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平洋小鯉魚

    公元前11-前9世紀,中國處在商周時期:

    第一,商朝約從公元前1600-1046,因此公元前11世紀主要是商末

    第二,西周約從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因此公元前10、9世紀,主要是西周初期

    第三,此時期涉及到的重大事件包括:1、殷商衰微、諸侯不朝,2、武王伐紂、商亡周立,3、周公東征、周室安定,4、成康盛世、周朝鼎盛,5、周室漸衰、周穆伐徐等。

  • 2 # 三維觀時空

    商終周啟之戰一一牧野之戰,時間:說法不一,從前1130年到前1018年

    牧野之戰又稱“武王伐紂”,是周武王聯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今淇縣南、衛河以北,新鄉市附近)進行的決戰。由於帝辛(商紂王)先徵西北的黎,後平東南夷,雖取得勝利,但窮兵黷武,加劇了社會和階級矛盾,最後兵敗自焚,商朝滅亡。故《左傳》稱:“紂克東夷而損其身”。牧野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先發制人的著名戰例,也是中國古代車戰初期的著名戰例。它終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確立了西周王朝的統治,為西周時期禮樂文明的全面興盛開闢了道路。牧野之戰中所體現的謀略和作戰藝術,也對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周朝建立後,到前九時紀發生大約35場戰爭。筆者列主要場次分述如下。

    一、周公東征,是約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周公姬旦(周公旦)為鞏固周朝統治,平定“三監”及武庚叛亂,征服東方諸方國的戰爭。

    周公東征在西周開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是繼武王伐紂之後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鎮壓了商朝貴族殘餘勢力的反叛,鞏固了周朝的統治。在作戰指導上,周公旦團結內部、各個殲敵、軍事攻勢與政治爭取並舉的謀略,及先弱後強的作戰指導,均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軍事思想。

    二、周公滅武庚之戰,西周初年(約公元前11世紀),在周公東征中,周公旦率軍於朝歌(今河南淇縣)平定武庚叛亂的作戰

    商紂王之子武庚乘周王朝內部不睦之機,煽動管叔鮮、蔡叔度等,聯合東方舊屬國發動叛亂。周公旦率領周軍沿武王攻商的路線,直取朝歌,進攻向武庚封地邶(朝歌北)。周大軍一到,武庚軍大驚,立即潰敗。周軍殺死武庚,佔領其地,取得東征的首戰勝利。

    三、周康王滅鬼方之戰。周康王二十五年(約公元前11世紀),周軍進攻鬼方(今陝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的一次作戰。

    鬼方是古代北方遊牧族之一,經常侵擾中原地區。周初,武王滅商後曾將其放逐至涇、洛(今陝西涇河、洛河)以北,令其按時入貢。後因周軍鎮壓東方管叔、蔡叔和武庚的叛亂,進攻東部的準夷等而放鬆了對西北方的控制,鬼方部落乘機從岐周(今陝西岐山)以西和隴(今陝西幹陽、隴縣)之間,經常對西周西北邊境侵擾,威脅周都鎬京(今陝西西安西)。二十五年,為了消除邊患,周康王命盂率領大軍進攻鬼方。鬼方亦調兵迎戰。經兩次大規模作戰,周軍斬殺鬼方4800多人,俘獲其4名首領及以下1.3萬多人,還繳獲了很多車馬和大量牛羊。周軍將鬼方又驅逐至遠離鎬京的汫隴和岐周以西。周西北邊境暫安。

    四、周昭王攻荊楚之戰。昭王十六年,周昭王開始向南巡狩,於是在成周集結大軍,同時命令各諸侯國率領本國軍隊跟從討伐。當週朝軍隊大舉向南進發時,東夷諸國聞風歸附,派遣使者前往迎見周昭王,南夷(漢水流域諸國)、東夷(淮水流域諸國)二十六邦國均來朝見,是為周昭王攻東夷之戰。

    昭王十九年,周昭王再次親率六師南征攻打楚國。周朝軍隊開到漢水邊準備渡江,天氣異常。漢水流域的船伕痛恨周人的騷擾,暗中進行破壞,徵集的渡江的船隻是用膠粘接船板而成的。因乘坐的渡船在漢水中流時,膠溶船散,周昭王和隨從貴族祭公等人葬身漢水,車右辛遊靡遊近昭王時,昭王已經淹死了,辛遊靡只救到了昭王的屍體。後來周人對這件事情,態度上都非常隱諱,不願意多說。周人喪失六師於漢水中,遭到全軍覆沒的慘敗。攻楚的失敗成了周朝由勝轉衰的節點。

    五、周穆王攻徐之戰,徐夷又稱徐戎,東夷之一。夏至周分佈於今淮河中下游,周初以今江蘇泅洪一帶為中心建立徐國。曾隨武庚反周,後對周時服時叛。穆王即位後其勢益強,其國君僭號稱王,為偃王。這年,穆王東征,中原空虛,徐偃王遂聯合九夷(淮、泗一帶各部族)侵周,西至黃河邊,宗周危機。

    徐夷又稱徐戎,東夷之一。夏至周分佈於今淮河中下游,周初以今江蘇泅洪一帶為中心建立徐國。曾隨武庚反周,後對周時服時叛。穆王即位後其勢益強,其國君僭號稱王,為偃王。這年,穆王東征,中原空虛,徐偃王遂聯合九夷(淮、泗一帶各部族)侵周,西至黃河邊,宗周危機。穆王聞訊,立即乘坐造父(其以善御幸於王)所駕馬車,晝夜兼程,返回宗周,興師東征,大破徐夷,鞏固了周朝在東方的統治。

    六、周宣王對周邊部族之戰。周宣王五年至三十九年(公元前823——前789年),宣王命周軍於西北(今陝西、山西、甘肅一帶)、東南(今江蘇、安徽、湖北一帶)進攻戎狄和蠻夷的戰爭。

    宣王十四年(前828年),周厲王死於彘,太子靜繼位,為宣王。周公、召公輔政,大修文武之業,國勢重振,“諸侯覆宗周”(《史記·周本紀》)。於是,宣王陸續派遣大軍,對周邊屢起叛亂和進犯的戎狄蠻夷大舉用兵。儼抗自西周中期以後,屢犯宗周。五年(前823年)三月,儼狁南侵至涇水北岸,嚴重威脅鎬京安全。六月,宣王命尹吉甫率師反攻。周軍以車戰優勢,向儼狁南進基地焦穫(今陝西涇陽西北)發起猛攻,儼抗潰退。十二年(前816年),宣王又遣師西攻儼狁,大獲全勝,解除了儼狁對宗周的威脅,也使原來受其控制的戎族部落重新臣服於周,西北邊境遂安。六年(前822年)宣王以秦仲父子,率軍攻打西戎,收復了被侵佔的秦國領土,也解除了西戎對宗周的威脅。五年秋八月,派方叔率宗周六師主力南征楚荊,其各國紛紛歸附,南方始定。六年,徐國聯合淮夷反周,宣王親率大軍東征,經數年征戰,徐國臣服,東夷平息。宣王晚年,繼續對外族用兵,但除戰勝一次申戎外,攻太原戎、條戎和奔戎,均遭失敗;特別是攻姜戎之役,戰於千畝(今山西介休南),大敗而還。從此,周軍元氣大傷,短暫“中興”的西周王朝面臨著全面崩潰的危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伊朗鷹派人物內賈德即將重回政壇,伊朗會怎樣面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