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的影子
-
2 # 婉兮歷史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馬超早已經去世了,但是即使馬超沒有去世,諸葛亮也未必會帶馬超,因為早在馬超投奔劉備以後,馬超就算是被半冷藏了,馬超是一名驍勇善戰的將軍,並且武藝高強,曾打的曹操割須斷袍,要不是許褚裸衣戰馬超,也許馬超真的能滅了曹操也未可知。
其實馬超是一個很有抱負的血性男兒,一心想要當西涼王,但是為了這個目標竟然間接害死了自己的父親,這樣的汙點是馬超一輩子也抹不去的,古人都講究以孝治天下,劉備不得不考慮馬超的野心,馬超被冷藏很正常。
-
3 # 饅頭影訊
馬超死於222年,那時劉備健在,而諸葛亮北伐開始於228年,因此時間上對不上。
假如馬超還健在,參考劉備對馬超的態度,估計諸葛亮也不太可能會用他。
原因:
第一,馬超並非一路跟隨的將領,和關羽張飛不可比,即便有戰爭也只是用他來威懾和安撫少個數民族居多。
第二,馬超少年成名,曾經大敗過曹操,名聲並不比劉備諸葛亮弱多少,用他可能會喧賓奪主,畢竟馬超從張魯處而來,落魄而至如果有機會可能會反叛。
第三,馬超雍涼望族,名聲很大,號召力很強,蜀漢北伐,主要路徑就是經漢中進入涼州和司隸州,很容易出現不受控制的局面,畢竟馬超是落魄而投,如果有機會難保不會有想法。
-
4 # 歷史的爭論不休
一是沒什麼用。
北伐時馬超已死,要帶他的話只能帶骨灰啥的,帶著他幫不上忙。
二是諸葛亮能力太低。
招魂的法術沒學到家,馬超的英魂沒去成。
-
5 # 東北張鐵錘
首先要知道 馬超(176-222),
諸葛亮是在227年開始北伐,所有按資料來說馬超在第一次北伐之前就已經在漢中去世了,
諸葛亮有對其弟馬岱說到:“汝父兄討賊未成之遺願定由汝完成。”馬岱是一直跟隨諸葛亮北伐的。
-
6 # 青梅煮酒品三國
諸葛亮北伐時馬超早已經鬱鬱而終了,即使馬超活著諸葛亮也駕馭不了馬超。
不得重用鬱鬱而終馬超自從投奔劉備麾下以後,並沒有得到重用。馬超被劉備封為五虎上將也是因為馬超為西涼世家,對周邊的少數民族有一定的威信。劉備一直想利用馬超統一西涼之地,可惜關羽失了荊州讓諸葛亮蠶食雍涼的計劃無法實現,與此同時馬超也就進入了冷藏期。
劉備派遣馬超協助魏延守漢中,而馬超的職位遠遠高於魏延。馬超也明白劉備的心思,馬超不得志也沒有回到西涼的希望,因此鬱鬱而終。馬超死時才四十七歲,英年早逝。
即使馬超活著諸葛亮也不會帶馬超北伐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對於這些活著的大將沒有排程力。這些武將都是隨著劉備南征北戰的上將,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傲氣,對於諸葛亮的調遣比較輕視。
如果馬超活著,諸葛亮一樣很難調配馬超。馬超活著時曾與曹操對峙還險些擊殺曹操。這說明馬超在軍事上有一定的見解,那麼一旦戰場上發現了戰機馬超未必會聽從諸葛亮調派。而且馬超家族二百餘人全部被曹操所殺,馬超一旦掌握了兵權對曹魏勢必會有不死不休的勢頭。這樣很容易被曹魏利用,坑殺蜀軍。諸葛亮一生謹慎,必然會考慮這些,所以即使是馬超活著,也不會帶馬超北伐。
總結:馬超英年早逝非常可惜,但馬超一生志不在關中。即使活著對於北伐也不會有太大的貢獻,如果取西涼馬超必然幹勁十足。所以馬超活著諸葛亮也不會帶馬超北伐。
-
7 # 野草的沉思
諸葛亮初次北伐是蜀漢建興五年,公元227年。
馬超死於蜀漢章武2年,公元222年。
也就是說,諸葛亮初次北伐時,馬超已去世5年了。
馬超是病死的。
有人說馬超是因不受重用,鬱郁而死的。理由是馬超入蜀以來沒有參加過征戰。我覺得這樣說沒什麼道理。
請看馬超在蜀漢的官職:
這個官職應該說是很高了,已經在張飛(車騎將軍)之上了。
馬超入蜀未被派遣參加征戰,大多是與他的身份有關。因為他之前也是一路諸侯。劉備諸葛亮不方便支使他,其實是對他的一種尊重。
-
8 # 史學長空
提問者,小陳說歷史來回答的提問。
首先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間是228年,而馬超在222年已經死了,諸葛亮沒有辦法帶馬超北伐了。那我把馬超的事蹟與你說說。其中包括馬超降蜀後,沒有得到劉備與諸葛亮重用。
在《三國演義》中,馬超作為劉備集團中的“五虎上將”之一。在大家的心中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馬超是馬騰的兒子,當時其父馬騰參與了董承的”衣帶詔“事件,討伐曹操活動,事後被匯露,遭到滅家之災。
馬超聽到馬騰被曹操所害,聯合韓遂舉義復仇。迫得曹操割須棄袍。出現了”馬許大戰“的局面。此戰後馬超,名氣飛漲。曹操對馬超評價”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曹操被馬超嚇得不輕。同時說明馬超驍勇善戰。
後來馬超中了曹操的離間計,讓馬超對韓遂起了疑心。兩人分開阻擊曹操,蓄勢而起,殺掉了投降的韋康,卻重用楊阜,最終被楊阜暗算。妻子兒女遭殺害,以致於馬超“捶胸吐血。”兵敗投靠張魯,征討劉備,再次出了經典之戰”夜戰張飛“。
劉備與諸葛亮看到馬超勇猛無比,起了愛才之意。“以亮度之:孟起雖雄烈過人,亦乃默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諸葛亮設計策反了馬超。
馬超歸順劉備後,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有一定的問題,當時見到劉備直接叫他的全名,引起了關張的不滿。《三國志·馬超傳》中引《山陽公載記》,“超因見備待之厚,與備言,常呼備字,關羽怒,請殺之……自後乃尊事備。”
這就是馬超不得重要的原因之一,另外馬超,先反韓遂,再反張魯。在古代,以義字為先的劉備,其實很反感馬超的行為,當時蜀漢缺乏軍事人才。招攬馬超。
馬超投降劉備,助劉備討伐劉璋時,劉璋放棄抵抗,開門投降。然後鎮守陽平關。最後鬱鬱而終。在馬超死前,上書給劉備,希望他能照顧好弟弟馬岱。死時對其妻子弟弟說:“闔門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賀邪?”馬超的悲痛之聲,確實讓傷悲。
其實馬超在諸葛亮南征前就已經死,但《三國演義》把他推遲死,硬生生的馬超從地獄中拉回來,作為諸葛亮的棋子用。
不知道,提問者,小陳說歷史的回答是否滿意呢?
-
9 # 北派說書人
這個問題朕來回答
看到樓下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差點笑死,竟然有人說是劉備對馬超的不信任,在這裡我也就不說太多了,我們步入正題,我們來看看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時間。
第一次出祁山,是在公元228年春,諸葛亮恢復與吳聯盟、平定南中後,才準備的北伐曹魏畢竟嘛,做大事前要多做準備,後因為馬謖丟了街亭,恐被抄了後,將蜀軍滅了,所以諸葛亮撤軍,第一次出祁山失敗。
第二次出祁山,也是228年,只不過是同年的冬季,因為此時的陸遜在石亭打敗了曹休,天時地利人和皆有,諸葛亮攜蜀軍出散關,包圍陳倉,結果打了數十天後,沒有打贏曹魏軍隊,直到曹魏軍隊援軍到來,迫不得已撤軍。
第三次出祁山,是第二年,諸葛亮進攻武都、陰平,這次戰績不錯,佔了這兩個郡城,公元230年,魏軍調兵前來,進攻漢中,諸葛亮調軍,卻連續幾場大雨,直到魏軍退去。
第四次出祁山,是公元231年,蜀國軍隊包圍祁山,這個時候司馬懿登場,好戲連連,司馬懿是個戰術高手,知道蜀軍的目的,知道諸葛亮的想法,就是閉門不出,任憑你諸葛亮叫罵,玩拖延戰術,本來諸葛亮早有倦意,成都方向正好有人在劉禪耳朵裡傳黑話,諸葛亮被迫起兵歸蜀。
第五次出祁山,在公元234年的春天,諸葛亮親率十萬大軍出斜谷口,把曹睿氣到罵娘,後諸葛亮此次在五丈原紮營,非要搞事情的司馬懿卻在對面安營紮寨,再次拖延戰術,誰料這次諸葛亮竟然在此處自己種地搞自給自足,自己種地,自己收割,準備打持久戰,本打算在5月和孫權一起搞魏國,結果魏國戰敗,這邊只有諸葛亮一個人扛,最後諸葛亮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
咱也不說第六次了,因為二叔實在憋不住想笑了,提問題的這個人似乎真的不知道,其實馬超在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的時候,墳頭的草都一人了。
-
10 # 小編虎哥
毫無疑問,馬超《三國演義》裡很厲害一員武將,如果單輪武藝,那麼當時除了關羽,恐怕沒人能夠擋住他。雖然說排名是關張趙馬黃,但是實際上馬超的戰鬥力應該比著張飛要高一點,所以要排在關羽後面。如果說起軍事才能,馬超曾經領著西涼兵大敗曹操,殺的曹操割須棄袍。所以,當時很多人都說,馬超之勇,不亞於呂布。
的確,馬超之勇不弱與呂布,但是其實馬超不只是武力跟呂布接近,馬超所有的地方都跟呂布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包括智商。呂布最擅長騎兵,曾經打得曹操打敗,馬超同樣如此;呂布武力天下無雙,唯獨被張飛擋住,馬超也吃了張飛的虧;呂布輕輕鬆鬆被曹操略施小計打敗,馬超同樣是被曹操一個反間計幹掉。
而馬超跟呂布最接近的地方,就在於他跟呂布一樣,都是三姓家奴,從來不忠心,所以就是因為這一點,讓諸葛亮堅決不重用馬超。馬超雖然勇猛,但是比著呂布更加可惡。呂布要造反,不過是頭腦不聰明,被人忽悠造反,可是馬超造反呢,是他自己想要造反。因為馬超自己覺著自己挺厲害,不應該屈居人下,應該像是曹操劉備一樣爭奪天下,所以,馬超此人非常嘚瑟,稍微幹出點功績,就想飛出來單幹。
張魯曾經重用過馬超,但是馬超是怎麼對待他的呢?馬超聽著別人說了兩句閒話,立刻就造反。後來諸葛亮收服了馬超,自然是知道馬超這個弱點,所以絕對不讓馬超帶兵,更不讓他參加大事,只是讓他自己在一邊待著,不要添亂就行了。五虎將之中,只有馬超的忠心度不夠,所以他也就掛名,並不是真的核心作戰人員。
-
11 # 夏有涼風61
蜀漢馬超是公元222年去世的,享年四十七歲,劉備追諡“威侯”!
諸葛亮北伐是在公元228年,也就是說“諸葛亮”北伐時期,馬超已經故去五六年了,何來帶不帶一說了?
即便退一步講,假如“馬超”還活著,諸葛亮也不能帶馬超,畢竟馬超管轄著涼州,在羌人中的威望還是很高的,馬超在涼州得作用要比跟著諸葛亮出征作用要大的多,這也是說假如的情況下。
-
12 # 大風雲歷史
蜀漢五虎上將中,關張趙黃已經不用過分多說。在這裡說就等於贅述了。今天說說後期存在感不怎麼強的馬超。
早在馬超還未歸降蜀漢劉備的時候,便作為一方諸侯佔領了長安。但是卻害死了身為人質的父親和兄弟。在錦馬超的瀟灑背影下。這一點也被指責為類似匹夫之勇的呂布一樣的有勇無謀。
但也有很多說法說蜀漢後期劉備有意雪藏馬超。因為拜呂布所賜,劉備對有勇無謀,反覆無常的猛將都有所忌憚。加上關羽的鄙視,馬超壯年便被雪藏。當然也有反對意見說馬超有著重要作用,說他鎮守後方和籠絡西北少數民族。或者說他命不好,生病早夭。
先來看看馬超那次的攻佔長安,打的曹操割袍斷須
為父報仇,被激怒的馬超一路所向披靡。甚至打的曹操精銳部隊大部潰敗,曹操本人也被打的割袍斷須。可以入選曹操生平最狼狽的五大瞬間之一了。多塊曹操的冰城之計和許褚的裸衣鬥馬超,才算穩住了馬超的進攻腳步。
在當時馬超的力量並不算太強,而且要聯合西北多數勢力才能舉兵進攻。在缺少謀士和計策的基礎上。馬超等於僅僅用武力就平推到了長安。如果沒有曹操的離間計,韓遂不被懷疑,真的不知道三國到底向哪裡發展。馬超在當年就被堪稱第二個呂布。
多虧了許褚裸衣戰馬超才算穩住了局面。不然,馬超的進攻氣焰會不會攻破城池殺了曹操還真不一定呢。
諸葛亮多次北伐,均沒有打下過長安,難道諸葛亮還不如馬超?
天下局勢已然大變。無論魏蜀吳三方中的哪一方。三國人才紛紛凋零,經濟近乎崩潰。加上劉備蜀漢集團剛剛吃了夷陵大敗。人心倦怠,質疑聲四起。加上諸葛亮本來就是內政外交拿手,趕鴨子上架做軍事,真的有點難為他了。
當然,歷史不會被一兩個人左右,如果,只是如果。馬超跟隨諸葛亮北伐,能否再度攻佔長安?
答案是不會的,因為不論什麼原因馬超沒有進行北伐。被雪藏也好,身染重病也罷,鎮守後方籠絡西北少數民族也行。都證明他不是北伐的最好人選。
我們一個個分析
如果是被劉備雪藏,當時劉備已死。北伐的重要性諸葛亮不會不清楚。一定會用最得力的武將。當然曾經攻到長安的馬超一定是最好的人選。可是為什麼不派馬超去呢?
馬超的身份像極了後世的張學良迴歸蔣介石的國民政府。都是父親西去以後自己繼承家業投降另一方諸侯霸主。他們的第一目標並不是為了新政權的穩定和建設。
換句說說,馬超要為自己的軍隊部下負責。張學良也要為東北軍謀福利。他們不會盡力的,保持實力才能不被吞併。如果他們沒有勢力和兵權。第二天就會死的。沒辦法,這也不怪他們。
說馬超重病,不能北伐,我是不太信的。曾經力戰許褚,張飛的重量級人物。四十多歲就壯年西去?身體素質不會下降的這麼快把。
最後說鎮守後方,完全不需要他啊。魏延趙雲都在啊。
換句話說,馬超是被孤立的蜀漢勢力中的一團小勢力。諸葛亮北伐,有他沒他都一樣。
-
13 # 真正鱷魚不哭
臣妾做不到啊!
先主為漢中王,拜超為左將軍,假節。章武元年,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犁鄉侯,……二年卒,時年四十七。《三國志·馬超傳》諸葛亮本事再大,也不能把掛了好幾年的馬超從棺材裡拉出來啊!
另外馬超雖然政治地位較高,但並沒有進入蜀漢核心,不受信任。歸降劉備後只有一次出征:
二十二年……劉備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下辯;遣曹洪拒之。《三國志·武帝紀》還是作為張飛副將。
-
14 # 鬼谷先生歷史館
北伐的同時,也需要防守西北門戶,馬超是西北人,羌人都很敬畏他,讓他守西北,漢中是最佳人選。還有一個原因,北伐的時候,很多名將都去世了或年老,馬超或許也是病故了。
-
15 # ____張少
馬超是劉備活著的時間歸蜀的,而北伐的時間劉嬋已經上位,那麼為什麼不帶上馬超的原因,因為他已經亡故了,難道諸葛亮要帶上他的靈魂北伐嗎[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
16 # 冰哥聊史論古今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可謂是三國演義後期一場重頭大戲,雖然這幾次北伐轟轟烈烈,也打得魏軍疲於奔命,落花流水,但是可惜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就是這幾次北伐的真實寫照。
在三國演義中蜀漢有非常多的名將,最著名的就是五虎將了。除了關羽張飛之外,馬超也是一名非常勇猛的武將,在整個三國演義裡面都是赫赫有名的,曾經打得曹操割須棄袍,名震天下。在北伐的時候,關羽張飛都已經因為某些原因去世了,黃忠大約也在那個時候死了,但是為何諸葛亮沒有帶馬超前去北伐呢?
馬超雖然是比較勇猛的武將,但是在和曹操的戰爭中已經丟失了幾乎全部的實力,基本上只剩下孤家寡人來投奔劉備。在劉備的陣營中,他之所以地位比較高,能夠被封為驃騎將軍,主要是因為他的家世和他在西北涼州方面的影響力。當時劉備想借用他在西北的影響力,執行自己下一步北伐雍涼的戰略。
可惜天不假年,因為關羽在北伐中被孫權截了後路,很快被殺。而劉備為了為關羽報仇,執意東征,也被孫權打得大敗,最終自己也很快去世了,導致蜀漢江山的大業開始走下坡路。而馬超在這個時候,諸葛亮派他在西北和魏延一起鎮守漢中,但是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馬超就已經去世了。
馬超去世的時候還比較年輕,主要是因為他一直鬱郁不得志,並且由於自己一意孤行,導致幾乎家族中的所有人都被曹操給殺掉,只剩下一個弟弟馬岱。本來他投奔劉備就想借劉備的勢力去報仇,但是一直沒能成功,而劉備這個時候都已經去世了,眼看蜀漢也沒有可能幫他報仇,所以他就這樣鬱鬱而終。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自然不可能帶一個已經死了的人去北伐,所以北伐的時候始終以魏延為主將。
-
17 # 逍遙1906
不看書,不瞭解歷史的人提出的無知問題!馬超在222年12月就病死了,歿年47歲,也就是劉備222年8月(或閏八月)劉備夷陵之敗後不久就病死了(比劉備早死三個月。三國志是說他抑鬱成疾,三國演義是說他因病死。可能是因見劉備慘敗,復仇無望而絕望而成疾去世。也可能是劉備因怕自己死後無人可控馬超而提前弄死馬超,就象諸葛亮想弄死魏延一樣。你讓死人怎麼去執行安居平五路任務?更不可能參加北伐了!
-
18 # 豹眼看歷史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無論是題主還是答主,都是江湖上一面鏡子。
豹眼也來湊一下熱鬧。
豹眼在回答問題之前,一般是先看一下別人的回答。一方面是為了學習,另一方面是為了避免被摺疊。
就這個問題,豹眼以為最好的回答就是六個字:馬超已經死了。
次一點的回答是:222年,馬超就死了,而諸葛亮北伐是在228年。
有一些回答在說題主無知的前提下,詳細介紹馬超一生的豐功偉績,或者在論述諸葛亮歷次北伐的盛況。這是不是風馬牛不相及呢?為了湊一下字數嗎?
有人在探討馬超是不得志鬱鬱而終,有人在感慨諸葛亮駕馭不了馬超而為諸葛亮擔心。
豹眼感興趣的是,題主究竟是個啥樣子的人呢?
如果真的對歷史感興趣,咋不上網自己簡單搜一下,瞭解一下基本的歷史知識呢?
如果是靠提問得紅包的話,這樣的問題也可以有紅包嗎?
恐怕唯一的可能,就是為了博眼球,越看似毫無知識,或者無聊的問題,越能帶來熱度。那麼,系統咋就不甄別一下呢?
最近豹眼發現,系統開始了問題合併,就是雷同的問題合併在一起,避免反覆提問、反覆回答。這個非常得好,系統在努力,希望做得更好。
像題主這一類的問題,也不能就說純粹是娛樂,可能真有人想知道究竟是為啥。
豹眼在回答問題時,經常產生一個感覺,就是很認真地查閱資料,寫一個很滿意的回答,結果是沒幾個人去看。感覺沒啥意思,或者沒有多少知識含量的問題,反而閱讀的人很多。
但為了心理平衡,豹眼也會去寫一寫自己並不很喜歡的問答,為了一點人氣。
新的一年開始了,豹眼總想說一下自己新年度的打算。
過去的一年,感謝友友們和系統的厚愛,豹眼對於系統獎賞的紅包非常滿意,也非常感謝。
新的一年,究竟如何來回答問題,才能更有意義、紅包更大呢?
總是回答三國的問題,好像有些煩了。
但豹眼在想,一個時期的歷史還沒有弄明白,咋能去摻和別的問題?
一個人一生都恐怕搞不明白,三國究竟是咋一回事?
一個人真正對三國瞭解了,還需要去了解其他的歷史嗎?
昨天有一個劉備夷陵之戰為啥不帶馬超,今天有一個諸葛亮北伐為啥不帶馬超,明天再有一個姜維北伐為啥不帶馬超,後天就會再來一個蔣介石去臺灣為啥不帶馬超呢?
諸如此類,究竟有多少實際的意義呢?
存在即是真理,豹眼真的不知所云。
-
19 # 不沉的經遠
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在諸葛亮北伐前馬超都已經去世,顯然他不可能再帶著馬超北伐了。
根據《三國志·馬超傳》記載,馬超在章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2年時就去世了,享年47歲。馬超死的時候年紀不算太大,估計是因為家中屢遭大變,家人子女死亡殆盡,心情鬱悶所致。此時劉備還活著,馬超在臨終前還上書給劉備,希望他能照顧自己的族弟馬岱。
而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建興六年,也就是公元228年,此時馬超已經去世6年,墳頭的草都該有三尺高了,諸葛亮根本不可能帶著他去北伐。
在《三國演義》中馬超活的時間相對長一些,在劉備死後依然建在。諸葛亮安居平五路時,馬超率軍駐守西平關,以疑兵之計對付西番國王軻比能這一路敵軍。而在諸葛亮征討南蠻時,馬超又奉命留守漢中,守住各處關口預防魏軍南下。
此後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趙雲請命出戰,諸葛亮提到自平南迴到成都以後,馬超因病去世,趙雲是僅存的五虎上將,擔心他年事已高,萬一有閃失會影響蜀軍銳氣。而在此後北伐路上經過沔陽馬超墓地時,諸葛亮還命馬岱掛孝,自己親自祭祀。所以很明顯,在演義裡此時馬超也已經去世,諸葛亮也不可能帶著他去北伐。
當然,如果馬超還活著的話,按照他的年齡,蜀漢當時人才的匱乏程度和他在西羌的影響力,諸葛亮極有可能帶著他一起北伐,併發揮一定的作用。可惜的是無論是諸葛亮還是馬超,都沒有這個機會。
-
20 # 唐朝的長老
夷陵之戰之後劉備一直駐守白帝城,一方面是為了抵禦東吳的進攻,另外一方面可能是要伺機而動,對東吳進行反撲。後來曹丕大舉進攻東吳,東吳停止了對蜀漢用兵,但是同時派大都督陸遜留守荊州以防劉備反撲。有陸遜在劉備再也無法反撲,劉備最終悲憤而死,就有了白帝城託孤的故事。而馬超卻不幸走在了劉備的前面,222年12月馬超病逝,並請求劉備善待自己的兄弟馬岱。
馬超對蜀漢的貢獻馬超投降劉備在漢中之戰為劉備立下了赫赫戰功,也因此成為了蜀漢四將之一。馬超這個人驍勇善戰,甚至不亞於呂布,但是他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如果讓他帶兵出征他就是一把好手,但是讓他處理關係他是萬萬不能的。
馬超先是進攻曹操害的全家被曹操殺害;之後又反叛並殺死韓遂;被曹操打敗後投靠張魯,緊接著又反叛張魯投降劉備。所以馬超這個人雖然有萬夫不當之勇,劉備也不敢重用他,因此他對蜀漢的功勞主要就是漢中之戰了!
馬超含恨而死馬超的全家被曹操所殺,所以馬超最恨的人就是曹操了,馬超最大的志向就是殺掉曹操為全家報仇。但是劉備最大的志向是統一天下,所以馬超在劉備手下是很難實現自己的願望了。何況劉備的勢力本就不如曹操,即便是劉備有心幫馬超也只能是有心無力了。
於是孤零零的馬超心中一直孤獨悲憤,鬱郁不得志,後來一場疾病就要了他的命,這可能和他的心態有很大的關係,他已經沒有太大的求生慾望了。臨死前他請求劉備善待馬岱,這也是他最後的一點心願了。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馬超已經去世幾年了劉備託孤之後諸葛亮才掌握了蜀漢的實權,同時還有個武將李嚴和他同為託孤大臣。而馬超是死在劉備前面的,劉備死了之後才有了諸葛亮掌兵,諸葛亮北伐又是幾年後的事情,因此諸葛亮不可能帶兵馬超北伐的,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馬超已經死去幾年了!
回覆列表
馬超出生在扶風茂陵,父親是,他們為漢伏波將軍的後人。馬援是的後裔,他的曾祖父為馬通,是西時的大臣。而他本人則是的開國功臣,也就是說馬家至少在涼州待了近二百年,這麼長的時間,馬家在當地不說是世家大族,也是豪強。
馬超年輕的時候,就以""健勇""著稱。在馬騰入朝為官後,馬超在長安附近繼續統領馬家的勢力。公元211年年,以馬超、韓遂為首的涼州軍閥起兵反抗。
此戰中,馬超多次提出合適的建議,證明馬超不負被吹成韓信。可惜計策都沒被韓遂採納,以至於關中聯軍中了曹操的反間計,相互猜疑。最後,聯軍大敗,成宜、李堪等人戰死,馬超退回涼州。
不久,馬超迅速兼併隴上諸郡縣,重新集結兵力,攻打涼州治所冀城。此後,曹操殺害馬超的父親馬騰,兄弟馬休、馬鐵等族人。馬超佔據冀城後,百頃氐王楊千萬與興國氐王阿貴起兵響應馬超。自此,馬超以冀城為根據地,割據隴上。
公元213年,楊阜、姜敘等人起兵反抗馬超。馬超失去根據地,只好投靠漢中的。張魯的部下楊白等人嫉妒馬超的能力,要加害他。於是,馬超逃到氐中,最後投靠了率兵入川。
馬超能為劉備帶來什麼?
馬超投靠劉備後,被授予軍隊,合圍成都。城裡的人看到馬超也來了都很驚恐,沒過多久成都軍民就潰敗,只能開城投降。可以說,攻下成都就是馬超為劉備立的第一功。
公元217年,劉備與曹操爭取漢中之地。馬超策動氐族雷定七部萬餘人響應劉備,牽制曹軍先鋒主力。可惜未能幫助劉備成功佔領漢中,之後,陰平氐王強端斬了蜀將吳蘭,投靠了曹操。
後,馬超被封為、涼州牧、斄鄉侯。沒過多久,馬超就病死,終年47歲。
如若諸葛亮北伐時,馬超不死,會怎麼樣呢?
首先,北伐的最初目標是佔據涼州。馬超不此時不死的話,憑馬超的威望,氐族肯定會幫忙,不敢說一定能攻下涼州,至少多出了兵力牽制曹軍。
馬超本人更是一員大將,統帥,武力都屬於一流水平,或許馬超不太懂為臣之道,可馬超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還與劉備是姻親,相信馬超已經沒有割據的鬥志了。馬超活下去,也只會為了找曹操報血海深仇。如若諸葛亮北伐,任命這樣的馬超為先鋒,相信會收到奇效。
其實沒有如果,馬超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或許病逝的主要原因就是憤怒和鬱悶吧!親人慘遭橫死,報仇無望。對馬超來說,如若散家之犬,何談北伐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