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漢中陶大夫
-
2 # 為ta學做營養餐
一、吃
糖尿病很可能是吃出來的,但不一定是吃糖吃出來的。所以大家在腦海中要形成一個概念,是吃糖導致了肥胖,才會引起糖尿病。因此,高能量飲食導致的肥胖是導致糖尿病的一個誘因。
如果已經患有糖尿病的人,吃糖就會直接加重糖尿病了。這個原因不用我多解釋,就是糖會促使血糖瞬間增高,或者造成血糖不平穩或失調。這都會導致糖尿病病情加重,那麼糖尿病人應該嚴格控制飲食,常吃粗雜糧和薯類,少吃精密白麵,不要額外吃糖。
二、喝
糖尿病人不能喝飲料當然是與糖有關了,還有就是一定要少飲酒,為什麼?酒跟糖有關係嗎?當然有!因為酒中也含有糖,這個糖通常指的是碳水化合物。在飲酒時往往還會吃東西,這就加劇了糖的攝入,以及增加血糖升高的風險。
如果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喝點酒的話,儘量選擇乾啤吧。但一定要少喝!
三、懶
話題還得兜回來,懶就是不運動。而懶的常見代價還是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會使內臟脂肪增加,對健康的影響是最嚴重的。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胖子不一定有糖尿病,百糖尿病十有八九都是胖。所以說,常運動也是控制糖尿病的一個重要環節!
最後,說到底。糖尿病的控制就是一句話,管住嘴邁開腿。只有這樣才是健康科學的方法,藥物控制始終是外因,始終是依賴性。如果我們自己管理好自己,養成良好習慣。才會使我們受益終生。
-
3 # 幕後老牛
尿糖有問題,可能會引起其它方面的問題,因此說,發現了糖尿,應立即就醫排杳。
人們在生活中沒有注意的事項,卻是不健康的行為,因為行為可以影響到健康的,所以,平時要注意的。比如說,多吃,多喝,多佔,多貪,多勞等等,許多的許多,都是行為多問題了,一定要有一個管控,否則,有害健康的身體。
行為決定了壽命,每天都用怒目看待事物,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每天都是開心的,又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兩種心態,兩種行為,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因此說,心態決定了行為,行為決定了結果。應該有個好心態。
對於糖尿病友來說,怎樣過好每一天,還得仔細想想,認真的安排好自己的行為準則。
吃飯與喝水,二件大事情,一定要做好。要吃飽飯,有滿足感,就得認真考慮一下,比如南瓜湯,加上可口的蕎麵飴絡,可以滿足有些人的喜好了。但是,吃喝不能過量,適可而止,這就是行為的問題了。千萬注意。喝茶是許多人的習慣了,特別是遇上了好茶,如霜桑葉茶,就要注意少飲慢飲了。千萬不要貪。心態很重要,有些人有些事確實煩人,但是,要學會了寬容,懂得放下,要用包容之心善而待之。要有一個好的習慣了,比如說按時吃藥,按時睡覺,適時動靜。總的說,習慣都是人養的,那就養個好習慣吧。
-
4 # TLeeBio
你可能想不到,吃早餐可能加重糖尿病!
從小到大我們都在被家長要求按時吃飯,早餐要吃好,如果不吃早餐可能會導致身體不健康。但誰也說不出來,早餐之所以如此重要的科學道理是什麼。
近日,有位劍橋大學的教授首度發聲,丟擲了關於早餐的一個看法,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個教授認為,不吃早餐才有利於身體健康。
這位來自劍橋大學的教授,叫做Dr. Kealey,是一位臨床的生物化學家,長久以來,他也是堅持一日三餐,但堅持了幾十年的健康飲食後,在2010年,他被確診為換上了糖尿病。
當時他的醫生除了給予他的治療意見外,也提出了一些關於一定要吃早餐、不要喝酒等建議,但Dr. Kealey卻對醫生的建議產生了質疑。於是,開始了他基於自己的實驗。
他驚奇的發現,每當吃早飯的時候,血糖就會開始飆升。隨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他都堅持不吃早餐,並多食用蔬菜堅果等,意外的是,他的血糖隨之恢復了正常水平。
也正因為如此,他開始了早餐對於健康的研究,並撰寫了相關的書籍,指出早餐對人體健康十分危險。
那麼,不吃早飯的科學依據有哪些呢?Dr. Kealey透過大量的實驗,總結出以下幾點原因:
我們起床的時候,皮質醇處於高水平,在這個時候攝入食物,會引起胰島素飆升胰島素飆升的結果就是加重胰島素抵抗,從而加重或者引發糖尿病。所以,對於肥胖、三高、糖尿病等人群來講,早餐意味著很大的風險。
早餐會導致人食量增加,尤其是我們喜歡的包子、油條、粥等,使我們容易處於飢餓狀態。我們經常會發現,往往吃了早餐以後,會餓的更快。這一點用科學的方法解釋的話,是因為早餐而引起的胰島素飆升的同時,會同時引起低血糖,而低血糖會刺激飢餓素,也就是我們所感受的吃了早餐餓的更快,同時還會讓血糖波動增大。
所以,不如試試不吃早餐,來看看輔助控制血糖的效果?你覺得早餐重要麼?你覺得早餐對於健康的作用是什麼?一起來談談你的看法吧~(以上看法均基於Dr. Kealey實驗研究以及著作)
-
5 # 內分泌高劍波醫生
加重糖尿病的因素有很多,如:
1、暴飲暴食、肥胖
2、不良的生活方式、不運動、不鍛鍊
3、不按時吃藥、打針,不遵醫囑
4、心情抑鬱、失眠
5、抽菸喝酒
-
6 # 元貞貞
然後,就得從注意飲食入手,生活作息入手,才能免於加重糖尿病!
第一,葷菜的攝入是肯定會加重糖尿病的——也就是糖尿病的併發症中的肝膽問題;
第二,蛋類的攝入,糖尿病一星期是不能超過兩個的,不然,會增加患心臟病的機率;
第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攝入,比如土豆,會讓血糖像坐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這一生理過程是這樣的——土豆吃下去,身體會迅速將澱粉轉化為糖分,並從腸裡吸收,血糖隨之升高;隨後,胰腺會迸發大量的胰島素來清除血液中的糖分,當它同時會好心過頭,又導致血糖降得過低)——這一系列的動作,就會讓你吃完,沒多久又迅速感到飢餓!久而久之,就會提高患心臟病和加重糖尿病的風險。
第四,晚睡也會加重糖尿病的!因為,我們三焦休息的時間是晚上的9點到11點。
第五,勞逸不結合會加重糖尿病的,分寸完全是自己可以把控的。
-
7 # 醫路有你
在治療糖尿病的過程中,會遇到血糖控制差、病情加重,那麼原因有哪些呢?
我給大家總結了一下幾個常見的原因:
1.不忌口
少部分糖友從不忌口,什麼都吃,敞開肚皮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大部分糖友認為不甜就能隨便,無糖餅乾大量吃,飲食是控制血糖的重中之重,不控制飲食,再牛逼藥物也幫不了你。
2.主食吃得越少越好
很多糖尿病患者過於嚴格要求自己,採用少吃主食的做法來控制血糖,能少吃一頓就少吃一頓,或者控制正餐,零食不限,這些做法是錯誤的,會導致營養不良,血糖波動大,抵抗力下降,增加患病的機會。
3.吃多了加藥就行
一些糖友感到飢餓時常忍不住吃多,透過加大原服藥劑量來抵消多吃的食物。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這樣做不僅增加了高低血糖波動的風險還可能引起藥物毒副作用的發生,非常不利血糖的控制。
4.只吃粗糧不吃細糧
有些糖友認為膳食纖維延緩血糖升高、挑脂、通大便的功能,因此就只吃粗糧,不吃細糧。這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如果吃太多含有膳食纖維的粗糧,可加重胃腸道的負擔,影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時間長了反而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對身體不利。
5.依從性差
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在心理上排斥藥物或因藥物會對肝腎產生毒害作用,拒絕服用口服降糖藥物或胰島素,任糖尿病發展,加重病情。
6.有降糖藥,什麼都敢吃
有不少糖尿病患者認為有口服降糖藥物或胰島素的保駕護航,就什麼都敢吃,忘記了飲食的重要性。這種認識和做法對人體是有害的,飲食不控制,不僅會造成血糖波動大,胰島素使用劑量不易調整;還會引起血糖居高不下,產生胰島素抵抗。
7.吸菸
吸菸可導致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病情。吸菸會引起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促進肝糖原分解和糖原異生,同時抑制胰島素的釋放,減少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引起血糖升高。
8.焦慮抑鬱
目前已證實,焦慮抑鬱可抑制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使得患者血糖升高,導致糖尿病的病情加重。
9.運動不足
運動減少會降低體內胰島素的分泌量,進而引發高血糖,運動減少可引起肥胖,導致胰島素抵抗(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的數目並使其敏感性減弱),引起胰島素相對分泌減少,導致高血糖情況發生。
10.熬夜
人體在熬夜的時候,機體會分泌更多的皮質醇和腎上腺素,促進肝糖原分解和糖原異生,同時抑制胰島素的釋放,減少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引起血糖升高。
如果您和你身邊的朋友有上述情況,建議加以改正!
-
8 # 健康易加醫
右上角點選關注我,讓我為你帶來更多的健康知識。糖尿病分為兩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為胰島素依賴型身體胰島素極度缺乏,只有透過注射胰島素才能維繫生命;2型糖尿病身體胰島素並不缺乏,只是對胰島素產生了抵抗性。在所有的糖尿病患者當中,1型糖尿病大約只佔5%左右。
剩下的大約95%就是2型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當中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規律,是造成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那麼日常生活當中的一些不良習慣肯定會造成糖尿病的加重。例如抽菸喝酒,進食高糖、高脂肪、高澱粉類食物,焦慮煩躁的悲觀情緒,經常性的熬夜加班、過度的疲乏勞累等。
糖尿病患者應該儘量做到不食用高糖、高脂肪,高澱粉類的食物,應該多吃含高纖維類的食物。因此得了糖尿病之後,特別是2型糖尿病患者應該及時的改正日常生活當中的不良習慣,從而避免病情的加重。
-
9 # 營養百事通
如果已經是糖尿病了,人可就變得很是脆弱。
1、糖尿病是怎麼回事
糖尿病是胰島素的相對或者絕對不足,導致血液裡葡萄糖濃度超高,這種現象以及帶來的不良後果,就是糖尿病了。
所有不利於這一病態改變,或者加重這種病態狀況的,就是加重糖尿病了。
胰島素絕對不足,就是一型糖尿病,也就是說胰島不分泌或者少分泌胰島素了;胰島素絕對不足就是二型糖尿病,這就是胰島素抵抗,但是隨著越抵抗越需要胰島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最終的後果就是胰島累死了,就會變成胰島素抵抗+少分泌胰島素。
2、暴飲暴食,血糖不穩
胰島素是用來將葡萄糖從細胞外運到細胞內的,本來胰島素就不足了,不管是相對還是絕對的,如果再有血糖的飆升,會讓糖尿病雪上加霜。
暴飲暴食絕對會帶來血糖大的波動,除此之外,像高GI的主食吃太多,還有新增糖吃太多,都一樣,會給本來就捉襟見肘的胰島素,帶來額外的負擔。那麼自然會加重病情
3、飲食過於油膩
胰島素抵抗的成因還不甚清楚,但是,肥胖絕對是導致胰島素抵抗的重要因素。
油脂攝入量不可過大,尤其動物油脂。在控制看得見的油脂方面好辦,看不見的油脂就有點麻煩。油炸食物或者肥肉,一看就知道油脂含量大,其他的比如醬汁,比如堅果,就需要有一雙慧眼了。要知道,瘦肉還有10%的脂肪呢。
4、喝酒
糖尿病人不要喝酒,這是常識。
不管是對胰島素效率的影響,還是對胰島和肝臟的傷害,喝酒都是對血糖控制不利的。
這方面不需多說,糖尿病人必須戒酒。
所謂的可以少量的飲酒的論調,在酒桌上沒法自己控制的現實下,顯得紙上談兵而蒼白。
-
10 # 白大褂小妮子
飲食不規律,作息時間不規律,每餐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沒有餐後運動,心情焦慮、抑鬱,進食精糖,飲料,吸菸喝酒這些都可以導致血糖控制欠佳,導致併發症發生發展!
-
11 # 北極光醫生
謝謝邀請!一說到糖尿病,大家都害怕,因為他們親眼目睹了身邊很多糖尿病患者,後期因血糖控制不好,出現視力下降,失明,腿腳潰瘍,多處血栓,最後發展為糖尿病腎病,尿毒症等。糖尿病不可怕,就怕血糖控制不好,出現的各種併發症。哪些行為會加重糖尿病?
1.不愛運動的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基本上家家都有轎車,買個菜,接個孩子,都去開車,再不願步走了。肉吃的多,溼氣重,喜歡熬夜、睡懶覺,使體重直線上升。
2.亂飲食,不控制。總認為在吃藥,飯菜吃多了,加幾片藥就可以的誤解。現在的聚會越來越多,朋友聚、同學聚、戰友聚、老鄉聚,逢事必聚,每場必喝,總為自己大吃大喝找理由。
3.亂用藥。自己隨便買藥,今天聽張三說哪個藥好使,趕緊去買,明天又聽王五說哪個藥好使,想法買來,後天又弄個偏方,隨便加藥、減藥、停藥,想吃就吃。不按說明用藥,不按時間用藥,導致血糖波動很大,難以控制。
4.濫用抗生素和損害胰腺的藥品。現在有個感冒就想打針,不給打,患者不高興,希望今天輸液,明天就好,不遭罪。其實很多病都是可以自愈的,抗生素導致抵抗力下降,身體耐藥,胰腺功能減弱,使病情加重。
5.亂吃保健品。現在是保健品氾濫,胡吹什麼保健品都可以降血糖,患者有病亂投醫,那些賣保健品態度特好,又會說,讓你不好意思不買,所以今天買一堆,明天買一堆,把保健品當藥品,最後血糖不僅沒有降下來,反而併發症越來越多。
糖尿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壓,高血脂,這些病都會慢慢掏空你的身體。從現在開始,遵從醫囑,管住口,邁開腿,合理飲食,科學用藥,你就會控制好血糖。
-
12 # 醫學小偵探
原因之一在於有一種糖尿病的病因至今我們搞不清楚,這在我們醫學上稱為原發性糖尿病,與之相對應另一種就是繼發性糖尿病,這種糖尿病病因特殊,胰島素分泌不足不出或對抗它的的物質分泌太多,換句話說就是分解葡糖糖的東西不夠,或者有人阻止它分解葡萄糖!
不管原發性糖尿病怎麼不確定發病機制,但是引起糖尿病兩個原因是確定的! 第一是遺傳因素。這個我們不可控,就是說不管你想還是不想,它都可能遺傳,是先天決定的,但單靠遺傳,還不至於得糖尿病,不然為啥我們很少聽說這小孩一出生就是糖尿病患者!後天因素的影響才是更為重要,而且可控,可能加重也可以減輕!從這入手可知加重糖尿病原因!
錯誤的飲食觀念和行為 門診經常碰到這樣病人:醫生,我在家我都聽你的了控制主食,為啥我的血糖不僅沒降還高了!我只想說控制主食沒錯,可你猛吃副食呀!很多人認為主食是體內糖主要來源,殊不知副食中的蛋白質、脂肪入體後照樣變為一部分血糖,其中58%左右蛋白質可變為葡糖糖,脂肪也有10%!門診還碰到這樣患者:醫生,我在家幾乎吃糖尿病食品和無糖食物,為啥我的血糖還高了?其實誰告訴你真沒糖了?別被商家騙了!“糖尿病食品”是用高膳食纖維的糧食做的,如:蕎麥、燕麥等,消化吸收時間較長,但最終還會變成葡萄糖。而“無糖食品”實質上只是未加蔗糖的食品,某些食品是用甜味劑代替蔗糖的!隨性治療早期糖尿病可以口服藥物治療,再輕症的患者可以只採用飲食和運動的治療,隨著病情的進展,糖尿病患者主要運用胰島素治療,並且是伴隨終身,很多人卻是不能堅持,血糖一低就停止!很致命!
使用一些不科學的治療方法:使用某些誇大的中成藥和一些宣傳的所謂偏方、驗方甚至說是什麼“祖傳秘方”,能夠“根治糖尿病”等藥物;使用一些如“糖毒小體”、“奈米技術”、“活胰因子”、“基因置換”等,對降血糖毫無意義保健品;過度相信氣功、針灸、按摩等的功效,甚至還有什麼“埋豆降糖”、“洗腳降糖”,以及各種療效不明的治療機等等。
所以,糖尿病患者除了注重治療和增強糖尿病的基本知識以外,還要會識別真偽治療方法的本領,理性科學對待疾病,特別是對保健品和降糖藥物,切勿聽信其欺騙誇大宣傳,隨意停止正規的治療,防止自己白花了錢還耽誤了病情!
-
13 # 微笑面對糖尿病
其實,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經意的行為都會加重我們的糖尿病,我把我接診這麼多糖尿病患者經常出現的問題和大家分享一下:
飲食(1)不吃早餐:有研究顯示,不吃早餐要比吃早餐更容易帶來餐後高血糖風險,也易導致冠心病、卒中、腎病、視網膜病變等多種併發症的發生。
(2)過量飲酒:持續過量飲酒,會降低胰島素抵抗力,導致血糖水平升高。
(3)飲食搭配不合理:吃的過少,容易造成營養不良、體重丟失;飲食過於油膩,導致血脂升高等。
運動(1) 不運動或很少運動:很多人會以自己年齡大了、上班忙等等為藉口,不運動或者鍛鍊,時間一長導致自己代謝率降低、肌肉含量減少、脂肪含量增多,進而容易胰島素抵抗,血糖控制就會越來越差。
(2) 不合理運動、運動過度:如果運動不合理,可能造成足部等器官的損傷;有些合併嚴重併發症的糖友若運動過量可能會有危機生命的風險。
藥物(1) 擅自停藥、加藥或減藥。
(2) 隔壁老王吃什麼藥自己也吃什麼藥。
藥物的作用時間及禁忌症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不合理用藥會對自身健康造成損傷。
監測(1) 不監測血糖情況及不做併發症篩查:如果您都不瞭解自身血糖情況,就沒有辦法控制好血糖。長期高血糖及血糖波動,會造成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或加重併發症。
(2) 未關注自身體重變化:體重過重或者在短期內不明原因的體重丟失,都將造成不良後果。所以,體重是反應近期營養狀況的良好指標。
教育(1) 相信百度上的偏方。
(2) 相信社會上不正規的所謂的“醫生”讓自己停藥或者停止治療。
(3) 不會預防/處理低血糖事件:低血糖時間過長或頻繁發生低血糖,都將對身體造成很大的損害。所以,要學會食物升糖特性,正確掌握預防/處理低血糖的方法。
當然,生活中不利於血糖控制的行為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希望大家在合理營養的基礎上,控制好血糖水平。
以上答案由微糖註冊營養師宋明月老師提供 -
14 # 糖人健康網
1.靠不吃主食控制血糖。主食對糖友來說是必須的,不吃主食很容易導致低血糖,反覆的低血糖對身體的傷害是巨大的,絲毫不亞於高血糖。經常處於飢餓狀態下,還會促使血糖反跳性升高,所以不吃主食不能控制病情,反而會加重。
2.擅自加藥減藥。降糖藥需要定時定量服用,才能發揮出控糖的功效。糖友有時候一餐吃多了,就自己加點藥,忘記吃藥了就忘了,自己也不長點記性。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即便吃藥也難以控制住血糖。
3.靠喝酒來控制血糖。很多糖友都把酒當寶貝,覺得喝酒既然能降低血糖,那就是個好東西。其實酒的降糖作用是建立在損害胰腺的前提下,打個比方,就好比毒藥能緩解疼痛,就拿毒藥來陣痛。對於酒,糖友還是少喝為妙。
4.任意吃無糖食品。很多糖友覺得,無糖食品沒有新增糖,就可以隨便吃,吃多少都沒關係。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無糖食品僅僅是沒有新增蔗糖,還含有其他升糖成分,任性吃只會讓血糖蹭蹭蹭的往上漲。
5.久坐不動。長期久坐,缺乏運動,本就是誘發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因素。而糖友在用餐後會出現血糖高峰,這時候適當的運動能幫助降低血糖,相反的,如果一直坐著不動,血糖就會慘不忍睹了。
6.輕信各種偏方。很多年輕較大的糖友,容易輕信偏方,並且以身試藥,但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血糖變得更糟糕了。偏方之所以是偏方,就是因為缺乏科學依據,不可輕易嘗試。
-
15 # 生命召集令
首先,我們對糖尿病的認識應該有一個最基本的概念,那就是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併發症,現存已知的糖尿病併發症已達100+種。而且,一旦出現併發症,用藥物就難以控制,病人也較痛苦。
所以,糖尿病的治療關鍵在於早期將血糖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最大限度的延緩併發症的發生。
那麼,究竟哪些行為會加重糖尿病病情呢?大致有如下幾種:
1、不能控制血糖水平在合理範圍內。血糖水平是評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標,作為一名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監測血糖水平,這樣做也可以方便醫生根據血糖波動及時調整用藥。
2、不能合理控制血壓、血脂。糖尿病併發症常易侵襲心腦血管系統,這也是最常見的致死原因,而高血壓、高血脂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在這點上三者是“不謀而合”。若是三者共存,其殺傷力一定是1+1+1>3。
3、不懂得糖尿病飲食。很多人以為糖尿病只要按時吃藥就好了,殊不知,藥物治療只是1/5的治療手段,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是一門大學問,每一位糖尿病病人本著對自己生命負責任的態度都應該去了解,怎麼吃才安全健康。
4、不遵醫囑治療。其實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可以分兩個極端:一種是“諱疾忌醫型”,不願意面對患病事實,不按規律吃藥,從不監測血糖;一種是“過度積極”治療,總是致力於尋找各種偏方試圖治癒糖尿病,反倒有時會耽誤病情。
5、不做糖尿病體檢及併發症篩查。糖尿病的進展臨床症狀有時並不是很明顯,所以定期有針對性的檢查顯得尤為重要,而糖尿病併發症是評估病情進展的重要手段,需要定期複查。
糖尿病,以目前醫療水平而言,一般確診後便會伴隨眾位糖友們一生。但是,並不能因為其無法治癒便“放任其隨波逐流”。因為病情控制的好壞,與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與壽命息息相關,所以,即便是一個不能治癒的疾病,我們依然要學會正視它,糖尿病是可控制、可治療的,只要正確認識糖尿病,嚴格自律,積極配合治療,不耽誤病情,延緩併發症的發生風險,才能為自己謀求一個平穩幸福的後期生活。切莫聽之任之,到了併發症階段,才追悔莫及。
本期答主:張克慧,醫學碩士
-
16 # 紅色戈壁瓦
糖尿病是一種富貴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得這種病的人越來越多,並呈現出了年輕化趨勢,因為糖尿病的不可治癒性,所以它又被稱為“不死的癌症”。
長期患有糖尿病的人無論是從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控制血糖以及預防併發症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重要任務。
糖尿病是新陳代謝方面的疾病,它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多飲、多食、多尿、疲勞及視力下降,正常人一日三餐基本能滿足需要,但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糖異常,所以比一般人消耗的能量要多,因此在飲食方面需要少食多餐,忌食油膩以及甜食。
糖尿病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比較多,這3件危險的事情最好不要做,可惜很多人都忽略了!
1、抽菸
“飯後一支菸勝過活神仙”,抽菸被很多人當作精神的寄託,一盒不夠就抽兩盒,直到抽過癮為止,殊不知這種行為正在威脅著自己身體的健康,香菸中含有尼古丁,會導致血管收縮、血液粘稠度增加,糖尿病患者本身血液粘滯度就大,如果長期抽菸則會加重血管的病變情況,增加危險性。
2、泡腳
泡腳是生活中大家常做的一件事,每次睡覺之前,泡一泡緩解身體疲乏,但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泡腳卻不可取,因為病人的血液運輸、神經功能受影響,導致觸覺、痛覺減退或消失,反應不靈敏,所以就很容易造成燙傷,加上糖尿病患者傷口癒合能力差,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潛在危險。
3、不注意飲食
糖尿病患者注意飲食非常重要,生活中有很多食物都含大量的糖,如果不注意控制,血糖就會非常危險,不忌口是對糖尿病最大的威脅。
除了忌口之外,平時也可以補充一些能夠降糖的食物,比如苦瓜、秋葵、芝草多糖等,尤其芝草多糖富含粗多糖和萜烯類物質,能夠修復胰島細胞,促進胰島素分泌,加速葡萄糖代謝,降低血糖。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通常情況下病程比較長,所以治療糖尿病是一場持久戰,病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與病魔做鬥爭,用樂觀的態度去面對。
-
17 # 藥事健康
得了糖尿病要管住嘴是個苦不堪言的事,要管理好血糖更是個複雜的、需要多方面知識積累的過程。糖友們要不斷接受糖尿病知識教育,克服重難困阻,特別是生活中養成的很多習慣,對糖友們來說都是必須要克服,甚者必須戒除的。
加重糖尿病的六大不良行為習慣介紹給糖友們,共同與高血糖PK並戰勝高血糖。
1、不鍛鍊,鍛鍊不規律:有研究表明,臥床不動一週,下肢肌肉就會開始減重,向萎縮發展;停止運動兩週,運動能力就會顯著下降。規律的有氧運動是治療糖尿病的一大法寶。所謂有規律的運動就是指每週有氧運動不少於5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力量訓練隔一天一次,柔韌性訓練每天做。糖友們可以多學習一些簡單的、隨時隨地可以做的健身活動,如八段錦、花樣瑜伽等,堅持下去並養成良好的習慣。有些糖友根本不動,就更不可取了。
2、經常下館子:日常生活中,各種應酬、聚會是免不了的。在飯館吃飯很難做到健康飲食,尤其是在我國,其中原因大家心知肚明,而且廚師做飯,糖是必備的調味提鮮劑,所有食材過油也是必須的,勢必導致高血糖難以控制,特別是很多糖友不掌握就餐技巧,見到美食管不住嘴,大快朵頤,總想著吃完這頓再說,從而加重糖尿病。糖友們應該儘量減少外出就餐的次數,必須外出吃時,叮囑做菜免糖,注意總量控制,儘量保持血糖平穩。
3、情緒波動,沮喪悲觀:情緒的波動會導致血糖升高。悲觀失望,情緒低落更是糖友們的大敵。壞的心情會使免疫功能下降!現代醫學發現,人在惡略的情緒時,大腦會刺激機體大量分泌一種拮抗胰島素分泌的激素,胰島素不足則導致高血糖,長期或經常的情緒不佳就會加重糖尿病病情。
4、生活不規律、熬夜: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目前醫學上還沒有治癒的辦法,糖尿病的治療依賴於科學合理的治療,其中良好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治療的一大基石,糖尿病患者長期熬夜打破了穩定的生理規律,不利於血糖的控制、穩定和治療,還會加重糖尿病的發生和病情。
5、吸菸:有研究表明吸菸可以明顯的升高血糖,促進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特別是促進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變發生率及發生速度。戒菸可部分減少血管併發症的發生風險。
6、憑感覺進食不測血糖:監測血糖需要扎手指,著實是件痛苦的事,尤其是手指末梢神經豐富,導致疼痛;又由於糖尿病是終身性的慢性病,測血糖需要長期堅持,又帶來很大的經濟負擔,所以很多糖友不測血糖,完全憑感覺進餐。不知道血糖情況進餐的糖友如同盲人摸大象,是不能很好的把控血糖的,長此以往勢必加重糖尿病。
此外,經常感冒也會使血糖升高,糖友們要加強鍛鍊,儘量避免;女性糖友懷孕也會加重胰島負擔,使血糖升高,需要科學的調整用藥。
張景芸 單位:北京豐臺醫院 藥事網成員 2018年10月6日
-
18 # 綜合內科張醫生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據統計糖尿病可以引起的併發症多達400多種。所以,同於糖尿病,我們建議及時發現、儘早干預;如果發現過晚,就要儘量控制血糖水平,延緩併發症的發生。生活中以下的行為,會使糖尿病的病情加重,應該引起注意:
1.所有可以引起高血糖的行為,對於糖尿病來說,血糖高是造成併發症的主要原因,進食過多升糖指數的食物、飽餐、飯後不運動、用藥劑量不足或者不使用藥物、嚴重缺水、重度感染等等行為,都可以引起血糖的升高,極易導致糖尿病加重。
3.引起血糖波動過大的行為也要儘量減少,正常人血糖的波動範圍比較小,糖尿病病人血糖波動較大。血糖控制水平反應血糖控制的情況,如果波動過大,就極可能出現一些併發症。所以不僅僅要禁止像飲食和運動不規律、治療依從性差、情緒應激、睡眠障礙、酗酒、感染、胰島素不規範注射等行為,而且要加強血糖監測,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4.可以引起血糖併發症的一些因素,如血壓、血脂、血尿酸等等一些干擾代謝的危險因素,它們也可以引起像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等重大疾病。它們的水平過高也可以加重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病風險。所以像吸菸、酗酒、高脂飲食、暴飲暴食、情緒緊張等行為也會造成糖尿病加重。
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一些細節,減少血糖的急劇變化,儘量控制血糖在一個安全的範圍內,給自己優質的生活!
-
19 # 馬氏中醫傳承人
哪些行為會加重糖尿病?這個有幾點,首先不注意飲食,大魚大肉,不管不顧,不愛吃青菜粗糧,飲食沒有規律,每次吃的太多,都會造成病情加重。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少吃多餐,營養均衡,粗糧細糧搭配,多吃青菜。
另外很多人得了糖尿病,戒不了菸酒,其實這個也是使病情加重的原因,因為菸酒會導致肝臟排毒緩慢,所以造成血糖難降,也會加重病情。
另外,不運動也會造成病情加重,因為運動可以幫助身體來代謝血糖,如果你不運動,加上你還血糖高,這樣的話也會造成病情加重。
-
20 # 阿卡醬醫生
管不住嘴,邁不開腿,總想著有個偏方能治癒糖尿病!
1糖含量高和澱粉含量高的食物多吃的話,會加重糖尿病。比如水果罐頭、巧克力、蛋糕、蜂蜜、紅糖、白糖、冰糖、麥芽糖,這些食物都含有大量簡單糖,會導致血糖快速升高。
2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多吃,會加重糖尿病。動物油、奶油、黃油、蛋黃、動物內臟、肥肉都含有大量的脂肪、膽固醇。而糖尿病人血脂代謝紊亂,攝入這些油脂會加重血脂異常,導致微血管病變,這是糖尿病大量慢性併發症產生原因。
3喝酒,尤其是醉酒對糖尿病人非常危險。糖尿病病人空腹大量飲酒會導致低血糖,而醉酒會掩蓋這種症狀,可能導致死亡。飲酒會使血糖快速波動,不利於血糖的控制,所以口服降糖藥物和使用胰島素的患者要禁酒。
4糖尿病患者建議低至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比如步行、慢跑、登樓、游泳、划船、球類運動等。每週3-4次,每次30分鐘。持續的運動可以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肥胖、尤其是腹性肥胖會進一步加重糖尿病。
回覆列表
加重糖尿病的行為有很多,比如
1.飲食不加以控制,不規律,隨意性很強。
2.不規律運動,久坐的生活習慣。
3.整天焦慮,擔心,心情不舒暢。
4.睡眠不好。
5.不按時用藥,隨意加減藥量。
6不定期監測血糖。
7.抽菸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