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皇帝不稱朕
-
2 # 以禮觀書
向敬之
明正統十四年(1449)秋七月,瓦剌太師淮王也先率虎狼之師南下,攻克大同。熱血青年明英宗倉促親政,把統帥大權交予王振瞎指揮,最後,在無險可倚、無水可飲的荒涼高地土木堡,遭遇強敵勁弩,都被追兵甕中捉鱉。
皇帝被強敵俘虜,國家不可一日無君。王直、于謙等奏請皇太后下懿旨,請監國郕王即皇帝位,以絕也先挾帝南侵玩投鼠忌器的攻心計。
《大明王朝1449》王慶祥版于謙
在一場攸關明朝存亡的危局中,“當是時,上下皆倚重謙,謙亦毅然以社稷安危為己任”(《明史•于謙傳》)。于謙說:“臣等誠憂國家,非為私計。”
正是由於于謙等大膽地改立景泰帝,英宗成為了不值錢的太上皇,使也先本想挾持英宗為一面南進開路的旗幟的價值喪失了。于謙統兵反制,在不再投鼠忌器的情勢下,打贏了京師保衛戰。
于謙改立代宗,保住了明王朝,也保住了明英宗。同時放手一搏,聯手石亨等對也先反戈一擊。也先主動放還英宗,嚮明示好。
也先主動送回英宗,隨後自立,自稱大元田盛大可汗。他遣使嚮明朝朝賀元旦,于謙諫阻不與其往來。于謙在,他也不敢再度南犯。
做了瓦剌可汗的也先,“恃強,日益驕,荒於酒色”,兩年後被老部下阿剌知院殺之,母親和妻子也被韃靼來敵掠走。
《大明王朝1449》中高虎版明代宗與嚴屹寬版明英宗
這一場較量中,若非於謙臨危受命、兵行險著,明王朝勢必對皇帝被俘投鼠忌器,而很有可能成為了也先的囊中之物。明英宗之孫明孝宗曾說:“當皇祖北狩之時,正國步難危之日,乃能殫竭心膂,保障家邦,選將練兵,摧鋒破敵,中外賴以寧謐,人心為之晏然,迴鑾有期,論功應賞,不幸為權奸所構,乃隕其身,輿議鹹冤。”這,即是對其祖父英宗枉殺于謙認錯,也是對於謙力挽狂瀾的極力讚賞。
-
3 # 楊建武拉斐爾
大明文官集團在土木之變中扮演了卑鄙下流的角色,它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將皇帝和勳貴集團一網打盡,不派出糧草和援軍並封鎖蒙韃入寇的訊息!土木之變後文官集團是最大受益者,勳貴被一掃爾空,朝政被文官集團把持,武將得跪添文官!事實上英宗復位也是靠僅存的勳貴和武將而不是於少保為首的文官集團!英宗殺於少保主要兩個原因:一是漠視太上皇在南宮受委屈對待和在廢立太孑上支援景泰帝;二是清算文官集團在土木之變中的行為!作為兵部尚書的於少保在其中的作用不會一無所知!
-
4 # 秦右史
于謙對土木之變後的政局影響很大,這毋庸置疑。但由於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後,於氏其人被誅,事蹟和功勞又被逐步放大化。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極力稱頌于謙,把他塑造成了力挽狂瀾功成身退卻慘遭“意欲為”罪名而迫害致死的民族英雄,這一定程度上是事實。
實際情況是,他一生未入內閣。權力沒有想象那麼大。司禮監和內閣對於諸事決策至關重要。《明史•于謙傳》如此記載:
于謙,字廷益,錢塘人。生七歲,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時宰相也。"舉永樂十九年進士。
宣德初,授御史。奏對,音吐鴻暢,帝為傾聽。顧佐為都御史,待寮屬甚嚴,獨下謙,以為才勝己也。扈蹕樂安,高煦出降,帝命謙口數其罪。謙正詞嶄嶄,聲色震厲。高煦伏地戰慄,稱萬死。帝大悅。師還,賞賚與諸大臣等。
出按江西,雪冤囚數百。疏奏陝西諸處官校為民害,詔遣御史捕之。帝知謙可大任,會增設各部右侍郎為直省巡撫,乃手書謙名授吏部,超遷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謙至官,輕騎遍歷所部,延訪父老,察時事所宜興革,即俱疏言之。一歲凡數上,小有水旱,輒上聞。
正統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積穀各數百萬。請以每歲三月,令府州縣報缺食下戶,隨分支給。先菽秫,次黍麥,次稻。俟秋成償官,而免其老疾及貧不能償者。州縣吏秩滿當遷,預備糧有未足,不聽離任。仍令風憲官以時稽察。"詔行之。河南近河處,時有沖決。謙令厚築堤障,計裡置亭,亭有長,責以督率修繕。並令種樹鑿井,榆柳夾路,道無渴者。大同孤懸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別設御史治之。盡奪鎮將私墾田為官屯,以資邊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盜皆避匿。在官九年,遷左侍郎,食二品俸。
初,三楊在政府,雅重謙。謙所奏,朝上夕報可,皆三楊主持。而謙每議事京師,空橐以入,諸權貴人不能無望。及是,三楊已前卒,太監王振方用事。適有御史姓名類謙者,嘗忤振。謙入朝,薦參政王來、孫原貞自代。通政使李錫阿振指,劾謙以久不遷怨望,擅舉人自代。下法司論死,繫獄三月。已而振知其誤,得釋,左遷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闕上書,請留謙者以千數,周、晉諸王亦言之,乃覆命謙巡撫。時山東、陝西流民就食河南者二十餘萬,謙請發河南、懷慶二府積粟以振。又奏令布政使年富安集其眾,授田給牛種,使里老司察之。前後在任十九年,丁內外艱,皆令歸治喪,旋起復。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挾帝親征。謙與尚書鄺埜極諫,不聽。埜從治兵,留謙理部事。及駕陷土木,京師大震,眾莫知所為。郕王監國,命群臣議戰守。侍講徐珵言星象有變,當南遷。謙厲聲曰:"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議乃定。時京師勁甲精騎皆陷沒,所餘疲卒不及十萬,人心震恐,上下無固志。謙請王檄取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以次經畫部署,人心稍安。即遷本部尚書。
郕王方攝朝,廷臣請族誅王振。而振黨馬順者,輒叱言官。於是給事中王竑廷擊順,眾隨之。朝班大亂,衛卒聲洶洶。王懼欲起,謙排眾直前掖王止,且啟王宣諭曰:"順等罪當死,勿論。"眾乃定。謙袍袖為之盡裂。退出左掖門,吏部尚書王直執謙手嘆曰"國家正賴公耳。今日雖百王直何能為!"當是時,上下皆倚重謙,謙亦毅然以社稷安危為己任。
初,大臣憂國無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請皇太后立郕王。王驚謝至再。謙揚言曰:"臣等誠憂國家,非為私計。"王乃受命。九月,景帝立,謙入對,慷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駕,勢必輕中國,長驅而南。請飭諸邊守臣協力防遏。京營兵械且盡,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繕器甲。遣都督孫鏜、衛穎、張軏、張儀、雷通分兵守九門要地,列營郭外。都御史楊善、給事中王竑參之。徙附郭居民入城。通州積糧,令官軍自詣關支,以贏米為之直,毋棄以資敵。文臣如軒輗者,宜用為巡撫。武臣如石亨、楊洪、柳溥者,宜用為將帥。至軍旅之事,臣身當之,不效則治臣罪。"帝深納之。
十月敕謙提督各營軍馬。而也先挾上皇破紫荊關直入,窺京師。石亨議斂兵堅壁老之。謙不可,曰:"奈何示弱,使敵益輕我。"亟分遣諸將,率師二十二萬,列陣九門外:都督陶瑾安定門,廣寧伯劉安東直門,武進伯硃瑛朝陽門,都督劉聚西直門,鎮遠侯顧興祖阜成門,都指揮李端正陽門,都督劉得新崇文門,都指揮湯節宣武門,而謙自與石亨率副總兵範廣、武興陳德勝門外,當也先。以部事付侍郎吳寧,悉閉諸城門,身自督戰。下令,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於是將士知必死,皆用命。副總兵高禮、毛福壽卻敵彰義門北,擒其長一人。帝喜,令謙選精兵屯教場以便呼叫,覆命太監興安、李永昌同謙理軍務。
初,也先深入,視京城可旦夕下。及見官軍嚴陣待,意稍沮。叛閹喜寧嗾使邀大臣迎駕,索金帛以萬萬計,復邀謙及王直、胡濙等出議。帝不許,也先氣益沮。庚申,寇窺德勝門。謙令亨設伏空舍,遣數騎誘敵。敵以萬騎來薄,副總兵範廣發火器,伏起齊擊之。也先弟孛羅、平章卯那孩中砲死。寇轉至西直門,都督孫堂御之,亨亦分兵至,寇引退。副總兵武興擊寇彰義門,與都督王敬挫其前鋒。寇且卻,而內官數百騎欲爭功,躍馬競前。陣亂,興被流矢死,寇逐至土城。居民升屋,號呼投磚石擊寇,譁聲動天。王竑及福壽援至,寇乃卻。相持五日,也先邀請既不應,戰又不利,知終弗可得志,又聞勤王師且至,恐斷其歸路,遂擁上皇由良鄉西去。謙調諸將追擊,至關而還。 論功,加謙少保,總督軍務。謙曰:"四郊多壘,卿大夫之恥也,敢邀功賞哉!"固辭,不允。乃益兵守真、保、涿、易諸府州,請以大臣鎮山西,防寇南侵。
景泰元年三月,總兵硃謙奏敵二萬攻圍萬全,敕範廣充總兵官御之。已而寇退,謙請即駐兵居庸,寇來則出關剿殺,退則就糧京師。大同參將許貴奏,迤北有三人至鎮,欲朝廷遣使講和。謙曰:"前遣指揮季鐸、嶽謙往,而也先隨入寇。繼遣通政王復、少卿趙榮,不見上皇而還。和不足恃,明矣。況我與彼不共戴天,理固不可和。萬一和而彼肆無厭之求,從之則坐敝,不從則生變,勢亦不得和。貴為介冑臣,而恇怯如此,何以敵愾,法當誅。"移檄切責。自是邊將人人主戰守,無敢言講和者。
初,也先多所要挾,皆以喜寧為謀主。謙密令大同鎮將擒寧,戮之。又計授王偉誘誅間者小田兒。且因諜用間,請特釋忠勇伯把臺家,許以封爵,使陰圖之。也先始有歸上皇意,遣使通款,京師稍解嚴。謙上言:"南京重地,撫輯須人。中原多流民,設遇歲荒,嘯聚可虞。乞敕內外守備及各巡撫加意整飭。防患未然,召還所遣召募文武官及鎮守中官在內地者。"
於時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見中國無釁,滋欲乞和,使者頻至,請歸上皇。大臣王直等議遣使奉迎,帝不悅曰:"朕本不欲登大位,當時見推,實出卿等。"謙從容曰:"天位已定,寧復有他,顧理當速奉迎耳。萬一彼果懷詐,我有辭矣。"帝顧而改容曰:"從汝,從汝。"先後遣李實、楊善往。卒奉上皇以歸,謙力也。
上皇既歸,瓦剌復請朝貢。先是,貢使不過百人,正統十三年至三千餘,賞賚不饜,遂入寇。及是又遣使三千來朝,謙請列兵居庸關備不虞。京師盛陳兵,宴之。因言和議難恃,條上安邊三策。請敕大同、宣府、永平、山海、遼東各路總兵官增修備禦。京兵分隸五軍、神機、三千諸營,雖各有總兵,不相統一,請擇精銳十五萬,分十營團操。團營之制自此始。具《兵志》中。瓦剌入貢,每攜故所掠人口至。謙必奏酬其使,前後贖還累數百人。
初,永樂中,降人安置近畿者甚眾。也先入寇,多為內應。謙謀散遣之。因西南用兵,每有徵行,輒選其精騎,厚資以往,已更遣其妻子,內患以息。楊洪自獨石入衛,八城悉以委寇。謙使都督孫安以輕騎出龍門關據之,募民屯田,且戰且守,八城遂復。貴州苗未平,何文淵議罷二司,專設都司,以大將鎮之。謙曰:"不設二司,是棄之也。"議乃寢。謙以上皇雖還,國恥未雪,會也先與脫脫不花構,請乘間大發兵,身往討之,以復前仇,除邊患。帝不許。
謙之為兵部也,也先勢方張;而福建鄧茂七、浙江葉宗留、廣東黃蕭養各擁眾僭號;湖廣、貴州、廣西、瑤、僮、苗、僚所至蜂起。前後徵調,皆謙獨運。當軍馬倥傯,變在俄頃,謙目視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機宜。僚吏受成,相顧駭服。號令明審,雖勳臣宿將小不中律,即請旨切責。片紙行萬里外,靡不惕息。其才略開敏,精神周至,一時無與比。至性過人,憂國忘身。上皇雖歸,口不言功。東宮既易,命兼宮僚者支二俸。諸臣皆辭,謙獨辭至再。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帝賜第西華門,辭曰:"國家多難,臣子何敢自安。"固辭,不允。乃取前後所賜璽書、袍、錠之屬,悉加封識,歲時一省視而已。
帝知謙深,所論奏無不從者。嘗遣使往真定、河間採野菜,直沽造乾魚,謙一言即止。用一人,必密訪謙。謙具實對,無所隱,不避嫌怨。由是諸不任職者皆怨,而用弗如謙者,亦往往嫉之。比寇初退,都御史羅通即劾謙上功簿不實。御史顧躭言謙太專,請六部大事同內閣奏行。謙據祖制折之,戶部尚書金濂亦疏爭,而言者捃摭不已。諸御史以深文彈劾者屢矣,賴景帝破眾議用之,得以盡所設施。
謙性故剛,遇事有不如意,輒拊膺嘆曰:"此一腔熱血,意灑何地!"視諸選耎大臣、勳舊貴戚意頗輕之,憤者益眾。又始終不主和議,雖上皇實以是得還,不快也。徐珵以議南遷,為謙所斥。至是改名有貞,稍稍進用,嘗切齒謙。石亨本以失律削職,謙請宥而用之,總兵十營,畏謙不得逞,亦不樂謙。德勝之捷,亨功不加謙而得世侯,內愧,乃疏薦謙子冕。詔赴京師,辭,不允。謙言:"國家多事,臣子義不得顧私恩。且亨位大將,不聞舉一幽隱,拔一行伍微賤,以裨軍國,而獨薦臣子,於公議得乎?臣于軍功,力杜僥倖,決不敢以子濫功。"亨復大恚。都督張軏以徵苗失律,為謙所劾,與內侍曹吉祥等皆素憾謙。
景泰八年正月壬午,亨與吉祥、有貞等既迎上皇復位,宣諭朝臣畢,即執謙與大學士王文下獄。誣謙等與黃竑構邪議,更立東宮;又與太監王誠、舒良、張永、王勤等謀迎立襄王子。亨等主其議,嗾言官上之。都御史蕭惟禎定讞。坐以謀逆,處極刑。文不勝誣,辯之疾,謙笑曰:"亨等意耳,辯何益?"奏上,英宗尚猶豫曰:"于謙實有功。"有貞進曰:"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帝意遂決。丙戌改元天順,丁亥棄謙市,籍其家,家戍邊。遂溪教諭吾豫言謙罪當族,謙所薦舉諸文武大臣並應誅。部議持之而止。千戶白琦又請榜其罪,鏤板示天下,一時希旨取寵者,率以謙為口實。
謙自值也先之變,誓不與賊俱生。嘗留宿直廬,不還私第。素病痰,疾作,景帝遣興安、舒良更番往視。聞其服用過薄,詔令上方制賜,至醯菜畢備。又親倖萬歲山,伐竹取瀝以賜。或言寵謙太過,興安等曰:"彼日夜分國憂,不問家產,即彼去,令朝廷何處更得此人?"及籍沒,家無餘資,獨正室鐍鑰甚固。啟視,則上賜蟒衣、劍器也。死之日,陰霾四合,天下冤之。指揮朵兒者,本出曹吉祥部下,以酒酹謙死所,慟哭。吉祥怒,抶之。明日復酹奠如故。都督同知陳逵感謙忠義,收遺骸殯之。逾年,歸葬杭州。逵,六合人。故舉將才,出李時勉門下者也。皇太后初不知謙死,比聞,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
謙既死,而亨黨陳汝言代為兵部尚書。未一年敗,贓累鉅萬。帝召大臣入視,愀然曰:"于謙被遇景泰朝,死無餘資。汝言抑何多也!"亨俯首不能對。俄有邊警,帝憂形於色。恭順侯吳瑾侍,進曰:"使于謙在,當不令寇至此。"帝為默然。是年,有貞為亨所中,戍金齒。又數年,亨亦下獄死,吉祥謀反族誅,謙事白。
成化初,冕赦歸,上疏訟冤,得復官賜祭。誥曰:"當國家之多難,保社稷以無虞,惟公道之獨恃,為權奸所並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實憐其忠。"天下傳誦焉。弘治二年,用給事中孫需言,贈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諡肅愍。賜祠於其墓曰"旌功",有司歲時致祭。萬曆中,改諡忠肅。杭州、河南、山西皆世奉祀不絕。
-
5 # 老固1618
土木堡之變後,皇帝被擄。這種情況下,政治方面也只有兩個辦法:一是給錢或給地,甚至給政治條件,贖回皇帝。二是重新立一個皇帝。作為在北京的朝廷來說,重新擁立一個皇帝的好處顯而易見,不會被外族要挾,經濟上不會被趁火打劫,政治上不會處於被動,國家(當然是明王朝)不會有動盪風險。所以作為于謙,主戰並且擁立了代宗,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很正確的。可惜的是,代宗和于謙政治手腕都不夠狠,英宗回來以後應該賜死,不能留。
-
6 # 武威75562436
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于謙從擁立代宗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很可能沒有好下場。廢立皇帝,豈是臣子能為之?那不是董卓之流才能乾的嗎?
但是,瓦剌鐵騎兵臨城下,城內群龍無首,城外皇帝是俘虜。難道開城投降?
在最關鍵的時刻,于謙心中有的是大義。無懼流言蜚語,更不怕後世會有些逗逼會拿這事兒來扯淡。只為了大明帝國和漢族的百姓,挑頭做了廢立之事。最終,他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是,在當時,攜土木堡大勝餘威而來的蒙古人,沒有能攻進北京城。
結果證明:于謙是民族英雄。
-
7 # 90大歷史
從明朝的歷史上而言,于謙擁立代宗皇帝是對的,而且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于謙並非不是沒有預料到可能帶來的後果,但是當時的情況是兩害取其輕,如若不做出選擇怕是崖山海戰會重現!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是于謙為天下大義,同時作為臣子為社稷的表現!這客觀說是正確的!
其次,這就是存在的必然性,如果沒有于謙擁立代宗,或許就不會有奪門之變,也就不會有明英宗復辟後的勵精圖治,做出廢除殉葬制度的事情,歷史就很可能走入另一個極端!
最後就是于謙的私心吧!說小了為了不做亡國奴而做出降低風險的最好策略,再說明代的風氣就是君死社稷,臣死不能辱沒氣節,畢竟宋朝的覆滅就是個前車之鑑!
於公於私于謙做的都是對的,唯一的代價就是最終卸磨殺驢的代價!但于謙是民族英雄,忠臣的勇氣和氣節則是絕對不輸任何人的!他不是愚忠而是有大智慧的人!
-
8 # 身處E線
于謙的歷史口碑還是挺正面的。“土木之變”使得皇帝被俘,國家的命脈懸之一線,在當時的形式之下,于謙順應時勢擁立新皇,不失為明智之舉。而且當時于謙為首的主戰派,其時正和主和投降派,相持不下,也正是在擁立新皇之後,得到新皇的支援,戰勝了主和投降派。同時在朝廷上,于謙也因此確立下了自己的地位。
-
9 # 大眼睛仔仔
要看當時具體環境。當時瓦剌騎兵大兵壓境,兵峰盛至極點,況且也先手裡還有一張王牌——明英宗。打吧,你皇帝在人家手裡呢人家要挾你;不打吧,蒙古騎兵越逼越緊,“大明雖大,但已無退路,因為身後就是北京城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你的要挾失效不做數了。換句話說,有沒有這個皇帝並不重要,但不能因為這個皇帝而影響天下!于謙是為了國家,為了天下,而不是忠於誰反對誰。一代名臣,忠臣!
-
10 # 雲霧山中繞清泉石上流
明朝于謙的成就
明朝于謙有著“救時宰相”的美稱。明朝于謙的成就主要體現在政治、軍事、文學和思想四個方面。眾所周知,“兩袖清風”是明朝于謙的代名詞,于謙不僅在生活中主張清廉,同時他在政治舞臺上依然秉持清廉的作風。于謙為官期間,他敢於為民請命。只要有作奸犯科者,于謙絕對會毫不留情的懲處打壓。

當明朝廷貪汙的官員比比皆是,于謙的清廉精神如同一劑強心針,及時改良了朝廷貪汙腐敗的風氣。明朝于謙的成就之二,就是于謙在軍事領域的建樹。到了明朝後期,明朝廷出現了冗官、冗軍等現象。于謙看到這一情況之後,他主張“兵貴在精,將貴謀勇”,除此之外,于謙還號召士兵們在遇到緊急特殊情況時,要懂得隨機應變。為了將明朝軍隊培養成為一支精銳軍隊,于謙創立了團營之制。于謙所創立的團營之制具有積極意義,對後來明朝兵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于謙在文學領域也有不素的建樹。眾所周知,《石灰吟》是于謙的代表詩作,透過這首詩歌可以看出于謙所表達的歸隱情懷恰好預示了後來詩壇風氣的轉向。于謙詩作的風格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與政治相得益彰,這影響了後人的詩歌創作。其次,明朝于謙的成就還表現在他在思想方面的建樹。“重名節,輕名利;重成仁,輕殺身;重社稷,輕君王”就是于謙的思想主張。
于謙是明朝大臣,同時也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在有關記錄于謙生平紀事的書籍中,詳細地記載了士大夫名士們是如何評價明朝大臣于謙的。除此之外,《明史》一書也詳細地記載了明朝廷是如何評價明朝大臣于謙的。《明史》曾讚揚于謙說:“謙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卒得復官賜卹。公論久而後定,信夫。”

于謙
從這句評價詞中得知,于謙是一位忠心而忠烈計程車大夫,于謙的精神如同他寫的《石灰吟》那般正直不阿。雖然于謙死的很冤枉,但是世人都知道于謙是被冤枉死的。等到兒子于冕為于謙沉冤昭雪之後,于謙復官賜祭,並被追封諡號為忠肅。除此之外,于謙與岳飛、張煌言被世人稱為“西湖三傑”,從後人對於謙的評價中,便可看出于謙是一位愛國愛民的好官員。
王直、興安、朱祁鎮、錢謙益等人都表達過自己對於謙的讚美。董其昌曾說:“賴社稷之靈,國已有君,自分一腔拋熱血。竭股肱之力,繼之以死,獨留清白在人間。”于謙自幼崇拜文天祥,他以文天祥的氣節來激勵自己。後來,于謙在為官途中,不為五斗米而折腰,也沒有攀權富貴來提升自己的官爵。等到土木堡之變爆發後,于謙依然力挽狂瀾,拯救明朝政權於水火之中。因為于謙的不同流合汙引起了石亨等人的猜忌,他們以謀反罪名誣陷於謙。清廉剛正的于謙最終被推上斷頭臺。
-
11 # 社會心理解讀
非常正確的一件事情,也沒啥大不了。在中國,皇帝是中央集權的象徵,在政府運作中,有就行,是誰一向無所謂(除了皇帝自己比較有所謂)。所以中國曆代皇帝非正常死亡才那麼多,而皇帝的輪換對普通老百姓通常並無性命攸關的影響,例如李世民殺死李建成,逼退李淵;胡亥殺死扶蘇;甚至唐玄宗李隆基因安史之亂退位讓給而兒子李旦;宋太宗燭影斧聲。更何況明朝時期,內閣對皇帝權力的制約和剝奪更甚,皇帝丟了再立即可,不比螺絲釘值錢。
-
12 # 盧建鬥
于謙作為封建士大夫的典範,深刻詮釋了儒家的忠孝仁義禮智信核心理念。
明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受王振的蠱惑,率軍親征瓦剌,由於英宗極為親信王振,使王振大權在握,肆意橫行,作威作福,意欲透過打敗瓦剌來樹立自己的威信。不料王振眼高手低,有立功之心,卻無立功之才!因而明軍不幸在土木堡遭到瓦剌軍的包圍,全軍覆沒。大明數十年積累的精銳毀於一旦!在這緊急關頭,于謙挺身而出,他不僅有拳拳報國之心,亦有經綸天下之才!
他首先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擁立郕王繼位,目的是打破瓦剌透過明英宗要挾明朝的陰謀!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使郕王繼位能夠穩定人心,使大明上下團結一心對抗瓦剌的入侵。再者,于謙深知社稷次之君為輕的道理,為了使大明江山,黎民百姓免受異族鐵騎的侵擾,只有透過再立一個皇帝來打擊投降派南遷派的囂張氣焰!國主已立,于謙方無後顧之憂,全心投入北京保衛戰的籌劃活動之中。結局大家都熟悉,大明王朝上下一心,打退了瓦剌入侵者,保衛了家園的和平與繁榮。所以于謙能夠彪炳史冊,功載千秋,成為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雖然于謙最終的結局是被昏庸的明英宗殺了,但他的氣節仍流傳千古,萬古流芳!就像他所說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實乃古今之完人,大明之義士!最後上我今年去杭州參拜於少保墓碑拍攝的照片
-
13 # 中天紫徽大帝
針對形勢,國不可一日無主,他的做法十分有魄力和勇氣,挽狂瀾於未倒!穩定了大明的江山,剔除了瓦剌對明朝的敲詐勒索,後來京師保衛戰上下一心對抗瓦剌的勝利!使得大明王朝重新走上正軌!可以說于謙是大明王朝的救命稻草!
-
14 # 人生如夢zhw
1.土木之變使明朝陷入建國以來最大的危機,皇帝朱祁鎮被俘,國家主要精兵數十萬精銳部隊全軍覆沒,北京城防空虛,北京附近無精兵,糧草在通州。國都群龍無首,太子年幼,文官集團多數主張遷都。
2.于謙匯通內閣和太后合意主張立監國的朱祁鈺為皇帝。立朱祁鈺為皇帝抵禦也先是大明帝國最有力的選擇。
3.原因:
大明祖訓曰: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當時兩種選擇可擁立三歲太子朱見深為帝,但太子年幼無力擔起帶領帝國人民抵抗外辱的責任。
朱祁鈺任皇帝已經成年之前監國,在大臣中有相當的威望。
有利於抵制也先利用英宗要挾大明帝國。
4.于謙擁立明代宗朱祁鈺完全是為了大明帝國利益,依據祖訓,在太后內閣支援下做出的最佳選擇。于謙是明朝儒臣的典範。
-
15 # 花言9
這樣做對於國家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但對於他個人來說應該是利弊各半。如果他選擇做一名隨風逐流的偽君子,那麼他將會大吉大利永操勝券。可是他選擇做了一名憂國憂民的真君子這為他日後的前程埋下了天大的禍根。
-
16 # 四川達州人
人是一個好人。至少,他沒有將哥哥和侄兒殺害。
不過,代宗本身能力不足。對大臣都是採取安撫的手段,沒有合格皇帝的高深莫測。
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從小就是被當作藩王培養的,所以能力欠缺,缺乏決斷。
人都是有私心的,代宗被天上掉下來的皇位砸中,當著太后大臣宣佈將來傳位侄兒。等自己的兒子出生,就宣佈廢除侄兒的儲君。如果代宗能力強一些,這事很好做的,結果,太后與大臣都不滿意。
當自己的兒子死後,代宗就應該明白,皇位終結還是侄兒的,明白宣佈就是了,那麼也就絕無可能再有奪門之變。
所以,代宗是個好人,平和君主,但限於自身受到的教育,優柔寡斷,沒有決斷能力。最終也就只能是悲劇。
-
17 # 雲飛揚84086663
古代封建制度下,國不可一日無君,在當時情況于謙做的是對的,而且他沒什麼個人私心,還有明英宗寵信奸宦朝野混亂,民不聊生!擁立明代宗對穩定當時政局有著重大意義,只不過于謙後來被奸人所害,,,可惜了!
-
18 # 80703
于謙腦子有問題!土木堡事變之後,朱祁鎮變成俘虜,于謙立朱祁鈺為皇帝!接著又把瓦剌打敗了,於是朱祁鎮又被救了回來!當了太上皇,但是他心裡不舒服,於是他發動事變,又奪回皇位,接著吧于謙給弄死了!于謙和岳飛一樣!雖然說是民族英雄,但是皇帝心思不好揣摩,伴君如伴虎啊!岳飛也想迎回二帝,但是當時的皇帝是趙構啊!你把二帝迎回來,那我怎麼辦?所以說,兩個人都是忘了在誰手底下打工了!
-
19 # 南喬若水
土木之變,亦稱土木堡之變,指發生於1449年(明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的慘敗事變。
土木堡是位於中國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境內的一個城堡。土木堡坐落於居庸關至大同長城一線的內側,是長城防禦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正統十四年六月,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大舉進兵明境,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七月明英宗令皇弟朱祁鈺留守,親率大軍出征。八月至大同,聞前線戰敗訊息後,王振決定回師。退至土木堡時被也先率軍包圍,軍隊死傷慘重,王振被殺,英宗被也先俘去,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66名大臣戰死,史稱“土木之變”,也稱“土木堡之變”。
土木之變後,明英宗淪為瓦剌軍隊的階下囚,于謙同文武官、內外臣擁立朱祁鈺稱帝,重新建立明朝政治核心。1450年(明景泰元年)放回明英宗,1457年,徐有貞、曹吉祥、石亨等發動奪門之變英宗復辟。
講事功,於少保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
土木堡之變,朝野震盪,若非於少保一力支撐,中國歷史上就是北明南明。
講操守,少保位極人臣,任人唯賢,不謀私利;不治產業,抄家之時家無餘財。
正是"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
20 # 鏡頭日記
朱見深是朱祁鎮的兒子,于謙可能認為朱祁鎮當過一次皇帝,還被俘虜過,再繼位不太好當然可能有一定私心,當初朱祁鎮被俘的時候,于謙曾下令晚上用火炮襲擊瓦剌大營,估計想把朱祁鎮殺了,雖然不一定希望,但也是隨天命,省得被要挾,朱祁鎮回來,于謙也 怕被報復。
回覆列表
“擁立”之說不實,且聽道來——
正統十四年九月,郕王朱祁鈺立為帝(即景泰帝,又稱明代宗),于謙在入宮召對時,慷慨泣奏道:
“寇得志,要留大駕,勢必輕中國,長驅而南。”
因為隨駕出征的京營幾乎全軍覆沒,北京無足夠的兵力可恃,他請求:“飭諸邊守臣協力防遏”,盡力阻擋瓦剌大兵破關而入,同時令大將分守九門重地,列營城郭之外,準備迎敵,他還請求“亟分道(道即省)募民兵”,號召各地守臣速上京勤王。
于謙的幹才,在國家危難之際就顯露出來了。
于謙是永樂十九年進士,他早在宣德年間就得到皇帝的重視,並作為第一批京官,受命到地方“巡撫”——這是明代巡撫制度形成之始,于謙所撫為河南、山西兩省,他是明朝最早的一批巡撫之一。而且他在任時間很久,長達19年!其間他父母去世,兩次丁憂,都破格奪情起復,重新回到任上。還有一次因為誤會,他被太監王振下獄,而轄境內官民包括王府,都為他求情,請求將他留任。足見於謙是一名極有才幹、極得人心的官員。
他在地方做巡撫幾二十年,這對於做官來說,就是“滯官不進”,但經過了那次下獄的誤會,因禍得福,他受到太監王振的重視,於是在正統十三年獲召入京,升任兵部侍郎。
這是于謙的機遇,也是大明的機遇。因為就在第二年(正統十四年,1449),英宗率六師親征,在土木之變中被俘,國家失去了“元首”!
那時,兵部尚書鄺埜隨駕死於軍中,于謙以侍郎代理部事。在軍機危急之時,他承擔著重大的軍事責任。
當時人心惶惶,于謙有兩件事做的非常漂亮,令人矚目,而且獲得郕王的賞識。其一是翰林院官員、素有星象大師之名的徐珵借星象說事,發出南遷逃跑的倡議,而且他已經秘密地把家屬送到南方去了。當監國的郕王命群臣議戰守時,于謙堅決駁斥了逃跑主義的謬論,厲聲說道:“言南遷者,可斬也!”他提醒郕王和大臣們,京師是天下根本,一動則大勢去矣,應以宋室南渡的教訓為鑑。本來徐珵的妖言還具有一定的煽惑性,但當於謙當眾提出,再言南遷者斬,得到郕王肯定,並且下令禁止百官私自送家屬出京之後,就再沒人敢公然倡議逃跑了。就連徐珵也混不下去了,被迫改名為徐有貞。後來在復辟之後,于謙無罪被殺,就是出自徐有貞的陷害,于謙為國事奮勇一言,卻為自己伏下了禍機。
雖然《明史》說,自於謙說出“再言南遷者斬”的話,郕王“是其言,守議乃定”。但當時主張堅守的,絕不止於謙一人,我在《大明那些九千歲》第二部《大太監鬥法》裡詳細寫了這件事,指出當時力主堅守的,還有閣臣,以及司禮太監興安、金英、李永昌,他們都明確表示過支援堅守的立場。尤其是太監興安,對於謙鮮明的態度極為讚賞,多次在郕王駕前推薦他,成為于謙在內廷強有力的支持者。
應該說,在定策戰守上,內閣和司禮監並兵部有著更大的決策權。因為這兩個內外輔導機構,才是明代的中樞。兵部作為六部之一,其職責在於“守部事”,對於擁立皇帝這樣的大事,兵部是沒有參與權的(好比後世當武宗去世,決策迎立嗣興王朱厚熜來京即位,就完全是司禮監和內閣密商,並奏請太后同意的結果,根本不許外廷參與)。
當時的危機一目瞭然,就是英宗回不來了,而且成為敵人手中的籌碼,為國家計,必須使這塊籌碼作廢。也就是重立一位新君。
而新君唯一的人選,就是英宗唯一的弟弟,正擔任監國的郕王朱祁鈺。對此沒有任何人敢於或能夠表示異義。就是英宗的媽媽孫太后,也只能為他的孫兒著想,與郕王約定,等郕王稱帝后,不能立自己的兒子,而必須立英宗長子朱見深為太子,好使萬年之後,皇位仍歸於英宗一系。國難當頭,沒有時間考慮這些,郕王爽快地答應了。至於他後來反悔,那是後話。
在這個過程中,孫太后是如何與郕王商議的,內閣又是如何與司禮監密談訂約的,沒有相關記載,但可以肯定的是,郕王即位,是大勢所逼,而且提前做了相應的政治安排,郕王即位,並非“擁立”的結果。所以郕王即位後,沒有人因“定策”或“迎立”之功而得到獎賜。
在這個過程中,于謙與眾大臣一樣,都是郕王的堅定支持者,但他本人卻沒有越份參與確定郕王即位的相關決策與安排。因為那不是兵部能做的事。
有才有為的于謙,在百官中具有定海神針的作用。這就要說到他為郕王知遇的第二件事。土木之變後,于謙受命接任兵部尚書,一日郕王在坐朝時,本來群情就很激憤,可太監王振的黨羽錦衣衛指揮馬順竟然還當眾訓責大臣,引發眾怒,當著郕王的面將其打死。郕王大驚,欲退入宮去,百官一擁而上,不讓郕王走。正在混亂時,于謙從人群中搶出,扶著郕王,請他宣諭馬順本為罪人,打死無論,這才使朝門之亂得到平息。再看于謙,他的衣服袍袖已被撕的稀爛。
以前郕王還只是聽太監興安等人誇讚于謙,經過這件事,郕王對於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即位後,正在用人之時,便給予了于謙極大的信任,使于謙在景泰年間做出了巨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