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放小孩的風箏線
-
2 # 乖喵咪
很多質疑登月的人都會說:從地球去月球容易,畢竟那麼大燃料那麼大推力,可是到月球后消耗的差不多了,怎麼從月球起飛?
地球有大氣層以及月球6倍的引力這兩個攔路虎,當初登月火箭的絕大多數燃料都用在了掙脫地球引力的階段,到達月球后返回時,一部分裝置留在了月球,返回艙返回留在月球軌道的指令艙,指令艙軌道高度只有10幾公里,所以返回艙用不多的燃料就可以起飛並和指令艙對接。
質疑的人總是會說從月球起飛的裝置燃料不多,怎麼可能,這是比較無知的表現,六分之一的引力(環繞速度差不多也只需要地球的六分之一)加上無大氣層以及高度僅十幾公里的指令艙,說句不誇張的,現代大學裡航天興趣組做的火箭都可以脫離月球。
-
3 # 碧雲6
美國人登陸月球,我認為是採用飛船與登月倉一起發射升空,接近月球后繼續在月球軌道繞月球旋轉飛行,而後減速,登月倉與飛船脫離,靠自身反衝火箭慢慢降落月球表面。於此同時,飛船繼續在月球軌道繞月飛行,等待登月宇航員在月球表面登月成功,完成一系例科研專案後,再乘坐登月倉,起動火箭發動機,配合地面控制,從月球表面起飛,與正在繞月飛行等待的飛船對接,宇航員進入飛船返回倉後,關閉氣閘,丟掉登月倉,反回地球。到達地球上空後,怎樣回到地面,幾乎與中國宇航員沒什麼兩樣。
-
4 # 時空通訊
飛上月球,這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就在20世紀後半期,人類終於成功實現了這一偉大夢想。1969年7月21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著三名宇航員成功登上月球,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表面這一歷史時刻時,曾道出了一句被後人奉為經典的話——這只是我一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整個人類的一大步。
阿波羅飛船由三大部份組成。一是指令艙,做繞月飛行,負責登月艙與地光球之間的通訊中繼,登月結束後,帶宇航員返回地球;二是登月艙,主要用途是把宇航員送到月球上;三是返回艙,也就是登月艙上面的那一部份,主要負責把登月的宇航員和月岩樣品帶回繞月軌道,與指令艙對接,然後一同返回地球。月球第一宇宙速度為1.6KM/S,這是繞月飛行的最低速度,低於這個速度飛船就會向月球下降,超過這個速度,飛船的軌道就會越來越高,越來越扁;月球的第二宇宙速度為2.38KM/S,超過這個速度,飛船就將突破月球引力束縛,飛向太空;返回艙要與指令艙會合,速度必需要達到1.6KM/S。
當初登月艙和返回艙與指令艙分離時,總重量大約為16T,下降到月球,耗掉了大量燃料,加上拋掉的登月艙的自重,返回艙返回時,其起始重量只有4-6T的樣子,返回艙有四臺發動機,有足夠的燃料,返回艙就可以克服月球重力,回到繞月軌道的指令艙。
-
5 # 代安娜龍子88598221
美國宇航員是怎麼從月球反回地球的不得而知,我是看有許報道說沒有回來,去困難回來更難,可想而知離地球這麼遠重要得是沒氧氣,來回要足夠的燃料,飛船返回大氣層與大氣摩擦那麼高的溫度所有的一切都要精確計算,燃料,電路,氧氣,等等那一放只要出問題都會死人的!
-
6 # 許躍波
宇航員根本沒有去月球,所以不存在返回地球的任何障礙。美國宣佈登月成功就是成功,誰懷疑都沒有用。月球上為什麼沒有厚厚的塵土,因為月球上沒有大氣層,沒有風沒有雨,這細膩的灰塵從何而來呢?美國的NASA難道不給個合理的解釋嗎?
-
7 # ason1791885
就是離開月球引力這一環節都沒可能吧,,,
在地球就是火箭升空都要臨床試過百次才能成功,,現在第一次在月球脫離引力一次就成功,很大信心吧,失敗了會死人,誰都知,美國會那麼冒險嗎
-
8 # 智勇中華
美國宇航員不可能去過月球!當時美蘇爭霸,各種競爭激烈,其中就有資訊的訛詐手段,藉此來造勢或錯誤引導敵對國,結果蘇聯上了大當,窮一個國家的力量來搞航空工程和造各種大型軍事裝備,導致國庫虧空經濟崩潰!美國的套路,我早就看穿了。美國佬要是真的在半世紀前就6次,12人登月成功,那麼現在就不是搞空間站,而是月球的太空基地了,那可是永不墜落的空間基地!
-
9 # 飄移的太空
因為月球引力小,飛到月球上返回地球,比飛離地球和返回地球容易得多,只要掌握了飛離地球和返回地球及在真空環境的密封對接技術。飛到月球的宇航員並不需要像飛離地球的繁重裝置!人類飛到月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驗證月球屬於地球還是獨立的星球,並且查明月球物質構成,換句話說,地球上的事都沒處理好,卻瞎折騰跑來跑去跑到和地球物質構造基本上相似的月球上幹嘛!
-
10 # 偉駿無敵
關於阿姆斯壯登月,有三種解釋。
1.真的登月並返回。
2.根本沒離開過地面。
3.阿姆斯登陸月球,沒回來。他雙胞胎弟弟阿姆斯壯鑽進大罐頭裡從飛機上跳傘下來了。
-
11 # 罵即拉黑對方者為垃圾
美國人根本沒有登陸月球!美國的太空技術成就領先蘇聯和中國,但不至於領先四五十年,中國和其它國家至今都沒有動物成功登月,更不用說是人登月並返回來。可以說再過三十年也沒有除美國之外的第二個國家敢說有人登月並返回,這很顯然是美國想用登月返回的謊言來忽悠蘇聯,以達到耗費蘇聯國力的目的。
-
12 # 可為
不管科技界或他人咋做解釋,50年之前,世界上的任何國家都沒有技術能力把人送上月球表面,也沒有技術能力讓宇航員再自行使用自帶的火箭或什麼燃料,在月面上彈射到月球軌道上,再擺脫月球引力,再返回地球。即使現在,如果把人送上月球表面,再把宇航員用自帶的類似火箭什麼的,再彈射到月球軌道,再從月球軌道擺脫脫月球引力,再返回地球表面的技術難題還沒有解決。
-
13 # 雁又南飛
傻我一群。米帝不是省油的燈。放著月球幾十年閒置!我親愛的聰明群體,空間站可不可以尋一堅實基地作依託?倚立於月球而傲視浩渺太空與地球?空間實驗如有廣闊的空間地面支援哪麼月球是不是當屬唯一選擇?這些技術如6O年代美國就已經掌握至成熟何故至今還得依靠俄國聯盟號而寄居踏足於太空?月球對地球來說是居高臨下的自然天體,憑美帝國主義的口胃它會不喧稱已擁有其主權?事實卻是如此並完全有能力捍衛其主權!
-
14 # 漁吾魚
美國人的思維還是發達的。比如,電腦,數碼,液晶,平板搖一搖,看看誰在一起搖一搖,不要拿我們的思維來比較。膠捲照相還能理解,把圖片印在膠捲上,那數碼呢?一個小卡片儲存那麼多的內容,
-
15 # 老鷹777
即便是對數關係,至少也是1:1的關係,也就是說,幾噸重的返回荷載,也需要數噸重的原料。這對飛船來說,也是要命的質量。做軍工的人都知道,空間荷載幾克幾克的省,0.1克的摳,幾噸重的質量真是要命了。這還不算,月球高低溫差如此之大,保證燃料不爆燃或容器不低溫斷裂,現在也是個難題。現在軍工做個+120攝氏度到-55攝氏度的儀表,都非常困難,你要做一個高危的燃料壓力容器,還要耐超高低溫,在上世紀中葉現實嗎?好,退一萬步講,美國是為了威懾前蘇聯,給嚇死了,以為世界終結了。現在又出了箇中國,大有超越前蘇聯的態勢,美國為了稱霸,完全可以漂漂亮亮的再登數次月,像走平道似的,嚇得中國也服了,不好麼?只可惜當年他做了假,現在收不了場,只好賴皮賴臉的不放聲。真應了那句話:臣妾做不到啊!
-
16 # 宇宙驛站
《美國人確實“登”月了,在地球上的攝影棚裡登的!》
很多朋友一直被教科書誤導,說美國人確實登上過月球,其實,這只是冷戰時期美蘇兩國軍備競賽戰略欺騙的結果。真實的情況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人類登上過月球,更不要說怎麼返回的問題。
美國確實發射了不少月球探測衛星,並向月球投放了全自動的月球探測車,就像目前在火星上的好奇號和鳳凰號一樣,這些探測裝置傳回了大量的科學資料和影像資料。如果美國登月是真的,那麼,他們的火箭圖紙怎麼就丟了?他們的直播是外星人給直播的嗎?因為1969年全球最先進的電視直播裝置都在20噸左右,美國的登月飛船才6噸左右,難道讓6噸多的登月飛船後面再掛一個20噸的直播系統的拖車?所以,用腳後跟想想人類和美國都沒有登月過。即使很多迷信美國的慕羊犬朋友看到這個回答也許會急眼,說人家就是登過月球,那麼,我們再問問,69年就能登月的美國,為何到現在為止卻登不上去了?難道是美國人科技落後了?從前總統奧巴馬說美國計劃2038年“再次”登陸月球的說辭來說,美國載人登月也許會在2038年才可以實現。到時候,我們中國人早就登月回來了。
-
17 # 環球武備
登月的的確只有登月艙,當飛船和火箭的最後一級還在月球軌道上等著他們呢,當完成登月任務之後,登月艙的一部分就會從月球起飛進入軌道與飛船完成對接將登月宇航員送回飛船,然後利用火箭的最後一級返回地球,因為月球引力比地球小的多,掙脫月球引力消耗的燃料比地球小的多,加上可以引力返回地球所以返回的燃料並不需要那麼多,一個最後一級足以。
-
18 # 手機使用者68013238771
這個問題連我都記不清回答了多少次了。再說一次吧,返回時,航天員攜帶物資重新回到登月艙的上升段密封艙裡,以登月艙的下降段為發射架,上升段點火離開月面,進入繞月軌道,與指令艙服務艙組合體對接,人員物資轉移到指令艙,解除對接,拋棄登月艙上升段,服務艙主發動機點火,指令艙服務艙組合體進入返回軌道。
-
19 # 蛋科夫斯基
如上圖所示,這是進入月球軌道之後的指令艙(左)與登陸艙(右)。登上月球之前,登陸艙分離,然後減速,降落在月面。
在宇航員進行完任務之後,登陸艙的上半部分飛回,與還在環繞月球的指令艙對接,把宇航員送到指令艙中。月球引力很小,所以從月球起飛相當容易。今後在月球建立補給站,以月球為起點探索更廣袤的太空是一個趨勢。
登陸艙的下半部分永遠留在了月球上。下圖是最近拍攝的,美國六次登月登月中,其中一個留在月球的登陸艙架子,以及旁邊被太陽輻射漂白的國旗。
指令艙也只需要很較少的燃料就可以從月球軌道加速返回地球。然後在近地點減速。
上圖為指令艙。宇航員們就是乘坐它返回地球軌道。然後減到足夠的速度。最後一次減速後,地球返回艙與指令艙分離,進入大氣層。接下來就和其他航天器返回艙一樣了。
六次登月,都是以這種方式,大同小異。
-
20 # 擦肩而過的世界
當年60年代~70年代美國登月技術完全沒有具備,特別電子裝置技術和計算機在月亮溫差巨大,非常容易損壞失靈,例如現在電子裝置技術和半導體,宇宙使用電子計算機軟硬體以及晶片硬度強度都不具備,防水,防嚴寒,防高溫,防太空強烈輻射和射線等影響。美國當年和蘇聯進行爭霸太空競爭,為了超過蘇聯早日登月成功,不惜舉全國之力,花巨資購買高度文明人類淘汰最早期登陸器,進行登月,擴大世界影響力,幾次登月登陸器使用以後,損失零件無法修復,何況當年美國科學技術不具備登月,從此放棄登月活動。
回覆列表
你可能沒有見過登月艙的照片,實際上登月艙用三條“腿”著落,由於月球引力很小所以很小的推力就能離開月面。動力是登月艙自帶的火箭發動機提供的,返回時艙體分成兩段,著落部分留在月球,返回艙返回地面。
“阿波羅”號飛船是美國研製的第三代載人航天飛船。由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3部分組成。飛船高29米,重量約46噸。
“阿波羅”號飛船的指揮艙是飛船的大腦,是航天員工作和休息的地方,也是飛船的控制中心。指揮艙為圓錐形,艙內充滿純氧,溫度為21攝氏度~24攝氏度,分為前艙、航天員艙和後艙。前艙放有著陸裝置、回收裝置和姿態控制發動機等裝置。航天員艙為密封艙,存放了可供航天員生活14天的生活必需品和應急救生裝置。後艙裝有10臺姿態控制發動機、各種儀器和儲箱及姿態控制、制導導航、計算機和無線電分系統等。指揮艙的中央並排安放了指令長、駕駛員和飛行工程師3名航天員的座椅。飛船發射和返回過程中,3名航天員躺在椅子上,其餘時間航天員可以離開座椅活動。
飛船的服務艙是圓柱體,裡面裝有變軌主發動機、3副氫氧燃料電池、姿態控制和電氣系統等,其中變軌發動機的推力達95·6千牛,可把飛船從月球軌道送回地面,服務艙的前端與指揮艙對接,後端有推進系統主發動機噴管。該艙又分為6個隔艙,艙內安裝主發動機、16臺小火箭發動機組成的姿態控制系統等,這些發動機除用於姿態調整外,還用於飛船與第三級火箭分離、登月艙與指揮艙對接和指揮艙與服務艙分離等。
登月艙由下降級和上升級組成。下降級由下降發動機、4條著陸腿和四個儀器艙組成,用於從月球軌道降落到月面,可以把兩名航天員送入月球上。上升級為登月艙的主體,由航天員座艙、返回發動機、推進劑儲箱、儀器艙和控制系統組成,在登月過程中,兩名航天員在這裡生活和工作,完成任務後航天員乘其返回環月軌道與停泊在這裡的指揮艙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