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愁妹
-
2 # 農村大視野
種菜的朋友應該知道,大部分蔬菜都怕重茬,大蔥也不例外,造成大蔥根部腐爛的關鍵原因多與重茬有關,由於連續多年種植,土壤中病原菌增多,極易造成大蔥根腐死棵。
因此,要想有效解決大蔥的爛根問題,有條件的實行隔茬種植,一般三年輪作一次即可。另外,還有其他三種因素也會造成大蔥爛根。
一是根部有地蛆為害。這就要採取一定的措施了,具體辦法可在定植前先將蔥苗嚴格分級,然後進行藥劑處理,以消滅根蛆,保證全苗。藥劑選用針對性殺菌劑和新高脂膜混合液。
二是除草劑藥害。如果除草劑使用不當,也會造成藥害,會引起大蔥生長受限,葉部發黃乾枯,根部腐爛。對於這種情況,可在噴施除草劑時加入新高脂膜,新高脂膜可改造高毒農藥為中毒,中毒農藥為低毒,低毒農藥為微毒,降低每畝用藥量,提高防治效果。
三是積水漚根。大蔥葉片水分蒸騰少,根系吸水能力弱,耗水分較少,喜溼怕澇。在生長期間若大水漫灌,容易使大蔥田間積澇成災,發生漚根、幹尖、黃葉、死苗現象。解決措施:禁止大水漫灌,要小水勤澆,澆水時結合根施通,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根系吸收養份、水份能力。提高吸收水肥的能力。
如何種植高產大蔥
一、科學種植:
大蔥栽種的方式直接決定著蔥白的直立度和蔥白長度。
在幼苗栽種時,一方面要先打定植洞穴,並保持幼苗直立栽種,不可斜栽斜種,另一方面要注意栽種的深度,不可栽種過淺否則蔥白較短,也不可栽種過深,否則發苗較慢,深度以不埋過蔥心,俗語說的“深栽蔥,淺栽蒜”就是這麼個道理。
另外,種植時採取南北壟的栽種方式,這樣更有利於大蔥更多、更均勻的光照。
二、施足肥料:
肥料可以說直接決定大蔥植株的整體長勢,尤其在蔥白旺長期,如果肥料不足,就會使蔥白短、粗硬度不夠、產量低、品質差。
施肥要以腐熟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合理使用氮肥、增施磷鉀肥。
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及時進行追肥。
在幼苗生長旺期時,普通地塊可以每畝追施1500公斤有機肥+20公斤過磷酸鈣,地力和肥力較高的地塊,可以每畝追施人糞尿750公斤或者追施草木灰100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腐殖酸銨30公斤,以促進蔥葉加速生長。
在白露後的蔥白旺長的關鍵期,也是決定大蔥產量重要的時期,此時可以結合澆水,在行間每畝衝施速效氮肥15公斤+硫酸鉀20公斤,以促進蔥白的快速生長和終產量的形成。
三、合理澆水:
大蔥澆水要根據天氣狀況、土壤乾溼狀況、中耕情況靈活進行。
在夏末秋初時,澆水主要是為了促進根系發育,除天氣異常乾旱外,要儘量減少澆水量,並做好雨季雨後的排水排澇,以防大蔥出現漚根、爛根、死苗;
立秋到白露的這段時間內,可以在早晚時澆小水,在白露以後,可以每5天左右澆水1次,適當增加澆水量和澆水的次數,在霜降以後,就應當控制澆水量,減少澆水的次數,只要保持土壤溼潤即可。
在大蔥進入採收前,就應當提前一週左右停止澆水,以防蔥白水分過大,收穫後不耐儲存。
四、多次培土:
可以毫無誇張的說,蔥白的長短是由培土次數決定的。
在大蔥生長期內需要進行3-4次的培土,一般在立秋到收穫前進行,一方面能預防大蔥發生彎曲和倒伏,另一方面又能促進蔥白的增長,培土時一定不要讓土埋過蔥心。
-
3 # 沂蒙果蔬批發亮亮
在大蔥的種植過程中,爛根是常見的一種生理病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大蔥爛根原因及解決方法,希望幫助到更多的使用者朋友。
一、爛根原因
蔥爛根的主要原因多是得了根腐病。大部分受根腐病侵害的植株是重茬種植的,連續多年種植作物的土地沒有經過殺菌消毒,如果雨天排水不暢或者土壤的透氣排水效能受影響,根部面臨的外界環境比較差,抗菌能力弱,很容易染病。
二、解決辦法
蔥苗在種植的時候埋得都比較深,加上生長之後根部扎進土中,得了病之後再進行灌根治療的難度很大,事後治療效果不好,所以提前預防才是正解。在種植之前要將土地進行殺菌消毒,可以用水稀釋生物菌肥後澆在土中,能有效的防治病菌傳播侵害;也可以在田溝內使用殺菌農藥,如菌毒淨等。殺菌後栽種培土即可,如果種植中發現爛根情況要將病株挖出來,進行灌根治療,然後塗抹生根劑重新栽種即可
-
4 # 老胡說三農
在大蔥種植的過程中,時常會出現爛根的現象。大蔥一旦爛根,就會導致大蔥死亡,從而造成大蔥減產,嚴重影響菜農的經濟收入。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大蔥爛根呢?又該如何防治呢?一、大蔥爛根的原因
1.根腐病
根腐病是許多植物都會發生的一種真菌性病害。根腐病一般為害大蔥的幼苗,有時候,在大蔥的成株期也會發病。在剛發病時,大蔥的個別鬚根會率先腐爛,然後向整個根鬚擴充套件,並逐步擴充套件到地上莖部分,最後導致全株因缺乏養分和水分而死亡。
根腐病菌一般在土壤的淺層和病殘株上越冬,在翌年溫度適宜時進行大量繁殖,如果大蔥的根部有傷口,根腐病菌就會“藉機”侵入大蔥的根部,從而使大蔥感病。一般情況下,如果田間溼度過大,並且溫度適宜,根腐病菌就會發展的很快,並可藉助雨水或灌溉水進行傳播,進而使蔥田裡的大蔥大面積發病。
2. 軟腐病
軟腐病是由歐氏桿菌屬細菌和根黴屬真菌引起的大蔥病害。病菌一般在病株上、病殘體上、堆肥中、土壤中越冬,在翌年春季時大量滋生。如果大蔥的植株上有裂口,或根系因土壤乾裂而受傷,軟腐病菌就會“借道”侵入大蔥的植株內部或根系中,從而為害大蔥。
大蔥的發病初期,其鱗莖和根系呈現出“水漬狀”,然後,“水漬狀”逐步向地上莖的上端蔓延,並擴充套件至全株,並伴有惡臭味。最後導致大蔥因機體組織破壞而死亡。
3. 漚根
大蔥漚根主要因土壤長期積水而引起。如果氣溫很高,漚根的現象會愈發嚴重。初起時,大蔥的根系變褐腐爛,並逐步影響大蔥植株,導致大蔥“葉黃尖幹”,最後植株慢慢萎縮,直至死亡。
4.根蛆為害
根蛆是一種蟲害,在土壤中越冬,喜食大蔥的地下莖。先是在大蔥的地下莖上咬出一個孔道,然後鑽入大蔥植株中蛀食,並引起根部腐爛,最後導致大蔥死亡。
二、防治方法1.根腐病
在對大蔥培土時,可用58%的甲霜靈.錳鋅600-800倍液進行灌根;如果發現病株時,可用96%的惡黴靈3000倍液連續灌根三次。
2. 軟腐病
在種植大蔥前,可在大蔥田裡按照50公斤/畝的量撒施生石灰,或用2公斤/畝的敵克松進行土壤消毒處理。當發現大蔥發病時,可用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500倍液進行根部噴灑,一般情況下,需要連續噴灑2-3次。
3. 漚根
選擇地勢高燥的地塊種植大蔥。如果遭遇連陰雨天氣,一定要及時排出田間的積水,天氣放晴後,一定要及時鬆土,以便增加土壤的透氣性。
4.根蛆為害
在蔥苗移栽前,可用50%的辛硫磷800倍液進行蘸根處理,蘸根的時長約30分鐘。然後晾乾,再進行移栽。
如果已經發生根蛆為害,可用25%殺滅菊酯4000-5000倍液進行灌根2-3次。
最後,需要強調一點:合理輪作是減少大蔥爛根的最有效途徑之一。一般情況下,連續種植大蔥2-3年後最好與非蔥類作物進行輪作。
綜上所述,大蔥爛根輕則會影響大蔥的品質,重則會導致大蔥的死亡。因此,一定要重視大蔥爛根的防治工作。一般情況下,只要按照以上介紹的方法去做,就能降低大蔥爛根的為害。因此,你可以參照以上介紹的防治方法去做好每一項工作。 -
5 # 淘淘小美女
01
由根腐病引起的蔥爛根
蔥根腐病主要危害幼苗,成株期也能發病。發病初期,僅個別支根和鬚根感病,後逐漸向主根擴充套件,早期植株不表現症狀,隨著根部腐爛程度加劇,地上部新葉首先發黃,病情嚴重時,整株葉片發黃、枯萎,根皮變褐以至腐爛,但無惡臭味,最後全株死亡。
防治措施:
推薦使用菌毒康王(3%甲霜噁黴靈)、菌毒重武器(3%甲霜噁黴靈)進行防治。
02
由軟腐病引起的蔥爛根
高溫高溼、重茬、地勢低窪、植株徒長、地下害蟲嚴重的地塊發病重;高溫多雨年份發病重。軟腐病多發生在蔥的鱗莖膨大期。發病初期,鱗莖呈水漬狀,植株外葉的下部產生半透明灰白色斑塊,葉鞘基部開始軟化腐敗,致使外葉折倒,並繼續向內擴充套件,最終導致整株呈水浸狀軟腐,並伴有惡臭味。
防治措施:
推薦使用噻菌銅、氫氧化銅、鏈黴素。
03
由蔥蠅幼蟲危害引起蔥爛根
蔥的根部遭受蔥蠅幼蟲危害後形成孔道,引起根部腐爛,以致葉片萎蔫、枯黃最後死亡。
防治措施:
推薦使用地神(20%氯氰辛硫磷)、地霸(20%氯氰辛硫磷)衝施使用,可殺滅蔥蠅幼蟲;使用噻菌銅、氫氧化銅、鏈黴素防治細菌激發感染。
04
由漚根引起蔥爛根。
蔥漚根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土壤積水或大水漫灌後再遇高溫天氣發病重。症狀:蔥根莖部組織變褐腐爛,根系逐步壞死,地上部表現幹尖,黃葉,隨後萎縮,最終導致死苗、死棵。
防治措施:
推薦使用菌毒康王(3%甲霜噁黴靈),菌毒重武器(3%甲霜噁黴靈)進行防治,並注意加強排水。
-
6 # 泥巴玩家楊大施
大蔥可以說是平時做菜中不能缺少的一個配料,它在一道菜餚中雖然不太起眼,但是承擔著重要的調味作用,增加人們的食慾,它在我國有著很廣的栽種面積,但是在平時種植中常會出現根爛的情況,這對產量有著很大的影響,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又該怎麼去治理呢?
讓蔥的根部產生潰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出現的就是地裡的水分太多,降低了土裡的透氣性,從而影響了蔥的呼吸,使其根部產生潰爛,而且爛根後還會引發各種病蟲害,極易產生巨大的損失。重茬也會導致爛根,還有就是溫度不當也是一種原因,只要是發生爛根,土壤裡的病菌就是增加,引發其他病情的發生,最終嚴重影響了產量。
瞭解了發生的原因,我們就要採取對應的措施進行治理。土裡的水量過多易導致根爛,因此蔥田裡澆足水後,後面就要減少澆水的次數和量了,當地裡比較乾燥時,也要漫灌或者是小水噴灌,不能大水猛澆。遇到多雨的天氣,要及時的進行排水,如果土裡水分過多,粘性加重,可以撒上點草木灰,增加土裡的乾燥度。到蔥白生長期時,可以噴灑一些藥劑,促進蔥的生長,降低爛根的機率。
相對來說,蔥根的生長能力偏弱,紮根較淺,所以在種植前要選在通透性好的土地,最好是沙質的,裡面撒上一些農家肥,改善種植環境。良好的通透效能減少爛根的發生,在用肥時要注意使用腐熟的,這種肥不會造成燒根,肥料的量一定要適度,過多容易讓其出現肥害,並且會引發病蟲害,同時還要注意不要讓肥料和根直接接觸,同樣能避免燒根。
上面說過了溫度的不當也是造成根部潰爛的原因之一,所以在種植時要控制好周圍的溫度,增加蔥的免疫能力,讓蔥更好的生長。它是喜歡溫暖環境的,播種期間的溫度要保持在20度之上,可以採用覆蓋地膜的方式,增加地表的溫度,促進它的發育。同時也可以噴灑一些藥劑,增加其光合能力和抗病能力,為蔥的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這就是針對蔥根漚爛發生的原因以及治理的介紹了,我個人認為,在平時的栽種期間要加強管理,儘量減少爛根的發生,保證經濟的利益,如果發生了,也要分析其原因,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治理。
-
7 # 農村生活體驗者
大蔥爛根是常見的病害之一。特別剛移栽後成活了的大蔥和正在生長的大蔥,一旦出現爛根,它就枯萎,生長慢,是什麼原因,有如下幾種,一,土地含有病蟲害。二,移栽殺菌沒做好。三,蔥根上有白細線蟲叮咬。重在管理,只要管好,就會有好的效果。
-
8 # 廣西農村阿勝
大蔥屬蔥蒜類蔬菜。蔥蒜類蔬菜包括大蒜、洋蔥、大蔥、分蔥、韭菜、韭蔥、蕎頭等。它們都具有特殊的辛辣氣味,所以也稱香辛類蔬菜。 蔥蒜類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丙、碳水化合物及各種礦物質,尤其是含有較多的硫、磷、鐵等。食用蔥蒜類蔬菜,可以增進食慾,同時也是一種抗菌物質。人們對蔥蒜類蔬菜很有嗜好。 大蔥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假莖,在栽培過程中都進行培土軟化,它的假莖也就成為蔥白,這樣的大蔥也叫做“白蔥”。 大蔥為二年生植物,但栽培上作為三年生栽培。傳統栽培方法,第一年秋季播種,以幼苗越冬;第二年夏季移栽,到初冬收穫蔥白;如需採收種子,則將成長的植株在露地或設施內儲藏越冬,在2—5℃的溫度下透過春化階段,第三年春再移栽到露地,在長日照下抽苔開花,夏至收穫種子。 大蔥可以秋播,也可以春播。出口大蔥,一般是春播,於當年10月底起收穫蔥白,整理包裝後出口。 大蔥的根為絃線狀鬚根,主要分佈於地下30釐米、橫向15—30釐米的土層內。大蔥對環境條件的要求:①溫度 喜涼爽的氣候條件,發芽適溫13—20℃,植株生長適溫20—25℃,低於10℃生長緩慢,高於25℃生長細弱,葉片發黃,易產生病害,35—40℃時處於半休眠狀態,部分外葉枯萎。②水分 耐旱力很強,但由於根系弱,需達到70—80%的土壤溼度,空氣溼度60—70%時生長有利。③光照 對光照的需求偏低,所以適宜密植。④土壤營養 在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中生長良好。整個生長過程中以氮肥為主,但生長後期需要較多的磷鉀肥。 栽培技術: 一、培育壯苗 1、苗地選擇 大蔥是忌連作的蔬菜,育苗地也忌連作。苗地要選擇前茬非蔥蒜類作物的高坑地。切忌選擇荒草地,否則苗地雜草叢生。育苗要專人負責。 2、前茬作物收穫後,深翻曬白二次,休閒20天。大蔥育苗期長達50天,因此苗地要畝施1000公斤腐熟謝肥。畦寬連溝1.5米,作成淨1.1米寬的小平畦。精細整地。四周開好溝系。 3、出口大蔥,品種一般由外商指定,主要有:長寶、長悅、明彥、金長三號等。每100克種子,需苗床地35—40平方米,這樣育成的苗可移栽1畝大田。一般採用撒播,播種要十分均勻。常規播期4月上旬。 4、播子後要澆水(水中加入殺蟲劑),達到60%的土壤溼度,把握住出苗前不再澆水。澆水後復細乾土0.5釐米厚,復土後不能澆水,以防止土壤板結。播種後出苗前可覆蓋地膜,有利於增溫、保溼及防止雨水造成土壤板結。但要防止高溫的危害。 5、大蔥種子發芽的溫度,以18℃左右最快
。播後5—6天可以出苗。60%出苗後及時揭去地膜,揭膜過晚,苗細弱。地膜揭去後,為防大雨沖刷,要設立小環棚,下雨前在小環棚上覆蓋薄膜,雨後把膜揭掉,特別是在齊苗後到立苗前的半個月內,否則遇大雨後會產生猝倒病而大量倒苗。 6、待幼苗伸腰時可澆一次水,使子葉伸直,紮根穩苗。以後根據地墒情況,再澆1—2次小水。水分不能過多,以免幼苗徒長。 7、整個苗期追肥3—4次,速效性有機肥與化肥交替使用,化肥濃度要低,不超過0.5%促使秧苗生長健壯,為培育壯苗奠定良好基礎。 8、育苗期間,若有秧苗露根,要及時覆蓋幹細土,特別是在大雨過後。苗床地要及時除草與防治病蟲。 壯苗標準:苗高30釐米,假莖粗1釐米,葉色深綠,無病蟲害,養分積累多。苗齡50天左右。 二、大田準備 1、大蔥適於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中生長。沙壤土便於插蔥、鬆土和培土,通氣性良好,易獲得高產。 2、大蔥由於要軟化,土地必須深翻與細作。在前作物收穫後,立即深翻土地25—30釐米,翻耕曬白2次,在最後一次翻耕時,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土壤肥力較低的稻板田,有機肥數量要相應增加。旋耕混勻。後開溝,溝深30釐米,溝寬20釐米,二條溝之間的距離1米。 3、溝內進行耕翻,深度20釐米。溝底施基肥,以腐熟謝肥為主,每畝優質謝肥2000公斤,使土壤與肥料混合,溝內土壤要求松細。這時溝背應高出溝底30釐米以上,以便以後軟化。 4、大田四周溝系配套,而且做到間隔20米開一條腰溝,利於排水。 三、精細定植 1、定植時間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上旬。 2、定植前大小苗分開,剔除病苗、弱苗、過小苗及明顯彎曲苗,株距每米35—40株,行距1米,畝栽2.3萬株左右。定植時避免蔥苗折斷,定植深度以不埋沒蔥心為宜,過深不宜發苗,過淺影響蔥白長度。定植時應將葉面與栽植溝成垂直方向排列,利於密植與管理。 3、定植工具可用直徑1.5釐米左右的園鐵扦或園木杆,定植時先打淺洞,與地面垂直,再把苗插入,再微微往上提起,使根鬚下展,保持蔥苗挺直。若彎曲,直至以後採收時莖也彎曲,這就成了次品。 4、定植要定植在蔥溝的同一側,這樣有利於雨後排水。 5、定植後將蔥株兩邊的鬆土壓實,隨後澆透水。 四、大田管理 1、中耕和澆水 定植後如天氣不十分乾旱,一般不宜再澆水,應加強中耕除草、疏鬆表土、蓄水保墒,以促進根系生長。遇大雨注意排水,防止蔥溝積水,造成高溫高溼、土壤通氣不良,導致爛根、黃葉和死苗,因此雨前應做好防澇排水準備。 立秋 後隨著氣溫下降,即可開始澆水,澆水要輕澆,早、晚澆。以後隨著植株的旺盛生長而逐漸增加澆水次數,必須經常保持地面溼潤,一般要保持70
—80%的土壤溼度。 10月份一般雨水少,田間缺水情況較易出現,可採用在晚間灌淺水方法緩解旱情,但必須做到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此項工作要認真進行。收穫前一週必須停止澆水,否則含水量過高而影響出口質量。 2、培土和追肥 在肥水供應充足的同時,培土是軟化和增加蔥白長度的重要措施。一般在活棵後,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少量的復土,復土不能埋沒蔥心,不能造成蔥苗彎曲。到8月初,把栽植溝填平。秋涼以後進行培土,以後每隔半個月培土一次。從8月中旬到10月上旬培土四次。每次培土都要保持蔥的假莖挺直,這是保證出口白蔥質量的重要措施。培土可用培土機,也可用手工,機器培土則省工省本。培土在上午露水乾後,土壤涼爽時進行。如土溫過高,溼度過大,則易引起爛莖。第一、二次培土時,植株生長緩慢,培土應較淺;第三、四次培土時,植株生長迅速,培土宜較厚。每次培土,都不能埋沒蔥心,培土時可結合補施肥料。要使蔥白長度30釐米以上,則必須使35釐米以上的蔥莖埋在土中。有的田塊培土雖然達到四次,但蔥白長度未到,則必須繼續進行。颱風季節,更應加強培土,防止倒伏而造成蔥莖彎曲。大蔥生長要求較多的氮肥,生長後期卻需要較多磷鉀肥。追肥一般在秋涼後開始,結合澆水培土。追肥以氮肥為主,適當增加磷鉀肥。8月份追二次,每次每畝尿素8—10公斤。9月上旬以後,氣候涼爽,植株開始旺盛生長,蔥白增長速度很快,要注意重施追肥9月份至10月上旬追肥2次,每次每畝尿素10—12公斤及進口複合肥40公斤。每次追肥後,應及時澆足水份,促進大蔥不停頓地生長。 每畝大田總用肥量:肥力中等田塊,腐熟有機肥4000公斤,進口複合肥80公斤,尿素40公斤。 五、病蟲防治 大蔥的主要病害是紫斑病、蔥鏽病、軟腐病等;主要的蟲害是蔥薊馬、潛蠅、夜蛾等。 1、紫斑病主要為害葉和花梗。初呈水漬狀白色小點,後變淡褐色圓形或紡錘形稍凹陷斑,繼續擴大呈褐色或暗紫色。發病適溫25—27℃,溫暖多溼的夏季發病重,老苗、缺肥田塊發病重。防治:輪作;發病初期用百菌清500倍或防毒礬500倍或撲海因1500倍噴霧。7—10天1次,連續3—4次。 2、蔥鏽病主要為害葉、莖、花梗。初呈橙黃色或黑褐色瘡斑,後散出橙黃色或暗褐色粉末。 病孢子萌發適溫9—18℃,高於24℃萌發率明顯下降,氣溫低的年份、肥料不足及生長不良發病重。防治:施足有機肥,增施磷 鉀肥;發病初期用敵力脫3000倍或代森錳鋅1000倍或百菌清500倍液噴霧。10天1次,連續2—3次。 3、大蔥軟腐病由細菌引起,高溫高溼、機械傷、蟲口傷容易引起病害流行。病害症狀為大蔥地上部分倒伏,容易拔起,莖下部腐爛,並有惡臭。 防治:保持田間排水暢通,雨後不積水;及時防治害蟲以防傳病,培土時避免損傷大蔥。藥劑可採用77%豐護安(或77%可殺得)500倍液、72%農用硫酸鏈黴素4000倍液防治。 4、蔥薊馬 成蟲體長1.2—1.4毫米,為害蔥的心葉、嫩芽。在25℃和相對溼度60%以下時,有利蔥薊馬發生..防治:康福多4000倍或蚜蝨淨2000倍或艾美樂20000倍 5、潛蠅 以幼蟲在葉肉組織內蛀食,啃食葉肉,造成減產和品質下降,同時又傳播病害。本地區在5月中旬至10月底均有危害。
防治:潛克2500倍或速凱1500倍或殺蟲素3000倍或殺滅菊酯2000倍液噴霧。用藥時間以上午為宜。 6、夜蛾 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也為害大蔥,啃食葉片並鑽蛀入大蔥。一般在下半年危害較重。卡死克1500倍或米滿1500倍液、安打3500倍液噴霧防治。防治夜蛾的噴藥時間,在傍晚或黃昏時防效好大蔥葉面有蠟粉,為了提高藥劑附著力,藥液中要加入中性皂。採收前10天停止用藥。病蟲防治必須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以提高質量與安全用藥。 六、產品收穫 10月底起可採收,露水乾後收穫。在良好栽培條件下,畝生產總量3000—4000公斤。先岔開壟臺的一側,露出蔥白,輕輕拔出,使產品不受損傷,抖去泥土。出口產品需適當晾曬,剔除明顯彎曲株及蔥白長30釐米以下株,束成小捆。在不受損傷情況下運至加工廠。 (1)溫度。大蔥種子發芽始溫為2~5℃,種子發芽適溫是 15~25℃,2~3天即可發芽。大蔥葉片生長最適溫度為15~25℃,在10~20℃時蔥白生長旺盛,有利於葉鞘積累養分。超過 25℃,則生長遲緩,形成的葉和假莖品質都較差。大蔥可忍受—20℃的低溫。 分蔥和細香蔥性喜冷涼,生長適溫13~20℃,能耐0℃左右低溫,在25℃以上高溫和強光下品質下降,只有春、秋兩季生長和分櫱旺盛。 (2)光照。蔥對光照強度要求不高,光補償點為2500勒克斯,飽和點是25000勒克斯。蔥健壯生長需要良好的光照條件,不耐陰,也不喜強光。 (3)水分。蔥的葉片呈管狀,表面多蠟質,能減少水分蒸騰,耐乾旱。但根系的吸收能力差,所以各生長髮育期均需供應適當的水分。蔥幼苗生長旺盛期、葉片生長旺盛期、開花結實期對水分的要求較多,應保持較高的土壤溼度。蔥不耐澇,多雨季節應注意及時排水防澇,防止漚根。抽薹期水分過多易倒伏。 (4)土壤營養。蔥對土壤的適應 性較強,
-
9 # 川妹莎啦
大蔥爛根主要是由於根部腐爛,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功能逐漸減弱,最後全株死亡。主要表現為整株葉片發黃、枯萎,直至最後岀現死棵的現象。爛根是大蔥生產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現象,一旦出現即導致大量減產。
發生原因:
1、重茬是造成大蔥根腐爛的關鍵因素,由於連續多年種植,土壤中病原菌增多,重茬病害在所難免,極易造成大蔥根腐死棵。若在培土時,土壤溼度過大,則影響根部正常呼吸,使植物自身抗性下降,因而加劇了病害的發生。
2、根部有根蛆為害。
3、澆蔥水源汙染。
4、除草劑藥害。
5、積水漚根。大蔥葉片水分蒸騰少,根系吸水能力弱,耗水分較少,喜溼怕澇。在生長期間若大水漫灌,容易使大蔥田間積澇成災,發生漚根,幹尖黃葉,死苗現象。
解決方案:
1、避免連作重茬,採用與其他作物輪作方式(注意不能與同時百合科的大蒜、韭菜輪作。
2、農藥防治根蛆蟲害。
3、採用潔淨的水源澆地。
4、選擇安全的除草劑,避免出現藥害。針對已經出現藥害,沒有特殊辦法,只有加強水肥管理,促進苗壯。
5、穩定地溫,促進壯苗發育,提高抗病能力,提高苗田溫度達20°C以上,並配合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植株抗大蔥漚根病的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保護禾苗茁壯成長。
6、降低田間溼度,田間溼度過高是造成大蔥漚根病的關鍵因素。苗田在澆足底墒後,儘量少澆或不澆,必要時小水勤澆,切忌大小漫灌,田間溼度過大時可用草木灰或細乾土撒於苗田,以降低田間溼度,同時在蔥白形成期噴施地果壯蒂靈,使地下果營養運輸導管變粗,提高地根莖膨大活力,優質高產
7、改善土壤通氣條件,栽植大蔥應儘量選擇在砂壤土上,並提前施入大量增施腐熟有機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緩衝能力,改善通氣、透氣條件,以減少大蔥漚根病的發生;同時在大蔥生長階段合理追肥,防止太陽暴曬蒸發,能調節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
10 # 純生物營養液
如果大蔥培土後生長緩慢!葉尖乾枯發黃,扒開隆土,發現有的大蔥根部腐爛!重茬是造成大蔥根腐的關鍵因素,由於連續種植多年,造成土傳病害的增加,然後受陰雨天氣影響!土壤溼度大,影響根部正常呼吸,大蔥自身抵抗力下降,由於大蔥根部很深,很難進行治理,所以大蔥的爛根現象,預防遠比發病之後效果好!
-
11 # 小席子的奮鬥生活
爛根的原因應該是土地的水分過多,導致土壤的透氣性差,影響大蔥根部的呼吸,造成爛根現象,造成各種病蟲害,影響大蔥的產量。
這是其一還有就是溫度也會造成爛根,控制好土地的溫度,保持在大蔥合適的溫度,因為大蔥喜溫,最好把溫度控制在20℃以上25℃以下,還應該噴灑藥劑提高大蔥的抵抗病蟲害的能力。
防止土壤水分過多缺水時可以小水澆灌切不可大水澆灌,遇到多雨天要適當遮雨雨後要適當排水鬆土防止土壤沉積。
-
12 # 亞東水產
大蔥根部腐爛關鍵原因有以下幾種:1 連續多年種植土壤中病原菌增多,記憶造成大蔥根部腐爛壞死。有條件最好實行隔茬種植,一般三年輪作一次即可。或者使用抗重茬微生物菌劑。2根部有地蛆為害。這種情況定植前施肥時使用球孢白僵菌和有機肥配合使用效果很好。3,除草劑藥害 如果除草劑使用不當,會造成藥害。也會引起大蔥葉面受損,生長受限,葉部發黃乾枯,根部腐爛。這種情況,在噴施除草劑時加入陳皮精油提高藥效,你的每畝用藥量,提高防治效果。4積水漚根 大蔥葉片水分蒸騰少,根系吸水能力弱,好水分較少,喜溼怕澇。在生長期間若大水漫灌,容易使大蔥田間積澇成災,發生漚根,幹尖、黃葉、死苗現象。這種情況要禁止大水漫灌,要小水勤澆。澆水時可以結合綠隴多菌寶和礦源黃腐酸鉀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根系吸收養份,水份能力。提高吸收水肥的能力。以上這幾點就是大蔥爛根的幾個因素及相應的防治措施。
-
13 # 農民奔小康
造成大蔥根部腐爛的關鍵原因多與重茬有關,由於連續多年種植,土壤中病原菌增多,極易造成大蔥根腐死棵。
要想有效解決大蔥的爛根問題,有條件的最好實行隔茬種植,一般三年輪作一次即可。另外,還有其他三種因素也會造成大蔥爛根。
根部有地蛆為害。這就要採取一定的措施了,具體辦法可在定植前先將蔥苗嚴格分級,然後進行藥劑處理,以消滅根蛆,保證全苗。藥劑選用針對性殺菌劑和新高脂膜混合液。
除草劑藥害。如果除草劑使用不當,也會造成藥害,會引起大蔥生長受限,葉部發黃乾枯,根部腐爛。對於這種情況,可在噴施除草劑時加入新高脂膜,新高脂膜可改造高毒農藥為中毒,中毒農藥為低毒,低毒農藥為微毒,降低每畝用藥量,提高防治效果。
積水漚根。大蔥葉片水分蒸騰少,根系吸水能力弱,耗水分較少,喜溼怕澇。在生長期間若大水漫灌,容易使大蔥田間積澇成災,發生漚根、幹尖、黃葉、死苗現象。解決措施:禁止大水漫灌,要小水勤澆,澆水時結合根施通,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根系吸收養份、水份能力。提高吸收水肥的能力。
-
14 # 黃勇在新農村
大蔥爛根主要是由五個原因造成的,要對症下藥促使大蔥健康生長。避免重茬連作,和其他作物進行輪作種植;為其提供乾淨的水質進行澆灌,並澆水適量,防止根部積水;做好病蟲害治理,要適量噴灑安全的除草劑藥液促使其茁壯生長。
1、重茬連作
不少人不知道大蔥爛根是怎麼回事,其實重茬連作是造成其爛根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土壤中接連進行大蔥的種植,並沒有及時對土壤進行防毒消菌,導致其中含有多種病菌,並且土壤板結難以透氣,就容易導致大蔥爛根。
因此要及時做好土壤的翻新耕種,將土壤變得鬆軟,使大蔥的根部能夠很好的在土裡呼吸,從而使其健康生長。還要注意播種收穫以後,要對土壤噴灑藥液消毒,防止滋生細菌影響大蔥根部健康,並要進行輪作種植。
2、水質汙染
大蔥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及時進行澆水,保證其有充足的水分進行生長。如果澆灌大蔥的水質受到汙染,會攜帶病菌到土壤中,從而使大蔥的根部開始腐爛,要保證澆灌水源的乾淨衛生。
3、積水漚根
除了上面所說的水質以外,澆水過量導致大蔥的根部積水,也會導致其出現爛根的現象。在日常養護大蔥的過程中,要適量進行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即可,一般需要每天澆水,雨季要注意排水。
4、病蟲害影響
大蔥的根部遭受到根腐病、炭疽病等病害或者根蛆等蟲害時,也會造成大蔥根部腐爛,要及時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可以噴灑辛硫磷顆粒來殺死根蛆,對於病害則要及時噴灑多菌靈溶液進行殺菌消毒。
5、藥害影響
大蔥的旁邊常有雜草一起生長,為了讓大蔥的營養水分不被消耗需要進行除草,不少人選擇噴灑除草劑。但是除草劑的藥用成分過大過濃,就會導致出現藥害,使大蔥根部腐爛。要選擇安全的除草劑,在出現藥害以後及時澆水稀釋藥液使其茁壯生長
-
15 # 起身相跟
大蔥爛根主要是由多個原素造成的,要對症下藥促使大蔥健康生長。避免重茬連作,和其他作物進行輪作種植;為其提供乾淨的水質進行澆灌,並澆水適量,防止根部積水;做好病蟲害治理,要適量噴灑安全的除草劑藥液促使其茁壯生長。重茬連作
不少人不知道大蔥爛根是怎麼回事,其實重茬連作是造成其爛根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土壤中接連進行大蔥的種植,並沒有及時對土壤進行防毒消菌,導致其中含有多種病菌,並且土壤板結難以透氣,就容易導致大蔥爛根。因此要及時做好土壤的翻新耕種,將土壤變得鬆軟,使大蔥的根部能夠很好的在土裡呼吸,從而使其健康生長。還要注意播種收穫以後,要對土壤噴灑藥液消毒,防止滋生細菌影響大蔥根部健康,並要進行輪作種植。
水質汙染大蔥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及時進行澆水,保證其有充足的水分進行生長。如果澆灌大蔥的水質受到汙染,會攜帶病菌到土壤中,從而使大蔥的根部開始腐爛,要保證澆灌水源的乾淨衛生。
積水漚根除了上面所說的水質以外,澆水過量導致大蔥的根部積水,也會導致其出現爛根的現象。在日常養護大蔥的過程中,要適量進行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即可,一般需要每天澆水,雨季要注意排水。
病蟲害影響大蔥的根部遭受到根腐病、炭疽病等病害或者根蛆等蟲害時,也會造成大蔥根部腐爛,要及時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可以噴灑辛硫磷顆粒來殺死根蛆,對於病害則要及時噴灑多菌靈溶液進行殺菌消毒。
藥害影響大蔥的旁邊常有雜草一起生長,為了讓大蔥的營養水分不被消耗需要進行除草,不少人選擇噴灑除草劑。但是除草劑的藥用成分過大過濃,就會導致出現藥害,使大蔥根部腐爛。要選擇安全的除草劑,在出現藥害以後及時澆水稀釋藥液使其茁壯生長。
-
16 # 鄉村南人
大蔥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特別是在北方省份,還喜歡生吃,山東人的大蔥蘸醬,全國都知道的。
大蔥種植時出現爛根讓人很是心煩,那該如何防治爛根,爛根又是哪些主要原因造成的呢?
重茬種植,種植感染根腐病大蔥爛根的主要原因就是根腐病的發生。而重茬種植又是根腐病病菌增多的重要因素。土壤長期連作大蔥或百合類大蒜圓蔥之類作物,造成土壤板結,有機質含量低,種植之前不對土壤殺菌消毒。就很有可能增加根腐病的發生。
如何防治根腐病大蔥根腐病預防容易,治療比較困難,我們都知道,蔥苗在栽種的時候埋土深,生長過程中還有二、三次的培土,有利於蔥白形成。但是一但出現根腐病,藥物治療比較困難,而且效果不理想。
實際生產中,多采用種植時用水釋生物菌肥後澆入土中,或用菌毒靜之類殺菌農藥撒施在種植溝內,能有效防止病菌傳播侵害。如果種植中發現爛根情況,及時將得病植株挖出田外深埋,防止傳播,用藥液並對病區灌根治療。
積水過久大蔥溝內如果澆水過多或遇到陰雨天,蔥溝內積水不能及時排出。土壤透氣性受到影響,根部面臨的外借環境差,就有可能造成積水水漚根的發生。所以澆水每次要適量,種植大蔥的地塊要保證大雨天氣下排水良好。
藥害影響為了提高生產力,現在人們很少採取人工除草。大蔥種植過程中難免會有雜草生長,為防止雜草吸取土壤中營養成分,我們都會選擇除草劑。假如除草劑藥用成分含量過大時,除草效果是很好,但有可能會產生藥害,導致大蔥爛根。解決方法是多澆水來稀釋土壤中的藥效濃度,促使植株正常生長。
-
17 # 金典影視大全
種菜的朋友應該知道,大部分蔬菜都怕重茬,大蔥也不例外,造成大蔥根部腐爛的關鍵原因多與重茬有關,由於連續多年種植,土壤中病原菌增多,極易造成大蔥根腐死棵。
大蔥發生漚根後,根部不發新根或不定根,根皮發鏽後腐爛,致使地上部萎蔫,且容易拔起,地上部葉緣枯焦。嚴重時,成片乾枯,似缺素症。因此,要想有效解決大蔥的爛根問題,有條件的實行隔茬種植,一般三年輪作一次即可。另外,還有其他因素也會造成大蔥爛根。
1.根部有地蛆為害。這就要採取一定的措施了,具體辦法可在定植前先將蔥苗嚴格分級,然後進行藥劑處理,以消滅根蛆,保證全苗。
2.除草劑藥害。如果除草劑使用不當,也會造成藥害,會引起大蔥生長受限,葉部發黃乾枯,根部腐爛。
3.三是積水漚根。大蔥葉片水分蒸騰少,根系吸水能力弱,耗水分較少,喜溼怕澇。在生長期間若大水漫灌,容易使大蔥田間積澇成災,發生漚根、幹尖、黃葉、死苗現象。
4.溫度低,地溫低於12℃,且持續時間一長就會發生漚根。長期處於5—6℃低溫,尤其是夜間的低溫,致生長點停止生長,老葉邊緣逐漸變褐,致瓜苗乾枯死亡。
總結:種植的大蔥一般它的根部很深,如果出現爛根也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所以大蔥的爛根現象,要提前預防,提前預防比發病之後效果要好。
-
18 # 新農鳴
大蔥在種植過程中出現爛根現象常常讓菜農朋友不知所措,引起大蔥爛根的原因有多個方面,但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土壤出了問題;二是發生了病蟲害;三是田間管理不當。其實如果仔細的觀察發病症狀,還是能找到發病的原因和解決措施。
一、土壤問題引起的大蔥爛根多年在同一田塊進行種植大蔥或者百合科類作物,這一類作物對於養分的需求有偏向性,長期以往就會造成某些養分缺失,再加上不合理的施肥和田間管理,結果就是土壤板結、酸化等一系列問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重茬障礙或連作障礙。
防治措施:輪作種植,並重施優質腐熟的農家肥或商品有機肥,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增施一些改良土壤的生物菌肥,這樣能夠改良土壤,土壤健康了,根系病害自然就會減少。
二、病蟲害引起的大蔥爛根病蟲害引起的大蔥爛根主要有根腐病、軟腐病、根蛆等。
1、根腐病引起的大蔥爛根
根腐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土壤和種子都有可能攜帶病菌。重茬是造成大蔥根腐病發病的主要因素,在高溫多雨的條件下就有可能引發根腐病的發病和蔓延。
①、大蔥根腐病症狀
根腐病主要為害大蔥的幼苗,成株期也能發病。發病初期,先是側根和鬚根發病,隨著病情的加重,會逐漸向主根擴充套件。發病早期植株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根部腐爛程度的加劇,新葉表現出發黃症狀,後期整株葉片發黃、枯萎,根皮變褐直至腐爛,最後全株死亡,沒有惡臭味。
②、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與非蔥蒜類蔬菜進行輪作;注意雨後及時排水;用甲霜靈錳鋅灌根後再培土。培土後,如果發現病株,要及時扒開壟土,用普力克或惡黴靈灌根2~3次。
2、軟腐病引起的爛根
大蔥軟腐病屬於細菌性病害,在重茬、地勢低窪、植株徒長、地下害蟲嚴重的地塊,遇到高溫高溼的環境時發病比較嚴重。
①、大蔥軟腐病症狀
大蔥的軟腐病多發生在鱗莖的膨大期。發病初期,一般從假莖基部根蛆等造成的傷口處開始侵染,病部呈水浸狀腐爛,半透明,有的病株的腐爛假莖呈橙紅色,有惡臭味,可觀察到汙白色細菌溢濃,同時葉片扭曲,植株倒伏。
②、軟腐病的防治措施
建立輪作制度,減少病原菌的累積;對於連年發病且比較嚴重的地塊,可每畝撒施50千克生石灰或1~2千克敵克松,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發病初期,可噴灑可殺得或劉硫酸鏈黴素,在噴藥的時候,要重視對基部的噴施,或者可用上述藥劑進行灌根處理,每隔7~10天防治1次,連續防治2~3次。
3、蔥蠅引起的爛根
蔥蠅也叫種蠅,幼蟲也稱根蛆或地蛆,是一種蟲害。
①、蔥蠅引起爛根的症狀
先危害根系,再取食假莖,根蛆為害後呈現凹凸不平狀,變腐發臭,導致葉片枯黃,整個植株停止生長甚至死亡,對於未腐熟的糞肥、腐爛的蔥蒜等趨附性比較強。
②、蔥蠅的防治措施
施用經過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幼蟲危害嚴重的田塊可透過大水漫灌的辦法抑制根蛆活動或淹死部分幼蟲;採後翻耕土地一邊冬季凍死部分蟲蛹;在蔥苗定植前,用辛硫磷進行蘸根處理,在蘸根時保證藥液要淹沒根部浸泡30分鐘,取出後稍晾即可進行定植;對已發生蟲害的田塊,可用辛硫磷、甲基異柳磷或溴氰菊酯等進行灌根處理。
三、田間管理不當引起的爛根田間管理不當主要是土壤積水或大水漫灌後遭遇高溫天氣而引發大蔥漚根的生理性病害。
①、大蔥漚根的症狀
漚根後大蔥根莖部的組織變為褐色並出現腐爛,根系逐步壞死,地上部表現幹尖、黃葉、隨後萎縮,最終導致大蔥死苗、死棵。
②、大蔥漚根的防治措施
選擇地勢高便於排灌的地塊;雨後注意排水,嚴禁大水漫灌;對發生輕微漚根的地塊,要及時中耕鬆土,增加土壤透氣性,待新根長出後再轉入正常管理。
從大蔥爛根現象形成的原因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引起大蔥爛根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每種爛根的表現症狀又存在差別,因此,在遇到爛根現象發生後,我們要結合種植管理方式和爛根的表現症狀,找準問題發生的原因,然後在實施防治措施。 -
19 # 農人海燕吶
人常說蔥姜是個寶,防癌抗衰老,可見大蔥的功效。那麼大蔥在栽種的過程中弄不好就會生病,如爛跟等,這其實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防治。
一、施農家肥,分期適時追肥
農家肥不僅可以改良土壤,還有利於農作物生長。栽種前土壤裡先施足農家肥改底,待蔥緩苗後再次追肥,蔥長的壯可以增強蔥的抗病能力。
二、防治蟲害
一般蔥初期容易發生豆蟲(淺葉蠅)病,此時須往地上噴灑一定比例的吡蟲啉。中期注意蔥葉生病。
三、防止水澇
定期澆水,但不可過量澆,以免發生水澇蔥爛跟。
-
20 # 農巴士
大蔥種植時,出現爛根情況很正常,是水肥管理不當+種植管理不當+病害等綜合性原因造成的結果。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種植密度過大。如果播種特別稠密的話,會造成通風不良,引起病菌的傳播和滋生;
第二、溼度過大。苗期應該澆水過多,因為大蔥屬於淺根系作物,過大的水分會抑制根系的呼吸作用,是有氧呼吸轉為無氧呼吸,會造成爛根;
第三、病害引起。以上兩種原因會造成根腐病、立枯病等土傳病害的發生,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爛根。不過是低等真菌危害,相對容易防治。
綜合以上原因,就要求農民朋友從澆水和種植密度進行入手,保證田間良好的通風。另外,如果出現初期症狀,及時噴施3%甲霜靈惡黴靈水劑進行防治。
回覆列表
蔥爛根是因為感染了根腐病,土壤中病原菌增多,更容易感染這種症狀,大蔥的根腐病預防很容易,但是治療很困難,一般在種植之前就要消毒殺菌
1、爛根原因
蔥爛根的主要原因多是得了根腐病。大部分受根腐病侵害的植株是重茬種植的,連續多年種植作物的土地沒有經過殺菌消毒,如果雨天排水不暢或者土壤的透氣排水效能受影響,根部面臨的外界環境比較差,抗菌能力弱,很容易染病。
還有假如蔥摘得比較深的話也會有影響,加上生長之後根部扎進土中,得了病之後再進行灌根治療的難度很大,事後治療效果不好,所以提前預防啊。
在種植之前要將土地進行殺菌消毒,可以用水稀釋生物菌肥後澆在土中,能有效的防治病菌傳播侵害;也可以在田溝內使用殺菌農藥,如菌毒淨等。殺菌後即可種植,如果種植中發現爛根情況要將病株挖出來,進行灌根治療,然後塗抹生根劑重新栽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