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三國演義是大家喜歡的人物武將,大家常說的二十四名武將,分別是誰?哪個高人寫出名將名字,有什麼跟據令人佩服,是不是三國演義排名前二十四名,實力到底怎樣。
11
回覆列表
  • 1 # 雅趣邢軍談古道今

    從小時候聽書,聽人們編的順口溜。關於三國24名將的打油詩,流傳極廣:一呂二趙三典韋(呂布、趙雲、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關羽、馬超、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黃忠、許褚、孫策、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淵),二張徐龐甘周魏(張遼、張郃、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神槍張鏽與文顏(張鏽、文丑、顏良),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很明顯排名根據武力來排,但爭議很大。

    後來年紀漸漸大了,有點分辨能力。發現這個排名,大約只能在小說裡面實現。因為這個排名,基本是以單挑戰力,武功來排的。真實的戰爭,那樣讓將領上去單挑的啊。再說三國時候根本沒有辦法實現騎馬打架。試想兩軍交戰,讓帶頭的去單挑,叫希特勒和斯大林他們倆人單打一場即可,何必連累數百萬部隊數千萬人民。嗯。謝謝閱讀。感謝點贊評論。

  • 2 # 王牌吹瓶員申請出戰

    一呂二趙三典韋(呂布、趙雲、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關羽、馬超、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黃忠、許楮、孫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淵),二張徐龐甘周魏(張遼、張頜、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神槍張繡與文顏(張繡、文丑、顏良),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 3 # 正一小道

    三國24名將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呂布、趙雲、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關羽、馬超、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黃忠、許楮、孫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淵),二張徐龐甘周魏(張遼、張頜、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神槍張繡與文顏(張繡、文丑、顏良),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一、呂布

    他手持方天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縱馬挺戟,號稱“飛將”,論武力值是當之無愧的三國24名將之首。無論是從任何角度來評論,呂布首席猛將挑大樑的寶座始終是無可爭議的。與其說虎牢關一戰,三英得以揚名,不如說呂布從此奠定了三國第一猛將的位置,可惜空有一身武力,終究是敗在了計謀之上。

    二、趙雲

    趙雲這個常山真定人,一出場就是單槍匹馬鬥文醜,後來單槍匹馬殺裴袁紹佔山寨,汝南單騎挑高覽,又單槍匹馬闖曹營,保諸葛祭周瑜,保劉備娶老婆,單身劫江奪後主,即使七旬還孤身力殺五將。在當陽長阪一戰,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左手龍膽右手青,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視八十三萬曹軍如無物,令曹軍聞趙雲大名喪膽,成為三國24名將中僅次於呂布之下的人物。

    三、典韋

    典韋可謂三國之真悍將,出場時既逐虎過澗,80斤雙戟不比青龍刀輕幾斤,而況雙手各持40斤所耗之力比雙手共持82斤大的多了。眾軍士夾持不定的大旗,典韋一手執定旗杆,立於風中,巍然不動。在短暫的一生中,四次憑藉勇猛,救了曹操的性命。臨死前一戰,典韋僅用腰刀對陣地方騎兵與步兵,並殺死三十餘人,最後在亂箭中被偷襲而死。出場雖短,但位於三國24名將第三位。

    四、關羽

    有人說他有名無實,號稱無敵而非無敵。然而,卻沒有人去否認其人的勇猛確實是萬人之敵。只一個回合斬殺董卓手下頭號猛將華雄,官渡之戰誅殺顏良文丑。在下邳一戰,徐晃與許褚聯手合擊,卻被關公奮力殺退。關羽晚年戰龐德,一百回合下來,二人精神倍長。龐德不由感嘆“人言關公英雄,今日方信矣”。後又用計水淹魏七軍,生擒主帥左將軍于禁,前部先鋒龐德,乘勝圍攻敗退樊城的魏徵南將軍曹仁,一時威震華夏。是如今三國24名將中名氣最大的一人!

    五、馬超

    獅盔獸帶,銀甲白袍,是他那永恆不變的標記。槍法如狂飆,招數狠辣,槍槍奪命,武藝超群,飛揚跋扈,世人稱“白虎星君轉世將”。他被羌、胡之人視之為“天神”。

    六、張飛

    燕頷虎鬚,豹頭環眼,身高八尺,脾氣暴躁,粗中有細,重情義,勇如一國,敵號萬人。

    七、黃忠

    黃忠的箭法舉世公認,號稱“箭神”。能開三石之弓,他的箭術,是三國裡獨一無二的,百發百中,箭無虛發。在老年時期表現活躍,有勇有謀,智勇雙全,常常獨當一面,與戰國時期趙國大將廉頗齊名。作戰時不顧年邁,身先事卒、勇冠三軍。

    八、許褚

    和典韋一同統率著曹操的親衛隊“虎衛軍”。綽號“虎痴”。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這是一個極為典型的實力派戰將,可以說是殺出來的名聲,一生與頂尖高手的顛峰對決,僅僅敗過一次。

    九、孫策

    一杆霸王閃獨戰東南地,打下江東六郡八十一州,綽號“江東小霸王”。年紀輕輕既興王伐夷,掃蕩江東無人敢居於孫策之上。年少輕狂,為人最不喜別人超過自己,用兵如神,似飄逸蕭灑的快劍,當覺察利刃至時,已見血封喉。

    十、太史慈

    東漢末年江東軍團名將,東萊太史慈,一出場便匹馬單弓射死數十黃巾餘黨,衝出北海之圍,自少已十分好學,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弦不虛發。

    十一、夏侯惇

    獨目蒼狼,冷漠的眼神,不羈的挑釁,以麒麟牙為武器的高速攻擊,魏國的軍神,曹操帳下最驍悍的一員大將,綽號“盲夏侯”。

    十二、夏侯淵

    夏侯族弟,與曹操是連襟,相對於族兄夏侯而言,夏侯淵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軍事將領,擅長打運動戰,所以當時軍中流傳著一句話,“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性格剛烈,勇力過人,他的軍事指揮藝術中最絕的一招就是神速,善於速戰速決,懂得棄強攻弱,用兵靈活,率兵四處征討叛亂,破昌、徐和、雷緒、商曜等,戰功卓著,又隨曹操平馬超,滅張魯,又破楊秋、劉雄、梁興、韓遂、宋建等,屢立奇功。

    十三、張遼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張遼武勇過人,善用長槍、金戟,武功高強,又謀略過人,多次建立奇功。還有著武將少有的突出的語言才能。觀其一生,膽氣蓋天,謀略精深。

    十四、張合

    先是袁紹手下的河北四庭柱,後又成為曹操部下“五子良將”之一,三國馬超在身負血海深仇的情況下出場首戰3合敗張合。

    十五、徐晃

    曹操最信任優秀戰將之一,武藝過人,使用大斧,IQ值也頗高,文武雙全,箭法了得,有“百步穿楊”之稱,曹魏政權的開國元勳,被顏良20合殺敗,戰許褚50合不分勝負,戰前,曹操雖然暗自欣賞徐晃,但並沒交代許褚不許殺死或打傷徐晃,所以兩人的50合平手是公平的,戰關平40合不分勝負,連曹操都贊曰:“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

    十六、龐德

    後人尊稱“白馬將軍”一代名將。最早期的勇猛見於潼關之戰,馬落陷坑.龐德步行殺出重圍,還順手救了韓逐.曹操攻打漢中時候,他代表張魯出戰,在以許褚領銜的車輪戰中,大展身手,得到了曹操帳下虎將的一致誇獎。關公盛名之下,獨龐德不服,與其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最終反手一箭,射傷關羽於兩軍陣前給了當時不可一世的關羽狠狠一擊。

    十七、甘寧

    甘寧暴躁記仇,少有氣力,好遊俠,為人勇猛剛強,忠心耿耿,勇往無前,頭插鳥羽,攜弓帶箭,身佩鈴鐺,四處游來蕩去。當時,百姓一聽鈴響,便知是甘寧到了。建安十三年歸吳,大有作為,曾破黃祖據楚關,攻曹仁取夷陵,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獲朱光,百騎襲曹營,孫權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智勇雙全,戰功顯赫,仗義疏財,被人們稱做常勝將軍。

    十八、周泰

    周泰“東吳猛虎也”。膽氣絕倫,初與蔣欽遭世亂,聚人在洋子江中,劫掠為生。孫策平江東時,孫權被山賊圍攻,近衛兵皆陣亡,惟有周泰奮不顧身,救出孫權,身中十二刀,差點戰死。在討伐黃祖一戰有功,後與周瑜、程普拒曹操軍於赤壁,攻曹仁於南郡,曹操出濡須,周泰勇戰擊退曹操。與韓當聯手戰平許褚,10合砍死五溪番王沙摩柯。

    十九、魏延

    智勇雙全,勇冠三軍,為人孤高,善養兵卒,勇猛過人,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有的書籍甚至將魏延代替馬超,成為五虎上將之一員。從戰功和能力來看,魏延有勇有謀,而且戰功卓越,見識超群。曾經向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襲長安“子午谷奇謀”,但未被採納。在後期尤其為諸葛亮所倚重,但是性格上比較矜高,有些叛逆性,他跟隨劉備入川后表現突出,得到劉備器重,屢次被委以重任,諸葛亮北伐時期,魏延作為諸葛亮的左膀右臂,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

    二十、張繡

    “槍神張繡和文顏,雖勇無奈命太短”。他是被《三國演義》與《三國志》遺漏的名將,試問二十四名將的槍神張繡武藝會差嗎?張繡被封作宛城侯,人稱“北地槍王”,使一杆虎頭金槍。

    二十一、文丑

    文丑未參加關東聯軍,使袁紹頗為華雄的猖狂而嘆息。紹計逼韓馥,謀奪冀州,關純欲行刺,文丑斬之。磐河一戰,文丑連敗數將,十餘合戰敗公孫瓚,差點擒獲公孫瓚,十餘合戰敗公孫瓚(呂布曾數合擊敗公孫瓚,文丑戰鬥力還是比呂布低一些),說明文丑武力比呂布也差不了多少,和少年趙雲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隨後與顏良為先鋒,擊公孫瓚,平定河北。

    二十二、顏良

    當年徐晃在楊奉手下時,與許褚大戰五十餘回合不分勝負,然而,白馬一戰,二十回合便敗在顏良手中,其武藝高強,可見一斑,然而勇者勇矣,就是太有些缺心眼,當關羽橫眉豎目衝殺過來時,明顯是要來玩命的,顏良還想在兩軍陣前,生死懸於毫髮之刻,與武聖攀談,先天智商的不足導致命喪黃泉,也使得起排名遠遠落後於關公。

    二十三、鄧艾

    滅蜀的罪魁禍首,具有超強的戰略頭腦。作戰中料敵先機,始終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與姜維的數次交戰中未嘗敗績。戰姜維數十餘合平手,戰文鴦50合平手,其偷度陰平一役,堪稱中國戰爭史上歷次入川作戰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為軍事史上的傑作而載入史冊。

    二十四、姜維

    他,是繼臥龍之後的麒麟,諸葛亮北伐事業的完美繼承者,蜀漢第五代執政大臣。在後三國中姜維就是諸葛亮的智慧+趙雲的武藝+周瑜的俊美的完美結合,幾乎就是傳說中的完美。在有弓無箭的情況下仍能抓住郭淮射來的箭,反過來射死他。首次出場便戰退了蜀漢大將趙雲,(雖說趙雲當時年齡已不小,但可以戰退趙雲的伯約怕是第一個)第一個把諸葛亮打的縱馬逃竄的人。九伐中原,降李簡部、斬魏將徐質、破大敵王經,一時挫魏國之威。

  • 4 # 吳子胥

    三國24位名將源於一首串聯三國武將的打油詩: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一說文鴦)和姜維。

    此詩出處不詳,但在民間廣為流傳。此排名書籍、戲曲、民間資料亦找不到出處。下面就來逐一瞭解一下。

    第1名:呂布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三國演義》裡因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並將其殺死。呂布膂力過人,號稱"飛將",因其外表華美,並有坐騎赤兔馬,被稱為"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句"呂布非一人可勝"更是奠定了呂布在三國前期無人可勝。虎牢關前大戰關羽、張飛聯手不落下風,最後因劉備助戰抵擋不住而撤退,而後在與曹操的戰鬥中大戰許褚和典韋依然不落下風,最後六將齊攻亦能全身而退,三國前期武力數一數二,無愧於三國前期數一數二猛將的稱號!

    第2名:趙雲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三國演義》裡趙雲以一個濃眉大眼,闊面重顏,相貌堂堂的英氣少年形象出場。他一登場即和河北名將文丑大戰,救了公孫瓚,曾和多名三國名將對戰,衝鋒陷陣罕見敗績,長坂坡救阿斗時,連續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智取桂陽時,更是展現了他過人的機智和出眾的謀略。隨諸葛亮弔祭周瑜時,因趙雲帶劍相隨,吳將無人敢動諸葛亮。漢水救黃忠時,讓魏國名將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劉備為漢中王時封趙雲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五位將軍為蜀漢的“五虎上將”,劉備去世之後,曹魏五路犯蜀,趙雲把守陽平關,一將當關,萬夫莫開。

    第3名:典韋

    典韋,陳留己吾人。被稱為古之惡來,曾與許褚大戰不分勝負,能逐虎過澗,被胡車兒偷走武器雙戟,被反叛的張繡軍所殺。

    第4名:關羽

    關羽,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人。《三國演義》裡出場時便與張飛各斬一名黃巾將領,而後在汜水關溫酒斬華雄,虎牢關助張飛戰呂布,在曹操麾下時,於白馬坡連殺袁紹大將顏良、文丑。隨劉備討袁術時與紀靈戰三十回合,攻長沙時與黃忠大戰,用拖刀計將黃忠打敗。襄樊之戰與龐德戰平,卻被龐德用毒箭暗算,以至於後來與徐晃大戰時右臂少力難以取勝。

    第5名:馬超

    馬超,字孟起,司隸部扶風郡茂陵人,出生於涼州,西涼馬騰之子,伏波將軍馬援之後,世代為涼州豪族並有爵位。《三國演義》裡出場時年僅十七歲,連殺李傕部下將領王方、李蒙。潼關之戰時與許褚大戰兩百餘合,殺的許褚裸衣卸甲,連曹洪、夏侯淵夾攻,都被馬超碾壓。葭萌關之戰時又與逸以待勞的張飛大戰兩百餘合,殺的張飛丟盔裹巾,兩次劉備恐張飛有失。《三國演義》中唯一明面上被評價為僅次於呂布的猛將,被曹操、張松等譽為"不減呂布之勇"!人稱"錦馬超"。後歸順劉備,蜀漢建立後被封為五虎上將,鎮守西平關,令五路伐蜀的羌兵不戰自退,羌人奉其為"神威天將軍"。

    第6名:張飛

    張飛,字翼德,幽州涿郡人,《三國演義》裡於虎牢關與呂布打的難解難分,而後在徐州時和呂布不分勝負,劉備擔心張飛,而後鳴金收兵。入川時輕鬆打敗蜀將嚴顏,先後與馬超、許褚大戰幾百回合不分勝負,曾經一次將醉酒的許褚打傷。

    第7名:黃忠

    黃忠,字漢升,南陽人。老當益壯的代表人物,《三國演義》裡曾在長沙之戰與關羽大戰百餘回合,未分勝負;漢中之戰時又與夏侯淵戰過數十個回合,亦未分勝負,後在法正的建議下,黃忠佔領定軍山,居高臨下將夏侯淵斬殺。

    第8名:許褚

    許褚,字仲康,譙國譙人。許褚是曹操帳下數一數二的猛將,在還未投靠曹操時,許褚曾與典韋大戰兩次,不分勝敗,可見許褚的勇猛。在曹操滅呂布時,許褚兩合斬殺呂布大將李封,而後又與呂布大戰二十合,之後與典韋、樂進等六將合戰呂布;而且還曾與徐晃交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有一次曹操稱其部下四名將領“勇不可當,雖岑彭、馬武不及也”,當中包括許褚。之後許褚的戰績還有大戰趙雲不分勝負,為保護曹操騎無鞍馬力戰張飛,裸衣惡鬥馬超二百三十多回合不分勝敗,以一敵二與江東名將韓當、周泰大戰三十回合等。

    第9名:孫策

    孫策,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三國演義》中綽號"小霸王"。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後脫離袁術,統一江東。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

    第10名: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東黃城集)人。東漢末年名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

    第11名: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名將,曹魏開國元勳,西漢開國元勳夏侯嬰的後代。 少年時以勇氣聞名於鄉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將領之一。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歷任折衝校尉、濟陰太守、建武將軍,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侯,追諡忠侯。

    第12名:夏侯淵

    夏侯淵,字妙才,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名將,擅長千里奔襲作戰,官至徵西將軍,封博昌亭侯。 初期隨曹操征伐,官渡之戰為曹操督運糧草,又督諸將先後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叛亂。後率軍駐涼州,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張魯降曹操後夏侯淵留守漢中,與劉備相拒逾年,於定軍山被劉備部將黃忠所襲,戰死,諡曰愍侯。

    第13名:張遼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此後隨曹操征討,戰功累累。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又討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等。

    濡須之戰後,曹操任命張遼、李典、樂進等守合肥。張遼多次擊退孫吳進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合肥之戰,張遼率800將士衝擊孫權的十萬大軍,打到了孫權的主帥旗下,令孫權聞風喪膽,吳軍披靡潰敗。後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

    張遼為歷代推崇,併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曹丕登基後,仍令張遼守禦孫權。黃初二年(221年),張遼屯駐雍丘,染病。張遼大病期間,孫權依舊對其非常忌憚。黃初三年(222年),張遼不負眾望,抱病擊破吳將呂範。同年在江都病逝,諡剛侯,享年五十四歲。後世將其與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並稱為曹魏"五子良將"。

    第14名:張郃

    張郃,河間人。東漢末年,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191年,袁紹取冀州,張郃率兵投歸,任校尉。因破公孫瓚有功,遷為寧國中郎將。後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此後,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繼與都護將軍夏侯淵留守漢中。215年,率軍進攻巴西宕渠,被蜀將張飛擊敗。後任蕩寇將軍。219年,從夏侯淵迎戰劉備軍於定軍山,當夏侯淵戰死,全軍危急之際,張郃代帥,率部安全撤退。後屯陳倉。

    曹丕稱帝后,升左將軍,封鄚侯,奉命從曹真擊平安定羌胡,後與夏侯尚圍攻江陵。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因功升徵西車騎將軍。231年,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亡。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

    第15名: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今山西洪洞東南)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勳,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

    第16名:龐德

    龐德,字令明,南安郡狟道縣(今甘肅天水市武山縣四門鎮)人。 約在初平年間,投奔馬騰帳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屢立戰功。建安年間,龐德跟隨馬超征戰平陽,抵禦袁將郭援、高幹,在馬上親斬郭援首級。張白騎在弘農反叛時,龐德也參與戰鬥。每次出征常衝鋒陷陣,勇冠涼州三軍。後幾經輾轉,隨張魯歸降於曹操麾下,被授官立義將軍,封關內亭侯,食邑三百戶。

    219年,龐德協助曹仁抵禦關羽。兩軍對壘期間,常騎白馬馳騁奔殺,曾一箭射中關羽前額,被關羽軍稱作"白馬將軍"。時值漢水暴溢,他率諸將與關羽殊死搏鬥,箭鏃射盡,又短兵相接。而他格鬥益怒,膽氣愈壯,力戰多時後因小舟被洪水打翻為關羽軍所擒。關羽敬重他的剛毅威武,以封將勸降,但他卻怒目不跪,怒斥關羽,最終殞身殉節。

    第17名:甘寧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

    少年時好遊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人稱錦帆賊。青年時停止搶劫,熟讀諸子。曾任蜀郡丞,後歷仕於劉表和黃祖麾下,未受重用。

    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寧率部投奔孫權,開始建功立業。先後隨孫權破黃祖據楚關,隨周瑜攻曹仁取夷陵,隨魯肅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擒朱光,率百餘人夜襲曹營,戰功赫赫。孫權曾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他為人仗義疏財,深得士卒擁戴,被陳壽盛讚為"江表之虎臣"。

    第18名:周泰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鳳台)人。三國時期吳國武將。孫策平定江東時與同郡蔣欽一起加入孫策軍,隨孫策左右,後孫權愛其為人,向孫策請求讓周泰跟隨自己。周泰多次於戰亂當中保護孫權的安危,身上受的傷多達幾十處,就像在面板上雕畫一樣,吳將朱然、徐盛等因此對其拜服。後來孫權為了表彰周泰為了東吳出生入死的功績,而賜給他青羅傘蓋。官至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陵陽侯。死於黃武中年,有子周邵,亦數有戰功,死於黃龍二年,周邵的弟弟周承繼承了兵權和爵位。

    第19名:魏延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期間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領一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相互爭權,魏延敗逃,為馬岱所追斬,並被夷滅三族。

    第20名:張繡

    張繡,武威祖厲(今甘肅靖遠)人。驃騎將軍張濟的從子。東漢末年割據宛城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初隨張濟征伐,張濟死後與劉表聯合。後降曹操,因不滿其言行而突襲曹操,復與劉表連和。官渡之戰前夕,聽從賈詡的建議再次投降曹操,參加官渡之戰,官至破羌將軍,封宣威侯。在北征烏桓(207年)途中去世(一說為曹丕逼死),諡定侯。

    第21名:顏良

    顏良,東漢末年河北軍閥袁紹部將,以勇而聞名。建安四年(199年),袁紹以顏良、文丑為將,率精卒十萬,準備攻許(今河南許昌)。建安五年(200年),兵進黎陽(今河南浚縣),遣顏良攻白馬(今河南滑縣)。曹操北救,以荀攸計分兵渡河,引袁紹西應,自率輕兵掩襲白馬,顏良倉猝逆戰,被關羽擊斬。

    第22名:文丑

    文丑(,東漢末年冀州牧袁紹帳下的大將。建安五年(200年),袁紹命文丑率軍於延津攻曹操,曹操以誘敵之計大破文丑一軍,文丑於此戰中喪生。《三國演義》中根據此段歷史描寫關羽斬文丑的故事,並廣泛流傳於後世。

    第23名:鄧艾(一說文鴦)

    鄧艾,字士載,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其人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本名鄧範,後因與同鄉人同名而改名。鄧艾多年在曹魏西邊戰線防備蜀漢姜維。公元263年他與鍾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後因遭到鍾會的汙衊和陷害,被司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後與其子鄧忠一起被衛瓘派遣的武將田續所殺害。泰始九年(273年),鄧艾被平反昭雪。

    文俶(wén chù),字次騫,小名阿鴦,世稱文鴦,譙郡人(治今安徽亳州)。魏末晉初名將。前將軍、揚州刺史文欽之子。文鴦早年於曹魏為官。正元二年(256年),隨父文欽與毋丘儉在淮南起兵,討伐執政的司馬師。文欽兵敗後,隨父南奔吳國。諸葛誕在淮南叛魏時,吳國遣文欽父子馳援諸葛誕,由於內訌,諸葛誕手刃文欽,文鴦於是出降司馬昭。西晉建立後,文鴦仍仕晉朝,任平虜護軍。咸寧三年(277年),文鴦都督涼、秦、雍州三州軍力,大破鮮卑首領禿髮樹機能,名聞天下。官至東夷校尉、假節,封關內侯。八王之亂中,被諸葛誕的外孫東安王司馬繇所殺,且慘遭滅族,時年五十五歲。文鴦後被人間評價為三國後期第一猛將。

    第24名:姜維

    姜維,字伯約,《三國演義》裡出場時與趙雲大戰,而後加入蜀漢與曹魏作戰。與鄧艾、鄧忠均有交手,未分勝負。魏將郭淮、徐質等,都先後死於姜維之手。

  • 5 # 談書論事

    《三國演義》中24名將分別是:

    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黃忠、許楮、孫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淵、張遼、張頜、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張繡、文丑、顏良、鄧艾和姜維。

    中國有句俗語叫:強龍壓不過地頭蛇,至於三國中二十四名將的排名,我認為我們應該進行客觀分析,辯證地看待。但是現在歷史一般認為二十四蔣的排名為:

    第一、呂布

    第二、趙雲

    第三、典韋

    第四、關羽

    第五、馬超

    第六、張飛

    第七、黃忠

    第八、許楮

    第九、孫策

    第十、太史慈

    第十一、夏侯敦

    第十二、夏侯淵

    第十三、張遼

    第十四、張頜

    第十五、徐晃

    第十六、龐德

    第十七、甘寧

    第十八、周泰

    第十九、魏延

    第二十、張繡

    第二十一、文丑

    第二十二、顏良

    第二十三、鄧艾

    第二十四、姜維

    一、呂布

    此人手持方天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縱馬挺戟,號稱“飛將”,論武力值是當之無愧的三國24名將之首。

    二、趙雲

    趙雲常山真定人矣。,剛出場就是單槍匹馬大戰文丑,後來又單槍匹馬殺裴袁紹佔山寨、單身劫江奪後主,即使七旬還孤身力殺五將。在當陽長阪一戰,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左手龍膽右手青,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視八十三萬曹軍如無物,令曹軍聞趙雲大名喪膽,成為《三國演義》中名將中僅次於呂布之下的人物。

    三、典韋

    典韋可謂三國之真悍將,出場時既逐虎過澗,80斤雙戟不比青龍刀輕幾斤,而況雙手各持40斤所耗之力比雙手共持82斤大的多了。眾軍士夾持不定的大旗,典韋一手執定旗杆,立於風中,巍然不動。在短暫的一生中,四次憑藉勇猛,救了曹操的性命。臨死前一戰,典韋僅用腰刀對陣地方騎兵與步兵,並殺死三十餘人,最後在亂箭中被偷襲而死。出場雖短,但位於三國24名將第三位。

    四、關羽

    有人說他有名無實,號稱無敵而非無敵。然而,卻沒有人去否認其人的勇猛確實是萬人之敵。只一個回合斬殺董卓手下頭號猛將華雄,官渡之戰誅殺顏良文丑。在下邳一戰,徐晃與許褚聯手合擊,卻被關公奮力殺退。關羽晚年戰龐德,一百回合下來,二人精神倍長。龐德不由感嘆“人言關公英雄,今日方信矣”。後又用計水淹魏七軍,生擒主帥左將軍于禁,前部先鋒龐德,乘勝圍攻敗退樊城的魏徵南將軍曹仁,一時威震華夏。是如今三國24名將中名氣最大的一人!

    五、馬超

    獅盔獸帶,銀甲白袍,是他那永恆不變的標記。槍法如狂飆,招數狠辣,槍槍奪命,武藝超群,飛揚跋扈,世人稱“白虎星君轉世將”。他被羌、胡之人視之為“天神”。

    六、張飛

    燕頷虎鬚,豹頭環眼,身高八尺,脾氣暴躁,粗中有細,重情義,勇如一國,敵號萬人。

    七、黃忠

    黃忠的箭法舉世公認,號稱“箭神”。能開三石之弓,他的箭術,是三國裡獨一無二的,百發百中,箭無虛發。在老年時期表現活躍,有勇有謀,智勇雙全,常常獨當一面,與戰國時期趙國大將廉頗齊名。作戰時不顧年邁,身先事卒、勇冠三軍。

    八、許褚

    和典韋一同統率著曹操的親衛隊“虎衛軍”。綽號“虎痴”。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這是一個極為典型的實力派戰將,可以說是殺出來的名聲,一生與頂尖高手的顛峰對決,僅僅敗過一次。

    九、孫策

    一杆霸王閃獨戰東南地,打下江東六郡八十一州,綽號“江東小霸王”。年紀輕輕既興王伐夷,掃蕩江東無人敢居於孫策之上。年少輕狂,為人最不喜別人超過自己,用兵如神,似飄逸蕭灑的快劍,當覺察利刃至時,已見血封喉。

    十、太史慈

    東漢末年江東軍團名將,東萊太史慈,一出場便匹馬單弓射死數十黃巾餘黨,衝出北海之圍,自少已十分好學,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弦不虛發。

    十一、夏侯惇

    獨目蒼狼,冷漠的眼神,不羈的挑釁,以麒麟牙為武器的高速攻擊,魏國的軍神,曹操帳下最驍悍的一員大將,綽號“盲夏侯”。

    十二、夏侯淵

    夏侯族弟,與曹操是連襟,相對於族兄夏侯而言,夏侯淵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軍事將領,擅長打運動戰,所以當時軍中流傳著一句話,“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性格剛烈,勇力過人,他的軍事指揮藝術中最絕的一招就是神速,善於速戰速決,懂得棄強攻弱,用兵靈活,率兵四處征討叛亂,破昌、徐和、雷緒、商曜等,戰功卓著,又隨曹操平馬超,滅張魯,又破楊秋、劉雄、梁興、韓遂、宋建等,屢立奇功。

    十三、張遼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張遼武勇過人,善用長槍、金戟,武功高強,又謀略過人,多次建立奇功。還有著武將少有的突出的語言才能。觀其一生,膽氣蓋天,謀略精深。

    十四、張合

    先是袁紹手下的河北四庭柱,後又成為曹操部下“五子良將”之一,三國馬超在身負血海深仇的情況下出場首戰3合敗張合。

    十五、徐晃

    曹操最信任優秀戰將之一,武藝過人,使用大斧,IQ值也頗高,文武雙全,箭法了得,有“百步穿楊”之稱,曹魏政權的開國元勳,被顏良20合殺敗,戰許褚50合不分勝負,戰前,曹操雖然暗自欣賞徐晃,但並沒交代許褚不許殺死或打傷徐晃,所以兩人的50合平手是公平的,戰關平40合不分勝負,連曹操都贊曰:“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

    十六、龐德

    後人尊稱“白馬將軍”一代名將。最早期的勇猛見於潼關之戰,馬落陷坑.龐德步行殺出重圍,還順手救了韓逐.曹操攻打漢中時候,他代表張魯出戰,在以許褚領銜的車輪戰中,大展身手,得到了曹操帳下虎將的一致誇獎。關公盛名之下,獨龐德不服,與其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最終反手一箭,射傷關羽於兩軍陣前給了當時不可一世的關羽狠狠一擊。

    十七、甘寧

    甘寧暴躁記仇,少有氣力,好遊俠,為人勇猛剛強,忠心耿耿,勇往無前,頭插鳥羽,攜弓帶箭,身佩鈴鐺,四處游來蕩去。當時,百姓一聽鈴響,便知是甘寧到了。建安十三年歸吳,大有作為,曾破黃祖據楚關,攻曹仁取夷陵,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獲朱光,百騎襲曹營,孫權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智勇雙全,戰功顯赫,仗義疏財,被人們稱做常勝將軍。

    十八、周泰

    周泰“東吳猛虎也”。膽氣絕倫,初與蔣欽遭世亂,聚人在洋子江中,劫掠為生。孫策平江東時,孫權被山賊圍攻,近衛兵皆陣亡,惟有周泰奮不顧身,救出孫權,身中十二刀,差點戰死。在討伐黃祖一戰有功,後與周瑜、程普拒曹操軍於赤壁,攻曹仁於南郡,曹操出濡須,周泰勇戰擊退曹操。與韓當聯手戰平許褚,10合砍死五溪番王沙摩柯。

    十九、魏延

    智勇雙全,勇冠三軍,為人孤高,善養兵卒,勇猛過人,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有的書籍甚至將魏延代替馬超,成為五虎上將之一員。從戰功和能力來看,魏延有勇有謀,而且戰功卓越,見識超群。曾經向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襲長安“子午谷奇謀”,但未被採納。在後期尤其為諸葛亮所倚重,但是性格上比較矜高,有些叛逆性,他跟隨劉備入川后表現突出,得到劉備器重,屢次被委以重任,諸葛亮北伐時期,魏延作為諸葛亮的左膀右臂,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

    二十、張繡

    “槍神張繡和文顏,雖勇無奈命太短”。他是被《三國演義》與《三國志》遺漏的名將,試問二十四名將的槍神張繡武藝會差嗎?張繡被封作宛城侯,人稱“北地槍王”,使一杆虎頭金槍。

    二十一、文丑

    文丑未參加關東聯軍,使袁紹頗為華雄的猖狂而嘆息。紹計逼韓馥,謀奪冀州,關純欲行刺,文丑斬之。磐河一戰,文丑連敗數將,十餘合戰敗公孫瓚,差點擒獲公孫瓚,十餘合戰敗公孫瓚(呂布曾數合擊敗公孫瓚,文丑戰鬥力還是比呂布低一些),說明文丑武力比呂布也差不了多少,和少年趙雲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隨後與顏良為先鋒,擊公孫瓚,平定河北。

    二十二、顏良

    當年徐晃在楊奉手下時,與許褚大戰五十餘回合不分勝負,然而,白馬一戰,二十回合便敗在顏良手中,其武藝高強,可見一斑,然而勇者勇矣,就是太有些缺心眼,當關羽橫眉豎目衝殺過來時,明顯是要來玩命的,顏良還想在兩軍陣前,生死懸於毫髮之刻,與武聖攀談,先天智商的不足導致命喪黃泉,也使得起排名遠遠落後於關公。

    二十三、鄧艾

    滅蜀的罪魁禍首,具有超強的戰略頭腦。作戰中料敵先機,始終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與姜維的數次交戰中未嘗敗績。戰姜維數十餘合平手,戰文鴦50合平手,其偷度陰平一役,堪稱中國戰爭史上歷次入川作戰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為軍事史上的傑作而載入史冊。

    二十四、姜維

    他,是繼臥龍之後的麒麟,諸葛亮北伐事業的完美繼承者,蜀漢第五代執政大臣。在後三國中姜維就是諸葛亮的智慧+趙雲的武藝+周瑜的俊美的完美結合,幾乎就是傳說中的完美。在有弓無箭的情況下仍能抓住郭淮射來的箭,反過來射死他。首次出場便戰退了蜀漢大將趙雲,(雖說趙雲當時年齡已不小,但可以戰退趙雲的伯約怕是第一個)第一個把諸葛亮打的縱馬逃竄的人。九伐中原,降李簡部、斬魏將徐質、破大敵王經,一時挫魏國之威。

  • 6 # 流火影視廳

    呂布: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趙雲:長坂坡七進七出,渾身是膽,有勇有謀。

    典韋:古之惡來,驅虎跳澗

    關羽:五虎上將之首,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

    馬超:五虎上將之一,世代公侯,武將世家,人稱〃錦馬超〃。

    張飛:虎牢關時與呂布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在徐州時,張飛與呂布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

    黃忠:年近六旬,與關羽戰一百回合戰平,曾用箭射中關羽頭盔,箭法高明,百步穿楊

    許褚:容貌熊毅,勇力絕人,曾與典韋一起統領曹操的虎衛軍,人稱〃虎痴〃,潼關許褚裸衣戰馬超。

    孫策:〃小霸王〃孫策成名戰,喝死樊能,挾死於糜,因從未與魏蜀吳一流高手交過手,排名如此靠前,有待爭議

    太史慈:太史慈與孫策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兩人實力不分伯仲。此外,太史慈與張遼戰過七八十回合不分上下。

    後面依次是:夏侯惇,夏侯淵,張遼,張郃,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張繡,文丑,顏良,鄧艾,姜維。

  • 7 # 內蒙小二哥

    一呂二趙三典韋(呂布、趙雲、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關羽、馬超、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黃忠、許楮、孫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淵),二張徐龐甘周魏(張遼、張頜、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神槍張繡與文顏(張繡、文丑、顏良),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 8 # 夢想窮遊的那個仔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槍神張繡和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和姜維。(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黃忠、許禇、孫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淵、張遼、張郃、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張繡、文丑、顏良、鄧艾、姜維。)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許八夏九姜維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張(遼)八張(郃)九姜維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顏(良)八黃(忠)九姜維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忠)八夏(侯)九姜維曹操排在第十位(這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三國英雄的座次)

    還有看到一種有趣的排名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槍神張繡和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和姜維。(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黃忠、許禇、孫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淵、張遼、張郃、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張繡、文丑、顏良、鄧艾、姜維。)上面這個說法是三國中的二十四員戰將,當然三國中的英雄不止二十四位。顯然是為湊二十四一數,因為排名中沒有鍾會,因為鄧艾、鍾會是三國後期中同時出場的兩個將軍,要有都得有。至於還有好多現在初出茅廬後生仔們的排名,我這裡就不列了,因為那不屬於我們那個時代的排名。三國的排名不管多少個版本,第一到六都是一樣的,也得到了認可,只是六以後的排名不同。

    再看一看以下排名各將的武藝如何:

    呂布:單挑之王,三國戰神。

    趙雲:萬馬軍中,橫衝直闖。

    典韋:一夫當關,百夫莫進。

    關羽:衝關名將,無人能擋。

    馬超:西涼公子,錦繡馬超。

    張飛:百萬軍中,單取帥首。

  • 9 # 且聽楓吟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

    (黃忠、許儲、孫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淵),(張遼、張頜、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

    神槍張鏽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

    (張鏽、文丑、顏良)

    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這就是真正的所謂的三國24名將排名,是一首順口溜的詩,一共8句,很好記,由於很多評書也是說的這個版本,因此流程的廣,我們聽到的也最多

    至於24位武將的事蹟,相信大家都比較瞭解了。其中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就是前兩句,一呂二趙三典韋(呂布、趙雲、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關羽、馬超、張飛)這6位名將的實際在民間都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後面的一些武將知名度差一些,比如張繡,在演義中出場的時間也並不是很多,不過有些版本的中的張繡還是非常猛的,一代槍神。

    這個三國24名將版本是我們最熟悉的了,還有很多民間版本的名將排名,部分武將有出入,在整部三國演義的武將排名中,可以說唯一沒有爭議的排名就是第一位的呂布,呂布三國武力第一的位置無可撼動!其它位置都可以排,特別是第二名,馬超和趙雲經常搶第二名,張飛在某些版本也搶第二,其它位置就更亂了,來說說幾個常見的三國武將排名。

    三國24名將屬於毛批三國的一部分,《三國志》及《三國演義》中未正式提及。

    三國24名將故事簡介:

    一、飛將軍——呂布

    呂奉先

    手中畫杆方天戟,座下嘶風赤兔馬,“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名氣倒不是吹出來。三英戰呂布,張飛連鬥五十餘回,關羽上前又合戰三十回居然戰不倒他。兗州攻防戰,於許褚、典韋、夏侯淵、夏侯惇、李典、樂進六將夾攻中能全身而退,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心目之中。轅門射戟更展現其超一流的箭術,可惜為人反覆無常,見利忘義,有勇無謀,被稱為“三姓家奴” 。

    張光北版本的呂布非常帥,很威猛!後面有些電視劇中的呂布有些娘炮……

    三國24名將只呂布

    二、槍神——趙雲

    趙子龍

    常使一把雪白梨花槍,腰繫青釭劍,另外箭法也好,橫江射帆比起呂布轅門射戟毫不遜色。蜀漢五虎上將之一。趙雲開始跟隨公孫瓚征討,後投靠劉備,當陽長坂百萬軍中六進六出,斬殺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殺得曹軍聞風喪膽,保護劉禪和甘夫人安全脫險。劉備入西川,趙雲隨諸葛亮、張飛等人沿江而上作為援軍,為平定益州做出了貢獻。劉備死後,趙雲跟隨諸葛亮北伐,子龍單騎退追兵。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在演義中,趙雲英武瀟灑,武力超群,數次成為孤膽英雄,被劉備贊為“一身都是膽”,趙子龍一生無敗績,文武雙全,三國最完美的武將當之無愧

    三、古之惡來——典韋

    典韋

    被譽為“古之惡來”的曹營第一猛將,雙鐵戟重八十斤天下無雙,勇武異常,相貌魁梧,膂力過人。後張繡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死後半晌無人敢近身。

    四、武聖——關羽

    關雲長

    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使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蜀漢五虎上將之首。溫酒斬華雄,誅文丑斬顏良,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宴”,“水淹七軍”生擒龐德,三國中罕逢敵手,義釋華容道更是千古佳話,可惜被昔日的呂下阿蒙暗算,敗走麥城。曾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後因兵敗關羽暫居曹操手下,因陣前殺顏良解白馬之圍有功,由曹操上表封為漢壽亭侯;劉備稱漢中王時,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總領荊州;關羽死後,由後主劉禪追諡曰“壯繆侯”,死後受民間推崇,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物件,被尊稱為“關公”“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還被稱做“關夫子”。

    五、西涼“錦馬超”

    馬孟起

    人稱“西涼錦馬超”。三國中勇猛最神似呂布的武將,一人獨戰曹操數十員大將致使曹阿瞞割須棄袍。儘管曾和張飛許褚戰成平手,但都是在逆境中和諸位大將搏鬥。曹操亦言:“馬兒不死,吾無葬身之地也”。可惜只是一介武夫。使金色的虎頭槍,有“金槍馬超銀槍趙雲”之說。馬超是東漢初年

    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起初隨父親馬騰在西涼為一方軍閥,後與韓遂一同進攻潼關,被曹操以離間計擊敗。此後馬超又起兵攻殺涼州刺史韋康,不久被韋康故吏楊阜擊敗,投奔張魯。劉備入蜀後馬超投奔劉備,併為劉備作前驅,進入成都。劉備稱漢中王后拜馬超為左將軍,假節;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又進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封斄鄉侯。公元222年,馬超病逝,終年47歲。蜀漢五虎上將之一。

    六、蓋世猛將——張飛

    張翼德

    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耳。河北涿郡屠夫,早年與劉備關羽桃園三結義,行三。性如烈火,嫉惡如仇,曾怒鞭督郵,並一度拔劍欲刺董卓。於長坂坡當陽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八十三萬大軍,嚇死夏侯傑。入川時一路凱歌,義釋嚴顏,並將其收降,直搗成都。入川后率精兵擊敗張郃大軍。劉備稱漢中王后,拜為右將軍,封五虎大將,稱帝后,拜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為奪回荊州,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同年六月,張飛被部將範疆、張達刺殺,時年五十五歲。蜀漢五虎上將之一。

    七、老當益壯——黃忠

    黃漢升

    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後歸劉備,並助劉備攻益州劉璋。後黃忠在定軍山一戰中陣斬曹操部下名將夏侯淵,升任徵西將軍,劉備稱漢中王后改封后將軍,賜關內侯。次年,黃忠病逝,諡曰剛侯。弓箭百發百中,是三國第一神箭手。出場的時候年已老邁還有此成績,為老當益壯的典範。蜀漢五虎上將之一。

    八、虎痴——許褚

    許褚

    曹營第二猛將。長八尺餘,腰大十圍, 容貌雄毅,勇力絕人,與典韋一起統領曹操的虎衛軍,常伴曹操征戰四方,褚素呆滯,征戰英勇,人稱“虎痴”。曹操討伐黃劭、何儀,許褚生擒儀。典韋要人,褚欲與之爭鬥未果,許褚被曹操賞識,收之用為護衛。官渡破袁紹後,因謀士許攸辱罵,怒而殺之。曾裸衣惡鬥馬超。後漢中之戰護糧,因醉為張飛所敗。曹操死後不久許褚亦病逝。

    九、小霸王——孫策

    孫伯符

    孫伯符是霸王再世,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吳國的奠基者之一。綽號“小霸王”。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並在討伐割據江東的各軍閥的過程中增強自軍實力,終於統一江東。後因被刺客淬毒刺傷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小霸王孫策上承父志,下開弟業,偉男兒也。

    十、英年早逝——太史慈

    太史子義

    東吳武將第一人,曾領一小將追戰孫策等十三騎,奮勇莫當。為人信義篤烈,有古人之風。群英會上,周瑜付劍與慈為監酒;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於赤壁

    之戰前病逝,死時才四十一歲。

    十一、獨目蒼狼——夏侯惇

    夏侯元讓

    曹營第三猛將。少習槍棒,武藝過人。曹操起兵,夏侯惇率眾來投,自此隨之徵戰。曹操討呂布,夏侯惇被呂布部將曹性射中左目,惇拔矢啖睛,兩軍無不駭然。後惇常為先鋒,殺敵破陣,衝鋒在前,立功無數,是曹操最信任的武將。夏侯惇一生雖多在軍旅,但仍不忘治學。他常親自迎師,虛心求教。他為人儉樸,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治產業,至死家無餘財。

    十二、虎步關右——夏侯淵

    夏侯妙才

    為人忠義,用兵神速,作戰勇猛,屢建功勳。群雄征討董卓時隨曹操一同起兵,後征戰四方,四出平亂、轉戰西涼、虎步關右,屢立功勳。是老曹家創業的元老,在定軍山中蜀將法正之謀,為黃忠突襲斬殺。在平定馬超叛亂後負責西北防線的鎮守。後劉備攻打漢中,他被劉備部將黃忠所殺。第一個死於上榜武將之手的武將。

    十三、五子良將之首——張遼

    張文遠

    “曹營五良將”之一。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先為呂布部將,後呂布喪於白門樓,曹操經劉備、關羽勸說,待遼以上禮,張遼遂降為曹家將。從曹操以後,遼隨軍征討,多有戰功。赤壁戰後,曹操獨任張遼引李典、樂進等守合肥,以御孫權。後孫權果引軍入寇,張遼智激李典後三人一同出戰,自率二千餘騎打敗敵軍十萬,險些俘虜孫權本人,威鎮逍遙津,“殺得江南人人害怕,聞張遼大名,小兒也不敢夜啼”。伐吳時被丁奉射中腰部而死。

    十四、智勇雙全——張郃

    張俊義

    原與顏良、文丑、高覽並稱“河北四庭柱”,降曹後為“曹營五良將”之一。僅有的幾次如“街亭之戰”來看,是五良將中最有謀略的人。後為司馬懿妒忌,借刀殺人,被蜀軍射死。張郃通曉應變之術,擅長佈置營寨,預料戰勢、地形,一向準確,即使諸葛亮都對他有所顧忌。張郃雖為武將,卻喜歡儒士,曾推薦同鄉的卑湛,被皇帝下詔嘉獎,將張郃比作愛好儒學的東漢大將祭遵,並將卑湛提升為博士。張郃的一生勝仗無數,屢克敵軍,而且深諳韜略,智勇兼備,不負魏將“五子良將”之名。

    十五、“不得晌,屬徐晃”

    徐公明

    “曹營五良將”之一,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勳,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曾在官渡之戰中截燒袁軍糧草數千車,保證了曹軍的勝利。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曹丕稱帝后,徐晃被加為右將軍,於公元227年病逝,諡曰壯侯。徐晃一生儉樸,對自己約束很嚴,且他每戰有功,但很少邀功請賞,所以在曹操的軍隊中流傳著一句話“不得晌,屬徐晃。”

    十六、“白馬將軍”——龐德

    龐令明

    西涼猛將。與馬岱併為馬超帳前左右折衝,曾步鬥破敵陣救出韓遂,又殺曹仁部將曹永奪其馬護韓遂而走,悍勇遂知名。後降曹操,樊城之戰中一箭射中關羽面額,威風八面,故蜀軍士兵都十分地驚怕,稱他為“白馬將軍”。為關羽所擒,不降而被處死。氣節豪邁,剛毅威武,骨鍍稜梭,遂稱一代名將。

    十七、“錦帆賊”甘寧

    甘興霸

    東吳第二號猛將,為人暴躁記仇,少有氣力,好遊俠,為人勇猛剛強,忠心耿

    耿,勇往無前,曾率八百健兒依劉表,因居南陽,不見進用。後轉託黃祖,黃祖又以凡人畜之。期間曾射殺淩統之父凌操,因此與淩統有殺父之仇。後歸吳見用於孫權,大有作為。破黃祖據楚關,攻曹仁取夷陵,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獲朱光,百騎襲曹營,孫權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智勇雙全,戰功顯赫。仗義疏財。深得士卒擁戴,吳主賞識,被孫權封為西陵太守,折衝(常勝)將軍。後在劉備伐吳時中了沙摩柯之箭而死。

    十八、“拼命三郎”——周泰

    周幼平

    早年與蔣欽隨孫策左右,立過數次戰功。後周泰膽氣絕倫,保衛孫權,勇戰退敵,身受十二處傷,很久才康復。後與周瑜、程普拒曹操軍於赤壁,攻曹仁於南郡。曹操出濡須,周泰勇戰擊退曹操。於是留督濡須,拜平虜將軍。後孫權破關羽,意欲伐蜀,拜周泰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陵陽侯。黃武年間周泰病亡。[1]

    十九、“天生叛將”——魏延

    魏文長

    智勇雙全、心高氣傲,是五虎將之後的“最佳第六人”。起初率領部曲隨劉備入蜀,因屢立戰功而深受劉備信任,劉備稱漢中王后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蜀漢建立後升為鎮北將軍。此後魏延隨諸葛亮北伐,曾率軍大破魏將郭淮等人,加為徵西大將軍。魏延曾向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襲長安“子午谷之計”,但遭向來謹慎的諸葛亮反對,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諸葛亮死後,魏延因不願受長史楊儀所約束而於退軍途中燒絕棧道,反攻楊儀,卻因部屬不服而敗逃,被楊儀所遣的馬岱所斬。

    二十、“北地槍王”——張繡

    張繡

    號稱槍神,人稱“北地槍王”,使一杆虎頭金槍。張繡是武術名家童淵的大徒弟。戰宛城時由胡車兒偷走典韋的雙戟,然後得以槍挑典韋。他的“百鳥朝凰槍”威震天下。後來與趙雲大戰三百回合,被趙雲的七探蛇盤槍殺死。從此趙雲成了真正的槍王。[2]

    二十一、“短命英雄”——文丑

    文丑

    “河北四庭柱”之一,曾輕鬆擊敗過徐晃,雖然死得早,但其武力絕對超一流。可惜啊,命太背,成就了關羽的千古武聖之名。

    二十二、“苦命英雄”——顏良

    顏良

    同為“河北四庭柱”之一,武力不俗,但因官渡之戰被關羽所斬,鼎立時期再無表現機會。

    二十三、“功成身敗”——鄧艾

    鄧士載

    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死於司馬之手,終其一生,戰功赫赫,他曾與鍾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後因遭到鍾會的汙衊和陷害,被司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後與其子鄧忠一起被衛瓘派遣的武將田續所殺害。鄧艾是三國末期最為傑出的軍事家,其才能可比諸葛亮與司馬懿。鄧艾在戰爭中目光遠大,見解超人,具有難得的戰略頭腦。作戰中料敵先機,始終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與姜維的數次交戰中未嘗敗績。其偷度陰平一役,堪稱中國戰爭史上歷次入川作戰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為軍事史上的傑作而載入史冊。

    二十四、“天水麒麟兒”——姜維

    姜伯約

    諸葛亮的傑出弟子,原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將,後降蜀漢,官至涼州刺史、大將軍。姜維在諸葛亮去世後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前後共出兵11次,然而終究回天乏術。蜀漢滅亡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也被魏兵所殺。伯約一生也只盲從武侯遺志,使得疲憊的蜀國更加疲憊不堪。武力強,謀略亦突出,可惜時運不濟。和諸葛一樣,是天不助我的悲劇人物。

  • 10 # 電競星曉白

    三國24名將第一名呂布

    呂布字奉先,漢族,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紹效力,後佔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於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由於《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的演繹,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心目之中。

    三國24名將第二名趙雲

    單騎救主是指趙雲單槍匹馬救出劉備的兒子劉禪的事情。歷史上一共發生了兩次,一次是長坂坡之戰,一次是截江救阿斗,分別發生在建安十三年與建安十六年。趙雲的單騎救主的情節常被藝術加工出現在小說、評書、戲曲等文藝作品裡。其實截江救阿斗是趙雲和張飛共同完成的,並且二人有帶領兵馬,所以嚴格來講不是單騎救主,但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民間還是習慣性的將此行為也稱為單騎救主。

    三國24名將第三名典韋

    典韋陳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東漢末年曹操部將,相貌魁梧,膂力過人。本屬張邈,後歸曹操。曹操征討呂布時被募為陷陳,表現英勇,被拜為校尉,宿衛曹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張繡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三國24名將第四名關羽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良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劉備任命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三國24名將第五名馬超

    《三國演義》及民間文化中綽號“錦馬超”,因俊秀容貌與獅盔獸帶、白袍銀甲的非凡裝束而得名,有“不減呂布之勇”。

    三國24名將第六名張飛

    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蕩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顏;漢中之戰時又於宕渠擊敗張郃,對蜀漢貢獻極大,官至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後被範強、張達刺殺。

    三國24名將第七名黃忠

    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後歸劉備,並助劉備攻益州劉璋。公元219年,黃忠在定軍山一戰中陣斬曹操部下名將夏侯淵,升任徵西將軍,劉備稱漢中王后改封后將軍,賜關內侯。次年,黃忠病逝,諡曰剛侯。

    三國24名將第八名許褚

    渭南之戰時在身披重甲的情況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漿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上岸才發現早已身中數箭,在與馬超、韓遂會面時只讓許褚相隨,期間馬超欲襲曹操,但聽聞許褚之名兼懷疑從騎就是許褚,便問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著許褚,許褚怒視馬超以令他放棄。

    當曹操去世時許褚哭至吐血,曹丕其遷作武衛將軍,負責宮中安全。曹叡繼位時封其為牟鄉侯,不久去世,諡曰壯侯。

    三國24名將第九名孫策

    孫策字伯符,吳郡富春人。孫堅長子,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三國演義》中綽號“小霸王”。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後脫離袁術,統一江東。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其弟孫權接掌孫策勢力,並於稱帝后,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

    三國24名將第十名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東漢末年名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孫權統事後,因太史慈能制劉磐,便將管理南方的要務委託給他。建安十一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說道:“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言訖而亡,年四十一歲。

    三國24名將第十一名夏侯惇

    少年時以勇氣聞名於鄉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將領之一。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歷任折衝校尉、濟陰太守、建武將軍,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侯,追諡忠侯。

    夏侯惇一生雖多在軍旅,但仍不忘治學。他常親自迎師,虛心求教。他為人儉樸,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置產業,至死家無餘財。

    三國24名將第十二名夏侯淵

    初期隨曹操征伐,官渡之戰為曹操督運糧草,又督諸將先後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叛亂。後率軍駐涼州,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張魯降曹操後夏侯淵留守漢中,與劉備相拒逾年,於定軍山被劉備部將黃忠所襲,戰死,諡曰愍侯。

    三國24名將第十三名張遼

    濡須之戰後,曹操任命張遼、李典、樂進等守合肥。張遼多次擊退孫吳進攻,在建安二十年的逍遙津之戰,更是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成為歷代推崇的名將之一,“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故事。

    三國24名將第十四名張郃

    曹丕稱帝后,升左將軍,封鄚侯,奉命從曹真擊平安定羌胡,後與夏侯尚圍攻江陵。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因功升徵西車騎將軍。231年,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亡。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

    三國24名將第十五名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勳,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曹丕稱帝后,徐晃被加為右將軍,於公元227年病逝,諡曰壯侯。

    三國24名將第十六名龐德

    219年,龐德協助曹仁抵禦關羽。兩軍對壘期間,常騎白馬馳騁奔殺,曾一箭射中關羽前額,被關羽軍稱作“白馬將軍”。時值漢水暴溢,他率諸將與關羽殊死搏鬥,箭鏃射盡,又短兵相接。而他格鬥益怒,膽氣愈壯,力戰多時後因小舟被洪水打翻為關羽軍所擒。關羽敬重他的剛毅威武,以封將勸降,但他卻怒目不跪,怒斥關羽,最終殞身殉節。

    三國24名將第十七名甘寧

    建安十三年甘寧率部投奔孫權,開始建功立業。隨孫權破黃祖據楚關,隨周瑜攻曹仁取夷陵,隨魯肅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獲朱光,率百餘人夜襲曹營,戰功赫赫,孫權曾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甘寧為人仗義疏財,深得士卒擁戴。

    三國24名將第十八名周泰

    周泰九江下蔡人。三國時期吳國武將。孫策平定江東時與同郡蔣欽一起加入孫策軍,隨孫策左右,後孫權愛其為人,向孫策請求讓周泰跟隨自己。周泰多次於戰亂當中保護孫權的安危,身上受的傷多達幾十處,就像在面板上雕畫一樣,吳將朱然、徐盛等因此對其拜服。後來孫權為了表彰周泰為了東吳出生入死的功績,而賜給他青羅傘蓋。官至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陵陽侯。死於黃武中年,有子周邵,亦數有戰功,死於黃龍二年,周邵的弟弟周承繼承了兵權和爵位。

    三國24名將第十九名魏延

    魏延義陽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期間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領一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相互爭權,魏延敗逃,為馬岱所追斬,並被夷滅三族。

    三國24名將第二十名張繡

    張繡武威祖厲人。驃騎將軍張濟的從子。東漢末年割據宛城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初隨張濟征伐,張濟死後與劉表聯合。後降曹操,因不滿其言行而突襲曹操,復與劉表連和。官渡之戰前夕,聽從賈詡的建議再次投降曹操,參加官渡之戰,官至破羌將軍,封宣威侯。在北征烏桓途中去世,諡定侯。

    三國24名將第二十一名文丑

    文丑東漢末年冀州牧袁紹帳下的大將。建安五年(200年),袁紹命文丑率軍於延津攻曹操,曹操以誘敵之計大破文丑一軍,文丑於此戰中喪生。明·羅貫中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根據此段歷史描寫關羽斬文丑的故事,並廣泛流傳於後世。

    三國24名將第二十二名顏良

    顏良冀州堂陽人,東漢末年河北軍閥袁紹部將,以勇而聞名。建安四年,袁紹以顏良、文丑為將,率精卒十萬,準備攻許。建安五年,兵進黎陽,遣顏良攻白馬。曹操北救,以荀攸計分兵渡河,引袁紹西應,自率輕兵掩襲白馬,顏良倉猝逆戰,被關羽擊斬。

    三國24名將第二十三名鄧艾

    鄧艾義陽棘陽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其人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本名鄧範,後因與同鄉人同名而改名。鄧艾多年在曹魏西邊戰線防備蜀漢姜維。

    公元263年他與鍾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後因遭到鍾會的汙衊和陷害,被司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後與其子鄧忠一起被衛瓘派遣的武將田續所殺害。

    三國24名將第二十四名姜維

    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 11 # 千觴81919297

    流傳甚廣的三國二十四名將從第一名到第二十四名分別是: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黃忠,許褚,孫策,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淵,張遼,張郃,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張繡,文丑,顏良,鄧艾,姜維。這份榜單應該是綜合考慮了武力和個人能力,但肯定是以武力為主要標準,否則呂布也不會排名第一。

    單純從武力來分析,以武力論英雄,這個二十四名將榜有些不合理之處,比如顏良文丑排名低了,典韋排名有點高估,龐德的武力應該高過張遼和張郃等等。其實除了排名之外,還有一點也不合理,那就是以武力來分析,遍觀《三國演義》,榜單上有些人的武力明顯不如未上榜的人,有些武力很強悍的卻沒在榜單之上。今天就單純以武力和《三國演義》來分析下哪幾位武力也可以上榜,

    華雄:東漢末年武將,於董卓手下為都督之職。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對華雄這個角色有較多的發揮,描寫華雄為董卓的猛將,自薦抵抗山東地區反對董卓的諸侯聯軍於汜水關前,他先後斬殺濟北相鮑信之弟鮑忠、孫堅部將祖茂、以及袁紹部將俞涉和韓馥手下潘鳳等人,最後關東聯軍派出關羽與之一對一決鬥而被殺。《斬華雄》也成為京劇中的一出著名的劇目。關公斬了華雄,於是名揚天下。

    文鴦: 他是魏華人,文鴦父親文欽也是魏國將領,但是武義一般,文鴦本人驍勇善戰,在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回中有記載,文鴦單騎殺退吳國數十萬敵兵,其勇不亞於當年長坂坡的趙子龍。

    關平:關平是關羽的義子,他原本是關定的二兒子。關定是關羽在過五關斬六將時認識的,當時關羽千里尋兄,借宿於關定家中。

    關羽威名顯赫,關定很是仰慕,正好家中次子關平從小習武,關定就讓兒子跟隨關羽離開,希望他能出人頭地。劉備看關羽還沒有子嗣,所以就做主,讓關平做了關羽的義子。從那以後,關平就以關羽兒子的身份跟著他征戰四方。關平本就功夫不錯,加之又在行軍打仗時學到了不少本事,所以立下了不少戰功。

    襄樊之戰中,關平可謂是大顯實力,他的對手是魏軍將領龐德,龐德也是一名實力很強的大將。這次戰鬥中,關平與之單挑,絲毫不遜色,戰了三十來回合,不分勝負,然後各自回去歇息了。龐德乃是和關羽大戰一百回合都毫不畏懼的人,連關羽都稱讚其刀法嫻熟,棋逢對手。

    關平與龐德對戰,可見關平的武藝不比龐德弱,他的實力水平應該和關羽差不多了。當然,關羽當時已年邁,功夫自然是比不得年輕時候,所以由此推論龐德的實力不太嚴謹。但是龐德曾經連續對戰曹操軍下許褚等四員大將都不見敗,而且他還和蜀將魏延單挑過,龐德讓魏延也感到頗為頭疼,是沒法輕易奈何得了的。這樣對比看來,關平的武功實力絲毫不輸於魏延。

    關平不但武功高強,而且為人十分謹慎,是個難得的將才。襄樊之戰中,關羽出陣對戰龐德,但關羽畢竟年事已高,龐德也不是個省油的燈,關平怕父親有閃失,一見情況不對,就及時鳴金收兵。關羽不慎中箭,龐德讓士兵對其惡語譏諷、出口辱罵,但關平能夠沉住氣,堅持避而不戰。

    這樣一個驍勇善戰、沉穩謹慎的人才,在整部演義之中卻是關羽的跟班兒形象,在關羽的光壞之下,他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副將,沒有卓越的軍功讓他出名。他一生追隨關羽,後來被東吳擒殺。憑關平的實力,若有施展的舞臺,蜀漢必然再添一員猛將,可惜他就像一塊金子被埋於塵土之中,實屬不幸。

    還有幾個,文聘,張任,王雙,周倉……

  • 12 # 巴陵人說歷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部《三國演義》道不盡的風流人物,三國時期猛將如雲、名將輩出,最為後世津津樂道的就是毛評版(毛宗崗)三國中二十四名將。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毛評版三國二十四名將

    這是一首順口溜,由於毛評版《三國演義》流傳最廣,因此很多評書也是說的這個版本,我們聽到的也最多。三國二十四名將屬於毛評三國的一部分,《三國志》及相關史書中未正式提及,不能作為正史中的排名。

    一、溫侯——呂布

    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方天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名氣倒不是吹出來。與其說虎牢關一戰,三英得以揚名,不如說呂布從此奠定了三國第一猛將的位置。關、張二人,兩位萬人之敵奮力合擊三十回合沒有從呂布處討得半分便宜,三英的合圍中全身而退毫髮不傷以至曹操那句“呂布非一人可勝”成為了著名論斷。兗州攻防戰,於許褚、典韋、夏侯淵、夏侯惇、李典、樂進六將夾攻中能全身而退,依然無法傷其毫髮,無愧於三國第一猛將的稱號!轅門射戟更展現其超一流的箭術,可惜為人反覆無常,見利忘義,有勇無謀,被稱為“三姓家奴” 。最後困守下邳,城破人亡,一代猛將,就此終了。

    呂布

    二、趙雲

    常使一把雪白梨花槍,腰繫青釭劍,另外箭法也好,橫江射帆比起呂布轅門射戟毫不遜色。蜀漢五虎上將之一。趙雲開始跟隨公孫瓚征討,後投靠劉備,當陽長坂百萬軍中六進六出,斬殺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殺得曹軍聞風喪膽,保護劉禪和甘夫人安全脫險。劉備入西川,趙雲隨諸葛亮、張飛等人沿江而上作為援軍,為平定益州做出了貢獻。劉備死後,趙雲跟隨諸葛亮北伐,子龍單騎退追兵。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在演義中,趙雲英武瀟灑,武力超群,數次成為孤膽英雄,被劉備贊為“一身都是膽”,趙子龍一生無敗績,文武雙全,三國最完美的武將當之無愧。“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衝開長阪圍,四十二年真命主,將軍應得顯神威。昔年救主在當陽,今日飛身向大江。船上吳兵皆膽裂,子龍英勇世無雙”。一語道盡,無須再言。

    趙雲

    三、古之惡來——典韋

    曹營第一猛將,雙鐵戟重八十斤天下無雙,勇武異常,相貌魁梧,膂力過人。青年時“追虎過澗”,從軍後“勇冠三軍”。後張繡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死後半晌無人敢近身。

    典韋

    四、武聖人——關羽

    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使青龍偃月刀,胯下赤兔馬,蜀漢五虎上將之首。溫酒斬華雄,誅文丑斬顏良,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宴”,“水淹七軍”生擒龐德,三國中罕逢敵手,義釋華容道更是千古佳話,可惜被呂下阿蒙暗算,敗走麥城。曾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後因兵敗關羽暫居曹操手下,因陣前殺顏良解白馬之圍有功,由曹操上表封為漢壽亭侯;劉備稱漢中王時,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總領荊州;關羽死後,由後主劉禪追諡曰“壯繆侯”,死後受民間推崇,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物件,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尊稱為“關公”。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最後被封為“蓋天古佛”,“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現今民間將關羽當作“戰神、驅邪神、守護神、武財神”。

    關羽

    五、西涼錦馬超

    獅盔獸帶,銀甲白袍,是他那永恆不變的標記。槍法如狂飆,招數狠辣,槍槍奪命,武藝超群,飛揚跋扈,世人稱“白虎星君轉世將”。他被羌、胡之人視之為“天神”。一人獨戰曹操數十員大將致使曹阿瞞割須棄袍。儘管曾和張飛許褚戰成平手,但都是在逆境中和諸位大將搏鬥。曹操亦言:“馬兒不死,吾無葬身之地也”。可惜只是一介武夫。馬超是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起初隨父親馬騰在西涼為一方軍閥,後與韓遂一同進攻潼關,被曹操以離間計擊敗。此後馬超又起兵攻殺涼州刺史韋康,不久被韋康故吏楊阜擊敗,投奔張魯。劉備入蜀後馬超投奔劉備,併為劉備作前驅,進入成都。劉備稱漢中王后拜馬超為左將軍,假節;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又進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封斄鄉侯。公元222年,馬超病逝,終年47歲。蜀漢五虎上將之一。

    馬超

    六、蓋世猛將——張飛

    燕頷虎鬚,豹頭環眼,身高八尺,脾氣暴躁,粗中有細,重情義,勇如一國,敵號萬人。這是一個極度藐視呂布的剛烈猛將,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耳。河北涿郡屠夫,早年與劉備關羽桃園三結義,行三。性如烈火,嫉惡如仇,曾怒鞭督郵,並一度拔劍欲刺董卓。於長坂坡當陽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大軍,嚇死夏侯傑。入川時一路凱歌,義釋嚴顏,並將其收降,直搗成都。入川后率精兵擊敗張郃大軍。劉備稱漢中王后,拜為右將軍,封五虎大將,稱帝后,拜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為奪回荊州,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同年六月,張飛被部將範疆、張達刺殺,時年五十五歲。蜀漢五虎上將之一。

    張飛

    七、老當益壯——黃忠

    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後歸劉備,並助劉備攻益州劉璋。後黃忠在定軍山一戰中陣斬曹操部下名將夏侯淵,升任徵西將軍,劉備稱漢中王后改封后將軍,賜關內侯。次年,黃忠病逝,諡曰剛侯。蜀漢五虎上將之一。黃忠的箭法舉世公認,號稱“箭神”。能開三石之弓,他的箭術,是三國裡獨一無二的,百發百中,箭無虛發。在老年時期表現活躍,有勇有謀,智勇雙全,常常獨當一面,作戰時不顧年邁,身先事卒、勇冠三軍,為老當益壯的典範。

    黃忠

    八、虎痴——許褚

    曹營第二猛將。長八尺餘,腰大十圍, 容貌雄毅,勇力絕人,與典韋一起統領曹操的虎衛軍,常伴曹操征戰四方,褚素呆滯,征戰英勇,人稱“虎痴”。曹操討伐黃劭、何儀時,許褚生擒何儀以及黃巾數百騎,典韋要人,許褚與典韋大戰兩次,不分勝敗,為曹操賞識,收之用為護衛,從此為曹操征戰四方。官渡破袁紹後,因謀士許攸辱罵,怒而殺之。曾裸衣惡鬥馬超。後漢中之戰許褚護糧,因酒醉為張飛所敗。當曹操去世時許褚哭至吐血,不久去世,諡曰壯侯。

    許褚

    九、江東小霸王——孫策

    一杆霸王閃獨戰東南地,打下江東六郡八十一州,綽號“江東小霸王”。年紀輕輕既興王伐夷,掃蕩江東無人敢居於孫策之上。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吳國的奠基者之一。曹操畏其善於用兵,曰:“獅兒,謂難與爭鋒”。挾死一將,喝死一將,威震江東,運籌如虎踞,決策似鷹揚,威鎮三江靖,名聞四海香。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並在討伐割據江東的各軍閥的過程中增強自軍實力,終於統一江東。後因被刺客淬毒刺傷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小霸王孫策上承父志,下開弟業,偉男兒也。

    孫策

    十、太史慈

    東吳武將第一人,曾領一小將追戰孫策等十三騎,奮勇莫當。為人信義篤烈,有古人之風。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弦不虛發。曾為救孔融而單騎突圍向劉備求援,原為劉繇部下,後被孫策收降,群英會上,周瑜付劍與慈為監酒,於赤壁之戰前病逝,死前說道:“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吳書》,《三國演義》為“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訖而亡,年四十一歲。

    太史慈

    十一、獨目蒼狼——夏侯惇

    曹營第三猛將,西漢開國猛將夏侯嬰的後人。少習槍棒,武藝過人。曹操起兵,夏侯惇率眾來投,自此隨之徵戰。曹操討呂布,夏侯惇被呂布部將曹性射中左目,夏侯敦“撥矢啖睛”,並奮力刺死曹性,其兇狠暴烈可見一斑。後惇常為先鋒,殺敵破陣,衝鋒在前,立功無數,是曹操最信任的武將。夏侯惇一生雖多在軍旅,但仍不忘治學。他常親自迎師,虛心求教。他為人儉樸,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治產業,至死家無餘財。可惜新野一戰被諸葛亮的火燒的銳氣大減,從此就剩下了跑龍套了。由於扮演了鎮壓漢宮廷反曹叛亂的角色,被正統觀極強的羅貫中找了個鬼魂把他嚇死了。

    夏侯惇

    十二、虎步關右——夏侯淵

    為人忠義,用兵神速,作戰勇猛,屢建功勳。群雄征討董卓時隨曹操一同起兵,擅長千里奔襲作戰,常常出敵不意,是老曹家創業的元老。初期隨曹操征伐,官渡之戰為曹操督運糧草,又督諸將先後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叛亂。後率軍征伐關中與涼州,斬梁興、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族、氐族、屠各等外族勢力,虎步關右。張魯降曹操後,夏侯淵留守漢中,與劉備相拒逾年,在定軍山中蜀將法正之謀,為黃忠突襲斬殺。第一個死於上榜武將之手的武將。

    夏侯淵

    十三、五子良將之首——張遼

    “曹營五良將”之一。面如紫玉,目若朗星,謀略過人,多次建立奇功。還有著武將少有的突出的語言才能。觀其一生,膽氣蓋天,謀略精深。先為呂布部將,後呂布喪於白門樓,曹操經劉備、關羽勸說,待遼以上禮,張遼遂降為曹家將。從曹操以後,遼隨軍征討,多有戰功。洞察敵情而勸降昌豨、攻袁氏而轉戰河北、在白狼山之戰率領先鋒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于蹋頓、驅逐遼東大將柳毅、以靜制動挫敗夜間謀反、勇闖天柱山擊滅陳蘭梅成。赤壁之戰後,曹操獨任張遼引李典、樂進等守合肥,以御孫權。後孫權果引軍入寇,張遼智激李典後三人一同出戰,自率二千餘騎打敗敵軍十萬,險些俘虜孫權本人,威鎮逍遙津,“殺得江南人人害怕,聞張遼大名,小兒也不敢夜啼”。在抱病擊破吳將呂範後病逝於江都,諡號剛侯。

    張遼

    十四、智勇雙全——張郃

    原與顏良、文丑、高覽並稱“河北四庭柱”,降曹後為“曹營五良將”之一。張郃用兵巧變,善列營陣,善估形勢,善用地形,蜀軍自諸葛亮起,皆忌憚張郃,是五良將中最有謀略的人。後為司馬懿妒忌,借刀殺人,被蜀軍射死。張郃通曉應變之術,擅長佈置營寨,預料戰勢、地形,一向準確,即使諸葛亮都對他有所顧忌。張郃雖為武將,卻喜歡儒士,曾推薦同鄉的卑湛,被皇帝下詔嘉獎,將張郃比作愛好儒學的東漢大將祭遵,並將卑湛提升為博士。張郃的一生勝仗無數,屢克敵軍,而且深諳韜略,智勇兼備,不負魏將“五子良將”之名。

    張郃

    十五、徐晃:

    “曹營五良將”之一,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勳,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曾在官渡之戰中截燒袁軍糧草數千車,保證了曹軍的勝利。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曹丕稱帝后,徐晃被加為右將軍,於公元227年病逝,諡曰壯侯。徐晃一生儉樸,對自己約束很嚴,且他每戰有功,但很少邀功請賞,所以在曹操的軍隊中流傳著一句話“不得晌,屬徐晃。”

    徐晃

    十六、白馬將軍——龐德

    西涼猛將。與馬岱併為馬超帳前左右折衝,最早期的勇猛見於潼關之戰,馬落陷坑,步鬥破敵陣救出韓遂,又殺曹仁部將曹永奪其馬護韓遂而走,悍勇遂知名。曹操攻打漢中時候,他代表張魯出戰,在以許褚領銜的車輪戰中,大展身手,得到了曹操帳下虎將的一致誇獎。後降曹操,樊城之戰與其關羽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最終反手一箭射中關羽面額於兩軍陣前,給了當時不可一世的關羽狠狠一擊。故蜀軍士兵都十分地驚怕,稱他為“白馬將軍”。為關羽所擒,不降而被處死。氣節豪邁,剛毅威武,骨鍍稜梭,遂稱一代名將。

    龐德

    十七、錦帆賊——甘寧

    東吳第二號猛將,為人暴躁記仇,少有氣力,好遊俠,為人勇猛剛強,忠心耿耿,勇往無前,曾率八百健兒依劉表,因居南陽,不見進用。後轉託黃祖,黃祖又以凡人畜之。期間曾射殺淩統之父凌操,因此與淩統有殺父之仇。後歸吳見用於孫權,大有作為。破黃祖據楚關,攻曹仁取夷陵,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獲朱光,百騎襲曹營,孫權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智勇雙全,戰功顯赫。仗義疏財。深得士卒擁戴,吳主賞識,被孫權封為西陵太守,折衝(常勝)將軍。《三國演義》中甘寧參與了夷陵之戰,被蜀國蠻將沙摩柯一箭射中額頭,此後逃到一棵大樹下坐著死去。甘寧的生卒年份,《三國志》均無明確記載。

    甘寧

    十八、拼命三郎——周泰

    東吳猛虎也。膽氣絕倫,初與蔣欽遭世亂,聚人在洋子江中,劫掠為生。早年與蔣欽隨孫策左右,立過數次戰功。後來,孫權愛其為人,向孫策請求讓周泰跟隨自己。周泰多次於戰亂當中保護孫權的安危,身上受的傷多達幾十處,就像在面板上雕畫一樣。後與周瑜、程普拒曹操軍於赤壁,攻曹仁於南郡。曹操出濡須,周泰勇戰擊退曹操。於是留督濡須,拜平虜將軍。後孫權破關羽,意欲伐蜀,拜周泰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陵陽侯。黃武年間周泰病亡。陳壽將他列為“江表之虎臣”。

    周泰

    十九、魏延

    智勇雙全,勇冠三軍,為人孤高,善養兵卒,勇猛過人,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是五虎將之後的“最佳第六人”。起初率領部曲隨劉備入蜀,因屢立戰功而深受劉備信任,劉備稱漢中王后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蜀漢建立後升為鎮北將軍。此後魏延隨諸葛亮北伐,曾率軍大破魏將郭淮等人,加為徵西大將軍。魏延曾向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襲長安“子午谷之計”,但遭向來謹慎的諸葛亮反對,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諸葛亮死後,魏延因不願受長史楊儀所約束而於退軍途中燒絕棧道,反攻楊儀,卻因部屬不服而敗逃,被楊儀所遣的馬岱所斬。

    魏延

    二十、北地槍王——張繡

    號稱槍神,人稱“北地槍王”。初隨張濟征伐,張濟死後與劉表聯合。後降曹操,因不滿其言行而突襲曹操,復與劉表連和。官渡之戰前夕,聽從賈詡的建議再次投降曹操,參加官渡之戰,官至破羌將軍,封宣威侯。從徵南皮而擊破袁譚。在北征烏桓(207年)途中去世(一說為曹丕逼死),諡定侯。

    張繡

    二十一、文丑

    河北四庭柱”之一。未參加關東聯軍,使袁紹頗為華雄的猖狂而嘆息。紹計逼韓馥,謀奪冀州,關純欲行刺,文丑斬之。磐河一戰,文丑連敗數將,十餘合戰敗公孫瓚,差點擒獲公孫瓚,十餘合戰敗公孫瓚(呂布曾數合擊敗公孫瓚,文丑戰鬥力還是比呂布低一些),說明文丑武力比呂布也差不了多少,和少年趙雲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隨後與顏良為先鋒,擊公孫瓚,平定河北。曹袁交兵,先鋒顏良攻白馬被斬,文丑領軍為其報仇,據延津挑戰曹操,卻中餌敵之計而軍亂,文丑挺身獨戰,射退張遼,30餘合擊敗徐晃。追擊中正遇關羽,戰不三合,心怯欲走,被關羽趕上斬於馬下。

    文丑

    二十二、顏良

    “河北四庭柱”之一。二十回合敗徐晃,其武藝高強,可見一斑。然而勇者勇矣,就是太有些缺心眼,當關羽橫眉豎目衝殺過來時,明顯是要來玩命的,顏良還想在兩軍陣前、生死懸於毫髮之刻,與關羽攀談,先天智商的不足導致命喪黃泉,成就了關羽的威名。

    顏良

    二十三、鄧艾

    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死於司馬之手,終其一生,戰功赫赫,他曾與鍾會分別率軍攻打蜀漢,最後他率先進入成都,使得蜀漢滅亡。後因遭到鍾會的汙衊和陷害,被司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後與其子鄧忠一起被衛瓘派遣的武將田續所殺害。鄧艾是三國末期最為傑出的軍事家,其才能可比諸葛亮與司馬懿。鄧艾在戰爭中目光遠大,見解超人,具有難得的戰略頭腦。作戰中料敵先機,始終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與姜維的數次交戰中未嘗敗績。其偷度陰平一役,堪稱中國戰爭史上歷次入川作戰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為軍事史上的傑作而載入史冊。

    鄧艾

    二十四、天水麒麟兒——姜維

    諸葛亮北伐事業的完美繼承者,蜀漢第五代執政大臣。原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將,後降蜀漢,官至涼州刺史、大將軍。姜維在諸葛亮去世後繼承諸葛亮的遺志,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前後共出兵11次,然而終究回天乏術。蜀漢滅亡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也被魏兵所殺。伯約一生也只盲從武侯遺志,使得疲憊的蜀國更加疲憊不堪。武力強,謀略亦突出,可惜時運不濟。和諸葛一樣,是天不助我的悲劇人物。

  • 13 # 古北大方老師

    三國24位名將源於一首串聯三國武將的打油詩: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一說文鴦)和姜維。

    此詩出處不詳,但在民間廣為流傳。此排名書籍、戲曲、民間資料亦找不到出處

  • 14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三國演義》二十四名將排名

    這裡有流傳很廣的三國24名將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呂布、趙雲、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關羽、馬超、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黃忠、許楮、孫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淵),二張徐龐甘周魏(張遼、張頜、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神槍張繡與文顏(張繡、文丑、顏良),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第一名:呂布

    他手持方天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縱馬挺戟,號稱“飛將”。他南征北討,攻無不取,戰無不克,它的光芒一度使中原大地戰粟,使天地動容。他上陣使一枝方天畫戟,寸鐵在手,萬夫不當,片甲遮身,千人難敵。無論是從任何角度來評論,呂布首席猛將挑大樑的寶座始終是無可爭議的。與其說虎牢關一戰,三英得以揚名,不如說呂布從此奠定了三國第一猛將的位置。關、張二人,兩位萬人之敵奮力合擊三十回合沒有從呂布處討得半分便宜,三英的合圍中全身而退毫髮不傷,這等武藝放眼江湖,無有出其右者。以至曹操那句“呂布非一人可勝”成為了著名論斷。也使呂布每次遭遇都被眾多一流猛將群毆的悲慘命運。袞州一戰,典、許、夏侯兄弟、李、樂、六位曹軍主力戰將共同圍剿呂布,依然無法傷其毫髮,無愧於三國第一猛將的稱號!但是呂布的命運並不太好,他的一生在三國曆史的天空像一顆流星一樣劃過,並沒有最終成就一番事業。最後,困守下邳,城破人亡,一代猛將,就此終了。“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也成了千古絕唱。

    第二名:趙雲

    從磐河橋兩次救助公孫瓚,子龍揭開了一生英雄史詩般單騎救主的序幕,無論是劉備或者是其他的將領,在被大兵包圍的危急關頭,總有一員大將,彷彿天神下凡,手起一槍,某某落馬,殺散圍兵,力挽狂瀾,他就是——常山趙子龍。一出場就是單槍匹馬鬥文醜,後來單槍匹馬殺裴袁紹佔山寨,汝南單騎挑高覽,又單槍匹馬闖曹營,保諸葛祭周瑜,保劉備娶老婆,單身劫江奪後主,即使七旬還孤身力殺五將。在當陽長阪一戰,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左手龍膽右手青,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視八十三萬曹軍如無物,令曹軍聞趙雲大名喪膽,這一戰也讓趙雲的名聲達到頂峰。然而,真正彰顯其英勇的應該是曹劉的漢中爭奪戰,當時黃忠與張著被大兵圍困,趙雲縱馬持槍,殺如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一杆銀槍,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頜,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與之迎戰。張頜當年藐視張飛,敢於張飛正面死戰。而徐晃在樊城保衛戰中,孤軍深入,竟獲全勝,二人均是膽略過人的魏國名將,遇到趙雲,竟然怯懦不敢與之爭鋒,足見趙雲武藝絕倫,書中一大遺憾便是趙呂二人沒有交過手,不然可見個高低。“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衝開長阪圍,四十二年真命主,將軍應得顯神威。昔年救主在當陽,今日飛身向大江。船上吳兵皆膽裂,子龍英勇世無雙”。

    第三名:典韋

    典君可謂三國之真悍將,出場時既逐虎過澗,80斤雙戟不比青龍刀輕幾斤,而況雙手各持40斤所耗之力比雙手共持82斤大的多了。眾軍士夾持不定的大旗,典韋一手執定旗杆,立於風中,巍然不動。曹操謂之:“此古之惡來也!”夏侯薦典韋給曹操時說:“…………手殺數十人,逃竄山中…………”所謂“手殺”,古時指赤手空拳,既典韋赤手空拳殺死數十人。空手打死數十人的概念比手持武器要強悍的多了!典韋更會飛戟殺人,戰呂布時,保護曹操,取短戟十隻在手,敵離身只有五步時,轉身飛戟殺之,一戟一人墜馬,並無虛發,後挺一雙大鐵戟衝殺進去,郝,曹,侯,宋四將不能抵擋,各自逃去。驟馬衝鋒,猶如虎式坦克一般,令敵人望風披靡,為人壯猛任俠,曾為鄉人劉氏報仇,殺人出市,人莫敢近。在短暫的一生中,四次憑藉勇猛,救了曹操的性命。臨死前一戰,雙戟被偷,睡夢中聞得金鼓喊殺之聲,便跳起身來,卻尋不見雙戟。時敵兵已到轅門,韋急持步卒腰刀(普通短刀)在手,只見門首無數軍馬,各挺長槍,搶入寨來。韋奮力向前,砍死二十餘人。馬軍方退(注意,這時典韋是步行的,殺的二十餘人全是馬軍!用一把腰刀步行殺二十餘馬軍!),步兵又到,兩邊搶如葦列。韋身無片甲(身上沒鎧甲的!!),上下被刺數十搶,尤自死戰。刀砍缺不堪用,韋即棄刀,雙手提著兩個軍人迎敵。擊死者八九人。群賊不敢近,只遠遠以箭射之,箭如驟雨。韋猶死拒寨門,怎奈寨後張繡已入,一槍挑起韋后背,乃大叫數身,血流滿地而死。死了半晌,還無一人敢從前門入者。

    第四名:關羽

    只一個回合斬殺董卓手下頭號猛將華雄,官渡之戰誅殺顏良文丑,當時文丑正在追殺徐晃,氣勢正盛,關羽躍馬揚刀截住廝殺。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逃走,關公馬快,腦後一刀,斬於馬下。文丑也是百萬軍中斬將奪旗的勇將,曾經於趙雲大戰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不到三個回合就恐慌,足見關公威勢之盛,在下邳一戰,徐晃與許褚聯手合擊,卻被關公奮力殺退。關羽晚年遇到了戰鬥狀態良好的白馬將軍龐德,一百回合下來,二人精神倍長。龐德不由感嘆“人言關公英雄,今日方信矣”。後又用計水淹魏七軍,生擒主帥左將軍于禁,前部先鋒龐德,乘勝圍攻敗退樊城的魏徵南將軍曹仁,一時威震華夏。死後受民間推崇,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人奉為“關聖帝君”,佛教稱為“伽藍菩薩”,尊稱為“關公”。被後來的統治者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

     第五名:馬超

    獅盔獸帶,銀甲白袍,槍法如狂飆,招數狠辣,槍槍奪命,武藝超群,飛揚跋扈,世人稱“白虎星君轉世將”。他被羌、胡之人視之為“天神”。十七歲從軍,二十歲就大破郭援威鎮河東。潼關一戰,起兵十萬反對曹操,將曹操打得“割須棄袍”,狼狽逃跑。八九回合戰敗於禁,上將張合竟然在其手下走不過二十回合就敗下陣來。五子良將戰敗其二,而且是八,九合,二十合!李通出迎,超奮威交戰,數合之中,一槍刺李通於馬下。與曹洪戰四五十回合,曹洪刀法漸亂,氣力不加。。神威天將在潼關顯示了顛峰實力。後幸有許褚英勇,擋其鋒銳,二人大戰了二百三十餘回合不分勝負,只是在混戰中許褚手了點輕傷,曹操評曰:“馬超不減當年呂布之勇”。馬超從此威震潼關,少年得志。後在綿竹遭遇張飛,殺得天昏地暗。後投降劉備陣營,被封為五虎大將之一,不過卻是有名無實,因為馬超這個人的名氣實在太大,這在當時的劉備陣營裡是誰都比不了的,因此馬超在劉備陣營得不到劉備重用,在孤獨和壓抑中走完了自己悽惶的後半生。

    第六名:張飛

    燕頷虎鬚,豹頭環眼,身高八尺,脾氣暴躁,粗中有細,重情義,勇如一國,敵號萬人。這是一個極度藐視呂布的剛烈猛將。在徐州,動不動就衝呂大喝“決戰三百回合”。終於尋著了一個機會,搶奪了呂布五十匹戰馬,惹得奉先大怒,二人酣戰了一百餘回合,不分勝負,由此可見,正常狀態下,張飛與呂布武藝差距甚微,殺得性起,丈八蛇矛狂戳亂撅,令人甚難招架。呂布偷襲徐州,明知道張飛酒醉,卻不敢過分相逼,可見忌憚其狂野好戰之甚,關羽與紀靈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張飛出場,不倒十個回合大喝一聲,刺紀靈於馬下,武藝對比之間,孰高孰低一目瞭然,想馬超顛峰時期,與張飛大戰總共二百餘回合,最後連陰手暗錘都用上了,也奈何不得張飛,翼德之勇,貨真價實,老張獅吼功又是一絕,聲音之巨曠古絕倫,如萬馬奔騰,似狂雷在耳。長坂橋上挺矛大喝,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曹操再也挺不住了,回馬而走。要知道張飛面對的是曹仁、李典、夏侯敦、夏侯淵、樂進、張遼、張合、許褚和八十三萬大軍!就這氣勢已經凌駕於呂布之上。“長坂坡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猛張飛一名,千古流傳。

    第七名:黃忠

    黃忠的箭法舉世公認,號稱“箭神”。能開三石之弓,他的箭術,是三國裡獨一無二的,百發百中,箭無虛發。在老年時期表現活躍,有勇有謀,智勇雙全,常常獨當一面,與戰國時期趙國大將廉頗齊名。作戰時不顧年邁,身先事卒、勇冠三軍。奪西川戰鬥中總是衝鋒在前,奮勇殺敵,屢建奇功。在三國演義裡描寫在關羽的顛峰時期,與黃忠首戰一百合不分勝負。二戰時因黃忠馬失前蹄被掀於地,關羽饒過黃忠。三戰時黃忠感恩,只用箭射中關羽盔纓,充分顯示了他百步穿楊之能。書中之意,當時黃忠若要取關羽性命,亦非難事。三國演義中黃忠箭法如此了得,可堪稱三國第一人。雖然比箭法呂布能“轅門射戟”、趙雲能江上射帆,但沙場上可用箭取上將性命的,非黃忠莫屬。出場的時候已有六十高齡,有此勇力實在罕見,不知道其身強力壯之時,關羽是否能與他大戰一百回合。跟隨劉備入川,征戰益州,在川中戰鬥中攻打雒城時斬殺劉璋將領鄧賢,挫敗泠苞,解救魏延。龐統死於落鳳坡後黃忠再次解救魏延,領兵殺出重圍。定軍山戰役,一馬當先,猶如天崩地塌之勢。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忠趕到麾蓋之下,大喝一聲,猶如雷吼。淵未及相迎,黃忠寶刀已落,連頭帶肩,砍為兩段。”黃忠以七旬之齡斬了“虎步西北”的夏侯淵,令曹操肝腸寸斷,黃忠自此聲名大震。

    第八名:許褚

    和典韋一同統率著曹操的親衛隊“虎衛軍”。綽號“虎痴”。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這是一個極為典型的實力派戰將,可以說是殺出來的名聲,一生與頂尖高手的顛峰對決,僅僅敗一次,與趙雲大戰三十回合,呂布大戰三十回合,潼關之戰碰上了號稱有“呂布之勇”的馬超,面對前兩天剛有顛峰表現的馬超,許諸作為武將的血怎能不沸騰?於是他的顛峰時刻也爆發出來了。許諸力大刀沉,打起仗來仗著個“猛”字可以說無往不利。問問倉亭十面埋伏時的“十數將”就知道他有多厲害了。可這次的對手和以前不一樣。只見他對自己的狂攻招招都招架住了,並且在五十回合後開始反攻。這傢伙槍法如狂飆,招數狠辣,槍槍奪命。許褚心想,自己肩負著曹將的所有希望,張合敗了,于禁敗拉,李通死了。自己要輸了就徹底的敗了。所以他使盡平生所學,拼死相鬥。這一拼命發現對方也難以招架。就這樣雙方大戰了三百合。最後許諸卸了盔甲,渾身筋突。可是對方似乎有使不完的招數。許褚抓住機會奪兵器和對方較力。精明的主公曹操看出了他的劣勢,派兵混戰,這才算打成平手。許諸裸衣鬥馬超,虎痴之名傳天下。又與典韋殺了整一個白天,均不分勝負,數度救曹操於危難之中,其實,他的好兄弟典韋因為喝酒先丟雙戟又送性命,已經給他早早敲響警鐘,無奈頭腦簡單,記性也差,一世英明幾損在張飛手中,足夠其反省一生了。

    第九名:孫策

    一杆霸王閃獨戰東南地,打下江東六郡八十一州,綽號“江東小霸王”。年紀輕輕既興王伐夷,掃蕩江東無人敢居於孫策之上。年少輕狂,為人最不喜別人超過自己,用兵如神,似飄逸蕭灑的快劍,當覺察利刃至時,已見血封喉。曹操畏其善於用兵,曰:“獅兒,謂難與爭鋒”。挾死一將,喝死一將,威震江東,運籌如虎踞,決策似鷹揚,威鎮三江靖,名聞四海香。八神亭與太史慈戰了幾百合不分勝負,可以說孫策平江東也就這場打鬥是值得人期待的,二人的對決從長兵器到短兵器,空間從馬上到步下,最後成了肉搏。

     第十名:太史慈

    東漢末年江東軍團名將,東萊太史慈,一出場便匹馬單弓射死數十黃巾餘黨,衝出北海之圍,自少已十分好學,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弦不虛發,及至神亭,在神亭演出了一場顛峰對決,太史慈獨與一騎小卒同遇上孫策,當時孫策共有十三從騎,皆是黃蓋、韓當、宋謙等勇猛之士,太史慈毫不畏懼上前支身與策大戰,奮勇莫當;孫策也不含糊,不要別人插手,單打獨鬥,孫策刺倒太史慈的座下馬,更攬得太史慈繫於頸後的手戟,而太史慈亦搶得孫策的頭盔,結果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戰了幾百合不分勝負,兩人武力基本相近,直至兩家軍隊並至神亭,二人才罷戰解散。。英雄惜英雄,不打不成交,太史慈最後歸順了孫策,跟從孫策討伐麻保賊,有一賊於屯裡城樓上毀罵孫策軍,並以手挽著城樓上的柱子,太史慈便引弓射之,一箭貫穿手腕將手牢牢釘在反釘在城樓之樑上,圍外萬人。曹操聞其威名,向太史慈寄了一封書信,寓意太史慈應當向其投誠,其見重如此,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一生助孫策孫權橫掃江東,在江東,子義被叫做“名將”,縱觀三國,也只有張合與太史慈常常被人叫做名將。

    第十一名:夏侯惇

    曹操帳下最驍悍的一員大將,綽號“盲夏侯”。以性格剛烈有勇氣而出名,少習槍棒,武藝過人,14歲時,跟從老師學習,有人侮辱了他的老師,夏侯惇就殺了那個人,與高順軍相遇,挺槍出馬搦戰,高順迎敵,兩馬相交,戰有四五十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敦縱馬追趕,順繞陣而走,敦不捨,亦繞陣追之。陣上曹性看見,暗地拈弓搭箭,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敦大叫一聲,急用手拔箭,不想連眼珠撥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棄也!”遂納於口內啖之,仍復挺槍縱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槍搠透面門,死於馬下,兩邊軍士見者,無不駭然。與關羽戰40合不分勝負,與呂布大戰若干回合,全身而退,與袁術交戰,作為先鋒,一槍刺死袁術大將橋蕤,彷彿洪荒巨獸一般的狂野,令人戰慄的驍勇。

    第十二名:夏侯淵

    文武雙全--夏侯淵,不用說 這位仁兄的能力當列前矛。夏侯族弟,與曹操是連襟,相對於族兄夏侯而言,夏侯淵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軍事將領,擅長打運動戰,所以當時軍中流傳著一句話,“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性格剛烈,勇力過人,他的軍事指揮藝術中最絕的一招就是神速,善於速戰速決,懂得棄強攻弱,用兵靈活,率兵四處征討叛亂,破昌、徐和、雷緒、商曜等,戰功卓著,又隨曹操平馬超,滅張魯,又破楊秋、劉雄、梁興、韓遂、宋建等,屢立奇功。張飛奮盡全力才殺退,定軍山之戰戰黃忠20合不分勝負。這位為曹操統一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悍將,也不會因為最終戰敗身死而失去他在三國軍事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無愧於“妙才”二字!

    第十三名:張遼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張遼武勇過人,善用長槍、金戟,武功高強,又謀略過人,多次建立奇功。還有著武將少有的突出的語言才能。觀其一生,膽氣蓋天,謀略精深。劉備在撤退時遭張遼追擊,關羽與張遼交過手,未能擊退張遼,致使一半人馬被阻於城內。故關羽對張遼評價甚高,可惜毛本中將劉備關羽那一萬軍馬的損失一筆抹去了。張飛與張遼交手,也未能擊退張遼,由此可見張遼是高手之列,與太史策60合不分勝負,說明張遼武功在太史慈附近,與淩統戰50合雖佔優勢但“不分勝負”,說明武功還是略低於關羽張飛。他最著名的一仗是合肥一役,“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其勇可比當年常山趙子龍長坂一戰。他大呼:“雁門張文遠在此”!一直衝到孫權麾下,以孫權這等一代豪傑,尚且只有“走登高冢”,不敢應戰。這一仗,直殺得東吳人人膽寒,十萬大軍頓時沒了士氣。孫權圍城十日,見事不可為,引兵退走,這還沒完,張遼並不滿足守城的勝利,他要擴大戰果,率諸軍追擊,幾次差點活捉孫權,典型的以少勝多,威震逍遙津,名揚天下。曹丕登位二年的時候,親自在洛陽召見了他,並詢問當日合肥戰況,稱讚他是“古之召虎”。合肥之戰後,他一直屯兵陳郡,遏制孫權。他病了的時候,孫權都不敢少動,孫權說:“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其威風如是。吳國有嬰兒不肯睡覺並哭鬧,其母教訓之:再哭,張遼來了! 嬰兒立止哭泣。

    第十四名:張合

    先是袁紹手下的河北四庭柱,後又成為曹操部下“五子良將”之一,三國馬超在身負血海深仇的情況下出場首戰3合敗張合,有網友做出如下點評:馬超身負殺父之血海深仇,“咬牙切齒”,臨陣心態屬於極端心態,因此更有可能採取冒險速勝戰法。從張合這個角度來看,面對一個殺紅了眼的對手,也很有可能招數上還未山窮水盡,意志和膽氣上先自輸了--張合想想也覺得冤呀,馬超啊馬超,是丞相殺了你父,你跟我拼什麼命啊,我才不和你拼命? 故平等狀況下兩人交手,馬超20合敗張合應該還是合理,趙雲戰張合,10數合張合氣力不加撥馬回走,緩上一口氣後還要再戰。曾在銅雀臺上大演花樣射箭,箭法高超人稱“神射手”。能使張合列為第14位的戰例是張飛第二次單挑張合:先四五十合,後張合一直死戰到百十餘合,可以理解為110餘合,也沒全敗,只是因戰場形勢不利才遠引的。到了後三國幾乎已沒人可於張合作對比,連諸葛亮都感嘆張合勇猛無敵。

    第十五名:徐晃

    曹操最信任優秀戰將之一,武藝過人,使用大斧,文武雙全,箭法了得,有“百步穿楊”之稱,曹魏政權的開國元勳,被顏良20合殺敗(顏良是頂級高手,20合敗給他也不丟臉,張頜在趙雲馬超面前也就能戰十多合吧,夏侯敦還十合敗給呂布呢) 戰許褚50合不分勝負,戰前,曹操雖然暗自欣賞徐晃,但並沒交代許褚不許殺死或打傷徐晃,所以兩人的50合平手是公平的,戰關平40合不分勝負,連曹操都贊曰:“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

    第十六名:龐德

    後人尊稱“白馬將軍”一代名將。最早期的勇猛見於潼關之戰,馬落陷坑.龐德步行殺出重圍,還順手救了韓逐.曹操攻打漢中時候,他代表張魯出戰,在以許褚領銜的車輪戰中,大展身手,得到了曹操帳下虎將的一致誇獎。關公盛名之下,獨龐德不服,與其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最終反手一箭,射傷關羽於兩軍陣前,給了當時不可一世的關羽狠狠一擊。

    第十七名:甘寧

    甘寧暴躁記仇,少有氣力,好遊俠,為人勇猛剛強,忠心耿耿,勇往無前,頭插鳥羽,攜弓帶箭,身佩鈴鐺,四處游來蕩去。當時,百姓一聽鈴響,便知是甘寧到了。建安十三年歸吳,大有作為,曾破黃祖據楚關,攻曹仁取夷陵,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獲朱光,百騎襲曹營,孫權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智勇雙全,戰功顯赫,仗義疏財,被人們稱做常勝將軍。在與孫權交戰時曾射殺孫權部將凌操,並在此後與黃祖的戰鬥中擒殺黃祖,濡須之戰時百騎劫曹營,夷陵之戰時身患重病,但仍堅持前往前線,與五溪番王沙摩柯的隊伍遭遇,被蜀國蠻將沙摩柯一箭射中額頭,此後逃到一棵大樹下坐著死去。

    第十八名:周泰

    周泰“東吳猛虎也”。膽氣絕倫,初與蔣欽遭世亂,聚人在洋子江中,劫掠為生。孫策平江東時,孫權被山賊圍攻,近衛兵皆陣亡,惟有周泰奮不顧身,救出孫權,身中十二刀,差點戰死。在討伐黃祖一戰有功,後與周瑜、程普拒曹操軍於赤壁,攻曹仁於南郡,曹操出濡須,周泰勇戰擊退曹操。與韓當聯手戰平許褚,10合砍死五溪番王沙摩柯。

    第十九名:魏延

    智勇雙全,勇冠三軍,為人孤高,善養兵卒,勇猛過人,對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從戰功和能力來看,魏延有勇有謀,而且戰功卓越,見識超群。曾經向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襲長安“子午谷奇謀”,但未被採納。在後期尤其為諸葛亮所倚重,但是性格上比較矜高,有些叛逆性,他跟隨劉備入川后表現突出,得到劉備器重,屢次被委以重任,諸葛亮北伐時期,魏延作為諸葛亮的左膀右臂,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

    第二十名:張繡

    “槍神張繡和文顏,雖勇無奈命太短”。他是被《三國演義》與《三國志》遺漏的名將,試問二十四名將的槍神張繡武藝會差嗎?張繡被封作宛城侯,人稱“北地槍王”,使一杆虎頭金槍。張繡是武術名家童淵的大徒弟,趙雲的大師兄,戰宛城時由胡車兒偷走典韋的雙戟,然後得以槍挑典韋,他的“百鳥朝凰槍”威震天下。後來與趙雲大戰三百回合,被趙雲的七探蛇盤槍殺死,從此趙雲成了真正的槍王。

    第二十一名:文丑

    文丑未參加關東聯軍,使袁紹頗為華雄的猖狂而嘆息。紹計逼韓馥,謀奪冀州,關純欲行刺,文丑斬之。磐河一戰,文丑連敗數將,十餘合戰敗公孫瓚,差點擒獲公孫瓚,十餘合戰敗公孫瓚,說明文丑武力比呂布也差不了多少,和少年趙雲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隨後與顏良為先鋒,擊公孫瓚,平定河北。曹袁交兵,先鋒顏良攻白馬被斬,文丑領軍為其報仇,據延津挑戰曹操,卻中餌敵之計而軍亂,文丑挺身獨戰,射退張遼,30餘合擊敗徐晃,說明文丑武力低於顏良。追擊中正遇關羽,戰不三合,心怯欲走,被關羽趕上斬於馬下。

    第二十二名:顏良

    當年徐晃在楊奉手下時,與許褚大戰五十餘回合不分勝負,然而,白馬一戰,二十回合便敗在顏良手中,其武藝高強,可見一斑,然而勇者勇矣,就是太有些缺心眼,當關羽橫眉豎目衝殺過來時,明顯是要來玩命的,顏良還想在兩軍陣前,生死懸於毫髮之刻,與武聖攀談,先天智商的不足導致命喪黃泉,也使得起排名遠遠落後於關公。

    第二十三名:鄧艾

    滅蜀的罪魁禍首,具有超強的戰略頭腦。作戰中料敵先機,始終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與姜維的數次交戰中未嘗敗績。戰姜維數十餘合平手,戰文鴦50合平手,其偷度陰平一役,堪稱中國戰爭史上歷次入川作戰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為軍事史上的傑作而載入史冊。在生活中能與將士同甘共苦,在作戰中又能身先士卒,種田時手執末耜,陰平道上,他以氈自裹,推轉而下。正因為他能處處作出表率,部隊才上下相感,莫不盡力,取得一系列的勝利。被人喚作“鄧侯”。但他卻有個弱點,雖善於作戰,卻不善自保。最後導致艾與其子身首異處。連在洛陽的餘子也被誅殺,妻子和孫子也被髮配到西域。

    第二十四名:姜維

    他,是繼臥龍之後的麒麟,諸葛亮北伐事業的完美繼承者,蜀漢第五代執政大臣。在後三國中姜維就是諸葛亮的智慧+趙雲的武藝+周瑜的俊美的完美結合,幾乎就是傳說中的完美。在有弓無箭的情況下仍能抓住郭淮射來的箭,反過來射死他。首次出場便戰退了蜀漢大將趙雲,(雖說趙雲當時年齡已不小,但可以戰退趙雲的伯約怕是第一個)第一個把諸葛亮打的縱馬逃竄的人。九伐中原,降李簡部、斬魏將徐質、破大敵王經,一時挫魏國之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歐盟援助伊朗2000萬歐元,扇了誰重重的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