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學達人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公元前195年,劉邦討伐叛軍英布,身負箭傷,不久去世。16歲的兒子劉盈即位,太后呂雉專權,西漢國力日漸衰弱。
當時,北方遊牧民族匈奴卻國力日盛。單于冒頓勵精圖治,先後征服了樓蘭、烏孫等數十個部落,建立了強大的帝國,擁有數十萬驍勇之師,不斷騷擾西漢邊境,嚴重威脅西漢政權。
西漢不勝其擾,譴婁敬出使匈奴,和匈奴簽訂了和親盟約。
由此,西漢一直選派公主嫁入匈奴,順便帶去豐厚的嫁資,以此安撫匈奴。
(呂雉畫像)
公元前192年,呂雉和劉盈按照盟約,找了一個宗室女封為公主,備齊隨嫁物品,前往匈奴。
不久後,冒頓譴使者攜帶國書來到漢廷,呂雉命隨侍太監陳述國書內容。可太監唸到一半,卻不再繼續。
呂雉心中疑惑,接過書信一看,臉色頓變,下令:“將匈奴來使立斬!”眾人皆驚懼,一邊勸阻太后,一邊傳看國書內容。
冒頓在來信中寫到:“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娛,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原來這是一封求婚書。冒頓認為,他的閼氏剛剛去世,呂雉的丈夫也去世不久,倆人都寡居,不如互補有無,結成一家。
這還了得,也欺人太甚了!高祖剛去世,你就來欺負我們孤兒寡母。公然調戲堂堂大漢太后,還美其名曰“慕陛下天顏,願常侍身側。”
(冒頓劇照)
呂雉認為這是奇恥大辱,隨即召群臣商議。
眾大臣群情激憤,皆認為冒頓冒天下之大不韙,膽敢觸犯天威,欺漢廷無人,紛紛表示該馬上揮師匈奴,一雪大恥。
急性子將軍樊噲當即立下軍令狀:“予我十萬大軍,我定當提冒頓人頭於殿前。”眾臣皆摩拳擦掌,紛紛附和樊噲。
唯有一人,雖面露慍色,但始終未發一語。此人便是中郎將季布。
季布早年追隨項羽,為項羽“五虎大將”之一,善謀略。後劉邦在楚漢之爭中奪得天下,季布歸順劉邦,官拜郎中。
“樊噲可斬也!”季布的一聲暴喝,讓朝堂瞬間安靜下來。
樊噲雙目圓睜,怒視季布。呂雉滿臉疑惑地盯著他,數十位大臣也齊刷刷地將目光轉向了季布。
“夫以高帝兵三十餘萬,困於平城,噲時亦在其中。今噲奈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諛!”季布繼續說到,“今瘡痍未瘳,噲又面諛,欲搖動天下。”
(季布劇照)
季布此番話的大意是說,當初高祖率大軍討伐匈奴,反被冒頓圍困於平城,斷糧七日,最後靠冒頓的閼氏施以援手,才僥倖脫困。
英明神武的高祖都拿匈奴無法,何況你區區樊噲。現如今大漢國力孱弱,對付匈奴,安撫為上,不能硬來。
季布重提舊事,意欲提醒眾人,不能意氣用事,要面對現實,想出一個萬全之策。
一語驚醒夢中人。呂雉不愧是老謀深算之人,首先冷靜下來,隨即罷朝,宣佈改日再議。
第二天,呂雉著人給冒頓回了一封信:“單于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懼。退而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汙。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
意思是說,太后我今年已是近50的人了,人老珠黃,頭髮牙齒都掉了,你就別惦記了。我把我乘坐的御用馬車送給你,希望它能代替我,經常陪伴你。
老練的呂雉用了一招“太極推手”,既保住了自己的皇家顏面,又輕鬆地化解了這場“冒頓求婚”危機。
-
3 # 柳氏異聞錄
孝惠四年(前192年),剛死去閼氏的冒頓單于遣使者送來一封信給呂后,說:“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翻譯一下,我冒頓現在也落單了,出生在荒山草澤之中,成長在平野放牧牛羊的地方,曾經多次到過你們邊境溜達,就是來中國玩一圈。如今你我都是單身,要不我們兩個酬和一下,一起過得了。
呂后看完,覺得自己被人戲弄了,勃然大怒。然後,她把這封的內容,在朝會上做一個分享,本意是打算以此為由,出擊匈奴。
分享會上,大臣們態度不太一致。當然,支援了出擊匈奴還是比較多的。但也有不同的聲音,季布不同意這一主張,他理由是第一,先帝(劉邦)當年在與匈奴之戰中最終未佔得便宜,大家不要忘記了當年白登之圍嘛。因為匈奴不好打,所以採納劉敬的和親建議。現在,我們大漢經濟生產都在恢復發展期,軍事上也不佔優。打仗勝算不高。打仗要花錢,輸了還的花錢。所以,還是選一個宗室女和親吧。
呂后思量再三,聽從了季布的意見,給冒頓單于回了一封信,大概是就說咱倆一起這事情就算了吧,我年紀大了不合適。我給介紹一個新人吧。然後,大漢這邊就“以宗室女為公主,嫁匈奴單于。”
-
4 # 大秦鐵鷹劍士
呂后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是一個成熟而強悍的政治家。對於冒頓寫的情書,呂后的處理方法是表面軟處理,暗地裡加緊軍備,胡蘿蔔給冒頓送了,大棒也準備了,其結果就是冒頓只能接受胡蘿蔔。呂后是從一個平民成長起來的太后,她深知漢朝內憂外患,國力虛弱,不比得大秦始皇帝時代!當時的漢朝如果進攻匈奴是必敗無疑,但是防守匈奴還是綽綽有餘!因此她並沒有因為冒頓的無禮而憤恨發兵攻擊匈奴,而是採取了和解策略,避免了漢朝開國之初就與匈奴爆發全面戰爭,進而為漢朝反擊匈奴積蓄了力量。
匈奴是北方草原的一個強大部落聯盟,一直都是中原國家的心頭大患,到了冒頓時代則初步形成了一個國家政權。秦始皇時代,大秦名將蒙恬曾率三十萬精銳秦軍北擊匈奴,擊殺匈奴十餘萬人,開拓疆土七百餘里,並修了萬里長城防備匈奴,咸陽至九原更有高速公路相連。秦末戰爭與楚漢戰爭十餘年,中原民生凋敝,精英人物大量戰死,新建立的大漢皇朝明顯還十分虛弱,完全不具備能力擊敗匈奴。呂后作為大漢皇朝的主要建立者,深知國家艱難,更知匈奴兵強馬壯,其氣勢遠超大秦時代的匈奴,因此呂后只能隱忍待時,不能硬碰硬。
冒頓寫的情書節錄如下: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娛,願以所有,易其所無。這些“情書”更像是挑戰書,匈奴蠻邦之主豈能與中原大國之太后相提並論!將軍樊噲看了此信,氣憤不能自己,要求提精兵十萬蕩平匈奴,從武將也踴躍報名參戰!但是呂后深知眾漢將的能力,以樊噲之勇率軍出擊匈奴,只會全軍覆沒,大漢之將無一能跟蒙恬相比者,唯一能比的韓信又被處死了,當此之時和明顯比戰要划算得多。
呂后思深熟慮之後,親自寫了一封回信,其語曰:單于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懼。退日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汙。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在信中呂后自貶為弊邑(村婦),認為自己年老色衰,不能侍奉冒頓;又認為自己無罪,請求冒頓赦免自己去當侍妾;然後送給冒頓豪華車駕二輛,好馬四匹,希望冒頓能喜歡。與時同時,呂后命令代國、燕國、河東郡加緊訓練騎兵,並加強戰備,以防匈奴來攻。冒頓見呂后言辭卑微,又送好馬四匹,同時加緊了戰備,也就沒有再要求娶呂后了,而是謙卑的回了一封信,其言曰:未嘗聞中國禮義,陛下幸而赦之。大意是說自己不知道中國的禮儀,希望呂后原諒他的莽撞。
-
5 # 小龍談歷史
冒頓單于寫情書給呂后赤裸裸的要呂后陪她睡覺,這是公然的調戲和侮辱。
呂后跟劉邦算的上是患難夫妻,他們經歷了很多的戰亂。可是劉邦卻慢慢的嫌棄她老了,去寵幸那些更年輕漂亮的女子。所以她把心思都放在如何治理國家上面。對於呂后來說冒頓這次舉動只不過是一種政治手段。她想我一個46歲的老女人,冒頓怎麼會喜歡我呢?如果這封情書是寫給一個情竇初開待字閨中的年輕美女,結果就截然不同了。
冒頓單于身世
冒頓 (公元前234年-公元前174年),攣鞮氏,冒頓於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殺父而自立。他首次統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龐大強盛的匈奴帝國,是匈奴族中雄才大略的軍事家、軍事統帥。情書內容
公元前195年(漢十二年),劉邦駕崩,冒頓寫了封情書給呂后,內容是:
“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娛,願以所有,易其所無”。大概意思就是我沒有老婆,你也沒有老公。如果我做你的老公,你做我的老婆,我們都解決了。
冒頓單于為什麼要寫情書給一個年老色衰的呂后呢?
冒頓單于在信中向呂后介紹了自己的來歷和身份,表明自己對中原漢朝的愛慕,他是一個忠實的漢朝粉絲,說他自己也失去了老婆也很孤獨,他們兩都是孤獨寂寞的人。我覺得是冒頓娶不到呂后唯一的女兒魯元公主而故意來調戲的,他不想想呂后自己都不願意把女兒嫁給他,更何況她自己呢。
呂后收到信是怎麼處理的呢?
呂后收到信後是非常生氣的,她要發兵向北討伐匈奴,樊噲願意帶兵去討伐,季布卻說使不得,當年高祖親自率軍32萬,被匈奴困在白登。於是呂后給冒頓回了封信。
《漢書》記載呂后致匈奴王冒頓信: “單于不忘弊邑, 賜之以書, 弊邑恐懼。弊邑無罪, 宜在見赦。意思就是單于沒有忘記敝國, 賞賜我們書信, 我們害怕。敝國沒有做錯什麼, 請單于寬恕。
-
6 # 菜九段的酒
古風探求
很小的時候,就聽說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老話。幾十年來,對於什麼是古風,始終沒有一點概念。近讀《史記·季布欒佈列傳》,對於古風一道,似找到了一點模糊的感覺。
季布是項羽手下的一員猛將,在楚漢戰爭中有幾次差點將劉邦活捉。劉邦當了皇帝,即下令通緝季布,有舉報者,賞千金;藏匿不報,罪斬三族。季布起先藏在濮陽周氏家。周氏覺得自己家不安全,就告訴季布,應換個地方躲一躲,如果季布不領情,周氏願意以死明志,意在表明出此策不是怕死的緣故。季布知道,在周氏這裡也只是條生路而不是出路,也就答應轉移到曲阜朱家處。朱家去找劉邦朝中的高官夏侯嬰,告訴對方,像朝廷這樣急於抓季布,逼急了,季布北走胡,南走越,會給大漢王朝帶來麻煩。奇的是,作為朝廷高官,夏侯嬰也太不講政治了,他明知季布就在朱家處,沒有給朱家定威脅、窩藏之罪,竟認可朱家所言之理,不僅沒有逼朱家交出人來,而且將朱家的意思通報劉邦了。而劉邦居然也就從善如流,不僅不再追究計較季布的戰爭罪行與戰犯身份,反而賞季布一個官做。
那麼季布是不是值得周氏和朱家冒生命危險去救呢。看來值。劉邦死後,呂太后掌權。匈奴單于寫信給呂太后,說什麼,我死了老婆,你死了老公,老寡婦正好可嫁給老光棍。呂太后大怒,召開殿前會議,準備討伐匈奴,絕大多數人都與呂太后保持一致,大將樊噲更是揚言,只要有十萬人馬,就可以橫掃匈奴。只有季布一個人持異議,他說:“樊噲說這話,就該殺頭。想當初高皇帝(也就是劉邦)帶了四十萬人馬攻打匈奴,樊噲也參與其事,結果被圍在平城七天七夜,死傷無算。現在說什麼只要十萬人,簡直是胡說八道。國家剛剛經過戰亂,不應再起戰端。”季布的這些話,呂太后顯然不願意聽,但因說的都是事實,呂太后不僅接受,而且打消了與匈奴開戰的念頭。季布此舉至少拯救了胡漢幾十萬人的性命。
那麼,所謂古風,實際上就是為了公義,可以將私利拋在一邊且不論付出多大代價的一種風氣。季布是國家需要的人材,周氏、朱家認定這一點,甘願冒滿門抄斬的危險為其奔走;夏侯嬰認可了這一點,甘願冒斷送前程丟烏紗帽的危險為其開說;劉邦接受了這一點,甘願把自己的聖旨送進垃圾堆,讓一個見證自己當年屁滾尿流狼狽相的人進入朝廷。國家不能輕啟戰端,季布認定這一點,不顧自己出身不乾淨、會被人新賬舊賬一塊算的危險,出頭與最高當局與所有朝廷同僚唱反調;呂太后認可這一點,寧願自己被單于平白羞辱一頓。在這一連串的事件中,有一點很重要,即堅持正義的一方往往能有好的收場。這就是令今人羨慕不已的了。
劉邦與呂太后在今人的心目中形象很糟糕,而查一查他們的底案,竟沒有做任何禍國殃民的事。此二人作為封建社會的統治者,而且都具有強烈的報復心,能有如此記錄確實不易。說白了,他們沒有為了維護自己的顏面而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在國家利益面前,個人的面子一錢不值。為什麼漢王朝能延續四百年,並且絕大多數中國人至今被冠之為漢人,原因或者就在於劉邦很具有古風,後世的治國者難以望其項背。遺憾的是,漢人的這種古風,並沒有溉澤日後的漢人。而這半個世紀中國的所有災難,中國目前氾濫的腐敗,又無不與古風的失缺有關。其中的關竅,讀者諸君自能體會。
-
7 # 水一白聊歷史
《史記·匈奴列傳》:高祖崩,孝惠、呂太后時,漢初定,故匈奴以驕。冒頓乃為書遺高後,妄言。高後欲擊之,諸將曰:“以高帝賢武,然尚困於平城。”於是高後乃止,復與匈奴和親。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剛剛駕崩不久,匈奴單于冒頓便發了一封“情書”給呂后,說:“我是如此一個孤獨憤悶的君主,生在沼澤裡,長在草原上,幾次三番的來到我們的邊境之上,只為到你們中原內地遊覽一番。我看陛下您也是一個孤憤之君,又是一個人孤零零的。既然我們兩個都因為孤單而不開心,何不互補一下呢?”
呂后讀罷此信,豈能不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如此的挑釁和侮辱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當即便想傳令下去,殺掉匈奴使者,發兵討伐匈奴。可手下大臣只一句話就讓呂后冷靜下來了,“當年高祖三十二萬大軍討伐匈奴,最終卻未能佔得絲毫便宜”。冷靜下來的呂后,於是乎也給冒頓單于回了一封信:“真高興,單于大大還沒有忘了我們這等小國,還能賞賜給我們書信,真是誠惶誠恐。只可惜啊,我早已不是十八二歲的黃花大閨女,早已年老色衰、容顏不再,連頭髮和牙齒都開始脫落了,走路都幾步一晃,實在不值得單于大大為我這糟老太婆屈尊降貴來玷汙自己。您看,我們國家也沒做錯什麼,你就寬恕我們吧。我可以把我們國家的公主嫁給你,還望單于大大交納。”
冒頓之所以會在劉邦剛剛身死就給呂后寫這麼一封汙辱的信,主要還是想試探一下你這大漢朝孤兒寡母的有幾斤幾兩。
結果,冒頓看完呂后的信,也不禁要重新審視這對兒孤兒寡母了,大漢朝的君主雖死,但是大漢朝的根卻沒斷。於是,冒頓也收斂起了他的鋒芒,收下了大漢朝送來的車馬和公主,答應和親。
不過,漢匈之間的戰爭才剛剛開始,剛剛在冒頓手中統一、發展、壯大的匈奴始終是漢朝最強大的外患,漢匈百年戰爭之後,雖然漢匈兩國都衰弱了,不過明顯對匈奴的影響更大一些。
-
8 # Gurunding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關於冒頓單于在劉邦去世之後,給呂后寫情書的始末:
孝惠四年,匈奴單于冒頓給呂后,嗯,準確來說應該是呂太后寫了一封“情書”:“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呂太后接到這封信之後勃然大怒,但是她為了顧全大局(漢高祖定下以和親通匈奴為邊境換和平的策略),於是召叢集臣來商議這件事情究竟該怎麼處理。
朝堂上群臣分為兩派,一派主張攻打匈奴為如此羞辱之言報仇,代表是呂后的妹夫樊噲:“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
另一派是主張維繫現在狀態,不易輕易激怒匈奴,以季布為代表:“噲可斬也!前陳豨反於代,漢兵三十二萬,噲為上將軍,時匈奴圍高帝於平城,噲不能解圍。天下歌之曰:‘平城之下亦誠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今歌吟之聲未絕,傷痍者甫起,而噲欲搖動天下,妄言以十萬眾橫行,是面謾也。且夷狄璧如禽獸,得其善言不足喜,惡言不足怒也。”
言下之意是驚醒朝臣,難道忘了先皇的經歷嗎?現在和對方開戰,真的不保證能贏啊。
之後,呂太后權衡利弊,以一種不卑不亢的語氣回了一封信給冒頓單于:“年老色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汚。鄙邑無罪,宜在見赦。”並送上車二乘、馬二匹及美女。
該大意是:我已經老態龍鍾了,你一定是誤聽了謠言才覺得我美,現在送上美女給你侍寢,車馬給你做為代駕,我朝並沒有過錯,希望您能諒解一下。”
冒頓也沒料到這位大漢太后竟然有如此魄力,不禁佩服起來,回信到:“未嘗聞中國禮義,陛下幸而赦之。”
因為呂太后的隱忍,冒頓便以不通中原禮儀為藉口,把這段經過輕輕揭過,兩國繼續維持和平狀態。
那麼好,當我們瞭解了情況的始末,我們來分析一下具體的情況:冒頓單于的目的:冒頓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以激怒漢王朝為目的,羞辱和刺探一下漢王朝在換代後對於匈奴的態度是怎樣的。
在那段時期裡,兩國其實誰都奈何不得,匈奴難以入侵中原而漢朝也無法打敗匈奴。更何況漢初正是漢朝需要修生養息之時,反觀匈奴能夠在不掠奪的情況下獲得相對富裕的收入,何樂不為?
當然,整體而言,匈奴之勢還是大於漢朝:假如漢朝表現的懦弱或者衰弱,匈奴不介意掠奪和侵佔漢朝土地;假如漢朝忍受不住羞辱攻擊匈奴,冒頓也就再次有藉口進攻漢朝以獲得更多更大的賠償金。
這是一箭數雕的陽謀之態,要的就是漢朝對於匈奴的態度。
漢朝的反應:在呂太后接到信時,我相信她肯定是極度憤怒的,一個在劉邦背後默默支援、隱忍的女人,能力和魄力大家有目共睹,做為在劉邦去世後能夠執掌大權並能夠讓大臣們拜服的,從中可見呂太后的手段。
呂太后在冷靜下來之後肯定是明白了冒頓的目的到底為何,因此把內容公之於眾臣,一來表示天家無私事,二來希望集思廣益怎樣來處理這件事。
很幸運,大臣中有不少有識之士看出了問題的節點,之後就是如何既能和平解決此事並顯的不卑不吭。
當然,其中也缺不了呂太后的隱忍和捨身,漢時雖然不像明清之時對於名節那麼重視,但是做為一國之母能夠因國家大義而拋棄個人小節,可見呂太后的魄力如何了,評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女性之一,並不為過不是嗎?! -
9 # o嘻嘻o276
不過是羞辱她罷了,羞辱整個大漢王朝不能奈他何。呂后聽了縱氣得捶胸頓足也沒辦法,拿不出一個像樣的將領帶領前去攻打匈奴,只是回覆本人年老氣衰,走路不穩,頭髮牙齒都掉了。而後繼續和親送大量的財物,以一種屈辱稱臣的納貢姿態,換取短暫的苟安。
-
10 # 史海泛舟擺渡人
冒頓單于給呂后寫情書,本質目的是為了探聽漢朝的虛實,呂后在回信的時候非常的謙虛,冒頓單于看到回信後,認為呂后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終其一生都沒有侵犯漢朝。呂后是我國曆史上武則天一樣的人物,在劉邦活著的時候,呂后就展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在處理彭越和韓信的問題上,呂后殺伐果斷,在朝廷內樹立了極高的名望。劉邦去世後,呂后實際上掌握了漢朝的朝政,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女皇”。
呂后控制漢朝朝政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遠在匈奴的冒頓的耳朵裡,冒頓時期的匈奴非常強盛,一直想要趁機吞併漢朝。在劉邦在位時期,冒頓曾經聯合韓王信進攻漢朝,在白登山將漢高祖劉邦包圍。劉邦送給了冒頓很多美女和財物,才換來了短暫的和平。匈奴是一個標準的男權社會,當冒頓聽到漢朝被一個女人控制的時候,內心充滿了嘲笑和不屑,因此他用羞辱的語氣給呂后寫了一封信。
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娛,願以所有,易其所無。這封信的內容翻譯成現代文:我是一個偏遠地區的君主,在大草原上長大,幾次來到漢朝的邊境,想要到漢朝好好地遊玩一番。現在我剛剛失去了妻子,你剛剛沒有了丈夫,我們都是孤獨寂寞的人,不如結成夫妻,大漢朝和匈奴也就是一家人了。看到這封信的時候,呂后氣的眼冒金星,趕緊把將領們都叫來,準備對匈奴開戰。看到冒頓的這封信,漢朝的將領們無不摩拳擦掌,準備和冒頓大幹一番。
呂后的妹夫樊噲更是心直口快,他對著呂后說:給我十萬精兵,我能夠縱橫匈奴。聽到樊噲這麼說,旁邊的大臣為了巴結呂后,都紛紛附和。這時候將領季布站出來說:樊噲這個人應該拉出去斬首,漢高祖在世的時候,帶著三十多萬大軍,都被匈奴打敗了,現在樊噲說十萬精兵縱橫匈奴,這分明是在朝廷上說大話。呂后是一個聰明人,她知道漢朝的國力還沒有恢復,經不起戰爭的折騰,於是呂后讓將領們回去,自己給冒頓寫了一封信。
單于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懼。退而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汙。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呂后的回信說:大王沒有忘掉我們漢朝,專門寫信慰問,讓我們十分的恐懼和擔憂。我現在年老珠黃,頭髮都已經快要掉光了,牙齒也已經脫落,走路也走不穩,實在配不上大王你。我們漢朝一直沒有得罪大王,懇求大王高抬貴手,現在有禮物送給大王,願意大王能夠笑納。當冒頓看到呂后的這封回信的時候,認為呂后是一個能屈能伸的厲害角色,於是冒頓接受和親的請求,終其一生都沒有敢於再去進攻漢朝。
-
11 # 風雪夢不逝
新生的漢朝,無論是軍事力量還是經濟實力,都不足以對抗北方草原上的匈奴。而匈奴此時,恰好迎來了全盛時期,冒頓單于(前234一前174年),匈奴在冒頓時期,帶甲三十萬,佔領河套地區,所控疆域,南起陰山,北抵貝加爾湖,東至遼河,向西則控制西域,達至蔥嶺。冒頓完全有資本藐視一切,強大如劉邦者,也在冒頓這吃盡了苦頭。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6年,韓王信勾結匈奴發動叛亂。劉邦領32萬大軍北擊匈奴,結果中了冒頓的誘敵深入之計,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被匈奴大軍圍困於平城白登山,史稱“白登之圍”。
“白登之圍”若不是陳平用計,賄賂匈奴闕氏,劉邦就真的是千里送人頭了。冒頓肯放過劉邦,最根本的原因恐怕就是瞧不上劉邦,瞧不上漢朝吧。新生的大漢,冒頓根本不放在眼裡,之後,冒頓仗著國力強大,有恃無恐,劉邦去世後,冒頓更是發來國書,對一國之母呂后加以調戲。
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這段話的意思很明確:我和你現在都是單身狗,你是寡婦,我缺佳偶,何不在一起呢。看到這些,旁人都氣憤至極,呂后卻並不是十分生氣,她給冒頓寫了一封回書。
單于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懼。退而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墜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汙.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呂后的意思也很清楚:“我現在已是年老色衰,牙齒掉了,頭髮也越來越少,走路都不穩,單于你一定是聽了什麼風言風語,讓我呂雉去陪你,不是汙了你的名聲嗎,你還是放過我這個老太婆吧,我這有香車寶馬,隨時願意迎接你。
呂后很卑微,因為這時漢朝真的不強。能徵貫戰的大將沒幾個,國家也是十分貧窮,就連戰馬都沒多少,有時候皇帝都還得乘牛車出行,國家亟待休養生息,“無為而治”正是首選,所以,漢初對待匈奴,只能一味的屈膝求和,一國太后,面對敵人赤裸裸的挑釁,也只能忍氣吞聲。
弱國無外交,正是如此。到了武帝時期,漢朝國力強大了,兵精將廣,錢糧滿倉。漢武帝抬起了頭,漢朝也挺直了腰桿。匈奴人送來四字國書“天心取米”,此一時,彼一時,大漢立刻回書“未必敢來”,將一個國家失去的尊嚴徹底找了回來,大快人心。
-
12 # 歷史笑春風
這件事在《史記 季布欒佈列傳》中有所記載。原文如下:
孝惠時,(季布)為中郎將。單于嘗為書嫚呂后,不遜,呂后大怒,召諸將議之。上將軍樊噲曰:“臣原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諸將皆阿呂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十餘萬眾,困於平城,今噲柰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陳勝等起。於今創痍未瘳,噲又面諛,欲搖動天下。”是時殿上皆恐,太后罷朝,遂不復議擊匈奴事。
《史記 匈奴列傳》中也印證了這一記載,原文是:
高祖崩,孝惠、呂太后時,漢初定,故匈奴以驕。冒頓乃為書遺高後,妄言。高後欲擊之,諸將曰:“以高帝賢武,然尚困於平城。”於是高後乃止,復與匈奴和親。
總的來說,劉邦去世後,冒頓單于給呂后寫信求婚,呂后十分憤怒,和當朝大臣商議。樊噲為順應呂后的情緒,提議出兵討伐匈奴。遭到了以季布為代表的大臣們的反對。呂后經過衡量利弊,最後決定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送美女和財物送給匈奴,以維持和平狀態,修生養息。
當時,漢朝初立,百廢待興。漢朝決定採取與民休息,無為而治的政策恢復國力。鑑於秦朝滅亡的教訓,輕徭薄役,不輕易發動戰爭。對匈奴採取和親的政策換取和平。這也使得匈奴極度膨脹。
給呂后寫求婚信,是以試探漢朝的態度,刺探漢朝的虛實為目的。藉著羞辱呂后來看漢朝的反應。當漢朝呂后不為個人情緒所左右,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應對措施的時候,反而鎮住了冒頓單于,讓他不摸底細,使之不敢輕舉妄動。兩國的和平狀態繼續保持了下去。
直至漢武帝時代,憑藉著文景之治的積蓄,漢朝出動強大的軍隊橫掃了匈奴,雪了前恥。
-
13 # 國史春秋
冒頓單于本不是善類,邪乎的很,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不安分,匈奴在他的統治之下達到了鼎盛。冒頓單于雖不失一位頂天立地的英雄,就連高祖劉邦都對其無可奈何。但是,如果瞭解了他的為人,就會理解他內心的兇殘。
冒頓單于是頭曼單于的長子,按理說將來的汗位非他莫屬,但是老單于又娶了愛妾,特別是梅開二度生了幼子。愛屋及烏,老單于就有了立幼子為嗣的打算,但是又擔心將來幼子制衡不了長兄冒頓,乾脆一狠心來個借刀殺子。
當時匈奴與月氏國經常發生戰亂,停戰時期又互派人質,表示嚮往和平的決心,於是頭曼就將冒頓派往月氏國為人質。這樣一來,倒是不免想起了秦始皇的父親異人,因為冒頓與他的經歷非常相似,所以在不同的民族的身上總能找到許多相同點。
頭曼將冒頓送入月氏不久,就發兵月氏,冒頓見勢不妙,搶了一匹馬逃回匈奴。兒子能活著回來,老單于頗感意外,同時又對兒子的英雄氣概刮目相看。匈奴人本身就是一個以戰鬥求生存的民族,冒頓的英勇無畏讓老單于心生欽佩,於是就給了冒頓一萬騎兵。
有了這些人馬,冒頓不停操練,他創制了一種帶風哨的箭,叫做“鳴鏑”,只要將箭射出,就會發出一聲悠長刺耳的鳴響。起初昌頓將箭對準自己的戰馬,只要有不跟著射箭的軍士,一律處死。隨後冒頓,又射向自己心愛的閼氏,而沒有跟著他射箭的軍士,又被處死。最終,有一天,冒頓將箭對準父親的時候,萬箭齊發之後的頭曼就成了一隻刺蝟。殺死頭曼後,冒頓就坐上了單于之位。
冒頓繼位不久,鄰國東胡來索要老單于生前的寶馬,冒頓沒有猶豫;沒過多久,東胡又看上了冒頓的一位閼氏,冒頓也沒有吝嗇;後來,東胡想將匈奴與之間閒置的土地佔為己有,做為甌脫邊界,冒頓果斷揮兵東胡,將其殲滅。之後,冒頓率領大軍又擊敗月氏,吞併樓煩、白羊等西域諸國,建立起一個空前強盛的奴隸制政權。
公元前200年,劉邦為平定韓王信的叛亂,第一次與匈奴交鋒,結果被狡猾的冒頓單于誘至白登山,圍困了七天七夜。從此,冒頓單于就不把漢朝放在眼裡,並時常縱兵劫掠邊境。五年後,劉邦去世後,冒頓單于更加猖狂。一日,冒頓閒來無事,一種邪念油然而生,於是派人給呂后書信一封:
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當呂后讀到這封信的時候,勃然大怒,透過帛書,似乎看到冒頓單于一夜淫邪的笑,讓她作嘔,令她憤愧。冒頓明顯是在羞辱漢朝無人,欺負她們孤兒寡母。呂后是個強勢的女人,起初是咽不下這口氣的,所以打算髮兵匈奴。於是大將樊噲主動請纓,願率十萬兵馬橫掃匈奴。
就在此時,中郎將季布站出說話:當年高祖親率40萬大軍出征匈奴都沒有討到便宜,如今我們更沒有取勝的把握,樊噲口出狂言,實在該殺!呂后聽了如醍醐灌頂,腦子漸漸冷靜下來,權衡利弊之後,選擇了隱忍不發。這也算是呂后的過人之處,大丈夫能屈能伸,做為女人何嘗不可。
接下來,呂后給冒頓回了信,大致意思是說,本人年老色衰,走起路來兩腿搖晃,還需人攙扶,滿嘴沒剩一顆牙齒,連吃飯都費勁,單于的好意不能接受,心中有我實在感動。另贈馬車兩輛,聊表謝意。
冒頓單于收到回信,感覺自己很是冒失,於是又回信表示了歉意。
-
14 # Xiayeqiang
冒頓禪於寫求愛信給呂后,呂后表現出的政治智慧,讓冒頓覺得呂后比劉邦更適合當皇帝。冒頓就放下了攻打漢朝的計劃!
-
15 # 明月清風閣
冒頓(mòdú)單于當時給半老徐娘的呂雉寫情書是漢初的恥辱之一,另一個就是白登之圍高帝劉邦差點被匈奴俘虜,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冒頓單于以及簡單翻譯一下冒頓單于寫給呂雉的“情書”。據《史記》記載,匈奴原是夏朝亡國之君夏桀之子淳維的後代。
天之驕子冒頓單于冒頓單于本來是頭曼單于的太子,但頭曼單于異常喜愛閼(è)氏(漢朝閼氏為漢朝的公主,或指 匈奴皇后)可能是愛屋及烏吧!於是頭曼單于也十分喜愛閼氏所生的小兒子,頭曼單于計劃害死冒頓讓小兒子當太子,於是就把冒頓送到月氏去做人質。冒頓剛到達月氏,頭曼單于就馬上進攻月氏,氣急敗壞的月氏準備殺了為人質的冒頓,冒頓趁機偷了一匹馬,逃回了匈奴,回到匈奴後,冒頓訓練了一支只聽忠誠於自己的部隊,用這隻部隊射殺了頭曼單于,自立為匈奴王。
漢朝之恥漢初,劉邦一統天下後想趁著滅掉西楚霸王項羽的餘威前期征討匈奴,親率大軍浩浩蕩蕩出發,結果大敗,被匈奴圍於白登,幸好陳平獻計劉邦得以逃生。經過此一難後,漢朝統治者深知秦末以來的連年戰亂,導致百姓無心支援繼續作戰,軍隊疲乏。所以漢初統治者採用道家“無為而治”治國,修兵養民,待到時機成熟給予匈奴致命一擊,一雪前恥,但這個前提就是必須要耐得住性子,忍辱負重!這時候的匈奴在冒頓單于的帶領下日益強大,滅東胡,討樓蘭,連續滅掉西域20餘國,佔領河套,一統草原,一時間疆域和國力達到極盛,建立了的強大匈奴帝國,虎視眈眈的覬覦著富庶的漢帝國,不斷侵擾漢地,劉邦只能小心翼翼的給匈奴送去大漢公主來穩定匈奴人。冒頓單于依仗自己強大的實力不斷挑釁漢朝,甚至在劉邦剛剛死後就寫了一封羞辱信,來試探統治漢國朝堂上的孤兒寡母!
高祖崩,孝惠、呂太后時,漢初定,故匈奴以驕。冒頓乃為書遺高後,妄言。高後欲擊之,諸將曰:“以高帝賢武,然尚困於平城。”於是高後乃止,復與匈奴和親。——《史記·匈奴列傳》言歸正傳;在劉邦駕崩不久,冒頓單于給當時的太后呂雉寫了一封信,有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我是一個孤獨寂寞的草原小霸王,你看你老公死了,我也沒有老婆,這樣吧,我不嫌棄你年紀大了,我是匈奴的一國之君,你是漢國的一國至尊,咱來門當戶對的,不如我們取長補短湊合湊合過吧!”呂雉收到這封信惱羞成怒,要發兵征討匈奴,諸大臣趕緊勸說現在不是時機,還是要繼續臥薪嚐膽!當年先皇在白登的恥辱難道忘了嗎?呂雉恢復理智後便回書一封:“單于竟然沒有忘記敝國,還特意賞賜我們書信,我們實在是受寵若驚誠惶誠恐啊,可惜我年老體衰,頭髮牙齒都掉乾淨啦,走路也搖搖晃晃,實在是不值得單于您為我這樣的老嫗委屈自己,想了想敝國並沒有做錯什麼,還請單于高抬貴手,放我們一馬吧!”然後繼續和匈奴聯姻送給冒頓單于車、馬貴重貢品。冒頓單于本來便是試探漢朝掌權者,看到回信後便認為呂雉飛等閒之輩,便回贈了禮品,正式答應了和親,在呂雉掌權年間收斂鋒芒!發脾氣是本能,壓住脾氣是本身。堂堂一國之母受此羞辱還能剋制自己繼續讓漢朝恢復國力,忍常人之不能忍必成大事!呂雉必然不是池中之物!文景之治後,又經過漢武帝勵精圖治,漢朝國力強盛,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一國內思想後便著手對方匈奴,數萬漢朝男戰死沙場,告慰身葬異鄉的和親亡魂,一雪白登之恥,揚大漢國威數萬裡!
-
16 # 一個人的歷史
首先,我要糾正題主的一個錯誤說法,冒頓單于給呂后的信,應該算是匈奴和大漢兩國之間的國書,而不是所謂的情書。《史記·匈奴列傳》中對於這封信的內容,只用了“妄言”兩個字來概括,大概是冒頓單于在信裡用了不堪入目的言辭:
高祖崩,孝惠、呂太后時,漢初定,故匈奴以驕。冒頓乃為書遺高後,妄言。高後欲擊之,諸將曰:“以高帝賢武,然尚困於平城。”於是高後乃止,復與匈奴和親。對於冒頓單于的挑釁,呂后剛毅的性格是不能忍的。因此準備發兵攻打,而大臣們都說:“以漢高祖的賢能,尚不是匈奴的對手,以至於被匈奴圍困,我們現在又怎麼能是對手呢?”呂后於是放棄了攻打匈奴的念頭,依然採取和親的政策。在《史記·季布欒佈列傳》中,對於該事有更詳細的記載,但重點在於突出樊噲的好勇鬥狠和季布的老成持重,以及呂后的審時度勢、隱忍求安的決策,對於冒頓單于信件的具體內容還是沒有提及。
孝惠時,為中郎將。單于嘗為書嫚呂后,不遜,呂后大怒,召諸將議之。上將軍樊噲曰:“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諸將皆阿呂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十餘萬眾,困於平城,今噲奈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陳勝等起。於今創痍未瘳,噲又面諛,欲搖動天下。”是時殿上皆恐,太后罷朝,遂不復議擊匈奴事。應該說樊噲作為呂后的嫡系,他的態度一定是呂后默許的,以呂后的狠辣,沒有得到她的首肯樊噲就跳出來表態,恐怕是不妥當。應該說樊噲的表現,是呂后對手下的群臣及諸將的一種試探,她自己在對匈奴的策略上,還處在搖擺之中,是戰是和還不拿不定主意。樊噲說完了可帶十萬人馬平定匈奴的豪言壯語之後,朝堂之上大家都隨聲附和,一時間群情激昂,呂后也增強了自己討伐匈奴的信心。如果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恐怕大漢就會亡在呂后之手,幸好仗義直言的人沒有坐視不理。季布說出了自己的觀點:第一個觀點,樊噲大言不慚應該問斬,理由很充分,漢高祖劉邦當年率領四十萬大軍仍不是匈奴的對手,樊噲領十萬之眾就可平定匈奴,這不是痴人說夢嗎?第二個觀點,當年秦始皇陳兵於長城以備匈奴虛耗國力,結果導致陳勝吳廣起義,國內一時竟無可用之兵,這是秦亡的重大原因,如今大漢百廢待興,還要對匈奴用兵,這也是取禍之道而非興國之舉。聽了季布的的話,大殿之上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剛才還群情激奮的大臣們,都成了洩氣的皮球,再也不說話了。呂后也宣佈退朝,再不提及對匈奴出兵之事。說到這裡,大家一定對冒頓單于寫給呂后的這封書信的內容越來越感興趣,但遺憾的是在《史記》裡並沒有記載,好在我們在《漢書》中對部分內容一窺端倪:
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從《漢書》記載的內容上來看,這封國書裡充滿了對呂后這個大漢當時實際統治者的侮辱和不敬之詞,充滿了挑釁和試探的意味。面對這種挑釁,一向為人剛毅的呂后居然選擇了隱忍,並給冒頓單于回了一封信,信的原文已經不可考,只有大意如下:
年老色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汚。鄙邑無罪,宜在見赦。表面上看,這封信卑躬屈膝,盡顯呂后的一副奴才像。但是考慮到當時大漢的處境和匈奴的強勢,就可以理解呂后的苦衷和迫不得已。冒頓是匈奴歷史上最出色的君主,他成功的一大秘訣就是隱忍,正是靠著這個本事,他殺死了自己的父親自立為單于,又透過隱忍讓東胡人放鬆了警惕而令東胡滅國。先示弱麻痺對手,是冒頓單于的拿手好戲,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呂雉這樣一個女子竟然也深通此道。信裡的措辭是卑微的,但邊境上的行動卻是很實在的,在給冒頓單于回信的同時,呂后加強了邊境上的兵力和戒備。剛柔並濟、屈己服人,就是呂后對待冒頓單于這封挑釁信的正式迴應。面對這樣的呂后,冒頓單于收起了自己的輕視之心,從公元前195年冒頓寫信給呂后,到公元前174年冒頓單于去世的21年間,大漢和匈奴之間並未爆發大規模的衝突,這個結果和發生在公元前195年的這次政治事件有著莫大的關係。做人難,做女人更難,做一個女性政治家更是難乎其難。在我們對於呂后的狠辣口誅筆伐的時候,也應該客觀的認識到呂后為國家所做出的隱忍和貢獻。
-
17 # 老王春秋觀史
冒頓給呂后寫信是確有其事,漢惠帝四年,匈奴單于給呂后寫了一封“情書”向呂后“求婚”,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冒頓寫的是情書,可在古代看來,這就是對呂后的侮辱,是對漢朝的蔑視和試探。
冒頓為什麼會給呂后寫“情書”
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上記載的冒頓給呂后寫“情書”一事的記載“
《史記 季布欒佈列傳》:孝惠時,為中郎將。單于嘗為書嫚呂后,不遜,呂后大怒,召諸將議之。
《史記 匈奴列傳》:高祖崩,孝惠、呂太后時,漢初定,故匈奴以驕。冒頓乃為書遺高後,妄言。
《漢書匈奴傳》:考惠、高後時,冒頓浸驕,乃為書,使使遺高後曰:“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高後大怒,召丞相平及樊噲、季布等,議斬其使者,發兵而擊之。
冒頓書信的意思就是我是一個喪妻的君王,你是掌握漢朝大權的喪夫之人,咱倆雖說都是掌權的,但卻鬱鬱寡歡,不如咱倆結合一起作伴吧。
《史記》和《漢書》都對冒頓給呂后寫”情書“這件事進行了記載,可見這在當時也是一件大事,事關西漢和匈奴的關係和西漢的對外政策,因此才在史書上記載了這件事。冒頓肯定不可能無聊到無緣無故的給西漢皇太后呂雉寫這麼一封信,肯定有其用意,冒頓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麼呢?
其一,羞辱西漢王朝
通過歷史記載可以知道,在西漢初期匈奴是很強大的。冒頓是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了北方草原,建立了當時強盛一時的匈奴帝國的匈奴單于,擁有控弦之士三十多萬。冒頓吞併了東胡,驅逐走了月氏,收回了秦朝時蒙恬佔領的匈奴領地,使匈奴成為了一個東達遼河流域,西至蔥嶺,南到秦長城,北到貝加爾湖的疆域廣闊的匈奴帝國。匈奴在冒頓的帶領下達到了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而這時的中原地區卻剛剛經過秦末戰亂,西漢初建,戰亂之後的西漢百廢待興,不僅要休養生息,還要清除異姓王對西漢中央政權的威脅,所以西漢對於匈奴來說就是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小娃娃,因此匈奴經常侵掠西漢的邊境。
當時的漢高祖劉邦面對這種情況,把韓網信派到了北方防禦匈奴,可是韓王信卻投降了匈奴,反過來協助匈奴進攻西漢。匈奴越過了句注山,攻打太原,一直到晉陽城下。面對這種情況,漢高祖劉邦御駕親征迎擊匈奴,不料卻中了冒頓的計,被冒頓的四十萬騎兵包圍在了白登山。後來還是陳平賄賂了閼氏,冒頓又對沒有按時到達的韓王信的部隊起了疑心,放鬆了包圍圈,劉邦才逃得了性命。回來後,劉邦聽從了劉敬的建議,採取了和匈奴和親的策略。
由於中原戰亂和叛逃到匈奴漢人也不少,尤其是韓王信投降了匈奴後,冒頓對於西漢的實力是一清二楚。在冒頓單于看來,西漢這個初建的政權在自己的攻擊下是不堪一擊的,再加上冒頓統一匈奴,建立了不世功業,更是狂傲,根本不把西漢看在眼裡,後來劉邦派人和匈奴和親,更是讓冒頓對於西漢低看一等,認為西漢軟弱可欺。只是由於劉邦的和親,冒頓才暫時緩和了西漢的關係。
等到劉邦去世後,韓惠帝繼位,呂后掌權,冒頓了解到西漢的皇帝就是個傀儡,實權掌握在一個女人手裡,更加鄙視西漢了。冒頓手下有漢人,不可能不知道中原王朝的禮儀,雖說當時西漢的禮教大防還沒有以後獨尊儒術後嚴重,但一國的皇太后也不可能隨便什麼人都嫁的。因此寫信給呂后,明著是求婚,其實是借這件事羞辱西漢。
其二激怒西漢,挑起戰爭
作為當時的西漢,建國還沒有多長時間,又加上平定異姓王的戰爭,可以說西漢當時是很虛弱的,要不然劉邦也不會聽從劉敬的建議和匈奴和親。看看經過文景之之後,強大起來的西漢在漢武帝執政時期對匈奴的態度就知道,和親就是在西漢沒強大起來之前穩住匈奴以贏得發展的無奈之策。
反觀冒頓領導下的匈奴和西漢恰恰相反,統一的匈奴兵強馬壯,而且匈奴是遊牧民族,冒頓的四十多萬兵力都是騎兵。我們都知道,中原王朝和北方的遊牧民族作戰中往往吃虧就吃虧在騎兵上。當時的西漢騎兵很少,有時候皇帝都要坐牛車,可見西漢多缺馬。冒頓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想透過給呂后的信,達到激怒西漢,挑起戰爭的目的。
這在他寫給呂后的信中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數至邊境,願遊中國。冒頓這話說的很明白了,數至邊境就是到邊境侵掠,和親之前冒頓不是經常幹嘛?願遊中國說的可不是到中原遊歷,那就是打過來,這也表明了冒頓進攻中原的野心。如果是一個頭腦不清醒的人,看到冒頓赤裸裸的表現出進攻中原的野心,面對這樣的威脅和對皇太后的羞辱,肯定會盡起大軍,前往和冒頓決一死戰。而這也正是冒頓的意思,想透過給呂后的信來激怒整個西漢王朝,挑起戰爭,以便利用強大的攻勢打垮西漢,即使不能打垮,也要使西漢在虛弱的基礎上更加虛弱,減小對匈奴的威脅。
漢朝的反應:面對現實,不卑不亢,顧全大局,忍辱負重
面對冒頓這樣的一封信,憤怒是肯定的,作為一國的皇太后,面對冒頓的羞辱,肯定是憤怒滔天。作為跟隨劉邦一同打天下,一起經歷了那麼多風風雨雨的呂后來說,能夠掌握朝政,在劉邦死後控制政局,政治智慧是毋庸置疑的,對於冒頓來信的含義自然清楚。因此,在憤怒之後,呂后把這件事交給了大臣們討論。
高後大怒,召丞相平及樊噲、季布等,議斬其使者,發兵而擊之。可是呂后把這件事交給大臣討論,並且表現出憤怒的樣子來,是為了和冒頓決戰嗎?肯定不是。作為一個政治手腕玩的極為順溜的呂后來說,憤怒和準備發兵是做給大臣們看的,如果呂后不表現出憤怒和發兵的樣子,對這件事默不作聲,才是政治上的失敗,那樣其對朝政的掌控力會瞬間下降甚至失控,這裡面的道理想來大家都知道。
樊噲曰:“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這顯然不是呂后想要的答案,然而武將都沒有明白呂后的意思,都同意發兵。呂后接著問季布,幸虧季布還算個明白人,立即表示了自己的反對。
問季布,布曰:“噲可斬也!前陳豨反於代,漢兵三十二萬,噲為上將軍,時匈奴圍高帝於平城,噲不能解圍。天下歌之曰:‘平城之下亦誠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今歌吟之聲未絕,傷痍者甫起,而噲欲搖動天下,妄言以十萬眾橫行,是面謾也。且夷狄璧如禽獸,得其善言不足喜,惡言不足怒也。”季布為什麼以白登之圍的例子來作為證明反對出兵呢?就是因為當時的西漢雖說與匈奴和親後,邊境暫時獲得了安寧,但還沒過去幾年,西漢勢力還是太弱小,西漢還不是匈奴的對手,如果執意要和匈奴開戰,白登之圍就是前車之鑑。西漢當前首要的任務就是休養生息,積聚實力,與匈奴開戰是很不明智的。相信呂后也是明白其中的道理的,因此才會在樊噲和眾將同意的情況下,再去問季布。
單于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懼。退而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汙。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呂后回信的意思就是說你冒頓沒有忘記我們漢朝這個小地方的人,我很惶恐擔憂,況且我都已經年老色衰了,連頭髮和牙齒都快掉光了,走路都走不穩,不知道單于是從哪聽說我美貌的,你這不是玷汙了自己的名聲嗎?你放過我吧,我這有香車寶馬,隨時歡迎你來。
呂后在信的前面部分可以說說的是低聲下氣,為了國家,不惜玷汙自己,以求得冒頓的理解,後面最後一句話說的就有點強硬的味道在裡面,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這句話表面的意思是我這準備好了車駕,歡迎你來,潛在的意思就是告訴冒頓,我們已經準備好了,你如果攻打過來,我們是會奉陪到底的。
冒頓受到呂后的信看完後,也明白了呂后的意思:我漢朝現在是弱小,沒有匈奴強大,但一國的皇太后也是不會嫁給你的,你如果要打過來,我們做好了準備,隨時奉陪。冒頓一看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知道呂后是一個能屈能伸,能認清形式,不懼威脅的厲害人物,於是就派使者回信說:“對不起了,我不知道漢朝的禮儀,幸虧陛下(呂后)原諒了我。”其實這完全是冒頓的藉口,但不管怎樣,一場求婚鬧劇消失於無形之中,西漢和匈奴繼續和親政策,直到冒頓去世,再也沒有和西漢發生過戰爭。
-
18 # 有道說歷史
漢朝和匈奴往來的書信不是情書是國書,再說他們兩個又沒感情。
冒頓單于就是困劉邦於白登山的那個單于,這個人很是有勇有謀,並且他的王位也是弒父殺弟之後才得來的。
冒頓為什麼會寫這樣一封國書給呂后,而且還是在劉邦去世之後。
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羞辱,而且還是毫無顧忌的羞辱。因為那時漢朝劉邦新死,也沒有多少能打仗的將軍。而匈奴有身體健壯的王,並且匈奴人能征善戰,這方面漢朝肯定弱勢。那時呂后主政,冒頓單于犯了是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就是小看呂后。覺得女人翻不出什麼花樣來,所以去信羞辱於呂后。呂后看到這封書信自然非常氣憤,但是再氣憤也不能拿冒頓怎麼樣,只能低聲下氣。回信也寫的比較自辱,一般女子也寫不出這樣的信來。冒頓看完信之後,頓覺呂后不是他可以欺辱的人,於是就不敢再造次了。老老實實的答應和親,直到呂后死後才敢在邊界擾民搶糧食。
呂后回冒頓單于的信
“單于沒有忘記敝國,還賞賜我們書信,我們誠惶誠恐,我年老氣衰,頭髮牙齒都已脫落,走路也不穩,不值得單于為我屈尊玷汙自己,敝國沒有做錯什麼,還請單于寬恕。” -
19 # 歷史小學生老藍
冒頓單于是匈奴歷史上最偉大的君王。公元前209年,他殺父自立,隨後東征西戰,滅東胡,擊退月氏,西域、北方諸國盡在其掌控之下。
冒頓單于首次統一整個北方草原,建立起強大的匈奴帝國,擁有廣袤無垠的土地,和三十餘萬驍勇善戰的將士,可以說,冒頓單于在位期間是匈奴帝國最為強大的時代。
漢高祖劉邦惱怒韓王信投降匈奴,因此劉邦率大軍攻打匈奴。結果,由於輕敵冒進,中了匈奴埋伏,於是有了著名的“白登之圍”,還是在陳平的計謀之下,方才讓劉邦逃過一劫。
劉邦回去之後,就開始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他覺得當前的匈奴並不能以武力將他們消滅。儘管如此,匈奴仍然不斷對漢地進行侵擾。
劉邦去世後,呂后掌管朝政大權,冒頓單于見呂后是個女人,於是就寫信,想試探一下漢王朝的虛實。
原話是:“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原遊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娛,原以所有,易其所無。”這對於一個女人而言,就是赤裸裸的侮辱,何況是呂后?於是,呂后當場就表示要出兵攻打匈奴,好在被季布及諸將勸阻了下來。
史記載:諸將曰:“以高帝賢武,然尚困於平城。”於是高後乃止,復與匈奴和親。呂后冷靜下來,給冒頓單于回了書信:
“單于不忘弊邑,賜之以書,弊邑恐懼。退而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汙。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冒頓單于接到回信後,覺得呂后非常人,因此繼續與漢朝和親。
其實,如果當初呂后發兵攻打匈奴,那就正中冒頓單于下懷,在草原上,漢王朝的步兵哪裡是騎兵的對手?
而漢軍的優勢則在於據城而守,當時漢王朝雖然相對虛弱,但匈奴真要開戰,也討不了便宜。
-
20 # 龍武驍衛
冒頓,是一個被父親放棄的王子。
他原本是頭曼單于的長子,也是太子,按匈奴單于繼承法來看,雖然不像我們中原一樣嫡庶有別,但長子繼承製度仍是匈奴單于位更替的基本法則,其優先於次子繼承、兄終弟及、叔繼侄位,和侄繼叔位。原本他可以吃著火鍋唱著歌,沒事騎騎馬兜兜風,靜等那一天到來即可。但是變故發生了,他的父親頭曼單于另有所愛。
史載頭曼單于“另有愛閼氏,生少子,欲廢冒頓而立少子”並煞費苦心,千分百計除掉冒頓,為了達到借刀殺人的目的,頭曼單于將冒頓送到月氏。在確認冒頓已到後派兵猛攻月氏,企圖激怒月氏,讓月氏憤而殺冒頓,然而冒頓十分機靈,眼見情況不對,趁兩軍交戰之際奪月氏良馬連夜逃亡匈奴。頭曼單于看到長子迴歸,大為震驚,但長子的勇猛果敢以及精湛的騎射讓頭曼單于對他刮目相看。於是令冒頓統領一部萬餘精騎,對冒頓再也沒有動過殺念。但冒頓已經知道真相,為了重奪大位,他決定武力奪權。開始對所部騎兵嚴加訓練,尤其是忠誠度。為了使部下對他言聽計從,他發明了一種響箭,名叫鳴嘀。並規定鳴嘀所射目標,部下的箭必須到。第一次他射了愛馬,第二次他射了愛妻,凡是不從計程車兵皆被處死,自此之後部下唯他馬首是瞻。在一次狩獵中,他和他的部下射殺其父,並殺死其後母和幼弟,成為了大單于。並向東攻滅東胡,向西擊破月氏,向南吞併樓煩、白羊和河南三王部落和土地,佔領河套地區,直接威脅漢朝北疆。公元前200年,韓王信與匈奴勝少敗多,被劉邦一頓臭罵,加上劉邦對異姓王的確很差,韓王信起兵反叛,附庸匈奴,劉邦起32萬大軍平叛。最初幾仗十分順利,不僅攻滅韓王信主力,還擊破了匈奴左右賢王。但是劉邦輕敵冒進被冒頓隔絕了與主力聯絡,被四十萬騎兵包圍在白登山,被迫與匈奴歃血為盟,送女和親。
去書呂后
五年後劉邦在平英布之戰中受了致命傷去世,惠帝繼位,呂后把持朝政,冒頓聽聞後立刻動了歪腦筋,他隨即命人去書一封交給呂后。
孤憤之君,生於沮澤,長於平野牛馬之城。數至邊境,願遊中國。陛下獨立孤憤,兩主不樂,無以為娛,願以所有易其所無匈奴崇尚英雄,女子地位並不高。冒頓更是草原上的雄獅,劉邦尚奈何他不得,更何況呂后一介女子以及一個乳臭未乾的惠帝。之所以去書呂后,是為了政治試探,如果漢朝答應要求自然再好不過。即便不答應,如果漢朝應付不當,就會使已經蠢蠢欲動的冒頓更為輕視,那麼大規模戰爭就不可避免了。
當看到書信後,呂后和眾臣皆憤怒值爆表
回覆列表
匈奴人看到漢朝的老皇帝劉邦死了,新皇帝又是剛剛繼位不久。
他們就想來敲詐一筆,同時,也試探一下,看看這個小皇帝有沒有他老爹那樣的魄力。
為了解除北方匈奴對大漢的威脅,呂后也沿用了劉邦時期所使用的和親政策。
漢惠帝三年,呂后又選了一個漂亮的宮女 。打算讓她以大漢公主的身份,嫁給冒頓單于。
當朝廷把選好的公主和備好的厚禮,送到匈奴時,這一次和親卻發生了意外。
因為這一次冒頓單于把所有漢朝送去的東西給拒絕了。
漢朝的使者趕緊把在匈奴這裡,發生的一切,回報給了呂后。
呂后這邊得到訊息後開始著急了。
真是措不及防,突然之間,竟然發這種事。呂后當真是如同丈二的和尚摸不到著頭腦了。
這時候呂后開始召來大臣們議事,在會上他們開始揣測匈奴的意圖。
這不是明擺著嗎?不想和親,那肯定就是想發動戰爭了。
就在他們還沒商議出結果來時,匈奴的使者就趕來了。
這次匈奴的使者是來給呂后送信的,信是冒頓單于寫給呂后的。
匈奴的使者來到漢的都城後,和呂后等人解釋了一下,這次為什麼拒絕和親。
其實是冒頓單于對送去的新娘子不滿意。
若是選擇的女人得到冒頓單于的認可,和親政策還是可以繼續實施的。
呂后聽到這裡,總算鬆了一口氣。
只要不發動戰爭就好,我大漢什麼樣的女人沒有。就讓冒頓單于儘管的說長相提要求吧,肯定能夠滿足他的。
使者告訴呂后道:“其實冒頓單于的要求也並不高,都寫在這封信裡了,您還是親自看吧。”
使者說完就把信遞到了呂后的手中。
這時候的呂后很緊張,她擔心的是,莫非送給冒頓假公主的這件事被他們給識破了。
萬一冒頓想要一個真公主,她要去哪裡找人呢?
呂后在心裡默默的祈禱,信中千萬不有提及假公主的事情呀。
信被展開後,還好匈奴沒有識破關於公主真假的事情。
但是,信中所寫的內容,比被冒頓於識破假公主的事,更加讓呂后憤怒不已。
令呂后想不到的是,這封信竟然是冒頓寫給呂后的情書。
這那能是呂后受得了的,堂堂大漢帝國的皇太后,竟然被匈奴單于給調戲了。
呂后是氣的直哆嗦,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惡氣呀。
先說說冒頓這封情書是怎麼寫的?呂后看了之後為什麼這麼氣憤呢?
信的開頭先是空兩格,然後緊跟著就是一個“呂小甜甜,見信好。冒號。”
“我匈奴大單于,自小生在沼澤,長在馬背之上。”
“你可知道大漠裡的夜,真的是又長又冷。在這裡的每一個夜晚,我是多麼的孤獨寂寞呀。真的很想找一個人來陪伴我,我又聽說你也是剛死了丈夫,寡居在家中。”
“看來我們兩個同樣都是空虛寂寞之人呀,為了給彼此一份溫暖,尋求一下快樂。還不如我們兩個搭夥過日子呢?”
“你大可考慮考慮,是我搬去你那裡住,還是你來我這裡?只要你有什麼生理方面的需求,我會義不容辭的幫助你的。”
在那個年代,這封信冒頓寫的當真是肉骨到發麻的地步了。
呂后作為一國之母,要是不怒那就是怪事了。
樊噲看到拿著信的呂后,在那裡氣的是直哆嗦。
樊噲把信從呂后手中接了過來。
這他媽的寫的都是什麼呀?性騷擾信竟然都寫到皇太后頭上來了。
看來不收拾你們,你們還真當我大漢王朝怕你了不成。
樊噲向呂后說道:“請准許臣下帶領十萬人馬,讓我去踏平匈奴。”
當時在座的大臣有陳平、審食其、季布......。
大部分文臣,武將為了奉迎呂后,都是贊同樊噲的意見的。
這時候只有季布站了起來,他有話要說。
季布告訴呂后道:“樊噲膽敢說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我看趁早還是把他拉出去斬了吧。
大臣們一聽季布了這些話,臉都開始綠了。每個人都為季布捏了一把汗。
呂后示意季布說下去。
季布絲毫沒有忌憚的道:“難道你們忘記當年的白登之圍了嗎?虧你們在座的諸位還是見證者。”
“那時候漢高祖率領三十二萬大軍尚且不是匈奴人的對手。你一個小小的將軍,竟然大言不慚,領十萬軍就想橫掃匈奴。難道你樊噲真的比漢高祖還要牛嗎?”
季布這一番話說出口後,所有的人都選擇了沉默不語。
這時候的呂后也是不知如何是好了。
呂后確實是受到了侮辱,若是想讓她大人不計小人過,總要找個臺階給她下吧,要不呂后這個老臉以後要往那裡擱呀。
這一點季布當然是早就想到的了。
季布告訴呂后道:“匈奴人常年生活在沙漠等不化之地。根本不懂的什麼是禮義廉恥。”
“他們這些人經常以鳥獸為伍,這些鳥人說的鳥話,您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他讚賞您的時候,您也不要高興。侮辱您的時候,您全當沒看到就是了。我們作為主人的,何必和這些蠻夷人計較呢?”
這些話呂后聽了還是很受益的。對呀,跟那些蠻夷之徒生氣,犯的著嗎?
其實呂后也是深知自己遠遠不是匈奴的對手的。
打肯定是不能打的,那就還是以和親為主吧。
既然剛派去的那個公主單于沒有看上,那就給他回一封信解釋一下吧。
這也算禮尚往來了,最起碼是不失禮節的。
至於如何和匈奴開戰的事情,都交給六十年後的漢武帝來處理吧。
呂后的信是這樣的回的:
“非常感謝單于您還沒有忘記我。可是,如今我已經是人老珠黃了。”
“頭髮該白的都白了,牙齒該掉的也都掉了。就連走路也都是東倒西歪的,你若是娶了我這樣的人,那還不是你們匈奴人的恥辱呀。”
信寫完之後,呂后又讓使者帶上厚禮,一併送到匈奴單于的手裡。
冒頓單于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呂后竟然如此的大度。
他寫的那封信那樣猥瑣、傲慢、無禮。作為大漢國主的呂后,竟然是選擇把這件事給忍了。
這弄得冒頓單于很不好意思。
冒頓又開始給呂后寫了一封道歉信。
“自己長期在荒蠻之地居住,不懂的什麼禮數。上次無意中冒犯了您,我時時也敢到自責。”
“為了表達對您的歉意,我決定以後漢匈兩國再度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