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恆音幻樂

    在所有參與考級的琴童中,最後能堅持考完十級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很大一部分的孩子因為各種原因放棄了學琴,如果沒有家長正確引導,孩子很容易半途而廢。

    1:(A)一般來說,最容易“放棄學琴”有三個時間節點: 3周:發現並沒想象中的好玩,就不想學了。 6-9個月:學習難度有所提升,原來幾遍就能彈會一個曲子,現在幾十遍也彈不會,失去了信心,而且練習的時間也長了,就不想學了。 1.5-2年:樂曲難度大增,一個曲子要百遍還不能熟練,嚴重失去信心,練琴時煩躁情緒很嚴重,功課也比較緊了,就不想學了。 實際上,孩子並不是不愛學了,而是不想練琴。尤其是彈到有難度的曲子,既要克服技術難點,又要記譜子,費力費心。

    2:(B)貪玩是孩子的天性,而玩耍時間被練琴擠佔,孩子自然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家長要做的首先就是分析孩子的心理,然後進行適當的引導。 如果孩子屬於第一、二階段的情況,那麼家長要引導孩子堅持將練琴變成習慣。第三階段,家長要引導孩子調整好心態,幫孩子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努力從枯燥的練習中找到樂趣,找到成就感。

    3:(C)明確目標 家長讓孩子學琴無外乎是為了讓孩子有特長、開發大腦、培養音樂素質和堅持考音樂類專業幾種目的。不管是出於哪種目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如果能堅持下來,不僅能讓孩子學有所成,而且還能鍛鍊孩子的恆心和毅力,這兩種品質對孩子以後的發展都大有裨益。

    4:(D)明確態度 孩子學琴,如果家長的態度無所謂,覺得孩子想學就學,不想學了就放任不管,由著他去,那麼您這樣的態度,很容易令孩子在厭倦期放棄學琴。這樣不但浪費了精力和金錢,還會讓孩子養成遇難而退的習慣,對孩子以後的人生髮展將會是很大的隱患。 孩子的意志力不堅定,對很多事物都只圖個新鮮熱乎勁,如果家長不加以干涉,那麼在練琴上堅持下去的必定少之又少。但是如果家長認真督促孩子,多數孩子都能堅持下來。所以,在學琴這件事上,家長必須要有明確的態度,切不可左右搖擺,任由孩子隨便對待。 堅定意志 父母要意志堅定。對於孩子來說,興趣都是表面而暫時的,任何一種興趣新鮮感過了就會慢慢消失。年幼的孩子自主性不是很強,這就要靠父母的堅定使孩子堅持下去。有的孩子練琴,會有一段時間精力分散甚至不想練習,家長如果意志不堅定就會對孩子放任。其實,任何學習都是貴在堅持,從練琴中讓孩子嘗試學會堅持,也是一種學習的收穫。久而久之,孩子也會逐漸克服自己的惰性,把練琴當成一種生活的習慣。

    5:(E) 製造音樂氛圍 家長一定要重視家庭中的音樂教育。在家庭中製造一種音樂氛圍,可以用環境薰陶的方法。讓孩子多聽適合兒童年齡,心理,生理等特點的音樂作品,就能更好的提起孩子們學琴的興趣。例如:蘇聯作曲家普羅柯菲耶夫的《彼得與狼》,法國作曲家聖桑的組曲《動物狂歡節》等都是很好的適合兒童欣賞的音樂作品。 家長還可以讓孩子瞭解音樂家的故事,教孩子唱歌,教他們合著音樂節奏舞蹈等,讓孩子去感受音樂。同時,還可以帶他們去聽音樂會,聆聽生動的現場演唱、演奏,教他們去認識樂隊中不同的樂器,辨別每一種樂器發出的美妙聲音,感受樂器獨特而富於變化的聲音表現力,逐漸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適當陪伴 家長們需要給孩子獨立練習的時間,也需要有陪伴孩子練習的時間。

    小結:如果家長從不陪練,孩子可能會認為您什麼都不懂,可以不用好好彈。所以,建議每位老師給家長儘量詳細的講解孩子練習的要點,也建議每位家長在每次練習中,都能夠先陪伴孩子練習,練幾遍後,再讓孩子獨立練琴。最後再看看孩子獨立練習的成果。 讓孩子的學琴生活就好像每天回學校、吃飯、做功課一樣,養成習慣,習慣成自然,就能慢慢堅持下來了,反之成人也是一樣的道理,最容易放棄的點無非是沒人陪著你一起練習,一個人過於枯燥沒勁,天才或極熱愛除外。

    我是與紫幻星練歌,歡迎大家的閱讀,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螢幕下方留言,謝謝點贊及關注,再見。

  • 2 # 民謠是態度

    這個因人而異,真心喜歡就不會輕易放棄。 剛開始學會覺得比較枯燥,如果沒有大量的時間練琴,手指、手臂的力量和靈活性都無法達到樂曲的要求,沒有毅力的人就容易放棄。真正難的是學到後期的大型樂曲,即要求技術性、又要求理解力,但能堅持到這個時候,相信是有很好的韌性的,應該不會放棄。 鋼琴師一個很磨練人意志力的樂器,只要有毅力、保證一定的練琴時間,就能夠堅持下去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這一點在學樂器上,尤為明顯。 學習樂器的理由大都千篇一律:樂器的聲音好好聽,我要學;彈鋼琴的人好優雅,我要學;學樂器可以加分,我要學…… 而與之相對的,放棄學樂器的理由簡直多的數不勝數,比如說: 你興致勃勃的開始學鋼琴,頭都大了終於看懂了五線譜,左手彈熟了,右手也彈熟了,然後雙手一合,才發現自己彷彿天生小腦缺陷,左右手完全協調!

    當然了,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 不管是曲子太難,還是上課沒聽懂,只要肯學,一次練不會練兩次,兩次練不會練十次,只要下功夫,總是能練下來的。 怕就怕從內心裡,就不願意花費太大的心思。就像那句話說的一樣,所有的放棄,都是因為愛的還不夠深。

  • 3 # 慕妍讀書

    鋼琴不懂。但學一樣東西最容易放棄也是你最困難進步效果最不明顯的時候,人性就是喜歡看到好的結果,而不知道獲得結果需要付出什麼。。

  • 4 # 綠源蜜呀

    我本人沒有學習過鋼琴,這方面沒什麼可以提供的幫助。但是感覺每個行業都有共通之處,學得好是需要態度,兒要達到精的程度是與天賦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藝術和音樂方面。態度是基礎,天賦是高度。

    有的人會因為性格原因,或者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影響會放棄。畢竟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從易到難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是持續不斷髮展的。是一個變化的過程,所以對不同的人,因為自身和外部條件不同,他所面臨的選擇也會有所變化。所以只有那些發自內心深處的熱愛,或者高人一等的天賦(這少數人更容易取得成功,從而獲得滿足感)能在所從事的行業中獲得成功或者快樂,故而能從一而終,而大多數人都會在某一個階段選擇放棄,因人而異。

  • 5 # 尋味嶺南

    100個孩子,在過10級鋼琴考級的路上能留下來10個就算是阿彌陀佛了,剩下來的90個都是因這樣和那樣的理由停下了腳步。

    第一關,叮叮咚咚的悅耳鋼琴聲會吸引許多孩子,包括家長們的眼球,一時頭腦發熱之下,幾萬塊的鋼琴搬回了家,同時,家長忙不迭的趕緊到處打探鋼琴教學班。然後按時按點的把孩子送去學習。3周之後,孩子發現不是想象的那樣好玩,的新鮮勁沒有了,家長若是耐心再喪失,花幾萬塊買來的鋼琴要麼轉手,要麼真的成一堵鋼牆和擺設。

    第三關是在6至9個月後。這個時候學習的難度有所加大,練習的時間加長,有時一首曲目要彈奏幾十遍。

    第三關,一年至兩年後,孩子的學琴瓶頸期再次到來,鋼琴練習的曲目難度大增,為了達到熟練彈奏程度,有時,一首練習曲需要練習上百遍還不能過關,厭煩的心理經常塞心。學校的功課要完成,曲譜要記,毅力稍差的孩子在這個時候就會放棄。

    這使得我想起同校的一個小師妹的孩子。5歲時,在師妹的規劃下,先是投資幾千塊買來日本的雅馬哈電子琴,放學後每天練習。除此之外,週末還要乘長途公交車進入市內找專業老師面授。有一次是在星期天的上午,我的外甥,去找這個練琴的好友來玩。小哥倆一見面親熱的不行,小琴手高興的開啟電腦遊戲興致勃勃的玩起對壘進攻。突然間,孩子說了一句:“不好,我媽媽上樓了。”然後伸手拔掉了電腦的電源插座,又一屁股坐在琴凳上,雙手快速的彈奏起練習曲。這一切讓我的外甥目瞪口呆。

    緊接著,房門咔嗒一聲開了,我那小師妹臉色陰沉的對我外甥說了一句:“小成,你回家去,別打擾他練琴。”外甥嚇得趕緊出門,人還沒有下樓,就聽見小師妹歇斯底里的大喊一聲:“你想幹什麼,你打遊戲對得起我麼。啊!”第二天上學時,外甥看見他那同學的雙手包著厚厚的紗布。

    再後來,這孩子考上了上海音樂學院的作曲研究生。。。。。。我不贊成父母親的家暴行為,儘管她是為了孩子的成才,不得已採取的極端手段。

    有人給出建議:不斷掌握孩子在學習鋼琴過程中的心理動態,及時進行疏導、引導,同時給孩子明確目標、堅定意志。

    在這裡我要說的是,孩子是否真的愛好鋼琴,是否真的對它有濃厚的興趣。

  • 6 # 菜鳥手風琴

    鋼琴沒學不懂,我現在也在學手風琴,我自己認為學琴是一個漫長,循序漸進的過程。要說多久容易放棄還得看是孩子還是成人,我小時侯學了一年多一點就放棄了,現在又在慢慢學我想是不會放棄了。

  • 7 # 楊弋夫談鋼琴

    為什麼在家長眼裡十級已經是很厲害了呢?大概就是因為孩子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太容易放棄了,最後能堅持考完十級只有不到十分之一。

    有4個節點,是孩子最容易產生放棄心理的時候。

    第一個節點:3周

    這個時間段是剛學鋼琴沒多久,原來鋼琴在孩子眼裡可能是一個很好玩的大玩具,敲一敲就能發出聲音。但在這3周的學習中,老師讓他們一遍又一遍的單音練習,這回消磨孩子的興趣,從而產生了厭倦心理,認為彈琴並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第二個節點:6-9個月

    6-9個月時,學習的難度增加了,原來輕輕鬆鬆就能學會的曲子,現在任憑怎麼努力彈了幾十遍還是不能學會,而且隨著學習時間的增加,每天的練習時間也增加,這也促使了放棄心理的產生。

    第三個節點:1.5-2年

    學了一年多鋼琴後,所學的樂曲難度也大幅增加,進而失去信心,產生我是不是不適合學鋼琴這樣的想法。而且年紀也增加了,學校的功課也比較緊,很難再把注意力集中在練琴上,就不想學了。

    第四個節點:考完十級

    毫無疑問,這第四點一定是考完十級後。考級就像是一個任務督促著孩子的學習,當順利完成任務後,家長也不再催促練琴了,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不願意再練琴了。“我已經考到十級了,已經夠了。”這種想法根深蒂固的印在孩子心裡,就有很充分的理由放棄鋼琴。

    終究在絕大部分小孩子的心中中學鋼琴並不是有趣的一件事情,加上小孩子的本性活潑貪玩,自然會形成厭學心理的心態。而這一時候父母的心態尤其關鍵,能夠 幫助小孩子直面學鋼琴的艱難,學習琴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 8 # 尤克胡

    放棄音樂的三大原因:1、鋼琴老師不會教!2、鋼琴沒有調律,音準誤差大,簡直就是噪音!3、基因裡沒有音樂細胞,沒有經過音樂啟蒙教育,直接上樂器對孩子來說就是磨難,好比沒有戀愛直接洞房,非常可怕。

  • 9 # 鋼琴楚楚老師

    對於鋼琴的學習過程可能分為幾個階段,興趣-量變-攻堅-枯燥-質變。在學鋼琴的過程中,無論是小朋友還是成人,可能都會遇到在這些階段的心理變化。

    小朋友學鋼琴

    從目前教學情況來看,對於小朋友,最難的階段在量變到攻堅,因為耐心和毅力是對孩子最大的考驗,年齡較小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所以只要在促成練習量達到,難度抬升時堅持練習,形成習慣以後,其實對於孩子來說,階段性也在收穫考級或者比賽的成果,再往後走難度和堅持對於他的內心影響就沒與那麼大了。

    成人學鋼琴

    對於成人學生,從目前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興趣到量變普遍都是比較容易做到的,甚至像手指練習在小朋友看來是比較枯燥的,但是成人學生覺得這類練習反而在工作一天以後去彈能夠舒緩大腦,也不會很累,反而彈這些練習的時候,只需要按照調整要求和目標去沉浸練習就好了,在這段練琴的時光中就能夠暫時的拋掉壓力和煩惱。

    成人學生往往走的比較艱難的階段是在攻堅到枯燥,如果曲目不是很難,成人學生對於量的敏感度並不是特別高,但是對於難度的敏感度非常高,難的時候或多或少會在練習中產生一些逃避心理,但是每週還課發現逃避不解決問題,就迎難而上,我也同時會幫助成人學生課上拆解曲目的難點,溝通和交流攻堅階段的課下的練習安排和方法,當他們能夠成功的走過3個左右的難點曲目以後,一則水平會有明顯的提升,因為倒回去看一些原來覺得還有些難的曲目發現變簡單了,二則透過有效的方法建立了適配的練習習慣,因為也有了正向激勵,所以再往前走也不會有特別大的心理阻礙。

    但是這個階段也有些成人學生可能出現畏難心理以後,也會遇上忙的時間段,比較容易鬆懈或者有其他的藉口讓自己放緩或者逃避日常的練習,來還課的前1-2天瘋狂練習,但是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其實突擊過程中可能對簡單的曲子有點用,但是對於難的曲子一定不如每天更進迭代來的效果好,這點大家也是在實際練習中有比較深刻的感受。這個階段只要咬住了,按照每週每類練習的要求和方法去挺進,堅持過去就會迎來曙光和變化!

    不要單純只練技巧

    手指練習、音階、琶音、屬七減七和絃等等是每次的熱身練習,但是也要注意控制時間,每次練習20-25分鐘為宜,一則時間較短精力比較容易集中不太容易渙散,二則更好堅持,每天20分鐘的基礎練習的細水長流,好過一週專門話1.5小時來應對基礎練習。

    並且也要重視佈置下去的練習曲或樂曲,其中是包含了某些技巧的,並強調將樂曲中所需要的觸鍵要求和音樂走向的起伏加入到技巧訓練。這就為那些看似枯燥的練習注入了目標和活力。

    其次,完整性非常重要!開始練習新曲目的時候,多慢都可以,但是要完整,要減少錯誤,甚至不出錯。形成習慣以後,一則新曲目彈下來的效率會變高,二則剛開始可能有點難,但是堅持住變成習慣了,準確率會大幅提升。

    重視轉變過程

    練習中,從不會到單手熟練的演奏是一個轉變,從單手熟悉到雙手配合又是一個轉變,從雙手配合到雙手熟練再是一個轉變,從熟練到彈的好聽又是另一個跳躍。對於難的曲目,每一個階段紮實後都應該被鼓勵,被自我激勵,被家長表揚,被老師肯定。

    成人學生往往出現的是對自己的預期過高,當發現達不到的時候就會比較沮喪,但是這個不是正常學鋼琴的預期,只是在他們的意識中從認為簡單到實踐過程中發現沒有那麼簡單的落差降低情緒化左右,按照要求安排好練習,一段時間後如期收割階段性成果,他們也就會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副業可以讓你月入過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