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nanjie402
-
2 # 潘祥睿
小孩的腦部的神經元連結生長最高峰是3歲以前,有研究證明普通人家的孩子和教育世家的孩子在3歲前能接觸的重複的詞彙量相差3000萬字,如果父母能在小孩小時候跟他溝通,注重以下3個原則,1.共情關注,以小孩的角度去溝通,他看到什麼你就給他解釋,如:他看到被子,你就跟他說,這是被子,我們睡覺覺,取暖暖的被子。2.充分交流,我們帶孩子時要主動的跟他聊天,他看到的我們就解釋,我們一起做的也解釋,幹活時也解釋,反正就是多說話,讓他多接觸詞彙量。3.輪流談話,就是可以多問一些開放式的問題,如:這花花是什麼顏色的、這是什麼等,所以想讓小孩的數學好,在小時候就多點數學的引導,如:給小孩扣扣子,我現在給你扣扣子,這是第一顆,第二顆,第三顆,我們要考考孩子,第二顆是哪顆,看到有關數學的都要去說,慢慢的加入加減法,如:寶貝,我們現在有5個蘋果,現在我們要吃一個,還剩4個,下次你可以先問他在吃蘋果。如:寶貝,我們之前有5個蘋果,我和你吃了一個,還有幾個呀!讓他想,讓他說,沒有答對,我們就一起數,一,二,三,四個。所以想要孩子聰明,3個原則很重要,不怕麻煩,你的小孩才不會輸在起跑線上,加油!
-
3 # Echo86468082
記得我們家姐姐小班那會我教她數學,也是教半天不會,我在那上火著急兇娃。。。
後來我媽看不過去了,在旁邊幽幽地問娃3顆糖加5顆糖,一共有幾個?娃立馬就回答出來了。。。
後來我也反省了一下,我直接給她看算式做數學太抽象了,用實物來加減她更好理解~
-
4 # 蘿蔔的寶寶們
我兒子五歲半上學前班時。一天,有一道題問一角錢大還是一元錢大。兒子說,一角錢大。然後老公很耐心的和他講:10個一角錢等於1個一元錢,你說哪個大?兒子:一角錢大。又講了一遍,1個一元錢相當於10個一角錢,哪個大呢?兒子:一角錢大。老公急了,從兜裡掏出來一個一元硬幣,一個一角硬幣放桌子上大聲問兒子:你看看它倆到底哪個大?兒子當時眼淚汪汪委屈的答:一角錢大。老公當時都快奔潰了,跟我說:媳婦,咱兒子這是智商有問題,不行去醫院看看吧!
現在兒子快十四歲了,不能說學習多優秀吧,至少學習方面不太讓我們操心。我有時跟他講他小時的糗事,他就笑說自己當時太逗了。殊不知當時我們真的挺無奈的。
-
5 # 幼兒園張老師
天哪!每次看到這樣的問題,我真的想從電腦裡面衝到家長的面前,然後誠懇地對家長說,你別再毀孩子了好嗎?(原諒我是性情中人)
每次說到幼兒園孩子學數學這個問題,我都發現,許多家長都在20以內加減法的坑裡無法自拔,因為大家認為:幼兒園的數學就是學20以內的加減法,學會了上小學就沒有問題了。現在我要鄭重地告訴你:真的不是這樣的,不要在折磨孩子了。
幼兒園階段,孩子們學習的是生活中的數學,為的是更好地理解數字關係,初步建立邏輯思維。你給四歲半的孩子講20以內加減法,孩子對數概念是什麼都不明白,怎麼能學會?你要再這樣,等他上高中了,你就是他眼裡的文盲,因為你沒有基礎的話,你照樣學不會。
還有,就算你現在把20以內加減法學會了,那是孩子背過的,不是理解的,三年級以後,需要孩子利用邏輯思維學習的時候,你這一套學習模式已經形成,就是硬背硬記,你會後悔的。
你如果問我可以學什麼數學內容,那聽我說:
1.問孩子,知道數字5(或者其他數字)代表什麼意思?
2.拿一些小餅乾讓孩子聽數字取相應數量的餅乾。這是在幫孩子理解數概念。
3.第二步完成了,開始講故事:池塘裡有三隻小鴨子,又來了五隻,一共幾隻?讓孩子用玩具擺一擺,這是理解加法的意義。
4.然後列出加法算式,解釋加號等號什麼意思,再說孩子會不會。
另:20以內加減法涉及湊十和破十,中班太早啦,太早啦,大班末期接觸下還行。
5.如果你非要考驗孩子的智商,那讓孩子做這個題:5 10 15 ? 25,請問孩子問號那裡填多少?孩子多數不會對不?那是孩子不會數數。你一定說我孩子能數到100了,這很簡單,但是你讓他兩個兩個數過嗎?五個五個數過嗎?五個五個數過就能填出來。我用這個例子是想說明,數學的學習和思維力的培養真的不只是20以內加減法。
唉!可憐的孩子們!我很生氣!
-
6 # 苗苗和老師
我想說的是,孩子沒有學會或許反倒是一件好事。
教育孩子,還是需要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發展規律。20以內的加減法是上一年級之後才學的。讓寶寶在4歲半就開始學,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4~5歲正是寶寶上中班的年紀。已經上了一年幼兒園,開始逐漸的適應集體環境。精力集中時間已經可以達到25分鐘左右。
4~5歲有以下年齡特點。
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經常無緣無故的發脾氣。規則意識漸漸萌芽,雖然是非觀念仍然比較模糊。好奇心加重,積極運用感官去探索瞭解新事物。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漸增強。想象力逐漸豐富。詞彙量增大。由以上幾點我們知道寶寶現在並不適合去學習加減法。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數學知識並不只是加減。並且這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那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適合學習哪些數學知識呢?
分一分:幼兒現在的見識已經有所增長,可以對具體的事物進行分類。可以讓寶寶對若干的事物根據顏色,形狀,高低,粗細進行分類。既鍛鍊了寶寶的邏輯能力,也鍛鍊了寶寶的概括能力。收穫絕對要比他學20以內的加減法多的多。辨圖形:包括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教寶寶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以及立體圖形中的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增強空間感:在空間上,使寶寶能夠區分前後,左,右,中間,最先,最後等等。理解簡單的因果關係:比如:晚上把燈關上,屋裡會變黑。不給花澆水花就會枯死等等。 總之,我們要明白一點。就算是學習很一般的孩子,計算方面一般情況都沒有問題。卻有很多孩子在邏輯的推理和空間的理解上並不很擅長。學習從來都是有方法的。我們看到幼兒園的小朋友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好像是在玩。其實就是在遊戲的過程當中無形的接受了很多,重要的基礎的知識。而且寶寶的興致高漲,並不排斥學習。像這樣,從4歲半就開始給寶寶教授不屬於這個年齡段,含量卻並不高的知識。沒有任何的必要性,且會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
7 # jianglixhb68
我兒子下半年要讀一年級了,這次寒假給他報了個幼小斜街班,上數學和拼音每次一小時,上了幾天發現拼音都能記住但是不會連起來拼,數學還不錯20以內的沒問題很快能答上來,我們之前都沒學的什麼興趣班都不學都在玩,要讀小學了要抓緊了
-
8 # 公考名圓
據我爹媽說我四歲半的會算百位的加減法了,那有怎麼樣?不耽誤我笨啊 學習照樣不咋地,越學越差。所以我現在啥都不教我孩子,因為算這些根本不代表孩子的智商。
我小時候好多人誇我聰明,心裡壓力也大,就因為會算幾個數,多認識幾個字。除了滿足家長的虛榮心,別的用沒有。反倒是一些開始學習中等的,越學越明白,越學越好,越來越有信心。所以我真不覺得會算術是評價智商的標準,就算代表智商,我覺得做人的情商更重要呢!
教孩子教不會的時候,看看自己的方法是否有錯誤,看看自己的態度會不會傷害到孩子。孩子還小,愛玩,注意力不集中學不會很正常,多點耐心,對孩子期望值不要太高,他不是你生命的延續,是一個全新的個體呢!沒準他是個體育高手,美術新人類,唱歌跳舞的天才呢
-
9 # 小丁101
一是,父母太焦慮了。雖然很多父母深受“別人家”的孩子傷害,但到自己養孩子時,仍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地把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比較。誰誰又上什麼班兒了,誰誰家孩子都會算一百內的加減法了,誰誰家孩子都認識多少字了……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希望他能博採眾長,金剛不壞!怕落後,怕被落下,這是整個社會都存在的情緒,父母尤甚。
二是,育兒已無傳承。現在父母養育孩子,相信親力親為,但凡有一點辦法也要自己養育,甚至明確表態不讓自己的公婆父母干涉的不在少數。這當然是一種莫大進步,但是過猶不及。父母畢竟養活孩子,這可是實戰經驗,如果我們一味嫌棄,豈不是很可惜。恐怕,很多人聽自己的父母說過,“他還是個孩子”這句話,但是不是大多時候,我們都覺得父母什麼都不懂,在溺愛孩子。其實,經歷過大半人生,父母對哪個階段什麼事情輕重緩急,有與我們不一樣的視角。不妨聽聽。
三是,太依賴教科書。一個孩子照書養,這真是大部分家長生動寫照。育兒書上說,專家說……有時,就忘了自己作為父母的本能了。專家說,孩子哭了也不能抱,專家說孩子摔倒了就讓他自己起來……唉~專家養的可不是你的孩子,自己孩子還得自己疼。所以,“老話”說的好,盡信書不如無書,還是得更多瞭解自己的孩子,什麼個性,什麼程度,做父母的最應該也最有資本因材施教,不是嗎。
希望,大家都能不焦慮地,培養出健康智慧的寶寶!
-
10 # 奢侈的貓咪
我現在只教她5以內的加減法,她都搞不清楚,才開始,但是對於3+3.2+4,1+5知道是6,因為發現教這些是要有方法的,6是第一個先教的,所以記憶會更深,1-5反而慢。6不是用1-5的方式教的。現在我還在質疑要不要教這麼早。因為畢竟學習是要有環境的。教一下不教了,也是浪費時間。英語就是個很大的經驗,很小她就會了,結果中途沒教了,忘的一乾二淨。孩子的記憶力還沒有完全永久,6歲才是永久記憶的開始,所以,6歲之前可以帶她去旅遊看世界,但是不要指望死記硬背。也許另一種方式她記憶更深。
-
11 # 知足常樂5774672902556
幼兒園教的與一年級教的方式不一樣,會還不如不會呢?我兒孑小時侯就是珠心呱呱叫,到一年級學湊十,一點乜用不上。
-
12 # 程式更新中1
我女兒的同學就是4歲,然後20以內的加減法都會了,她的媽媽還經常督促檢查,而且還引以為傲。曾經我也很羨慕也很焦慮,可是後面我想通了,孩子也就這幾年玩的,讓她無憂無慮的過完幼兒園時光,等到她該會的時候自然就會了,何必這麼早就剝奪她快樂而又短暫的童年呢!
-
13 # 蓮寶
我家娃兩週半時就能數到100,三週半就會10以內的加減法,四周半會一百以內的加減法不進位的,現在五週多自己拿一年級書都能讀好幾篇課文了,識字量比一般孩子多,我並沒有刻意的去教這些東西,幼兒園孩子就是拒絕小學化知識,都是平時遇到了一些問題就跟她解說,看動畫片螢幕上有字她慢慢就認識了,至於數學真的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現在孩子上幼兒園大班了,有時老師留的作業她自己讀著題目就做完了!
-
14 # 咖啡不愛茶
表姐家孩子三歲的時候說話不伶俐,去醫院體檢,醫生好像拿色卡查什麼了,回來表姐跟我們說他家孩子色盲,不認識顏色,她老公懟他:誰給孩子教過顏色,他都不認識那是什麼顏色,怎麼可能說的對
-
15 # 一學堂王老師
這是家長的數學教育觀問題,學前家長學數學第一誤區就是一味地超前學習,狂練計算。暫不論家長教的方法是否科學,數學學習由概念而引入,到理解,再到熟練運用,這是必經的學習過程。成人計算只佔很少的認知資源,基本是本能的,而四歲孩子不同,什麼階段教什麼,是有科學依據的。我是王老師,致力於小學數學的精品問答!4~5歲兒童能點數實物說出它們的數量,能正確區分10以內的實物多少和比較10以內兩個數的大小,可以藉助實物進行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能掌握實物的數序,只能說有了初步的陣列概念,學20以內加減法還是需要很多準備,最主要是數的分成操作的理解內化過程。
實物運算階段20以內加減法是一年級內容,逐步從實物運算過渡到抽象數的運算,這要求孩子數概念包括基數和序數的概念,都達到了一定的穩定性,這顯然是四歲半孩子還欠缺的。特別是涉及到數位的概念和滿十進一的十進位制概念的理解。
四歲半孩子更多透過實物計數的不斷實踐促進數概念的發展,其中也需要透過生活不同的數來拓展認知,累積自己的日常數學經驗。這個過程不能忽略,當孩子沒有進入學習該知識點的準備狀態時,那就是拔苗助長,不符合孩子認知發展規律。
除了數的概念,空間概念也是很重要的,啟智應該全面!對於概念的理解,自己積累的經驗作用更大,更直接。所以請一定要重視概念原理,任何不理解概念的填鴨式輔導,只能引導孩子錯誤的學習之路。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
-
16 # 烘焙小草
我覺得這是一個普遍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本質原因就是家長的虛榮心。
在現在這個社會,好像所有的家長都在拿自己的孩子進行攀比,我的孩子如何如何,我的孩子如何如何,與此同時根本對自己孩子的願望、需求置若罔聞。孩子已經淪為家長的工具。
孩子的發展必須遵循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生理和心理成熟後再進行相應教育,事半功倍,揠苗助長的行為並不可取。
同時,是不是可以適當的聽一聽孩子的聲音,不要把自己的虛榮心強加在他們身上了。
-
17 # 小風車媽咪
才四歲半的孩子,要學20以內的加減法,孩子學不會,家長竟然質疑孩子的智商!!!我覺得家長首先要質疑一下自己的想法。
首先20以內的加減法屬於一年級的內容。是六週歲的小朋友該學習的。現在孩子才四歲半,恐怕連最基本的數字概念都還沒有,怎麼學加減法。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太高了。
誠然現在的家長都在追求早教,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學習的內容和進度要符合孩子現在的思維方式。四歲半的孩子,正是喜歡玩的時候,家長如果想給孩子灌輸一些知識,可以透過遊戲,玩樂的方式,讓孩子在學中玩,玩中學。比如教孩子數學,首先要讓孩子有個數字的概念,可以透過實物來強化這種概念,例如一個
-
18 # 媽媽要成長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到了今天同事說起自己的女兒。同事的女兒今年二年級,和我的兒子同歲,老師佈置作業讓數三千個數,孩子剛開始接觸大數一時反應不過來,孩子的爸爸在一邊輔導。同事說孩子一直在數,逢百就迷。
剛開始孩子的爸爸很耐心又溫柔教孩子百與百之間的轉換,只聽到孩子爸爸的聲音由溫柔的小分貝轉為高分貝,最後竟然開始了洪水猛獸般的歇斯底里。
孩子爸爸手指著孩子嘴裡唸叨著:我怎麼生了這麼個笨東西,講了一百遍了,石頭也該懂了,她還是搖頭。呼死她一巴掌的心都有。
孩子爸爸在一邊罵罵咧咧,孩子在一邊哭一邊扒手指。同事看到女兒那樣很心疼,就把女兒喊到一邊她自己輔導。
有時候不是因為孩子笨,而是因為在某一個問題上像是走到了死衚衕,孩子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柳暗花明。像同事孩子這種也算是情況好的,因為她有個和善而堅定的母親在無條件的接納著她。
我問同事你老公為什麼對孩子發怒,是因為他感覺那麼簡單的東西我講了無數遍就不懂,他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不理解的實事,而在心裡有一個好的期許。我的孩子應該和我一樣聰明,那心簡單的東西都不懂,我無法接受。在這裡作為家長老是忽略一個事實,你的年齡和孩子年齡的懸殊,一個幾歲的腦袋和一個幾十歲的腦袋在思維能力和邏輯構思上是有很大不同的。
今天讀了武志紅老師的《為何家會傷人》,實際上在生活中往往能帶來傷害的就是我們最親最近的人。為什麼父母是帶給孩子最大傷害的人,因為父母往往打著愛的名義來做傷害孩子事情。
我罵你,因為我愛你。我打你,因為我愛你。來自於父母的傷害被愛解讀了。所以中國的家長和孩子被這種傳承的愛所矇蔽。孩子認為父母愛我才會罵我,才會打我。以後他們有了孩子也會傳承給孩子這種愛的模式。
然而,這個世界上真正的道理是很簡單的,其中最簡單的道理之一是,愛只會導致好的結果,而不會導致傷害,導致傷害的一定不是愛。
健康媽媽 倆娃寶媽 執業醫師 讓我們一起關注健康 關注育兒
-
19 # 海綿媽媽育兒
教四歲半的孩子20以內的加減法,這應該就屬於“超前學習”吧!
我家大寶從幼兒園大班開始,我們才開始給孩子教加減法,而且是10以內的加減法。大寶上的是公立幼兒園,而公立幼兒園按照政策規定,是不教幼兒園的孩子學習任何學科知識的,比如:拼音,數學等。大寶同班級孩子的很多父母都擔心:孩子在幼兒園不學習,進入小學之後,要怎麼跟進小學的進度呢?
於是,一些父母為孩子報名了學前班,學習語文,數學等。有一次,大寶班級的家長群,有個家長提議給孩子報個足球班,但意外的是,響應的家長卻很少,我記得有個家長是這樣回覆的:我給孩子報名了數學,語文,英語,畫畫,沒有時間去學足球了。當看到這個家長的回覆時,我的確嚇了一跳,才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居然學了這麼多,後來,全班那麼多男孩子,結果只有6個人報名學足球。
我家附近還有一些公益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聽說從中班開始,小朋友們就會學寫字,學語文,學數學,到大班的時候,每天都有語文和數學作業。
學校教育方式的不同,包括現在流行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讓家長越來越焦慮。於是,有需求就會有市場,社會上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培訓機構,打著各種培訓的旗號,而家長們也趨之若鶩。
但是,作為家長,應該仔細觀察孩子的優缺點,取長補短,讓孩子發揮自己的優勢,而不是以孩子會多少以內的加減法來衡量孩子,更不應去質疑孩子的智商。
四歲半的孩子,父母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
20 # 搬書回巢
我家老大上幼兒園大班時,經常玩搖搖車。有段時間,他喜歡玩一種能升降的飛機搖搖車,一次2元。我帶了6元硬幣,問他能玩幾次。他想了想,回答說3次。我表揚他說:“太棒了!你都會除法了!”兒子問除法是什麼,我講是小學三、四年級會學的數學知識。
兒子當然很開心,也很得意。就是在這樣的生活細節裡,我給兒子留下了“數學很有趣,他數學很厲害”的心理暗示。
上小學時,教導主任有次對我說,你兒子特別喜歡數學,上一天數學課都不會煩的那種。因此,儘管在我結束全職,去上班那幾年,沒空管兒子功課,他成績有起伏,但數學一直很好,經常滿分,老師有時還會讓他給同學講題。
現在孩子上初中了,剛過去的期末,數學全班第一。假期裡讓他預習數學,很自覺,自己每天看書,做一些練習。相對來說,預習其他科目就會有些牴觸,需要我想辦法“威逼利誘”。
如果回頭來看,我會說,幸虧當年我更側重培養孩子對於數學的興趣,而不是侷限於一兩道題的計算快慢。就像那個拿硬幣坐搖搖車的事情,其實像他那麼大的孩子,基本都能算明白,但家長是不是有心去引導,那區別可就大了。
回到題目,讓四歲半的孩子算20以內的加減法,有些強人所難了。儘管有些孩子能做到,這是屬於非常聰明的,換句話說,人家爸媽遺傳的智商高。孩子做不到,您應該從自身找原因。
對於大多數孩子,幼兒園大班時會算10以內加減法就行了,銜接小學就不會費力了。
回覆列表
謝謝悟空問答的邀請。四歲半的孩子學20以內的加減法太早了,這些都待孩子上學前班或者是上小學以後再學也不算晚,這還是我在最近幾年裡認識到的。以前我的孩子小的時候也曾做過這樣的蠢事,造成孩子現在跟我不親,雖然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但也是一個原因之一吧!
個人認為四歲半的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玩耍和做孩子自己最愛做的事,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跟父母的親情,因為每個家庭的孩子都不是太多,最多的時候就是三個孩子,中國的城市和農村家庭幾乎都一樣的,家庭的溫暖親情對孩子和家長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默契,在溫馨親情中成長的孩子會收穫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