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憨貓說歷史

    小時候崇拜關羽,單騎驅,千里行,萬人敵。溫酒斬華雄,誅顏良文丑,真是厲害!

    後來粉吳國後,慢慢不喜歡關羽的傲氣,也頗為顏良不平(演義裡),還看不起黃忠,還要找馬超單挑,事兒真多。但是真牛啊,又打出個水淹七軍,服了服了,蜀小國耳,名將唯羽。

    不過論喜歡,還得再說

    我現在很少再通讀三國了,跳著看的時候,有幾處章節是必看的,長坂坡,趙子龍七進七出,斬殺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曹操在景山上看見子龍威不可當,不讓放冷箭,佩服佩服!子龍死的時候,阿斗還哭了:朕昔年幼,非子龍則死於亂軍之中矣!

    還有漢水,一杆槍耍的張合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戰。曹操問當陽長坂英雄尚在,也是震驚。子龍一身是膽,痛快痛快

    還有孟德敗走華容道,

    卻說當日滿江火滾,喊聲震地。左邊是韓當、蔣欽兩軍從赤壁西邊殺來;右邊是周泰、陳武兩軍從赤壁東邊殺來;正中是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隊船隻都到。火須兵應,兵仗火威。此正是:三江水戰,赤壁鏖兵。曹軍著槍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計其數。

    不說江中鏖兵。且說甘寧令蔡中引入曹寨深處,寧將蔡中一刀砍於馬下,就草上放起火來。呂蒙遙望中軍火起,也放十數處火,接應甘寧。潘璋、董襲分頭放火吶喊,四下裡鼓聲大震。曹操與張遼引百餘騎,在火林內走,看前面無一處不著。正走之間,毛玠救得文聘,引十數騎到。操令軍尋路。張遼指道:“只有烏林地面,空闊可走。”操徑奔烏林。正走間,背後一軍趕到,大叫:“曹賊休走!”火光中現出呂蒙旗號。操摧軍馬向前,留張遼斷後,抵敵呂蒙。卻見前面火把又起,從山谷中擁出一軍,大叫:“淩統在此!”曹操肝膽皆裂。忽刺斜裡一彪軍到,大叫:“丞相休慌!徐晃在此!”彼此混戰一場,奪路望北而走。忽見一隊軍馬,屯在山坡前。徐晃出問,乃是袁紹手下降將馬延、張,有三千北地軍馬,列寨在彼;當夜見滿天火起,未敢轉動,恰好接著曹操。操教二將引一千軍馬開路,其餘留著護身。操得這支生力軍馬,心中稍安。馬延、張二將飛騎前行。不到十里,喊聲起處,一彪軍出。為首一將,大呼曰:“吾乃東吳甘興霸也!”馬延正欲交鋒,早被甘寧一刀斬於馬下;張挺槍來迎,寧大喝一聲,措手不及,被寧手起一刀,翻身落馬。後軍飛報曹操。操此時指望合淝有兵救應,不想孫權在合淝路口,望見江中火光,知是我軍得勝,便教陸遜舉火為號,太史慈見了,與陸遜合兵一處,衝殺將來。操只得望彝陵而走。路上撞見張郃,操令斷後。

    哈哈,徐盛丁奉,蔣欽周泰,陳武潘璋,程普黃蓋韓當,甘寧太史慈,呂蒙淩統,江東全明星啊,直殺得孟德屁滾尿流,痛快痛快

    還有逍遙津,跟上面差不多的江東全明星隊,被張遼殺得屁滾尿流,遼來來響徹海內外,江東小兒不敢夜啼,痛快痛快!

    不過論戰績還是迅哥兒給力啊,參加了赤壁,濡須口翻盤關鍵,帶頭夷陵弄死對方几十萬,石亭弄死對方几十萬,直接氣死了了一個皇帝,一個大都督,乖乖。出將入相,捨我其誰!

    最喜歡的還是丞相,一個人幹了曹操,荀彧,荀攸,馬鈞四個的活,全三國都在給他鋪墊,第一流的人物都得給他低頭(包括上面那個人和司馬懿),到處都是他的傳說,功蓋三分國不是吹的啊!!!賊魏延,不是你打翻七星燈,再給丞相續十年命,天下未可知呢,哭唧唧~

  • 2 # 緣禦寒

    我喜歡關羽。

    首先,關羽肯定是良將。先從關羽的帶兵說一說。

    《三國志·關羽傳》載:“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先主之襲殺徐州剌史車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

    劉備在涿郡募集兵馬時,關羽替劉備禦侮、劉備當平原令的時候,關羽分統劉備部曲,劉備殺車胄,奪徐州之後,劉備讓關羽守下邳,行使下邳太守的職權,可以說這是劉備培養關羽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的開端。足見劉備信任關羽,關羽也有一定的帶兵能力。

    然後我們看看關羽實際的戰績,劉備佔據徐州之後,公元200年,曹操親征劉備,把劉備打敗,他就暫降曹操,當然了,他這個投降主要是為了保護劉備妻子。在曹營期間,他“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萬軍叢中取上將顏良首級,已經能證明武藝高強了,關羽品行更是人中之傑,殺了顏良,報了曹操恩惠,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劉備)。曹操知道他忠義,必然會走,也不讓將領攔他。

    後來劉備投奔劉表,被曹操追得到處跑,劉備又讓關羽帶了一支部隊,到江陵去接應他。

    赤壁之戰後,劉備收服荊州諸郡,關羽任襄陽太守,駐紮在長江以北,防備曹軍,差不多在這個時候,發生了江陵之戰和關羽絕北道之戰。《三國志·李通傳》載:“劉備與周瑜圍曹仁於江陵,別遣關羽絕北道。”

    關羽絕北道主要是為了配合周瑜和劉備攻擊江陵的作戰行動,其目的是為了切段曹仁駐守的江陵和樂進駐守的襄陽之間的聯絡,破壞曹軍江陵—襄陽南北一線的交通線,牽制曹操在漢水一線部署的軍隊。

    戰略上講,關羽絕北道的任務並沒有完成,關羽所部遭到李通、徐晃、樂進等人的攻擊,連吃敗仗。徐晃、李通等人的部隊開進了江陵,與曹仁會師。但是關羽絕北道的作戰行動,成功地消耗了曹操援軍的力量,牽制了曹操在漢水沿線部署的軍隊,為周瑜拿下江陵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之後劉備入主益州,又讓他都督荊州事務,穩住大後方,讓他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關羽曾為流矢所中,醫生給他刮骨療傷,他也是割肉飲酒,言笑自若,可見他忍耐力之強。

    219年,他主動出擊,圍攻樊城,時值大雨,漢水溢位,前來援助的于禁七軍被大水淹沒,關羽抓住這一大好機會,趁機出擊,擒獲于禁,斬殺龐德,一時間威震華夏,曹操也驚懼不已,準備遷都,以避關羽鋒芒。這裡要注意,三國演義中說是關羽放水淹了于禁的七軍,其實是不對的,當時是老天爺幫了關羽,大雨連綿,漢水發了大水,把于禁的七軍淹沒了,關羽抓住這一大好機會,主動出擊,戰勝了七軍,但即使水不是關羽放的,那也說明,關羽善於把握戰場上稍縱即逝的戰機,有良將必備之要素。

    這之後,局勢發生變化,曹操見關羽勢頭大漲,就聯合了孫權,讓孫權從後方襲擊關羽,佔據了關羽的大後方江陵,糜方,傅士仁投降。曹操又派遣徐晃帶兵救援,打敗了關羽,這讓關羽腹背受敵,他進是不行了,退的話,江陵也被呂蒙佔領了。於是他只好退保麥城,最後在撤退的途中被潘璋部將馬忠所殺。

    關羽這一生,除了200年敗於下邳,樊城敗退,幾乎沒什麼敗績,有大將之材,劉備出兵的時候,大多分兵給他,讓他獨當一面,足見他還是有較好的領兵作戰能力的。陳壽和郭嘉也說他號稱萬人之敵,武力值是相當高的,也通曉兵略,可以說是蜀漢第一強將。

    然後說說關羽的缺點,他的缺點主要是性格上太傲了,導致他和同事或者下級處理不好關係,當然了,他是劉備剛起兵就跟著劉備打天下的,和劉備睡一張床的鐵桿兄弟,靠自己的能力打拼了好幾十年的元勳老臣,論功勞,還真沒人能比得上他,有些時候,難免得意忘形,對下級和同僚有所輕視,糜芳,傅士仁被關羽輕視,所以在關羽圍攻樊城的時候,他倆也不來救援。孫權也曾經想把讓兒子娶關羽的女兒。他不但不讓,還把使者罵了一頓,這就徹底的和孫權翻臉了,一點餘地和後路也沒給自己留,有一點缺乏大略,這也是他的一個缺點。他的性格缺陷也是他最後失敗的原因之一,不過不是主因,主要原因還是關羽處於一個被曹操和孫權夾擊的不利境地,曹操和孫權都想要控制荊州,自然要除掉關羽這個大敵。所以,他在荊州的失敗,也是不可避免的。

    其實關羽進攻樊城的時機不太對,我們知道,劉備和曹操爭奪漢中之戰,是在219年5月結束的,而關羽進攻樊城,是在219年7月,破七軍是在8月,關羽死在當年12月,也就是說,劉備攻取漢中和關羽攻樊城是一前一後,這兩次大規模戰事缺乏相互之間的配合。

    諸葛亮為劉備所訂的大戰略(隆中對)就是先佔據荊州和益州,等到天下形勢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直指洛陽,同時,劉備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從秦川出擊,直取長安,這種同步出擊的兩路鉗形攻勢,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從而一舉而定天下,可是現在劉備和關羽的這兩次大規模戰事,並不是兩路同步出擊,而是一前一後,那就意味著,曹操雖然先丟掉了漢中,但是在關羽後來發動對樊城攻勢的時候,他並沒有兩線作戰的困難,可以把主力投入樊城之戰,他先是派了于禁帶領的七軍,後來又派了徐晃的援軍去救援樊城,終於將關羽擊敗了。這是兩路鉗形攻勢之間沒有配合所造成的結果,算是劉備和關羽的戰略失誤。

  • 3 # 戈爾吉吉

    《三國演義》中最喜歡的人物:

    曹操:陰險,多疑,奸詐,不過有大志大略,軍事政治上都十分出色,靠自己打拼創出自己的事業,是實幹家,在《三國演義》中是奸雄,在歷史上是英雄!

    司馬炎:雖說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不過貌似他沒什麼能耐,在三國中純屬龍套角色……

    劉備:《三國演義》推崇的人物,仁義善良,禮賢下士,有君子之風,不過婦人之仁,感情用事,在三個霸主中算能打,曹操稱他為天下英雄,不過事實上沒有什麼特別本領,軍事上十分窩囊,早期渾渾噩噩沒有闖出什麼名堂,最後也是敗亡于軍事上。

    關羽:忠勇義的化身,武力不是最高但是卻號稱“武聖”,砍無名小將是他的專長,自視甚高,他的結局告訴我們……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張飛:勇猛卻莽撞、粗暴,但是偶爾細心就會讓人刮目相看,對義兄向來一條心,未能出戰彝陵實在是遺憾……

    諸葛亮:智慧的化身,魯迅的評價是“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諸葛亮卻是擁有非人的智慧,幾乎到了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地步……後期為了報答劉備的三顧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令人肅然起敬。

    龐統:雖與諸葛齊名,境遇卻十分淒涼,不是得不到劉備重視,而是得不到作者重視……在諸葛亮的光輝下,龐統悲慘地淪為華麗的龍套……

    我想,只要一提《三國演義》,大家一定就會眾說紛紜,有的會說:“曹操太奸詐了,居然把漢獻帝的王位篡奪了。”也有人說:“我喜歡張飛,他義氣過人,膽量無人能比,而且有時還會用一點小計謀。”但我想大部分人一定喜歡諸葛亮,以為他足智多謀,但我卻不喜歡他,我更喜歡關羽,關羽是一個仗義執言,豪爽,武藝高強,勇敢的人。

    關羽,字雲長,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人稱“美髯公”。手拿“冷豔鋸”——“青龍偃月刀”,被劉備封為“漢壽侯”。

    在《關雲長單刀赴會》一會中,足可體現關於的勇敢,他只帶一把撲刀,一個人也不帶便去吳國,如中吳國之計,被殺,怎麼辦?他的勇敢已將顧慮去除了。好友在《關於長刮骨療毒》中更是體現了他的英勇無畏的精神。骨頭都在發出悉悉聲,血接了一盆又一盆,可關公卻全無懼色,繼續與馬良對弈,安然無恙!

    關羽武藝十分高強,他過五關斬六將,殺過龐德、顏良、文丑擒過於禁。他斬過無數大將!被評為五虎上將之首。有一次董卓討伐袁紹,袁紹問劉備和部下們“誰願意去?”關羽說:“我願往。”袁紹大罵:“一個弓箭手如何敵得過華雄?”關雲長立下了軍令狀。袁紹為他準備了一杯溫酒。關羽長:“回來再喝。”只聽外面喊聲一片,不一會兒,關羽提著華雄的首級回來了。這時酒還沒涼呢。真乃猛將也!

    關羽不僅武藝高強,十分勇敢,而且十分仁義,有一次他與黃忠交戰時,忽然黃忠馬失前蹄,原來因為他馬久日不用,懈怠了,關於長見此景,雙手拿刀,大喝一聲:“回去換馬,再與吾交戰。”還有一次當曹操逃到華容道時,“仰天長笑”,笑孔明不會用兵,不在此處放些人馬,這是一陣大吼乃是關雲長,他殺敗了魏軍,完全可以殺死曹操,可因為他仁義。放了曹操。因此《曹操敗走華容道》也成為了一篇名文!

    關羽,仁義,勇敢,武藝高強,是我在《三國演義》中最喜歡的人物。

  • 4 # 周朝文DMU

    曹操!

    若讓我生於亂世的話,我也願做個“亂世奸雄”!曹操是個很了不起的人,他既是軍事家,也是政治家,還是詩人,而且對曹操是奸雄之說也不過是羅貫中筆下所寫而以,改朝換代是很正常的事,當年劉邦也是滅秦建漢的!只不過到了曹操時就變成“篡謀”了!若沒曹操讓獻帝來治國的話,就當時的亂世來說漢還是會被滅,因為治國是靠本事並不是靠心,我看不出獻帝有哪方面的治國才能,雖然他有一顆熱誠的心!而且終曹操一生他也沒篡漢自立,劉備就不同了,兩個兒子,一個叫劉封,一個叫劉禪。合稱就是“封禪”。“封禪”不用說大家都應知吧,可看出這傢伙的假仁義!曹操不同,他敢做就不怕別人議論,他曾當著眾謀士說:“若天命在孤,孤為周文王也!”曹操曾說過若天下沒有他不知幾人稱王,幾人稱帝,這不是空話,稱帝的袁術就是被曹所滅的。

    劉備自稱漢中王,結果促使曹決心聯孫滅劉而送了關羽之命,夷陵一戰把自己僅有的一點本錢又都敗光,還自命什麼復興漢室,漢帝才剛被廢,他就急著稱帝,沒見這位所謂的“英雄”派人去找過被逐的漢帝!三國臉皮之厚非劉備莫屬!

    曹操就算是“亂世奸雄”!古往今來的中國有幾人能和他相比,又有幾人即是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 5 # 古書新說

    小時候讀的是三國演義,最喜歡趙雲,帥,文武雙全,人又好,在演義裡面絕對是最完美的人設(諸葛畢竟過度謹慎)。

    初中高中讀了三國志,資治通鑑,又看了易中天老師的節目,最喜歡的人變成了曹操,狡猾又憨厚,冷酷又性情,理性又感性,東蕩西殺又縱情詩酒(色),壯志凌雲又有點小家子氣,一個矛盾但是可愛到真實的英雄。

    剛出社會工作,喜歡諸葛亮,才華橫溢的天才,年輕的時候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給幾乎不可能解決的問題找到了最優解;中晚年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始終堅持初心,真正的偉人和最接近完美的人。

    工作不順,頻頻跳槽的時候喜歡劉備,虛偽甚至狡猾到卑劣(得荊州益州的手段說白了都不算光彩,而且個人很懷疑劉琦死那麼早的原因),但是從現在的角度看,一個人,從擺地攤賣草鞋開始,創業N次破產N次,跳槽至少6家公司,但是仍然堅韌不屈,最後屌絲逆襲,終成霸業,太不容易了。

    工作開始穩定了之後,覺得還是劉禪好。人生最長不過百年,功業霸業理想夢想都是過眼煙雲,平安喜樂,啥也不操心,老婆孩子熱炕頭才是一個人最好歸宿。

  • 6 # 荔枝樹下我和你

    三國是一部經典的歷史小說,裡面有很多經典的人物。我還是比較喜歡諸葛亮。

    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諸葛亮智謀超群。

    當諸葛亮還在南陽時,處在一個偏遠的村落裡,每日耕田讀書。可他對天下形式瞭如指掌,整個天下彷彿都被他裝在了心頭。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過如此。

    關於這樣的事例實在太多了,像草船借箭,七擒孟獲……這無一不彰顯了他的智謀超群。

    2.忠於劉備是這個社會稀缺的精神。

    現代社會,如果你忠於一個人,忠於某個組織,你不再是一個被人尊重的人,反而可能被人嘲笑,他們認為你是愚忠。但正因為這樣,諸葛亮忠於劉備的這種精神才是這個社會更稀缺的精神。

    如果說劉備活著的時候,諸葛亮沒有二心,忠於他,大家都可以理解。

    在劉備死後,那個爛泥扶不上牆的劉禪,樂不思蜀的小皇帝,他除了尋歡作樂,他還能在蜀中能幹什麼?

    諸葛亮作為一個臣子大權在握,功高蓋主,他沒有篡權,想著的是劉備的遺願,光復漢室,直至死去。他寫的《出師表》,大家應該都看過,沒有那樣一身正氣,沒有對劉備的忠心,很難寫出那樣的文章。

    3.擅長識人。

    諸葛亮三氣周瑜,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如果他能夠識別周瑜是個什麼樣的人,他能一步步按照自己的步驟將周瑜氣死?

    還有諸葛亮斷定魏延反叛。

    這無一不說明諸葛亮有過人的識人本領

    …………

    其實諸葛亮就是一部百科全書,你能他這裡學到一些管理知識,也能分析得到一些做人方面的東西。

    總之,他是一個被神話的人。

  • 7 # 文史雜談青巖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時期的歷史英雄可以說比比皆是,有人喜歡運籌帷幄的諸葛亮;有人喜歡惟賢惟德的劉備;也有人將亂世梟雄曹操奉若上賓,但是對我來說,真要選擇一個自己比較欣賞的人物,我會選擇孫權,理由大致有以下幾點:

    膽智過人

    新版三國演義中有這麼一段—孫權九歲當使者,伶牙俐齒驚眾人。歷史中孫堅帶傳國玉璽回江東,路遇劉表手下黃祖埋伏,不幸中箭身亡,屍體也落入劉表手中。古人重忠孝,為拿回孫堅屍體,江東需要孫策鎮守,而討回屍體的重任何人能擔?沒有人吱聲,只有時年九歲的孫權毛遂自薦,一身膽氣,即便面對劉表的輕視追問,依舊能夠言語縝密,利用黃祖換回孫堅屍體,雖說電視劇為顯示孫權的優秀,有誇張的成分,但不可否認的是,電視劇要突出的不就是孫權的膽氣與智慧過人之處嗎?如此年紀就能夠說服一方諸侯議和,並且達成目的,試問有多少人窮其一生才能達到如此人生巔峰?

    心態成熟

    孫權的心態成熟不僅表現在九歲即能出使議事,還表現在面對滿朝文武他能夠遊刃有餘的處理好關係。古之成大事者皆有貴人相助,什麼聚賢堂,英才閣,不在乎拉攏人才為幾用,孫權便是其中佼佼者,他自幼跟隨父兄參與大臣議事,並且均有獨到見解。他能因為淩統重傷親自為他更衣,淩統死後視其子女為己出;摒棄眾人想法,重用俘虜潘浚,潘浚從此忠心耿耿,試問如此心態成熟之人如何大業不成?

    帝王之相

    古史記載劉備是身長七尺五寸,雙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觀耳。世間皆依次描述起帝王之相,而孫權也不弱之,史書描述孫權:“生來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碩大口。”除此之外,孫權知人善任,從諫如流,對待部下足夠真誠,能夠依據自己的經驗之談勸誡呂蒙讀書,所以才有士別三日已非吳下啊蒙之佳話。相比於劉備怒摔阿斗,白帝城託孤之虛偽,孫權或許更受人們擁戴,吳國雖滅,卻勝於蜀國,和孫權的帝王魅力是分不開的。

    因此,若論個人因素,最喜歡孫權。

  • 8 # 明教大護法

    看完電視劇比較喜歡諸葛亮,覺得他太厲害了,有著呼風喚雨的能力。看完三國志開始喜歡司馬懿,後來覺得他才是真正的有智慧。

    簡單說一下我喜歡他的原因吧,司馬懿,字仲達,出身士族。晉王朝的奠基者,一生也是征戰沙場,他最顯著的成績是阻止了諸葛亮的北伐和遠征遼東。我喜歡這個人的原因是,當時關羽水淹七軍大敗於禁,關羽一時間威震華夏。曹操感到威脅準備遷都,然而司馬懿卻能令靜的分析于禁打敗不是戰守上的失誤,對國家的損失不嚴重。而且遷都就意味著示弱,反而會引起人心不穩。勸阻曹操遷都,且將孫權拉進來,這也是後來關羽死於東吳人之手的一個原因。這一計可謂是又改變了三國的局面,孫權被扯進來以後派呂蒙偷襲公安,關羽也被俘殺。關羽死在東吳之手,孫劉聯盟破裂且劉備要伐吳為關羽報仇,還未動身,張飛又死於下人之手,殺死張飛的人還投了東吳。仇恨又加一等,劉備舉國伐吳,被陸遜一把火燒了個精光。蜀國的實力也被大大消減。

    這次危機曹操沒有出兵也沒有割地,就換來了一個大好的喘息機會。

    也是因為這個我喜歡司馬懿的,做事考慮的太全面了。

  • 9 # 賀蘭燕語

    閒談曹操

    曹操這個人,喜歡的說他是英雄,貶的說他是奸賊。

    的確,曹操不是個簡單的人物。我們從歷史上的記載來看,也會發現這個人是個很有故事的人,是個多面性的人,應該是個血粘的人物,血型大概是B型。

    曹操有智謀,善於運用權術,懂心理學,會看人,尤其善於用人。他還善於運用兵法,曾注過《孫子》,還寫個兵書《孟德新書》。曹操會使朔,又是文學家,《觀滄海》: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可謂前無古人的絕唱。慷慨激昂的壯志華夏無出其右。

    在曹操的生平《述志令》裡,他十分坦誠:"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是老實話。曹操說自己不願解除兵權,是“誠恐已兵為人所禍也”,說出別人不敢說的話。他愛惜人才,招攬賢人,三次頒佈求才的詔令,極看不起虛偽的儒家道德。曹操不喜歡裝神氣,擺出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的領導樣子,去喜歡高高興興輕鬆隨便的生活方式,和一大群文人武士打成一片,難怪典韋冒死受傷也要把他救出來。這就是情誼。

    曹操為軍費,刨人家墳墓,掠取金銀珠寶;但又提倡節儉,禁止厚葬,甚至因為曹植的媳婦穿得華麗錦繡,就被賜死。曹操性格多面性的無法捉摸,他好色荒淫,又濫殺無辜屠殺一城之人,但是卻饒恕曾害死自己兒子曹昂的張繡。也可以放走關羽。其實曹操完全可以稱帝,但他堅決不幹:"苟天命在孤,孤為周文王矣。”然而,他又殺董卓和伏皇后,可謂心狠手辣。

    這就是曹操的多面複雜形象。

    東漢末年的拼殺角逐中,曹操可謂位卑言輕,誰都可以欺負他。講出身,論實力,有袁紹、袁術哥倆;論驍勇善戰,得看呂布臉色;比老成穩重,劉表首屈一指;講人心歸服,劉備最強;比據險地,孫權天下第一。此外還有數不清的大小軍閥。他們看起來都是很強大,但是比較一下,還真是無人能及曹操。

    人說格局多大,就有多大的事業,這話放曹操身上太合適了。曹操的政治手腕和戰略眼光,在東漢末年那場爭鬥中,沒有人超過他。

    袁紹的身份可以吧。世家大族,享有廣泛的社會聲譽和影響。軍事實力更是當時最強的軍事集團。那麼,曹操為什麼最先滅的就他呢?曹操指出:“袁紹之治也,使豪強擅恣,親戚兼併,下民貧弱,代出租賦,衒鬻家財,不足應命。審配宗族,乃至藏匿罪人,為逋逃主。慾望百姓親附,甲兵強盛,豈可得耶?”曹操深知豪強地主的專橫對國家的危害的,所以他消滅袁紹以後,立即頒佈“重豪強兼併之法”,禁止大地主豪紳勢力搶奪土地,禁止把賦稅負擔轉嫁給農民頭上。這肯定贏得民心。鞏固政權。

    董卓的混戰,使生產力受到極大的破壞。軍閥搶奪地盤,百姓流離失所,大片土地荒蕪,全國發生饑荒。當時呂布、袁術這些軍閥,“飢則寇略,飽則棄餘,瓦解流離,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袁紹在河北,軍人仰食桑葚;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軍隊的困難可想而知,百姓又怎樣呢?

    曹操連年征戰,他深知這樣是不能長久下去的。在定都許昌以後,採納棗袛、韓浩等人的意見,一方面招納流散壯丁,給以土地,讓他們安心耕種,另一方面,讓軍隊和自己屯墾開荒,保持自給。設立典農中郎將來監督管理。“五里置一營,管六十人,且佃且守。”收成對分調動了人民的積極性,天下富足。數年間,“所在積粟,倉廩皆滿”。曹操得天下指日可待。

  • 10 # 一夫壹歷史

    曹操。真正的文韜武略中國第一人。建安文學是中國文化的高峰,建安文學的頂峰就是曹操曹植。武略方面戰功赫赫為再次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 11 # 歷史有趣兒

    我最喜歡劉禪。與三國的英雄豪傑們相比,劉禪的行為邏輯更接近平凡的小人物,更容易讓庸庸碌碌的現代人感同身受。

    劉禪的目標,從來不是匡扶漢室,更不是一統三國,他只想過點平常的小日子,有吃有喝就夠了,只是歷史硬是把他推到了皇帝的位子,章武三年,僅有17歲的劉禪成了蜀漢後主。

    登基之後,劉禪把所有權力都放給諸葛亮,毫無保留,“政事無鉅細,悉決於亮”,他還乖乖遵從老爸的意願,娶了張飛的女兒立為皇后。以諸葛亮權力之大,在哪個朝代都容易引發君臣之爭,但在劉禪這兒一點事都沒有,他知道諸葛亮各方面都遠勝自己,把他當成自己的父親,言聽計從,毫無二心。

    這並不是劉禪有多高的政治智慧,只是他本就是個安於現狀的庸碌之人,對諸葛亮的尊重和信賴完全出於本能,甚至於諸葛亮死前安排的人,劉禪也嚴格照辦,讓丞相留府長史蔣琬接了班。

    夏侯淵的兒子夏侯霸來投降蜀國,劉禪親自安慰他:“你父親不是被我爹手刃殺死的,而是在戰場上戰死的。”還指著自己兒子說,“這是夏侯家的外甥。”

    姜維和宦官黃皓有矛盾,求劉禪一定要殺了黃皓,劉禪又發揮和稀泥神功,說黃只是個小人,還讓他主動給姜維賠罪。以劉禪的脾性,他既不會懲罰黃皓也不會傷害姜維,只是姜維害怕黃皓暗害自己,才躲了起來。

    後主劉禪,這是一個多麼可愛的老好人啊,如果他不是皇帝,不會有這麼多人罵他昏庸無能,如果他是普通的鄉野村民,一定會成為全村最喜愛的那個可愛大叔。

    平心而論,蜀國之亡,絕不是劉禪的鍋,而是歷史的必然,弱小的蜀國能堅持到最後實屬不易,而劉禪已經為諸葛亮創造了極為寬鬆的舞臺,以諸葛亮之才智尚且難以逆天而行,何況後來的姜維呢?所以劉禪明哲保身,主動投降,避免了蜀國遭遇戰火之苦,又因為"樂不思蜀"的著名典故,躲開了司馬一家的疑心,最終受封安樂公,安享晚年,活了64歲。

    歷史把劉禪這個小人物推上了蜀國最高的地位,他的才能和意志本無法承擔這樣的重任,但他毫無權力私慾,給諸葛亮、蔣琬和姜維以充分的發揮空間,他雖然任用小人黃皓,但從未因讒言而濫殺忠臣,他只想讓自己和大家好好的活著,他以這樣的善良維繫著群臣的生命,對於蜀國的存亡他並不關心,所以他甘願投降,所以他樂不思蜀。

    劉禪愛的不是江山,不是權力,而是生活,是生命,以己推人,他也愛惜著每個蜀國臣民的生命。他是如此平凡而善良,堪稱三國亂世最可愛的人。如果生在太平年代,休養生息,無為而治,劉禪必然能成為一個盛世之主。

  • 12 # 古今中外多少事

    三國時期,最盛產有名的人物,有文采飛揚的,有勇冠三軍的,有神鬼莫測的,有領導才能強的,也有敗家能力強的。

    甲:三國裡面,我最喜歡董卓,為權利,敢做不要命的事情,為女人,敢做不要命的事情。

    乙:我最喜歡司馬懿,一生中,五分之四在裝傻,十分之一在為僱主效力,十分之一在殺僱主全家。

    丙:我最喜歡諸葛亮,一口伶牙俐齒,竟然能把活的說死,讓我更加相信嘴不僅是用來說話,還可以當武器。

    丁:我最喜歡呂布,對於自己喜歡的人,就是天王老子擋在身前,我也要去追求。有個性。

    戊:我最喜歡劉備,因為我也是一個愛哭的人。眼淚不是用來彰顯我的懦弱的,而是我也要用淚水灑下一片滋潤,孕育一座江山。

    己:我最喜歡趙雲,長的帥,活得久,武藝超群,英姿颯爽。三國裡沒有關於他的愛情生活,我很不滿,所以我要幫他續寫情場的傳奇。

    庚:我最喜歡關羽,丹鳳眼,臥蠶眉。關鍵是在打鬥的時候有一些特別高逼格的動作,捋鬍鬚,睜著眼。因為我眼睛小,所以我也要效仿他。

    辛:我最喜歡孫權,妥妥的富二代,手下有父兄留下的領導班子,自己啥也不用操心。而且老一輩的就算去了,新一輩的還能來個火燒連營七百里的投名狀,太舒服了。

    。。。。。。

    三國人物,各有特點,如果真要展開了說,就相當於是把三國又看了一遍。

  • 13 # 小島知風

    最喜歡的人是周瑜,當然是歷史上的周瑜,可不是小說裡那個能被諸葛亮氣死的周瑜。

    歷史上的周瑜這得算是一個和諸葛亮一樣近乎完美的人,先說周瑜出身於廬江周氏家族,是當時江南一帶的名門望族。

    再說長相,周瑜是歷史上有名的美男子,史書中都有明確記載,周瑜身材魁偉,斯文儒雅,儀容俊美,膚白俊美的讓女人都嫉妒,論長相周瑜估計比現在的影視劇偶像男星還得帥。

    再來說說歷史上的周瑜為人品行,歷史上的周瑜為人品行非常高雅,完全不似小說之中氣量狹小之輩,歷史上的周瑜氣度恢弘談吐不凡,當時東吳眾臣之中都敬重周瑜,唯獨老將程普仗著資歷年齡都比周瑜老而深,經常侮辱周瑜,而周瑜氣度恢弘,始終自降身份遷就程普,後來程普終於明白了周瑜團結同僚的良苦用心,從此程普越加敬重周瑜,逢人就說“與周郎交往如飲美酒,不知不覺就醉了。”從此後世就多了飲醇自醉的成語,用來形容與寬厚的人交朋友讓人心醉,令人敬服。

    論能力周瑜文武雙全,不僅飽讀詩書,且還能騎馬開弓上的戰場,並且周瑜精通音律,在當時素有“曲有誤,周郎顧”之稱。

    周瑜早期輔佐孫策稱霸江東,為孫策孫權兄弟統治江東奠定了基業,後來曹操佔領荊州發動赤壁之戰,周瑜為大都督統率東吳軍馬聯合當時被曹操追殺的劉備,在赤壁之戰中以少勝多戰勝了不可一世的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周瑜除了事業上的成功、非凡的能力、俊美的容貌,他還娶到了當時聞名天下的美女小喬,俊男美女,事業成功,婚姻美滿,周瑜可以算是三國時期最大的人生贏家,他的人生可以說完美無瑕了。

    也正因為周瑜的人生太過於完美,這種事情老天是不允許的,所以才讓他英年早逝,周瑜去世時年僅三十六歲。

    但是後世人沒有忘記周瑜,唐朝開始就把周瑜列為武廟六十四名將之一,到了宋朝更是對周瑜追封有加,宋徽宗追尊周瑜為平虜伯,周瑜在宋代也是武廟七十二名將之一。

  • 14 # 詭狐w

    既然是閒談,那就不必論成敗得失,只聊一聊是否有趣。三國中,我最喜歡的是"鬼才"郭嘉,只因為亂世中他的那一份真實,一份灑脫。

    郭嘉的才

    三國中謀士如雲,但有稱號的寥寥無幾。臥龍、鳳雛、毒士、冢虎……,郭嘉的稱號是"鬼才"。天才總是比別人更好的解決問題,鬼才也是永遠用和別人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郭嘉的一生都是與眾不同,"十勝十敗"論給了曹操信心,下邳擒呂布穩定了後方,遺計平二袁則是屬於鬼才的絕筆。郭嘉從來不像諸葛亮或是荀彧一般走到臺前,但幕後本就是屬於鬼才的舞臺,“才策謀略,世之奇士”,做張良其實更加瀟灑。

    郭嘉的真實

    潁川是三國邁不過去的一個地方,荀彧、荀攸、徐庶、陳群等等都出自這裡,當然還有郭嘉。郭嘉來自潁川的寒門,雖然沒有家勢的支援但也少了世家子弟的束縛,所以他可以一心一意的輔佐曹操。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曹操是郭嘉的伯樂也是知己。

    在曹操諸多謀士中,最瞭解他的是郭嘉,不只把他當主君的也只有郭嘉。二人行則同車,坐則同席。在嚴於治軍的曹營帳裡,郭嘉有很多不拘常理的行為,但在偏愛他的曹操眼裡,“此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陳群曾因郭嘉行為上不夠檢點奏了他一本。但是,曹操一面表揚陳群檢舉有功,一面卻對郭嘉不聞不問。不僅如此,曹操還暗地裡為郭嘉一仍其舊的生活作風喝彩。

    兩個人都是放浪形骸的人,都喜歡喝酒喜歡女人。郭嘉的一生都忠於曹操,也只忠於曹操。他不用像荀彧那樣在忠於曹還是忠於漢之家徘徊,也不像賈詡一樣擔心不被信任而藏拙,他是曹操最信任的謀士,他可以活的真實自我。

    郭嘉的早夭

    郭嘉是幸運的,因為他遇到了一個信任他的主公,能夠盡情的展現自己的光彩;郭嘉也是不幸的,因為他未能堅持到理想的實現。郭嘉見到了曹操擊敗袁紹,幫助曹操統一了北方,卻等不到統一的一天。"鬼才不死臥龍不出",如果赤壁的時候郭嘉還在,會不會是個不一樣的結果,魏國會不會統一三國?我們不知道結果,只會留有遺憾,遺憾的還有曹操自己,還有他口中的奉孝!

    郭嘉算不上嚴格意義的成功者,他倒在了成功的路上,留有遺憾。但喜歡他不是因為成敗,而是他的才華,他的灑脫與真實,以及那一點點的遺憾。

  • 15 # 恆空讀史

    義薄雲天關雲長。

    關羽在三國中,既是劉備的結義兄弟,又是劉備手下的大將。

    最感人的一段故事,就是劉備兵敗投奔袁紹,而關羽與劉備的兩位夫人被曹操所擒。曹操知道關羽是個將才,他愛惜人才,想要留住關羽為他所用,對關羽關懷備至,也非常尊重。

    當時曹操和袁紹大戰,關羽不知道兄長劉備的下落,一來是報答曹操的恩情,二來也是職責所在,關羽陣前會袁紹的大將顏良,並將顏良斬殺陣前。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當袁紹知道是關羽殺了他的大將顏良時,對劉備有些不滿和戒備,下面的一些人吵嚷著要殺劉備,好在劉備憑三寸不爛之舌巧辯過關。

    因為曹操知道關羽的心不在曹營,雖高官厚祿封賞於他,但關羽絲毫不為所動。關羽此刻最關心的是找到自己的兄長劉備,送兩位嫂嫂到兄長身邊。當關羽知道劉備的訊息後,他執意要走,曹操的手下打算殺了關羽,但曹操不許。

    在曹操看來,關羽此舉是義,是各為其主,並不是背信棄義的那種小人,也不是貪生怕死之人。曹操敬關羽是個英雄,就答應他帶著兩位劉夫人走。

    關羽的義讓人感動,他回到劉備身邊,幫助劉備東征西逃,也算是一位有情有義的英雄。後來因為曹操戰敗,關羽在華容道攔截兵敗的曹操,因為當初曹操對他的恩情,關羽不忍殺曹操,更不能忘恩負義,最終放走了曹操,才給了曹操東山再起的機會。

    可以說,關羽首先是一個義薄雲天的好男兒,為兄長劉備的江山出生入死,其次才是一位戰功卓越的將軍。可惜後來關羽在征戰中遇埋伏,兵敗被擒被殺。當時孫權把關羽的首級送給了曹操,曹操以諸侯之禮將其安葬於洛陽,孫權也以諸侯之禮將關羽安葬。而蜀漢只得為關羽建衣冠冢。

  • 16 # 水之善

    喜歡曹操。他從根本上改革了用人機制,釋出了“唯才是舉”的法令,聚攏了最多人才,殺伐果斷,建立了霸業,當得起“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個評價!

  • 17 # 讀春秋思無忌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蘇東坡追憶羽扇綸巾的周瑜,辛棄疾感嘆生子當生孫仲謀。我卻比較欣賞那幾位軍師,曹操的荀彧,孫權的魯肅,尤其是劉備的諸葛亮。

    每每想起孔明的《出師表》,心中總是感慨萬千,世上難得的君子啊。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有人說,諸葛亮後期迷戀於權力,特別是劉備臨終囑咐的一段話“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讓後人對諸葛亮的忠心有諸多懷疑,原來劉備對諸葛亮早就戒備,又不能明言,直到臨終時才敢試探他。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指的猜疑諸葛亮的那些人啊。

    司馬徽說過,“臥龍雛鳳,二人得其一,便可得天下”。兩人皆有曠世之才,然而志向卻不一樣啊。臥龍願埋名於阡陌之中,而雛鳳則求有朝一日聞名於諸侯。

    正是因為諸葛亮不想出仕,才有了劉備的三顧茅廬。如果他真的想要追求功名利祿,又何必讓劉備三顧,而且又何必追隨窮困潦倒的劉備呢?

    反觀與他齊名的龐統,為了成名,到處毛遂自薦,而且先到孫權處,後被冷落才改投劉備。

    諸葛亮投奔劉備之時,劉備寄居於劉表之新野,兩手空空。是他建議劉備聯合東吳,合力挫敗曹操,才能據有荊州的數郡之地。龐統來投奔劉備之時,劉備已經有了一定的名聲和地盤,也算是一方諸侯了。從這個角度來說,諸葛亮投奔劉備是為了名利嗎?我想是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吧。因此,才有了下一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曹操三代皆懷疑司馬懿,司馬懿父子不負眾疑,最後篡奪曹魏江山。劉備臨終之前召來諸葛亮,他面對奄奄一息的劉備和年幼無知的劉禪,卻不為劉備的讓國之舉所動心,聲淚俱下地表達自己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輔助劉禪之決心。

    行動是言語最好的證明,諸葛亮有沒有違背自己的誓言呢?南征益州各郡,北伐曹魏,諸葛亮這一生未嘗有半點怠慢之心。

    記得劉備拜訪諸葛亮時,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戰略。據有荊州、益州,一旦時機成熟,則揮師北伐,恢復漢室。

    諸葛亮出山不久,便助劉備據有了荊州的一席之地,之後劉備得益州之後,眼看著一切皆按計劃進行,如果加以時日,那麼光復漢室並非不可能。

    這時,關羽為了逞一時之英雄,貿然北進,結果丟失荊州,還搭上了性命。然後,劉備又為了洩心頭之憤,撕毀吳蜀聯盟,不但沒有奪回寸土之地,還搭上了益州的大部分家底。

    劉關兄弟瀟瀟灑灑出口氣、轟轟烈烈地走了,留下一片狼藉給諸葛亮。關鍵劉備臨終之前,還不忘提醒諸葛亮“終定大事”,什麼大事,光復漢室。諸葛亮這個巧婦有多難,幾乎再度回到初次見劉備的情形。

    就為了這一聲囑託,諸葛亮殫精竭慮,最後病死在戰場之上。並非諸葛亮不知道失去荊州之後,北伐的可行性有多低,他是為了劉備的遺願在拼命啊。否則憑他的謀略,餘生安守益州綽綽有餘,又何須擔上窮兵黷武的質疑呢。

    結語:

    他從南陽阡陌中來,感三顧茅廬之恩,舍苟且偷生之安,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果君子也。

  • 18 # 愛鏟史的貓

    談三國,很有趣。喜歡武力的人,會喜歡蜀漢的五虎上將,喜歡權謀的人會喜歡郭嘉陳宮龐統等人,喜歡神話人物可能會喜歡諸葛亮或者關羽,至於我,我喜歡羅貫中,哈哈哈,開玩笑,我喜歡曹操。

    說到曹操,人們都會想起挾天子以令諸侯,都會說這是梟雄,是篡漢的元首。可是,我覺得,相比號稱仁慈實則軟弱的劉備、號稱智勇兼備實則血氣旺盛的孫權,有勇有謀的曹操更有血有肉。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在除董卓這件事時第一個敢出頭的是誰,是曹操。要知道董卓當時身邊有呂布,那可是第一猛將,曹操敢去獻刀,足見其勇氣。

    其次,曹操有智謀而且自律。在曹操的軍隊裡有法律,一次他自己的馬驚慌踐踏了百姓的田糧,他要割自己的頭謝罪,後來在將士的勸說下才割發代首,這在於一個諸侯身上很難得。

    最後,曹操有英雄氣概。青梅煮酒,曹操與劉備論天下英雄,在他眼裡只有他和劉備是英雄,而劉備我個人覺得配不上這個稱號,他自己估計也覺得是吧,所以藉著驚雷掉著掩蓋驚慌。而且曹操有才氣,他自己是三國時期的重要文學家,那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每每讀到都能感覺到一位英雄的氣概。至於他的猜忌、他的氣量我覺得很正常,因為這些,他才是一個正常人。

  • 19 # 廣慷Talk

    我乃常山趙子龍是也

    趙雲,字子龍,常山郡真定縣(今河北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後,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除此之外,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 。

    趙雲是三國中少有的幾位文武雙全的武將之一,是繼呂布之後的三國第一猛將,單騎救主即是其能力真實寫照!但其謀略也相當了得,是劉備最為器重的大將。

    從事小心謹慎,人稱常勝將軍! 三國演義中,劉備親賜五虎大將軍的稱號予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人,趙雲僅次於關張位居第三。細數演義裡趙雲武勇的事蹟,其武藝高超,遭遇強敵無數而未嘗一敗,不妨比較一下成書較早的三國志平話中的描寫。

    按平話中的趙雲已經是五虎大將之一,但仍然依照史實列於五人之末;而趙雲在平話中用的槍雖有涯角槍的美譽──謂其天涯海角無對也,卻敗於張飛的丈八神槍在先、又被鐵臂將軍張益擊敗於後。由張飛聽到趙雲被張益擊敗的訊息之後「大怒出戰」張益的情節,更隱隱透露出了早期三國故事中趙雲所扮演的角色。趙雲雖然不像演義中所描寫的那麼光芒萬丈,仍不失為一員良將。

  • 20 # 美美茹月

    小霸王孫策

    英俊瀟灑武功蓋世,堪比西楚霸王項羽,是我以為武功唯一一個可以與呂布抗衡的人,雖然兩人沒打過。

    而且!智勇雙全,文武雙修。雖然是名門之後,但是爹除了留了個沒有實用的傳國玉璽外沒有一兵一卒,十來歲就承擔整個家族的重擔,去他人軍中從最基層幹起。可以說是白手起家打下一片江山。

    雖然狂,但是他死的時候才24啊!24這麼完美優秀,這樣的逆襲成功,怎麼能不狂啊?

    好可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生存法則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