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幸福一家146127131

    哈哈我覺得作為一位身為母親的女性,當你有一位粗心大意總是弄巧成拙的丈夫的時候。首先你應該培養自己建立起一顆無比強大的內心和異常寬大的胸懷,然後你要經常去提醒孩子爸爸叫他記住他所要去做什麼,怎麼做甚至你可以將要做的事寫在小紙條上交給孩子爸爸叮囑孩子爸爸如果忘記了可以看看紙條上的內容然後再去做事,循序漸進的,一點一點的慢慢的來改變丈夫的粗心大意。即使因為孩子爸爸的弄巧成拙但是隻要沒有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的你還是應該將自己的怒氣控制住的,不妨將爸爸所做的錯事當成一個笑話,一笑了之也就平息了怒火心情開朗了不是。家中有此活寶有何常不是一件好事哪,活寶所做之事雖然經常弄巧成拙讓人哭笑不得,但笑口常開易可使人身心愉悅啊!既然已經得比活寶更當好好珍惜,哈哈總之秘訣即是二字“心大”。

  • 2 # 夏末閱讀推廣人

    請給孩子爸爸多一點鼓勵,多一點耐心!

    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觀點,把寶爸當成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面,男人都是一根木頭,你跟他婉轉地表達,他不明白,也懶得猜;你直接跟他說需要什麼,怎麼做,一清二楚,大家都不用那麼累的猜來猜去,這才是正確的溝通方式嘛~!

    其次,在育兒方面,寶爸確實是個小白,只能當他什麼都不會,重新手把手地教,把“給寶寶換褲子”這句話完整地表達:“給寶寶換褲子、換尿褲、順便洗屁屁,再陪他玩一下!”

    第三,我真的不建議寶媽發火,寶爸只要肯做了,就是願意幫寶媽分擔工作,減輕寶媽的壓力,我們在得到寶爸幫忙以後,也別忘了給寶爸一聲感謝!我有時候會偷懶,我會說:“老公,我今天好累,你能幫我洗碗嗎?”他都會讓我休息,自己勞動起來,因為他覺得這不是他的工作,而且幫我工作,只是這一次,有什麼不可以?

    最後,弄巧成拙的寶爸我要怎麼辦呢?讓他當甩手掌櫃嗎?NO!NO!NO!當然是讓他變成專業人士,像我家寶爸從來沒下過廚,但我每次對他煮的菜都大讚!好好吃!慢慢的他已經成為我們家的掌廚了,而且他還每天花心思想著我們每天要吃什麼。

    一句仰望地讚美,換來一個疼老婆孩子的寶爸,何樂而不為呢?

  • 3 # 周旋147543970

    默唸三字經:“我選的”“我選的”“是親爸”“是親爸”“好機會”“好機會”

    當今最紅迷你小鮮肉——安吉的那張嫌棄臉頓時放大到滿屏呀,弄巧成拙不靠譜老爸實力帶出的高情商娃。

    老爸總是那樣讓人放心不下,可是這個時候也正是老爸們鍛鍊自己的好機會。爸爸照顧娃的激素水平(孕激素+雌激素)本身就低,什麼可以幫助老爸照顧娃的水平上升呢? 練習、練習、再練習。 練習的機會再哪裡? 帶娃、帶娃、還是帶娃。

    老媽看到娃被老爸折騰的夠嗆的時候,分分鐘想上去痛扁老爸一頓呀。可是然後呢?啥都沒發生改變,結果老爸覺得自己做不好,就越不想做了;孩子看到了老媽的態度,也會不讓老爸幫忙了,結下樑子的可能性很大。

    老媽這個時候能做的是:

    1、 深呼吸三下:讓自己的心跳放緩,血壓下降。

    2、 心中默唸三字經:“我選的”“是親爸”“好機會”。

    3、 或者裝沒看見,給多一點時間給老爸,去解決。或者問老爸,需要不需要幫忙。

    4、 切忌:責怪老爸,或者馬上自己上場收拾殘局。 如果你想等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後還可以聽家人的話,一定要樹立老爸的權威感。

    相信老爸會學會用自己的方式照顧孩子, 同時相信孩子會用自己的方式適應自己的老爸,這個也是給孩子學去如何應對不同的環境、跟不同的人相處的機會。

  • 4 # 莫雨竹聊職場

    這個問題剛好我前幾天出了篇文章“左爸爸”,“右爸爸”,哪個才是好爸爸。具體說明了如何看待“熊爸爸”。

    很多時候,媽媽們去學習了育兒知識後,總會出現一個誤區。不去看自己那裡需要提高,而用知識的武器去對身材家人挑三揀四。

    我想問問題主,您帶孩子百分之百不會出錯嗎?那為什麼又嚴格要求別人?

    您知道自己在成長的路上慢慢前行,又為什麼不允許他人慢慢成長。

    首先:無論是不是弄巧成拙,爸爸負擔起爸爸的責任了嗎?這個社會上還有很多爸爸不管孩子呢。“假性”單親媽媽,比例逐年上升。

    其次:您看到爸爸對孩子的愛了嗎?即使他沒做好,但是不是愛孩子?他給孩子的狀態是不是他最好的?

    最後:確實理解您的心情,因為我也從那樣的情況走過來。還好,您比我強在,可以用問答求助。建議您繼續學習,可能的話,不僅僅是育兒知識,更該學習個人成長。這樣面對外界的育兒挑戰,自己心態平和的多。

  • 5 # 晴之婉約

    我覺得每個媽媽在育兒過程中,必須弄清楚這件事:孩子的爸爸是我們育兒路上的盟友,不是敵人。雖然他們常常狀況百出,但是父愛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毋庸置疑的。很少有奶爸們一上手就能做得特別好(極其少數確實可以做好),尤其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一大家子人都圍著嬰兒和產婦,很多爸爸連學習的機會都沒有。對於一個育兒小白,他內心也是極力想要做好爸爸的,這個時候妻子的態度非常重要。

    我的孩子是剖腹產,一開始孩子爸爸也是笨手笨腳,後來請教了護士,同一個病房有豐富經驗的媽媽和長輩們,他反而做得比我還好,因為我躺在床上動不了,所以一切都必須要他親自來。你可以想象一個新手爸爸在做這些細緻入微的事情時,他要面對我這樣一個焦慮又有強迫症的產婦,需要多大的勇氣。但是我有天晚上躺在床上,看到他為孩子洗澡,笨拙的樣子真的好man,突然覺得自己有時候的指責真的很莫名其妙啊!哈哈哈!你說吧,回頭想想,你覺得他做得不好,他每次做什麼你都批評,讓他充滿挫敗感,最後父愛如山不就真的變成紋絲不動了嗎?

    我覺得媽媽們要改變自己的態度,和爸爸一起共同成長進步,有事說事,不上升到人品攻擊。生氣吵架於育兒沒有半分好處,想通了這些,你就沒有怒火了。

  • 6 # 鳳凰涅磐_0rq

    找一個舒服的姿勢

    手腳都不能亂動

    閉上眼睛

    不要說話

    腦袋裡什麼也不想

    做一個美夢

    ——這是老公教兒子的睡覺秘訣

    兒子晚上睡覺,總需要我和老公有一個人陪著,有時候明明已經打了好幾個哈欠,還是半天都睡不著。我的辦法就是不管他、不理他,等他慢慢睡著。不過老公陪著就不一樣,有一次沒幾分鐘兒子就睡著了。後來有一次我聽到老公跟兒子說“記住爸爸告訴你的睡覺秘訣”,還有一次兒子和老公說“這是咱倆的秘密,你別告訴媽媽哦!”

    ——可見,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大有可為!

    在教育這個問題上,操心的是媽媽居多,爸爸們都去賺錢了哈哈!但是,爸爸和媽媽是蹺蹺板的兩頭,可以時高時低,但是最終還要保持平衡!媽媽們,千萬別小看爸爸的能量!爸爸們,也不要妄自菲薄和推卸責任哦!

    在家庭教育中,即使爸爸經常弄巧成拙,媽媽們也要想方設法充分地“利用”爸爸的力量。

    1,找個愛你的、責任感強的老公。

    哈哈,這不是“事後諸葛亮”嗎?不過真的是這樣,老公更愛你的話,就更心疼你的付出,更願意自己多做一些,來為你分擔家庭事務,包括孩子的養育。結婚前擦亮眼睛啊!不要只顧著看一些外在的東西,多去體察一下內在。

    2,妻子要多鼓勵老公。

    不好意思地說,以前我也是火爆脾氣一枚,經常指責老公,看不上他乾的活,兩人經常爭吵。老公為此提過幾次意見“為什麼你不鼓勵鼓勵我呢?你說得我都沒有自信了!”後來我一想,也是哈,咱們教學生、教孩子,還要講究心理學呢,在家庭中,為什麼不也用用心理學呢?把老公當學生、當孩子哄!這麼一想,我就注意避免看不上老公幹的活了,只要他幹了,我就說“好”。這一點很容易想得通啊,他幹了,你就少幹一點兒啊,你總說他幹得不好,就你幹得好,那你就自己幹吧,別說累啊!

    我和老公結婚之前,也沒想到他在家庭中還會付出這麼多。兒子剛出生,我還在床上沒出院,他就給兒子換紙尿褲,呵呵,雖然是在我的鼓勵下。當時我記得,只要一問醫生“怎麼給孩子換尿褲?”醫生就說“不會就請個月嫂吧!”我向來是決定自己的孩子自己帶的,有那個閒錢也給兒子留著上學用對吧,犯不著浪費。於是等醫生走了,我就和老公說,自己的孩子自己弄,慢慢就會了,別害怕!就這麼著,老公就開始給兒子換尿褲了,哈哈!業務越來越熟練!

    後來,我休產假在家,每天帶孩子、說說笑笑,兒子一逗就伸胳蹬腿,高興地笑,老公下班回家一看,兒子我逗就笑,他逗不笑,就吃醋。於是,我又開始鼓勵他:“你上班,陪的時間少啊,再說,你才逗他幾次,多逗幾次就好了。”於是,本來生性呆板的老公,為了逗兒子,也開始唱歌跳舞起來。果然,慢慢地,他也能把兒子逗笑了。

    3,適當示弱。

    女人天生適合家庭生活,喜歡掌握一切,裡裡外外操著心。但是千萬別忘了女性的優勢,要學會撒嬌,在家庭生活中,不要大包大攬,安排一些事情給他,會有驚喜哦!

    4,用人所長。

    男女有別,體現在很多方面,所以,母性的溫柔用來照顧孩子的生活,細心體貼。而男人很多時候,比女人更像孩子,所以,陪孩子玩這樣的“粗活”,可以多讓他們做一做。

    我老公喜歡帶著兒子去動物園,我兒子喜歡聽爸爸給他編故事。他們倆有時候還湊到一起說我的“壞話”,比如這個週末剛學的“女人就是羅嗦”,哈哈!

    搭積木這樣的工程活,我也不行,交給老公!

    還有時候,一些科技含量高的遊戲,比如我們家以前那個“投影書”,其中的道理就得老公講,我這個文科生不行。前幾天我撿了幾個人家用剩下的科技材料,回家只能老公教兒子做。

    人都需要認同,發揮所長,老公就會越幹越帶勁兒!

    5,教他方法。

    沒錯,老公也需要教哦!

    我老公平時對兒子比較溺愛,百依百順,兒子也愛欺負他,因為欺負我的話,我會生氣、傷心、不理他,欺負爸爸就不會。有時候,兒子實在把老公欺負得極了,老公就發火,一下就把兒子吼哭了。問題是哭了,兒子也還要繼續欺負他,他就沒招了。於是我就教他,你表達的方式不要太激烈,兒子適應不過來,只能硬碰硬,可是你又心疼孩子,不能真動手,這樣達不到教育的效果啊,經常適得其反。而且,你要求兒子的標準要一致,不能做的事、不能觸的線,不管什麼情況下,都不可以。你不能因為自己的心情好,就容忍兒子的冒犯,自己忍不了,就吼他,這樣兒子是混亂的,也無法接受。最後的結果就是,你被兒子欺負了,兒子還不滿意。在我的“指導”下,老公慢慢進步了:)

    家庭是大家的,一定要群策群力,才能把家庭建設好,把孩子教育好哦!當爸爸們透過努力,漸漸進步,媽媽們的怒火自然就平息了!對嗎?

  • 7 # 我也想up

    懷胎十月,這個肚子的寶寶和媽媽的關係是最緊密的,而爸爸呢,他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小生命,一開始談不上情感,你要給他機會做爸爸,而不是怕他上班辛苦,怕孩子打擾他睡覺把他隔離,要讓他多和孩子接觸,慢慢和孩子建立感情。我們說孩子也是個產品,不過他特別之處是沒有說明書,可他卻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要知道孩子的爸爸之前也是個孩子,那我們就要原諒爸爸的沒準備好給他時間適應,給他機會鍛鍊實習。現在爸爸去哪兒特別火,也說明我們這個社會越來越看到爸爸帶娃的優點,我們應該多鼓勵奶爸們,讓他們更好的參與孩子的成長。

    首先,身為母親,我們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任何父母都無法做到始終心平氣和,因為我們不是凡人。但是,如果我們受到自身情緒的支配,心裡難受就大發脾氣,孩子爸爸做事不合心意時就大聲責備,諷刺挖苦,孩子就會認為,成人就是這樣解決問題的。當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並大吼大叫時,我們就失去了他們的尊重。孩子最開始接觸的就是父母,如果父母每天都大吼大叫,他會認為這就是正常的,以後也會成為他說話的方式

    其次,要清楚的知道最重要的關係是親密關係而不是親子關係,孩子最後還是要從我們生命中獨立出去的,不要因為和孩子的關係影響了夫妻關係,有了孩子之後更要掌握好平衡,夫妻之間要多交流,時不時的找機會過個二人世界,親密互動。“我罵你不是因為我愛你,是因為我情緒管理得不好”指責不是愛,是親子關係,親密關係的殺手。如果父母過得不幸福,孩子怎麼可能幸福?

    最後,要給爸爸多多鼓勵,儘量使用正向的語言。作為愛人我們也需要接納對方的錯誤和失敗,要知道人類本性中最深的原則是渴望被欣賞,要給爸爸糾正的機會和勇氣,讓他在春風畫雨中感受愛的力量,感受家庭的責任。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父母學習,親子溝通聖經如何說作者的老師吉諾特博士曾經就辦過爸爸研討班,現在如何說的講師也特別推薦爸爸們參加學習,我的第一期如何說家長班鐵蛋爸爸報名參加,相信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時刻提醒自己:親密關係是第一位的,孩子需要父母兩個人的愛,需要感受家庭的溫馨。

  • 8 # 清水無爭

    話說我也是一個脾氣火爆的媽媽,在生了寶寶之後,我發現老公帶孩子其實也是一套一套的,很多時候我會鼓勵他帶孩子,包括晚上哄睡。

    第一次對孩子爸爸發脾氣是因為孩子才五個月,他就拿湯喂孩子。我氣急敗壞,我說孩子還太小,消化系統未發育成熟,現在也還不能吃鹽。他也是一愣一愣的,然而他說,那也沒吃多少啊,你用得著那麼急燥嗎?

    是啊,為何一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就如此急躁呢?其實比起很多一帶娃就弄巧成拙的爸爸,他已算好的了,就是有點固執己見。那麼面對弄巧成拙的爸爸,我們如何平息怒火呢?

    1.要多鼓勵。讓孩子爸爸參與到日常的育兒中,參與到整個家庭生活中。做錯了不要緊,以後就知道了。要知道,在孩子三四個月的時候,一向對育兒不以為意的孩子爸爸竟然也會陪孩子看黑卡,會給孩子讀故事。這要源於我們平時的鼓勵和洗腦行動。有了這些鼓勵,爸爸們自是越做越好,還需要發脾氣嗎?關鍵在第一次做不好的時候要控制住情緒。

    2.要示弱。如果你什麼都會,什麼都做得比老公好,那麼你實際上是在把老公推開,而不參與進來就永遠做不好,做不好你會發怒,如此成為一個惡性迴圈。

    3.手把手的教。比如換紙尿褲,比如洗澡,比如穿衣服,比如餵奶泡奶粉。這些我一一試過了,學得都還讓我滿意,關鍵是人家願意學就不錯了呀。在學的過種中,更要平心靜氣,帶動老公的積極性。那麼當孩子爸爸成為合格奶爸之後,再也沒有弄巧成拙,你也不需要發怒,那麼家庭也就更和諧更幸福了。

    大多吐槽爸爸不會帶娃的都是媽媽太能幹啦,讓爸爸沒有參與的機會,所以我們不妨做一做懶媽媽,讓爸爸們大展身手。

  • 9 # 清唱淺笑

    首先,特別慶幸自己在生完寶寶情緒低落的時候,接觸到了情緒管理和非暴力溝通兩門微課,讓我不被負面情緒影響,能夠及時的調整心態,並運用學到的方法給自己降火,不但促進了家庭的和諧,還讓豬隊友逐步進步成為我照顧寶寶的好幫手。

    下面就簡單分享一下我從《新情緒療法》這本書裡學到的一個好方法。通常我們的情緒會產生十大認知扭曲,那麼提問者出現的這種情緒就是最典型也是最傷害人的“應該”句式所引起的,當你把“應該”句式強加於他人時,你會產生憤怒、沮喪甚至仇恨的情緒。

    比如讓孩子爸爸換尿不溼後,因為沒有包仔細導致寶寶睡覺的時候漏尿把衣服和床都弄溼了,以前我肯定會火冒三丈,然後大聲對他喊“你就應該做得認真一點,你看都弄溼了多麻煩...”,結果就是孩子爸爸再也不願意換尿不溼了,因為他有了一個“我做不好”的理由。

    但是現在我會把“應該”改為“如果...”,“如果你這樣做就不容易漏尿了,寶寶就可以睡得更舒服,是不是?”然後再讓孩子爸爸包一個,並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這也是《非暴力溝通》中提到的一點,遇到問題和矛盾時,做到自我傾聽,自我聯結。找到自己和對方聯結的關鍵點--都希望更好的照顧孩子,然後從對方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樣不但避免了爭吵,緩解了自己憤怒的情緒,也讓對方知道了他的不足之處,不久豬隊友就成為了自己照顧孩子的好幫手。

  • 10 # 大玉兔子

    有個《最沒用的10種嬰兒用品》調查,TOP1的桂冠授予了——奶爸。其實奶爸並非一無是處,只是他們比媽媽更晚進入角色。我善意地揣測,他們並不是不想分擔,而是不知道要做什麼,不確定能不能做得好,又怕做不好捱罵……SO,請媽媽們給爸爸機會,允許他犯錯。我始終堅持,寧可寶寶照顧得差一點點,也不能讓爸爸缺席。保持一家三口的緊密連線,家庭和睦,是最重要的。

    當媽媽疲憊又委屈時,那股發自內心的火氣自然難以控制,如何平息怒火,我出幾招:

    1. 最現實的想法——珍愛生命,不要把自己累死。這是一個協作的時代,就算豬一樣的隊友,也請你接受他。為了不把自己累死、氣死、死了白死,不如盤算一下如何改造豬一樣的隊友。

    2. 控制情緒,發飆前深呼吸3次,同時也給爸爸一點反應的時間。不要第一秒出狀況,第二秒就訓斥爸爸。爸爸也有逆反心理的。

    3.提高表達水平。可不可以把反問句變成陳述句,把冰冷的陳述句變成溫暖的鼓勵。比如:

    負分:“你沒看過我換尿布麼,能不能快點兒,看寶寶哭的?”

    1分:“恩,先用溼紙巾擦擦,腰部繫緊點,大腿放鬆一點。”

    5分:“寶寶不哭,你看爸爸已經很快啦,來,爸爸把這裡再給寶寶擦擦。”

    4.信任爸爸,每個人都有自己帶孩子的方法,沒有大錯不要事事求全。寶寶需要的不是另一個“男媽媽”,而是獨一無二的爸爸。

    新手爸爸也是大孩子,需要喚醒他們的責任感,建立自信心,然後培養動手能力,體會到了帶娃的樂趣,他們會做得更好,也會更加體諒媽媽的辛苦。祝媽媽們早日脫離苦海~!

  • 11 # 悅雨育兒

    首先你要承認的一點是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在很多方面都可以體現出來,所以我們不能要求男人和我們女人一樣的照顧孩子,如果他和你一樣事無鉅細,那麼就會出現一個家庭兩個媽媽的情況對不對?我覺得一個家庭想要和諧,一個孩子想要健康成長,剛柔並濟才是最好的,對不對?

    當然了很多媽媽都會抱怨爸爸不會帶孩子啊,怎麼讓他帶,那麼你要問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你給他機會了嗎?第二你天生就會了嗎?那麼答案我想已經在你心中了,正是因為我們信不著這些爸爸,或者說我們在按照自己的做法要求爸爸們,所以覺得他們太不負責任,做的不夠好,就不讓他們帶了,那他們可不是樂不得了的,多好啊,想孩子的時候就逗逗,然後自己玩自己的了。

    其實爸爸們身上還是有很多優點的,這個就需要我們去發現了,比如說孩子爸爸的創造力往往會強於媽媽們,爸爸運動更擅長所以把那些我們不擅長的交給爸爸們吧,多給他們和孩子相處的機會,你會發現其實他們也不賴呢!

  • 12 # 珺主137117546

    看到您的問題我感到詫異,為什麼有一個願意參與到和您一起教育孩子和照顧孩子生活中的愛人會讓您心生怒火而不是心生喜悅和感激呢?

    現如今各大平臺的育兒頻道中談論最多的一個社會現象就是“缺失的爸爸”、“喪偶式婚姻”等這樣的話題。爸爸的缺位不僅影響到了媽媽的精神狀態,更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媽媽是給予孩子愛,得到充足母愛的孩子會有愛心、不冷酷;爸爸是給予孩子力量,得到充足父愛的孩子會勇敢堅強、負責任。任意一邊的缺失都會導致孩子人格的不健全。

    現在再來看看您的愛人:雖然他手腳笨拙,常引起孩子哭鬧,也會引起您的不滿,但他依然願意加入照顧孩子的行列。這是很值得肯定的一件事。男人和女人的身體結構本身就有差異,您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就好比如果他要求您和他一樣強壯是不可理喻的一個道理。建議您適當的放手、適時的示弱,你們的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將會融洽很多。

    最後說說我自己家裡,我愛人有時候也會把孩子照顧的囧況百出,我看見都是哈哈大笑,有時候還把他們的糗態拍下來留作紀念。每當那時我的心裡都是滿滿的幸福和感動。

  • 13 # 秋華146898871

    這個真幫不了你!因為婚前沒有考察好,他是不是特別喜歡孩子?有沒有承諾將來有孩子了他能承擔、付出多少?

    因為自己就深受其害,所以奉勸年輕姑娘找物件的時候一定要全面稽核、全方位考察。考核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認為孺子可教也,方可嫁入洞房!

    現在再好的說教都沒用!試想:你能狠心把孩子扔給他一段時間讓他鍛鍊如何做奶爸嗎?那麼等你回家,你看到的可能是上圖,也可能是更糟糕的結果。

    除非你是搞思想工作的,曾任書記職務,善於做思想工作,每天和藹可親、循循善誘地教導他如何才能成為合格的奶爸!如果固執己見、不思悔改,將造成被開除家庭的嚴重後果。這時,他要還大義凜然、寧死不屈,那你還真就遇上滾刀肉了。

    所以啊,別生氣,一個孩子也是養,兩個娃也是帶,就當帶倆娃了!但是,這個大娃不能慣,可以把他逼成廚子!一個不會帶娃的奶爸一定是個好廚子!我家先生就被我逼成了御膳房專業廚子,嘿嘿!

  • 14 # 十八線mama

    我覺得從你的描述中,爸爸只是帶孩子帶不到你的標準,並沒有推卸帶孩子的責任,反而你的情緒和心態的問題更大,你的問題遠大於怎麼平息怒火。

    首先,作為媽媽你需要了解一個事實,女人進入媽媽的角色,相對於男人進入父親的角色,自帶九個多月的天然優勢,孩子還在你腹中的時候,你能有嗜睡或者愛吃或者容易疲勞等等的過程,你能感受到胎動,你們血脈相連,所以不論是心理準備還是生理準備,爸爸並沒有媽媽進入角色那麼快,是正常的事情。那麼,你能否再給老公九個月的時間呢?也許不用九個月,老公就會很快適應的,想想懷孕的時候,你也曾經懵懵懂懂,你也曾經小心翼翼,老公也曾經如此呵護你照顧你,多給他一點耐心吧。

    其次,男人女人本身看問題的角度並不一樣,它不只是體現在帶孩子方面,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比如看一個故事,男人可能更關注故事的邏輯性,而女人可能更關注故事的細節。所以,你認為的孩子身上弄得亂七八糟,在你眼裡可能是個天大的事,而在他眼裡,根本就不是個事。你再想想,孩子身上弄得亂七八糟,真的是糟糕至極嗎?孩子哭一會兒,真的天塌下來了嗎?孩子哭了鬧了尿床了,甚至孩子磕了碰了摔倒了,真的有什麼關係嗎?衣服髒了洗衣服,孩子摔倒哭了哄一鬨,沒關係的,想想,我們每個人都是這麼成長起來的,媽媽不要太焦慮了吧。

    另外,你說你想鼓勵都沒法鼓勵,其實你是瞭解爸爸帶孩子是需要媽媽鼓勵的,越打擊,爸爸就會越發不愛帶孩子,反而會說自己不會帶,帶了也帶不好等等。我覺得,本身爸爸現在雖然把孩子帶得亂七八糟但還願意帶,就是一個很值得鼓勵的事啊,你可以謝謝老公願意分擔你的辛苦,願意跟孩子互動,願意承擔著你的脾氣等等。

    最後,講一講怎麼平息怒火。其實上面講的主要是看問題的角度,如果你看問題的角度改變了,自然就不會有所謂的怒火了。心理諮詢中合理情緒療法的abc理論是這樣的,人對客觀事件的認知導致了人的情緒和行為,客觀事件是不能改變的,那麼若想改變人的情緒那麼只能改變人對於客觀事件的認知。目前,你對你老公有絕對化的要求,即要求他應該能達到你理想的帶孩子的標準,對你老公過分概括化,即覺得他帶孩子一無是處,你感覺糟糕至極,即沒有比他帶孩子的結果更糟糕的了,所以儘快拋棄你的不合理觀念吧。把“他應該”,替換成“你希望”,運用人際關係的黃金法則,即你希望別人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對別人。你會發現你的怒火都會不知不覺不見蹤影。

    退一步講,如果還有沒有能充分應用合理情緒的情況,已經產生憤怒情緒了,也可以用放鬆療法,將注意力集中頭部,胸部,肩部、手部,腹部、腿部,逐次放鬆。或者直接多做幾次深呼吸,也是可以的。

  • 15 # 李林140103

    換個角度來談談這個問題吧。該如何欣賞那個總是弄巧成拙,笨手笨腳的孩子爸爸

  • 16 # 親職教育Helen

    我想媽媽要在爸爸照顧孩子的時候退出,媽媽和他們劃清邊界,讓爸爸和孩子在一起,讓一切該發生的發生,怒氣則無從升起,更無須平息。

    首先,事情本身是不會直接帶來情緒的,是我們對事情的解釋和歸因帶來了“怒”的感受。

    你對孩子整不好的事情的解釋是不上心,特別糊弄,這麼一解釋,誰都會生氣了(和真相無關)。潛臺詞就蹦出來了:我帶孩子那麼辛苦,我付出那麼多,你才帶那麼一會,你憑什麼不上心???整得亂七八糟,還不是我最後收拾???如此一來,那是越發生氣啊。

    其次,你對事情的期待沒有得到滿足讓你有了怒火。

    把孩子交給他了之後,你期待一個很漂亮的結果。上了心了,不可能做不到的!現在沒做到,那就是一點都不上心!等等,你憑什麼不上心(又來了)???

    你期望他能把孩子整得明明白白,你期望孩子跟著爸爸不會嗷嗷大哭,如果不是這樣,你真的很抓狂,對吧(其實無論上不上心,很多孩子的爸爸都很難把孩子弄明白的)?我非常理解。

    怒氣的點在於事情沒有達到你的期望。怎麼你就不能好好看好孩子呢?你怎麼這麼讓我不省心呢?

    最後,期望背後,也許是內心對外在的控制的模式,如果孩子爸爸和孩子都不在我們的預期或者掌控範圍,我們會覺得很不舒服,我們有一種“歸位”或者整明白的撓心的想法。其實這個外在不受控而發怒的感覺是潛意識裡的恐懼和不安全感造成。

    回到觀點。如果我們放下期待,如果我們放下控制(如何做到,那是另外一個問題),那我們就知道,是該讓他們相處了,他們相處的時候出現的狀況他們自己搞定就好了。我需要做的事情是給自己來杯茶,或者三五

    個閨蜜,吐吐槽,過一個放鬆下午……

  • 17 # 王婧ruc

    最簡單的辦法:默唸此男是我找的,我眼瞎眼瞎三遍,先平復情緒。哈哈,開個玩笑。

    我覺得,首先在心理上肯定這位願意嘗試帶娃的爸爸,起碼比不管不問娃的爸爸們強很多了。

    其次呢,接納現實。男人天然的粗心馬虎,在帶娃的時候大大咧咧。媽媽們一方面沒必要過於緊張,不危及生命的舉動比如吃個垃圾食品了等等,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好了,過度反應也會打擊爸爸們的帶娃積極性。另一方面,爸爸們的粗養在某種程度上對寶寶的成長也是有好處的。

    最後,調低期望。某種意義上說,老公也是大孩子,女人就是養著兩個孩子。如果是娃犯同樣的錯誤,你的怒火還會如此爆裂麼?所以要讓自己降低對爸爸帶娃成績的期待值,本以為他只能拿30分,結果表現能得40分,自然只有欣喜木有怒火了。然後鼓勵表揚一起上,潛移默化去修正,爸爸們的表現自然越來越好咯。

  • 18 # 惠質蘭心147003945

    |老公比我小四歲,又是家裡的獨子,結婚後,從奴隸到將軍順利過渡。青春期的叛逆未泯,比最難教的學生都難。

    趕集買菜,人家一說,直接把集市搬回家裡了。有一次出去買草莓,不知聽了人家說了什麼,買回來10斤。天又熱,放不住。真是哭笑不得。人家很少出去買菜,好在勞動一次,不能打消積極性,哈哈一笑不了了之。難得糊塗才能培養好老公。久而久之,即使後來集市挪遠了,我也不用承受日曬之苦,手提重物之類,什麼不用說,老公買的菜,恰恰是你最想吃的菜,默契感在日復一日的笑聲中建立起來。

    最初老公下廚房,是因為下廚房的老公最性感才走進去的。不是油太多了,就是鹽太多了。帶著圍裙,既然最性感,總不能嫌這嫌那了。不幹永遠不出錯。幹了才會有錯。感動,在感動,再感動,老公的一手好菜練出來了。

  • 19 # 小獸媽媽

    我覺得與其交給他,還不如我自己來。這個爸爸至少努力在做,我覺得很不錯了。我們家爸爸,根本不會管我們家兩個閨女。

    我覺得不必發火,本來就不經常做的事兒,出錯也很正常。

    想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們帶一歲半的老大去三亞玩,吃完早餐我去市場買椰子,他們兩在酒店房間,老大便便了,爸爸給她換紙尿褲,結果把早飯吐了,哈哈。這也是老大用紙尿褲兩年中爸爸給老大換的紙尿褲中的第二塊,一共換過三塊。

    我也很想讓他參與進來,但是他不願意,我還是算了,省得弄得我們關係也很緊張。

  • 20 # baby的童年足跡

    曾經我也為此而焦慮,直到遇見一件事:睡前仍繼續陪孩子看《軲轆軲轆轉》,這書我倆看挺久了,基本大意孩子自己就能複述。晚上孩子不讓我講故事了,他考我金蟲子在哪,每頁都讓我找過去,我也才知道原來書裡藏有這樣的秘密。孩子說是昨晚媽媽值班,爸爸帶著他找的,爸爸陪他找了一晚上的金蟲子。有一頁坦克上只露出眼睛的金蟲子也被他倆給找到了。也就是這件事,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哪怕一個人再努力再周到,總會落掉一點兩點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得有發現美的眼光。

    那天孩子睡後,我跟爸爸談了好久。我也徹底放下了讓爸爸陪我看育兒書的心思,爸爸也承諾只要有時間會慢慢的加入到育兒中來。再者,我們家男孩子,隨著孩子的長大,媽媽也得慢慢退居幕後,得讓爸爸活躍點。距今,爸爸做得還不錯的,雙休日至少有一天會陪兒子。晚上也都是一起陪孩子玩,直到故事時間他才去另外房間繼續他的工作。

    你要說帶兒過程中沒糾紛那是不可能的,但我們約定好再大的意見也不能當孩子面發洩,揹著孩子我們再協商。當然大部分時間還是我看不慣,不過慢慢地我也開導自己:這世界是多元的,孩子以後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不該讓他的世界一成不變。再者,每個人的養育方式不同,但是隻要跟孩子建立了聯結,就不該過多地干涉,大家愛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最最重要的是,哪怕是試錯,也在孩子小的時候試,其教育成果要好得多。這樣想通了後,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一共有幾次工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