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第一軍情
-
2 # 楊小勇老師
瓜島之戰,最重要的戰場是東所羅門海戰和聖克魯斯海戰這兩次航母對決,日本海軍的失敗,直接導致日本陸軍得不到補給也得不到增援。
同時,日軍在戰略思想上,嚴重低估美國的制海制空能力,孤注一擲的投入太多,海陸空三方各自為戰,缺乏配合,失敗也實屬必然。
瓜島之戰,日軍不僅沒有實現重新奪回戰略主動權的企圖,反而遭到進一步削弱,從此被迫處於戰略守勢。
-
3 # 塔奇克馬80667869
瓜島其實對日本人來說,並不是什麼不能失去的戰略要點,其實也可以理解為日本版蛙跳的一個跳板而已,新幾內亞攻略的一個部分。
只不過日本人從明治維新以來,吞下去的就絕不吐出來的毛病,讓日本人在一個遠離主要基地的區域與美軍大打出手。
從戰略上來說,嚴重輕視美軍,日本自從明治維新崛起之後,雖然擊敗了清朝和俄國,卻從來沒有跟西方國家現代化的軍隊交過手。整個對華戰爭的水平,距離一戰都差距太大,以在開戰初期對英軍和美軍的作戰情況來評估整個西方國家的作戰力,明顯是偏差巨大。
戰前偵查不足,在瓜島整個戰役期間都沒搞清楚美軍登陸兵力。以一木支隊不到一千人,就對一萬八千人之眾的陸戰一師發動攻擊。不過以日本這樣一個窮國,確實也沒法想象為一個巴掌大小的島嶼,美軍幾乎拿出來了當時全部的力量。整個作戰期間日軍投入不過36000人,而對面的美軍則有60000人之眾。
同時日軍既不重視補給,也不重視對敵方補給線的破壞的毛病被無限放大了。並非陸軍沒有戰鬥力,實在是兵力、補給、重灌備根本上不去島。
戰術上逐次投入兵力,每次戰鬥,都是陪美軍練兵,從沒有任何一次集中明顯優勢的兵力,以泰山壓頂之勢,追求一次決定性的勝利。中途島之後,日軍雖然損失慘重,但在兵力上,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卻反而被拖入日本人最不能承受的消耗戰,逐次消耗。雖然取得不少戰術性勝利,但卻從來沒有達到過戰略目的。
日本陸海軍的矛盾和配合,登陸部隊的指揮和配合,更是一片混亂。路基航空兵飛行兩個小時卻只能在瓜島上空作戰十五分鐘,很本無法提供有效的空中掩護。而艦隊與陸軍的行動總是踩不到一個步點上。
反觀美軍,第一次登陸就把太平洋艦隊的全部航母和戰列艦都拿出來了,第一次登陸就是一個一萬八千人的陸戰一師。同時美軍極其重視補給線保障,每次補給都是大兵出動。是想怎麼補給就怎麼補給,日軍基本沒有干擾到美軍的補給行動,這在海島作戰中是要命的失誤。即使如此情況,範德里福特還是擔心無法守住,畢竟美軍還只是一群菜鳥,整個瓜島戰役期間,島上的日軍兵力從來沒有超過美軍,重武器更是差距明顯,就這樣雙方還是打了幾個月,可見日軍當時戰鬥力。
-
4 # 蹉跎歲月124962922
珊瑚海海戰和中途島海戰後,日軍的鋒芒被遏制,失去動力,被迫轉入防禦,而美軍正孕育著反攻。美軍發現日軍正在瓜島修建機場,這對珍珠港至澳洲航線夠成重大威脅。於是,決定實施"瞭望塔"行動,佔領瓜島 ,開始反攻的第一步。當時,日軍大本營也沒有預料美軍反攻來的這麼快,他們認為應該在1943年。所以,在美軍佔領瓜島後,只派出一木支隊900餘人上島,他們哪裡知道僅在登島的第一天,美國海軍陸戰隊一師1.6萬人全部上島。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圍繞爭奪瓜島,美日雙方大打出手,形成了決戰。最終,日軍撤離瓜島,美軍實現了登上通向日本本土的第一節梯子。
-
5 # 照影吹笙
美軍200挺機槍封鎖日軍艦登陸的瓜島海灘,日軍人數最多的一次登陸達到6萬人,但“子彈像下雨一樣”(按那次登陸倖存者的回憶),除少部分衝進樹林外大部分死在海灘。日軍部猶猶豫豫不知該如決定,過了三個月才派軍艦從島的另一面把衝進樹林的日軍殘兵接回國(因美軍人數較少所以並沒有佔領全島,主要兵力用在守住機場,而日軍不惜血本搶該島的目的也是為了機場,因從該島起飛的B29可轟炸東京,根據東條英機劃定的“絕對防禦圈”,瓜島在防禦圈內),島上日軍殘兵已經餓到“吃死人屍體”了。
-
6 # 燃燒的島群
一句話:步子太大扯到蛋了。瓜島距離日軍的主要出擊基地拉包爾一千多公里,日方無論是海軍還是空軍出擊都是勞師遠征,被美國人以逸待勞多次打了伏擊。日本人若不是非要爭面子搶回瓜島,而是在索羅門群島更合適的戰場設伏打美軍,戰局會容易得多。畢竟那時候美軍艦隊也很弱,長程戰鬥機也沒服役,把決戰戰場放到布干維爾一帶會好得多。
-
7 # 彼得堡的肥天鵝
瓜島是瓜達爾卡納爾島的簡稱,爾瓜島之戰是中途島海戰之後,美軍向日軍發起的首次大規模反擊,範德格里夫特少將指揮的陸戰1師被上級選中擔任奪島戰的重任。
1942年6月14日,陸戰1師的先頭部隊陸戰5團和參謀部抵達紐西蘭。最初,陸戰1師所屬部隊和支援部隊散落在廣闊的太平洋上:陸戰7團駐紮在英屬薩摩亞、陸戰5團剛剛抵達紐西蘭的惠靈頓安營紮寨,陸戰第1團直到7月11日才抵達紐西蘭,第1突擊營在新喀里多尼亞,而第3守備營則還在珍珠港。由於作戰緊迫,陸戰2團被緊急調配給陸戰1師。在經過11天的後勤準備後,該師16000人攜帶著60天份的作戰裝備(但不包括帳篷、備用衣物、宿營裝備、軍官裝置以及展開部署所需的驅蚊蟲藥劑、蚊帳等物資)乘船離開惠靈頓踏上征途。
1942年8月7日拂曉,美軍幾乎同時登陸瓜島、圖拉吉島以及周邊的幾個小島,但出人意料的是,日本人基本沒在海灘設防,陸戰1師在圖拉吉島經過3天的戰鬥後,以248名官兵傷亡的代價成功拿下該島。而在瓜島,經過規模不大的火力準備後,海軍陸戰隊的官兵們一舉拿下島上的簡易機場,這次兩棲行動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美軍空中和海上的優勢。
8月7日下午,日本海軍飛機開始攻擊美軍艦隻。第二天晚上,日軍第8艦隊的強大力量突破了盟軍的外圍防線,盟軍4艘重巡洋艦被擊沉,致使1023人陣亡、709人負傷。日軍第8艦隊僅1艘重巡洋艦被潛艇擊沉,3艘輕傷,人員傷亡僅121人陣亡,53人負傷。
面對日軍海空反擊的沉重打擊,弗萊徹底51特混艦隊和特納的第62特混艦隊被迫暫時撤退,將海軍陸戰隊獨自守島,僅在撤離時留下了4個基數的彈藥和37天份口糧。就此,交戰雙方進入了漫長而又痛苦的相持階段。為收復瓜島,日軍開始不斷的向該島增兵,海軍陸戰隊則持續加強灘頭陣地和機場的防禦。島上機場被緊急修築好,並進駐陸戰隊所屬的航空兵戰機,這就是後來聞名的“亨德森”機場。至當年9月中旬,美軍恢復了補給,給登陸部隊提供了增援部隊和補給品。日軍也採用了”老鼠運輸“等方法不斷加強實力,圍繞瓜島周邊的制空權和制海權,支援和反支援,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拼殺,並不斷的投入新鮮血液。
陸戰2團於9月14日登島,緊接著陸戰7團於18日抵達。10月13日,美軍第164步兵團抵達該島,該團隸屬於俗稱“美國師”的第23步兵師。截至1942年12月10日,陸戰1師總傷病數高達10635人,另外有650人陣亡,已經疲憊不堪。於是南太平洋戰區司令決定撤出陸戰1師,由陸軍換防。12月8日起,陸戰1師陸續撤出瓜島,前往澳大利亞的墨爾本休整。
在第23步兵師抵達後不久,第25步兵師爺逐次登島。1942年1月4日,陸戰2師的師部和陸戰6團也登上該島。截止1943年1月7日,瓜島上的美軍兵力以高達5萬人。
在美軍強大的實力面前,日軍最終碰得頭破血流,不得不撤退。在瓜島爭奪戰中,日軍第17軍損失20800人,日本海軍和航空兵的損失則更大。美軍方面陣亡1692人,負傷4245人,海軍損失2艘航空母艦、9艘巡洋艦、14艘驅逐艦以及1艘潛艇。在瓜島持續半年的消耗戰中,美軍越戰越強,而日軍聯合艦隊則逐漸喪失了全面進攻的能力,瓜島戰役成為了太平洋戰爭攻守徹底易位的分水嶺,為盟軍向索羅門群島進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日軍輸掉這場戰爭的原因則有以下幾點:
1.不重視自身的補給,也不重視切斷敵人的補給,當戰爭進入消耗戰時讓自己陷入十分被動的境地。
2.輕敵冒進(比如驕橫自負的一木支隊被全殲的事情)。
3.日本海陸軍由來已久的矛盾,導致兩者在配合上無法同步。
4.登島的總兵力也比美軍差一大截。
-
8 # 貞觀防務
瓜島戰役的經過是這樣的:日本海軍為了擴充套件在索羅門群島的控制力,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修建了一個空軍基地,然而日本海軍建設這個基地並沒有通知日本陸軍,無人駐守。得知情報的美國海軍跑來把基地佔領了,雙方的陸海空三軍為了爭奪這個基地進行了一系列戰鬥。
日本輸掉瓜島戰役的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兵力投送能力的不足。另外一方面,這場戰役因為日本缺乏運輸船,無法運送足夠多的兵力和補給,所以可以說在一開始就註定是一場贏不了的戰役。
因為缺乏運輸船,第一批登陸瓜島的日本陸軍部隊,兵力只有一個步兵大隊,一個工兵中隊,2000人都不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942年8月26日,日本甚至向德國提出,需要緊急援助100萬噸鐵,50萬噸船舶的需求。
整個瓜島戰役期間,日本海軍頻頻在戰鬥中取得勝利,卻始終無法將大量地面兵力運往瓜島。島上數次反攻均遭失敗。日本陸海軍急需增加70萬噸船舶來滿足瓜島戰役的需求,而政府只能提供29.5萬噸。
僅僅是徵用這29.5萬噸的船舶,就讓日軍1943年的軍用鋼鐵產量從1942年的427萬噸下降到300萬噸。補給不到位,缺乏武器彈藥的日本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根本無法從美軍手裡奪回瓜島。
然而這場註定不可能贏的戰役,卻被日軍大本營堅持打了下來。1943年1月29日,日軍開始從瓜島撤退。實際上整場戰役下來,日本海軍受到的損失並不大,可惜損失了一批相當優秀的老飛行員,而且三川軍一,田中賴三等優秀將領卻被山本五十六拿來背鍋。
-
9 # 一葉楓流
瓜達卡納爾島戰役,日軍始終處於兵力不足的狀態。
日本陸軍始終把新幾內亞作戰作為重中之重,而忽視了瓜島的重要性。海軍也沒把瓜島當作作戰重點對待。始終沒把主力投入瓜島戰役。
其次是陸海軍缺乏配合。日本不像美國有海軍陸戰隊。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雖然不是一體化的,但是歷來有配合作戰的歷史。陸戰隊管陸地,海軍管海上。
日本陸軍和海軍不光是不配合,還對立。
當初陸軍想北進,海軍想南進。才導致太平洋戰爭爆發。陸軍想攻佔莫爾茲比港,海軍不想配合。中途島海戰之後,日本海軍損失慘重,主力航母損失,士氣受到打擊。對於瓜島海戰過於保守,沒有傾其全力。而美國把海軍作為瓜島防護最外面的屏障,把能拿出來的都拿出來了。戰鬥到最關鍵的時候,大黃蜂和黃蜂號沉沒,薩拉託家受傷大修,只有企業號帶傷作戰。不得不把新戰列艦投入戰場。
一旦瓜島失守,日軍就能威脅薩摩亞,切斷美國到澳大利亞的交通線,還能包抄莫爾茲比港。(我懷疑日本是否有這樣的頭腦)。
而日本喪失瓜島對於南方作戰沒有什麼影響。重要性不同,作戰決心也不同。也許這才是關鍵之處。
-
10 # 白楊樹下談歷史
美海軍粉碎了日海軍增援瓜達卡納爾島(以下簡稱瓜島)的“東京快車”,暫時穩定戰局。
但是尼米茲清醒的判斷,對手不惜血本要奪回島上機場的做法,讓美海軍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
“蠻牛”哈爾西的歸隊,讓他多少有些寬慰。
怎麼破局呢?雙方艦対艦、炮對炮的僵持了幾個月了,誰都沒有撤退的意思。
他一個人看著海圖,想起曾看到兩個人在下國際象棋,一方有車馬炮,另一方只有一車一馬;當車對車對峙的時候,佔優勢的棋手毫不猶豫和對方“拼車”。
洋洋得意的告知對手:“我的優勢大,就是拼掉車,我也不吃虧”。
有所頓悟的尼米茲自言自語到:“看來只有和他們一對一的拼了,有本土強大的工業能力,就是打成平局,勝利依然屬於美國。”
他命令哈爾西伺機出擊,和日軍一對一的拼。
南雲忠一和哈爾西這兩個老冤家,作為雙方的頭號大將,再次碰到了一起,這一次又是誰會最終勝出呢?
1942年10月26日,南雲先發制人,派出艦載機直撲美艦隊“企業”號和“大黃蜂”號。
雙方打成了一鍋粥。
“大黃蜂”號躲閃不及,一下連中兩條魚雷和三顆炸彈。
但它很快反應過來,用密集的炮火拼命招呼天上“嗡嗡”作響的飛機們,只見一架架飛機被擊中,拖著長長的尾巴墜入大海。
“企業”號也一樣,很快被炸得濃煙滾滾,傷痕累累。
日機橫行無忌的時候,美機跑哪兒去了呢?
答案是也在攻擊航空母艦。
幾個回合下來,日軍的“祥鶴”號和“瑞鳳”號落得了跟美軍差不多的下場。
日美打了個平手,日軍擊沉“大黃蜂”號,重創“企業”號,他們的兩艘航母也受了重傷,都退出了戰場。
兩艘主力航母沒了,山本一怒將南雲解職,這個在“偷襲珍珠港”中一戰成名的日本人,一敗於中途島,二敗於瓜島,從此告別了自己的軍事生涯。
這個結果正中尼米茲下懷,拼完了航空母艦,繼續拼軍艦。
此時的山本,從陸軍到海軍,已經在瓜島這個彈丸之地投入了太多賭注,就像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現在離場等於前功盡棄,如果最後能再搏一把,也許能夠翻本重來。
他決定不惜血本,決心繼續加碼,計劃將陸軍第38師團的1.35萬人運抵瓜島,護航艦隊包括1艘航母、4艘戰列艦、11艘巡洋艦和42艘驅逐艦,以壓倒性優勢,擊垮美軍,奪回機場。
尼米茲已經無兵可派,不過幸運的是,他有一樣秘密武器——雷達,就是憑著它,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薄弱處。
雙方面對面的炮戰,日軍佔了上風,突破了美海軍防線,將成百噸的炮彈傾瀉至瓜島機場,18架飛機被擊毀,32架被擊傷,跑道等設施更是慘不忍睹,這也是自戰役爆發以來,瓜島機場第一次遭到的如此沉重的打擊。
訊息傳到華盛頓後,美國人一下坐不住了,如果機場被佔,那就意味著同時失去制空權和制海權,再加上日海軍的實力佔優,再打下去,怕是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羅斯福總統當即下達命令,撤出瓜島。
危急時刻方顯英雄本色,尼米茲堅決反對這個決定,他知道,經過長達四個月拼盡全力的反覆廝殺,雙方拼光了航母,拼光了飛機,都已經拼到了最後一口氣,只要誰堅持到底,誰就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這個時候撤,是對整個艦隊不負責任。必須堅持。
1942年11月14日,瓜島的最後一戰終於打響了。
空中的威脅沒有了,雙方肆無忌憚的、面對面的對轟。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在海面穿來穿去,炮彈如雨點般砸在雙方的戰艦上,比的是誰的炮火威力大,誰的鐵甲厚。
海面上漂浮著許多被打著、冒著黑煙的戰艦,哪裡有對手,哪裡就有炮聲。
雙方昏天黑地打了一天,誰都沒有佔多大的光。
這是一場具有決定意義的海戰,日美雙方經過長達四個多月的殊死爭奪,拼完陸軍拼海軍,拼完航母拼飛機,拼完飛機拼艦艇。經過無數次交替領先優勢,美國海軍終於笑到了最後,一舉奪得瓜島的制空權和制海權,最終日軍做出了放棄瓜島的決定。
一場長達六個月的血腥爭奪戰,終於落下了帷幕。
瓜島戰役中,就在南太平洋這個不起眼的彈丸之地,日軍投入3.6萬人,陣亡2.5萬人,損失飛機893架,飛行員2362名。
而美軍投入兵力6萬人,陣亡1950人,損失不及日本人的1/10。
日海軍傷亡慘重,元氣大傷,山本引以為豪的區域性優勢從此化為烏有。
而且,日本的生產力有限,再加上各種禁運,很長一段時期內他們都無法恢復。
從整體上看,美軍以實力換勝利的做法,看似有勇無謀的做法,其實是更大的智慧。
因為美國已經進入戰時體制,憑藉他們“恐怖的”生產力和豐富的資源,可以源源不斷地造出各種軍艦大炮。
這是山本五十六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更何況武器壞了可以修、可以造,可是損失瞭如此多的飛行員,一時之間無法補充。
山本對此捶胸頓足,痛心疾首,但他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命運跟那些飛行員們沒有兩樣,區別的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
11 # 百花爭豔只為你
為什麼日軍會輸掉瓜島戰役?實力不行 。
在之前的中途島海戰慘敗後,日軍派遣17軍駐紮瓜島,把它作為阻擋美軍的前沿陣地。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也被稱為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或簡稱瓜島戰役,行動代號為瞭望臺行動,是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中,於1942年8月7日和1943年2月9日期間在瓜達爾卡納爾和周圍的島嶼進行的戰役。
日軍最終喪失制海權,制空權,陸軍17軍損失慘重,最後秘密撤退,日軍損失2萬多人。最終美軍佔領瓜島,為打擊日軍的前沿陣地。
-
12 # 楓林城主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簡稱“瓜島戰役”),時間是1942年8月7日和1943年2月9日,美國(包括其盟友)和日本雙方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和周圍的島嶼進行的戰役。
中途島戰役之後,日本海軍戰鬥力和戰略出現了大問題。日軍無法再次掌控戰略優勢,發動對美國的致命一擊。海軍內部有人提出,切斷美國和澳大利亞的運輸線,孤立澳大利亞。然後伺機奪取莫爾茲比港等戰略要地,而後逐步南下。當然這個計劃實施起來難度不小,日軍此時的戰力已經透支過度。
(瓜島之戰,不僅僅是奪取島嶼,海戰空戰一應俱全)
日軍先在瓜島修建航空基地,準備以此基地威脅美國和澳大利亞。但是日本軍隊的修築機場剛完工,美國人就奪去了機場(日本人對此的重視程度不夠)。之後,雙方就圍繞著瓜島機場,展開了激戰。美國人死守機場,日本人則出兵欲奪回機場。
在交戰中,美軍大多數時間處於優勢。1、美軍奪取機場後,很快把機場投入使用,並大力加強島上的守備力量。
2、美軍的海軍大舉出動。本身美軍此時的海軍力量佔優——瓜島機場讓美軍的飛機可以以逸待勞,而日軍的飛機要從拉包爾起飛,日軍零戰飛機雖然航程長,但是拉包爾到瓜島實在太遠,心有餘而力不足。
3、日軍航母在中途島海戰受到重創,無法組織遠距離的運輸。日本軍隊和物資的運輸都極度困難。日本陸軍陸陸續續上島,但是補給品和彈藥嚴重短缺(日軍在島上餓死病死的人數驚人)——美國海軍持續不斷打擊日本的運輸線。
(日本的後方離瓜島太遠)
最終日本人無法堅持,只得徹底撤出瓜島。
日本人的失敗在於,一開始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等到美軍奪取了瓜島之後才逐次增兵。其次,日本海軍實力大損,無論是航空力量還是艦艇力量,都難以和美國人硬拼了。再次,美國人佔領了瓜島機場,佔據了地利和人和的優勢。最後,戰線實在太長,打消耗戰日本人打不起,堅持了半年,日本人真是“大放血”了。(美軍的戰鬥力頑強,日本人無論是登島還是偷襲機場,都沒佔到便宜)
總之,日本不可能取得瓜島之戰的勝利的。
-
13 # 戰略論
瓜島海戰日本並不是輸在海戰上,而是輸在了島嶼的地面戰上,正是由於瓜島過快的丟失使得日軍在整個瓜島戰役中陷入極大的被動,無論在海戰還是陸戰中,瓜島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凸顯。尤其是日本海軍,數次的海上交鋒使其明白,如果不能奪回瓜島,那麼即便海軍再努力作戰也不可能奪回附近海域的制海權,打敗美國海軍。
美軍迅速的佔領了瓜島,掌握了島上的機場,獲得了用於直接空中攻擊的航空基地,同時也是為美軍水面艦隊提供情報的前進偵查基地。美軍的飛機可以飛到北面很遠的地方進行偵查,監視接近瓜島的日本海軍和運輸船隊的必經水域,而日軍卻無法對美軍趕往瓜島的編隊進行有效的偵查,這使得美軍總能提前發現日軍的具體行動,做出相對應的措施,而日軍卻始終無法探知美軍的具體動向,尤其是航母艦隊的去向,這造成即便日軍在海戰中獲勝,其艦隊也不敢在附近長期逗留,擔心暴露目標,遭到美軍航母艦載機的打擊,所以瓜島附近海域的制海權大部分都在美軍的控制之下,這成為美軍獲勝的決定性因素。
另一個同樣致命的因素就是日軍在情報方面的絕對劣勢,對於登陸瓜島美軍地面部隊數量做出了完全錯誤的估計,將2萬人的兵力估計成2000人,進而一直在進行梯次增兵的行動,浪費了寶貴的運輸船和護航海軍。如果一開始就認識到盟軍的登陸兵力數量,集中海軍兵力進行幾次大規模的運輸,當然這要得到聯合艦隊主力的大力協助,還可能有奪回瓜島的機會。畢竟美軍航母艦隊也一度被日本聯合艦隊逼離瓜島附近,足見聯合艦隊還是擁有暫時奪取瓜島附近制海權能力的。
最終日本大本營在這次戰役後得出的經驗就是,海上戰役不再單純的依靠海軍進行,必須要有陸軍的大力支援才有可能取得勝利。即由陸軍大大加強各島嶼的防禦能力,具備拖延登陸美軍的能力,要在日本海軍主力趕來之前確保島嶼的安全,尤其是不能丟失關鍵的機場使日本海軍在海戰中處於不利的態勢。不過這個經驗來的太遲了,後來即便日本陸軍能夠拖住美軍對島嶼的佔領,但是日本海軍卻已經沒有和美國海軍一戰的實力了,實力上的差距太大了!
-
14 # 大宋青天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簡稱“瓜島戰役”),時間是1942年8月7日和1943年2月9日,美國(包括其盟友)和日本雙方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和周圍的島嶼進行的戰役。
中途島戰役之後,日本海軍戰鬥力和戰略出現了大問題。日軍無法再次掌控戰略優勢,發動對美國的致命一擊。海軍內部有人提出,切斷美國和澳大利亞的運輸線,孤立澳大利亞。然後伺機奪取莫爾茲比港等戰略要地,而後逐步南下。當然這個計劃實施起來難度不小,日軍此時的戰力已經透支過度。
(瓜島之戰,不僅僅是奪取島嶼,海戰空戰一應俱全)
日軍先在瓜島修建航空基地,準備以此基地威脅美國和澳大利亞。但是日本軍隊的修築機場剛完工,美國人就奪去了機場(日本人對此的重視程度不夠)。之後,雙方就圍繞著瓜島機場,展開了激戰。美國人死守機場,日本人則出兵欲奪回機場。
-
15 # 火雲邪神郭德綱
處於現在的國際社會之上,美國和日本的關聯讓我們非常不解。原因是大概在半個世紀之前,雙方還將彼此視為敵國,在戰場之上互相爭鬥的你死我活,諸多戰役的結局雙方的損失都異常慘烈。可是美國在日本心中形象及地位的變化,後期實在是大的讓人難以理解,甚至可以說美國成為了日本人心中的偶像國家,一切都服從美國的指示。之前的二戰之中,蘇德兩個國家在歐洲的戰場上,許多場戰役都可謂是驚心動魄。此時上百萬計程車兵及補給都可能因為一座城市,一道防線甚至是一個據點而大肆的投入到戰役之中,這樣的補給讓我們望其項背。但是當時的美日之間的戰爭也甚是如此,當年在太平洋戰場之上的美日雙方為爭奪一座小島的所屬權,打了一場讓他們都頭破血流的惡戰。
在二戰之時日軍礙於本土資源稀缺等原因,在戰爭之初一直不被看好。這樣的因素影響日本無法避免,但是他們能夠透過對待戰爭的態度改變自己的劣勢,在戰鬥力之上並不遜於美國。“謹慎”二字在日本最高層統治者那裡好像和我們理解的不太一樣,他們深思熟慮之後竟然準備於1941年12月7日,對於在珍珠港停靠的太平洋艦隊發起偷襲,這樣的行動直接讓美國開始籌劃對於日本的反攻和討伐。日本在勇氣方面也是讓人佩服,不僅面對美國這樣的世界軍事頭號強國沒有面露懼色,反而依靠著自己海軍方面的優勢讓美國嚐到了他們的厲害,總噸位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海軍還是相當的強悍的。美軍後來是在中途島戰役之後,對於情勢才有所改變,從這場戰役之後才開始屢戰屢捷。屢屢取得勝利的美軍更加迅速的追趕程序,美日戰役的勝局最終被沒美國鎖定。
在他們鬥爭的期間,像塞班島戰役,瓜島戰役等這樣的經典戰役屢屢出現。一場奪島戰役被奉為經典,人類戰爭史上難得的傳奇一戰,在美軍和日軍猛烈的交火之中誕生了。就算是這場奪島戰役的名聲沒有前兩場戰役響亮,但論及傷亡人數,損失物資等資料,這場戰役完全可以和前兩場媲美,並且還收穫了許多的議論之聲。美國方面決定讓身為陸戰隊第一師少將傑西·奧登道夫去統領大軍。貝里琉島此時成為了美軍11艘航母,3艘戰列艦,25艘巡洋艦的攻擊物件,如此強悍的艦隊必將為他們帶來一場腥風血雨。美軍方面在1942年的瓜島戰役之時,因為日本的拼刺刀戰術已經深受損失。美軍這次不會再受到同樣的損失了,因為他們在登島之前對小島進行了長達三天的地毯式轟炸, 為了消除島上日軍的戰鬥實力,美軍可是做足了準備。可是日本方面也是多次與美軍交戰,對於美軍的轟炸早已見怪不怪。可是美軍的轟炸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日軍方面早已經預測到美軍的行動,早早地躲到了山洞及掩體之中躲避轟炸。
等到轟炸結束之後,美軍開始了自己的登陸。這樣的轟炸會讓這個只有13平方公里的小島上,每70平方米就會有一枚導彈落下,美軍如此精密的測算讓小島上遍佈彈坑。經歷瞭如此可怕的密集轟炸之後,奧登道夫曾經表明,小島將不再存在平地。美軍方面曾經自信的表達過自己的觀點,他們認為拿下這座小島只需要四天的時間。太過相信轟炸作用的美軍沒有想到,作為守島的日軍第14師團,作為日軍之中最精銳的部隊之一,不僅沒有讓美軍的期望達成,反而讓美軍體驗到了他們不一樣的作戰方式。他們在島上提前修建了堅固的防禦措施和坑道,許多的狙擊手已經在島上各處做好了準備。美軍在日軍方面的準備之下,將註定會經歷一場腥風血雨。美軍在9月15日開始了他們的登島行動,本以為島上的日軍已經沒有了戰鬥力,即使有著飛機及艦隊火炮的掩護,但是島上日軍的實際留存實力還是和他們想象的不同。美軍剛登島不久,出乎他們想象的密集炮火及機槍攻擊就此開始,美軍因此受到了極大的損失。60艘左右的戰艦及1100名士兵最終因為突如其來的攻擊,最終都在這小島之上消失了。僅僅是美軍登島的一小時之內,就發生了這樣的損失,實在是讓人無法想象。但是美軍卻因此擁有了這場戰役的優勢,讓他們的戰鬥節奏更加的迅速,並且為了加快推進的速度,81師更被當作補給部隊參與到了戰鬥之中。
但在此之前美軍方面內部產生了不小的矛盾,傷亡慘重的第一師少將認為這次奪島戰役的榮譽應該屬於損失慘烈的第一師。81師的到了因此受到了他們強烈的反對。但是後期第一師的傷亡率已經達到了30%,並且日軍方面後期更是組織了多次猛烈的反撲。剛在機場降落的飛行員都不得不在機艙之內就開始攻擊島上的日軍。這樣的情況一直進行到當年的10月,第一師因為無法繼續作戰的傷亡情況,最終81師才順利參與到戰爭之中。美軍把米作為在島上進攻的推進單位之後,日軍為了最後的抵抗,他們讓美軍在一天之內連一米都無法推進。70%的傷亡率是第81師最後的傷亡率,這樣的傷亡程度也讓日軍就剩下了55人。日軍近乎瘋狂地對美軍發起了最後的自殺式進攻,在此之前他們曾向大本營發去了“玉碎”的電報,將他們全部消滅之後,才總算是將貝里琉島拿下。
第一師在這場極為慘烈的奪島戰役之後,曾經最為精銳的部隊死傷人數高達6500人,因為不再能夠繼續參與二戰之後的任何戰役。第81師傷亡人數高達3000人。日軍在美國受到了這樣慘重的代價之後,還在島上留有幸存計程車兵,就算是他們得知日本已經投降的資訊之後,依然在暗中頑強抵抗。後來學者就美軍在此奪島戰役之中受到的損失進行了激烈的爭論,先不提他們是如何爭論的,這場戰役的意義及勝利所標誌的意義都讓美軍非常重視。日軍打完這場戰役,想必心中已經清楚他們沒有取勝的可能,也是因為這場戰役,讓二戰整體有了變化,也給了戰事推進的動力,實屬是人類戰爭史上一場不得不提的戰役。
-
16 # 我沒忘記home
如日中天的日軍為何會輸掉這場戰役,我認為瓜島戰役中的美日表現恰恰就是美國工業生產力對日本工業生產力的碾壓。下面我來分析一下自己的看法。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是二戰太平洋戰區盟軍於1942年8月7日至1943年2月9日期間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及其周圍島嶼進行的戰役,這是中途島之後日軍的第二次大規模失利,戰後盟軍轉入反攻。
盟軍雖然在中途島海戰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也使得日本海軍失去開戰以來的戰略主導權,但是戰爭的方向並未明確改變,美日之間仍然處於均勢地位,日本海軍仍然具備很強的進攻能力並繼續進攻南太平洋諸島嶼。
附圖,1942年的瓜島戰役
背景
1942年中途島慘敗後,日軍依然執行向南太平洋擴張的計劃,計劃以拉包爾基地進攻新幾內亞並威脅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而美軍在中途島海戰後,以金恩、尼米茲、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為首的美軍將領決定提前在西南太平洋展開反擊,索羅門群島特別是索羅門群島南部的瓜達爾卡納爾島、圖拉吉和佛羅里達島為主要交戰目標。
附圖,瓜島戰役中的美軍
結果
瓜島戰役以美軍小規模登陸開始,期間日軍為奪回島嶼逐次增兵,雙方在並在海洋、陸地和空中進行了激烈的爭奪,經過半年多的消耗戰後日軍因無力繼續作戰而撤軍,美軍最終得以佔領索羅門群島。
毫無疑問這對日本人來說是一場標誌性的失敗,也是日本從戰略優勢走向劣勢的轉折點;美日在瓜島的消耗戰削弱了日軍在其他戰場的力量,澳大利亞軍和美軍乘機在新幾內亞發動反攻,此後日軍再無進攻能力。
附圖,瓜島戰役中的日軍屍體
日軍對於這場戰役不可謂不重視,但依然遭到慘敗,我們來分析一下戰敗的原因:
1.戰略失誤
1942年7月,當美軍決定進攻索羅門群島,並且把陸戰一師調往澳大利亞休整的時候,日軍情報部門得出的結論是盟軍此舉在於增援澳大利亞或者新幾內亞的莫爾茲比港。同時驕橫的日本海軍錯誤的認為自己在中途島擊沉了兩艘美軍航母並重傷一艘,所以判斷己方實力與美軍相當,可以支援陸軍在南太平洋的奪島戰役。
中途島戰敗後,日本為了維護國內軍民士氣所以嚴密封鎖訊息,聯合艦隊所有受傷的軍人被送往醫院隔離,健康的軍人則逐步分散調派到西南太平洋前線,所有人不得與親友接觸。參與瓜島戰役的日軍完全不知道形勢變化,錯誤的形勢判斷導致了錯誤的決策和行動,最終導致整個瓜島戰役的失敗。
日本陸、海軍之間的對立十分嚴重,駐克魯特的海軍聯合艦隊和駐拉包爾的陸軍沒有有效的戰場資訊交流,在陸軍反攻美軍的時候聯合艦隊沒有進行必要的近距支援,就連雙方高層交流都要靠大本營,這種情況下大批訓練有素的的飛行員和精銳的陸軍白白被消耗。
附圖,瓜島海戰
2.戰術失誤與地理環境
戰前輕敵使得日軍對戰場資訊缺少偵察,並且未對至關重要的瓜島機場進行有效防禦,到1942年8月時日軍只在圖拉吉島有大約900名海軍士兵,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只有2800人(其中2200多名為朝鮮工人),日軍在精神上和物質上都未做好戰鬥的準備。所以範德格里夫特和他的16,000名海軍陸戰隊在登陸瓜島以及進軍機場的過程中沒有遇抵抗,美軍很輕易就佔領機場,機場的喪失是致命的,日軍在戰役期間喪失了瓜島周邊的制空權。
美軍登陸瓜島後,日軍屢屢錯誤估計美軍的數量和戰鬥決心導致在一次次的添油戰術中錯失反攻良機,直到戰役結束日軍仍未能查明美軍的實力;日軍在戰場陷入膠著之後又未能果斷撤出,大約2.5萬名經驗豐富的陸軍人員在戰死,精銳的日本海軍損失慘重。
附圖。“東京快車”
此外,日軍在瓜島所面臨的困難來自於飢餓和病痛。每天因為病、餓而死的人多達百人,為了維持部隊的戰鬥力,日軍想盡各種辦法確保物資供應,但在美軍的封鎖下作用有限。
瓜島戰役中美日兩軍實力均等,美軍雖然在戰鬥精神、經驗等方面不如日軍,但海陸空聯合作戰協同緊密,在強大武器裝備的支撐下最終壓倒日軍。
附圖,盟軍指揮官
-
17 # 戰情解碼
瓜島戰役以美軍搶佔亨德森機場為開始,隨後雙方圍繞這座荒無人煙的小島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最終以日軍的主動撤退而結束。瓜島戰役本是美日雙方實力最均衡的一次戰役,但縱觀整場戰役,日軍卻一直處於被全面壓制的狀態,這難免讓人心生疑惑。那麼為何一場本該勢均力敵的戰役會打成這樣呢?
日軍的失利還得從他們一系列的情報失誤說起。中途島一戰後,日軍雖然損失慘重,但他們認為美國海軍的實力同樣受損嚴重,故而自認為日本海軍仍具備足夠的實力攻佔南太平洋。這一誤判直接導致日軍在制定作戰計劃時過於盲目,這也為瓜島的慘敗埋下了伏筆。
定下作戰計劃後,日軍又疏於對南太平洋地區的空中偵察,以至於沒有提前發現美軍的動向。此時,美軍在紐西蘭集結了大量兵力,進軍索羅門群島的意圖非常明確,可日軍卻對此一無所知。這次情報失誤對日軍造成了致命性的影響,由於不清楚美軍的部署,日本人竟然只派出240人的警衛部隊去佔領瓜島,而這就給了美軍可乘之機。當美軍登陸瓜島時,島上的守軍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禦,最終只能將快要建好的機場白白送給了美軍。美國飛機進駐亨德森機場後,戰場附近的制空權基本被美軍掌握。
美軍在瓜島登陸後,依然沒有引起日軍重視,奉命收復瓜島的指揮官百武晴吉竟然只派出一千人的兵力前往了瓜島,結果這一千來人頃刻間就倒在了美軍的炮火下。在日軍反攻期間,美國海軍也曾被迫撤離瓜島,但日軍依然沒有把握住機會乘勝追擊。在隨後的戰鬥中,亨德森機場漸漸成了日本人的噩夢,美軍憑藉著空中優勢掌握了制空權,而日軍艦艇只得遠遠地離開瓜島。受此影響,島上日軍的處境越發艱難,不僅沒了炮火支援,還缺少足夠的補給,最終只能狼狽撤離。
-
18 # 卡扎拉
瓜達卡納爾戰役始末:
暴風雨前的“黎明”:
1942年6月日軍在中途島戰役中落敗,日軍漸漸失去了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在各個方向上所擁有的戰略主動權,於是日軍計劃重新奪回太平洋的戰略主動權。日軍計劃繼續向南太平洋發動進攻。按照日軍的計劃,先在瓜達卡納爾修建航空基地,然後利用該基地掩護對新幾內亞島的莫爾茲比港的進攻。然後在新幾內亞島站穩腳跟後,繼而利用該跳板向澳大利亞發動進攻。
因此日軍陸軍大本營決定利用原本準備為斐濟、薩摩亞作戰而成立於1942年5月的第17軍,由百武晴吉中將任軍長,軍部設在拉包爾,至8月初,該軍總兵力已達約十三個大隊,集結於新幾內亞東部和俾斯麥群島,擔負攻佔莫爾茲比港的任務。 日軍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在佔領瓜達卡納爾群島過後(海軍並不知道此事),日本陸軍於6月16日派遣第十一工兵隊登上瓜島開始修建機場。7月1日第十三工兵隊也登陸瓜島加強施工,到了八月初瓜島機場已基本完工。 而此時美軍雖然在中太平洋獲得了穩定的態勢,但在南太平洋仍處於被動的狀態。於是美軍也在計劃著如何在南太平洋穩定戰略態勢。首先美軍認為拉包爾是日軍在南太平洋的軍事樞紐,如果能夠奪取拉包爾就能一舉扭轉對同盟國不利的戰略態勢。於是美軍在1942愚人節當天正式透過代號為“瞭望臺”的作戰計劃,分三個階段逐步奪取拉包爾。第一階段攻佔聖克魯斯群島和圖拉吉島。第二階段攻佔索羅門群島其餘島嶼,並肅清新幾內亞島東部地區的日軍。第三階段攻佔新不列顛島和新愛爾蘭島,進而奪取拉包爾,並且計劃於8月1日發動進攻。
暴風雨來臨:
7月4日,美軍偵察機發現日軍在瓜島上修建機場,美軍擔心該機場會嚴重影響美國至澳大利亞的運輸線。於是美軍決定將第一階段的目標改為瓜島和圖拉吉島。1942年7月31日,美軍南太平洋特混艦隊從斐濟起航。8月6日晚,美軍登陸編隊已到達距瓜島約六十海里的海域,藉助惡劣天氣的掩護,一直未被日軍發現。在登陸編隊航渡的同時,駐埃法特島和聖埃斯皮裡圖島的美軍航空部隊出動空中堡壘轟炸機對索羅門群島的日軍進行了壓制空襲,從新幾內亞島起飛的美軍飛機則密切監視瓜島周圍的日軍。
八月七日凌晨美軍向瓜島發動進攻,到該日晚海軍陸戰隊一師1.1萬人毫無壓力的成功登上瓜島。同時美軍也向圖拉吉島發動了進攻,並於8日黃昏完全佔領該島。與此同時日軍位於拉包爾的陸軍指揮部也收到了瓜島和圖拉吉島遭到攻擊的電報。但是日軍17軍總司令百武晴吉認為這只是美軍發動的騷擾性襲擊(日軍瓜島戰區指揮官判斷失誤),於是只派遣了約500人的部隊準備奪回瓜島,但是卻在半路遇到了美軍艦隊,約400名日軍葬身魚腹。而日軍第八艦隊司令官三川軍一預感事態嚴重。於是率第八艦隊部分軍艦在沒有航空兵的掩護下於八月七日晚前往瓜島。但是三川軍一併沒有魯莽行事,在八月二日到達瓜島海域時,事先派出了水上飛機偵察目標。在獲悉了美海軍的兵力構成過後決定採用夜襲的方式,並且在過後的幾天取得了成功。同時日軍航空兵也發動了對瓜島的空襲,但是第二十五航空隊在空襲時並沒有攻擊美軍堆積在海灘的軍事物資(因此在後面的作戰中美軍並沒有出現補給困難的情況)。
8月16日日軍陸軍決定派遣一木支隊(這個一木可不是七七事變那個一木)約1000人的先頭部隊登上瓜島。自負的一木率領500名日軍向泰納魯河河口的美軍陣地發起了進攻。美軍的火力非常猛烈,日軍頓時屍橫遍地。此後川口旅團和青葉團搭乘驅逐艦陸續到達瓜島(因此日軍缺乏攻堅用的重型裝備),並且在太午角設立補給基地。到9月7日日軍離開補給基地向倫加點進發。
但是此時盟軍根據當地土著的的觀察資訊發現了日軍的補給站。於是美軍攻佔了補給站,同時獲悉了所有瓜島上所有日軍的情報,而後川口向123號山嶺進攻失敗。第十七軍指揮官百武晴吉得知川口部隊進攻失敗後,認為事態極其嚴重(百武晴吉的後知後覺也是日軍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決定調回其進攻莫爾茲比港的部隊,準備向瓜島的美軍發動致命一擊。
10月1日過後兩個星期日軍陸續運送了15000人的部隊到達瓜島,同時百武晴吉認為約有1萬名美軍在瓜島(百武晴吉再次判斷失誤,此時美軍擁有23000人的部隊),於是百武晴吉向亨德森機場發動進攻。同時日本海軍也在瓜島海域與美軍發生激烈交火,並且在塔薩法隆格海戰中取得勝利,但是卻在瓜達爾卡納爾海戰等海戰中損失慘重。因此美軍漸漸掌握了瓜島海域的制海權。同時由於美軍有來自亨德森機場的空中支援,瓜島的制空權也漸漸落入了美軍手中。失去制海權和制空權的日本陸軍的補給越來越力不從心。可是日本陸軍並不甘心瓜島落入美軍手中,準備於1943年一月派出第六師團(沒錯就是淞滬會戰那個突破國軍幾十個師的防線的第六師團,是精銳中的精銳)和第六十一師團馳援瓜島。並且準備於1943年二月中旬再次發動總攻。可是美軍海軍陸戰隊第二師和陸軍第二十五師於1942年12月就到達了瓜島,美軍在瓜島上的部隊已經達到了3萬多人。同時由於美軍已經掌握了瓜島海域的制空權,於是美軍開始打擊日軍位於肖特蘭群島的補給基地,日軍的補給越發困難,日軍開始以樹皮甚至是戰友的屍體充飢,而且傳染病的在日軍中爆發了起來,日軍再也堅持不下去了。12月12日日軍海軍大本營提出放棄瓜島,並且於12月26日正式確定撤離瓜島。於是日軍於42年12月28日決定執行K號作戰撤離瓜島日軍,至43年1月底開始到2月7日全部撤離。瓜達卡納爾戰役以日軍的失敗而告終。
總結: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些經過,在裡面可以發現這樣一些日軍的戰略失誤。第一,在瓜島上修建機場沒有通知海軍,以至於日本海軍對於瓜島海域沒有提前作出警戒。第二,第十七軍對於戰況的誤判以及對於事態的後知後覺。第三,日軍航空兵沒有摧毀美軍的沙灘補給(不知道日軍飛行員是不是瞎,珍珠港也沒有攻擊美軍的油庫)。第四,日軍海軍在海戰中的損失慘重導致了瓜島日軍的補給困難。不僅如此,二戰日軍狂妄自大,輕浮狂躁,從來不汲取教訓,此後避免不了每一次戰役都是瓜達卡納爾,直至日本投降。
-
19 # 黎塞留的野望
僅談戰役勝負,先把雙方在戰爭中的實力差距先放到後邊,首先就是日本方面戰術和戰略上的錯誤判斷為先(說得簡單些就是因己方戰報問題仍然沒有認清己方與敵方的情況)。先是戰術上,日本以為之前的中途島戰役雖然自己受到嚴重打擊,但是美軍方面損失也大。其海軍由於仍有兩艘大型航母和4艘輕型航母,還可以繼續支援日本陸軍攻佔西南太平洋各主要島嶼的行動。然後在想盡辦法各種神操作使日本不至於輸掉戰爭。為了這個行動,日本早在42年上半年就已經在索羅門群島各處修建機場。
再有這場戰役,盟軍(此事基本是美軍承包大局)其實是先發制人的,為了應對日本的這個計劃也進行了相應措施。其實早在42年初,日本就已經準備南下奪取西南太平洋諸島,而當時美國就有在西南太平洋阻止日本南侵的計劃,並已經在4月開始付諸行動,叫做瞭望臺行動。只是珊瑚海海戰和中途島海戰滯緩了日本南下的計劃。而美國方面隨著主導權優勢的逐漸易位,已經開始準備在那裡以攻為守,美國始終都在積極組織準備著。而在七月初,美國方面發現日本在瓜島上正在修建機場,由於這種做法會對美國與澳大利亞的海上交通線形成較大的威脅,於是美國的瞭望臺行動的第一個攻擊目標就改為針對瓜島和圖拉吉島。為此美國與其盟友方面在7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臨戰演習。
由於日本方面對此並不知情,戰役之初表現的錯不及防。這也顯示日本對情報和偵查的不夠。故而美軍在這場戰役擁有先手優勢(先手優勢總是能增加己方的主動和勝率)雖說當時日本在中途島遭遇嚴重失利後海上力量受損,但是由於之前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的各種史詩勝利,在瓜島戰役剛開始的時候美軍方面對日本仍心有餘悸,初期日本的技術優勢仍不遜於美軍。開戰第一天美軍在瓜島的登陸進展還算順利。有上萬人登上瓜島。至於圖拉吉島好在島嶼不算大,日本雖經過頑強抵抗讓美軍見識到了日軍的戰鬥意志,但美軍仍然佔領了該島。
就在盟軍方面對瓜島展開行動的後。日本方面很快也反應過來,但日本內部仍有人認為美軍並未有實力正式對日本反撲,這不過是一場有限的襲擾行動。不過令日本頭疼的是,美軍方面控制了日本之前在瓜島上建造的RXI機場,後被盟軍改名為亨德森機場。故而在此後雙方開始了十分激烈的瓜島爭奪戰,在空中和海上也都展開了激烈的交鋒,戰役開始擴大。
在海上,先是1942年的8月7日-8日的薩沃島海戰(日本勝)、8月24日-25日東所羅門海戰(美軍勝)、10月11日-12日艾斯佩蘭斯海角海戰(美軍勝)、10月25日-27日聖克魯斯海戰(日軍戰術勝,美軍戰略勝)、11月12日-15日瓜達爾卡納爾海戰(美軍戰略勝利)、11月30日塔薩法隆加海戰(日軍勝)。還有43年的1月14日-2月7日Ke作戰(日本戰略勝)。
日本海軍在瓜島戰役期間的表現大體還算良好,特別是夜戰,像薩沃島海戰,日本一度掌握制空權和制海權。好在日本當時的反潛能力捉急(當然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日本現在反潛能力相當不錯)美軍在海上多少挽回了一點體面。而在戰役之初由於美國戰爭機器尚未全開,海軍造船還未達到爆艦的程度,航母在戰役中受損較大無法與日本進行有力的制空權以及制海權爭奪。故而瓜島戰役前期美軍及其盟友都是比較艱苦。但是日本在前期還算有優勢的情況下進一步擴大戰果進而贏得整個戰役的能力上表現的很不佳(也可能與海軍和陸軍不和有關)這也是日本輸掉戰役的因素之一。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到10月份的艾斯佩蘭斯海角海戰,戰役勝負的天平開始發生改變。由於日本又犯了輕敵的毛病(又是日本輸掉戰役的因素之一,當然美軍方面敢於打日本海軍擅長的夜戰,也難怪日本輕敵),而美軍方面則吸取了之前的經驗教訓,各種搶先有利位置,充分發揮己方優勢,日本到最後都輸的一臉茫然。很大程度上講,埃斯佩蘭斯角海戰讓美國海軍重拾信心,改善了戰術,本身美國海軍的技術裝備也不差,美國在附近海域開始逐步扭轉頹勢。之後雙方在空中和海上仍有激烈的交火。
而幾乎關乎戰役全域性的安德森機場,日本想盡辦法即使摧毀等方式始終未有放棄,10月下旬日本陸軍對安德森機場展開大規模進攻,但捉急的戰術讓守衛機場的美軍一度打出一比三十六的驚人戰損比。隨後的聖克魯斯海戰,日本海軍的表現,使美軍在太平洋一度陷入沒有航母能用的窘境。日本似乎又搬回一局。但是由於損失了一批經驗豐富的飛行員,比中途島損失的還多(畢竟日本培養飛行員可不像美國那樣快)。這使日本的海航戰力下降,而在戰役接下來的消耗戰中,日本的劣勢愈加明顯(這包含了後勤補給),而美國的優勢則越來越大。美日之間巨大的綜合實力差距,也是戰役中日本不能取勝的因素之一。日本之前的那種以打促和的計劃徹底成了不知己不知比的異想天開。
進入42年年底,戰役其實已經成定局了,日本仍不服輸的繼續耗,繼續增兵,無論是陸上還是海上,日本不管怎麼做雖然給安德森機場造成巨大損失,但就是不能奪取瓜島。而自身還再一次受到嚴重消耗。日本也只是讓美軍一次又一次見識到了日本陸軍和海軍的幾個厲害之處而已。日本不停地努力,但最終得到了什麼叫做你不努力一下你都不知道什麼叫絕望感受。到43年12月31日看到日本陸軍與海軍巨大損失的日本高層再也不願意打下去了,開始考慮撤兵。到43年初在做了一些抵抗和掩護島上日軍撤兵的行動後於43年2月9日正式結束這場戰役。
-
20 # 麥田軍事觀察
如果仔細研究一下的話,這場戰役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日本失敗,這個瓜島這個地點距離日本當時控制的最近機場距離在1000公里左右,實際已經超出了正常情況下,能夠各基地相互實施支援的極限,如果僅為600公里以內,也許就是另一個局面。無法依然陸基航空兵進行空中支援,僅派出航母力量,實際屬於不現實的情況。
日本在這場戰役發起之前,壓根兒就沒有發現美軍的戰略意圖,直到美軍登島之後,日本才開始投入兵力進行爭奪,這時已經失去了先機,敗局初定了。
整個增援瓜島的過程來說,日本實際上是玩的逐步添油的戰術。對日本來說,增兵速度由於無準備,相當緩慢,在早期的幾周之內,日本沒能夠把主力運上去,實為沒有條件,沒有那麼多的運力以及部隊可用,造成了美軍在島上的防禦能力越來越強。
日本在後期可以投入整個師團的兵力,但是美軍也開始運用起機場,對戰場的控制權就更為理想,在這種情況之下,日本實際上已經丟掉了繼續打贏的可能性,輸掉只是何時的問題。
回覆列表
瓜島全稱瓜達爾卡納爾島,它位於太平洋索羅門群島的最南端,與圖拉吉島相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逼近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最前沿,由於日本輸掉了瓜島之戰,這也成為了美軍最終成功遏制日軍侵略步伐的起點。
雖然日軍在南太平洋一路勢如破竹,差點進攻到澳大利亞本土,但由於日軍統帥部在戰爭之初忽視了瓜島這個扼守南太平洋的戰略要地,直到美國人搶先佔領了該島之後,日本統帥部才如夢初醒,趕緊命令大佐清野士木率領著2000多名精銳部隊火速趕往瓜島,試圖一舉殲滅守島美軍,從而奪取瓜島的控制權。
雖然守衛瓜島的美軍只有400人,但他們憑藉有利的地勢和呼之不盡的飛機大炮,把清野士木率領的2000多名日軍打的硬是前進不了一步。雖然清野士木以殘忍著稱,但軍國主義的武士道精神依舊勝不了守衛和平的力量,清野士木最後被迫開槍自殺,日軍奪取瓜島的行為最終被美軍炮彈無情的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