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f夢想

    戰國時有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談起兵法頭頭是道,實際用兵一塌糊塗,他就是理論不能聯絡實際,生搬硬套,結果只有失敗。

  • 2 # 史海拾遺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南朝陳慶之僅靠一戰就贏得“白袍戰神”的千古美名。全因這一戰太過驚豔,宛若流星般在歷史上留下驚鴻一瞥。

    這驚鴻一戰發生在公元528年。在此之前,陳慶之原本是南朝梁武帝蕭衍的侍從,直到這一年,蕭衍拜陳慶之為武威將軍,開始領兵。其時,北魏內亂,魏北海王元顥降梁,陳慶之奉命護送元顥北還。陳慶之領兵一路北上,先破擁兵七萬的魏將丘大千,又大敗元暉業兩萬大軍,接著連克滎陽、虎牢二城,長驅直入,勢如破竹。連克北魏三十二城,歷四十七戰,所向披靡。最終護送元顥直抵洛陽。不過不久後北魏重兵回援,元顥軍大敗,陳慶之軍也隨之大敗,最後陳慶之僅剩單人匹馬逃回南朝。

    這一戰固然驚豔,不過實在是被高估了。

    首先,當時的北魏正值內亂,先是外部柔然勢力作亂,接著又爆發“六鎮起義”,北魏內部胡太后把持朝政,權臣爾朱榮趁勢而起,誅殺胡太后和北魏宗室大臣。這樣的動亂環境,給陳慶之趁亂突進創造了條件。

    其次,陳慶之北伐,並沒有與爾朱榮、高歡、宇文泰、賀拔兄弟等北朝名將交手。陳慶之的北伐,並沒有從戰略上通盤考慮,更像是一次孤軍深入的投機行為,其後果是由於貿然深入,缺乏後援,最終導致失敗,只剩下一人一馬逃回南梁,也導致了南梁整個北伐計劃的失敗。此外其戰績也有不少水分,《南史》和《梁史》雖然位列二十四史,但是出了名的浮誇,喜歡吹牛放衛星。

    其實,如果陳慶之死在北伐之戰中,或許會留下更加傳奇的故事,可以想見後人會無數次的感嘆陳慶之不死會如何云云,但是他活著回去了,他的餘生,再也沒有出彩的戰例。

  • 3 # 熱血方圓

    受民間傳說、小說演義和改編電視劇的影響,許多虛構的人物在如今已經家喻戶曉了,而真實的歷史人物卻有很多默默無聞著。當然也有一些人被刻意誇大拔高。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被誇大的名將。

    第一位、西漢武將李廣。世人對其的評價大多都說他其實是懷才不遇,包括後人也常常為他鳴不平。李廣雖然擅騎射,武藝出眾,且能與士兵同甘共苦。但是他帶兵比較隨性,隊伍也沒有什麼規矩,每天人都比較隨便,且戰績少小勝而多大敗,一生也未能達到斬首兩千級的封侯標準。漢武帝說他“數奇”,也就是運氣不好,其實是因為軍事素質不過硬造成的。司馬遷對他推崇備至,甚至不惜刻意貶低衛青、霍去病,李廣才得以名震天下。

    第二位、南北朝時期南朝的將領陳慶之。我們電視劇中最早聽到說白袍小將就是形容他的。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千軍萬馬避白袍這句話。就是形容縱使你有千軍萬馬,也要避開白袍先生陳慶之的軍隊。梁朝的白袍先生陳慶之當時以七千的兵力攻破了北魏三十多座城池,創造了史上最牛逼的精銳之師。其實陳慶之的戰績全部來源於《梁書》,而南朝的史書大多數都相較於浮誇,常常誇大敵方的兵力數字,如此一來陳慶之的戰績就顯得特別神奇。而且當時北魏爆發了六鎮起義,各地的城池兵力都被派出的差不多了,陳慶之才得以帶領七千人乘虛而入。

    第三位、唐朝名將秦瓊。隨著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無數功勞戰績,凌煙閣的二十四大功臣之一,也是當時唐朝老百姓心中的門神。《舊唐書》記載,秦瓊隨李世民出征,敵陣中常有敵將耀武揚威,李世民就讓秦瓊出戰,每戰必勝。但具體殺過那些名將,史書卻去記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秦瓊排在最後一位,遠遠低於李靖、尉遲敬德、程知節等人。可見,秦瓊和以上的一樣,都是被神話了的人物。

    第四位、明朝末期的將領袁崇煥。很多人都認為袁崇煥善於用兵,當時的皇太極對他深為忌憚,才巧施反間計令崇禎將其誤殺。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其實袁崇煥被殺的罪名有三條:擅殺島帥、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每一條都夠死無數次了,所以才被凌遲處死。袁崇煥的用兵之能也值得商榷,總體來說是“區域性小勝、整體大敗”,只能維持關外現狀,說他是“明末長城”未免言過其實。

  • 4 # 勝馬笀鞋

    要說歷史上能力被高估的將軍,首屈一指的就是趙括了,長平之戰,四十萬趙軍在他的帶領下全軍覆沒,直接為趙國的滅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紙上談兵的故事,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不過,雖然長平之戰一敗塗地,但其實趙括並沒有後世人認為得那麼不堪。

    首先,他很英勇。

    長平之戰中,趙軍被秦軍圍困之後,年僅二十歲的趙括,親自帶領趙軍突圍,死在亂箭之下。

    其次,長平之戰,本身就是一個坑,一個秦國人挖好了讓他跳的坑。

    說到這個坑,就不得不提一個人,范雎!

    熟悉秦國曆史的朋友,應該對這個名字不陌生,他是秦國著名謀臣,長平之戰之所以趙括會一敗塗地,或者說歷史上之所以會出現長平之戰,全都是因為范雎設了一個局。

    那麼他設了一個什麼樣的局呢?

    秦國和趙國的戰爭,打了三年之久,趙國統兵的將領是名將廉頗,廉頗雖然年紀大了,但本事還有,面對秦國的大軍,他一直採取只守不攻的防禦陣勢,所以這一場仗僵持了三年。

    三年的戰爭,趙國和秦國都吃不消,兩國都想贏,秦國謀臣范雎這個時候想出了一個計策,讓趙國換將,換誰呢?當然是換趙括了。

    那麼他為什麼會選中趙括而不是別人呢?這就得從趙括以前的經歷說起。

    趙括的父親是趙國的名將馬服君趙奢,趙奢還沒死的時候,趙括曾經隨父親打仗,因為他在軍中獻了一條計策,使得趙軍在這一次戰爭中大勝,趙括的名聲也因此而傳揚開來,所以他是少年成名。

    趙括雖然成名了,但他父親很瞭解他,知道他根本就沒多大本事,之所以獻策會贏,完全是運氣好,所以就一直告誡他,不能志得意滿。

    要不說范雎這個人能成為名臣呢,眼光毒辣!他從未見過趙括,卻看出了只有趙括父親才能看出來的情況,那就是趙括此人,名聲大,本事小!

    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范雎將趙括列為入坑的最佳人選,入什麼坑?自然是他挖的坑。

    范雎讓人到趙國都城去散播謠言,說廉頗老了,膽子也小,只敢守不敢打。

    他先是讓人詆譭了廉頗,又讓人在街上大肆宣傳趙括曾經的功績,又說趙氏一門名將輩出,虎父無犬子,趙奢雖然死了,但他的兒子趙括繼承了他的英勇。

    這些話被百姓們信以為真,又傳到了趙王的耳中,趙王心急想贏,便撤下了廉頗的統帥之職,讓趙括擔任統帥。

    范雎此人心思縝密,他雖然猜到趙括沒真本事,但也不敢肯定,為了讓自己的計劃不會出現任何的紕漏,在趙國換將之後,秦國也換將了,換的是誰?那就是秦國大名鼎鼎的武安君白起!

    說到這裡不得不強調一下,很多人以為白起是在長平之戰之後才成名的,其實根本就不是,白起成名很早,他曾經帶領秦軍伐楚,伐韓,還大破過韓趙魏三國聯軍,可謂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在長平之戰前,他就已經被封為武安君了。

    他可謂是秦國壓箱底的戰鬥力。

    先不說趙括本來本事就不大,就算他真的本事很大,也不一定能打得過白起,所以這一戰中,趙括輸得很徹底。

    這一戰之後,不僅趙括自己留下千古的罵名,還連累得趙氏族人為了避禍而改姓馬。

    對於趙括的性格,歷史上沒什麼記載,所以有不少人因為紙上談兵這個事兒,將他想象成一個不自量力,驕傲自大,志得意滿的人,但其實根據當時的情況來看,趙王急於換將,欽點趙括來做將領,作為臣子的趙括,他能拒絕麼?

    何況他又被范雎做局,遇到白起,他這千古罵名,實在是有些冤枉。

  • 5 # 北大記著

    紙上談兵,這得數大將軍趙括。由於高估趙括能力,臨陣換將,讓秦軍加速了勝利速度。

      趙括是戰國時期的名將趙奢的兒子,小小年紀趙括就熟讀兵法,對於戰事有著自己的見解,在談論戰爭策略的時候,就連他的父親趙奢都辯不倒他,因此在當時有著不小的名氣,但是沒有經過實戰並不代表趙括就能帶兵打仗,他缺乏一個主帥最重要的經驗。當時秦趙交戰,兩軍對峙於長平之地,趙國是以廉頗為將,數次大戰廉頗未能佔到上風,但是固守之下,秦軍也沒什麼辦法。

      後來秦國使用了反間計,說秦國最怕的是趙括為將,趙王中計了就任命趙括為主將代替當時的廉頗,趙括上位之後,一改之前廉頗的固守策略,改為主動出擊,結果正中了白起的引蛇出洞之計,被白起一舉截斷後勤,團團包圍,長時間的斷糧之下,趙軍如做困獸,戰鬥力急劇下降,趙括帥兵突圍失敗,被亂箭射死,主帥一死,趙軍全部投降,最後四十多萬的趙軍全部被秦軍坑殺。

      

    這位由於判斷失誤做了主帥的將軍,眼高手低,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6 # 蜀山精靈

    袁崇煥,五年平遼,崇禎親自在平臺召見,並親自賦詩。結果一年後金就圍攻京城了,結果導致18歲的崇禎在也不相信任何大臣了!!(真坑啊)

  • 7 # 遷面書生

    我覺得最被高估的肯定是關羽,他沒有想象的那麼神,棄世後的他一度被神化為忠義的化身,在民間被遍及稱為“關公”。在清代,其與孔子齊名,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現實上,他的歷史職位與歷史功勳收支很大。《三國志》裡的他敗投曹操,敗麥城,敗徐州,敗荊州......勝的遠遠沒有敗的多。刮骨療傷更是毫無按照。他還愛慕虛榮,也有些好色。按照《三國志》,關羽想要獲得秦宜祿妻,屢次請曹操。他與張飛被趙匡胤剔除陪祀者的行列,理由就是他們操行不是很好的,作為也不大,沒有到達與姜尚一起被祭奠的高度。現實上,他並不是武聖、戰神,頂多算是猛將,後世太高估他了。一個賣棗子的能有多少軍事素養?都是後世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神話了的人物,不然為什麼總拿他的義薄雲天來說事?還不就是他自己本身沒多大的軍事能力.最終敗走麥城,害蜀國重要城池失守,加快了蜀國的滅亡。

  • 8 # 史趣悟讀

    第一個會想起戰國時期趙國的趙括是被高估其軍事實力的將軍,長平之戰中趙國國君用他替換廉頗。在趙括的指揮下,

    導致趙國40萬大軍全軍覆沒。引發為趙括量身訂做——紙上談兵,笑柄式的成語典故。

  • 9 # 黃有培

    三國演義中,蜀國將領中有一位馬謖,由於諸葛亮高估了他的才能,讓他和王平一起去鎮守街亭。誰知馬謖空有計謀,沒有實戰經驗。把軍營駐紮在山上,豈料被魏軍包圍斷了汲水之道,致使將士不戰自亂,潰不成軍。幸有王平率五千人馬紮在山下,方免全軍覆沒。但街亭也失守。導致諸葛亮的這次北伐無功而石上。

  • 10 # 陳佐基

    歷史上能力被嚴重高估的將軍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將軍趙括,雖然趙括出身於將門,但趙括本人卻資質平庸,少有韜略,只懂得紙上談兵,但趙孝成王卻被其口若懸河,自吹自擂所迷獲,加上當時秦國用反間之計,導致趙孝成王用既缺乏實戰經歷又少有韜略的趙括替下了戰功卓著,老成持重的名將廉頗,最終導致了趙軍在長平之戰中一敗塗地,讓四十萬趙軍將士落得個被坑殺的下場,也正是此戰的慘敗,嚴重削弱了趙國的國力,讓趙秦軍力對比進一步拉大了差距,加速了趙國的滅亡,也加快了秦統一中國的步伐。

  • 11 # 回望歷史的青年

    最典型的就是馬謖了。

    馬謖(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馬良之弟,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將領。初以荊州從事身份跟隨劉備入蜀,歷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越嶲太守。

    七擒孟獲、聯吳抗曹等計策都是他提出的,是諸葛亮最看重的謀士,馬謖自幼熟讀兵書,通曉兵法,排兵佈陣從來不在話下,因此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劉備在世的時候,卻看出馬謖不大踏實。他在生前特地叮囑諸葛亮,說:“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不能派他幹大事,還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諸葛亮沒有把這番話放在心上。這一回,他派馬謖當先鋒,王平做副將。

    馬謖和王平帶領人馬到了銜亭,張郃的魏軍也正從東面開過來。馬謖看了地形,對王平說:“這一帶地形險要,街亭旁邊有座山,正好在山上紮營,佈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說:“丞相臨走的時候囑咐過,要堅守城池,穩紮營壘。在山上紮營太冒險。”

    馬謖沒有打仗的經驗,自以為熟讀兵書,根本不聽王平的勸告,堅持要在山上紮營。王平一再勸馬謖沒有用,只好央求馬謖撥給他一千人馬,讓他在山下臨近的地方駐紮。

    張郃率領魏軍趕到街亭,看到馬謖放棄現成的城池不守,卻把人馬駐紮在山上,暗暗高興,馬上吩咐手下將士,在山下築好營壘,把馬謖紮營的那座山圍困起來。

    馬謖幾次命令兵士衝下山去,但是由於張郃堅守住營壘,蜀軍沒法攻破,反而被魏軍亂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軍切斷了山上的水源。蜀軍在山上斷了水,連飯都做不成,時間一長,自己先亂了起來。張郃看準時機,發起總攻。蜀軍兵士紛紛逃散,馬謖要禁也禁不了,最後,只好自己殺出重圍,往西逃跑。

    王平帶領一千人馬,穩守營盤。他得知馬謖失敗,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裝出進攻的樣子。張郃懷疑蜀軍有埋伏,不敢逼近他們。王平整理好隊伍,不慌不忙地向後撤退,不但一千人馬一個也沒損失,還收容了不少馬謖手下的散兵。

    馬謖為什麼會在如此重要的戰爭中犯錯誤,這件事情實在值得深思。

    “用錯了位置”

    在三國時代,馬謖的才華那是有目共睹的,絕對是個大才。但是人才之所以成為人才,關鍵在於他所擅長的領域。馬謖是典型的謀士,最擅長的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因此,他最為關鍵的本事就是謀天下。但是,在第一次北伐,諸葛亮卻將一個謀士直接放到一個將軍的位置,水土不服,那是自然的,這就註定了後面的失敗。人才用錯了位置那就是蠢材。

    “駕馭不了軍隊”

    在歷史上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經典案例有很多,無論項羽、韓信、還是曹操。因此,在當時來說,這是一個經典的戰術,而馬謖到達街亭後,將軍隊駐紮在山上,也是想置之死地而後生,使得軍隊無退路而死戰,以此來守住街亭不失。但是,這裡面的根本差別在於威信,在於軍威,在於對軍隊的駕馭能力。無論項羽、韓信、曹操,能夠成功,完全在於自己的威信,能夠讓軍隊無論什麼情況下願意為你賣命。但是,馬謖就決然不同,既沒有戰功,也沒有權威,唯一的就是諸葛亮的徒弟。這使得他沒辦法駕馭軍隊,關鍵時刻軍隊也不可能為其賣命,這也是後來魏軍來了之後,蜀軍都不敢下山的原因。

    “立功太心切”

    也許馬謖也意識到自己沒有軍功,很難服眾,而且,恩師諸葛亮的安排才使得自己有機會帶軍作戰,因此,一方面要報答恩師;而更為重要的是,為自己以後在蜀國的地位打下基礎。因此,他急切的需要一場偉大的軍功來證明自己。因此,諸葛亮讓他來守街亭,其實最為穩妥的辦法就是守住。但是,你看,馬謖來了之後,立足點不是守,而是進攻,為什麼要進攻,那還是立功心切啊。

    “對手張郃很強大”

    張郃雖然是個武將,但是也很有謀略,據《三國志》中記載,當年劉備屯兵陽平,張郃屯廣石,劉備率兵攻打張郃,被打退,之後劉備在馬谷燒都圍,夏侯淵戰死。這個時候大家都慌神了,大家推舉張郃為軍主,算是防禦住了劉備。可以看出張郃不光勇猛,也很有謀略。

    在一個就是,《三國志》中有這樣一段話:“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意思是張郃能夠察覺變數,善於排兵佈陣,觀察預測戰勢地形,都能都猜中對方的意圖,所以諸葛亮等人非常害怕擔心。

    由此可以看出,張郃的強大,而且張郃身經百戰,不光能和張飛不相上下,而且很有謀略連劉備和諸葛亮都忌憚他,那馬謖敗在張郃的手下,也不意外了。

  • 12 # 沙沙沙沙沙沙

    被高估的名將——藍玉(?―1393年),定遠(今屬安徽定遠縣)人[1],常遇春妻弟,明朝開國將領。有膽有謀,勇敢善戰,屢立戰功。於捕魚兒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而名震天下

    明朝初期最被高估的將領,其實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明朝初期,朱元璋手下能人無數,文有李善長、劉伯溫等人,武有徐達、常遇春等名將,然而在明朝正式建立之後,也就是朱元璋正式登基,多次對元朝的餘黨進行了清繳,朱元璋多次派兵出征漠北,並且幾乎都取得了勝利!

    在朱元璋跟最大的敵人陳友諒等人交鋒的時期根本沒有他什麼事。不過,好在朱元璋嗜好殺戮,將那些名將幾乎殺光了,所以在無人可用的情況下,排出了藍玉出征!

    然而,在派出藍玉出征後,朱元璋都幾乎定好了作戰計劃,藍玉只要執行就好。此時的蒙古人早就不復當年之勇,根本已經沒有了蒙古人那種馬上英雄的氣概了!藍玉,毫無疑問的取得了勝利,但是此人人品極差,攻克了蒙古人的老窩還不算,還侮辱了人家的老婆,這不是一個有素質的勝利者應該做的事情!

    這種人在得到一些功績之後忘乎所以了,所以最終也逃不過朱元璋的屠刀!真是罪有應得啊!

  • 13 # 保定大劉來了

    被高估的首推趙括。趙括從年輕的時候起就學習兵法,談論用兵打仗的事,認為天下沒有人能夠抵擋他。趙括曾經跟他的父親趙奢(shē)議論過用兵打仗的事,趙奢不能駁倒他,但是趙奢並不承認他有軍事才能。

    趙括的母親問趙奢其中的原因,趙奢說:“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趙括把它說得輕而易舉。假使趙國不讓趙括做將軍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擔任將軍,那麼毀掉趙國軍隊的一定是趙括。”等到趙括被封為大將軍即將出兵的時候。

    他的母親上書告訴趙王說:“趙括這個人不可以讓他當大將。”趙王說:“為什麼?”趙括的母親回答說:“當初我開始侍奉他的父親時,他當時做大將,有很多次親自捧著飯把食物送給別人,所交的朋友有幾百個。

    大王和宗室賞賜給他的東西全都把它送給軍中將士和士大夫,從他接受任命的那一天起,就不再過問家裡的事。現在趙括剛當上大將,就面朝東方接受朝拜,軍中將士沒有敢抬起頭來看他的,大王所賞賜的金銀財寶,他都拿回來藏在家裡,而且每天看到有便宜的田地住宅可以買下來的就買下來。

    大王認為趙括跟他的父親相比如何呢?他們父子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出兵。”趙王說:“老太太你的意見還是先放在一邊吧,我已經打定主意了。”趙括的母親於是說:“大王最終決定要派他出兵,那麼如果有不順利的情況發生,我能夠不受到連累嗎?”趙王答應了她。

    趙括代替了廉頗(lián pō)擔任抗秦大將後,將原有的紀律和規定全部更改了,並將原來的軍官進行了撤換和重新安排。

    秦將白起聽說了這件事後,便派出小股部隊佯(yáng)裝失敗引誘趙括做出錯誤的判斷,然後斷絕他的糧道,分段兩軍,士卒計程車氣大亂。四十多天後,軍隊士兵飢餓,趙括帶領精銳的兵士親自上陣戰鬥。秦軍射死了趙括。最後,趙括的軍隊大敗,幾十萬兵士都向秦軍投降了。

    擴充套件資料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後來引申出“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但是,故事的背景是戰國時期,那時中國還沒有發明紙張。所以所謂的兵書應該記載在竹簡、木簡或者帛等絲織品上。

    有人說紙上談兵是源於明代人劉三吾在一首詩中說:“朝野猶誇紙上兵”。我沒看到原詩,姑且存疑。

    所以紙上談兵這個成語還是有很大錯誤的,準確地說實際應該是竹上談兵,木上談兵,帛上談兵。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還在看竹簡,比他早的趙括是不知道紙為何物的。現在的考古發現最早的紙在西漢就出現了,比傳統的說法,蔡倫造紙的東漢時期要早。

  • 14 # 仁者厚德載物

    中國歷史上最被高估的將領應該是洪承疇,他是崇禎帝最寵信的明朝名將,高估洪承疇的後果非常嚴重,直接導致明軍主力被清軍打得全軍覆沒,明朝元氣大傷,很快走向滅亡。

    崇禎帝對洪承疇非常寵信,封洪承疇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薊遼總督等職務。

    1640年冬,清軍進攻寧遠錦州,洪承疇指揮的明軍救援,卻在松山杏山被清軍打得慘敗。

    1641年崇禎帝派洪承疇統帥白廣恩吳三桂曹變蛟馬科唐通王樸王廷臣楊國柱李輔明等名將,帶領十三萬明軍主力與皇太極的清軍進行松錦大戰。

    洪承疇畏懼皇太極的清軍,行動非常遲緩,1641年春季洪承疇的明軍出兵,秋季才與清軍相遇。

    洪承疇的無能表現得非常明顯,十三萬明軍主力數量明顯多於皇太極的清軍,卻被清軍分割包圍在松山杏山。皇太極指揮清軍 切斷明軍的糧道,並斷絕洪承疇的歸路。

    被清軍包圍的洪承疇束手無策,洪承疇先提出與清軍決一死戰,後又在眾將的反對下決定突圍,王樸吳三桂等將領帶頭逃跑,十三萬明軍主力土崩瓦解。

    洪承疇徹底成了甕中之鱉,被清軍包圍在松山。洪承疇派六千精兵偷襲,又被清軍打敗。洪承疇被包圍松山半年多,城中糧食吃完,軍心浮動。

    1642年三月,松山明朝副將夏成德投降清軍裡應外合攻佔松山,洪承疇等明朝將領束手就擒。邱民仰曹變蛟王廷臣等一百多明軍將領及八千多士兵全部被清軍屠殺,只有洪承疇祖大樂兩個將領投降清軍。

    值得一提的是,洪承疇投降皇太極以後,忠奸不分的崇禎帝還為他最寵信的愛將洪承疇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崇禎帝甚至痛哭流涕,結果洪承疇投降皇太極的訊息傳來,直接打臉崇禎帝,差一點把心高氣傲的崇禎帝氣死。

  • 15 # 這些歷史要讀

    1、紙上談兵的趙括;

    說到歷史上被高估的將軍,首先想到的就是趙括。趙括乃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自幼熟讀兵書,因此給人留下“將門虎子”的光輝形象。

    公元前262年前後,圍繞著上黨郡的爭奪,秦趙兩國爆發了決定兩國國運的大戰——長平之戰。此戰,秦國投入60萬大軍,趙國投入45萬大軍,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戰況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

    長平之戰經過長達近兩年的對持後,趙國實在堅持不下去了,於是換下了主張堅守的名將廉頗,改為由趙括為主帥。最終的結果想必大家都也都知道了,趙軍慘敗,趙括戰死,45萬將士被白起坑殺。趙括不僅坑慘了自己的國家,讓趙國一下子推到了滅亡的邊緣,還使自己落得個“紙上談兵”的罵名。

    2、大意失街亭的馬謖;

    馬謖也是一位典型的被高估將領,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因此深得諸葛亮的器重,被其收入帳下任參軍。諸葛亮對馬謖一直都加以培養,寄予厚望。所以,當初諸葛亮不顧眾人的反對,讓毫無實戰經驗的馬謖負責守街亭,其實也是出於對他的信任和器重。

    最後的事實徵明,諸葛亮錯了。馬謖自視才器過人,不僅不停取副將王平的建議,更是直接違抗諸葛亮的軍令,結果直接造成了街亭之戰的失敗,給蜀漢帶來的極大的危害。而馬謖最終也只能落得“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下場。

    3、常敗將軍李景隆;

    李景隆恐怕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傑出的常敗將軍,能夠直接把建文帝的百萬大軍都給坑沒了,實在是厲害。

    李景隆和趙括一樣,也是典型的將門之後,他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朝開國名將李文忠。因此,李景隆也是自幼熟讀兵書,年紀輕輕就到軍中歷練,時常奉旨出京練軍。因此,在還沒有展現出其真實水平之前,李景隆應該說在大明也算是王者般的存在。

    所以,當朱棣起兵靖難時,建文帝首先想到要重用的,就是這位“名將”。然而,結果卻很是打臉,和朱棣的燕軍幾次交手,李景隆都是大敗而回,坑掉了建文帝的百萬大軍。關鍵是這貨不但不感激建文帝的不殺之恩,反而在最後關頭倒戈了,開啟城門放燕軍進京。

    不過,也正因如此,李景隆卻是三者中結局最好的。朱棣即位後,給這個在靖難之役中“幫了自己大忙”的李景隆加官進爵,讓他享受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富貴,直到後期才將他削爵圈禁.......

  • 16 # BMLGGZSGCS秋水長天

    我國曆史上哪位將軍的能力被高估了?在下竊以為,被蔣介石當英雄廣告宣傳的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被嚴重高估了!

    那就扒一扒這位蔣介石王牌中的王牌,嫡系中的嫡系,武裝到牙齒的第一"御林軍"指揮官的歷史吧。

    張靈甫,原名張鍾麟,字靈甫,陝西長安縣(區)人。他在於佑任的影響下,喜歡書法,好附庸風雅,聽信巧言令色之人的話,有勇無謀,以"武夫"自居。原本籍籍無名,被王耀武收入麾下,重點培養。由於生性多疑,且殘忍暴戾。前有無端殺妻之過,後又堅決以人民為敵,深得蔣介石厚愛,被視為心腹愛將。抗日戰爭中雖有抗敵表現,但絕沒有這些年網上鼓吹的那般"神勇”無敵。他的抗日戰績被嚴重高估了,沒多少可值得稱道的戰績!以致於連一枚青天白日勳章都未得到。作為蔣之愛將,王之肱股,張吹們心中的"戰神",這確實有些臉上火辣辣。張之所以成為網路"紅人",其原因有二:

    一,蔣的內戰急先鋒,王牌中的領頭羊,死後開追悼會大肆炒作之緣故。蔣甚至把英國贈送國府的兩艘巡洋艦其中之一命名為"靈甫號"(另一艘命名"重頭號",為紀念重慶作為陪都在八年抗戰中的地位與功勞),號召全軍學習張的"捨身取義,殺身成仁"的英雄事蹟。擱今天,蔣就是張出名的背後炒作高手。

    二,因為孟良崮戰役!一方面是因為張太想在蔣介石面前表現了,居然"突出“了。另一方面是因為粟裕大將。眾所周知,粟裕大將戰功赫赫!是我黨我軍難得的良將!由他指揮的解放戰爭,吃掉了國民黨一百多萬部隊,而其中最耀眼的莫過於殲滅整編七十四師的指揮藝術了。戰爭,機會稍縱即逝,既要把住機會,又要一舉殲滅敵人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還要能全身而退,粟大將做到了,稍帶手也讓這位被蔣視為心腹的愛將張靈甫"名揚天下"。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逞匹夫之勇,孤軍冒進,不能準確掌握敵我態勢(還有作戰素質)的將領無疑會成為歷史煙塵,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歷史書上的負面典型。

    接下來講一點讓張靈甫殞命的孟良崮戰役概要:

    抗日戰爭中74軍(第一任軍長俞濟時至39年,第二任軍長王耀武至43年,第三任軍長施中誠至抗戰結束,由於他不願打內仗,46年74軍改整編74師,張靈甫任師長)與日本人也是硬碰硬的打過幾次仗,這些仗與張靈甫這個由團升至師長(抗日時期)的將領雖有些關係,但關係不大。儘管如此,也讓張靈甫有些飄起來了,再加上抗戰結束,受老蔣器重,提撥為74師師長(改編,滿建制,三旅九團,全美械裝備,32OOO餘人)。

    當74師向蒙陰前進中,還配屬了整64師和整82師的兩個炮兵營,擁有相當強大的火力。1947年5月1O號,整74師急進到達坦埠附近時,與解放軍主力部隊遭遇了,在陳毅,許世友的親自指揮下,狠狠的給整74師當頭一棒。張知道碰上了勁敵,而自己的部隊又過分突出,形式很為不利,連忙打算後撤。但後撤到哪裡呢?目標有兩個,一個是垛莊,在四山環抱中。一個是孟良崮,一片丘陵,有490高地和許多石洞。張靈甫的智囊李運良(遼寧人,既非黃埔,又非陸大出身的東北軍人。以善觀風色,口齒伶俐,為張靈甫所信任)。他堅決主張退守孟良固,認為有險可守,不像垛莊容易四面受敵。但他沒考慮到孟良崮是個無草無水的光禿禿的窮山,更沒有認識到現在的人民解放軍已不是以前的小米加步槍時代,是擁有強大炮兵群的精銳部隊了。

    戰爭開始後,解放軍首先攻佔整25師與整74兩師結合部的陣地黃頂山,迫使黃伯韜後撤。於是整74師又形成突出了。一夜之間,解放軍想洶湧的波濤一樣把整74師淹沒在重重的包圍之中,74師的防線逐步縮小。這時候張靈甫急了,趕緊急電南京,徐州求援。此時的天氣炎熱,酷暑逼人,困守在窮山孟良崮的官兵無糧無水飢渴難熬,實在難以支援。蔣介石一面派出大批的空軍投送糧水彈藥,由於74師陣地面縮小,絕大部分都補充給瞭解放軍(運輸大隊長名副其實)。蔣介石一面電令整25師整83師迅速的靠攏,同時給張電令固守待援。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還認為是與解放軍決戰的良機啊。

    鏖戰了兩天兩夜,山下的陣地相繼丟失,包圍圈越縮越小。57旅旅長陳噓雲趕上山來到指揮部彙報戰況,認為四面被圍,據守山崗只有死路一條。他建議目前唯一的逃生是集中現有兵力組織突圍,但張靈甫聽後默不作聲(張在抗戰時被日軍打傷一條腿,他覺得不方便突圍,還在寄希望於援軍)。手下看他不做聲也就不好說什麼。這時在山下作戰計程車兵紛紛退上山了,解放軍運用炮兵火力向山上密集射擊,把石頭打得一塊塊的凌空飛起。陳噓雲和58旅旅長盧醒相繼受傷,副旅長明灶在巡視陣地時陣亡,張靈甫等人還躲在山洞裡,大罵友軍見死不救。他們哪裡知道,我華野部隊投入了九個縱隊全部兵力。五個縱隊圍他,四個打援,按國軍內派系林立的現狀以及將士的作戰素質,是很難湊效的!

    1947年5月16日,孟良谷戰役就此結束。

    張靈甫孟良崮殞命,他犯了幾個錯誤:

    一,他過高估計了自己的能力,認為裝備好就敢冒進。他也錯誤估計了我軍指戰員的指揮智慧與戰鬥素質。雖然此前他有所耳聞蘇中七戰七捷的粟裕將軍~還是輕敵了。

    二,他恃寵而驕,認為蔣介石對他厚愛,會不顧一切救他。他似乎忘了國軍內部派系林立,勾心鬥角的事情。他高估了蔣委員長的指揮能力和國軍的救援能力。他平時驕橫跋扈,不知被多少人記恨(比如李天霞)?這些都是一個戰場指揮官應該具備的作戰素質和戰場思維能力,可惜他自負了。

    三,他全美械的裝備,高度機械化部隊。退到山區地方就完全是處於劣勢而發揮不了優勢,這等於戰鬥效果嚴重打折了。

    四,打了那麼多年仗,他還不知道我軍有一個原則: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上上選,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他的74王牌師無疑是我軍作夢都想滅掉的!他可倒好,主動伸出頭來挨宰!他以為蔣介石慣著他,解放軍也慣著他?

    最後簡評一下張靈甫吧。

    人死了就可以蓋棺論定。張靈甫究竟是什麼樣的人?蔣介石說他是"英雄”,王耀武也認為他是"血性漢子"。事實上他當一個營,團幹部還可以,要當軍,師長還是難以勝任的。李天霞平時說他是張飛,有勇無謀。他平時不務實際,專好附庸風雅,喜歡練練字,收買古董字畫。室內常常懸掛成吉思汗,拿破崙等人的畫像,儼然擺出一副"儒將”的風度。他有一把瓦壺,據說是明朝楊椒山用過的,他常以此炫耀於人。偏信巧言令色之人,退守孟良崮就是聽信李運良的建議結果。終其一生,我認為張靈甫是被高估的歷史將領,最起碼被蔣高估了。而蔣呢?偏又喜歡用奴才(聽話)將領,忠誠將領(這點確實重要),至於會不會打仗?老蔣不以為然也。只有在危急時刻,他才會想起起用會打仗的將領。而平時帶兵練兵享清閒的將領卻往往重用親信。誠如薛嶽臨死前對蔣的評價:寧用奴才,不用人才,焉能不敗!而張靈甫本人,明顯是小才大用了。

    重用張靈甫,炒作張靈甫,他死後,蔣介石讓他成為國軍學習的"典範"而名聲大噪。讓一個原本平庸的將領成了家喻戶曉的"英雄"。宣傳失敗將領這方面與今天的阿三有一拼。

  • 17 # 大小王攬天下

    我要說諸葛亮,恐怕絕大多數人都不同意。自隆中對,為蜀國建國和三國鼎力立下汗馬功勞。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蜀國在三國中最先滅國,與諸葛亮的錯誤戰略判斷和用人有直接關係。蜀國在三國中國勢最弱,位置最閉塞,本應丟棄前嫌,與吳國聯手,待吳國出擊魏國,或魏國出擊吳國時,側擊魏國,以最小的代價和最穩妥的招數,爭取蜀國最大權益。但卻以弱擊強,主動出擊勢力最強大的曹魏,而且六出祁山屢屢碰壁,不改初衷,不就是不撞南牆不回頭嘛。不僅是六撞南牆不回頭,連自己都搭進去,命喪五丈原。而且諸葛亮不會培養人才,一切包辦,事必躬親。在選將用人上看不出長遠大計,人才萎縮,無將可用。蜀中無人,姜維稱大將。比起蜀初,關張趙及一批堪當重任的將領,人才濟濟。毛主席說,領導者的作用,一是確定正確的路線,二是用好乾部。諸葛亮兩者都做不到,不是一個胸懷天下,立足長遠的戰略家,我們是不是高估了他?

  • 18 # 安平144796971

    張學良的“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最被高估,但他根本談不上將領,因為抗戰前期只知道逃,後來缺席了,不談也吧!

    國軍將領中,陳誠最被高估,這個北伐時還是每戰必敗的團長,很快上位為“小委員長”的人,抗戰中除給抗日的“雜牌”穿小鞋、謀吞削外,對日軍就是逃而不戰。

    一、陳誠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手握蔣系二十六萬人馬,僅其謫系18軍就有五萬人,一式蘇式裝備,配有150重炮團。面對八千多鬼子進攻宜昌,竟逃之夭夭,使宜昌成為日軍轟炸重慶的唯一的、重要的基地。

    二、湘西會戰之雪峰山戰役,居然令其謫系18軍,讓開缺口,由日106師團一萬一千餘人逃循。

    三、國共內戰,陳誠失東北、敗山東,奠定了蔣介石王朝迅速崩潰的基礎。

  • 19 # 蕭武

    最近正在熱播的《特赦1959》裡,黃維作為國軍高階將領中的另類,戲份很重,成為正直的頑固派的代表,和幾個特務組成的反動派以及王耀武、杜聿明、宋希濂為代表的改造積極分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就軍事指揮水平而言,黃維的水平其實是被大大的高估了,遠不如劇中對改造比較積極的王耀武、宋希濂、杜聿明這些人,和廖耀湘實際上在伯仲之間,大兵團指揮能力並不強,讓他代領一個軍還可以,但是讓他率領一個大兵團,獨當方面,這就超出了他的實際能力,最後敗軍殺將,自己也成了戰俘。

    黃維兵團原本隸屬於華中戰區,在白崇禧的指揮下作戰,主要作戰地境是在河南境內。這個兵團下屬的第十軍、十四軍和十八軍,都是陳誠土木系的骨幹部隊,尤其是十八軍,更是陳誠起家的老部隊,所以一直都受到關照。在抗戰結束後,國軍接受了大量的美軍在二戰期間存放在亞洲的武器裝備,當時白崇禧任國防部長,沒有實權,陳誠擔任參謀總長,有權分配武器裝備,所以十八軍在國軍各個部隊中,都是優先裝備美式武器裝備的,十八軍受到的照顧尤其多,從而使十八軍成為國軍在中原戰場的幾個主力部隊之一。

    黃維早在1944年就因為和上司鬧矛盾,被調離了前線,到後方擔任軍校校長以及聯勤總部副總司令等職務,一直到1948年組建十二兵團時,以十八軍、十四軍和第十軍為基礎,黃維才被臨時調赴前線,擔任兵團司令官。這些部隊在解放戰爭中基本上是由胡璉率領作戰,無論是對華東野戰軍,還是對中原野戰軍,戰績都可以說是不錯的。除了當時這些部隊裝備優良之外,胡璉在戰場上的靈敏和反應迅速,也是重要原因。但在組建兵團的時候,本應該由胡璉出任兵團司令官,白崇禧卻因為胡璉桀驁不馴,難以指揮,堅決反對。最後折中下來,才由陳誠系的另一骨幹黃維出任兵團司令官。

    也就是說,黃維出任兵團司令官,其實是國軍內部派系鬥爭的結果,主要是靠資歷和派系平衡上位的,並不完全是因為他具備大兵團指揮能力。如果純粹從軍事角度考慮,那麼當時胡璉肯定是最適合擔任兵團司令官的,無論是對當時十二兵團的熟悉程度,還是對解放軍大兵團作戰特點的瞭解來說,黃維都遠不如胡璉。只是因為胡璉和白崇禧有矛盾,導致白崇禧堅決反對胡璉出任兵團司令官,才把這個機會給了黃維。白崇禧本來也反對黃維出任,只是在陳誠和何應欽的堅持之下,才讓他上位了。

    這和孫元良的情況差不多,孫元良在抗戰後期也是被調離了前線,在後方擔任有職無權的閒差。在國軍將原本在鄭州擔任綏靖公署主任的孫震調離的時候,孫震為了保住自己麾下的兩個川軍部隊的軍,才推薦孫元良出任兵團司令官。而孫元良因為有黃埔軍校出身的背景,又是孫震的侄兒,所以才能被各方面所接受,出任了這個職務。但孫元良所率領的這個兵團,仍然是川軍四十一軍和四十七軍兩個軍,並沒有配屬其他部隊。這和黃維兵團的情況不一樣,黃維兵團除了土木系的三個軍之外,還配屬了吳紹周的八十五軍,是四個軍的大兵團,而孫元良兵團只是兩個軍的小兵團。

    黃維兵團從十月份接到國防部發來的命令,開始在駐馬店和周口一帶集結,之後從這裡出發,離開華中戰場,增援徐州,目的是參加國防部擬定的徐蚌會戰。孫元良兵團在撤離鄭州之前,白崇禧和華東戰場都拉攏過,孫元良意識到華東戰場即將進行國共雙方的戰略大決戰,很想逃避,所以她本人傾向於去華中戰場,這樣便於他在戰局不利的時候退入四川,但國防部的一紙命令,硬是將他從華中拉倒了華東戰場。這就是說,國軍統帥部這時候也是在盡力集中兵力,要在淮海之間與解放軍進行戰略決戰,以保守江南半壁江山。

    黃維兵團從原駐地出發的時候,選擇的路線本身也很糟糕,是國防部規定的路線,而這個路線上沿途要經過一系列大小河流,包括澮河、淝河、潁河等,黃維兵團本身的重武器裝備又比較多,在這種河網縱橫交錯的地帶要行軍,還要防備解放軍沿途的阻擊,這顯然是比較困難的,也很不利。黃維兵團在進入這個河網地帶之後,每次渡河都會遇到解放軍的阻擊,有時候是被半渡而擊,所以進展比較緩慢,他還沒有趕到徐州戰場,黃百韜兵團就已經被華東野戰軍殲滅得快要差不多了。

    而且,黃維兵團增援徐州不成,又逐步掉進了中原野戰軍的包圍圈。實際上,當時中原野戰軍全軍的兵力也就十二三萬人,和黃維兵團兵力相當,但中原野戰軍因為挺進中原之後迭經苦戰,一直在和華中地區的國軍兜圈子,所以重武器基本上都被扔掉了,非常缺乏重武器。黃維兵團不僅兵力和包圍他的中原野戰軍部隊差不多,而且武器裝備又有優勢,但他卻不但沒有突破中原野戰軍的阻擊,進入徐州戰場,反而逐步被包圍了,這不能不說是黃維本身的指揮存在問題,他的重武器火力優勢完全沒有發揮出來,坦克和裝甲車等裝備也沒有充分發揮作用。

    在胡璉指揮的時候,胡璉兵團雖然是小兵團,兵力遠不如黃維當司令官之後雄厚,但胡璉的指揮向來以反應靈敏和迅速著稱,可以想象,如果當時率領這個兵團增援徐州的不是黃維,而是胡璉,以中原野戰軍當時的部隊和裝備,要想把兵力相當的這個兵團牽制在中原戰場,就已經很費力氣了,更不要說能夠完成包圍了。即便是能夠包圍,以胡璉指揮的靈活機動,也是很有可能衝破中野的包圍圈的,畢竟中野當時的情況用劉帥自己的話說,就是“瘦狗拉硬屎”。而在戰前制訂淮海戰役計劃的時候,無論粟裕還是中央,實際上都沒有敢把黃維兵團納入殲滅物件,對中原野戰軍也沒有這樣的希望,最多不過是希望中原野戰軍能夠牽制住他,不讓其靠近徐州戰場,影響華東野戰軍在徐州地區對華東戰場的國軍的圍殲。

    在《特赦1959》中,黃維曾經振振有詞的對功德林管理人員說,雖然我們打了敗仗,但這並不能證明我們這些人是蠢才,言下之意是非常不服氣的。但就黃維在淮海戰役期間的指揮來說,他還真就是個蠢才,如果不是他,恐怕十二兵團也不會在淮海戰役的時候就這樣輕而易舉的報銷。他這種自負和不服氣,其實就和他後來長期研究永動機一樣,都是自作聰明,實際上是自己的無知和無能。

  • 20 # 柳生神嚴

    其實政治上有分歧很正常也不要刻意抹黑!!!國民黨的將領只要沒有投降日本人當漢奸的都是為了中華民族浴血奮戰的堂堂正正的熱血男兒,如果沒有他們中華文明將會斷絕甚至中國人都得換種,就憑這一點我們就應該肅然啟敬感謝他們為了中華民族而拋頭灑血!!!至於說才能天下無常勝將軍從古至今之所以有常勝將軍那是因為軍旅生涯短暫從而以幾仗的勝利就認為他一生不敗!如果縱觀一生都在打仗的將軍是沒有常勝不敗的那怕一點失誤都沒有的將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獨處,不交朋友不聯絡別人,為什麼?是有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