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以禮觀書

    向敬之

    雍正即位之初,在加封胤禩為首席總理王大臣、和碩廉親王的同時,就開始了針對八爺党進行試探性的打擊。

    一、以內閣通知的形式,從西北前線召回支援胤禩的老十四、撫遠大將軍胤禎,稱讓他回京奔喪,實則調虎離山,方便自己的心腹、川陝總督年羹堯迅速接掌西北數十萬大軍。

    二、以王大臣會議的決議,將經常饋贈胤禎財物的老九胤禟,遣送至西寧軍前效力,並派都統楚宗進行監控。

    三、以老十胤䄉辦事不力、私行禳禱、詛咒新皇,於雍正元年四月對其議罪奪爵,逮捕下獄。

    雍正上臺三板斧,一一砍掉胤禩的羽翼。朝野紛傳他在凌辱諸弟。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允䄉與允禟、允禵皆黨附允禩,為世宗所惡”(《清史稿·允䄉傳》)。

    由於胤禩似乎為雍正委以重任,加封高位,故而胤禟還很樂觀,卻不料雍正帝借追責已死多年的阿靈阿、揆敘在康熙四十七年議立胤禩為儲之事,進而升級打擊胤禩一黨。

    雍正最初確實想過利用胤禩的才幹,實現平安過渡,先命其為理藩院尚書,繼而管理工部,再為民王。雍正帝說:“胤禩為人聰明強幹,才具優裕,朕深知其能辦大事”(《清世宗實錄》卷三十),“胤禩若肯實心辦事,部務皆所優為。論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 (《清世宗實錄》卷三十一)。

    但是,雍正帝一直認為胤禩心術之險詐,在一些事務辦理上打折扣,就是對抗他的新政。所以,雍正帝說胤禩總理事務以來,挾私懷詐,監製聖祖神牌草率,在兵丁裝備上做文章,故而認為胤禩有異心,於是決定對他及其交好的兄弟進行議罪嚴懲:臚列胤禩四十款罪,胤禟二十八款罪,胤禎十四款罪,大臣們請將他們以正國法。最後,胤禩與胤禟死於非命,而胤䄉和胤禎被長期監禁。

    雍正帝之所以要嚴懲胤禩等諸弟,就是排除異己,避免出現新的政治威脅。

  • 2 # 淺殤莫憶24240966

    雍正與八爺本來就是皇位競爭對手,為了皇位你爭我奪,明爭暗鬥,面和心不和。雍正依靠鄔思道的出謀劃策和十三爺的相助終於奪取了帝位。雍正的即位也預示著八爺黨爭位的失敗,心中肯定不服,總想借機整倒雍正。所以聯合四位旗主王爺一起借新政向雍正發難,妄圖推翻雍正,他們低估了十三爺,最後十三爺力挽狂瀾,八爺黨正式土崩瓦解,新政得以延續。

  • 3 # 寧靜致遠liu

    雍正四年,雍正皇帝下令剝奪老八允禩、老九允禟的皇族身份,將他們囚禁起來。允禩、允禟相繼在監獄中去世,人們猜測是雍正皇帝將其毒死,事實果真如此嗎?雖然允禩曾經是繼位呼聲最高的皇子,但是雍正已經在皇位爭奪中勝出,雙方矛盾為何在雍正即位後四年爆發,是雍正皇帝刻薄寡恩,還是另有隱情。這場手足相殘的悲劇是如何釀成的?

    八阿哥胤禩事實上在康熙生前就已經被排除出皇位繼承人之外了,為了緩和與老八等人的關係,雍正還沒有舉行登基大典,就重用老八胤禩,並對胤禩加官晉爵,已經作出了希望緩和關係的姿態。但是面對雍正拋來的橄欖枝,胤禩卻並不領情。"八爺黨"在雍正即位之初就一直拆臺。囤積糧食、哄抬糧價,想要激起民變,還造謠說雍正成了年羹堯的傀儡。

    雍正皇帝即位之初就發現老八有很多人支援,老八又不支援他的很多新政策,和老八處處共事不如意。而此時雍正已經繼承帝位了,為什麼老八還是有那麼多的黨羽呢?政治鬥爭是一個很複雜的棋局,康熙晚年有相當一部分宗室,都明確表示支援老八繼位,他們都沒有想到雍正會繼位。如今雍正當了皇帝,他們覺得再背叛老八投靠雍正,也不可能得到信任,所以其中一些地位比較高的就會繼續觀望。希望出現點什麼變故,甚至希望雍正這皇帝當不久。《雍正朝起居注冊》記載,雍正二年四月,雍正皇帝在朝堂上,向諸王和滿漢大臣說了這樣一番話:爾諸大臣內,但有一人,或明奏或密奏,謂允禩賢於朕躬,為人足重,能有益於社稷國家,朕即讓以此位,不少遲疑。從這話可以看出,雍正皇帝當時感到十分無奈,甚至有些絕望。

    青史學者史松指出:雍正三年上半年,社會上流傳各種謠言和讖語。人心惶惶,社會動盪不安,雍正皇帝在民間的形象已經被妖魔化了,民間也流傳他的皇帝做不久了。而和他對立的老八、老九、老十四都是十分正面的形象,他們才是應該統治國家的。這些謠言都是允禩集團編造和散佈出去的。古代社會沒有發達的通訊,謠言往往是透過口耳相傳的。鄉間小民受過教育的人很少,能瞭解國家大事,明白其中道理的人更少。但是很多人都迷信,政治謠言也往往藉助迷信的形式,讓和尚、道士之類的人幫助散佈,這樣就更能蠱惑人心。康熙朝晚期直到雍正統治初期,經常有人透過朝廷的邸報傳播謠言。

    邸報,是中國古代王朝釋出政治資訊的唯一形式。中央朝廷每天重要的諭旨、皇帝批閱過的本章,由專門官員抄錄、彙總、印刷發給各地各級官員閱讀。邸報是官方檔案,是地方瞭解中央政令的權威渠道,是奉旨抄錄和釋出的。

    但從康熙晚年以來,經常有人把虛假的資訊,抄在邸報中散佈到地方。雍正即位之初就表示,要嚴懲捏造邸報的人,但是還是屢禁不止。雍正初年的政治形勢是十分嚴峻的,謠言四起,中央政令不通暢,朝廷裡結黨營私,故意拆臺的人很多。馮爾康先生指出,雍正在位十三年,從來沒有出京巡視。主要是因為政權不穩固,他擔心出去了就會出大亂子,這種局面始終沒有得到緩解。

    矛盾終於在雍正三年年底,總爆發了。允禩主管內務府,曾經上書,表示內務府養著很多披甲人,耗費巨大,請裁剪內務府披甲人數。雍正皇帝答覆,讓內務府的官員和允禩商量清楚說明理由。這本來是正常的事情,希望認真對待這件事情。結果允禩回覆要給每個佐領增加90人,跟他先前的請求截然相反。雍正皇帝覺得這不可理喻,陰險叵測。下旨決定,每個佐領留50個披甲人,多出的人數不馬上裁減,以後空缺了,就不再補了。訊息傳出,內務府的披甲人,大批來到允禩府第門前哄。允禩就解釋,這是皇帝的意思。從這個情形來看,無從確定,這允禩是出爾反爾故意搞陰謀,激起軍人鬧事還是他跟雍正皇帝鬧情緒存心彆扭。總之兩個人已經勢同水火,根本就沒有辦法溝通了。雍正皇帝因為此事嚴厲斥責了允禩,但還是沒有發作。

    到月底,宗人府又參奏:允禩因為一名軍官不聽他的指示,就讓三個太監,把這個軍官用杖刑打死了。宗人府請求革去允禩的親王爵位。從情理上講,親王是不能用私刑打死八旗軍官的。允禩這樣的行為已經不太正常了,感覺這個時候他已經不太考慮後果,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意思。雍正皇帝沒有批准宗人府的奏章,但是當即決定派兵到允禩門前把守,又派侍衛每天跟著他出入,等於完全把他監控起來了。

    與此同時,允禩的死黨老九允禟在青海也不消停。他帶了一個葡萄牙的傳教士穆敬遠同去。這個穆敬遠,康熙年間就來中國了,給康熙皇帝做過翻譯。他是一個不太本分的傳教士,因為和允禟走的比較近,他曾經向康熙皇帝建議,立允禟為皇太子,遭到了康熙皇帝的嚴厲斥責。一個外國傳教士,卻敢對立皇太子這樣的國家大事指指點點。可見這個穆敬遠,不是什麼純粹的傳教士,他到了青海還到處傳教。

    雍正四年正月,京城捕快搜到了允禟在京的親信寫給他的私信。這裡面寫的字誰也不認識,類似西洋文字。雍正皇帝詢問允禟的兒子,才知道這是允禟自己造的密碼文字。這些事,引起了雍正皇帝的警覺。他下諭痛責允禟:從來造作隱語,防人察覺,惟敵國為然,允禟在西寧,未嘗禁其書札來往,何至別造字型,暗藏密遞,不可令人共見耶。意思就是隻有敵國跟間諜通訊才會用密碼,我有沒有禁止你跟人通訊,你卻暗造密碼跟人通密信,到底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事情呢?接著到允禟的家中搜查,就查出來,允禟曾經跟十皇子允䄉通訊,其中有"事機已失"這樣的話,雍正皇帝更加覺得這是老八、老九、老十在暗中想要推翻他。現在允禟和傳教士混在一起,讓宗室貴族入教,又使用類似西洋文字的密碼。雍正皇帝懷疑,允禟可能勾結外國勢力,來反對自己。當即決定,把允禟逮捕回京候審。

    雍正四年正月初五,雍正皇帝下令將允禩、允禟及蘇努革除宗籍,由宗人府除名。二月,將允禩囚禁於宗人府;三月,命允禩、允禟改名。允禩改名為"阿其那";允禟改名為"塞思黑"。給犯罪的人改名,可能是滿族人的一種習俗。六月,雍正皇帝讓大臣議定允禩、允禟的罪名,大臣們最後議定了允禩罪狀40條,允禟罪狀28條,並奏請將二人正法。雍正皇帝表示,這兩個人罪大惡極,確實應該正法,但是姑且饒他們性命。隨後將兩人罪狀公佈全國。

    這一年八月、九月,允禩、允禟相繼在監所死去。不少人都猜測,是雍正皇帝讓人把他們毒死了。青史學者楊啟樵分析;雍正皇帝應該是沒有直接下令殺掉他的弟弟們,但是他當時正在氣頭上,上諭裡也表示了,這兩個人是可以殺掉,但是姑且留他們性命。可能負責看守的臣下,揣摩雍正皇帝的意圖,就先後把兩人毒死了。

  • 4 # 信天翁1028

    胤禛和胤禩開始是爭奪帝位,胤禛繼位後實行鐵腕改革,要革掉士紳的既得利益,這就變成了以八王黨為代表計程車紳權貴與朝廷代表的貧民百姓的階級鬥爭,兩個階級從對立到水火不容當然不會是一朝一夕。可惜雍正不懂搞農民運動,全靠皇權威壓,得罪了當時所有的媒體,所以註定沒有好名聲!

  • 5 # 一個小人物的煩惱

    雍正剛繼位時實力還不夠打倒八爺黨,八爺黨的人太多,總不能把百分之八十的官員都換了吧?國家還要靠這些人治理。所以雍正上臺趕緊開科取士,選拔人才。這樣才能把八爺黨的人替換掉。另外,雍正推行新政也要時間,矛盾是慢慢爆發的。

  • 6 # 無與倫比的小爽

    雍正繼位前三年不穩。

    第四年緩過勁來了開始收拾勁敵,借力使力先砍了年羹堯穩拿了軍權,收拾老八他們分分鐘的事,哪像電視劇演的驚心動魄

    縱貫中國封建史,客觀認為雍正帝是比較勤政、“康乾盛世”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

  • 7 # 小路118

    這四年是雍正穩固自己地位的時間。他對和自己爭奪皇帝位子的兄弟們是一個一個收拾的。但是對於最難對付的八爺是最後一個收拾的,之前他已經圈禁了太子,把老十四送到清東陵去守陵,其實就是變相的囚禁。然後才把老七、老八、老九、老十等兄弟發配到邊遠地區。

  • 8 # 風起雲湧521

    不是矛盾爆發而是胤禛坐穩了經過四年,是時候算算新仇舊恨了。說說題外話:槍打出頭鳥,風頭不要太盛,好比眾臣推舉老八,皇上怎麼想?好啊!原來早就朋黨了,威望比朕還服眾,我這個皇帝還在尚且如此,康熙不打擊打擊他才怪!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喜怒不形於色,目標長遠百折不撓的,能屈能伸,好好表現多做事少說話,一把手肯定有數,現在社會也是如此,就像胤禛。道理大家都知道,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非常難,尤其是生在皇家,每一步可以說誠惶誠恐。

  • 9 # 筆下發白

    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乏的就是鬥爭,而後宮的鬥爭卻極為激烈,尤其是因為皇太子的鬥爭,這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而大清朝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便是皇子爭太子所產生的悲劇。

    在最後的戰爭中,四皇子也就是後來的雍正成為了皇帝,而參與奪嫡之爭的幾位基本都沒有落得好下場,尤其是八皇子,他可謂是雍正最大的對手,但是雍正繼位後並先沒有刁難他,而是封為親王。

    在將其封為親王后,他又將削其爵位,後不但讓其淪為囚徒,而且賜名“阿其那”,滿語中豬狗的意思。而雍正懲罰對手,拖四年之久,其實還是為了穩定自己的統治,待自己正真的掌握大權之後,正才開始了他的報復。

  • 10 # 檸檬扒史

    在康熙晚年的時候,皇子們之間激烈的奪嫡之爭是最為讓他痛心的。一方面,他厭惡兒子們為了皇位結黨營私,另一方面,他也痛心於皇子們之間為了爭儲而無兄弟之情。

    但即便是康熙,也無法阻止這些事情的發生。皇子們為了皇位明爭暗鬥,兄弟之情已經成了過眼雲煙,其中又醫四爺黨和八爺黨這兩個黨派為最,四爺黨裡的皇子主要是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而八爺黨的不僅有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甚至還有十四阿哥(四阿哥的同胞親弟),他們兄弟之間,互相為了彼此的利益。打壓對方,甚至還有野史說,八爺黨針對四爺黨設了一個計,本來想折了四阿哥,結果十三阿哥替四阿哥頂了下來,被康熙幽禁在養蜂夾道十年。

    雖然是未記載在正史中的野史,不過也可以看出兩個黨派之間鬥得你死我活了。當雍正登基後,作為勝利的那一方,他本來是非常看不慣八爺黨,也很想處置他們的。然而現實情況不允許。

    首先,他初登基,政權不穩。加上關於雍正登基的正當性頗有人質疑。這些,都是雍正政權上的不穩定因素,此時他更在意的是如何快速穩定政權,而不是對政敵進行清算;其次,八爺黨活躍多年,他們中阿哥朝臣的勢力也不可小覷,尤其是十四阿哥,還是素有威望的大將軍,這些,都讓雍正不能輕舉妄動;再三,初登基的帝王,還需要人心。如果雍正一登基就開始清算自己的兄弟,世人會怎麼想他?於是,雖然很想對付八爺黨,雍正也忍耐了下來。

    於是,他等待了四年,增強自己的實力,削弱對方的實力,才開始對八爺党進行清算。

  • 11 # 優己

    在這四年裡雙方的爭鬥並沒有停止!八爺黨有兩個核心人物,八爺跟九爺兩人,八爺一直管糧,九爺一直管錢。雍正雖然正式即位為皇帝,但是八爺九爺同時做空了國家財政,雍正缺拿他們沒辦法!倒不是拿不下他們,而是拿下了他們那麼這些做空的賬簿就是糊塗賬了!那是幾千萬兩銀子的損失,以及西北二十三萬大軍的糧餉!

    在當時,八爺做空了財政,把國家財政補貼給底下官員。然後還夥同地方官做假賬,讓朝廷的貢稅來抵債,也就是說,朝廷不僅拿不出錢來,每年還沒法從地方收取稅賦!而這些還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西北還在打仗,每天花費銀子幾萬兩,糧草無數。這些事都是八爺九爺保命的籌碼!

    這種格局直到年羹堯平定西北兵事後,由於沒有了一個花大錢的主,雍正才能騰出手來收拾八爺九爺兩人!這已經是雍正四年的事了!

  • 12 # 吾乃常山王子蟲

    “九子奪嫡”在歷史上很出名了,其實主要分為兩大派,分別是以四爺胤禛和十三爺胤祥為首的四爺黨,和以八爺胤禩,九爺、十爺和十四爺為首的八爺黨。為皇位而鬥爭激烈。所以矛盾甚深。

    在康熙將皇位傳給四爺雍正以後,就意味著八爺黨的失敗。既然是敵對的雙方,所以必然要清算。真實的寫照並不是雍正王朝裡寫的那樣,並並沒有逼宮的橋段,而是也是步步為營,有策略的。

    八爺胤禩

    由於剛剛繼位,地位不穩,雍正為政權穩固,因為忌憚於朝中“八爺黨”的勢力,為穩定朝局,同時利於分化朝中的諸皇子集團,一邊將在西北帶兵打仗的撫遠大將軍王皇十四子胤禵召回,解除兵權後加以圈禁。一邊加封八爺胤禩為廉親王,總理事務大臣,授理藩院尚書、後命辦理工部事務,儘管也時長受到雍正的壓制與防範,但在當年也可謂是權傾一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

    但在雍正四年的時候,八爺的好日子到頭了,大正月的,八爺胤禩藉故被宗人府除名,2月,將胤禩囚禁於宗人府並圍住高牆,身邊只留太監兩人,3月,命胤禩改名為“阿其那”,其子弘旺改名為“菩薩保。阿其那就是豬的意思。5月,雍正召見諸王公大臣,下長篇諭旨,歷數胤禩之罪,6月,將所議胤禩罪狀四十款昭告天下,9月,胤禩病死於監獄。一年不到,就從朝臣變成階下囚甚至身死。可見從雍正繼位的那天起,八爺的下場是註定了的。

    九爺胤禟

    作為“八爺黨”的骨幹成員,想當初對雍正極盡陷害和刁難,當然讓雍正恨得牙癢癢。故而雍正四年,與八王爺胤禩同日獲罪,同樣被削除宗籍。3月,其名被改為塞思黑,就是狗的意思。他的兒子也分別被改名。4月,胤禟身上被綁縛著三條鐵鎖,由楚宗等押解赴京,囚禁於囚室。6月,與八王爺胤禩一起,所議之罪二十八款被頒示全國。九王爺胤禟終於在歷盡種種折磨與煎熬後,於10月去世。

    十爺胤䄉

    相對而言,十爺算是比較幸運的,因為他素來無謀略,性情耿直,雖為八爺黨成員,但大體上屬於人畜無害一類。況且他的地位顯赫,出身高貴,其母是清朝唯一一個有二字諡號的貴妃,外祖父是康熙四大輔臣之一遏必隆。結合這些因素,雍正對其手下留情,而十爺能夠善終,實屬不易。

  • 13 # 紅小豆館主

    雍正與八爺黨之間的鬥爭,是從雍正即位便開始的,到雍正四年,皇帝徹底將八阿哥允禩、九阿哥允禟打為“阿其那”、“塞思黑”,並很快去世,他們之間的鬥爭才宣告結束,但這並不是積蓄已久的爆發,而是在之前已經大爆發了好幾次,用以嚴正警告,但八爺黨仍舊比較放肆,至雍正四年才最終形成了這樣的局面。

    在雍正即位之初,他先對八爺黨實行的是既拉攏又分而治之的策略,軟硬兼施,但均為奏效。最先是對八爺黨宗室蘇努之子勒什亨、烏爾陳下手,勒什亨革去了領侍衛內大臣的職務,與烏爾陳一起發往西北軍前效力,這是雍正的第一次爆發。雍正二年,皇帝又率先對八爺黨中勢力最小的允䄉下手,以故革去其王爵,隨後又將宗室貝勒阿布蘭、貝勒蘇努、明珠之子揆敘、遏必隆之子阿靈阿一一發落,還抄了九阿哥允禟岳父七十的家。在此不久之後,雍正再次將手伸向十四阿哥允禵,命其為先帝守靈,並隨之軟禁,雍正的這第二次爆發,嚴重打擊了八爺黨的勢力,也令朝中百官不寒而慄。

    之後在雍正三年、四年,皇帝又不斷爆發,比如他召叢集臣,歷數允禩、允禟、允禵、允䄉及其黨羽的罪行,並將允禟派往西寧軍前效力。直到雍正三年十一月,皇帝截獲了允禟與允禩往來的密信,信中使用的是允禩編造的密碼,這使雍正大為吃驚,他沒想到八爺黨竟然仿照敵國奸細的行文與自己為敵,由此便開始下了殺心。此後,又經過了一系列的運作,比如宣講他自己寫的朋黨論、將允禩的妻子革去福晉的身份,驅逐回孃家、將允禩革去廉親王,改封民王等等事件,最終在雍正四年二月,將八爺黨徹底清除。

  • 14 # 一覽眾河小

    動物世界裡有領地之爭,一般鬥爭失敗的一方會灰溜溜的逃走,永不侵犯。可是八爺似乎並不明白這個道理。

    八爺胤禩從小表現突出,很受皇帝康熙的喜愛,但是這個喜愛是有度的,就是再喜歡也是把他當作以後的棟樑臣王來看待的,應該從來沒有想過立他為儲君的意思。可惜看八爺一生,也許早期太順風順水,也許是他真的野心勃勃,他一直是以一副謙和八面玲瓏的形象示人,在臣子中享有很高聲望,自從太子被廢以後,他的心思就一直沒有停過,恰在這時候老大跟康熙說,有個術士張明德看老八是大貴之相。到底是老大想拉八爺下水,還是八爺冒險為之,還真的難說。但是不管怎樣,這個行為一出,康熙徹底斷了八爺當太子的夢想,八爺自己深受其害。按理說,吃一塹長一智,到了這個時候,你就老老實實待著好了,但是老八還是不遺餘力的參與進來,他知道自己徹底沒戲了,就去支援老十四。但是老八在康熙心目中已經沒有好印象了。

    老十四跟雍正是一個媽生的,首先這兩人的出身都要比老八高很多,老十四生前也最受康熙寵愛,過的也是順風順水,應該說直到康熙駕崩之前,老十四和老四都是有可能繼承大統的,老八押寶在老十四身上也無可厚非,而且看起來勝算更大一些。可是最終勝出的還是老四。

    其實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勝出的是老十四,老八就能善終嗎。我看也不一定,本來到了康熙晚年,皇位基本上就在老四和老十四之間產生,可是對立的兩派卻是四爺黨,八爺黨,而且八爺黨處處壓四爺黨一頭。關鍵是八爺黨八爺黨,核心人物是老八,如果老十四當了皇帝,這讓他以後怎麼想,而老八一直倚仗著自己人脈廣勢力大不知收斂,恐怕到時候還是會跟老十四起衝突,到時候鹿死誰手就不好說了。

    其實在老四胤禛登基成為雍正以後,老八就徹底失敗了。想想之前兩人的對立是多麼厲害啊,但是雍正一來出於名聲考慮,二來穩定朝局,開始的時候還是重用老八,那時候老八的地位確實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這也從另一方面看出來老八這些年積攢了多少實力啊,連死對頭都不得不重用他。這時候的老八,其實應該有個覺悟,要麼心狠手辣,幹掉雍正,自己當皇帝,要麼夾起尾巴做人,逐漸放棄自己的權力,這樣還有可能善終。可是他倆種方式都不用,反而利用自己的權力去噁心限制雍正,處處使絆子,要知道以前兩人是平等的可以給人使壞,現在雍正高高在上是皇帝了,你老八權力再大也只是臣子,雍正這新仇舊恨加一起,能不恨他嗎。

    所以當雍正逐步掌握局勢以後,肯定會狠狠收拾老八。可憐的是老十四,如果不是跟老八攪和一起,說不定他繼承皇位的勝算還會大一些呢。

  • 15 # 日堯居zr

    第116期總680期

    這個題問得好,問的尖銳,自康熙朝發生的“九王奪嫡”以後,直至雍正皇帝登基,前後時隔達十五年之久爆發。

    九王奪嫡發生於康熙四十七年前後的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和舉薦新太子自然形成了康熙皇帝二十四個兒子當中的“九個兒子”奪嫡。

    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廢太子胤礽的時候,四阿哥胤禛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爭儲”體系,四阿哥胤禛以及十三阿哥胤祥屬於太子胤礽的重要支持者,即使太子被廢,四阿哥胤禛還是站在太子一邊。

    如果根據電視劇解釋;那時候所謂的“八爺黨”是針對太子胤礽的,既然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是太子胤礽的一黨,自然也就成為八爺黨打擊和攻擊的物件。

    在康熙五十一年的太子胤礽“謀反”案爆發以後,太子胤礽徹底被廢黜,在胤礽付出無望的情況下,四阿哥自立一黨,正式參與奪嫡。【四阿哥胤禛正式參與奪嫡】

    四阿哥胤禛的勤勞辦差讓作為八爺黨首腦的八阿哥胤禩非常尷尬,因為他們代表著不同的利益集團和不同的視野,四阿哥胤禛的積極辦差的舉動,不但搶了八阿哥胤禩的風頭,更使八阿哥陷入被動。

    眼見四阿哥胤禛的處事方式和處處為大清王朝的江山社稷著想的“格局”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讚許,這些也給四阿哥胤禛後來的競爭“儲君”創造了條件,打下了基礎。【雍正皇帝的得力助手胤祥】

    四阿哥胤禛的“格局”決定了他爭奪儲君的成功,這個成功來自於四阿哥胤禛的勤奮和嫉惡如仇,不然也不會在登基後的執政期間對於整頓吏治毫不手軟,痛下殺手。

    爭奪儲君的白熱化是在康熙五十七年發生的西北青海的“羅卜藏丹曾”的叛亂,此刻的十三阿哥胤祥正在宗人府圈禁,無奈之下倒是給四阿哥胤禛創造了奪嫡機會,那就是積極舉薦自己的親弟弟;八爺黨成員的十四阿哥胤禵為“撫遠大將軍王”,作為舉薦交易,年羹堯出任了“川陝總督”一職,四阿哥套子!【八爺黨的內部分裂開始】

    大放異彩的撫遠大將軍王胤禵在朝廷上下看來已經是康熙皇帝預設的皇位繼承人好像已經確定了,就是這位“撫遠大將軍王”,非他莫屬,這就是八爺黨的失誤。

    有幾種說法是這樣記載的;帶兵的阿哥只是“做蠢”,且十四阿哥胤禵本是就是一個惹事的阿哥,他在京城與不得攪和一起定會麻煩,康熙皇帝是把十四阿哥胤禵只開去西北大營“磨練”,可以削弱八爺黨的勢力,不知此分析是否合理。

    八爺黨的領頭人八阿哥胤禩錯誤的估計了形勢,把矛頭對準了自己內部的大將軍王十四阿哥胤禵!【八阿哥胤禩的八爺黨成員】

    八阿哥胤禩錯誤的估計導致了四阿哥胤禛的突然上位,這使八爺黨所有成員大為惱火,無奈四阿哥胤禛已經登基稱帝,只得臣服。

    雍正皇帝登基的“國策”與八爺黨格格不入,特別是“整頓旗務”和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制度觸犯了既得利益集團的神經,本來就我一肚子火的八爺黨又死灰復燃。

    雍正二年西北戰事又起爭端,此時的雍正皇帝面臨著國庫空虛,以及康熙皇帝留下來的吏治腐敗還沒來得及整頓的情況下,八爺黨開始隔岸觀火,特別是西北軍事每天軍費的消耗,認為雍正皇帝沒有管理經驗,雍正皇帝必敗無疑。【雍正帝用“戒急用忍”策略】

    雍正皇帝為了穩定朝局,採取了對八爺黨的“戒急用忍”態度,不僅沒有打壓八爺黨,還加封了八阿哥胤禩為“廉親王”和總理王大臣。

    即使是這樣,也沒有阻止八爺黨向雍正皇帝的挑戰。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在雍正皇帝的執政方針上製造矛盾,使雍正皇帝與八爺黨之間的矛盾激化升級。

    雖然沒有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八爺黨逼宮一齣戲,但是通過歷史資料記載的實際情況要比八爺黨逼宮還要嚴重。【雍正帝與八爺黨徹底決裂】

    雍正四年,雍正皇帝的西北軍事大捷,此刻的年羹堯被處理,及內部的隆科多被冷落,雍正帝的新政基本成熟的時候,爆發了雍正皇帝與八爺黨的正式決裂。

    電視劇是因為整頓旗務引起的八爺黨逼宮,而實際上雍正皇帝對八爺黨的結黨營私最是痛恨不已,雍正皇帝認為逐步解除八爺黨的勢力已經成熟,馬上對八爺黨成員實行了大面積的清洗,最後以八爺黨成員徹底毀滅而告終。

  • 16 # 秦右史

    宮廷鬥爭給康熙盛世抹下一絲陰影。太子黨,八阿哥黨,四阿哥黨和十四阿哥黨,是康熙晚年九子奪嫡的核心集團與主要派系。

    康熙的生育能力極強,到晚年約有24個兒子。皇長子愛新覺羅·胤禔是庶出,沒有可能繼位,但有野心,心機深沉。太子黨,隨著康熙兩次廢立太子,起初支援太子胤礽的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後來胤禛轉而為自己謀利益。

    老八胤禩的勢力最大,但是在謀略上低了老四胤禛一手。隨著康熙晚年對老八的不信任和提防,老八已經沒希望了。

    其他阿哥,喜歡編書的三阿哥胤祉、附庸八阿哥的九阿哥胤禟、性格率真的十阿哥胤誐,相對比較邊緣。皇太子胤礽從小受到恩寵,逐步變得驕縱與蠻橫,並開始結黨營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玄燁殺索額圖,父子關係趨於緊張。

    康熙皇帝的性格比較仁慈和寬厚。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蘭圍場的布林哈蘇行宮之時,矛盾大爆發,皇太子胤礽被宣佈廢除,理由是,

    不法祖德,不遵朕訓,惟肆惡虐眾,暴戾淫亂。

    然而,不久之後,三阿哥胤祉看準時機,揭發大阿哥搞魘鎮蠱術,加害胤礽使他性格大亂,這種說法雖然是無稽之談,但是在宮廷乃是禁忌,康熙憤怒之餘,將大阿哥囚禁。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康熙又恢復了胤礽太子的名位,給了他機會。由此可見,康熙對太子還是寄予厚望和深愛的。

    但是三年後,也就是1712年十月,胤礽因結黨營私等大罪,再次廢黜,康熙此次下定決心不再立太子,非常失望。胤礽被禁錮於鹹安宮,直至去世。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玄燁病故於暢春園,頗具實力的十四阿哥胤禵,遠在西北邊關。四阿哥胤禛在隆科多,張廷玉的支援下,嚴密部署,順利登基,是為雍正皇帝。故而,四阿哥和八阿哥的矛盾和積怨很深,是一個歷史問題,可以說是你死我活的關係。雍正四年就是1726年,八爺黨人遭到清洗。

    胤禛違背康熙善待兄弟的遺命,找各種藉口,削其王爵,圈禁八爺黨,改名為“阿其那,賽思黑”。同時,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

    當年九月,老八在圈禁中去世,享年45歲。雍正的手腕是比較硬的,還得罪了士大夫,故而在後世中的記載一直被黑。

  • 17 # 沅汰

    雍正不一定是不想殺胤禩,但這個時候並不能殺。雍正和胤禩是政敵,不是單純的個人矛盾,隨著雍正登基做了皇帝他和所謂“八爺黨”的矛盾已經不是雍正朝的主要矛盾了。

    雍正新朝要想站得住,站得穩要面臨解決的矛盾很多:比如說康熙末年怠政導致的吏治問題、財政問題,還有一直延續下來的西北用兵問題。就康熙末年的奪嫡來說,雍正已經是勝利者,沒必要非在一開始剛繼位的時候就揪著胤禩不放,畢竟“八爺黨”還是有點影響力的。而且從康熙末年來看,大將軍王胤禵嗣位的呼聲已經高過了胤禩,而且在雍正繼位後最不服的就是胤禵,何況他還有宮裡的太后支援,雍正與胤禵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之間的矛盾也遠遠超過了對胤禩的憎惡。

    雍正一繼位就用兵西北平叛,接著就是年羹堯勢力大漲,以及隆科多在雍正初年的勢力集聚。年羹堯干涉到地方官員的選用,隆科多私藏玉牒所懷異志,這些都對雍正新朝構成了很大的威脅,超過了胤禩帶來的威脅。雍正不得不先把這些首要矛盾解決掉,然後再來對付已經給不了他太多實質威脅而純屬讓他個人厭惡的“八爺黨”。

    其實康熙年間的奪嫡餘波一直持續到乾隆年間,最後被乾隆徹底撲滅。從事實來看,像胤禩這樣既非嫡子又非生母出身貴重的皇子表面上折騰得再風起雲湧,實際上的危害也遠遠不如宗法制所支援的“嫡長子”的威力更大。

  • 18 # 雍親王府

    雍正與八爺黨之間的矛盾,自“九子奪嫡”開始就已經存在了。

    從《雍正王朝》的劇情中可以看出,八阿哥胤禩在朝中擁有很高的聲望,不僅有眾多阿哥們的支援,朝中大臣也大部分站在八阿哥這一面,其中不乏八爺黨的黨羽。正史中,八爺黨也是勢力龐大,遍佈朝野,除了鼎力支援八阿哥的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四阿哥胤禵外,包括滿都護、景熙、吳爾佔、蘇努、阿布蘭、佟國維、阿靈阿、揆敘、王鴻緒、阿爾松阿、鄂倫岱、何焯、秦道然、張廷樞、普奇、馬爾齊哈、常明、徐元夢、巴海、法海、查弼納、蕭永藻、高成齡等等在內朝中重臣,也都是八阿哥的堅定支持者。

    面對如此龐大的黨羽以及複雜的人員構成,雍正繼位之初,並沒有選擇對八爺黨下手,一方面,雍正需要優先穩定政局,實現權力和政治局面的平穩過渡;另一方面,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也需要集中精力進行平叛。所以雍正採取了安撫和打壓相結合的方式,優先保證政局的穩定。

    雍正尚未正式登基,即命胤禩與胤祥、馬齊、隆科多共四人總理事務,示以優寵,加封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

    之後,雍正先從八爺黨的其他阿哥們入手,打掉八爺黨的羽翼。

    雍正元年(1723年)初,雍正帝以遵循舊制,派遣王公往赴軍前為名,將胤禟發遣西寧。並且借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詣京師病卒,胤䄉行為與上表言辭不當等罪名,直接奪爵拘禁。對於解除兵權的十四阿哥,授予郡王虛銜,發配去給康熙守陵。其他八爺黨的主要官員也相繼收到了雍正的打壓。並且對於八阿哥胤禩,雍正也時常進行訓斥和處罰,如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四日,雍正帝奉康熙帝及其四位皇后神牌升附太廟,在端門前設更衣帳房,但因其都是新制,故而油漆味大,雍正為此大怒,命管工部事務的廉親王胤禩及工部侍郎、郎中等跪在太廟前一晝夜。

    至此,八爺黨的勢力已經基本被雍正瓦解。而雍正也在完成了政局平穩過渡,新政初見成效後,開始了對於八爺黨人的徹底清算。

    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初五日,胤禩、胤禟及蘇努、吳爾佔等被革去黃帶子,由宗人府除名。正月二十八日,將胤禩之妻革去“福晉”,休回外家。二月初七日,囚禁胤禩,將其囚禁於宗人府,圍築高牆,身邊留太監二人。二月十八日,先時皇三子弘時因事得罪,交與胤禩為子。三月初四日,命胤禩、胤禟改名,禩在被數度催促逼迫後被迫改其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胤禟改名“塞思黑”。五月十七日,雍正召見諸王大臣,以長篇諭旨,歷數胤禩、胤禟、胤禵等罪。六月初一日,雍正將胤禩、胤禟、胤禵之罪狀頒示全國,議胤禩罪狀四十款,議胤禟罪狀二十八款,議胤禵罪狀十四款。隨後胤禩、胤禟被圈禁致死,而胤䄉、胤禵繼續被雍正拘禁,直到乾隆登基後才被重新放了出來。

  • 19 # 歷史簡單說

    我們分別從電視劇《雍正王朝》和歷史上,對這個事情做一下分析,我們先來說電視劇上面的情節。

    自從太子第二次被廢之後,就有三個人有希望得到儲君的位置,一個是八阿哥,一個是十四阿哥,還有一個是四阿哥,其中勝算最大的是十四阿哥,因為他之後被任命為大將軍王。

    即使像年羹堯,也有投向十四哥的舉動,因為他的陝甘總督就是十四阿哥保舉的,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這個是跟四阿哥保舉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兩人的默契,當年羹堯的陝甘總督被四阿哥攔下來的時候,年羹堯又趕緊去雍王府向四阿哥解釋。

    死鷹事件後,四阿哥都覺得自己沒戲了,最後還是鄔思道的解釋下,才明白康熙的用意,最後在十三阿和隆科多、年羹堯的幫助下繼承帝位。

    雍正繼位之後,面臨著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西北戰事,第二,新政受阻,第三,群臣不夠忠心,第四,八阿哥等人暗中的阻撓。

    那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會用八旗王議政這個事情,因為雍正想讓八旗子弟自己耕種,得罪了旗人,想要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得罪了天下的讀書人和地主。

    最後,八爺等人,就與弘時,隆科多,還有幾個旗主王爺向雍正發難,這才有了八旗王議政的這個事情。

    那我們再來看看歷史上是怎麼樣的,雍正繼位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安撫人心,而八阿哥之前被稱為八賢王,威望很高,其實雍正繼位,是很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的,更多人覺得八阿哥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另外,還有西北戰事的吃緊,雍正一繼位,不好直接對八阿哥下手,就得先剪除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這幾個人,最後再對八阿哥下手,那麼就是水到渠成了,有的人認為雍正是有重用八阿哥的打算。

    但那個,只是做表面功夫的,雍正從一開始就對八阿哥就各種挑刺,一些小事情,就對八阿哥發難,畢竟九子奪嫡確實是有點激烈,雍正對八阿哥等人是不信任的,正如,他對幫助他繼位的年羹堯和隆科多也是不信任的,甚至包括自己的兒子弘時。

  • 20 # 紅雨說歷史

    我們都知道康熙末年發生了九子奪嫡事件,指的是康熙的9個兒子大阿哥胤禔,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俄,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爭奪儲君位置。康熙二廢太子以後四阿哥,三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脫穎而出,成為最有機會登上皇帝位置的皇子。其中八阿哥實力最大,朝中八爺黨羽遍佈,四阿哥胤禛手握關鍵王牌隆科多,年羹堯,以天下第一閒人自居韜光養晦。三阿哥圍繞著一批文人掌握天下文辭,私下甚至以儲君自居,十四阿哥以軍事才能擔任西北大將軍王,戰績卓著。其中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才能,性格俱佳是新皇的最佳人選之二。

    在關鍵時刻,四阿哥胤禎彎道超車,藉著左膀右臂主管京師防務的隆科多和牽制西北大將軍的年羹堯成為新的皇帝雍正皇帝。雖然雍正掌握了內外兵馬,但是朝中地方文臣中八阿哥胤禩黨羽林立,剛剛登基的雍正根基不穩,為了穩定朝局,雍正反而將胤禩封和碩廉親王,委以重任。因為康熙末年,很多滿族貴族都支援胤禩,但是誰都沒有想到胤禛當了皇帝。這些滿清貴族知道當初支援胤禩現在,如果轉而投向胤禛的話也不會有多少信任可言,所以他們依舊支援著隱私。雍正對於當時的現狀也表示無奈,甚至直接說如果有人明奏或者秘奏,允祀才能高於正朕的話,我立刻讓位給允祀(雍正登基把自己弟弟哥哥們的胤改為允)。

    等到雍正三年的時候,雍正坐穩了位置,但是與他對立的八爺,九爺,十爺,十四爺在民間的位置日益提高,雍正在民間的形象甚至都妖魔化了。這其中很多謠言都是八爺黨門人散步的,而且當時訊息閉塞基本都是口耳相傳,可見八爺黨居心叵測。雍正三年年末的時候,甚至有人將八爺的一封書信交給雍正。信上都是雍正都不認識的文字,據說是允祀藉著當時葡萄牙傳教士的葡萄牙語發明的往來的通訊密碼。再加上當時允祀是因為軍官不聽他的指示,命令太監將軍官杖刑致死,被宗人府密奏雍正,引起雍正警覺。

    雍正立馬提高了對允祀的監督,後來一怒之下,將允祀一黨都抓了起來,削去了宗籍,老八被改名阿其那,兒子被改名菩薩保,老九被改名塞斯黑。相傳雍正五年,老八,老九被雍正毒死,但是這只是有人猜測,一般老八在獄中抑鬱而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全款買一輛車,價格要在5萬到6萬,需要手動擋,有哪些推薦的款型?購車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