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runye00
-
2 # 秋華146898871
首先,我理解的這個“無條件接納”就是毫無原則的溺愛,對嗎?
如果是,那麼“無條件地接納孩子,必然會導致熊孩子的大量出現”這是肯定的!
孩子是什麼?首先,他是一張白紙,能不能繪出精美的圖畫、寫出優美的篇章,這要看他的第一任啟蒙老師,父母是否稱職!如果父母從心理上正確誘導、生理上細心呵護,教她做人的道理,告訴她“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讓他擁有善良、淳樸的天性,他就不會變成調皮搗蛋的“熊孩子”。
孩子是什麼?他還是一棵小樹,能不能開花結果?還要看園丁是否稱職!誰是園丁?在家是父母,在外是老師。園丁不僅要給小樹澆水、施肥,還要修枝、剪葉、防病、治病,這樣才能保證他健康成長,成為一棵授人以果,給予人陰涼的有用之材。
-
3 # 十八線mama
不會。無條件接納孩子和溺愛孩子是有本質區別的,不能將兩者混為一談。
無條件接納孩子,目的是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意味著告訴孩子,無論你成功或者失敗,無論你是乖巧懂事還是調皮搗蛋,媽媽都會永遠愛你,也許有些時候,媽媽並不認同你的做法,但是,並不影響媽媽對你的愛。本質上,無條件接納孩子,就是用行動來詮釋母愛,這就是母愛的體現。
無條件接納孩子,並不是放縱孩子,溺愛孩子,讓孩子沒規矩,而是在用父母的言行來引導孩子學會愛,逐步完善孩子的人格。而溺愛孩子,才是導致孩子沒規矩,自私自利,不懂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最終成為熊孩子的原因。要知道,任何人都是沒有絕對的自由,都是在規矩當中生活的。
-
4 # 使用者55368580956
答案是肯定會
但也不能忽略孩子的天性,不同的孩子要不同對待。
我家兒子就是脾氣溫和,他犯了錯時在你及時誘導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時他能微笑應允,你疾聲厲色他能俯耳低頭,讓你覺得一切盡在掌控。
到了我小女兒這,一切辦法都不好用了,妞的脾氣天生拗,真的真的,在出生二十多天就初見端倪。如果有點不舒心就是大哭,無論你用什麼方式抱或哄,沒用,後來,發現她如此發脾氣就是因為我忽略了她最初要求,那才多大點的娃兒呀,我頓時明白用在兒子身上的一套對她失效。
只能耐心加倍,忍耐加倍,但決不能無條件,孩子出生雖帶些許個性,但還似一張白紙,善惡是非深受家長影響,家長的一舉一動對孩子意義重大,所以奉勸各君,收起那氾濫無條件的溺愛,在教育中多些理智,多些大義。
世界多麼大,孩子不可能永遠只生活在你的臂彎下,要知道,你無條件的溺愛,有可能是傷害,他要歷風雨,他要經坎坷,他未來怎樣?我們不能預知,我曾告訴兒子,正直和善良是做人的基本,希望他能自食其力,不危害他人,沒有大的奢望他能如何如何,告訴他快樂生活。
世界多麼大 ,我們無力的事情太多,能做的只是教會他愛的能力,給他夢想的翅膀,讓他能精彩世界暢遊!不虛度此生!
-
5 # 莫雨竹聊職場
這是個概念的偷換問題,或者是對概念理解偏差問題。
網上一段時間一直在考慮“靜待花開”的教育是否合理,跟這個命題有些類似。
首先先看搞清概念“無條件接納”與“驕縱”,前面有朋友回答,大家可以參考。
最後核心還是落到“邊界問題”。一個沒有邊界的孩子,就像一個在看不到邊界的大海里游泳的孩子,其實不能培養出獨立自信,只能培養出安全感的缺失。你看孩子在泳池就遊的很開心而不恐懼。所以“接納”是有“條件的。“無條件”是在規範社會行為下的。我曾經有篇文章講過這個問題。
總之:只有“辛勤耕耘下”才可以“靜待花開”!才能培養出積極健康的孩子
-
6 # 毛qq
在理解了什麼是真正的無條件接納的前提下,不會!
這裡的無條件接納,指的是接納孩子的情緒,而並非對孩子不合理行為的順從和嬌慣。在尊重、理解和信任孩子的基礎上給予孩子他所需要的足夠的關注。並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提供合適的幫助。
我家寶貝,四歲男孩,去年有段時間很容易生氣,他爸爸總是被他拳打腳踢,眼鏡甩飛。後來我就跟他聊天,我說媽媽知道你因為##很生氣,每個人都會生氣,這是正常的,生氣並沒有錯。但如果你生氣了就來傷害別人或者自己,這就不對了。然後我們有了個約定:他喜歡消防局,又愛鑽桌底,就在某個桌底塗成紅色,假扮成他的消防局,如果有負面的情緒,就跑到裡面去滅火,直到自己冷靜下來。剛開始有幾次生氣躲了進去,然後很開心的出來了,再後來都不用進去,他自己就學會了“滅火”的辦法。
所以,無條件接納是需要用無條件的愛來理解他的行為,用有條件的約定來讓他知道行為的界限,助他成長。這樣的孩子是無論如何不會成為熊孩子的
圖為孩子畫的情緒消防局
-
7 # 清水無爭
首先接納孩子,我所理解的並不是放縱和溺愛孩子。孩子也需要被尊重,被接納和理解。
當然你在接納孩子之後,還是要建立規矩,如果沒了規矩,一味的放縱孩子,那麼熊孩子肯定會出現。
現在說說我們的例子。我侄子,已是四歲的年紀,從來就沒有建立什麼規矩,沒有培養良好的習慣。比如最簡單的洗臉,每當看到他媽媽拿毛巾朝他走來,他就跑,被拉住了就乾脆倒在地上打滾。這個時候,父母都是一手把他提起來,快速的擦了臉,完了,繼續忙自己的事去。而孩子每次必然都抗拒這個過程,有時候孩子臉髒得實在看不下去,我們會讓孩子的父母幫忙洗臉,他們會說他不願意。哦,他不願意就由著他,這不是接納,是縱容,是寵溺。
其次是孩子喜歡打人。姐姐比他大,通常是臉上被抓出傷痕。那麼父母對待這件事的方法是,你比他大,他要打你,你不知道走開嗎?可他們知道什麼是防不勝防嗎?他們總是說,孩子不懂事,孩子就是打打鬧鬧。但是當你去了幼兒園之後,孩子如果打了其他的小朋友,人家必然不會聽你解釋,說孩子小不懂事。孩子不懂事,但父母懂事呀,應該要正確的引導,並分析孩子為什麼喜歡動手打人,是否父母的行為有讓他可模仿的地方,如果是,那麼平常的一言一行就要多注意點。
我們理解孩子,疼愛孩子,可我們也要對孩子負責,及早建立好規矩,做好引導。熊孩子的出現只不過是因為他有一對熊父母,總想著等孩子長大了自己懂事了,自然懂得做人的道理,可是此時離長大還要遙遠的年月呢,就讓他一直當個混世魔王一樣的熊寶寶嗎?
-
8 # 天天天藍q
我覺得“無條件地接納孩子”和“熊孩子”,並不是同一事物的兩面,而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強調“無條件地接納孩子”是因為孩子從出生到長大這個過程中,伴隨著孩子身體發育的是他的思維、行為和情緒等等方面的發展變化。家長應該認識到這些變化是孩子必經的成長階段,而不應該以成年人的思維定勢來進行“管教”。比如孩子在三四個月的時候就會開始吃手,這是他探索世界的開始。如果家長覺得這樣不衛生,或者是影響到了孩子小手的美觀,而強行採取一些措施來讓孩子戒掉吃手的習慣,實際上就是破壞了孩子的正常成長規律。再比如,一兩歲的小孩子由於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有時候會因為無法與家長溝通而哭鬧。如果這時候家長能夠保持冷靜,帶著“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愛意與孩子耐心地溝通,實際上最後會發現孩子並非無理取鬧。簡而言之,“無條件接納孩子”是倡導大人與孩子的平等、大人對孩子的尊重、理解和包容,是對孩子的科學的、理智的愛。
我個人並不喜歡“熊孩子”這個稱呼。每一個孩子都是純真無邪的,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一方面,成年人以自己個人的喜惡來界定孩子的行為表現是否合乎心意。合則“乖寶寶”,不合則“熊孩子”,這分明就是對孩子的不公平。另一方面,真正有破壞社會共同規則行為的孩子是因為他們沒有得到大人的正確教導與關愛,從而不懂得怎樣遵守規則、怎樣與他人交往相處。什麼“熊孩子”啊?誰“熊”誰知道!
-
9 # 悅雨育兒
我想你混淆了概念,無條件接納不等於放縱。
我是這樣理解的,我們對孩子的行為要無條件接納,並透過現象看本質,瞭解孩子真正的需求,比如說我們第一次發現孩子偷東西,如果你看到你的孩子偷東西,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這會直接影響孩子之後的處事方法呢!
首先我們要看到,孩子不覺得那是偷,還有偷是孩子內心最大需求的外顯,我舉個例子,我兒子有一次和奶奶去小夥伴家裡做客,在有的時候在就把一個果凍放在了兜裡,在這之前我是不會買給他的,如果你是我,你會怎麼處理?
孩子奶奶的處理方式是,回家後就對我說:“你趕緊說說你家孩子,怎麼學會偷東西了,上人家玩有的時候還拿人家一個果凍,還讓人家看到了。”
我當時的想法就是,奶奶已經這樣說了,我不能再責備孩子,蹲下來看著孩子,我問他是特別想吃?如果你特別想吃,告訴媽媽,讓媽媽買給你好不好?孩子點點頭。然後我告訴孩子,這個行為是不對的,我讓他想象如果小夥伴來家裡,在沒有徵求你的意見的情況下,拿走了你的玩具或者好吃的,你會不會不高興,他點點頭,所以我們也不要做讓小夥伴難過的事好不好?自那之後孩子再沒發生類似的事情。
所以我想說我們接納他的行為,但要給他樹立正確的是非觀,那麼孩子就不會成為熊孩子。
-
10 # 珺主137117546
我覺得您還沒有完全理解專家的意思。無條件的接納孩子我個人理解的是:在成人眼中,孩子的好或不好,我們都要坦然面對和接受,我們都會愛這個孩子。但是接受也好、愛也好,不代表我們要贊同和支援孩子的一切言行。當他出現不恰當的舉動時,作為父母的我們必須指出並加以糾正。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
現在都提倡給予孩子最大程度的自由,但是我們要知道,給予孩子自由不代表放縱孩子。我覺得最基本的原則是:在保證安全和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下給予自由。幫助孩子明辨是非、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禮儀、養成良好的習慣等是我們作為監管人的責任和義務。
每個孩子的本性都是單純善良且可愛的,成為“熊孩子”也並不是他們自己想要的。最後套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熊父母”…
-
11 # 蟲早起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盧梭曾說過:“對個人的絕對自由,那就是對他人的絕對傷害。”無拘無束的絕對自由是相對於眾人而言的,而有規矩,有條件的自由是相對於個人而言的。
未來,孩子要成為社會公民。他的認知、情感、意志,是要符合社會一般規律的。如果今天我們一味縱容,終有一天會在人群當中碰釘子。
當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也是認知、情感、意志逐漸成熟的過程,偶爾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只是他們“不成熟”的表現。我們應當有條件的接納!
第一,對於認知類的錯誤,及時指出,用科學的方式給予指導;
第二,對於情緒化的宣洩,做到溫柔的堅持,就像之前讀過的《正面管教》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
相信我們,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全部的愛,把自家孩子塑造成為心目中的“理想型”!
-
12 # 啟明星138717721
我認為無條件接納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轉回到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這個話題上,專家強調的是與孩子共情的重要性。回想我們小時候,做錯了事情,父母或許會不分青紅皂白批評我們一頓或是自顧自教導而完全忘卻我們的表情。為了防止這一幕重現,我們擔任父母這一角色後,要學習更好地傾聽和陪伴孩子,當然無條件的接納孩子就是第一步。如果孩子一直哭鬧,我們需要讓孩子宣洩出自己的情緒,等他平靜後將其抱入懷中,安撫他抽泣的心靈。然後,再詢問或是讓寶寶自己講出難過的原因。這個方法與我還有點陌生,我的寶寶很小,還沒有機會一一踐行。但是,無條件總歸有個限度,接納是前提,遵守是後續。只有接納,沒有規則,會使孩子嬌縱無度。
-
13 # 鼎媽2005
無條件地接納孩子,不會導致熊孩子的大量出現,相反世上熊孩子會越來越少!
一、什麼是無條件的接納孩子。無條件的接納孩子就是家長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抱有一顆寬容之心。能與孩子共情,感同身受的理解和感受孩子此刻的心情。無條件接納孩子就是要接受孩子的優點,更應該接受他的缺點和不足,幫助孩子成長為他自己。
二、無條件接納和溺愛的區別。無條件的接納孩子是建立在理解和尊重上的,溺愛是過分寵愛,過分嬌縱、喜愛。看見孩子的缺點視而不見不聽不聞,愚昧的愛。
三、熊孩子的背後都會有一個熊家長。家長是父母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好多壞習慣都是這是從父母和撫養著那裡學來的,所以,孩子“有病”,家長吃藥。
四、熊孩子會因教育的改變而改變。孩子來到這個世上都是純潔的天使,孩子越小身上的惡越容易糾正,所以,孩子出現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矇住自己的雙眼,看著自己的孩子都是好的,看不到孩子的缺點。
孩子是上帝交給我們的事業,他是獨立的人,他不可能完全按照我們所期望的那樣成長,我們只能接納他的個性,他的規律,呵護他,引導他。愛孩子就“無條件接納孩子吧”,你只有這樣做孩子才能成為健康獨立的自我,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個體。
-
14 # 麥奶1
無條件地接納孩子,是否會直接導致熊孩子的大量出現?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只有兩個字:不會!為什麼不會呢?請大家慢慢聽我道來:
要弄明白為什麼不會,首先要搞清楚什麼叫“無條件地接納”。先來說說接納,接納並不等於順從、依著、慣著,接納是一種信任和理解。無條件地接納孩子,這裡的接納並不是百分百滿足孩子的要求,而是對孩子的信任和理解。比如:孩子哭著鬧著不願意上幼兒園,當大人要把送幼兒園的時候會動手撕扯甚至動手動腳打大人和踢大人。在這種情況下接納孩子,不是就依著孩子真的不把他(她)送幼兒園,而是搞清楚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去幼兒園,然後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找出原因所在,然後對症下藥解決問題。這裡的接納接納的是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孩子的行為。
下面再舉一個鄰居孩子的例子,鄰居有個7歲的小男孩,從小就特別愛乾淨,每次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特別注意,其他孩子坐在地上玩他不但不模仿,而且還會勸阻小朋友。可是有一次,我帶著寶寶去玩沙的時候,卻發現他不僅坐在沙坑裡,還把小桶裡的水倒在面前,弄得渾身上下都是泥沙。後來才知道原來他的媽媽又給他生了一個小弟弟,小傢伙因為一時接受不了,就故意以這種逆反的行為引起爸爸媽媽對他的注意……
在孩子發脾氣或做錯事的時候,該限制和制止的一定要限制和制止,當孩子無理取鬧而大哭的時候,就陪在孩子身邊靜靜地看著讓孩子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場,等孩子發洩完了再抱抱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然後再耐心和孩子交流,瞭解其中的原因。孩子大哭的時候千萬不能一走了之不聞不問,一走了之不聞不問是一種冷暴力,孩子大哭時你遠離孩子不聞不問的害處是讓孩子產生恐懼和不安全感。,陪伴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對孩子無條件地接納,與無條件的溺愛和嬌慣有著本質的區別。讓孩子幹自己想幹的事情,不等於是完全接納孩子,不讓孩子幹一些事情,也並不是不接納孩子。無條件地接受孩子是對孩子情緒的接受和理解,是想方設法走進孩子心裡。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無條件地接納孩子,不僅不會導致熊孩子的大量出現,而且可以讓孩子對父母更加信任,可以融洽親子關係,更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
15 # 上善若水147069431
不無條件地接納,就一定不會導致熊孩子的出現嗎?無條件地接納孩子,與熊孩子的出現之間根本不存在必然的聯絡。這裡邊需要有兩個問題需要我們先搞清楚,一是什麼是無條件的接納,為什麼要無條件的接納。二是何為熊孩子?熊孩子真的就不好嗎?
我們先說說無條件的接納。接納本身是指一個人對事物完全接受的態度。我們愛孩子,就是要無條件的接納孩子。如果愛孩子是有條件的,那就變成了用愛去和孩子交換或交易。那是做生意,還談什麼愛孩子呢?何況,孩子遺傳的是父母的基因,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這張白紙上書寫的任何內容都是父母自己畫上去的。既然是自己的作品,為什麼不完全接納呢?如果有什麼不滿意,只能說明父母的撫養、教育出現了問題,和孩子又有多大的關係呢?還有就是,無條件的接納只說明完全接受孩子的現狀,相信孩子的本質是好的,是愛的表現,並不等同於對孩子出現了不好行為視而不見,就不去教育和引導孩子。當孩子做了某些不好的行為時,還是要加以引導的。這與無條件的接納並不矛盾。
在說說什麼是熊孩子。所謂的熊孩子只是大人用成人的標準去衡量的,那些不太聽話,比較調皮搗蛋的孩子。問題是大人的標準就一定對嗎?如果孩子所有的行為都是按父母的意思去做的,那做到極致也不過是父母的複製品,何來超越呢!問題是做父母的一方面讓孩子聽話,另一方面又想讓孩子超越自己,比自己優秀,這不矛盾嗎?其實,熊孩子都是非常聰明的孩子。他們不喜歡按部就班,他們勇敢、喜歡嘗試、喜歡創新,他們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在努力學習和探索。熊孩子身上有著父母優良的基因,並不斷的努力學習,嘗試超越。總有一天會比自己的父母更加的優秀。大家想一想,這樣的熊孩子不好嗎?
-
16 # 航媽16
“無條件接納”是接納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有情緒,允許孩子表達情緒,但並不代表要無條件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無條件接納是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根據孩子所處的發展階段接納孩子當下的狀態,但並不代表無原則縱容。
理解了什麼是無條件接納,我們再來看這個問題。既然無條件接納不是縱容溺愛,那麼就不會大量的熊孩子出現。那麼該如何避免熊孩子的出現呢?
1.尊重孩子
孩子擁有獨一無二的性情,有時候他們的行為可能會讓你感到失望,或者他和別人家的孩子相比,總是比別人差。但作為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不強迫孩子,懂得孩子的需求。
2.不溺愛不縱容
無條件接納不是溺愛和縱容孩子的行為。很多父母尤其是爺爺奶奶,看不得孩子哭鬧,孩子想要什麼都滿足孩子,孩子一哭立馬繳械投降,以至於孩子越來越無法無天,難以管束。
3.立規矩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父母要為孩子立下規矩,並和孩子一起執行。有的父母也為孩子立規矩,但卻不見成效,很大的原因是父母自己先違反了自己定的規矩。比如說,定了孩子在吃飯時間以外不能吃零食,可有的父母害怕孩子正餐沒好好吃會餓著,就會破了規矩給孩子吃零食。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孩子在吃飯時間會更不好好吃飯,因為他知道不吃飯還可以吃零食。所以說,父母要起帶頭作用,約束孩子時先約束自己。
4.不給孩子貼標籤
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看到別人不願意打招呼,就很有可能被家長說成膽小、不懂禮貌。這就是給孩子亂貼標籤,時間一長,孩子自己也會覺得我就是膽小就是不懂禮貌。亂貼標籤的後果就是把孩子真正變成了那樣的人。
其實,熊孩子的出現和父母的教育有直接關係,當你發現孩子越來越難管束時,先找找自身的原因,看看自己的教育是否妥當。每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的性情,作為父母,應該尊重孩子,不管他有什麼樣的問題,都無條件的接納他,而不是各種嫌棄和責罵。對於孩子,應該正確耐心引導,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
17 # 虎土土土
我認為不會的。相反,若是做父母的都能做到接納孩子,可能還會減少熊孩子的出現。 題主擔心的無條件接納孩子,會讓孩子更熊,可能是把接納與溺愛混淆了。 溺愛是過分愛護、庇護孩子,同時也妨礙孩子試圖作出獨立行動的任何努力。而無條件接納孩子,接納的是孩子的情緒。孩子雖小,卻也是個感情豐富的個體,正面的負面的情緒,都是他內心的真實反饋。瞭解孩子,認可孩子,弄清楚他這麼做的原因,引導他自己解決問題,這是面對孩子情緒的正確開啟方式。 曾有人說過我對孩子很耐心,實際上我只是瞭解他這個年齡段的特徵,清楚孩子鬧脾氣的原因,是困了餓了還是委屈了。通常只要我說中了,孩子就會安靜下來,能夠聽我給他解釋原因。 聽得進父母的話,這是孩子不熊的很重要因素。他知道爸爸媽媽愛他,瞭解他,爸爸媽媽告訴他的是正確的,就會按爸爸媽媽的來。是的,這是第二點很重要的,規範行為。很多人都知道,熊孩子背後的“靠山”,其實是熊家長。作父母的對孩子動輒打罵,孩子就會透過打罵來處理問題,作父母的無原則退讓,孩子就會得寸進尺,做出更加出格的事情。是的,孩子雖小,但也懂得不斷挑戰父母低線。 如果我們做父母的都能接納孩子的情緒,示範正確的方式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的處事原則,那孩子能熊到哪兒去?
-
18 # 德國育兒
簡單介紹答題人情況:梟帆,曾經的媒體人,家有兩隻混血萌娃,哥哥11歲妹妹9歲,現在居住德國,媽媽除了忙自己的畫畫攝影等工作,同時帶著孩子一起成長:)
這裡兩個概念需要簡單說明一下:無條件接納和熊孩子
首先無條件接納:這裡的無條件是指父母對孩子的愛無條件,簡單說就是把孩子當作單獨個體,你愛他不僅僅是因為他聰明伶俐或巧舌如簧,你也要愛他愚笨遲鈍或者尖酸刻薄,也就是說這個孩子需要得到你100分的愛,不管他考了100分還是來了滑鐵盧的大墊底!
有了對孩子100分的愛,對孩子的偶爾跌倒,或者偶然走偏,或者犯了什麼滔天罪行,你對他的愛不會改變!這才是無條件的接納!
其次解釋一下熊孩子,熊孩子通常是有些無傷大雅的小毛病,或者生活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這些孩子如果有父母100分的愛,那麼這些小毛病在他生命長河裡也根本無足掛齒!如果你對孩子的愛有條件,對孩子的接納有條件,你就會對孩子的行為去評判去打分去指手畫腳,並根據自己的喜好或者心情好壞去給孩子戴帽子貼標籤,那麼這就是標準的帶條件的接納!
一定要記得:無論孩子做錯了什麼事,錯的都是事,而不是他做錯了人,所以,請不要用錯事把孩子打翻成錯人!
-
19 # 小籠湯包009
“媽媽,我想把樹上的鳥都打下來。”
你怎麼能這樣,怎麼這麼殘忍,你打鳥幹什麼?我忍住了上面的質疑與指責,而是耐下心來問孩子,為什麼呢?
“媽媽,我想把小鳥帶回家,給它做好吃的,讓它玩我的小汽車。”
聽到這樣的回答,我釋然了,也慶幸剛才忍住了氣和急,沒有呵斥孩子,傷了他的心。孩子是純真的白紙,我們不能用成人世界的俗套來衡量與判斷。所以,當他們開始探索與表達,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無條件接納孩子。當然,這裡的接納與縱容完全不同。我們接納孩子的情感表達,探索行為,也同時需要耐心引導與科學示範。
在三歲之前,鼓勵孩子去嘗試,告訴他不同行為會帶來不同後果,讓孩子自己去選擇,並且接納他的成功與失敗,給他充分的安全感。
三歲之後,孩子的生活範圍開始擴大,開始獨立思考與處理問題。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引導孩子建立規則感與責任感。如果孩子淘氣,打破規則,家長就需要在接納孩子情緒的同時,指出孩子的錯誤並且幫助他來認識與改正。這個過程需要家長極大的耐心與毅力,並且一定注意針對事而不是針對人。
我們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天,都是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過程。唯有先接納,才會擁有平和順暢的溝通,才能為下一步規則秩序的建立打好基礎。熊孩子的最初也是純潔的白紙,只是被指錯了方向。“你找不到媽媽會著急,害怕嗎?”
“會的。”
“小鳥跟我們回家,找不到媽媽也會著急害怕哦。我們不打小鳥,下次我們帶好吃的來找小鳥玩,跟它們做朋友,好嗎”
“好啊,我喜歡小鳥……”
-
20 # 哥妹倆
無條件地接納孩子,是否會直接導致熊孩子的大量出現,需要看父母是如何明確“無條件接納孩子”這句話的意義。 我對無條件接納孩子的理解是: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 我來舉個例子。如果孩子在商場裡撒潑打滾要買一個玩具,父母應該怎麼做? 我們首先要明確,這個玩具是該買還是不該買,這個玩具是不是和孩子約定好要買的玩具?不過,通常孩子在撒潑打滾了,證明父母是不同意買這個玩具的。通常這個時候會出現兩型別的父母,一是看到孩子哭鬧了,只能順著孩子去買玩具;二是不管孩子哭鬧得再厲害,硬扯著孩子離開,或者說,“你就在這裡哭吧,我不要你了。” 但是,我們所說的無條件接納孩子,是要接納他的情緒。 當孩子想要一個玩具的時候,我們可以問問孩子,這個玩具是我們計劃要買的嗎?這個玩具是我們已經完成了某項任務,可以得到的獎勵嗎?(我們家有儲存好習慣之星獲得獎勵的習慣) 如果孩子繼續哭鬧著要買,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把孩子抱起來,先無條件地接納他的情緒,“媽媽知道你很喜歡這個玩具是嗎?媽媽也理解你現在不能買這個玩具你會感到很難過是嗎?”,通常這兩句話的共情安撫,會讓孩子平靜下來。 “如果你真的很喜歡這個玩具,我們把它寫下來,等下一次我們計劃好要買玩具的時候,我們再來買好嗎?”一般按著這些步驟走,孩子會平靜下來。這個方法,表面上看來並沒有接納孩子的要求,但卻正是在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的情緒。我們應該理解孩子買不到玩具的傷心,但同時,我們也應該讓孩子在規則下生活,因為,這樣才不至於讓孩子變成規則外的熊孩子。
回覆列表
不會!無條件接納孩子不不會直接導致熊孩子的大量出現的。
無條件接納是指對於孩子成人不要先入為主的成見去看待干涉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獨立自主選擇判斷的能力。但是這並不是說成人就沒有監護權了,成人依然要幫助,比如對於小的孩子,成人是知道菜刀不可以拿來玩的,但對於一歲的孩子來說他是不知道使用方法的,他去玩被傷害的可能性非常大,這時成人應該去幫助孩子選擇。常規大人還是要幫助孩子的。
我們首先要相信人心是向善的,孩子是有吸收性心智的,大人做好模範帶頭作用,孩子自然回去學習,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大人這上樑正了孩子自然不會熊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