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逸彩流光
-
2 # 水禾田
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最大的根源,不是在於分析家長,為什麼這麼多家長頭疼焦慮的問題,以及點評這個結果,而是要從更深度的角度去看,為什麼要家長要陪著孩子才能寫作業?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繼續延伸,為什麼沒有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
這可能也是我們家庭教育跟學校教育應該反思的地方。首先是現在很多學校要求家長要陪同寫作業,同時很多作業需要家長簽字,所以就會發生“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是現在很多家長越來越覺得家庭作業成為負擔的一個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我覺得更值得分析的就是,現在很多家長太過於重視孩子的家庭作業輔導,會造成孩子對於家庭作業的習慣依賴,就是一定要在家長的陪同下才能寫作業,從而慢慢的喪失其獨立性。
回想到我們小時候,基本上很難有父母陪同做作業這種情況發生,都是自己回家默默的把作業寫完,然後才出去玩。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看,應該要給小孩形成一種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然後獨立作業完成之後,有更多的時間能夠進行一些玩耍、遊戲等等一些活動,而不是說家長像監工一樣,從頭到尾監督孩子完成作業,應該是家長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然後在完成之後進行一定的檢查,不會做的和做錯的題目進行一定的輔導,這樣也能夠給家長減負,同時也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完成作業能力,這才是應該要提倡的一種模式。
-
3 # 清靜140509752
現在的老師把作業都推給家長,我認為極其不妥,像農村,有些留守的孩子,爺爺奶奶沒文化。根本不會給孩子看作業,還有這家長也不會,真不知道現在的老師到底要怎樣輕鬆的工作就好,難道說讓孩子在家都學會,減少你們的負擔嗎,那麼國家給你們發工資幹嘛??
-
4 # 夜雨如書
就我目力所及的範圍之內,我還是比較相信這84%的調查結果的。
現在陪孩子寫作業幾乎已經是我們的每日必修課了。
以下是一個根據身邊真實現象而改編的小故事。
最近幾年我們除了偶爾聚會才能放鬆一下,平日的夜晚,我們基本上都被家裡的孩子“綁住”了。
一到星期天,各種主題的手抄報、手工製品、調查筆記等等,你想的到,想不到的東西都會一股腦兒出現。一般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基本都需要家長幫助才能完成,甚至有些作業就是家長代勞的。
隔三差五的,學校還會佈置集體觀影,寫觀後感,或者讓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在網上進行安全教育考試等等。大多數孩子和家長都是完任務的心態,並沒能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星期天下午,我們好不容易又聚了一次,酒足飯飽,話題又回到了家庭作業上。
二胖說:“我們小時候,每天的作業都是老師批改的,從來沒想過作業還需要家長批改。我們不也一個個的該上大學上大學嗎?我老婆文化不高,輔導女兒基本靠我,有時候公司加班,女兒能等我到深夜,讓她上補習班吧,我又不放心。真是煩!”
國強拍了拍他的肩膀,接著說道:“沒辦法,現在都是這樣,自己的孩子自己不負責能行?我就是想不通,孩子的作業我們都批改了,而且監督孩子把錯題也改了,那孩子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老師怎麼能知道呢?就靠一年的那兩次考試嗎?”
凱銘笑了笑說道:“得了吧,你們都比我容易。你說我本來就學習不好,基本上是熬著才上完了高中,高中畢業那天我心裡別提多高興了,心想這下可不用做作業了。誰知道現在又輪到我和兒子一起做作業了,真是……”
紅玉撇了撇嘴,說道:“你們幾個大老爺們就算了吧,大部分時間都是我們女人在看孩子,我們上班的上班,做家務的做家務,還要擠出時間來輔導孩子寫作業。和老師打交道最多的也是我們,受老師批評數落最多的也是我們,開家長會還是我們女人去的多,你們啊也就別抱怨了。”
樑子推了推我,說道:“怎麼不吭聲啊,發表下意見唄,平時見你也挺能說的啊!”
我苦笑兩聲,說道:“我也鬱悶啊,全國大部分的學校都是這樣搞,我們確實連反駁的理由都沒有。老師左一句為了孩子,右一句為了孩子,你讓我說什麼好?”
“說理啊!學校讓我們配合老師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沒毛病,我舉雙手贊成!可批改作業應該是老師的責任吧,每天佈置的作業正是檢驗孩子知識掌握程度的關鍵,老師親自批改能更好的掌握孩子的問題所在。話說回來了,老師之所以是老師,她們掌握著更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我們家長水平本來就參差不齊,批改效果肯定不如她們。”說完後,樑子猛地抽了一口煙。
“這還不算什麼,我們孩子的英語老師更奇葩,她說她一個人代了好幾個班的英語課,所以沒有精力檢查作業。她親自挑選了十多個英語組長,專管每天晚上在微信群裡給同學檢查作業的批改情況。那天我兒子的作業是我批改的,我發到群裡給負責他作業的小組長看,不一會兒,人家發話了,說我兒子的作業批改有問題。剛開始我還有點猶豫,於是又拿起作業檢查了一遍,發現還是沒有任何問題,再拍照發了過去,人家還是回過來批改不合格。我又把照片發給他們老師,併發語音解釋情況,那老師直接回過來三個字:給組長。我還就鬱悶了,我一個英語過六級的人還真不知道對錯嗎?”紅玉說著就有點生氣了。
“牢騷歸牢騷,家長們也只能私下裡說說而已了。我們也應該理解老師的難處,現在有很多班裡都是嚴重超員,一個班七八十個人,老師的任務確實不輕。但是,我也希望老師能夠承擔起批改作業這個責任,其他方面我們也願意盡力配合,哪個家長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更好呢?”老班長髮話了。
牢騷歸牢騷,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哪個家長都怕把孩子給耽誤了。可這樣陪孩子寫作業真的好嗎?
這樣下去,孩子們普遍都會養成依賴性,有些問題稍微有點難度就會第一時間問家長,自己不動腦子思考,長此以往,孩子的成績會受到影響。
可家長也沒有辦法,因為孩子的有些作業必須需要家長來協助,這就陷入了一個怪圈,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實在是迫不得已。
個人認為,那些需要學校老師批改的作業,儘量不要給家長們攤派,那些所謂的素質教育作業還是有限度的地佈置點吧,不要為了學校的政績和麵子耽誤了一批又一批孩子。(有些任務學校都不能做主,都是教委攤派的)
家長白天需要賺錢養家,晚上還要給孩子輔導作業,真的很累。(然而還不能說累,因為有人會說:孩子是你的,你不管誰管?)
孩子們已經在學校學習了一整天,到家裡還要面對形形色色的家庭作業,他們更累。而且也容易養成拖拉的習慣,因為他們對寫完作業沒有了盼頭,而這種壞習慣將會影響孩子一生的。
說了這麼多,其實核心很簡單,對就是簡單一點,不要搞那麼多花樣,多給孩子們一點享受童年的時間,多給孩子們的夢想一些空間。
-
5 # 99隨便
筆者一家之言,姑且一談。
話說,筆者有個兒子今年17歲,高三。當年自從上初中,他就是全家的驕傲!因為,他是初中三年所在班男生班長,班級男生第一名。中考時,以班級第二名成績,考入全市最好的省重點高中,是全班唯一考入四星級高中的男生。
高一普通班,高二文理分班選入理科重點班,高三闖進班級前幾。
筆者夫妻倆,每當和別人談起自家兒子,都是笑的!所有的同事,朋友,都拿筆者兒子當作"別人家孩子",拿去教育自己家孩子,要努力學習。
但,兒子小學時的成績,不能說太差,也談不上好,唯一三年級考過一次數學滿分。
筆者兒子有兩個特點。
一,從小學二年級開始,他的回家作業由他自己檢查,自己簽字。別人作業本上的簽字是由各自家長簽名,唯有他不一樣,是自己寫自己名字,自己就是"家長"。
當時班主任打電話給筆者,筆者向班主任做了保證,一切後果自負。
二,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他僅上過一次課外輔導班。那是中考後,由於擔心是普通初中出身,到了省重點跟不上,報了英語銜接班。後來證明那是一次純粹浪費時間的輔導班,基本無效果。
1,孩子的作業必須自己完成,家長能不插手,就別插手。
作業是用來做什麼的?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程度的綜合考察。透過做作業,知道哪裡沒有學會,哪裡沒有學通。其次也是最關鍵,對於沒有學會學通的部分,自己思考,自己總結,自己琢磨如何提高的辦法。
一個小學生,獨立做作業非常重要!
一旦家長在一旁進行所謂的"指導",孩子就喪失了思考的機會。家長"指導"的次數多了,孩子甚至會產生惰性,再也不習慣獨立思考,變得不會思考。
小學的知識,對於家長很簡單,有些家長覺得能指導孩子做作業,顯得自己"很有本事",殊不知,這是一種很錯誤的行為。
2,孩子作業不會做,家長該怎麼辦?
如果你捨得,你能狠下心,你就不要管他!孩子不會做就不會做!
如果你狠不下心,也絕對不能直接教孩子如何做題。正確的方法,是找到一道類似的題目,把自己對於那道題的解題思路,告訴孩子。讓孩子學會類似的解題方法,再由他自己去做原本不會做的題。
當然,在對待孩子不會的題目這件事上,見仁見智,沒有百分百通行的做法。但有一條很肯定,就是不能直接教孩子做題,更不能直接告訴答案。
3,對於孩子的學習,當然不能真的放手不管。如何管,是一件很複雜的事。
筆者的意見是,家長真正應當做的,是幫助孩子建立"對學習的興趣"。一個不愛學習的學生,永遠不能成為好學生。
當孩子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家長不能著急,要穩得住。其實小學成績真不是太重要,小學最重要是掌握學習方法,小學裡那點東西,以後很簡單就補回來了。
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情關係",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這一點看似與學習無關,其實真重要。
總結:羅裡羅嗦說了一堆自賣自誇的話,有點跑題。但筆者意見明確,對於小學生,陪做作業一定要慎之又慎。不是不能陪,而是”陪“的學問很大,不是幫做作業那麼簡單。恰恰相反,若要發掘孩子學習潛力,一定不能幫他做作業。
(座標江蘇蘇州,中學生升學競爭壓力很大的地方,初中那個班升入四星級高中比例不足20%,其中僅有一名男生)
-
6 # 唐映紅
這個調查結果不意外,它如實地反映了當前中國的學校教育已經蹈入了一個讓學生、家長、教師都緊張以及壓力滿鍋的怪圈裡,最關鍵的是,學生、家長、教師三方所感知和承受的壓力從社會層面來看根本沒有意義,沒有價值,甚至還可能蹈向戕害性的後果。
為什麼這麼說?且聽下面一一道來。
首先,學校教師之所以要求家長陪作業,最淺顯直白的原因就是教師承受到不恰當的過大壓力。現在的學校教育,“唯分數論”已經成為不言而喻的一股無可匹擋的暗流,評價、考核教師績效的幾乎就只有及格率、優秀率、升學率等幾個簡單粗暴的指標。
而基層教師感受到“唯分數論”的不恰當壓力,背後反映的則是中國目前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的異化,將本來只是作為教育評價手段之一的考試當成了教育的全部,罔顧學生間的差異以及學生接受教育後評價維度的多元性。
例如,評價教育效果用最通俗的話來講起碼包括學生的德、智、體、美、勞,而現在過於倚重的考試成績充其量只是“智”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
如果將上述的五個方面換成專業術語,“德”對應品行教育,人格與社會性發展的一部分;“智”應該更主要指學生的認知發展,而不僅僅掌握教條的知識,遑論分數;“體”對應身體健康,身心平衡協調的發展;“美”指審美教育,讓學生了解美,懂得欣賞美,以及學會創造美;“勞”實際上就是要教會學生做事,運用學到的知識,習得的技能來改善生活,改造世界。
學校教育從上到下的異化,導致基層教師承受簡單粗暴的教學評價壓力,為了在各種考試中相比同僚取得不落下風,取得優勢,逼著基層教師將壓力轉嫁給學生家長。其中最普遍,最常用的方式就是要求家長陪作業。包括給孩子聽寫,檢查並評價孩子的作業,督促孩子完成作業,鼓勵家長帶孩子參加校外的補習機構,等等。這樣,就使家庭變成了學校教育的延伸,同時又使家庭教育被異化。
這樣,家長無形中就成為了學校教師的助理,教師很容易就將原本自己的職責推諉給家長。問題是,家長之所以將孩子送入實施公共教育的學校,而沒有選擇在家教育,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社會分工。學生家長通常有各自的職業分工,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是熟手,甚至專家,但在學校教育上是生手,是菜鳥,他們或者早已經遺忘年少時所學,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將自己知道的傳授給孩子,再加上他們往往還有負荷本就不輕的本職工作,有84%的家長感到力所不逮,一籌莫展,實在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所以,這個調查結果,不意外,但值得我們的教育界警醒,因為它反映的是學校教育的異化影響到家庭教育的異化,本質就是中國學校教育蹈入歧途,本末倒置。
-
7 # 陳方
有沒有注意過,陪孩子寫作業而頭疼的家長,多是城市家庭中的家長。
在城市家庭中,我們對教育的重視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學校,也忽略了一個邊界,那就是家校共建的邊界。
家,是指家庭教育,校指的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功能、目標和定位都是不一樣的,二者之間應該有正常的分工:家庭教育主要是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以及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的能力;學校教育主要是幫助孩子提高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和學習能力,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
而學校佈置的很多作業,孩子無法獨立完成,家長監督,陪讀,成了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城市家長為此煩惱。
就在城市裡的家長在網上為作業本爭論不休時,農村家長的聲音卻意外缺失了。據孫磊觀察,這4個孩子的成績都在前10名內,其中一個還是第一名,他們在文明禮儀方面也表現較好。至於父母管得少的那些孩子,基本上會存在拖欠作業、行為習慣不正、字跡潦草等問題。
在河南省安陽市某鄉村小學工作的周芳同樣表示,班裡的62名孩子中,沒有一個有家長陪寫。“我們班裡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如果程度比較好的話,家長不用管,程度不好的話,家長也不會管。”
在鄉村小學老師看來,對教育重視程度的不同,是城鄉父母對陪寫作業態度迥異的主要原因。他們普遍非常重視學校對孩子的教育,但對陪伴教育卻看得非常淡。這些家長甚至都不願意抽出時間來多陪陪孩子,認為讓他們檢查和批改作業,就是給他們增加負擔。
陪孩子寫作業,到底什麼樣的方式才是正確的開啟方式呢?適度監督,學會放手。如果父母對孩子作業沒有一個積極的態度,多輔導反而不如不輔導效果好,甚至會適得其反。
-
8 # 侯虹斌
前不久流傳了幾個段子,一個是說,家長陪五年級小孩做作業,結果氣出病來了,做了兩個心臟支架,方才覺得不必執著。一個是說,有鄰居聽到樓上女人大喊:“你說說到底是什麼關係?!”還以為是八卦,接下來卻是“是相反數關係!”才知道是媽媽陪小孩做作業給氣得不輕。
雖然是段子,但是大家聽完之後,都心有慼慼:我家也是這樣啊!
回想起自己的小時候,似乎自己的爸媽也沒有天天戳著我們的後背,督促我們學習啊,不也過來了嗎?現在的孩子難道是特別不懂事?特別笨?為啥我們這一代父母非得這麼操心?當然不是。因為現在的孩子的學業的競爭、對爭奪未來的競爭,早已比二三十年激烈不知道多少倍了。
在二三十年前、現在的年輕父母年輕的時候,經濟條件還不咋地,但學習壓力和難度也沒有現在那麼大,很少孩子需要報一個接一個的各種提高班、興趣班。雖然上好大學也不太容易,但競爭還沒有那麼白熱化。
但現在,我們都知道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孩子,可以花一兩千萬買學區房,給他上一年幾十萬的貴族學校,不停地上各種補習班、提高班,送孩子學習各種鋼琴、書法、英語演講等等課外班。沒有哪個孩子是真笨,拼的就是努力了。
現在的孩子吃穿不愁,花再多的錢都捨得;人民的內部矛盾就轉移到了父母對孩子的極高要求,與孩子愛玩的天性與能力的欠缺,還有父母的教育能力之間的對立上來了:即便是小孩聽話,不作,愛學習,也無法保證他能時時刻刻都認真做題、全心全意學習、不馬虎、不開小差;更無法要求他們總是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樣樣一百分。你自己都做不到,怎麼能要求一個兒童做到?
但父母說不著急又是假的。三年級落後五分,六年級可能就落後十五分,以後,就更無法追上了。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坐在那裡就靜待開花結果。需要孩子努力,更需要家長監督,大意不得。
另一方面,中國大多數的家庭,都沒有全職主婦,或全職爸爸,也很難完全跟從孩子的學習節奏。白天上班,晚上陪小孩做作業;而且是高年級,分分鐘家長自己也不會。
如果再加上孩子貪玩一點,愛打遊戲,加上父母的教導或溝通無方;把大人氣得做心臟支架這種事,我一點都不奇怪吖。
但這種問題,基本無解。我們總是非常努力地望子成龍,這個心願是合理的;但每個孩子又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感覺和人生,無法強求;這是一個矛盾。其次,現在,成“龍”的門檻已經很高的,但沒有多少對父母能夠真正掌握敦孩子上進的好方法,只能發火、乾著急,這是又一個矛盾。這個社會的誘惑越來越大,好玩的東西越來越多,我們卻不得不要求孩子把儘可能多的精力都投入了枯燥的學習中去,很殘忍,這還是一種矛盾。
還是得多多體諒孩子吧,他們也不容易。
-
9 # Seven八
從我自己的經歷來看,我是挺認同這個資料的。我的父母幾乎沒有輔導過我寫作業,但是他們會陪我寫作業,但不是時時刻刻在旁邊盯著,而是時不時進來送點水、水果之類的。這種方式既能讓我安心做作業,又可以讓我知道他們在。
我認為,如果過多的干涉孩子的學習反而會影響他對知識點的吸收,作業一方面是為了查漏補缺,另一方面是為了鞏固知識點。
在我看來,對孩子的學習情況有了解是必要的,但是家長不應該過多的干涉孩子的作業。很多時候,家長本來是想只起到一個陪同的作用,但是到最後卻還是變成了輔導作業。從我自己的經歷來看,我父母從來沒有輔導過我寫作業,但是從一個孩子、一個學生的心理上來講是更輕鬆的。
孩子本能的對家長有敬重感,家長在旁邊看著寫作業壓力更大,生怕哪裡就做錯了。孩子是很敏感的,家長在旁邊的情緒變化孩子是可以感覺到的。因此,當家長看到孩子不會做題時候的那種無奈、焦慮,孩子是可以感覺到的,這其實會給孩子帶來無形的壓力。
家長陪同做作業應該是以陪為主,而不是以輔導為主。多多鼓勵孩子,可能比輔導孩子能起到的作用更大。並不是說家長不應該陪孩子做作業,而是要給孩子自己的空間。
-
10 # 神叨叨的大痣婆
將這個調查放大看的話,它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第一個是在農村地區,第二個是在城市地區。
一,在農村地區,基本上不存在或者很少存在家長陪孩子做作業的現象。原因在於家長自身能力是有限的,可能接受的教育很少,或者壓根沒有入過學堂,針對孩子的功課在不教與教錯兩者之間毫無疑問家長會選擇不教,因此農村的孩子基本上就是自己獨立完成作業,沒有家長督促和指導,往往這些孩子的自立能力和求知慾都很強。
二,在城市地區,教育公平仍是一個一個值得關注的重大話題。城市裡對教育的重視往往高於農村。因此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家長在陪孩子做作業感到為難和頭疼原因在於:
1.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干擾因素越來越多,孩子的關注點越來越多,越來越雜,注意力越來越分散,需要有人督促。
2.學業的繁重可能使孩子出現一種逆反心理。父母指導自己的孩子做作業反而成了孩子一種懈怠的一種助推器。
如何看待:
其實還是得注意一個度吧!父母不一定事事都得為孩子安排好,適當的時候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不能把孩子禁錮在自己的管理圈中,其次家長陪的時候應該怎麼陪?在旁邊催促或者是唉聲嘆氣,這樣卻會適得其反。孩子確實需要引導的人,父母完全可以做到既不扼殺孩子的天性,又可以實現自己內心對孩子的期待,父母的頭痛也完全可以由父母自己來消解。
-
11 # 棋子曰
我當初就是被陪著寫作業,但後來就不管我了。
說說我的看法,父母陪孩子寫作業本來就不是好的方法,所以陪了一會也就不耐煩了,這是正常的。
父母的本意只是想讓孩子好好寫作業 ,所以重要的不是陪孩子學習,而是讓孩子主動學習
。
這樣父母就不會頭疼了!
父母放手,讓孩子自由些,但得提前說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過多的詢問他們的成績和作業,這會讓孩子禁入逆反期。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家長得跟孩子講道理,讓他明白家長不會檢查他的作業,但寫的不好被批評是自己的問題,家長不會在管 -
12 # 葉克飛
有個調查,稱84%受訪家長會因陪孩子寫作業而頭疼。有人贊同,也有人說這是矯情,還有人說這是因為中國父母不像老外那般懂得陪伴子女,才將陪寫作業當成負擔。
其實事情哪有這麼簡單,這得從受訪家長的學生時代說起啊!
如今正在上小學的孩子,父母基本是70後和80後。這些陪孩子做作業時暴怒到心梗,咆哮聲連小區外面都能聽到的中年父母們,之所以對陪做作業如此不適應,完全是因為自己的成長經歷嘛。
在他們讀書時,面對的是應試教育,每天陷入昏天黑地的題海中。可他們痛恨填鴨,他們的父母卻不痛恨,因為起碼不耽誤上班和回家做飯。好不容易熬過學生歲月,等到自己的孩子讀書時,學校突然說要素質教育,每天四點就把孩子趕出校門,功課卻不見少。
如果你對孩子有一點點要求,不希望他基礎太差,就得好好陪著,把自己變成專業小學老師。也就是說,你小時候拼命做作業,人到中年拼命陪著孩子做作業。
換成你,你能適應嗎?
把陪孩子做作業的苦惱歸咎於不願陪伴孩子,顯然是低估了這一代年輕的父母。再說了,陪做作業哪裡算是什麼有效陪伴?
家長們的苦惱,明明來自與自己成長經歷完全相悖的不適應,還有“不陪不行”與“陪了也不行”的矛盾心理。
不陪當然不行,除非你對孩子沒有任何要求。你不能指望四點就已經放學的孩子能夠迅速掌握基礎知識,即使你再奉行快樂成長那一套,也應該知道基礎知識對於人生的重要性。所以,你必須得陪。
但陪了呢?你犧牲的是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使得親子關係陷入一場為作業而癲狂的狀態。你的壓力也會變成孩子的壓力,你的負面情緒也會影響孩子,形成惡性迴圈。雖然我們都知道,學習註定是辛苦的(千萬別相信快樂學習那一套,即使是歐美髮達國家,學霸和學渣也界限分明),但這種辛苦理應有樂在其中的自覺,有收穫的喜悅,而不是把整個家變成一個焦躁不安的火藥桶。
這個問題似乎無解,它的無解在於,我們的父母大多無法為孩子提供足夠寬鬆的空間,孩子也缺乏獨立成長的空間。而一旦我們對這一切選擇坐視和放任,以贏取所謂的空間時,社會又會讓我們付出更慘重的代價。陪做作業之苦,只是這一連串難關的第一步。
-
13 # 羅文益
在中國做人是比較累的一件事——包括小孩和大人。小孩吧,學校裡沒完沒了的比拼、作業負擔和升學壓力;大人吧,還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報這個班那個班,每天和孩子一起做作業,簡直是自己工作之外又新添了一份工作。
其實吧,按照我身邊的人的經驗,學的各種聲樂器材、練的書法舞蹈,在目前的條件下其實真的……沒什麼大用,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學校裡面的學習和升學,那些興趣,如果孩子不是真的感興趣,到了成人階段,這些東西差不多全部忘了。至於剩下的時間,還是讓孩子自由支配,出去玩兒玩兒,乃至於和爸爸媽媽一起打打主機遊戲,也能大大增加孩子乃至於整個家庭的幸福感。
而且,據我觀察,孩子進步的能量,在進入大學之前,似乎是“固定的”。啥意思呢?就是如果在一個孩子越早的時候就逼迫他學習,即便拿到了很好的成績,但是真的等到升學的時候,比如初三的中考,和高三的高考的時候,會發現,孩子一下子就跟洩了氣一樣,學習啥的完全提不起勁——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原來那些會玩的、調皮搗蛋的孩子開始在這個加壓的階段奮勇跟上,激流勇進,最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去了不錯的學校。
我自己就是如此,我在初三前,初一初二全都是在玩兒,學習一塌糊塗,數學物理常常不及格,即便是學習,也主要是學習語文。結果到了初三,我突然開始好好學習,好好做題,最後,竟然從落後生逐漸趕上,拿到了市中考狀元。
所以,沒必要在孩子早年太過於逼迫孩子去學習,從而消耗了孩子的能量。
-
14 # 法桐雨
其實這是一種習慣,你從一開始陪了,孩子就會產生依賴,你不在身邊他就不認真了,應該一開始就讓孩子自己寫,家長可以在一邊看書等等不要干擾孩子的寫作業過程,等到孩子寫完一次性再看也不遲。
-
15 # 瀟灑的小卷
作為一個雙寶媽媽,我來講述一下自己的心得。
今年,大寶從幼兒園託班升到了小班,開始了寫字、英語和閱讀的學習。每天下午放學,才4歲不到的孩子,就有寫數字和英語閱讀的作業要完成。每天老師會把作業發到微信群裡。
孩子爸爸忙工作,陪孩子寫作業的任務自然落到我的身上了。4歲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本坐不到那裡,但是因為群裡每天都有學生的作業展示,所以並不希望自己的寶貝落於人後,儘管他才四歲。
經歷過“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日子。
現在呢,我的寶貝回到家裡,我不提寫作業,他也會問我,媽媽今天要寫作業嗎?
我的心得就是給孩子養成習慣。
放學到家後,先給他半個小時去洗洗手,吃些東西,喝水,上廁所等磨蹭的事情,都在這回家後的半個小時內解決。
從坐到凳子上的一刻,到寫完作業為止,不許離開座位。多鼓勵孩子。我家孩子比較小,每次不想寫的時候,我就會對她講,寶寶寫完了,老師就會給你發個小紅花、會給你的作業本上畫個大蘋果、棒棒糖(老師批改作業的獎勵方式……),反正就是拿老師的獎勵鼓勵孩子,我們家孩子比較聽老師的話。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坐在旁邊,讀書或者做一些事情,但不要玩手機,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在玩。
基本上一段時間,孩子就養成放學後寫作業的習慣了。總之,調整好心態,不要吼孩子哦!
-
16 # 爆侃製造圈
這個調查結果也反映出現在的教育現狀,由於目前所學科目及知識點比以前多,而且難度增加,學生壓力大;家長陪孩子寫作業一方面是輔導,另一方面是督促檢查。
其實,輔導大可不必,要相信孩子自己能行,如果遇到難解的題目,家長可以在孩子要求下進行適當的輔導。以前的孩子大多都沒有家長陪寫作業,不也照樣學得很好;現在高中的部分作業,家長也不一定能輔導,還得靠孩子自己去思考。另外,督促檢查也就是參與學校教育,配合老師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這一點倒有些方法可循,可以在檢查作業中不斷糾錯,讓孩子學習進步。但也要以學生為主導,切勿本末倒置。做作業是學生自己應該主動去完成的事情,發現、認識、改正錯誤都應該是在學習中不斷去總結的。如果孩子不以做作業為重了,那我們有必要監督孩子回到正軌上來,這樣才能循序漸進的學習。
寫作業太累了要學會調節,做點輕鬆的事情休息片刻再回來,這樣也會提高寫作業的效率。
總之,家長陪孩子寫作業一定要明白是孩子在寫,我們要有耐心,培養孩子獨立寫作業的好習慣;也要學會為孩子減壓,遇到問題多鼓勵他們,作業過多要學會調節,平時孩子寫作業,我們就自己看書,互相進步!
-
17 # 有料家庭教育
但凡家有進入學習階段孩子的家長,應該都能理解輔導孩子的“苦”!
有時候我難以控制批評孩子磨蹭的時候,我公公在旁邊聽了都會說:“哎呀,我都受不了了呀~”有一次在樓下突然聽見一個媽媽對孩子大吼:“這個寫滿格了嗎,寫規範了嗎,能不能用眼睛看看,把這個擦了給我重寫.......”"橡皮能不能放在一個地方,找橡皮都花了10分鐘了,幾點才能寫完!"這聲音震耳欲聾,聽了讓人“膽顫心驚”,不仔細聽還以為是大人吵架。
其實父母這樣,他們也是不好受的,但是為什麼要互相折磨呢?
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幾點:1、整個社會和家長都太看重學習成績了,成績是評價家長和孩子的“最重要標準”。為了迎合社會的評價,提高成績是家長最迫切的需要,所以只要孩子有一點達不到“期望”,家長就容易發火。
2、然而,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有“毛病”是必然的,我和一些媽媽交流發現每個孩子在做作業時候或多或少有一些:比如沒有養成準備的習慣、準備磨蹭、沒有計劃,指一步做一步、不主動思考、老忘記知識點、反應慢、不會舉一反三、寫字速度慢、做作業過程中小動作太多等等。而這些對於在旁邊輔導的父母來說都是“導火線”。
3、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而很多家長本身上班就很累了,還要花時間在孩子輔導上,疲憊之後更容易發怒。
4、現在孩子學習的東西太多,目標太雜,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很大,所以容易做到很晚;而家長又希望孩子早點睡覺,所以就會更催促孩子快點完成。這個矛盾也加劇了“輔導作業”的痛苦。
怎麼辦?原因很多的,社會的、父母自身的、孩子身心發展特點的、學校和老師的,等等,需要我們理清思路,理性處理,比如:
1、家長需要自己處理好情緒,保持耐心,瞭解自己孩子的特點,客觀的設定期待,不要期待太高,超過孩子能力太多,一步步來。
3、把晚上要完成的事情按照重要性先後排序,重要的事情先做。
4、發現孩子寫作業過程中有哪些小毛病,一個個耐心改正,慢慢提高效率。
5、每一個進步都給孩子一個鼓勵,肯定他的努力,激勵孩子有動力進步。
-
18 # 歲月靜好如詩
1
看了這份調查,深切體會到中國陪讀家長艱辛和不易。
再看看陪讀陪讀家長們紛紛“曬”出陪讀的各種神吐槽,讓焦慮的家長們頃刻間找到了一大群為陪孩子寫作業而吼叫的“知音”。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每個父母都在釋放著陪讀的各種痛苦與焦灼,彷彿因為大家都有吼叫這樣的失控行為,這種行為就變得合理了似的。
但是,當我們對孩子吼過後,是否仔細考慮,陪讀、吼叫、最後氣得家長住院。最後對孩子的學習有什麼幫助嗎?
最後只能說明一點,對孩子的學習沒有一點幫助,反而讓孩子更厭學了。
2
我記得我兒子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也和網上說的這些家長一樣,只要一陪孩子寫作業,我的嗓子就啞了。
我還發現我陪在孩子身邊,限制了他獨立思考的能力,他一有不會的題就問我,根本一點也不動動腦子仔細想一想。
我呢要是心情好了也就隨口告訴他了。大家看似都省事。要是心情不好了,一看這麼簡單的題你都不會,火噌地就起來了,最後免不了搞得雞飛狗跳。
我總結了一下我們吼孩子的原因,也不外乎這樣幾條:
第一、學習習慣不好,寫作業速度慢,邊寫邊玩。
第二、粗心大意,屢教不改。不能獨立完成作業。
既然找到了原因,那我就一條一條地解決。
針對第一條,學習習慣不好,寫作業速度慢,邊寫邊玩。
我也和受訪家長一樣的心情,認為陪孩子寫作業主要是為了監督孩子,免得他分心邊寫邊玩,必要時進行輔導。那麼我們就先弄明白一點,你以為有你的監督,孩子寫作業就快了嗎?他就不會邊寫邊玩了嗎?孩子的心裡早已經把寫作業當成給家長寫了。他哪還有什麼學習的積極性。
你的作業你做主。你可以選擇先寫作業,寫完作業可以看一個小時電視,或出去玩一個小時。
但假如晚上超過8點半還沒寫完作業,那就只能取消看電視或出去玩的那一小時了。因為晚上9點半就該睡覺了。
也可以選擇先看電視一個小時或出現玩一個小時,回來再寫作業,但假如超過晚上9點半還沒寫完作業,也不準再寫了,至於完成作業挨老師訓的後果也只能由自己承擔了。
從那以後,兒子再也沒讓我催著寫過作業。他每天5點半放學回來,總是馬上就寫作業,有時吃晚飯前就把作業寫完了,晚飯後就可以暢快地出去玩一個小時了,或是看一個小時電視。
很多時候孩子都把寫作業當成給父母寫的了,甚至有的父母在孩子寫完作業後還會給孩子再加點自己佈置的作業,那樣孩子當然不會著急寫了,反正寫完也不能出去玩,還不如邊寫邊玩,兩不耽誤。
我的宗旨是訂了制度父母孩子和就都要遵守,只要孩子按時完成作業,就絕不苛扣孩子玩的時間。
父母儘量不加自己佈置的作業。就算要加,也要和孩子提前商量好達成協議,絕不等孩子好不容易寫完作業了,又毀約加作業,失信於孩子一次,以後再說什麼話就都沒有說服力了。
針對第二條,粗心大意,屢教不改。不能獨立完成作業。
可能男孩子都有點粗心大意,以前兒子寫完作業馬上扔給我,好象檢查作業的活就是我的,錯不錯和他沒關係了。
後來我故意有幾次不給他檢查出錯來,第二天放學回來,兒子耷拉著臉埋怨我半天,嫌我沒給他檢查出錯來。
我誠懇地給兒子道歉:“對不起啊,真不是故意的,沒檢查出來,可能是媽媽水平有限。由此更進一步說明檢查作業這事,交給誰也不如交給自己。”
接著我就給兒子提建議,下次他寫完了作業自己先檢查一遍,然後再交給我。
兒子有了前幾次的教訓,不再盲目相信我,每次都是自己先好好檢查一遍,再給我。後來隨著兒子上了小學高年級,我就逐漸退出了給兒子檢查作業的舞臺。
我告訴兒子,你學得越來越高深,我都不懂了。你都比媽媽懂得多了。兒子漸漸在我的不懂中,學會了獨立完成作業,也改掉了粗心大意的毛病。
記得網上有篇文章說:學校和課堂是允許孩子犯錯誤的地方,犯錯誤是孩子的權利。錯誤是學生走向成熟的印記,是學生探求真理的標誌。
經過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我和兒子再也沒有因為陪寫作業的問題搞得雞飛狗跳。親子關係也變得其樂融融。
3
每個家長都要明白: “愛是持久的忍耐”,教育是慢的藝術,多點耐心教育。
中國臺灣作家龍應臺溫柔地說一句:“孩子你慢慢來”,是不是比家長們各種嗚嗷喊叫更有號召力。
-
19 # 也說教育
這一結果充分證明了中國人在“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思想觀念根深蒂固!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從家長的角度來講,自然不言而喻,哪個家長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除了在學校統一接受老師教導之後,到家肯定要鞏固練習,溫故而知新,而且在學校接受的都是同一個知識點,誰比誰優秀就看放學後的努力了。所以家長們卯足了勁“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雖然這個作業讓家長們苦不堪言,因為很多知識點都是提前佈置作業,孩子必須要靠家長的輔導才能夠完成。
再來說老師。老師們也是各自班級之間,各個學校之間相互趕超。同樣的內容同樣的學習時間,除了老師的教學方法之外,學生的接受程度不同以外,要想比別人更優秀,就只能在課餘時間做文章。現在國家又大力提倡不讓補課,那讓學生“勤能補拙”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家長輔導。因此各大學校老師都會在課後給孩子們佈置完作業,再加上一條:家長陪同完成!
-
20 # 七思秒想
這個結果不只是家長頭疼,孩子更頭疼。今天必須先心疼一下孩子。
我家孩子的第一反應:“是啊,當媽的是不容易。當孩子的容易嗎?白天在學校已經學啊學,寫啊寫,該批評的老師的批評了,回家來還要被老媽吼,孩子多可憐啊”
雖然我家孩子上大學了,但我覺得他的思考更能觸動人,也許就是很多小朋友想說又沒有說出來的話呢。
一、社會輿論都在放大家長的痛,有誰理解過孩子的痛?
~ 孩子被作業纏身,很少遊戲和運動的時間
~ 孩子在學校被老師管,在家裡被父母催,不許有自主自由的安排
~ 孩子才一年級,奧數英語口語語文分級閱讀就排滿了課外班,還不算琴棋書畫
~ 孩子才三年級,奧數題是上過大學的父母都不一定會的。剛做完一星題,馬上又來了二星題
……
二、父母都喊陪讀頭疼,想過什麼實質性的改變嗎?
~ 孩子寫作業慢,你有沒有教過他時間安排,有沒有培養過他的執行力?
~ 孩子不會寫,你給他留思考的時間了麼?父母以自己三四十歲的心智和理解給孩子講題,認識到孩子的理解能力了嗎?
~ 當孩子馬虎的時候,父母除了說“又不認真”,給改善馬虎的建議了嗎?別說“你認真點”這種沒用的建議
……
我也是一個媽媽,也曾每晚陪孩子寫作業,自認幾乎沒有吼過娃。分享兩招:
1、每當覺得孩子不夠好,想生氣的時候,想想自己要是他,能做的比他好嗎?這樣一想,氣焰就消了一大半。你不生氣,心平氣和的和孩子說話,孩子能聽進去。
2、當孩子真的遇到困難的時候,給出可靠的指導方案而不是籠統的說教。
再比如粗心,也從來不籠統的說“你看你不細心,讓你認真你不認真”這類,都是說,”計算錯了,跳步計算了?用草稿紙就不會錯了“,“漏了單位了?把千米這個單位重重的畫上一筆,記它黑賬”,諸如此類。孩子開開心心拿著方案照辦了,慢慢的粗心幾乎絕跡了。
至於磨蹭,因為從小就時間觀念比較強,每天回來先寫作業再玩,而且家裡的原則也非常清楚,寫完作業剩下時間就是你自己的,自由安排,從來不對孩子得寸進尺,再加要求,所以孩子倒是幾乎不磨蹭。
最後,總結一下,1)父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換位思考;2)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情緒爆發;3)從根本上培養好習慣,制定規則。做到這三點,大約陪娃寫作業就不頭疼了。
回覆列表
怎麼說呢,首先每個家長都不單單隻有陪娃寫作業這一件事,天沒亮就開始,起床做飯,叫娃起床,送娃,繁忙工作一直持續到夜裡,陪娃做作業,那是把一干家務撂在一邊,正襟危坐,揹負使命的坐在那裡啊。其實多半已經很勞累了。除非娃每天拿出小紅花,一百分試卷,想讓你露出慈祥笑臉就已經不容易了。更何況現在的作業題目難度,深度廣度家長需要參與度之高已經非當年所比。家長感覺壓力大是很自然的。再者現在最流行的不要娃輸在起跑線上,並不是什麼危言聳聽,作為家長當然希望為孩子提供自己最大的助力。畢竟自己不是比爾蓋茨,沒有家財萬貫,既沒有超強大腦讓娃繼承,更談不上豐厚的財力物力人脈為娃鋪一條坦途,有的只有從小受到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尊尊教誨。所以累並堅持著,在孩子還需要自己,在自己還能陪伴時,儘自己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