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燕子的正面管教
-
2 # 幸福的傳承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你首先應該好好去理解一下自己的育兒觀念是否適合孩子的發展。並且去學習一些育兒方面的知識,在確定自己的育兒方法是正確的前提下,再去跟家人溝通交流。
首先要和自己的另一半好好的溝通,建議最好是兩個一起學習育兒的相關知識並且相互分享心得,在一起學習進步的基礎上,我相信你們會找到共同點。
然後如果是公公婆婆意見不合,相信家人都肯定是為了孩子好,只是每個人的方式不一樣,在沒有犯原則性錯誤的基礎上,我們要適當的包容,並且理解,但如果是範了原則性錯誤時,就得強烈堅持自己的立場,並且可以透過一些案例分享給家人,讓他們有所理解。
如果實在沒辦法溝通的就最好和老人分開住,隔三差五的帶孩子去看他們。孩子是你的,健康的成長,你佔了絕大部分的責任。只要下決心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就一定會有辦法。
-
3 # 傻傻地順其自然
要相信家裡每個人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只是時代不同,年輕人和老人之間的觀念是會有很大不同的。首先要做好家長們的工作,就事論事,把道理先給大人講清楚,必須統一觀點,確定究竟誰的觀點、理念是對的,然後堅決執行。
對於年齡還小的孩子來說,他們還沒有形成一定的是非觀念,如果在這個時期由於家長處理問題不當就會造成孩子對是非觀念的模糊,對孩子以後的成長肯定也是不利的。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應該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好的習慣、觀念從小養成是會讓孩子受益一生的。
對於老人來說,他們是不喜歡看到孩子哭,不過我個人覺得只要是涉及到原則性的問題,家長該堅持的時候也要堅持。當然也要注意說話的方式方法,不能因為教育孩子而影響了和家裡老人或夫妻之間的感情和睦。
-
4 # 石頭愛2009
石頭不到一週歲的時候,婆婆來我家帶了一段時間。孩子每天兩餐或者三餐奶粉,婆婆擅自給孩子斷了。她覺得奶粉貴,還是吃飯省錢。
我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工資完全支付得起奶粉錢,順便感謝婆婆為我省錢的心意。我一次性買了一箱奶粉囤家裡,奶粉多,老人害怕過期了自然按時給孩子吃。
另外,我找老公專門談話,給他了解過早給孩子吃成人飯的壞處。讓他出面和他老媽談,兒媳婦終究是外人,萬一哪個點不對,婆婆以為你故意找茬。
讓老公出面,無論結果,他們母子不傷感情。
所謂育兒觀念的差距如何處理,個人覺得年輕的媽媽首當其衝地是讓自己的丈夫,孩子的爸爸站在自己一邊,這樣矛盾分分鐘迎刃而解。
這才是正理。
如果孩子爸和自己不站在一邊,如果沒有矛盾就好,一旦有矛盾,一解決就兩敗俱傷,要麼不解決。真相往往有點傷人……
-
5 # 如茵8
父母要多多學習瞭解科學的育兒知識,養育孩子父母是要承擔起主要責任的。
如果和家裡其他人的育兒理念不一致,首先要確定自己的理念是科學合理的,如果祖輩幫助帶孩子育兒理念因循守舊,那麼可以心平氣和地和長輩溝通一下,現在媒體資源很豐富,老人也喜歡學習的話,可以把相關資訊找出來跟老人一塊學習,大多數長輩還是很樂意接受新知識的。
當然生活中也可能碰到比較固執的長輩,那就要更加註意溝通方式和技巧了,面對婆婆最好是孩子爸爸出面與老人溝通,而岳母這邊最好是孩子媽媽出面溝通。
-
6 # 杭風蕭蕭
有不一致千萬不要吵不要鬧,尊重老一輩的所有意見,好好說話(學習一下語境技巧)一定能解決的!我們家基本一致,孩子剛出生時聽自己媽媽的多,媽媽講究中醫育兒,教會了我食療和按摩,讓孩子沒怎麼打針吃藥,所以一直是認同自己媽媽的理念的,非常感謝媽媽這段日子的辛苦付出。近幾年就是與孩子爸爸之間的衝突了,成長過程中,這是難免的,其實這不是壞事,是提醒自己多學習多取經的機會來了,基本是私下溝通,看到好的育兒理念相互分享,找找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現在三年級了孩子更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了。前天才說好由孩子主持要求每週要開一次家庭會議,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我看行!
-
7 # 養娃是個技術活
試試家庭會議吧!國外心理諮詢師經常建議常開家庭會議,在很多電視劇裡也能常常看到家庭會議的情節。多媽在孃家休產假,媽媽外婆和太外婆對於給孩子什麼時候吃奶怎麼睡覺是最好的,各執一詞,多媽就是透過家庭會議統一了三代人的育兒理念。建議題主也可以試一試。
開家庭會議的好處1、家庭會議這種正式的溝通,可以幫助大家保持理智,充分傾聽
2、家庭會議中的發言規則,能確保每個人都直接表達,降低誤會,
3、能在家人中形成“有事好商量的氛圍”,孩子也能在這種民主環境中成為有主見自尊強的人。
家庭會議基本流程:1、在一個愉悅的環境中,提議召開家庭會議,說明白會議目的:為了讓寶寶成長的更好,大家交流一下育兒理念,從而達成一致!
2、在會議中設計一個發言枕頭,只有拿到枕頭的人才能發言。每個人都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
3、媽媽作為主持人既要表達觀點;也要對別人的意見給予反饋,比如,認可什麼,不認可什麼,並且作出說明。
4、最後總結達成共識的東西,並要求每個人承諾會遵守共識來行動
注意事項:擺正心態1、婆婆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寶寶好,只是知識結構不同所以與我有分歧;
2、不要強求都達成一致,但是要充分理解彼此,最後要讓婆婆明白,你尊重她的經驗但最終的決定權在你和你老公。
-
8 # 吃飽了數星星
這個真是養孩兒過程中最最最常有的問題,有時會變得很激化,也是一個很長期的問題,從我們小的時候到我們當了父母再到我們的孩子當父母,這是個代代相傳的問題(O_O)?
儘管問題難,但是我們要修煉成真正的父母就必須要去異求同,統一思想,總結出一套能適應娃又能適應於全家各階層的方案。:-(唉~當媽就得全能才行
我家帶娃不同觀念還算少,真正對娃又主管權利的就我,娃他爸還有姥姥,我們的意見一般很好統一,在孩子吃什麼,怎麼照顧少生病的健康問題上,姥姥很有經驗我們基本上都聽姥姥的,我家是男娃在體能鍛鍊上就歸爸爸帶,我負責其他的。其實有時候也會有分歧,我和孩子爸爸有分歧時,我們會選擇在孩子不在的時候來討論,不能再孩子面前出現爭執。
-
9 # 翼羽悠然
一是先遵從長輩(婆婆),不能衝動;二是合適時機溝通交流,講清楚原因利弊;三是可以找都認識的朋友幫忙從側面或經驗方面交流;四是不主張老人幫看孩子,要儘量自己教育。
-
10 # 春天的夢42
由於時代不同,所接觸的資訊不同,年輕人和老人會在育兒理念上發生衝突。年輕人崇尚科學育兒理念,老年人堅信經驗,她們認為祖輩傳下來的經驗不會有問題。這種情況會導致雙方起衝突。
當育兒理念不一致時,不要發生爭執,年輕人可以找權威書籍或報紙,給老人看,她還有影片,因為她們相信權威,不用爭不用吵,在權威面前她們會臣服。
其實老人的很多經驗還是很有用的,我們得承認這一點,我們雖然看了許多書,聽了好多講座,但是我們都是初為人母,初為人父,有些理論往往經不起實踐的推敲,所以我們還是要尊重老人,但是不是盲從,那些封建迷信的東西要拋棄。
換位思考,是最好的態度,不要對對方抱有敵意,雙方可以冷靜一下,然後平心靜氣談一談,會有好的效果,只有互相理解互相幫助,才能有利於孩子成長。
-
11 # 陌上花開花滿園
我家女兒八歲了,在這八年的育兒路上,一路走來風風雨雨,但好歹也在這磕磕絆絆中越來越有經驗。
家人的育兒理念在這八年中也從未一致過,後面的路上,一樣會分歧不斷,畢竟2個人的結合就是2個家庭的融合,2種不同文化的碰撞,如果雙方都堅持己見,毫不讓步,那除了不停的碰撞,也無它法。
但作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要勇於承擔,要在這場摩擦中,掌握主動權,孩子畢竟是自己的,父母對他們的未來承擔著主要責任。所以孩子的生活起居,都要儘量參與,孩子的學習更要負起主要責任,不能假手於人。畢竟家裡的老人是沒有責任和義務來繼續養育孫子的。
父母的大量參與孩子的日常生活,家裡的老人也不太好過多幹預。而且年輕人的育兒理念是很容易見效的,再固執的老人也會改變的,畢竟我們都有著一顆愛孩子的心。
在生活上不要太過於細節化,只要大的方向掌握好,不要過於拘泥小節,那種無傷大雅的小事,可以偶爾由著老人,也無妨,還會哄得老人更開心。
當育兒觀念不一致時,切勿當面發生衝突,事後可以慢慢溝通,畢竟育兒之路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偶爾一件不一樣的習慣,不會影響太大,寧靜的家庭,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
12 # 筱筱174721205
這個問題絕大多數家庭都會遇到,有的發生在夫妻之間,有的發生在婆媳之間,但不管是哪種情況,最好的處理方法我覺得應該是良好的溝通交流,用良好的溝通與交流方法肯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瓶頸,而且家裡人都有著共同的目標——那就是養育好下一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育兒觀點與理念,特別是上一代人與現一代人之間頗為突出,這時需要我們作晚輩的能設身處地、平心靜氣地與長輩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再說上一代人的育兒經驗有些還是值得我們借鑑與採納的,比如我家婆婆的一條育兒經就非常值得采納——給新生兒按摩耳朵、手、腳,所以說上一代人的育兒理念有些還是有推薦價值的。若是夫妻之間發生的育兒理念不同呢,那就更好解決了,畢竟夫妻間都處於同等的地位,溝通交流起來就更加順暢了。總之,在育兒的問題上,家人之間透過良好的溝通交流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
-
13 # 靜待花開(響媽)
當今社會,許多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成長與教育,但在對孩子的養育過程中因為理念的不同,難免會發生分歧。因為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開始備孕,我們就查閱一些育兒資料,買一些育兒書籍,讓自己在寶寶降臨時有所準備。
我家寶寶從出生時,就是我們夫妻兩人照顧撫養,即便雙方的父母有時會給一些建議,我們也只是對的聽從,錯的過濾,不會對他們提出異議,因為長輩也是為孩子好。但是孩子畢竟是自己的,怎麼養育還是自己說了算。當然,有時候我們兩人在養育孩子時也會遇到意見不一致的時候。這時,我們會去諮詢一些教育孩子比較成功的長輩和家長朋友,或者去查閱一些育兒書籍,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來解決問題。這樣,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不僅收穫了許多育兒知識,使自己在育兒方面的素質得以提升,並且對孩子的成長又有益處,何樂而不為呢?
-
14 # 翊媽育兒
和家裡其他人的育兒觀念不一致,一般都是與婆婆的育兒理念不一致的情況居多。身邊有很多朋友因為帶孩子與婆婆觀念有分歧而發生矛盾,老公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更有甚至因為婆媳關係僵化而以離婚告終,生完孩子討論最多的就是育兒,身邊很多新媽媽們都會各種吐槽,各種抱怨。雙方爭執的目的還是為了孩子,只是育兒的方式方法有分歧,從而引發家庭矛盾。針對和婆婆育兒觀念不一致時的,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保持同理心。同理心指的是要學會換位思考,當意見不合的時候適當地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在育兒時與婆婆意見不合時,學會冷靜下來告訴自己雖然老人輩這種養娃法是錯誤的但是也是為了孩子好,我們可以委婉地告訴她怎樣做會更好。我生孩子坐月子的時候與婆婆在餵養上就有很大的分歧。現在都提倡純母乳餵養,前六個月純母乳,很少給孩子喂白開水,長輩們就很不理解,硬是要喂水餵奶粉,說是餵奶粉才長得好。面對這種情況我循序漸進地為他們匯入純母乳餵養的重要性。首先肯定奶粉也是有幫助的,但是純母乳更符合孩子在這個階段的需求。我每天一有時間就找這方面的資料,念給婆婆聽,告訴他純母乳的重要性,為什麼少喂開水的原因可以減輕嬰兒的腎臟負擔等等。還有很多育兒分歧我都是用這種方法說服婆婆。婆婆最開始是非常不理解的但是經過我長期的觀念匯入,慢慢地她就樂意聽我找這方面的知識念給她聽,並且很多時候養育孩子方面還經常讓我查查資料這樣做科學不。 2.學會愛與尊重。一直傾向佛家的愛,期望人人能學會愛人、愛眾生。愛,從心、從受。真誠心的感受就是愛。愛孕育出宇宙萬物,天地萬物,無一不是從愛心而生而長。 愛是萬德萬能萬福的根源。凡是用心感受就會有不一樣的愛的體會。愛與尊重是相互的。心中有愛,愛萬事萬物,你的心就會越發的包容,付出你的愛,你才有機會得到別人的對你的愛,愛才會長久。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別去計較一些生活上的小事,有顆包容的心,從而避免不良情緒的困擾。 愛婆婆像愛自己的媽媽一樣。和婆婆要多溝通,避免有什麼誤會。即使有誤會也要及時溝通說清楚。適時溝通,將理智的對話寓於感情之中,將矛盾分歧解決在萌芽之中,絕不背後說小話。學會關心,嘴巴甜一點,不僅是口頭上的關心更應自覺地為對方付出,且能誠心誠意地接納對方的關懷。百善孝為先,潛移默化中我們的孩子也會成為一個懂親情、知孝道的人。3. 改變不合理認知。不要試圖去改變對方。學會站在對方立場思考問題是一件十分重要的能力,堅持“黃金法則”。學會理解、溝通,尊重長輩的人格、個性和生活方式,而無權去指責。人無完人,理解是第一位的。及時發現並糾正錯誤觀念及其賴以形成的認知過程,使之轉到正確的認知方式上,正確認識與婆婆育兒的分歧,接納婆婆;正確認識接納借個別不科學育兒的事實,幫助匯入科學育兒的觀念。
一切源於愛,因愛而起,不要讓愛變為 “恨”。體會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溫情,因為家裡的一老一小生活會更融洽會有更多的歡樂。
-
15 # 木子小舟1
我從農村參軍入伍後,慶幸在首都北京安家落戶、娶妻生子。妻子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所以我倆的結合不光有著南北地域、城市和鄉村、山東話和普通話的差異,還有年齡上的差異,以及性格上、文化上和生活習慣上的差異等,自然在育兒方面存在諸多差異,不能產生共鳴。和家裡其他人的育兒理念,也同樣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差異,基本上採取以下辦法解決。
一是統一思想認識,講清利害得失。我和妻子在育兒方面的差異,主要在飲食、穿著、認識和教育上。我在農村長大,那時沒得吃沒、得穿、沒條件,自然對吃穿不太講究,能吃飽穿暖足矣。但妻子成長在大城市,衣食無憂,見多識廣,在孩子的飲食上要求很高,必需科學、環保、無汙染,要求0至1週歲的孩子不能吃鹹、不能吃甜等,還要注重營養搭配。在孩子的穿著上,妻子要求孩子只穿棉的、無瑩光的、牌子的。在認識上,妻子要求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要為孩子提供最好的保障,人家有的咱也要有,人家沒有的咱也要有,導致買了好多東西,都閒置在家,無處擺放。在教育上,妻子更是捨得投入,提前為孩子購買了大量的書籍、玩具和用品,致使孩子提前“消費”。當我提出我的意見和觀點時,妻子據理力爭,解釋不了的,便立刻從網上搜出相關物證,圖文並茂,證據確鑿,我只能加強學習,提高認識,並與之思想統一了。
二是循序漸進式引導,見縫插針式教育。在育兒方面存在差異最大的就是我倆雙方的父母,他們四人都出生在建國前,舊時的老傳統、老習俗、老經驗一直根深蒂固,而且還隔輩親,導致過分溺愛。俗話說青山易改,秉性難移,加之受文化層次的影響,存在問題更多。重點主要是一些衛生習慣,譬如:孩子的奶奶--我的母親,她嫌麻煩,又不懂電器裝置使用,在喂孩子飯時簡單粗暴,直接用嘴嚼飯喂孩子,還說又快又方便。對於長輩這些傳統做法,一時半刻也改不掉,只能採取漸進式引導,見縫插針式教育。
三是結合不良案例引導,堅持不懈地糾正。孩子正處長牙期,有見什麼吃什麼的習慣,孩子的姥姥為了帶好孩子,不讓孩子受委屈,孩子要什麼給什麼,想玩什麼給什麼,有時給的玩具小,易吃下肚子,且不衛生。前些日子,新聞裡說一個孩子吃櫻桃時,把裡面的種子咬破了吃下,結果中毒身亡。於是,我們便結合這個例子,統一大家的思想認識,堅持不懈地糾正育兒方面的一些錯誤習慣。
-
16 # 姜姜172227090
現在我的孩子馬上就是小學畢業了,從孩子出生到現在,可以說我們家裡為了孩子的教育成長問題矛盾還是不斷的。
怎麼說呢,其實大家的共同目的是為了孩子好,但就是因為教育的理念不一樣,經常出現分岐。
比如孩子剛剛會學吃飯的時候,我的婆婆就要喂孩子,她說喂孩子吃飯,第一知道孩子吃了多少飯,第二孩子吃飯的時候不會弄的桌子上,地上,身上到處是,為了乾淨……就這樣,經常是孩子手裡拿著一個玩具玩著,婆婆一口一口的給孩子餵飯。我的主張孩子自己吃飯,可以鍛鍊孩子吃飯興趣,和手腦的協調性,但是我的這個方法是孩子飯吃了幾口,衣服,餐車,地上,桌上,到處都是飯粒……因為我要上班,不可能天天都在家裡帶孩子,所以孩子餵飯的事情,我們就以婆婆的強勢結束了,以至於我的孩子上了幼兒園的時候在幼兒園裡不會自己吃飯。
其實孩子一直都是很開朗的性格,孩子小的時候,我經常帶著孩子去樓下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婆婆卻給我說,不讓我帶孩子太和其他小朋友那麼親密的玩,不知道誰家的小孩子有什麼傳染病,當時我聽了很無語。說實話,我從來沒有想過這樣問題,小孩子在一起玩,既能增加友誼,又能提高孩子們的人際關係,有什麼不好呢。
我一般都是不和老人衝撞,儘量我老公去找老人協商,我感覺他們畢竟是老人,思想觀念不可能一時能改變的。
……………………
孩子上了小學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她自己也有了自己的主見,經常性的是孩子自己就和她的奶奶起衝突,不過我也經常告訴孩子,不能頂撞奶奶,奶奶是老人,我們要尊受奶奶,如果有衝突,可以先聽著,然後再想辦法。久而久而孩子也知道了,有事情先給爸爸媽媽說,儘量不給爺爺奶奶說了……
孩子現在已經12歲了,我們經常給孩子說,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爸爸奶奶,都是為了你好,只是我們用的方式方法不太一樣,但是我們愛你的心是不會變的,都希望你能快樂健康的成長!
-
17 # Momi馬想想
女兒出生第二天,家裡就出現了育兒理念分歧,婆婆說初乳擠到奶瓶裡不乾淨不讓孩子喝,兩個大姑姐一個不讓孩子側睡一個要給女兒綁腿,逼著我用尿布,大人穿單衣的病房給女兒捂棉被捂出滿臉溼疹......這些不堪回首的育兒爭執,當時我都是用“我的孩子我做主”強勢鎮壓下去,然而這種方式自認並不是合理的解決辦法。
閨蜜的寶寶出生時,指甲很長,小傢伙手舞足蹈,閨蜜怕抓著臉,婆婆卻不讓給孩子剪指甲,說“剛出生的孩子魂都在指甲裡,剪了魂就沒了......”這種荒謬言論如果換做是我,才不會理會,然而閨蜜卻什麼都沒說,由著婆婆了,也任由小傢伙把自己的臉上抓得紅一道白一道,後來她老公每次看孩子,都納悶為什麼小傢伙臉上全是印子,看著心疼,閨蜜把婆婆的理論告訴了老公,她老公才說“趕緊給女兒把指甲剪了吧,我媽那邊我去說”......
在一個大家庭裡,每個人成長的環境都不同,想法也必然存在著差異,在一些無傷大雅的方面,可以做到理解他人,但有傷孩子健康、不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育兒觀念,媽媽一定要做到以委婉的方式絕不妥協。小傢伙的到來,是全家人的心頭寶,大家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遇到分歧時,媽媽們可以利用網路、書籍查閱資料,拿出權威結論證明自己的觀點,久而久之,確立了自己在育兒過程中的核心地位,自然其他人也都願意對孩子“放手”了。
-
18 # anniejuly
為了孩子的日常小事、教育問題,一家人要撕逼,這樣的故事,相信家家戶戶,多多少少總會遇到一些。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個好事情,證明大人們對孩子的關注度很高,都一心想為孩子好。
每個大人,受限於自己的知識、能力,對育兒這件事持有不同的態度,這很正常。我始終堅信,家,不是個非要分清是非黑白的地方。把握大原則,和和稀泥,保證寶寶利益的同時不傷和氣,就算是圓滿了。
具體該如何處理呢?那要看,是什麼問題、什麼事情上家裡人出現分歧了。
原則性問題。巧妙堅持。比如要不要給孩子睡頭型,要不要給很小的寶寶加蛋黃等輔食,這些有標準答案的事情上,做父母的可以堅持一下。要讓長輩及時更新育兒理念。可以在寶寶體檢時,帶上老人一起諮詢體檢醫生,讓老人轉變觀念。
不過更好的辦法是,未雨綢繆。不少媽媽如今還在孕期的時候,就拉上婆婆、媽媽,一起去聽產前課程。學習正確的育兒知識。給老人家提前”洗洗腦“,更容易避免今後的分歧。
非原則性問題,溝通的套路很關鍵更多時候,大家只是對同一事件的處理方式不同。不過,真的不必要在孩子面前爭一時的對錯。一來很可能相持不下,演變成吵架。二來,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印象。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做法是對的,很簡單,做示範,看效果。如果證明有效,另一人可以參照。也不必去說:看吧,早點按我的方法,就……都是自家人,說話要留有餘地。
舉個例子來說,老人帶孩子喜歡餵飯。久而久之,一段時間裡寶寶甚至不讓奶奶上桌吃飯,必須得先喂完他了,等他去玩,奶奶才能吃飯。
這個習慣我看在眼裡,但也明白不是三兩天可以改變的。老人願意為孩子付出,應該首先感謝。但老人確實也對小朋友沒有什麼高招,為了讓他多吃、吃好,只能親自來餵飯。
為了改變這點,我儘量早點下班回家。告訴孩子,你可以自己吃飯的,週末媽媽和你在一起時你吃得很好。給你穿上吃飯衣,我們一起吃飯。你去把奶奶也叫來吃飯吧。
一開始,孩子當然是拒絕了。但改變,也是會慢慢發生的。一開始,他吃了兩口,就不願意自己吃了。慢慢地,他吃得更好了。他在玩的時候,奶奶喊他吃飯。奶奶在廚房時,我們就告訴他,快點叫奶奶來吃飯。給孩子一點小任務,他會很努力完成的。每天早上出門,我會關照他,你要自己吃飯,媽媽晚上回來要問的哦。強化這件事在孩子心中的印象。改變,並不是那麼難。
從某種程度上說,如果改變大人太難,不如從改變孩子開始。
-
19 # 靜175326506
育兒理念的不同,這是每一個有孩子的家庭都無法迴避的問題。這種衝突或者是發生在年輕爸媽與老人之間,或者是發生在夫妻之間。
我家孩子沒有爺爺奶奶,孩子平常是我上班時送到我媽家,下班後接回來。在我們這小縣城,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嚴重,孩子一般都是爺爺奶奶哄。但即便這樣育兒方面如果出現原則性的問題,我是會說出來的,比如老人對孩子都是無原則的疼愛,要什麼給買什麼,飲料呀,雪糕呀,但這些東西都是有害而無益的,我就給媽媽耐心的講解這些垃圾食品的害處,找出網上的圖片給她看,慢慢的就會接受。
在育兒方面原則性的問題上一定不能退讓,小事上可以尊重老人的意願,哪怕與現代的育兒理念背道而馳,畢竟是人家幫我們帶孩子,也是孩子的親人,主觀願望上也是為孩子好。
-
20 # 暖梅174764421
育兒理念不一樣這是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問題,我從結婚一直和我婆婆在一起住,記得我家孩子剛出生時,我婆婆就主張按照老一輩的思想,給孩子綁腿,後來我和老公說了,讓他和婆婆好好談談,同時我也找關於綁腿對孩子的傷害,經過幾天的耐心溝通,後來婆婆也沒在堅持。
現在我家孩子6歲了,我婆婆基本不怎麼管了,但是有時候會和老公產生分歧,但是當孩子面我不會和他說什麼,避免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但是過後我會耐心的和老公溝通的。
其實和家人的育兒的觀念不一樣,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和生活環境不同,成長經歷不一樣,育兒理念不一樣是正常的,其實不論是誰都是為孩子好,所以只要耐心溝通,用對方式方法,沒有解決不了的事。
回覆列表
你肯定覺得你是對的,婆婆是錯的。對不?
所以,你會不斷地去糾正、提醒婆婆,或者因為育兒觀念的不同兩個人發生爭執。
你們倆的分歧就此產生了!誰也看不上誰管孩子的方法。
這種分歧是不容易融合的。
建議你:1、如果自己不具備獨自帶孩子的能力和條件,那麼就相信婆婆,放手讓她帶,不指責、不埋怨,多讚賞,偶爾看見你看不慣的地方,最好當看不見。她一定會愛孩子,帶好孩子的!你們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好的!她也會越來越接受你的育兒理念。
2、如果你自己有能力、有時間、有精力帶好孩子,那麼,可以請婆婆回她自己的家頤養天年,你們偶然回去看望,讓她享受兒孫福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