸多名將紛紛落馬,明軍的統帥層幾乎被徹底洗了牌。朱元璋的這一系列舉動,雖然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朝中武將造反的機率,但是卻留下了嚴重的隱患。其二:.建文帝參謀班子的無能。朱元璋曾親手給朱允炆組建了一個參謀班子,這一班子由三人組成: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從這三人的能力便可以看出,朱元璋聰明一世到最後卻著實下了一招臭棋。齊泰,忠誠有餘能力平庸,如果放在和平時期倒也能湊合的過去,但在國家危難之時卻難發揮作用。方孝孺,學識淵博但過於迂腐,學識難以轉化成治國才能。最讓人哭笑不得的便是黃子澄,前兩位雖然能力上有欠缺倒也不會幫倒忙,可是此公卻從頭至尾都在壞事。當初,燕王朱棣知道朝廷準備對他動手,先以病重為藉口,請求朝廷容許留在京城的三個兒子返回北平。齊泰反對放還三子,黃子澄卻說:“不若遣歸,示彼不疑,乃可襲而取也。”結果朱棣三子獲准回去。從此,朱棣再無後顧之憂,不久便起兵“靖難”。“靖難”開始之後老將耿炳文在吃了幾次敗仗之後與朱棣在河北真定形成了對峙局面。面對著以擅長防守著稱的耿炳文,朱棣毫無辦法,攻城三日,一直沒有攻下,於是對諸將說:“攻城下策,徒曠時日,鈍我士氣。”遂解圍而去。但就在這時,黃子澄卻向建文帝提出了一個足以讓朱棣手舞足蹈的建議:撤換耿炳文,以李文忠之子曹國公李景隆接任。軍事白痴李景隆的上場,使得朝廷損失數十萬大軍,勝利的天平迅速向朱棣一方傾斜。後來,當燕王朱棣兵臨南京城下的時候,這一班子中的三個人腦子裡面便只剩下了怎樣為國殉難,再也想不出什麼高明的計策。有這樣一個無能的參謀班子是建文帝的不幸,朱棣身邊有著一個絕世奇才——道衍和尚姚廣孝更是促成了建文帝的悲劇。其三:建文帝性格上的缺陷。從性格方面來看,朱允炆確實不適合當皇帝。因為他有著皇帝最不該擁有的一個性格缺點:優柔寡斷、心慈手軟。當初,李景隆第一次大敗歸來的時候,連推薦他的黃子澄都想宰了他。可是建文帝不但不治他的罪,反而讓他“戴罪立功”,再一次把軍權交給了他。這樣一來,結果是可想而知的,軍事白痴李景隆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又一次大敗而歸。這時,朝廷已經徹底喪失了殲滅朱棣的最好時機。到了這個地步,要是在朱元璋手上,李景隆就是有八個腦袋也早就搬家了。可是,朱允炆還是放過了李景隆,到後來居然還讓他負責南京的城防。如此一個賞罰不分、用人不當的皇帝,怎麼能指望打敗朱棣?除此之外,他還犯了另外一個不可彌補的大錯誤,便是對每一個前去征討朱棣的將領發出了一個“勿傷吾叔”的指示。這樣一來,朝廷大軍在面對朱棣時再也不敢痛下殺手,使得朱棣多次死裡逃生。有一個最生動的例子,建文二年,作為朝廷後起之秀的大將盛庸,在東昌組織過一場大會戰,成功地包圍了朱棣。燕軍死傷慘重,連朱棣手下最得力的將領張玉也被擊斃。如果沒有那道“勿傷吾叔”的指令,朝廷大軍完全可以一舉擊斃朱棣。但是朱允炆的心慈手軟使得朱棣大搖大擺地突圍而去,給自己一方留下了一個最大的遺憾。建文帝不僅有著性格上的缺點,也著實缺乏戰略眼光,當朱棣兵臨南京城下之時,他只要離開南京實施戰略轉移未必沒有翻盤的機會。因為畢竟他是皇帝,全國上下真正納入朱棣勢力範圍的地區還不多,他就算用太祖正統繼承人的身份打游擊也能把朱棣耗個半死。可是,他卻坐在南京等著城破,喪失了翻盤的最後時機。反觀朱棣,雖然其人心狠手辣,卻有著遠比朱允炆高深的智謀和手段。起兵造反,他卻從不提出自己爭奪皇位的真正目的,只說是“靖難”、“清君側”。戰役中,就算是大勝,他也很低調,給朱允炆的信中都自稱為“臣朱棣”,這樣一來,本來就心慈手軟的朱允炆便更難對他痛下殺手。此外,他還有著一個不遜於劉伯溫的謀士——姚廣孝,有著一支驍勇善戰的軍隊,而從小在硝煙中長大的他,在諸多名將都煙消雲散之後更是難逢對手。如此一來,他的勝利便毫不稀奇。也許,朱允炆的落敗對他自己來說算不上一件好事,但對於明朝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一個比他更適合當皇帝的人坐上了寶座,接過了最高權柄。借用當年明月的話,朱允炆“是個好人,卻不是個好皇帝”,一個純粹的好人是不可能在皇位爭奪戰中獲勝的。

  • 4 # 亞特蘭荻斯

    建文帝有幫忙削藩的晁錯,也有平亂的周亞夫,比如盛雍,怎麼三年就敗了呢?只能說他的謀臣太混蛋,誤他最狠的就是黃子澄,吃柿子撿軟的捏,殺雞敬猴,應該是殺猴嚇雞,結果給朱棣爭取到了準備的時間,接著他又幹了件蠢事,用紙上談兵的李景隆,這傢伙簡直就是趙括轉世,一敗再敗,最後竟然開啟南京大門恭迎朱棣進城了,黃子澄給朱棣挖了好幾個坑,自己也跟著掉進去了。齊泰早期是要求先幹掉燕王的,不知為啥沒有堅持,也可能感覺勝券在握,一個藩鎮不足為慮吧。就這樣,君臣同心同德,齊心協力把一盤好棋嚇壞。至於方孝孺一介書生,除了有文化方面的才華,行軍打仗,出謀劃策是肯定不行的,他寫過一首詩,不難看出是怎樣一個心態,“效忠無計歸無路,深負淵明與孔明”,這詩是他46歲時所寫,詩的大意是,沒有能力給皇帝出計謀,做隱士又不好意思跑,實在是騎虎難下。朱元璋大殺功臣不遺餘力培養自己的子孫,朱允炆卻磨刀霍霍向親叔,不能不說他沒受別人蠱惑,都說他仁慈,剛當上皇帝就把幾個叔叔流放,搞的家破人亡,這也說不過去吧,明史胡說八道,怎麼不給禁止了,居然還有人拿本書當寶典,來證明朱棣殘暴。從明史不難看出滿清是多麼的無恥。

  • 5 # 柏鍇23

    開始時藩王沒那麼多兵將,但都是和蒙古打過仗的部隊,比較精銳;全國大部分的軍馬還是在建文帝手裡,就是削藩太快了,而且派去殲滅朱棣的全部精銳軍隊被擊敗的太快(就好比土木堡之變)。北京到南京也不算遠。

  • 6 # 國家人文歷史

    建文帝朱允炆與明成祖朱棣間的成敗的差別要從兩方面來看。

    明成祖朱棣

    從個人角度來講,成長環境對人生的影響。朱棣雖然也是皇家血脈,但是大小跟著朱元璋東奔西跑到處打仗,生活條件不算艱苦也算是顛沛,而且是看著許多留名青史的名將如何帶兵打仗長大的,簡單來講就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之後還親自上陣殺敵,曾經北征過蒙古,因此即便是在同輩人中也是數一數二的。朱允炆則不同,作為太平時期的皇孫,受到的教育是正規的,學的也是如何治理天下,如何行德政等等儒家教育。不是說這樣的教育不好,反而可以行仁政的皇帝對於當時明朝是急需的。然而成長與教育背景的差別就體現在了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上。

    建文帝朱允炆

    從雙方較量時身邊的謀臣來看,朱允炆也是佔下風的,因為爺爺朱元璋在世時把能打仗的能折騰的武將幾乎都殺光了,留給了孫子一群治世所用的儒臣,因此在面對真正的武力威脅時,朱允炆身邊諸如方孝孺之流的迂腐文人與朱棣身邊真正擔得起“謀”之一字的姚廣孝,能力與見識高低一目瞭然。

    此外,許多史家論證起來都會講到朱允炆過於急躁的削藩政策。朱元璋雖然殺掉了一大幫子武將,取而代之以朱姓藩王,求得一時安穩,卻是制度上的倒退。因此,可以理解朱允炆上臺以後削藩的經濟、政治需求。然而他沒有認真考量自己的實力貿然削藩,卻是敗筆。

    當然,讀過這一段歷史的人大多也都會感慨朱棣的心理素質。亂世出英雄已經不容易,更何況在當朝政權穩定的狀態下“強詞奪理”的明搶皇位,這個行為本身也體現了他的個人素質與能力以及當時手中所掌握資源的優劣。

  • 7 # 我只是路過打個精油

    建文帝文有黃、方二絕世大儒,武有李景隆蓋世將領,焉有不敗之理?知道硬上不行還硬著削藩,怎麼狠怎麼來。明知道李景隆和朱棣發小。。還讓他帶兵:大哥,兵糧給你送到,別太狼狽別太假,戲太假沒第二集。

  • 8 # 朝文社

    在整個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明朝靖難之役都是一場結局堪稱神奇的戰爭,擁有全國資源且有天子名分的建文帝朱允炆,竟然會在四叔朱棣面前敗的體無完膚,最終落得丟失皇位的悲慘結局!他為什麼會上演如此場面?之前好些史家認為,這是被他的皇爺爺朱元璋害的:拜朱元璋多年大殺功臣所賜,導致建文帝人才凋零,似乎就無力平叛了?

    但是,如果仔細看看靖難之役的前後過程,這個鍋,決不能讓朱元璋背。建文帝之敗,不怨天不怨地,就怨自己不爭氣!

    首先要說的,就是好些人忽略的重要一條:在靖難之役打響前,建文帝接盤的,是一個多麼好的家當,不止是一個國力空前富強的大明王朝和訓練有素的精良軍隊,更有皇爺爺朱元璋為他精心挑選的文武人才團隊!

    在朱元璋晚年的佈局裡,早就預料到了建文帝可能面對的麻煩,因此為他精心選拔的,絕非好些史家胡謅的老弱病殘,相反是群星閃耀的強大天團。以武將說,明朝開國戰爭中最擅長騎兵戰的悍將郭英,正是朱元璋苦心留下來輔佐建文帝的,更有整個十五世紀,堪稱中國防禦戰實力最強的耿炳文,有這兩位老將坐鎮,就等於給了建文帝一矛一盾兩把神器,攻守都進退自如,哪怕對手強悍如朱棣,理論上說,也是翻不了天的。

    至於文臣團隊,實力更是輝煌,後人大概只記得朱允炆身邊,諸如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這些敗事的腐儒們,但事實上,朱元璋留在朱允炆身邊的,更有卓敬這樣的戰略天才,他的削藩戰略曾經叫朱棣驚出一身冷汗,卻被朱允炆輕鬆拋棄。一個文臣武將薈萃的團隊,足以保護朱允炆扛過任何叛亂災難。

    但是封建專制條件下,一個有權任性的帝王,足以把這一切好局敗光,沒錯,說的就是朱允炆。

    建文帝朱允炆,是一個學習很刻苦認真的好孩子,但絕不是一個擁有治國能力的好皇帝,從他登基之後的每一件事開始,幾乎滿眼都是毫無心智的瞎指揮,明明有可以提前扣押朱棣解決問題的機會,他聽從黃子澄所言放虎歸山,明明可以透過穩守拖死朱棣,他卻替換了防禦天才耿炳文,他任用的天才將領李景隆,更是怎麼打怎麼輸,幾十萬精銳軍隊,活活賠給了朱棣,最終也節節敗退,被朱棣要掉了命!

    領導的素質,是一門強大的功課,作為一個好領導,並非只是會擺個樣子點個頭這樣簡單,一個領導者強大的抗壓能力和冷靜的判斷力,更需要殘酷的磨鍊才能成型。所有溫室裡的花朵型別的領導,更是難經風雨,典型朱允炆!

  • 9 # 驕然

    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首先,建文帝畢竟還年輕,沒有打過仗,而朱棣長期駐守邊關。擅長打仗。其次。建文帝,雖然當時是皇帝,掌握著國家的軍隊。但朱棣卻繞過了他的主力直接來到了南京。並且有太監做內應,這樣朱棣就很容易打到了南京的都城,當然,朱棣身邊也不乏有一些謀士,軍事將領。這也是最終主力能夠取勝的一個原因。

  • 10 # 鐵馬冰河wu

    朱元璋趕跑殘元勢力建立明朝後,採取了一系列廢丞相加強君權的高度集權手法駕馭群臣 ;在地方上他則大肆分封諸王,朱家子侄又一舉掌握了地方軍事、行政實權。夯實朱家權力後,他殘酷屠戮功臣,對富家巨室則實行打壓、剝奪、流徙之策 。他處心積慮,手段陰狠刻毒,只為自家子孫後代“削棘”,以保朱家基業萬世長青。

    史載,共有四萬餘大明開國功臣和江南富紳被他毫不留情地掃進了“錄鬼簿”裡。遭牽連而罹難者難以計數。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他煞費苦心、不擇手段所做的這一切,卻是在公然悖逆歷史潮流,註定是不可能維持長久的。

    報應很快就來了。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崩逝。因他最愛的太子朱標早逝,所以他遺命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惠帝,也稱建文帝。朱元璋搬掉所有潛在絆腳石,將天下大權都集中於朱家子侄之手,以為從此不必擔心大權旁落,永遠可以高枕無憂了。誰料,防得了外人,卻防不住自家人的覬覦之心。之後發生的同室操戈之悲劇,證明這不過是他一廂情願的臆想罷了。

    朱允炆雖然坐上了皇位,但他的威望與實力遠不如諸王 。諸藩王,也就是他那幾位桀驁不馴且勢焰熏天的叔叔、伯伯們。彼時的大明,散居各地的諸侯王們手裡掌握的財權與軍權加起來超過了中央朝廷 。尾大不掉的藩王們已對明中央構成直接威脅 。所以剛上位的建文帝總有芒刺在背之感 。 他急欲削藩也是無法之法。不削弱諸藩勢力,打掉他們的囂張氣焰,朝廷就會淪為可有可無的擺設,甚至會反遭其害。

    朱元璋的四子朱棣被封為燕王 。史載,他長得相貌不凡,儀表堂堂,而且城府極深,勁氣內斂,很有謀略,軍、政經驗之豐富,遠非新帝朱允炆可比。因他的封地有保衛帝國北部邊防的重責,所以手下兵多將廣,財雄勢大,為諸藩中實力最強者。

    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採納親信儒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的建議,開始著手削藩。

    在年輕的建文帝眼裡,自己那位實力雄厚的親叔叔、燕王朱棣就是第一塊要啃的硬骨頭。

    由於明廷咄咄逼人的削藩政策徹底激化了中央與藩王們的矛盾,雙方的關係已經如干柴烈火,一點就著。諸藩與明廷已經公然決裂,而已成朱允炆眼中釘的燕王朱棣儼然已成眾藩之首。

    建文元年七月,在奇僧姚廣孝的策動下,朱棣橫下一條心,以“清君側”的名義公然起兵造反。

    朱棣大造輿論,以力主削藩的大臣齊泰、黃子澄為討伐目標,實則是衝著他覬覦已久的建文帝的龍椅去的。

    朱元璋歿後,朱棣私下裡一直心懷不滿 。他認為:太子朱標死後,不論從哪方面看,帝位都非己莫屬 。而那個被老父親隔代指定為接班人、乳臭未乾的侄兒朱允炆,何德何能凌駕於自己之上,竟能繼承大明皇位?

    這場朱明皇室內部為爭奪最高權位而發生的戰爭 ,史稱“靖難之役”。

    戰爭開局朱棣比較順利 。燕軍一路摧枯拉朽,不久就打到了山東境內。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燕軍主力圍攻濟南,不曾想卻遇見了對頭。山東參政鐵鉉性情剛烈,統兵有方,他屢次拒絕朱棣誘降,並率羸弱之兵矢志固守濟南 。燕軍數次攻城均被守軍擊敗,城下遺屍累累。燕軍在濟南城下鏖戰三個月,除了損兵折將外無一毫進展。朱棣每日督促將士攻城,他雖然志在必得,無奈那鐵鉉有勇有謀,軟硬不吃 。他指揮守軍前赴後繼,精血守城 。攻城燕軍死傷慘重,朱棣也差一點被守軍砸死。

    望著固若金湯的濟南城,朱棣無計可施,大軍被牽制在城外寸步難移。

    姚廣孝聞訊後命人飛馬送來快信,建議朱棣撤軍返回北平。姚廣孝認為,朱棣與侄兒朱允炆爭奪天下,與朝廷諸大臣乃至普通老百姓沒有多大關係 。所以,不必在意一城一池之得失,更不必大量殺傷明軍,激起全國公憤,引來更激烈的反抗 。 當務之急是集中力量直搗明都南京,畢其功於一役。朱棣採納了姚廣孝的建議,大軍休整一番後,再次揮師南征。

    這一次朱棣率燕軍主力果然繞過各大中城市,一門心思的撲向帝都南京。經過一番浴血苦戰,南京陷落,建文帝朱允文於熊熊烈焰中不知所蹤。

    果如姚廣孝所料,帝都南京被燕軍攻陷後,駐守各地的明軍紛紛望風而降,不再拼死抵抗。朱棣順利地坐上龍椅,大明的江山輕易的換了主人。

    身為一國之主、富甲宇內、手握更多資源的建文帝為何敵不過一個區區藩王?原來,在此之前,朱元璋將那些能征善戰的明朝開國功臣幾乎屠戮一空,導致燕軍發難時,朝廷居然沒有帶兵之將可用。建文帝無奈,只好起用並無指揮經驗的花花公子李景隆為帥。為保險起見,歷經明初浩劫後碩果僅存的老成宿將郭英擔當起了副將之責。建文二年(1400年)暮春時節,李景隆、郭英率60萬南軍官兵,對外號稱百萬,北上討伐朱棣。燕將張玉、朱能等率十餘萬兵將前去位於今天河北的白溝河一帶抵禦南軍。雙方剛一交手,南軍人多勢眾,居然佔了上風。南軍人數雖多,但將帥不和,令出多門,相互掣肘,所以並沒有能乘勢擴大勝果。無謀無勇的李景隆不聽郭英好意提醒,竟然連出昏招,督促軍隊大舉壓上。張玉瞧見南軍軟肋,於是當機立斷,利用有利時機大舉反擊,重挫南軍主力,直殺得屍積如山,血流漂杵。

    數十萬南軍被燕軍殺的大敗虧輸,十不存一,雙方力量對比頃刻逆轉。從此以後,燕軍轉守為攻,大舉南進 。除在濟南遇到參政鐵鉉的有力抵抗而一度受挫外,戰事進展也算十分順利。

    朱棣率燕軍一路勢如破竹,加上有宮中太監做耳目,終於在建文四年( 1402年)六月攻陷明都南京。

    朱棣被群臣擁戴為帝,改年號永樂,是為明成祖。明成祖坐上龍庭,立即對建文帝的親信大臣舉起了屠刀 。朱棣記恨鐵鉉,於是下令將他逮住,並處以寸磔酷刑。齊泰、黃子澄引頸就戮,並殃及九族。方孝孺拒絕合作(不願纂寫頌表),被滅十族,門生故就大多被牽連誅殺。

    弔詭的是,明成祖朱棣登基後,仍繼續實行削藩之策 。他嚴令各地藩王必須搬進南京居住,雖仍舊保留各種優渥待遇,但最終他卻讓這些驕奢淫逸的傢伙們變得有名無實。朱棣一改其父朱元璋的做法,設立內閣制度,此舉等於變相重啟相權,並逐步將天下大權集於一身。朱棣奪侄兒之位,卻繼續執行侄兒的削藩政策,說明分封諸王的做法早已不合時宜 。那樣做只會使諸藩各自為政,使中央政令不暢,且埋有巨大的隱患。

    高僧姚廣孝高瞻遠矚,料事如神,不愧是“靖難之役”的首功之人。毫不誇張的說,如果不是姚廣孝“直搗南京”的神策,以朱棣有限的軍事實力,“靖難之役”的結果或許不會如此順利。假如朱棣死抱攻城奪地的過時戰略,駐守全國各地的明軍定會大舉勤王,這場戰役將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假如真的打到那個份上,實力雄厚的明廷決不會輕易認慫,鹿死誰手,難以預料。

    建文帝並非昏君,史家對他的評價並不低。只可惜大難臨頭時,他發現手中雖有百萬雄兵,但卻 沒有作戰經驗豐富的將領去統率、指揮他們殺敵報國。於是乎,軍事實力強大很多的建文帝敗給了實力弱小的燕王朱棣。這種尷尬處境,應該拜他爺爺在立國之初大肆屠戮功臣所賜。

    插圖源自網路

  • 11 # 與子同袍

    打不過最主要有兩個原因!

    1.謀臣和統帥無能。當時雖然朱元璋殺能很多能力強的武將,但也還有像耿炳文這樣打過大陣仗的將領。當時準備任命耿炳文為統帥時,謀臣黃子澄進諫說耿炳文年老無力,換年輕活力的李景隆上。這個李景隆沒打過什麼仗,只會紙上談兵。當時他率軍攻北平城時,分兵幾個城門攻擊。當有一個城門就差一下要破時,李景隆下令停止攻擊。因為李景隆要來親自破掉城門。最後錯失戰機,破城失敗。每次把朱棣打的都要自殺時他卻出來捅婁子。後來朱棣打到南京他是第一個投降的。這個李景隆是和朱棣從小玩到大的,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放水。

    2.建文帝心軟。在大軍出發時,朱允炆給統帥下了個非常傻X的命令:勿讓朕背上殺叔之名。就是讓部下不要把朱棣殺了。這命令被朱棣知道了那還了得。在後面的對戰中朱棣常常親自衝鋒,有時一場仗打下來要換幾匹馬。因為南軍不敢殺朱棣,只能攻擊他的馬了。這不是讓朱棣開了個無敵模式!

  • 12 # 南京寧

    從開始的形式來看,無論是輿論還是軍事、政治,朱允炆都是佔據優勢地位的。但是他卻把一把好牌打成了爛牌。根據題主的提問,我們來分析一下:

    首先,這件事應該從兩方面來分析,簡單說朱允炆年少輕狂又沒多少能力,偏偏卻碰上了朱棣這麼個有實力有能力的叔叔起來造反,時也運也?

    不跑題,繼續分析。

    朱允炆的錯誤之一,在於一開始就把幾個叔叔給得罪了。上來就要削藩,朱元璋死了居然不讓他的兒子們回來奔喪,硬生生把完全可以為自己所用的隊友,全都推給了朱棣。此消彼長,一下子讓自己陷入孤立無援。

    朱允炆錯誤之二,不聽卓敬高巍言引發戰爭。你削藩就削吧,至少講點策略啊,高巍等就曾給他出主意,說燕王在北京經營這麼多當年,弄不好就要被逼造反,建議一步一步來,先把朱棣調離北京慢慢消弱其實力。朱允炆可好,不停,直接懟上了朱棣,結果就是朱棣真反了。

    朱允炆錯誤之三,不該在打仗時還講究文治。俗話說,治亂世用重典。朱允炆仁孝值得肯定,可是你要看時候啊,朱棣都騎兵造反了。他老人家呢,還在銳意文治,每天與學士方孝孺等人討論周官法度,把軍事決策權交給齊泰、黃子澄二人。還讓他們不要傷害燕王。這仗咋打?

    朱允炆錯誤之四,沒啥李景隆。李景隆已經在實戰中證明是一個無能之將,方孝孺主張要殺了李景隆,是建文帝不同意!就是這樣一個沒用的人,最後開啟城門迎接朱棣進城,如果沒有李景隆的投降,憑南京城的高牆應該可以等到勤王之師的到來,或許結果還不一定。

  • 13 # 趣科技1

    建文帝朱允文治國論道還可以,若讓其和勇猛善戰,謀略過人的明成祖朱棣打還差的遠。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再者,朱允文也找不出能打的將軍了,朱元璋為了給自己的孫子朱允文留下一個安定的接班環境,把很多能征善戰的將軍都屠殺殆盡,以至於朱允文根本找不出合適的將軍,失敗也就是必然的了

  • 14 # 使用者1688566

    領導人: 建文帝朱允炆22歲登基,儒雅寬厚,未經世事,書生氣十足;燕王朱棣十一歲成為戍邊九王之一。常年對抗蒙古,有豐富的作戰經驗。

    建文帝方面的接連失誤。

    1朱元璋祭日,朱棣派三個兒子去代他去南京祭拜。建文帝猶豫後卻放走三個人。

    2在戰鬥中下令不要傷害朱棣。

    3軍事不斷失利。讓草包李景隆擔任主帥,戰敗幾十萬大軍消失殆盡。黃子澄怕自己推薦的人戰敗連累自己,刻意隱瞞戰況,延誤時機。在靈壁之戰中,主力被徹底擊潰。

    4不忍殺李景隆,結果沒有節氣的李被收買為內奸,大開城城,讓燕軍入城,京城被破。

    朱棣方面:

    1招募士兵打造武器,提前做好準備。

    2收買宮中太監為間諜。裝瘋逃過一劫,爭取了造反時間。

    3長子朱高熾守住了大本營北京。

    4用兵如神,真定一役大敗南軍。在鐵鉉,平安的防禦下,取濟南等無果,突發奇想直取京城。靈壁之戰擊潰南軍主力。

    5從內部瓦解敵人,收買內奸破京師。

    建文帝性格軟弱,用人不當,書生誤國。一次一次的作出錯誤的判斷。

    朱棣,武有自己,善於用兵,謀有姚廣孝。用人得當,善於權謀。漸漸的從不利局面(實力弱),奪得天下。

  • 15 # 當狗容易做人難

    1399年1402年的靖難之役是明朝初年的一場血腥的帝位爭奪戰,手握正統名分、實力雄厚的朱允炆卻被起兵造反的朱棣打下皇位也算是奇聞了。建文帝為什麼打不過朱棣呢?

    1、朱允炆和朱棣的實力對比並沒有看起來那麼懸殊。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將自己的24個兒子封為藩王鎮守北部邊境和全國各戰略要地,這些藩王實力強大有自己的軍隊,少的上萬人,多的像燕王朱棣手中能有10萬人。

    單獨來看掌握全國政權的朱允炆實力超過任何一個藩王,但朱允炆削藩還逼的自己叔叔湘王朱柏自殺的行為將所有的王爺都變成了自己的敵人。所以靖難之役看似朱棣勢力對陣朱允炆,實際上所有明朝王爺都出手了。

    2、朱允炆和朱棣的能力問題。朱允炆長於深宮,三個老師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都是大學者,有知識、有文化、正直、滿懷理想,但都是書呆子,缺乏治理國家的經驗,你說他們教出的朱允炆能會打仗麼?

    而朱棣長於行伍,從小接受徐達等開國名將的教導,軍事才能卓越。在成年後更是與北方蒙古人作戰幾十年,很會打仗。

    3、朱允炆和朱棣與武將的關係天差地別。朱允炆從沒接觸過軍中將領,而且因為從小接受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這些文化人的教導有些看不起武將,造成朝中文武失和,很多朝中武將給朱棣通風報信。這也是朱允炆的軍隊一旦遭遇挫折就有大批將官投降的重要原因。

    而朱棣自己就是個武人,他老婆是徐達的長女,可以說和明朝開國武勳們關係甚密。而且朱棣多年來主持明朝北方戰事,兩次率師北伐,曾招降元朝太尉乃兒不花,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在北方軍隊中很有影響。靖難之役一開始北方很多地區不戰而降,大大加強了朱棣的實力。

    可以說朱允炆是將手中的一把好牌打爛了,朱元璋留下的雄厚家底被朱允炆錯誤的決策一次次揮霍掉。朱棣適時出擊,靈活運用策略,經幾次大戰消滅南軍主力,徹底逆轉攻守之勢,於1402年攻下帝都南京。

  • 16 #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靖難之役中,身為皇帝的建文帝不論是從名分大義還是軍事實力,都遠超燕王朱棣,但最終失敗的卻是建文,究其原因主要是用人不當,其中有些人甚至堪稱奇葩。

    要說建文帝的爺爺朱元璋老爺子,那真是“一把金刀安天下,南西北六第一人”,算得上一條好漢。但也就是一條好漢而已了,要說到治國理政真是有點為難他了。

    另外,他給他嚴重仁厚兒子朱標的“拔刺”行動,乾的實在是有點太徹底,等到朱標先他而去,給孫子建文帝留下的真是個爛攤子。

    李景隆

    替建文帝出征的李景隆實在是個草包將軍,唯一的優勢就是自幼和建文帝關係很好,再加上老爸李文忠是員悍將(明朝開國第三功臣)。

    對於這個官二代發小,建文帝是及其信任的,出征前親自到江邊餞行,行“捧轂推輪”之禮,賜其“便宜行事”之權。

    《明史·李景隆傳》:及燕兵起,長興侯耿炳文討燕失利,齊泰、黃子澄等共薦景隆。乃以景隆代炳文為大將軍,將兵五十萬北伐。賜通天犀帶,帝親為推輪,餞之江滸,令一切便宜行事。

    結果,當朱棣聽說是他率領五十萬大軍北征,高興的都樂了,對身邊人說:“李九江(景隆小字九江),豢養之子,寡謀而驕矜,色厲而中餒,忌刻而自用,況未嘗習兵,見戰陣而輒以五十萬付之,是自坑之矣。”

    朱棣算是沒說錯,李景隆真是個坑。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李景隆兵圍北平,朱棣自己跑到大寧(今內蒙古寧城)去弄兄弟寧王的蒙古騎兵去了,只扔下一萬老弱殘兵給長子朱高熾守城。

    估計要是李景隆攻下北平,俘虜了朱高熾,後世一定會有人說這是朱棣借刀殺人之計,好讓當時自己更喜歡的二兒子朱高煦上位。

    但李景隆真給面兒,五十萬大軍圍攻北平九門死活就是沒打下來。期間,都督瞿能幾乎攻破張掖門,但李景隆就是非說有詐,生生逼著把軍隊撤了下來。

    建文二年(1400年),運輸大隊長李景隆又帶著六十萬人,再次誓師北伐,這次更乾脆送了全軍的輜重給朱棣。

    要說打仗打不過也就算了,等朱棣兵發南京時,李景隆有蹦高表示要出城和朱棣玩命,結果打開了金川門,燕軍一擁而入奪了南京城。旋即宮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終,史稱“金川門之變”。

    從他在靖難之役中的表現來看,這哥們已經不是“豬隊友”能夠形容的了,簡直就是個臥底。

    所以,朱棣登基後,建文帝身邊的文臣武將都死得很慘,唯獨李景隆居然以靖難第一功臣位列首班(“景隆猶以班首主議”),受封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子太師、曹國公,增祿一千石,通前四千石,子孫世世承襲,賞銀四百兩、彩幣四十表裡、鈔四千貫”,甚至超過了大功臣丘福。

    朱棣也很逗,面對群臣質疑李景隆封賞時,給了一句“默相事機”的評語,簡直就是明朝版的“你懂得!”

    除了武將之外,明朝軍事技術的衰退也是建文帝倒黴的一個方面。

    朱元璋起兵之時,元朝軍隊中還保留著回回炮的製造使用技術。朱元璋在包圍張士誠老巢蘇州時,已經從投降的元軍手裡獲得了回回炮的使用方法,並以此迫使張士誠投降。

    但朱元璋建國後的國家施政,讓明朝各行各業的技術水準都大幅度降低,短短几十年後,明軍已經忘記了世界上還有回回炮這種東西。

    在北京城下,朱高熾乘隆冬時節在城牆上澆水,明軍士兵就攤開手對李景隆說:“城上都是冰,俺們爬不上去。”

    朱棣的軍隊也沒好到哪裡去,鐵鉉堅守濟南,朱棣也一樣望城興嘆,沒有任何使用攻城機械的記載。

    從這個角度上說,李景隆獲評靖難第一攻還真是實至名歸,要是沒他開啟城門,建文帝要是咬牙堅守南京,說不能真能拖出什麼變化來。

    再說建文帝身邊的文臣

    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位算是建文帝的核心智囊了,可惜這三位學識都是頂尖水準,但說到治國方略水平實在不怎麼樣。需要心狠手黑的時候優柔寡斷,需要從長計議的時候又過於操切。

    比如說,建文稱帝后,朱棣進京朝覲,“行皇道不避”,這種公然僭越的舉動,當時就有大臣建議直接扣了朱棣治罪。大臣卓敬則建議藉機將燕王遷封到南昌,既維護了親情,又削弱了他的力量。

    對於這些快刀斬亂麻的建議,三位核心智囊居然顯得非常優柔寡斷,讓朱棣逃過一劫。

    等到削藩迫在眉睫時,他們又摒棄了其他大臣(高巍)主張採用漢武帝“推恩法”的方式曲線削藩,將諸藩土地分封個其所有兒子,而不是嫡長子一人,逐步削弱藩王的權勢。

    這時候,三位又感覺此法效果太慢,要求強力削藩。其實,他們都是飽學之士,西漢晁錯削藩導致“七王之亂”的舊例不可能不知道,但他們顯然錯誤的判斷了形勢,自以為朝廷的勢力遠超諸藩,足以便宜行事。

    我們前面提到的頭號臥底李景隆還是黃子澄親自向建文帝推薦的,用這個明朝趙括替代了身經百戰的老將軍耿炳文。

    所以,建文帝身邊的頂級智囊團,既看不清大勢,又沒有識人之明,難怪建文帝會在靖難之役中,迅速就敗下陣來。
  • 17 # 歷史大學堂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藩王造反的事例可以說是不絕於史書。但造反者眾多,成功者甚少。這是因為在中央朝廷與地方藩王的戰爭中,朝廷所擁有的巨大號召力和朝廷所能呼叫的戰爭資源是造反藩王所不及的。因此,藩王在起兵反抗中央朝廷的戰爭中往往在道義和物質上處於劣勢地位,使得靠造反而成功登位的藩王很少。

    但凡事都有特殊,在明朝,就發生了中央朝廷擁有巨大優勢,卻在鎮壓藩王造反的戰爭中屢屢處於劣勢,並最終被地方藩王所推翻的事例。這場戰爭就是在後世知名度很高的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_圖

    靖難之役始於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為了應對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打著“奉天靖難”的旗號,自北平起兵,歷時三年,終於攻克了京師南京,成為了明成祖永樂皇帝,而原本的建文帝也在宮中的一場大火中而不知所蹤。

    面對燕王朱棣,身為天子,在戰爭中擁有巨大優勢的建文帝為什麼沒有削藩成功,反而落了個不知所終的下場呢?要想探究這個問題,首先便不得不提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自建立明朝後,每天矜矜業業,勤理朝政,使得新生的大明在他三十多年的統治下蒸蒸日上,並最終造就了洪武之治。因此,皇太孫朱允炆從他的祖父朱元璋手裡接過來的是一個強盛的大明,並非那容易被地方造反所推翻的腐化王朝。所以,建文朝廷所代表的明朝中央在對燕戰爭中的失敗,應歸根於建文帝和建文朝廷自身的不足之處。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_圖

    首先,是在削藩的政策上沒有宏觀方略,急於求成。

    建文帝早在即位之前,就深感明太祖朱元璋所分封的二十多位藩王成為了尾大不掉之勢,對地方藩王開始有了警戒之心,而後來建文朝的重臣黃子澄對建文帝講了漢朝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的故事,給本就對藩王有警戒之心的建文帝樹立了削藩的信心。

    於是建文帝剛即位沒多久,便立馬著手削藩。建文帝削藩的策略急躁冒進,又急於求成。當時的諸王之中,反形最為明顯的是燕王朱棣,並且燕王所掌握的勢力也是頗為強大。有些朝臣認識到削藩是個敏感問題,搞不好會造成國家動亂,於是給建文帝提供了一些穩妥,效果更好的手段。如戶部侍郎卓敬上書建文帝,主張將燕王從北平徙封南昌,使燕王遠離他勢力最為強大的老巢,利於朝廷進一步控制。前軍都督府的高魏也曾上書,主張效仿漢武帝時的推恩令,用和平的方式弱化各藩王,使其勢力越來越弱。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兩點都是可行的。但建文帝卻沒有認識到削藩問題的嚴重性和敏感性,沒有分清主次,愚蠢的先把勢力並不強大,反形並不明顯的周、齊、湘等王廢除,美其名曰“翦燕手足”。那些被廢黜的藩王都落了個要麼被流放,要麼自殺的下場,使得燕王朱棣越來越堅定了反抗的決心。同時,先拿這些威脅小的藩王開刀,為朱棣接下來的反抗留出了寶貴地積蓄力量的時間。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即建文帝_圖

    其次,是建文帝在用人上的失當。

    朱元璋在洪武朝大殺武將勳貴,給建文帝在戰爭中的武將任用上造成了先天的不足。更致命的是,朝廷內有謀劃之才的大臣也寥寥無幾。建文帝所重用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都是飽讀詩書之輩,也許在治國上他們尚且有些用處,但在戰爭中,他們多“本書生,戰事非其所長”。

    建文帝沒有知人善任的能力,在靖難之役中,他重用被朱棣稱為“李九江,紈綺少年兒”的李景隆,將幾十萬大軍交到了李景隆的手上。李景隆貪生怕死,氣量狹小,使得南軍先後在鄭村霸之役、白溝河之役和濟南城下之大敗,六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戰敗後,如果建文帝嚴懲李景隆,重新鼓舞士氣,組織兵力再戰也未嘗不可,但他偏偏因李景隆是其表兄弟,“念其至親”而沒有殺他,使得很多朝中大臣和軍隊將卒憤憤不平。等到燕軍包圍南京之時,這位建文帝的“至親”,屢戰屢敗的大將軍李景隆卻開門迎敵,使得南京失守,建文帝的統治被推翻。

    而在建文四年,力阻燕軍南下,在齊眉山大敗燕軍的魏國公徐輝祖卻因是朱棣的妻弟而遭到建文帝的猜忌,建文帝將其召回南京,使得好不容易有了轉機的局勢再度惡化了起來。徐輝祖被召回後,燕軍所向無敵,南軍潰不成軍,直至南京被攻破。而被建文帝所猜忌的魏國公徐輝祖卻在南京被圍時,仍組織抵抗。城破後,面對被朱棣的召見一言不發,因而被廢除爵位,圈禁至死。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_圖

    最後,建文帝個人性格的柔弱也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史載,建文帝性格溫和,至孝仁厚,並且聰穎好學。這樣的性格作為守成之君尚可,但在與燕王的戰爭中就顯得“仁柔少斷”了。

    在靖難之役中,朱棣多次衝鋒在前,也正因如此,他也數次身陷絕境,幾乎必死。但建文帝卻給南軍將領士卒們下詔,說“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無使負殺叔父之名”。正因此詔,使早就應成為南軍“刀下之鬼”的朱棣多次死裡逃生,甚至藉此為北軍充當前鋒和殿後,而南軍在作戰中則束手束腳,顧慮重重。

    建文朝廷和建文帝一系列的錯誤,使得朱棣積蓄了力量,在獲得戰場勝利的同時還多次死裡逃生,並最終導致了朝廷被推翻,建文帝下落不明。因此,朱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建文帝和朝廷在削藩上急於求成,缺乏大略方針,用人失當以及建文帝自身柔弱的性格所致。

    文:李光彩

  • 18 # 楊角風發作

    建文帝朱允炆,掌握天下兵馬,為什麼會敗給只有八百親兵的朱棣?

    自古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最出名的就是朱棣的靖難之役。理論上說,朱棣的靖難是名不正言不順,哪怕他找出太多的理由,也大多是欲蓋彌彰,全天下都知道朱棣的狼子野心,卻沒有人敢於揭發。

    短短4年時間,朱棣就成功奪取皇位,朱允炆是正經的皇帝陛下,全天下都承認,而朱棣是個反叛者,為何建文帝就是打不過朱棣?朱棣為何能快速成功?

    建文帝手下幕僚水平太差

    俗話有云,一個好漢三個幫,朱棣是很牛,他出生在戰火中,追隨著名將的腳步,一步步成為最優秀的軍事統帥,上馬統軍下馬治國,這本事無人可比。但仍要有人扶持,才能成就大業,姚廣孝就是朱棣手下頭號智囊。

    朱棣擔心民心所向,姚廣孝卻說:“臣知天道,何論民心。”我只知道天道,何必去管什麼民心。建文元年,朱棣誓師起兵的時候,突然颳起大風,連帶著屋簷瓦片掉落一地,朱棣一臉驚色,認為可能是不詳的預兆。

    姚廣孝解釋道:

    “祥也。飛龍在天,從以風雨。瓦墮,將易黃也。”

    這是好的徵兆,飛龍上天必伴隨風雨,瓦片碎裂,說明王爺將要換黃袍了。一次次,姚廣孝堅定了朱棣的信心,可以說他是朱棣靖難路上的燈塔。

    在圍攻濟南的戰役中,朱棣頗受打擊,幾個月都攻不下來,損兵折將無數。姚廣孝建議繞開濟南,直接攻向京城,正是這短短几句話,令朱棣豁然開朗,最終才能拿下京城。

    反觀朱允炆的幕僚,黃子澄、齊泰皆是書生之輩,根本不通兵法謀略。況且朱允炆本身也不通軍事,選兵派將大多按照下屬的意思辦,對比朱棣統兵水平,相差甚遠。

    在朱棣起兵之前,朱棣被要求去京城祭祖,當時情況危急,朱棣自不敢前去,便令三個兒子代替自己去京城。這三位分別是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熾曾代替父親守衛北平城,擋住李景隆數十萬大軍,立下大功。朱高煦是軍中猛將,在靖難之役中立下赫赫戰功,是朱棣的左膀右臂。

    可以說朱棣的兒子都並非等閒之輩,齊泰要求抓住這三人,用來要挾朱棣。黃子澄則說:

    “不若遣歸,示彼不疑,乃可襲而取也。”

    如果不放走這三人,那麼可能讓朱棣懷疑,就無法突襲取勝。

    是時,建文帝削藩天下共知,朱棣造反則只在弦上,黃子澄偏偏放走了朱棣的三個兒子,錯過了最佳時機,如果換成姚廣孝,必定不會犯下如此愚蠢的錯誤。

    最令人無語的是,在耿炳文兵敗之後,黃子澄竟然推薦了李景隆作為軍事統帥。想來當時的明軍中必定有清醒之人,李景隆有幾斤幾兩應該很多人都清楚,為何就沒有人阻攔。耿炳文雖然無法戰勝朱棣,卻仍能保留實力,李景隆上任後連續在正壩村、白溝河戰敗,明軍實力大損。

    奈何李景隆第一次失敗後,黃子澄仍要其繼續統兵,如果朱元璋還活著必定會氣得跳腳罵娘。軍隊的領導層屢次犯錯,就是士兵再拼命也無濟於事,一方是最優秀的幕僚集團,另一方是最差勁的,結果則不言而喻。

    朱元璋剪草卻沒有留根

    朱元璋為了子孫後代皇位的穩固,殺掉了大量的功臣名將,這種殺功臣的事件歷朝歷代都很常見,畢竟跟初代帝王征戰的人都比較猛,好比劉邦殺戮功臣,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殺人太多,好比江夏侯周德興、涼國公藍玉、宋國公馮勝、定遠侯王弼、延安侯唐勝宗、德慶侯廖永忠等等。能征慣戰的猛將幾乎被殺絕,只留下年邁的郭英和耿炳文,也無法改變整個戰局。

    從側面看,這也是李景隆被重要的原因之一,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兒子,曹國公的名號是那麼響亮,在無人可用的情況下,李景隆被提了上來。朱棣雖然強悍,卻仍比不了那些開國名將,而他的軍事才能也大多是跟李文忠、徐達、常遇春等人學來的。

    假若朱元璋刻意留下幾個能打的將領,朱棣的靖難之路必定會無比艱難。

    朱棣運氣太好

    戰場上實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就是運氣了,由於戰場瞬息萬變,各種情況都可能出現,有時候運勢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建文二年,李景隆所部50萬明軍和朱棣的20萬北軍相遇,在白溝河展開大規模會戰,這也是建文帝組織的最大規模戰役,此戰意義重大,也正是因為朱棣贏得了此戰,才佔據了南北對抗的優勢。

    李景隆雖不會統兵,但其手下還有幾個能打的將領,比如平安、瞿能父子,首先和北軍交戰的就是平安,平安勇不可擋,北軍一度傷亡慘重,耗費好大代價才擊退南軍。第二天,平安再次主動出擊,李景隆主力則繞道北軍背後偷襲,戰局對朱棣十分不利。

    朱棣換了三匹戰馬,手中的刀劍都捲了刃,北軍馬上就可能被擊潰,關鍵時刻,一陣狂風颳起,直接刮斷了李景隆的帥旗,於是南軍打亂,朱棣趁此機會大舉反擊,反敗為勝。

    白溝河之戰令朱棣命懸一線,卻因為自然原因贏得勝利,這無法解釋,也許天道真的站在朱棣這一邊,無論到了何時何地,都能化險為夷。

    史料記載:

    “會旋風起,折景隆旗,王乘風縱火奮擊,斬首數萬溺死者十餘萬人。”

    之後朱棣進攻濟南的時候,守將鐵鉉佯裝投降,引朱棣進城,也許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朱棣就這麼去了。等朱棣到了城門的時候,城上的鐵板突然落下,直接砸到馬頭上,朱棣被嚇得大驚失色,馬上逃離了城門。

    鐵鉉的計謀就差那麼一點就成功了,如果朱棣被直接砸死,那就沒有之後明成祖了。從此也看出朱棣的運氣是真的太好了。可見創業不是人人都能幹的,如果沒有一個福將坐鎮,那結果很難預料。

    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朱元璋開創的大明朝,為什麼要撤掉宰相?說到底,就是壓制文官,增強皇權,完全鋪好了路,只要朱允炆按照他這套思路繼續走,當然不會出問題。可是朱允炆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急切抬高文臣地位,貶低武將地位,這也導致這場內亂,朝中武將持觀望態度。

    之所以後來的方孝孺不肯投降,也是基於這樣的形勢,文臣地位好不容易上來了,換了朱棣,豈不是空歡喜一場?

    朱棣以少量兵力在和平時期造反成功,種種不利局面被其一一化解,可以說是一個奇蹟。

  • 19 # 螢火蟲156507624

    我也回答一下。

    朱棣能夠勝利主要是把握時機,

    佔盡——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

    朱允炆登基立足未穩,就著急要削藩,那幾十個被分封的藩王當然不願意,其中損失最大的要數朱棣了。得到了大多數藩王明裡暗裡的支援和鼓勵,所以朱棣起兵發難的理由之一就是清君側!(皇帝身邊有壞人)

    地利

    歷史上數個新的王朝建立都是從北方起兵得勢後席捲天下

    唐,遼金,元,清,解放戰爭,從高緯度向低緯度,得勝機會大。有人寫過這方面文章

    最後一個——人和

    民心:

    朱棣起兵其實對老百姓關係不大。大部分老百姓認為是你們朱家的內鬥。做壁上觀。

    軍心:朱元璋為了讓朱允炆減少登基阻力,殺了那麼多開國元勳,藍玉案殺了兩萬多,胡惟庸案好像也是2萬多人。這些人被殺,但是這些人的手下副將和大量一起出生入死計程車兵,敢怒而不敢言?朱棣起兵給這些人的怒火找到了發洩的渠道,膽大的直接投靠朱棣一起造反,膽小的就象徵性的抵擋一下,應付差事。

    朝廷裡一些官員,也是偷著樂。

    總結結果就是

    朱棣有勇有謀,手握重兵。

    全國藩王支援朱棣,

    國軍軍隊大部分公開或不公開支援朱棣

    僥倖活下來的被殺開國元勳的後代和親信支援朱棣

    朝廷大部分官員幸災樂禍做壁上觀

    老百姓一臉茫然看著朱家內鬥。

    結果就知道了。

    朝廷

  • 20 # 眾森淼

    建文帝為什麼打不過朱棣。這個原因很明顯都是要從他們兩個人的自身來說。

    先說一下建文帝朱允炆。他得天獨厚,在太子朱標去世之後。朱元璋可以說是在手把手的教他如何做一位皇帝。在此期間,可以說,在朱元璋的親自教導下,他學到了很多的經驗。但是另外一方面,比起朱棣,他畢竟還是太過於年輕,而且經驗的積累,很多時候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朱元璋雖然教了他很多的東西。但是那又如何呢?

    朱元璋是一個很果斷的皇帝。而且又是從軍隊起家。一路上過五關斬六將,最後才得以平定天下。之後,在他的規劃裡,一直都只有一位繼承者,很明顯,他也是將自己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這一個人的身上。但是很不幸,朱標死了,而且比他朱元璋還要更早的就死了,之後的朱允炆呢?其實可以說是催化劑催出來的,其效果肯定是要差很多的。

    所以,無論是文的,還是武的。其實在歷史上都可以找到借鑑,也可以找到成功的例子。但是朱允炆他很不幸,論能力終究還是沒有比得過朱棣。

    在說朱棣吧。他很幸運,朱元璋選了這麼一個小夥子去當皇帝。他朱棣,可以說是在官場上以及戰場上摸爬滾打了有大半輩子了,一個小孩子,何足掛齒。

    於是,論實力,雖然他的實力比不過朱元璋給朱允炆留下了的遺產,但是他的經驗豐富。就像是一個一百級的英雄去挑戰一個二十級的,他的每一個人都可以當做五個人去用。這還不算,計謀也是更加成熟,每一次都可以抓住問題的關鍵點。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朱允炆的百萬大軍又有何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覺到處都是失業和降薪,要怎麼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