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碌碌無為倆寶媽

    從小就是跟著媽媽,自然跟媽媽最親。

    至於爺爺奶奶,不是說孩子不跟他親,而是接觸的少,孩子跟他們不熟悉而已。

    我大寶那時候,孩子奶奶因為生的是女娃,滿月那天就算是伺候完月子了,下午就回老家了。

    自此以後一直到兩歲多,除了過年的時候我們回老家之外,其餘的時候根本就不露面,更別說是給孫女買的零食小衣服之類的了,壓歲錢更不用提。

    快三歲應該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媽媽當時身體不好沒法看孩子了,就跟她奶奶商量讓她來看孩子,不知道老公是怎麼跟她說的,反正是來了。

    來了以後得讓孩子跟她熟悉一下吧,白天的時候還好說,因為我在家,晚上我夜班讓她奶奶看著,第二天就給我說大半夜沒睡覺,最後困得實在沒有辦法了,自己睡還害怕,奶奶摟著不樂意,小人兒自己想了個招,讓她奶奶睡在床的另一頭

  • 2 # 家有寶貝蛋兒

    因為沒有公婆,我就自己帶的,孩子的外公外婆偶爾來幫忙帶下,或者有時候我帶孩子過去他們家玩。我爸媽在幫哥嫂帶老二,兩個孩子年齡差不多,所以有時候會帶過去一起玩。所以,我家寶寶也不怎麼認生,我在的時候他也讓外公外婆抱,但還是和他們有隔閡的。就比如,我爸喜歡騎車帶孩子出去逛大馬路看車,如果我不去,我孩子就哭鬧也不去。但是,如果我爸硬把他帶出去,他哭鬧兩聲也就適應了,出去也能玩的很開心。平時見到其他小寶寶也不會怯生,可能是因為我經常帶他出去玩吧。

    所以,這就是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寶媽不要過於擔心。平時多帶寶寶去公園或者廣場等人多的地方,讓寶寶多接觸接觸其他小朋友。定期帶寶寶去他爺爺奶奶家玩,增進感情,增加熟悉度。都說隔代親,爺爺奶奶帶孩子幾次之後,孩子肯定能感受到他們的愛,建立安全感之後,相信寶寶慢慢就能適應爺爺奶奶帶了。

  • 3 # 墨仔媽媽育兒

    我也是一直一個人帶孩子,每週末帶去爺爺奶奶家玩兩天,一個人帶孩子,孩子會更容易黏媽媽,這是很正常的情況。

    其次,一歲半的孩子的分離焦慮正是很強烈的時候,離不開媽媽,拒絕和媽媽以外的不熟悉的人相處。

    如何讓孩子接受除媽媽以外的帶養人呢

    1.讓其他帶養人提前介入

    一定不要突然把孩子帶走!媽媽是孩子最親最信任的人,寶寶從生下來到慢慢意識到自己和媽媽並不是一體的,而是分開的兩個獨立的個體,這個過程對於孩子來說本身就是難以接受卻又不得不接受的,所以,媽媽給予孩子的安全感是否是良好的很重要。

    如果媽媽需要讓爺爺奶奶帶養孩子,就需要提前讓他們介入到寶寶的生活當中,而不是媽媽週三準備上班,週二才把寶寶送到爺爺奶奶家,對於孩子來說,這太突然了,他們並不能理解這種“血緣關係”,只要是不常見面,爺爺奶奶也是“不熟悉的人”,離開媽媽,被不熟悉的人帶著,寶寶當然排斥反抗了。

    提前介入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來幫助寶寶熟悉其他人的面孔和存在。

    2.一步步嘗試短暫分離

    如果要讓寶寶平穩的度過分離焦慮期,就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短暫分離,然後再一次次團聚,讓寶寶逐漸明白,媽媽離開以後一定會回來,沒什麼可怕的。

    所以,可以這樣做:

    先讓爺爺奶奶隔三差五的來媽媽和寶寶家玩,和寶寶慢慢熟絡起來,或者媽媽帶孩子每週都去爺爺奶奶家打卡報道,讓孩子熟悉新環境。等孩子和爺爺奶奶熟悉了,能開始互動了,媽媽嘗試著離開一小段時間,比如離開10分鐘,下樓轉一圈再回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偷偷摸摸離開,而是正大光明的和寶寶打招呼說媽媽下樓買個東西,馬上就回來,然後果斷關門,毫無例外,寶寶肯定會哭,但是,這個“分離的陣痛”是必須的要經歷的,媽媽回家以後記得第一時間熱情擁抱寶寶,告訴寶寶媽媽回來了。

    媽媽每天下樓遛彎一次,等到寶寶已經習慣了媽媽出門了,不哭了,就可以拉長時間了,出去半小時,一小時,一下午,一天,漸漸的,寶寶就適應了。

    3.爺爺奶奶的帶養方式很重要

    如果爺爺奶奶沒有帶過寶寶,勢必不知道寶寶的各種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作息規律等一系列事情,而寶寶已經習慣了和媽媽的默契,如果突然換了帶養方式,寶寶的秩序感被打破,就會感到恐懼,不理解甚至是傷心。

    所以,提前介入的重要意義這時就體現出來了,爺爺奶奶需要熟悉並配合寶寶,包括:幾點吃飯、幾點睡覺、吃什麼、穿什麼、喜歡的書是什麼、喜歡玩什麼、性格、語言表達、其他生活規律以及媽媽的帶養風格。

    這些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熟悉起來也是需要時間的。

    4.媽媽要提高陪伴質量

    如果爺爺奶奶順利的接管孩子了,媽媽就更需要注意陪伴質量了,多和寶寶互動做遊戲,抱抱親親,讓孩子知道每一個人都是愛他的,這樣他才會更有安全感,而安全感是孩子以後社交能力的重要情感基礎。

    5.經常玩躲貓貓遊戲

    每個寶寶都特別喜歡躲貓貓遊戲,這個遊戲能很好的幫助孩子形成客體永久性概念,度過分離焦慮期,所以,媽媽、爺爺奶奶要多和孩子玩躲貓貓,孩子玩開心了,就願意經常和爺爺奶奶玩了。

    漸漸分離其實對媽媽和孩子都是一種挑戰,有時候,媽媽也離不開寶寶呢,雙方都需要有耐心,循序漸進。

    想起龍應臺關於養育的那段名言: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是堅持科學育兒的墨仔媽媽,一名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嬰幼兒睡眠指導師,與孩子一起成長,最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媽媽。 -----養育孩子不僅需要愛,還需要知識

  • 4 # 子非魚安之魚666

    我也是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大寶兩歲前我們一直和他爺爺奶奶住在一起,所以孩子和爺爺奶奶還是很親暱的,二寶出生以後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帶,每個週末我就會帶著孩子回爺爺奶奶家住兩天,平時的時候每天晚上都要和二老影片通話,所以現在二寶也快一歲半了,但和她爺爺奶奶特別的親,不管多久沒看見她爺爺奶奶,只要一看見他們就會要他們抱抱。^_^

  • 5 # Veeyn

    我覺得應該給孩子時間,讓孩子接受爺爺奶奶,而不是一下子就直接扔給爺爺奶奶帶,孩子會慢慢適應的。

    一、慢過程適應。

    孩子因為是從小就媽媽帶大的,所以孩子的眼裡只有媽媽,也只信任媽媽一個人。對於其他人,都沒有建立最初的信任感,孩子一下子真的是難以適應。

    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媽媽在家的時候,爺爺奶奶逐步親近孩子。先是短時間的親近,五分鐘,十分鐘,離開媽媽,讓孩子跟爺爺奶奶一起玩兒,但是媽媽也要在孩子的視線之內。給孩子一個適應過程。

    逐漸地,延長孩子和爺爺奶奶相處的時間,讓孩子適應,媽媽逐漸地遠離孩子,讓孩子跟爺爺奶奶相處。

    如果方便的話,這樣慢慢過度才是最好的安排。

    二、快過程轉換。

    實在不方便的話,那就只能直接給爺爺奶奶,讓孩子哭幾天,鬧騰幾天,過一陣子,也能自己適應。這期間,需要爺爺奶奶極大的耐心,包容孩子,適應孩子。孩子也會慢慢適應跟爺爺奶奶生活的。有幾個小技巧,可以試一下,給孩子最熟悉的玩具,經常吃的食物,儘量保持孩子原來的生活狀態,不要改變太大,孩子適應較快。

    不管怎樣,孩子一定能夠適應的,家長要放寬心。

    祝寶貝健康成長!

  • 6 # 豌豆媽媽育兒

    昨天和鄰居阿姨聊天,說他家外孫一直是自己帶的,現在孩子四歲多快五歲了,每次回家不叫爺爺奶奶,不理爺爺奶奶,對爺爺和奶奶特別冷漠。為了緩和和孩子的關係,爺爺奶奶打算暑假來照顧孩子兩三個禮拜。

    我想說的是孩子四歲多都覺得爺爺奶奶生,對於一歲半的孩子來說,不讓爺爺奶奶帶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

    為什麼孩子抗拒爺爺奶奶來帶,可能是這幾種原因。

    第一,1.5-2歲的孩子剛剛開始擁有獨立的自我意識,孩子從母子共體中分離出來,這個時候孩子的意識中開始認識到自己和周圍不是一體的,為了獲得更多的安全感她對媽媽的需要會更多,更粘人。

    第二,全職媽媽帶大的孩子相對於家裡成員較多的孩子,對外部環境的適用能力會更遲鈍一些。

    也就是如果家裡是媽媽一個人帶孩子,孩子性格相對會更內向。

    第三個原因,孩子本身性格可能偏內向。我們常說性格是天生的,有些孩子是外向型,有些孩子是內向型,對於周圍的環境的變化和主要撫養人的變化都會特別敏感,而外向型的孩子表現就不會特別敏感。

    怎樣能讓孩子順利的接受爺爺奶奶?

    媽媽的正確做法是逐漸放手。

    第一步,幫孩子做好分離的準備。和孩子玩躲貓貓的遊戲,告訴孩子媽媽不會消失,媽媽是會回來的。

    第二步,從分離5分鐘開始。媽媽要逐漸放手,告訴孩子媽媽要下樓5分鐘,一會媽媽就回來了。

    短暫的分離後要及時的出現在孩子面前,目的就是告訴孩子媽媽是會回來的。

    第三步,延長分離的時間,讓孩子逐漸適應。從樓下5分鐘到出門2小時,拉長時間間隔,讓孩子逐漸適應。

    更換主要撫養人注意事項

    1.讓爺爺奶奶提前熟悉孩子的生活作息,因為固定的生活習慣是可以帶給孩子安全感的。不要因為主要撫養人的更換打破孩子的生活習慣!

    2.讓孩子逐漸熟悉將要更換的撫養人。比如每週爺爺奶奶照顧兩天,逐漸增加熟悉度,讓孩子可以有一個心理適應的過程。

    3.尊重孩子的心理接受程度。每個孩子接受程度不同,有的孩子可能1周就可以順利的和爺爺奶奶相處,有的孩子可能需要一個月,作為母親保持耐心很重要!

  • 7 # Ailsa麻麻

    孩子一直是媽媽帶的,只認媽,這是理所當然的了。如果很少見爺爺奶奶,對他們肯定不熟悉,孩子怎麼會和他們親近呢。

    我女兒就是這樣。

    一歲就見過三次奶奶,如何親?

    我婆婆在女兒滿月後就回老家了,後來寶寶三個月肺炎住院來陪過幾天,然後又回家了,再見面,寶寶一歲了。。因為女兒一歲前身體不太好,所以我們也沒帶女兒回過老家,孩子奶奶愣是沒來看過她孫女。

    一歲,因為回老家過生日,才回去的。

    回奶奶家,孩子拒絕奶奶抱

    因為我老公平時上班忙,我們回老家也不方便,轉好幾趟車,孩子又小,提出很多次讓我婆婆來跟我們住一段時間,都被拒絕了。

    偶爾一起回家,我婆婆看女兒不親近她,就總是抱怨“要是經常回家就好了”,就去忙她的事情了。

    現在回奶奶家,知道喊奶奶了,可還是拒絕奶奶抱。

    只認媽媽,是因為媽媽對寶寶付出的最多。

    孩子每天都能看見媽媽,媽媽陪著吃飯、睡覺、唱歌、看書、做遊戲,做什麼事情都有媽媽在,不認媽媽還能認誰?

    女兒明年上幼兒園,我和老公商量著讓我婆婆來幫我們接送下孩子,我好出去找工作,再者老人年紀也大了,身體不好,也需要兒子的照顧。

    我老公打電話給我婆婆,提了好幾次,每次說完,我婆婆都默不吭聲,轉移話題。後來聽我老公姐姐說,我婆婆不想來,不熟悉這裡,怕不習慣。

    我們尊重她。

    多和孩子溝通親近,血濃於水的親情。

    不認爺爺奶奶那是因為缺少陪伴,可以讓爺爺奶奶多和小朋友一起玩,多相處幾天就好了。

  • 8 # 安靜媽媽

    孩子沒離開過媽媽,和媽媽親是很正常的事。

    特別是一歲多的孩子,認人非常厲害,如果爺爺奶奶之前沒有帶過的話,接受起來非常難。

    如果的確需要爺爺奶奶幫忙帶小孩,我建議從這幾點來做,會讓孩子儘可能過渡得好一些。

    01爺爺奶奶和媽媽共同帶娃一段時間

    這個時間裡,媽媽和爺爺奶奶一起帶娃,爺爺奶奶需要多與孩子交流和玩耍。一歲半的孩子已經非常懂得怎麼去玩了,只要投其所好,爺爺奶奶很快會成為她的玩伴。

    但可能在吃飯和睡覺上,孩子依然會依賴媽媽。

    我家孩子上個月和我一起回老家待產,需要外公幫忙帶。外公就是儘量的和孩子玩到一起,現在孩子已經可以和外公單獨出去玩了。

    02媽媽逐漸減少陪伴時間,增加陪伴質量

    其實對於一歲半的孩子來說,對外面的世界越來越好奇,會有許多的事情來分散她的注意力,媽媽可以逐漸的退出長時間的陪伴,改為段時間的有效陪伴。

    比如在孩子睡覺前和醒來後給孩子做一些親子互動的活動,增加孩子安全感的同時,也可以慢慢告訴孩子,媽媽永遠會陪在寶寶身邊,但媽媽也會偶爾有事離開,寶寶需要和爺爺奶奶一起玩一會。

    隨著時間的過渡,孩子會慢慢習慣爺爺奶奶,但這個時間的長短與寶寶的脾氣以及爺爺奶奶的陪伴方式有關。

    03一定告訴老人,管好嘴!

    不知道寶媽家的爺爺奶奶在寶寶吵鬧的時候會不會用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或者你不乖媽媽就走了這樣的話來嚇唬寶寶呢?

    這樣的話毫無意義,只會增加孩子內心的不安,導致爺爺奶奶沒有辦法得到孩子的信任。

    我家孩子在一歲的時候奶奶過來和我一起帶,但是孩子奶奶就是這樣的一個碎嘴,並且也不太會和孩子玩,所以,一直到孩子一歲半,奶奶還是無法帶孩子睡覺,寶寶依然每天黏媽媽!

    而孩子外公則好許多,從不會說這些話,最多就是告訴寶寶,媽媽肚子有二娃,抱不起你,外公抱這樣的話,所以回來一個月,孩子晚上睡覺都要外公哄,只是睡醒要看到媽媽在身邊!

    綜上所述,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是一直安全感的建立,如果其它哺育人能和孩子建立這種安全感,那麼孩子會漸漸的習慣其它人的照顧。

    孩子適應媽媽意外其它哺育人的時間長短取決於他們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程度。如何走進孩子的內心,是建立這種關係的關鍵!

    建議再次閱讀<小王子>一書,可能會在關係建立上給予你一些啟示!

  • 9 # 皓月長歌正面管教

    這種現象很正常。

    即使是爺爺奶奶一直跟著媽媽一起帶孩子,孩子依然也是首選媽媽。

    當我女兒玥玥小時候,我婆婆不止一次對我說過:

    “你帶孩子時間太多了,孩子現在只認你,我們都帶不出去,啥都讓你做,太粘著你了。”

    其實我懂我婆婆的心,她很喜歡玥玥,也想多帶著孩子出去玩玩,這樣我還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做點自己的事情。

    她是因為既喜歡孫女,又想讓我多些自己的時間。

    說實話,我那時候帶孩子的時間真不多。因為那時候我上班,早上八點走,下午三點多回來。這期間都是爺爺奶奶帶孩子。

    可是,一旦我回家,我女兒就成了我的跟屁蟲,做什麼都讓我做,我去哪裡她就跟著去哪裡。

    於是,便有了婆婆上面的感慨。

    最近,類似的感慨從我爸爸嘴裡也說出來了。

    我侄女兩歲多了,是我爸媽一直跟著兒媳婦一起帶孩子的。可是,當孩子越來越大,就越來越黏媽媽。

    上次爸爸對我說:“小孫女現在連穿衣服都要媽媽給拿,有的時候奶奶拿過來了,她會給拿回去,然後讓媽媽重新拿過來。出去玩,也要媽媽陪著去,我和你媽都叫不出去了。……”

    因為爸媽去弟弟家就是為了幫忙帶孫女,可是孫女什麼都不要他們做的話,他們就會有些失落,同時也有些沒有價值的感覺。

    對此我也只能安慰,沒有其他辦法。

    因為孩子的選擇,絕對是真實的從心的選擇。

    現在弟妹上班了,爸媽也不再感慨這些事了。

    無論有多少人一起陪著媽媽帶孩子,大多數情況下,孩子都會首選媽媽。

    除非孩子小時候就直接給老人帶了,晚上也和老人睡……如此的話,估計媽媽很難超越老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我身邊有個親戚,從小送到姥姥家,養到上小學才接回去。她現在已經為人父母了,依然對姥姥比對媽媽親。

    順便說一嘴:

    小時候的陪睡,真的很重要。即使不在一個床,也要在一個房間。

    回到這個題目中。

    看到題主的問題,想來是媽媽想工作或者做些其他事情了,而孩子不跟爺爺奶奶,有些無助。

    如果爺爺奶奶從沒來過,那麼在媽媽去工作之前,先叫爺爺奶奶過來,一起共同帶孩子,有個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的過度時間,讓孩子慢慢接受爺爺奶奶的陪伴,然後媽媽再去工作,留給老人獨自帶,孩子會更好的適應。

    如果爺爺奶奶一直在,只是平時孩子都是和媽媽在一起。那麼,媽媽可以每天出去一段時間,就對孩子說有事情,然後讓爺爺奶奶單獨帶一會兒。

    從開始的半個小時的離開,到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

    讓孩子慢慢適應爺爺奶奶陪著她的狀態。

  • 10 # 伊貝育兒園

    這個屬於正常的現場,必經媽媽和孩子之間有最直接的血緣關係。一歲半的小孩子一般會缺少安全感,總會找某個依賴,而孩子從小就在媽媽的懷抱里長大,大部分安全感都來源於媽媽,只有在媽媽的身邊,孩子才會玩的踏實,具有安全感。孩子對一切陌生或不熟悉的人和物都有一定的排斥,所以我們不必太過在意。

    如果因為工作原因沒法帶孩子了,而孩子和爺爺奶奶又不熟悉,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把父母接到自己的身邊,讓爺爺奶奶、孩子還有自己一起生活一段時間,讓孩子和爺爺奶奶拉近距離,讓孩子知道爺爺奶奶也是親人,同樣可以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和快樂。這樣孩子慢慢就不排斥爺爺奶奶了,同時讓父母提醒一下身邊的人千萬不要給孩子開玩笑說說媽媽不在孩子身邊就是不要孩子了,這樣孩子就感覺自己被拋棄了。

    我相信,只要爺爺奶奶真心對待孩子,孩子同樣也會慢慢投入爺爺奶奶的懷抱。

  • 11 # 冬寧

    這個問題,首先透露出的是媽媽對孩子的疼愛,自己看到一歲半,孩子和爺爺奶奶當然不熟悉,不願意讓爺爺奶奶帶。這很正常。

    我女兒的時候,我自己帶到一歲零10個月,之後因為要上班,爺爺來幫忙帶。由於我自己在的時間長,平常見爺爺的時間又少,孩子自然不願找他。但是沒有辦法,上班催著,只能任由她哭,走唄。其實孩子的適應性很強,經歷過幾次之後,她就明白了,雖然我走的時候還會哭,但很快就會好了。

    我自己帶兒子帶到兩歲半,之前也是很少和爺爺奶奶接觸,第1次讓爺爺奶奶給看的時候,也是哇哇大哭。等到第3天的時候,就能夠做到一邊哭一邊和爸爸說再見。後來慢慢就適應了。

    所以對於題主的問題,接下來應該怎麼辦呢?

    如果題主要上班,那就只能繼續讓爺爺奶奶帶,孩子哭鬧很正常,雖然心疼,也沒有辦法。

    當然以上說的是寶媽必須離開孩子去上班,需要爺爺奶奶照顧的情況。如果爺爺奶奶僅僅是來看一下孩子,孩子不找他們,那就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不找就不找吧,平常看的少,感情少,這是自然的事情。不是有句老話小孩喜聯絡嗎?爺爺奶奶看的多了,孩子自然熟悉了,也就會找他們了。

    Hi,大家好,我是小時光LL,兩個孩子的媽媽,既愛好文字,又有煙火氣。育兒路上,讓我們一起成長。

  • 12 # 果凍夫人晨

    我覺得正常啊。雙方父母都沒有退休,我孃家距離三百多公里,讓我爸媽每天來回照顧也不現實。產前一個月,老公奶奶為了看她的第一個重孫(她這麼希望的)來我們家給我做飯,公婆不跟我們住,而且他們倆離異且各自成家。

    之後我女兒從出生起就是我跟老公日夜照顧(總不能讓老公他75歲的奶奶照顧吧),家裡其他人只是偶爾逗一逗;老公有時候要出差,晚上會不在家,月子期間婆婆有時候來陪我睡。

    她三個月我上班以後,老公的爸爸媽媽奶奶偶爾上午幫忙,每天下午我請假在家自己帶;她七個月,老公奶奶身體不好就回鄉下了(也有一點計較我生的不是男孩子,理解老年人的想法,但是這個是不可控的),我們請了育兒嫂,也就是保姆,不住家,每天早上來了,我去上班,我下班了,她回去。每天就只有她一個人在家帶娃,沒有其他人,家裡三個攝像頭,不是說只是為了監控,生娃之前就裝了的,也希望看看寶寶的成長,每天在家都做些什麼。

    阿姨照顧的很用心,寶寶也喜歡阿姨。八個月十天的時候,因為身體原因,我給她斷奶了,她無所謂,奶瓶一樣喝,但是我痛苦了兩個禮拜才成功回奶。

    現在除了阿姨帶她的時候,寶爸不出差的日子,晚上哄睡是寶爸,餵奶是寶爸,洗澡是寶爸,我負責採購食材做輔食喂輔食,穿衣擦潤膚霜,晚上陪睡等簡單事務,因為我產後恢復的不是特別好,所以有些體力活不能做,或者不能長時間做,寶爸也會盡量避免出差在外過夜。

    寶爸也會疑惑,明明現在媽媽沒有奶餵了,洗澡哄睡都是寶爸,怎麼一看到媽媽還是要媽媽呢,別人都不要了。這個麼,寶爸是女兒奴,看到女兒不是和他世界第一好,吃醋了

  • 13 # 肥羊媽媽

    一歲半的孩子粘媽媽,很正常,況且他沒跟爺爺奶奶生活過,不跟他們也很正常。

    01正常的依戀關係

    根據兒童心理成長規律,4個月,孩子知道分辨熟悉的人和陌生人開始,依戀就開始產生。最普遍的是對媽媽的依戀,表現為只要媽媽在,就必須媽媽抱,什麼都要媽媽幹。

    我女兒就是如此,只能我抱我哄,家人戲稱,只有媽媽手上不長刺。不過現在女兒四歲半了,已經不那麼粘我,跟誰都能相處。

    02增加與爺爺奶奶相處的時間

    如果要爺爺奶奶幫忙帶,最好給孩子留一段緩衝時間,讓媽媽陪著跟爺爺奶奶相處,熟悉爺爺奶奶的存在。此外,可以玩一些讓爺爺奶奶輪流接觸孩子的遊戲,比如從媽媽那跑到爺爺那再跑到奶奶那,再回到媽媽那,不僅有趣,也能促進孩子對他們的依戀。

    03不要強迫孩子也不要悄悄離開

    有些家長說,讓媽媽躲幾天,爺爺奶奶單獨帶,讓孩子迫於無奈接受爺爺奶奶,不建議一開始就這樣。因為粘媽媽的孩子,對安全感的需求本身就比較大,媽媽一下消失了,對他們來說就是災難,爺爺奶奶的照顧是無法替代媽媽的安全感的。

    如果一定要孩子儘早適應,那還需要跟孩子溝通,讓他知道爺爺奶奶來照顧他,不會有什麼變化,媽媽依然愛他。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爸爸媽媽還是最好自己帶孩子,孩子粘父母也就那麼幾年,長大了就遠了……

  • 14 # 可愛的愛笑的萌萌

    我家也有個快一歲半的女寶寶,也是我一個人帶。本來想寶寶一週歲後去上班的,婆婆和公公覺得孩子太小了有點看不了,讓我等過完年再去上班。

    我和婆婆一個村裡住著,平時寶寶不睡覺的時候我都會帶寶寶去爺爺奶奶家玩一會兒,一來孩子可以和爺爺奶奶增加感情,老是不去他們也想孩子。二來也可以讓爺爺奶奶瞭解孩子的生活規律和習慣。為將來他們帶寶寶打下基礎。比如瞭解孩子幾點睡覺幾點喝奶愛吃什麼,對孩子多些瞭解。這對以後他們照顧寶寶有好處。

    寶寶由媽媽一個人照顧就喜歡粘媽媽這很正常,因為在她心裡媽媽是最能給她安全感的人。因為她當餓了、渴了、睡醒了……第一眼看到的都是媽媽在身邊。難免對媽媽形成依賴感。

    如果你要是打算上班,讓寶寶跟著爺爺奶奶那你就平時要抽時間讓寶寶多和爺爺奶奶接觸。時間長了孩子對爺爺奶奶有感情了,就算媽媽離開了她也不會焦慮不安了。我家寶寶現在十四個月,前幾天我帶大寶去城裡玩了一天,小寶在家跟爺爺奶奶,傍晚才回家把我擔心的不知道寶寶會不會找媽媽,沒想到人家看到我竟然沒反應,該玩玩!

    所以從現在開始就鍛鍊孩子吧,先離開一會兒告訴寶寶你要出去,讓寶寶在奶奶家等等媽媽一會兒就回來了。這樣離開幾次慢慢就好了,要不然一下子就讓爺爺奶奶接手不光孩子接受不了,到時候孩子又哭又鬧的連爺爺奶奶也不一定能招架的住。

  • 15 # 灰姑娘9355

    我兩女兒從小都是我一個人帶,有時回孃家讓媽媽妹妹帶幾個月,我婆婆電話都不會打個,現在說我故意不給他帶孫女,有什麼資格來認孫女,長這麼大沒吃他一口飯沒給娃換個尿布,,月子在我家也沒煮一口飯給我吃,沒給娃洗一個澡,在旁邊指揮剛生下孩子的我洗,這輩子就別想見孫女了

  • 16 # 王子育兒觀

    孩子天然跟媽媽親,這是血緣關係,更是媽媽親力親為帶孩子帶出來的感情,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凡事過猶不及。

    如果孩子時時刻刻粘著媽媽,任何事情都離不開媽媽,這對於媽媽來說,會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

    而對於孩子來說,也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要知道孩子將來是要融入社會的,如果連家庭裡的其他成員都不肯接受的話,以後怎麼上幼兒園呢?

    我以為題目中的一歲半的小女孩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媽媽多陪伴孩子的成長是沒有錯的。

    沒有孩子不依賴媽媽的,畢竟經過十月懷胎的心連心的接觸,還有出生以後的母乳餵養,都是孩子跟媽媽的親密聯絡。

    孩子依賴媽媽,不願意離開媽媽,而媽媽也有時間有精力陪伴孩子,那麼就要在孩子三歲之前多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讓孩子能夠在媽媽的充足的愛中長大,這對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非常有幫助,會讓孩子更有底氣面對外面的世界。

    這樣全身心陪伴孩子的媽媽的做法,總比那些因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無法給孩子陪伴的媽媽,對孩子的成長更有有利的。

    其次,媽媽要逐漸學會退出孩子的生活。

    我這裡說的退出,不是讓媽媽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或者其他人帶,而自己不聞不問的情況,而是逐漸讓家庭其他成員多跟孩子接觸玩耍。

    首先就是讓爸爸參與帶孩子,不只是為了減輕媽媽的負擔,更是為了讓孩子跟爸爸建立良好的感情,然後逐漸延伸到爺爺奶奶這些祖輩身上。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更多地接觸別人,讓孩子不至於不敢進入陌生的世界中,對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很有幫助。

    因為媽媽不能一直在孩子身邊形影不離,孩子也需要融入更大的世界中去,所以需要媽媽逐漸放手,其他家庭成員逐漸參與孩子的成長。

    總之一句話,媽媽給予孩子全部的愛是沒有錯的,但是需要隨著孩子的長大,慢慢地從孩子的世界中退出,給孩子接觸更大世界的空間。

    只有這樣養育孩子,孩子才會擁有更健全的性格和人格,才會越來越出色,成為更好的自己。

  • 17 # 親子成長手冊

    一歲半的小孩從出生到現在只見過媽媽,孩子只認媽媽,不讓爺爺奶奶帶怎麼辦?

    一歲半的小孩開始出現認生的現象,就是他沒有見過的人和事物,本能的他都有一些恐懼以及害怕,如果小孩從小是媽媽帶大的,一歲半之前沒有接觸過外人的話,他們很難和外人建立起親密的關係,不願意讓爺爺奶奶帶也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

    要是讓小孩子熟悉裡有的辦法就是頻繁的和他接觸多和他玩,多和他做遊戲,給她一些她喜歡的東西,一歲半的小孩,現在對於外界還是一個朦朦朧朧的探索期間,他如果經常和爺爺奶奶見面,那麼他們就會很快的接受爺爺奶奶,雖然有的時候還是會戀媽媽,但是不會拒絕爺爺奶奶和他玩。

    現在媽媽是不是要重回職場,如果重回職場的話,那麼孩子肯定得有老人帶,但是建議老人在帶孩子的時候給老師給孩子一個過渡的時間段,不要媽媽突然的就去上班,不理孩子,給他一個時間段適應,並且媽媽有意識無意識的告訴孩子,自己要去上班了,然後讓孩子的爺爺奶奶平時帶著她,然後媽媽上班回來還會繼續跟他玩,還是有可能聽不太懂,但是他心裡會有一些印象,不是媽媽不喜歡自己不愛自己,所以才不帶自己的。

    剛開始如果孩子不接受爺爺奶奶,爺爺奶奶也不要著急,覺得這個孩子不好帶了怎麼樣的,反正孩子都有一個人生的過程,熟悉了就好了。

  • 18 # 明圖明明圖

    孩子粘媽媽很正常,在媽媽在的情況下肯定是不讓別人帶的。

    但孩子長大一點很多媽媽要選擇重新上班,孩子不讓爺爺奶奶帶確實讓媽媽擔心不已,其實媽媽不用過分擔心,孩子是很聰明並且適應能力也很強的,等媽媽真的上班去了,孩子自然會要爺爺奶奶,並且也不會一直哭。

    為了不給孩子造成傷害,在把孩子交給爺爺媽媽之前前要做好好充分的準備:

    首先,可以讓爺爺奶奶提前介入,一起生活一段時間,等孩子與爺爺奶奶熟悉之後一般會樂意跟老人玩,而慢慢不那麼粘媽媽。

    媽媽也可以嘗試逐步與孩子分離,從短時間到長時間,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

    第二,一定要跟孩子講清楚,不管是出門幾分鐘還是去上班,不要擔心怕孩子哭鬧而偷偷出門。

    一歲多的寶寶雖然不太明白,但媽媽可以跟寶寶強調媽媽只是出去一段時間,到時間就會加來,寶寶跟媽媽的分別只是暫時的,這樣的話雖然寶寶一次兩次可能會哭鬧,但之後會漸漸明白媽媽是會回來的,而不是不要自己了。

    第三,平時注意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多帶孩子跟其他的小朋友玩,多接觸外面的世界。一般來說越是媽媽單獨帶的孩子越粘人,因為在孩子的生活中除了媽媽沒有別的人,媽媽一旦不在眼前孩子就會有種強烈的不安全感。

    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媽媽要讓多帶孩子接觸外面的世界,同時在言語或者行動上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愛,不要說“媽媽生氣了不要你“之類的話,在家裡孩子玩時不隨意打擾孩子等。

    最後,孩子與媽媽分開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一開始哭鬧是正常的,但不用過分擔心,我們要相信孩子,也要學會適當放手。

  • 19 # 陶寶麻麻0213

    孩子在嬰兒時期是最喜歡跟媽媽一起的時間,如果確實因為一些原因需要爺爺奶奶幫忙帶,你需要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不能突然就交給爺爺奶奶照顧,這樣孩子會產生應激反應,嚴重的可能會生病。

  • 20 # 哥哥弟弟一起長大

    一歲半小女孩從出生到現在從沒離開過媽媽,孩子只認媽媽,孩子不讓爺爺奶奶帶怎麼辦呢?

    一歲半小女孩一直都是媽媽一個人帶,肯定黏媽媽了,當然也只認媽媽了,可能一時半會接受不了爺爺奶奶帶都是很正常的。

    先說我家的吧,我家小的,也是我一個帶的,中間爺爺奶奶沒有幫過忙,也就是偶爾來看看,帶著玩玩,可是我小寶竟然很喜歡爺爺奶奶帶他玩,每次爺爺奶奶來,都特別開心,也沒有說過,不喜歡跟爺爺奶奶玩。

    爺爺奶奶要帶孩子,先得讓孩子熟悉爺爺奶奶,平時不怎麼帶,也不怎麼接觸,一下子就讓爺爺奶奶帶了,孩子也沒有安全感,先跟爺爺奶奶玩幾天吧,慢慢來,血濃於水呢,爺爺奶奶疼自己的孫女,孩子也會感受到,自然就會讓爺爺奶奶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看過最好看的電影是哪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