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高我為峰1916
-
2 # 黑桃老三
對於釣點選擇來說,釣點的水草是至關重要的條件。原因有三;1,水草附近溶氧量高,氧氣充足是魚兒生存的必要條件;2,水草能夠提供各類昆蟲生存,昆蟲能夠引來鳥類和魚蝦覓食,昆蟲,鳥糞和小魚小蝦是魚兒的天然食物,所以魚兒喜歡在水草附近徘徊,從而形成天然魚道魚窩;3,水草是魚兒躲避天敵的天然屏障;4,水草能夠調節不同季節的水溫,魚兒是趨溫動物,適宜的水溫更容易使魚接近。
那麼水草這麼重要,為什麼我們釣魚時,有時找的釣位明明有水草,水深也合適,可偏偏水草區卻沒魚,換個亮水釣位卻能連竿不斷呢?
還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
1,水草離岸距離:我們知道魚兒天性膽小,如果水草區離岸太近,岸邊的輕微動靜就能使魚受到驚嚇而逃跑;所以在水草區釣魚時宜儘量保持安靜,尤其是野釣!
2,水底狀態:與水底的斜灘相比,魚兒更喜歡在水下陡坎處活動。所以垂釣之前調漂的時候最好先確認一下水下狀態。
3,選釣位時,如果一處有水草,且水下狀態不是太好。而另一處是光水,水面上方有樹陰,那我首選釣位是樹陰下的亮水區。
4,水草稀密;如果釣位的水草太過密集,魚兒進出容易受阻,此處反而不及水草旁邊的光水區魚多。
5,水草的狀態:有些水草僅僅浮於水位上層,但底下是空的,此處雖然有魚覓食,但魚兒不會久留。長在水底的水草才是魚兒久留的原因。
綜上所述:釣魚需要綜合各類因素考慮,不能一概而論,流於表面。
-
3 # 15291536836
釣無定律,影響魚獲多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天氣、氣壓、窩料、餌料、實操經驗等許多因素來決定,釣的多了經驗自然來了,也就是古人說的,熟能生巧!
-
4 # 同行漁獵筆記
陰天和夜間深水有水草的地方不如亮水面釣魚多
晴天深水有水草得地方比亮水面釣的多。
找出影響因素深水有水草的地方相對亮水面有個優點就是有水草,所以相對食物充足。不過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水草的光合作用會影響水底的溶氧量。
有太陽的白天魚口好於亮水面大家都知道水草的光合作用是在太陽照射下的白天進行,在陽光的作用下吸收光能,把陽光和水轉換為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這時水草附近溶氧量升高,就好像充氧機一樣不停地釋放氧氣,魚特別喜歡在這種氧氣充足又有食物來源的地方覓食。這時有水草的深水區魚口好於亮水面。
夜間和沒太陽的陰天弱於亮水面植物夜間也有呼吸作用,是一切活細胞內經過某些代謝途徑使有機物氧化分解產生CO₂和H₂O得過程,這個過程是需要消耗氧氣的。消耗的量雖然不如白天自身釋放得多,但總體來說還是造成了氧氣含量的下降,另外釋放出的二氧化碳會附著在水草表面。這時有水草的深水有害氣體增多和溶氧量的減少,就不如亮水面魚口號好啦。
釣魚的影響因素有很多,要抓主要因素,以上是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
5 # 江釣人狂龍
答題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傳道?授業?不敢爾。
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釣魚不找草,多半是糊跑”是一句釣魚找點的諺語,但是有的時候題主所問的現象又確確實實存在,這就使得一些新手很困惑。
其實,任何表象背後都有其深層的本質原因,無論表象看上去是合理還是不合理,瞭解其本質後,就會發現是必然的。水深合適且有水草的釣位不如亮水區釣魚多,我覺得主要有兩種存在的可能。
一、水草區存在著劣勢條件1. 地勢的不同
也可以正解為亮水區存在著優勢條件,什麼意思呢?釣位的選擇或說水裡某一區域有沒有魚,是由多重因素決定的。一般的規律,深度合適且有水草確實是選擇釣位的有利條件,但是對於水底的某一地,到底是否適合魚群的停留,這又不是唯一的條件。打個比方,一處長草的斜坡,往前一點是斜坡的盡頭而轉為平地,平地無草,那很可能這個斜坡上就不是魚喜歡久留之地,前面的平地才是。再比如在坎位高的一側長有水草,低的一側沒有,而多數時候,除非水溫條件特別適合坎上,否則魚多數時候還是在坎下。
總結一下,水情一樣的前提下,決定釣位好壞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水底的地勢。
2. 水情不同
水情有哪些?常見的有入水口、風、陽光等,入水口區的水氧含量較高,魚在水裡是選擇趨氧還是趨草,多數時候還是前者,哪怕是光水區。風的因素也不難理解,很多時候,下風口出魚較其它位置好。陽光因素的影響也是不定的,在冷季,有可能魚會趨溫到陽光直射的地方,而夏天炎熱的季節,也有可能樹蔭下的亮暗交界區是魚喜歡待的地方。
二、水草區的魚被強行搶走選擇一個地方作為窩點,是基於一些自然的有利條件而作出的選擇,也就是說,水底的某個地方是適合魚聚集的地方,比如水草區。水草區之所以聚魚,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水草區相當於一個有障礙的地方,相對較為安全;另一方面水草區的食物較為充足,多數魚是以水草或水藻為食,到這些地方有東西可吃;還有一點,春天的時候,魚游到水草區是為了產卵,水草或枯枝可以提供魚卵附著的條件。
但是釣魚是一個人為的活動,會對水裡的魚產生一個巨大的額外干預,那就是引誘。對於一些非常強力的誘引因素,別說是魚,就算是人類,也會涉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描述的就是這類情形。水草區是魚的首選地不錯,但是如果在水草區之外的亮水區,有引誘力足夠強的魚餌,那魚也是會跑到水草區之外。
這一點,我是有著深刻體會的,自十多年前接觸臺釣之後,我就只玩臺釣。而水草區基本上算是臺釣的“禁地”,但是本人曾多次導演過平常難以理解的漁事,在水草區附近的亮水作釣,而水草區的草洞裡也有他人在傳統釣,釣到後來傳統釣停口,而亮水區上魚卻越上越多。純商品餌作釣,釣回來的魚宰殺的時候,發現魚肚子裡有很多的酒米。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我這裡釣起來的魚是從傳統釣者的窩點裡過來的,因為我根本就沒有用酒米打窩。這不是什麼稀罕事,我相信也有其他的釣友經歷過。
寫在最後水深合適且有水草,是選擇釣點的常規參考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在選點的時候,如果能瞭解水底的地勢,有時就會發現,特別的水草區並不一定就是最佳釣點。“搶魚”這個詞,在釣魚中,無論是臺釣對臺釣還是臺釣對傳統,都是存在的。兩個臺釣之前,高頻率的會將低頻率的魚搶走,餌料引誘力強的會將餌料一般的魚搶走,即便是水草裡的魚也不奇怪。
-
6 # 草帽哥野釣
我們在垂釣時提及的水草,一般都泛指水生植物,比如苣草、水花生草、水浮蓮草、蒲草、蘆葦及其他許多草類。再者便是那種原本是在陸地上生長的雜草,卻因為水位線上升導致它們被吞沒之後,然後構成的“水草”地帶。以上這類水草是利於魚兒藏身跟尋食的,除了這類水草外,在自然水域中還會有一些長有倒刺、很鞏固的水草,這類水草就不招魚兒們喜愛。儘管它們也能堆集必定的食物,可是魚兒在這種當地尋食是很簡單受傷的,因此它們往往會避而遠之,所以我們最好不要在這樣的當地下杆垂釣。在自然水域中,水草的分佈情況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在有些水域水草稠密,甚至會佈滿整個水面,有些水域則水草稀疏。在面臨水草的各種分佈情況時,我們能夠依據以下準則去挑選我們終究的釣點。
1、草密選草稀
當釣場水域的水草整體都比較佈滿的時分,我們最好能挑選在水草稀疏一些的當地下杆。這是因為當水草過於佈滿的時分,水與空氣的接觸面較小,空氣流通缺乏,水體中的溶氧量也缺乏。水草佈滿的當地光線缺乏、魚兒遊動尋食不疏通。我們在水草佈滿的當地下杆垂釣,費時費勁也不必定能有一個較好的漁獲。
當釣場水域中大大都當地水草稀疏,而在某些當地水草較為佈滿時,這時分則應挑選在水草較為佈滿的當地下杆垂釣。因為相對於水草較淡薄的當地,這樣的水域更利於食物堆集,同時利於魚兒藏身,也能為魚兒遮陰避陽,水中的溶氧量也相對適宜,因此不管是夏日仍是冬天都能招引魚兒們來此調集歇息。
2、選有草與無草的結合區
若是在垂釣水域中有很多個成片的水草,而在這些水草的邊緣區域,便是我們說的草與無草的結合區域。因為魚兒們在水中巡遊尋食時,不論是進入仍是離開這片水草區域時,草與無草的結合區域,都是它們的必經之路,同時這個區域光線足夠、能見度高、水體中溶氧量也適宜,魚兒們比較生動且簡單發現誘餌跟誘餌,因此在這樣的區域下杆是一個很不錯的挑選。
-
7 # 看似簡單實則迷茫
在水草過密的地方垂釣儘量釣水草邊,沒必要非要釣草裡面,水草太密的地方特別容易掛鉤,還容易跑魚,魚鉤不容易到低。魚兒也可能找不到餌料,釣水草旁邊就可以了。碰到大魚還可以牽到亮水區。
有些時候是不適合釣草的。比如溫度高的小雨天氣,天氣悶熱加上下雨水草邊融氧量一般沒有亮水區多,這時候在亮水區較好。
夜釣不適合在水草邊,由於晚上水草邊氧氣稀少,晚上魚兒天敵較少,它們晚上都在亮水區找食物。
釣場水草比較稀疏,我們要在水草區附近、且與深水交界處施釣,效果就要好一些。沒有水草的區域選擇釣點,要看水的深淺與遠近,還要根據水底的地形而選擇。冬釣雖說要釣深,但也應深淺適度,可根據最深處與最淺處的水深來選擇合適的深度。如果水太深,由於水壓過大,加上光線陰暗,也無食可覓,就不適合魚兒棲息。水底有斜坡的地形是魚進出的過道,水溫稍低可從斜坡處往深水處施釣;水溫稍高可靠近淺水處施釣,可以透過試釣來找到具體的釣點。如果對水底的地形比較熟悉,能找到斜坡較平、或者相對平坦處有下陷的坑則最好施釣。水底有亂石或樹樁處也是好的釣點。
-
8 # 釣魚微課堂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其實釣魚沒有絕對的,今天這個釣位出魚非常好,明天可能就不一定,釣魚是要根據天氣氣候變化,比如,晴天,陰天,雨天,桑拿天,有無大風等等,所以這都是影響最終的魚獲。還有餌料的味型,線組搭配等等,這些因素都要考慮進去。
有句諺語,釣魚不著草,等於瞎白跑,所以我們找有水草的地方坐釣肯定要好於大水面。對於剛剛釣魚的新手可以選擇老釣位,看看其他釣魚的魚竿,線組搭配和餌料味型,多問問當地釣友學一學經驗,要比自己亂想管用!希望這些能幫到你。
-
9 # 鄉野戶外李啊銳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性的,每個地方不一樣,主要看魚情,有魚的地方只要飼料對口,都很好釣魚,一般我不喜歡水草多的地方,因為會經常掛地球,影響釣魚心情,本來釣魚就是為了開心的,[呲牙][呲牙][來看我]
-
10 # 野釣小蔣
魚也是有生活習性的,春夏秋冬每一季不一樣的季節也好對魚造成不一樣的生活習慣。
大部分魚喜歡群集而行。有時順水,有時逆水,到水草豐茂的淺灘,河灣,溝汊, 蘆葦叢中尋食,產卵;遇到水流緩慢或靜止不動,具有豐富餌料的場所,它們就暫棲息下來。
亮水面有時會是魚路過的地面所以在這種位置垂釣魚獲也不會差,冬季我們垂釣鯽魚時候一定還是要選擇有水草的地方,因為鯽魚還是比較喜歡在有草的地方劇集覓食。
-
11 # 獨處山水間
為什麼有時候深水有水草的釣位不如亮水釣位釣魚多?
這個問題問的確實有些難度,不過並不是絕對性的。這種情況分為季節性和作釣時的天氣,水情環境有關,尤其是在氣溫高的情況下很明顯。
釣魚也是門學問,對於一個有經驗的垂釣者來說在選擇釣位時會考慮很多專業性的知識,這裡涉及的就不是“釣無定律”那句話那麼簡單了。
首先在初到一個新的環境作釣時,這裡要考慮專業性的問題,比如說天氣、氣壓、水情、魚情環境等因素。深水區長有水草卻不如亮水區沒有水草釣魚多情況分為幾種,比如說氣壓,水情,天氣等等。
有經驗的釣友都知道,在作釣時,儘量要選擇一些背風向陽的釣位,而有無水草只是根據作釣時的天氣情況來判斷的。在氣溫、水溫、普遍不高的情況下,這時候要考慮作釣環境以及作釣時的水情來找長有水草的水域。在初到新的釣點,我們需要先觀水情,這裡說的水情是由水溫,水質來決定的,水溫水質瞭解清楚以後,我們便可以根據當時天氣、氣壓等因素來選擇釣位了。在比如說再水溫比較高的情況下,水質又很差,如果選擇有水草的釣位空軍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在水溫高,水底水草多的水域,一些死掉的水草在腐化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有毒的氣體,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過,在水溫偏暖的時候,長有水草的水域會經常的冒泡,這些便是一些有毒氣體在揮發過程中造成的。而在這種情況下魚都是選擇在乾淨而又無雜物的水域活動。這便產生了題主說的情況。所以各位釣友在選擇釣位的時候一定要根據作釣時的天氣、水情、氣壓等情況來選擇釣位,而不是每次出釣都按部就班來找有水草的地方進行垂釣。
-
12 # 野釣雲中健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首先,要看你的釣點的具體情況,有水草的地方往往是藏魚的好地方,一般情況下水不是很深。既然是釣友們喜愛的地方,那肯定也是電工、網工經常光顧的地方。就像我們的邕江邊上,有水草的地方經常被電工和網工光顧,瘋狂的時候 ,一天會被電工掃蕩三五次。日日夜夜,反反覆覆,電工們兢兢業業,樂此不疲。長此以往,魚逐漸不敢靠邊,所以有的時候,釣深一點、釣遠一點的光水面(電工們不適宜作業的地方)比釣草邊收穫更大。
其次要看你是白天釣魚還是夜間釣魚。到了夏天,白天氣溫太高,不適於做釣,而到了夜裡,微風習習令人氣爽神清,釣友們更加喜歡夜釣。魚兒到了夜裡往往喜歡待在亮水,而不是水草周圍。這是因為夜間的植物不進行光合作用,反而需要吸收水中的氧氣促進生長。氧氣的減少會促使魚兒遠離水草。這個時候釣亮水的收穫往往大於釣水草周邊。
還有一點就是釣草邊對各種小技術要求較高,比如拋竿技巧,稍有不慎就會拋在草裡並掛底。或者中魚後,魚為了保命會拼命往草裡鑽,如果我們的控魚技術不好會造成斷線跑魚,進而會使釣魚人心浮氣躁,無法靜心再戰。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影響魚獲,比如釣點周圍人太多,聲音太嘈雜,或者水底下打了太多窩料,窩料變質後造成死窩爛窩等。
-
13 # 漁之樂逍遙
簡單來看,應該還是深水水溫比較低,不藏魚導致的。比如冬日中午,釣深不如釣淺,光水淺水水溫較高,魚會過來活動和覓食。
-
14 # 鴻小斌
其實野釣就是這樣,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今天這釣位出魚很好明天可能半天都沒一口。
有時候深而且有草的地方沒有亮水面口好,原因有很多,水下的地勢、水溫、含氧量…都有直接的影響,還有亮水面這邊如果一直有人施釣打窩,魚兒也會被引過來,時常聚到這邊找食吃。所以會出現水深且有草的釣位沒有亮水面好釣。
野釣找到新釣點,在同一位置多打幾次窩多釣幾回,每次釣完魚再給它扔點料下去,只要這河裡有魚總有一天你會爆戶。
我個人感覺釣魚不管魚獲多少,心情是最重要的,調整心態享受你每一次的釣魚過程,祝大家大鯽大鯉。
-
15 # 90小徐愛釣魚
野釣的第一步就是尋找釣點,一個好的釣位,能夠事半功倍,面對野外複雜的魚情,該如何尋找一個合適的釣位?這是不少釣友困擾的問題,因此很多釣友乾脆直接選擇其他釣友的老釣位作釣,本文將詳細介紹野釣如何選擇釣位。
野釣如何選擇釣位
要想在野釣的時候,能夠很快的釣到魚,餌料重要,釣點的選擇也同樣重要,一個好的釣點的選擇常常會影響到魚情,從而會影響到我們的收穫率,釣點的選擇也是有技巧的,會和一些因素息息相關,那麼我們在野釣的時候應該如何選擇釣位呢?
1、 根據水流選擇釣位
釣位的選擇我們可以從水流方面來選擇,魚兒經常會吃一些來自水流流動帶來的浮游生物,在河流匯集的地方通常是魚兒食物最為豐富的地方,這些地方會有充足的氧氣,魚兒極易在這裡聚集,我們可以根據水流的流動來選擇釣位,有一些魚會藏在急水中比較水流比較慢的地方,所以我們也可以將釣位選擇有石頭的周圍,這些地方的水流較其他地方比較慢,而且魚通常會有一個特點,喜歡在岔口的地方拐彎,所以這些河流岔道口處也是可以作為釣位的。
2、 根據魚種選擇釣位
野釣的時候,我們會確定我們今天所釣的目標魚,其實魚種的不同,釣位的選擇也大有不同,比如,鯽魚喜歡藏在岸邊有水草的地方和有障礙物的附近,這些地方會有一些浮游生物的存在,許多的小魚小蝦會在這周圍遊動,鯉魚的話,是比較偏好陽光比較弱的地方的,還有深水和淺水交叉的地方,這些地方的鯉魚很是肥美,而草魚和青魚,則是比較喜歡水深的地方,還有一些被淹沒的沙灘附近,如果周圍有一些果樹的話,會掉入河中,進行發酵,這是它們最喜歡的食物,所以,釣位的選擇,我們還需要從魚種方面進行選擇,這樣才會有好的魚獲。
3、 根據季節選擇釣位
在春季的時候,水溫還是比較冷的,所以這些魚兒會藏在陽光充足一點的地方,一般會是淺灘的附近,當夏季的時候,由於天氣比較炎熱,水溫也會偏高,所以魚兒會躲在有陰涼的地方,我們釣位的選擇就應該是背陰的石頭處,和岸邊有草的地方,秋季的時候氣溫逐漸變冷,但是水溫還並沒有降下來,所以魚兒出沒的地方還是淺灘周圍或是石頭的旁邊,釣位自然而然就會選擇在這裡了。
-
16 # 小鯉飛鉤
個人認為釣魚沒有固定的定律,只有靈活的釣法。季節,氣候,風向,環境等等都會影響魚獲影響釣魚感受,對於釣魚人來說各種釣法我想不用多講,靈活多變會給魚獲帶來幫助,切記不要墨守成規。
-
17 # 鋼鐵釣江湖
你可能是被“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這句話給誤導了,釣魚釣草邊這句話雖然有它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絕對的。這和季節,天氣,氣壓各方面都有關係,冬天天冷釣草邊或是草洞魚獲也許不錯。但是天氣熱了你再釣草邊或是草洞你的魚獲肯定不如人家,釣魚還有一句話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那就是有草的地方釣沒草…釣魚也一樣凡事沒有絕對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論。還是那句胡釣無定律,最後祝你大鯽大鯉天天爆護。
-
18 # 野釣人老元
冬季釣鯽魚選擇合適的釣位是成功的一半。野河垂釣釣位很重要。在有水草前亮水處,能找到主河道上沿,水深在1~15米處;寬出主河道的河灣處;靠近壩的下游處等等,都是上魚的好釣位。
“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這句諺語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對的.水草覆蓋,既有避風遮光保暖的作用,又有豐富的食物和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所以魚兒喜歡在水草中藏身和覓食.藏身厚密的水草之下,猶如人們睡覺時蓋了大棉被.
有的地方,淺淺的河溝或塘堰,水草密密麻麻,鋪天蓋地,水深僅有50釐米左右.草洞中垂釣,喜獲豐收.
有的地方,有一片片水草,只有在水草洞、草缺口才容易上魚,亮水處難上魚.
也還有這樣的地方,在水草處根本釣不到魚,只能在水草外亮水處才能釣上魚.
有一個水庫湖叉,一側遍佈水草另一側全是亮水.有水草一側,以前是田地,水深0.8米左右.無水草一側,以前是一條溪溝,水深1.8米左右.前年冬天,去該湖叉垂釣.以為草洞中好釣魚,結果發現,一個魚也釣不到.後來,在水草外面亮水處(也是田與溝、淺與深交界處)打窩下竿,頻頻上魚。
上述情況說明,冬釣水草必須注意到水深水淺,尤其是水草區與亮水區深淺差異(由水底地勢地貌決定).如果水草區水的深淺與亮水區相同或相近,則水草區容易釣到魚.如果水草區與亮水區深淺差異大,魚兒首選去深水區藏身,淺水的水草區可能找不到魚的蹤影。
遇到上述情況,個人以為,只能釣亮水區--既靠近水草區又連線深水區的亮水區.
無水草的水域,冬季釣點的選擇,一要看水的深淺和遠近,二要看水底地形地勢.釣點的深淺參考水體最深最淺處,宜選擇比較適中的深度.不宜太淺也不宜太深.深水處水層溫差變化最小,最適宜魚兒過冬.但是,水過深,水壓大,光線暗,無食物,也不是魚兒聚集之處.從水底地形地勢看,可探測水底稍有斜坡的地方.斜坡,是魚兒進退的通道.冷一些,沿斜坡往深水區退一點,暖一些,又沿斜坡往淺水區進一點.魚兒究竟聚集在斜坡的哪一段,可以根據氣溫水溫推測,並透過試釣驗證.
測試深淺,勘察地勢,若發現斜中有平,平中有坑,當然最好.另外,水中有種種障礙物,諸如石包、樹樁等等,可以選作釣點.
-
19 # 藥王谷釣魚小藥
其實釣魚還是選擇有水草的地方,但是有水草的地方,經常會掛鉤,一旦中魚,就會纏住子線,這樣就會炸窩,所以我們建議釣魚可以靠著水草,離水草1.2米上下就可以。實踐證明魚類一般在離水草1.2之間來回覓食,這樣選擇點點,魚獲會更多!
-
20 # 愛釣魚的並不陌生
釣魚不釣草,多半是白跑,這是我們都知道的經典話語。水草從中是魚類的氧吧,天然餌場、交配繁衍的樂園、夏天的避暑聖地冬天的暖房,是魚類最後的一道保護屏障,它眼中的安全之所。說了這麼多,那為什麼有時水草釣位不如亮水呢?
1,魚雖然是水生動物,但是生存也是離不開氧氣的,它主要是吸取水中的氧氣,所以水體含氧量直接影響著魚體的活性。水草多的地方,在沒有太陽照射或者夜晚的時候,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是水草還是在進行呼吸的,不僅沒產生氧氣,還會消耗水中的氧氣,這樣就會形成和魚類爭奪氧氣的局面,魚類是不會在這種環境待著的。
2, 水草是有壽命的,水草少的話還可以透過自然降解來完成,一旦水草氾濫生長。在水草老化死亡後就無法及時分解,它在水裡就會腐爛產生許多有害物質形成醬層。影響水質對魚類也不利,而且醬層過厚,我們在垂釣過程中魚餌也會沒入醬層,讓魚找不到餌。
3,水草多了以後,它的根部非常發達,魚類進出就會比較困難。再就是人為干預如電工,鸕鷀等,魚類在水草中沒有安全感。魚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養成了趨溫,趨氧、趨利避害,最後才趨食的習性,魚兒特聰明的一種動物,從它們進食的動作就能看出來,魚兒在進食前吞吞吐吐多次試探,用身體蹭一蹭,拱一拱,甚至還會用尾巴來扇一扇。它和人一樣哪裡舒服,哪裡安全就會呆在哪兒。只有溫度合適,氧氣充足,安全不被打擾它才會積極進食。
總之釣無定法,不能墨守成規,我們一定要根據釣場環境,天氣隨機應變,才會有好的收穫。以上是個人拙見,最後祝大家大鯽大鯉,多多爆護!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難度係數有點大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垂釣所選擇的釣點都是以岸邊有水草或者障礙物的地方為最佳釣點,此問題卻恰恰相反,那麼在垂釣中有沒有這種題主所說的現象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一定有!而且也經常能遇到,下面就來說說為什麼吧。
首先我們垂釣過程中來到一個新的釣點,都是以肉眼觀察岸邊情況來選擇釣位,水下情況就很難清楚的知道,水面上方有水草的地方多在岸邊,也是垃圾和浮游生物聚集的地方,長時間的垃圾沉澱會形成一定的漿層,這種漿層腐化物質多會產生一種叫做氨氣的氣體(也就是我們聞著發臭的氣味)促使這裡含氧量很低,特別是溫度上來的時候更容易缺氧,不適宜魚在此處棲息停留,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就很難在有水草的地方有所收穫,反而是無草、乾淨的地方出魚很好。遇到這種情況解決辦法也是非常簡單的,當我們到一個新釣點後在選擇有水草的地方垂釣的同時看看水質如何,如果水質發綠或者暗紅色,而且很混濁都說明鄰近水草處不適宜釣魚,儘早收竿或者另選無草處。
以上就是個人對遇到這種問題的看法,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垂釣需要做功課,做的功課多了、時間久了、就會轉變成經驗,垂釣中的魚獲就會更多,獲得的快樂也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