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達曼海

    複雜的事情簡單看,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就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精英理論!而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也既是“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的“以人為本”自然真理!!!

  • 2 # 範光永原創詩詞

    李紳寫的那首憫農詩至今仍是每個小學生都會背誦的名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也成為教育後一代最好的詩句。可就是這位寫下名篇的人在當了高官之後失去了善良的本性。為官暴劣對老百姓極其殘酷,無辜殺人,當地百姓結隊而逃。李紳在生活上窮奢極欲,他非常愛吃雞舌,為了要吃雞舌,每頓飯要殺掉幾百只雞。有此可見他還知道粒粒皆辛苦嗎?

    匡衡,就是哪個以鑿壁偷光苦讀書而聞名於世的。他的故事今天還在傳頌,以激勵青少年奮進學習。可嘆他靠自身努力當官以後卻走上貪贓枉法之路。利用職務之便,非法侵佔土地四萬多畝。把別人的忠告置之不理。最後以貪贓枉法之罪貶為庶人。晚年生活十分淒涼。

    古今同理,任何人都不能放鬆對自己的約束。他們都是很優秀的人。都有較高的文化底蘊和造詣。但他們一旦開始放棄自我約束就成為歷史的罪人。我們今天被審判的腐敗分子他們也有著光輝的經歷可一旦放鬆對自己的道德約束就一定有可悲的下場。警醒吧!後來者。

  • 3 # 使用者蕣天瀛人

    這不難理解,誰變蠍子都蟄人。從古至今,人類發展規律沒有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思維沒有變,天下為公的人少,為自己活著的多。口是心非,說一套做一套的人大有人在。但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只要你貪得無厭,知法犯法,審判這些人的不是歷史,而是刑法。

  • 4 # 董元奔古典情懷

    人是立體的,世上沒有一無是處的人,也沒有百分百完美的人。但是總體上看,人的美好的一面在一生中佔主流,不好的一面說到底是太陽上的耀斑、月亮上的暈影。李紳可以長期憫農,匡衡可以長期刻苦;但是成為鉅貪是可以在一念之間實現的,“一失足成千古恨”說的不就是這種現象嗎?

  • 5 # 了欲

    一,人都會變,這就是外因與內因怎麼刺激,怎麼變化的問題,所以於知識的高低關係不大,知識只能校正德行,不能改變本性。知識屬於器與術,知識以物為體,知識作用於個人會經過加工透過主觀意識變成指導行為的意識,可文化就不同,文化有經驗性,歷史性,社會性,文化以人為本,它就是人的道德。故這二位學到了知識,丟棄了文化,形成了失靈方向的知識,將墜人萬丈深淵!

    二,我設想自已,現在一個柔弱無能,見到動情的文章,撿拉圾支助窮學生上學老人,農村中老邁可憐者就內心苦澀,有淚欲出的人,一但環境變了也有可能成為他們第N,也會象娛樂圈的人一樣一年幾億收入狂言沒掙到錢!是否自已也會貪得無厭,利令致昏!因為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

  • 6 #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相信肯定有很多小夥伴和我一樣,上學的時候經常被大人拿鑿壁偷光的故事說教我們,老師大意就是說,你看看古代的這個小孩,為了讀書吃了多少苦,你們如今學習條件這麼好,窗明几淨的,也不用去打工,怎麼就不知道勤奮呢!每次說到這裡,咱們都會慚愧地低下了頭。然而小時候老師絕對不會告訴你,這個小孩長大以後怎麼樣了。

    這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匡衡,他幾歲的時候就對讀書產生了濃厚的愛好,也意識到了只有知識才能改變他的命運。但是他窮得連書都買不起啊,更別提去學堂上學了,怎麼辦呢?於是他只好跑去給人家當童工,不要勞動報酬,只要人家老闆借書給他看,老闆自然是求之不得,簡直白撿了一個勞動力呢。但是匡衡打工都是在白天,要看書的話只能在晚上看,他家又買不起燈,於是他只好偷偷把隔壁鄰居家的牆鑿破一點點,藉著透出來的鄰居家的光線看書。

    說到這裡,匡衡都還是一個渴求知識艱苦奮鬥的正能量形象。隨著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漸漸變成當地人人皆知的美聞,就有個老師受到感動,願意免費帶著他學習、借他書看了。然而,匡衡長大後參加考試,連續考了九次都考不上,可能他並不是一個應試型選手吧!

    由於匡衡考試成績不理想,他一開始只能做個小官。但是他鑿壁偷光的故事不知道怎麼又傳到了當時的皇帝耳朵裡。皇帝深受感動,又因為匡衡對詩經比較瞭解,漢元帝也喜歡詩經,所以就算匡衡考試成績一般,皇帝還是覺得他是個人才,把他一路提攜,最後居然坐上了代丞相的位置,這可是個大官啊。

    說到這裡就是一個草根逆天改命的典型案例了。然而反轉發生在匡衡在朝廷就任大官以後。首先他並沒有什麼作為,不光光是在政事上沒有什麼見解和意見,而且當時朝廷宦官當道,匡衡作為新上任的代相,不僅不選擇揭發,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完全沒有讀書時的鬥志,導致其他大臣都覺得他也不過是個同流合汙的貨色。

    最後新皇帝即位,朝野上下很多大臣決定聯合起來揭露宦官,匡衡這才隨大流地和別人一起上書了。他作為沒有家族傍身的草根出生,很快遭到了宦官的針對和彈劾,但對於這些指控,皇帝還是選擇寬容匡衡。

    好景不長,第二年,匡衡搶奪良田、私自擴充土地多達四百多公頃的事情被皇帝知道了,再加上匡衡兒子變成官二代過後肆意妄為,甚至酒後殺人,皇帝大怒,把匡衡貶為庶人了。

    從草根到大官到庶人,匡衡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了。最後他鬱鬱而終,死在了自己曾經鑿壁偷光的房子裡。對於這些,我們只能說,人是善變的吧!

  • 7 # 煮酒君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憫農》相信大多數人都很熟悉,淺顯易懂的詩句道盡了廣大農民的辛苦,警示每一個人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糧食。

    因為這首詩很多人理所應當的認為詩人是一個節儉之人,一個愛護百姓的好官員。

    但是就像從小鑿壁偷光的匡衡最終成為了貪官那樣,青年時期憫農的李紳到了他飛黃騰達之後也變成了一個窮奢極欲之人。

    李紳的《憫農》有兩首,還有一首""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從這兩首《憫農》來看,此時的李紳無疑是一個生活非常簡樸的清官。

    隨著李紳一步步的高升,飛黃騰達的李紳逐漸忘了最初那個淳樸的自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花天酒地、濫施淫威的腐官。這點從當時與之同朝為官的劉禹錫的文章中不難看出。劉禹錫除了成名作《陋室銘》之外,最出名的作品當屬《贈李司空妓》。

    這首《贈李司空妓》是當時劉禹錫出任蘇州刺史的時候,受邀參加時任揚州節度使李紳安排的宴會。當他看到了李紳家中私妓成群,其中一名歌妓更是色藝雙絕,不禁發出"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怪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翻譯過來大概意思是:佳餚美酒,歌姬美色,輕歌曼舞,李司空早已習以為常,養尊處優過著奢侈糜爛的生活,可我劉禹錫卻肝腸寸斷,於心不忍。其中第三句"司空見怪渾閒事"便是成語"司空見慣"的出處。

    除了劉禹錫所描述的這一"司空見慣"的場景之外,李紳還有一個非常奢侈的生活習慣。在飲食方面,李紳一餐的耗費經常多達幾百貫甚至上千貫。相傳李紳特別喜歡吃雞舌頭,每餐光耗費活雞就達三百多隻,院後宰殺的雞堆積如山。

    在淮南節度使任上之時,李紳對百姓疾苦極為漠視,史載:"李紳以舊宰相鎮一方,恣威權",狡吏奸豪都"潛行疊跡",普通百姓更是"懼罹不測,渡江淮者眾矣"。能夠讓老百姓們畏懼,而紛紛渡江淮而逃難,在同一時期裡,除了李紳估計也沒其他人了。李紳的為官為人,最終也引發了同時代的韓愈、賈島、劉禹錫、李賀等人的對其不恥。最終李紳也落得一個"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懲罰。

    李紳的轉變,除了升官之外,與當時的官場也不無關係。李紳參政的那會,整個官場都在"牛李黨爭"的籠罩之下。李紳本人也應"時代的號召",熱衷於拉幫結派,在"牛李黨爭"當中攀結權勢,攫取權力。

    在這黨爭當中,李紳漸漸的迷失了自己,昔日那個體察民情的李紳已然不在,也沒有了昔日對底層百姓的那種感情。取而代之的是以高壓手段欺凌下級官吏和百姓,最終才使得老百姓對他"懼罹不測,渡江淮者眾矣"。

    除了主觀上思想的改變,李紳之所以走向了老百姓的對立面,與當時的社會監管體系的不完善也不無關係。

    當時的李紳每頓食用300多條雞舌頭,在官場上絕對是一個勁爆的訊息。只要刺史們一向朝廷上報,李紳絕對是吃不了兜著走,但是卻無人敢去舉報。

    即便是對李紳為人極其不恥的劉禹錫,作為當時的蘇州刺史,他本就有責任去彈劾李紳。但是當劉禹錫應邀參加李紳的豪宴,看到了李紳豪宴的上奢華之時,也只是發出了"斷盡蘇州刺史腸"的感慨,也不曾上奏彈劾。

    劉禹錫之所以沒有彈劾李紳,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自身可能畏懼李紳的權勢,另一方面李紳在收買人心方面也確實有一手。在宴席上,李紳看到劉禹錫迷戀於歌姬杜韋娘,當場非常大方的將杜韋娘送給了劉禹錫。收到好處的劉禹錫自然不會為難李紳,而劉禹錫不過是當時官場上的一個縮影,很多李紳的上級官員都收到了李紳的好處,自然而然也不會為難李紳。

    李紳最終落得一個被剝奪了官爵,子孫也不得從政的結局,但是這樣的結局也是在他本人去世後被朝廷秋後算賬,對於李紳奢靡的生活沒有一絲的影響。

  • 8 # 使用者6017959874590

    草根的逆襲是這樣的吧,畢竟剛看到的回答裡面也說明了,草根雖有草根之名,卻沒有根深蒂固的大氏族關係網。匡衡官大,又能怎樣?無非和財團面前的韓國總統一般。李紳奢靡,司空見慣,慣的是官場常見,見怪不怪,畢竟只有這樣才能與養尊處優的大國公卿,世襲罔替的王侯將相“同流合汙”,才能穩保此生,福保後代,才能保證家族從此走上仕途權貴

  • 9 # 是阿維啊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這兩首詩的作者是李紳,但是他卻不同於自己寫的詩,他實際上是一個有名的酷吏,他還曾經將自己的轄區裡的百姓們逼得四處逃亡,而他晚年生活更是揮霍奢靡,和詩中的勤儉節約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還有坊間還有著關於他喜歡吃雞心的傳說,據說他當上官後的生活及其的奢侈,由於他愛吃雞舌,所以每一餐都是要廚房炒一盤雞舌,而炒一盤雞舌要耗費活雞三百多隻,所以李府的院後宰殺的雞那是堆積如山。

    雖然這件事情並沒有確切的一種記載,但是有一說叫無風不起浪,而且他是一位貪官酷吏也是既定的事實,所以這個故事反而可以從一定角度去反應他的樣貌。

    還有就是鑿壁偷光的匡衡,用魯迅先生的話來說,讀書人的事,能說是偷嗎?所以匡衡前面借了人家都光,到了以後當了大官之後,也是拿了別人的錢,拿了別人的地。讓人家無錢可花,無地可種。

    他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你想想,現在落馬的那些人為什麼會那樣呢?無非就是本心就想貪,要麼就是忘卻了本心,被外界感染了。

  • 10 # 溫讀

    對於一個人的品行進行判斷,不是出於這個人曾經做過什麼,而是這個人一直做過什麼樣的事情。這兩位無疑在以前都是倍受人們所津津樂道的人物,但在後來還是陷入到了有關利益的漩渦中無法自拔,慢慢的變成為了這場漩渦中的犧牲者,成為了這場漩渦中的祭品。

    他們二人無一例外的是,在當初的時候都是人們讚歎的角色,不論是一首關乎天下糧食的詩,還是在小時候艱苦學習的心,都是值得人們去尊敬和佩服的,但二人在進入到了仕途後,卻彷彿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從一個心境質樸的君子,慢慢變成了一個又一個貪贓斂財、結黨成癮的偽君子。這些其實都不是什麼意外的事情,而是屬於一個人對於自己物慾的正常需求。

    人們大都是追逐物質的

    在古代的時候,這些書生的心目中,都有一個這樣的願望,這個願望便是能夠有朝一日,成為朝廷中的官員,成為吃皇糧的人。因為在那個時候,如果一個家庭中出現了一個官員,那是一件祖上冒青煙的事情,再加上政府對於商人的不待見,對於官和農的大力扶植,所以在這二者間,很多讀書人便自然而然的選擇了前者。

    對於這些讀書人來說,成為官員,帶來的不僅僅是榮譽上的收穫,還有物質上的收穫。在以前,政府對於官員們貪贓的事情,大都是不以為然的,因為統治者心裡清楚,想要這些人好好的為自己做事,不給他們一些好處是不可能,所以政府會一直處於一種默許的狀態下,這就像清朝某著名貪官的理論:“想要官員能夠好好的作為,十斤的糧,得讓他們拿走一半”這無疑是對古代官場黑暗的真實寫照。

    同流合汙

    在古代的政府中,雖然有一些清流佔據著朝廷的一席之地,但這樣的人大都不會有什麼太多的發展,所以真正的權力是被那些“泥石流”所把持的。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古代一個即將進入官場的新人,這時在你剛剛將腳伸向大廷的時候,“清流”和“泥石流”這兩個集團拉住了你,分別讓你跟著他們,正在你躊躇不定的時候,你一定會去考慮這兩個集體,或是集團能夠給你帶來什麼樣的利益,就二者的對比來說,“泥石流”集團能夠帶給你的利益可能是最大的,所以你一定會義無反顧的去選擇“泥石流”集團。

    所以,如果就連身為讀者的你都選擇了,你明知不好卻利益豐厚的“泥石流”,那這兩位心中具有遠大志向,想要在朝中大作一番的有志之人,則一定會抓住能夠幫助自己升遷的勢力,也就是我們在本文中所稱呼的“泥石流”集團。在進入了這個集團後,大家要知道,不論這二位在之前多麼的“清流”,多麼的正直、多麼的痛恨貪汙行為,可他們一旦進入了這個派系,就要遵守他們的規則,並快速的融入他們,所以在後來,在經歷了“泥石流”派系的徹底洗腦後,他們也會將自己當初的志向遺忘的一乾二淨,也會奮不顧身的投入到爭奪自己利益的鬥爭中,這便是為什麼人們會說“天下烏鴉一般黑”的原因,並不是說他們生來就黑,而是因為他們既然進入了這個“團體”,就要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一份子,雖然這不是強迫,但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改變。

    所以,這二人在後來之所以會從一介“清流”成為“泥石流”,那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念改變了,他們的志向轉變了,他們想要有朝一日手握大權,他們想要有朝一日呼風喚雨。

  • 11 # 南方鵬

    這兩個人一為漢朝人一為唐朝人。他們的前後兩事都不是因果關係,鑿壁偷光刻苦學習,與以後會不會成為鉅貪並沒有必然聯絡,難不成偷光一時就得過偷光一輩子的生活才正常?可憐農民寫出憫農為他們呼喚的人,也不妨礙他以後成為貪官,在邏輯上犯了推不出的毛病。兩種品質可以在一個人身上同時具有,並行不悖、不互相排斥。

    而寫憫農的李紳,說是鉅貪證據不足,從他的事蹟看,一生不阿權貴,直言敢諫,一直都在很好踐行他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悲憫之情和責任擔當,曾任淮南節度使,後入京拜相,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繼又晉升為尚書右僕射門下侍郎,封趙國公。如此權勢煊赫的人,說是一塵不染也於史無據,而幾則說明他為官不廉、為人無禮無義的事,都出自野史筆記類,在中唐節度使和朝中派別林立的情況下,不排除是黨爭抹黑。

  • 12 # 我記住了181002828

    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知道了深淵黑暗的人對深淵產生了恐懼,因此當他有了能力之後,當他再一次面對深淵時,他比一般人更加有感觸,也更加恐懼。所以你會動用一切自己所能動用的力量,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 13 # W一家之言

    才子和貪官沒有因果關係,因為他是才子所以不會成為貪官,這好像有點一廂情願了,因為你對才子的欣賞崇拜所以不希望自己的偶像變成貪官。如果說才子和貪官有聯絡,那麼我認為貪官絕大部分都很有才能,秦檜是宋體的創造者,和珅從小就是神童更是清朝為數不多的掌握滿蒙漢三種語言文字的人。

  • 14 # 豹眼看歷史

    我一直認為自己就是一個俗人,沒有多少境界。

    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沒有期望孩子將來有多大的出息。

    僅僅覺得能有一份工作,混個飯吃,不必很操心,也不用擔多大的風險,不必付出很多的辛苦,可能碌碌一生,但只要平平穩穩,快快樂樂,也就行啦。

    看到這個題目,我想起了孩子小時候的一個故事,就此說幾句吧。

    孩子小時候,我時常帶著他到處溜達,也經常到我辦公室玩耍。

    我只告訴孩子一點,如果認真學習,將來就會在大樓裡上班,既輕鬆又舒服。(其實未必)

    如果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只能去替別人蓋大樓,自己還不能住。(其實搬磚也未必不好)

    是人家蓋樓你去住哪?還是你去蓋樓人家住?你自己看著辦。

    實際上,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生存是第一需要。

    詩人李紳寫下了《憫農》,未必就說明他的境界多麼高。

    進入了中學課本,就把這首詩跟作者的境界聯絡在一起,過度地解讀。

    相當然的認為,描寫農民工作的辛苦,就是同情農民的遭遇。

    特別是又取了一個高大上的題目,就以為作者多麼高尚,多麼有境界。

    其實,或許作者本意僅僅就是認為種地很辛苦啊,將來說啥也不能幹這活。

    君不見,現在許多自媒體作者,為影片而影片,專門設計一些東西發出來,都清楚是咋回事。只是手法不太高明罷啦。

    再如一些演員,扮演的角色很感動人。但離開了戲,也就不那麼討人喜歡啦。

    也有一些名人,在高堂上誇誇其談,像聖人一樣,走下講壇也是一個俗人。

    李紳恐怕也是如此吧。

    同樣的道理,匡衡清楚得很,靠爹爹不行,靠娘娘不行,不刻苦讀書就沒有出路。

    鑿壁偷光,只能說明不安於現狀,學習刻苦,以此想改變命運,並不能說明其理想境界多麼的高。

    目標很遠大,那是為了擺脫貧窮,去追求榮華富貴。

    但不一定就是匡扶社稷,拯救黎民百姓。

    有些人喜歡站在道德的高度,去要求或評價一些歷史人物。

    我想弱弱的問一句,你自己能做到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一般人做不了聖人,到不了那麼高的境界,這很正常。

    但起碼做一個無害於社會的人,儘自己的能力混個飯吃,也就行啦。

    在這個基礎之上,儘量做得好一些,那就相當不錯啦。

    但作為中小學的教材,理該更加認真謹慎,選擇一些更好的作品來教育孩子。

    否則,誤人子弟,貽害無窮。

  • 15 # 燈下螢火

    序言:

    把這兩人放在一起有一種莫名的對稱感。兩人被後人所傳頌,一個是用語言的形式,一個則是用實際行動。李紳放到如今看的話,俗稱"假大空”,口號喊的響亮,但確沒有付出實際行動。而匡衡則是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去勤奮學習!鑿壁偷光”的學習勁頭,真的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再配上兩人最後成為鉅貪,李紳的行為則更令人所不恥!

    兩人的經歷何其相似

    雖說兩人所處的朝代不同,但從兩人的人生經歷還是能找到相似點的。

    兩人小時候日子過得都比較慘。李紳本來家世不錯,後因父親去世,家中開始沒落,由母親獨自撫養長大,可以想象母子二人的日子並不好過,一下子從吃穿不愁的少爺淪落為每天為生活發愁的貧苦少年。細細想想,換作一個成年人面對如此大的落差也肯定接受不了,更何況是一個小孩,性格難免有缺陷。匡衡則一直飽受貧苦生活帶來的苦難,祖祖輩輩為農,但為了能夠讀起書,小時候就開始出來幫別人做工,以掙取讀書的費用。兩人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改變了命運,方式都是透過考試。李紳35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匡衡則考試考了九次才中丙科,自此兩人開啟了自己的官途之路,最後都官至宰相。

    當官之後,曾經的那個少年再也找不到

    李紳當上官之後,簡直是判若兩人。為官暴劣對老百姓極其殘酷,無辜殺人,當地百姓結隊而逃。李紳在生活上窮奢極欲,他非常愛吃雞舌,為了要吃雞舌,每頓飯要殺掉幾百只雞,而且家裡私妓成群,一點也看不出當初寫下《憫農》的影子。李紳後來加入黨爭,為了利益,濫殺無辜,最後即使死了,也被剝奪生前爵位,子孫不得做官。

    匡衡則憑藉自己對《詩經》的深刻理解,深受皇帝的喜愛,一路做到宰相,但都沒有大作為,完全是憑藉《詩經》做到宰相,最後反倒把自己搞得裡外都不是人。當時朝廷宦官當道,匡衡作為新上任的代相,不僅不選擇對抗,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導致其他大臣都覺得他也不過是個同流合汙的貨色。最後新皇帝即位,朝野上下很多大臣決定聯合起來揭露宦官,匡衡這才隨大流地和別人一起上書了。他作為沒有家族傍身的草根出生,很快遭到了宦官的針對和彈劾,後被人舉報利用職務之便,非法侵佔土地達四萬多畝,被貶為庶民,晚年在自己當初“鑿壁偷光”的屋子裡悽慘的死去,令人唏噓。

    結語:李紳、匡衡自當上官之後,曾經的影子再也找不到,官場的確是個大染缸,這兩位都沒有經受住誘惑,這與小時候苦日子有很大的關係,教其事,而不教其人,導致性格上有一定的缺陷,讀書就只是為了出人頭地!李紳的《憫農》可以當做詩人的一種無病呻吟罷了!二人成名後的經歷值得警醒世人!

  • 16 # 狄飛驚

    題目的說法並不準確,李紳和匡衡確實不是完美的好人,也確曾晚節不保,人生存在一些汙點,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不應該危言聳聽,說他們成為所謂“鉅貪”。

    先說悲天憫農的李紳

    李紳是唐朝詩人,跟唐朝的很多詩人相似,他既是詩人,也是官員。

    李紳出生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李敬玄曾在唐高宗年間做到中書令,擔任宰相,但傳到父親李晤這一代,就混的比較慘了,李晤的最高官職不過是縣令。

    更慘的是,李紳幼年喪父,他是由母親一個人帶大的,因此沒有嬌生慣養的經歷,並未沾染官宦子弟的習氣。跟那些高官權貴子弟不同,李紳早年時生活在基層,深知民間疾苦,他曾目睹農民終日辛苦勞作而不得溫飽,卻為他人作嫁衣裳,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權貴地主,卻可以不需勞動,坐享其成,這種強烈的反差讓李紳對農民抱有油然而生的同情心。

    在這種情緒影響下,李紳有感而發,寫出了千古傳誦的《憫農》詩二首。

    其一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二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如此悲天憫人又充滿現實諷刺的作品,如果不是親眼目睹,如果不是對農民抱有強烈的同情心,絕不可能無中生有,憑空捏造。

    李紳的性格比較剛直,看不慣政治黑暗和官場腐敗,再加上捲入牛李黨爭,李紳的前期職業生涯並不順利,後期才峰迴路轉,順舟順水,晚年曾任節度使,官拜宰相,位極人臣。

    不過,李紳不是完人,他也有缺陷甚至汙點,但他一生中最大的汙點不是貪汙,而是因為他晚年一意孤行而一手炮製的冤案——“吳湘案”。

    吳湘是當時揚州江都縣的縣尉,品級不高,卻被人舉報貪汙公款、強娶民女,而當時李紳任淮南節度使,揚州是他的轄區,嫉惡如仇的李紳聽說對吳湘的舉報後十分惱火,未經認真調查就力排眾議,把吳湘逮捕下獄,直接判處死刑,甚至不給吳湘辯白的機會。

    按照唐律規定,死刑要上報朝廷複核,有關部門在複核時發現此案或有冤情,吳湘的罪行完全屬實,至少罪不至死,但李紳卻堅持認定吳湘是死罪,最後強行把吳湘送上斷頭臺。

    若干年後,“吳湘案”被官方平反,認定為冤案,而一首炮製這樁冤案、已經死去多年的李紳也未能逃過追責,慘遭“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處罰。

    再說鑿壁偷光的匡衡

    說起鑿壁偷光的匡衡,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跟憐憫農民的李紳相似,西漢的匡衡既是飽學之士,也是高階官員,不過他不是什麼官宦世家,而是出生在農民世家,家境貧寒,讀不起書,所以才幫人做工,賺點錢財買書學習,但家裡點不起油燈,只好“鑿壁借光”,藉助鄰居家的燈光讀書。

    “鑿壁偷光”一直被作為勵志故事來鼓舞孩子勤學苦讀,這個故事本身沒什麼問題,故事主角匡衡也確實靠著勤學苦讀,成為西漢著名的經學家,後來學而優則仕,進入仕途。

    匡衡是一個頗為正直的官員,雖然在政壇上沒有做出什麼突出貢獻,但他學問精深,為人正直,潔身自好,很受尊重,也受到漢元帝的寵信,所以得以在晚年官至宰相,光耀門楣,並被封為樂安侯,達到了人生巔峰。

    可匡衡很快就從巔峰滑落,因為貪心二字。

    漢朝時的侯爵都是有封地的,匡衡的侯國食封土地是三十一萬畝,在當時已經是名符其實的大地主大土豪了,可已經臨近退休的匡衡不知哪根筋不對,偷偷利用地圖的錯誤,擅自把自己的地盤擴大了許多,把周邊的四萬多畝土地也都據為己有了。

    這個時候,寵信匡衡的漢元帝已死,沒人袒護他了,昔日的政敵開始趁機攻擊匡衡,彈劾他“專地盜土”,漢成帝趁機發飆,把匡衡免為庶人,封地全部被收回。

    幾年後,落寞的匡衡病死於家鄉,境遇不可不謂悽慘。

  • 17 # 七七談歷史

    一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到了《人民的名義》裡的處長趙德漢

    當侯亮平來到他的別墅,用滿冰箱的人民幣質問他時,趙德漢徹底崩潰。

    “我也是農民的兒子,我是窮怕了啊!”是啊,窮怕了,這也是為什麼趙德漢貪汙的原因,不能像自己的父親和爺爺那麼窮!我想匡衡也是這麼想的吧。

    小時候學《鑿壁借光》時,小學老師都讓我們向這種好學的精神學習,但是為什麼到最後會變成這種地步呢?

    匡衡世代都是貧農,但是他十分的努力學習,現在人說的越努力越幸運在他身上得到了體現:匡衡參加考試數次不中,就當他要放棄時,貴人出現了,當時的太子看中了匡衡的才華,拜他為老師。哪曾想,數月之後太子成為了皇帝也就是漢元帝。

    這可不得了,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匡衡作為皇帝的老師地位也是升上了天,面對皇帝的信任和極高的地位,匡衡忘記了在那間小屋子裡學到的聖人之言,孔孟之禮,在他眼裡只剩下了紙醉金迷,幼年的貧困生活讓此時獲得權利的他更加瘋狂。他開始瘋狂的斂財,財物,珠寶,綾羅綢緞,土地來者不拒。

    最後屢次目中無人的匡衡被罷官,回到了幼年的那間小破房子,在那裡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發生的一切就像一場夢一樣。

    至於李紳寫《憫農》,無非是偶然看見老農勞作詩興大發,賣弄一下文采罷了。

  • 18 # 江上孤舟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可以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看,在古代貧苦人家出身的孩子想要出人頭地就只有讀書這一條路,所以當時書生讀書是有很大的動力的,和現代這種多元化時代不同,在當時讀書是唯一通向成功的道路,所以不讀書或者是沒有機會讀書就等同於輸在了起跑線上,所以無論是李紳還是匡衡,他們從小都立志要讀書當官,以此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至於他們後來為什麼會走上貪官這條路,也是因為受到當時時代背景的影響。人之初性本善這是一個很普遍的規律,但是如果經歷了歲月的洗禮和各種坎坷經歷後,依然可以保持一顆良善之心的人才是真的難能可貴。只不過可惜的是,當初寫下憫農和鑿壁偷光的匡衡都沒能堅守這樣的心性,他們在成長的歲月中因為吃過太多苦,受到了太多的排擠,反而改變了自己的初衷,而是選擇做一個可以在官場上生存下去的貪官,所以這樣的變化很可惜,但似乎也是一種普遍現象,只不過因為他們二人之前的事蹟太過突出,所以才會讓人們感到訝異。但是訝異的可能只是我們,他們也許早就忘了曾經的所作所為了,所以現在老師在教導孩子讀書時只敢提到匡衡小時候的經歷,誰敢提他日後長大後的變化呢。

    匡衡從小因為家中貧寒,所以根本就沒有機會讀書,不僅如此他還需要外出打工來養家,當時小小年紀的匡衡只想要看書學習,所以在給別人當童工的時候,他不要工錢,只希望可以將書借給他。晚上匡衡家中一片漆黑根本就沒法看書,所以他就只能透過鑿壁偷光的方式來看書學習,這樣的精神自然是很感人的,後來真的有人被匡衡感動,還給他提供了免費讀書的機會,只不過因為匡衡接連在科考中失利,所以後來只能當一個小官。本來他一生應該沒有什麼大的起色了,但是皇帝因為聽說了匡衡小時候的事蹟,所以就開始重用他,從此匡衡的人生開了掛。

    匡衡當時雖然已經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他早已忘記了當官的初衷,也已經失去了兒時的純樸天性,剩下的只有唯利是圖,他當時的願望只是希望在官場上左右逢源,還要大撈一筆,只不過後來他也因此被貶為庶人,可以說匡衡的一生是極具諷刺性的,也是當時官場的真實寫照。

  • 19 # 青驪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放到這裡就是,貪,還是不貪,這是個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的根本上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人生奮鬥的最終極意義和價值是什麼?什麼又是人性本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繼絕學,開太平?這是無私與偉大,你要是有這種境界,你就是下一個孔聖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高尚,你要是有這種格局,你就會是下一個馬雲、任正非。事實是,你我皆凡人,世俗熙熙攘攘,宇宙亙古無窮,你來世間走這麼一遭,還不是為了成就成全自己?如何保證在這個過程中不犯大的錯誤呢?還是得靠制度,規則之內,我心飛翔。人性本來就是自私的,生活就是一個修羅場,貪與不貪,往往是一念之間的事,跨過了人性本原,你就是兩袖清風、廉潔奉公;邁不過這道坎,你就會臭名昭著、惡貫滿盈。我還想說一句就是,題主提這個問題,未免有點居心叵測,把出身貧寒和貪汙腐敗強行關聯在一起,有一定的誤導性。題幹說的確實也是事實,但只是個例,我們當然很容易就能分析出他們貪汙的原因,只不過覆盤這兩件事,對於我們從根本上解決貪腐這一古今中外存在了幾千年之久的社會性頑疾,不具有普遍的研究意義。

  • 20 # 古今通史

    他倆都有恩將仇報的特質,道德底線低到令人驚詫。有這樣一種觀點,即·無論是寫下“鋤禾日當午”的李紳,還是鑿壁偷光的匡衡,毫無疑問也都是人,他們同樣會因外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沒什麼稀奇,相對於其他的人的改變,他倆也就是有些名氣而已。

    所說的環境影響,相對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結果,比如,人們常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卻不是這樣的,這就說明雖然匡衡和李紳雖然是受環境變化的影響而改變,但某些傾向於負面的轉變,並不能把所有責任都推到無辜的環境方面,事實上當時有很多官員都做得比他倆好,能說是環境的原因麼。

    曾經有這樣一種疑問-你家貧窮點不起燈,可鑿壁偷光是否對得起鄰人對得起牆,往小裡說是為了自己私利破壞他人私產,往大里說又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鑿壁偷光想告訴我們什麼?

    鑿壁偷光的寓意是-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外因不是決定性因素,它只是具備一定影響事物變化的條件,只有主觀意識呼叫內因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有了這層主觀的拼搏意識在,後來的匡衡成為西漢的大文學家也不足為奇。

    就以匡衡自身為例,他的貪腐就說不過去(這種行為本身就說不過去,“我不敢不收啊”,進而跳樓那種情況我們不提。),少時,內因戰勝外因,而發跡後純粹是內因配合著外因在作惡,一切源於主觀意識的改變,而並非環境因素。

    我們學課文的時候,都讀到過周總理的簡樸,偉人永遠值得人們欽佩,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很多成功人士都具備良好的消費觀,並不都是為富不仁,驕奢淫逸,很多普通家庭,即便現在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但老一輩人的節儉也從未改變。簡單說,不是環境改造了匡衡,而是他自己改變了。

    貧窮歸貧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匡衡的事蹟在當時就廣為流傳,誰流傳的呢?他自己,也可以說是自我標榜,連太子都慕名拜他為師,這位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漢元帝,皇帝能虧待他的老師麼?當然不會,於是匡衡成為當朝丞相,百官之首,並且還封了安樂侯,食邑600戶,封地3100頃!

    3100頃封地的租金也都是匡衡的,這是元帝看他出身苦,讓他生活好過一些,可是,匡衡卻強行霸佔了失誤多丈量出來的400頃封地,同志們,600戶的稅收外加3100頃土地的年租金那絕對是筆鉅款了,匡衡貪心不足,明知丈量錯誤還要繼續非法侵佔,這就難怪他人舉報了,匡衡辜負了元帝的信任,甚至可以說是辜負了元帝的憐憫和同情,所以後續繼位的漢成帝也對得起他,直接把爵位、封地、食邑全部剝奪,這種人本該受窮,不值得可憐。

    萬曆討厭張居正的原因之一就是言行不一,漢成帝也是如此,匡衡天天仁義道德講的很好,很有才學,但是輪到你做事的時候,竟然連遵守法律都做不到,這太自欺欺人了。

    不過不管怎樣吧,匡衡也曾經有利於國家社稷,下面所要說的李紳可就更加猥瑣了。

    李紳的人生軌跡

    李紳也是少年家貧,他的曾祖是李敬玄,也是唐高宗時期的宰相,祖父和父親也是官員,但是職務一般,以至於李紳的父親剛剛一死,就家道中落,母親成了他的啟蒙老師,後來又去了惠山寺讀書,沒有辦法,在寺院讀書有免費的食宿,又不收學費,當時很多寺院都這麼做。

    恩將仇報,破壞寺產,而且是屢教不改-惠山寺

    要知道,所謂寺產都是捐贈而來,李紳享受的免費的住宿,免費的飲食,免費的學校,應該感恩才對,至少不能破壞人家東西吧,更何況是僧人和信眾們都視為慧命的經書,可是李紳就經常拿佛經當草稿,即便受到申斥,還是屢教不改,這種極度自私的人怎麼會有好品質,所以《憫農》本身就是一種欺騙。

    (這麼說並不過分,各位往下看就會知道,這個人從來都很無恥,少老對應,從未改變。)

    恩將仇報,對待恩人,冷酷嚴苛-天宮寺

    李紳名聲已經臭不可聞,所以跑到天宮寺繼續讀書,一老僧見他聰慧過人,所以特地將他請到僧寮讀書,這裡安靜舒服,這就樣李紳幾年佔用人家起居之地安靜讀書,到他臨近趕考的時候,僧人贈給他不少盤纏,對李紳說:

    “你今後必定會發達, 千萬不要因為我輩犯了過錯,就以災禍相加。”

    事實是,李紳後發跡後,除了把天宮寺改為龍宮寺又立了一塊碑以外,他並沒有兌現他的承諾,對僧人的嚴苛近乎於世仇,極盡凌虐之事。

    為什麼?因為惠山寺的和尚斥責過他,管事因為他毀壞寺產打過他,所以他忿恨所有寺院和僧人,李紳就是一條養不熟的惡犬。

    忘恩負義是有一貫性特質的-韓愈、李元將

    韓愈對李紳有舉薦之恩,而李紳在極其理虧的情況下,彈劾韓愈。

    李元將曾經收留過野狗不如的李紳,李紳為了討好李元將,他將李元將稱呼為叔叔,而後來李紳發跡後,李元將為了照顧他的面子,自稱是弟弟,甚至侄子,李紳都不滿意,最後李元將自稱為孫子,李紳才放過他。

    他寫過的憫農詩,雖然大家倒背如流,但我還是要貼出來,結合李紳這個人,再次品味一下:

    其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悲天憫人的做派,既有對時政的抨擊,又有對百姓的同情,很多人讀了他的詩作以後,覺得他有宰相之才,也有丞相的特質,應該能夠有所作為,而李紳不負眾望,後來果然做了宰相,說他毫無政績那是不可能的,但說到建樹,那就鳳毛麟角了。

    對不起自己的詩作,這不是他的本性

    他對官紳施以嚴刑峻法,對普通百姓也是如此,所謂愛惜民力這回事,是和李紳一毛錢關係也沒有的,比如大冬天的向民眾徵收蛤蜊,說白了就是白乾活不給錢,而蛤蜊這東西是要潛入沒頂深的冰水才能撈上來的,當時可是冬天吶,可見“憫農”只是說說而已。這類事太多太多,不勝列舉。

    草菅人命,手下官員娶了個非常漂亮的老婆,他想弄到手然後轉贈朋友,遂以貪汙罪置其死地,頗受非議,而那個漂亮女人自然知道事情原委,憤而自盡。

    其實呢,李紳家中私妾成群,根本不在乎一兩個美女,只是他想要的卻得不到就痛下殺手,他的生活奢華,一頓飯的耗費就達到幾百貫甚至上千貫,他愛吃雞舌,但是湊一盤菜需要殺300只雞,曾經感嘆勞作不易的李紳讓百姓的怕的要命,竟然渡江而逃。

    所以後人評價,李紳這個人能被重用,無非是因為他的才華和“憫農”節操才得以上位,但是上位後,卻屢次以怨報德,專擅排擠、陷害,所以即便死了還要受到國家清算,他被定性為酷吏,子孫都不得入仕做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法令紋是什麼?怎麼去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