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話漫談
-
2 # 王利芬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 從認知上來說,危機產生是必然的
1、 35歲的人,大部分上有老下有小,還會有房貸和車貸壓力,如果職場生涯不順利壓力會非常大。
2、 同齡人發展好的都是總監級或以上級別,職位對比上會有很大心理落差。
3、 一家公司高層的機會只有哪麼幾個,如果自己在管理、人際交往,協調能力上面不強,晉升的壓力也很大。
二 從出路上來說,此時選擇非常關鍵
1、 儘量不要選擇創業,這個時候創業冒得風險很高,除非資源和能力都具備。
2、 跳槽要非常謹慎,一定要跳,也要找到真正適合自己未來發展的機會。
3、 要靜下心在本崗位打磨修煉自己,畢竟每個人不是一定要往高層走,更多的人還是在各個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更加重要。
-
3 # 我就喜歡獨比
這問題我也想了好久啊。IT從業人員還是很多的,bat任何一家都好幾萬個啊,這些人老了都幹嘛去了啊,管理崗位就那麼幾個。一直找不到答案,這些人老了都去幹嘛了,還是繼續程式設計,直到退休啊
-
4 # 農業洞察
近日我也關注這個新聞了,尚且不知是真是假?但先將真假放在一邊,我想說的其實是創業這件事!三十到四十歲之間的人,應該說是壓力最大的一個年齡段,上有老人下有孩子,還要養家餬口還要奔波事業。所以謹慎選擇!
我們都知道,人生有太多的十字路口,走那條路都十分難抉擇!所以我想說的是,既然都如此難選擇,都不知前路是什麼,不如瀟瀟灑灑放手一搏!幹嘛想那麼多,同樣是前幾日,我看到北京的技術大牛,主動放棄年薪50萬的工作,在京郊置上十多畝地,種起了蔬菜,轉行做起了農業!都知道行行出狀元,但在千年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始終是多數人不願涉足的行業。農村裡的人不會讓自己的孩子,選擇農業;城市裡的父母更是如此!但正是如此,我們作為年輕人,更應該以身作則,用我們手中的技術,改變如今還並不發達的農業!並且隨著國家這連續幾年的中央一號檔案都講“三農”問題,未來5-8年的時間,農業會有大的長遠的發展,所以我呼籲只要是有這份心就應該踏入到農業領域。都講風口,我想說農業就是最大的風口,如今進入農業,就是雷軍口中的“豬”也能長翅飛翔!所以不要糾結、迷茫,當上帝關上一扇窗的時候,總會給你開啟一扇門!為自己,也為家人!加油!
-
5 # 教育者許翔
3個方向:1.做管理帶團隊; 2.創業,有技術有資源接點活過小日子還是沒有問題的; 3.繼續寫程式碼,在谷歌,60多歲寫程式碼也正常!不要妄自菲薄!
-
6 # 高效率大機率小成本
任何事都有兩方面,或許走在網際網路行業前列的明星企業迫不得已需要快速迭代,需要更年輕的後續力量來保持自己的競爭力,無可厚非。這裡也不說接近中年,在科技行業奮鬥十數載,又看不大到光輝前程的態勢。
從業外人員的旁觀者角度來看,網際網路依然還是整個社會的朝陽行業,還有很多傳統的行業非常需要網際網路的雨露滋潤,或許長期浸潤在網際網路這個高收入行業裡,對深度影響著國計民生的很多收入不高的傳統行業還沒正眼相看,而機會往往就是這樣在趨勢的大潮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悄悄來了。
客觀的說,同樣的人,在人力資源密集的高科技行業,比起在人才匱乏的傳統實體行業,脫穎而出的可能性是從低到高的。或許目前的網際網路行業已經是競爭白熱化的紅海了,而傳統+網際網路還是大有作為的藍海,這個態勢其實也預示著離開純粹的網際網路碼農生涯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再說網際網路從業人本身都是聰明的Top階層,35絕對是人生黃金階段的起點,何去何從實在不是一個問題的問題,稍微喝點雞湯,往後退一點,自然會看到光明前程的,多說真的就是看低各位了,不是嗎?!
-
7 # 沐雅夜話
危機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特徵,競爭無可厚非。俗話說:“男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女人二十若帶刺的玫瑰,三十如嬌豔的牡丹,四十更是凋落的黃菊。”
如果男人超過四十歲,女人超過三十歲還不能塑造一張生動的臉,他(她)們必須對自己的人生做出深刻的反思,必須對自己的人生負全部責任。
大家說呢?
-
8 # Kback
這真的不是一個單純的勞動,企業管理,企業盈利,個人奮鬥的問題。再厲害的鯊魚也要海水,再牛逼的狼群也要草原,失去普通員工,失去這些當不了藝術家和科學家的員工,一百個任,都運營不了華為。更有甚者,如果事件坐實,傳遍世界的話,中國將失去一次國產電子產品崛起的機會。因為這不同於百度裁撤,這是故意拋棄員工,會被認定為企業信用和企業社會責任問題。
-
9 # 楊濤
我從08年北漂到16年從事網際網路,過30之後精力比不過90後,唯有的就是經驗,想過40後再去做什麼就沒有機會,家人也在老家,所以在35的時候回來自己創業,雖然前期比較艱辛但是也慢慢走上正規。
-
10 # 趙旭90296569
33歲,女,未婚,目前是經理級別,團隊人很少,想透過今年努力,明年邁向總監級別,這個過程其實真的很辛苦,但是沒辦法,沒有90後的年齡優勢,只能默默努力
-
11 # 雨晴彩虹49862706
在這個時候被淘汰的人是需要給自己重新定位了。如果不擅長溝通,資源也不豐富,並且也不是太有創業夢想的,是不適合出來創業的。當年的馬總有夢想,有追隨者,擅長自我激勵,具有堅持和堅韌的品質擅長溝通。種橙子的褚老爺子有經驗有資源,做的是品牌而非橙子。創業的任總有經驗,有一幫追隨者,這些是現在創業的這些人所具備的嗎?關鍵並不完全是錢!因此,重新衡量自己,瞭解自己,去做一些適合自己發展的事情,很重要!35歲的人生,試錯的機會越來越少,而試錯的成本卻越來越高。
-
12 # Tom18044094
國內大多數公司都不需要太高深的技術,也不需要太多的技術積累,基本上做個幾年這一套搞熟了就行了,所以當大齡程式設計師精力比不上年輕人了,待遇要求又比年輕人高,當然就是第一個要清退的物件了,等哪天公司需要幾十年功力的程式設計師的時候,程式設計師才會成為一個越老越香的職業
-
13 # 運營部編輯
怕什麼,本人42歲主動辭職創業的,當時不知道該做什麼,只知道不該再做什麼,現在不也一樣形勢一片大好?別怕,華為的兄弟同事們,出來的到我這裡來報到,帶領你們打造另一個華為,一個永遠不用離職的華為;
-
14 # 不孤讀
年齡對於網際網路人是比較敏感的。尤其是女性,35歲是個吃力的界限。網際網路的工作壓力非常大,需要經常加班加點。學習能力要非常強,要經常調整自己的能力結構。經常對自己過去的經驗和資源進行梳理,遷移到新產品中,才能勉強跟上飛速發展的網際網路行業。我原來給自己的設定是在35歲的時候離開網際網路,把自己在網際網路的經驗遷移到其他行業,做一個能平衡工作和生活的事情。然後現在我早過了35歲,依然在網際網路過得很有激情。中間也嘗試了大半年在傳統行業當顧問,工作時間不長,收入也可以,做的事情,相對網際網路而言沒有太大挑戰。適應了網際網路的節奏,就很難再容忍傳統行業的工作節奏和發展速度,所以又回到了自己喜歡的網際網路工作,透過行業的切換思考,反而對現在的工作有所增益。我觀察了一些過了35歲,依然能在網際網路做得風生水起的人,也發現了一些共同特點。第一,主動學習能力很強。對新的東西充滿了好奇和疑問,會想辦法去了解它。第二,主動離開自己的舒適區,主動擁抱新的機會。很多人寧願做熟不做生,對於熟悉的事情,自己有足夠的掌控能力,內心有安全感,過得也很舒服。如果需要去面臨新的行業,新的產品,新的人,新的事情,心裡會不安,擔心自己做不好,患得患失,失去拓開人生和職業寬度的機會。尤其是35歲左右做到中層的人,不願意也不敢從零開始。第三,善於把能力,經驗,資源,遷移到新的工作當中。遷移能力是以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有些人積攢了很多的經驗,能力和資源。但在使用這些經驗能力和資源的方式方法上有路徑依賴。不能根據新公司,新工作,新同事,新要求發揮作用。比如一些傳統的媒體人到了網際網路公司,再去跟原來的合作伙伴談合作的時候知道怎麼談。這個模式是給人發稿,現在不能發稿,怎麼辦呢!很多人就是因為這種遷移的障礙,限制了他在新的行業的發展。第四,自己做的事情要有激情,樂此不彼的想盡一切辦法做好它,不斷創新,不斷最佳化做到極致,才能有巔峰體驗,會感覺很幸福。所以只要你學習能力強,主動擁抱變化,善於遷移自己的能力經驗和資源。總是會有新的發展機會。不受年齡的限制。注:圖片來自網路
-
15 # 雄霸獅
三十五歲的年青人創業是一件好事情!網際網路也好,物聯網現在開始普天蓋地,向全國發展,有能力的年青人必須要勇闖天下!
-
16 # 莊裡大蘿蔔
我也是學IT的,web前端,今年剛畢業,求職路上真的感覺我辛辛苦苦幾年學出來,不去一線城市根本就吃不開,在石家莊工資一般般,但是幾乎沒有上下班時間,抱著泡麵敲著程式碼……
-
17 # 寂莫小北
作為一名底層的網際網路從業者,王總的一些看法角度站的高,不一定適合普通人,網際網路行業是一個快速發展迭代的行業,也是一個朝陽行業,短短几年時間,移動網際網路迅速崛起,那麼對於一個35歲以上的網際網路從業者,基本上職業規劃或者有三種情況:
1.35歲以上基本混到高經或者總監(m管理序列)、或者走專業道路混到技術專家,帶專案(t序列),對於p甚至u序列我們就不再說。
2.還在底層摸爬滾打,為生活所累,基本上把公司當成養老混日子。其實,這些人在在網際網路公司不在少數。
3.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還有一些就是出去創業,有的嗅到網際網路或者其他的一些商機開始自主創業的。
當然還有在崗位的一些底層的有對公司的認同感以及在本職崗位確實貢獻了很多自己的青春年華以及能力。不過,網際網路公司本身屬於快速適應變化的公司,如果太留情可能對公司整體發展造成很大影響。
首先,老員工太對,容易造成拉幫結派,利益化,影響整體利益,在跨部門溝通以及新員工晉升上限制重重,就比如劉強東在和手下吃飯的時候,一個副總裁說自己懷孕了不能喝酒,劉總說了一些關懷的話後轉而說:該請的假要請,有些人已經休息二年了,你請了也是給手下人一個機會。這就充分說明了老員工太多,重要崗位被絕大多數老員工把持,新人如果沒有遇到好的上級就容易被排擠甚至對於晉升失去動力。
其次,對於一個35歲以上的網際網路從業者,在沒有資本和敏銳的嗅覺的條件下,安安心心的工作不斷的鑽研打磨,在小小的崗位也可以再次發光發熱。但是至於在人員最佳化上我覺得順其自然吧,畢竟公司是整體,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顧到每個人。
最後,35歲之後體現著你的成熟,穩健以及對於環境的變化不會在拼體力來維繫自己,所以,即便是失敗,自主創業,小成本創業都可以,因為沒有預知的未來是給你完完整整去不努力的。
希望大家一起加油,生活是什麼,生活就是生下來好好活著!
-
18 # 白日要做夢
不適合的原因
1、35歲的年齡對於一個網際網路從業人員來說已經是非常高的年齡了,因為網際網路的性質造就了低齡化,年紀大的很難快速反應和接受新鮮事物,性格也會更加保守,這些都是與網際網路背道而馳的。
2、加班也是網際網路公司的常態。35歲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壓力最大的時候,各種瑣碎的事情太多,精力也在退化,很難再保持像年輕人那樣隨時加班。
解決途徑
1、想要繼續幹好網際網路工作,必須努力去了解和接受新鮮事物,保持與時俱進才是根本。
2、年紀大雖然代表精力有限,但也是穩重和經驗的代名詞。尤其像程式設計師,到35歲以後肯定沒辦法像剛畢業那樣整天加班,這個時候可以轉到管理崗位上,帶領團隊分配任務,做溝通、領導的工作。
最後
去年,有好些網際網路行業的,包括自媒體或是傳統媒體人員突然暴斃,這些大都是三、四十歲左右,就是因為作息不規律,太過操勞。
所以,掙錢是很重要,但是千萬不要為了掙錢不要身體,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
19 # 我是小新伯爵
我個人認為,王總觀點過於保守,馬雲怎麼樣?/還不是幾十歲拖家帶口建立阿里巴巴?任正非負債兩百萬建立華為,褚時健80歲東山再起。成功永遠屬於敢於追求的人,你這樣保守的觀點容易誤導創業者。 我們要從客觀實際出發,一個公司的高管職位確實很少,但是中國的優秀公司很多,不一定非要在一個公司跟人競爭,僧多粥也多,看你有沒有能力去爭取。有個年輕人21歲做企業總裁,23歲為女友放棄公司重新創業,一敗塗地,26歲很多知名企業年薪千萬加股份轉會費聘請,其實他說了他什麼都不會,連電腦技術都不懂,辦公軟體都不擅長,但是人家就是邀請他,排著隊幾個月輪流見面,更有甚者等了他五年就為了邀請他加入他們的企業。 不是年紀大不好找工作,而是年紀大越吃香,一個成熟穩重,一個有家有責任感,一個不會輕易跳槽,所以年齡不是問題,求職者應該懷著讓家庭更幸福的目標,果斷挑戰自己,要麼抓住機遇創業,要麼抓住機遇挑戰高薪。越高階職位越輕鬆,當然責任越大,但是對於一個有責任感的人來說,都不算什麼,因為有勇氣給家人幸福,就勇氣承擔企業責任
-
20 # 北國食無憂
web開發目前最流行應該是php程式,不過以你目前只會連連資料庫應該還不行。美工的話最基本是ps,一般要比較熟,還要會html+css ,你覺得自己可以,不妨去試試前段的話最重要是js,現在流行用jquery框架。上手容易,精通的話要花費一番功夫,css+html也要比較熟的。web程式要會的比較多,一般要程式程式碼+伺服器+資料庫+js。短時間不一定學的來。如果你不急的話,可以學學前端,網上教程很多,練起來也方便。程式可以慢慢學,厚積薄發。如果前端很牛的話,再做程式會讓你很吃香。建議不要上培訓班,很坑,本人出自培訓班,真心不咋地。最主要自學,堅持不懈希望對你有幫助
回覆列表
首先呢感謝邀請。網際網路行業,作為一個站在時代前列的行業。它對從業者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這不僅僅是對知識的要求,也是對身體的巨大考驗。網際網路從業者熬夜開夜車是常態。而人一旦到了三十五歲身體各項機能已經下降。已經不能夠滿足長時間高負荷工作的需要。如果你鍛鍊的好也許可以幹到三十八歲。但是這已經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了。而且總所周知的網際網路作為高技術行業。它是為了服務社會而生的。目前我國網民主力依然是三十五歲以下人群。你得需要知道他們想要的是什麼。現在的APP滿天飛,有幾個能火能紅。開發一個APP不是多難的事,難的是找準定位。就像我們寫文章,不管你文筆有多好,只要你偏題,你就玩完了。三十五歲以上的人群,已經很難搞懂九零後九五後人群的想法了。 所以我覺得,三十五歲以上的人員,要首先保住飯碗,先有八年的工齡,要讓公司不敢隨意裁退你。其次應該向管理型人才進軍。對自己充電。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任正非,都在三十大幾四十歲還有激情創業。 以上就是本人的見解,不過因為晚生人生閱歷較淺,並且並非行業內成員。故不忍卒讀,萬望斧正。如蒙賜教,不勝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