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嬴政

    元末的名將王保保,可以稱得上是元朝最後的名將,也是元朝末年最強的將領。王保保是他的漢人名字,他的本名,叫做擴廓帖木兒,後文中,為了省事,後文,我依然用王保保這個名字。

    從歷史紀錄上看,王保保雖然稱為名將,但他的戰績並不好,當然,也不是草包將軍,在對陣紅巾軍的時候,王保保依然非常堅挺。

    但碰上了正處於巔峰狀態,而且名將輩出的明軍,王保保就變得勝少敗多,最慘的一次,在太原戰役中,王保保被明軍端了大營,只帶了十幾個人倉皇逃亡北方,可見狼狽之極。

    雖然王保保對戰明軍,屢戰屢敗,可朱元璋依然認為他是不可多得的奇男子,甚至,在朱元璋心目中,他的地位,要超過猛將常遇春。這也讓後世歷史愛好者產生了極大興趣。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從兩方面來說明。第一個方面,就是,王保保雖然屢戰屢敗,但他的軍事能力,到底如何。

    從歷史紀錄上看,王保保送給巔峰狀態下的明軍,一次刻骨銘心的敗仗。而這場敗仗,直接導致了,明軍不敢再向漠北用兵。

    這是洪武五年發生的事情。在這之前,明軍已經兩次對北元用兵,兩次都取得巨大勝利。而這一次,朱元璋信心滿滿,派出了自己壓箱底的部隊,一共十五萬人,分三路進軍,徹底擊潰北元的勢力。

    而這次的統帥,也堪稱明朝最強大的統帥,中路主帥徐達,右路主帥李文忠,左路主帥馮勝。堪稱當時明朝最強陣容。出動這樣的陣容,朱元璋是要徹底解決北元問題。

    但事情的結果確讓朱元璋無法接受。李文忠路,輕敵猛進,遭到蒙古主力的伏擊,傷亡慘重,雖然沒有被全殲,卻也失去了進攻的能力,只能草草收兵。

    而中路徐達的主力,更加悲慘,雖然徐達是當世無雙的名將,但遇到的也是一個名將,那就是王保保。王保保明白明軍的強大,於是,開始採用誘敵深入的策略。最終,大破明軍。

    歷史紀錄上,對於這場慘敗,記載實在很少,就連陣亡人數,都存在很大爭議,有的說萬餘,有的說數萬。而在元末明初的大學者葉子奇的《草木子》中記錄,明軍死了四十萬之多。那麼,明軍到底損失多少呢?

    從葉子奇的觀點來看,絕對是誇大了明軍的損失,因為明軍總共也只有十五萬人,而徐達的主力,不會超過十萬。但這個數字,又有幾分真實性。因為官方史料只會統計戰鬥部隊,而後勤卻並沒有統計。

    比如,在漢朝時候,李廣利二次攻打大宛,出動了軍隊六萬,民夫十幾萬。而漢武帝漠北之戰,軍隊十萬,民夫也有數十萬。而當軍隊敗退,民夫就成了敵方屠殺的物件。因此,徐達軍隊損失上萬,這個數字,可能只是軍隊的損失,而葉子奇說的四十萬,雖然很誇張,但很可能包含了民夫的損失。

    而史料上也明確指出,在這場戰鬥失利後,明軍對漠北的軍事行動,就越來越少,直到藍玉的出現,才改變局勢。而相反,王保保在這場戰鬥結束後,屢次騷擾邊境,大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也從側面反映出,明軍的損失,可能遠遠超出了明朝的承受能力。

    從軍事角度來說,雖然王保保屢戰屢敗,但漠北之戰的勝利,含金量非常大,足以奠定王保保名將的地位。

    如果僅僅是一場勝仗,就讓朱元璋服軟,這實在不符合朱元璋的性格。而明朝雖然損失很大,但對於巔峰狀態下的明軍而言,只是很疼,但不會疼到無力反擊。顯然,朱元璋的評價,應該不是軍事方面的原因,還有很多其他原因。

    在一些史料上記載了朱元璋對王保保的評價,其中有一句話,非常關鍵,那就是常遇春雖然很強,但他依然是我的臣子,而王保保,我卻無法讓他服從我,所以,王保保才算是奇男子。

    這樣的說法,有點得了便宜賣乖的感覺。但仔細想想,卻又能發現其中的道理,那就是,一個假想敵樹立的重要性。

    對於朱元璋而言,他的戰略眼光是非常毒辣的,明軍很強,可以短時間內解決元朝,但面對北元,實際上,明軍並無太大優勢。朱元璋很明白這一點。在中原,明軍擊敗蒙古軍隊的重要原因,是明軍得到老百姓的支援,佔有中原的地利。而漠北,一直以來,都是中原王朝的傷心地。中原王朝始終無法徹底控制漠北,而對於北元來說,卻成了北元的主場。

    大部分的明軍將領,都沉浸在克復中原的巨大勝利中,朱元璋卻看到了北元如果不滅,中原將始終處於危險之中。而如何能讓驕傲的明軍將士,正確看待北元的危機呢?一個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在驕傲的明軍將領中,樹立一個假想敵,一個活靶子。於是,才說了這樣的話。

    這句話非常狡猾,對於明朝將領而言,王保保的出現,讓他們的光環不那麼榮耀,一個外人,卻被皇帝如此認可,這無疑讓驕傲的明軍將領,感到不服氣,從而能夠斂去鋒芒,正視對手。

    而對於王保保來說,朱元璋的評價,無疑可以讓王保保沒了後顧之憂,朱元璋真心希望王保保能夠歸降,但又害怕,王保保一旦歸降,將領會排擠。於是,表明態度,讓自己手下人知道,如果王保保投降,那就是我的人,誰也不能說什麼。這樣,無論是滅王保保,還是收王保保,對於朱元璋來說,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 2 # 二辻四畫生

    朱元璋曾問群臣:“天下奇男子為誰?”群臣一致認為是常遇春:“將不過萬人,橫行無敵,真奇男子也。”朱元璋聽後卻一聲長嘆,說道:“卿等以常遇春為奇男子麼?遇春雖是人傑,我尚得他為臣,惟元將王保保,終不肯臣我,這正是奇男子!”

    朱元璋所說的王保保,指的便是元末名將擴廓帖木兒。當時王保保名氣大到什麼地步?在民間都成了諺語說,誰要是覺得自己牛掰那就去西邊把王保保抓來。

    《明史》有記載:

    擴廓帖木兒,沈丘人,本姓王,小字保保,元平章察罕帖木兒舅也。察罕養為子,順帝賜名擴廓帖木兒。

    如此,王保保的父親應該是漢人,所以才姓王。但他的舅舅是北庭蠻人,可見王保保是個混血,只是後來元順帝給他賜名,讓他做了蒙古人。

    最初,王保保跟隨察罕帖木兒鎮壓紅巾軍。至元二十二年(1362),察罕帖木兒為王士誠所刺,元朝命王保保襲總其父兵,為“銀青光祿大夫、太尉、中書平章政事知樞密院事、太子詹事,仍便宜行事,總其父兵。”

    王保保為給養父報仇,舉兵圍攻益都,劉福通從安豐出兵增援,被早有準備的王保保擊敗。隨後王保保透過挖地道攻破益都,“取田豐、王士誠之心以祭其父。”此戰後王保保名聲大噪,開啟了他輝煌的一生。

    與孛羅帖木兒

    孛羅帖木兒也和父親平定紅巾軍有功,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便開始和王保保養父起了衝突,想要佔據山西。察罕帖木兒肯定不幹啊,於是雙方經常有部將越境,相互侵奪。元順帝也乾瞪眼,無力制止。

    等王保保上位後,元順帝和自己的太子正鬥得不可開交呢,太子拉攏王保保,支援元順帝的御史大夫老的沙則不甘示弱拉攏孛羅帖木兒。

    御史大夫老的沙想要借元順帝的名義剷除支援太子的宰相等人,卻引起了太子的不滿,老的沙為了躲避追殺,逃到了孛羅帖木兒處。

    太子朝孛羅帖木兒要人,孛羅帖木兒根本不鳥他。在太子的指使下,宰相等人誣陷孛羅帖木兒意圖不軌,於是罷免了他的兵權。可這只是元庭的一廂情願,孛羅帖木兒反而大軍壓境,嚇得元庭只好把宰相等人捆送給了孛羅帖木兒了事。

    只是太子不會善罷甘休,他命王保保攻打孛羅帖木兒,之後孛羅帖木兒又率主力軍進軍大都,並打敗了太子。太子逃到王保保軍中,調兵遣將又殺了回來。孛羅帖木兒戰敗,被朝中大臣刺殺。

    而有功的王保保則升任中書左丞相,知樞密院事。

    與李思齊、張良弼

    王保保雖然升官了,但他沒聽皇后的話逼元順帝退位,所以遭到皇后和太子的記恨,同時元順帝也猜忌於他,認為他兵權太盛。王保保只好請求外出領兵,元順帝順勢封他為河南王,總領天下兵馬,代皇太子統兵。

    可是王保保軍中畢竟有很多跟隨他父親征戰的老將,自然不服管,再加上當時元朝內部複雜的政治鬥爭,所以很多將領都抗拒他的排程。比如李思齊,比如張良弼。

    王保保也不是善茬,他說:“我奉詔總天下兵,而鎮將不受節制,何討賊為?”於是他親率主力攻打不聽號令的李思齊等人。元順帝再三命令王保保停戰也沒用。

    元順帝北逃

    元順帝一看你王保保不聽號令啊,那隻好把你擼下去了,於是王保保就退到了澤州一帶。元順帝見王保保勢單力薄,竟讓李思齊等人攻打王保保。王保保大怒,帶兵攻佔太原,殺死了所有元朝官吏。元順帝則舉全部兵力攻打王保保。

    朱元璋趁雙方打的火熱,派徐達北伐元順帝,一口氣拿下了山東汴梁等地。這時候元順帝才想起王保保的好,又要王保保勤王,可惜已經晚了。元順帝北逃,大都陷落。

    王保保敗退

    元順帝跑回大漠心不甘情不願的,哪有在大都舒服,於是他一心想再回到大都,就催促王保保趕緊奪回大都。

    可是王保保在出兵大都時,徐達趁機突襲太原。王保保連忙回軍,可是軍中出了叛徒,給徐達做內應半夜突襲元軍。於是王保保大敗,身邊只跟著十多騎逃出生天。

    後來王保保一直轉戰山西、甘肅、陝西、寧夏等地,直到1370年王保保被徐達大敗,一路北逃,再也沒能回到中原。

    朱元璋為何會稱王保保為奇男子?第一點當然是因為王保保的軍事才能確實不錯,但更重要的一點是王保保忠貞不二,他曾幾次想要招攬王保保都遭到了拒絕,所以朱元璋這麼說也是教育手下的諸將應該像王保保一樣不事二主。

  • 3 # 澳古說歷史

    先來說說,王保保為何被稱“天下奇男子”。

    洪武三年(1370年),元順帝駕崩愛猷識理達臘即位,是為元昭宗。不久,明軍趁北元內部不穩,明將李文忠率兵奇襲應昌,元大敗,昭宗僅以數十騎北逃,後與擴廓帖木兒(王保保)在和林會合。在和林期間,昭宗與王保保君臣二人在這關乎北元生死存亡之際,捐棄前嫌,重歸於好,欲攜手光復元朝霸業。

    此後,王保保為中書右丞相,輔佐昭宗中興北元。而隨著王保保被北元委以重任的訊息傳至明廷,一直將王保保視為心腹大患的朱元璋認為“王保保狡猾狙詐,使其在,終必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朱元璋深知北元若長期被王保保掌控,恢復元氣的北元日後必成大患。如此,趁北元還未從數次大敗中恢復元氣,明興兵討伐,一鼓作氣,永絕北元后患。

    就這樣,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發15萬大軍,兵分三路,中路軍由大將軍徐達統率,從雁門直趨和林,摧毀元朝的中樞;東路軍由左副將軍李文忠統率,從居庸關至應昌,然後直撲土拉河,從西北面襲擊和林,與中路軍形成合圍之勢;西路軍由徵西將軍馮勝統率,出金蘭取甘肅,作為疑兵,令北元摸不清明軍的真實意圖。

    可以說,明軍是來勢洶洶,朱元璋意圖一戰定乾坤,徹底掃清北元在蒙古的勢力。面對著15萬明軍的虎視眈眈,王保保並不驚慌,他沉著應戰,先是用佯敗之計將中路軍先鋒藍玉引向和林,而後王保保與元大將賀宗哲會合,在漠北成功伏擊藍玉,明中路軍戰死萬餘人,慌亂撤退。再後來,東路軍李文忠又被王保保用誘敵之計引入稱海,東路軍又大敗,李文忠勉強撤退,損失慘重。

    此戰,明軍可謂是慘敗,三路大軍僅有西路軍這支原來用來迷惑敵人的部隊獲得勝利,其餘二路大軍皆被元軍擊潰。而明軍之所以會大敗,完全就是因王保保的運籌帷幄,若不是他,北元恐怕早就被明軍給一鍋端了。因此,朱元璋在得知北元因王保保的存在而得以繼續存在的時候,他感慨的說道:“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意思就是我卻不能將王保保收為臣子,此人才是奇男子。

    那被朱元璋譽為“奇男子”的王保保,他到底有何過人之處呢?

    王保保是元末明初,元廷少有的天才將領,他在不到20歲就被推舉為察罕帖木兒死後所留下的部隊的領袖,不久就被元廷加封為“光祿大夫、中書平章政事,兼知河南山東等處行樞密院事、同知詹事院事,一應軍馬,並聽節制”,負責統率元廷在河南、山東等地的平叛部隊。此後,元廷一度將他視為國之柱石,倚賴為大元最堅實的安全屏障。

    實際上,他也的確對得起元廷對他的信賴。期間,王保保雖曾幾度欲割據自立,並與元朝其他的平叛部隊發生激戰。但是在元廷京師大都被明軍攻破後,在生死存亡之際,王保保毅然放棄與元廷的恩恩怨怨,開始承擔起復興元朝的重任。

    隨後,明軍數次在王保保手中吃了大虧,湯和、徐達、藍玉等明朝大將皆有過被王保保擊敗的先列。如洪武元年(1368年)十月初,韓店大戰,湯和慘敗於王保保之手;洪武二年(1369年),蘭州被圍,明廷派兵救援,王保保設伏全殲明數萬援軍,援軍將領於光被殺。

    可以這麼說,北元之所以能夠安然的退居蒙古,然後在蒙古地區繼續其政權的存在,這之中是絕對少不了王保保的功勞的,對於元朝來說,王保保就是“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的存在,若是沒有王保保,元廷可能早就不復存在了。

    正如明史評價王保保所說:“擴廓百戰不屈,欲繼先志,而齎恨以死……要皆元之忠臣也”,王保保能被朱元璋如此敬重,除了他軍事能力不俗,還有一點就是他對於元朝的忠誠。朱元璋曾經至少有七次寫信給王保保,勸其歸附,但王保保皆無視。此外,朱元璋還曾多次派人出塞勸降,使節是一個比一個大牌,這其中就包括王保保舊部李老保與元朝降將李思齊,可是對於這些使節,王保保對他們的處置,要嗎是扣押、要嗎是斷臂、要嗎是毒死,總之是不給朱元璋留任何的情面。

    總得說,在元末明初那個亂世,在元廷多數的將領都是貪生怕死,軟弱無能的情況下,王保保這位既能幹又忠誠的元朝名將就顯得尤為的出類拔萃,朱元璋對他是既恨又愛啊!

  • 4 # 小姐姐講史

    王保保到底有多厲害

    評價一個人厲害不厲害,大家說了算,看他對整個民眾的影響力如何。

    王保保是蒙古族貴族家庭中的一員武將,他長期居住在中原,受到很深的漢文化影響。這個歷史片段和小說倚天屠龍記雷同。王保保這個名字有著濃厚的漢族氣息,但他確確實實是蒙古人,“王保保”可能蒙古語的音譯。他真正的的名字叫擴廓帖木兒,為元順帝所賜,王保保的名號不但震動蒙古各族,更是響徹中原。

    少年王保保——削平逆賊威名遠揚

    元末農民起義時,王保保被元朝大用。他跟從自己的舅舅即養父察罕帖木兒組織地主武裝,鎮壓各地的起義和四起的盜賊,收復汴梁,逼走劉福通,平定山東戰無不克攻無不勝。他多次擊敗紅巾軍,農民軍中一些能人武將誰也不能捉住他。自己的養父被殺後,20歲的他成為軍隊首領,他大破敵軍擒拿仇人田豐、王士誠,還把他們的心挖出來祭奠養父,還將陳猱頭等20餘人綁獻朝廷。王保保又率軍東取莒州,山東全部平定,再不見賊寇。年少時的王保保就已經名震中原,當時民間譏笑一些狂傲之徒時就會順口而出:“嘗拿西邊王保保來耶!”意思就是,你怎麼不把西邊的王保保給捉來呢?

    中年王保保——亂世梟雄割據一方

    北邊元朝內部矛盾重重,元順帝和太子之間不斷爭端,下面的軍閥狼煙四起互相敵視,朱元璋、陳友諒在江南大戰。處於這種境況下的王保保並沒有趁機殲滅這些起義大軍,他選擇在元順帝和太子之間保持中立,積極依靠地主武裝參與軍閥混戰,最終成為最強勢力割據北方,準備進一步施展自己的野心。

    最後的王保保——至死不渝征戰最強力的對手,延續元朝存留的希望

    就在王保保和各路軍閥戰的正歡時,朱元璋消滅了張士誠等敵對勢力,整個長江中下游都牢牢握在朱元璋手中,老朱的勢力在南方強大起來。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率25萬大軍進攻元朝,並於至正二十四年(1368年)正月初四稱帝,改國號為大明。而順帝對王保保並無信賴,他時而幫王保保,時而幫王保保的對手李思齊,還削了王保保的官職。當順帝看到朱元璋要搗元大都時慌了神,匆忙恢復王保保的官職,命他即刻討伐。在國家存亡之際王保保立刻肩負救元朝於危難的重任。

    洪武元年九月徐達派遣常遇春、傅友德等進軍大都,而一路由湯和率領,自澤州趨向山西,和退守陝西的王保保大戰,結果“明師大敗”。這也是自北伐以來,明軍第一次慘敗,王保保一戰改變了朱元璋近十年對北元戰略的計劃。順帝大喜,封王保保為齊王,賜金印。此後王保保多次用計謀打敗明軍,延續了元朝殘存的希望。他輔佐順帝的兒子北元昭宗,力圖光復元朝。

    儘管他被徐達打的兩次慘敗,幾乎全軍覆沒。王保保帶著老婆孩子騎馬逃跑,悽慘萬狀,但他仍不言敗,在毫無希望的情況下他誘徐達深入漠北,設下埋伏,竟然殲滅敵人一萬多人,他的這種鬥志令人歎服。

    王保保為什麼被稱為奇男子?

    “奇男子”這是朱元璋第一個給他的稱呼。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大會上問手下大將們:

    “天下奇男子是誰呢?”諸將回答:“常遇春將不過萬人,橫行無敵,真奇男子。”明太祖笑曰:“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朱元璋這位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在歷史上的所有皇帝中他算是在前位的厲害皇帝,竟然視王保保為最強的對手,從這一點來看王保保也算是奇男子了。

    王保保行軍打仗的能力令朱元璋讚歎,朱元璋一直想得到這麼個能人,但是卻得不到。朱元璋愛惜人才,手下人才濟濟。建立明朝後他更希望自己身邊能有賢能的大臣輔佐,而王保保是他最想得到的一個。

    朱元璋曾多次讓大臣去招降王保保,十年間,朱元璋至少有七次通訊於王保保,但均被拒絕。這些信件內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下《明實錄》。王保保還將朱元璋派去勸降的使者給扣押,毒死,又逼著元朝降將李思齊砍下手臂。

    除了直接的招降以外,朱元璋還用了懷柔招數。他巡河南時,曾諭祭察罕帖木兒墓,此外,朱元璋還把王保保的妹妹王氏許配給秦王朱樉,以此來拉攏感化王保保但仍未成功。

    朱元璋的一生有三件憾事:沒得到傳國璽,沒有得到元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無訊息,另外一件就是沒有得到王保保,可見王保保在朱元璋心中佔有何等重要的位。 朱元璋得不到王保保,就算想殺死他,也是無能為,每次出手都被他逃脫。

    綜上,王保保在朱元璋心目中乃至多人心裡足可以定義為“奇男子”了。

  • 5 # 武大官人

    王保保是誰?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是提起張無忌、趙敏,大家肯定耳熟能詳了。

    王保保就是趙敏的哥哥,張無忌的大舅哥,汝陽王的兒子。

    當然,這只是在倚天屠龍記的角色扮演而已,王保保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他是個十分厲害的角色,就連老謀深算的朱元璋,一提到他都連連搖頭,唉聲嘆氣,因為王保保著實讓明軍吃盡了苦頭。

    之所以說王保保厲害有這些原因,是因為他的父親是元朝翰林學士、太尉賽因赤答忽,蒙古伯也臺人,世居於河南光州固始縣,母親是出身乃蠻部的察罕帖木兒的姐姐

    王保保的家族都是久居中原、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異族家庭,習吏事,有遠略,能騎射,才力過人",是一個文武雙全之人。在元末農民起義中,是一個將領的級別

    說起王保保,如果不是熟讀明史的人,大部分人對王保保並沒有正確的認知,身為一個元朝將領,王保保在元朝大廈將傾之際,頂著天災、人禍,幾度打得明朝北伐寸步難行。在明史中王保保和陳友諒是僅有的能威脅到朱元璋的人物,但他在歷史上很少被人知

    王保保報仇心切,進攻益都的時候在至正21年11月底,打穿了益都,隨後便將王世誠跟田豐兩個反叛的小人挖去心臟,以他兩個人的心臟祭奠舅父。

    元朝的時候,有兩股勢力是最強大的,一個是李察罕,還有一個就是王保保父子了;兩股勢力互相攻打,佔領城池,元順帝經過了很多次的講和調解,然而並沒有什麼用,全部失敗,經過慢慢的磨礪,王保保開始一點一點的變強,漸漸地佔據上風。最後是經過了朝廷苦苦相勸他倆,才休兵,各守自己的地盤。

    期間王保保跟朱元璋打了不少小規模的仗,又私與高麗互通史節,順帝多次催他南下。至正26年10月,關中的四路軍隊結盟,推李思齊為盟主,王保保愈發加緊攻勢……一年後被順帝學出職務,兵權被鎖住之後被四人瓜分。

    王保保接詔之後,退守澤州,稍後又攻佔冀寧,元廷命官全部殺盡。時間又過去了一年,順帝命諸多軍隊攻打王保保,王保保退居平陽。正當元軍混戰之時,朱元璋派人率二十五萬大軍北伐元軍,後來登上皇位、

    擴廓帖木兒多次擊敗明軍,名震中原,當時民間如果有人做了點小事就自誇的話,人們就會譏笑這人說:"嘗拿西邊王保保來耶!"這話成為明人的一句諺語。

    在一次北伐中,劉伯溫勸諫“擴廓未可輕也”,然而,朱元璋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把劉伯溫的話當作了耳旁風。

    結果,明軍長途奔襲到了嶺北,正好遭遇了以逸待勞的王保保,雖然明軍人數佔了優勢,但仍然被王保保打的丟盔棄甲、潰不成軍,最終丟下了萬餘屍體,鎩羽而歸。

    這場戰役極大地打擊了明軍的自信心,以至於,終朱元璋一朝,再也沒能形成大規模地對元作戰。

    朱元璋很是佩服王保保,大宴群臣之時,曾對眾臣說道:“誰是天下的奇男子?”

    大家都說是常遇春,但朱元璋搖了搖頭,繼續說道:“常遇春是我的臣子,王保保才是奇男子,我沒法讓他做臣子。”

    朱元璋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不能降服王保保

  • 6 # 冒牌東方朔

    關於王保保“天下奇男子”的稱號,可以說是明太祖朱元璋“親封”的,這主要是由於王保保在元朝末期對抗明軍的過程當中所表現出來的謀略以及勇武。

    王保保出身元末蒙古貴族,卻長期居住於中原

    身為蒙古貴族,王保保只是他的“漢名”,他真實的名字叫做“擴廓帖木兒”,是蒙古也臺部人,他的父親是元朝的翰林學士、太尉“賽因赤答忽”,母親是元末將領察罕帖木兒的姐姐,後來,被他的舅舅“察罕帖木兒”收為了養子。

    而由於他有著蒙、漢兩個名字,再加上,他又長期地生活在河南地區,所以,關於他的身世就出現了諸多的傳聞。

    在元末時期,一直都流傳著王保保其實就是河南沈丘的漢人,“擴廓帖木兒”反而是元順帝賜給他的名字,甚至就連後來由明朝所頒佈的北伐檄文《諭中原檄》當中也以“忘中國祖宗之姓,反就胡虜禽獸之名,以為美稱”來諷刺“王保保”。

    而這一傳聞卻隨著王保保生父“賽因赤答忽”墓葬的出土終於水落石出,因為在“賽因赤答忽”的墓誌銘上明確地記載了“擴廓帖木兒”就是王保保的原名而非是由元順帝所賜,而且他雖然長期在中原生活,但卻並非是漢人,而是地地道道的蒙古人。

    至於“王保保”久居中原,那自然便是因為成吉思汗在一統天下之後,中原地區也成為了元朝的王土,那麼自然便會有大量的蒙古貴族離開他們的草原去到全國各個地方去駐守或者擔任官職。

    而“王保保”父母雙方的家族,當時便全部都已經在河南地區生活很久了,也正因如此呢,他們全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那麼,王保保自然也是一樣了,雖說是個地地道道的蒙古人,但其實與漢人沒有什麼差別。

    而要說到“王保保”後來逐漸成為了一位能爭慣戰的元朝名將,就得從元朝末期所爆發的“紅巾軍”起義說起,“紅巾軍起義”的性質屬於農民起義,而且,後來大明王朝的建立者“朱元璋”也投身其中,成為了其中一支起義軍的首領。

    面對起義軍在各地大量湧現的情況,王保保的生父“賽因赤答忽”便組織了一支“義軍”來鎮壓在河南地區起義的“紅巾軍”,而且還跟王保保的舅舅,也是他後來的養父“察罕帖木兒”協同作戰。

    於是就在至正二十五年,即公元1365年,他的生父去世之後,他也投身到了軍中參加了對“紅巾起義軍”的鎮壓,所以,他就這樣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王保保極其善於用兵,對抗明軍常有勝績受到朱元璋交口稱讚

    當時間來到至正二十八年,同時也是洪武元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閏七月的時候,此時朱元璋已經在應天稱帝,正式建立大明王朝,而元朝軍隊節節敗退,先是讓出了中原,而後退出了“大都”,並且逐漸地退到了北方的山西地區。

    而當時的“王保保”也已經成為了整個元朝的中流砥柱,他便負責了針對整個山西地區的防禦,同時,他的肩上也擔負著要復興元朝的重任,當然,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已然是不可能的了。

    元朝軍隊退出大都,那麼明軍自然便能十分輕鬆地進駐“大都”,而且進駐之後還將“大都”更名為“北平”,這便是要徹底地向天下宣告,元朝已經不復存在,明朝已經崛起。

    而接下來便出現了明軍和王保保以及他所率領的軍隊之間所打過的諸多交道和戰爭,雙方第一次打交道是在兩軍交戰之前,明軍先派出了元朝的尚書“九住”前去冀寧招撫王保保,不過並沒有能夠如願以償,遭到了王保保的拒絕。

    明軍這樣做是典型的“先禮後兵”,不過,既然招撫不成,那就只能用武力來解決了,於是,明軍大將常遇春便率領他的主力立刻南下保定、中山、真定等地,以作為進攻山西的北路軍。

    而徐達則率領他的主力部隊則駐紮在彰德一帶,以作為攻打山西的南路軍,與此同時,徐達派還派出了前鋒湯和部自懷慶出發,目的是為了前去攻取澤州,也正因如此,湯和所率領的這支部隊就形成了“孤軍冒進”的態勢。

    而且,這樣的“態勢”恰恰就被當時率軍準備抵禦的王保保給發現了,於是,就在同一年的十月初,王保保便派軍向南攻打了湯和的先鋒部隊,元、明兩軍在韓店地區爆發了一場規模很大的戰爭,然而,正由於湯和的先鋒部隊是孤軍深入,所以,最終慘敗而歸。

    聽聞“王保保”打了勝仗,元順帝十分的高興,當即便對他加以封賞,但同時卻要求他從明軍的手中奪回大都,而這實在是一件極有困難的事情。

    不過,既然大汗下了命令,“王保保”也不能不執行,於是,他便聚攏了一支大軍並且向著“大都”的方向進發。

    當時作為明軍主帥的徐達在得知“王保保”的意圖之後,對“大都”並不是很擔心,因為他早就已經安排了重兵把守,而且,明軍既然佔據著大都城便可以據城以守,有著明顯的“地利”優勢。

    他反而覺得既然此次“王保保”是集結了重兵前來攻取大都,那麼,元順帝的退守之地山西必然已經變得十分空虛,而當時明軍的主力恰好就駐紮在太行東南部的真定、彰德一帶,距離山西的首府冀寧非常近,於是,當即便採用了“批亢搗虛”的戰術,派出一支大軍直取冀寧。

    聽聞明軍主力出擊“冀寧”的訊息之後,“王保保”便立刻想率領軍隊回援抵禦,但沒想到的是,當時他的身邊已經出現了叛將,如果不是“王保保”足夠機敏,早就已經成為了明軍的階下之囚了。

    在此之後,雖說“王保保”僥倖逃脫了,但是,明軍卻沒打算放過他,常遇春率領軍隊前去追趕“王保保”,從大同一直追到了甘肅,最後,還是讓“王保保”給逃脫了。

    “王保保”在成功逃脫之後,再次受到了元順帝的重用,並且被授以丞相之職,同時也成為了元朝的殘餘勢力與明朝相對抗的主要人物了。

    而且,就在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的十月,“王保保”率軍包圍了明將“張溫”所駐守的蘭州,聽聞蘭州被圍的訊息,明軍立刻派出了援軍,然而,沒想到的是不僅派出的援軍被“王保保”全殲,就連援軍的將領“於光”也慘遭誅殺。

    由此可見,此時甘肅地區已經成了元朝的殘餘勢力和明朝之間所爭奪的焦點之地,而由於失去了蘭州之地,為了能夠徹底地剷除元朝的殘餘勢力、統一全國,朱元璋便再次以“徐達”為帥發起了“北伐”。

    而就是在這場“北伐”戰爭當中,“王保保”與“徐達”所率領的明朝大軍對峙了很久,直到徐達成功地使用“干擾戰術”明軍才一舉擊潰了“王保保”所率領的大軍,而且,王保保手下的很多將領都被明軍生擒。

    然而,極為機警的“王保保”卻再次成功地帶著家眷逃出了明軍的包圍圈,徐達也跟之前的常遇春一樣一直沿著黃河追到了寧夏,但還是沒能追上“王保保”,也只好作罷。

    成功逃脫之後,“王保保”又受到了當時元朝新登基的皇帝“愛猷識理達臘”的重用,仍然身居“丞相”之職。那麼,說到這裡就可以來盤點一下“王保保”與明軍周旋的那些回合,不僅曾經兩次戰勝明軍,而且還能兩次成功地從明軍的重重包圍之中逃脫,這也就難怪朱元璋會親口說出,他是“天下奇男子”了。

  • 7 # 祗樹

    “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這段話,出自《明史》,說這句話的人,乃是明朝開國之君朱元璋。

    意思是說,常遇春雖然是人中之傑,可是,不還是我的臣子嗎?儘管我能臣服常遇春,可是不能講王保保這樣的豪傑拉過來,真真是失敗啊!

    常遇春何許人也?

    明朝開國上將,幾乎相當於劉邦之韓信、張良。朱元璋一句話,將常遇春對比下去,可見王保保在朱元璋心目中地位之高!

    王保保究竟有多厲害,能被朱元璋如此抬舉呢?

    據說,在甘肅靖遠地區(當年王保保與明朝對峙之初),當地人給那些難纏且不好打交道的人,起的外號叫“保保”。比如說,姓劉的不好惹的人,叫劉保保;姓張的不好惹的人,叫張保保……

    民間若是有誰得了一點成就,沾沾自喜的話,旁人也會拿王保保來挖苦他——於是,明初就有一句諺語,叫“嘗西邊拿得王保保來耶”,意思是:你那麼流弊,怎麼不去將王保保捉過來呢?

    王保保之所以如此厲害,全靠同行襯托。

    王保保出生於光州一個蒙古族家庭,父親是元翰林學士,母親是元末將領察罕帖木兒的姐姐。後來,王保保投靠舅舅察罕帖木兒,成為元朝的一名將領。察罕帖木兒被暗殺後,王保保獨自統兵,開始了他風雲一生。

    這一年,王保保才20歲。

    1362年,即王保保獨自統兵的第二年,王保保率軍攻打益都(山東青州),僅僅用了3個月,元軍就拿下益都,並活捉了益都守城軍官田豐、王士誠(此二人刺殺察罕帖木兒的兇手)。之後,王保保活剝了這兩人,並掏出他們的心臟祭奠舅父。

    彼時,南方的陳友諒、朱元璋、張士誠等地方勢力,打得正激烈;北方的元廷內部,也在暗自爭權奪勢。王保保載入南北多股勢力之間,顯然異常重要。不論王保保倒向哪個勢力,都會對全域性產生重大影響。

    恰是因為王保保的重要性,因此,各方勢力紛紛拉攏王保保。當時的紅巾軍首領朱元璋,也對王保保拋來橄欖枝,欲納其為己用。

    王保保怎麼做的呢?

    他誰也沒有投靠,而是選擇割據一方,與南北多股勢力一起爭雄天下。

    1368年,朱元璋平定南方,在南京稱帝。不爭氣的元順帝,直接棄城而逃,王保保則成了元軍最後的中流砥柱。

    王保保面對的,則是少有敗績的大明軍隊。

    朱元璋也是一路凱歌,在拿下元大都之後,先後派出湯和、李文忠、藍玉等開國名將進攻王保保。

    須知,湯和打張士誠、陳友諒,都是一打一個準;藍玉在此之前,曾帥軍征伐四川,並一舉攻克;李文忠從小跟著朱元璋打天下,也是所向披靡。朱元璋派出這些人征討王保保,可見對王保保的勢在必得之心。

    然而,這幾名名將在對峙王保保時,都先後被擊潰。

    最後,若不是元順帝貪功冒進、徐達使出聲東擊西之計,王保保也不會那麼快慘敗。

    戰敗後的王保保,一路向西逃竄,逃到甘肅,明軍則緊跟其後,一路追擊到甘肅。雙方快到蘭州時,王保保來了個回馬槍,不僅大敗明軍,還將明軍將領於光殺死。

    這樣的王保保,怎能不讓明軍生恨、生懼?

    《明史》記載,朱元璋先後七次招降王保保。為了招降王保保,朱元璋派出的使節,一個比一個重要。可是,不論朱元璋怎麼勸,王保保就是不給他面子,派去的使節,不是被毒死,就是遭毒打。

    百般計謀使盡,朱元璋終於對王保保死了心,因此,下了一道聖旨:

    “狡猾狙詐,使其在,終必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

    大意就是:王保保這傢伙,狡猾狡猾滴!只要他還活著一天,對大明終究是禍患,不如早點除了他!

    於是,朱元璋派三路大軍北伐,欲滅北元(元朝退居漠北稱北元),更欲滅王保保。

    據說,朱元璋生前三大遺憾之一,就是沒有活捉王保保。

    也正是這樣的王保保,才能被朱元璋稱為天下奇男子。

  • 8 # 趣齋文史

    明太祖朱元璋曾大會諸將,並提出了一個問題:

    天下奇男子誰也?

    當時在場之人均以大將常遇春作戰勇猛,橫行無敵,正是朱元璋所說的奇男子。

    朱元璋本人卻不以為然,笑了笑道:

    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也就是說,在朱元璋心中,常遇春雖然算得上是一代人傑,卻還配不上這個稱呼。只有王保保,這個人才算得上真正的奇男子。

    那麼,這個王保保又是何人呢,竟讓朱元璋如此讚賞,連常遇春都不及?

    看過《倚天屠龍記》的朋友都知道,女主趙敏是個蒙古人,更是元朝的紹敏郡主,她的哥哥的漢名就叫王保保。這並非是小說完全杜撰出來的人物,王保保在歷史上確有其人。

    而且,與小說和電視劇中那個喝醉了酒只會拿老婆出氣的暴躁廢物家暴男不同,真實的王保保是一個相當厲害的人物。

    王保保,蒙古名擴廓帖木兒,從小被過繼給舅舅察罕帖木兒(《倚天屠龍記》中女主趙敏的父親)為養子。

    王保保和舅舅一樣,都是以鎮壓紅巾軍起家的。

    蚤從忠襄(察罕帖木兒),歷戎馬間,事必屬之,所向皆如志。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察罕帖木兒派養子王保保前往東平討伐紅巾軍王世誠、田豐所部。王保保不負所托,大破敵軍,迫使王世誠和田豐率部投降。

    次年,王世誠和田豐降而復叛,並刺殺了察罕帖木兒。隨後,王保保打著為養父報仇的旗號起兵伐叛,勢如破竹,僅用了幾個月的事件就打敗了王世誠和田豐,並將二人的心臟挖出來祭奠養父。

    此時,王保保很可能還不滿二十歲,因為他被軍中視為“孺子”,人稱“小總兵”。

    因為屢立戰功,王保保多次加官進爵,併成為元朝所倚靠的安全屏障。

    儘管王保保以消滅各地叛亂、振興元朝社稷為己任,但是元順帝並不信任他,兼之內部派系鬥爭的影響,元朝君臣最終只好黯然退回草原。

    從洪武元年(1368年)到五年,明軍多次北伐,然而屢屢被王保保擊敗,無功而返。尤其是洪武五年,王保保採用誘敵深入之計,大破明軍,給明朝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陰影,導致“自是明兵希出塞矣”。

    對於這樣一位傑出的人才,朱元璋亦是甚為賞識,曾多次寫信希望招降他。甚至,為了將王保保收為己用,不惜為自己的次子秦王朱樉迎娶了王保保之妹為妻。然而,王保保一心忠於大元,始終不為所動,以致於此事成為朱元璋心中的遺憾。

    由於實力懸殊,王保保這位被朱元璋譽為“天下奇男子”的蒙古英雄並沒能夠收復故土,匡復大元,最終抱恨而終。

  • 9 # 王官令儀話文史

    奇男子的說法,出自於他的死對頭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十分敬重王保保,在一次朝會上,他問:"天下奇男子誰也?"眾將領都說:"常遇春將不過萬人,橫行無敵,真奇男子。"明太祖笑了笑說:"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據《明史▪擴廓帖木兒》記載:“擴廓百戰不屈,欲繼先志,而齎恨以死……要皆元之忠臣也。”

    那麼,王保保到底奇在何處,有多厲害呢?

    不到20歲便鎮壓紅巾軍起義,一身榮耀

    王保保小時候體弱多病,後被舅舅察罕帖木兒收為養子。他的父親是元朝翰林學士、太尉賽因赤答忽,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世居於河南。據王保保父親的墓誌銘顯示:“子三人,長擴廓帖木兒,生而敏悟,才器異常。幼多疾,忠襄(即察罕帖木兒)以母舅氏,視之如己子,遂養於家。”

    元末吏治腐敗,橫徵暴斂,大批蒙古貴族搶佔土地,致使農民起義爆發,北方的紅巾軍便是一支非常強勁的反元力量。當時,察罕帖木兒組織義兵鎮壓紅巾軍,王保保跟隨舅舅親臨戰場,英勇殺敵,“歷戎馬間,事必屬之,所向皆如志”。

    元朝1361年,王保保奉舅舅命討伐田豐、王士誠所率領的紅巾軍,殺敵一萬多,迫使田豐、王士誠投降。不料次年王士誠等反叛,殺害了他舅舅察罕帖木兒。軍中不能無將,王保保隨即被推為首領 ,元朝廷也授予他“光祿大夫、中書平章政事,兼知河南山東等處行樞密院事、同知詹事院事,一應軍馬,並聽節制”,此時王保保還不到20歲,人稱“小總兵” 。

    1362年,王保保率兵進攻田豐和王士誠所在的益都(今山東青州),攻破益都後將田豐、王士誠的心臟掏出來祭奠舅舅,隨後他一舉平定中原紅巾軍作亂,駐兵於洛陽一帶, 因軍功被拜為“銀青榮祿大夫、太尉、中書平章政事、知樞密院事、皇太子詹事,仍便宜行事,襲總其父兵”,元朝廷將他作為一道保衛中央朝廷的安全屏障。

    割據一方,元亡後擔起復元重任

    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陳友諒在南方的勢力已經很強大了,他們互相攻伐。王保保平定中原紅巾軍起義後,並沒有會師南下,消滅陳友諒等起義軍,而是和另一貴族將領孛羅帖木兒在山西一帶互相攻伐,搶奪地盤。後來,王保保佔了上風,在元順帝的調解下,雙方暫時和解。

    期間,王保保還參與到了元順帝和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的黨政中,王保保曾與皇太子締結密約,但不幸事情敗露,皇太子逃到了冀寧,在冀寧皇太子欲效唐肅宗靈武即位的事而稱帝,遭到了王保保的反對,事情未成,兩人逐漸反目。

    後來,王保保護送皇太子返還京師,他也被順帝封為中書左丞相。1365年,元順帝下詔封王保保為河南王,讓他排程天下兵馬,肅清江淮起義軍叛亂。由於當時朱元璋勢力已經強大,而且有大將徐達防守,所以王保保按兵不動,並沒有南征。

    相反,王保保到達河南後,想調集關中四大軍閥李思齊、張思道、孔興、脫列伯的軍隊,企圖收為己用。結果這四個人也不是吃素的,他們拒不受命,與王保保展開火拼,“相持一年,前後百戰,勝負未決”。

    就在王保保與軍閥混戰的時候,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率25萬大軍向元朝大都進發。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府即位,改國號為大明。不久,明軍攻入大都,元順帝及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等人棄大都北逃,元朝滅亡。

    元亡後,在山西冀寧的王保保, 便一力擔當起了復興元朝的重任。

    在甘肅蘭州築王保保城,多次大敗明軍

    朱元璋即位之初,就派人去冀寧招降王保保,但被拒絕了。於是,朱元璋命徐達、常遇春等人攻打冀中一帶,常遇春的主力南下保定、真定(今河北正定),作為進攻山西的北路軍。徐達的部隊則駐紮在彰德(今河南安陽市)一帶,作為南路軍,徐達派前鋒湯和部自懷慶取澤州,王保保派軍南擊湯和,在韓店(今山西韓店鎮)大敗明軍。

    大敗明軍的訊息傳到 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後,逃難在此的元順帝大喜,晉封王保保為齊王,賜金印 ,命令他收復大都。王保保於是集合主力,傾巢出動,北出雁門,經保安、居庸關,向大都(北平)進發。

    由於王保保軍傾巢出動,冀寧後方空虛,徐達隨派將領進攻冀寧。剛走到保安州(今河北涿鹿縣)的王保保,聽聞戰事後回馬救援冀寧,但由於有叛將投降作內應,王保保失敗而逃,一路西逃來到了甘肅。

    1368年冬,王保保整合起10餘萬元兵,接連攻克了甘肅景泰、平番(今永登),並於1369年春帶兵包圍了蘭州。王保保依託重兵,在與蘭州隔河相望的白塔山東側山坡上修築王保保城,以伺機攻克蘭州。明守將張溫憑藉黃河之險,一邊據守蘭州,一面派人嚮明朝廷求救。

    明朝派出的援軍被王保保全殲,援軍將領於光也被殺害。朱元璋於是命徐達率25萬大軍征討王保保,徐達、馮勝奉命經西安救援蘭州,“與王保保隔深溝而壘,日數交戰”。由於王保保已經佔領了定西到蘭州間的大片領土,而且修城築壘,居高臨下,所以徐達久攻不克。

    不能力敵,只能智取。徐達命令士兵每夜輪流擊鼓敲鑼,不斷製造噪音,騷擾王保保的軍隊。王保保計程車兵每夜不得休息,這樣幾天後的一夜卻偃旗息鼓,連日不得休息的王保保軍隊紛紛昏睡,這時徐達全軍出動,一舉擊敗了王保保。

    王保保戰敗後,和妻子以及部下數人逃竄至寧夏,徐達派都督郭英追至寧夏,沒有追上。王保保最後跑到了元朝嶺北行省首府哈拉和林(今屬蒙古國烏蘭巴托市)。

    力保北元朝廷,使明兵不敢出塞

    王保保逃到和林時,元順帝早已駕崩,此時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當了北元皇帝,為了恢復元朝,君臣捐棄前嫌,重歸於好。昭宗皇帝拜王保保為中書右丞相,商討復元大計。

    明朝雖然打敗了王保保,但一直將其視為心腹大患。認為“王保保狡猾狙詐,使其在,終必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於是,在1372年(洪武五年),明軍15萬分三路進行北伐,大將徐達的中路大將軍由雁門直趨和林,企圖一舉摧毀元朝的指揮部;東路李文忠副將從西北面襲擊和林;西路徵西將軍馮勝取道甘肅作為疑兵。王保保面對明朝強大的攻勢,沉著應戰,他用誘敵之計將明軍逐漸引入縱深。

    王保保親自率小眾部隊且戰且退,把徐達的中路軍引向了漠北,他手下的大將賀宗哲率領主力在和林以逸待勞。不出意外,王保保和賀宗哲在漠北成功伏擊明軍,明軍戰死數萬人。東路軍李文忠部隊也被王保保部下包圍,損失慘重,只有西路明軍馮勝取得了勝利。

    王保保憑藉此戰挫敗了明軍的銳氣,保住了北元的命脈。此戰也對明朝造成了很大的陰影,“自是明兵希出塞矣”。但是,畢竟這時明王朝已經根基穩固,想要恢復元朝,已是絕無可能。除了偶爾騷擾明朝邊境外,王保保再也不能攻入大都了。

    1375年(洪武八年)八月,王保保死於哈剌那海之衙庭,時年49歲。

  • 10 # 歷來現實

    王保保是元朝末期一個傳奇人物,由於他能征善戰,武藝超群,朱元璋對他又怕又恨,又欣賞他的才能,說他是蓋世奇才,說願意用十萬大軍換一個王保保。

    關於這個王保保的身世,就有不同說法,有人說他是漢人,卻充當元狗,向漢人開刀。

    都說良禽擇木而棲,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不也曾為大清效忠,鎮壓漢人嗎?

    不過這個王保保的確不是漢人,蒙古本名叫擴廓帖木兒,他的父親叫賽因赤答忽,是地道的蒙古人,祖籍是伯也臺氏,母親則是出身乃蠻部的察罕帖木兒的姐姐。

    王保保父親是元朝翰林學士、太尉,喜歡讀書,練過騎射,鑽研兵法,"胸有韜略"。因此王保保父親在年輕的時候,就跟自己的小舅子組織過部隊鎮壓過紅巾軍起義,49歲那年去世。

    父親去世後,王保保就在在舅舅——潁川王察罕帖木兒家長大,舅舅很喜歡這個聰明的外甥,乾脆就把他收為義子,努力去培養。王保保跟父親一樣,喜歡讀書,鑽研兵法,苦練騎射。

    至正21年八月,19歲的王保保嶄露頭角,奉養父之命去討伐東平的田豐、王世誠率領的紅巾軍,殺敵萬餘,大獲全勝,田豐跟王世誠被迫出城投降。

    誰知道這兩個人竟然是假投降,二人在次年6月乘機殺了王保保的養父即舅舅,王保保因此順理成章替代舅舅成為首領。

    有仇不報非君子,王保保接班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帶兵直搗益都,替養父報仇血狠。

    舅舅死後三個月,王保保攻下益都,把仇人的心肝挖出來放在供桌上,告慰養父的在天之靈。

      

    王保保的軍隊南征北戰,所向無敵,隊伍漸漸壯大,成為元朝舉足輕重的武裝力量,連元順帝也對他刮目相看。王保保受到皇帝重用,為維護順帝統治、清除異己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中書左丞相。

    雖然受到元朝皇帝重用,但這個王保保並不是一介武夫,也不是一味愚忠,他有自己的打算,不會為誰做出無謂的犧牲。 

      

    在乞丐皇帝朱元璋跟陳友諒、張士誠逐鹿中原的時候,王保保隔岸觀火,不理睬元順帝的調令,只顧著擴軍佔地,儲存實力。

    後來他覺得元順帝靠不住,就轉而投靠皇太子,幫助皇太子取得了權斗的勝利。

    元朝的內鬥,嚴重消耗了元朝的元氣,便宜了朱元璋。朱元璋的部隊在徐達率領下在1368年秋天攻克元大都,元朝壽終正寢。

    對於元朝的滅亡,王保保和皇太子自然不甘心,兩人齊心協力,建立了北元,對中原虎視眈眈,企圖捲土重來。

    朱元璋當然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下令徐達乘勝追擊。徐達派出最強陣容進攻澤州,擔任前線總指揮的主將名叫。

    湯和,安徽鳳陽人,朱元璋老鄉。1352年從軍,跟著朱元璋出生入死十年,佔南京、取鎮江、渡長江、殺元軍,身經百戰,屢立戰功,人稱中原狼。無論是張士誠、陳友諒或者元軍,聽說湯和大名,無不聞風喪膽。

    看到湯和殺氣騰騰趕來,元軍士兵戰戰兢兢,王保保卻不慌不忙,身先士卒,帶兵殺入明軍陣中。湯和立足未穩,王保保已經殺到,明軍猝不及防,被打得落花流水。

    澤州一戰,王保保威名大震,王保保這個名字從此也刻在了朱元璋心裡。朱元璋對此憂心忡忡,下令徐達不惜一切代價務必去除王保保這個心腹大患。

    在徐達指揮下,明軍兵分三路,號稱15萬北伐,企圖一舉消滅王保保。但王保保依舊從容應對,採取誘敵深入的辦法,將明軍引到和林一帶的伏擊圈,在漠北打敗明軍,擊斃明軍數萬。

    明軍大敗,舉國震動,王保保讓朱元璋寢食難安。

    於是,朱元璋多次派出使臣招降王保保。為了籠絡王保保,還讓自己兒子娶了王保保的妹妹。

    但王保保對朱元璋的乞降嗤之以鼻,不屑一顧,下定決心跟朱元璋作對到底。

    英雄惜英雄,朱元璋和他的部下常遇春、徐達對王保保無不肅然起敬,大家一致讚歎王保保,說他是當天下的奇男子!

    據說朱元璋生前有三大心願,第一得到傳國玉璽,第二個心願就是能招降王保保為自己效力,第三要知道親手把元昭宗處死。

    可惜,朱元璋死到臨頭,這三大心願沒有一個能實現,朱元璋只能抱憾終身。王保保,這位元朝的奇男子,於洪武八年死於哈剌那海。

    金庸大俠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主人公張無忌心愛的姑娘趙敏的哥哥的原型,就是這位王保保。

  • 11 # 無根樹花正孤

    明朝朱元璋鬥戰天下從而恢復漢人天下的功績是後世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忘記的,但是誰又知道朱元璋這個漢人情緒極其強烈的人也會對他的死敵蒙古人產生敬佩之情,這個人叫做王保保,據說是元明之交的第一奇男子,他擁有著明朝打不敗他的戰績,他保護了北元二十年天下,那他究竟是憑藉著什麼被朱元璋等一眾能人刮目相看,為什麼被稱為天下奇男子?

    以一己之力保北元天下二十年,明朝始終無法北上。

    王保保聽名字是一個漢人的名字,在當年明朝朱元璋的時候也是把他當作漢人來看,直到後面發掘出他的墓誌銘才知道王保保是真正的蒙古人。

    我們這裡叫他為王保保,他的發跡是從為元朝皇帝平定紅巾軍起義開始的。在至少正十一年的時候,王保保就率領軍隊平定東平地區的紅巾軍,靠著斬首二萬級而聞名,因為反賊投降之後再次反叛使得王保保他舅舅被殺,王保保順利繼承位置,開始他輝煌的征伐之路。

    作為元朝的中興之人,他曾經一度有希望收復北方地區,但是元朝皇帝元順帝根本就不信任他,一直防範著他,這使得王保保雖然有才能但是根本沒有辦法發揮,元朝君臣只好默默的退回到北方的草原之中。

    北元時代的中流砥柱,多次擊敗明朝軍隊的北侵。

    元順帝時代的元朝君臣也是說活得十分憋屈,很多人都無法發揮才能,直到他死後,北元稍微好了一些。

    在元朝放棄大都之後,明朝軍隊十分不屑一顧,他們認為蒙古人的軍隊其實也就那樣,這麼厲害還不是被我們攻打下都城了,所以當時對於王保保也很輕視,但是王保保卻不這樣認為,王保保重重設伏,在韓店大敗明軍。成為了明朝首敗。

    失敗不止一次,在王保保所在的時代。明朝始終沒有能力消滅北方的元朝殘餘勢力。他盤踞在西北,和地方軍閥一起抵抗明朝,不聽元順帝的話,但是還是能夠多次打敗明朝,在當年,徐達等人都不願意和王保保對陣,但是皇帝下令只能勉強為之結果就是大敗。

    明朝時期的傳說,不服就來抓王保保。

    我們現在說一個人說大話是你怎麼不上天呢?而朱元璋那個時代如果有人說大話就馬上會有人嘲諷:你這麼厲害,怎麼不去北邊把王保保抓過來。

    朱元璋作為一代雄主,自然也喜歡玩一些籠絡人心,增加競爭的小把戲,當時他會見群臣的時候曾經問道:這個天下誰算得上是奇男子呢?群臣思考之後回答說:常遇到春憑藉萬人縱橫天下,未曾遇到過敵手,可以算得上是奇男子了吧!

    朱元璋當時笑了笑就說:常遇春雖然當世無敵,但是他已經臣服於我,只能算的上是奇人,不能算是奇男子,當今天下,唯一算得上是奇男子的就是北方的王保保了。大家稱善。從這一件小事情可以看出來當年的王保保在南方漢人心裡已經到達了什麼樣的地步。

    王保保不愧是一代奇男子,他是元之岳飛。

  • 12 # 小約翰

    提起王保保這個名字,很多人會感到非常陌生。但要說起金庸那篇武俠大作《倚天屠龍記》,則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這篇武俠小說中,有個貌美如花、琴心劍膽的姑娘叫趙敏,是故事裡女主角;而趙敏的表哥就是王保保。

    俗話說紅花還要綠葉襯,為了襯托張無忌的蓋世武功,王保保被描述成了一個可有可無、傻裡吧唧不顯眼的平庸男人。

    但小說不是真實的,跟真實的歷史出入很大。《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和趙敏都是虛構的,王保保卻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不過真實的王保保跟關羽、呂布一樣武藝高強,連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都對他刮目相看,稱他是天下第一奇男兒,做夢都想把他變成自己的愛將。

    乍一聽王保保這個名字還以為他是漢人,其實他是地地道道的蒙古人,他的蒙古名字叫擴廓帖木兒。

    之所以叫了個漢人的名字,是因為王保保跟自己的父母長期住在中原一帶,(河南固始縣)受中原文化影響太深。

    往王保保生父賽因赤答忽"喜讀書,習吏事,有遠略,能騎射,才力過人",堪稱是個集文韜武略於一身的人。

    元朝末期,中原地區爆發反元農民起義,王保保生父跟舅舅察罕帖木兒自發組成民間武裝,鎮壓農民起義,為維護元朝統治積極賣命。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王保保生父去世,王保保就跟了察罕帖木兒,成為舅舅的養子。

    虎父無犬子,王保保繼承了父親能征善戰的基因,又經過了舅舅察罕帖木兒的悉心調教,武藝長進很快,也苦讀了不少兵書,成為一個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後來王保保又到舅舅察罕帖木兒組織"義兵"中當兵,得到了實戰鍛鍊,更加成熟老練,迅速成長為一個合格的戰將。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王保保奉舅舅之命,獨當一面帶兵討伐紅巾軍,跟田豐、王士誠率領紅巾軍在東平狹路相逢,王保保初出茅廬便大放異彩,兩戰兩勝,把紅巾軍打得潰不成軍,抱頭鼠竄。

    這一戰將紅巾軍斬首萬餘級,兵臨東平城下,田豐、王士誠不得不開啟城門投降。

    1962年夏天,田豐、王士誠突然反叛,殺掉了王保保的舅舅察罕帖木兒。舅舅死後,王保保被眾人推舉為軍中首腦,元朝皇帝也對他做了任命,提拔他為光祿大夫、中書平章政事,同時還負責指揮河南山東的元朝軍事力量。

    擴廓帖木兒經過精心準備,興兵為養父(舅舅)報仇。1962年11月,王保保帶兵1萬攻克義軍5萬人守衛的益都,把田豐、王士誠剖腹挖心來祭奠自己的舅舅(養父)。

    益都一戰,王保保天下聞名,江湖上聽到他的大名無不聞之色變。

    但王寶寶不是一個只會打仗的戰爭工具,他還是一個很有謀略的軍事家和政治家。

    在中原群雄並起反抗元朝統治的時候,王保保不急不躁,不是盲目充當元朝皇帝的打手,而是把重心放在儲存實力,發展壯大隊伍上。他就像一個可居的奇貨,待價而沽。

    當時元順帝內部發生權力鬥爭,王保保看準時機,押注太子黨戰勝了元順帝,受到了重用。皇太子雖然贏得了權斗的勝利,卻給了朱元璋發展壯大機會,元朝丟掉了中原的半壁江山,1368年首都也被朱元璋攻破,不得不退守澤州,建立北元。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朱元璋發揚痛打落水狗的精神派兵緊追不捨,

    1372年,朱元璋手下第一戰神徐達掛帥直逼陽和(今山西高陽),擔任主攻的也是一員猛將,他叫湯和,手下有五萬精兵。

    湯和跟朱元璋是老鄉,1352年就參加朱元璋隊伍,湯和江湖人稱中原虎,武藝高強,有膽有謀,也是朱元璋軍隊中的一員悍將。當年陳友諒和張士誠的部下一聽說湯和大名,無不渾身篩糠,不戰自亂。

    不管是元軍還是義軍,都對這個湯和懼怕幾分,軍中最狠的一句就是“我要是xx,就讓我出門遇見湯和!”

    但王保保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傢伙,整天對左右說,我燒香許願也是遇見湯和,一分高下。

    冤家路窄,王保保的軍隊跟湯和在斷頭山相遇。

    得知打頭陣的是朱元璋的大將湯和,立馬就亂了方寸。但王保保躺在山頭的躺椅上,悠然自得,一邊下棋一邊喝酒,讓守城士兵在明軍走近的時候叫他。

    等到湯和大軍來到,斷頭山,正打算休整一下攻城,這時斷頭山上,元軍一員戰將飛馬而下,後面元軍吶喊著衝了過來。

    湯和原本以為元軍兵力比自己少幾倍,一定會進城關門死守,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王保保會主動出擊,立刻就懵逼了。主帥如此,部下也亂了方寸。五萬大軍被萬餘元軍殺得落花流水,十死八九,湯和僥倖逃脫。

    斷頭山一戰,王保保聲名大噪,太祖朱元璋也對這個人驚懼不已。

    朱元璋先是想誘降王保保,幾次都被他無情拒絕,還有一次直接把勸降的人的臂膀給砍掉了。朱元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讓自己的兒子娶了王保保的妹妹。還派人去修繕王保保父親的陵墓,但王保保聽了只是哼了一聲,連謝謝都沒說。

    朱元璋惱羞成怒,對憂徐達發出死命令,讓他消滅往保保,去除統一路上的絆腳石。

    不久徐達率領精兵15萬北伐,再次遭受重創,王保保將明軍誘進和林的伏擊圈,在漠北再次痛打明軍,明軍喪師數萬。

    記錄明初軼事的《青溪暇筆》曾經這樣寫到:“元滅,其臣擁兵不降者,惟擴廓帖木兒,即王保保也。太祖嘗獲其家屬,厚恩以招徠之,終不至。上曰:‘未若王保保,斯所謂好男子也。’其後民間凡遇有微勞自矜者,則誚之曰:‘嘗西邊拿得王保保來邪’,至今遂成諺語。”

  • 13 # 雨夜讀史

    王保保是元末名將,被朱元璋稱為奇男子。儘管王保保在對明軍的作戰中勝少敗多,但他卻是北元的守護神,使北元得以延續。王保保是蒙古人,他父親的墓誌銘寫到:“系出蒙古伯也臺氏......子三人,長擴廓帖木兒(即為王保保)生而敏悟,才器異常。”王保保究竟有何本事,讓朱元璋對他仰慕不已?

    1.將門虎子

    由於王保保的舅舅察罕帖木兒膝下無子,王保保從小就過繼給舅舅做養子。

    察罕帖木兒可謂是蒙古人的民族英雄,當時民變四起。察罕帖木兒組織義兵,鎮壓紅巾軍起義。

    察罕帖木兒英勇善戰,基本上平定了北方的紅巾軍起義,威震天下,甚至連在江南的朱元璋都交好察罕帖木兒,準備接受元朝的招安。

    關鍵時刻察罕帖木兒麻痺大意,在攻打益都時,他過於輕信紅巾軍的降將田豐和王士誠,只帶著11騎人馬去巡視田豐的軍營,結果被王士誠刺殺。

    訊息傳到京城後,元順帝放聲大哭,如喪考妣,他下旨讓王保保接管養父的軍隊。

    王保保走馬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養父報仇,他發兵攻下益都,殺死田豐和王士誠。

    2.缺乏大局觀,多次捲入元朝的內鬥

    2.1參與元順帝與太子的權力鬥爭

    當時儘管天下大亂,元朝廷還是沒有停止內鬥。元順帝沉迷於女色,將政務託付給太子愛猷識理答臘,隨著太子權勢不斷膨脹,他和自己的母后謀奪皇位。

    元順帝和太子都深知槍桿子出政權的道理,於是他們能找了兵強馬壯的將軍作為自己的靠山。

    元順帝找的是駐守大同的中書平章孛羅帖木兒,而太子的靠山是王保保。最終太子在王保保的支援下,打敗了孛羅帖木兒,並且逼元順帝殺死他。

    之後太子想更進一步,以武力逼元順帝退位,無奈王保保不同意。王保保也因此得罪了太子,於是他主動要求外出帶兵。

    元順帝封王保保為河南王,統領天下兵馬,鎮壓農民起義。

    2.2與關中各軍閥展開混戰

    至元二十六年(1366年)二月,新官上任的王保保決定做出些成績,他下令調集各路兵馬準備南征。

    但是李思齊、張良弼、孔興、脫列伯、張思道等將領都是和王保保的養父一起並肩作戰的“老革命”,如今看到乳臭未乾的王保保居然爬到自己頭上發號施令,這些將領一致拒絕聽從王保保的徵召。

    王保保大怒:“我奉詔總兵天下,而鎮將不受節制,何討賊為?”

    於是王保保不顧如火如荼的農民起義,轉而發兵攻打不聽號令的李思齊等人。

    元順帝多次下詔調解,但是被雙方拒絕。

    元軍的內訌為朱元璋的發展帶來良機,他騰出手來,將陳友諒、張士誠和方國珍各個擊破。

    南方戰事結束後,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派徐達和常遇春北伐。由於元軍此時還在忙於內鬥,明軍的北伐十分順利,很快進軍到山東、河南,兵鋒直指元都城大都。

    此時元順帝才想起王保保,他下令恢復王保保的所有官職,令其入京勤王。由於明軍進軍速度很快,王保保還未來得及勤王,大都就已經被明軍攻佔,元順帝倉皇北逃並遷都灤京,史稱北元,元朝在中原的統治宣告結束。

    3.對北元忠心不二,成為北元的守護神

    3.1太原之戰

    元順帝北逃後,發現還是大都的花花世界讓人流連忘返,於是他下詔讓王保保收復大都。

    王保保收到元順帝的詔書後,率領主力從太原出發,準備攻取大都。

    此時明軍的主將是徐達,他決定圍魏救趙,不顧大都,揮師攻打王保保的老巢太原。

    王保保收到訊息後,決定將計就計,星夜馳援太原,準備在太原城下,和太原的北元守軍內外夾擊明軍。

    由於王保保手下都是騎兵,他們的十萬大軍很快到了太原,而徐達手下除了常遇春帶領的騎兵已經到達,其大批的步兵主力尚未到達,明軍的人數遠不及王保保,形勢非常不利。

    王保保的部隊到達太原,不做休息,立刻嚮明軍發起攻擊,準備以部分兵力衝進太原城協助防守。儘管王保保的軍隊當天未能實現衝入太原的目標,但是他們憑藉人多和騎兵,在戰場取得了一定的優勢。

    到了夜晚,王保保見自己的部隊人困馬乏,只好暫時收兵,他讓太原指揮使豁鼻馬帶領部下負責警戒。

    當天夜裡,明軍副將常遇春獻計夜襲王保保大營,正好豁鼻馬也向徐達投降,並且願意做內應。

    徐達於是下令明軍奇襲王保保大營,王保保的軍隊根本來不及做反應,十萬大軍亂作一團,王保保身手敏捷,他連靴子都不穿,光著腳騎馬領著18騎人馬落荒而逃。

    3.2沈兒峪再敗

    太原之戰後,王保保前往西北發展。洪武二年(1369年)十二月,王保保發兵圍攻蘭州,明軍派出於光前往救援,被王保保擊敗,於光被殺害。

    洪武三年(1370年)春,朱元璋派徐達前往蘭州救援,並伺機殲滅王保保。

    徐達於四月抵達安定,他率大軍駐紮在沈兒峪,與王保保對壘。

    此戰徐達使用疲敵戰術,他讓士兵晝夜在王保保軍營前敲鑼打鼓唱大戲,讓他們不得安睡。

    在這樣的侵擾活動持續幾天後,明軍突然停止了這些活動。王保保計程車兵十分珍惜難得的安寧,紛紛倒頭就睡。

    當晚徐達又玩了一把夜襲王保保大營,這次王保保的大軍再次灰飛煙滅。

    但是王保保也再次展現出他過人的跑路天賦,在如此混亂的情形下,他還帶著老婆和孩子順利逃脫。

    這次戰役,王保保損失慘重,八萬四千多名士兵成了俘虜。王保保逃到哈拉和林,於同樣逃亡到那裡的太子愛酞識理達臘會合。

    此時元順帝已經病逝,太子在哈拉和林繼位,是為元昭宗。元昭宗繼位後,與王保保冰釋前嫌,將軍國大事託付給王保保。

    3.3嶺北之戰王保保揚眉吐氣,保住北元半壁江山

    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兵分三路進行北伐,準備徹底解決北元。

    中路軍由徐達率領,從雁門直趨和林,東路軍由李文忠率領,從居庸關出發,從西北面攻擊和林,西路軍由馮勝率領,出金蘭,取甘肅。

    三路大軍只有馮勝這一路取得勝利,東路軍李文忠部打到拉魯渾河畔的稱海,被蒙古大軍包圍,李文忠被迫撤軍,由於撤軍時迷路,損失慘重。

    中路軍徐達的對手正是老對頭王保保。王保保採用誘敵深入的策略,在土拉河畔,王保保故意輸給了徐達的先鋒藍玉。

    之後徐達進入王保保的圈套,他帶領的中路軍進入王保保的埋伏圈,“大將軍至嶺北,與擴廓遇,大敗,死者數萬人。”

    這次戰役明軍損失慘重,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明軍不敢再深入北方草原作戰。王保保的這一戰使北元得以暫時延續。

    嶺北大戰後,有一次朱元璋問手下天下奇男子是誰?大家異口同聲回答是常遇春。

    朱元璋卻不以為然:“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洪武八年(1375年),一代奇男子王保保病逝於哈拉那海。保保死,北元亡!沒有王保保守護的北元支撐不了多久,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派藍玉滅掉了北元。

    4.王保保明明是個常敗將軍,為何被稱為奇男子?

    4.1像關羽一樣忠義

    縱觀王保保的一生,可以發現此人十分忠義,頗似當年的關二哥。

    元朝滅亡後,朱元璋曾經七次寫信招降王保保。王保保對此的迴應是“留使者不還。凡七致書,皆不答。既出塞,復遣人招喻,亦不應。”

    朱元璋並不死心,為了拉攏王保保,朱元璋去祭拜王保保養父察罕帖木兒的陵墓。

    王保保在沈兒峪戰役後他的妹妹和幼子被明軍俘虜,朱元璋下令善待他們,並且將王保保的妹妹嫁給秦王朱樉為妻。

    為了招降王保保,朱元璋還兩次派說客勸降。第一位是說客是李保保,他是王保保養父察罕帖木兒的部下,也曾經跟隨王保保。王保保見到李保保後,兩個保保沒有惺惺相惜的感覺,王保保鳩殺李保保。

    第二位說客是王保保的死對頭李思齊。李思齊曾經和王保保並稱為元朝兩員大將。後來李思齊投降明軍。

    朱元璋讓李思齊做說客,有借花獻佛之意,他將王保保的仇人送上門,以為這樣能感動王保保。

    王保保收下了朱元璋的這份大禮,他逼李思齊自斷手臂,使李思齊重傷身亡。

    但是王保保還是不領朱元璋的情,絲毫沒有投降的意思。

    當時明朝興起,北元的形勢岌岌可危,許多識時務的蒙古人都向明朝投降。而王保保卻能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忠於北元,他的這份忠心顯得難能可貴。

    4.2王保保儘管屢遭敗績,但他絕非無能之輩

    王保保對明軍的戰績是勝少負多,並且還有兩次慘敗,全軍覆沒,看起來像是趙括那樣只會紙上談兵的草包,怎麼能成為奇男子呢?

    其實王保保的軍事才能並不差,他之所以經常吃敗仗,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對手太強。二是當時明強北元弱。

    當時明朝將領可謂群星璀璨,徐達、常遇春、李文忠、傅友德、湯和、馮勝等都是當世名將,而北元人才凋零,王保保是北元僅有的可以和明朝那些名將抗衡的人。

    王保保與明軍的多次戰役,都是他一人單挑明軍的幾位名將。比如太原之戰他的對手是徐達和常遇春。王保保的軍事才能與這些明將不相上下,卻要以一敵幾,因此他經常失利。

    第二個原因是明朝興起,北元衰敗。朝代的興替影響到將士們計程車氣,比如太原之戰,王保保的指揮沒有問題,他利用騎兵快速機動的優勢,在太原城下集結了優勢兵力,如果第二天白天開戰,元軍肯定佔上風。

    但是王保保的好事卻被豁鼻馬攪黃了,豁鼻馬嚮明軍投降的原因,與當時的形勢有關,他看出跟著北元沒有前途。

    嶺北之戰前,劉基就曾經勸說朱元璋不要輕舉妄動,因為“保保未可輕也”。朱元璋不聽勸告,結果真的像劉基預言的那樣,明軍在王保保手下吃了大苦頭。連劉基都如此重視王保保,可見他絕非浪得虛名。

    4.3雖然屢戰屢敗卻有屢敗屢戰的精神

    王保保的一生,屢遭敗績,如果是一般人可能會自暴自棄,再無戰鬥的信心,而王保保卻像打不死的小強,雖然屢戰屢敗,卻還有屢敗屢戰的信心,他的這份執著精神就讓人欽佩。

    特別是太原之戰和沈兒峪戰役,王保保都輸光了資本,差不多成了光桿司令,他還是能重新招兵買馬,從頭再戰。

    最終王保保的這份執著終於收到回報,他在嶺北之戰中用漂亮的伏擊打了翻身仗,不僅為自己正名,也為北元守得多年的安寧。

    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劉邦和項羽的故事。劉邦多次被項羽擊敗,但是他每次都重整旗鼓再戰,最後終於打敗項羽,奪得天下。而項羽雖然是常勝將軍,僅在垓下輸了一仗他就自殺。

    對此唐代詩人李牧曾經寫詩批評項羽:“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因此,王保保雖然屢戰屢敗,但是他忠君報國、具有出色的軍事才能、百折不饒,所以才能贏得朱元璋的讚譽,王保保配得上奇男子的稱號。

  • 14 # 使用者9235538616192

    講述了一大堆,繞來繞去就是為了篡改歷史實事,不承認王保保是漢族人!元朝末年,朝庭將軍察罕帖木耳被降將刺死,其養子擴廓帖木兒代撐兵權,擴廓帖木兒本是漢人名叫王保保。朱元璋誇王保保說:未若王保保,斯所謂好男子也!,

  • 15 # 清風鑑史

    因為王保保是北元時代的中流砥柱,多次擊敗明朝軍隊的北侵,而且在明代有著不敗的戰績,所以被稱為天下奇男子。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元皇帝,他推翻了元朝,並把元朝的統治者趕回了老家,這一點在歷史上都有明確的記載,蒙古人雖然失敗了,但是在朱元璋的時代,還是有著很多非常不錯的蒙古將領,比如說王保保,一開始很多人都以為王保保是漢人,直到看到了王保保的墓誌銘才知道王保保是蒙古人,在當時王保保被稱為是天下奇男子,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為什麼他能被稱為天下的奇男子。

    一、王保保是元代非常強悍的將領,有著出色的軍事才能。

    王保保是元代難得的名將,他曾率領軍隊平定東平地區的紅巾軍,靠著斬首二萬級而聞名,以王保保的才能本來是有能力幫助朝廷收復北方地區,但是當時皇帝並不信任他,而是一直在提防著他,這樣導致王保保的才能無處施展,元朝的君臣也只能默默退回到北方的草原中去。

    二、王保保在明代幾乎沒有打過敗戰。

    在明代,朱元璋一直無法消滅蒙古人的殘餘勢力,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有王保保的存在,王保保驍勇善戰,每次都能夠從明軍的槍下逃脫,從未被明軍抓捕過,在當年,徐達等人都不願意和王保保對陣,但是皇帝下令只能勉強為之結果就是大敗。

    三、王保保儘管是蒙古人,但是也深得朱元璋賞識。

    朱元璋是一個非常惜才的,例如常遇春和徐達等都是他旗下的大將,他也不止一次當面稱讚過王保保的軍事才能,王保保能做到被敵人的首領稱讚就足以看出他多麼優秀,被稱為天下奇男子也就不足為奇。

  • 16 # 虛空幻史

    元朝末年扛大旗的人物,時勢造英雄,如果他在成吉思汗那個時代,最多就是一個人名,但在王朝末年那就是個人物,以一己之力維持元朝,剿滅各路義軍,朱元璋恨他恨的牙癢癢。

  • 17 # P區N子

    說起王保保這個人,我真心覺得他其實是朱元璋有意塑造的一個典型人物,用意就好比乾隆皇帝給袁崇煥平反,並拔高一樣,乾隆的目的是為了凸顯明朝皇帝的昏庸和明朝內部的腐朽,曲線證明清代明的合理性。朱元璋抬高王保保,目的有幾個,其中最重要的大概就是突出一下明代元的過程艱苦,證明自己抗元也是出了大力氣的。說起朱元璋得天下,關鍵的一戰是鄱陽湖水戰,打的陳友諒,作為一個驅除韃虜的開國皇帝,最重要的一戰居然是打自己同胞,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不像劉邦,劉邦的天下雖然也是從項羽手裡奪來的,但他好歹先入了關中,滅亡了秦朝,是有大功勞的,可朱元璋滅元就沒什麼勁了,輕輕一推就倒了,問題是元朝是輕輕一推就能倒了的嗎?還不是前面的抗元義士出了大力,朱元璋摘了桃子。這時候,抬出一個王保保來,說明自己也是遇到強敵費了勁的,是不是心理上會好過一些?當然,朱元璋可能並非有意為之的,只是一種潛意識的驅動。另外一個目的大概是為了防止將領們驕傲,告訴他們敵人還是厲害的,不要因為北伐成功就驕傲輕敵!再說一下,王保保的妹妹,《倚天》裡的趙敏,被朱元璋嫁給了自己兒子秦王做側室,可是秦王是個短命鬼,沒幾歲就嗝屁了,朱元璋直接下旨王妃殉葬!所以說朱元璋跟所有領導都是一樣的,需要的時候信口開河說幾句,認真你就輸了!

  • 18 # 愛胡扯的老馬

    元末宮廷鬥,王保保趁勢崛起

    王保保其人是蒙古族人,本名是擴廓帖木兒,是元朝末年著名的大將軍。王保保與孛羅帖木兒是勢力最強的兩股地方軍閥勢力,他們兩方既是元末農民起義最重要的鎮壓力量,同時也是元末皇族權力之爭的核心力量。

    元朝末代皇帝是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這個人也是頗有才華和能力的皇帝,他任用脫脫為相大膽改革,取得了相當不俗的成績。可惜,元末災難頻發,河堤決口、瘟疫暴發,讓本就生活在苦難中的老百姓實在是沒有活路,因此各地農民相繼暴發反抗鬥爭。好在丞相脫脫文治武功倒也可以控制局面,但到了公元1354年,元朝皇帝寵信宦官、罷免、流放了脫脫,致脫脫冤死,這也加速了元朝的最終滅亡。

    脫脫劇照

    沒有脫脫輔佐的元順帝,過起了聲色犬馬的“幸福”生活,而且受宦官蠱惑修煉所謂“男女雙修之術”,完全將朝政、百姓、暴亂拋在了腦後,為了擺脫朝臣的煩擾,他任命太子監國,自己當起了甩手大掌櫃(特別交待一下元順帝的太子是他和歷史上著名的奇皇后所生)。奇皇后和太子不甘心僅是監國的身份企圖架空元順帝,可惜東窗事發,於是元末出現了歷史上非常奇特的一幕,父子二人各自為政,兩個朝廷各自經營。而在背後支援這一幕發生的則是兩大地方軍閥勢力,王保保支援奇皇后和皇太子、孛羅帖木兒則扶持元順帝、繼續架空元順帝。

    應該說,脫脫下臺給了元朝地方軍閥武裝勢力發展壯大的機會,而王保保能夠及時向奇皇后和皇太子靠攏,則為其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了空間。但由於元朝實行四等人制度,所以蒙古人身份的王保保在元朝中樞境況一般。

    元朝鐵騎

    元朝滅亡,北元建立,王保保堅持與明朝鬥爭

    公元1365年,孛羅帖木兒裹脅元順帝的做法終於激起了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的強烈反彈,最終滅殺了孛羅帖木兒。並與奇皇后、皇太子和解。元順帝在這一刻也算是迷途知返,可惜農民起義的大軍已經勢如破竹逼近大都。元順帝這個時候能夠指望的只有王保保了,於是封王保保為河南王,希望可以肅清暴亂,可惜王保保不但不與朱元璋、陳友諒的大軍對戰,反而與友軍為了權力和地盤幹了起來。可能在王保保看來“攘外必先安內”吧。

    公元1368年,就在元朝各地方軍閥內部混戰之時,朱元璋的大軍一路北上攻破大都,元順帝攜奇皇后和皇太子等人棄大都北逃,自此元朝在中原的統治結束。

    奇皇后劇照

    元順帝劇照

    朱元璋從一介草根,不斷髮展壯大,最後登基稱帝坐龍椅,可以說他的經歷非常豐富了,而且看人待物的眼光頗高,朱元璋一路平步直上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但直到他遇到王保保、始終無法剿滅北元政權時,才知道即便是瘦死的元朝,也有比馬大的駱駝。因此朱元璋對這位始終與自己對抗的王保保將軍充滿敬意,故稱王保保為奇男子也!

  • 19 # 大國系列真贊

    王保保是元朝的傳奇人物,王保保,是元朝的元老級人物,是蒙古人,蒙古名字為擴廓帖木兒,王保保是元朝末期的重要人物。

    在倚天屠龍記,他是趙敏的義兄,非常能征善戰,是元朝的中流砥柱。

    元朝末期的主要兩個大人物就是擴廓帖木兒和孛羅帖木兒,沒了這兩個人物,元朝早就滅亡了。

    在元朝末期,由於元朝的殘暴統治,農民紛紛站起來揭竿起義,王保保和孛羅帖木兒就開始負責幫助元朝平定叛亂,他們立下了不小的功績。

    孛羅帖木兒站順帝,王保保站太子。這就造成了元朝內部矛盾足以影響元朝的統治。

    當不被元順帝信任的皇太子因某些意外逃出京城後,皇太子在冀寧調集嶺北、甘肅、遼陽、陝西等省的兵力,積蓄力量以反攻大都,並在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三月命擴廓帖木兒討伐孛羅帖木兒。

    孛羅帖木兒派兵抵禦,結果也速反水,愛將姚伯顏不花陣亡,順帝也逐漸厭惡孛羅帖木兒,於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七月派人刺死他,把他腦袋裝進匣子裡送入冀寧,同時誅殺了老的沙等孛羅帖木兒同黨。孛羅帖木兒的死為元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果然,朝代的滅亡大多數引發的前提都是誤殺忠臣發生的。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閏十月,元順帝下詔封擴廓帖木兒為河南王,排程天下兵馬“肅清江淮”。

    他同朱元璋只發生過小規模的戰鬥,從來沒有過實際的大的敗績。可是,元順帝的猜疑讓王保保不肯出兵救援。

    當年,朱元璋派徐達率領25萬大軍北伐元朝,如果不是元順帝得罪了王保保,王保保就不會按兵不動,甚至還從晉寧移動到了冀寧(今山西太原,轄區包括內蒙古一帶),元朝就不會那麼容易滅亡。

    再者,在朱元璋的軍隊達到大都後,如果不是元順帝害怕得逃出了大都,恐怕朱元璋可沒有那麼順利能夠佔領元朝的大都。

    在元朝滅亡後,王保保在漠北擊敗了明朝的軍隊,立下了傳奇,可是,王保保死後,再也沒有人可以保護好明朝了,於是,明朝留下美名來嘲諷他。

    朱元璋之所以稱之為“天下奇男子”,是因為他不成為朱元璋的臣子,能夠在漠北吃苦,明明投降他就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他偏不那麼做,他的確是甘於貧困、忠於理想的人。

  • 20 # 龔柳輝

    王保保就是擴廓帖木兒,蒙古語意為“青鐵”。他是蒙古伯也臺部人,生於光州固始縣,是元朝末年最著名的將領。

    他的父親是元翰林學士、太尉賽因赤答忽,母親是元末將領察罕帖木兒的姐姐,後為舅舅察罕帖木兒收為養子。

    察罕帖木兒遇刺身亡後,王保保已經可以獨當一面,曾被元順帝封為河南王、中書左丞相。

    1372年,他率領元軍大破明軍於漠北,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天下奇男子”。

    王保保確實非常厲害,朱元璋對王保保就非常重視,他曾大會諸將,問道:“天下奇男子誰也?”

    很多將領都說:“常遇春將不過萬人,橫行無敵,真奇男子。”

    明太祖笑曰:“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那麼,為什麼王保保會被朱元璋稱為天下奇男子呢?主要還是這麼三個原因。

    其一、王保保在韓店打敗湯和,又集合元軍主力欲收復元朝的大都,結果他卻被夜襲,居然穿了一隻靴子跨馬逃掉了1368年,明軍攻佔大都,王保保在山西,坐山觀虎鬥,後來,他又輔佐北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力圖光復大元江山。

    明軍佔領大都以後,改名北平,以孫興祖留守,徐達、常遇春等人,攻打冀中一帶,作為進攻山西的跳板。

    明軍還先派元朝尚書九住,前去冀寧招撫王保保,但沒有成功。

    徐達派前鋒湯和部,自懷慶取澤州,形成孤軍冒進的態勢。

    1368年10月,王保保派軍南下進攻湯和,在韓店大戰,明軍慘敗。

    聽聞捷報,在上都的元順帝大喜,晉封王保保為齊王,賜金印,又令其收復大都。

    因此,王保保集合元軍主力,北出雁門,經保安州、居庸關,向大都快速進發。

    明將徐達等人認為,北平有孫興祖大軍據守,且有堅城,不足為慮。

    王保保傾巢而出,太原必定空虛,明軍主力均在太行東南部真定、彰德一帶,離太原很近,於是採用“批亢搗虛”的戰術,直取太原。

    王保保已行至保安州,知道明軍動向後,果然慌忙回救太原,明軍決定夜襲王保保,再加上有其部將豁鼻馬,投降為內應,奇襲行動非常順利。

    王保保當晚正在讀兵書,發覺明軍襲來以後,他倉促奔出營門,穿了一隻靴子就跨馬逃走了,只有十八騎跟從,其餘4萬人馬,都做了明軍的俘虜。

    從這個事情,就可以看出王保保確實膽大心細,敢於率軍去收復元朝的國都,儘管最後失敗了,卻能夠逃脫明軍的夜襲,也確實可稱為“天下奇男子”。

    其二、王保保曾經包圍蘭州,圍城打援,全殲明軍派出的援軍,徐達等猛將都不敢直接與王保保交鋒,結果王保保又被夜襲,僅與其妻子數人逃走了

    王保保曾經率兵,包圍明將張溫據守的蘭州,明軍派出的援軍,居然被其全殲,援軍將領於光也被其殺害。

    明朝立即開始策劃,針對王保保的北伐,在制定進攻方略時,包括徐達在內的所有將領,都異口同聲地建議大軍直撲應昌,逼王保保從蘭州撤兵,可見徐達等人都不敢直接與其交鋒。

    但是,朱元璋力排眾議,命令明軍兵分兩路。西路由大將軍徐達,自潼關經西安救蘭州,伺機殲滅王保保,東路由左副將軍李文忠直搗應昌。

    這就是使元朝“彼此自救,不暇應援”的方略。

    當時王保保雖擊潰明朝援軍,但無法攻陷蘭州,遂移駐甘肅定西,“縱遊兵四出虜掠,民頗被其擾”。

    徐達到達安定以後,在沈兒峪安營紮寨,“與王保保隔深溝而壘,日數交戰”,徐達命令,諸將每夜不斷製造噪音,騷擾王保保的軍營,使他的部隊,每夜不得休息。

    數日後,某夜明軍卻偃旗息鼓,王保保的部隊,連日不得休息,於是都昏睡過去,這時徐達卻率兵夜襲,大敗王保保,生擒其部將嚴奉先、韓扎兒、李察罕不花等人。

    王保保僅與其妻子數人逃跑了,到黃河時,他們利用流木以渡河,接著離開寧夏,直奔和林而去。

    徐達派遣都督郭英追至寧夏,居然沒有追上他。

    沈兒峪之戰,明軍俘獲元朝官吏1865人,將校士卒84500餘人,馬15280匹,以及大量駝騾驢雜畜。

    其實,王保保這個人能夠打勝戰,曾經打敗湯和等明朝名將,就連徐達都怕他三分,總是搞夜襲之類的行動,才能戰勝他。

    而且他打了敗戰之後,又能夠逃走,明軍根本拿他沒有辦法,所以說他確實是“天下奇男子”。

    其三、王保保大難不死,在最危險的時刻,挫敗了明軍的三路大軍,保住了北元的命脈

    愛猷識理達臘和王保保,在和林會合,君臣為了匡復元朝的大業,捐棄前嫌,重歸於好。

    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繼續以王保保為中書右丞相,商討恢復之計。

    明朝已經將王保保視為心腹之患,他們認為:

    王保保狡猾狙詐,使其在,終必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

    意思是說,王保保太狡猾,有他在,元朝終究會捲土重來,不如徹底剿滅北元,以便最終解決邊患問題。

    於是,洪武五年,明軍為了徹底解決北元問題,派遣三路大軍北伐王保保。

    15萬明軍被分為三路,中路軍大將軍徐達,由雁門直趨和林,以摧毀元朝的指揮部。

    東路左副將軍李文忠,由居庸關至應昌,然後直撲土拉河,從西北面襲擊和林。

    西路徵西將軍馮勝,出金蘭取甘肅,作為疑兵,令元朝摸不清明軍的真實情況。

    面對明朝想一口吃掉北元的戰略企圖,王保保沉著應戰,他用誘敵之計,將明軍逐漸引入其縱深區域。

    徐達的先鋒部隊,由藍玉率領,出雁門後,就在野馬川遇到元軍,他們追至亂山,取得了一些小勝。接著到了圖拉河,遭遇王保保的佯攻,此後,他假裝大敗而逃。

    就這樣,他親自率領小部隊,且戰且退,把明軍引向和林,而他手下的大將賀宗哲,率領元軍的主力在和林以逸待勞,佈置口袋,準備伏擊明軍。

    最後,王保保與賀宗哲會合,在漠北成功伏擊明軍,明軍因此戰死數萬人。

    東路軍李文忠一直打到臚朐河,接著在土剌河擊潰哈剌章等,進至拉魯渾河畔的稱海,被元軍包圍,李文忠勉強撤退,損失慘重。

    事實上,只有西路明軍馮勝,取得一些勝利。

    這次戰役,挫敗了明軍的銳氣,保住了北元的命脈,是王保保所取得的最輝煌的勝利。

    朱元璋一直想招降王保保,十餘年間,朱元璋至少有七次通訊於王保保,勸其歸附,這七封信都收錄於《明實錄》中。

    據說,朱元璋有三件憾事,一是沒得到傳國玉璽,二是王保保沒被活捉,三是元太子無訊息。可見朱元璋非常重視王保保,所以說他是天下奇男子。

    綜上所述,王保保在韓店打敗湯和,又集合元軍主力,欲收復元朝的大都,結果他卻被夜襲,居然穿了一隻靴子跨馬逃掉了。

    王保保曾經包圍蘭州,圍城打援,全殲明軍派出的援軍,徐達等猛將都不敢直接與王保保交鋒,結果王保保又被夜襲,僅與其妻子數人逃走了。

    王保保大難不死,在最危險的時刻,挫敗了明軍的三路大軍,保住了北元的命脈。

    所以說,王保保確實非常厲害,因此他才會被朱元璋稱為“天下奇男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生聽自己老師的直播課效果好,還是聽名師的網路課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