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朕不死爾等終究是臣
-
2 # 楓無恙
隋煬帝楊廣,《說唐》小說裡是個不堪的皇帝,年輕時文治武功,帶兵打仗一個不落下。可後來便弒兄jian嫂,殺夫,從此聲色犬馬,不問朝政。後又為了去揚州看瓊花,修京杭大運河,勞民傷財,致使十八路反王禍亂天下,隋朝滅亡。
可是有句話說的好,歷史都是由勝利者纂寫的,縱觀歷史,但煩那些亡國之君都是被後來的史官們說的一無是處,渾身是病。我覺得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
再說楊廣,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人(今陝西華陰),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楊廣生於大興,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後率軍南下消滅南陳,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在位期間修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改州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對後世頗有影響,然而頻繁的發動戰爭,如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加之濫用民力,致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導致了隋朝的覆亡。大業十四年(618年),驍果軍在江都發動兵變,楊廣被叛軍縊殺。唐朝諡煬皇帝,隋恭帝楊侗諡世祖明皇帝,夏王竇建德諡閔皇帝,《全隋詩》錄存其詩40多首。可以看出,他的一生,戰爭頻繁,老百姓肯定會怨聲載道,後面的亡國也是理所當然。但是京杭大運河的作用可不是一點半點,從後續的大唐盛世,到今日的江蘇浙江的高速發展,養育一方百姓,都有其作用。所以筆者認為隋煬帝楊廣算不上一個昏君,算得上一個暴君,有句話說得好,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
3 # 探索歷史
隋文帝楊堅以其不世之才,結束近四百年的戰亂紛爭,一統天下,造出不可一世的大隋。隋煬帝楊廣,上承開皇盛世,卻僅以十餘年光景便敗得一乾二淨,隋之亡,楊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在另一方面,楊廣也是有治國之才的,皮日休有詩云: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楊廣是隋文帝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就因為這一“次”,大隋走上了不歸路。古人有立嫡立長的習慣,楊廣較楊勇晚出生了一些,如無大的變故,皇位與他無緣。太子楊勇也是英俊人物,其人文才出眾,又有其老爹的悉心栽培,楊廣在爭位一事上,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楊廣在蕭氏的幫助下,做戲近二十年才得到了皇位——這幾乎是大隋衰亡的根源,長年累月的偽裝壓抑,楊廣在精神上已經有些異於常人,頭上徒然沒有壓制,也就難免做出失當的舉動。
史載楊廣是有戰功的,開皇八年(公元588年),楊廣領隋軍平陳,不過他這一陣並非親力親為,而是躺贏,真正出手的高熲,以及韓擒虎、賀若弼等名將。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突厥進犯,楊廣率眾擊之,無甚斬獲,《隋書帝紀》載,“後數載,突厥寇邊,復為行軍元帥,出靈武,無虜而還”,由此可見,楊廣並無出眾的領軍能力。
楊廣繼位後,為防兄弟反叛,先是假傳隋文帝遺囑,迫楊勇自盡,又將蜀王楊秀囚禁。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漢王楊諒於幷州以討伐楊素為名起兵,不久被鎮壓幽禁,而楊勇諸子皆被其殺害。至此,楊廣算是坐穩了江山。從楊廣坐江山的一系列手段來看,他是個心狠手辣的合格的政治家。
同是大業三年,楊廣厚賜突厥啟民可汗,朝臣頗有微辭,認為對其太過優厚,恐怕養虎為患,以高熲、宇文弼、賀若弼等為首。楊廣遂將這三人處死,蕭皇后的兄弟蕭琮因民賀若弼交好,也被其罷官——楊廣獨斷專行,可見一斑。
楊廣是很有政治才能的,如果沒有三徵高句麗的“壯舉”,他再花點時間好好地將歷史修改一下,那就是堪比秦皇漢武的一代明君。
楊廣下詔興建洛陽雄城,的確是死傷無數,但以洛陽為都均衡天下的政治目標還是實現了;楊廣下詔開大運河,史載其勞役繁重甚至到了役使婦人的地步,也的確是令人髮指,但運河上跑的船隻不是假的,它不僅帶來的經濟的發展,更是加速了各族人民的融合。除了這些譭譽參半的大工程,楊廣還在科舉上摻了一腳,雖然最初的目標是打擊天下門閥勢力,但也正是這制度在楊廣手上的發展,才確立了後續千餘年朝廷取士的大方向。
可以說,楊廣在政治上的“功力”,較古代大多數帝王要深,但他殘暴的方面,也更勝古代帝王一籌,三徵高麗死傷百萬不是虛妄——當然,編隋史的唐人潑些汙水也是可以相見的。
-
4 # 知無為而有益
隋煬帝楊廣是個暴君,從他的諡號“煬”就可以看出,煬的意思是“去禮遠眾”隋煬帝是個壞皇帝,已成定論。
隋煬帝其實也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歷史其實沒有給煬帝一個公平的評價。
楊廣統帥大軍滅南陳,統一天下,結束了幾百年的分裂。
隋煬帝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影響中國一千多年。
修建大運河更是澤被後世。
-
5 # 無招無為
說起歷史上的暴君,我想大家一定會首先想到兩個人,一個是秦始皇,另一個則是隋煬帝,楊廣!但是在我看來,古來帝王皆碌碌,唯有二人比聖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隋煬帝,楊廣!
在我看來,楊廣是一位雄才偉略的明君!他是被歷史所抹黑的!他造福千古卻不被世人理解,成了華人心目中的暴君,唾罵千年,但是在外華人的眼裡,他是除了秦始皇以外最偉大的帝王!
他的一生開疆拓土,年僅二十歲就率領五十一萬大軍南下滅陳,統一南北,即位之初,就征討契丹,大宴突厥,令異族紛紛臣服,登基三年,征討琉球,將領土開拓到臺灣!越南一帶!次年攻滅吐浴渾,將青海,新疆納入中國的版圖,楊威西域!
他一生三次征討高句麗,欲根治中華的心腹之患,他為了破除門閥世家對官位的壟斷,開創了科舉制度,讓寒門弟子有了晉升空間,這一創舉被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乃至於我們今天的高考!
他為了發展經濟,修建了京杭大運河,推行均田制,興建糧倉,使人口增加到四千六百萬!都說他是暴虐無道,可是他上位後卻廢除了大量的酷刑,都說他荒淫好色,可是他一生只鍾情於蕭皇后,唐朝之所以昌盛,不過是繼承了他的戰果!弘揚了他的理念,如果隋朝沒有滅亡,他就是比肩秦始皇的偉大帝王!
隋煬帝楊廣一生如此的豐功偉績,為什麼卻得不到後人的弘揚,反而將暴君之名流傳千古呢?而真正的暴君如同桓靈二帝那樣,親信小人,殘殺忠良,禍害百姓卻沒有讓人印象深刻,只是覺得可憐!
其實楊廣是可憐的,歷史上楊廣是沒有機會成為皇帝的,因為他有一個哥哥叫楊勇!楊勇這個人,陰險狡詐,胡作非為,不適合做皇帝,相反,楊廣這個人,不問朝堂,閒雲野鶴,喜歡行俠仗義,做事更是兩面俱全,所以深得隋文帝欲獨孤皇后的喜愛,就是因為這一份喜愛,讓楊勇產生了疑心,認為楊廣會奪走他的皇位,於是處處設計殺死楊廣,楊廣豈能束手就擒,暗中積蓄力量,成功地發動了政變,奪得皇位!
楊廣有大志向,他的父親隋文帝給他留下了一個偌大的江山,他不願意做一個亡國之君,他想超越父親,開拓一個開平盛世,讓隋朝更加強大,因此,他不斷的改革,所謂的改革,造福了百姓,卻苦了封建社會的官吏級別,於是他們紛紛不滿,造反,起義,散佈謠言,這種負面的情緒不知不覺之中影響了隋煬帝,他只能武力鎮壓!
這種鎮壓,在文武大臣的眼中,那就是暴虐!文官的筆就將隋文帝的暴虐一一記錄下來,載入史冊!更有荒唐的記錄說是隋煬帝楊廣殺死自己的父親血濺三尺!事實上隋煬帝只是病死,三月生病,七月駕崩!維持生命長達四個月之久,而這一段時間,太子已經是楊廣了,楊廣沒有理由等不及幾天!
作為一代帝王,必須有帝王的尊嚴,不可能吃糠咽菜,楊廣還有著自己的胸襟與抱負,他將秦皇漢武當做榜樣,在當初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隋煬帝楊廣,是第一個到達中國西部邊境的皇帝,如果他真的是一個驕奢淫逸的皇帝,他是如何登上海拔四千多米的祁連山呢?
晚年的楊廣雄心不滅,三徵高句麗,國立不足被迫議和,此時國中到處起義,百姓內亂不止,此刻的楊廣已經心灰意冷,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還不是為了還老百姓一片青天,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呢,但是又有誰理解呢?楊廣殘暴不仁,連年戰爭,可是四方蠻夷虎視眈眈,如若不戰,便是養虎為患!犯我中華,雖遠必誅!只有打,打到他們服為止!善良,不是禦敵之方!在外敵之中那就是懦弱!
楊廣死後,由蕭後和宮人拆了床板做了一口棺材,偷偷的埋葬在江都宮的流珠堂下!一代帝王威風八面,蠻夷膽戰心驚!卻落得個如此下場!後陳稜將其改葬吳公臺下!
-
6 # 張星的農村生活
隋煬帝,隋朝的第二代皇帝也是最後一代皇帝,是一箇中國曆史上著名的臭名昭著的皇帝他葬送父弟楊堅開創的隋朝繁榮盛世只用了14年時間,也算是創了一項J不起的記錄。是他很無用嗎?不是,恰恰相反,是他太能了。第一他是一個很有魅力的皇帝。理想高遠他以成為像漢武帝那樣的皇帝為目標一心想幹一番大事業。風流倜儻,他攵學素養很高是一個浪漫派詩人,著有《春江花月夜》《飲馬長城窟行》他曾經很驕傲的對大臣們說過如果以詩詞歌賦為標準選皇帝自己仍然能當選。第二,他是有功業的皇帝。在政治上他是一個大有作為的皇帝。在他年僅20歲還是王子的時候就被拜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了50萬大軍南下向陳朝發動進攻,並最終完成大事。他營建東都洛陽,使國家東部得到更好控制。開鑿大運河是一項利在千秋的宏偉工程。修長城抵禦外敵入侵。
-
7 # 春泥百草生
楊廣真的是一個可惡至極人,是歷史上名聲特別臭的君主之一,他雖然從某些方面來說是很聰明的,只是有時候用的地方不對。
楊廣當上皇帝之後,覺得他的哥哥對他的皇位有威脅,所以就下令讓他哥哥自盡,楊勇死後,他還是不放心,就打算把所有對他有威脅的兄弟們殺光,他的三弟在早年就死在了楊堅的面前,他四弟在他父親還活著的時候就被楊勇陷害了,早就被囚禁起來了,最後還一個最小的弟弟也被他給終生囚禁了,這才覺得滿意了。
楊廣是次子,在他的前面還有一個哥哥,最開始的時候,被立為太子的是他哥哥。但是他也想要做太子,所以他也是想了不少辦法,做了不少的事情。他假裝去做一個尊敬哥哥,孝順父母,不喜歡美色,非常賢能的樣子,去得到父母的喜歡。
正好他的哥哥就是一個喜歡美色的人,他的家中就有很多的美女,其中他有一個最喜歡的,還給他生下了三個孩子,連他的結髮妻子都不理了。所以他的結髮妻子整天被氣得天天吐血,過了不長時間,就去世了。
-
8 # 小新的超級影片
歷史評價:大肆揮霍,荒淫無道,平凡發動戰爭
功績貢獻是不能磨滅的、修京杭大運河疏通南北水上交通、開創科舉制度,
-
9 # 墉上閒人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家天下”的封建社會,很多前朝的歷史人物在被改朝換代後,他們的繼承者們就會用自己編篡的《史書》來抹黑前朝的皇帝,藉此以證明本朝的合法性,徵得國民的支援和擁護。
中國歷史上,被黑的最慘的皇帝要數隋煬帝楊廣。楊廣被後人經常用在他身上的詞語有哪些?我簡單盤點了一下,有貪財好色、荒淫無度、暴虐成性、窮兵黷武。最後說他“弒父辱母”不是黑而是人身攻擊了。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人。
在位時間(604年--618年)。
隋煬帝在歷史上是個比較有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是暴君,也有人說他是明君。曾三次征伐高句麗,有些窮兵黷武,別的暴行也沒多少實證。說隋煬帝是明君的,倒有些論證可供參考。
軍事上,是隋煬帝帶領賀若弼和韓擒虎平定江南,結束了中國自東晉以來300年的分裂局面。對中國歷史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政治和文化領域,開創三省六部制,鞏固中央集權,為以後的統治者們提供了一個借鑑的模式。正式推行科舉考試製度,選拔優秀人才,從此以後寒門子弟透過自身的努力可以改變人生,同時弱化了世族門伐的勢力,為以後國家的穩定打下了基礎。
經濟上,開通京杭大運河。大運河對後世的貢獻和影響是巨大的,在農田水利以及漕運方面給社會帶來了經濟繁榮。因為大運河的南北貫通,加強了隋朝及其以後多個朝代對南方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統治。自從開通大運河以後,中國歷史上再也不會出現“五胡亂華”的混亂局面。
所以,我們評價歷史人物,要對他們進行全面的分析,功過是非不能絕對的肯定和否定,主要看歷史人物對歷史的程序是促進還是阻礙,再做出更加客觀公正的評價。
-
10 # 海洋情感小屋
隋煬帝楊廣算是一個文武全才,作為皇帝還是頗有建樹,至於個人作風問題,我認為不能對帝王有過多要求。隋朝亡于軍閥割據反叛,農民起義只是引子而已!相比秦二世胡亥而言,楊廣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只是成王敗寇,楊廣不得不被成為“暴君”。
對楊廣的暴君之名,唐朝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說:其一,弒父殺兄,手段殘忍;其二,生活作風奢靡淫亂。身在帝王家,就是寡人,國家權力公器不容私情。歷史上殺父殺兄弟登上君位的帝王不計其數,就是李世民也一樣殺兄弟登位。
帝王坐擁江山,有幾百個妃子很正常,就算娶父親的嬪妃,兄弟的妻妾都很多。這種事在尋常百姓家不可接受,但出在帝王家就正常無比了,遠的不說,唐太宗還娶了兄弟的妻妾,唐玄宗還娶了兒媳婦!
京杭大運河的建造確實加重了百姓負擔,但是後世也受益匪淺,可以說是楊廣的罪孽,但也是楊廣的功勞!京杭大運河跟長城一樣,罪在當代,功在千秋。三徵高麗確實勞民傷財,但同時也是揚國威的事,只是失敗了,成了罪過!如果李世民徵高麗失敗,大家一定不會說李世民徵高麗是為了貪圖高麗的領土與美女!
-
11 # 我愛吃蘭州牛肉麵
成王敗寇。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秦始皇是壞蛋,也不見得劉邦就是多好的人。
隋煬帝是壞蛋,也不見得李世民是多好的人。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弒兄挾父。對於這件事,過度美化了。
-
12 # 言之不語
隋煬帝(於604—618年在位)
這位皇帝在位也就10幾年,但在位的時候國家可不平靜,還發生了不少影響深遠的事情:
國內: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大興城和洛陽城的 建造,開創科舉。
對內京杭大運河開通和開創科舉不僅對後世影響深遠對當時國內情況也產生了極大影響,開創科舉讀書人出頭有望,對國內固有的貴族官僚階層是一次改革。大運河開通對國內經濟民生都是一次大的提升。
國外:三徵高句麗,開疆拓土暢通絲綢之路
對外三徵高句麗保證北部邊疆的安全。暢通絲綢之路說明他對外經濟的重視,希望加強對外交流的願望。
單拿出來每一件大事他都足夠優秀也足夠稱得上是一位“名君”但為什麼人們稱他為“暴君”還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毀就毀在了用太短時間辦了太多大事,修建大運河和建造新城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工程一件接一件沒有與民休息。開創科舉又動了世家貴族的利益,三徵高句麗又死掉了很多支援他的人。這些事情導致了國窮民乏,動搖了隋朝的國基。如果隋煬帝用40年辦完這幾件大事,緩緩一件一件的來,可稱是一位“明君”。
歷史沒有如果,他用太短的時間辦這些事只能說他好大喜功,罔顧民生,堪稱一代“暴君”。讀史可明得失,從他身上我們要明白尤做大事,一定要慢慢來,不可操之過急,不可好大喜功,否則功虧一簣!
-
13 # 風雅國學
一、隋煬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
1、隋煬帝雖然無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業,沒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統一起來,所以才會有“巍煥無非民怨結,輝煌都是血模糊”的說法。
2、隋煬帝有功,但是無德。所謂無德,就是不識人君之大體,不知道君、臣、民之間到底應該怎樣處理關係。也就是內聖不足吧。
3、隋煬帝是個絕對的個人英雄主義者,這種個人英雄主義,表現在他對於自身建功立業的狂熱追求上。
4、正是因為隋煬帝盲目追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英雄業績,忽略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忽略了人民的幸福感,才會有濫用民力的行為,才會有最終的失敗。帝王這種形式的縱慾帶來的災難,遠大於追求個人享樂所帶來的災難。
二、應該正確客觀的看待隋煬帝的功過。
隋煬帝之功:
1、隋煬帝即位後,下令開鑿大運河,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
2、修訂了法律,主要是針對隋文帝末年比較嚴酷的法律進行了改革;
3、設立了進士科,促成了科舉制的形成;
興辦學校,訪求遺散圖書,並加以保護;
4、幾次派遣使者去流求和西域,加強了內地同邊境的關係。
隋煬帝的之過:
1、他倚仗國力富強,驕奢淫逸,好大喜功。
2、年年徵發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使農民背井離鄉造成大量田地荒蕪,社會生產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3、他年年遠出巡遊,三遊江都,三至涿郡,每次出遊,大造行宮,從行之人多達數十萬人,嚴重騷擾了地方百姓的正常生活。
4、他三次遠征發兵進攻高麗,窮兵黷武,終於激起了全國範圍的農民大起義。
-
14 # 孤膽騎俠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又名英,隋文帝楊堅和文獻皇后獨孤伽羅的次子,是隋朝第二位皇帝。隋恭帝楊侑諡楊廣為煬帝;夏王竇建德諡楊廣為閔帝;皇泰主楊侗諡楊廣為明帝,廟號世祖。煬帝十三歲被封為晉王,兼任幷州主管。
隋煬帝於604年8月21日由楊素協助登基,在位期間加強了中央集權,擴大了統治的社會基礎。但他好大喜功及經常南征北伐,據研究僅從公元604年至608年短短4年間就動用了近540萬民力修建大運河(開鑿通濟渠、永濟渠),長城和洛陽城。又西巡張掖、親征吐谷渾、以厚利誘使西域商賈至洛陽,大業七年(公元611年)引發民眾乃至貴族大規模的起義——隋末民變,更於大業八年(612年)徵集三十萬軍隊攻打高句麗(不包括後勤100多萬民力),幾乎動用了舉國之力,618年楊廣在江都被部下縊殺。
隋煬帝在位期間,將科舉制度(科舉制萌芽於魏晉南北朝)正式歸為國家政策,對後世有重大影響,此後歷代均以科舉而選拔人才,隋唐大運河是世界史上最長的運河。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隋朝大運河部分河段失去通航功能,被元世祖忽必烈所修的京杭大運河代取代。其他功績如討伐吐谷渾(隋煬帝609年攻滅吐谷渾,但到了615年吐谷渾可汗伏允在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復國),討占城(隋煬帝605年攻佔城,隨著軍隊班師後,占城王商菩跋摩遂在比景、海陰、林邑三郡故地復國。此戰隋軍死者什四、五,指揮官劉方也病死於班師途中),討高句麗(三戰均以失敗告終)則對後世影響較小。
隋煬帝即位後幾乎每年徵發重役。仁壽四年十一月,他為了開掘長塹拱衛洛陽,調發今山西、河南幾十萬農民;次年營建東都洛陽,每月役使丁男多達兩百萬人;自大業元年至六年,開發了各段運河,先後調發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諸郡的農民和士兵三百多萬人;大業三年和四年在榆林(今內蒙古托克托西南)以東修長城,兩次調發男丁一百二十萬,役死者過半。總計十餘年間被徵發擾動的農民不下一千萬人次,平均每戶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於役”的慘象。隋煬帝年年遠出巡遊,曾三遊江都,兩巡塞北,一遊河右,三至涿郡,還在長安、洛陽間頻繁往還。
-
15 # 滬上聊歷史
隋煬帝楊廣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目前的評價趨向於兩個極端:有的人說他是千古一帝,雄才大略;有的人就要說昏庸無道,好大喜功,是一個暴君。
毛澤東曾經在一次談話中,提出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觀點:“歷史上當皇帝,有許多是知識分子,是沒有出息的。隋煬帝就是一個會做文章、詩詞的人。陳後主、李後主,都是能詩能賦的人。宋徽宗既能寫詩,又能繪畫。一些老粗能辦大事情,成吉思汗、劉邦、朱元璋。” 參見《毛澤東說“秀才”》
當然,評價一個人,不能光聽別人說他怎樣怎樣,還要看他做了哪些事情,我們自己判斷。
1、弒父奪位、淫亂後母,查無實據
很多人黑楊廣的重要罪證就是弒父殺兄、淫亂後母,其實這件事情在歷史上並沒有證據證實,很多的學者都提出了反對意見。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講壇》中,就明確為這一條翻了案。
緣由有以下幾點:
1)楊廣沒有理由這樣做。 為了得到太子的地位,楊廣處心積慮,隱忍多年。楊堅夫妻,喜歡節儉,夫妻恩愛,特別是獨孤氏最討厭男人娶三妻四妾,甚至有大臣娶小妾,她都會看不順眼。為了得到母親的歡心,與皇后蕭氏恩愛無比,根本不納妾;日常起居,十分節儉,幾乎是粗食布衣,宮中的裝飾也十分的簡單。而楊廣卻處處相反,不喜歡獨孤氏給他娶正妻,偏愛小妾,還生活奢侈。
經過多年的經營,楊廣被立為太子;楊勇當時已經被軟禁,根本見不到皇帝楊堅。當時,楊堅在洛陽的別宮已經病重,沒有人對楊廣的地位造成威脅,此時殺楊堅一是風險太大,二是沒有必要。更不要說去淫亂後母了,關鍵是楊廣的後母也就寥寥無幾。
2)編史的有意陷害。隋朝的歷史,是唐朝修的。唐朝明君李世民有一個很大的心病就是殺兄奪位。為了美化,自己李世民對史書編撰干涉的惡例。很多史學家都認為,楊廣的這個罪行就是唐朝的人給他羅織的。這個人不少別人正是他的表侄--李世民。
但是,楊廣即位後,殺死了楊勇還有其他兄弟,這是不爭的事實。最是無情帝王家,就這一點可以說他殘暴。
2、統帥大軍平定南朝,有名無實
楊廣統帥隋朝大軍滅掉南陳是事實。如果仔細研究一下當時的人事佈置就會發現問題。《隋書》記載:元帥長史,三軍諮稟,皆取斷於熲。就是說,楊廣的雖然是大元帥,但是他的副手高熲確實實際管理者,一切大小事務都由他來決斷。正是由於這樣事情,導致了高熲和楊廣的不合的,為自己的死埋下了禍根。
這樣的人事安排也不難理解。楊堅疑心較重,這種奪天之功,他怎麼可能輕易交由外人呢;在歷次的大的軍事行動中,楊堅安排總是親王掛帥。
雖然,有名無實,但是功績也不能全部抹煞。
3、文定江南,初顯才華
隋朝滅掉南陳之後,對南方的平定並非一蹴而就。
自從,魏晉南北朝分立以來,南北方的風俗有了很大的不同。雖然,北方武力與南方比強大了許多,但是南方的文明程度更高。但是,隋文帝看不起南方士族,派楊素用強力手段在南方推行北方的那一套政策。結果立即引起強烈的反抗。所以,隋朝統一一年後,南方的汪文進、高智慧和沈玄儈等人就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抗運動。楊素無法安定南方的統治。
正是如此,楊廣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
楊廣被派往揚州,坐鎮江南。他一改之前的政策,採取懷柔的方式,首先在身邊團結了一大批文人才俊,並編撰了南方的書籍,組織了大批的儒學知識分子,收入到自己的幕府中。拉攏知名人士:如吳郡世族名士陸知名,他在南方很有影響力,楊廣就親自拉攏,後來有十七個城池主動投降。南方人信佛,楊廣就拜宗師智歝大師為師,他親自請他傳講佛法,後來隋煬帝有個法號“總持菩薩”。
這是楊廣出彩一筆。
4、開隋朝大運河,功過參半
隋朝大運河,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力,堪稱千古;楊廣的獨到眼光是無法抹煞的。
自從五胡亂華之後,北方的衣冠南渡,大家氏族為了躲避戰亂都去了南方。南方的經濟和文化水平已經遠遠超過了南方。特別是在隋唐時,北方的糧食主要靠南方供給,這樣運輸就成了大問題。
隋唐大運河在溝通南北的經濟和文化交流,有著巨大的功勞。這裡不多說。
但是在開鑿的過程中,隋煬帝急於求成,給隋朝統治造成了巨大的損害,給百姓帶來深重的苦難。
發動人數,達百餘萬。不僅有男丁還有婦女,百姓為了趕工,據說長時間不能上岸,身體上都長了蛆蟲。
負責大運河開鑿的人就麻叔謀,負責監督工程進展,其人而臭名昭著;北方很多大人小孩就說“麻祜子來了”,可見其殘暴。
5、窮兵黷武,一意孤行
隋煬帝最大的敗筆就說後期的軍事行動,尤其是伐遼東。
這還不算,打起仗了,為了彰顯自己能力,對前方將領處處掣肘。結果可想而知。
6、其他,如開創科舉,安定邊疆,都是屬於不錯的功績。其本人的文采十分出眾,連後來的李世民都讚不絕口。但是,後來受到徵遼東失敗的打擊,一蹶不振,自暴自棄,就有點書生意味了。
-
16 # 93四個金
隋煬帝楊廣,在華人的傳統認識裡他是一個有名的昏君,特別是在隋唐演義裡他更是一個弒父殺兄,幹盡壞事的人。但這只是小說,歷史上真實的隋煬帝其實並非如此,在登基之前他生活很樸素,而且在被立為太子之後他也沒有覺得高人一等,而是禮賢下士,體諒官品百姓,儼然一副賢明君主的做派。而在他即位後創科舉,開鑿大運河,打通與西域諸國的聯絡,將隋朝推向了頂峰。對於隋煬帝來說最大的失敗就在於三徵高句麗,這三次大規模的征伐打弱了國家,打窮了百姓,並最終造成了官逼民反的效果。
我覺得隋煬帝其實和秦始皇很像,都建立了影響後世的制度,秦始皇的郡縣制,隋煬帝的科舉制,秦朝的長城,隋朝的大運河,這都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的事情,只能說隋煬帝想做的事太急了,也太多了,已經超過了國家的承受力,並最終導致整個國家的崩盤。
-
17 # 古鴉
隋煬帝是第一個敢動士族乳酪的人,第一個征服高句麗的人,也是歷史上被抹黑最慘的皇帝之一。
PS: 當所有計程車大夫都代表著一個利益集團時,皇帝要想動他們的利益,除非把他們殺盡殺絕,否則等待這個皇帝的就是被推翻,被掃進歷史的垃圾桶裡,除非皇帝培養出另外一個利益集團。
-
18 # CMF客美府
積極的影響:
1、隋煬帝即位後,下令開鑿大運河,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
2、修訂了法律,主要是針對隋文帝末年比較嚴酷的法律進行了改革;
3、設立了進士科,促成了科舉制的形成;
4、興辦學校,訪求遺散圖書,並加以保護;
5、幾次派遣使者去流求和西域,加強了內地同邊境的關係。
消極的影響1、隋煬帝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倚仗國力富強,驕奢淫逸,好大喜功。年年徵發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使農民背井離鄉,造成大量田地荒蕪,社會生產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2、他年年遠出巡遊,三遊江都,三至涿郡,每次出遊,大造行宮,從行之人多達數十萬人,嚴重騷擾了地方百姓的正常生活。
3、他三次遠征發兵進攻高麗,窮兵黷武,終於激起了全國範圍的農民大起義 。
歸納:評價一個人要綜合全面的去看待,既要看到楊廣對於隋朝國家建設的積極一年,也要勇於找出楊廣在歷史上所犯的錯誤。對於積極的一面我們要學習,消極的一面我們時刻警惕自己不要犯錯誤。
-
19 # 秋說歷史
隋煬帝楊廣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一向被視為與殷紂、夏桀齊名的暴君;而且他兩世亡國,連守成都做不到,更被看做是秦二世胡亥、蜀後主劉禪那樣的庸才。由於李唐王朝對這個前朝皇帝蓄意進行了醜化,無視治國的複雜,把亡國的責任全部都簡單地推到楊廣頭上,讓皇帝一個人去承擔所有的歷史責任,以致於如今大部分人都誤認為,正是由於楊廣昏庸糊塗、暴戾剛愎,才會把天下百姓逼得走投無路,卻忽略了導致民不聊生和大隋覆亡的真正根源——門閥之禍,才是改朝換代本質的推動力所在。其實這個誤解正是唐朝統治層所期望看到地,也是其刻意誤導百姓的動機所在。姑且不談這禍國殃民的門閥弊端在唐初也並未得到任何改善,反倒變本加厲,說出來無法對百姓交代。就僅僅是從醜化前朝,強化自己取而代之的合理性這個角度,也需要將隋末大亂的責任全部栽到隋煬帝和幾個大臣頭上。畢竟唯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背主篡國的行為非但並不可恥,反而是順天應命,解民於倒懸的義舉。
其實楊廣很有才華,頭腦精明,是頗有進取心的帝王,在歷朝君主中屬於貢獻卓著者。隋煬帝能文能武,上馬領軍,下馬賦詩,也是一位綜合素質非常高的帝王。對於治國,楊廣曾有過相當恢宏的抱負,氣魄之大不亞於歷代雄主,而且許多抱負都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在開鑿大運河、開創科舉制度、親征打通絲綢之路等行為中,無不蘊涵著過人的創舉和勇氣,都有著巨大的歷史價值和民生價值,這也充分證明了楊廣是一位有為的君主,而不是很多人認為的宋徽宗那樣的享樂派。扳著指頭歷數中國的諸家帝王,從秦皇漢武到唐宗宋祖,甚至把康熙、雍正這些滿人皇帝都算上,以歷史功績而論,除了嬴政之外,也無一人能與“暴虐昏庸”的隋煬帝相提並論。
然而歷史畢竟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地,隋煬帝身死國滅,所以他的這些功績和優點便都在唐朝被恣意抹煞,之後歷經千年,又被歷史的迷霧重重遮蓋,如今已然少有人知。如今留在大部分人心底的,不過是一個昏聵無能、荒淫暴虐的骯髒形象。
人心陰暗不公,竟至於此!心中不平,欲還歷史本來面目,遂作此文。
二、六大功勞
隋煬帝是一位雄才大略,報負廣遠的帝王,在登基後修運河,復長城,立科舉,強集權,去豪強,除後患……終其一生,曾為國為民推行了無數善政,更為國家和中原百姓立下過六項重大功績。若論貢獻之大,在歷代皇帝中鮮有能比肩者。縱觀中國歷史,唯有名聲同樣不佳的始皇帝方可比擬。
在繼位之後,楊廣巡視邊塞,開拓疆土,打通了西域的絲綢之路;開通大運河,605年又營建東都,洛陽的繁盛一時與他密不可分;楊廣對隋初的經濟、文化、民生均有重大貢獻,一生中推行了許多有利於文化傳播和經濟發展的善政。在軍事方面,楊廣在即位前就參與過對突厥和契丹的戰事,皆大有所獲。大業五年親征平定吐谷渾,設定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擴疆五萬裡。還先後征服了南越、流求(今臺灣),迫降東突厥,一時四夷懾服,均思與中原修好。
據《隋書-煬帝紀》記載:“煬帝爰在弱齡,早有令聞,南平吳會,北卻匈奴,昆弟之中,獨著聲籍。”在即位之後,更是創下了“地廣三代,威振八方,單于頓顙,越裳重澤”的輝煌局面,對隋煬帝的文治武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在一系列開疆擴土的行動中,隋煬帝率先建立了“過於秦漢”和唐宋的疆域,東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萬四千八百一十五里,朝廷控制的民戶達八百九十萬戶,全國統計出的人口四千六百零三萬人,一時一派明君盛世景象,連對隋煬帝成見很深的司馬光也不得不在《資治通鑑》中承認:“隋氏之盛,極於此矣。”
隋煬帝的六大歷史功績敘述如下:
1、平定南陳,一統天下,結束了自三國以來近四百年的戰亂局面,令分裂了近二百年的九州重鑄為一體,更讓中原百姓從三四百年之久的戰亂時代中脫離出來。直到李淵叛隋而代之,建立唐朝,而幾代後唐朝統治者便出現政策錯誤,導致中國從唐中葉起就淪入藩鎮割據,兵連禍結的悲慘局面,唐帝國崩塌後,中原百姓又歷經了五代十國的慘痛遭遇,民不聊生近兩百年,直到北宋初年才又恢復統一的局面。
2、最先開鑿了世界第一長的南北大運河,弊在當代,功在千秋。
3、開疆擴土五萬裡,建立了“過於秦漢”和唐宋的遼闊疆域。
4、最先倡行進士科,創立了影響中國後世千餘載的科舉制度,為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開創了一條明路。
5、頒佈了“無隔夷夏”的開放政策,熱情接待外國使團,並積極對外派出使者,大大促進了民族融合和華夏文明與外界的交流。
6、東征西討,令四夷臣服。大隋在楊廣執政時期萬國來朝,中原百姓一千五百餘年來的“天朝上國”意識自此而始,之後更成為每一位華人心底的驕傲,並進一步演化為如今已然穩固濃郁的民族自豪感。
三、文采斐然
隋煬帝楊廣頗具文學天賦,是一位文學功底深厚的才子,更是隋唐年間最優秀的詩詞家之一。論及文采,歷朝皇帝中少有人能望其項背。在鎮守揚州的十年中,楊廣被奉為江南文壇領袖,江南文人潘微和佛教領袖智大師均稱讚:“晉王允文允武,多才多藝,道貫古今”。《隋書》上也記載楊廣“好學,善屬文。”
楊廣的詩詞和文才在登基前就天下馳名,他西巡時所做的《飲馬長城窟行》和《白馬篇》都成為千古名章,廣為後世傳誦。後代文人對他詩篇的評價極高:“混一南北,煬帝之才,實高群下。”“通首氣體強大,頗有魏武之風。”“隋煬起敝,風骨凝然。隋煬從華得素,譬諸紅豔叢中,清標自出。”“隋煬帝一洗頹風,力標本素。古道於此復存。”“隋煬詩文遠宗潘、陸,一洗浮蕩之言。惟錄事研詞,尚近南方之體。”
由於楊廣多年戎馬生涯,曾親歷塞上,遠征遼東,生活閱歷十分豐富,故他的詩句多有實踐基礎,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其作品《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詞句優雅,昭示出了極高的文采。據《詩藪·內編》記載,明代胡應麟認為此詩“絕是唐律”,可見煬帝的這篇詩即使在詩文風流鼎盛一時的唐朝,也堪稱是頂尖水準。《古詩源》中稱其文字“能作雅正語,比陳後主勝之。”認為楊廣的詩文水平比文采天下知名的陳後主還要高。
隋煬帝的詩文在中國文學史和詩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初唐近體詩的發展更有不小的影響,如今《隋書·經籍志》著錄《煬帝集》55卷,《全隋詩》存錄其詩40多首。
四、尊賢禮士
楊廣十分敬重讀書人,其尊賢禮士之名天下皆知。他當揚州大總管時就養了正府學士一百多人,封晉王后更是召引陳朝舊官、才學之士一百餘人,“以師友處之”(《北史-柳慶傳》),登基後更是年年不忘與儒林名士交流,歲歲發給幾個著名大儒米糧綢緞。煬帝愛好文學藝術,曾命臣下將禁中秘閣之書抄錄副本,分三等藏於洛陽觀文殿的東西廂書庫中,又在殿後另築二臺,聚藏魏以來的書法名畫,對中國古典文化的保全和傳承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曾在江南聚書,大大提高了文人和文學的地位,還建造了空前精巧的專門收藏古籍的圖書館,藏書達三十七萬卷,創中國曆代之最。《隋書-經籍志》有云:“煬帝即位,秘閣之書,限寫五十副本,分為三品……”黃國樂小姐還據此創作了《隋煬帝督建觀文殿》一畫,以表彰隋煬帝對中華古籍傳承做出的重大貢獻。
五、開創科舉
公元606年,即楊廣登位第二年,就正式設立了進士科,在中國暢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自此正式誕生。科舉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對後世影響深遠,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更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為中國的育才政策和社會穩定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對後世的中國影響極其深遠。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科舉制度和如今的高考制度頗為類似,有著不少的弊病,但在一千多年前,卻絕對是一種相當先進的選材理念。隋朝之後許多來中國的外華人在看到中國的科舉制度後,都讚歎不已。
在隋朝初年,隨著魏晉士族門閥的衰落,庶族地主漸漸興起,這些新生的社會力量要求在政治上得到應有的地位,所以魏晉以來以門第選官的九品中正制已經難以繼續推行。隋文帝登基後,廢除了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為這些新興階層提供政治出路。此舉一方面是想利用他們和士族門閥作鬥爭,另一方面也是想緩和他們與中央的矛盾,令其忠心擁戴中央政府。科舉制度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地方豪門世族手中奪了過來,削弱了門閥子弟世襲的特權,衝破了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還起到了抑制門閥的作用,更大大地加強了中央集權,十分有利於政治結構的穩定,因此一直為歷朝所沿用。
而科舉制度的另一個優點就是選才比較公平,給廣大貧寒士子提供了改變自身命運的平臺,讓沒有背景的才華之士們不致於因為不得志而對朝廷心生怨懟,甚至變成叛軍的中堅力量。科舉制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絡起來,擴大了官吏的來源,為大批門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和下層優秀知識分子提供了出頭的機會,更為國家從基層拔擢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大大增加了選官的公正。這項政策不僅人心所向,更是吸納民間精英,將其轉化為統治者的左膀右臂,以保障王朝平穩發展的高明之策。在這種“任人唯賢”的改革之後,許多沒有豪門血統的英傑才得以“大者登臺閣,小者任郡縣”。而且當時的進士科以考政論文章為主,選擇“文才秀美”的人才,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也有利於增強政治效率。
隋煬帝登基後,在隋文帝的基礎上大大增加了科舉的規模和錄取人數,還增加了進士科,這標誌著科舉制度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據《通典》記載:楊廣和父親楊堅不同,他開科取士時優先考慮的是個人品質而非文才,這在全社會中倡導了一種重品行的良好風氣。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煬帝詔令:“文武有職事者,以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節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撓,學業優敏,文才秀美,才堪將略,臀力驃壯十科舉人。”大業五年(公元609年)煬帝又詔:“諸郡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臀力驃壯,超群等倫,在官勤奮,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四科舉人。”楊廣重個人品質選士的政策令社會風氣為之一興,為初唐培養了大批強毅正直的人才。
六、戰功顯赫
581年,北周輔政的大丞相楊堅欺幼帝缺乏根基,遂造反謀逆,取而代之,建立了大隋。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他把年僅十三歲的晉王楊廣派去做太原道總管,拱衛京畿。此舉的實意在於讓楊廣從小得到鍛鍊,並建立自己的親信班底。楊廣也不負眾望,最終成為一位深通兵法的馬上皇帝。他晚年時雖然不理國事,但偶與一些將領探討軍事,以一名知兵老將的姿態做出點評,常常聊聊數語,都能落在關鍵之處,分析戰局得失時頭頭是道,其中有些觀點頗具獨到之處,甚至比眾將商議時得出的結論還要有條理,顯然深通兵略。
楊廣自十幾歲時就開始東征西討,捷奏頻傳。二十歲時被拜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五十一萬大軍南下,隋軍所向披靡,一舉突破長江天塹,很快就平滅了南陳,二十歲的楊廣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大業,從此中國進入了和平、強盛的時代。雖然此役在一線指揮作戰的是賀若弼和韓擒虎等人,但年青的楊廣居中排程,統籌配合,表現頗佳,所以和李世民等其它掛名主帥一樣,總指揮的功績應歸楊廣無疑。攻佔建康(今南京)後,楊廣麾下的隋軍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楊廣本人也表現出了明主的氣度,不貪錢財,封存府庫,對陳國資財“一無所取”,還殺掉了一些民怨極大的奸佞之臣,博得了南方百姓的廣泛讚譽,“天下皆稱廣以為賢”。
590年,原屬南陳的一些地方爆發了大規模的叛亂,楊廣被任命為江南總管,駐營江都(今揚州)平叛。在艱危的局勢下,楊廣成功地平定了江南高智慧叛亂,並從長遠著手,在軍事佔領後推行合理的施政,用一系列合理的政策緩和了南方百姓的不滿,打破了江南江北百姓之間的文化隔閡,此後天下漸漸歸心,凝聚成了統一的“大隋”意識。600年,楊廣率軍北上,擊退了突厥的進犯,這也是他登基前的最後一戰。
楊廣軍功卓著,為眾多武將和士兵所擁戴,這是其他皇子所沒有的巨大優勢。楊堅起初給楊廣領軍的機會,就是為了觀察考驗他;而他最終決定讓楊廣取代驕橫的楊勇即位,便說明楊廣通過了考驗,令隋文帝覺得他確實是個可造之材。
七、開疆擴土
楊廣於604年即帝位,之後沒多久,就對高句麗、吐谷渾、突厥等周邊數股勢力發動了戰爭,這說明隋煬帝在即位之初雄心勃勃,有很強的進取意識,已把目標定為開疆擴土,做千古明君。他將自己的年號定為“大業”,便是一種對自己的期許。如今很多人誤認為楊廣是個劉禪式混吃等死的二世祖,未免有失偏頗。
隋煬帝先派韋雲起去突厥借兵兩萬,然後以借道為幌子,率突厥兵突襲契丹大本營,大敗契丹,俘其男女四萬餘人,大大阻止延緩了契丹的崛起。一名文官僅憑著伶牙俐齒,便成功聯合了東塞數十部落,不費大隋一兵一卒就將剛剛崛起的契丹打入谷底,這種戰績在中國歷史上可謂前無古人。隋煬帝只派一人,就取得俘敵四萬的輝煌戰果,可謂把中原“以胡制胡”的戰略發展到了極致。
608年,楊廣發兵滅吐谷渾,在其地“設定郡縣鎮戍,發天下輕罪徙居之”,從而在青海一帶開拓了東起青海湖東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崑崙山脈的數千裡廣大疆域。在擊敗西突厥的處羅可汗,又滅亡吐谷渾之後,隋煬帝掃清了障礙,便開始了他真正的戰略目標----大規模開發經營西域。
609年,隋煬帝以早年的軍旅生涯為基礎,率大軍御駕親征,先至甘肅隴西,又西上青海,橫穿祁連山,經大斗拔谷北上,最終到達河西走廊的張掖郡。此次西巡歷時半年之久,足跡遠達青海和河西走廊,在封建時代,中國皇帝抵達西北這麼遠的只有楊廣一人。此次西巡開拓疆土,安定西疆,震懾各國,大大張揚了國威;同時又開展貿易,暢通絲路,創下了一時盛況。
在隋煬帝西巡的過程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在這片以往各朝都從未設定過正式行政區的新領土上推行了郡縣管理制度,為大隋平添了四郡土地。楊廣此舉頗有遠見,這些地域自此才真正歸入了中國統治之下,更為促使甘肅、青海、新疆等大西北地區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透過此次西巡,隋煬帝親自打通並擴充套件了絲綢之路,在到達張掖後,西域二十七國的君主和使臣紛紛前來朝見,表示臣服。隋煬帝還在古絲綢之路上舉行了盛大的萬國博覽會,各國商人都雲集張掖進行貿易,創下了前所未見的繁盛景象,更在諸國面前展現了中原王朝的強大富庶,大大增加了隋朝的對外商貿,增強了大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這無疑是極有作為的國君才能建立的歷史功績。
除了向西北開疆拓土,逼降東突厥,收服吐谷渾外,隋煬帝還向西南一帶發動了一系列戰爭,並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大隋的疆域一時擴張到安南、佔婆(今越南地區)等地,四裔民族紛紛向漢民族示好。大業四年,倭國國主多利思比孤第三次遣使入貢,俯首稱臣。大業五年,吐谷渾等西域二十七國向隋帝國稱臣納貢。大業六年,隋煬帝又派兵攻取琉球,大大增加了臺灣與大陸的聯絡……中國自此被四夷稱作“天朝上國”,影響了中國一千五百餘年的朝貢體系自此誕生。可嘆後人為了醜化隋煬帝,對“天朝上國”開創於“一代昏君”隋煬帝之手竟然隻字不提,致使如今大多數人竟已不知“天朝”這二個字的由來。
在遠征高句麗之前,隋煬帝攻無不取,意氣風發,建立了赫赫武功,被舉國百姓公認為是一代英主,更被周邊諸國所敬畏仰慕,可謂天下歸心。在楊廣登基後這幾年,大隋兵鋒銳不可當,四夷臣服,國威大振。當時的中原使者出塞,即便只帶著兩、三個隨從,也能讓萬里草原掀起血雨腥風。契丹頭領不過對中原使者流露出些許不敬,轉眼之間,數萬塞上武士便主動替大隋拔去了這個眼中釘。大業三年,東突厥啟民可汗來朝入貢,在之前尊隋文帝楊堅後,再次尊隋煬帝楊廣為“聖人莫緣可汗”,尊敬地拜稱:“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聖人可汗。今是大日,願聖人可汗千歲萬歲常如今日也。”後來李世民雖然也被冠以“天可汗”的尊稱,但比起楊堅父子開創性地被稱為北方遊牧民族的最高可汗,是中華天子兼異族國君的首例,也只能算得上是拾人牙慧罷了。
八、北御突厥
遊牧部落沒有農耕,又時常在草原上遭受災荒,他們必須掠奪到讓本族得以綿延的物資和糧食,才能讓一家人活下去。所以中原只要一弱,外族就肯定要進來打秋風,千百年來,這已經成了慣例。在這些草原牧民眼中,狼吃羊固然殘忍,可狼既然不能吃草,那如果不吃羊餓死了,也是一件同樣很殘忍的事兒。所以突厥人對搶掠燒殺並無道德上的牴觸,他們以狼做為自己的圖騰,弱肉強食就是他們的道德規範。其實塞上民族都信奉叢林法則,在各部落的兼併中,輸家就是奴隸,就是任人宰割的牲畜。對塞上民族尚且如此,他們自然更是從不把任何中原人當作自己的同類,無論是抵抗者還是逆來順受者,在他們眼裡都是獵物,都是待宰的畜生。獵人對待獵物,自然是殺得越多越顯本事,心中不會存有任何憐憫。
遊牧民族在軍事上有優勢也有劣勢。馬背上的民族男女老幼都可以上戰場,但軍紀和協調性極差,遇到比自己弱小的敵人,他們可能會殺得對方片甲不留,但如果遭到出乎意料的打擊,他們也可能一潰千里。而且一個部落一個心思,彼此缺乏信任和配合,所以塞上民族很難入主中原。在中原分裂衰落時,他們還能佔些便宜,待中原重新被一個強者統一起來,塞上民族就只有被人各個擊破的份兒。
正因如此,大部分入寇的草原部落其實並沒有吞併中原的野心,他們只是想跟在強者身後撈點便宜罷了。長城內的中原人太富有了,冬天時總是有餘糧,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鹽巴。同樣是人,為什麼自己就會在乾旱年份捱餓,他們想不通,所以就乾脆過來搶。由於草原民族只種一種叫做糜子的莊稼,產量低得可憐,所以儲備的糧食一般無法支援長期作戰,所以他們唯有以戰養戰,沿途劫掠中原的百姓。草原人無不盼望著能夠重演五胡亂華的狂歡,這樣在災荒年間就能靠搶掠中原百姓來度過難關。而即使搶劫失敗,他們也不會失去更多,反正他們本來除了性命之外已經近乎一無所有,反正即使不搶劫也會全家餓死在草原之上……
突厥是隋唐年間中原政權的強敵,不時入寇劫掠燒殺,時刻威脅著邊界。公元582年,突厥遭受天災,百姓無法生存,沙缽略可汗只好孤注一擲,盡起諸部共四十萬人大舉侵入長城,深入武威、天水、延安等地大肆擄掠燒殺,所過之處百不存一。隋文帝命楊爽率兵進行報復性反擊,屢敗突厥軍。強盛時的大隋在與突厥作戰時鮮有敗績,那時的隋軍常將突厥狼騎打得滿地找牙,從大將軍王楊爽到後來的楊素、宇文述,每個人都曾令塞外狼騎落荒而逃。
挾軍事優勢之威,隋廷乘機對突厥進行分化瓦解,有打有扶。在隋文帝時代和隋煬帝執政前期,隋朝對突厥的挑撥離間政策相當成功,成功地挑起了突厥內亂,突厥各部自相殘殺,無法凝成一體,最終分裂為東、西兩部,實力大損。一盤散沙的突厥各部無力抗拒隋軍,紛紛稱臣依附。東突厥的啟民可汗(即突利可汗)也依附於大隋,做了隋朝的屏藩,北地百姓基本上得享幾十年太平生活。公元600年,西突厥達頭可汗大舉入侵,楊廣此時剛被立為太子,聞訊便請令北伐突厥,打得來犯的突厥人抱頭鼠竄。在凱旋歸來的路上,楊廣一邊整飭邊境防務,一邊向楊堅請旨,免除被突厥騷擾地區的稅賦,以令各地儘快恢復生機。
開皇二十年,被自己族人打得山窮水盡的東突厥啟民可汗狼狽來投,隋朝便將西北廣袤的土地“暫借”給他避難。不久後啟民可汗率部在大隋的強力支援下帶兵北上,沿途先後收降了鐵勒、思結等十餘部,得部眾數百萬。阿史那家族重新在漠北豎起了突厥牙帳,一躍成為東北方草原的霸主。但啟民可汗卻以身子骨無法忍耐漠北寒風為由,不肯歸還暫借的土地,帶領阿史那家族的嫡系部眾繼續在大隋北部邊境內寄居,並於607年入朝納貢,尊隋天子楊廣為“聖人可汗”。如果大隋朝一直保持強盛的話,這種寄居與依附關係也不會發生變化;但大隋卻因徵遼和內亂,在幾年內迅速地衰落了下去,所以“暫借”便成了永久割佔,啟民可汗的繼承人們還不時派遣部眾南下試探,企圖趁著中原衰弱之機攫取更大的利益。
隋朝末年對外征戰不休,徵高句麗又導致義軍蜂起,便漸漸無暇顧及北方。而大量內地居民為躲避戰亂和兵役遷入突厥,讓突厥人口大增,東突厥在始畢可汗的率領下重新成為北方大國,態度逐漸強硬,時常小規模犯邊。要是大隋國力尚有當年的三分之一,那些義軍流寇就都不是問題,這些外族的入侵也根本就不會出現。
615年八月,隋煬帝北巡至雁門郡(今山西代州)。由於對之前隋煬帝封其弟俟利弗設為“南面可汗”,以分化東突厥的行為感到不滿,始畢可汗策劃了一次“斬首行動”,數十萬突厥大軍攻佔雁門關天險,將代州古城團團包圍,大隋舉國震動,史稱“雁門之變”。突厥人這次入侵蓄謀已久,幾年以來,他們的營地一直慢慢向邊境靠近,有些過去胡漢交雜的地方,如今已經完全變成了突厥人的牧場。地方官員多次上奏朝廷,但隋煬帝正苦於義軍蜂起,便以“胡人不識禮數”為由一直不予計較,結果這種寬容忍讓導致了這次的危難。
眼見兵臨城下,楊廣一面命將士拼死固守,一面詔令四方郡守勤王。由於沒有準備,城內糧食只夠吃二十天,突厥人深知飢餓是最好的武器,所以用重兵包圍雁門,只准來援的隊伍進,不準裡面的人離開。等到突厥人把兩萬來援的雄武營放入代州後,糧食就更加不足,城池岌岌可危。突厥人大部分為騎兵,野戰和乘勝追殺正是他們的強項,所以楊廣也不敢冒險突圍。好在各地援軍救援得力,與突厥的打援部隊在代州城外展開激烈戰鬥,眼看援軍越聚越多,始畢可汗被迫於九月撤圍而走。
在此役中,雁門郡四十一城,被突厥人攻破者三十有九,那三十九個城市從此再不能稱之為城市,二十年內都無法恢復生機。草原士兵搶遍了塞上的村落,掠走女人,殺死來不及逃走的老人和孩子,點燃房屋……每一個被突厥人攻下的縣城內都是人間地獄,無一戶不死人,無一家再完整。
“雁門之變”後,隋朝與突厥交惡,但誰都無法奈何對方。然而隨著隋朝在內亂中進一步衰弱,北方的農民軍和一些割據勢力(李淵、薛舉、王世充、劉武周、竇建德、梁師都、李軌、高開道等)依次向突厥稱臣獻禮,其中一些還受封為突厥的“小可汗”。為了加劇隋朝的分裂局面,從而坐收漁利,突厥對這些大隋的國家分裂勢力提供了大力支援,協助他們抵禦前來平叛的隋軍。隋末的一些地方割據勢力之所以長期無法剿滅,就是因為得到了突厥這個境外強援的支援,有補給有後方,令派來鎮壓的隋軍始終難竟全功。可以說,隋朝最後被拖到義軍蜂起,四面割據的慘狀,與突厥這個“境外勢力”在背後的挑動支援有著重大的關聯。
-
20 # 驚鴻一現fax
隋煬帝,隋朝的第二代皇帝,也是最後一代皇帝,是一箇中國曆史上著名的臭名昭著的皇帝,他葬送父親楊堅開創的隋朝繁榮盛世只用了14年時間,也算是創了一項了不起的記錄。
是他很無能嗎?不是,恰恰相反,是他太能了,太有才了。
很多人說隋煬帝是昏君。其實不然,我們來看看隋煬帝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
1、他是有魅力的皇帝
理想高遠:他以成為像漢武帝那樣的皇帝為目標,一心想幹一番大事業。
風流倜儻:他文學素養很高,是一個浪漫派詩人,著有《春江花月夜》、《飲馬長城窟行》。他曾很驕傲地對大臣們說過,如果以詩詞歌賦為標準來選皇帝,他自己仍然能夠當選。
2、他是有功業的皇帝
在政治上,他是一個大有作為的皇帝。
在他年僅20歲還是王子的時候,就被拜為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領50萬大軍南下向陳朝發動進攻,並最終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即位後,他做了很多大事。如:
大工程:營建東都洛陽,使國家的東部得到更好的控制;開鑿大運河,是一項利在千秋的工程;修長城,抵禦外敵。
大作為:巡遊江都,鞏固了南北統一;出巡塞北,確立隋朝在東亞地區的霸權;出巡西域,把青海納入隋朝的版圖,並打通了絲綢之路。
3、他是有重大道德缺陷的皇帝
雖然以上這些大工程和大作為都是對國家有好處的,但是他太急功近利,這些工程僅用了8年時間,這麼短的時間完成那麼多的工程,意味著百姓無法忍受這些重負,最終死的死,逃的逃,反的反。
有很多官員多次勸諫他不能這麼太急功近利,要顧及百姓的承受能力,但從不聽取官員的勸諫,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他一個人的主意去辦事。
所以,他是一個恃才傲物,有才無德,非常自負的皇帝。把自己看成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別人都是螻蟻,只是他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具而已。
為了達到稱霸的目的,隋煬帝先後三次發動征伐高句麗的戰爭,最終是勞民傷財,只換回高句麗王的口頭稱臣,而大隋朝確傷筋動骨。此時,國內的反叛力量越來越大,已經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
最終,在他當皇帝的第14年,他在江都死於由宇文化及、司馬德戡等人組織的謀反。
回覆列表
楊廣是隋朝的第二個皇帝,他的父親是楊堅,母親是皇后獨孤迦羅,他的父母親兩個人的感情非常好,在楊堅的後宮裡,楊堅也只獨孤迦羅喜歡這麼一個人,這對於一個皇帝來說,真的是很少見的,也是難得的。所以楊堅的所有兒女都是獨孤迦羅一個人所生,獨孤迦羅還和楊堅說根本不用擔心他們去爭搶王位了,因為他們都是親兄弟。但是獨孤迦羅卻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在皇位面前那有什麼親兄弟的說法,還是會不顧一切的去爭搶,不擇手段,用盡一切辦法。
楊廣是次子,在他的前面還有一個哥哥,最開始的時候,被立為太子的是他哥哥。但是他也想要做太子,所以他也是想了不少辦法,做了不少的事情。他假裝去做一個尊敬哥哥,孝順父母,不喜歡美色,非常賢能的樣子,去得到父母的喜歡。正好他的哥哥就是一個喜歡美色的人,他的家中就有很多的美女,其中他有一個最喜歡的,還給他生下了三個孩子,連他的結髮妻子都不理了。所以他的結髮妻子整天被氣得天天吐血,過了不長時間,就去世了。楊勇就讓他最喜歡的這個女人打理家裡的事,這下可把他的母親氣壞了,她本來就不喜歡男人有這麼多女人,正好楊勇還因為小妾害死了自己的妻子,讓她非常不高興。他的結髮妻子突然死亡,讓獨孤迦羅覺得是他的小妾害死的,簡直讓她忍受不了,就越來越討厭楊勇了。
楊廣是真的有心機,知道母親不喜歡哥哥的行為,就在自己母親面前假裝和結髮妻子特別恩愛的樣子,獨孤迦羅一看他這麼做才是對的,就像楊堅對她一樣,就慢慢的開始喜歡他了,常常在大家的面前誇獎他,說他哥哥的不好。楊堅每天都聽到皇后誇獎他,所以也慢慢地改變了看法,有了想改立太子的念頭。但是楊堅又不能光聽到別人這麼說就做了決定,所以打算先觀察楊勇一段時間再說,之後派人去監控他,看看他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結果也巧楊堅派去的人其實被楊廣收買了,跟他是一夥的,所以一見到楊勇就說不好聽的話去激怒他,楊勇就非常生氣,說父皇對他不好,什麼什麼的。結果這些話傳到了楊堅的耳朵了,這下可算是證實了別人以前的說法,下定決心要改立太子了,楊廣終於憑藉自己突出的演技和下三濫的手段成為了皇位的繼承人。
後來,楊堅生病了,躺在床上,可能是楊過覺得這就快當上皇帝了,就太過激動了,把自己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了。就開始詢問大臣們,他爹的後事和自己登記的事情怎麼辦,他沒想到的是他寫的信送錯了地方,送他爹手裡去了,楊堅氣的不得了,正想找他談話來,結果遇上一邊哭著來找他告狀的妃子,說楊廣想非禮她。這下楊堅更生氣了,就破口大罵,真的是連狗的不如,連自己的庶母都不放過,他以前的樣子都是假裝地嗎。這樣的一個人,又怎麼能接皇帝的班,所以就想廢了他,再改立楊勇為太子。但是這已經來不及了,朝中的大權早已經全被楊廣掌握了,過了不久,楊堅就死了,不知道是被他氣死還是被他殺死的。
楊廣真的是一個可惡至極人,是歷史上名聲特別臭的君主之一,他雖然從某些方面來說是很聰明的,只是有時候用的地方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