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向被認為是蜀之棟樑,又以忠心耿耿而聞名天下。有杜甫詩為證: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其實,諸葛亮與劉備父子的關係並非如小說中所說的,他的忠也要打上折扣。 為何這樣說? 首先談談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很多人認為:自從三顧茅廬後,諸葛亮就成為劉備身邊的第一號人物。其實,這是絕對錯誤的觀念,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並非如此緊密。 三顧茅廬後到白帝託孤前,諸葛亮與劉備並非如小說寫的那樣如膠似漆,在蜀的地位也非第一人。如在重大的奪取西川的戰爭中,劉備讓諸葛亮守荊州,而帶龐統;法正輔佐劉備西取巴蜀,北征漢中,為劉備建立帝業奠定了基礎;劉備進位漢中王時,法正排名也在諸葛亮前。 再看關鍵的劉備東征。劉備稱帝后,發兵徵東吳為關羽雪恥,無數大臣都上表勸阻,只有一向主張孫劉聯合的諸葛亮一言不發。劉備敗回,諸葛亮才仰天長嘆:“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諸葛亮當時的地位並不是劉備下面的第一把交椅,他自認為對劉備的影響力不如法正。 諸葛亮在蜀的地位提高要提到白帝託孤。但就是白帝託孤時,劉對諸也並非真正放心。白帝託孤,劉備對諸葛亮說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一段話和諸葛亮後來的“鞠躬盡瘁”,既不是劉備首創,也不是僅僅只發生在諸葛亮身上。遠的不說,在三國早期,東吳奠基人孫策在臨終時就已經上演過這樣一齣戲文。《三國志》《吳書》《張昭傳》:“策謂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張昭)上表漢室,下移屬城,中外將校,各令奉職。權悲感未視事,昭……乃身自扶權上馬,陳兵而出,然後眾心知有所歸。”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他對諸葛亮並不是完全信任和沒有顧慮的。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既然以這樣的方式將這話明白地說了出來,那諸葛亮也只有以“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這樣的態度,來明確地表示他惟有盡忠而死也不會取而代之一途了。不管怎麼樣,在那個年代裡,他是不可能爽快地答應一聲”好“的。但是如此一來,倘若日後劉禪昏庸而諸葛亮真的想要取而代之,那他就要先背上個輔佐不力,背主食言的罵名,在政治、輿論以及民心上都將會面對”不臣不忠不義“的罪名,並因此導致師出無名而居於劣勢。所以劉備這話與其說是信任與託孤,不如說是一種先發制人的威脅策略, 另外劉備在白帝託孤之時,並非只找了一個諸葛亮,還有一個李嚴在側。劉備將這樣一個快速提升起來、以前從未進入過權利中心的政治新秀李嚴,列為兩名託孤重臣之一,並且命其“統內外軍事”,再聯絡“君可自取”的言語,顯然說明劉備要防備、制衡的目標是諸葛亮無疑。 諸葛亮忠於劉備麼?劉備一死( 事實上自從諸葛亮扶劉備靈柩回成都之日起),輔佐大臣李嚴就被已經撇在了一邊。作為僅次於諸葛亮的尚書令,又是兩名託孤重臣之一的李嚴,只被授了一個光祿勳的虛銜,並被棄於遠離權利中心成都的江州,這樣實際產生的後果,就是導致象北伐這樣大的軍事行動,完全沒有他這個被劉備遺命“統內外軍事”的託孤大臣說話和發表意見的份。 我覺得,還是要正確看待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不能讓《三國演義》給糊弄了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故事有三件第一件是三顧茅廬; 第二件是勸劉備乘亂取荊州。曹操南下的時候,劉表已死,劉琮繼任荊州之主。劉備向南撤退,諸葛亮勸劉備在路過襄陽的時候襲取劉琮,奪取荊州。但劉備沒有采納這個意見,於是才有了當陽之敗,也才有了赤壁之戰。 第三件是勸劉備稱帝。劉備取得益州和漢中之後,稱帝建國的條件已經成熟。於是群臣勸劉備稱帝,但劉備沒有立即答應。這時,諸葛亮以漢光武帝為例,語重心長地勸說劉備,使劉備很快放下了思想包袱,建立了蜀漢政權。 第四件是白帝託孤 諸葛亮和關羽的關係應該不怎麼好,第一,會爭寵;第二,互相看不起,關羽武功蓋世又相貌堂堂,肯定看不起文弱書生的諸葛亮來做軍師,而滿腹經綸的諸葛亮自然知道關羽張飛這些大老粗不服氣,所以關係不會有多好。只是當時曹操、孫權的外部壓力迫使他們暫時有條件有限度的團結起來共建一方霸業。
諸葛亮一向被認為是蜀之棟樑,又以忠心耿耿而聞名天下。有杜甫詩為證: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其實,諸葛亮與劉備父子的關係並非如小說中所說的,他的忠也要打上折扣。 為何這樣說? 首先談談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很多人認為:自從三顧茅廬後,諸葛亮就成為劉備身邊的第一號人物。其實,這是絕對錯誤的觀念,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並非如此緊密。 三顧茅廬後到白帝託孤前,諸葛亮與劉備並非如小說寫的那樣如膠似漆,在蜀的地位也非第一人。如在重大的奪取西川的戰爭中,劉備讓諸葛亮守荊州,而帶龐統;法正輔佐劉備西取巴蜀,北征漢中,為劉備建立帝業奠定了基礎;劉備進位漢中王時,法正排名也在諸葛亮前。 再看關鍵的劉備東征。劉備稱帝后,發兵徵東吳為關羽雪恥,無數大臣都上表勸阻,只有一向主張孫劉聯合的諸葛亮一言不發。劉備敗回,諸葛亮才仰天長嘆:“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諸葛亮當時的地位並不是劉備下面的第一把交椅,他自認為對劉備的影響力不如法正。 諸葛亮在蜀的地位提高要提到白帝託孤。但就是白帝託孤時,劉對諸也並非真正放心。白帝託孤,劉備對諸葛亮說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一段話和諸葛亮後來的“鞠躬盡瘁”,既不是劉備首創,也不是僅僅只發生在諸葛亮身上。遠的不說,在三國早期,東吳奠基人孫策在臨終時就已經上演過這樣一齣戲文。《三國志》《吳書》《張昭傳》:“策謂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張昭)上表漢室,下移屬城,中外將校,各令奉職。權悲感未視事,昭……乃身自扶權上馬,陳兵而出,然後眾心知有所歸。”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他對諸葛亮並不是完全信任和沒有顧慮的。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既然以這樣的方式將這話明白地說了出來,那諸葛亮也只有以“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這樣的態度,來明確地表示他惟有盡忠而死也不會取而代之一途了。不管怎麼樣,在那個年代裡,他是不可能爽快地答應一聲”好“的。但是如此一來,倘若日後劉禪昏庸而諸葛亮真的想要取而代之,那他就要先背上個輔佐不力,背主食言的罵名,在政治、輿論以及民心上都將會面對”不臣不忠不義“的罪名,並因此導致師出無名而居於劣勢。所以劉備這話與其說是信任與託孤,不如說是一種先發制人的威脅策略, 另外劉備在白帝託孤之時,並非只找了一個諸葛亮,還有一個李嚴在側。劉備將這樣一個快速提升起來、以前從未進入過權利中心的政治新秀李嚴,列為兩名託孤重臣之一,並且命其“統內外軍事”,再聯絡“君可自取”的言語,顯然說明劉備要防備、制衡的目標是諸葛亮無疑。 諸葛亮忠於劉備麼?劉備一死( 事實上自從諸葛亮扶劉備靈柩回成都之日起),輔佐大臣李嚴就被已經撇在了一邊。作為僅次於諸葛亮的尚書令,又是兩名託孤重臣之一的李嚴,只被授了一個光祿勳的虛銜,並被棄於遠離權利中心成都的江州,這樣實際產生的後果,就是導致象北伐這樣大的軍事行動,完全沒有他這個被劉備遺命“統內外軍事”的託孤大臣說話和發表意見的份。 我覺得,還是要正確看待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不能讓《三國演義》給糊弄了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故事有三件第一件是三顧茅廬; 第二件是勸劉備乘亂取荊州。曹操南下的時候,劉表已死,劉琮繼任荊州之主。劉備向南撤退,諸葛亮勸劉備在路過襄陽的時候襲取劉琮,奪取荊州。但劉備沒有采納這個意見,於是才有了當陽之敗,也才有了赤壁之戰。 第三件是勸劉備稱帝。劉備取得益州和漢中之後,稱帝建國的條件已經成熟。於是群臣勸劉備稱帝,但劉備沒有立即答應。這時,諸葛亮以漢光武帝為例,語重心長地勸說劉備,使劉備很快放下了思想包袱,建立了蜀漢政權。 第四件是白帝託孤 諸葛亮和關羽的關係應該不怎麼好,第一,會爭寵;第二,互相看不起,關羽武功蓋世又相貌堂堂,肯定看不起文弱書生的諸葛亮來做軍師,而滿腹經綸的諸葛亮自然知道關羽張飛這些大老粗不服氣,所以關係不會有多好。只是當時曹操、孫權的外部壓力迫使他們暫時有條件有限度的團結起來共建一方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