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朝夕聞天下道

    英國在18世紀後半期,開始了瘋狂的殖民地擴張,尤其是在印度,利用印度,敲開了亞洲的市場。對殖民地來說,伴隨著被殖民,總是有利有弊的,至於為什麼當今印度政府這麼感謝英國,那看來是利大於弊的。

    首先,促成了印度的統一,在英國人來之前,印度半島是四分五裂的,是許多個自治番邦,印度也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而已。英國人到來後,迅速用堅船利炮統一了印度,期間也發生過不少的殘忍屠殺。插一句,印度從古至今一直被侵略,從公元前1500年的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的土著,隨後包括希臘人,塞人,安息人,大月氏,波斯人,馬其頓,突厥人,蒙古人都先後入侵過印度,可以說哪怕印度想記仇,都記不過來了。

    其次,英國人帶來了先進的工業裝置和技術,修建了鐵路。至今印度還在用著英國人當年鋪的鐵軌,可以說沒有英國人,印度連掛在火車上的機會都沒有。

    還有,英國人帶來的現代思想也促進了印度社會的整體開化,在其工業化程序上少走了許多彎路。一步由未開化的番邦跨入大一統的工業國家,印度人感謝都來不及。

  • 2 # 風帆

    印度雖然是古國,但文明程度很低,社會制度、文化教育、經濟結構都相當落後,加上人口眾多,生活水平極期低下,絕對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而英國是西方發達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具有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和文化文明,他們雖然把印度變成了他們的附庸國和殖民地,但畢竟也給該國帶去了高度的物質和文化文明,也促進了印度的經濟發展,直接或間接的推動了該國的社會快速發展,成為亞洲較為發達的國家之一。這就是印度為什麼對英國對他們的侵略殖民不但不仇恨,反而還懷有感激心理的主要原因。

  • 3 # 執考直通車

    一句話,英國人之前,沒有印度這個國家,因此也沒有印度的國家文化和文明的傳承,更沒有形成印度人這個意識,所以當英國人做到統一印度,並逐漸形成印度國家意識後,才是印度這個國家的開始,英國人可以說是印度的開國始祖,就憑這一點,印度人心裡都是心懷感激的

  • 4 # 靜夜史

    這個讓人非常無語。

    作為英國女王王冠上曾經的明珠,印度對於英國的感情,不是並不反感,而是一點兒也不反感;不是有些感謝,而是感恩戴德。

    這個時時刻刻以第三世界老大自居的南亞國家,在1947年建國之後就開始了野心勃勃的對外擴張。除了62年的慘敗,印度的國土面積和它的人口一樣,始終在不斷膨脹。

    一般而言,有過被殖民經歷的國家,在走向政治獨立,經濟獲得巨大發展後,一般都會著重建立自己的民族自豪感,以沖淡殖民者對本國各方面的深遠影響。

    理論上說,被英國殖民者殖民了200多年的印度,深受英國殖民者的掠奪和壓迫,對英國應當是更加咬牙切齒才對。

    但匪夷所思的是,走向獨立的印度不僅沒有以被英國殖民為恥,反而將被殖民視為無上榮耀,並處處以英國殖民者自居。

    這就奇了怪了,難道世界上真有跪久了站不起來的民族?

    英國給印度帶來了太多好處。

    首先在英國殖民者到來之前,南亞次大陸雖然出現過孔雀王朝、莫臥爾王朝等區域政權,但南亞次大陸始終是一個地理概念而非一個國家,這一局面直到英屬印度的建立才最終改變。

    英國殖民者到來後,相繼擊敗葡萄牙、法國等殖民勢力,成為南亞次大陸的實際統治者。不僅如此,印度還將緬甸、葉門等納入英屬印度的勢力範圍,達到400多萬平方公里的巨大規模。

    為實現對印度的有效統治,人數較少的英國殖民者採取了聯合印度上層,輔以分化瓦解的措施。即聯合印度上層的土邦領主,對其他土邦進行拉攏分化或打擊。

    另外,對南亞次大陸已有的種姓制度,英國殖民者進行了規範和強化,使之成為統治印度的有效工具。

    對於印度底層民眾而言,英國殖民者和土邦民主聯合組成的統治階級與獨立後的印度上層並無二致。而對於印度上層而言,英國殖民者除了給他們帶來鐵路、棉麻種植業等一系列硬體設施外,還為印度制定了法律,培養了高等人才等。

    換句話說,英國雖然掠奪了印度大量財富,但是給印度帶來了現代文明,成就了印度這個國家。所以印度對英國的感謝,尤其是印度上層的感謝,是發自內心、異常真摯的。

    因為印度雖然也是文明古國,但古印度文明早已在英國等殖民者的入侵下灰飛煙滅。對於現代印度人而言,英國就是現代文明的傳遞者,是英國給了這個國家生命,所以在印度走向獨立後,對英國殖民政策的全盤接收也在情理之中。

    印度獨立後,致力於恢復英屬印度版圖,對於殖民地時期英國殖民者在我國西藏劃定的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線也迫不及待地承認,只不過此時的北方大國早已不是積貧積弱的清政府,對於印度這種自以為是的無恥行徑,北方大國進行了暴風驟雨般的反擊。

    可以說像印度這樣,對被殖民歷史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情況世所罕見。而這種情況的出現,有力說明了印度這個國家和民族的自卑心理,並側面反映了英國殖民政策的成功。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5 # 股海人生260

    是印度人願意接受文明。接受英國人這種遊戲規則。或者,英國的遊戲規則適合印度人。近幾十年來印度藉助曾經是英國殖民地關係。印度由於人口過度膨脹大規模移民將風險轉嫁海外全球各國。形成印度全球移民輸出的第一,全球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印度人。

    沒有哪個國家人民願意抗拒文明的進步。只有那些落後的毒菜國家利用狹隘民粹主義道德綁架抗拒文明。

  • 6 # 銘蘇先生

    英國對南亞地區的殖民活動對南亞之後的發展影響深遠,在英國殖民期間,英國非常重視印度地區的經營,因為英國每年都可以從印度地區獲得大量的財富。根據著名經濟學家烏特薩•帕特奈克(Utsa Patnaik)的最新研究,帕特奈克利用了近兩個世紀有關稅收和貿易的詳細資料,計算出英國在1765年至1938年間從印度總共掠奪了近45萬億美元財富。可見,印度殖民地就是英國源源不斷的財富來源,被英國譽為大英帝國的“皇冠”。

    (東印度公司)

    英國在殖民印度,獲取大量財富的同時,英國也為印度地區做了三大貢獻:

    第一、英國幫助印度大陸完成形式上的統一。

    在南亞的歷史上,印度只是一個地域概念,並不是一個國家名稱。因為南亞大陸從古代開始就處於邦國林立的狀態,即使印度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比如孔雀帝國、貴霜帝國、莫臥兒帝國等,也只是統一了南亞的大部,並未完成整個南亞地區的統一。但是英國人卻做到了這一點,英國人透過武力征服,威逼利誘、挑撥不同邦國部族之間的矛盾紛爭,實現各個擊破,使印度大陸各城邦、王國、部族等統一到大英帝國女王的名義下。

    (英國在印度的征服活動)

    在英國結束殖民活動以後,印度和巴基斯坦繼承了英屬印度的殖民遺產,印度這才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可以說,如果沒有英國在印度地區近200年的經營,估計即使現在印度地區可能還存在眾多的國家,而不是現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三個國家。

    第二、英國將政治制度帶到南亞,印度繼承了英屬印度的政治體制。

    英國殖民印度以後,為了加強對殖民地的管理,英國將本國的政治體制帶到了印度,從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殖民體系。印度獨立以後,基本上繼承了英國的政治體制,所以西方國家把印度稱為民主的典範,主要是源於這一點。

    第三、英語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這對於提升印度人的國際競爭力非常有利。

    印度的官方語言除了印地語以外,就是英語,印度人從小開始學習英語,所以大部分印度人都會說一些簡單的英語。而英語作為一種世界比較通用的語言,印度人掌握了這門語言,那麼印度在國際上就比較吃得開,有利於融入當地社會,適應當地環境,所以印度人在美國的競爭力還是比較高的。

    (英國允許印度獨立)

    當然,殖民活動畢竟是一種野蠻的掠奪,印度人也一直在反抗英國的殖民活動,既有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也有各種起義和武力反抗。而二戰後英國已經衰落,無力繼續維持印度地區的殖民體系,不得不讓印度獨立。但是,英國在印度地區近200年的經營,對整個印度大陸來說,影響深遠,這可能就是印度人不反感英國的原因。

  • 7 # 蕭武

    這個問題只有中國人會提出來,其它很多前殖民地國家未必會這樣提問。

    因為只有中國人才會覺得之前的侵略者和殖民者給自己帶來了苦難的歷史,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經歷,而不會對殖民者帶來的一些東西感恩戴德。

    但對很多前殖民地國家來說,並不是這樣。比如說印度。印度人不但不恨英國殖民者,反而對英國殖民者非常感激。為什麼呢?

    在英國殖民者到來之前,印度只是個地理名詞,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正是英國人的到來,才將整個南亞次大陸都完全征服,變為一個統一的殖民地國家。

    而且,印度歷史上曾經多次被外來勢力征服過,比如亞歷山大就征服過印度,並且給印度和中亞地區帶來了一個希臘化時期。帖木兒帝國也征服過,歐洲殖民者來到印度時,就是莫臥兒王朝在統治印度的絕大多數地區。

    在英國到來之前,葡萄牙和法國也已經在印度建立了據點,並開始進行滲透。但葡萄牙和法國建立的據點主要是作為貿易港口和中轉站存在,而不是殖民根據地。

    英國到印度之初,也和法國和葡萄牙一樣,只是在港口城市立足,作為貿易港口和中轉站,並沒有馬上開始進行殖民戰爭。但在隨後的莫臥兒王朝內戰中,英國捲入越來越深,最後才完全把印度變成了殖民地。

    而且,英國和葡萄牙的做法不同,並不只是掠奪,而是進行了整體性的規劃和建設的,進行重點經營。在19世紀,大英帝國和沙俄進行的大博弈中,英國的核心利益也始終是保住印度。

    也是因此,到印度獨立時,印度的現代化程度實際上已經是比較高的了。比如鐵路總里程,就達到了亞洲第一的數量,遠遠超過1949年的中國。也就是說,印度的現代化起點比中國要高。這是英國留給印度的一個重要遺產。

    不僅如此,英國還給印度留下了一個完整的中央政權機構。

    從一戰結束之後,英國在印度就開始大力培養當地精英,協助英國人進行統治。而且,這些人都接受英語教育,對英國的忠誠度非常高。到1930年代,印度人已經開始出任英印政府高階官員,甚至包括總理這樣的重要職位。

    到二戰結束後,英國決定讓印度獨立的時候,雖然也埋了一些釘子,但整體上還是逐步把印度的主要管理許可權都交給了印度人。到1947年印度正式獨立時,基本上是很平穩的完成了過渡。

    此外,英國還把自己原來在東南亞地區其它殖民地的一些特權也一併移交給了印度。比如英印政府在拉薩的辦事處,就只是換了個牌子,就繼續留著,一直到和平解放西藏,這個機構才撤離。

    還有錫金、不丹、尼泊爾等一些原來英國在喜馬拉雅南麓小國的殖民宗主權,英國也都一併交給了印度,印度取代英國,成了這些國家的宗主國。直到今天,也仍然如此。

    但中國完全不是這樣。在被帝國主義國家入侵之前,大清帝國也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龐大帝國,正是帝國主義的入侵,讓國家殘破不堪,並且失去了許多領土主權,邊疆危機此起彼伏。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才完全走出這段歷史歲月。

    所以,從中國的角度看,殖民者帶來的是破壞遠大於建設,而從印度的角度看,則是殖民者留下的遺產遠大於破壞。因為在殖民者到來之前,印度的發展水平要比中國低得多了。

  • 8 # 北海圖

    這個問題著實有趣。

    首先,問題的假設是殖民地的人民一定從骨子裡痛恨殖民者,但民族主義感情是一回事兒,現實又是另一回事兒,長期的被殖民歷史帶來的是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無比緊密的聯絡,這其中又摻雜著經濟往來、人員交流和語言的一體,比如說,法國曾經在北非地區廣泛殖民,如今摩洛哥、突尼西亞這些國家仍然以法語為通用語言,建築充滿法式風情,精英群體也已通曉法語為榮,這些國家與法國也保持著緊密的聯絡和互動。

    所以,殖民地對宗主國是怎樣的感情,還取決於其他很多因素:例如殖民地本身國力大小、文明強弱、民族凝聚力如何。這就可以解釋印度對英國的些許感謝和崇拜之情,印度在英國殖民之前,長期是處於四分五裂狀態,本身又是個多民族、多文明、多語言、多人種的多樣性社會,甚至不存在一個統一的印度民族一說。對比我們來看,中華文明浩浩湯湯,中華民族的概念深入人心,中國曾經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帝國朝貢體系,我們的文明凝聚力之強大,在面對外來侵略和殖民者時所迸發出來的羞辱之感,印度是相當缺乏的。

    另外,現在的印度完整地繼承了英國人的政治經濟制度、教育體系甚至是語言,這些都融進了印度的國家發展歷程,實際上已經被內化為印度自身的一部分,而非是永久的“異端”,這也可以解釋印度對英國的複雜情感。

    一個有意思的案例,印度獨立的領導者——國大黨,本身就是由一個英國退休文官休謨所創立的,初衷也不是領導印度獨立,而是疏通言論、更好地為大英女王陛下服務,後來國大黨才慢慢演進為獨立運動的領導者。因此,在我們看來理所當然的,印度對英殖民者慷慨激昂且無法抹除的痛恨,實際本身就是成疑的。反帝反殖,更多地也是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後來為謀求印度的大國地位的一大口號而已。

    (尼赫魯本人也與英國精英圈子保持著密切的互動和友好關係)

  • 9 # 方圓論壇

    造成這種現象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大家都知道印度的宗教非常複雜,有信奉印度教的人,也有信奉佛教的人。但不管是哪個宗教。他們的教義裡都有前世今生之說,而且印度自古以來就流行因果之說,他們認為一切的磨難和幸福都是神賜予的。這也養成了他們逆來順受的性格。所以當英國人殖民他們的時候,他們選擇忍受,他們認為這是深的安排。所以印度人不願意抵抗。

    也有歷史方面的原因,從歷史上看印度也是個經常被侵略的國家。自從公元前1500年開始,雅利安人、波斯人、亞歷山大大帝、大月氏人、阿拉伯人、蒙古人就輪番侵略佔領印度,並建立各自的帝國。印度人骨子裡面就有了逆來順受遵從強者的意願。所以強大的英國侵略印度的時候,他們第一反應不是反抗,而是配合。長久以來的被侵略養成了印度依附強者的性格。

    在國家文明文化推進發展這方面,英國確實對印度起到了促進作用。原本封建原始的印度因為英國的侵入實現了想現代化靠攏的趨勢。現代化的鐵路,現代化的技術以及新的發明。一切的一切都在推進印度文明的發展。而印度對於英國來說一直都是屬於英國在東方的一顆明珠,廉價的原材料以及勞動力加速了英國的發展。由此也引發了英國隊印度的格外重視。這一來一回也就使得英國對於印度的影響更進一步的加深。所以即使後來印度獨立了,但印度對於英國沒有一絲的不滿或者敵視。反而更加的加深和英國的合作。

  • 10 #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跟咱們中國一提及“殖民”、“殖民地”,就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不同,主流上看,還真是這樣,比如現任印度總理莫迪,就多次公開表示,感謝英國給印度建立的現代教育體系、修築的鐵路網(2萬多公里的鐵路,現在還用著)、打下的工業基礎,還有英語這一寶貴的文化財富等等....

    雖然咖哩英語很難懂,但必須承認,沒有英國的殖民經歷就沒有當今統一的印度。

    實際上,“印度”這個稱呼,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大多數只是個地區概念,並不是正式的國家名稱。

    與咱們中國的大一統不同,印度是一個“分裂的多民族地區”。幾千年來,一直處於是邦國割據的狀態,所以才有了遍及各地的印度王公。比如,下圖,著名的莫臥兒王朝最強盛時期的印度版圖——可以看出,印度南部還是諸多分散邦國,加上宗教民族成非常分紛雜,團結一致,抵禦外敵的能力非常有限,國家認同感也不強。長期以來,莫臥兒王朝的國王只是個空殼,基本沒實權,說了也沒人聽。

    這片熱土上,存在著160多個民族,200多種語言,印度教、錫克教、伊斯蘭教、佛教四大主要宗教和深入人心的種姓制度,各邦國派系錯綜複雜,卻沒有一個實力強大到足以掌握全域性的民族。這種局面下,印度要成為現在這種統一的南亞大國,靠他們自己完成”大一統”,基本上沒戲。

    從17末世紀開始,英國殖民者趁莫臥兒王朝衰敗,各邦國內訌之機,成功在這片大陸上建立起殖民統治。

    此時,英國人基本上沒怎麼動粗和浪費槍炮,而是選擇利用邦國之間的矛盾,逐一攻破。用幾句空洞的許諾,幾紙瞞天過海的契約,幾份羊毛出在羊身上的薄禮就收買了印度的王公、將軍,順利的把歷代印度本土王朝都不能順利統治的區域全納入了行政區劃,

    到了19世紀,“英屬印度”版圖到達了印度版圖的“巔峰"。

    所以,英國早期的殖民並沒遭到過大規模的反抗,沒留下什麼冤仇。

    到了19世紀,從未去過印度的維多利亞女王直接成了印度女皇,畫像掛滿了南亞次大陸的各種場所,印度人提及女王也是一臉的尊崇,沒說一個“不”字。印度中上層人士會也以說英語,上英國人辦的學校,給英國人做事兒,去英國開眼為榮。

    下圖,2017年電影《維多利亞與阿卜杜勒》就描述了一個忠心耿耿侍奉維多利亞女王的印度男僕形象,大讚女王和印度僕人的深厚友誼。電影中的阿卜杜勒,可比女王的兒孫們孝順多了。

    歷史原型與電影劇照

    這期間,雖然大多數印度人都是乖乖的順民,但英國的殖民統治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導火索是英國給印度僱傭軍發的子彈用了豬油、牛油來包裹,結果大家都受不了了——國家可以亡,皇帝和王公們可以被囚禁、流放,但是神靈和信仰絕不能被褻瀆。雖然起義很快被鎮壓,但是英國方面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許多婦女兒童死於暴亂中的仇殺。

    英國殖民者鎮壓完起義後,開始認真總結教訓。

    此種情形,如果換成俄羅斯來面對,肯定是要花點時間,殺光原住民,然後大量遷入俄羅斯族人,搞個居民大換血活動,來個徹底解決。

    當然,這麼整不是英國的菜,從鎮壓起義以後,英國的統治,表面上,貌似開始變“溫和”。

    從導火索上就可以看出,印度人對“神”的認同感要遠遠高於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九十年後的印巴分治,再次證明)。要想再相處下去,就不能影響他們“拜神”。所以,從此印度的宗教信仰和各種民風民俗基本都得到了充分保證。

    然而,早前英國人大力譴責和堅決取締的印度陋俗,如寡婦殉葬、溺殺女嬰、童養媳制度等等,某種程度上又被默許,深得印度人心,儘管這些都是英國人深惡痛絕的。為了安撫印度上層人士,女王詔書宣佈:“要像尊重我們自己一樣尊重王公們的權利、尊嚴和榮譽。我們將堅持尊重和維護世襲土地所有權利的堅定意志。”書面上,讓那些印度王公找回來滿滿的自尊。

    英國也的確做信守了承諾,從1858年到1947年英國撤離次大陸的90年時間裡,沒有一個土邦因某種原因被取消或被兼併。在英國政府新推行的控制加拉攏甚至庇護的政策下,印度王公們“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死心塌地效忠於英國”,印度各土邦從此成為“不列顛印度統治權的基本支柱”。

    (下圖,1926年,印度王公Alwar為英國客人組織的龐大獵虎隊伍,共有300多人和12頭大象。這接待規格,已經不能用“熱情”二字表達了)。

    同時,在印度大興建設工程,發展教育醫療事業,興修水利系統,公路、鐵路網...打下了印度的工業基礎。

    在這些領域,產生了最早的印度精英階層。上世紀的印度國大黨,一面領導著印度搞獨立運動;一面還對英國統治充滿了深情,多次表達了對英國的感謝和肯定。

    不可否認的是,印度被殖民的過程中也不乏被壓榨、欺凌的“血淚史”。除了大起義被殘酷鎮壓,英國人日常作威作福欺壓印度人以外,還多次出現了毀滅式的“大饑荒”(英國人在收成減產的情況下堅持出口印度糧食,導致數百萬英屬印度原住民人餓死)。在印度獨立前的最後一次饑荒中(1946年),剛剛下臺的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竟輕蔑的說:“印度是殘忍的民族,有著野蠻的宗教。饑荒是他們自己的錯,有沒有饑荒,印度人都會像兔子一樣繁殖。”

    然而,印度獨立後,印度歷屆的總統,總理等社會精英階層,基本上都是英式教育制度下培養出來。這些人對於英國的文化和觀念是十分的認同,對於英國帶著發自內心的感恩之情。因此,他們上臺後也沒有抹黑英國,反而表現出了明顯感激的意思。

    這些精英階層代表了印度的主流社會,主流社又會影響價值觀、各種輿論和文化教育領域,帶動媒體選擇性的正面報道。這麼著幾代人教育影響下去,現代印度自然就對英國充滿了感激;有仇恨的早就在大饑荒中給餓死了,或者世代都是刷廁所的低種姓群體,本身又是文盲,根本沒有話語權。

    還有一點,個人覺得,那就是印度種姓文化影響。種姓制度把印度人分成三六九等(4個種姓,外加一個等外品——賤民)區分種姓,除了看姓氏和職業外,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膚色越淺,種姓越高 。不過,一般情況下,再高貴的婆羅門也白不過英國人(畢竟印度天天暴曬,英國整日陰天)。 是不是印度人對白皮莫名的情愫也給英國人增添了一份好感?

  • 11 # Wangquan

    薩達姆說過:沒有我的伊拉克什麼也不是。這話有點兒誇張。但套用這句話說:如果沒有英國鬼子的殖民統治,印度的確什麼也不是。也就幾百個村長,領一幫村民在打群架。

  • 12 # 速啟豐1

    因為印度文化使然。印度是自古以來就是亡國亡種多次的,為什麼叫印度阿三,就是因為他們當奴隸當習慣了。你對一個奴隸說,你和你的主子是一樣的人,是平等的,那奴隸一定會認為你大逆不道,會殺了你。英國人來了,比原先的主子還厲害,洋槍洋炮,比神聖的主還牛逼,那當然要做英國主子的奴隸的奴隸了,並以此為豪。

  • 13 # 扶搖直上到雲霄

    普通民眾自然不會反感,反感的都是一些當權者和政治家。說簡單點,普通民眾追求的無非就是生活,家庭合睦身體健康,能吃飽穿暖這就足夠了。至於誰當政,跟普通民眾好像區別不大。所以只要民眾能活下去這就是一個底線,如果超越了這個底線,民眾便起來造反。

    而當權者和政治家不同,他們是國家的統治者,權力都掌握在他們手中。他們自然不會歡迎入侵者,一來入侵者會侵犯他們的利益,二來,入侵者會妨礙他們的野心。因為每一個當政者都追求受到萬人敬仰,都想建功立業以及對權力的渴望。所以他們會千方百計地去提高自己的權威,而入侵者就是他們最大的障礙。所以他們很反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底層的老百姓永遠都是最苦的。

  • 14 # 海中巖haha

    不僅是英國,很多國家都是這樣如東南亞那些國家,最明顯的是菲律賓,從來不反抗侵略,誰來打他們就投降當爺爺供著。菲律賓的爺爺先是西班牙人,然後是美國人,然後是日本人,然後又是美國人,他們一個也不恨,反而引以為榮,他們說中國侵略他們,事實上類垃圾國家的特點就是誰侵略他們誰就是正確的,重要的是有實力,有實力就是爺爺,不能佔領他們的就是孫子,因為中國沒佔領過他們,所以看不起中國,天天和中國作對。回到印度,印度不僅是被英國侵略,侵略過印度的國家象天上的星星數不清,印度出現穆斯林就是因為阿拉伯的入侵,出現種姓制度就是雅利安人入侵,總得來說高種姓的人長得白,低種姓的人長得黑,英國人是白人天生就是高種姓的就是該統治他們的,誰能統治印度誰就是印度最可愛的人,日本人沒能佔領印度,如果佔領了印度,日本人就是最可愛的人了。這些垃圾國家的共同點就是侵略者是最可愛的人,實力強大就該侵略他們,如果比他們弱,他們就要侵略別國。

  • 15 # 非訁成勿扌尤

    很簡單,英國培養出來的精英階層親英,美國培養出的親美,日本培養出的親日,一個國家要想精英階層不被帶偏,必須保持本國文化的強大輸出和帶來的文化認同和歸屬。

  • 16 # 血染戰旗紅

    沒有英國的殖民統治就不會有現代的印度。

    在印度的歷史上,只有莫臥兒王朝建立了統一的國家。雖說這個莫臥兒王朝從建立到滅亡期間共有三百年左右,但他真正統一印度的時間卻只有一百年左右。換句話說,在印度的歷史上,只有一百年左右的時間處於統一狀態,其他的時間都處於分裂之中,就類似於我國的春秋戰國、五代十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那樣。也正是由於統一的時間短,印度人並沒有形成大統一的意識,他們對政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最多隻到邦這一級。正因如此,所以就有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對古代印度,與其說他是個國家,不如說他是個地理名詞更合適。

    那是誰讓印度人有了大一統的意識呢?是英國殖民者。正是英國殖民統治印度的兩百多年,讓印度人有了大一統的意識。從這個意義上說,英國殖民統治者才是印度的國父。

    另外,英國殖民者在統治印度的時候,不但教給了印度人大一統的意識,還為印度的現代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為了更好的掠奪印度的資源,英國殖民者就在印度修鐵路,修公路,修港口,建立配套的工廠、企業。另外,為了便於管理印度,英國殖民者還給印度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建立健全了印度殖民政府組織,制訂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如今印度還在享受著英國殖民者帶來的好處。

    另外,英國在殖民印度的時候,培養了一批親西方的政治精英,並將英語作為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如今印度能在美俄歐之間左右逢迎,到處都吃得開,這與印度國內的親西方勢力是分不開的。

    所以,對於英國殖民者,印度還是挺感激的。

  • 17 # 美麗的水田

    英國是一個對世界的影響力相當大的國家,也是擁有殖民地最多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沒有被德國法西斯打敗的兩個國家之一。 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例如:美國,澳大利亞,還有殖民地。世界通用語言也就是英語。(我們在學校學的就是英語) 為何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還有些感恩英國?那是因為英國帶來的政治體系,教育方式,民主等文明先進的制度提高了印度這一國家的整體素質。就象英國用了一百年的時間,把原來一默默無聞的小漁村,變成了舉世聞名的"東方明珠"香港一樣。澳門也是殖民地,但她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都沒能發展到香港的這個程度,可見英國的影響力之大。

  • 18 # 趙凡丁201

    〇古代印度自古以來並不是1個統一的國家,而是個地理概念。現代的印度國家是建立在英國的印度殖民地基礎之上的。

    〇2戰後,英國殖民勢力撤出印度前,客觀上為獨立的印度做了以下幾件事:

    ①現代印度的面積、版圖、國界為殖民時代英國人劃定的,為獨立後的印度所繼承。

    ②古代印度地區沒有統一的語言,建國後的印度以英語為官方語言,對現代印度國家保持穩定統一發揮了重要作用。

    ④英國當年為永久統治印度,在公路、鐵路等方面建立了較完善的基礎設施,留給了獨立後的印度。

    〇獨立前後的印度統治精英階層,與英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這個階層生活方式、思維模式已英國貴族化。大多數印度統治精英接受的是英國式教育。鑑於印度是“跪著造反”,採取“不抵抗主義”尋求獨立的,英國和平地向印度移交了主權,對此,印度統治精英階層,對英國存有仰慕、感激之情。

    〇英國統治印度200多年,並未打破印度以種姓制度為核心社會結構。英國人是透過對印度的邦國酋長、貴族階層的間接統治方式來治理印度的。印度廣大下層民眾,2000多年來受到都是婆羅門、帝剎利等上層階級直接壓迫、管理,至於國家一級的最高統治者是誰?他們是不問的,也接觸不到,長期處於麻木狀態。英國的殖民統治,對印度廣大底層民眾來說,無所謂憎恨,也談不上感謝。

  • 19 # HuiNanHistory

    殖民地和宗主國的關係是複雜的,不可一概而論。

    有些殖民地是痛恨殖民者,而有些則不然。你不能只用民族主義的立場理解英印關係,否則就會問出“為什麼印度人不反感英國人”的問題。

    當然,印度也不是不反感英國。

    只是這種情緒出現的時間,是幾十年前的事情,當時印度在爭取獨立。例如,聖雄甘地(Gandhi)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目的就在於此。

    如果印度人不反感英國,就不可能被甘地掀起抵抗的颶風。

    就是因為這種反感存在,英國才於1947年8月15日被迫向印度轉移主權

    不過,印度和英國的關係,也不單單是反感的態度,還有更復雜的層面。

    印度也是英國的帝國系統的成員。

    這句話的意思是:印度既是被殖民者,也是隨同英國殖民的一方,雙方關係是互動的。

    例如,1840年鴉片戰爭時清朝官員就發現:英國軍隊中存在“敘坡兵”(sepoy)。敘坡為波斯語的音譯,即سپاهی(sepāhi),意思是印度士兵。

    因此,印度對英國在全世界的殖民至關重要。

    不僅如此,在英國到來之前,印度只是分散的邦;英國對印度教的扶持和整合,使其統一化。

    總而言之,我們不能單純地將英國和印度的關係與仇恨掛鉤。

  • 20 # 北玄武

    二百年的殖民帶給了印度太多的變化,殖民時代的遺產從物質到精神都已經內化,已經成為了印度歷史與現實之一部分,如此怎麼能恨得起來呢。

    外在的,帶給印度最大的變化就是實現了印度的大一統。在英國殖民者到來之前,印度更多的是個地區概念,就好比說現在南亞一樣,根本不是個統一的國家概念。只是英國殖民者到來後,才將眾多印度地區邦國或攻滅至於英印殖民政府之下,或者不滅其土邦,但是進行全面掌控,無非也是在英印之下高度自治的“省份”而已。到了二戰之後,印度獨立,直接繼承了英印衣缽,不僅如此,還有過之無不及,還將土邦的王公趕下臺,直接歸於印度政府統治之下。如此,英國人“幫助”了印度實現了統一,還能恨麼。

    內在的,帶給了印度西式的政府體制,與英國一樣,印度實行議會內閣制,內閣總理掌握實權。這種體制,一方面讓印度對內更有張力,另一面更重要的,被西方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democratic 國家,那交往起來,就讓印度在西方世界遊刃有餘,成為了西方的香餑餑,加上與俄羅斯關係本就不錯,更讓印度的外交政策柔順光滑,通吃一切,好不痛快。

    英國殖民統治對印度帶來這麼大好處,怎麼能恨得起來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豬的哪些部位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