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剛拿到,還沒完全讀完,希望大家可以說一下自己的看法,我看完之後也會寫下自己的感想。
5
回覆列表
  • 1 # 九魚工作室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我初中聽說過,真正看這本書的時候,是在高三。

    我用了一天的時間看完了這本書,用了一週的時間消化這本書。說句實話,這本書中間,有很多東西是枯燥難懂的,至少看起來的時候,你要帶著自己的腦子,一點一點前去看。還要時不時剎住車,因為,稍不留神你就會被文中的書寫所迷惑,甚至懷疑自己。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裡面寫了很多的精神病人的故事。他們的思維邏輯,可以說是無懈可擊,但是,你清楚的知道,跟著你說話的每個人,他是神經病。其中還有很多的量子物理這種深奧的東西,還有很多難以解釋的東西。特別是文章最後的反轉和結局,會讓你感到不悅和恐懼。

    這本書我是在高中看的,已經過去快兩年了。裡面的很多東西,我都記不太清楚了。但是,看到最後,你會發現,你跟他們是那麼的想象,你甚至能從中找到你自己的影子。

    總之,最後一句話是這樣來說明的,看這本書,請帶著你的腦子,但是請把自己的腦子當成一個盒子。看到的東西,裝進來,看完了,就拿出去。

  • 2 # 風葉雨萍

    但是我要說的是,某個領域的天才都一定是偏執的,但卻不代表所有偏執的人都是天才。

    科學的確從來都沒有絕對正確,但也要擁有相當豐富的理論基礎,至於哲學這東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多讀者認為那些瘋子很有道理,是因為自己本身對他們說的事情就沒有一個自己堅持認為正確的理論,這樣不論是誰只要一個比較完整嚴密的邏輯都會讓他產生信服的態度,直到下一個更能令他信服的理論出現。

    這讓我想起了鄭少秋演過的一個TVB的律政片,裡面有一個鄭少秋的徒弟精神有些問題,但他卻搞笑一樣的真的打贏了幾場官司。。

    他贏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堅定的質問證人,比如證人說我看見了什麼什麼,他就會狠狠的盯著證人問,你確定你看見的是什麼什麼嗎?證人說是,他又問,我再問你,你確定你看見的是什麼什麼嗎?一般狠狠的連問三遍,證人自己就心虛了,然後就會說我好像也沒看太清楚,於是他就這樣搞笑一樣的贏了。

    電視劇雖然是虛構的有藝術誇張,但大家也捫心自問一下,這世界上我們又有多少事情是百分之百發自內心確定的,哪怕誰用如何完美的理論去定義都不會改變的呢?

    比如最簡單,雪是白色的,但是我們也知道雪沾染了灰塵會變成黑色,可是如果我說我用顯微鏡觀察過,水在結成雪一樣鬆散冰晶的時候最細微的結構折射出來的是各種不同的顏色,只不過是太過鬆散,再加上各種不同程度的顏色摻雜在一起會體現出白色,所以我們看見的大片雪地才是白色的,我想至少會有一小部分人相信我的觀點,因為畢竟沒有幾個人真正有機會用顯微鏡去觀察雪,而且多種顏色會呈現出白色這件事本身沒錯。

    所以甚至會有一部分人到處開始宣傳這個理論,而真正做過這樣實驗的人也許很忙,根本沒空出來反駁,那麼到底什麼才是真實的世界呢?科學家的理論都在隨著時間不斷的變化,又憑什麼要求我們普通人去分辨哪個理論是正確的呢?

  • 3 # 瓜瓜酒

    這本書我讀過很多遍,本人也很喜歡,但是,請僅僅把它當做小說來讀!!!!!!!!!!!

    作者用一種不錯的視角與故事結構,為讀者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獨立章節的小故事。但其實很多看似嚴謹的理論都是十分不嚴謹的,就是一個半吊子的廣泛涉獵民科的人來雜七雜八的講一些自以為的科學理論,在很多地方還加以大量的藝術加工。

    且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讀書的青少年,把精神病冠以天才、怪才之名,文中很多精神病的特徵,如反社會、孤僻、極端等情緒可能暗合了某些少年的自以為是的獨特的心理,文中還加以誘導與正常世界脫節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瀰漫著一種病態的思維讓一些精神脆弱的人更加誤入歧途。

    最後奉勸各位,這本書僅當做是一本小說,不要刻意的思考書中的世界觀,那可能本身就是錯誤的,只是你閱歷不夠信以為真,但這本書可以看做一套很成功的營銷案例,僅此而已。

    如真想了解書中所敘之物,請參考四維旅行、量子世界、宇宙的琴絃、意識的解釋、宇宙的逍遙等。

    如想研究哲學宗教什麼的至少也得讀讀《西方哲學史》吧

    心理學方面建議先讀一下《對偽心理學說不》

  • 4 # 大二九

    第一次讀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完整版,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裡面精神病人思維特別不一樣,裡面有句話,大概是說如果承認他們正常那我們不是就不正常了,是啊,裡面有些精神病人說的世界,理論,等等讓人不可思議,有些甚至你不知道怎麼反駁,甚至心裡會有疑問真的是這樣嗎?這個世界太妙了,只是千年來,我們有共識的形成了一個思維,或許他們真的可以看到世界的不同面,只是現在的我們還無法驗證。

  • 5 # 孤獨的小丑

    一本非常low的書,故事性很強,但也僅僅限於這個。裡面有很多科幻,不,是偽科幻的故事。

    科幻設立的不嚴謹,帶有嚴重的民間科幻。甚至連科普都夠嗆。

    心裡學一點也不好,偽心理學。

    帶著滿心歡喜看了幾章,然後看不下去了。

    看這的時候把腦袋放空,不要沉迷。當成故事會吧。

  • 6 # 西子湖畔憶青春

    一部不是恐怖書,看了卻更為恐怖的故事。孤獨的守望者那一章,看了很有感觸,比較不錯的書。裡面還有量子,反重力,四維空間,說實話我喜歡太空,我也覺得一切都是可能的。

    每個被認為的精神病患者,思路都很清晰,專注。試著想想如今的國人,物質,盲目和機械。標題很重要,既不是天才也不是瘋子。

    值得好好看的一本書!

  • 7 # 律政先鋒邵益達

    這本書視角很獨特,我記得我讀的時候還查閱了很多物理學的知識,可能因為年級小的原因,總是剎不住車完全被代入進去。 還記得有一段對蘋果的解說,天吶!我現在每次吃蘋果都會想起這一段,吃起來都特別香,我現在喜歡吃蘋果就是這個原因,影響太大了。總之,這本書雖然是個訪談手記型別,但是全書看下來很爽 很奇妙

  • 8 # 北冥神天王

    這本書寫了很多精神病人的想法,看似有這嚴密的邏輯,但實際上有很多偽科學,讀者不要過於糾結故事中的說法,如果真的想了解那些東西,去看正統的社科書籍,會發現故事中的精神病的產生原因更多是因為沒有了解清楚理論,用半吊子的偽科學來認識解釋世界,結果解釋不了,成了精神病

    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是讓人瞭解精神病的世界,看到有很多人批評這本書,其實也有些片面了,畢竟這不是科普書,讓人能讀下去並且對精神病及精神病治療有關的一些東西加以瞭解才是這本書的價值

  • 9 # 徐從心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我高一的時候看了一點點,當時最火的一句話是“你也是蘑菇嗎?”這話後來被我們拿來當玩笑開了好久,但是後來一是投入到了沒日沒夜的刷題中,二是有同學勸我別看說毀三觀,我年少無知木有判斷力也就沒看了,其實就是作業太多而我太懶懶得看了。

    16年最後一個月的時候,一位朋友問我看過這本書沒有,本著只看了一丟丟的緣故我只好再次拾起這本書看了個遍。看完了之後,我的三觀毀沒毀不重要,只是覺得他們的世界觀堅不可摧,真的是他們有病麼?難道不是自己有病?難道不是自己的世界觀有缺陷?之後我朋友問我的世界觀是什麼,我隨口一說那得有具體事例我才好表達我的世界觀啊。朋友轉口就說一句:“你看你表達世界觀還要藉助事例,而他們可以清晰的表達他們的世界觀,所以到底誰有病?”

    說實話,三觀到底是啥?我自己來說,這是沒有明確標準和界限的形而上學的概念。記著書中作者一句話“在我們眼裡他們是神經病,在他們眼裡我們或許也是神經病吧”。每個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果不同。這個世上有太多中二病,擁有自己獨有的三觀似乎也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即使這件事情給自己帶來了不少麻煩,甚至別人會認為自己腦子瓦特了。說句掏心窩子的話,他們有時候的描述一不小心真的能被帶進去,越想越對勁,越想越覺得他們沒錯只是看得比較特別。

    人終歸是社會動物,沒辦法,為了像個所謂的正常人一樣活著,很多想法,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被莫須有的懂事知世代替。

    但是什麼是正常人呢?我不清楚,所以我選擇照自己的辦法活,我們自己就是支援同性戀、丁克的強大力量。對於不對,誰都對,誰都不對。

  • 10 # 發圖哥vh

    這種書就像星座一樣,看看娛樂一下就好,誰認真誰就輸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就是一個精神病人,得的是精分,在我的認知裡,沒有任何一個精神病人會有那種狀態,看清楚,寫的是‘狀態’!

  • 11 # 與汝說

    個人感覺《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看完你的世界觀可能會暫時發生變化

  • 12 # 盛景商業評論

    這本書剛好盛景哥看過,而且印象很深刻,所以也來回答一下題主的這個提問。

    這是一本氣質非常獨特的圖書,他的作者高銘也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專職作家,但這本書應該是廣義上第一本精神病人的訪談錄,將這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思想經過整理後,呈現在了大眾面前。而且由於視角和所處環境的不同,從大眾的眼睛來看,這些被隔離開來的病人們似乎擁有更為廣闊的特殊的精神世界。

    這本書中,不同於一般的訪談類記錄分析型文字,作者涉獵了生理學、心理學、佛學、宗教、量子物理、符號學以及瑪雅文明和預言等眾多領域。正因為難以界定它的型別,才使得這本書越發的奇特,讓人驚歎。可以稱得上“不落窠臼,獨出一格。”

    2009年8月17日在天涯鬼話上發表,作者為塔塔的死亡週刊(作者的網名)。裡面是樓主整理的與精神病人談話的內容,後於2010年2月經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更名為《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這本書誕生之後便成為了歷久不衰的暢銷書。

    它的重大意義在於,提供了一個跳出世俗的界定,從常人未曾窺測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的角度。

    摘取部分書中的文字幫助讀者瞭解:

    道說:這裡是人間;佛說:這裡是六道之一;上帝說:這?是天堂和地獄之間的戰場;哲學說:這裡是無窮的辯證迷霧;物理說:這裡是基本粒子堆砌出來的聚合體;人文說:這裡是存在;歷史說:這裡是時間的累積。所有的解釋都在這裡。 看來,這個世界是有無數面的不規則體。他的孤獨感來自夢裡。 那是一個很美的地方,但是卻只有他的存在。他承受著全部寂寞等待著,他是一個孤獨的守望者。

    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

  • 13 # 小沐沐

    《天才在左瘋子再又》這本書都是短故事,雖然短但卻需要細細品味。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感覺不用刻意的去融入到故事情境裡,你會身不由己的就置身其中。讀完這本書很快,但要讀懂確是很難,其中涉及的學術太廣泛,還要有很強的邏輯能力。你要結合你所有的知識和頭腦風暴去理解去深究。

    不知道大家是多長時間讀完這本書的,反正我是自開啟第一頁就情不自禁慢慢讀完這本書,中間沒有間隔,甚至最後還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這本書讓正常人如此近的接觸精神病人的世界,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有時會突然懷疑自己,懷疑這個世界,也不知道是這本書的故事魔力太大,還是我的精神意志太差。

    讀完這本書有種三觀盡毀的感覺,什麼是正常,什麼又是神經病。思維不同,世界觀不同,每個人的生活也就不同,世界上本就有很多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情。

  • 14 # 小白高高手

    關於《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作者極度神話了精神病人,其實,精神病人中喜歡思考有思想的機率不會高於普通人。李白愛喝酒,很多文豪愛喝酒,但並不意味著愛喝酒的人文學修養高於普通人。

    書中很多厲害的精神病人(不是全部),是作者創造的文學形象,虛構的。但是作者非要寫成報告文學的形式,讓人以為不是小說是真實。

    作為一個曾經的理論物理學的科研學生,我最討厭的就是把量子物理學神秘化,另外把物理學家瘋子化。作者虛構了一個理論物理學教授朋友,該教授還經常和各種精神病人進行友好的交流,對他的刻畫多次暴露了作者對現代物理學的無知。

    另外,裡面厲害的精神病人很像民科,我們都稱之為“大帝".每年都有大帝到科研機構和大學砸場子,聲稱自己發現了宇宙真理。

  • 15 # 李思奇Doris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我初中聽說過,真正看這本書的時候,是在高三。

    我用了一天的時間看完了這本書,用了一週的時間消化這本書。說句實話,這本書中間,有很多東西是枯燥難懂的,至少看起來的時候,你要帶著自己的腦子,一點一點前去看。還要時不時剎住車,因為,稍不留神你就會被文中的書寫所迷惑,甚至懷疑自己。

  • 16 # 點滴生活的眼睛

    高中時候看過一篇課文,大概意思是,魚生活在魚缸裡,它覺得魚缸就是整個世界,有一天被人從魚缸裡撈出來,不由驚恐萬分,天啊,這是哪?這是陰曹地府鬼魂界嗎?這是宇宙的另一頭嗎?也讓我們不由反思,我們是不是魚缸裡的魚,看到了地球,看到了太陽系,看到了習以為常的一切,就以為這個“魚缸”就是整個世界呢

    所以,《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就在於,讓你去質疑可能有更大的世界,他們可能是被偶然間撈出的魚,不小心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東西,不必去相信,懷疑本身就是收穫,所以看看也是好的,至少,不那麼狹隘。

  • 17 # 清風徐然

    先說一下我,畢業之後去的第一個醫院就是精神病醫院,在那裡的第一天,就有一個精分的病人和我搭訕,言語大膽,說給我吃唐僧肉,我是如來佛等等,後來知道是精神發育遲滯所致的精障,看書的時候會自動聯想到症狀,被害妄想,內感性不適,幻視等等,其實大部分精神病人平時和正常人是一樣的,平時都是靠藥物維持的

  • 18 # 咱們去哪玩兒

    猛然間看到這個問題感覺欣都顫動了一下,接著是狂喜。因為這本書竟是我讀的感觸最大的一部書,我一共讀了五遍。第一次接觸它,是最不愛讀書的八歲的時候,一切就好像冥冥中註定的。也可能是書中所說的“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

    第一個故事就是說生命的,對於石頭的生命來說,我們不過是生命過於短以至於不存在的。這句話的訴說者是一個精神病患者,而我們讀者卻會很平靜的接受。原因很簡單,因為作者的筆觸就是平靜的,他用特別平靜的話訴說著他們的世界:可以看出天氣顏色的小女孩,把人都看作動物,把作者看成蜘蛛的少年。這一切的一切,你會覺得作者自己就相信了。他的描繪與訴說是與卡夫卡一樣的平靜。然後,你就會開始懷疑,這究竟會不會是真的。他們真的是瘋子真的有病嗎?有精神病的人為何好想又總能解出那些解不開的難題。嚴格來說:他們並沒有病,只是我們認為他(她)們有病,這個社會既定標準認為他們有病,他們只是想的太深,提出了大眾所不敢想的假設。比如四維蟲子。他們的話,究竟是有多荒唐還是真的觸及到了人們的利益,以至於要永久的把一個女生關在瘋人院的籠子裡。

    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3.四維蟲子

    女人的那兩個X都包含好幾千個基因!而且都是活動頻繁的,Y對X,幾十對好幾千!就憑這些,差別大了!女人比男人多了那麼多資訊基因!就是說女人比男人進化的高階多了!

    對女人來說,男人就像猩猩一樣幼稚可笑。小看那一點基因資訊?太愚昧!低等動物是永遠不能瞭解高等動物的!女人是外星人,遠遠超過男人的外星人!--7.女人的星球

    我信奉惡魔,那又怎樣?自甘墮落算什麼?我的存在,就是為了證明光明的存在,我不存在,就沒有對比,就沒有光明。--8.最後的撒旦

    宗教的存在,我認為還是很有必要的,把許多事情簡單化了。為什麼會有人類呢?上帝造的。怎麼造的呢?你管他呢,上帝無所不能,想造就造了。--14.角度問題

    細菌的戰爭,人類甚至看不見。武器有什麼用?你都不知道自己被入侵了。恐龍統治了地球兩億年,也許早就有了自己的“恐龍文明”,但是突然之間就滅亡了,很可能就是細菌們認為恐龍文明威脅到了自己,從而把之毀滅的。對細菌來說,毀滅一個文明,在建立一個新的文明太簡單了,反正都是被細菌奴役。--16.生化奴隸

    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空的眼睛去看天,用雲的眼睛去看雲,用風的眼睛去看風,用花草樹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樹木,用石頭的眼睛去看石頭,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動物的眼睛去看動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瘋了,其實就你瘋了。--17.真正的世界

    她曾經把家裡養的幾條很名貴的魚放了。基礎動機不是放生,比較複雜:因為養魚可以不想養貓狗那樣要定時喂或者要特別費心,養魚現在什麼都能自動,自動濾水,自動投食器,自動恆溫,有電就可以幾個月不管,看著就成了。她覺得魚太悲哀了,連最起碼的關注都沒得到,只是被用來看,所以就把魚放了。那是她不久前才告訴我的。--21.雨默默的

    有些現象,如果用已知的各種學科、各種知識都不能解釋的話,那麼對於剩下的那些解釋,不要看表面是否很荒謬或者離奇,都要學會去尊重。因為那很可能就是真正的答案。但是求證過程一定要謹慎仔細,不可以天馬行空。--33.永不停息的心臟

    作者在序言中說:“我希望讀者能撥開文字和表象的迷霧,更開闊的接近這奇妙的世界。我更希望,看完這本書後,你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這個比什麼都重要。

    我只希望這本書是一扇窗,能讓你看到更多、更多的世界—他們眼中的世界。我也希望有一天你能夠很坦然地說,讓我來告訴你,在我眼中,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 19 # 地老天荒149120128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寫給第三位“病人”的一封信。

    你好啊,別來無恙,最近過的還好吧!(作者真是的,你的名字都不寫,這讓我怎麼寫信)

    在信的開始請允許我先介紹一下你的故事,畢竟有很多人可能並不太瞭解。

    在我的腦海裡,你是一個為了瞭解到更加高深的量子力學相關知識,而整天抱著專業詞典翻看晦澀難懂的英專業雜誌刊登的英語論文,至於為什麼我會對你這一點印象這麼深,大概是我很佩服你這種精神吧,因為我自我感覺對量子力學,對四維時空的神秘也挺感興趣的,但作為一個苦逼的文科生,卻發現對於這種問題,我是隻能對其存留著一些好奇,無法深入探究,而你卻做到了我做不到的事,真的很佩服你!作者在文章開頭這樣描述你:“他有著同齡人少有的鎮定和口才,而且多少有點兒漫不經心的神態。但是眼睛裡透露出的資訊是一種渴望,對交流的渴望。 ”我想我多多少少能理解到你那種渴望交流的情緒,大概是覺得很少人理解你的想法,因此衍生出的一種孤獨感吧,可能還矛盾的存在著一種,因為自己瞭解到別人理解不了的資訊而產生的一種驕傲與優越感吧!換一種說法就是不苛求全世界都站在自己身後,但卻希望會有那麼一兩個人支援著你。(哈哈,說了這麼多,真是感覺自己有了點心理學家的潛質了呢!)你認為我們都是四維(長度,溫度,數量,時間)生物,除了空間外,在時間線上我們也存在,只是必須遵從時間流的規律,但並不是絕對的四維生物,我們只能順著時間流推進,不能逆反。同時還存在著一種具有量子力學特性的絕對四維生物,它可以先看到我們死亡,再看到我們出生,沒有前後因果。

    跨越時間的看,我們是一個長長的蟲子怪物,從床 上延伸到大街上,延伸到學校,延伸到公司,延伸到商場,延伸到好多地方。因為我們的動作在每個時間段都是不同的,所以跨越時間來看,我們都是一條條蟲子。從某一個時間段開始,到某一個時間段結束。用一句聽起來比較裝逼的來說就是: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

    (反正上面的話我是沒太懂,不知道你們聰明人能不能瞭解了)

    雖然我翻來覆去的把你說的話讀了有十幾遍,但我一個文科生的腦袋瓜子實在是理解不了這些東西,連其中的邏輯線都找不到,所以上文只能複製貼上了。

    現在回想起來,發現自己對了解到的這方面的資訊不是來自於科幻小說,就是這類的文學作品,畢竟也只有這樣才能稍微看懂一點,還記得自己也買過一本《薛定諤之的貓》,卻發現自己也是啥都看不懂,可能我是真的不適合考慮這些問題吧!

    我們學校有一門量子力學的選修課,因為是屬於全校性公選課,想來講的東西大概也是十分簡單的,不過但還是擔心我聽不懂,就暫時選了一門仰望星空的課,準備明年再選這個,應該也不用擔心搶不到,畢竟文科生裡不會有太多人對這個感興趣,哈哈!竟然有點希望向你請教請教的,不過以我小學生的智力,想必也沒法和你好好交流了!

    文中你說了一段話,我很贊同這樣的看法。“不用很遠,只倒退一百多年,你對一個當時頂尖的物理學家說你拿著一個沒一本書大、沒一本書厚的東西就可以跟遠方的人通話,而這要靠圍著地球轉的衛星和你手機裡那個跟指甲蓋一樣大小的卡片;你可以坐在一個小螢幕前跟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交 談,而且還不需要有任何連線線;你看地球另一邊的球賽只需要你按下電視遙控器。他會怎麼想?他會認為你一定是瘋了,而且很白痴,因為那超出當時任何學科的範疇了,列在不可理喻的行列,對嗎?”

    這段話後面可以跟上許多內容,來解釋任何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按照這個說法,就是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證明了你所贊同的理論的無懈可擊!雖說這種說法有點詭辯論的嫌疑,但還是希望,這些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能夠真正的被應用到生活中來,希望科學家們能儘快揭開量子力學的神秘面紗,挖掘出這個世界更多的秘密!

    剛開始還在疑惑作者為什麼把你寫進他的書裡,你又不是什麼精神病,直到剛才才發現原來你就是屬於書名裡的天才,而又因為你那極高的智慧被旁人視為瘋子,正應了歌德的那句:“真理屬於人類,謬誤屬於時代”

    到了最後也沒什麼祝福的話,正如你所說的,有人能看先到我們的死亡,再看到我們出生,既然如此,我能做的就是以現在的名義祈禱我們還沒流逝到的未來會更好!

    2017-03-19

    世界燈火-二二的四

    我給他們寫了好多封信,可見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怎麼說呢,他用了,一個個荒誕離奇,驚心動魄的故事,讓我重新找回了年少時的輕狂,讓我又重新恢復了我的好奇心,讓這個世界,重新披上了神秘的面紗。

  • 20 # 北緯之海

    幾年前有人在論壇和微博張貼此書的一些片段並極度推崇,“震驚了”、“感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可能我們才是精神殘缺者,他們才是真正的思想者”之類評語不絕於耳。我最初也是透過網上的轉帖瞭解到這本書的,首先看的是下面兩個片段,看完就啞然失笑了。一個是“四維蟲子”,說的是精神病人認為存在一條長長的、生存於四維時空的蟲子,因為它跨越了時間,所以能看到我們的過去和未來。為了加強說服力,還拉了個量子物理教授作陪。不過呢,這個精妙的設想跟作者和病人都無關,跟量子物理也沒什麼關係,它是科幻大師羅伯特·海因萊因在上世紀30年代處女作《生命線》中所詳細描述過的。至於書中“三維是長度、溫度和數量”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大概只能唬到完全沒有科學常識的讀者吧。另一個是“女人星球”,某病人懷疑所有女人都要害他,認為女人的染色體比男人多出幾千個基因,所以女人是比男人進化程度高得多的另一種生物,遲早會幹掉男人,佔領地球。這個……不知道哪裡吐槽才好,近十年前就有“女人比男人更高等”的說法,不過那是國外一批極端女權分子刻意曲解基因學家(如杜克大學的亨廷頓·韋拉德博士)的研究成果:男人的Y染色體比女人的X染色體小且含基因數量少、而X染色體能在人體上表現出很多性狀等等。這些結論被加上感情色彩強烈的用語後就變得不再客觀:女性基因是“健壯有力”的、男性基因是“弱小萎縮”的、女性基因“在生命中表現突出”……這種觀點當然與科學無關,不過它很合極端女權的胃口,所以不少人仍然信之不疑並努力宣傳。比如這本書裡那個害怕女人佔領星球的瘋子……看到這裡,我大致已經瞭解整本書的脈絡和手法了。為了不斷章取義,又挑了另外幾個篇章來讀,如量子傳輸、多重人格、還有一些跟神秘體驗與靈魂相關的內容。不出意料,並沒有哪個是真正的精神病人臆想出來的獨特世界,都能在現實中找到理論或文學作品的對映。作者的簡介裡有這麼一段:“曾一度沉迷於宗教、哲學、量子物理、非線性動力學、心理學、生物學、天體物理等學科”。我想,這傢伙應該是讀了不少探秘類、科普類、懸疑類的相關書籍,雖沒學到什麼真正的知識,卻學了不少怎麼吸引讀者眼球的手法。然後把這些四處讀來的理論碎片加以拼湊包裝,借採訪精神病人的名義寫下來,並且加上各種神神叨叨的敘事方式。而且作者最狡猾的地方就是為自己找了一大堆退路:如果內容錯漏百出。咳,你跟一個病人計較什麼呢?要是全對的話他還會待在這兒嗎?覺得我抄襲別人的理論?這些都是精神病人說的,可能是他們讀了那些書才臆想出來的呢?你要對質一下是否真有這些精神有問題的天才?我得保護被採訪人隱私啊。說實話,閱讀範圍比他深或比他廣的人實在不少,但人家不屑於這麼七拼八湊地借殼寫書而已。而且這本書四處熱傳,“震撼”了不少人,其實也能側面反映一個讓人憂慮的事實:對缺乏科學素養的群眾而言,根本區分不出堆砌理論名詞和真正的科學有哪些區別,可能前者還會因為善於渲染神秘與懸疑氣氛而更受歡迎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朝記錄的缺失,是什麼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