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父母年代記憶
-
2 # 觀瀾聽雨潤物無聲
邊防節度使權力過大,成為強大的地方勢力;中央統治集團日益腐朽;土地兼併嚴重;軍隊戰鬥力薄弱;農民負擔嚴重。
首先內亂的種子在很多年前就埋下了。這張公元696年的地圖,可以清晰的看到,大唐有兩個明顯相反的用兵方向:
向西對抗突厥,吐蕃以及西域諸國
向東對抗契丹,靺鞨,奚人等部落
兩個完全相反,相距甚遠的用兵方向,勢必會造成兩個完全不同的軍政資源聚集中心,這是很危險的。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傳統,而唐朝是一個沒有無線電,鐵路,汽車的年代,皇帝控制地方實力派的主要途徑就是就是軍事威懾。
關中,河朔兩個軍事行動方向,其實早已經埋下了內戰的種子。
在盛唐時期,不受朝廷控制的龐大的準軍閥集團雖然正在逐步形成,玄宗時期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讓節度使在邊地徵兵,邊境軍隊高達49萬人。
其次唐朝的中央政府嚴重誤判了安祿山集團和關中集團的實力。在賬面上,唐朝政府擁有壓倒性優勢,安祿山掌握了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的兵力,擁有兵力約15-20w。
而唐朝中央軍就擁有十餘萬兵力,同時可調動的個藩鎮兵力高達三十萬人。僅看人數唐玄宗對安祿山顯然有壓倒性優勢,事實上當時的唐朝中央政府無論如何也想不出安祿山有膽量反叛。
當然,唐中央政府的優勢僅僅存在於紙面上,首先安祿山擁兵邊陲,其手下驍勇善戰;而唐朝中央軍隊久疏戰陣,戰鬥力遠遠不及安祿山的精銳之師,百戰之將。其次從開元晚期開始,唐朝政治日益腐敗。等到天寶年間,政治癒加腐敗,唐玄宗更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揮金如土。
又將國政先後交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李林甫是口蜜腹劍的宰相,任內憑著玄宗的信任專權用事達十九年,杜絕言路,排斥忠良。楊國忠因楊貴妃得到寵幸而繼李林甫出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財,以致群小當道,國事日非,朝政腐敗,讓安祿山有機可乘。
安史之亂初期,唐朝準備不足,當時海內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幾代人沒有見過戰爭了,聽說范陽兵起,遠近都震驚。河北都是安祿山統轄範圍內的,叛軍所經過的州縣,都望風瓦解,叛軍很快就控制了河北。 而唐玄宗仍然認為是厭惡安祿山的人編造的假話,沒有相信。
安史之亂還有其他原因:
比如民族問題:
自南北朝以來,大量契丹人、奚人遷入河北北部,唐太宗打敗突厥人以後,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
他們的習尚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胡人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親信。史稱安祿山於天寶十三載(754年)亂前,一次提升奚族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將軍和中郎將。在他的收買下,大量少數民族投入叛軍帳下。
經濟問題: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 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 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
不僅僅普通百姓受到影響,唐朝的府兵制也受到嚴重衝擊,兵戶破產逃亡嚴重,至天寶八年(公元749年)衝折府以無兵可交,府兵制終於廢止。此後,折衝府只有兵額和官員,既沒有兵,也沒有馱馬、武器等各項軍資。
其實在安史之亂後,唐朝形勢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糟糕:關中集團畢竟是戰爭的勝利者,又有全國的供給,實力還是要強過河朔軍閥的;而河朔軍閥內部矛盾重重,比較有大的軍閥就有范陽節度使、成德節度使、魏博節度使等等。
中央的神策軍對單一軍閥有碾壓性的優勢,只要不動河朔諸鎮的整體利益,或換或殺一兩個軍閥頭目不在話下,完全無法指揮的軍閥只有河朔三鎮,但也能保持名義上的統治。
“拓展資料”
安史之亂後的唐朝,依然取得了不少對外勝利:
779年,唐朝擊敗吐蕃、南詔聯軍。唐德宗時,劍南節度使韋皋招降南詔,與之結盟,共同打擊吐蕃。
843年,唐軍在殺胡山擊破回鶻,收降回鶻騎兵兩萬。
847年,唐軍擊敗吐蕃軍閥論恐熱,之後收復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關。後逐步收復西北地區被吐蕃侵佔的土地。
真正摧毀唐朝的還是“黃巢之亂”,此次起義後,關中地區軍事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對抗單一的河朔軍閥都困難重重。甚至關中內部,天子腳下都有軍閥產生,這時唐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
3 # 江湖秋意濃
安史之亂,唐朝一場自天寶十四年開始一直到唐代宗寶應元年結束的一場內戰,據悉,安史之亂前後有七年之久,安史之亂是我國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盛唐轉衰的開始,而唐朝的盛世是經由“貞觀之治”、“永徽之治”、武則天的“治宏貞觀,以及”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後,才形式的盛世,可是,一場內戰卻讓原本是盛唐的唐朝變為藩鎮割據為患,皇權旁落,當真是應了那句話培養一個人才不易,但是要毀壞卻只要一招。
想知道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嗎?是什麼造成了安史之亂的發生呢?一起來看安史之亂爆發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吧。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安史之亂的主要原因之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王公百官及豪富之家,比置莊田,恣行兼併,莫懼章程”,以至“黎甿失業,戶口雕零,忍棄枌榆,轉徙他土”。
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
楊氏兄弟姐妹五家,“甲第洞開,僭擬官掖。車馬僕御,照耀京邑,遞相誇尚。每構一堂,費千萬計”。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廣大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安史之亂的主要原因之統治者內部的矛盾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佞人物李林甫,出入宰相達十九年之久。
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已,培植黨羽,“公卿不由其門而進,必被罪徙;附離者,雖小人且為引重”。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
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
此外,西北派軍閥哥舒翰與東北派軍閥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奚人,唐太宗打敗突厥以後,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
他們的習尚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親信。史稱安祿山於天寶十三載(754年)亂前,一次提升奚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將軍和中郎將。在他的收買下,當地少數民族竟把安祿山和史思明視為“二聖”。
安史之亂的主要原因之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矛盾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
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佔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
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地方軍閥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
4 # 小空話歷史
1.統治階級的腐朽
唐玄宗時期雖然社會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進入了開元盛世,但是土地兼併嚴重。而且後期唐玄宗迷戀楊玉環,寵信楊國忠,楊家一時間權傾天下。當時光楊玉環一年的開銷就達到了幾百萬,這也使得老百姓們過上了水深火熱的生活。
2.統治階層內部矛盾
唐玄宗後期,宰相李林甫執政長達十幾年,在此期間排除異己,培養自己的勢力,造成朝堂混亂不堪。後來的楊國忠更是可恨,直接公然受賄,買官賣官,加深了統治階層內部矛盾的激化。最主要的是楊國忠和安祿山之間的明爭暗鬥也成為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
3.民族之間的矛盾
當時的河北一帶有許多少數民族居住,唐太宗當時大敗突厥之後,突厥人也遷徙了一部分來河北境內。由於少數民族和漢人的風俗習慣不同,也時常爆發衝突,安祿山就是利用這點收買了當時河北境內的少數民族。
4.中央和地方軍閥的矛盾
開元年間,唐玄宗設立了節度使制度,導致了當時各地的將領權力越來越大。僅僅安祿山一人便掌管著35萬的部隊,反觀當時長安的部隊只有幾萬人,遠遠不足安祿山。地方軍閥逐漸壯大與中央集權的矛盾逐漸增加,終於爆發了安史之亂。
總的來說,安史之亂的爆發是必然的,因為當時的矛盾已經逐漸激化,朝廷的弱小和節度使的強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再加上楊國忠與安祿山的不和更是安史之亂的導火索。所以小編認為安史之亂的爆發是必然的,只不過是早幾年或者晚幾年的事罷了。
-
5 # 重慶曆史記憶
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一,地主大量購買土地,老百姓吃不起飯,甚至種不起地(遇到荒年),只有賣地來過日子。使大量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農民失去土地後,無法按期按量給國家繳稅,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基礎。
第二,節度使權力過大,幾乎成為了一方諸侯,大都各自為政,為叛亂埋下了伏筆。
第三,以皇帝為代表的中央統治集團腐敗,無法有效地解決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無法有效地解決土地兼併帶來的百姓流離失所及賦稅銳減的問題,最終導致安史之亂爆發。
以上三個問題長期存在且得不到解決,因而必然會爆發叛亂。
-
6 # 南公懿
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藩鎮將領有人事任免權,有徵兵、調兵權,有財政大權,職務可以傳子或部屬。藩鎮將領權勢很大儼然一個獨立王國。
2:朝廷為楊國忠、李林甫把持,朝政腐敗。國家外強中乾,內部空虛。
3:安祿山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兵雄天下。
4:皇帝對安祿山極度信任
未加防範。
5:安祿山賄賂朝臣,迷惑朝廷。
7:朝廷有識之士的忠言不為皇帝所重視。
8:宦官開始在朝廷初露鋒芒。
皇帝寵信貴妃,寵信奸臣,忠臣被遠離,邊關將領手握重兵漸漸不為朝廷所控制,國家承平已久,內地兵力空虛。所以安史之亂是必然結果。
-
7 # 十八畫生T
爆發安史之亂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其一土地兼併的嚴重,失去土地的農民四處逃亡,從而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基礎;其二邊防的節度使權利過大,後來還發展到兼行政、財政、集大權於一身,成為了地方最強的勢力;其三是中央統治集團的腐朽,導致了社會矛盾更加尖銳。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爆發的直接原因。內外交錯,讓唐玄宗後期的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都在日益加深。
而且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也成為爆發安史之亂的重要因素。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之後,唐玄宗開始招募士兵,而這些士兵都受到了軍閥的收買,所以與將領形成了一種盤根錯節的關係。
經濟矛盾的也是導致安史之亂的原因,由於統治階級腐朽,土地兼併嚴重,導致了很多農民流離失所,成為了流民。而統治階級的腐朽也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任何歷史事件,在爆發之前都是偶然的,一旦爆發就是必然的。安史之亂的偶然爆發是無數必然的結果。玄宗怠政,中央混亂,坐視地方藩鎮勢力坐大,各種矛盾聚集在一起,一定會爆發。即便沒有安祿山反叛,也會有別的節度使叛亂!
-
8 # 瀟灑不羈的風
在當時歷史時期,土地被兼併,失去了土地的農民背景離鄉,朝廷失去管控,削弱管理機制。朝廷外派官員其權利日益擴大,影響朝廷管制。最重要的是統治階級內部官僚腐朽使得人民內部矛盾激化。
-
9 # Andy1902468
唐朝這棵大棵蛀蟲太多!
病入膏肓!安史之亂才得以爆發!
歷史以成雲煙!
避免歷史重演!就應該打預防針!清政廉政!
牢記為人民服務宗旨!
-
10 # 周曙華78
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爆發的“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在《國史大綱》中,錢穆先生認為中國文化盛極而衰的轉折點是唐代的安史之亂,也就是說在安史之亂之後,中國歷史走了下坡路
陳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的上篇《統治階級之氏族及其升降》中將安史之亂的爆發原因總結為種族文化差異關係,這一觀點遭到劍橋中國隋唐史的批評但是學界也有人支援。 與陳寅恪先生不同,寧可先生認為,安史之亂是一次帶有民族鬥爭色彩的統治階級內部鬥爭,是唐朝內外蘊藏已久的各種矛盾的總爆發。
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礎之上簡單從安史之亂核心人物出發,從政權中央和安祿山自身勢力的增長兩方面簡單分析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
安史之亂爆發之前,政權中央的核心人物有四人,為唐玄宗、李林甫、高力士和楊國忠。晚年唐玄宗怠於政事,中央權力旁落至李林甫等人手中,但是,史實證明唐玄宗晚年對於當時的政治危機是有所察覺的。當時唐玄宗在位時期,宰相和邊將的權力擴張,李林甫、楊國忠等人在朝中掌管大全,而安祿山等人在邊疆勢力逐漸擴張。
安史之亂的爆發是在李林甫死後,同時,李林甫高力士等人在權力和個人過節上與安祿山並無過多糾紛,所以在政權中央使安史之亂爆發的核心人物是楊國忠。楊國忠,因楊貴妃得寵坐上宰相之位,但是與李林甫相比,楊國忠政治才能較為低劣。在《楊國忠傳》中對楊國忠的評價是“無學術句檢,能飲酒,蒲博無形,為宗黨所鄙。” 在李林甫死後,楊國忠的唯一政敵就是安祿山,他屢言安祿山必反。
綜合而言,朝廷中央先有李林甫權力集中,唐玄宗使邊將勢力擴大而埋下安史之亂的隱患,後有楊國忠與安祿山的矛盾激化以及其個人的政治才能低下,激化了安史之亂的爆發。
除上文所提及的朝廷中央外,安祿山自身的實力增長也是安史之亂爆發的重要原因。
安祿山,發跡於河北,他兼任周邊的職務有平盧、范陽、河北節度使,柳城、雲中太守,押送漠等地經略使,河北採訪使等等。在掌握如此多的要職的基礎上,安祿山取得了唐玄宗的信任,不但受封為郡王,楊貴妃也收其為乾兒子,隨意出入內宮。作為一名邊將,同時與朝廷關係密切,安祿山對於朝廷中央的權力鬥爭以及京師的兵力空虛有了詳細的瞭解。
除兵力外,經濟也是安祿山叛亂的基礎,安祿山除了中央政府對他的資助外,他所控制的河北是軍力經濟重鎮。在當時,農業是經濟的主要成分。河北的水運系統十分發達,開元時,河北水網分佈廣泛,增加了耕地面積,改善了耕地質量,提高了河北的糧食產量。在當時,河北是唐朝的主要產糧區,不但承擔自給,同時還需要供中央使用。
河北是唐朝預防契丹和渤海的軍事要地,是中央鼎力支援的要鎮,同時安祿山與唐玄宗關係甚好,從中央得到了大批的軍費和軍糧。河北的水運系統的發達為從外運輸糧食提供了便利,安祿山在叛亂之前得到了大量的外來物資的援助。
綜上所言,安祿山在政治、軍事、經濟上都具有了龐大的力量,又加之個人的野心和朝廷中央對其的縱容,安祿山具備了發動叛亂的條件,並且足以與中央相抗衡。
755年,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發兵15萬,號稱20萬,發動叛亂。
-
11 # 歷史如流水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之所以會爆發原因是比較多的,其中跟國家的國防政策有一定關係,在此之前唐朝的疆域比較遼闊,為了加強自己的國防需要派兵駐守,因此設定了節度使,但是後期由於朝廷管理不善,節度使的權力過大,實力越來越強,儼然成為了國中之國。
其次,統治階級的內部鬥爭也是一大原因,其中李林甫的影響就很大,李林甫是當時的宰相,不過在此之前有很多節度使被擢升為宰相,因此,為了確保自己的宰相之為向唐玄宗推薦了安祿山等胡人節度使,因為胡人並沒有入朝為宰相的資格,不過後期朝廷需要更多的節度使,因此安祿山能夠獲得三鎮節度使的資格,使自己的實力超群。
安史之亂的發生跟唐玄宗後期的不作為也有關,他以為開元盛世的景象還在眼前,不去體會民間的疾苦,各民族的關係是否融洽,因此叛亂髮生以後,叛軍能夠一呼百應,節節勝利。
不過我不認為這次叛亂是歷史的必然,如果李隆基能夠有開元時期的魄力,能夠根據時局的變化制定合理的政治,經濟,國防政策,安史之亂是可以避免的,至少不會給唐朝帶來如此沉重的打擊。
-
12 # 生活要真誠
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集結十五萬軍隊(號稱二十萬)聯合史思明部造反,進攻唐朝都城長安,開啟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的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由唐玄宗開創的“開元盛世”使唐朝國力空前強大,又為什麼會爆發這場動亂?這場動亂有沒有避免的可能?答案是否定的。
這場叛亂是唐玄宗治下的必然結果。是唐王朝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即便沒有安祿山,也會有其他人叛亂,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先說唐玄宗的原因。唐玄宗李隆基在武則天死後的政局混亂中奪取政權並迅速穩定朝局動盪,並撥亂反正是位很有本事的皇帝,在他統治前期,任用姚崇、宋璟為相,也能虛心納諫,選用賢才,勤於政事,開創了“貞觀之治”後的唐王朝的又一空前繁榮——“開元盛世”。
但在後期,唐玄宗為安逸繁榮陶醉,驕奢日盛,開始享樂,懈怠朝政,任用了“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為相長達十九年,李林甫排除異己,嫉賢妒能,極大的破壞了清明的政治氛圍。
李林甫之後,唐玄宗寵愛楊貴妃,愛屋及烏,又任用了楊貴妃的兄長楊國忠為相,而這個楊國忠震懾百官的本事比不上李林甫,為了穩定地位冒功攻打南詔還葬送了八萬中央軍,草包至極。
但其與李林甫一樣,都是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節度使權力,為此,楊國忠與多位節度使矛盾加劇,楊國忠曾經在唐玄宗面前告安祿山謀反,安祿山跑到唐玄宗面前大哭表忠心,由於沒有鐵證,加上唐玄宗對安祿山信任有加,弄得楊國忠很尷尬,安祿山返回平陽後,楊國忠把安祿山在長安的府邸給抄了,安祿山深切感到了楊國忠對自己的威脅。
唐玄宗的昏聵,大臣之間的恩怨傾軋是“安史之亂”發生的直接原因。更深層次的唐朝政治經濟原因是這場叛亂的必然結果。眾所周知,唐朝的版圖非常大,東至朝鮮半島,西至鹹海,南到越南,北過貝加爾湖,有1237萬平方公里,遼闊的疆域導致貞觀年間確立的“府兵制”難以為繼而改成了“募兵制”,就導致了地方節度使有了招兵買馬的權力,形成了集政權、軍權於一身的地方軍閥,削弱了中央統制。
其次,唐朝國力強大形成的社會安定又導致了地主豪強對土地的貪婪,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府兵制的瓦解與土地兼併相輔相成的結果就是導致了地方節度使的勢力和實力越來越大,使得中央對地方逐漸失控,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加劇,統治集團與平民百姓矛盾加劇,進而加劇了唐帝國內的民族矛盾,(各地節度使為了招兵買馬的合法化不斷進攻周邊少數民族,使漢族和其他民族矛盾尖銳)。
所以說,在“開元盛世”表象包裹下的唐王朝其實已經是矛盾重重,危機四伏了,再加上唐玄宗的自負、昏聵,宰相楊國忠的無德無能無才,被像安祿山這樣野心勃勃的地方軍閥造反是遲早的事!
-
13 # 那明天呢
安史之亂,是唐朝從鼎盛走向衰落的轉折點。
安祿山和史思明,能在盛極一時的大唐搞出這麼大亂子。他們是何許人也?
“安祿山,營州柳城雜種胡人也”(《舊唐書·安祿山傳》)。安祿山生父早亡,不知姓氏。安祿山的小名叫“軋犖山”,突厥語“戰鬥神”的意思。他母親阿史德氏是突厥巫師,後來改嫁安國(都城在今烏茲別克布哈拉)突厥將軍安波至的兄長安延偃。據《新唐書·安祿山傳》中說,安延偃本人也是“虜將”。
“史思明,本名搴千,營州突厥雜種胡人也”(《舊唐書·史思明傳》)。史思明祖籍是西域突厥史國(都城今烏茲別克沙赫裡夏勃茲)。史思明是怎麼來營州的,具體過程不詳。新、舊唐書中說,史思明比安祿山早生一天兩人是同鄉,從小“相善”,長大後同樣“通六番語,亦為互市郎”,又是同行。安祿山白胖得出奇;史思明則“姿瘦,少鬚髮”,“性急躁”。
後來,兩人都投奔到幽州節度使張守珪門下,同為“捉生將”,類似現在的偵察兵角色,專門“抓舌頭”。
安祿山能夠“飛黃騰達”,從他主觀方面來分析,他從小受過各種“特殊”薰陶。為他準備了條件。其一,他母親是突厥巫師。巫師作法,兩眼往上一翻,她的“靈魂”馬上能“通天”,把死的說成活的,活的說成死的,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這使安祿山渾身上下充滿了說鬼話騙人的遺傳基因。其二,他繼父家有突厥將軍的家族背景,使他從小滋長了出人頭地的嚮往。凡是朝廷來的人,不問官職大小,他都不惜血本,百般奉承、討好、重重地賄賂。這些人回到朝廷,人人為他說好話。其三,他通曉六種番語,千過“互市牙郎”,長期接觸投機鑽營之術。其四,他從小好鬥,以驍勇聞於鄉里,使他從軍後很容易受到一些人青睞。
“盛唐”背後的“荒唐”
安祿山的發跡史,充分暴露出盛唐深宮中的種種荒唐事。
第一件荒唐事:荒唐君王唐玄宗,強佔兒媳婦。這件事對安祿山篡權謀反的全過程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封建帝王都荒淫,但唐玄宗荒淫到了把兒媳婦楊玉環弄來做自己的妃子。促成這件荒唐事的荒唐人物,是宦官高力士。高力士是武則天時期的小太監。“以強悟給事左右”。他原姓馮,有位老宦官高延福收他為養子,改姓高。高力士傾心巴結唐玄宗,處事“陰巧可意”,因幫助唐玄宗誅殺太平公主(唐玄宗姑母,武則天女兒)有功,被授予右監門衛將軍。四方奏請,都要透過高力士才能遞進去,小事都由他“專決”。唐玄宗常說,由高力士擋著,“我寢乃安”。
第二件荒唐事:安祿山深知楊貴妃“三千寵愛在一身”,認她為“千媽”。查一下他們兩人的出生年月:安祿山出生於公元703年,楊貴妃出生於公元719年。安祿山比楊貴妃年長十六歲,按照唐朝的結婚年齡,安祿山完全可以當楊貴妃她爸。安祿山野心大、臉皮厚,雙腿一跪,親親熱熱叫了楊貴妃一聲“媽”,楊貴妃當時臉紅不臉紅,史書中查不到。唐玄宗卻在一旁開心地笑了,怎麼知道的?史書中有記載安祿山每次進宮,先拜楊貴妃,後拜唐玄宗。唐玄宗“怪而問之”,安祿山回答說“我是番人,番人先母而後父。”唐玄宗一聽,非但不再生氣,反而“大悅”(《新唐書·安祿山傳》)。
第三件荒唐事:唐玄宗“遂命楊鍤以下並約為兄弟姊妹”(《舊唐書·安祿山傳》)。安祿山認楊貴妃為“千媽”,唐玄宗卻命安祿山與楊貴妃的六位堂兄弟姊妹“並約為兄弟姊妹”。楊銛、楊錡、楊國忠都是楊貴妃的堂兄,虢國夫人、韓國夫人、秦國夫人是楊國忠的三位妹妹。唐玄宗荒唐到了人倫顛倒的地步,昏不昏啊?
第四件荒唐事:奸相李林甫把安祿山抓在手裡當一枚棋子使,舍國保相位。安祿山究竟有多大能耐,品行如何,居心何在,李林甫看得一清二楚。安祿山誰都不怕,就怕李林甫。安祿山每次入朝奏事,與李林甫交談,安祿山想說的事還沒有說出口。李林甫都能先替他把話說出來,“祿山以為神明,每見林甫,雖盛冬亦汗洽”(《舊唐書·安祿山傳》)。
釀成安史之亂的深刻教訓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這是史學界的一致看法。對於釀成安史之亂的深刻教訓,這裡僅從兩個方面做些簡要分析。
教訓之一,唐朝在開元盛世的掩蓋下。統治集團產生了嚴重的腐敗傾向。借用《紅樓夢》裡的一句話:“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沒很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一切的“亂”,病根都先要到內囊裡去尋找。唐玄宗在位長達43年,前期勤勉治國,選賢任能,勵精圖治,整頓朝綱,出現了開元盛世。但他到了後期,變了。
教訓之二,唐朝“以番制番”的邊疆政策,自從唐太宗去世之後,陳陳相因,弊端代積,終於釀成了嚴重惡果。唐太宗奠定的“以番制番”邊疆政策,曾為唐朝的強大和興盛發揮過巨大作用,出現了“中國安定,四夷來朝”的盛況。任用安祿山這樣的番將,不能說一開始就用錯了。在唐朝無數次戰爭中,不少番將為唐朝建立過重大戰功,如執失思力、契苾何力、僕固懷恩、李抱真(安祿山同族,原名安抱真)等等。但是,任何一項政策,都是“利”與“弊”相依相生的。問題是,隨著情況的不斷變化,如何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揚其“利”,抑其“弊”,制定出相關的監督制約機制,使之不斷完善。即使是漢臣漢將,也不能沒有必要的監督制約機制啊!可是,唐太宗之後,唐朝的歷代帝王們,尤其是唐玄宗,只見“以番制番”之“利”,絲毫耒察其“弊”。
-
14 # 艾誰誰
安祿山在歷史上是很有名的一個人,就是他發動的安史之亂將唐朝由盛轉衰的,他官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造反是因為當時唐朝邊境壓力太大,安祿山就i順理成章的控制了周圍的兵權、財政權、人事任免權,可謂一手遮天的土皇帝,之所以發生安史之亂這事還得從楊貴妃那裡說起。
《唐國史補》稱“安祿山恩寵寢深,上前應對,雜以諧謔,而貴妃常在座。詔令楊氏三夫人約為兄弟,由是祿山心動。及聞馬嵬之死,數日嘆惋……”
《資治通鑑》更是這樣說的:“後三日,召祿山于禁中,貴妃以綿鏽為大襁褓裹祿山,使宮人以彩輿舁之。上聞後宮歡笑,問其故,左右以貴妃三日洗祿兒對。上自往觀之,喜。”
其實野史裡寫楊貴妃和大胖子安祿山之間的關係是非常沒有下限的,但是正史《唐國史補》和《資治通鑑》也如此寫,倒不是這些文人一定老實的記載,我們更有理由相信這事情添油加醋了,可是安祿山喜歡楊貴妃這事情是絕對不假的,所以你想,一個手握大權的強藩看上皇帝的女人,加上楊國忠一再和安祿山作對,最終逼反安祿山,也正是如此,因為兵諫玄宗,作為同族的遠房親戚楊玉環楊貴妃也難逃一死。
-
15 # 絮絮叨叨talking
邊防節度使權力過大,成為強大的地方勢力;中央統治集團日益腐朽;土地兼併嚴重;軍隊戰鬥力薄弱;農民負擔嚴重。
首先內亂的種子在很多年前就埋下了。這張公元696年的地圖,可以清晰的看到,大唐有兩個明顯相反的用兵方向:
向西對抗突厥,吐蕃以及西域諸國
向東對抗契丹,靺鞨,奚人等部落
兩個完全相反,相距甚遠的用兵方向,勢必會造成兩個完全不同的軍政資源聚集中心,這是很危險的。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傳統,而唐朝是一個沒有無線電,鐵路,汽車的年代,皇帝控制地方實力派的主要途徑就是就是軍事威懾。
關中,河朔兩個軍事行動方向,其實早已經埋下了內戰的種子。
在盛唐時期,不受朝廷控制的龐大的準軍閥集團雖然正在逐步形成,玄宗時期就設立了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讓節度使在邊地徵兵,邊境軍隊高達49萬人。
其次唐朝的中央政府嚴重誤判了安祿山集團和關中集團的實力。在賬面上,唐朝政府擁有壓倒性優勢,安祿山掌握了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的兵力,擁有兵力約15-20w。
而唐朝中央軍就擁有十餘萬兵力,同時可調動的個藩鎮兵力高達三十萬人。僅看人數唐玄宗對安祿山顯然有壓倒性優勢,事實上當時的唐朝中央政府無論如何也想不出安祿山有膽量反叛。
當然,唐中央政府的優勢僅僅存在於紙面上,首先安祿山擁兵邊陲,其手下驍勇善戰;而唐朝中央軍隊久疏戰陣,戰鬥力遠遠不及安祿山的精銳之師,百戰之將。其次從開元晚期開始,唐朝政治日益腐敗。等到天寶年間,政治癒加腐敗,唐玄宗更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揮金如土。
又將國政先後交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李林甫是口蜜腹劍的宰相,任內憑著玄宗的信任專權用事達十九年,杜絕言路,排斥忠良。楊國忠因楊貴妃得到寵幸而繼李林甫出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財,以致群小當道,國事日非,朝政腐敗,讓安祿山有機可乘。
安史之亂初期,唐朝準備不足,當時海內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幾代人沒有見過戰爭了,聽說范陽兵起,遠近都震驚。河北都是安祿山統轄範圍內的,叛軍所經過的州縣,都望風瓦解,叛軍很快就控制了河北。 而唐玄宗仍然認為是厭惡安祿山的人編造的假話,沒有相信。
安史之亂還有其他原因:
比如民族問題:
自南北朝以來,大量契丹人、奚人遷入河北北部,唐太宗打敗突厥人以後,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
他們的習尚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胡人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親信。史稱安祿山於天寶十三載(754年)亂前,一次提升奚族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將軍和中郎將。在他的收買下,大量少數民族投入叛軍帳下。
經濟問題: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 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 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
不僅僅普通百姓受到影響,唐朝的府兵制也受到嚴重衝擊,兵戶破產逃亡嚴重,至天寶八年(公元749年)衝折府以無兵可交,府兵制終於廢止。此後,折衝府只有兵額和官員,既沒有兵,也沒有馱馬、武器等各項軍資。
其實在安史之亂後,唐朝形勢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糟糕:關中集團畢竟是戰爭的勝利者,又有全國的供給,實力還是要強過河朔軍閥的;而河朔軍閥內部矛盾重重,比較有大的軍閥就有范陽節度使、成德節度使、魏博節度使等等。
中央的神策軍對單一軍閥有碾壓性的優勢,只要不動河朔諸鎮的整體利益,或換或殺一兩個軍閥頭目不在話下,完全無法指揮的軍閥只有河朔三鎮,但也能保持名義上的統治。
“拓展資料”
安史之亂後的唐朝,依然取得了不少對外勝利:
779年,唐朝擊敗吐蕃、南詔聯軍。唐德宗時,劍南節度使韋皋招降南詔,與之結盟,共同打擊吐蕃。
843年,唐軍在殺胡山擊破回鶻,收降回鶻騎兵兩萬。
847年,唐軍擊敗吐蕃軍閥論恐熱,之後收復秦、原、安樂三州及石門等七關。後逐步收復西北地區被吐蕃侵佔的土地。
真正摧毀唐朝的還是“黃巢之亂”,此次起義後,關中地區軍事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對抗單一的河朔軍閥都困難重重。甚至關中內部,天子腳下都有軍閥產生,這時唐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
16 # 夏末夜未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簡單講講“安史之亂”。這次戰爭的命名並不是用年號或者是地點,而是用叛亂者的姓氏。安史之亂髮起的叛亂者是安祿山和史思明。就是用了安祿山的“安”和史思明的“史”來組成了“安史之亂”。
從“安史之亂”的名稱就可以知道,這次的戰爭的發起者是安祿山與史思明。不過“安史之亂”還是有一個使用年號作為名稱的戰爭稱呼,那就是“天寶之亂”,因為這次的戰爭發生在唐玄宗統治的天寶年間。不過比起“天寶之亂”還是“安史之亂”這一個稱呼更加讓人印象深刻。
安祿山和史思明會發起叛亂,就是看到大唐當時的皇帝——李隆基的昏庸。專寵楊貴妃,使得李隆基不理朝政,國家混亂。最後安祿山和史思明雖然沒有的到這個江山,也是逼得李隆基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楊貴妃。
安史之亂全過程是怎樣的
安史之亂往簡單了說就是一場戰爭罷了。
在755年時,安祿山就開始蠢蠢欲動。在同一年的11月15日,唐玄宗知道了安祿山叛亂的這一個訊息。在幾經猶豫之後,他決定任命安西的節度使封常清再同時去管理范陽、平盧的節度使,以此作為對這次叛亂防守的前期準備,還任命了皇六子榮王李琬作為元帥,當時的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作為副元帥東征。
在唐玄宗做了這些準備之後,安祿山的大軍雖然遇到了一些阻礙,不過因為楊國忠沒什麼本事,使得安祿山就在同一年的12月12日就攻下了洛邑。當時東京的留守李憕還有御史中丞盧奕不原因投降,就被安祿山殺了。河南的尹達奚珣沒什麼骨氣就投降了安祿山。不知是不是唐玄宗因為有人投降了,有些喪失判斷。聽信了監軍宦官的誣告,用“失律喪師”這樣的罪名處斬了封常清、高仙芝這兩位堅守這的大將。
在天寶十五年的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並改國號為元聖武。此時大燕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很快就打入了長安。
唐玄宗看到是這樣的局勢,就馬上選擇了逃離長安,逃到了馬嵬坡這一個地方。在逃亡途中,士兵又餓又累,不願意再戰鬥了,於是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就請求唐玄宗殺了楊國忠父子和楊貴妃這幾個禍亂朝政的人。楊國忠其實已經被士兵們亂刀砍死了,唐玄宗看這樣的情況就打算為楊貴妃求情,不過士兵們不買賬,最後玄宗還是賜死了楊貴妃。這是士兵們鬥志高昂,馬上就進行了反擊。很快就結束了這次叛亂。
安史之亂原因及影響
安史之亂作為唐朝歷史上一大戰爭事件,史書中都有記載安史之亂原因及影響。通過了解安史之亂原因及影響得知,安史之亂成為了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爆發安史之亂的原因有四點,一是經濟矛盾,二是階級矛盾,三是唐朝廷內部矛盾,四是民族矛盾。眾所周知,唐朝是一個開放繁榮的時代,即使到了唐朝中後期,統治者也開創了開元盛世。
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貴族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開始了土地兼併。百姓在失去土地的情況下,只能四處遷徙流亡。在此情況下,百姓萌發了對唐朝統治者不滿的情緒。再加上,唐朝統治者過著聲色犬馬、極度奢靡的生活,統治集團的日益腐敗化,更加滋生了百姓的怨氣。由於唐玄宗極度寵愛楊貴妃,為了討得楊貴妃開心,唐玄宗給楊貴妃一家賦予了極大的權力,並允許他們肆意揮霍。
統治階級的腐朽生活加重了百姓的賦稅負擔,使得平民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中。等到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政權在一夜之間變得搖搖欲墜。除此之外,社會動盪不安,邊疆問題告急,經濟發展滯後,西域獨立,藩鎮割據局面形成都是安史之亂帶來的影響。唐朝統治者為了鎮壓安史之亂,前後歷時七年多。在戰亂下,大量百姓流離失所,雖然唐肅宗保住了唐朝政權,但是唐朝政權逐漸走向末路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而對於安史之亂能否避免,我覺得從客觀原因上講,是可以的,但是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講是不可避免的。
-
17 # 孤膽騎俠
1、藩鎮的設立與勢力坐大
在初唐之時,節度使僅負軍事之責,而且人選都為德高望重之臣,並有不久任、不遙任、不兼任之原則。但經唐太宗、唐高宗時期屢次開疆拓土,先後討平東、西突厥、高句麗等,使初唐時期建立起很遼闊的邊疆區。中央朝廷為加強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便於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在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數州為一鎮的節度使不單管理軍事,而且因兼領按察使、安撫使、節度使等職而兼管豁區內的行政、財政、人民戶口、土地等大權,令原為地方長官之州刺史變為其部屬。據《新唐書·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軍事與行政的統合使得節度使因而雄據一方,成為唐室隱憂。
2、軍事格局的變化,有外輕內重變成外重內輕。
唐初,全國實行府兵制共置634個折衝府,當中261個位於保衛京師長安的關中,故軍事戰略相對來說是外輕內重,保證唐室有足夠的兵力保衛京師及其政權。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設之節度使,許其率兵鎮守邊地,軍力日漸強大,漸有凌駕中央之勢。開元十四年(726年)時,京師守衛改由彍騎負責。而天寶中期,邊鎮兵力達50萬。而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兵力又於諸鎮之中最強,光是帳面上的兵力即達18.39萬,實力強大。相反,中央兵力則不滿13萬,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漸漸形成地方反過來威脅中央的危機。
3、政治上的怠政及將相不和
開元末年,承平日久,國家無事,唐玄宗喪失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治越加腐敗。唐玄宗更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成就楊貴妃的禍水之名,由提倡節儉變為揮金如土,如曾將一年各地之貢物賜予李林甫。他又把國政先後交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李林甫為人陰險,有“口蜜腹劍”之稱,任內憑著玄宗的信任專權用事達十六年,杜絕言路,排斥忠良,以致言路壅蔽、諂媚當道、忠貞去國、貪饕昇天、社鼠殘害、民不堪命。楊國忠因楊貴妃得到寵幸而繼李林甫出任右相,只知搜刮民財,以致群小當道,國事日非,朝政腐敗,讓安祿山有機可乘。
安祿山擁兵邊陲,其手下驍勇善戰,甚獲玄宗寵信,引來宰相楊國忠忌恨。兩人因而交惡,而唐玄宗又對此不加干預。安祿山久懷異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討楊國忠之名舉兵反唐。
安史之亂是唐朝發展的必然結果,藩鎮勢力擴大,中央政權軍事勢力的減弱。在封建王朝裡本身就是一個下行的結果!安史之亂只不過是一個引子罷了!封建社會里,只要加強中央集權,社會就會穩定。只要是權力分散就會引生禍端!
-
18 # 晴波泡泡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及衰的轉折點,盛唐150年,經過8年平叛,唐朝後期的將近140年左右苟延殘喘。安祿山身兼范陽、盧龍、河東三個節度使,擁兵將近20萬,而當時整個朝廷常備部隊才49萬,而且安掌握的是邊軍,戰鬥力很強。戰爭爆發後,中原地區百年無戰事,戰備鬆弛,民不知兵,一敗塗地。唐玄宗過分信賴安祿山,身兼三個節度使也是罕見,除了之前唐玄宗的發小王忠嗣曾經身兼幾個節度使外,安祿山一個胡人能做到這點可見皇帝對他的信任。節度使是唐睿宗開始在邊境地區設立的,安史之亂爆發時大概有10個節度使,代表皇帝統治邊境的數州。《舊唐書》曾經提到節度使設立後,“唐室兵威復振與遠方”,概節度使能集中數州的兵力人力物力對一個方向作戰。弊端也是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大權獨攬,一方諸侯。安史之亂之後唐朝在內地設48個節度使,企圖分小節度使轄區來抗衡地方分裂勢力,但證明也是不成功的。唐王朝也是亡在節度使朱溫手裡,而五代十國在短短的50年裡面換了5個朝代,都是節度使擁兵自重,改朝換代。從宋朝以後廢除節度使制度(基本只是一個榮譽職務),採用了一個新的思路,在地方上設立幾個主要的官員來負責,有負責內政的,有負責財政的,有負責軍事的,有負責刑名的,不專任一個封疆大吏,這一變革保證了自宋以後地方上再沒有割據情況的發生。安史之亂的第二個原因跟宰相楊國忠有關係。唐朝有出將入相的制度,節度使出任宰相是常例,而安祿山深得唐玄宗的信任,楊國忠靠楊貴妃上位,很有危機感。楊國忠不斷給安祿山穿小鞋,逼迫安祿山不得不反,楊國忠在馬嵬也被禁衛軍殺死。第三個原因是跟唐朝的府兵制瓦解有關。府兵制從北魏年間開始一直到唐朝中葉,簡單來說就是兵農合一,府兵義務只是一部分老百姓承擔,大部分老百姓沒有從軍的義務(這也導致了全民尚武精神的喪失)。到了唐朝中葉之後府兵制逐漸瓦解,朝廷允許節度使招募少數民族來當職業兵,變成了募兵制。軍隊變成了私兵,聽命於節度使,這也就是安祿山造反能夠調的動20萬大軍的原因。同樣一幕,西羅馬帝國的後期也是招募了很多蠻族來當兵,結果皇帝有時候就指揮不動這些軍隊,甚至叛亂,造成了政權不穩定。
天寶年間10大節度使及兵力分佈圖
-
19 # 小莊讀書
安史之亂的表面原因是,時任宰相楊國忠(楊貴妃的族兄)擔心安祿山的權勢越來越大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所以一直四處蒐羅安祿山預謀反叛的證據,企圖逮住把柄致安祿山於死地,最終逼迫安祿山下定了起兵叛唐的決心。
安史之亂的背後原因是,從一個偷羊賊一步一步成為兼任三個藩鎮的節度使、掌握了全國十個藩鎮總兵力近三分之一的封疆大吏的安祿山,在見識了長安城的無限繁華、見識了皇帝生活的奢侈富貴之後,其內心對富貴繁華的無限嚮往,自己做皇帝的野心的無限膨脹,在楊國忠的刺激下,終於讓其發起了反唐的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的根本原因則是,唐玄宗李隆基執政初期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在一手締造了大唐開元盛世之後,人到暮年開始貪圖享樂、無心政事,無限寵溺楊貴妃、無度放縱安祿山,導致內部權宦把持朝政、外部節度使擁兵自重,大唐盛世景象之下暗流湧動,為安史之亂埋下禍根。
綜上安史之亂爆發的種種原因,可以看出安史之亂的爆發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也符合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由盛而衰、週而復始。
-
20 # 北疆同心聊歷史
任何一件事的發生都有其醞釀的根源,安史之亂也同樣如此,它的爆發也是唐朝積弊已久的必然結果。
這件事兒的根源,還得從唐玄宗李隆基身上去尋找。因為在封建君主專制王朝裡,最高裁決權掌握在皇帝手裡。
如果皇帝有作為並能一以貫之,則這個封建王朝就能保持興旺發達。倘若皇帝懈怠了,不再勤於政事了,那就必將出現權臣趁機攫取權力,依靠皇帝的寵信獨攬大權。
假如掌握朝廷權力,負責朝廷日常事務的權臣,有能力、有德行,或是雖然無操守、無德行但卻有權謀、有能力或許還能鎮住局面,不會導致出現天下大亂的惡果。最可怕的是掌握了大權的權臣,既無能力又無德行,而且還由著性子胡作非為,那就必將引爆積累已久的危機!
自唐玄宗懶政之後,權力先後落入李林甫和楊國忠之手。李林甫為人奸詐善於經營權力,因此安祿山對他畏懼如虎,還不敢生出異心逆謀。但是,當李林甫死後宰相一職落入楊國忠之手,形勢立刻發生了逆轉。
楊國忠不僅不學無術,根本不具備擔當宰相的能力,而且還與安祿山有矛盾。在他的極力挑嗦下,朝廷與安祿山之間的矛盾激化了。楊國忠的本意是藉機逼反安祿山,然後再派兵平叛,一舉剷除這個危險的政治對手。
可誰知,楊國忠並沒有對朝廷的實力有清醒的估計。當時,整個朝廷的兵力大半都在邊疆地區,內地的兵力寥寥無幾!在這種情況下,怎麼還敢採用逼反安祿山然後再平叛的方式,去消滅安祿山的勢力呢?
況且,自唐玄宗時代起,節度使的權力越來越大了。不僅手握兵權,而且還掌握著一定的財政權和人事權,儼然就是轄區裡的土皇帝!安祿山不僅管轄著三個藩鎮,而且手中還握有15萬精兵,這些是後來安祿山之所以敢於造反的本錢!
因此當安祿山感到自己的地位,有可能發生動搖時,自然會選擇趁朝廷虛弱、皇帝昏瞶、權奸當道的機會,打著誅殺楊國忠的旗號,悍然舉兵造反,從而釀成了長達8年之久的安史之亂!至使唐朝盛世戛然而止,跌入了盛極而衰的深淵!
回覆列表
大家在提到唐朝由盛轉衰的時候,總會順口提一句,安史之亂就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但是,好像很少有人深入的去了解,安史之亂的危害究竟有多大?有多恐怖?
在安史之亂之前,唐朝正處在開元盛世,國力強盛,如日中天,被如今的網友稱為“巨唐”,正因為唐朝的強大,至今我們都把“唐”作為中華文明的標誌之一。盛世高歌,長安城下,貴妃起舞,君臨天下,這就是當時的大唐盛世。誠然,在安史之亂前,唐朝在對發動外擴張戰爭的時候,也遭遇過失敗。在公元751年的時候,唐朝的遠征軍就不敵阿拉伯阿巴斯聯軍。但是這樣的失敗無關痛癢,因為在失敗之後,大唐仍然可以捲土重來,對外擴張。
然而,四年之後,也就是公元755年的12月,安史之亂爆發,從唐朝的盛世從此成了歷史,唐朝由盛轉衰,人口驟減六成以上。在安史之亂結束之後,河北一帶就脫離了唐朝的控制,胡化很嚴重。這個曾經的中原地區,直到600年之後,朱元璋推翻元朝,北伐成功,這塊土地才又迴歸到漢人王朝之中。
很多人認為安史之亂的危害一般,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判斷點就是,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並沒有立即滅亡,而仍然存在了150年。但是這150年跟大唐盛世已經不可同日而語,藩鎮割據,宦官作亂,可以說是民不聊生。所以,在一些人的,腦海中,似乎唐朝在安史之亂後就不存在了。然而,在唐朝前前後後接近300年的歷史中,安史之亂其實只發生在唐朝的中期,所以說唐朝的前150年是輝煌的,而後150年是不堪回首的150年。
在安史之亂後,唐朝的元氣大傷,對西域都護府早已經無力控制,甚至連河西走廊一帶,都被吐蕃佔了去。當時的漢人有上百萬被土蕃人控制奴役,漢人盡數吐番化。不知大家知不知道有這麼一首詩,是這麼寫的: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說的就是當時漢人被吐蕃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