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醫護有約
-
2 # 格魯斯金
分娩後的產婦要適應自己的新身份新角色,出現短期的情緒低落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照顧寶寶太累,親友關注度的轉移等,這種種因素都會使寶媽產生低落失望的情緒。不過隨著新媽媽對角色轉變的逐漸適應,以及身體狀態的恢復,產婦通常都會快速走出產後抑鬱狀態。若是產婦抑鬱狀態遲遲沒有緩解甚至還有加重的趨勢,比如說過了月子期還整天消沉悲觀,那家屬一定要警惕產婦是否已經有了產後抑鬱症。
產後抑鬱症不僅危害產婦身體健康,更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若出現了產後抑鬱,親屬們,尤其是丈夫,一定要多注意妻子的心理狀態,多陪妻子談心聊天,瞭解妻子內心的結,不能因為有了寶寶就忽視妻子,而是應該更加關注妻子,以免妻子出現他有了寶寶就不看重自己的悲觀想法。
產婦平時也可多聽輕鬆的音樂,閱讀輕鬆的書籍,做些簡單的產後恢復運動,G動的盆底肌訓練,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必要時刻,也可諮詢醫生,幫助產婦走出產後抑鬱。
-
3 # 有啦寶貝育兒
產後抑鬱的界定
對於產後抑鬱的界定是從產後1天之產後12個月都有發生,是特發於女性產後這一特殊時段的抑鬱症。又稱圍產期抑鬱症,特指從妊娠期開始至產後4周內發生的。
產後抑鬱症通常在6周內發病,可在3-6個月自行恢復,嚴重的也可持續1-2年,再次妊娠有20%-30%的複發率。
2
產後抑鬱的型別
◆1.第三日抑鬱:
患者往往是初產婦,發病與分娩的三天內,症狀較輕,只要表現為沮喪、焦慮、失眠、食慾下降、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持續數日後症狀可自行緩解;
◆2.內因性抑鬱:
發病於分娩後2周內,表現為激動、情緒低落、焦慮、無助感、無望感、罪惡感、擔心養不活所生的孩子、嚴重時會擔心孩子在世界上受苦而出現殺害嬰兒的行為,然後自殺;
◆3.神經性抑鬱:
多數產婦以往有精神障礙的病史,在分娩後原有的不良情緒體驗加重、身體不適、情緒不穩、易發脾氣、睡眠不安等。
3
遠離抑鬱的方法
總的來說,要想遠離抑鬱,和諧的家庭關係是遠離抑鬱的基礎,需要每一個家庭成員共同努力,必要時可藉助專業心理師的力量,具體來說有以下十點:
◆1.暗示法
孕期生活中時常做自我暗示:不生氣,不著急,寶寶看著呢。雖為人母,仍是嬌妻、愛女,暗示提醒自己享受角色轉換的幸福感。
◆2.轉移法
離開不愉快的情景,透過能夠引起自己愉悅情緒的活動,如聽音樂、讀書、郊遊等等,使自己的情緒焦慮轉向愉悅。如《飄》中女主角郝思嘉面對困境時所說的“明天再想”,將注意力轉移到愉快的事情上,關注自己的喜好,不僅思維上轉移,還可以身體力行參與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動。不要讓悲觀的東西整體停留在腦子裡。
◆3.釋放法
可透過寫日記、找好友或情人交流,盡訴心曲,大哭一場也無妨,盡情宣洩鬱悶情緒,甚至大叫,使煩惱煙消雲散,得到令人滿意的“釋放”。
◆4.社交法
廣交朋友,將自己置身於樂觀向上的群體中,充分享受友情的歡樂,使自己情緒得到積極的感染,從中得到滿足和快慰。如:接受閨蜜團、媽媽群的情緒感染,漸進式融入與自身條件類同的群體,透過人際關係的拓展分減對抑鬱情緒的關注。
◆5.行為調整法
鑑於女性生產後不宜做劇烈運動,可適當做些放鬆的運動,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聽舒緩優美的音樂等等,健身房會有很多適合產後媽媽參與的專案,打坐、冥想、瑜伽也非常適合自己在家進行。
◆6.音樂療法
推薦貝多芬《命運》、博克里尼大提琴《A大調第六鳴奏曲》、莫扎特的《b小調第十四交歌曲》、格什文的《藍色狂想曲》、貝多芬的《月光》、中國民樂《光明行》、《步步高》、《情深意長》······
◆7.美容法
不妨嘗試改變下自己的形象,在經濟能力允許的範圍之內,改變髮型、spa、添置新衣、裝點居室環境等。
◆8.膳食調節法
不宜過多食用巧克力、甜食等,因為過量食用這些食物可使體液酸性化,血中兒茶酚胺水平增高,從而出現煩躁不安、愛發脾氣、易傷感等消極情緒;宜食香蕉,產生愉快情緒。
◆9.丈夫的角色
要讓妻子情緒穩定,丈夫首先自己保持平靜的心緒,適度隱瞞自己的消極情緒,不把外面的情緒發洩在妻子身上,不要太“掛相”、要保持“Sunny之美”,編故事、逗笑、扮喜劇演員。
丈夫要有愛心、細心、關心、責任心及幽默感。幫助妻子穩定情緒,使妻子保持愉快心境,體諒妻子,包容她的情緒不穩、易激動、煩躁、發怒、脆弱。妻子有需要的也要告訴老公,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10.求助專業心理師
準媽媽和新手媽媽都有自己的過往經歷,歲月的沉澱也使以往未被處理的情緒積累下來,在孕產期被髮酵、釋放,造成產前產後的抑鬱狀態,求助專業的心理師,幫你輕鬆度過孕產期,走出陰霾。
-
4 # 商贏網際網路醫院
之前在一宗綜藝《妻子的浪漫旅行》中,香港明星袁詠儀談到自己生完小孩就產後抑鬱了。
她說自已在那段時間裡看什麼都不順眼而且特別脆弱,會因為老公沒回她話生氣,會因為媽媽買菜回家而落淚...她說那段日子,真的太崩潰。
其實,情感變得脆弱、懷疑,因為一點小事爭吵、痛哭...這些都是產後抑鬱症的表現。
可能一提到”產後抑鬱“,很多人的反應都是:”怎麼生個孩子就抑鬱了?騙人的吧?“”都是一樣的生孩子,怎麼就你抑鬱?矯情!"....
那麼,產後抑鬱到底是不是矯情?為什麼生個孩子會抑鬱?今天,我們一起來聽聽上海市紅房子婦產科醫院的醫生怎麼看?
產後抑鬱,真的不是矯情
5位產婦中,可能就有1位會有抑鬱。產後抑鬱問題真的不容忽視!
近年來,產後抑鬱的發生率逐年增高,根據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對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的6923位孕婦進行抑鬱篩查,結果顯示:
輕度抑鬱佔:17.95% (1 243/6 923),
中度抑鬱佔:4.68% (324/6 923),
重度抑鬱佔:0.52% (36/6 923),
抑鬱篩查總陽性率為:23.15%(1 603/6 923),與全球的發病率25%基本一致。
得病率如此之高的產後抑鬱,真的不是矯情說說!她們是真的病了,得了一種叫做抑鬱的病。
極少有人知道,因為激素的劇烈波動,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在產後的斷崖式撤退,產婦會出現抑鬱、悲傷、沮喪、哭泣、易激怒、煩躁等一系列症狀為特徵的心理障礙。
它不僅危害產婦的身心健康,還影響產婦社會功能和人際交往,妨礙夫妻關係等,嚴重者甚至會產生自殺和殺嬰行為。
這些“媽媽帶孩子自殺”的悲劇發生,究其原因還是我們沒有正視產後抑鬱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忽視了抑鬱的可怕之處。才會讓這些媽媽以自殺這樣慘烈的方式告別這個世界。
什麼因素導致生個孩子會抑鬱?除了體內荷爾蒙的變化影響之外,產婦抑鬱有很多比較常見且一致的心理因素包括——應激性生活事件、缺乏良好的社會支援、分娩引起心理恐懼和身體不適、家庭經濟狀況、母乳餵養問題、老公的不理解……
上海市紅房子婦產科醫院黨委副書記陳曉軍副主任醫師認為:“從心理層面來分析,產後抑鬱症的‘癥結’其實在於產婦沒有做好當母親的準備,角色沒有進行良好的轉換。”。
現在很多年輕人戀愛時追求感覺,一旦感覺良好就結婚,然後生育,期間沒有考慮更多的東西,也不會設想有可能會遇到的困難。而生育後往往生活中各種瑣碎的事情就會逐漸“浮出水面”,不想承擔責任的她們就會感覺難以承受
。“如果產婦情緒波動很大,易發脾氣,經常哭泣、失眠,甚至出現自殺念頭,例如感覺自己沒用,不能照顧孩子等,就需要立即就醫。”陳曉軍建議,如果新媽媽在產後兩週後,持續出現悲觀、失望、無助等負面情緒,而且沒有任何好轉跡象的話,最好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生一個孩子,對一個女性而言,不僅要經歷了一生中身體和心理最巨大變化的應激過程,還會帶來巨大的社會角色變化。
所以,希望大家要多關心和包容新生媽媽的情緒,不要讓媽媽闖過了生孩子的鬼門關,卻掙扎在抑鬱的世界孤立無援。最後,願每一位媽媽都能遠離抑鬱,擁有更多的平安喜樂!
-
5 # 中醫養生鄭芝環
很多婦女生產之前身體挺好,而在生產之後身體會出現各種不適的症狀,多數在生產前後的體檢沒有什麼疾病,產後出現的情緒壓抑、心煩、失眠、焦躁、疲勞、注意力下降,多少跟產後抑鬱症有一定的聯絡,這現象也比較普遍。
出現產後抑鬱,有多方面的原因,跟家庭環境的變化,照顧小孩,休息不足等因素都有關係,而有些女性平常體質比較虛弱,氣血本就空虛,加上生產的過程中耗傷氣血,心血不足,血不養心神,加之生活環境的變化,情緒壓抑,也容易影響到氣血,都會導致產後出現抑鬱的現象。
產後多虛,容易氣血不足,治療此類的症狀,可採用十全大補丸或者歸脾丸等方式治療;如果有悲傷欲哭等症狀的的,也可以加甘麥大棗湯治療;心煩失眠多夢也可以合併酸棗仁湯治療;情緒壓抑明顯的,可以適當的加入柴胡、香附等藥物。
注意調節情緒,產後可以適當的鍛鍊活動,促進氣血的恢復,再配合體質調養,中醫治療,再適當的情緒疏導,相信防止此類的症狀會大有幫助。
-
6 # 葡萄雜談
這個問題辣媽育兒手冊上有看到過,我就直接搬過來了。
說到產後抑鬱,其實它只是女性產後身體激素分泌以及身份轉換等心理原因綜合產生的一種情緒,是產後的一種狀態,50%~80%的新生兒媽媽在產後一段時間裡,都會不同程度的表現出抑鬱的症狀,只要得到了適當的支援,溫暖的呵護,很快就能得到緩解。但是如果沒能被及時的發現,得不到相應的支援,從而不斷加重,最終導致產後抑鬱症的機率相當大。
而產後抑鬱症卻是一種疾病,是女性產後出現抑鬱症狀或抑鬱發作的表現,並伴有焦慮、失眠、乏力、委屈、愛哭等症狀。其發病率在10%~15%之間,也就是說,10個產婦中,至少有1個會患上產後抑鬱症,患者需要更加專業的治療。(我們可以透過文末的愛丁堡產後抑鬱自查量表對自己進行簡單評估)
產後抑鬱了怎麼辦?
產後抑鬱了的媽媽,首先不能害怕,不能因為產生抑鬱的情緒而擔心。主動去面對這種消極的情緒,積極地跟家人進行溝通,從而取得家人的全力支援。而作為家人,面對新手媽媽的抑鬱表現,一定不能顯得不耐煩,覺得小題大做。要耐心的傾聽,充分的溝通,及時的瞭解媽媽的想法。
給媽媽們的具體建議:
1.選擇加入一些孕產婦群,透過互相交流,解決問題。
2.參加孕婦培訓,有助於解決孕期和產後的很多問題。
3.不要過度疲勞,注意調節壓力和情緒。
4.適當鍛鍊,能夠有效調節身心,例如慢跑、瑜伽等。
5.學習產後抑鬱相關知識,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
7 # 內在空間心理諮詢師
你好!
大家都理所當然的認為有了孩子後會感到幸福與快樂。但是事實卻未必如此。2013年JAMA精神病學雜誌發表的研究發現,產後抑鬱症非常普遍,每七名婦女中就有一名經歷產後抑鬱症。而自殺是產後女性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
大多數新媽媽在分娩後都會經歷產後的 Baby Blue “嬰兒憂鬱症”,通常包括情緒低落,焦慮和入睡困難,整天想哭。 嬰兒憂鬱症通常在分娩後的前兩到三天內開始,並且可能持續長達兩週。
但是,一些新媽媽會經歷更嚴重,更持久的抑鬱症,即產後抑鬱症。 極少數情況是,分娩後也會出現一種極端的情緒障礙,稱為產後精神病。產後抑鬱症不是性格缺陷或弱點。 如果您患有產後抑鬱症,及時治療可以幫助您控制症狀並幫助您與嬰兒保持聯絡。
“嬰兒憂鬱症”(Baby Blue) 的症狀。
嬰兒出生分娩後的前兩到三天內開始,並且可能持續長達兩週。症狀和體徵可能包括:
情緒波動焦慮悲傷易怒感到不知所措哭泣濃度降低食慾不振睡眠困難產後抑鬱症狀有些媽媽還會出現更加嚴重的症狀——產後抑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
哪些因素會促使產後抑鬱症的發生?
分娩以後激素平衡的改變。有消沉或憂鬱問題的歷史。憂鬱或精神病的家族病史。照顧嬰兒和應對新生活的心理壓力。遇到非常愛哭、很難照顧的嬰兒。睡眠和飢餓情況難以預測的嬰兒。有特別需要照料的嬰兒(早產或健康問題)。做母親,特別是第一次為人母, 或者比較年長或年輕的母親。其他例子如親人死亡或家庭生活方面的壓力。金錢或工作問題。太多獨自一人的時間,沒有朋友或家人在跟前。產後抑鬱症可能在嬰兒出生幾天或幾個月以後出現。產後抑鬱症起初可能會被誤認為是嬰兒憂鬱症,但其體徵和症狀更加強烈,持續時間更長,並且最終可能會干擾您照顧嬰兒和處理其他日常任務的能力。症狀通常在分娩後的最初幾周內出現,但可能在懷孕期間或更早(在懷孕期間)或更晚開始直至出生後一年。與嬰兒憂鬱症不同的是,產後抑鬱症不會自動消 失。如果不接受治療,它可能會持續可能持續數月或更長時間。
產後抑鬱症的體徵和症狀症狀因人而異,可能包括:
情緒低落或情緒波動劇烈。躁動不安有時會感到非常糟糕或惱怒。感到哀傷過度哭泣難以與寶寶建立聯絡 害怕與嬰兒單獨相處。對家人和朋友冷淡。感到有負罪感,並自責。擔心自己不是一個好母親。嚴重焦慮和驚恐,大多數時間感覺到沒有原因的害怕。反覆想到死亡或自殺食慾不振或進食過多無法入睡(失眠)或睡眠過多極度疲勞失去您過去喜歡的活動的興趣和樂趣難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健忘,並且猶豫不決。擔心你不是一個好媽媽有傷害自己或寶寶的想法。更嚴重的產後抑鬱症可以伴發分裂性症狀,包括錯覺和/或幻 覺症狀–也就是脫離現實的感覺。產後精神病(Postpartum Psychosis)則是一種產後 罕見而極端的精神障礙,可以有抑鬱、妄想以及 傷害自己和嬰兒的想法。產後精神病常與產後抑 鬱症等情感障礙緊密相關。
幫助你自己
你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相信自己會好起來,並尋求幫助。
尋求心理諮詢師或心理健康專家、醫生的幫助。與你的伴侶、父母、朋友談論你的真實感受。吐露你的憂慮。讓他們瞭解你需要什麼。有機會就去休息,確保得到足夠的睡眠和休息。請親戚或親密朋友幫助您一起照顧嬰兒請堅持合理的鍛鍊,比如散步每天犒勞一下自己,哪怕僅僅是看個電影,留出時間與家人和朋友放鬆一下什麼時候尋求幫助
其實大多數媽媽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產後抑鬱。但是,如果有以下任何特徵,請立即尋求幫助。
抑鬱症狀兩週後不消退或越來越嚴重難以照顧嬰兒難以完成日常任務包括傷害自己或寶寶的想法如果你有自殺念頭如果你有任何傷害自己或寶寶的想法,請立即尋求伴侶或親人的幫助來照顧寶寶,並撥打當地的緊急求助電話尋求幫助。
好訊息:產後抑鬱症可以治療!
產後抑鬱症的及早檢測和治療會使一切都不一樣。可以治療產後抑鬱症的方法包括談話療法,藥物治療結合。不要等待了! 不要讓悲劇再次上演!你一旦注意到有上述的身體或情感症狀中的任何一 項,請立即尋找幫助,並且接受治療。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產後抑鬱症可能會變得更嚴重。家人和朋友
患上抑鬱症可能是一件非常痛苦難耐和令人沮喪的事。儘量保持耐心和善解人意。給予支援、鼓勵和希望。此時此刻你的幫助和支援是無價的。如果你認為自己的朋友、姐妹或女兒正在經歷產後抑鬱症,你可以伸出援手。
情感支援
孩子出生後,全家人往往會認為新出生的嬰兒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需要照料的,注意力會優先分配給孩子。事實上,這個時候的媽媽在情感上極其脆弱,除了需要生理上的護理,也需要家人的情感支援。新爸爸應該多花一些時間陪伴媽媽,瞭解她的感受,照顧她的心情。不要否定她的感受,理解她無法控制自己的想法和心情。鼓勵她談論自己的感受,讓新媽媽感到自己是被關愛的。
理解和包容
抑鬱會導致易怒、多疑,情緒失控後又會陷入愧疚,愧疚感又會成為新的壓力,如此惡性迴圈,使情況越來越嚴重。作為家人,在這個困難的時刻意識到她迫切需要你的幫助。你的幫助會對她的康復大有幫助。
資訊支援
抑鬱風險與受教育水平並不相關,但是獲取知識和資訊的能力卻會影響到抑鬱的治療。對抑鬱瞭解越多,越有助於痊癒。
照顧孩子和自己
產後抑鬱和焦慮困擾著整個家庭。你需要多照顧孩子,儘量減少對孩子的影響。你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來照顧自己。不要害怕承認自己精疲力盡,不要害怕尋求幫助。
-
8 # 聽說吧心理諮詢
近年來,不僅很多大眾媽媽表示自己被產後抑鬱折磨,而且越來越多的女明星也承認自己曾有過產後抑鬱。這也讓我們對女性心理有了更多的關注。
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多家專業機構研究表明,60%~80%的婦女在孕期和產後會有不同程度的抑鬱情緒。其中大多數在幾周內好轉,20%會發展為臨床抑鬱症,極少數情況嚴重的,可能會釀成悲劇。
為了避免產後抑鬱帶來的悲劇,在紐西蘭,有專門負責回訪新生兒家庭的職業——Plunket護士。她們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就是定期瞭解新手媽媽們的產後精神狀態。一旦發現產後抑鬱,Plunket護士便會要求媽媽們及時到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治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另外,前不久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了史上首款專門針對產後抑鬱症的新藥Zulresso,《紐約時報》稱,患者使用該藥48小時,中到重度抑鬱就會開始緩解。
可以看出,國外不僅重視產後女性的心理狀態,而且針對產後抑鬱症研發了針對性的藥物。
而在國內很多人覺得寶寶的出生,應該全家人喜慶,尤其媽媽,更應該快樂、滿足,有意無意地忽略了產後女性的身體激素變化和心理狀態。
當產婦陷入抑鬱情緒時,若及時得到伴侶、家人適當的理解和溫暖的支援,抑鬱情緒可得到緩解。但若家人不管不顧,還覺得產婦“矯情”、“作”、“麻煩”的話,產婦會更加失望、低落、悲觀,抑鬱情緒越來越嚴重,增加患上“產後抑鬱症”的機率。
-
9 # 優佳貝貝的奇思妙想
產後抑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患者多感覺心情抑鬱,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因為是在產褥期發生,故而得名產後抑鬱症。有的發病於產褥期,有的發病於產後三個月或是產後一年內的任何時間。
症狀患有產後抑鬱症的新媽媽多會感到不安、傷心、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經常情緒低落甚至落淚。嚴重時還會出現不思飲食、心悸、出汗、頭暈等症狀,睡眠質量也大打折扣。
原因內在原因:分娩前,新媽媽難免會想象生產時的艱辛,分娩過後又會擔心將來的生活,時間長了就會造成精神壓力。另外,妊娠和分娩還會引起內分泌變化,身體也許不能及時適應。好勝、有責任感的新媽媽較易患上產後抑鬱症。
外在原因:如果家庭情況不是很富足,新媽媽就容易擔心寶寶的未來,增加自己的心理負擔。家庭中出現了某些變故也會給新媽媽的生活加重壓力。缺乏家人的鼓勵和支援會使新媽媽感到孤立無援。家庭的氛圍對產褥期新媽媽的心情也有所影響。
遠離產後抑鬱症的方法很多新媽媽由於在產後不能快速接受角色轉換或者因為一些其他因素,情緒上很容易出現波動,出現產後抑鬱。這些雖然都是正常現象,但是新媽媽在找到情緒波動原因的同時,還應該學會自我調整。
情緒轉移法: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不愉快甚至有些棘手的事情,不要把精力過多地放在這些事情上,更不要鑽牛角尖,否則心情就會越來越沉重。要及時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多去想那些能讓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情。
宣洩傾訴法: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和家人或者好朋友聊聊天,就算大哭一場也沒事,只要能把心中鬱悶的情緒發洩出來就可以。這也需要家人給予新媽媽充分的理解和支援,幫助新媽媽樹立信心、面對各種挑戰。
身體鍛鍊法:新媽媽不要一味地躺在床上什麼都不做,應該在自己的身體逐漸恢復的時候,適當地進行一些體力勞動或體育鍛煉,這樣可以創造一些快樂的元素。
-
10 # 爭渡深圳心理諮詢
現象
事實上,大約80%的女性在分娩後都會體驗到“情緒低落”。不過大部分研究者都認為產後情緒低落是一個正常現象,因為嬰兒出生後會伴隨著荷爾蒙的改變,在其他社會心理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媽媽出現悲傷、哭泣和易怒等情緒。
首先澄清幾個關於產後抑鬱的誤解。很多時候就是這些誤解,讓很多人誤以為“產後抑鬱”並不需要重視。
1. 患有產後抑鬱的媽媽就是愛哭和傷心
事實上患有產後抑鬱的媽媽更明顯的是持續的情感低落,煩躁不安,睡眠困難,壓力大,內疚,體會不到做媽媽的快樂。
2. 產後抑鬱會自己康復
事實上中度和嚴重的產後抑鬱並不大可能自我康復,需要專業的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
3. 產後抑鬱的媽媽會傷害自己的孩子
事實是患有產後抑鬱的媽媽不會傷害自己的孩子,更可能的是傷害她自己。但是產後抑鬱放任不管的話,是可能伴發其他精神病性疾病。
4. 只有“懶媽媽”,“壞媽媽”會得產後抑鬱
事實是產後抑鬱是一種心理疾病,並非媽媽選擇瞭如此,而是一個迴避不了的疾病。
5. 產後抑鬱只會影響媽媽,不會影響孩子
事實是產後抑鬱會影響媽媽,更會因為媽媽情緒的惡化,在胎兒期和出生後對孩子的生理、心理和行為造成持續性影響。
6. 產後抑鬱只會發作一次,二胎時就不會再得了
事實是在生育第一個孩子時表現出產後抑鬱,會極大提高二胎,三胎時患產後抑鬱的風險。
7. 產後抑鬱了為何還很焦慮不安
產後焦慮是很常見的,很多時候產後焦慮會和產後抑鬱併發,或者單獨產生。兩者症狀和診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疊。無所謂到底是抑鬱還是焦慮,重要是要認識到自己的心理可能出了一些問題,要開始重視怎樣去調整和尋求幫助。
臨床表現· 每天或者將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體驗到悲傷、空虛、無助
· 興趣喪失、無心娛樂,體重減輕、胃口不好,無力
· 睡眠變差
· 自罪
· 焦慮不安,易生氣
· 猶豫不定、注意力渙散
· 有自殺念頭
根據上述表現的程度不同,還可以將產後抑鬱分為三種程度
· 輕度:這些日子裡你並不怎麼享受作為一個媽媽的感覺,並且有一些抑鬱狀況,但是你依然能正常地生活和照顧嬰兒。
· 中度:你總是感覺很低落,並且對於作為媽媽這個事實感覺很糟糕,和嬰兒關聯也很差。存在一些抑鬱症症狀,並且和自己正常狀況完全不一樣。每一天都過得挺辛苦。
· 重度:你的心境極其抑鬱,並且有很多的抑鬱症症狀。你已經不能夠照顧自己,更不能夠照顧自己的嬰兒。
應對· 不要畏懼產後抑鬱這個概念,去了解它才能戰勝它
認知到這個心理問題,必然會帶來一些焦慮,這很正常。但是正確的知識對於將為人母的媽媽來講,利是遠大於弊。這一場關於新生命誕生的戰鬥是需要很多資訊儲備的。
· 學會對自我情緒的覺察,然後正確認識自我的情緒
懷孕以及育子在生理、心理和人際三方面會帶來很多的焦慮和擔心,不管是意識層面的還是無意識層面的。
首先,一些情緒產生是很正常的,我們都是普通的人類,自然會產生各種情緒,關鍵是怎樣調節它們,不受它們控制。
其次,對於產生的情緒可以抱著好奇的態度去反思和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如:內分泌變化,生活不便,擔心孩子健康等。
· 合理地調節自己的情緒
孕期和產後的情緒會是一種複雜的狀況,一方面是為人母的喜悅,一方面是一些情緒上的不堪重負,沮喪,失落和焦慮。
而消極的情緒很容易產生一個消極的迴圈。
打你看到閨蜜們曬旅行和美食,想到自己單調地呆在家裡,就難免沮喪。然後這種沮喪伴隨著其他因素,你就可能食慾不振,或者對丈夫發脾氣,或者失眠,最終又導致更多消極的想法,比如:他都沒想著好好給我做飯,或者他一點都不體貼我、理解我,或者懷孕帶小孩真的讓我疲憊不堪,什麼時候是個頭......這些消極的念頭又會導致心境的持續低落。
當認識到消極情緒產生時,可以用一個方式幫助自己認識這一情緒,用紙筆在自己的孕期日記中去記錄下這一情緒事件:
情形:__________
消極念頭:_______
心境:________
調整後的想法:_________
對於同一事件的認識在不同心境下,會產生不同的評價。當事後再回頭看這些情緒日記時,自己也會有不一樣的體會,對於自身的認識也會加深。
要培養自己的情緒調節方式,比如:養花遛狗,冥想,與家人交流,看一些有趣的影視,閱讀一些讓自己沉靜下來的書籍,或者Sunny下的散步。
· 孕期及孩子的問題,多和專業的人員溝通,及早和定期孕期檢查
及早和定期的孕期檢查會讓孕媽媽安心很多。自己內心有什麼擔憂,也應該主動和專業的人員進行溝通交流。
· 保證足夠的睡眠
睡眠可以給予媽媽身心的休息和精神的放鬆,疲憊的生理狀況不利於情緒的穩定。睡眠充分的媽媽也較小可能產生低落的情緒。不管是在孕期還是分娩後,都要儘量保證充足的睡眠。分娩後可以充分利用嬰兒熟睡之際,趕緊補一補覺。
· 改變一些不合理的期望和觀念
很多父母,對孩子及自己會有過分完美的期望,以及過分的擔憂。這很常見,但這些不合理的期望和觀念會帶來更多的心理負擔和消極的情緒。
首先,要儘量理性地看待自己對孩子的期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這種觀念會給予孩子帶來積極的關愛和支援。但在孕期、產後出現一些問題時,這種期望反而會加劇心理的壓力。
此外,要注意“過分的擔憂”。這種擔憂常常出現在一些意外發生時,父母會擔心孩子受到不良的影響。這種情況下,要多去和專業的人員進行溝通交流,告知自己的擔憂,並做必要的檢查,而不要瞎想。
· 虛心地學習如何做一位母親,學會尋求各種幫助
每一位新媽媽在育兒方面都是新手,不要不現實地認為自己一下子就能成為一位完美的媽媽。你應該準備好去接受很多未知的狀況,虛心地去學習各種育兒知識,虛心地去請教各種問題。
就像自己以前學習其他事物一樣,這過程需要時間,那就給自己一些時間。就像從事一種新的職業,新入職的前幾個月總是很抓狂的。
· 多和丈夫、親人溝通你的各種擔心和煩惱
溝通和情感分享對於壓力事件總是一種比較便捷可行的解決方案,學會多和家人分享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體驗和情感,這樣對於自己的情緒穩定很有幫助。[4]
· 參加新媽媽互助小組
孤獨產生焦慮和無助感,而分享和獲知他人類似的情況則在很多程度上對於自身情緒穩定和情感支援都是一種幫助。新媽媽互助小組就是這樣的一個形式,在其中你可以分享自己的體驗,感受人際間的力量和支援。
· 發現自己有產後抑鬱跡象時,要及時確認
以下一個產後抑鬱自我診斷量表(選自《Postpartum Depression For Dummies》by Dr. Shoshana S. Bennett)。閱讀以下描述,記下總共有多少項描述符合自己的情況。
我最近總是錯過一些約會 我現在不怎麼享受以前喜歡的東西我總是擔心我的健康 我總是擔心孩子的健康我不想和孩子在一起 我對性沒有興趣獨處的念頭讓我驚慌失措 我身體的某處疼痛,但是醫生卻找不到原因我感覺不到餓 我總是發脾氣我沒有足夠奶水 我一直哭我感到我的人生完了 我和孩子間沒有緊密的關聯我總是感到疲倦,即使剛休息了很久 我呆在孩子周圍感覺不舒服我渴望甜食和主食,一直在吃 我不希望任何人抱我的孩子我的家人會過得更好,如果沒有我的話我晚上無法入睡,即使孩子已經睡著我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很悲傷 我孩子不喜歡我我不能集中注意力 我不是一個好媽媽我沒有人支援和關愛我,我好孤獨
如果五條以上描述符合你的情況,請保持足夠高的警惕,因為很可能你有產後抑鬱這個心理問題了。
· 當你確定已經有了產後抑鬱這個心理問題
首先不要覺得羞恥或者沒必要,產後抑鬱必須要重視起來。目前產後抑鬱最好的治療辦法就是整合幾種不同的方法在一起:心理治療、團體支援、藥物治療和自我調節。尤其當產後抑鬱是中度或者重度,媽媽以及家人一定要主動去接受專業的幫助。
產後抑鬱專家以及產後應激中心主任Karen Kleiman還建議:應試著去尋找使用短期治療技術和關注在“此時此地”的治療師,而不是那些傾向於去深究過去問題的。過去的問題雖然重要,但是對於產後抑鬱治療結果並沒有太多幫助。
妻子產後抑鬱,那丈夫該怎麼辦
對丈夫來說,首先要對產後抑鬱有個正確的認識:
· 產後抑鬱是一種疾病
· 產後抑鬱發病率接近20%,平均十個產婦裡就會有兩個患有產後抑鬱
· 產後抑鬱是可以完全康復的,但是康復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
· 產後抑鬱的到來往往猝不及防,無論之前有無抑鬱史,無論家庭是否富足,無論婚姻是否穩固,無論妻子是否能幹
· 導致產後抑鬱的風險因素有很多,所以就不要費精力去試圖找到原因,要關注在治療
· 女性比男性更易得抑鬱,前者的機率是後者的二倍。而圍產期是女性心理問題的一個高發期
· 並非是“壞媽媽”或“懶媽媽”才會得患有產後抑鬱,這不是誰的錯
· 如果妻子患有產後抑鬱,丈夫參與治療工作是很重要的
· 丈夫對於妻子的治療更支援,她的康復也就更順利
· 丈夫要向妻子明確表示患有這個心理疾病並非她的錯
其次,怎樣給妻子表達
如果你說她是個好媽媽,她認為你只是在安慰;
如果你說她很漂亮,她會認為你在撒謊;
如果你說她不用擔心,她可能認為你並不知道她有多痛苦;
如果你說你會早點回家照顧她,她內心會自責;
但是你可以這樣說:
· 告訴她你知道她感覺很糟糕
· 告訴她她會慢慢變好
· 告訴她她現在配合治療做的很棒
· 告訴她她能夠依然做一個好媽媽,雖然感覺很糟糕
· 告訴她犯錯無所謂的,她不能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
· 告訴她你知道她現在很努力
· 告訴她如果需要幫助,就告訴你
· 告訴她你愛她
· 告訴她你們的孩子一切都很好
下面這些話,不要說:
· 不要說她應該自己一個人克服這一切,不需要別人的幫助
· 不要說她老這個樣子讓你很累
· 不要說她應該把分娩後這一段當成人生最快樂的時期
· 不要說你更喜歡她以前的狀態
· 不要說她會感覺好一些
· 不要說你應該減肥,把自己收拾得更好看
· 不要說所有的新媽媽都是如此
· 不要說是她想要小孩,所以必須經受這些
產後抑鬱是一個家庭的問題。不要讓妻子一個人獨自承受疾病。對她參與治療進行支援對她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牢記,產後抑鬱的治療應該是短期的,通常是3-5個月。根據她病情的輕重,她應該在治療的前幾周內就感到心理問題得到緩解。
如果有以下緊急跡象,請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 如果你的妻子告訴你她再也不能忍受這個痛苦。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警惕的表述,意味著她需要專業人士對她的狀況進行一個評估。
· 牢記,因為疾病,她的想法可能會失去真實性。她的感受可能比表現出來的更糟。
· 你並不能準備判斷她是否有傷害自己或者他人的風險,需要尋求專業的幫助。
· 陪伴著她。問她是否感覺安全。幫助她預約一位她覺得可靠的專業人士,給醫生打電話。
中國家庭中男性參與度不足以及情感支援的欠缺,但是又由於男性自身身心健康被社會忽視,被自身也忽視,或者難以啟齒,最終成為很多婚姻中矛盾的一個重要誘因。
在產後抑鬱這一問題上,丈夫的情感支援往往非常重要。每一位媽媽,都值得更多的關照。
-
11 # 康復科杜科濤醫生
產後抑鬱可能是因為過度的悲傷或者情感低落,出現了抑鬱障礙,等等的原因都可能會導致產後出現抑鬱。在生產完孩子之後,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一個月之內不要同房,定期到醫院做好檢查,看一下子宮恢復的情況,也要增加自身的營養,這樣的話也能夠促使乳汁的分泌。
回覆列表
目前來說產後抑鬱的症狀有:經常感覺自己孤單、失落、焦慮煩躁,覺得生活了無生趣,甚至是出現自殺的想法;還可能伴隨著一些生理上的症狀,例如:頭暈、耳鳴、心慌、失眠等等症狀,這就要到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了,很有可能準媽媽是患上了產後抑鬱。
到醫院檢查的時候,會填寫一張自評量表,醫生會根據這張表來判斷孕婦是否患上產後抑鬱,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如果檢測結果表明產婦患上了產後抑鬱,一定要及時治療。不要覺得身體上沒有不是症狀,就不用了治療了,一定要到醫院的精神科或者心理科,向專業的醫生諮詢,及時到進行心理疏導和治療。
產後抑鬱的治療方法:
現在產後抑鬱的治療方法大多以"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的綜合治療方式。心理治療是輕度和中度產後抑鬱的主要治療方法,其重點是產婦自身的調節和家人的作用。多多鼓勵孕婦外出、訪友、與家人溝通等方式加強與外界的聯絡,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還要學會利用休息時間來緩解疲憊,進行適量的運動來保證身體健康。
身邊的家人也要多多關心產婦,尤其是當老公的,更要關心和愛護妻子,積極地幫助產婦育兒,並且持續的給與孕婦關心和支援,千萬不要表示不耐煩。新爸爸的耐心和信任是保持產婦保持堅強和良好心態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