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陪wo長大

    如果滿足以下條件:1、家裡經濟允許;2、孩子的長時間陪伴者是老人;3、去早教機構交通便利、安全;家長是完全可以帶孩子去 ”早教“機構的。

    如果家裡經濟條件不允許,看到別的孩子上了早教,家長就心急如焚,覺得自己也務必要割肉把孩子送過去,這種心態必然導致家長會對早教的效果格外看重,可是孩子發展是有客觀規律的,揠苗助長會影響孩子身心健康,早教只是開啟孩子心智大門的一扇窗,有的窗子大點,有的窗子小點,每個早教機構的理念、業務素質都各不相同,期望每個孩子都能透過早教達到什麼智商、情商的飛躍,幾乎不可能,所以家長要放低期待,放鬆身心,要建立在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才能放鬆心態。

    2、如果孩子的長時間陪伴者是老人,老人可能會有一些傳統的、落後的育兒觀念或做法,與其家長在單位擔心焦慮,不如就讓老人帶孩子去上早教中心接受教育。這一方面能讓孩子擺脫祖父母輩單一、單調的陪伴方式,對老人來說,也是一次觀念、視野的洗禮。老人家看見了新鮮的、時髦的教育方式,對舊有的一些認識必定是一次衝擊,這樣對孩子父母以後在採用科學育兒的方式時,來自老人的阻力也會更小。而且老人帶孩子去早教中心,也可以跟別的老人交流一下,這樣對這些老人也是一種放鬆。

    3、如果交通不便利,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那就千萬不能因為早教有多好而送孩子去。這裡所謂的交通便利,是指老人帶著孩子儘量不要過馬路,步行10分鐘以內,儘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當然家有私車每次接送的情況除外。如果有安全隱患,交通又不便利,家長在單位必然會有所擔心,我周圍就有祖父母輩帶孩子去早教在路上跟飛速騎過的腳踏車發生碰擦的案例。

    4、最好的早教都不如父母的悉心陪伴。早教是讓一個家庭去接觸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至於他們的理念是不是先進、科學、可行,需要父母的火眼金睛,而不是一味跟風。而評價早教是否有效,也有很多的維度。比如,早教是不是讓全家同心,培養默契,凝聚家庭成員形成合力開始琢磨科學養育?早教是不是讓孩子更開心、更陽光、身手更靈敏、動作更協調、更有禮貌、更有合作精神?早教不是解決一切的法寶,上了早教的孩子不會變得無所不能,不上早教的孩子也差不到哪兒去。早教就像一種經歷,跟旅行、親子閱讀,本質上差不多。家長別誇大,也別貶諷,正視最好。

  • 2 # 早教這些事

    早教對孩子有沒有用?這是一個假命題。這個問題被很多家長問過,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1.我們先不說早教課程有沒有用?先來說一下早教場地,每一家早教機構裝修都是符合兒童這個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的。裡面有很多有利於兒童發展的教玩具,孩子們在早教機構大廳就可以玩耍。而且這些教玩具大多都是國外的,不是說崇洋媚外,而是在早教機構你能見識到很多新奇的創意的教玩具。試想一個城市裡面,哪個地方裝修的如此符合兒童身體和心理發展特點呢,無一處不是考慮孩子的需要而裝修的。

    2.在早教機構會遇到關心育兒的媽媽群體。你會認識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媽媽,一起探討東西方的科學的育兒方法。也能一起聊聊婆媳關係,聊聊全職媽媽的辛苦。

    3.孩子認識到很多新朋友,早教機構是孩子的第一個小社會。有朋友,有打人有爭東西,也有分享等等。為孩子以後進入幼兒園做好準備。

    4.早教課程:第一課程設計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背後有強大的兒童心理和理論支撐。孩子會在每一個階段走的很好,你不會再錯過孩子每一個階段的發展。

    第二個課程除了上給孩子,最主要是上給媽媽的,讓媽媽學會如何讓孩子守規矩,如何引導孩子配合你等。然後媽媽回家帶孩子玩遊戲唱兒歌看繪本等,都能從老師這裡學到科學的方法。

    第三個是為孩子上幼兒園打下良好基礎,去幼兒園直接順利的,不會哭鬧的。

  • 3 # 全媽育兒手記

    “早教”是否對孩子有用,要看家長對早教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如果家長認為早教只是一個帶孩玩的地方,有時間就去,沒時間就不去了;或者經常遲到;上什麼課也完全是靠家長的興趣來決定的話,那早教上不如不上。但是如果家長能認真的對待,堅持每週固定時間帶孩子上課,不遲到不早退,根據孩子的發育和需求選擇課程,那麼在堅持上課一段時間後家長都能看到孩子的變化。

    我的小外甥是在7個多月開始上早教的,現在快2歲的他比起很多身邊同齡的寶寶,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發育確實比身邊部分小朋友好一些。

    另外,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早教中心。在選擇早教中心方面給出以下建議:第一,一定要選擇大品牌,正規有執照的早教中心。第二,購買前一定要考察早教中心的軟體和硬體,試聽課的時候多跟上課老師交流,看看他們的理念和課程安排,不要總聽課程顧問的講解,也可以跟老會員瞭解一下。硬體主要看一下是否適合孩子發展規律,設施是否安全,場地是否夠大,消毒等是否做的充分及時。第三,一定要選擇離家近的!這點很重要,早教一定要堅持規律的上課才能看到孩子的改變。離家近交通便利,家長不容易中途停止課程。

    最後說明一下我家寶寶是從一歲開始上早教的,現在已經上幼兒園了,適應能力等方便都很好,祝願每個寶寶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 4 # 秋寶媽

    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早教中心中,一般家長會陪同孩子一起,這樣增加了家長與孩子接觸的時間,無形中做到了陪伴。

    如果你把孩子交給老人來陪同,可能效果會大打折扣。

    老師教的是方法,重要的還是家長與孩子互動,交流。不是上課時那短短的時間,而是學完後,要學以致用。孩子需要的是陪伴。

  • 5 # 孩子王育兒顧問

    早教不在於花大價讓寶寶去上培訓班,而在於家長的培養。在孩子人生的開始階段,家長,尤其是爸爸對於寶寶的引導作用至關重要。爸爸們常常覺得媽媽帶娃更靠譜,放棄了孩子一起成長的機會,其實教育孩子,很多事情,爸爸做起來的效果要比媽媽好得多。

    和孩子一起做家務

    爸爸應該在家做家務嗎?

    男人的責任心不僅體現在事業上,更體現在為人夫、為人父上,分擔家務,不僅僅能讓妻子心底溫暖起來,也是在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演員佟大為曾經說:“在家裡我會盡可能多做些家務,我認為男人在家裡承擔家務,也是責任感的體現。”

    爸爸和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不僅給孩子樹立了好榜樣,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同時也讓媽媽們感到體貼,婚姻更幸福。

    適度“冒險”

    媽媽奶奶事無鉅細地照顧孩子,比如“別爬上去!”“別磕著碰著”!“衣服髒了!”

    但是爸爸不一樣,爸爸一般不會大驚小怪,具有果斷、敢於冒險的性格特徵,一個經驗豐富,膽大心細的爸爸,更容易放手給孩子充分探索體驗的機會。

    冒險不是去危險的地方,而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和孩子一起去探索身邊的世界。

    野營、爬山、游泳……實踐的過程勝過媽媽千言萬語。

    帶孩子運動

    運動最考驗人的意志,不僅強身健體,也是孩子體驗挫折的好機會。

    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北美國家的很多爸爸在運動的同時,就會習慣性地帶著自己的孩子一起,很多媽媽們表示:這才是男人帶孩子的正確開啟方式。

    可以說,爸爸是孩子的第一任體育老師,爸爸們完全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適當地帶著孩子運動,幫孩子養成運動習慣的同時,也能提升父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聊一聊性別

    家庭教育中,父親相對起到了性別認同的重要參照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天能與父親共處2小時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更像男子漢,女孩更懂得與異性交往。

    和兒子的交流中,男孩會更好地從爸爸那裡觀察、模仿男性的語言和行為,日漸表現出男子漢氣概。

    和女兒的交流中,可以讓女兒從小接觸到良好且明確的男性榜樣,分清男女之間的差異,更有利於培養女孩的女性氣質。

    講規則

    著名心理學家弗羅姆認為父親的世界是“法律和秩序的世界、紀律的世界”。

    對於小孩子來說,規則是非常重要的,長輩容易溺愛,媽媽容易心軟,常常導致規則的多變性。

    這時候,需要父母根據孩子的理解水平逐漸給孩子立規矩,瞭解社會規則、道德原則、風俗習慣以及行為規範。事實證明,執行一致的規則孩子是願意遵守的。

    高質量的陪伴

    對於大多數中國父親來說,陪伴孩子的時間非常少。不能陪伴的原因也很多,諸如工作繁忙、人情應酬、養家餬口等等。

    有的父親也會因為很少陪孩子而對孩子產生愧疚,給予孩子很多物質上的補償,然而親子關係不僅僅在於血脈相連,金錢彌補不了感情的縫隙。

    無論多會帶孩子的爺爺奶奶、素質多高的保姆、多昂貴的玩具,也遠遠比不上爸爸陪孩子一起無拘無束地玩耍,一起快樂自由地讀書學習。

    父親的陪伴,媽媽可代替不了。

    愛媽媽

    做個好父親,首先從做個好丈夫開始。

    媽媽是一個家庭的靈魂人物。爸爸們不僅要支援自己的妻子,還要多多關愛她,主動分擔部分家務,安排夫妻相處的時間,例如一起出門逛一逛,聊聊天,或者看場電影放鬆一下。

    如果孩子們長期處於父母的感情不和之中,他們會變得更加敏感而易受傷,也影響他今後的學習、工作、婚戀和生活。

    爸爸愛媽媽,給了孩子最基本的安全感。

  • 6 # 朶朶媽媽成長記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媽媽們便開始想盡辦法幫孩子搶跑。早教班就是很多媽媽的選擇之一。孩子上早教真有用嗎?

    首先,上早教肯定多少有些效果,不上早教的寶寶未必落後,但上過早教的家庭大多覺得有所收穫。

    另外,很多早教老師都懂心理,她們會給媽媽灌輸一些育兒心理知識,再者,早教是個新的環境,孩子和媽媽都可以在這個環境中得到鍛鍊,學會怎樣與孩子相處,幫助孩子營造最初的社交圈,提高了自我意識、分享與合作的能力品德,樹立了自律自控的行為習慣。

    再次,早教課程體系化、系統化,會科學引導孩子從體能到心理多角度發展。

    應該說,早教對孩子還是會起作用的。

  • 7 # 葡萄老師讀書

    我可以肯定的說,“早教”真的很重要,因為中國有句古話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不是憑空說的,孩子在六歲前養成的習慣以及能力的形成影響著今後的發展,同時有研究表明,人腦80%是在七歲前形成的,因此,早期教育很重要。但“早教”並不意味著要到早教機構參加培訓,學習一些具體的知識,而是要對孩子進行良好的習慣、興趣、能力的培養。即使選擇早教機構也應該選擇這類的注重學習興趣、學習能力、思維習慣培養的機構,一旦以學習某個知識活著某個特長為目的的早教班,大多追求學習結果,就會忽視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感受,會抹殺孩子的興趣,得不償失。

  • 8 # 親子溝通如何說

    美國的“啟智計劃”從1965年開始,他們對一些低收入家庭0—5歲的幼兒提供教育、健康、營養、社會服務等各種幫助,並對這些孩子做了20年的長期跟蹤,發現透過這些早期幫助這些孩子不僅在學業上受益,對比研究發現他們成年後比起那些沒有得到幫助的同伴收入高,結婚率也高。

    可見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因為嬰幼兒期間大腦發育飛速,並且極具可塑性,孩子在生命早期所面臨的環境對其大腦的發育與一生的成長都影響重大。

    那麼早教是不是必須去早教機構?

    當然不是,而且非常重要的一點:父母才是早教的主力軍。

    我們要知道,充滿愛的照料是寶寶良好發展的基礎,而各種感官的均衡發展是兒童探索世界的基石。

    需要解釋的是均衡發展,不僅僅是會說幾句外語,會被幾首古詩,會認幾個字,會數幾個數,更重要的應該是孩子的運動能力,平衡感,交往能力,情緒發展,行為習慣等等,這些方面應該是在孩子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點滴積累的,正因如此,早教機構的課程再好,缺少爸爸媽媽的關注也是事倍功半。

    當然如果爸爸媽媽對育兒知識瞭解的不多,找一家靠譜早教機構也是不錯的,但一定要把孩子在早教機構裡學到的貫徹到生活中。

  • 9 # 女人知心事

    早教,是最近今年才流行起來的一個概念。

    因為孩子,我開始關注早教的知識。

    2-3歲期間是寶寶學習口語的最佳年齡,有專家指出兒童教育越早越好。

    我國著名心理專家郝濱老師曾說過:“幼兒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起點,其教育目標應是保證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為接受進一步教育打好基礎“。

    我認為早教對於孩子是有用的,但是早教的模式不僅僅限於早教機構。

    現在早教機構很多,市場上的早教機構琳琅滿目,有時候父母選擇起來也是貨比三家。

    有時候,每個孩子自身特點都不一樣,這樣就導致有些孩子上早教班有用,有些孩子上早教班沒有用。

    個人覺得這種事情不能一概而論,對於孩子上早教機構,我持保留意見。

    我個人比較推薦父母自身多多積累一些早教書籍。

    推薦一些早教書籍:

    1、蒙臺梭利早教系列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蒙臺梭利早教系列《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蒙臺梭利早教系列《童年的秘密》——蒙臺梭利早教系列《發現孩子》——蒙臺梭利早教系列

    《有吸收力的心靈》——蒙臺梭利早教系列

    2、兒童財商系列,提高孩子財商。

    《小狗錢錢》《窮爸爸富爸爸》

    3、孫瑞雪系列

    《愛和自由》、《捕捉兒童敏感期》、《心智成長叢書》、《蒙特梭利教具操作VCD》等等,《自由中的規則》、《再說敏感期》、《我們都是孩子》

    孫瑞雪是蒙氏早教的實踐者,也是我們推廣較多的早教知識傳播者之一。

    4、其他關於早教的好書。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孩子,你慢慢來》

    簡而言之,早教就是爸爸媽媽用科學的方法陪孩子玩,還能學到知識就是早教。

  • 10 # 希樸羊

    腦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大腦發育自出生後有兩個飛速發展的關鍵期:其一是0—3歲,其二是12—13歲,也就是青春期。在這兩個階段的時間內,個體的大腦重量迅速增加,大腦神經細胞和膠質細胞的數量飛速增多,神經細胞之間形成的聯結迴路也迅速增多,因而這兩個階段是開發個體大腦發展個體潛能的關鍵期。在0—3歲嬰幼兒階段,發展心理學和腦科學的眾多研究表明,儘管新生兒出生後必須依賴其他人的精心照料才能生存下去,但他們實際上已經具備巨大的學習和發展潛能——探尋各種刺激的感官條件。瑞士認識心理學家皮亞傑對這個階段的嬰幼兒進行了實驗考察,發現0—2歲左右的嬰幼兒屬於感知動作階段,嬰幼兒依靠肢體動作來感知外部世界。在接受刺激和主動反應的過程中,嬰兒的各種能力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同時,由於新生兒自出生後就生活在人類的生活環境中,在向人類社會成員方向發展的過程中,新生兒的社會能力也在迅速發展。這種學習潛能和社會能力的發展在嬰兒出生後的頭三年內尤其迅速,這個階段是嬰幼兒身體、情感、社會性和認知能力發展最快的階段,對嬰幼兒的早期教育,應該從出生甚至胚胎時期就開始,因此,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對嬰幼兒的教育。

    0-3歲嬰幼兒具有非常強大的發展潛能,因此,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日本等許多發達國家出現了從胎教開始的教育潮流。1997年美國政府率先提出“從嬰兒誕生的第一天就開始進行教育”的理念,這說明嬰幼兒教育已經得到了政府的政策重視。受國際形勢的影響,我國近年來也開始重視0—3歲嬰幼兒的教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強調:“爭取到2010年,嬰幼兒家長的科學餵養知識普及率達到85%以上。”所以,近年來新手媽媽們乃至整個社會都越來越重視早教。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 11 # 王玉瑋育兒悅讀

    早期教育,就是從0歲開始到孩子入學之前的教育,特別是生命頭3年的教育更為重要。這段時期孩子雖嬌嫩,卻是教育的關鍵期,是人生的啟蒙時期,孩子最容易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發展相應的品德、智力和生活方式。研究者認為,如果在0~6歲這段期間豐富兒童的生活,針對兒童年齡特徵給以正確的教育,將加速兒童智力的發展,為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形成奠定基礎。“兒童時期錯過的東西,到了少年時期就無法彌補,到成年時期就更無望了。”

    出生後2~3年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是接受各種外界刺激的敏感期。嬰兒在成長過程中,正是利用自己的各種感覺運動器官,不斷地在看、在聽、在說,不斷的在運動、在控索、在模仿,每時每刻接受著來自環境中的各種刺激,大腦皮層相應區域的神經網路才得以分化和建立起來。環境刺激像一隻無形的手、一個潛在的設計師,塑造我們的大腦微觀結構,特別是樹突分枝和突觸傳導通路的建立。良好的育兒刺激和早期教育使孩子從出生後就有一個豐富、良好的環境,這對他們大腦的影響,無論結構和功能發育,都有重要作用。

    必須把早期教育的知識和技能融匯在日常生活和豐富多彩的遊戲當中。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需要,把玩具和各種實物作為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圖畫表達出來,寓教於樂,使父母在與孩子的交流和遊戲的過程中達到教育的目的。

    許多兒童心理學家發現,孩子的能力通常隨嬰兒期受到的環境刺激的多少和種類的不同而異,發育中的嬰幼兒需要各種各樣的環境刺激,而多樣化的社會經驗最能提供這類刺激。所以,建議年輕的父母們,給寶寶創造一個豐富的成長環境,才是送給他(她)們一生的最好禮物。

  • 12 # 豆小米媽媽說

    要說幫助肯定是有的,只不過是對於每個孩子的幫助,各個孩子的吸收程度不一樣。比如巧虎,好多媽媽說巧虎比較好,有的小朋友就是不喜歡。

    我之前看火火兔宣傳的特別好,趕緊給孩子拔草。回來後一聽,也就那樣吧,孩子可能也不是特別喜歡,久而久之就是孩子過家家的玩具了。

  • 13 # 青青寶貝

    個人認為早教產品對孩子還是有些幫助的。父母可以購買一些與孩子月齡、年齡同步的產品逗孩子、培養孩子相應的能力、與孩子一起玩。

    不管是什麼早教產品,最主要的還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多陪陪孩子,與孩子多進行互動交流。特別是一歲以內的孩子,多與孩子說說話,不同月齡有不同的“工作”,如果父母稍微怠慢一下,說不定孩子脖子、手指靈活性、四肢大肌肉群的力量等就會發育延後。

    我家小寶也就六個月的時候沒有經常練習他的扒功,到了八九個月他自創用屁股摞著走,後面再也不肯扒著了,導致孩子手臂力量發育遲緩,現在還需要不斷強化練習。

    所以,父母可以好好的利用早教產品不斷與孩子互動,鍛鍊孩子身體各部位的全面發展。

  • 14 # 小丑雅成長記

    接觸早教,是因為媽媽群裡好多媽媽都在講早教,我們的孩子都差不多大,孩子剛剛滿六個月,他們就迫不及待報了早教體驗課,看到大家都那麼積極,我也有點著急,跟著便報了早教體驗課。現在回頭看,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育兒焦慮,當大家都在做的時候,自己不做,就覺得落後了很多。實際上,幾節課體驗下來,我覺得早教並沒有多大的作用,除了對孩子的社交有一定的作用之外,知識的學習一點作用都沒有,並不是說提前早教了,孩子就能學會。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時機到了,自然就學會了,完全沒必要提前干預。上完體驗課之後,我就沒有再去早教了,但是孩子各方面都是超前的,絲毫不輸給上早教課的孩子,這一點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順其自然,靜待花開。

  • 15 # 紫瑗

    對於早教產品,我沒有給孩子買過,記得,女兒四歲大的時候,朋友送了一個小小的電子音樂盒,可以聽故事,兒歌,拼音,讀字。剛開始孩子比較新鮮,玩了幾天,後來便失去了興趣,丟一邊不喜歡玩了。

    又後來孩子姑姑給了一個她家孩子玩剩下的點讀機,我家女兒對電子類產品好像有點膽怯,她爸爸幫她開啟認字書,點讀了幾次,發現她沒什麼興趣。後來就很少給她用了,甚至到她六、七歲的時候,看到點讀機也完全沒有興趣。

    我對早教產品的看法比較冷靜。有的孩子可能對一些電子類產品比較感興趣,可以適當的給孩子試用下,但也不需要種類和花樣太多。如果孩子對早教產品沒興趣,就不去強迫孩子接受。

    孩子的專注度還很低,喜歡新鮮的玩具。早教產品可以適當幫到孩子,但不去依賴。

    尤其是電子類的早教產品,對孩子的智力開發,並沒有商家宣傳的那麼神奇。所以還是根據孩子的情況,理性選擇比較好。不把孩子交給早教產品,應該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孩子,和孩子游戲互動,畢竟親子互動任何時候都大於機器互動。

    感謝閱讀!

    祝生活愉快!

  • 16 # 暖心秋媽

    關於早教產品,對孩子真的有幫助嗎?

    早教產品對孩子沒有幫助。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其實,人與人之間,關鍵在於溝通,關鍵在於陪伴。不管你買多少的早教產品,不管你買多好的早教產品,沒有了人與孩子之間的溝通,那都是一堆死物。

    在我看來,早教產品只是輔助品,不能把它放到主導地位。人與人之間才是起主要作用的。

    不過,有時候為了讓自己更輕鬆一點,我們也可以買一些早教產品輔助。大人的引導與早教產品一起相配合,會讓自己更輕鬆。而不是喧賓奪主,把早教產品看成了神聖之所在。

  • 17 # 堯媽成長記

    說起早教產品,首先來分析一下,為什麼現在好多父母都追捧這個早教產品!

    第一、父母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剛好一些早教產品聲稱能促進、強化孩子的學習,有較強的學習效果,所以好多父母就自然而然的選擇了早教產品!

    第二、隨著生活變得日益複雜,學校的和學前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父母就不得不爭分奪秒的利用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越是這樣,父母對孩子就似乎越焦慮,如果孩子不如別人的孩子,貌似還對孩子有一種愧疚感,這時候就想到了早教產品,只要讓孩子學到知識,不惜高費用買早教產品!

    那麼早教產品到底對孩子有沒有幫助呢?

    我的回答是不能平一而論,而是要根據孩子實際接受能力來定奪,對一些早教產品如果過於依賴,甚至到了痴迷於早教產品,反而減少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那種親密互動,這時候,早教產品變弊大於利,如果只是適當的給孩子接觸一些早教產品,大人和孩子有了相關的認識的話,當然孩子可以適當的買一些早教產品的!

    總之,早教產品只是一個輔助工具,並不是萬能的,給孩子灌注知識的話,靠的是孩子能力範圍內的接受才是最重要的!

  • 18 # 十八線mama

    題目中的所謂的早教產品,並沒有劃分類別,也沒有舉例子,因此,我就我的理解,分類說一下。

    1.早教機。

    提到早教產品,早教機是首先出現在我的腦海中的。很多家長也會在寶寶很小的時候來買個早教機,甚至在懷孕期間,就買來做胎教。市面上比較流行的早教機有如下幾種,火火兔,優彼,艾特熊,比巴,牛聽聽,以及各種國學機等等。我買過火火兔,牛聽聽以及某一款國學機。我個人覺得,火火兔優勢在外型,牛聽聽內容強大但操作麻煩,國學機操作簡單且不會喧賓奪主。

    我覺得早教機還是需要有一款的,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我不推薦其他幾十元的那種只有幾首流行歌曲這樣的假早教機,音效極差內容也沒有營養。

    其實早教機就是將網路上的早教音訊整合了一下罷了,一個手機或者電腦➕一個藍芽音箱足足可以取代早教機了,不過卻也極大節省了普通家長找資源的麻煩,而且,如果家裡老人帶孩子買個早教機也很方便老人用。

    2.早教玩教具。

    早教玩教具,是指很多開放式玩具,比如積木,拼圖拼板,魯班椅,串珠遊戲,觸控球等等。網上也經常被稱為與調味料玩具或者聰明玩具。

    早教玩具,我認為很有幫助。它們有各種各樣的側重點,比如鍛鍊寶寶精細動作,培養寶寶認知發展等等。我覺得在早教產品中,早教玩具類是不可或缺的。家長帶著孩子一起玩這些早教玩具,還能培養親子關係,一舉多得。

    3.早教班。

    有人說早教班沒什麼用,是早教行業商業化的衍生品,是高利潤行業。但是就我親身經歷和周圍人的經驗來看,出勤率高,能堅持下來的家長,都說早教班有用。

    我覺得早教班的作用呢,主要體現在兩個大方面。一方面給孩子提供一個感統訓練和被動社交的環境,另一方面,也是提高了家庭早教理念。很多早教班上的遊戲,父母回家後,可以照搬回來帶孩子玩。

    不過,任何一種早教產品,不論是玩教具還是早教機構,都不能取代父母,成為早期教育的主體,它們都不過是一種工具罷了。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尤其是對學齡前嬰幼兒的影響是巨大的,三歲時,孩子的大腦就會成長成成人八成的重量,這就意味著孩子的前三年,是至關重要的三年,為人父母,千萬不可忽視。

  • 19 # 韭韭

    早教,真的需要產品嗎?其實從孩子呱呱墜地,早教就已經開始了。因為每一個新生命,來到人世間,就開始了不斷的學習。如果非要說有早教產品的話,那麼這個產品就是父母。

    父母的口:你溫柔可親的說話,你歡快愉悅的歌聲,你聲情並茂的睡前故事,你輕輕的一個吻……

    父母的手:你的溫暖懷抱,你的細細撫摸,你活動孩子四肢筋骨的嬰兒操……

    父母的腳:帶著孩子邁出家門,讓孩子看看外面廣闊的世界,只要別宅在屋子裡,便是一場旅行。即使是在小區公園裡看看忙忙碌碌的螞蟻,那也是另外一個世界。

    收費昂貴的早教中心,那只是為賺錢而來。如果錢多多,還是可以去的,那也是孩子學習的一個場所。如果錢不多,還是考慮考慮吧,因為也僅僅是一個學習的方寸之地,世界大著呢。

  • 20 # 小王子愛上狐狸

    首先,我想說的是:早教產品,不能代替父母親的育兒方法。從表面來看,它只是起到了一個工具的作用。如何有效利用,對它該持有什麼樣的態度。這是許多父母親容易迷失的地方,也是早教產品被過度放大的根本原因。

    其次,新手爸媽的育兒焦慮,以及對於所謂專家的盲目跟風,也是早教市場中容易被捕捉到的狀態。一些家長由於缺乏主觀能動性,過分追求市面上關於早教產品對於孩子的影響,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第三,早教玩具或者早教課程,其實都是陪伴孩子長大的一種媒介,不能主導其成長的軌跡。它的作用是有限的,絕非萬能。我在孩子快滿一歲時,給他買了早教機,當時我的想法就很單純:給孩子買一個不一樣的玩具,當我在忙著做事情的時候,他可以和這個早教機互動。在我看來,早教益智玩具就是孩子的一個小小玩伴。當然,孩子接觸的時間久了,肯定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由於當時我已經在著手為孩子做英語啟蒙,加之有繪本親子閱讀,早教機里正好也涉及了相關內容,確實是神助攻。

    最後總結一下,早教產品對於一個家庭而言,不是必需品。最好的早教應該是父母親的陪伴和正確引導,以榜樣的力量去帶動孩子,影響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糖尿病患者做什麼運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