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戚老師說
-
2 # 小白兔的兔門牙
聽課還是有一些作用的,總是可以從別人的課堂中找到一些能借鑑的東西,或是課件做得好,或是調動學生做得好,或是板書設計的好。或者講課的老師哪個地方做的不好,聽課的人就難免會思考如果是我我會怎麼處理。總有一點收穫的。但也僅是這些,上課風格和設計思路這些重要的東西是模仿不出來的,可能有那個樣子,但是上不出同樣的味道。
-
3 # 神仙60397047
聽課本身就是相互交流,取長補短的,可是現在聽的都是假課不實用,沒有老師平時會這樣上課。其實老師們還不如交流一下怎麼轉變差生實用。因為不是課講好了,學生就學好了。厭學的學生根本就沒有聽,講的再好不聽的學生會學好嗎?所以學生學習不好是思想問題,不是課講的好不好,藥不對症。這就是為啥有老師課講的不怎麼樣,但是學生願意學,成績好的原因。只要學生能學進去自然會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老師和家長多關注學生的思想,多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
-
4 # 雲淡風輕241313161
一,學校有聽課任務,規定每個教室每學期必須聽多少節課,如果聽課記錄本達不到所規定的數量,就算工作量不達標,扣分。
二,教師之間聽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三,老教師聽新教師的課,能很好的借鑑新教師的一些新思想新教法,同時也能給予一些指導與建議。
四,新教師聽老教師的課,吸取駕馭課堂經驗,更充實自己。
-
5 # 閱慧舒謹
毫無疑問,教師們之間互相聽課,是在互相學習,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
老師們彌補完善自身之後,以便於採用更容易被更多的學生能接受的教學方式和風格,來吸引和督促學生們學習,從而最終讓學生們能在更高效率和質量的互動教學與自學中,實現成績提高和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受益終身。
作為一名老師,每個人都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所以除了自己鑽研下功夫和有進修機會之外,教師之間互相聽課,成為一種一直以來被教學界公認的廣泛而不簡單的方式之一。聽課通常是基礎教師能夠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第一步。
以上這些,都是教師們之間互相聽課能聽到的東西。再具體到教學環節應用上,就是聽課的結構分析,重點難點如何突破,板書和多媒體結合的運用,課堂氣氛的提高,教學細節的注重和演練,閃光點的總結學習和吸收。
-
6 # 手機使用者9387076111
教師之間互相聽課,關鍵在聽別人上課時的先進教育教學經驗,學習別人教課時的長處。如課的匯入,提問,展開,板書與設計,重點,難點的解決,練習,測評,作業的佈置方法,及育人的方式等,怎樣是課堂取得高效…
-
7 # 使用者77365765398
教課二十年每學期都要互相聽一遍課的我來告訴你,因為上邊要資料,必須聽,實際沒多大意義,因為評課的時候誰都喜歡講優點,這樣不傷人啊,某次俺說了真話,被對方不止一次言語相擊。其次呢,按理說真正搞教研是應該讓領導或優秀的老師給來節示範課才能真學到點東西的,但領導基本不教課,更別提給你講了,優秀老師只有參加比賽為得證書才好好準備,不會為了大家學習而給你師範。
-
8 # 冰藍拾光
年輕老師聽課,主要目的是學習如何講好一節課。
老教師聽課,主要目的是,指導年輕教師。
聽課是一種良好的行為,尤其對新教師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新老師剛剛開始工作,很多東西都是在摸索,像小馬過河一樣。透過聽老教師的課,可以學習到很多,如下:
1.知識點該講哪些,不該講那些,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
2.課堂匯入如何做到更快的抓住學生眼球,吸引學生興趣。
3.整節課的框架如果做到是一個有邏輯的整體,而不是雜亂無章,一會講到這裡,一會講到那裡。
4.針對學生難以理解的重難點,應該如何突破。怎麼組織需要才能讓學生更明白。需不需要馬上做題鞏固,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題目。
5.必要的時候,需要組織學生做活動。如何做才能輕鬆駕馭學生的活動。
6.知識點講完後,怎麼進行只是總結。
另外,有的老師在學生中極具個人魅力。透過聽課,也可以學習,他和學生們之間是如何互動的。比如以前我們班就特別喜歡語文老師,因為她的需要幽默,經常喊我們孩兒們或小蜜蜂們,而且毫不吝嗇對我們的誇獎。
-
9 # 數學老陳
聽課,是學校常規教學管理的一項,是每位老師都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是青年教師瞭解自己授課水平和促使自己進步的必要手段,是學校瞭解自己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渠道。
年輕教師聽優秀教師的課在聽什麼?一,聽教學設計
同樣的一節課,優秀老師的課堂可以讓學生如沐春風,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甚至於有人聽到下課鈴聲時,會發出一聲”啊?怎麼下課了”。所以年輕教師最重要的是要聽優秀教師的教學設計。
二,聽如何啟發學生
”不憤不啟,不啟不發”啟發學生是一門藝術,需要老師不停的修煉。優秀老師如何設問,在哪設問,怎麼設問都是有講究的,所以對於青年教師來說,聽課時多注意這一點!
三,聽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是課堂的重要環節,對於年輕教師來說這也是很重要的。
當然每個人的側重點不一樣,不過對於年輕教師來說,聽課無疑是最快速的專業成長方式。
優秀教師聽課在聽什麼?每個學校都會有自己教學上的中流砥柱,承擔著學校的帶新的任務,他們會定期的聽課,評課。他們主要聽年輕教師課程設計是否合理,課堂安排是否恰當,是否有知識性錯誤,是否語言表達準確等等。
校領導聽課是在聽什麼?領導聽課分隨機聽課和任務聽課。
隨機聽課就是校領導隨機進去班裡聽課,看老師是不是認真組織課堂,是否帶教案講課,是否堅持學校的教改方案等等。
任務聽課是學校常規教學檢查的一項,每學期都會安排一些老師進行公開課。這個就不說啥了。
-
10 # 彼岸花正開
學校每學期都要求老師之間互相聽課,這已經作為一種制度被固定下來。特別是新教師,聽課是入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之間互相聽課,到底聽什麼呢?
第一,聽課程內容。內容選擇是否恰當,街接是否合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
第二,聽授課方法。是否有趣味性,與內容是否匹配,是否有利於學生聽懂學會。
第三,看教師基本功。普通話是否流利,板書是否美觀得體,課件是否製作精良?
第四,看學生表觀。是否有興趣,是否能聽懂,是否和老師有良好互動?
-
11 # 理性媽媽
我認為教師之間互相聽課首先可以聽對方的講課技巧,每個人的講課方式各有不同但是總會有一些優點是別人沒有的,互相聽講課可以讓大家取長補短。
其次老師之間相互聽課可以促進大家共同進步,畢竟公開課老師還是需要準備的,這對老師也是一種督促作用。
-
12 # 當班主任的英語老師
教師之間聽課到底在聽什麼呢?作為一名從教九年的年輕教師,一、我聽課一般是聽老師的教學方法和課堂管理方法。二、聽授課老師在講解某個知識點的獨到之處。三、聽一個班級的文化,這可能是作為班主任特別注意的地方。總之,聽課不要盲目,也不能聽到什麼自己就怎麼去上課,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教學風格,風格是學不來的,但方法是可以借鑑的。
-
13 # 馬老師英語課堂
每個新老師都有一種這樣的體驗,那就是剛到學校不久後,學校會安排老師去聽你的課,之後還有一系列的推門聽課等,對於新老師來說,這真的是很大的挑戰,因為你剛到校,不僅僅要度過自己的生存情景階段,你還得在意別的老師對您的看法。聽課後大家對你的第一印象特別重要,而在我看來,確實也是一種很不錯的體驗。因為第一:別的老師不僅聽你的課,你也得聽別的老師的課,在聽課的時候,尤其作為一名新老師,別人的講課方法可以有效的帶動你,發揮你在自己教學中的體驗方法,所以聽課真的很不錯,各位老師一定要抓住這個好機會
-
14 # 情感小肥柴
教師之間互相聽課是很有必要的,不只是為了上交資料,調研。而是從別人的身上學習經驗或者是指出不足之處。
1.新教師去聽老教師的課是為了學習教學經驗。
我現在是一名預備教師,我們去見習還有實習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坐在教室後面聽課的。聽那些老教師或者是有教學經驗的老師上課,寫聽課記錄。因為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值得我們去學習。
2.教師上公開課的時候有教師去聽課是為了教育評價和評課。
每個教師每個學期都要上一節調研課公開課的,這是檢驗教育教學能力的課。那些去聽課的教師就會對這位教師的上課進行評價評優,就是所謂的評課,這也將成為每個學期評價優秀教師的一個標準之一。還有一些是為了錄課,或者是比賽,都會有教師去聽的。
3.老教師去聽新教師的課,一般都是指導老師去聽,指出不足。
一般新教師都會有一個自己的指導老師,指導老師在聽這節課之後,會對新教師上的課進行點評,指出不足。應該如何上,哪裡不到位。新教師剛好也需要這樣的一位指導老師來幫助自己,所以有教師來聽課還是挺好的。
最後我想說,教師之間聽課不僅僅是形式,而是檢驗自我,提高自己的過程。
-
15 # 座標有話說
往往有時在上課的時候,後排總是有其他老師也在認真聽講並做筆記,其實老師們聽的是臺上老師的教學方法與技巧。
後排老師的聽課,是感受臺上老師如何授課,並且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授課效果如何,學生是否對當堂課的內容進行了吸收和學到知識。借鑑其它老師的授課方法和技巧,以便更好的完善自己的教學質量與方法。
-
16 # 一介書生945
教師之間相互聽課,最根本的是學校要求,能聽到什麼?事前知道的話,聽到的就是表演,就是做秀。
先說聽課有用的:
年輕教師聽一聽老教師的課,學習一下老教師是如何授課的。反過來,老教師聽一聽年輕教師的課,幫助年輕教師如何組織好課堂節奏等等。
在這裡有幾點要說明:1要教同一課程的老師相互聽才有用;2老教師是老有經驗的老,不應該是工作年限的老,而且老教師還要是願意指導新人的才行;3年輕教師要虛心接受,抱著一顆學習的心態。
這種以老帶新的聽課是必要的
但更多的是沒用的,或者說是形式大於意義,就是那種任務性的聽課。
教語文的聽數學課,教數學的聽語文課,你無法指導別人也學不到什麼,可是這一是任務二是還不好辯論,因為理論上說就是聽郭德綱的相聲也可能對教學有幫助呢。
實際上經常在一起的老師,就是不去聽課,也能想到個大概,平日裡說話有理有據,三言兩語就能把事情描述清楚的人,課堂上怎麼也差不了。
而且,聽一節課並不能說明這位老師講的好與壞,有些課好講有些課不好講,學生在下面的反應也會反作用老師,同一老師同一節內容,在不同的班上,效果會大不一樣。
聽課是教學任務,是互幫互帶的重要一環,用好了會提高教學水平,用不好便會讓教師們怨言滿地。
-
17 # 贏在高三
我是一名有十幾年教齡的老師,很多老師認為教師之間的互相聽課,往往都是形式大於內容,實際效果並不大!其實是因為不會聽課。
我們知道,聽課在很多學校都是學校領導為了搞教研活動而採取的強制措施,其實一線教師比較牴觸聽課,無論是老教師還是年輕教師,都存在應付的現象。這並不是說老師不願意學習,而是覺著“無用”,因為每個人的風格不一樣,有些課堂模式很難借鑑,很多教學方式只能自己探索屬於自己的獨特方式。同時,老師聽課,給聽課老師和講課老師都帶來了諸多不便,尤其是流於形式的聽課,講課老師如果沒有認真準備,聽課之後沒有真心的討論,效果更是微乎其微!
當然,這並不是說聽課沒有用,其實只要善於思考,聽課對自己的提升還是很明顯的,當然我說的這是深入的聽課而不是流於形式的聽課!
每個人對聽課聽什麼的理解不同,專家也給出很多模板,但是我認為真正的聽課其實是在是“聽自己”!
當你坐在課堂上聽別的老師的課時,千萬不要向學生那樣聽課記筆記,那樣就失去了老師聽課的意義。這時候的你,要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反思:這個環節設計的非常好還是不好,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如果是我來組織這個環節,我會用什麼方式?方式和效果有什麼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很多問題我們在講課時是發現不了的,而聽課的我們屬於“旁觀者”,能夠比較容易的發現優點和不足!
聽其他老師的課,千萬不要去東施效顰,更不要迷失了自己,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改進自己!
-
18 # 秋城夏微涼
儘管回答這個問題的人很多了,我還是想說說我自己教書17年來對聽課這件事的心得。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作為一名新教師,學校要求我們要去聽一些老教師的課,那時候帶著一腔熱情走上講臺,非常希望自己的課能上好,所以聽課很認真,積極性也很高。但是聽了很多課,感覺得益不大,那時候總感覺聽的課都大同小異,並沒有什麼特別新鮮的能學習。現在想想,那時候太年輕,剛剛參加工作,過於急於求成,也不懂得聽課到底要聽什麼。
工作時間長了以後,自己也有自己的一套上課方法,從學生的反饋來看,自我感覺也挺不錯的。也沒有了當初的那種熱情,聽課變成了完成任務。而且,越來越怕聽課,寧願上兩節課也不想去聽一節課,坐那40分鐘很是煎熬。自我解剖,這是因為自己沒有了學習的熱情,是非常糟糕的事。其實,這個時候自己還是沒有真正體會到聽課的好處。
直到三年前去參加一個培訓,非常感謝給我們上課的導師,一下子讓我懂得了語文老師聽課大概要聽些什麼,回到自己的學校參加聽課就很認真了,並且把自己學到的東西落到了實處,這樣一來,聽課能聽出自己的見解,評課的時候也有自己的視角。以語文課為例,用簡單通俗的語言說一下我自己認為聽課主要要聽些什麼吧。
首先,聽課之前要做好準備,知道自己要聽的是哪篇課文,如果是自己上會怎麼上,先做一個備課。準備的時候要考慮到是課賽還是常規教學。為什麼呢?因為課賽基本上都是表演課,一節課要完成一篇課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抓住一個點來上,而且追求形式的東西比較多。而常規課,只是老師間互相學習的一個過程,比較真實的體現老師平時上課是怎麼上的。我個人更喜歡聽老師平時上課,那才是真真實實的上課。建議不要只聽一節課,連續聽完一篇課文,兩三個課時,這樣比較好。
其次,如果是課賽聽課,那就主要看上課教師目標明不明確,有沒有抓住一個點深入下去,有沒有生成性的思想,不管是課賽還是平時上課,好的課一定是能夠啟發學生進行深層次思考的。課賽還要看這個老師課堂的完整性,有沒有完成課賽的要求。平時上課就不用要求完整性,只需要關注這個老師在這堂課講的內容怎麼樣,學生反應好不好,不管用什麼方法,明白易懂就是好的。
最後,我覺得也是我最想說的,不管我們聽的課講的好不好,只要端正態度去聽,都能有所收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取長補短,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即使聽了一堂不太好的課,也可以警醒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
19 # 雲10657
聽課就是聽一個老師的課堂結構,安排一節課的內容組成和各部分的順序和時間分配。還有聽一節課的重難點能否突破,就要聽教師是怎樣縱橫聯絡學生學過的知識化難為易,突破難點,突出重點。學習教師積累多年教學經驗。
聽課還要聽板書,板書具有訓練學生注意力和主動性,方便課堂小結和複習。
聽課時還要聽多媒體結合教學內容,聽教師是如何選擇多媒體運用是否行知有效。聽課還要聽課堂氣氛,在課堂上師生平等對話,完成感情交流,師生共同創造奇蹟。
聽課還要聽一個教師怎樣對待學習困難的學生,有經驗的教師怎樣讓這部分學生積極參與,體現老師對學生的關愛。
-
20 # 娜娜數學幫
我是一個從教四年的教師,個人覺得聽課還是挺有必要的,聽課的老師一定要抱著一種學習的態度去。
第一,他可以去聽另一個老師的三維目標是如何實現的,知識技能方法,過程,情感價值觀是如何落實到這堂課的。
第二,首先在聽課之前呢,聽課的老師要對這節課的重難點有所瞭解然後再去看唄聽課老師的,額重點是如何突出的然後如何去突破難點的。這個對於沒有經驗的老師來說其實對一個新的也就是新教師來說很重要。
第三,然後去看一下這個老師的板書設計然後和自己的有什麼不同然後去借鑑人家好的地方,你用在自己的課堂中。
第四。一節課中除了老師去講之外其實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學,所以應該去看這個老師如何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如何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讓課堂有活躍的氣氛,師生對話融洽。
第五,去聽課堂的結構也就是課堂的時間是如何合理的分配的和自己的想法有哪些不同一定要有個對比。
第六,教師課下一定要由反思和總結。
最後,聽課後一定善於思考,靈活運用,新教師剛開始可能是模仿上課,很正常,但後期一定要打造屬於自己風格的課堂,讓課堂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
回覆列表
聽課,是學校要求的一種教學常規活動,是教師之間互相學習、交流的教研活動。一般的學校,都會明確要求教師每週或每學期聽課的節數,以促進教師的成長。尤其是對於新上崗的年輕教師來說,聽同學科、同年級教師的課,是一種極好的學習途徑。
1.看教學目標的設定是否清晰、科學。每節課都需要達成一定的目標,目標是否科學準確,一要看是否符合該學科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二要看是否符合學生情況。
2.看教學目標是如何達成的。教要注意從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這兩方面觀察,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採用了怎樣的教學設計,教學重點和難點是什麼,重點是如何進行教學和訓練的,難點是如何攻克的;學生聽講、思考、交流展示的狀態、參與的情況、練習反饋的情況、個別特殊的情況等。
這個環節也是課堂的主要環節,有很多細節都值得聽課的教師去觀察、思考和學習,比如:
教師是怎樣提問的?
不同環節之間如何巧妙地銜接和過渡?
重難點環節教師怎樣點撥指導?有哪些方法值得借鑑?
教師如何管控課堂?
採用了哪些形式來練習?怎樣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效練習?
生成了哪些問題?教師如何處理新生成的問題?
教師如何評價和正向激勵學生?
有沒有突發情況?教師是怎樣處理的?學生的態度如何?
課堂的層次清晰嗎?
課堂的深度如何?拓展是否適度?
......
3.看目標達成的效果。一一對照目標,看是否落實,落實到怎樣的程度。也可以說,看學生這一節課學到了什麼,學得被動還是主動,學得辛苦還是興奮。
總之,聽課,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重點學習授課教師是怎樣一步步達成目標的。只要聽一節課能學習到別人的一兩點長處,自己思考並學習靈活運用,就已經達到了聽課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