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水隱士
-
2 # 直言管他誰恕
這才是張良最讓人佩服的地方!!運籌帷幄之中 決勝千里之外,謀士之中幾人能及張良的智慧?!張良出身貴族,滿腹經綸,文武全才,張良是秦末漢初傑出謀臣,字子房,韓國(今河南省新鄭市)人 。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的先輩,在韓國五世位相。張良早年曾因刺殺秦始皇不成而隱居躲避;後追隨劉邦,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儲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劉邦順利脫身。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晚年,跟隨赤松子雲遊四海。張良去世後,諡號文成。 這叫功成身退,他比那些與他同時代的人都要睿智得多,放下權勢,遠離漩渦,得享富貴,貪戀權勢,最後很可能家破人亡。這是他的大智慧!!他比誰都看得透徹,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在下佩服的古代前輩中,張良絕對算一位![祈禱][祈禱][祈禱]
-
3 # 夏槐葉青青
1身體原因
張良本身身體不好。
2避免被嫉妒
張良作為謀士,嚴格說是沒有一般意義上的軍功的。但漢初功臣中劉邦給他的封賞是最大的,這肯定會被其他軍隊功臣所嫉妒,還是隱退為妙。
3避免被排擠
對於劉邦團隊而言,張良是外人,他一開始是作為韓王的下屬被派到劉邦那裡公幹的,只是後來留下了,他不屬於劉邦團隊的老人。一般情況下共患難易共享樂難,天下太平了,如果張良還在權力中樞,很容易被沛縣集團排擠打擊。
-
4 # 歷史是個大葫蘆
因為張良看到了劉邦的本性,或者是人的本性。可以共生死但是不能同享福。張良這等神仙人物肯定也算到了如果不離開劉邦的下場一定很慘。
-
5 # 小編虎哥
有人說張良是因為早就看穿劉邦會大量屠戮功臣,因此選擇退隱來保住性命。然而從後來劉邦屠戮功臣的軌跡來看,那些被劉邦殺死的功臣都是異姓諸侯王如英布或者試圖脫離中央依靠諸侯王的列侯,對於當年和自己一起從沛縣出來打天下的功臣他並沒有加害甚至於給他們高官厚祿惠及子孫。從這點看張良似乎不是劉邦的打擊物件,並且他早年就跟隨劉邦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不世之功,倘若他能夠出來為官的話必然能夠和陳平王陵等謀士一樣位列三公,並不需要逃避。
然而翻開張良的人生軌跡的話,你會赫然發現原來劉邦和張良並不是一路人,而且張良還曾三次拋棄了劉邦投奔韓國。張良和劉邦的合作只是各取所需而不是張良幫助劉邦奪取天下。張良是戰國時期韓國的貴族,他的先人五世相韓,對於韓國有著很深的感情,秦始皇滅亡韓國後,張良散盡家財謀報國仇,在博浪沙他收買刺客準備刺殺秦始皇,最終命中秦始皇的副車,功敗垂成不得不流亡天下。在這裡我們看到年輕的張良為了報韓國之仇甚至不惜學習荊軻刺殺秦始皇,可見他對韓國感情之深。
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張良依然在積極活動準備恢復韓國。於是他帶著自己的家人準備前往留縣投奔楚王景駒,適逢景駒敗死,於是他便改投劉邦。從這點看張良投奔劉邦並不是因為看中劉邦的才華,而僅僅是和劉邦合兵一處相互取暖,免得被秦朝消滅罷了。
投奔劉邦後的張良做的第一件事也不是怎樣幫劉邦擴充地盤奪取天下,而是透過劉邦認識項梁。並且說動項梁立韓公子成為韓王,自己則是撇下劉邦去輔佐韓王。從這點看此時的張良心目中要輔佐的並不是劉邦,而是韓王。
然而這個韓王成並不是一個可以做大事的人只是一個韓國的貴公子,並沒有什麼遠見。張良和他一起領兵收復韓國舊地,攻取數城後便遇到秦軍的反擊,所得的城池又被秦朝給奪走。面對這樣的窘境,張良讓韓王守住都城陽翟,自己則領兵同兵力比較強悍的劉邦一起攻城拔寨,最終和劉邦一起攻下咸陽。從這一點看劉邦和張良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在張良的眼中劉邦是自己的合作物件而不是上司,在他心目中他真正的祖國是韓國,主人就是韓王,至於從劉邦攻取咸陽那也是因為韓國政權受到秦朝的嚴重威脅的情況下為求自保才做出的戰略決定。
劉邦攻下秦朝都城咸陽後,儘管張良幫助劉邦從項羽的鴻門宴中逃跑。但是當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時,韓國又再次被項羽復了國,韓成被封為韓王,劉邦被封為漢王的時候。此時的張良又一次拋棄了漢王劉邦跟隨在陽翟的韓王成。從這點看盡管和劉邦一起滅了秦朝,從項羽的鴻門宴中逃脫,但張良還是選擇了韓國和韓王成。
在項羽分封諸侯之後,張良不僅放棄了劉邦投奔了韓王成,臨走時還坑了一下劉邦,他知道劉邦的兄弟都是沛縣人,都不願意在漢中巴蜀生活,於是張良便給劉邦出了一個餿主意,那就是將棧道燒掉。燒掉棧道明是為了向多疑的項羽表明自己無東顧之意,可也為後來漢軍奪取關中製造了困難,若非後來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恐怕漢王劉邦將會永遠被困在漢中。
正在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時候,項羽控制的韓地,並將韓王成囚禁在自己的大本營彭城,而此時的張良並沒有和劉邦在一起,而是死心塌地地跟著韓王成。一直到不久之後項羽以韓王成勾結劉邦為由將韓王成殺死後。項羽的這一舉動最終讓張良的復韓夢想破滅,同年冬天張良躲過項羽的監視再一次灰溜溜地逃到自己的老搭檔劉邦身邊,與此同時後來韓王信也投奔的劉邦跟劉邦集團一起對付項羽。明朝學者李贄曾經說過:項羽此舉為漢驅一好軍師,可見張良投漢其實也非為劉邦而是項羽所迫,和他刺殺秦始皇一樣對付項羽是為韓國報仇非要成就劉邦的帝業。
因而在擊敗項羽之後,劉邦被各路諸侯的擁戴為皇帝,而韓國也被劉邦復了國,他的使命也完成了。只是精明強幹的韓王信成為了韓王,而劉邦也準備給張良以封賞卻被張良拒絕了。無比睿智的張良認識到打敗項羽之後,劉邦的下一個目標將會是異姓諸侯王,而自己又是韓國貴族之後,又多次參與復國行動,一旦劉邦與諸侯王發生衝突的話自己該如何選擇呢?是選擇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劉邦還是選擇自己為之奮鬥一生的韓國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選擇了退隱,退隱其實是他唯一的選擇。倘若他接受劉邦的封賞成為漢官的話,一旦劉邦對韓王信下手,張良可能被懷疑為內應,其下場可能就和淮陰侯韓信一樣。而如果接受韓王信的話,那就直接和劉邦處於對立面,韓王信精明強幹,又有張良為輔佐無疑威脅到中央的統治地位,其結果必然是加快韓王信和韓國的覆滅。在這兩邊都不討好的情況下,張良選擇退隱,而且他的封地也非常講究,他選擇和劉邦初次見面的留縣作為封地是為留侯以表達自己對劉邦的感情。也正是他的這個安排最終讓這個必死之局迎刃而解。
-
6 # 陳健4396
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在輔佐劉邦滅秦、滅項羽後,擔心自己功高震主,深藏功與名,退隱求仙,得以善終。
張良素多病,曰:“家世相韓,為韓報仇強秦。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
我們翻閱史書,可以知道張良功成退隱,主要是下面三個原因:
一、滅秦仇已報
張良出身於韓國貴族世家,祖父連任三朝宰相。父親繼任韓國兩朝的宰相。到了張良這一代,韓國越來越衰弱,終於被秦國滅亡。張良全家都失去了高官顯爵,張良對秦國不僅有國仇,還有家恨。他散盡家財,招募刺客,在博浪沙用大鐵錘集中秦始皇副車,行刺失敗,亡命天涯。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反秦,各地反秦武裝群起響應。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反秦起義。後因自感身單勢孤,只好率眾投奔景駒,在路上遇到了劉邦的部隊。張良和劉邦相談甚歡,劉邦對張良的計謀言聽計從,心領神會,張良覺得自己遇到了明主,就決定留下來輔佐劉邦成就滅秦大業。
劉邦張良密切合作,帶兵西征伐秦,一路連戰連捷,率先進入咸陽,秦王子嬰無奈投降,秦國滅亡。
張良滅掉了秦國,國仇家恨都報了。張良人生最大的目標實現了。
二、功高怕震主
張良輔佐劉邦,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出了很多奇謀妙策,不僅在滅秦過程中起到巨大作用,還在後面的楚漢相爭中立下奇功。
漢朝建立,劉邦登基做了皇帝后,大封功臣。
因為張良功勞大,漢高祖劉邦令張良自己選三萬戶做食邑。張良牢記,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古訓,堅決辭謝了三萬戶的封賞。只請求把留地封給自己,劉邦同意了,從此張良被稱作留侯。
張良覺得自己大仇得報,以平民之身,封萬戶,位列侯的個人奮鬥目標也已達到,平生了無遺憾。
張良深知功成身退的道理,又目睹韓信、英布、彭越等異姓王的下場,決定遠離權力中心,從此退隱,以免功高震主,不得善終。
三、多病求長生
張良的身體一直比較弱,所以他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隱居修仙,祈求長生。張良在退隱之後,離開都城,尋找師父黃石公,從此離開了朝廷。
綜上所述,張良輔佐劉邦建立了帝業之後,因為大仇已報,個人奮鬥目標(萬戶侯)已經實現,多病求長生,功高防震主,毅然而然放棄了榮華富貴,退隱江湖,得以善終。
-
7 # 雨沐青峰
明哲保身吧,以張良的智慧,當然清楚“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更何況有彭越、韓信的例子擺在面前,張良選擇功成身退自然是不想步他們的後塵。
張良,秦末韓國人,其家五世相韓。秦滅韓後,張良散盡家財求取刺客,於博浪沙刺殺秦始皇,為韓國復仇。失敗後,張良隱居躲避。
後於下邳遇黃石公,透過三試,被授與《太公兵法》。
陳勝、吳廣起義後,各路反秦力量紛紛揭竿而起。矢志滅秦的張良也拉起了一支隊伍,豎起了反秦大旗,後遇到在下邳發展勢力的劉邦,兩人一見如故。張良認定劉邦是能成大事的明主,遂投入其麾下。而劉邦對張良也格外的信任和器重。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在劉邦奪取天下的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不可或缺的作用,與蕭何、韓信一起,被譽為“漢初三傑”。
在劉邦對開國功臣的清算中,韓信被汙謀反,慘遭誅殺。蕭何委曲求全,為消除劉邦疑心,自汙名節。而張良則效仿范蠡,急流勇退,得以保全性命與名節。
-
8 # 談昆明
謀士都是智者。深知飛鳥盡,弓箭藏的道理。君主一般可共患難,但不能共富貴。
前有范蠡勸文種不聽,後被迫自殺。後有韓信不聽萠越之言被殺。還是學學范蠡功成身退,歸隱山林為妙。
-
9 # 張德慶
張良是個明白人,政治明白,人性明白,寡慾者自無憂,順天時,知天命,不去做強求的事,歸隱無須山林,大隱於市,小隱於朝,子房先生算是自古名臣中能夠做到功成身退的第一人了!
-
10 # 靜心匠道
張良輔佐劉邦後,為何歸隱?
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
先看看張良家族的歷史
先還原一下歷史上的張良,其生活時代在(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張良祖先非常顯赫,是戰國時代韓國貴族階級,為戰國七雄之一,韓國之五代國相(連續經過五代)。可見其家族的地位之顯要。張良父親叫張平,韓國的宰相之一。 但是隨著秦國將韓國滅了,張良完全失去了上崗做繼承宰相機會。同時韓國張家也喪失了貴族地位,張良被迫,流落民間,秘密的進行反秦的活動。
再看看張良的人生經歷,就是心理的發展。
張良後世成為道家人物,也是這段時間。親身經歷了由貴族到平民,由平民到逃犯,由逃犯變謀士,由謀士變貴族的過程。起人生算是波瀾壯闊的。在黃石老人的指點下,張良接觸了道家,並利用道家的哲學理念,幫助了農民起義軍,為最後奪取為劉邦以平民奪取天下,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人生種種經歷,讓他看透了世間的富貴榮華,各種的起起落落,逐漸對俗世起了出離心。慢慢的由一個熱血的反秦鬥士,逐漸過渡到道家修行上來。
道家在中國本土宗教,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精神永恆為目標,道家說“生者如寄”,直接把現實看穿,認為人好象是一樣東西暫存在世間,其身體是“臭皮囊”而已,人命都是這樣,何況身外之物,還有什麼可執著?道家思想則界於入世和出世之間。道家最鮮明的特點是獨善其身,淡泊名利,不願受到名利的羈絆,提出:“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道家認為,計謀不是大道,道家自身也從不把計謀看做是大智慧的表現,更不把它納入到道家正宗的修習內容當中去。而張良也很清楚知道這點,所以也慢慢放棄了高位。
再說說張良健康上的問題。
張良的身體素質上,估計是貴族出身,不事勞作。身體的健康一直不算很好,算是體弱多病的那種。
最後,張良的歸宿。
張良的晚年,藉口說要跟赤松子修行,而離開了權力中心,希望去雲遊四海。
公元前186年(漢高後二年),一代英才張良仙逝,加封諡號文成侯。韓國張氏家族在經過了秦末漢初動盪,最後由張良進行再延續,張家延續道家傳統,特別到來東漢末年,後世的子孫出了一個張天師,也就是張道陵,最後在四川巴蜀創立了“五斗米道“
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是專門為張良寫的。(大家有興趣去看看)
上面幾個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張良在幫劉邦的過程中,慢慢由於身體和心理的改變而逐漸對權利和世俗失去了興趣,並按道家理論,做到功成身退,歸隱田園。
-
11 # 婉兮歷史
正所謂敵國破謀臣亡,這是自古不變的硬道理,可是有時候當局者就是迷,當局者容易自誤,而張良之所以歸隱這是因為張良看得開啊,自古開國功臣與皇帝都是共患難易共享福難,多少人看不透其中的奧妙所以後來就被皇帝一一處理了,而張良的及時抽身退步正是明智之舉啊,這說明張良不僅智商高情商也很高。
漢初三傑張良、韓信、蕭何就跟後世朱元璋身邊的劉伯溫、徐達、李善長一樣,但是為什麼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獲得了善終,而同樣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劉伯溫卻下場淒涼呢?這就是劉伯溫活的不如張良通透明白,並且還故作聰明自毀長城可見有時候智商高的人情商未必高。
張良歸隱是明智之舉,這是大胸襟大智慧,並且張良是深諳人性懂得生存之道的智者,論計謀後世的劉伯溫或許可以與之相比較,但是論情商劉伯溫差了不是一點半點。其實何止劉伯溫不如張良,就連李善長也不如蕭何,的確此二人後勤工作做的都不錯,但為什麼李善長落得被滿門抄斬的下場而蕭何卻得到善終了呢?
首先說論工作的話兩個人的能力的確是不相上下的,但是論忠心李善長比不上蕭何,都說韓信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受到劉邦的重用是蕭何舉薦的,而韓信之死也是蕭何從中幫忙的,其實看似是呂雉殺了韓信,實則沒有劉邦的授意呂雉殺不了韓信,而蕭何心裡也不願意韓信死可是蕭何的心告訴自己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忠於漢王,所以韓信死了而蕭何卻沒事。
但同樣李善長對朱元璋沒那麼忠心,胡惟庸是李善長舉薦的,並且後來胡惟庸想要謀反李善長竟然說等我死了你們幹什麼我也不管了,其實李善長要是聰明的就應該第一時間告訴朱元璋,可是李善長這個態度就讓朱元璋惱怒,後來處理胡惟庸案子的時候順便清理了李善長,李善長這一點屬實不聰明啊,所以歷史是有相似之處但是歷史也不會重演,古人的前車之鑑後人未必看的明白想的明白啊。
-
12 # 趣萌文化
張良幫助劉邦建立大漢,功成後為何選擇歸隱?從張良是韓國貴族,效忠自己的祖國是他的本能的角度分析
張良被譽為是秦朝末年以及楚漢爭霸時期的第一位謀臣,在我國曆史上的評價還是非常高的,據說在劉邦平定天下的過程當中,有六成的計策都是張良奉上的,而劉邦之所以最終能夠安定天下與張良這個人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比如說在鴻門宴當中,張良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不是因為他與項伯的交情,如果不是因為他對於實際的洞察以及他給劉邦的出謀劃策,想必楚漢爭霸也就不會上演了。
事實上,張良在謀臣這一方面還是非常的出色的,他是一個十分具有才華的人,並且為人也十分的恭敬謙和,在得到了楚南公給予他的兵書之後,更上一層樓,成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謀臣,在那樣天下大亂的時代裡,有很多能夠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極少有人知道它最終的結局是什麼?按理來說,這樣幫助君主安定天下的功臣都會名留青史,並且在朝廷當中官居要職,就像幫助秦始皇一統天下的蒙恬、蒙毅等人一樣,像輔佐周武王姬發進行武王伐紂的姜子牙那樣,會成為朝堂之上的中流砥柱。
可是張良卻不一樣,他在劉邦安定天下之後選擇了歸隱,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也沒有人知道它最終的結局是什麼?張良的輔佐是劉邦最終能夠成功的重要原因,按理來說,他應該享受朝廷的俸祿,也享受大漢王朝給予他的榮耀,可他為什麼在那樣的時代裡選擇了歸隱呢?我們今天就來重點的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一下張良選擇歸隱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張良助劉邦建立大漢後,為何選擇歸隱?
很多人說,張良之所以選擇歸隱是因為他厭倦了爾虞我詐的生活,同時他又是一個經歷了無數紛爭的人,對於這樣一個人來講,他希望餘生能夠平淡地在安穩中度過,並且張良曾經是韓國的貴族,享受過無數的榮華富貴,對於他來講,一些官職或者是金錢的誘惑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最終張良摒棄了這些世俗當中的因素,選擇了歸隱山林,退出了這個已經滿目瘡痍的天下,但是事實的情況真的是這個樣子的嗎?
如果張良真的是隻想過平淡的生活,那麼他實際上不需要在韓國滅亡之後,又選擇輔佐劉邦;秦朝安定天下,他一樣可以過平淡的生活,甚至他完全可以遠走他鄉,哪怕是楚漢爭霸恐怕也威脅不了他的地位,所以張良的歸隱實際上是另有原因的,而歸根結底,我們可以透過兩個方面來對這個事件進行一下分析。
劉邦對待功臣的態度讓張良警覺
第一個原因則就是劉邦對待功臣的態度問題,古代的功臣良將們,都盛傳著一句話,叫做“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國家定,功臣亡”。根據已有的歷史情況來看,在大漢王朝開國時期,立下汗馬功勞的人無一例外都是這樣的結局,最廣為人知的當屬韓信了。據說韓信在劉邦打天下時候就暴露出了他的野心,用他的軍事才能以及他的將軍地位威脅劉邦,讓他做一個齊王,在安定天下之後,他又是手握重兵,同時在打天下的過程當中,他還功高震主。
韓信被呂雉殺死,為劉邦除去心患
這樣的一個人,哪怕他後來沒有造反的可能,卻具有造反的能力,畢竟淮陰侯韓信被譽為一代兵仙,在領兵打仗這一方面沒有人能夠比得過他,劉邦原本就是一個市井的小混混,那個時候天下也是剛安定,如果韓信真的想要謀反,那麼最終的結果對於劉邦來說很有可能不是一個美好的結局。
所以,韓信就成為了劉邦的眼中釘、肉中刺,恰好那個時候呂雉需要另闢蹊徑去加重他在劉邦心中的地位,以為自己謀取出路,所以韓信的人頭就成為了呂雉的跳板。據說韓信曾經與劉邦約定,如果他以後真的要死,那麼也要“不見天、不見地、不見兵器”,所以最終呂雉在殺韓信的時候是先用棉布將其包裹住,然後用削尖的竹竿刺死的,方式可謂是極其的殘忍,韓信最終的結局也異常的悲涼。
劉邦欲殺死樊噲,蕭何用貪汙來保全自己
除去韓信之外,蕭何在那種情況之下只能用貪汙來保全自己,因為劉邦堅信一個人若有所圖,那麼必定是好拿捏的,而這個人貪的是錢財,並不是什麼危及到權力的東西,這樣自己手上就有了他的把柄,拿捏起來也就十分的方便,蕭何因此才保全了自己,但生活起來也是戰戰兢兢的。
而那個在鴻門宴上不顧自己安危去營救劉邦的樊噲,同樣沒有落得一個好的下場,在劉邦與呂雉的較量當中,樊噲成為了被牽連的人,劉邦命陳平和周勃去收繳樊噲的兵權並秘密的誅殺於他,好在陳平和周勃已經投靠了呂雉的陣營,這才保全了樊噲一命,即使如此,比起韓信,他的結局也是好很多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的結局也是非常慘烈的,在劉邦打天下的過程當中並作戰立下汗馬功勞的彭越被剁成了肉醬,英布、京布等人都不得不透過謀反來保全自身,最終被劉邦鎮壓戰死沙場或者因為不知名的原因枉死。
張良識破劉邦偽裝的面目
這些人雖然曾經在跟隨劉邦的時候被他器重,但最終要麼是無法生存下去,要麼也只能膽戰心驚的苟活。而劉邦這個人雖然是十分善於偽裝的,可是一個人的秉性無論再怎麼偽裝和隱藏都是能夠從細節方面流露出來的,張良是一個十分善於察言觀色的,同時作為那個時候的謀臣之首,他有豈能看不出劉邦的性格和心思,所以為了避免自己最終也得到這樣的結局,歸隱倒是一個十分好的出路。
而其中的一個細節也證明了我們這種猜測,那就是張良並不是在劉邦安定天下之後就立馬選擇歸隱的,我們在大漢王朝成立之後的很多事件裡都能夠看到他的影子,最出名的莫過於商山四皓事件。當時呂雉正在經歷廢立太子的風波,就在劉邦下達詔書書的那一刻,卻發現自己的兒子請來了自己派人請了無數次都沒能請出山的商山四皓,而商山四皓之所以能夠出山,就是因為張良給劉盈出的計策。
所以在時間上面我們可以看出,那個時候的張良並沒有歸隱,而是見證了大漢王朝初期朝堂之上的血雨腥風,在此之後便沒有了他的身影,因此我們可以猜測張良是在見證了朝廷之上的波詭雲譎之後選擇歸隱的,所以那些功臣們最終悲慘的結局以及劉邦冷漠寡情的性格,是他選擇離開朝堂的一個重要原因。
張良是韓國貴族,真正效忠的是自己的祖國
出身貴族的張良對於韓國的執念,我們都知道張良實際上是戰國時代的韓國人,他作為一個貴族,作為一個文臣名士,對於自己原本的國家是擁有著一種執念的,這種執念讓他固執地去效忠於最初的國家,而無法在心底裡真心實意的去承認大漢王朝的絕對性統治地位。
當然有人會說,在戰國時代的很多謀臣武將當中,他們效忠的國家並不是他們原來的祖國,比如說商鞅,張儀,蘇秦等人;確實是這樣,但是張良與這些人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上面提到的商鞅,張儀等人,他們自幼接受的並不是貴族的教育,同時經歷的也不是身居高位的生活,可是張良不同,他是韓國真正的貴族,從張良的父親上數五代都是韓國的相國,如果那個時候韓國沒有滅亡的話,那麼張良將是韓國下一任的相國。
張良自幼受韓國貴族教育,本能地效忠韓國
對於這樣一個人,他自幼接受的便是貴族的教育,對於土生土長的韓國有著一種本能的執念,也有著一種本能的效忠,這其實是那個時候大多數貴族子弟,或者說文臣名士的一個共同特點,事實上,在古代的一些文臣名士當中,都有著一種念舊和懷舊的現象。
比如說發生在晉文公重耳身上的一則故事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那個時候晉文公重耳剛剛回到經國登上王位,便把自己在逃難時所穿的舊衣服打包扔掉了,可是這個時候她滿朝的文武大臣去萌生了一種危機感,認為君主是一個不懷舊不念舊的人,他可以扔掉他的舊衣服,那麼總有一天他也可以扔掉臣民,所以被逼無奈地重耳只能把那些舊衣服又撿了回來並且好好的珍藏,這下那些朝廷的大臣們才算是安心了,這其實就很好的表明當時名士對於舊事物的一種懷念以及守護意識。
對於張良來講,韓國是他的國,更是他的家,如果他對於韓國沒有執念的話,那麼就不會在韓國滅亡之後策劃韓亂事件,企圖迎回韓王安重新建立韓國,再次進行抗秦活動。也不會在韓亂失敗之後又策劃刺殺秦始皇的事件了,這一切其實都表明張良對秦國是有著一種本能的痛恨的,而這種憤恨正是來源於韓國的滅亡。
張良心中的祖國是韓國,輔佐劉邦也是為韓國復仇
所以在張良的心裡,他唯一承認的祖國只有韓國,而之所以輔佐劉邦去消滅秦國,一部分原因可能真的是為天下的黎民百姓著想,希望他們擺脫水深火熱的生活,但更多的實際上是想要為自己原本的祖國韓國復仇。
事實上,如果有可能,張良是希望韓國能夠重新登上歷史的舞臺,重新掌握權力,重新在中原地區佔據著一席之地的。可是作為一個能夠很好的把握天下局勢的謀臣,他內心也十分清楚,韓國已經成為了過去式,更何況大漢王朝也已經建立,自己曾經的祖國只不過是一個過去罷了,人們只能夠透過史書當中隻言片語的記載去了解,想要它再次的重生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在為韓國復仇之後,在秦朝滅亡之後,在大漢王朝獲得了整個天下之後,張良選擇了歸隱,一方面是出於對政治朝堂的波詭雲譎的不屑,一方面也是用這樣的行為去祭奠曾經的祖國。
綜述
筆者認為,張良之所以最終選擇了用歸隱的方式來結束自己傳奇的一生,並不是因為真正的嚮往田園的生活;事實上,我們縱觀整個古代歷史的發展,沒有哪個人是真的嚮往田園生活的,所有的人都明白,無論做一個文臣也好,還是做一個隱士也好,都不如做官來的實在。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學說就成為了中國社會的主流,儒家學說所推崇的是積極入仕,那個時候的名人異士自然受這樣的影響比較深,而即受此影響,就必定不會真心的嚮往田園的生活,當然像是梅妻鶴子那樣的人確實存在,但是畢竟是少數。
如同陶淵明那種,雖然他說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雖然他說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但他依舊是要需要透過做官來解決自身生存的困境的,很多人都崇拜於他的不為五斗米而折腰,卻忽略了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前提是他要有能夠獲得五斗米的資格,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的陶淵明實際上是在官場當中掙扎的。
我們縱觀陶淵明的一生,也可以簡單粗暴的來講,他就是有錢有生活費了就“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沒錢沒生活費了那麼就去做官,等到賺足了生活費就選擇了“不為五斗而折腰”。事實上,中國歷史上許多的隱士或者說嚮往田園生活的人都是這樣的一個心態,他們並不是真心的就想去過田園的生活,去過清淡的生活,而是因為世俗所迫不得已才走了那樣的一條路。
筆者認為,張良也是如此,不然在大漢王朝成立的時候,他就選擇了一塵不染的離開,而不會在呂雉和劉邦的鬥爭當中還能看到他的影子,所以說張良是真的嚮往平淡安穩的生活而去隱居的是站不住腳的一種推斷。
不過歷史畢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對於一件歷史事件有著不同的理解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還需要正確的去看待人在歷史當中的選擇,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理解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及所發生的歷史事件。
-
13 # 東方絲綢1812
張良輔佐劉邦的目的不是功成封侯。而是推翻秦朝。漢初個個開國元勳功高蓋主,危及皇權統治。給劉邦壓力不小。功成身退是張良的明智選擇。
-
14 # 史料五千年前言
作為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憑藉著自己超群的智慧聞名天下、流芳百世。可以說劉邦可以奪取天下,與張良的輔佐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在劉邦統一天下之際,張良沒有請求高官厚祿而是選擇歸隱,這一行為背後蘊含著張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在筆者看來,張良是一位出身高貴,足智多謀但卻淡泊名利的謀士。張良是韓國貴族後裔, 而“五人集團”中的其他四人不是平民就是遊民。
張良的大智慧:審時度勢、急流勇退張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謀士, 而是戰略家。其最高明之處並不是智商層面上的足智多謀,更多的體現在他超高的情商,即在劉邦統一天下後,自己選擇功成身退。在古代歷史上,他是少有的可以做到“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
要知道,劉邦在稱帝以後,對於張良是十分感激的,並拜他為“帝師”,封地無數。他覺得自己可以一統天下,主要靠張良、蕭何、韓信三人的盡心輔佐。不過論功績,韓信、蕭何本應在張良之上,但劉邦卻推張良為“三傑之首”,其地位可算得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如此崇高的地位,想做到急流勇退,對於常人來說是十分困難的。“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樣的道理在平日裡誰都明白,可真面臨如此情景時,真正能做到不戀權位、功成身退的人,又有幾個人呢?
結論在後來,事實證明:張良是具有大智慧的,他的做法也是最正確的。漢初三傑的蕭何雖然一直小心謹慎,但奈何被看他不順眼的劉邦一直故意找岔,因此被治罪下獄,後僥倖得脫;而韓信的下場最讓人感到可憐,被冠一謀反之罪而被誅滅三族。
只有張良,不僅倖免於難,並且一直深受劉邦的信任,贏得呂后的尊重。張良若非具備超人的智慧與脫俗的境界,實難潔身自好、免於罹難。這一切都歸功於張良可以一直保持清醒的頭腦,能夠審時度勢,急流勇退。
-
15 # 歷史時燒錄
“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張良輔佐劉邦,在功成名就之時,選擇了歸隱,除了他本身淡泊名利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想成為“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之人。
謀士的最高評價:“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張良:漢初三傑之一,秦末漢初時期最高權謀代表,其一生為劉邦獻計無數,奠定了劉邦最後勝利的基礎。
一、張良獻計智取嶢關
公元前208年,楚懷王立下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率軍西進,直撲咸陽。劉邦一路過關斬將氣勢大勝,來到嶢關後,劉邦想要憑藉自己的兩萬人馬,強行攻關。
這時張良挺身而出獻計道(大致意思如下):
“秦軍仍然很強大,不可輕視,我聽說嶢關守將是屠夫的兒子,市井之人最為利動,沛公您先留守軍營,派人先去,準備五萬人的吃的,在各個山頭擺滿旗幟,然後派酈食其前去誘降敵將。”
張良此計核心有兩點:
故作疑兵,示敵以強,使敵人感到恐懼,從而增加敵人投降的可能性。以利誘敵,誘惑敵人投降。良說曰:“秦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願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持重寶啖秦將。”——《史記·留侯世家》
劉邦聽從張良的計謀,敵人果然投降,敵軍要與劉邦軍要合兵一處,繼續前行咸陽,這時張良又順道:
“敵人投降,只是敵將因利投降,敵方士兵並不一定想要投降,不如我們趁他們人心動盪之際,派兵攻打他們,必定可以大獲全勝”
良曰:“此獨其將欲叛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史記·留侯世家》
劉邦又聽從張良的計謀,發兵攻打嶢關,果然大獲全勝,拿下嶢關。
二、獻計割地得人心
劉邦憑藉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關中,平定三秦之地,又聯合各路諸侯直取項羽老家彭城,但是無奈被項羽率領三萬鐵騎橫衝直撞,漢軍大破,劉邦險些命喪當場。
彭城之戰後,劉邦陷入深思之中,一日劉邦問張良道:
“如今我想捨棄函谷關以東的一些土地作為封賞,誰能為我所用,幫我破楚呢?”
張良答道:
“九江王英布身為楚將,卻與項羽貌合神離,若以利誘,可為我所用;彭越隨齊王反楚可為我所用;大將軍韓信計謀無雙,可獨當一面,為我所用”
劉邦重用三人,果然最後幫助劉邦破楚的正是這三人。
張良為劉邦獻計無數,劉邦最後感慨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
最瞭解劉邦的人:不是劉邦的眾發小,而是後來的張良若說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最瞭解劉邦的人,那他一定是張良,這與張良的職業有關:“謀士”!
韓信的工作內容是思考:敵我雙方士兵、天氣變化、地理地形,從而“戰必勝,攻必克”,打勝仗。
工作地點:戰場前線
蕭何的工作內容是思考:民計民生、收納賦稅、戰後補給,從而“源源不斷補給前線”,穩定前線戰線。
工作地點:大後方
張良的工作內容是思考:天下大勢走勢、敵我雙方將領心理、人性的弱點,從而“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工作地點:劉邦身邊
正是因為工作性質與工作地點的不同,使張良成為了最瞭解劉邦的人!
一、沛公入咸陽,“貪念”美女金銀
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率先進入關中,來到咸陽的秦朝宮殿。劉邦被這裡的富麗堂皇、這裡的美女如雲所深深的吸引,一心想留住在這裡。
對此,樊噲大為勸阻,但劉邦卻不為所動,張良見此,苦心相勸:“正是因為秦國無道,我們替天下剷除殘暴,方能來到這裡,而我們不以清廉自居,卻坐享美女金銀,豈不是助紂為虐,和秦朝並無兩樣?”
劉邦聽此才退出秦朝宮殿,張良為因此看到了劉邦的貪婪,與旁人並無兩樣。
二、暗中提醒劉邦封韓信
在楚漢滎陽對峙的時候,韓信攻下齊國,向劉邦請封為齊王,劉邦見韓信派使者主動請封,大為憤怒,幸好張良在旁,暗中提醒劉邦,劉邦這才善待來使,並同意的韓信的請封,封韓信為齊王。
後世人看待這件事情,往往以劉邦臨陣反應快為出發點,但是也可以側面看出,劉邦並不是真大度之人,對待功臣的封賞,也並不全是發自內心的。
張良身為劉邦的“身邊人”,對此感覺定會更敏感,劉邦封賞韓信為齊王的背後是劉邦的憤怒,那麼劉邦封賞別人呢?封賞自己呢?又是否會心甘情願,這引起的張良的思考。
綜上,張良是最瞭解劉邦的人,他知道劉邦的王者氣概、雄心壯志,他也知道劉邦的流氓習性、虛情假意。
張良拒封:除了淡泊功名利祿,更多的是明哲保身經歷艱難險阻的七年,劉邦等人終於修成正果,到了享受勝利的果實的時刻。
劉邦大封天下,張良雖然沒有立下軍功,但是劉邦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為名,讓張良在齊地挑選三萬戶食邑作為封賞。
但是張良卻說不敢當委婉拒絕了,張良最後只接受留縣的封邑,被封為留侯。
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史記》
三萬戶的食邑不誘人嗎?當然誘人,那麼張良為什麼要拒絕呢?最大的原因就是明哲保身!
張良十分清除人都是會隨著自己不同的處境而發生變化的,項羽如此、韓信如此、劉邦也是如此,尤其是摻雜到權力之中,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
韓信、彭越、英布等受封異姓王,擁有實權,榮耀至極,但也都只是曇花一現,難逃厄運。
蕭何、樊噲等人,參與政治,手握大權,但是蕭何不得不“誣陷自己”,給自己弄一個“貪財”的頭銜,樊噲最後更是被劉邦下定決心剷除。
張良論功勞不及韓信、彭越等人,論親近不如蕭何、樊噲,倘若張良同他們一樣,手握封地大權,下場不一定會比他們好。
所以,張良最後選擇放棄了權力、財富,而清心寡慾。
時燒錄品歷史有的時候謀反不在於你是否付之行動,而是在於你是否擁有謀反的實力,只要你擁有了謀反的實力,你便是謀反。
漢朝成立:誰擁有“實力”,誰便是皇帝劉邦最大的敵人。
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均是如此,張良不想成為劉邦的敵人,他也知道成為劉邦的敵人下場註定不會好。
所以,張良明哲保身,而他的保身之道就是隻出謀劃策,而不參與政治,不擁有實權。
張良也是一個自律的人,他起初的意願是恢復韓國,在他知道這已經是不可能後,他改變自己的意願為創造一個天平天下。
最後他成功了,大漢王朝成立,而張良則堅守本心,急流勇退,過上了清心寡慾的隱居生活,令人敬佩!
-
16 # 四季文史
張良輔佐劉邦後為何歸隱
張良,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之一。張良之於劉邦來說是左膀右臂,沒有張良便沒有劉邦的後來。張良最後之所以選擇歸隱,也算是政治家的一種急流勇退。從三個層面來說。
一、張良的“謀聖”不是虛名張良在僱兇刺殺秦王失敗以後,路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後來便一路追隨劉邦東征西戰。我們知道,張良骨子裡想的是滅秦,給劉邦只是暫時的“打短工”。
楚漢之爭讓劉邦雄霸天下,張良也為劉邦奪取漢中立下汗馬功勞。另外,鴻門宴上也可以看出張良的“非同一般”。他比樊噲要沉著冷靜,做事嚴謹,善於觀察和留心事物。在鴻門宴之前,他就已經買通對方之人,所以劉邦能夠成功脫身,沒有張良,劉邦也許已是“魚肉”。
後來大漢基業的建立,包括劉盈太子登基都離不開張良背後的默默付出,屬於典型的“實幹家”。可就是這樣一位悶聲幹事的人,後來卻退出江湖,選擇了歸隱。
二、功成身退,選擇歸隱劉邦開國之後,大宴群臣。在慶功宴上他曾說:
“天下得失,在於我知人善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 吾不如蕭何;統兵百萬,有戰必勝,有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此三人皆人中之傑,吾能用之,所以取得天下。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為我所敗 。”意思很明確,我劉邦能有今天,多虧張良、蕭何和韓信這“三傑”。可見此三人對劉邦奪取天下至關重要。但反思歷史我們會發現,一旦功高蓋主之後,就必然會引起政治的不和諧,如果不懂得權讓三分,勢必會招致殺身之禍。果不其然,蕭何和韓信最終都沒有得到善終,唯獨張良最終“跑路”。箇中緣由也許只有他自己才最明瞭。
首先,知己知彼。張良隨劉邦多年,深知劉邦這個街頭“流氓”為人秉性。他善於猜忌,而且小肚雞腸。這次南宮之宴,當時蕭何在關中、韓信在楚,唯獨自己在宴會上。劉邦每每把自己和此二人相提並論,他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因為劉邦最尊重、最崇拜的人,也是他最猜忌、最記恨的人。劉邦如此敬重三人,讓張良覺得無所適從、如坐針氈;
其次,黃老思想的“指引”。張良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謀臣忘;功蓋天下者不賞,聲名震主者身敗”的道理,加之他深受秦漢之際黃老道家思想的影響,與其“苟全性命”於亂世,還不如“功成身退”隱江湖,急流勇退才是最好的選擇;
第三,劉邦的成全。張良為劉邦奪取漢中地盤,確定了劉邦統一中原的基調。劉邦開國之後,論功行賞,給劉邦封留侯職位,但劉邦卻拒不受功,而且辭官歸隱。張良自己知道,自己剛開始投奔劉邦的時候,是不看好劉邦的。這次拒絕封賞,退隱江湖,也是是劉邦不計前嫌,自己見好就收才是上策;
第四,呂后的幫忙。劉邦易儲風雲在大漢王室也是沸沸揚揚。當時呂后之子劉盈已是漢朝太子,但劉邦後來鍾情於戚姬,轉而想立戚美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呂后請張良給出對策,張良建議請商山四郜來給太子助陣必能贏。後來,張良成功地將劉盈太子之位保住。張良能成功隱退,也少不了呂后在劉邦面前的美言。
三、反觀劉邦誅殺異姓王誅殺開國功臣是很多帝王和開國功臣的最終結局。誅殺開國功臣和異姓王不是劉邦首創,但劉邦絕對是非常有名的一個。
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翻開歷史我們知道,他誅殺的幾位功臣,位高權重,分封之後,隨著勢力的增長,他們一度威脅到大漢的穩定,儼然成了國中之國。所以這些昔日勞苦功高之臣,已經逐漸背離王室、背離初心。所以嚴格來說,劉邦誅殺他們,也是他們自己“取死”。再加之“家天下”思想的作祟,皇權必須高度集中,所以劉邦綜合這些因素,不得不對他們下死手。
張良審時度勢,急流勇退,既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劉邦。不得不說張良在這些人當中,還是獨具慧眼、才智超群的。
諸葛亮:仰其像不威,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成帝王之師。 劉邵:思通道化,策謀奇妙,是謂術家,范蠡、張良是也。周恩來:項羽打了一百個勝仗,頂不住張良一個主意,優勢變劣勢,只好求和。 -
17 # 逗你玩兒小破兒孩
漢初三傑,劉邦只把兵仙韓信殺了,除了他的仕途心最強外還有就是太厚黑了,劉邦殺了他是怕日後沒人能制服他。
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這是對張良最大的肯定,也是張良最怕的。張良出身貴族,滅秦是貴族最後的氣節。張良刺殺秦皇失敗以後就知道這不是他一人能完成的事,所以要找一個合作伙伴。當劉邦與張良偶遇的一刻,張良就明白了這就是他要找的人,雖然劉邦一身的缺點,但他有一種獨特的領袖魅力。這讓他身邊聚集著很多一等人才,為他登上皇帝寶座立下汗馬功勞。
張良深知人性,劉邦平民出身。他的皇帝寶座是搶來的,最怕的就是別人來搶自己的位置。而且最有能力的人都在自己身邊,如果有一天自己不在了,誰來制約這些人。張良明白伴君如伴虎,不一定哪天就掉腦袋了。所以不要留戀榮華富貴,該撤就撤,保命要緊。
-
18 # 臨石觀海
張良輔佐劉邦後為何歸隱?
張良作為劉邦集團頂尖的謀臣,“漢初三傑”之一,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按理說在劉邦建立漢朝後,身為大功臣的張良應該安享高官厚祿,為什麼卻選擇歸隱了呢。個人認為這是因為張良淡泊名利,其志不在封王拜相,而當時時局複雜,鳥盡弓藏,張良也嗅到了潛在危險,加上身體多病,所以選擇歸隱。
張良淡泊名利,其志不在封王拜相自古以來,入仕為官,均志在出將入相,建功立業,封妻廕子,那麼為什麼說張良志不在此呢。我們可以從幾件事情來看出端倪。
張良出身韓國名門,祖上世代為相,之後秦滅韓國,本來按他的家世財富,做個富家翁綽綽有餘,但張良是位有信念的熱血小夥子,他做出了驚人之舉,他傾盡家財求得刺客,準備以飛蛾撲火之心刺殺秦始皇,以報國仇家恨。
然而天不遂人願,之後張良與刺客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時,誤中副車,行刺失敗,之後流亡天下。
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史記》
而在劉邦當上漢王后,重賞張良,而張良再次做出驚人之舉,他將賞賜之物都送給了項伯,而張良這樣做的效果也很明顯,在項伯的鼎力相助下,劉邦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漢中,實力大增。
漢王賜良金百溢,珠二斗,良具以獻項伯。—《史記》
由此可見,張良為官不為榮華富貴,只為心中的信念,而在完成了輔佐大業後,他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已經無慾無求。
張良嗅到了危險,歸隱是自保的最好手段張良作為劉邦奪取天下的大功臣,是處於風口浪尖的人物,特別是為劉邦,呂雉這種人服務更是如履薄冰,看看其他兩傑就知道了,韓信就不必多說了,政治覺悟太低,死得不意外,但連蕭何這樣的人都深受懷疑,戰戰兢兢,可想而知張良將面臨的處境了。
而大批異性王的接連倒下,也可以看出漢高祖和呂后的雷霆手段,所謂高處不勝寒,想必張良深有體會。
因此,張良這個時候選擇隱退,不失為高明之舉。一句“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表明了心志。
張良體弱多病,無心也無力再運籌帷幄張良智謀無雙,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一位傑出的腦力勞動者,但張良身體卻很差,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顯然,後期的張良苦於多病,無心也無力在權利的漩渦中搏殺了,個人認為這也是他歸隱的一個原因。
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門不出歲餘。—《史記》
總結:綜上所述,張良對劉邦奪取天下建立漢朝,居功至偉,但張良生性淡泊,對高官厚祿無感,且由於張良政治覺悟高,嗅到了危險,加上身體不好,所以選擇功成身退。 -
19 # 梁老師說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老話說的好,馬往前跑,雞往後扒,各有各的道行。有人說張良是謀聖,謀士中的聖人,這話做不得一點假。
那麼他這個聖字,到底聖在了那裡呢?張良這人從來就不和你講啥大道理,文縐縐的饒舌,他從來都是和你講實際,講利益。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間所有的事他就是逃不過一個利字。那麼張良所有的計謀都是基於這個字所建立的,這也是他一個人生信條。
也就是這個字,讓他看明白很多事情。
那麼一個利字其實就足以回答題主的問題了,當然要想詳細的回答這問題,咱還得細細的去掰扯這事。
為什麼俺要說張良的計謀以利當先。其實利益這東西,往往和人心有關,人心是啥樣的,這利益就是啥樣的。
話說,當年劉邦入關中,遇到的第二個難題就是嶢關,就這地勢險要不說,關裡邊的秦兵還多的不是一星半點兒上。
就這麼一塊骨頭,就劉邦這身子骨壓根就啃不動,就算是真能啃下去,這也得累趴下,後邊入關的事,你也就別想了。
那麼張良就給劉邦出主意,說這嶢關守將這就是個屠夫的兒子,商人嗎?錢財就可以打動他。
但這守將他自身卻是個將軍,他和一般的商人又不一樣,所以張良就安排自己的身邊,擱嶢關外邊,那叫個故佈疑陣。
就那架勢,如果是一千來人的大兵,愣是被張良搗鼓出一個十萬人氣勢。
那麼張良這就抓住了這守將,商人和將軍的心裡,一舉拿下了嶢關。
這裡邊但凡缺一樣,這都不會成功。
如果單單只是錢財,這將軍會收了,但投降?這就得打個問號,畢竟商人見利忘義是本色不是。
如果這事,還讓您對張良計謀以利字當頭的概念還不深的話,咱再講一事。
當年劉邦一統天下,自己坐上了皇位,那高陽酒徒酈食其,估計是酒喝高了,腦仁糊塗了,就勸劉邦要想安定天下,這就得效仿西周的分封制,將天下分封給六國的後代,把他們立為王,這樣就可以幫襯著劉邦搞定天下。
張良聽說了這事,著急忙慌的就跑了過來找劉邦,這就留下了一段千古名言。這原話大傢伙也不愛聽,咱把他翻譯過來,大傢伙瞅瞅。
他說,你就是個布衣,而且你的兵力能壓服他們嗎?他們是六國之後,他們會服你嗎?
退一步說,從沛縣跟著打出來的那幫子老哥們,老兄弟的,那可都是拋家棄子跑出來和你混。
這天下好不容易打下來,到了摘果子的時候,你到好把那啥忙都沒有幫的六國後人給封了,那麼你準備拿啥給你這幫子老相識封賞?當真要發生點啥的時候,您覺得他們還會幫你嗎?
其實道理很簡單,擱到現實中,這就是老闆帶著一幫子屬下創業,這創業成功了,這幫子屬下就等著漲工資,發福利呢?
結果老闆一傢伙給了不相干的親戚,撐面子去了,回頭就跟著屬下說,再等一年,俺一定給你們漲工資發福利,得,實際的沒有,就畫了一張餅下來。
認誰都會不開心,有能為的人早跑了,找別的地體現價值去了。
張良這就是抓住了老闆和員工之間的心裡。
劉邦那確實有點飄了,開頭聽了酈食其的話,挺高興,感覺就得這麼幹。結果張良把這利害關係往開了一說,劉邦那天賦點也是點滿了的人,一點就通,氣的大罵酈食其,酒也喝不下去了,東西也吃不進去了。
打這裡起,啥貴族不貴族的,一邊待著去,有功者得之。
後來的事之後您就瞅瞅吧,什麼車伕啊,什麼屠夫啊,什麼土匪啊等等,這都成了劉邦大漢王朝的開國功臣。
表面上看這就是跳出了所謂貴族血統至高的怪圈,用功勞來衡量一個人的封賞。
但說道根子上其實就是人心和利益掛鉤了。
這也就是後來為嘛,劉邦要立下白馬之盟,他的核心就是非劉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若違反此約,天下共擊之。
他讓姓劉的壟斷了皇權,但皇權的維護需要這幫子開國功臣來維護,而皇權又反過來維護開國功臣的家族地位。
說白了就是劉邦將兩者的利益深深的捆綁到了一起,這何嘗不是劉邦的一個思想體系。
說道根子上,畫餅的不要,利益得拿出來。這才是雙方能夠搭成一致的基礎。
所以張良在天下一統之後,能夠隱退,他其實是把握住了劉邦和呂后的心裡。
這裡邊也有利益的趨勢,天下大定,劉邦老了,但劉邦已經意識到,如果他走了,那麼他的孩子能不能夠壓制得了,跟著他一起起家的驕兵悍將。
驕兵悍將啊!除了他們的老大,他們會服之外,他們會服自己這個沒有一點功勞的孩子,就憑他是劉邦的孩子?就坐到他們的頭上?他們會服嗎?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說了:“他有人就是想做個王,壓根就沒有想過做啥皇帝,你比如說韓信!”
哈哈!是,韓信是沒有造反的野心,但你要記住了韓信他也有屬下,你能保證他的屬下就沒有這份野心?
開國功臣和將軍的屬下,那個封賞大?當年趙匡胤黃袍加身是怎麼回事?加身之後,杯酒釋兵權又是怎麼回事?趙匡胤何嘗不知道這幫子下屬的心裡。
而韓信面對下屬和趙匡胤面對下屬何其相似,這幫子下屬也是有野心的,這野心一旦形成一股力量,推也會把韓信推到風口浪尖上去的,這壓根就不是願意和不願意的事。
畢竟韓信還沒這心思的時候,勸說他造反的人有多少,沒有一個,他也有倆不是嗎?
那麼當劉邦死了之後,這勸說的人只會更多,不會更少,所以劉邦提起了屠刀。
那麼張良已經預見到了這一幕,畢竟他的計謀從來都是從實際出發,從利益出發。
而劉邦其實和張良是同一類人,只不過一個是帝王,一個是謀士而已。
不然倆人不會那麼臭味相投便稱知己,一個出主意,另一個就得聽,因為張良的主意總是能夠說道劉邦的心坎裡去了。
要知道當年呂后知道自己的兒子要被廢掉的時候,她可是去找張良,讓張良去阻止劉邦廢太子。
但張良說了,這輩子劉邦對他不是言聽計從,而是張良的主意恰好符合了劉邦的要求,這事幫不了。
最後張良出主意,讓呂后請動了商山四郜,才把太子這事平了的。
您就說單單四個老頭子就能改變劉邦的主意?不,劉邦是看到了商山四郜身後那龐大的讀書人群體,那幫子沒有縛雞之力的儒生。
整個朝堂的用作離開他們還真不行,這四個老頭子是他們的代表,劉邦動了這四個老頭,他的朝堂找誰運作?大字不識一個的大老粗?
這其實就是張良把握住了,劉邦的心裡,害怕天下再亂,他已經不是那個光腳的布衣,而是穿靴子的皇帝了。
那麼說道這裡,大傢伙應該也就明白了,張良的隱退和朝堂的割裂,其實就是在告訴劉邦,俺就是個人蓄無害的主,就想著安享晚年而已。
-
20 # 託潁而上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張良深深知道激流勇退的處事哲學,當一個人功成名就時,很容易躊躇滿志,而招來意想不到的禍患,所以應該急流勇退,以為全身之道
回覆列表
其一張良參加秦末諸侯豪傑的起義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為韓報強秦滅國之仇,張良是韓國皇室後裔,秦滅六國一統天下之時,張良所在的韓國被滅,家仇國恨促使著張良以反秦為己任,君不見在秦始皇在世之時張良都敢行刺,雖然失敗,但滅秦之事張良一直放在心上,現如今自己跟隨的劉邦已經幫助自己實現政治上的願望,歸隱離開的先決條件已經實現。
其二人在亂世總有一些個人追求,對張良而言裂土封王,登基為帝不切實際他沒想過,封侯努努力還是可以實現的,跟隨劉邦後他由一平民到最後功封萬戶侯,個人目標也已實現。
政治目標和個人目標都以已實現後,按照張良恬淡的性格,他可留也可不留,不過後來異性王的遭遇問題促使張良決定離開。
其三在劉邦一統天下後,為了劉姓江山永固,開始剪除異性王,張良作為目擊者親眼見證了韓信,彭越等諸侯王的悲慘結局,兔死狐悲感同身受之下,張良開始考慮自己的出路,再加之自己一心向道,最終經過抉擇張良選擇不問世事。
其實按照張良的意思,他本要一走了之,這時呂后站了出來,他勸說張良不要自苦,張良為家人考慮,接受了呂后的勸告,在自己府邸內修仙問道,直至病逝。
可以說,在那樣一個時代裡,張良的遠見卓識是無人能出其右的。也許有人會說,劉邦也不是所有的功臣都殺。只能說有些能活下來的人多少都有一些幸運或智慧的成分。看看蕭何年老之時的牢獄之災,樊噲的差點被殺就知道了。說關係之親,功勞之大,又有多少人能和他們比呢?劉邦只要是疑心一起,出手絕對是毫不含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