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圖書質檢副編審

    首先,為這所學校有如此多的教師符合評高階教師感到欣慰。其次,40人上臺述職,爭奪五個名額,也說明了這所學校,至少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公開與公正。給了符合條件的老師以平等展示自我的機會。第三,我們希望這所學校能夠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則,重點考察競爭老師的教學質量、工作業績以及科研成果。讓優秀的教師順利評為高階教師,也讓沒有評上的教師心服口服。

  • 2 # 吃飯睡覺打胖胖

    很多學校都是,特別是國家提出拉開級別工資以後,這種競爭更加激烈。我覺得這樣做更錯誤,年輕時需要錢你給低工資想評職稱各種壓制,他們就挖門道洞補課搞第二職業。歲數大了你該評分評完了,有了高工資,教學他不給你玩活了!這是我看到的

  • 3 # 無間大聖齊天

    如果職稱只同榮譽掛鉤,我啥也不說,因為榮譽無價。而現在職稱同教師收入緊密結合,教育工作是大多數人完成的不?如此比例那麼就是對大部分教師的傷害!

    為什麼不對大部分認真工作的老師合理合法晉級呢?損害了誰的利益嗎?不利於教育發展嗎?

    我多次提過,教師晉級可以採用負面清單式,而優秀的教師可以破格晉級。

  • 4 # 龍筒

    教師隊伍晉級,升職等通道非常窄,很多優秀教師只能一直努力繼續等,有的等到退休還是沒等到,不象公務員有寬鬆的領導和非領導的進級空間,所以教師各種待遇和公務員是無法相當的,認為教育體制及待遇應象公務員那樣,建立規範而又法制管理辦法。

  • 5 # 月光朗照1

    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同樣是教師,同樣的教學教研任務,同樣的教學效果,甚至職位低的比職位高的教學任務和教學效果更好。為什麼非要搞職稱等級不可呢?這樣搞不僅不能提高教師的積極性,甚至還會抹滅教師的積極性!說實在的,中小學完全沒有必要搞職稱等級。

  • 6 # 沙漠綠洲中的小草

    除了拉關係,送禮等哪個教師有超人的本領!說白了,職稱就是利益鏈,讓學校及上級教育部門有關人員賣證書獲益,成為腐敗鏈!不服來辨!說假話者遭報應!

  • 7 # 塵封你給的回憶

    這就是現實,各種條件,很多條件的不合理設定,導致我們學校早已經年限夠了是老師不能評高階,就算夠條件了,到了評委那裡,不打招呼,你不去活動,各種意思意思,你基本上過不去,隨便找個你的什麼缺漏就給你打下來了,真心不想吐槽什麼

  • 8 # 楊鍋來了

    最高階的玩法,莫過於人玩人,我原來不相信職稱會牽扯到這麼多老師的利益,現在我這麼相信了!

    現在的職稱不再是簡單的榮譽了,而是實實在在與金錢、收入掛鉤…所以大家競相競聘,登臺演說,各顯神通……

    這所學校一定是一所名校或者同年齡段的老師居多,如此眾多符合條件的老師競聘,已經不能說誰優秀或者誰更優秀,職稱就是誘人的大蛋糕,都想吃到口中!40人述職,卻只有5個名額,難道最後勝出的5個就是最優秀的嗎?肯定不是,老師偏向性投票、領導的喜好等因素左右著最後結果,當然很多地方都是最後有領導拍板定奪!關鍵沒有評上的該可能明年又要面臨這種情況,或許那個時候已經不是40人,也許是60人或者更多,很多符合條件的老師會重複著這樣的過程可能很多年才能最終評上,如此規模和名額限制,甚至有些到退休都沒有機會,這完全有可能的。

    不公平的職稱評審對老師的積極性打擊是很大的。

    如果職稱評審全透明,公開,公平,大多數老師還可以理解,個別地方暗箱操作,領導一手掌握資源按喜好分配,不送禮,不拉關係就不能評的結果就是導致很多老師寒心,很容易給工作帶來負面效應,影響老師們特別是一線老師對教育的熱情。

    在評聘過程中要公正公開,教代會要起公正的監督作用,評聘過程必須符合相關檔案,同時不能隨意更改評審條件。而且老師們也必須把評審過程中的不合理或者違規的現象向主管部門反應,至於上級是否調查處理那是他們的事。最迫切希望職稱有真正意義上的改革,工資儘量與職稱脫鉤,改革工資制度與工齡相關,這才符合大多數教師的真正利益。對教師職稱的評審你有什麼要說的話,請留言區留言交流!

  • 9 # 匯智坊

    關於職稱評審

    職稱是每個中小學教師繞不過的坎。在現行教師薪酬體制中,大家有一個共同的認知,工齡越長,職稱越高,工資越高。每一次試教師工資調整的標準都跟職稱有關。 所以每到職稱評季節,可以所謂的幾家歡喜幾家愁。

    每年職稱評審的季節,當地的人事主管部門根據現有教師編制情況,按照一定的比例確定各類職級的指標。根據學校的人數的比例,分給各個學校。學校分到指標以後,根據職稱評審條件,對符合條件的人進行初步篩選。

    正像題主所說,學校有100名符合職稱評審條件的教師,分配給學校的名額只有五個。最後經過學校的初評,只要40個人符合條件。 這40個人同分別上臺述職來奪著五個名額。

    的確讓老師們平常的同事關係變成了,有你沒我的敵人。平時融洽的同事關係變成了,對裡面。這只是中小學教師評審過程中的一個縮影,也恰恰反映了現行職稱評審制度的很多弊端。讓中小學教師為職稱而心痛。

    其實看到題主說的這些情況,我更關心的是臺上這時陸續上臺的40人的命運掌握在誰手裡,臺下更有幾個人有表決權,是全部教師呢,還是學校的教師代表?臺下有表決權的人,是否處於公平公正的目的來打分,或者已經提前有某種傾向,這可能是大家更關心的問題。我總在想這樣的評審方式,誰掌握的大局。誰左右了結果等等一系列疑問,讓人值得深思。

    其實臺上的職稱之爭,更多的是評審成功以後利益之爭。在利益面前,可能沒有人會輕輕鬆鬆的去認輸,肯定要經過自己的努力,最終達到一定的目的,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很多明白人,這種方式更多拼的不是你的業務能力,述職稿如何的優秀,更多是你懂多少人情世故, 最終結果早已成了定局,可能你再努力也無法改變,這正是中小學教師評審心痛所在。

    結束語:希望各級人事主管部門,加大對現行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力度,降低人為干擾因素,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真真正正以職稱評審來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 10 # 姑蘇講堂

    我好久沒有來聊聊關於教師職稱的事了。今天已經有十幾位朋友來邀請我談談這方面的問題。下面我就以題主的問題為例,來談談我對現行職稱制度的一些看法與思考。

    職稱制度設定的出發點是好的,目的是要促進教師的終身發展、提高教師的專業職業素養,最終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良好職業學習氛圍,使教師都能在專業上做到精益求精。

    然而,現實中職稱評定製度卻讓教師非常尷尬與焦慮!

    第一,教師職稱崗位設定不合理。

    崗位設定太少,導致僧多粥少,競爭加劇!就如題主反映的情況,100人後資格,40多人參加述職,競爭5個高階名額。

    這個競爭是相當的白熱化啊,你說同事之間還能淡定的和諧相處嗎?

    經常出現的場面是,大家爭得面紅耳赤,你提防著我,我提防著你。甚至是爾虞我詐、互相攻擊,真是斯文掃地啊!

    這樣的職稱制度是不利於同事之間的團結的!

    第二,教師職稱評定的環節過多。

    環節越多,可能帶來的潛規則機會也就越多。

    從學校初選,到學校考核領導小組審材料,到制定一關又一關的條件,每一步都是給普通教師設定障礙!每過一道障礙,教師必然要付出“代價”!

    可以說,職稱評選,讓教師疲於奔命!

    第三,職稱評定的條件過多、過雜、過嚴!

    參加過教師評定的人都知道,高階職稱的要求,對於一線普通教師來說,那簡直是太難了!

    論文、課題、優質課、榮譽、師德、成績、培養年輕教師、一師一優課、出勤、七認真工作……數不勝數的條件,缺一不可!

    這就讓一線教師無法專心於教學工作,不能做到心無旁騖,專心教學。

    第四,職稱評定的過程需要公平、公正、公開!

    這一點,正是飽受一線教師所詬病的。過程的不公開,必然導致暗箱操作,利益交換。

    這也必將引發大多數教師的不滿。

    第五,職稱評定製度嚴重挫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由於教師的工資是與職稱掛鉤的,職稱越高,工資越高。如果你職稱低,不管你乾的有多出色,你的工資也沒有職稱高的人多。

    這個也就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受到傷害了!

    所以說,現行職稱評定製度要麼改革,要麼廢除!

  • 11 # 呂志貴

    這就是中國特色的職稱評選,人為的因素很多。優秀的,可能連報名的資格都沒有;劣等的,憑著關係或“先進”稱呼就佔據一席之位。最後,劣等的勝出。優秀的,心眼小的,就跳樓,就抑鬱,就憋屈,就不再相信黨的政策了。劣等的,評上了,喜氣洋洋,就著手幹下一件卑劣的事,當主任,當副校長,以至更大的官。

  • 12 # 中小學教育者

    一年晉5個,多少年之後,你才有可能成功晉級呢?

    現在是100個教師夠資格晉高階,今年有5人晉級,還有95人只能等待明年了。

    明年的名額能不能比今年多呢?

    估計不大可能,每年名額的變化都不會太大,並且是相對穩定的。即使夠格的人數增加,因為崗位比例沒有變化,總體上來說,還是這樣的。

    那明年夠資格晉高階的教師還會是95人嗎?

    有可能會增加,後面的中青年教師都在不斷努力進取著呢。也有可能會減少,夠資格晉高階的教師們,大部分的都是臨近退休的老教師,說不定哪天就要退休了,從此沒有了晉級的機會。

    這100人中,經過20年,能不能晉上高階?有多少人晉不了呢?

    就這些教師的年齡結構來看,能夠在退休之前晉級的,不會超過一半的,甚至更少。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也就是三十多年,想一想,20年,什麼概念?白了頭,花了眼,彎了腰。歲數越大,競爭力越小。還能有多少人實現晉級夢想?

    為什麼有60人提出不願意參與述職報告,也就是放棄競爭呢?

    在中間的每個人都有機會晉級的,為什麼不願意參與評聘職稱呢?是他們的教育教學業績不好,還是其能力水平不高?是他們工作不到位還是沒有努力工作?肯定是他們的條件比不過參與競爭的40人,而更加沒有最後的5個人資格過硬。真的是這樣嗎?不一定吧。要論貢獻和工作量,亦或是能力水平,誰比誰又有多大的差距呢?怎麼比較?最後誰說的算數?

    100個人看著那5個名額,是我也會望而卻步,退避三舍的。我感覺比考名牌大學還難,大學的錄取率2018年都已經達到81%多了。

    職稱的吸引力真的是這麼大嗎?

    我想大家都清楚,在學校裡,誰的職稱高,即使你的工作年限不夠長,也比職稱低、年限比較長的教師的工資高。職稱不僅代表著個人的能力水平和專技地位,同時更加代表具有優厚的工資報酬。

    結語:

    職稱評聘的競爭力可見一斑。

    沒有一定的實力,能力水平和教學業績等等各方面有差距,只能夠寄希望於自己的努力了。

    像這樣晉級,20年的時間,你能保證自己成功晉級嗎?

  • 13 #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職稱,職稱,老師的命根根。作為一名普通的老師一輩子奮鬥的目標,可能就是職稱。

    1.職稱有很大的不均衡性,有的學校好評職稱,而有的學校要上職稱太難了。我們學校很多年都沒有名額,我是工作20年才評上一級教師。再看問題裡面的這所學校,情況更恐怖。100個人夠評職稱的條件,上臺述職的人有40多,最後只有五個人能評上職稱,這簡直比高考都難。

    2.評職稱的意義到底何在?

    老師評職稱的初衷應該是激勵老師努力進取。因為現在職稱直接跟工資、績效掛鉤。

    但是對於那些評職無望來說老師來說不但起不到激勵作用,反而有損老師的工作積極性。

    大部分老師都是靠工資吃飯,而職稱對工資有很大影響。 如果沒有名額,不管工作怎樣努力都評不上職稱,老師的積極性何來呢?

    不要告訴我老師應該講奉獻,老師也只是凡人,老師也要吃飯、睡覺、買房、養家餬口,吃不上飯,養活不了自己和家人,談什麼都是枉然。

    3.職稱是不是一定很公平?

    經歷過評職稱的老師都知道,這裡面的心酸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我朋友講他一同事為了博取領導和老師的同情,夫妻倆假離婚;還有的為了讓其他老師讓他先評職稱,一哭、二鬧,只差沒上吊了;還有的給領導送禮,這樣評下來的職稱真的不一定公平。

    再看這個問題裡提到的40個人述職,5個人評職稱,這就一定公平嗎?可能也不一定吧!

    所以,職稱改革迫在眉睫,職稱改革勢在必行!讓職稱真正為老師服務,真正成為老師工作的動力。

    哎,如果沒法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的心態吧!保重身體,開心健康地生活也許比什麼都重要。

  • 14 # 良心老師

    學校100多人夠資格評高階教師,近40人上臺述職,最後爭奪五個名額!這裡表述應該不是很準確,100多人夠資格,是指年限夠吧,至於說其他方面是不是夠資格,一審查其實不一定達到條件。40人上臺述職,這40人應該是基本夠高階教師評審資格的。最後爭奪五個名額,真的是僧多粥少呀,競爭太激烈了。

    一、職稱名額過少,積壓嚴重。我們現在的職稱評審機制是在單位進行總量比例控制,也就是按高階、中級、初級比例控制。如果單位高階職稱老師沒退休,沒有空出高階職稱崗位來,後面的老師不管有多優秀,也不管有多少符合條件的老師,老、都得排隊等。可以想見,這個學校100多個老師評高階職稱的年限已到,但只空出5個名額,可見老師職稱積壓嚴重,要消化可不是一時半會能達到的,有可能年紀大的老師到退休都評不上高階老師。二、職稱述職競爭高階職稱名額是否合理?職稱述職中參加人員都是什麼人組成?是全體老師還是老師代表,學校領導及學術委員會成員的權重多大?述職打分是否設定合理,有不有可能只要人緣關係好就可以得高分,而不見得看你的學術水平和業績情況等。如果學校領導及學術委員會成員的權重過大,那麼這樣的述職就可以說是走過場,沒有必要。三、職稱評審結果是否影響老師們工作積極性。說實話,這40多個上臺述職的老師按理基本達到高階職稱評審資格的,但最後只有5人是幸運者。如果評上了高階職稱,那工資收入會高一大截,本來兩年人水平和資歷相當,結果因為你運氣好,或者你人緣好,或者你跟領導關係近等等原因,而出現待遇差距大。想想落選者是什麼心態,心理會平衡嗎?為了達到得到參評名額是不是有些人會不擇手段呢?把本來用來激發老師們工作積極性的職稱變成了阻礙老師工作熱情的工具,違背了職稱設定的初衷。個人認為,一方面對工作年限達到30年的老師就直接參加評審,不受單位崗位設定的限制。而對工作年限不到30年的,單位初步進行資格審查,符合條件的按能申報名額200%進行申報,能不能評選上由上級職稱評審組織來評定。這樣更能體現公平公正,而不受單位領導及人情關係因素的影響,只不過增加了職稱評定組織的工作量。再則強化教齡津貼對收入的影響,提高教齡津貼,鼓勵老師終身從教。

    個人看法,你們覺得有什麼更好辦法解決老師職稱問題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 15 # 財經作家邱恆明

    這競爭也太激烈了,高階教師的名額也太少了吧,讓老師之間光明正大PK還好,如果私底下相互揭短,那就是不良之風了。

    第一個想到的是做老師真不容易,不僅要學生來監督,來點評,而且是一群群的學生,還要面對領導,還有那麼多考核。關鍵老師人數又多,競爭太激烈,說不定兢兢業業幾十年都沒評上高階教師。這個職稱不僅關乎榮譽,還關乎收入。

    老師又不被允許到外面兼職,收入一直提升不上去,積極性如何保持呀。

    做老師隊伍管理工作的人,一定要多思考如何啟用教師隊伍的工作積極性呀,教育部門統一的評級可能沒辦法照顧到學校,不可能照顧到許多老師,學校內部可以多開闢出各種獎項呀。

    其二,我想到了自己的悲哀。如果讓我去爭取什麼一些榮譽,特別是幾十個人一起PK的,我就沒有成功過的經歷。我總是想,每個人都不同,都有各自的特點,如何才能做出判斷呢,我又如何能吸引到考官呢?就連面試吧,我都從來沒有經歷過幾十個人選出3、5個人,而能成功入選的。

    所以我就一直在體制外晃盪著了,不需要一些特設部門的評選,就像中小學做語文閱讀理解題一樣,我總覺得至少有兩個答案都是可以的,為什麼會有唯一的答案呢,現在我還想不明白呢,文字表達的意思不本就複雜嗎。

    100個人爭奪,我都沒勇氣成為參選的40人,即便被推上去競選了,也難最後入圍5強,我是真的非常敬佩最後勝出者,也真不知道有什麼訣竅。

  • 16 # 終將長大

    提起職稱,每個教師都是一言難盡,晉吧,太難,不晉吧,又不甘心,糾糾結結,猶猶豫豫,爭爭搶搶,一輩子“刺溜”就到頭了。好在我們河南已經頒發了檔案,規定在農村從教且教齡男滿30年,女滿25年的教師,不受崗位比例限制,直接評聘為中小學高階教師。所以,河南農村學校的老教師可以鬆一口氣了,不再為職稱問題頭疼了。1.其他地區也可能會這麼做。

    河南是人口大省,農業大省,地處內地,老師們的工資比較低,像我,一級教師,上折工資是3684元,再加一個月300元的農村補貼,一年6000元左右的績效工資,一共就這麼多。

    但是高階教師就比我多了1000多,這一千多元的差別還是不小的,所以,老師們都拼了命地想晉級。很多老師,在農村工作了大半輩子,40+的年齡還沒晉上,心裡特別失落。

    這下好了,只要達到年限的標準,農村的老教師們可以安心教學了。我相信,河南這樣做了,去他地區也很快也會這樣做的。

    2.職稱工資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

    去年教師漲工資是普漲,沒有按照級別來漲,而之前不是這樣的,之前漲工資都是按照級別和檔位來漲的。這似乎表明,國家正在縮小職稱工資之間的差距。

    很多地區正在實驗“縣管校聘”,如果這個方法逐漸成熟,權利下放到學校,學校為了容易管理,肯定會按照工作量或者學生成績來制定工資標準,職稱工資的差別勢必會減少。

    所以,即使高階一時晉不了,也不要那麼灰心,將來一定是多幹活的老師收入多。

    3.和職稱相比,生命更重要。

    最重要的一點,和生命、健康比起來,職稱就不那麼重要了,所以,對於職稱這件事,我們要抱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態度,不要太執著於此。

    前些年,我工作過的學校,一個女教師,因為職稱的問題導致精神緊張壓力大,後來不得不請假,休息了一年多 ,精神才有所好轉。

    能評高階職稱的,大部分也40歲了,到這個年紀,上有老下有小身體健康,家人平安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身外之事就隨他去吧。

  • 17 # Scarett

    一個學校100多人夠資格評高階職稱,40餘人上臺述職,競聘5個名額,而這5個名額還只是校內,地級市還有總名額限制。可見,現在職評評定競爭是多麼激烈。

    現在正是一年一度職評時,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慶幸自己已經過了職評這座高山。雖然校長前天開大會時說,現在有待聘、轉聘和降聘等制度。覺得自身危險係數比較低,畢竟一線主科老師。

    現在職評要求比起當年我參評的時候要求更高更嚴更多。如五年的聽課筆記和一年的講學稿,地區級賽教……林林總總。如果我以前沒評上的話,現在看這架勢估計是沒指望啦!

    100多名有資格評高階的教師,每年學校內評5個,以這速度,沒20、30年還真消化不了,這必然導致一批人到退休最多是一級。這樣下去,在職教師還有心思教書麼?有利於教師隊伍的穩定麼?年輕人還願當教師麼?有利於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麼?教育滯後崩盤,有利於國家長遠發展麼?

    所以,職稱評定製度既然不能摒棄,但改革勢在必行。

  • 18 # 浪淘盡權

    恭喜恭喜,從你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你們學校最基本是個大學校,高階職稱名額較多,而且一級教師眾多,所以,就有了你的疑問。

    還可以看出教師這個行業,工資待遇與職稱掛鉤,每個人都有著積極性去拼高階,說明學校領導比較稱職。

    誠然,按照慣例,教師職稱全國應該都是一樣的。先當地區縣發文,說明本次職稱要求,給每個學校分配名額,也就是你說的五個。

    然後學校根據要求打分選人。你們學校的問題就出現在這,怎麼可能就有一百多人夠參評資格?更誇張的是有近四十人能去述職。這也許是領導變相的操作吧!也有利於管理這麼大的“學校”(一般都這套路)。筆者現在就在大學校任職(小學、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貫制學校)我們就會參考區教體局發文件要求,校務會分配名額,小學參評一人,初中參評一人,高中參評三人,這是事前做好的。安排好這些之後,每個想參評教師,召開述職會(這個人數是想參評的教師,沒有人員分配名額)由每個教師打分(品行、師德);接著,每人兩張打分表,自己根據個人情況打分。學校再根據個人資料情況再開參評會(每個部門都有一名中層,兩名有聲望且有資質的一線教師參與)。

    重頭戲就在這,看你能不能透過學校的稽核透過(這一塊還是比較公平、公正、民主的),審什麼呢?姓名、畢業學校、工齡、工作分工、班主任年限、榮譽、培訓等等情況吧!這裡要說明一下,每個人的參評年限要夠,也就是說你評上一級教師的時間和工齡。

    接著是上報,區縣教體局人勞股主持,給每位參評教師進行業務考核。也就是講課,一般是講微型課。(我們陝西是這樣的,只要是市級以上教學能手,免試直接上報參評)

    這一塊,一定要用心去準備,上好微型課,得高分。因為,教師不是直接評估,在這一環節,有五分之一的淘汰率。

    其次是,業務考核結束後,準備評職稱的資料。這個環節更麻煩,要把你任職以來所有的資料展現出來,還不能太繁瑣,要簡單,明瞭,客觀的展示你的教育教學成果。

    最後,市局聯合人事局統一評審。

  • 19 # 人生如夢LLH

    透過述職競聘高階教師,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這個標準是什麼?

    看誰的發言感人勵志?還是精彩有趣?還是激情飛揚?

    如果中層領導和普通老師一起競聘呢?如果一個後勤人員和老師一起競聘呢?

    可能公平公正嗎?起點已經不公平了?結局可能公平嗎?

    這種操作完全是拿老師當猴涮。

    第一:職稱牽涉老師的個人利益,選拔方式必須公正公平。

    就算有5個人勝出了,他們就一定是優秀的嗎?

    現在老師的評審,除了教學業績是真的,哪一項不是人為的?證書靠領導給,優質課靠領導給機會。我們學校有兩年的優質課名額,一般老師都沒聽說過,證書下來了,才知道我們學校兩個主任參賽了,她們不在一線教課已經多年了。

    只要是人為操作的都有可能不公平!

    還不如就看教學成績,一目瞭然,想評職稱就上課,並且教出好成績。除此之外,都是玩弄老師的手段。

    第二:導致老師之間惡性競爭,喪失基本的道德底線。

    如果明年這個學校還競聘,某些老師會不會給領導評委送禮以達到目的?肯定有吧!

    現在的職稱把本來乾淨的學校和老師搞的烏煙瘴氣!沒有一點為人師表的樣子。

    去年我們學校一個老師評職稱,錶快填好了,被最好的姐妹給告發了,說她一個優質課證書不是教研室發的,不夠硬,結果自己去評了。實際她完全可以一起參評,一起競爭。我聽說後震驚極了,兩個老師平時好的跟一個人似的。真不知道是人心可怕還是職稱讓人心更可怕!

    這兩個人現在如仇人一般。沒有廝打是因為好歹還是老師,不想太難看!

    我們為人師表,卻做著小人一樣的勾當。

    職稱寒了太多老師的心,要麼取消,要麼大幅度的改革。

    職稱可與教齡並行,到了一定年齡自然自然晉升,如果特別優秀者可提前晉升,讓大多數老師能看到希望!

    如果做不到以上,至少有個公平公正的選拔標準,不能任校長鬍作非為!

    本人老師,至少目前看不到職稱任何的激勵作用,只看到了老師們為了職稱沒有尊嚴沒有人格,要不徹底佛系,與世無爭。

    100多人,最後只要5人,競爭比高考還要殘酷呀,可憐的老師!

    有些人可能快要退休了,幹了一輩子了,還要上臺證明你幹了什麼?合不合格?還要有人給你評價你有無資格?老師們,你真的還有尊嚴嗎?

    如果是你,老師們,你準備怎麼去述職競聘呢?

  • 20 # 建華亂彈

    讓普通教師不斷的內鬥,是學校領導最喜歡的權力運作之一。不要說什麼公平、民主,公正、平等,那只是一個表象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讀書才能讀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