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品茗撩股

    醫生的判斷也不一定準的。有不少被醫生判了死刑的人,照樣活了好多年。這是事實。有個人民日報高階記者,叫凌志軍,當年醫生說他只有三個月了,結果人家活了十幾年。還寫了本書,叫《重生手記》,你可以淘寶上看的到。可以再到其他醫院問問,另外中藥做調理,還可以練習抗癌的郭林氣功,都是個很好的選擇。加入當地的抗癌協會,會有很多經驗供參考。不要完全迷信醫生,他們也是人,不是神。積極治療或者想辦法,相信一定可以大大延長生命的。

  • 2 # 養生a護膚小可愛

    對於疾病來說,心情真的太重要了。十幾年前我姥姥檢查有血液病,醫生說最多活不過六年,但是現在我姥姥69了,身體仍然很好,甚至心臟病高血壓這些都沒有,除了摔倒或者磕碰身上會腫得比較厲害,因為血液病嘛就是這樣。

    我為什麼說這個事,因為我姥姥屬於心特大,誰的事也不怎麼操心。其實姥姥的生活條件並不怎麼好,但就是覺得自己能活著,有吃穿就挺好了。她就是這個心態。而且很多醫生也是認可的,心態這個東西對於疾病發展的影響是很大的。

    當然了你母親的這個情況是要更嚴重一點,不過只要保持好的心態,好好護理,多延續幾個月或者一兩年都是很有可能的,甚至更久。所以首先你自己的心態不能垮了,積極配合治療,多散散心,抓住現在的機會,帶你母親多出去看看,也算沒有遺憾了不是?

    其實我不知道治療允不允許,但我個人覺得可以的話還是儘量不要讓你母親知道這個事情。就把現在的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來過,珍惜時間,不留遺憾。

  • 3 # 劉永毅醫生

    肺癌晚期生存時間是根據病人的體力狀態、臟器功能、轉移情況以及併發症等等因素預估的,只是大概、可能,不會是絕對,常常是“意料之外”,但是醫生能判斷、預估“兩個月”,情況應該確實不好,時間不多了,該咋辦呢?

    需要考慮調整治療方向,這個時候不再考慮抗腫瘤治療了,一些對症支援治療以病人不難受、不威脅生命體徵為原則,不再追求化驗檢查指標達到正常。比如糖尿病患者不發生酮症酸中毒就好,電解質不要一味地補充、調整,大量液體病人很難受的,還有輸血、輸白蛋白,適可就行等等。

    該放手的時候不要強求,強求也不行,留些尊嚴給病人。有胰腺癌晚期病人,意識障礙、大小便失禁、血壓下降,家屬強烈要求治療,在“多巴胺”維持下活了4天,不太同意這種做法的。這麼個病情,家人在這個時候也要調整自己心態,理性些,生老病死自然規律,我們在能治療的時候已盡心盡力,沒有遺憾,也不要內疚,到了這個時候,不論權貴,就是喬布斯也是同樣歸途。

    悲傷的同時,我們還有更多的事情要考慮,老人為兒女辛苦操勞一生,身後的事情需要做好準備了,就是眼前的事,同其他家裡人、親朋好友商量商量。時間是很快的,多多陪伴,讓病人感到溫暖,不在痛苦中離去,願親人最後的日子如秋葉一樣靜美。

  • 4 # 快樂的小大夫

    聽到這個不幸的的訊息,心理真的不好受,希望醫生診斷錯誤,醫生判斷的不準!

    但是醫生做出這樣的診斷和判斷,一般也是很慎重的。

    作為兒女聽到母親得了晚期癌症,並且生命不到兩個月時間,絕對是晴天霹靂,真的是無法接受。

    我是醫生,當自己家人得病的時候也是擔心的不行。

    但是我會很快的冷靜下來,一般我一定要清楚疾病的性質。

    但是一般是晚期肺癌,醫生判斷不到兩個月時間,估計已經轉移了,估計就算有有效的靶向藥物,也不會延長太長的時間。

    這種情況,我想要減少老人的痛苦為主,一般癌症晚期,患者多數都會很痛苦,這時一定聯絡好醫院和醫生,至於有創操作和增加痛苦的治療就不要了。

    同時我還有個建議,這個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如果老人很豁達,可以把實情告訴她,讓她自己來安排剩下時間,同時家裡人在這段時間多陪陪老人。

    其實老人要求的不多,希望兒女都好,能多陪陪他們。

    最後祝老人開心,沒有任何痛苦。

  • 5 # 最後一支多巴胺

    1、你應該嘗試著接受這個事實,因為你還需要去照顧媽媽,因為你還有漫漫人生路需要走。如果你自己不夠堅強,不能接受現實,沒有正確的心態,除了影響自己之外,也可能會影響到媽媽。

    2、你知道嗎,對於現階段的媽媽來說,生命的寬度其實比生命的長度更加重要。所謂生命的寬度,指的是生命的質量。有尊嚴的活,沒有痛苦的死,雖然很難做到,卻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用生活中我們最尋常的話說便是:能吃便吃一點、能穿便穿一點、能玩便玩一點。

    3、肺癌晚期,並不意味著就立刻去世。醫生說不到兩個月也只是依據個人經驗來判斷。這隻能是一個概數,可能不到兩個月,也可能會有好幾個月。在這期間,雖然不能治癒肺癌,但是我們可以透過現代的醫學技術儘量減少媽媽的病痛,儘量延緩媽媽有質量有尊嚴的生命。

    4、現實中,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學會如何正確面對死亡。我們甚至還不能夠去理解死亡。死亡其實是一個動詞而不是一個名詞,它是指一個連續的動態,而絕非只是一個終點的定義。人,誰不是在死亡?人,誰能夠逃離死亡?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過程中我們喪失了尊嚴,可怕的是死亡過程中我們承受了更多沒有必要的痛苦,可怕的是死亡的結果給生者帶來長久的痛苦。

    5、相信科學,勇敢面對,調整心態,尊重生命。

  • 6 # 王醫生談精神病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龍應臺《目前》

    很能理解這種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覺,但我還是要勸一下你,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因為接下來的日子,你除了要好好陪伴著母親,更應該讓她知道,你過得很好。只有這樣,她才能安心。

    這個世界,沒有人能逃離生離死別,子女不能接受的很大原因,就是覺得還有很多事都沒做,父母就這樣離去。你現在還有時間,所以我建議在這段時間裡,多陪伴著母親,親,完成你和她之前一直未兌現的事,給母親,給自己一個不留遺憾的結局。

    在我父親去世的前十幾天裡,我跟你一樣,根本不願意接受,也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然而父親卻反過來勸我,說這一世,他已經沒有什麼遺憾,因為子女個個都活得好,並且對父母也非常孝順。

    去世之際,他也只有一個要求,好好對待母親,不要為他難過。雖然沒有做到他那麼灑脫,卻也想明白。對於生死,其實父母早已想開,他們並不難過自己的離世,只要子女過得好,就沒白來這個世界,所以死又何懼!

    所以,現在的你,一定要把最好的一面盡情的展現給母親,讓她知道,這一世沒白來。

  • 7 # 胡洋

    身患晚期肺癌,醫生說只剩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那說明病情確實很嚴重,已經進入了生命的倒計時。即便住在醫院,這時候的治療主要是止痛、吸氧、營養支援等對症治療,目的是儘量減少病人的痛苦,使剩下的時間生活質量儘量高一點。對於腫瘤本身,醫生是無能為力的。人與癌細胞之間,就像一場戰爭,有些早期病人戰勝了,達到臨床治癒,有些人雖然運用各種辦法,使出渾身解數,仍然阻擋不了癌細胞的鐵騎,最終節節敗退。

    親人即將離去,沒有那個人是不悲傷的,可是殘酷的現實擺在眼前,這時候也只能極不情願的接受現實。古代僧人輿恭寫過一首詩《思母》:霜隕蘆花淚溼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描寫了詩人內心的悲慟和對母親深深的思念。自古至今,在兒女心中,慈母的愛都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一旦母親即將離去,這種局面是令人最無法接受,內心的悲傷也是最難跨越的。可是,悲傷也好,抗拒也罷,都是於事無補。作為兒女,此時更應該做的是在母親面前舒展緊鎖的眉頭,在母親面前多一些笑容,這樣才能讓母親內心多一些安慰,身體的痛苦也能減輕許多。作為兒女,此時應該請一個長假,日日夜夜陪伴左右,給予生活上最好的照顧,就像當年的母親照顧襁褓中的你一樣。不要留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的遺憾。

    我們總說成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唯有咬牙堅持。在接下來的短暫的時間裡,每天為母親做一些可口的飯菜,也許她吃不了多少,但會感到欣慰。為母親講故事,逗她開心,也讓她講講你小時候的趣事。每天鼓勵她,為她鼓氣加油。問問母親以前有什麼想做而未做的事,有什麼未了的心願。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絕大多數癌症晚期病人都能夠坦然的接受,作為兒女,不要在父母面前哭哭啼啼,其實對於父母來說,子女的幸福才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但也沒有人能搶走你的堅強。所以,化痛苦為堅強,陪伴母親最後的時光。

  • 8 # 秋天151340198

    我是癌症晚期患者,醫生給我開腹手術,開腹以後發現腫瘤大多了沒發做手術了,就給我原封不動的縫合上了。告訴家屬回家想吃啥吃點啥吧!2018年11月21號。按醫生的意思我十天內就掛了,因為是腸梗阻,吃不下拉不出,餓麼餓死了。我自己灌腸排便,喝稀飯,去北京化療,現在病情還是很嚴重,但整體腫瘤都在縮小,自己感覺也還不錯,今天是2019年2月23號。如果能找到合適的醫院和醫生解決了腸梗阻問題,我覺得在活幾年不是問題。所以醫生的話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對你母親首先要保證讓她不痛,能吃下飯,適當運動,心裡疏導,讓她自己認可癌症是老年人的慢性,不至於死人。積極配合醫生,放化療治療,輕易不要放棄,特別是她自己的信念。

  • 9 # 路過平凡

    我母親也是癌症患者。

    的確,這個狀況誰也接受不了。患者本人也非常難受,要經歷憤怒期,絕望期和接受期三個階段。

    按目前醫療,基本上沒有治癒的可能,但是經濟寬裕的話,可以嘗試治療,也頂多是在痛苦中延長一點點生存時間,生命質量根本不用談。如果經濟不寬裕,千萬別衝動,更不能賣房子賣地去賭這一下,這樣說不是母親不重要,而是治與不治結果是一樣的!

    現在讓患者自己知道這個事實,能夠從容的安排好自己的身後事,家人多多陪伴就是最好的孝敬。

    另外,有的部分癌症會有靶向藥,有的價格不低,有的是徵集實驗志願者,可以和大醫院專業腫瘤大夫諮詢一下。

    不要認為盲目砸錢就能有奇蹟!最大的奇蹟是患者本人的心態~樂觀,豁達,不在乎,該幹嘛幹嘛,或許能活的久一些。

  • 10 # 子樂健康科普

    這個問題又把我拉回到2013年底那段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光。媽媽本來是低度惡性的唾液腺癌,長在一個很奇怪的地方——蝶竇、靠近顱底。經過放療、手術清除後已經帶瘤生存很多年。但是2013那一年,腫瘤又開始長了,並突入到了顱底壓迫垂體,於是我們去做了伽馬刀,效果很好,回家休養。

    禍不單行大概就指的是那一年的秋季,剛剛在上海過了夏天和中秋,老兩口非要回老家呆幾天,結果就在國慶節,爸爸突發中風。本來是小中風只是走路不穩,及時發現都送醫院穩定住了,在醫院大舅給遞了支菸,好吧又加重了變成了偏癱。這個折騰過程徹底把媽媽打垮了,肺轉移、低熱感染。醫生,也是朋友,很含蓄地說,大概剩下時間不會太多了。我怎麼能夠接受得了呢,前面做了那麼多努力明明都把症狀控制住了啊!

    結果其實癌症晚期發展真的是很快的,2014年元旦就是在醫院度過的,又過了一個月肺的狀況更差了,不給氧氣氧飽和度都上不去。最後一次昏迷之後送到醫院,朋友建議給止痛藥不做其他處理,我還是接受不了,給插了管。但是兩週後還是走了。

    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接受朋友的建議,讓媽媽走的舒服點,但是當時真的接受不了。昨天還在跟我說要吃湯糰,我說好的媽媽明天我給你煮湯糰。今天跟我說放棄吧,不要插管了,但是不插管肯定撐不過一天的。我總想著還有拔管的那天可以跟媽媽再說兩句話的呀。

    這是我生命中最黑暗的一段日子,現在打出來也覺得語無倫次的,我也不想改了。我想說還好你還有兩個月,剛聽到這個數字你肯定接受不了。但是兩個月畢竟也是一段不少的日子,低燒、疼痛、消瘦、納差等等症狀會讓你不斷奔波於醫院之間。尤其是如果疼痛真的很厲害的話,建議你多聽醫生的意見,儘量以減少媽媽的痛苦為原則來選擇治療措施。

  • 11 # 飛翔的小雛菊

    看到你這個問題,我想和你說下我父親的情況。

    2017年10月26日晚上,吃過了晚飯,我在房間玩手機。聽到我父親說體檢中心來電話了,說體檢的肺部CT顯示磨玻璃結節,讓進一步檢查,我就隨手百度了磨玻璃結節,一查把我嚇得,立馬就看了體檢報告,28mm*15mm處於縱膈,當然肺上也有個差不多大的。當時啥都不知道,就是知道一定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忘了說,我們是河南省的一個四線城市,近年來城市GDP都處於河南省的倒數幾名。

    我接著上面的說,第二天我們去了一個當地二級甲等的綜合醫院,因為這個醫院的影像科主任醫師是家裡人認識的朋友,讓他再看一下CT影像,他看過後讓我父親出去,我和我媽媽留在了醫生辦公室,醫生第一句話就是:肺癌晚期,沒救了。當天我簡直不敢相信我聽到的。那是個下午,我急匆匆的回老家,找我二叔商量,二叔說再在幾個大醫院看看。

    因為剛做了CT,我們就拿著CT片子去了第二家醫院。這家醫院說有50%的可能是肺結核,然後剩下才是肺癌,我們當時從這家醫院出來,就去了市結核醫院,讓測結核病菌,我父親去衛生間,醫生拉著說,去當地的三甲醫院測下血液就知道了,我問她看著像是什麼,她說像癌。我們全部步驟都完成後就去了這天的第三家醫院,結果都沒看。

    第三家醫院是個三甲醫院,我都沒讓我爸上樓,就說去問問。我和我媽上去肺科,然後我聽到了我當時崩潰的話,這個醫生說"100%是肺癌,而且是晚期,沒有治療的必要了。不需要去鄭州治療,活的期限大概只有3個月了。"這個醫生說完我不敢相信又進去說,我父親是體檢出來的,生活完全能自理,不可能像他說的只有三個月了吧,他說我騙你幹嘛。我媽第一次聽見了,說去個衛生間,我就知道,我媽受不了了。我以為我會堅強,短短的兩天時間,我給自己心理建設,我是獨生子女,就我是父母的依靠,心理一定不能倒,但是這個醫生說的話讓我從辦公室出來就崩潰大哭。

    我爸是個知識分子,他是八十年代初的大學生,他什麼不知道啊,我出來,他看到我的樣子他就知道肯定有問題,他說你看我不好好著呢,有啥事啊,走,回家再說。

    我在醫院的草坪上站著,我爸找騎車走了,先想到的是要確診,不能在這個城市,要去鄭州,最起碼是鄭州。回家我就開始上網查資訊,找醫生的過程。因為緊接著是週日

    我們第三天就一行六個人去了鄭州的河南省腫瘤醫院,掛了專家號也說是肺癌。11月3號入院穿刺提取病理,確診了肺腺癌。

    但是,河南省腫瘤醫院告訴我們我父親現在是肺腺癌3A期,當時醫生說是最後可以做手術的階段,我的心安了一些。我在鄭州租了房子,中介各種坑人都不說了。

    醫生說縱膈過大,需要化療縮小然後再做手術,第一次住院就化療了一次。然後是等21天后的第二次化療,化療結束,我找醫生看CT,這個醫院的胸外科有四個科,其中的權威說可以做手術,但是我父親住的科室主任說不行,建議保守治療。這又讓我和母親在這個兩難中做著抉擇。

    我們奔波在各大醫院的胸外科。大概找了12個主任醫生諮詢,真的是對半的,一半建議手術,一半建議保守。後來是網上打電話的廣州一個綜合性醫院腫瘤科的大夫,掛號只花了9元,打電話15分鐘,提前給了他我父親的所有資料,他接起來網上轉接的電話首先告訴了我他的私人電話,他和我年紀相仿,和我推心置腹的談了病情和手術的得失利弊,我才下定決心給我父親做這個手術。手術的醫生也是機緣巧合的,就像命運推著你去找他做這個手術。2018年的1月12日,我父親本來預計的3小時手術,結果做了6個多小時,本來是胸腔鏡的微創手術變成了大手術。

    說了這麼多,想告訴你的是。我父親現在就是咳嗽,但是現在還是可以出去旅遊,當然後面也有幾次化療放療。

    請堅持,去更大的城市,更大的醫院,盡最大的努力就好了。

  • 12 # LOu840922百味人生

    唯獨生死是我們無法選擇的!在這個時候最應該做的就是讓老人過的踏實舒心!多陪陪老人!我婆婆也是最疼我的!在我事業上升發展生活順風順水的時候也是突然查出癌症晚期!當時我們也是無法接受!但現實必須面對!生死是我們無法改變的!當時我們放下所有的事情守在老人身邊!陪著她!順從老人心意!明明知道日子不多了!可老人非要再去複查的時候我們還是會陪她!為的讓她安心!踏實!最後的時間我們能給的只有陪護!可以讓老人舒心幸福點!

  • 13 # 成功路上從來不擁擠

    把剩下的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去陪伴生你養你的母親吧。

    看見這一問,我潸然淚下,因為二週前最最親愛的老爸離我而去了,自他1月8日查出胰腺癌晚期,僅僅過了四十天。當時醫生說無藥可救,剩多久時間不好說,要求家屬要有心理準備,我也根本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哭得昏天黑地。

    我揪著頭髮不斷問自己:怎麼辦!應該怎麼辦!我瘋狂的上網查資料,諮詢不同的醫生,尋求親戚朋友的幫助,最後不得不接受保守治療。所謂保守治療用醫生的說法就是讓病人最後的日子不要太痛苦,就是鎮痛、止血等措施的用藥。

    現實就如此殘酷的擺在面前,我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罷。

    最後,我是把父親住院的每一天當作是最後一天去陪伴的。推掉手頭所有的工作,天天守在他身邊,由於春節放假醫院沒有護工,餵飯擦身換尿褲我都要做,做完這些就是握住父親的手,和他一起聊過去的事情,和他一起聊熟悉的人,和他一起唱他喜歡的歌。

    來醫院探望的親戚朋友都擔心我父親因為這個病最後會痛不欲生,欣慰的是,他老人家走的時候非常安詳寧靜,彷彿就是睡著一般。

    父親生命的最後四十天裡,我們父女透過天天的手手相握,達到了心與心的深度交融,他老人家滿足了,沒有遺憾,平平靜靜的駕鶴西去。

    今天,我還是不斷的思念父親,淚流滿面

  • 14 #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作為子女,最心疼的莫過於疼愛我們的父母,當父母有病的時候,心焦心痛,語言描述肯定不能表達其中的萬一。

    看到你的描述我心裡面非常難受,我舅舅在上一年也被診斷了胃癌晚期,當時我表弟幾乎要崩潰了。我媽媽和我大姨,對於這個小弟的病情也是感到晴天霹靂。

    住院的那一段時間裡,只要是有時間,大家都會聚在一起。雖然沒有告訴小舅舅他自己的病情,他也一直以為自己是胃潰瘍。大家就是流淚也都避開他,所以我特別理解你的心情。

    雖然這話很殘酷,既然說事實已經如此,那麼你只有接受。你接受的了,振作起來,在媽媽生命的最後時刻,好好陪伴她,儘量讓她最後的人生過得開心,沒有遺憾。

    你接受不了,整天以淚洗面,甚至萎靡不振,媽媽的癌症也不會憑空消失,反而會因為你的表現,讓媽媽擔心你,放心不下,哪怕離開也要牽掛你。

    你覺得,哪個對媽媽更好?如果心裡清楚,那你也就應該知道自己需要怎麼做了。記住,你振作起來,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媽媽。

  • 15 # 國家一級抬槓運動員31

    我的經歷,分享給你!

    我母親17年10月確診為肺癌晚期,醫生說最多3個月,作為兒女,一定會盡心盡力的治!但是現實情況是人生僅剩的那點時間,一大半兒在醫院!而且生活質量太差!堅持了大半年就走了!

    如果病情是癌症4期,而且已經擴散,個人認為還是中醫治療為主,只要沒有疼痛等反應,就不去化療!中醫可以提高生活質量!但是病情真的沒辦法的時候,中醫西醫都沒辦法!咱們做兒女的只能希望老人少受罪,去另一個世界!

    具體的還是得根據病情,如果擴散不嚴重,就可以儘可能治!

  • 16 # 吉星高照2344570

    我曾經講過,煥著是我堅決不醫,不要為難子女!也不要浪費錢財!這種病誰人都知道宣佈《死的》!還不如留下錢財給子女!讓子女好過一點!!!

  • 17 # 小影大夫

    但是無論怎麼樣,既然已成了事實,也無法逃避,只能勇敢的面對。在你面前,只有一條路就是堅強的走下去。有可能媽媽知道了也接受不了這個事實,但是你要比她更加堅強。她現在只有你了。要儘快的調整心態接受事情。好好陪伴媽媽走完最後的時光。

    另外,請個假,好好的陪伴你媽媽。生命不是隻有長度,還要有寬度。注重最後的生活質量,就是拓展生命的寬度,做她想吃的給她吃,陪她去想去的地方。適當時候可以慢慢的告訴她事實,她有權利知道自己的病情。不是每一個人聽到自己的病情都會絕望,她有權利知道實情後好好安排自己的事。永遠把她瞞著,對她並不公平。她知道實情後,還有想做的事,想說的話,可以去做。把她瞞在鼓裡,最後閉眼了,都還有話來不及講,對她就是最大的遺憾。

    再者,醫生說只有兩個月的時間,其實並不就是隻有兩個月時間。醫生不是神,不能直接判斷一個人的死亡時間,這只是一個大概。有可能比兩個月短,更有可能比兩個月長很多。在我們周圍,有很多癌症晚期的人,醫生都說只有半年的時間,但是硬是活過了一年,幾年甚至十幾年的都有。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病情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醫生只是針對此時的病情狀態,做出評估而已。如果在後續的治療中,心態很好,配合治療,有可能會好轉。當然,也有可能會突然惡化。無論怎麼樣,都要做好準備,積極面對。

    人生不易,在成人的世界裡,更沒有容易這個詞。有些人僅是活著就已經傾盡了全身力氣。既然已成了事實,積極勇敢的面對,做到不愧對自己內心,不愧對媽媽,就可以了。

  • 18 # 使用者122222609575

    我表哥2017年在上海查出肺癌,醫生也說活不過半年。表哥以前當過兵,身體素質好,當過幹部,還是共產黨員,無神論者。他想的明白,沒有到處求醫,而是選擇回老家調養,託人買了一種進口抗癌藥,據現價路不便宜。今年我去看他,完全看不出他有重病,氣象很好,三年了。我表哥現在活的很充實,每天吃的下,睡的著,每天打打小麻將,遛遛狗,。所以,我認為,癌症是可怕,但你怕了也沒用,你要堅強地去戰勝它,首先不怕被它嚇倒,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總會有奇蹟發生,人生人死平常事,即使面對死亡,躲是躲不過,不如坦然面對,灑脫走一回。

  • 19 # super萋萋

    我父親2012年冬天不在的,很突然,從進醫院到離開一週的時間,我怎麼樣也想不到會是這樣。我以為問題不嚴重,也許住院一段時間就出院了,直到醫生把我哥叫去辦公室,我哥回來以後的表情我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小腦大面積梗死,醫生說儀器只是維持生命,人是沒希望了,我們一開始堅持不撤儀器,但是父親肺部感染,人也昏迷了,看著他越來越痛苦。我們又去找醫生,醫生說,只要儀器撤了,一刻鐘人就不行了。沒必要的痛苦,沒有轉機的。後來我們決定放棄,儀器撤走,很快父親就離開了。沒有給我們留下一句話,什麼都沒有。我跟我哥給他擦洗換衣服。我大姨說別哭,別讓眼淚落在父親身上了。我當時整個人都是懵的,從他離開到葬禮結束,我都沒有落淚,我哭不出來。就是感覺心裡木木的。後來的日子,想起或者說起父親的時候,總是會控制不住的落淚。原來我是真的很想他。

    跟老公認識也是因為第一次出去玩兒,他唱了一首父親,唱的特別動情,我直接失控哭了出來。

    母親說,人總會不在,不要難過,活著的時候遺憾少一些就行了。

    去年清明節,我們把父親的骨灰撒了,撒在他曾經待過的地方。

    你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可以好好陪伴你母親,即使你接受不了,也改變不了什麼,不如珍惜這些時光,給你,給你母親留下美好的回憶。

  • 20 # 會游泳的魚76736286

    你好我母親今年67、2014年8月份查出來膜玻璃樣影、當時在上海肺科專科醫院專家診斷肺癌、後來去了兩家醫院、中山醫院、復旦大學腫瘤醫院、都是三級甲等權威醫院、專家都說肺癌我不敢相信、當時我母親就是咳嗽發燒、後來確定手術方案、微創、治癒回家了,然而在五年內的年年複查中突然去年年底發現右肺下野出現一個增大結節。醫生叫過三個月複查、發現結節增大、但是還無法確診、醫生要求做派特CT檢查費7900元一次、結果沒有轉移灶、但是還是無法確診、醫生建議做穿刺、結果醫生說離心臟太近了。沒辦法做穿刺,最後主治醫生、胸外科專家、相加慶、醫術高明、妙手回春、我媽媽二次手術成功切除右側兩片肺葉。順利下了手術檯、當手術過後看到摘除的肺葉腫物、醫生都笑了是良性的腫瘤炎症增生、沒有復發轉移。醫生告訴我們家屬、五年沒有復發基本治癒了。對了提示一下。我母親肺腺癌、比較惡性程度高,第一次手術沒有化療放療。都是聽了相加慶專家的意見。希望你找一下這位胸外科專家、非常厲害今年差不多快退休了年紀58歲了。我只能告訴你,一切皆有可能、不放棄不拋棄。加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沒有一些小時候,或者從前,帶著泥土氣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