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老人的那些育兒習俗是你不能接受的?
6
回覆列表
  • 1 # 育兒思考

    老人育兒習慣中不能被接受的是原則性錯誤,會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的部分。舉幾個例子:1.老人認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填鴨式餵食。這種育兒方式不利於孩子的健康,孩子的胃被撐大了之後很容易肥胖,而幼年時期肥胖的人成年之後比普通人肥胖的機率高得多。而且,吃得過量容易造成孩子積食生病。2.老人在孩子被小板凳磕碰時經常會說:打它、打它,誰讓它磕了我的寶貝兒!這種育兒方式在引導孩子自私、刁鑽、推卸責任。育兒專家尹建莉建議我們,這種情況在安慰了孩子之後要帶領孩子給小板凳"揉疼",我們要用正確的方式教育出善良、懂得包容的孩子。3.老人經常會"糊弄"孩子。比如不想讓孩子看電視就隨口說電視壞了、沒電了。我們經常告訴孩子不能說謊如果自己又在隨意說謊,當孩子漸漸明白我們的"糊弄"之語,還如何能聽從我們的教誨!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首先要以身作則。

  • 2 # 餘早

    老人因為生活年代的影響,在育兒上跟晚輩會有許多不同的認識和習慣。早些年物質匱乏,過度節儉、知識儲備有限、以及處事理念滯後都是兩代人產生矛盾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我及身邊朋友遭遇的4個尷尬場景:

    1、嘴對嘴餵食。尷尬指數3星半。

    以前沒有研磨工具,老人給小孩新增輔食時常常用嘴嚼一嚼直接餵給小孩吃。這種方式讓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很難接受。同事的媽媽就是嘴對嘴餵食一族,同事實在看不去上前制止,親媽曰:你就是我這麼喂大的,你不也長這麼大了麼?同事一時竟無言以對。

    2、被盯著餵奶。尷尬指數全5星。

    朋友的生了個男孩,公公婆婆十分疼愛,恨不得寸步不離。以至於朋友給孩子餵奶時二老也要直勾勾地盯著看,一臉疼愛,讓同事尷尬到了極點。

    3、想當然地給孩子新增輔食。尷尬指數3星。

    要好的閨蜜休完產假要回去工作,請來親媽幫忙照料。彼時孩子7個月大,胃口一直不大,剛剛開始新增輔食。於是閨蜜媽媽就開啟了給孩子吃饅頭蘸菜湯的育兒大法,閨蜜反覆告誡不成,只好時刻盯著。寶寶一直吃的清淡一下嚐到這種重油鹽的味道自然新鮮,果然吃得香了。這下可讓親媽佔了上風,常常趁閨蜜不在家給孩子喂饅頭菜湯宴。

    4、不捨得給孩子換尿片。尷尬指數4星。

    有的老人覺得孩子一張尿片就幾塊錢,撒泡尿都要錢,於是不捨得給孩子換尿片,非要等到孩子的尿了一天,實在撐不住了再換。還是閨蜜的親媽,每天等閨蜜下班才給孩子換一張尿片,結果孩子生了尿布疹,好久不消,一直沒找到原因,後來還是親媽自己意識到了……讓閨蜜欲哭無淚

  • 3 # 小丑雅成長記

    說實話,老一輩的育兒理念,好多點都是年輕人看不慣的。坐月子的時候,我跟公婆的衝突挺大的。出生三天,就要給孩子喂米糊,美曰其名,我們那裡都這樣。孩子晚上睡不踏實,非說孩子肚子疼,揹著我就給餵了蜂蜜水,抹了風油精。總用奇奇怪怪的理論和我辯解,跟我說別人家的孩子……

    我要是修養差一點點,單拿蜂蜜水來說,肯定早就開撕了!不想老公過於為難,我是天天撕老公,各種教育,才把老公拉到我統一戰線上來。

    事實證明,這一招很有效,公婆開始尊重我們的育兒理念。哎,過去的事情就不再多提了,大家都往前看吧。

  • 4 # 夕媽育女

    主要有以下三點:

    其一:孩子都是打大的。但凡孩子有一點不遂人願,就開始棍棒教育,這樣的理由都能找出一大堆來。比如孩子不吃飯,孩子挑食,孩子不小心摔了東西,都可以成為敲打的理由。

    其二:恐嚇孩子。比如孩子晚上不睡覺時,就告訴孩子:如果不好好睡覺,壞人就會過來抓他,嚇得孩子趕緊閉上眼睛,孩子被嚇得越厲害,婆婆就越開心,還覺得自己教育有方。

    其三:過於強勢,不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有一次女兒說自己的衣服舊了,想去買件新衣服。我婆婆就跟她說了:你賺錢了嗎?沒賺錢,你還想買衣服?女兒不敢吭聲。試問兒童想給自己添件新衣,還得先去打工不成?

  • 5 # 然爸然媽

    1、冬天不給孩子洗澡,怕冷到。

    2、覺得孩子冷,給孩子穿很多很多衣服,結果孩子熱出汗。

    3、說6個月後的母乳沒營養,8個月左右要給孩子斷奶。

    4、要給剛加輔食的孩子吃鹽,不然沒力氣。

    5、生怕孩子沒吃飽,孩子不想吃也一定要把剩下的喂完。

    6、怕孩子弄得到處都是飯,不讓孩子自己吃東西。

    7、不是很注意孩子的衛生,吃過的東西給孩子吃,甚至嚼碎食物給孩子吃。

    8、要給孩子把屎把尿。

    9、“孩子不喜歡?加點糖,加糖進去孩子就喜歡吃了。”

    10、“好可愛啊!”說著,手就去撥弄孩子的臉了。

    11、喜歡逗孩子哭,“你媽媽走了,不要你了”…

  • 6 # 瞄到喵小姐的貓

    我們家和婆婆一起住,婆婆對孩子是真的好,但有些教育觀念,我真是不敢苟同。

    第一,教孩子大人。他們認為孩子必須強大,兇一點,這樣就不會被別人欺負,自己孩子打人好過別人打自己。所以他們教孩子打人,並且還誇孩子打的好。

    第二,餵飯給孩子。我們家孩子一歲多點就能自己吃飯了,但是奶奶總怕孩子自己吃不飽,怕飯菜冷,怕弄髒衣服褲子,總是偷偷餵飯給孩子。

    第三,孩子不能吹風。好不誇張的說,我們家大寶在百天內從來沒出過門,一直在家待著,有風的時候門窗都是關著的。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當初還乖乖配合,真的傻到家了。

    第四,孩子膽子太小,要買鴨子回來捏,是那種活本亂跳的小鴨子。她說這樣孩子捏死鴨子就能夠大膽,簡直謬論!

    第五,孩子太小,不能罵,罵了會生病。

    第六,孩子太小,讓孩子做家務太髒太累。

    等等,我就不一一列舉了,都是育兒路上的血淚史

  • 7 # 無名之名無

    說起老人育兒,大多數年輕人都會給其貼上標籤——過時、陳舊、不科學、頑固。很多年輕媽媽提起隔代教育,都是一把苦大仇深的辛酸淚。有意思的是,另一方面,老人其實也是不信任年輕人能帶好孩子,看不慣年輕人的本本主義。

    前陣子聽同事說,他有個哥們,好不容易有了孩子,甚是愛惜。不讓雙方老人插手,一切按照科學來。買了不少關於餵養育兒方面的書籍,買了稱量工具,嚴格按照書本指導,餵奶量精確到幾毫升。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六個月大的寶寶營養不良,夫妻倆納悶哪裡出了問題呢?丈母孃聽說了這個事,勃然大怒,指責小夫妻倆迂腐,把孩子奪過來,撇開書本,以自己的方式餵養,結果不出一個月孩子就養得白白胖胖。在事實面前,小夫妻的本本主義敗給了丈母孃的生活常識。

    所以,雖說知識一直在更新換代,提倡科學育兒,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傳統育兒。傳統育兒有糟粕,但也有也有合理的地方。一切離不開現實的檢驗。

    豆寶小時候,豆媽曾經也是本本主義族,總是以科學為理由,站在制高點抨擊老人育兒理念落後甚至錯誤。時過境遷,回頭想想,其實每個新手爸爸媽媽都是從零起步的,如果說理論來自於書本或者網路渠道,那麼經驗有一部分是來自於老人的示範的。譬如,在我們家,給寶寶洗澡,婆婆的得心應手我是相當佩服的。

    新老知識肯定會有分歧,求同存異,吸收合理的部分,摒棄錯誤的部分,向大家一致認可的兒科醫生求證取經,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 8 # 蛋仔嘛嘛成長館

    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具體問題應具體分析,不能全篇否定老人的那些育兒習慣和理念。雖說隨著社會的發展,她們的某些習慣理論已經落伍脫節了,但畢竟在過去的年代,老一輩有前期的成功養娃經驗,所以我覺得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並輔以現代科學的教育理論,兩相促進、相輔相成。對我來說,面對老人幫帶孩子,我是很感激的,畢竟這減輕了我們很大的負擔。對於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習慣,我們通常都隨著老人,但碰到一些涉及教育理念原則、或明顯違背科學理念的問題時,我們也會及時婉轉地提出,而老人的態度基本上都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所以感覺還是很和諧的。

    總之,育兒路上,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學習,去更新知識的儲備,只有這樣,才能在今後的道路上更得心應手,也更好地和老一輩進行配合和溝通。

  • 9 # 八月媽的極簡育兒

    1.追著餵食。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老人總擔心孩子吃不飽,吃飯的時候,端著碗追著給孩子餵飯。我的觀點是吃飯還是要建立吃飯的規矩,就餐時間就要坐在位置上好好吃飯,就餐時間之後,就沒有飯吃,當然偶爾可以有一些餐間小零食。婆婆在幫我帶孩子的時候,趁我們不在總是停地往她嘴裡塞東西,弄得孩子一到吃飯就很暴躁,婆婆也總抱怨我們,不給孩子吃飽。我和老公對此很反感,吃沒吃吃飽孩子難道自己不知道嗎?後來,在我們的屢次說服之下,婆婆不再管她孩子吃飯的事兒,只要陪陪孩子就可以了。

    2.衣服一層裹一層。老人們因為自己怕冷,所以總擔心孩子也受涼,因此出門的時候總給孩子套一層有一層的衣服,記得有次6月份,氣溫已經30度了,見到鄰居4歲的小男孩還穿著秋褲(那時候連大人都光腿穿著裙子了),孩子熱的一頭汗。我問小孩,你不熱嗎?孩子說,熱。我問他,怎麼不脫了秋褲?孩子說:姥姥讓穿的。仔細觀察一下,老人帶的孩子這種情況非常多,冬天個個都裹得像小熊,以至於很多孩子都不知道是冷是熱,不知道該如何穿衣服。老人的這種關心,完全剝奪了孩子自己對氣溫的感知能力。

    3.護短。老人帶孩子,真是見不得一點兒自家孩子吃虧,對於小朋友之間的小矛盾橫加干涉,生怕自家孩子被欺負了。殊不知,就是老人的這種護短,才會讓其他小朋友疏遠他。孩子之間的事情,如果沒有危險,還是讓孩子們自己去協商解決。

  • 10 # XF書香育兒

    和老人一起帶孩子的我也很無奈。

    老人的育兒觀念和理念我不能接受的有以下幾點:

    1.孩子小的時候,建議過做菜時切碎,可是有時老人習慣了切菜顆粒大了,老人喂孩子的時候就喜歡嚼爛了再喂,還好次數不多,孩子犯過口腔皰疹之後改了。

    2.按自己的舊習慣來餵養孩子,記得孩子剛開始新增輔食的時候,醫生說先加四分之一蛋黃,老人非要做雞蛋糕。

    3.讓一歲內寶寶喝蜂蜜、尤其是寶寶生病的時候當親媽的完全上不得場,直接沒有了發言權,都按老方法下結論,好在寶寶的親媽雖然經驗不多,但愛學習育兒知識,也夠細心,在醫生的幫助下站穩了腳跟。

    不過,不管怎樣,我認為,什麼事情都不一定非要百分百,一家和諧,孩子健康快樂都重要,有時候雖然無奈,但畢竟老人的經驗只是跟著那個時候的條件,習慣也有很多年,現在一時要改還是有點難的,所以還是儘量溝通,多體諒,一家人還是少鬧矛盾。

  • 11 # 沛澤媽讀心理

    現在很多小夫妻工作都很忙,老人就承擔了照顧寶寶的重任,他們非常辛苦,而且很多老人任勞任怨,這一點是值得讚賞的。但同時也存在著也一些問題,有些育兒方法是我無法接受的。

    給孩子穿太多衣服

    有些老人總覺得孩子怕冷,總是給孩子穿太多衣服,從而影響了孩子體質。

    強迫孩子吃太多,因為他們覺得孩子胖點好

    有些老人總嫌孩子吃得少,孩子說吃飽了,還不停的喂,一口一口的喂,恨不得喂到吐,殊不知孩子吃得太多會影響孩子腸胃功能。

    先將食物嚼碎再喂孩子

    這是我最受不了的,看到有老人這樣喂孩子感覺很噁心,很多細菌病毒留是這樣傳給孩子的呀!

    所以,有老人帶孩子的寶媽寶爸平時還是要多和老人溝通一下,掌握一些正確的育兒方法。

  • 12 # 美羊媽咪

    要說起這個,真的有很多很多的不同,但也有的老人育兒理念是多少年的經驗,還是非常認同的。但有的一些育兒習慣我是接受不了的:

    1、我公公就拿著自己的杯子給孩子喝水,明明孩子們有自己的杯子他不用。我不好去說什麼,被我婆婆說了幾次但好像沒起什麼作用。

    2、我婆婆對孩子總是用嚇唬的語氣來說話,不聽話就要狠了。實際上對孩子說多了這些話孩子反而不會怕你,因為在孩子心中你就是自說自話。

    3、孩子用哭鬧方式來滿足自己的要求,我就會冷處理對她不理不睬的,而我婆婆經常性的來抱著孩子哄哄孩子,這樣孩子就會形成一種習慣。反正有人幫忙,下次還是以這種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

    真的太多了,老人和我們的教育理念真的很不一樣,而且他們會哄著孩子,讓孩子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只有在生活中慢慢磨合、溝通了,讓他們能夠接受我們的教育理念。

  • 13 # 倆寶媽米粒

    婆婆幫我帶大了女兒,現在在幫忙帶二寶,現在我們之間的育兒理念也磨合的還可以,女兒那會婆婆的育兒理念有些讓我不能接受。

    1、夏天孩子穿衣服不能露肩膀

    婆婆覺得肩膀露出來孩子會生病,即使大暑天我女兒也沒穿過無袖的衣服,孩子常常熱的滿頭大汗,苦了孩子,有時還出一身痱子。

    2、覺得母乳沒有奶粉好

    這點真的讓我很無語,那會我早上基本每次去餵奶時,婆婆都已經給女兒吃了奶粉。我的母乳擠出來,也不讓給孩子吃,說是怕吃壞肚子,逼得我全倒掉了。

    3、習慣性給孩子穿的很多

    天開始變涼,老人就喜歡給孩子加衣服,但往往加的太多,導致孩子出汗後生病常有的事,睡覺也是蓋的很多,她覺得冷了,就給孩子蓋多點。

    4、不能接受老人用過涼的水給孩子洗澡

    昨天二寶洗澡,公公給放的洗澡水,等我忙好過去時二寶已經在盆裡開始洗了,我伸手一摸涼水一樣,30度都沒有。公公還說孩子就要鍛鍊體質,我加了熱水他還生氣。試問九個多月的孩子就用這麼涼的水洗澡,你們覺得是鍛鍊孩子還是愛孩子呢?

  • 14 # 寧媽育兒

    吃穿住行四個方面都有我覺得不能接受的教育理念和習慣。 吃: 喜歡給孩子餵飯,不讓孩子自己吃,怕弄髒衣服也怕孩子吃不飽。但這樣的後果一是吃飯太多,容易造成積食,腸胃容易出問題;二是不利於培養孩子自己獨立做事的習慣,容易有依賴心理。 穿: 有種冷,是奶奶覺得你冷。 老人喜歡給孩子多穿衣服。殊不知,這樣更容易感冒,因為一旦出了汗,再受涼,就更容易受風寒。其實孩子正常應該比大人穿得少。日本的孩子冬天還穿短褲短袖。俄羅斯的小朋友經常冬泳。雖然我們不必那麼誇張,但給孩子一定的寒冷刺激,會提高他的抗寒能力和身體機能,並有利於培養他堅毅的性格。住: 這裡主要指孩子睡覺。 老人喜歡睡前給孩子喝奶哄睡,還有抱著哄睡。睡前喝奶雖然可以讓孩子很快入眠,但對牙齒不好,也容易造成積食。 抱著哄睡的習慣就更不好了,孩子不能獨立入睡,對家長特別依賴。其實寶寶兩三月時就可以獨立入睡了,大人抱一會兒,看到寶寶有睏意就可以放他在床上讓他自己自然入睡。以後就會省心很多。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也很有幫助。 行: 舉個我家的例子。孩子不想走路,出門就讓抱,我媽身體也不太好,但不會拒絕孩子,抱不動了就揹著,還說“揹著不累,抱著累”。以至於我在拒絕抱寶寶的時候,她會說“媽媽揹我吧,姥姥說揹著不累”。 另外,再多補充一點。對於孩子的要求,老人會立刻滿足孩子。如果要培養孩子的耐心,我們需要延遲滿足,教會孩子學會等待。 老人寧肯委屈自己,也不會委屈孩子。我們不能否認老人的愛,但是這樣很容易培養出任性依賴性強的孩子。

  • 15 # 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媽媽

    我家是爺爺奶奶幫我看兒子,我相信他們是愛孫子的,但是有些老觀念和行為方式接受不了,而且難以溝通。 1.經常當著孩子面吵架,發脾氣,講髒話,所以孩子也模仿的脾氣不好,經常大吼大叫表達他的生氣和不滿,學會講髒話後,我和我婆婆說不要在孩子面前講,人家就說:“我們是大老粗,沒文化,就這樣!”無語了。不太關注孩子心理和語言環境。

    2.對孩子沒有耐心,哪件事情沒聽她的話,對孩子“威脅恐嚇”,例如:我不管你了!不要你了!把你扔大街上!把你扔垃圾桶!你媽不要你了!孩子有錯不耐心教育,總是這樣說,一來解決不了問題,二來讓孩子沒有了安全感,這些負面語言很傷人。 3.給孩子吃的比較單一,澱粉類食物吃的多,不注重營養搭配,也不控制吃的量,孩子吃多了就會積食,感冒發燒胃口差。過期的薯片和酸奶也給孩子吃過,我發現後竟然說“吃不死,我們也吃”。病從口入也不知道嗎? 4.為了乾淨整潔,把孩子玩具收起來不讓玩,為了孩子衣服乾淨,不讓自己吃,非要喂;為了自己省事,不讓孩子探索“世界”,做什麼都要管要干預。這樣培養的孩子會有獨立性嗎?一個正常的孩子有好奇心,有探索的慾望,只要不過分,為什麼要干預呢?

    因為我自己帶二寶,所以大寶的很多事情我都不能親自做,爺爺奶奶有些方面頑固又難溝通,真心煎熬啊!

  • 16 # 辣媽超寶

    兩代人之間在育兒理念和習慣有很大不同,尤其年輕父母學習能力的增強,育兒理念越來越科學,與老人的育兒觀念差別越來越大。從我帶孩子的經歷來看,最不能接受老人的理念和做法是。

    第一,重男輕女。

    懷孕期間,婆婆非常明確的告訴我,如果是孫子就幫忙帶,如果是孫女就不帶。他還說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養女兒,都是賠錢貨,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女孩。

    第二,養兒防老。

    公婆養孩子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希望孩子給他們來養老。婆婆說,我投入了那麼多的時間、精力、心血、金錢去撫養孩子,最後孩子不孝順的話,我養孩子等於白養,還不如不養。

    當我們說,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她認為都是亂彈琴。

    第三,睡覺時把孩子放在臂彎裡抱著。

    她說孩子睡覺就一定要抱著,不然孩子有可能會掉下床摔著,也可能會冬天打被子凍著,所以一定要抱著孩子睡,不管男孩女孩。

    表面看是為孩子著想,其實是因為懶惰,不願意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的慢慢成長,也看不到媽媽抱著兒子睡帶來的長期的心理影響。

    第四,對孩子冷漠,斤斤計較。

    有老人認為帶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會把孩子放在一邊,自己在一邊玩手機。

    公公曾經抱過一次孩子,當時是因為飯涼了,我要吃飯,孩子正在哭鬧的放不下。他很不情願地接過孩子。我狼吞虎嚥的吃飯,他在旁邊抱怨:我都抱五分鐘了,好累呀,你怎麼還沒有吃完呢?你每月就給2000塊錢,以為我是保姆啊?!

    第五,隨便跨越關係邊界。

    記得特別清楚的一次,我帶孩子在房間哺乳。孩子奶奶不打招呼直接闖了進來, 她看我在跟孩子哺乳,不但沒有迴避,反而走過來,一邊逗弄孩子,一邊用手拉我的乳房,直至把乳頭從孩子嘴裡拉出來,孩子哇哇大哭,她哈哈大笑。

  • 17 # 豆媽親子營

    第一,從小餵飯!擔心孩子吃不夠吃不飽,從小就端著碗給孩子喂,既剝奪了孩子自主進食的能力,又造成了孩子依賴的習慣。

    第二,講反話。用大人的思維與說話方式跟孩子說話,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又給孩子造成一定的無所適從。

  • 18 # 晨光微曉

    育兒理念在不斷髮展,生活習慣也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變化。所以一代人和一代人的育兒習慣和理念都有很大的差異,這都屬於很正常的。

    但是要分清楚,時代在往前發展的,兒子都是在二代的基礎上進行發展的,隔代習慣和理念相差較遠一些,為了孩子的話,也應該已父母一方為主。在育兒的過程中,假如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和父母這一代發生分歧的時候,老人一定堅持自己說了算,根本不考慮父母的感受,就會讓我最受不了。

  • 19 # 宸寶的雜貨鋪

    我孩子之前是爺爺奶奶從老家來幫忙帶,隨著一起生活久了,兩代人在育兒理念上矛盾也越來越多:

    摔跤了怪地板

    孩子小的時候,走路摔跤了,奶奶立馬拍一下地板“都怪地板不好,害寶寶摔跤了。”幾次之後孩子再摔跤時,自己也會伸手去拍地板。後面和奶奶也溝透過,說不要這樣講,孩子走路摔跤很正常,習慣性怪地板怪桌椅容易造成的後果就是:明明是自己失敗了,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下意識就去找理由埋怨不想幹的事物和人。

    故意看孩子出醜,取笑孩子

    孩子在吃東西,爺爺奶奶喜歡湊過來說“吃什麼好吃的,也給我吃一點嘛”。有時候孩子會毫不猶豫的給爺爺奶奶,有時候自己真的很捨不得的時候也會很猶豫,但最後還是會分享出來。爺爺奶奶又說“傻仔,爺爺奶奶是逗你的,自己吃吧。”然後就能很明顯的看見孩子受傷的小表情,和孩子爺爺奶奶說孩子願意分享是孩子的心意,他們直接吃就好了。不然總這樣逗孩子,孩子也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分享。

    喜歡嚇唬孩子

    孩子有段時間睡覺的時候,總是用被子矇住頭,整個人縮在被子裡,說狼來了。問他是怎麼回事,說中午不睡午覺的時候,奶奶總是說狼來了,要吃不睡覺的孩子。記得自己小時候也總是被這些無中生有的怪獸嚇得不敢睡覺,老覺得有鬼怪躲在床下。

  • 20 # 水果君愛音樂

    老人帶孩子的時候特別容易按老的方式早早的給孩子把尿,還有老人認為孩子應該儘早斷奶,斷奶粉,好讓孩子多吃點飯。還有老人覺得孩子要多玩,不要讓孩子老睡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身邊有什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例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