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鋤揚軒
-
2 # 嚶其
王守仁畫像
王陽明本名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
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佛家家的影響明顯多於道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透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
3 # 奇堯最棒
所謂“知行合一”的“知”是指理論認識範籌,“行”則是指實踐行動應用。也就是說是理論和實踐的互相之間的學問。一般人認為,知易行難,就是說懂得理論是容易的,而真正實際行動應用起來卻是很難的,可也有人認為,知難行易,(朱熹)領會理解道理是很難的,而實踐行動則應該是容易些。
陽明先生認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也是不易的,實際運用也同樣重要,真正行動起來同樣是不易的。”實現崇高偉大志向,必須實事求是(符合實際)腳踏實地,這可不僅僅是一句話,恰是一種高深的處世和生活智慧,真正明白了的人,會受用終生,所以看起來很容易明白,而實際上很不容易明白。用陽明先生“心學”最高概括四句話結束本文:“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去善去惡是格物。”
-
4 # 歲月如歌138700967
知行合一肯定只是一種人生的態度。比喻當美國總統是件另人羨慕的工作你可能知行合一嗎。當自己和別人在做人和做事上出了問題時你選擇如何處理。邦一把或保持距離都是知行合一。而見識高低可以在事前就預知問題很嚴重。特朗普要打朝鮮那知行合一的態度就是反對再反對。要和談不要戰爭。就是這樣。
-
5 # 瑞文
看過幾天陽明先生的書,簡單說一下我的理解。知行合一,表面的意思好像就是學到的知識和做到的行為要一致,實際上並不是。首先來說,知並不是知識,而應該是良知,用現在的話就是意識本身。明陽先生認為每個人都有意識良知,意識本身是好的,也是世界上衡量好壞的尺子,是我們區別動物的最大因素。比如看到別人受苦我們內心會不忍心,看到孤兒會心起憐憫,看到動物狩獵會同情弱小等等,這都是我們意識良知自然而然的在發揮本能,不需要任何學習。在遇到任何事情時候,意識良知都會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幹,但是有些人卻無法按照良知的行事,因為內心還有慾望,比如我們都知道不能闖紅燈,但是走捷徑的慾望蓋住良知就闖紅燈了。陽明先生認為良知和行為應該是一體的,就像聞到香味你立刻就會喜歡,聞到臭味立刻就會討厭一樣,不需要任何思考,意識和行為都是同時發生的。就想你見到父母,只要你順從意識良知本身,自然而然就會去孝順,而不是需要到哪學習孝順然後才能去孝順父母。同樣,比如偷竊,一談到偷竊,你的意識會像討厭惡臭一樣,完全不會考慮到去偷竊。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做到知行合一,而不是看到事情發生,先權衡得失,對比利益再做出選擇,這樣的選擇只會是慾望操縱的結果,不是知行合一的結果。現在物質橫流的社會中,能真真做到知行合一的怕不多。比如在幾百萬不義之財面前,完全不需要任何思考就能拒絕還不為所動的人,這樣的人內心才是真真的強大,也才是陽明先生心學教育人的最大目的。在實際生活中,心學要求我們必須尊崇我們的良知,不能違逆。比如有壞人欺負你,良知告訴你要反抗,但是你害怕受欺負而選擇懦弱忍耐,這就是違反良知違反天意,被人看不起。但是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區別好良知和慾望,不能把慾望當做良知。而且要時時刻刻剋制自己的慾望,一旦慾望出現一點苗頭就要“如惡(wu)惡臭”一樣,立刻將慾望剋制在萌芽階段。這對於普通人來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格物,經歷體驗。真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人,也必定能在世上有一番作為。
-
6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搞清“知行統一”是正確的哲學觀點,“知行合一”是錯誤的哲學觀點
一一是人類廉潔不腐的突破口
“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我們不能辜負這個時代”!沒有正確的理論,就沒有正確的行動。現在,我拋磚引玉,提一個哲學的 “知行統一”是正確的哲學觀點,“知行合一”是錯誤的觀點的問題,與大家分享、討論。知行問題是哲學的一個咽喉要道的問題,就像人這一高階動物的咽飯與呼吸,都通咽喉要道一樣,搞不清,就不清明,不廉潔,甚至有生病動手術和生命危險。這不是危言聳聽。
知好比無形的呼吸,行猶如有形的咽飯。知、呼吸時不能行、咽飯,反此亦然。二者缺一不可,對立統一透過咽喉。但二者絕對不可合一,合一則嗆、咳嗽,氣管進飯等異物,如果不能自行咳出異物,還得動手術取,否則有生命危險。因此,人咽喉處有一個喉結,管食道口與氣管口的開合,協調統一。喉結外有一針灸穴位叫“廉泉”,它是人保持廉潔,氣管不髒物的源泉。否則,人的氣管就不廉潔,就“貪髒(贓)枉法"。
所以說,知行只能相結合,對立統一,而不能知行合一。這是人類廉潔而不腐敗的根本問題。
歷史上與當代有些人,直至大人物、偉人說過"知行合一”的話,意在知行相結合,知行統一,我們論心不論詞,不應挑字眼。但是,人若從哲學角度,把“知行統一”的正確世界觀和方法論,認為是“知行合一”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並在認識和行動上以行代知,則是形而上學,是非常錯誤的、危險的;以知代行,則會清談誤國。
(劉樹成 述陳龍語博文)
-
7 # 安小念說情感
對於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每個人的看法不同,理解也有所不同。我也說不出什麼高深的學術道理,就用接地氣的大白話說說自己的理解。
在我看來,“知行合一”就是你的理念要和你的行動一致,以及你的行動要對得起你的良心。所謂的“知”,即取諧音“智”,就是說話做事情之前要經過大腦,先學會思考。當然,“知”也有知道的意思,就是知道就知道,不要不懂裝懂。行,就是言行一致,你說的話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他人。
當然了,用現在比較文藝的話說就是身體和靈魂都要行走在路上。那麼,又如何把“知行合一”的理念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首先,你是一個善良的人,正直的人,敢於擔當的人,不蠅營狗苟,也不卑躬屈膝,看見惡的一面能夠拿出勇氣與義氣去打擊,看見善的一面能夠讓善的溫暖灑遍每一個角落。
其次,無論你是在生活中、學習上、工作中甚至是對待愛情,你都要說到做到。比如你列了很多計劃與目標,你有很多雄心壯志與夢想,我的建議是先停止做夢幻想,去搞定你眼前的目標,不熬夜,早睡早起,先解決一個小目標,再去搞定大目標,這一點就是說你的行動要符合你的目標,不要好高騖遠,更不要夢想大於能力。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說要盡孝,要常常陪伴家人,要努力賺錢過理想中的生活,這些光是嘴巴上說沒有用的,你要做的就是拿出你的行動去做,只有做了你才能得到收穫。在做的過程中,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忘記本意,忘記良善。
最後,用“知行合一”的思想指導你的學習與工作。當你遇到棘手的問題時,先認真思考是什麼原因導致,我要怎樣做才能解決,而不是忙著繼續奔跑。跌倒後,先思考原因,總結經驗再前進,不要盲目奔跑。
能夠讓道理有用的方法,便是做!
-
8 # 虎哥吧
王陽明心學,我讀過五遍,第一遍時,心裡想著怎麼理解陽明心學精髓,包括對這個知行合一的理解,在想是知行怎麼能合一呢,不是都說要麼先知再行,或者是先行後知嗎,這和我們原先的所受教育孑然不同的,既然很多大人物都是陽明先生的弟子,就認真讀下去吧,何必硬要去理解,第一遍讀的稀裡糊塗,第二遍邊讀邊背,也不去理解它,包括什麼是陽明先生在龍場的格物致知,五遍讀下來,就記住了那四句話,也包括知行合一,致良知,包括陽明先生的一些故事,然後讀了徐介專,張居正專,慢慢的感覺陽明心學已經融入我的骨髓血液裡了,也用在了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了,今天你問這個問題,我也思考了一下,不知對否,當然也沒有對錯,每個人的收穫都不一樣,如果來說對錯,就說明沒有真正讀懂陽明心學,那我就來談談我的心得,第一不要單獨理解陽明心學的每一句話,它是一個系統,心學總綱是四句:無善無惡是本體,有善有惡是意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心學中行為指引是知行合一,心學運用目標是致良知。對這個體系的理解和運用自古以來形成了很多陽明心學流派,比如徐介和張居正都為陽明先生的弟子,但都屬於不同流派,所以不能簡單說執行合一在生活中怎麼運用,要看你自己的理解,如果不懂四句公式,那你對知行合一也無法明白,那就更加運用不了致良知的工作和生活技巧。就說這麼多了,總之陽明心學包羅永珍,可以運用到各種人際交往和社會生活中。建議你也要多讀幾遍陽明心學。
-
9 # 武俠哲學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很多人自然以為就是要「言行一致」的意思,以及「知道做不到,等於不知道」之類的。這實在是望文生義,還生錯了。前輩們把這種解釋前人觀點的方式叫做:「用常識、流行、粗陋的觀點來解釋前人思想」。
「知行合一」望文生義,意思也應該是:知和行是「合一」的。知和行是一個東西,而不是知是一個東西,行是一個東西。知行就是一個,不是兩個,知就是行,行就是知,這就是「知行合一」。
一、知行合一王陽明所謂的「知行合一」,是就根源處講,而不是就效驗處講。是「你本來就是知行合一」,而不是「你應該知行合一」。
「知是行知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傳習錄》)王陽明舉了一個很好懂得例子來說明:
「……『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喜歡「好色」,厭惡「惡臭」。聞到惡臭,是知。厭惡惡臭,是行。在聞到惡臭時自然產生厭惡的意念,「聞惡臭」和「惡惡臭」是同時發生的。這就是「知行合一」。所以「知」是一種價值判斷,「行」是一種意志取向。它們是同時發生,同時完成的。在你作「好色」與「壞色」之別時,判斷的完成,意志取向同時也就發生了。所以王陽明說:「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
這就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一念之間,就有知行,「一念發動處,就是行了」。
為何主張知行合一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論,是對朱熹知行觀的批評。之所以要對朱熹知行觀批評,是因為當時社會動亂,道德淪喪,王陽明試圖救治天下之病。救治天下之病的方法,就是要從根源上去除人們違背倫理綱常的意識,這個切入點就是知行觀。
朱熹把知行分為二物,這會造成什麼後果呢?王陽明說:
「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有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傳習錄》)所以王陽明說朱熹那種知行為二的觀點是不妥的,實際上是「知行合一」。一念發動處就是行,壞念頭想一想就是行了。所以壞念頭出現就得剋制。
「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剋制了……不要使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傳習錄》)朱熹知行為二的觀點,會給惡念以庇護和滋生的地盤。想一想,又沒做,就沒關係。王陽明於是拈出「知行合一」之論,知行是一個東西,想都不能想,一想就是行了。
「要曉得一念動處便是知,亦便是行。如人在床上思量去偷人東西,此念動了,便是做賊。」(《陽明先生遺言錄》)另一方面,朱熹的「知先行後」之說,強調對道德原則的瞭解是倫理實踐的前提。但這樣的結果往往是知而不行,所有人都說仁義道德,沒人去做到。人們甚至會說:我對仁義道德知的還不夠,還不能行。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基礎是「心即理」,是「求理於吾心」,而不是在心外求理,所以知行的本體就是這個「心」。由於「心即理」,所以知是本有的,不用外求的。「知」已經有了,這種情況下的「知行合一」,就在於情調依照的「良知」而「行」的應然性。知和行是一個東西,有知就是有行。
至於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如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狠鬥私字一閃念」便是從此而來。
-
10 # 神意通達
知,良知。行,行動。有了良知就去行動,就是知行合一。有良知沒行動,說明並無良知,只是偽君子。有行動,就說明有良知,即使他嘴上說話不中聽。心裡都明白就是做不到,說明沒有真明白。知行是一體的,知是隱的一面,外顯於行。小孩子天然就是知行合一的,大人需要修煉心性,去私慾才能回到赤子狀態。
-
11 # 東方國學
陽明的“知行合一”,主要是在批判朱熹知行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是他的初始目的。但說起知行合一,就容易讓人不自覺的把知和行分開,反而誤解了陽明本意。
在陽明看來,知和行本來就是不分彼此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在他看來,這本是不消說的但朱熹把知行分作兩事,主張“知先行後”,陽明認為這種分法容易讓人或者忘了知,或者忘了行。
陽明之所以有這樣的結論,這和他理論的基礎是分不開的,在他的理論體系中,“心”是世界的主宰和本源,而整個心學的功夫,就在於“致良知”三個字。在他看來,“良知”之外再無其他知,“致良知”之外再無其他行。
因此在陽明的理論體系中,“知”和“行”都源於“心”之本體,知是心之良知,而行則是心對“良知”的加工。這樣一來,知和行都被約束在“心”內,和心渾然一體,不可或分。
說起陽明理解的“行”,還需詳細解釋一下,他的“行”指的是“心”之行,而非身之行動。他說:
一念動處便即是行。
在陽明看來,想吃飯,想走路,厭惡臭氣,這都是行。
之所以這樣理解“行”,陽明主要是強調人的主觀內省,加強道德修養的自覺性,既然一念發動就是行,那麼光動念就可以了,而且人們揚善抑惡的方式也就更為簡便:
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
但是這樣就會引出一個很尷尬的誤會:
既然這樣,大夥兒都坐家裡想就得了唄,還來回折騰啥?陽明作為一個完成了“三不朽”成就的聖人,豈會只在家空談空想?
在陽明的理論裡,並沒有反對實際的行,而只是把“心”的動念也歸為行的範疇裡,換句話說就是擴大了“行”的外延。他還是提倡實際去做的:
凡謂之行者,只是著實去做這件事。……以求履其實而言,謂之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這就是說,真知一定要表現為行,沒有實行過的不算真知。在這裡的“行”,其實就是聯結“心”體和外界的一個橋樑,讓陽明的心學,打通了通往現實的路。
-
12 #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可以回顧一下王陽明的故事,
有一天弟子兼妹夫徐愛求教:
愛曰:“古人說知行做兩個,亦是要人見分曉。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他說:知為行之始,行為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為兩事。這句話是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初始,行是知的結果。如果深諳知行之理,若說知,行已自在其中了;若說行,知也自在其中了
因為王陽明認為,知行本就一體。這是啥意思呢?這其實是針對兩種人,
第一種人只知道低頭勤勤懇懇的工作幹活,卻根本不會思考,結果力氣出了不少,可是事情沒辦成。
第二種人是隻知道整天浮想聯翩,但是卻從來不會也沒想過去實踐落實,結果也是一場空,就好比現代的很多磚家一樣,理論很好,但是實踐能力很差。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正是因為人們把知和行分開了。
我們舉個例子,孝順父母,很多人嘴上說的天花亂墜,心理也的確想過要做個孝子,但是結果呢?
理論學的很好,大道理懂的很多,但是始終沒有落實,嘴上說說而已。
這就是王陽明痛恨的空談主義。所以王陽明才會提倡知行合一,也就是說,你想到了,就要去實踐,否則你懂太多的大道理也不能稱之為是知行合一。
-
13 # 定慧堂
王陽明提倡的“知行合一”其實只是“心知”和“忄行”之間的互動,而對如何更有效的去實現“行動”卻是無濟於事。
通常,意識是思,行為是想,“意識+行為”就是思想,就是“知行合一”。 但“知行”之後還有一個“能”的問題,知道了,也行動了,但能否達到預期的結果呢?或者說,知行之後是否“能”呢?
比如,我想要去創造一個類似“獵鷹重型”的運載火箭,同時我也採取了相應的行動,但是由於使用的方法不科學,所以,始終沒有做成。那麼,這樣的“知行”雖然“合一”了,卻無法達到讓運載火箭發射成功的預期目的,這樣的“知行合一”充其量也只適用於“內心”與“外心”之間的活動與行為,而對實際採取行動的結果是否實現毫無意義!
其實,控制這個“能”的就是靈魂,靈魂是決定意識的系統中樞,是對“知”與“行”的具體執行指令。所以,靈魂是高於意識的另外一個層級的控制樞紐,意識只是對物體思考後的一種反應,而靈魂則是在意識的觸動下,透過系統對整個身體所執行的綜合指令。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中的“知”是“知道” ,而非“知識”;“行”是“行為”,而非“行動”。因此,“行”的關鍵不僅在於“行為”,而更在於“行動”,尤其是藉助科技的手段,實現超越人體本身能力的“行動”。
比如,古代人想“運籌於帷幄之中,決策於千里之外”,現在完全可以透過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實現。 再比如,過去人的所謂“天”並不是今天人認為的“天”!過去的“天人合一”只是“心”與“忄”之間的合一!
同理,比如“氣”與“炁”也不同。 用現代人的思想去解釋1000多年前的古人想法,就是中國人“借古抬己”的一種惡習。
因此,想到,也去行動了,但沒有取得任何成功,這就是中國國學中的一些“坐而論道”與“一意孤行”的結局。一個學生想考清華,也進行了刻苦學習的實際行動,但不決定他就一定能考取清華。知識不是力量,知識只有應用到實踐中,並取得相應的成果才能成為力量。
總之,“知行合一”只是一切美好事物的開始,只是“心想事成”的願望,如果沒有科學的手段,最終只能是一事無成!
-
14 # 螞蟻之瞳
王陽明是心學大哲,一代宗師,上承孔孟,開闢了儒學的新天地。其思想簡單的說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主張人人皆可為聖賢(聖賢之道,吾性自足),只需向自己心內求(心外無物),且需向事上磨(知行合一而致良知)。
陽明有一篇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知為良知,行就是行動、實踐,知行是一體兩面,知而不行為不知,行而不知為不行。王陽明應該是借鑑了道家的思想,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生而成萬物。知不離行,行不離知,知行合一而致良知,兩者是一回事。
-
15 # 噴火的貓
王陽明一生歷經坎坷,遭廷杖、下詔獄、貶龍場、功高被忌、被誣謀反,可謂受盡了命運的折磨,放在平常人那裡,估計早就被鬱悶死了,但是王陽明卻在生活中一直保持著積極樂觀的情緒,在龍場的時候,跟他去的隨從都相繼病倒,只有他自己安然無恙。
王陽明自己說,我來龍場兩年,也被瘴毒侵害,但是我卻安然無恙,這是因為我始終保持了積極的情緒,樂觀的心態,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悲悲切切,抑鬱哀愁。 現代科學也證明,積極的情緒有助於身體健康,一個人如果快樂,體內就會分泌出一種激素,提升身體狀態。 一個人如果抑鬱、鬱悶,那麼身體狀況就會隨之下降。
在贛州的時候,陳九川病倒了, 王陽明對陳九川說:“生病這件事,正確面對它確實很難,你感覺如何?” 陳九川說:“這方面的功夫,確實很難。” 王陽明回答說:“經常保持快樂的心情,就是功夫。” 在王陽明看來,保持快樂不是一種天賦,而是一種能力。
是一種透過智慧和修行就可以獲得的能力。 王陽明正是透過他自己的智慧,在逆境中保持了快樂的心境,在毒瘴之地生存了下來,而且還修身治學,德業兼進,最終在龍場悟道,創立心學。
1 、活在當下才能快樂 王陽明曾說:“只存得此心常見在便是學。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只要常存養此心,就能經常覺察到心的存在,這就是做學問。已經過去的事,和那些還沒到來的事,想它有什麼益處嗎?這樣胡思亂想,只能白白丟失清明的本心。
一個人要想獲得快樂,就得有活在當下的智慧。 曾經有人向馬祖禪師請教如何修行,馬祖禪師答:飢來吃飯,困來眠。 這個人就很奇怪,說,其他人也是這樣做的啊,難道他們和你一樣用功? 馬祖回答說,不是的,他們吃飯的時候想著睡覺,睡覺的時候想著吃飯,而我,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是睡覺,所以不一樣。 王陽明曾經以此典故寫過一首詩, 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說與世人渾不信,卻從身外覓神仙。
簡單來說,就是活在當下的時刻,專注眼前的事情,不要胡思亂想。 專注於當下的人,不對過去做無謂的得失計較,對於未來尚未發生的事情,也不做杞人憂天的擔心,他證明,如果一個人能夠專注於某件事,身心就會處於一種十分和諧的安穩中,很容易引發一種超然舒緩的喜悅感。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裡,人們的幸福感之所以降低,就是因為人們失去了專注於某件事的條件,一個人每天要受到無數資訊的誘惑,又有層出不窮的娛樂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
因此,我們要努力擺脫“走神”,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一種把握現在,專注當下的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發自內心的喜悅。
2、破除我執,才能快樂 王陽明在龍場時,曾經打造過一個石棺。原因就是因為他在悟道的過程中,始終不能放下自我,放下生死。 他發下大願,我就當自己已經死了,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他在石棺中靜坐修身,潛心悟道,終於有一天,了悟“格物致知”的道理。
人生最大的障礙是自己,如果不能破除我執,那人就很難獲得真正的快樂。 我們之所以覺得痛苦,是因為我們的失敗,所謂失敗,就是事情沒有像“我”想的那樣發展執行,事情到最後,並沒有獲得“我”預期的結果,所以“我”就會痛苦。
所以王陽明說,所謂的尋找快樂,就是一個不斷放下自我的過程。 蘇軾在《前赤壁賦》裡有這樣一句話,“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面臨生命中的重大變故,愁緒難解,蘇軾選擇忘掉自我,返歸自然,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自然,以此換來生命的灑脫和快樂。 所以,真正的快樂,是忘我的,是一種與萬物融為一體,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境界。
3、少一點欲求才能快樂 王陽明曾說 : “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 功夫在減不在增,所謂減即去物慾之昏蔽;減盡人欲,便回覆良知之本體了。
《道德經》裡也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不能有太多的慾望,要懂得適可而止。 王陽明曾給學生舉例,古代的張良、董仲舒、諸葛亮、韓愈等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無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正是因為他們的慾望少,所以才能把精力專注在事業上,最終才取得了過人的成就。 透過節制自己的慾望,能減少心中的雜念,能讓心靈真正意義上沉靜下來,讓自己在慾海中脫身,做些有價值的事情,如此,就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
16 # 悠然自得風清揚
試試回答這個問題。"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是其"心學"的核心思想:講的是: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通俗的說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想要更好的理解"知行合一",不能不提另一位思想家與理學大師,就是南宋被尊稱為"朱子"的朱熹。他總結了"儒家"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學思想,建立了龐大的理學體系,成為宋代理學之大成,其思想被尊奉為官學,推崇備至到與孔子聖人相提並論的地位上。朱熹的理學思想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成為了這期間封建社會主要的意識形態。在"知行觀"上朱熹主張“知先行後”,意思是說是一個人為人處事,處理事物時,應該先學習和對照倫理指導與規範,而後再進行實踐,稱之“知為先”。但倫理指導與規範又不能只限空談,所以對照執行實踐也很重要,為之“行為重”。"知先行後"強化了“三綱五常”倫理在人們生活行為中的重要性,導致了人們思想盲從與僵化,對後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與進步,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朱熹"知為先”的主張把"認識"與"行為"分成兩個部分,具有極大的侷限性。
王陽明看到朱熹"知先後行"學說的弊端,認為在"知""行"關係上,有行為才會有認識,光認識無行為是空談,兩者不能分開。認識與行為的實踐相結合為一體才是正確的意識形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學基礎上的突破,是對客觀事物認識的一大進步!
-
17 # 塵谷行知
“知”不是知識,“行”也不是行動。“知行合一”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是指“良知”,但不是“良心”,“行”也不是從外在表現出來的行,而是內部狀態,因為只要心至誠,那麼內心活動和外在表現出來的行為是同時進行的,不分先後。
王陽明在《傳習錄》裡說過,人人皆有良知,甚至草木皆有良知,是天生的,是純淨無染的一種意識狀態。當一個人把矇蔽他心體的私慾全部格除掉,那麼他的良知就會自然顯現出來。當良知的妙用發揮出來後,他的心靈就會自然而然地感應得到運行於萬事萬物之中的“大道”,於是他的良知就會引導他遵循大道的執行規律進行生命的本能活動。
“良知”是至善的,所以透過“知行合一”引發出來的結果也是至善的,但是,被一些圖謀不軌的人利用之後,“知行合一”其實已經失去了它本來的面目,因為他們的“知”並不是善的,而是帶著個人的私慾,“一念發動便是行”,私念透過“知行合一”引匯出來的結果也是帶著個人私慾的,所以並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
18 # 史記sj
王陽明的“心學”,這可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記問之學,要不然也不會有這麼多人追捧了。
全是智慧上的境界。
正所謂: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無知的人連門都找不到。
首先衡量下,自己的智商,中下等資質的人就不要浪費時間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陽明先生的知性是什麼?(良知)
普通人的知性又是什麼?(所知)
換句話說普通人怎麼變成王陽明這樣的聖人,
你成了聖人自然都是對的,時刻知行合一,
否則,你個凡夫,教給你方法也合一不了。
正人行邪法,邪亦是正,
邪人行正法,正亦是邪。
可見開悟是其中超凡入聖的關鍵,
現在很多人自己都是凡夫,
又怎麼能理解聖人的境界呢?
陽明先生有自己“龍場悟道”,
你先找到自己的悟道時刻了嗎?
否則知行合一,只是一句空話。
-
19 # 一點奇思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不同於朱熹,不是我們一般理解的“知行合一是實踐和理論的並列統一”。
最近也在學習王陽明,就一起交流探討下。
知行合一的理論基礎每一個思想都有它誕生的客觀歷史環境,“知行合一”也是這樣。關於知和行問題一直都是我國古代哲學的重點問題,早在《尚書·說命》篇就提出“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到孔子提出的“吾欲託之空言也,不如見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再到朱熹提出“格物致知”。
這一系列的答案都在提示著我們知和行的重要性,也告訴我們知和行是相互促進,相互聯絡的,不是毫無關係的。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觀點最終形成於“龍場悟道”。
他悟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但是我們為什麼沒有成為聖人?根本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做到“窮盡天下事物之理”,所以當我們要做事情時,可以由此作為藉口:“我不知道如何做,所以先不做”,但是殊不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所以為了糾正大家的這種思想,他提出“知行合一”,認為“真知必能行”,知和行是同一過程的兩個層面,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完成,知識的最後形態是生活實踐。
值得一提的是王陽明將這個“行”不僅僅停留在我們的行為動作,而是認為“一念動了即是行”,我們思想意識的流動同樣是行。知和行本就是這樣一體的。
要說這知和行“開始和結束”的劃分,得記住這句話: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
20 # 宋成貴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個人內心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 找到並遵循內心的良知,複雜的外部世界就將變得格外清晰,致勝決斷,瞭然於心。...
回覆列表
一個很有質量的問題!陽明心學的知行合一理論上研究很多,但如何實踐確實個大問題。事實上運用的好的也沒幾個人。
建議:1.知與行是一個概念,不是兩者合一的問題,是本來就是一體的。
2.知與行要相互檢驗、相互修正,隨時做出調整,因為客觀因素時刻變化。
3.多在事上磨,鍛造一顆堅貞不屈的內心和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