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整理專家七七
-
2 # 升值君
4月27日,遂寧一位21歲的男子在公交車上毆打7歲的小孩,因為小孩在車上玩鬧踢到了他,就如同《金剛》裡的巨獸一樣反覆摜摔小孩兒,並用腳拼命踩小孩的頭,現在小孩正在醫院接受治療。而據新聞說,是年輕男子先去挑逗小孩才有了孩子的騷擾動作,最後釀成慘案。
前段時間同樣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寶雞一家餐廳內,一名4歲小男孩跑進門時,掀起的軟簾碰到了坐在門邊的一位孕婦。隨後,該孕婦在孩子手持碗筷跑出門時故意伸腳將其絆倒,並同丈夫舉杯慶祝。
一邊是幼兒,一邊是成人,一個是無意,一是個故意。
那些天天叫囂要收拾熊孩子的人,從來沒問過作為成年人的自己是否擁有該有的成熟。
好奇、愛動、貪玩,打鬧,原本是孩子的天性。
在嚐到流量甜頭的營銷文中,這一切都被無限誇大,成為了孩子的不可饒恕的原罪。編故事張口就來,在這個標準下,所有的孩子就是熊孩子。
仇孩已經成了一種流行病,但是正如我們所說的,之所以有這種情緒,正是因為,兒童被攻擊後無力反擊。
仇孩症就是巨嬰症,本質是內心無能,欺軟怕硬。
而那些被爽文帶節奏自嗨,硬掰出道德優越感的人,永遠不承認自己素質低下,內心窩囊。一秒前被《放牛班的春天》感動得眼淚汪汪,轉過頭來就打著正義與教育的幌子實施集體霸凌。
他們招惹不起碰瓷老太、地痞流氓、公司領導,在地鐵上看到性騷擾,在校園中看到暴力不敢吭聲,更不可能像那位P大姑娘一樣為了他人的正義挺身而出。
他們能做的就是打著“你不好好教育孩子,自然會有人替你教育”的擋箭牌,將憤怒的鐵拳砸向4歲的小孩兒,嗯,偷偷地。本質上說,持“熊孩子活該”和“穿著性感活該被強姦”是一個邏輯,這是一種虛假的正義,是對弱者光明正大地戕害,熊孩子也有錯,但無論如何不該被這樣虐待。
這種虛假正義的根源,不是因為熊孩子有多可惡,而是施暴者在胸中積蓄了太多對社會,對上司,對各種無力反抗的人和事太多的戾氣,而宣洩口是一個柔弱的兒童罷了,這種行為的主角與陝西米脂的那個慘案的製造者如出一轍,只有輕重之別。 以成人的高度要求孩子,以孩子的高度要求自己,以正義之名行報復之事。
聯合國1989年透過的《兒童權利公約》中寫道:教育應本著諒解、和平和寬容的精神培育兒童。這也是人類文明社會的公認底線。即使是中國,也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傳統,如果連這都做不到,也請用對待成人的態度對待兒童,不會對成人做的事,同樣不要因為兒童的弱勢對兒童做。
鼓吹對兒童施暴,鼓吹殺死熊孩子,其實就是鼓吹弱肉強食,但我敢保證,這純粹是一群價值觀扭曲者的意淫,而以能在隨時隨地遇到熊孩子的人群來說,你一定不會喜歡一個“殺死熊孩子”的世界,通常能在公共場合和社交場合對兒童的行為失控的人,常常是這個社會的弱者,在你沉浸於對弱者施暴的爽點時,有無數人可以把你踩在地上碾壓。
-
3 # 凌霄
27日,綏寧一輛公交車上,有小孩兒在來來回回的玩耍,踢了一個男子三腳之後,男子起身給他一個過肩摔,然後用腳猛踹他的頭部,小孩子就倒地不起,之後送到醫院治療,男子被控制住。
等我看到這個影片時,我是內心還是非常心痛,你用這個小孩,也不過六七歲的年紀受到如此重大的創傷,是否會留下心理陰影,其次是,如果有別的傷,是不是會伴隨他的一生,對這個男子的這種行為提出強烈的譴責。
現在網上很多人都支援這個男子,我感到有些後怕,熊孩子踢了你之後,你當然可以教訓他,罵他說他都可以,下這樣的手,可能這個小孩於死地,是不是有點不應該?
現在這個社會對小孩兒有點太寵,導致小孩有點肆無忌憚,這個事件過後,我想是不是爸媽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一定的責任呢?我們好多家長對小孩都是養了卻不教育,願意縱容孩子慣著孩子,就是我們方言話中的護犢子的行為,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是,孩子還小,和他計較什麼?
怎麼可能不計較?熊孩子背後總是站著一個熊的家長,你不教育孩子,總有人會替你教育,俗話說,慣子如殺子,那麼小的小孩子可以隨便對陌生人動踢好幾腳,他將來還有什麼是不能幹的呢?
這件事情的後果也是讓人悲痛,一個進了醫院,一個進了看守所,是皆大歡喜還是兩邊痛苦?這一切的背後,反思的不應該再是這兩個人誰對誰錯,而是他們背後站的家長和輿論導向對這件事情的推波助瀾,這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焦點。
-
4 # 兔子侃大山
4月27日,公交車上社會男子打熊孩子引發熱議。
先來回顧下事情的經過:
監控畫面顯示,7歲男童無故用腳踢了坐在公交車一旁的21歲男子郭某天,在男童踢出3腳轉身之後,郭某天突然站立起來,一把揪住男童衣服,將男童狠摔在地上,並照其頭部用力踩了3腳。支持者的態度,現在的熊孩子著實氣人,公共場合往往表現的沒有教養。給點顏色看看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反對者的態度,7歲的孩子不懂事,沒教養是大人的事情,和孩子本身無關,而打人者21歲已經成年,對一個孩子拳打腳踢涉嫌違法。看過監控影片,我堅決譴責成年男子。動作幅度之大令人咂舌。你怎麼忍心下手。幸好孩子查體,只是區域性挫傷,並無大礙。
目前警方已經介入,對該男子處以15日拘留。目前家長一方尚無表態。
-
5 # 喵之呼
我是個哥哥,有個弟弟,天性調皮
語言已經無法教育他,只能用傳統教育方法“揍”
這種熊孩子不打一頓能聽取教訓嗎?
據微博,孩子的父親都表態“我老早就想打他一頓了”
孩子天性懵懂,對於教育不一定能吸收
但是最原始的暴力和恐懼是最有效的
沒有什麼是打一頓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再打一頓,直到孩子長記性為止
-
6 # 鬱金香137652766
公交車上的這段影片反應以一個問題,第一:這個孩子7歲一個上車,還是沒有大人再一起。如果是一個人上車在車上作這個踢腿無聊的動作,他沒想到別人不反抗嗎?如果有大人在一起上車,這個大人看到小孩子這個動作不管嗎?任其發展下去。第二:21歲小夥子一看小孩反覆在踢他可能對他作出警告不要再踢,小孩可能不聽,繼續踢腿,結果小夥子惱休成怒把孩子提起摔倒地下,很很用腳踹兩下,教訓一下孩子。可是違反了治安管理條例:行政拘留7天。這個案例:說明一個問題,任何人在公共場何裡要遵守社會公德,自己的孩子要教育,你不教育別人就幫你來教育。
-
7 # 五次方物語
我很難理解這位社會男子的行為,也不理解為什麼會有一片叫好聲。
調皮一點的孩子在不斷地被妖魔化,動輒被稱為“熊孩子”,這個詞彙我幾乎沒有使用過,除了現在,以及我曾用“熊孩子”來形容一隻小黑熊。針對孩子的成人暴力則在逐漸地被正當化、甚至正義化。孩子難免調皮、行為不當,無意或者有意惹到陌生成年人,成年人直接以暴力應對,最近幾天,已經連續發生過兩次類似的熱點事件。
六七歲的男孩,確實是最“狗都嫌”、最難管束的年齡段。但是,無論是三四歲,還是本事件中的八九歲,孩子的認知和自律能力都還遠不健全,這也是他們為什麼沒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原因。孩子再討嫌,在訴諸暴力前,也有無數種應對方式!
孩子有錯,有正常的對待方式,完全可以先勸、再警告、警告不成訴諸父母監護人,再觀後效。從監控錄影來看,那個被男孩挑釁的男子,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直接就是拳擊、背摔、踩踏頭部……這太瘋狂、太野蠻了,不但嚴重違法,而且喪失人性。而且,事件中那個成年男子,是和男孩搭話在先,男孩才抬腿輕踢他在後,這個情境,怎麼看都有點像有預謀的釣魚。而之後的暴力應對,從畫面上看,簡直就是喪心病狂,雖然結果並不特別嚴重,但仍然是觸目驚心。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社會上開始興起了一股妖魔化“熊孩子”的風氣。當孩子做出什麼不當的舉動時,網路上就會出現一片片的“他還是個孩子,千萬別放過他!”當別人對孩子的不當舉動進行過激反應時,同樣出現一片叫好聲。一群成年人對幾歲的小孩子喊打喊殺,他們忘了自己是怎麼長大的麼?他們以為教化對幼兒是隨時有效的嗎?忘了責任和行為能力應該對等嗎?為了雞毛蒜皮的被冒犯,就把成年人各種過激的反應正當化、甚至正義化、高尚化,這不是恬不知恥,是什麼?
有人說,輿論的情緒,針對的不是孩子,而是管教孩子失範的家長。這話聽著沒錯。那麼,“請”你去懟他們的家長,去拳擊、背摔、腳踏他們的家長(並且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而不是拿孩子幼小的身體出氣。一切拿著孩子的不當舉動“雞毛當令箭“,去為那些成年人對孩子的過激反應進行美化、正當化乃至正義化的,都是非蠢即壞。
-
8 # 紫雲觀濤
不請自來客。
事件的經過相信大家都瞭解了,筆者不再贅述。
說一說筆者對此事的看法吧。
首先,現代人的戾氣太重了。
這個社會現象可能和生活的快節奏以及生存壓力導致的。動不動就發火。
回到這個事件當中,這位成人對一個孩子下如此狠手……不覺得過分嗎?(甚至還有叫好的,那種人也是,看著解氣,什麼心理,很陰暗的)。
再說說孩子,筆者小時候就很皮,相信各位看官小時候都一樣。各種搗蛋惹事。
拿出哪一件放到現在估計都會被打死吧。但為什麼我們活的好好的。環境變了。
對孩子的教育也要相應改變。要乖巧,聽話,不要吵鬧,不要亂拿東西等等……也就是現在所謂的“教養”。孩子懂什麼呢?不讓做就偏做,玩了事要說孩子“熊”。未免給孩子附加的東西太多了,成年人都不一定辦得到。
以後為了孩子不在社會上被揍,就要好好教育啊……教出一個“乖孩子”。
祝身安體泰福壽安康。
-
9 # 巴樂兔租房
對著一個年幼的孩子先將其摔倒,又猛踹頭部,整個動作都充滿了暴力。
要知道,後腦、頸椎和脊椎是人體的高危區域,這一區域受到傷害,很容易造成不可逆的身體損傷,甚至癱瘓。如果你是一位醫生,就能意識到這個孩子從鬼門關裡走了一圈。
一個21歲的年輕人,用凌空慣摔、用力踩踏背部和頸部的方式,去報復一個踢自己三腳的7歲孩童,這是一個正常社會不能認同的暴力行為。巴樂兔透過觀看影片,認為打人男人可能本身就有一定心理障礙,或者長期處於躁鬱的心態下,經過孩子粗魯的行為進行點火,瞬間爆發。
爆發之後才感到恐懼,完整影片的後期,他打了孩子之後與人說理時一直下意識的後退,背部微微後縮,全無剛開始的暴戾之氣,說明那個男人甚至都被自己突然的暴躁嚇到了。
但後來又看到兩條後續新聞:
後續一:
事實是:熊孩子被拉起來之後繼續踹社會哥。
後續二:
不好意思,我的關注點可能跑偏了。
這張圖,確定是親爹?
透著一股高興,彷彿再說,龜兒子,活幾把該。
目前網路上對於“父母不教育熊孩子,就讓社會來教育”的說法日漸濃重。但如果細細體味,你會發現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一方面它是一種越界行為,另一方面,急切的想要教訓熊孩子的人,並沒有真正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人格來尊重看待。
也許是我們都長大了,忘記了這些讓人咬牙切齒的熊孩子,他們的年齡、身體、心智、自控力都還遠遠沒有發育成熟,而他們的父母需要對此擔負起更多的重責。
面對這樣的群體,把報復和戾氣不加掩飾的衝他們發洩,本身就是一件“熊”的事,暴力是最不可取的。
最後,無論於公於私,我都贊成關打人男子15天。
-
10 # 君不見子不語
事件大概經過:
4月27號上午,四川遂寧一輛公交車上,一個7歲男孩郭某用腳襲擾一個21歲的男子郭某某數次,隨後男子把7歲的男孩一個過肩摔到地板上,隨後用腳重踹其頭部三下。
隨後男子被公交車司機和乘客控制,經常趕到後將其抓捕並帶回了公安局,最後治安拘留15天。7歲男孩經醫院檢查並無大礙,臉腫了而已。
重點1:雖然影片裡7歲孩子只踢了男子三下,但據乘客介紹7歲男孩踢打男子很長時間,男子喝止後變本加厲。
我的觀點:熊孩子確實該管,但該男子的做法過分了!超出了教訓的程度,實際上有發洩平時積攢戾氣的嫌疑。
21歲也很年輕,按正常情況尚未完成高等教育。這麼年輕,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年心理有這麼多戾氣,行為這麼暴戾,真心讓人心寒,這樣社會氛圍讓人害怕。
補充一句:熊孩子真該管管,要不然今天的捱打者就是明天的打人者。
-
11 # 小故事389
還是我們大四川人民勇敢呀,哈哈哈!
昨天上午發生在遂寧這件暴力事件我也聽朋友說了,我也是遂寧的,這哥們的做法很四川呀!
不過從教育的角度去考慮,男子做法確實不妥,雖然自己爽了,但是孩子畢竟還小,下手確實太重了。我們經常會碰到熊孩子,但是不管熊孩子怎麼挑釁我們,都不敢還手,你要還手了,就會有一大堆,大媽大爺拉著你,賠錢,熊孩子的父母也會出來爆打你一頓。所以現在的孩子惹不起,只好躲著了。
其實這一切都是家長的錯,過分的溺愛其實並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就是有要求就必須要滿足,孩子要什麼給什麼,由於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這種風氣在00後身上體現的玲離盡致,我沒能說什麼?
男子有錯,熊孩子也有錯,可是熊孩子不惹男子也不會遭遇這頓打,也許他的意識裡,我踢了就踢了,你就得忍著,可是沒有想到,男子會動手暴打他一頓,這是出乎他意料的,於是有人跳出來,說孩子這麼小,你怎麼忍心下的了手,你這樣還配為人嗎?你一個大男人還跟小孩斤斤計較。
-
12 # 二叔算命批八字
這熊孩子去惹十個人,在中國可能有九個人會忍,會好好跟你說,但剩下的一個會幹出什麼就不知道了。 如果你不惹別人,一萬個人裡會有一個這麼打人的麼?都是機率問題。
孩子的家長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這就是一個缺乏家教的熊孩子。無論怎樣這個社會真的不是誰都會把你的孩子當寶,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品德夠好,大家都會尊重你的孩子。
說實話這麼大的孩子就愛撩人,但父母應該多管教一下,在家裡不能太慣了!打孩子的男士也不應該打的這麼恨,用腳踹孩子的頭,有點太嚴重了,這脾氣應該收斂一下。也反映出家長的為人,什麼樣的家長教出這樣的孩子,這就是沒教養沒素質平時不管教的後果。你在家不教育,出門有人替你教育。
我碰到過這樣的小孩,很鬧心。打也不是罵也不是,到頭來大人會說你的不對,我只能躲的遠遠的。
記得去景區玩,由於人多,有個小孩子不小心把冰淇淋蹭到我衣服上了,連忙說叔叔對不起,他媽媽也馬上遞了紙過來,所以說教育很關鍵。
-
13 # 青蓑冷雨莫沾身
@所有覺得青年不對的人
記住世間沒有紳士
所有紳士都是沒被觸碰到核心利益的人
孩子再小,把你媽殺了,看看你急不急?
殺你媽的時候,我肯定不急,而是跳出來告訴你,別跟孩子一般見識。
-
14 # 三一公子
這個問題得分兩方面來看,客觀地講雙方都有錯,只是小夥子的行為有些過激而已。
第一,熊孩子的家長負有主要責任。熊孩子之所以成為熊孩子,大都是家長嬌縱慣出來的,從影片上看熊孩子的在邊上的行為並沒有受到家長阻止,變相縱容他無所顧忌,一直到故意去踢小夥子都沒見家長出面。可以說家長在此過程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二,小夥子的行為有些過激卻有情可原。從影片可以看出小夥子在第一次被踢之後並沒有理他,也沒有起身打人。反而是熊孩子不停地向後反踢他的手,泥人都會有脾氣,更不用說大活人。小夥子突然暴起的行為可以看做是忍無可忍,只是幅度有些過大,下手有些過重而已。
第三,打人固然不對,教育卻更顯重要。出了事不要一味去責怪別人,更不能站在道義的高度肆意品評別人。小夥子因為下手過重觸犯了法律自有公安部門處理,而熊孩子在治好之後是否家長應該好好反思一下事情為什麼會這樣發生,如果沒有相應的教育,以後這樣的事情仍會發生,到時難道又要歸罪於別人嗎?
有熊孩子就會有熊家長,個人以為還是要從自身找原因,好好反思並改正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態度,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不是以孩子受傷來博取別人的同情。
-
15 # 寂寥秋楓
一個熊孩子,一個混賬老人,現在為什麼有這麼多現象?就是一堆堆的聖母婊和聖公崽,說一套永遠正確的屁話“他還是個孩子嘛,誰家沒有孩子?”,“他是個老人嘛,誰不會有老的一天?”,正是在這種腔調下,無恥之尤越來越多,越來越肆無忌憚。
不認年齡直接認道理,該收拾就收拾,該教訓就教訓,相信遵守規則會成為首選,混賬東西會銷聲匿跡。
-
16 # 秋城夏微涼
事件不再描述,真實性也不能靠網上影片就下結論,就這事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現在的孩子家庭教育存在嚴重的問題。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助長孩子的囂張氣焰,在家是小皇帝,到哪兒都唯我獨尊,熊孩子越來越多。這些孩子缺乏家教,家長只生養卻不教育,所以前幾天有熊孩子無緣無故罵奶茶店老闆的事,就是缺乏教養的熊孩子的表現。
作為家長應該深刻認識到,要教會孩子尊重別人,懂得禮節,公共廁所不能打鬧,大聲喧譁,孩子不知道,家長是知道。慣子如殺子,家長不教別人會幫你教,社會是殘酷的,家長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
再說說暴怒之下打熊孩子的這位。作為成年人需要理智處理問題,小孩這樣踢人是不對,適當口頭教訓一下這孩子也是應該的,這樣暴打就太過分了,在頭上踩了三腳,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難以承受的,不管他犯了什麼錯,也不能這樣對待一個七歲的孩子,並且自己也要承擔後果。
像這種情況,可以和家長交涉,畢竟熊孩子都是家長慣出來的,有氣找家長,用成年人的方式解決,衝動是魔鬼。
-
17 # 司馬小絹
4月27日,公交車上社會男子打熊孩子,單從影片上看,這個7歲的熊孩子,不是一個人上車的,一定和家裡大人一起上的車,他在前門先是踢車門,被這個21歲的男孩子制止,這個7歲的男孩子不但不聽,反過來還用腳來挑釁這個21歲男孩子,在這過程中,始終沒有看到家裡的大人出面道歉和制止,
小孩子好動是天性,過頭了就是頑劣,如果是一個有教養有素質的家庭,在這個時候看到自己的孩子對一個陌生的人這樣不禮貌的動作,家裡的大人一定會在第一時間站起來制止自己的孩子,並向這位被自己孩子攻擊的陌生人道歉,但這位孩子的家人,始終視而不見,這位21歲的小夥子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站了起來,抓住這位7歲小男孩子,狠狠的有武力教育了他一頓,
隨後家裡大人報警,打人者被拘留,小孩子被送到醫院檢查,沒有大礙,21歲的男孩子打人是不對,但像這樣一個頑劣的7歲男孩子正是被管教和學禮貌的時候,如果現在不好好的管教。等再長大一點就無法管教了,大家說一說,是不是這個理。
-
18 # 陌上桑丶smile
七歲男童於公交車上蹦跳玩耍, 不小心碰撞鄰座男子 小夥為防止小孩在公交上摔倒將小孩平放在車上,並用腳溫柔的撫摸小孩的臉 何等溫馨又正能量的一幕, 不禁讓我感動的鼓起了掌
-
19 # 安凝軒
熊孩子再熊也不會無緣無故踢人。我猜想是這樣的,你們注意到該男子坐姿沒有,坐在座椅前部,手交叉放膝蓋上整個身子向前突,可能男孩走過時碰到他了,然後他罵孩子,才有了後面的事件。我最開始看到的視屏是男子說了什麼聽不清,不知道是不是罵孩子。公交車上這麼突前坐好嗎?還有一個大人一點度量都沒有還一群成年人叫好。
熊孩子只是試探性的踢了三腳,踢得並不重,也不會造成實質性傷害,我們大人忍忍就過去了沒有什麼的嘛。現在好了,拘留又罰款還賠款。很多人說扶不起老人,那怎麼你就打得起小孩?不為別的,為自己錢包想想。成年人,成熟的不是身體而是心智,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
20 # 漢中陶大夫這是一場“熊孩子”與“戾氣男”的遭遇戰!
“熊孩子”與“戾氣男”的遭遇戰,這場“戰爭”註定是不會有贏家的。孩子受傷,大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孩子是我們最疼愛的天使,但同時,他們也經常做出令人苦惱的行為,如果超出常規的事情做的太多,並在公共場合時常影響到他人,我們稱之為“熊孩子”。
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成為“熊孩子”?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課堂上老師的諄諄教誨,遠不及父母的言傳身教,有時候我們怪孩子不懂事,捫心自問,我們自己做的如何呢?
當著孩子的面,我們是不是經常麻煩別人,經常打擾別人,甚至做一些傷害別人的事?
在孩子面前講髒話、隨地吐痰,帶孩子闖紅燈,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打架,這些事你幹過沒?
2.教孩子學會遵守規則。
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學會遵守規則,大人要做好榜樣。同時,讓孩子知道,如果做了違反規則的事,就要受到懲罰。
如果大人們還不趕快清醒過來,“熊孩子”將會越來越多。
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避免成為下一個“戾氣男”!人的情緒總是起起伏伏,時而低落、時而憤怒、時而喜悅,當你感覺正在被一些問題困擾時,要學會調整自己,以免情緒失控,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
平時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緩解壓力的方法,比如運動、聽音樂、看書閱報等;當情緒低落時,可以透過找朋友傾述、戶外運動等來轉移注意力;另外,要學會寬鬆、學會控制自己。
做一個不受情緒控制的人!
回覆列表
看了完整影片,開始孩子只是自己在踢腿,沒有踢到人,然後打人男子和孩子有一段對話,然後小孩開始踢打人男子,然後打人男暴打踢人小孩.現在有兩個關鍵點不清楚,第一,男子和孩子說了什麼,這個很重要.如果男子說來你來踢我啊等挑釁的話語,引導孩子踢人,那麼孩子有什麼錯呢.還有就是孩子家長在幹什麼,不管為什麼孩子踢別人都是不對的,為什麼家長沒有及時制止孩子?最後,一個成年人打一個小孩本身就是錯誤的,小孩踢你,你可以制服他,可以把他按倒在地.但是不能暴打,既然選擇暴打一個兒童,那必須要接受法律制裁.這個絕對不會有法官認定為防衛過當或者正當防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