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手機修圖,ps修圖都可以。
70
回覆列表
  • 1 # 無攝無味

    這其實是兩個問題。

    因為通透和質感並不是完全相容的兩個視覺感受,他們有可能是矛盾的──現實中,存在通透但沒什麼質感、或有質感但不通透的照片(見下圖)。

    況且,通透和質感絕不是光靠修圖就能得到的,前期拍攝更重要。

    所以,題主的問題應是這樣:

    如何使照片變得通透如何使照片變得有質感

    來看看通透但沒有什麼質感的照片:

    (網路圖)

    很明顯,上圖通透十足,但質感幾無。

    如果樹進一步壓暗(形成剪影)、月進一步提亮(如下圖),雖不減通透,但質感就更差了。

    還有質感但不通透的照片:

    當然,也有既通透又有質感的照片,比如:

    海浪的質感,天空的通透,完美共融一圖。

    如果非得找一個既通透又有質感的物體,應該非水莫屬了──這是題外話。

    綜上,題主的問題其實是兩個問題,下面分別作答。

    如何使照片變得通透

    通俗的講 ,通透就是:

    畫面不發“灰”,不混沌不清;畫面透氣,視覺不堵。

    那麼,怎麼才能做到畫面不灰、不堵呢?主要有三點:

    一、主體清晰

    這一點好理解,一般準確的對焦,基本上都可以保證主體清晰、邊緣清楚、細節豐富。

    後期修圖上,可將主體細節紋理加以適當強化。

    二、背景單純(最好非物理固體)

    背景在亮度、色溫、色調、飽和度、清晰度上是一致的,最好非物理固體。

    如下圖:

    藍天、海水、太空、虛化的環境等,在視覺上都比較透,不添堵。

    三、主體與背景之間有足夠反差

    在前期拍攝、後期修圖時,儘量使背景在亮度、色溫、色調、飽和度、清晰度上與主體形成反差(背景的飽和度、清晰度低於主體為宜),確保主體與背景層次分明,關係清晰,不含糊。

    如下圖:

    清晰的主體與朦朧的背景形成鮮明的反差,既突出了主體,又使畫面通透。

    如何使照片變得有質感

    什麼是照片的質感?

    質感,是指物體透過二維畫面體現出來的細節、紋理、層次,具體體現為明暗、色彩、虛實、冷暖、大小長短粗細等的反差與過渡

    比如:金屬的冰冷剛硬,絲綢的柔軟滑順,岩石的粗糙扎硬、海水的澎湃湧動等。

    有質感的畫面能直接喚起觀賞者的觸覺記憶。

    實現照片的質感,要在前期上多下功夫,選擇正確的時間、光位、機位拍攝,透過控制測光點,(手機專業模式下)控制快門、光圈,讓畫面產生適當的反差與過渡。如圖:

    (網路圖)

    當然後期也很重要,可以對前期拍攝所產生的反差與過渡進行調整、最佳化,強化質感的表現。如圖:

  • 2 # 無花無花

    首先,前期拍攝的時候就要拍得儘可能好,畫質細膩清晰明亮,曝光準確,色彩還原正確,如此才能給後期留有足夠的修圖的可發揮空間。如果前期拍得就模糊,噪點多,色彩也有偏差,那麼後期是很難修出通透感的。

    其次,修圖時儘可能在電腦上用軟體(如PS、LR)修,這兩個軟體功能都很強大,比手機軟體強得多,能夠儘可能的儲存成大尺寸的影象檔案。

    (比如這張照片,在海邊用手機拍的,雖然景色不差,但色彩感覺不夠通透)

    修圖第一步,是降噪。如果不首先降噪,那麼以後透過銳化等步驟後,噪點得以強化,就難以很好地除去了。然後,我的習慣是拉曲線,適當增加暗部的亮度。然後,再根據具體情況,調整亮度、飽和度、對比度,這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接下來,重要的就是調整色調。這是一部分重要的知識,你要首先了解互補色等色彩的原理,然後調整通道,強化某種色彩,從而把顏色修得通透。大致的原理是這樣,至於具體的調整,要看你具體的照片了。最後,都調整滿意了,最後一步再銳化。

    修完之後,是不是感覺顏色通透多了!

  • 3 # 菜菜攝影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問題,相信很多新手都有這個疑問,為什麼別人拍出來的照片總是很通透,很有味道,而自己的卻非常普通。

    這張片在修之前其實我感覺已經很不錯了,但是總體感覺還是片氛圍不夠,面板也不夠通透,模特和環境融合度不夠,因此對照片進行了必要的後期。

    下面就和大家談談我如何實現讓照片更通透、更有質感的後期思路。

    針對我的每一張作品,我都會按照以下的步驟進行:

    一、觀察照片

    觀察照片,這是每一張作品後期之前一定要做的,就是看看照片哪些地方不合理,這一步很容易確定後期思路,從而更快達到想要的效果。

    二、校準照片

    看好照片後,先不要急著修片。而是先把照片恢復到正常狀態下,比如照片偏暗,那我們就要把該處提亮到正常的狀態;色溫偏冷或者偏暖,那我們就要將色溫調到正常狀態等等,總之就是盡最大的可能讓照片正常化,保證照片亮度、色彩、色溫等所有資訊都是比較準確的,為後面修片做好基礎。

    三、去雜質

    照片正常後,一般我們拍環境人像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不應該有的雜質,或者照片的某個地方背景道具不是想要的效果,那我們為了保持照片的乾淨協調,必須對這些地方進行去雜或者最佳化。

    四、單獨修飾

    這裡的單獨修飾是針對照片的區域性,比如照片的背景某個道具太過突出,轉移了主體的注意力,那我們就要試著將該道具弱化,儘量和相鄰的其他道具在顏色和亮度上一致,從而讓主體從中突出出來。

    五、個性色調色

    照片前面都修飾完後,現在開始進行個性化調色了。個性化調色就是為了更好的突出自己要表達的思想,在色彩上儘量往想法上調。

    比如我上面兩張片,為了讓面板更通透,也為了整體更顯得有味道,就採用了淡黃色高階灰色調。

    六、增強氛圍

    個性色調完後,部分照片還可以進一步增強氛圍,經常用的思路是複製一個圖層,然後將圖層混合模式改為柔光,再對柔光層進行高斯模糊,這樣照片會顯得更加協調,氛圍自然就增強了。

  • 4 # 遊夢人Dream

    如何把照片修得通透有質感?

    這個問題非常的不錯,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需求。那麼本次我就用手機修圖軟體snapseed來將一張照片進行後期處理,使得照片的整體效果得到提升。

    讓我們先看看原片。這張照片是我和一群朋友去壩上草原遊玩,到達目的時已經是傍晚,可以看到遠處的雲彩已經有輕微的夕陽照射的顏色,但因為光線不好,照片顯得不透亮,而且夕陽西下的感覺也不強烈,那麼我的目的就是將照片修的清晰透亮,並且有明顯的夕陽西下的感覺。

    經過後期處理的效果如下。

    如果你對後期後的效果有興趣,那麼就和我一起來試試如何製作這樣的照片效果吧!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在白平衡中,增加色溫,這樣整體照片偏暖色,增強著色,讓圖片增加一些紫色,中和之後,就會出現夕陽西下的天空顏色的感覺。在彈出的操作記錄中,選擇【白平衡】,彈出的工具選擇【蒙版】在蒙版功能中,點選切換工具,然後把白平衡數值調整為0,開啟蒙版顯示。然後對著非天空部分進行塗抹,擦掉白平衡調整的紅色的影響,擦除部分恢復了原來的顏色。這裡塗抹不必特別細緻,最好保留一些天空和人物,車輛邊界的部分,因為這樣的天空,也會對映到人物和車頂,保留一些,會顯得特別自然,不至於除了天空,其他地方完全沒有被影響的地方。

    然後透過【工具】中的【突出細節】,將結構和銳化都適當的提升,這樣照片的細節就得到了強化,看上去會更透徹一些。

    點選對包儲存本次操作。如果需要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下照片的飽和度,讓照片的顏色稍微濃郁一些,當然,這一步取決於照片本身的顏色和個人喜好。最後透過【匯出】,儲存照片即可。

    就這樣,一張平平常常的傍晚照片,透過簡單的後期處理,變得通透,也變得更有夕陽西下的感覺,這樣的結果,讓照片的表現力得到了增強。如果喜歡,就快去試試吧!

  • 5 # 攝影自學班

    如何把照片修得通透有質感?

    經常拍照的人,都會遇到,景色不錯,但拍出來的照片偏灰,也就是不通透、沒質感,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我今天來為大家分享一下,怎麼用手機把照片調通透,還可以無損匯出。先看下對比圖吧,後面我為大家列出步驟。

    修完通透又有質感的圖: 原圖: 用手機把照片修得通透有質感,操作步驟:

    1、到你手機下載軟體的地方,找到並下載手機修圖軟體——Snapseed,並用它開啟要調通透有質感的圖片。

    2、點選圖片下方中間的“工具”,在工具選單中,點選第一個調節圖片,先對圖片進行基本調節。增高亮度、對比度、飽和度。陰影稍微提供一下就可以,提高“陰影”,就是提高圖片暗部、陰影部分的亮度,提的太高,會讓照片層次不分明。再提高氛圍。氛圍可以看做Snapseed對圖片亮、對比、飽和、高光、陰影包括色調的綜合智慧調節。

    3、圖片通透了一點,為了讓圖片有質感,再點工具——突出細節,提高圖片的結構和銳化。質感顯出來一些了。

    4、強化提高:經過上面的操作,只能說圖片比原圖好了,但還不是更好。我們要在圖片上體現出冷暖對比。上不對號儲存後,工具——魅力光暈,選擇4,圖片整體偏冷了。對號儲存。

    6、把圖片下方中間“魅力光暈”數值設定成100,對遠處山,和山上的雲,進行塗抹,如下圖,邊緣處放大再塗。對號儲存,遠處的山和雲,就變冷了,近處的山,沒變化。

    7、工具——美麗光暈——選擇5,圖片整體偏暖了,對號儲存。返回——檢視修改內容——右側最上面的“魅力光暈”——中間畫筆,對近處的山進行塗抹。對號儲存。近處的山變暖了(偏黃了),遠處的沒變化。這時圖片就有了冷暖對比了。

    8、工具——細節調節——提高結構和銳化,圖片整體紋理更清新,但云彩應該柔和一點,再用蒙版,對山塗抹,把山的質感留下。哦了,調節完畢。

  • 6 # 卷太郎攝影坊

    把照片修成通透有質感的效果,無論用什麼軟體,或者在什麼樣的平臺上,我覺得都需要在這幾方面進行調整:

    1、亮度。照片亮、暗適中才能讓畫面通透,細節豐富才有質感,所以對亮度適當調整很有必要。

    2、對比度。對比度適當提升對畫面細節表現、色彩反差有一定影響,可以適度提升畫面觀感。

    3、色溫。色調冷暖分明肯定會比一團混沌要更加通透。

    4、飽和度。並不一定飽和度高畫面就通透,升降飽和度需要根據畫面色調、曝光而定,適當調整飽和度,讓畫面色彩更精準才能提升畫面質感。

    我們不使用過於複雜的修片手法,只對這些方面做適當改變,看看能不能讓照片看上去通透有質感。我們用一張手機拍攝的普通照片來示範一下。

    這是原片:這是用手機修圖軟體snapseed簡單處理後的效果:

    具體的操作方法是這樣的:

    根據上面的修片思路,我們先使用snapseed中的區域性功能對照片的暗部,也就是樓房部分進行了亮度、清晰度等方面的調整。這個環節讓暗部細節得到一定程度的還原,不再是一團死黑。之後再使用白平衡工具,對畫面白平衡進行調整,我希望畫面暗部稍微偏暖,但天空部分不受色溫影響,所以,我先用白平衡調整色溫:再用圖層蒙版,對暗部樓房部分選區,把天空部分撇出去。然後我們再用一個區域性工具,把調節點設定在天空,把天空的對比度和飽和度進行調整。這樣我們就基本完成了照片修圖,最後儲存匯出圖片,就得到了比原片看上去更加通透一些的畫面效果。雖然談不上多有質感,但用一臺一千多元的手機拍攝和修圖,達到這樣的效果用於分享社交網路,也算不錯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把握好後期的調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