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石頭磊子

    一個是廟號,一個是諡號。別搞混了,楊廣,廟號:隋世祖,諡號:隋煬帝;李世民,廟號:唐太宗,諡號:唐文帝。稱呼已故皇帝時,有時他諡號比較讓人熟知,就稱呼諡號,例如隋煬帝楊廣,有時廟號比較讓人熟知,就稱呼廟號,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有時年號比較出名,就稱呼年號,比如康熙皇帝玄燁。

  • 2 # 致良人大都督

    這是有廟號和諡號的區別的。諡號始於西周是用來概括一個人物生平的。廟號則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是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通常是xx祖、xx宗。例如“隋煬帝”屬於諡號,其廟號為隋世祖。至於帝和宗只是廟號和諡號的區別在於廟號是古代帝王死後供奉牌位上的名號,諡號則是古代帝王死後由後人根據其生前的政績來追封的。

  • 3 # 睥睨千秋

    古代對已逝的皇帝,可以稱諡號、廟號、年號、尊號。

    具體說,隋以前,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要有成就的才有廟號,如劉邦是漢太祖,劉秀是漢世祖;而且皇帝的諡號比較短,所以多數稱“諡號”,如漢高帝、漢文帝、漢武帝、隋文帝。

    唐以後,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而且諡號逐漸變長,如李淵諡號太武皇帝,廟號高祖,尊號(加諡)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世民(加)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廟號太宗。唐宋皇帝多稱廟號,即××祖,××宗。隋以前,一個朝代只有一個祖,隋朝開始有多個祖,如隋高祖楊堅,隋世祖楊廣,唐太祖李虎,唐高祖李淵;清太祖努爾哈赤,清世祖福臨,清聖祖玄燁。

    明清皇帝一般只有一個年號(年號起源於漢武帝),只有明英宗兩次為帝有兩個年號,故明清皇帝一般稱年號,如“永樂”皇帝明成祖朱棣,“康熙”帝清聖祖玄燁。

    秦始皇比較特殊,沒有廟號和諡號。

  • 4 # 中孚鑑

    稱為帝的,比如漢文帝、漢武帝、漢宣帝、隋文帝、隋煬帝等,是諡號。而稱為祖或宗的,比如唐高祖、唐太宗、唐中宗、唐德宗、宋太祖、宋太宗、明太祖、明神宗等,是廟號。還有一種是年號,比如貞觀、開元、洪武等。

    那為什麼隋煬帝之前皇帝多稱“帝”,之後的皇帝多稱“宗”呢?

    因為稱“帝”的,比如漢文帝、隋煬帝這是諡號。諡號在古代不僅皇帝可以擁有,其他的比如皇后、諸侯大臣等一些社會地位頗高的人都可以擁有。諡號是在他們去世後,朝廷對他們生前的功過是非進行評定,所給予的稱號。也就是對他們生前進行蓋棺定論,朝廷給予的稱號。

    諡號在秦朝以前已經有了,諡號的字數長短不定,有的一兩個字,有的多達一二十個字。

    在唐朝之前,諡號的評定使用非常嚴謹,特別是漢朝。本來在秦始皇時,因為他覺得諡號是臣議君、子議父,認為如此不妥,於是就不用諡號,而劉邦建立漢朝後,又開始使用諡號。那時諡號的使用非常嚴謹。

    比如皇帝,是根據他生前的功過是非所評定的,該是褒諡就是褒諡,該是平諡就是平諡,該是貶諡就是貶諡。那時是透過諡號就可以看出他的功過是非和能力。

    比如諡號中的文武明宣等,以漢朝為例,如漢文帝、漢武帝、漢明帝、漢宣帝,這些都褒諡美諡。

    而諡號中的惠諡,就是平諡。意思就是沒有大功也沒有大過,是平庸的。而貶諡比如厲、靈、煬則是貶諡。

    諡號的使用也是有規定的使用原則的,比如文諡意思就是有才能、道德博厚的品德。煬諡意思是好內遠禮。厲諡是暴曼無親、殺戮無辜。

    但是到了隋朝之後,因為諡號是後來的新君對之前的皇帝進行評定,多數情況下都是子繼父位,所以就對之前的皇帝所評定的諡號都是美諡褒諡,諡號出現了亂用濫用,如此就不能透過諡號看出其本人生前的功過。

    所以從隋朝之後,為了方便看出功過是非,就多稱為廟號,廟號也就取代了諡號成了蓋棺定論的評定。故而隋煬帝之前多少稱“帝”,之後多少稱“祖”或“宗”。

    當然廟號在隋朝之前就已經有了,在商朝的時候廟號就已經設立了。而周朝滅商後,周朝沒有延用廟號,而是用的諡號,所以周朝的君王是有諡號,而不用廟號。而秦始皇因為覺得諡號、廟號都是臣議君、子議父,所以不僅沒有使用諡號,也沒有使用廟號。

    直到漢朝的時候,才有開始使用廟號,唐朝之前的皇帝多是有諡號,但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廟號,只是從唐朝時,皇帝才都有了廟號。

    在漢朝,不僅諡號的使用非常嚴謹,並且廟號的使用也非常嚴謹慎重,西漢皇帝都有諡號,但是對於廟號,不是有大功大德的皇帝,是不能擁有廟號的。

    比如西漢皇帝中,只有四位皇帝是經過東漢劉秀確認後能擁有廟號的。他們是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太宗漢文帝劉恆、世宗漢武帝劉徹、中宗漢宣帝劉詢。就連文景之治中的漢景帝都沒有廟號。東漢的皇帝中只有三人有廟號,是東漢開國皇帝世祖光武帝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

    兩漢其它的皇帝雖然也曾有過廟號。但因為功績不夠而取消了廟號。可見漢朝對廟號使用的慎重。

    因為唐朝開始廟號取代了諡號的蓋棺定論的作為,所以唐朝開始的皇帝都有了廟號,而相對於開國皇帝而言,有的稱為高祖、有的稱為太祖,比如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是因為創立基業的為太,功高的為高。還有世代祭祀的為世,中興之君為中。同時對於稱祖、稱宗的規制,是根據“祖有功而宗有德。”

    諡號有褒諡、平諡、貶諡,廟號同樣也有褒貶的意思。比如建立基業是太祖、高祖,比如唐高祖、宋太祖。而發揚光大的是太宗,比如唐太宗、宋太宗。

    而世祖、聖祖、成祖則是又打了一次天下,比如劉秀、康熙、朱棣。其它的仁宗、孝宗、睿宗則是代表仁愛孝順。聖宗是中興之主。哲宗、顯宗是守成之主。

    肅宗是想中興卻沒有成功。憲宗、宣宗有功有過。寧宗懦弱。高宗是由盛到衰。

    而玄宗、真宗、理宗則是喜歡玄虛。文宗文弱。武宗好武力。順宗是過度之君。穆宗、光宗則是在位時間短又沒有大的作為。熹宗昏庸。而哀宗、思宗則是悲哀的亡國之君。

  • 5 # 隨手談詩

    這個問題關係到諡號和廟號,一兩句話還真是說不清楚,我儘量採用最簡潔的語言來說,如有不對的地方還請指正。

    我們對古代皇帝的稱呼,真是五花八門,有些稱諡號,比如漢武帝;有些稱廟號比如唐太宗;除此之外還有個年號,清朝皇帝一般就稱年號,比如康熙。

    那麼,諡號、廟號、年號,這三種不同的號,各有什麼意義呢?

    諡號

    諡號起源於西周時代,分為三種類型,褒義的、貶義的、中性的,其中中性的一般帶有同情色彩。

    簡單來說,諡號就是對一個歷史人物的蓋棺定論。但是一個歷史人物,一生中會做許許多多的事,真要評價,恐怕一本書也不夠,所以古代中國就發明了“諡號”,用以概括一個人的一生。

    諡號在古代是非常重要而且具有意義的,而且使用範圍非常廣,一般來說皇帝、皇后、妃子、諸侯、大臣,禮官都會根據他的生平,給出一個評價,確定一個諡號。另外還有比較有社會地位的人,用現在話來說就是編制外的人,他們去世後親友或者門生也會給其加一個諡號,這屬於私諡。

    在古代,諡號不是隨隨便便確定的,像皇帝死後,追加諡號必須要有繼位者參與,亡國皇帝就有下一個朝代來定,比如崇禎皇帝的諡“莊烈帝”,就是由清朝給追加的。

    諡號有一套成熟的準則規範,稱為“諡法”,一開始純為表彰性質,沒有惡諡,畢竟中國人講究死者為大,但是遭不住有些人一生都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最後終於把自己作死了,這樣的人你想表彰都覺得對不起天地良心,於是逐漸就形成了一些貶義的諡號。

    一開始,諡號都是一個字,後來慢慢發展,就變成了一長串,這要歸功於武則天,這個臭美的女人,開創了用褒義詞堆砌諡號的先例,自此以後,諡號從客觀評價變成了一味讚美,武則天的諡號是“則天大聖皇帝”,這還算好,到了清朝,諡號一度達到了22字之多,前面我說了崇禎皇帝追諡“莊烈帝”,其實全諡是“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簡直嚇人。

    所以在後世,人們對諡號比較簡單的皇帝就以諡號稱,比如漢武帝、隋煬帝,後來諡號變長了,稱呼起來不方便,就以廟號稱了,這個在後文說明。

    舉個例子

    我們用“武”這個諡號舉個例子,由於諡法歷代都有變化,這裡以採用明代的標準:

    克定禍亂、保大定功、威強敵德、剛強直禮、剛強以順、闢德斥境、折衝禦侮、刑民克服

    以上這些功德,都配得上武諡,比如漢武帝,他擊潰匈奴、開拓西域、征服朝鮮等等功績,稱得上克定禍亂、保大定功,所以諡武。

    值得注意的是,漢武帝諡號全稱是“孝武皇帝”,這是因為漢朝以孝治天下,所以自漢惠帝起,所有漢朝皇帝的諡號都有孝。

    廟號

    廟號是皇帝在廟宇中被供奉所使用的稱號,因為中國人講究祭祀祖先,所以有了廟號,起源於商朝,但是在隋朝以前,並不是所有皇帝都配擁有廟號的。

    前文說了,諡號後來發展成了一味的讚美,廟號逐漸取代了諡號蓋棺定論的作用,這也是在唐朝以後,當然還是武則天同志的功勞,所以唐朝之後的皇帝,人們都稱XX祖、XX宗。

    像我們熟悉的漢高祖、唐太宗、宋仁宗等,這就是廟號,特別說明一下,漢高祖劉邦正規的廟號是漢太祖,這裡不展開說各種原因了。

    在稱呼上,有時候需要廟號、諡號連稱,這就必須要廟號在前,諡號在後,比如漢武帝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那麼全稱就應該是“世宗孝武皇帝”。

    繼續舉例子

    一個朝代的廟號,從高祖(太祖)開始,開國皇帝稱高祖,往前有始祖、太祖、烈祖,這屬於追加先人的廟號,新朝王莽開創性地追加了自己的“祖先”皇帝為太初祖。

    往後常用的按照順序一般是太宗、世宗、高宗、仁宗、神宗等,南宋屬於北宋王朝的延續,所以南宋第一個皇帝稱高宗、而不稱祖。

    廟號選字雖然不依諡法來定,但諡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高宗一般是一個王朝中衰的開始,宋高宗、清高宗都是王朝興起到衰敗的起點;仁宗就是說一個皇帝仁義,神宗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廟號,可以說譭譽參半,甚至說是明褒實貶,像宋神宗、明神宗都是這樣的皇帝;武宗偏好武力、玄宗瞎比亂搞等等。

    年號

    年號是一種紀年方式,比如說康熙二十年,實際上就是現在的公元1681年。

    年號是漢武帝首創的,年號“建元”,同時,年號並不是固定的,一般國家遇到大事,皇帝都會改年號來求個平安,我們熟悉的唐玄宗李隆基,一開始年號先天,後來改為開元,最後又改為天寶。

    到明清時代,皇帝們就不愛改年號玩兒了,所以人們在對明清兩代皇帝的稱呼上,一般就用年號,比如康熙皇帝、乾隆皇帝。

    辛亥革命後,廢除年號,改用民國紀年,我們常聽到的“民國XX年”,不是年號紀年。新中國成立後,採用了國際通用的公元紀年。

    捎帶提一嘴,古代中國周圍的很多國家,受中國影響都採用年號紀年,比如越南、日本、朝鮮等。日本如今依然採用年號紀年,而朝鮮採用自己本國的紀年方式,稱為主體紀念。

  • 6 # 不負人不負己

    帝是諡號,祖、宗則是廟號!

    廟號和諡號早在商朝就已經有了。

    商朝滅亡後,周朝沒有延用商朝的廟號制度,只是繼續發展了商朝的諡號制度,所以周朝君主有諡號而無廟號。

    始皇帝則是廢除了廟號!

    在西漢,廟號的選取是十分嚴謹的,擁有廟號的君主無一不是明君聖主。

    西漢一朝,擁有廟號的皇帝僅有四個;

    高祖劉邦(廟號太祖),立漢家萬世不拔之基業。

    文帝劉恆(廟號太宗),與其子景帝創立了文景之治。

    武帝劉徹(廟號世宗),北卻匈奴,南服百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中國歷史上跟始皇帝一般的人物,是後世帝王的啟蒙老師。

    宣帝劉詢(廟號中宗),中興之主,設立西域都護府。“漢之號令班西域矣!”

    西漢對於廟號的管控極為嚴格,且廟號的特殊性只有後代君主,才能為先人設廟供奉!所以古代很多亡國之君是沒有廟號的。

    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為彰顯皇權的特殊性,東漢以後的皇帝大多都有廟號。

    不過到了東漢王朝末期,漢獻帝取消了東漢大多數皇帝的廟號,僅保留了光武帝(世祖),漢明帝(顯宗),漢章帝的廟號(肅宗)。(漢景帝都沒廟號,東漢後期的這些皇帝確實有點不配,例如漢桓帝)

    古者天子廟號,祖有功宗有德,始自三代,迄於兩漢,明實相允,今古共傳

    自三國時代,廟號其實已經不是聖君明主的專屬了,不要臉的帝王太多了,一抓一大把。阿貓阿狗都是!廟號已經失去了它原本高冷又不可攀的味道!

    因為沒有廟號的人太多,所以我們後世人都是以諡號代稱!

    漢文帝諡號:孝文皇帝。漢景帝諡號:孝景皇帝

    那新的問題出現了,為什麼唐朝之後的皇帝,我們不用諡號稱呼了呢?改用廟號呢?

    因為臭不要臉的人變多了,到了唐朝之後,帝王的諡號越來越長,且都是美諡。有點好字好詞,都一個勁的往已故皇帝的身上加。結果導致諡號又長又臭

  • 7 # 陌上雲白

    這還不都是武則天給鬧得嘛。

    “蓋棺定論”這個東西,自古有之。從商代就已經有了。在商代的時候,老帝王去世後,新帝王都會建個廟來祭祀,但廟多了就容易不知道誰是誰了,於是,每個廟就都有了名字,這就是“廟號”。廟的名字能亂取嗎?答案當然是不能,因此,有了一套嚴格的規定,比如,打天下的稱“祖”,坐天下的稱“宗”,第一個稱“太”,繼續打天下的稱“世”等等。

    到了周朝以後,這套制度被棄用了,而是完善了另一套蓋棺定論的制度,那就是“諡法”制度。因為周公覺得,“廟號”不能完整的提現一個帝王的功過是非,但“諡號”卻可以更準確的表達。於是,從周朝開始,採用國名+諡號+爵位的稱呼。比如周武王,晉文公,蔡桓侯等等。

    而到了漢朝的時候,兩個制度又變了,變的以諡號為主,只有那些大功業,大政績的皇帝才能配享廟號和單獨建家廟祭祀。於是,才有了西漢歷時210年,15個皇帝,只有四個皇帝有廟號(高祖,太宗(漢文帝),世宗(漢武帝),中宗(漢宣帝)),其他的即使曾經有過,也被廢了,比如漢元宗(漢平帝)。東漢的情況也是如此。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天下一片混亂,同時混亂的還有廟號。當幾天皇帝做幾天王的都有廟號,而且還大肆追封自己的列祖列宗。這種混亂的局面一直持續到隋朝建立。在這一段混亂的時代,通常只用諡號來稱呼帝王,而不用廟號了。因為,實在是太亂了。隋朝依舊是諡號和廟號共用的制度。

    到了唐朝,武則天之前,也是沿用之前的兩種制度,而武則天當了皇帝以後,情況就有點不一樣了,具體來說就是從武則天開始,諡號的字數不但以看得見的速度猛增,而且,用字越來越浮誇,越來越不靠譜了。諡號從蓋棺定論的作用變成了給祖宗吹牛逼。這樣一來,後世就再也沒辦法稱呼諡號了,而只能稱呼廟號了。自唐朝以後,廟號取代諡號,成了另類的蓋棺定論。從唐朝以後,不僅這些皇帝的諡號字數猛增,內容浮誇,包括那些古代聖賢,神話人物,宗教領袖等的封號的字數也在猛增。

    基於這個原因,史學界對唐朝以前的皇帝都稱諡號,而對唐朝以後的皇帝,比如這位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的就是唐玄宗,從字數上來看,根本沒有稱呼諡號的可能,他們又不是外國人,也只能稱呼廟號了。

    到了明清兩朝時,情況又有點不一樣了。因為這兩個朝代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一個皇帝一生只用一個年號。因此,受民間曲藝迅速發展的影響,人們也用年號來代表皇帝,所以才有了明朝的洪武帝,永樂帝,正德皇帝,嘉靖帝,崇禎帝等等以及清朝的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等稱呼了。以至於很多人都只知道皇帝的年號,而忘了他的諡號和廟號了。比如這位諡號為“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的就是大清朝的愛新覺羅·玄燁,廟號清聖祖的康熙帝。

    最後,無論是稱呼諡號或者廟號,都是今人對古人,後世對前朝的稱呼。在當朝的話,是要避諱的 ,否則就是“大不敬”。會掉腦袋的那種。

  • 8 # 小祁說歷史

    隋煬帝是楊廣的諡號,唐太宗是李世民的廟號! (唐太宗李世民)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是自唐高祖李淵以後多稱“祖”或者“宗”,即以廟號相稱,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宋太祖趙匡胤,元世祖忽必烈等等,而唐高祖李淵以前的皇帝則以諡號相稱,比如說漢武帝劉徹,晉武帝司馬炎,隋文帝楊堅等等。但是事實上到了明朝及以後,又開始以年號相稱,比如永樂皇帝朱棣,萬曆皇帝朱翊鈞,康熙皇帝玄燁,這些都是他們的年號。

    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諡號,廟號,年號。

    諡號制度源於西周。諡號是對死去的帝王,嬪妃,諸侯,大臣或者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期生平事蹟進行評定的,或褒或貶或平,比如文,武,明,睿,莊,這些屬於褒諡;歷,靈,煬都是貶諡,甚至是惡諡;愍,懷,思,這些屬於平諡。

    廟號制度則更為久遠,始於商朝。目的是對那些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後代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追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起初廟號只有四種:創基立業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興者曰“中”。另外再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祖或宗的稱號,由此形成了“太祖”,“太宗”,“世宗”,“中宗”這些廟號。隋朝以前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的,廟號的評定標準極為嚴格。比如西漢十二帝只有四位皇帝有廟號,分別為漢太祖劉邦,漢太宗劉恆,漢世宗劉徹,漢中宗劉詢。需要注意的是,廟號是隻有皇帝才有的,這個不同於諡號。

    年號則是中國封建王朝為了紀年而採用的一種名號,始於西漢漢武帝時期。因此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也就是漢武帝的年號“建元”。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者各種大事就會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少則一個,多則十多個。年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誌,稱為“奉正朔”。如果一個政權使用另一個政權的年號,則被認為是藩屬,臣服的標誌之一。

    (隋煬帝楊廣)

    瞭解了這些,就讓我們回到最開始的問題。事實上,中國皇帝的稱呼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一,獨一檔的秦朝。自親王嬴政掃六合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兼採三皇五帝的稱號,才有了皇帝一詞。因為秦始皇認為廟號和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因此秦朝是沒有諡號和廟號的。嬴政自稱始皇帝,後世子孫代代相承,遞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直至萬世!這也就是秦始皇和秦二世的稱呼來源。

    二,西漢至隋朝。西漢繼承了商周時期的諡號和廟號制度,這期間,對於廟號的評定比較慎重也比較嚴格,因此只有少數皇帝才有廟號。因此在這期間,多以諡號來稱呼,比如,漢武帝劉徹,魏文帝曹丕。

    三,唐朝至元朝。從唐高祖李淵開始,諡號不斷加長,最長的諡號竟然達到了27個字,而同時廟號的標準開始放開,幾乎每個皇帝都有了廟號。因此在這期間,稱呼諡號已經不再合適,而開始以廟號相稱。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

    四,明朝至清朝。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皇帝開始實行一帝一號制,即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例外的是明英宗朱祁鎮,他因為兩次當皇帝,因此有兩個年號。因此在這期間,多以年號來稱呼皇帝。比如永樂皇帝朱棣,乾隆皇帝弘曆。

  • 9 # 公子皇鋣

    這個問題牽扯到一個知識點,那就是帝王的廟號和諡號。

    廟號是皇帝被供奉於廟中時稱呼的名號,廟號一般會有太祖、太宗、世祖、世宗等等,唐太宗就屬於廟號一類的稱呼。諡號是對死去帝王的一生進行評定後給予的或褒或貶的稱號,一般是文帝、武帝、宣帝等等,隋煬帝是這一類稱呼。為什麼我們稱呼隋煬帝之前的皇帝大部分稱諡號,而之後大部分皇帝大都稱廟號?這主要是隋朝以後廟號氾濫和諡號過長造成的。

    隋朝之前,朝廷對於給過世的帝王上廟號是很慎重的,尤其是兩漢以前,嚴格安照設立廟號的初衷,只給大功勞的皇帝尊廟號,其中西漢十二帝只有四個皇帝有廟號,連漢景帝都沒有廟號,因此後世為了尊稱這些皇帝又不至於弄混,就稱呼他們的諡號,畢竟諡號從那時候就是每個皇帝都有。至於到了隋唐及以後,首先是廟號開始氾濫,每個皇帝都有後人為他們上廟號。與此同時,皇家後人不要臉的一點開始發揮,給自己先輩不斷的追加美諡,導致這些皇帝的諡號越來越長,比如李世民的“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不僅稱呼起來不方便,而且在當朝說錯了可是大不敬的罪過,這時候大家就發現廟號稱呼起來更方便,於是自此以後開始以廟號稱呼這些帝王們。當然到了明清時期又出現了皇帝一個年號用一輩子的情況,而且年號更容易被大家熟記,於是明清時期皇帝大部分被大家以年號稱呼,比如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等。

    瞭解這些小知識,你會發現古人也很有意思的,多多關注皇鋣,為你介紹更多!

  • 10 # 我不愛吃發麵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在隋之前,皇帝多稱“XX帝”,如隋煬帝、漢文帝、晉武帝等,而唐之後,皇帝多稱“宗”,如唐太宗,宋仁宗、明英宗等。到了清朝,乾脆連“宗”都少叫了,直接叫年號,如康熙、乾隆等。這是為什麼呢?這其實是中國廟號和諡號發展帶來的影響。

    隋之前,皇帝多稱“XX帝”,其實叫的都是諡號,而叫“XX宗”的,大多叫的是廟號。

    那什麼是諡號,什麼是廟號呢?

    廟號始於殷代,是指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的名號。一般開國的帝王都稱祖,其後稱宗,不過也有例外,功業卓著的二代帝王也可能被稱為祖,比如“明成祖”和康熙“清聖祖”。

    諡號則比較普遍,除了皇帝,一般的王公大臣都可以有,比如古代文人死後能被諡為“文正”是無上的榮耀,范仲淹、司馬光、曾國藩等,都得過這個諡號。漢代皇帝諡號比較短,比如漢文帝諡號為“孝文”、漢武帝諡號是“孝武”,所以我們一般稱他們為漢文帝和漢武帝。

    所以,我們稱的“XX帝”,就是在叫他們的諡號,而稱“XX宗”的,就是在叫這個皇帝的廟號。那麼為什麼隋之前都叫諡號,唐之後都叫廟號呢?

    這個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之前不是每個帝王都有廟號

    如在漢代,被承認的有廟號的皇帝只有劉邦、文帝劉恆、武帝劉徹及宣帝劉詢等幾個人,像漢景帝都沒有廟號。所以要叫廟號,難免有些會叫不上來。而諡號每個皇帝都有,所以叫諡號比較方便。

    這裡順便一提,其實劉邦我們後世都稱之為漢高祖,其實這是誤讀,劉邦的廟號是漢太祖,他的諡號是高,所以,正確的叫法應該是漢太祖或漢高帝,而叫他為漢高祖,這其實是《史記》上的誤讀,司馬遷把劉邦的諡號和廟號一混,把太祖高皇帝簡化成了高祖,就有了高祖這個稱呼,後世也就隨他錯了。

    而後世的王朝每個皇帝都有廟號。所以叫廟號也就不會有人叫不上來了。第二,唐代之後,諡號變長,稱呼不方便

    隋煬帝楊廣及其之前,諡號都還是比較短,但是到了唐太宗李世民這裡,諡號就開始變長了,開始李世民的諡號是文皇帝,後來是文武聖皇帝,再後來是文武大聖皇帝,最後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我們總不能叫李世民為唐文武大聖大廣孝帝吧?所以後世一般只叫他廟號太宗,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後皇帝的諡號都很長,像清太祖努爾哈赤,他的諡號是“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除了最強大腦,估計也沒幾個人記得住。

    其實叫廟號一般也只到明朝,清朝皇帝一般也不叫他們廟號,而是叫年號。

    這是因為,以前的皇帝經常變更年號,發生了什麼大事就變一次年號。到了後來,年號逐漸穩定,明朝大多數皇帝只有一個年號,除了明英宗,因為他兩次登基,

  • 11 # 西府趙王爺

    這是一個歷史小常識!

    這裡是所說的“帝”與“宗”其實就是一個諡號與廟號的區別。

    稱“帝”是按照諡號來的,比如漢景帝、漢武帝、隋文帝等等,其中景、武、文這些都是諡號。

    所謂諡號,乃是人死後,由別人對於其一生功過做的一個總結性的評價,起到的是一個蓋棺定論的作用。所以不同的諡號,代表著不同意義,有好壞褒貶之分。

    前面所說的景、武、文這些這些都是褒諡,也稱上諡;比如文代表道德博厚,勤學好問;武則代表開疆拓土,平定禍亂等等。

    而像什麼厲、煬、幽這些都是下諡,這個從其匹配的帝王就能看得出來,周厲王、周幽王、隋煬帝等等。

    關於此有著專門的諡法規定,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查一查!

    而以諡號稱呼帝王,在歷史學界比較常見,因為自西周時期,基本上每位帝王都有諡號,只有秦朝時例外。當時秦始皇認為這樣會造成“子議父、臣議君”的混亂,故將其廢掉,直到漢朝才重新啟用。

    而且諡號比較簡單,往往都是單字,便於記錄和稱呼!

    但是到了唐代,諡號逐漸變了味道!安歇評諡號的大臣帝王們為了表達對先皇的尊敬,一般都不在用下諡,全都是上諡。

    而且歷代帝王為了表示尊敬還會對其會加“諡”,所有的好字眼兒就往上堆。到了明朝,皇帝的諡號已經固定在了十七字,比如天啟皇帝就是“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

    這不僅起不到蓋棺定論的作用,而且書寫和稱呼都非常費勁兒。

    於是大家開始改用廟號稱呼!

    這個廟號就是古代帝王在太廟排位上的稱呼!

    這個廟號原本是挺嚴格的,不是每個皇帝都有的,需要帝王有大功德,這樣才值得供奉嘛!

    像西漢一朝,有廟號的就僅四位(漢高祖、漢文帝、漢武帝、漢宣帝)。

    但是到了唐代,廟號已經氾濫,每位皇帝都有廟號。

    所以本著怎麼簡單怎麼來的原則,廟號便成為了後世稱呼皇帝的常用。

    其和諡號一樣,也有著蓋棺定論的作用,也有好壞之分。

    比如仁宗、孝宗、睿宗這些表示賢能;憲宗、宣宗、景宗這些則代表有功有過,穆宗、光宗即在位時間短,死得早。

    不過到了明清時期,這個廟號也逐漸被淘汰了!

    因為當時皇帝的年號基本單一化,即一個皇帝就一個年號。這個比廟號更加容易區分辨別。所以我們在稱呼明清時期的皇帝時大都以年號相稱。

    比如嘉靖、崇禎、康熙、乾隆。

    當然,官方上還是要以廟號相稱的,萬曆是明神宗皇帝,康熙是清聖祖皇帝!

  • 12 # 黑眼歷史觀

    古代皇帝駕崩後有兩個號,一個是廟號,即為“XX宗”;一個是諡號,即為“XX皇帝”。

    漢朝的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孝武皇帝”,後人簡稱漢武帝。

    不過唐朝開始,皇帝諡號開始放飛自我,字數越來越多。

    唐朝李淵廟號“高祖”,諡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宋朝趙匡胤廟號“太祖”,諡號“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元朝成吉思汗,廟號“太祖”,諡號“法天啟運聖武皇帝”。明朝朱元璋,在位年號“洪武”,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清朝愛新覺羅·玄燁,在位年號“康熙”,廟號“清聖祖”,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可以看出,除了廟號還算字少,諡號一開始作為總結皇帝一聲功績的稱號,在唐朝開始文字越來越多,為了彰顯自己功績廣大。後人為了方便稱呼,在唐朝開始,用廟號稱呼呼。【而明清時期,基本一個皇帝在位期間很少改年號,所以也有用年號的稱法,比如洪武、永樂、萬曆、崇禎、康熙、雍正、乾隆,都是用年號稱呼皇帝。】

  • 13 # 最愛肉丸子先生

    古代皇帝生前有年號尊號,死後有諡號和廟號。

    很多人會發現從秦始皇稱皇帝開始,出來秦始皇和秦二世無廟號和諡號外,從漢高帝劉邦到隋煬帝楊廣,對這些皇帝的稱呼多為xxx帝,也就是用諡號稱呼。然後從唐朝開始,皇帝的稱呼畫風大變,例如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清聖祖、清德宗等等多是些“祖”呀和“宗”呀的,只有少數被廢或亡國之君稱呼為“帝”,這是為什麼呢?

    對於廟號的評定據說起源於商朝,不過廟號的評定是非常嚴格的,商朝得廟號的只有太祖成湯、

    太宗太甲、中宗祖乙、世祖盤庚、高宗武丁,這幾位對商朝都是做出巨大貢獻的;周朝時周公旦創作《諡法》,周天子多用諡號;到了秦始皇時,他以“子議父、臣議君”的大不敬而廢除諡法與廟法;漢朝又恢復了廟號和諡號制度,不過兩漢對廟號的評定製度比較嚴格,儲存有廟號的皇帝只有七位:太祖劉邦、太宗劉恆、世宗劉徹、中宗劉詢、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而原本有廟號的皇帝還被取消了,光武帝劉秀取消高宗劉奭(shì)、統宗劉驁和元宗劉衎的廟號,漢獻帝取消穆宗劉肇、恭宗劉祜、敬宗劉保、威宗劉志的廟號,所以在漢朝時多稱諡號。

    到了曹魏開始,廟號開始氾濫(“降及曹氏,祖名多濫”),連沒當過皇帝的曹操都有廟號“太祖”。自此廟號開始就不值錢了,但此時諡號的長度還是沒有妨礙對皇帝的稱呼,但是到了李淵時他的諡號變成了“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這就很難用諡號了,只能用唐高祖來簡明扼要的稱呼。

    其實李淵並不是始作俑者,唐太宗給他的諡號為“太武皇帝”,其實兩字諡號在東漢、東晉就有了,在北魏時最為常見的,例如太武帝、孝文帝、獻文帝這些比比皆是,那麼李淵可以稱為唐太武帝,不過後來唐高宗改其諡為“神堯皇帝”,到了唐玄宗時則加諡字數更多了,李淵變成“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可見諡號字數變長的始作俑者是唐玄宗李隆基,他為了炫耀先輩的功績,開始為他們加諡號。

    唐玄宗之後的皇帝則開始效仿他,不斷地給自己的祖輩和父輩加諡,以示尊崇,諡號字數變成七八個再到十個二十個都有可能,中國古代皇帝諡號最長的是滿清太祖努爾哈赤,其諡號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達27字,因此為了方便稱呼自唐朝開始皇帝開始多用廟號稱呼了。

    順便說一句到了明朝開始皇帝幾乎都是一世一元的制度了,所以對明清皇帝多稱呼為年號,洪武帝、永樂帝、崇禎帝、順治帝、康熙帝等等,幾乎比較少去稱呼廟號和諡號了。

  • 14 # 文開石

    這個XX帝,XX宗只是後世大家對某個皇帝最習慣的叫法,這倆是有區別的。

    XX帝往往是從諡號來的,就是死後加上的,相當於蓋棺定論。

    XX宗一般都是廟號,是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但廟號不是誰都有的,一般君王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而於太廟合併祭祀。

    所以兩種稱號可以在一個人身上存在。

    比如題目中說的楊廣

    隋恭帝楊侑追諡為明皇帝,廟號世祖;唐高祖李淵追諡為煬皇帝 [8] ,夏王竇建德追諡為閔皇帝。

    所以楊廣也可以叫隨世祖明皇帝

    李世民,廟號 太宗,諡號 文皇帝(初諡)文武聖皇帝(674年加諡)文武大聖皇帝(749年加諡)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754年加諡)。所以叫唐文帝也是他。

    習慣叫那個有一定好壞惡之分

    由於諡號是蓋棺定論,又可以是後世追諡修改,所以大多段性不好被評為惡諡的往往被後人叫諡號。

    而一般有大功績的,習慣叫廟號。

  • 15 # 漫步史書

    古代皇帝一生之中其實是有很多稱號的。總結來看,有廟號、諡號、年號、尊號如隋煬帝,其實是諡號,隋煬帝的諡號就是“煬”,因此才叫隋煬帝,比如隋文帝其實也是一個意思如唐太宗,太宗其實是廟號,而自唐代以後,稱呼皇帝多半都用廟號了。中國歷史上如果要追尋皇帝的一般叫法,也分為幾個時期。周以前,一般用干支發表示帝王稱號,比如紂王就被稱為帝辛。周朝才建立考諡法,也就是對去世的前人用一個字來概括他們的生平,尤其是用在帝王身上。比如周文王、周武王,這裡的文、武都是諡號,諡號也並不一定用於帝王,而是一般后妃、臣子身上也用。請記住,廟號是漢代以後才有的,漢以前只有諡號,而秦始皇曾經短暫的廢除過諡號,他認為後人評價祖先功績的行為非常的不禮貌,因此廢掉。漢代以後,廟號和諡號共用,但也有區別。每個帝王去世以後,都會有諡號,表示一個帝王的生命,但是廟號並不是誰都能有,比如賈誼在《過秦論》中層寫這“一夫作難而七廟隳”,也就是說無論王朝帝王有多少個,一開始只能由七個人放在太廟中,這些人是有廟號的。但這七個人並不是固定的,一旦後世子孫認定,此人功績蓋過祖先,想要把他加入進去,那就會將最前面或者是稍微功績小一些的人移出去,自漢以來,有廟號的也有不少,但是被移出去的也有不少。唐代以後,形成一種制度,那就是太廟仍然只放七個人,但大家誰都有廟號,但不一定牌位會放在太廟。這種習慣一直延續到清代以後。所以能夠看到其實在唐以前,帝王稱呼習慣都用諡號,比如隋煬帝、隋文帝。另外劉邦漢高祖的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正確應該叫做漢高帝,廟號太祖,如果算廟號的話,應該是漢太祖。之所以用諡號,是因為廟號每個人都不一定有,所以形成較諡號的習慣。唐以後,大家都有了廟號,也就無所謂了,如唐太宗、唐高宗都是按照廟號稱呼的,而唐代帝王的諡號,就很複雜了,比如唐太宗諡號是文武聖皇帝,再比如唐高祖,廟號是高祖,而諡號是太武皇帝。後來慢慢的帝王諡號也越來越複雜。清代的時候,諡號多達20多個字,比如順治皇帝,廟號世祖,諡號是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一口氣可能都讀不下來的那種。所以清代我們習慣稱呼皇帝,都用年號,因為自明代以後,帝王更換年號的次數就不多了,清代皇帝年號每人只有一個,表示起來方便。

  • 16 # goggletan

    習慣而已,最好改叫名喇。蘇東坡叫了幾百年,現都被‘蘇軾’了。還有陶潛(陶淵朙)。

    但叫名時注意,商周秦三代,男用氏,女用姓。叫,周發,殷湯,趙正。若叫,姬發,好湯,嬴政,則係將其女性化了。(夏代待考)

  • 17 # 湘淚飛蝶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皇帝有四種稱呼,兩種是死後追認兩種是生前使用。廟號和諡號是皇帝死後嗣位的皇帝和大臣對大行皇帝的一生總結評價,屬於對皇帝一生的的蓋棺定論。

    尊號又叫徽號是對當政皇帝功績的一種肯定,是群臣為了尊崇皇帝、皇后、皇太后在帝號之上所加的美譽。主要用於對外交往禮儀祭祀等場合,還有一種是對先王宗廟的追尊。

    年號是用來皇帝繼位後用來紀年的名號,年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誌。一般臣屬政權必須用宗主國的年號謂之奉正朔,改換年號謂之改元。

    1.廟號最早起源於商代,周代重諡法而輕廟號所以沒有沿用廟號。到秦代始皇帝把諡號廢除,到漢代時恢復了廟號和諡號。皇帝死後被供奉於家廟,只有有開創之功的皇帝才會被國家太廟供奉祭祀。按照禮制天子七廟只能供奉七位先祖,只有對國家有大功的皇帝才有資格進入太廟。殷制,七廟。《商書》雲:“七世之廟,可以觀德。”《王制》雲“天子七廟。”

    (清朝太廟)

    祖有功而宗有德,一般只有開國之君或者開疆擴土開創新局面的皇帝才有資格稱祖,守成之君開創盛世之治的皇帝才有資格稱宗。

    帝太戊贊伊陟於廟,言弗臣,伊陟讓,作原命。殷復興,諸侯歸之,故稱中宗。——(史記·殷本紀)

    兩漢只有七位皇帝有資格入主太廟追尊廟號,《漢書·王莽傳》記載:漢氏祖宗有七,以禮立廟於定安國。這七位皇帝分別是漢太祖高皇帝、太宗孝文皇帝、世宗孝武皇帝、中宗孝宣皇帝、世祖光武皇帝劉秀、顯宗孝明皇帝、肅宗孝章皇帝。

    只有這幾位有特殊貢獻的皇帝才有廟號,其他的皇帝都沒有廟號(有幾位短暫的有過廟號後被取消)。自三國以後廟號開始氾濫成災,五胡十六國幾乎每個政權皇帝都稱祖。到唐朝時候每個皇帝都有了自己的廟號,由於原來用來稱呼區別皇帝的諡號越來越長,所以自唐朝以後一般都用廟號稱呼皇帝。如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宋徽宗趙佶、明太祖朱元璋等等。

    2.由於唐代以前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廟號,所以一般後世稱呼皇帝都用諡號。比如漢武帝、魏明帝、晉武帝、宋文帝、隋煬帝等。諡號開始一般都是一兩個字來概括皇帝一生的功過善惡,漢代以孝治天下每個皇帝都有一個孝字然後是正式的諡號。漢文帝諡號孝文皇帝,慈惠愛民曰文漢武帝諡號孝武皇帝,威彊敵德曰武。誇志多窮曰武。

    諡號有表揚型的美諡、同情型的平諡、批評型的惡諡三類。

    美諡有文、武、莊、宣、明、睿、景、成、康等。比如漢文帝、漢宣帝、光武帝、宋文帝(南朝劉宋)、隋文帝等。

    平諡有懷、愍、殤、哀、悼、思等。比如楚懷王、漢殤帝、晉愍帝等。

    惡諡有煬、厲、幽、靈等。比如隋煬帝、周幽王、漢靈帝、周厲王等。

    本來諡號就是一兩個字,諡號對帝王的評價也相對客觀。但是自唐朝以後皇帝多是美諡,而且諡號字數也越來越多。除極個別情況外帝王基本上不再有惡諡,可以說隋煬帝是最後一個被上惡諡的皇帝。諡號字數越來越多難以像漢朝一樣用諡號稱呼區別皇帝,所以自唐朝以後皇帝多用廟號稱呼。

    (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像)

    到明清兩朝皇帝諡號字數到達頂峰,一般高達十幾二十幾個字的美好字眼。比如明成祖的諡號為: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康熙帝的諡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由於文字太長一般稱呼這些皇帝時,廟號諡號連用時取最後一個字。比如稱呼朱棣成祖文皇帝、康熙皇帝為聖祖仁皇帝。

    3.尊號是皇帝生前所加的用於表彰自己功勳尊崇自己地位的稱號。皇后皇太后所加有時稱徽號,尊號起源何時不詳。自秦漢以後有確切記載,盛行於唐朝直至清朝滅亡。比如張良為項羽上尊號西楚霸王。

    (商湯)以告令師,作湯誓。於是湯曰“吾甚武”,號曰武王。——《史記·殷本紀》這可能是最早記載的尊號。

    自武則天開始皇帝上尊號成為常例,(688年)五月,皇太后(武則天)加尊號曰聖母神皇。(690年)乙酉 ,加尊號曰聖神皇帝,降皇帝為皇嗣。證聖元年春一月,上加尊號曰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秋九月,親祀南郊,加尊號天冊金輪聖神皇帝。神龍元年,戊申,皇帝上尊號曰則天大聖皇帝。唐玄宗時更是先後六次上尊號,從唐玄宗以後尊號愈用愈濫。

    (武則天像)

    明清兩朝皇帝以前朝尊號過濫,有尊號的皇帝多名不副實荒淫怠政。故而多不不為自己上尊號,明清皇帝以孝治天下多為皇太后上尊號。比如慈禧太后尊號全稱為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

    4.年號是帝制時代為方便紀年的一種皇帝稱號,最早的年號是漢武帝的建元年號。漢武帝以後每個皇帝都要有一個或者數個年號,遇到特殊的大事情或者上天警示祥瑞就要改元即變更來年年號。漢武帝狩獵捕獲一隻獨角獸因此定年號元狩,幾年後又在山西出土了一隻三足寶鼎因此改元元鼎。

    年號一般是兩個字居多,也有四個字的如武則天在位年號萬歲通天、天冊萬歲等。年號最長的是西夏的李元昊的天授禮法延祚和李秉常的天賜禮盛國慶。使用時間最長的是清聖祖玄燁的康熙年號,一共使用了61年。使用時間最短的是金末帝完顏承麟的盛昌年號,一共使用了不到一個時辰。

    改用年號最多的是武周的武則天,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作為女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不得不頻繁的製造出天降祥瑞的事件,並且每次出現所謂天示都要改元。武則天在位十五年改元十七次,平均不到一年一個。

    (清太祖努爾哈赤像)

    到明清兩朝基本上一個皇帝只用一個年號,只有以太上皇復辟的明英宗和改國號金為清的清太宗皇太極有兩個年號。明英宗朱祁鎮有兩個年號正統和天順,皇太極有天聰和崇德兩個年號。清朝的同治皇帝本來定年號琪祥,慈禧太后和恭親王發動辛酉政變打到顧命八大臣改元同治,取兩宮皇太后臨朝同治之義。

    中國的帝王稱呼夏商時期用朝代名加國王名或者國王諡號,如夏啟商王武丁商紂王等。自周代以後至隋朝統一用朝代名加諡號來稱呼帝王,如周平王周襄王漢武帝隋文帝等。只有秦朝特殊秦王嬴政統一天下自稱始皇帝,秦始皇認為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所以廢止了諡號。所以秦代皇帝是用始皇帝二世這樣稱呼的,所以說秦代的情況比較特殊。

    (秦始皇像)

    自唐朝以後諡號字數越加越多廟號也開始每個皇帝都有,所以自唐朝到元朝統一用朝代加廟號來稱呼皇帝。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元世祖忽必烈等。明清兩朝皇帝一般只用一個年號,所以明朝是朝代加廟號逐漸向朝代加年號過度。前期是混用後期基本上是用年號來稱呼皇帝,比如開始習慣的明太祖朱元璋明武宗朱厚照後來的嘉靖皇帝萬曆皇帝。清朝基本上都是以年號來稱呼皇帝,比如順治帝康熙帝乾隆帝道光帝光緒帝等。

    (康熙皇帝像)

  • 18 # 唐律疏議

    某某帝是諡號,某某宗是廟號。在唐朝以前稱呼諡號多是因為諡號還不算太長。到唐朝後面文人馬屁拍得越來越狠,所以皇帝的諡號越來越長。為了方便,就不再稱諡號,而改自稱廟號,因為廟號夠短。

  • 19 # 歷史小知

    不管是諡號(什麼帝),還是廟號(什麼宗)都是為了我們方便區分統治時代用的,其採用哪個關鍵或者原則是誰能讓我們準確方便的區分統治時代。

    唐朝和隋朝是我們看歷史採用諡號和廟號的分界線,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有兩個:

    一、諡號在唐朝時已經變得不方便使用了

    在此前的時代諡號不過三字,而到了唐代則開始出現濫觴的情況字數不斷增加,發展到明清之時有些已經超過了20個字。

    雖然唐太宗的去世的諡號是“文皇帝”還算正常,後來當諡號由武則天時開始濫觴,後世皇帝又玩起了追諡的把戲,唐太宗的諡號也由“文皇帝”變成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二、廟號在此之前開始變得普遍,可以用於區分統治時代了

    漢代以前廟號只有大功績的皇帝才配有廟號而被後世帝王永久祭祀。

    西漢王朝將我們漢族族名確定下的王朝,也就只有四位皇帝獲得了廟號。

    他們分別是:漢太祖劉邦、漢太宗劉恆、漢世宗劉徹、漢中宗劉詢。即使是開創文景之治的漢景帝也沒能獲得廟號。

    而漢代以後從三國時的魏國開始幾乎每個皇帝都擁有了廟號。

    人們回看歷史之時唐朝以後太長的諡號看著就讓人頭大,也不方便識別記憶。

    以前還有美諡、惡諡區別。唐朝以後都成了美諡,且諡號中規定的美諡之字就那麼幾個一旦記錯順序就是另一個皇帝了。

    而廟號這時只有兩字,且每個皇帝都有了。

    因此人們為了看歷史方便從唐朝開始用廟號開始指代某個皇帝了。

  • 20 # 袁衛宇

    隋煬帝和唐太宗的稱呼,一個是諡號,一個是廟號。在唐朝之前,對皇帝的稱呼以諡號為主,唐朝及其以後的朝代,以廟號為主。說起這其中 廟號,當然要從諡號和廟號的區分說起。

    諡號

    皇帝的諡號,一般認為是從周朝開始的。前任皇帝死後,繼任皇帝要和大臣一起,用一兩個字來評價前任皇帝,對他的人生做一個總結性的概括,相當於蓋棺定論。

    諡號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上諡,如文、武、景、宣、莊、明等;

    平諡,如惠、質、衝、平等;

    下諡,如煬、厲、幽、靈、桓、荒等。

    每個王朝的開國之君,為了感恩祖上,一般會追封自己的祖父、父親或其他親人為皇帝,給他一個皇帝的名號。

    什麼樣的皇帝會被給予“文”的諡號呢?《諡法解》裡有明確答案:

    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

    歷史上有名的文帝,如漢文帝劉恆、魏文帝曹丕,晉文帝司馬昭(追封),宋文帝劉義隆、北周文帝宇文泰、隋文帝楊堅;

    什麼樣的皇帝會被給予“武”的諡號呢?《諡法解》裡有明確答案:

    威強敵德曰武;威強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

    歷史上有名的武帝,如漢武帝劉徹、魏武帝曹操(追封)、晉武帝司馬炎、宋武帝劉裕、梁武帝蕭衍、陳武帝陳霸先、北周武帝宇文邕;

    這裡只列舉“文”和“武”,其它諡號就不列舉了。相信大家也都看明白了吧,某某帝是以諡號稱呼皇帝。

    諡號叫得得好好的,但是在唐朝出現了轉折,問題出在武則天身上。李世民死後,他兒子李治給他上的諡號的文皇帝,也就是唐文帝。不過武則天上臺後,硬生生把李世民的諡號改成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從唐朝再往後,一直到清朝,皇帝的諡號越來越長。李隆基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趙匡胤諡號為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朱棣諡號為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愛新覺羅·玄燁諡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很顯然再用諡號稱呼皇帝,不僅拗口,而且費勁。那麼要換一種稱呼了,如對於李世民,我們最常聽到的稱呼是唐太宗,也就是李世民的廟號。下面就來說說皇帝的廟號。

    廟號

    一般認為廟號是從商朝開始的,皇帝為了紀念先王或先帝,會為先祖立廟祭祀,以示不忘先祖的恩德。既然是供奉太廟,自然要給先帝取個廟號。這就是廟號的由來。

    廟號總體上分為兩類,“祖”或“宗”。後人給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來確定是廟號是“祖”還是“宗”。相信大家也都看明白了吧,某某祖和某某宗是以廟號稱呼皇帝。

    在唐朝之前,雖然每個皇帝都有諡號,但不一定有廟號。因為不是每個皇帝都有資格供奉太廟,自然有些皇帝就沒有他們的廟號了。如漢朝24個皇帝,獲得廟號的皇帝只有7個。

    漢高帝劉邦,廟號太祖;漢文帝劉恆,廟號太宗;漢武帝劉徹,廟號世宗;漢宣帝劉詢,廟號中宗;漢光武帝劉秀,廟號世祖;漢明帝劉莊,廟號顯宗;漢章帝劉劉炟,廟號肅宗。

    這裡特別插一句,劉邦的諡號和廟號問題,雖然我們通常稱他為漢高祖,但實際上是不準確的,應該叫他漢高帝或漢太祖。司馬遷寫《史記》上,並沒有弄清楚諡號和廟號,劉邦是太祖高皇帝,被司馬遷寫成了漢高祖,後人也就將錯就錯,沒有改這個稱呼。

    常見的廟號有高祖、太祖、世祖、太宗、宣宗、世宗、仁宗、孝宗、神宗等等。

    從唐朝開始,廟號開始氾濫,基本上每個皇帝都會供奉太廟,所以每個皇帝也都有廟號。短暫當過皇帝或亡國之君除外。

    一般來說,只有開國皇帝才會叫“祖”,往後的皇帝叫“宗”。不過也有例外,如曹魏開國皇帝曹丕,廟號世祖;他兒子曹睿,廟號烈祖;元朝(大蒙古國)開國皇帝鐵木真,廟號太祖;正式建立元朝的忽必烈,廟號世祖;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廟號太祖,他兒子朱棣,廟號成祖;清朝(後金時期)開國皇帝努爾哈赤,廟號太祖;清朝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廟號世祖;他兒子愛新覺羅·玄燁,廟號聖祖。

    這裡再插一句,朱棣的廟號問題,他死後,本來廟號一直是明太宗。過了一百年後,到了明世宗朝時,因為大禮儀事件,朱棣的廟號從明太宗改成了明成祖。

    而且,廟號是皇帝死後,後人給他定的。不過也有皇帝玩刺激,還健在的時候,自己給自己定廟號,如魏明帝曹睿,他很喜歡“烈”這個廟號,於是下詔自己死後,廟號為烈祖。

    如果我沒記錯,曹睿應該是歷史上唯一一個生前就知道自己廟號的皇帝。當時群臣議論紛紛,都覺得曹睿荒唐,哪有皇帝給自己定廟號的事情?這事也成為曹睿的笑柄。

    結語

    隋煬帝之前皇帝稱“帝”,因為隋朝及其以前的朝代,對皇帝的諡號只有一兩個字,叫起來非常方便,如漢武帝、漢光武帝、魏文帝、晉武帝、梁武帝。而從唐朝開始,因為武則天改變了諡號只有一兩個字的慣例,皇帝的諡號越來越長,動輒十幾個字甚至幾十個字,再以諡號稱呼皇帝,很不方便,只能換一個稱呼,就是廟號,即某某祖或者某某宗,如唐太宗、宋太祖、宋太宗、明太祖。

    所以從某某帝到某某宗(祖),就是諡號向廟號的過度,主要原因是叫起來方便,為了方便後人對皇帝的稱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足壇有那麼多美男,而NBA歷史上的大帥哥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