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桃小真育兒

    1、寶寶的性格有一部分遺傳因素,後期做到正確培養與引導是可以利大於弊的。

    2、想要寶寶性格好,媽媽在懷孕期間要做到飲食均衡,作息合理。最重要是媽媽要有一個好的積極樂觀心態。心態積極樂觀是寶寶最好的胎教!

    3、新手爸媽在寶寶出生前學習如何科學護理新生兒,在寶寶出生後的按摩撫觸,飲食,作息,活動等等都會影響到寶寶的性格。同時這些做法會刺激寶寶大腦發育,科學養育寶寶比純碎的“所謂經驗”來的更合理也直接影響著寶寶情商。

    4、寶寶出生後開始吃輔食時,記得各種營養素要有足夠攝取,儘量做到營養全面。帶寶寶多多戶外活動,運動可使人們提高免疫力的同時增強自信心。

    5、爸爸媽媽多多陪伴寶寶,多溝通交流,和寶寶一起參與讀書,看動漫,旅遊等等。

    結語:大家都希望自家是一個聰明又有性格的寶寶,前提是父母要做到以身作則,樹立好榜樣。同時寶寶的陪伴不可或缺。一個有愛的家庭相處相信你家寶寶肯定是一個性格好又有著高情商的寶寶!一起加油。

  • 2 # 五月依依育兒

    我覺得主要家長可以針對這幾點來培養:

    1: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

    很多家長都有過同感,孩子的情緒有的時候說來就來,瞬息萬變,一會哭鬧了,一會又開始笑的。

    其實孩子的情緒管理對於孩子的情商的培養非常的重要。那麼作為父母就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比如給孩子創造一個幸福的家庭氛圍,父母的關係和諧,彼此溝通交流非常的融洽,那麼孩子自然會模仿,時間長了耳濡目染,也會變得不那麼易怒。

    而且父母可以給孩子選一些情緒管理的繪本,也可以薰陶孩子。

    2: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的能力

    好的人際互動溝通的能力對於高情商的培養也是一個因素,現在的孩子基本都是一家一個的居多,那麼有的時候會給孩子養成內向不愛交流的性格。

    那麼父母可以多讓孩子參加一些活動、和小朋友們一起多交流互動,讓孩子變得更加願意表達。

    3:引導孩子自主能力的培養

    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讓孩子變得有擔當,比如可以多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不要全部都代辦。

    而且做的好的時候要多誇讚,給孩子信心,時間長了更能增加孩子的信心,遇到困難能在家長的鼓勵下想辦法自我解決,對於高情商的培養很有利。

    4:身體的健康才能心情愉悅

    想要寶寶有一個好的性格,一個高情商,當然好身體是前提,身體好,心情也才能愉快,更能好好的在父母的引導下健康的成長,那麼平時父母對於孩子的照顧也要細心和耐心。

    5:勇敢堅持的信心

    當孩子遇到苦難的時候,父母需要正確的積極的引導孩子,要克服困難,而不是退縮逃避。

    當然了家長也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的作用,讓孩子敢於面對困難和挑戰。

    孩子的性格有先天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後天的成長環境和父母的正確的引導。

    希望每個父母都能給孩子創造一個愛的氛圍,讓孩子在積極的鼓勵中茁壯的成長,變成一個高情商而且優秀的人。

  • 3 # Mikes

    1.孕、媽得知小寶貝要來到世界上,飲用雞湯,補充營養等維生素食物,不吃清淡食物,以免對寶寶不好。其間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睡眠能提高寶寶的情商能力,這樣在寶寶出生以後擁有高情高的表現。

    2.當寶寶出生了,寶爸寶媽一定要把之前所閱讀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抱抱孩子以及做點運動,例:舉高高每次重複2~4次,回到家時,將寶寶做操,讓寶寶發育更完整,例:第一節側翻運動。第二節跳躍運動。第三節仰臥起坐。每次動作重複1~2次,最少2次/拍,5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來認識看圖認字,三字經,當寶寶對某個東西感興趣,就要加強對寶寶的一下興趣,有些寶寶快的話需要3個月,慢的話要1年,既然樓主已經說到高情商,那麼要加強訓練,時間20分鐘,根據實際情況操作,寶寶天生活潑是很好的,而且身體非常的健康。

    3.寶寶逐漸的長大,1歲多的寶寶訓練的目的不再是以前為主。而是進一步的提升,既然寶寶的主業是玩,那麼選玩具是最關鍵的,樂高分為好幾種, 先說磁力片,與樂高的拼插不同,是運用磁力來連線的。操作簡單,拼搭和拆卸都比較省力,1 歲半左右的孩子就可以玩,有些寶寶發育的比較快,可以給寶寶試一下。磁力片的魅力不僅在於可搭平面圖形,還可搭立體事物。1~3 歲的孩子特別喜歡咬、摸、扔、壘等動作,而積木適合這個階段孩子的手部技能和空間敏感性發展,這些都是很常見的,從而提高寶寶的動手能力。智力能力,還能提高寶寶的情商能力,寶爸爸媽媽一定要抽空時間來陪陪孩子,孩子的童年是美好的,記錄孩子的成長是最美好的時刻,積木有兩種: 第一種材質較軟,孩子扔摔啃咬,都不會受傷。選購的時候注意選擇安全無毒,不易損壞的就可以了。第二種:這類積木大部分是簡單的幾何形狀玩法簡單,讓孩子發揮想象,創造能力,這樣孩子的情商就提升上來了。

  • 4 # 思雲媽媽說

    【孩子的人格健全,比成績更重要】

    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夠影響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永遠的榜樣。

    孩子成長期,一味強調成績並不可取,更重要的是培養好的性格。

    都說一個人的良好修養和好的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的確,小孩子的接受能力強,容易被大人影響而改變性格和習慣等等。尤其是3到6歲的孩子,這是孩子學習的最佳年齡,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思想單純容易被教導並且很容易接受,所以這個時候是教育孩子影響其成長的最佳年齡。在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性格成形,習慣成形,可能都將伴隨孩子們的一生,所以這個時候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不要對孩子限制過嚴

    作為父母,當然不能對孩子不加管教、聽之任之,但是控制過嚴又可能壓制兒童天真爛漫的童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消極作用。不妨讓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擁有不同的選擇權。只有從小能享受選擇權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義上的快樂和自在。

    二、 教孩子與人融洽相處

    和他人融洽相處者的內心世界較為光明美好。父母不妨帶孩子接觸不同年齡、性別、性格、職業和社會地位的人,讓他們學會和不同型別的人融洽相處。當然,孩子首先得學會跟父母和兄弟姐妹融洽相處,跟親戚朋友融洽相處。此外,父母自己應與他人相處融洽,做到熱情真誠待人,不勢利卑下,不在背後隨意議論別人,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三、避免在物質上太放寬

    在物質生活上過於放寬會使得孩子產生一種貪得無厭心理,而對物質的追求往往又難以獲得自我滿足,這就是為何貪婪者大多並不快樂的根本原因。相反,那些過著簡單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會玩得十分高興。

    四、鼓勵孩子多結交朋友

    不善交際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鬱,因為時時可能遭受孤獨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溫暖。不妨鼓勵孩子多交朋友,特別是同齡朋友。本身性格內向、抑鬱的孩子更適宜多交一些開朗樂觀的朋友。

    五、培養孩子各方面興趣

    一個孩子如果僅有一種愛好,就很難保持長久的快樂感覺。試想:只愛看電視的孩子一旦晚上沒有合適的節目時,心頭必然會鬱鬱寡歡。相反,如果孩子看不成電視時愛讀書、看報或做遊戲,同樣可樂在其中。

    六、教孩子學會擺脫困境

    即便是天性樂觀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稱心如意,也不可能“永遠快樂”。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時就著意培養他們應付困境、逆境的能力。要是孩子一時還無法擺脫困境,還可以教育孩子學會忍耐,或在逆境降臨之時尋求另外的精神寄託,如參加運動、遊戲、聊天等等。

    七、讓孩子擁有適度自信

    擁有自信與快樂性格的形成息息相關。對一個因智力或能力有限而充滿自卑的孩子,父母務必發現其長處發揚光大,並審時度勢地多作表揚和鼓勵。來自父母和親友的正面肯定無疑有助於孩子克服自卑、樹立自信。

    八、建立快樂的家庭氣氛

    家庭的氣氛,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牙牙學語之前就能感覺到周圍的情緒和氛圍,儘管當時他還不能用語言來表達。可以想見,一個充滿了敵意甚至暴力的家庭,絕對培養不出開朗樂觀的孩子。

  • 5 # 慕小喬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良好的性格養成

      1.教孩子學會與人分享:父母就應該用行動來告訴他們與人分享的好處,感受到給予和付出的快樂。比如家裡吃蘋果,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和寶寶三個人,一人一個蘋果。並且當著孩子的面進行分配,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養成無論吃什麼都與家人分享的習慣。

      2.玩遊戲克服自私心理: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遊戲,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幫助孩子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透過這樣遊戲,孩子們會意識到自己與周圍人的關係,比如爸爸媽媽怎樣愛護自己、醫生怎樣照顧病人等等。可以讓孩子體會到他人的感受,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以便為他人著想。

      3.鼓勵孩子的人際交往:孩子是需要友情、需要夥伴的,但是現在多數孩子在家中沒有兄弟姐妹、鄰里之間交往過少等原因,許多孩子整日一個人,就缺少與別人打交道的機會,這種孤獨的環境就會導致以自我中心。要想改變這種狀況,父母要鼓勵和指導孩子與夥伴們發展友誼,多參與人際交往,讓孩子體會到關心他人並且會從中得到快樂的感覺。

      4.利用情景來教育孩子: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安排一些場景,當事情按照父母設計的場景去發生時,孩子如果出現錯誤做法時,父母要及時給予糾正。不但有助於訓練孩子克服自私自利的不良特性,還可以培養孩子為他人著想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1.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想要培養孩子的高情商,首先需要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的能力,與人溝通的方式決定了人的態度,語言的感染力會讓別人感受到你的真誠和熱情,所以家長需要在平常的生活當中多注意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許不通話透過不同的情緒和語氣傳達出來的效果也會不同。

      2.培養孩子正確的心態

      孩子的心態決定了今後的道路,我們都知道,人生道路上十有八九不如意,遇到生活中的一些坎坷和困難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如果孩子不會用正確的心態看待成長道路上的困難,那麼將會是一個容易放棄懦弱的性格,所以家長需要培養孩子積極的心態,讓他直面成長道路上的坎坷。

      3.鼓勵孩子不雅輕言放棄

      父母的鼓勵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都是不油膩努力和堅持就能做到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家長需要多給孩子一些鼓勵,讓孩子能夠堅持下去,如今很多孩子在做事的時候都是三分鐘熱度,很少有人能夠堅持。也許在平常的時候家長並不會太注意,但是等大孩子長大以後才發現原來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是半途而廢,孩子的堅持需要從小培養。

      4.學會管理負面情緒

      家長需要幫助孩子管理好負面情緒,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家長在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對孩子進行安慰,或者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及時的紓解心理的壓力才能讓性格得到健康的成長,如果孩子遇到情緒不佳的時候都自己憋在心裡,這樣會讓孩子的性格更加的內向,甚至導致抑鬱的可能,家長需要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 6 # 英雄HH

    對於父母來說,培養孩子的情商比培養孩子的智商更重要。

    智商是天生的。父母再努力,只是挖掘它的潛能。而情商是後天培養的。

    情商能確定人成功與否的百分之八十,而智商只佔百分之二十。

    所以,情商是人生通向成功必備的素質。情商對孩子的一生有非常重大的意義。3一6歲是情商發展最重要的時期。

    培養情商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父母要經常表達愛意,可以培養孩子的健康情緒。

    (2)幫助孩子表達情感。孩子在不會表達時,就會表現出憤怒,生氣。

    (3)樹立自信,多鼓勵和肯定孩子,提高自信,從而能提高情商。

    (4)教會孩子自主決定。讓孩子自己拿主意,培養獨立的性格。

    (5)肯定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表達憤怒,家長要詢問原因,幫助他們控制情緒,不要壓抑他們的情緒。

    (6)肯定孩子取得的成績,不要貶低,挖苦。

    (7)培養孩子的樂觀積極向上的態度。

    (8)不過分溺愛,什麼都是家長替他去做,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

    (9)多和小朋友互動,和小朋友多接觸。

    (10)孩子經常模仿大人的行,所以家長要做好表率。

    (11)經常陪孩子玩遊戲,營造好的氛圍,不制止,不約束,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 7 # 育嬰產後阿英

    孩子一天天長大,什麼時候開始引導和教育孩子的性格和情商呢?其實孩子的情商教育越早越好。越早開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來說,情商有這些啟蒙關鍵期: 2-3歲:克服怯生、情緒認識、規則意識 3-4歲:自信、共情、獨立 4-5歲:抗挫、憤怒管理、自控力 5-6歲:衝突解決。親社會力(分享、合作) 如何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呢?平時我們必須注意點什麼呢? .第一步、如何讓孩子更好認識並表達自己的情緒?兩三歲的時候小孩子是比較情緒化的,作為父母我們應該肯定後加以引導。 高情商的人能夠及時認識到自己當下的情緒狀態,並能積極的給出合適的行為反應。 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因為無法準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感受,通常都是發脾氣來宣洩內心的不滿,但孩子發脾氣,可能是因為孩子傷心或者失望了,而有時候孩子可能只是因為疲倦了,才發脾氣的。 父母可以在自己或對方心情不好時,趁機引導孩子:“我生氣了”、“嗯,現在我很緊張,心跳很快”、“媽媽感覺很擔心”等等。或者也可以試一試一些情緒識別的遊戲:比如製作不同的情緒圖卡、表情臉譜,讓孩子進一步學習,原來人的感覺有這麼多種。 當然只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情緒也是不夠的,還需要讓孩子學會講出自己的感覺。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聊天,或適時問孩子:“你現在是什麼感覺啊?”“你看起來很開心”“什麼事情讓你這麼生氣?”等,慢慢的,孩子就會懂得識別情緒並且表達自己的情緒。..如何培養孩子情緒管理能力情緒就好像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朋友,無論是負面情緒還是積極情緒。 孩子需要學習如何和“情緒朋友”相處,當我們孩子能力還比較弱、不知道如何處理的時候,肯定充滿著彷徨、失措、迷茫;也很容易淪陷到負面情緒中,比如崩潰大哭、生氣、黏人,這是每一個孩子情緒發展的必經之路,孩子需要時間去適應和過渡。 很多家長在批評孩子時,不允許孩子辯解、哭泣等,甚至連孩子表達自己的不滿都不允許。 長此以往,孩子可能會變得逆來順受、壓力或者當面唯唯諾諾,背後卻透過一些極端的手段來發洩自己的不滿,這些對於孩子情商發展都很不利。 在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恰恰是打造高情商孩子的重要時機,孩子在經歷各種衝突,面對不同情緒之後,能夠明白如何去自我調節、從容應對,這才是情商培養的核心。 恰當的做法是,當批評孩子的時候,允許孩子辯解,讓他講出自己的道理,當孩子受到懲罰的時候,也應該允許他哭泣,並給予擁抱,也應該允許他不滿、允許他憤怒。 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不壓制他。我們不是希望孩子沒有憤怒,而只是希望教給他如何恰當地表達憤怒。 如果我們能夠以極大的包容來教育引導孩子,他們就能夠逐漸學會控制情緒。 遇到高興的事不會樂極生悲,遇到悲傷的事不會絕望無助,遇到憤怒的事不會衝動,能夠透過等待、轉移、調節的方式來化解負面情緒。 第三步、如何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學會自我激勵? 抗挫能力對孩子成長,長大後能否成才非常關鍵。 承受挫折的能力其實是情緒管理的延伸。 現在“玻璃心”的孩子很多,社會上經常會有孩子因為受到挫折,而輕生的新聞。而這些悲劇都說明的一個問題就是,由於家長的的過度保護,孩子情商不夠,抗挫折能力太差,最終斷送了自己的生命。 孩子漫長的一生會遭遇到非常多的困難和挫折,所以家長要學會讓孩子去磨練自己、勇於面對失敗,讓孩子在挫折和失敗中逐漸成長,有足夠承受挫折的能力。但是父母不能無時無刻陪在孩子身邊給予激勵,對於孩子而言,懂得自我激勵是更加重要而又長久的事情。怎麼讓孩子更好的實現自我激勵,可以嘗試下面的建議: 1、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標,用圖示和表格記錄孩子當天的活動,做到的打勾,並制定獎勵計劃,讓整個過程變得有意思,有動力。 2、讓孩子明白,如果沒有快速的看到你想要的結果,不要放棄,給它一定時間。同時要對自己現在的進步感到高興,對堅持目標感到高興。如果給它時間,就會收穫回報。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勇於對孩子說“不”,有原則和規矩,不能一味的遷就和滿足。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對孩子今後的生活、感情,事業都會有很大的好處,也是情商的重要組成部份。 第四步、引導孩子建立社交能力,多多參加社會活動。互助,互愛,懂得付出。 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說:成功公式中,最重要的一項因素是與人相處。因此,教導孩子走出自我中心,學習禮貌、公平、分享、謙讓、合作等和諧相處的行為,是培養孩子良好人際關係發展的重要一課。 孩子只有在社交中,才能不斷的培養自己的情商能力,才逐漸有能力從細微的細節上去觀察他人的需求,能夠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 懂得合作和分享的人往往能夠得到更多的幫助。所以父母讓孩子成為有團結、合作、責任心等能力的人。 第五步、家長要以身作則,在孩子成長中要有更多陪護關愛與引導。 要想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家長要以身做則。 在日常生活當中,家長做個好榜樣,要不斷的引導,累積,才會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基礎。 擁有一個高情商的孩子才會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培養孩子的高情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真正適宜的引導。 當您意識到情商的重要性,您已經跨出了第一步,剩下的就是學習和堅持,結果一定不會太糟糕。您和寶寶的情商肯定會有所提高。 這就是以小積多,點石成金,慢慢的終有一天,您家寶寶拙壯成長為高情商的有為青年。

  • 8 # 嘻嘻啊啊

    摘自網路:

    孩子的性格形成是由孩子的先天氣質型別以及後天的養育環境、父母的養育風格互動作用形成的。在這個過程中,又以孩子早期發展的情況為重心,早期發展的優劣,對孩子畢生發展的質量具有重要影響。

    嬰兒的氣質型別直接影響父母在撫養時的態度,比如撫養困難型嬰兒的父母付出和承受的就比較多,也較容易感到煩躁,如果父母不瞭解一個高需求寶寶,則容易陷入情緒的泥潭。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養育風格也在不停的塑造著孩子的性格,專制型的父母,嬌縱型的父母,忽視型的父母以及民主型的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風格都不一樣,哪怕他們的孩子剛出生時的氣質型別相似。另外,後天的養育環境也會作用在父母和孩子身上以及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上。比如,社會環境,家庭環境以及教育環境。

    這三者相互影響,互動作用。

    此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父母型別與孩子個性的匹配度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比如,喜歡安靜的父母恰好養育了一個十分好動的孩子,喜歡熱鬧的父母恰好有一個喜歡安靜的孩子。這種情況下,父母如何處理,會深深的影響到孩子。

    孩子的性格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其性格養成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去遵循,也沒有一個萬無一失的模板可以復刻。

    我個人認為,家長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可以留意以下幾點,僅供您參考:

    1、在孩子出生後,儘可能的建立起安全型依戀關係。

    2、瞭解孩子的氣質型別,充分理解高需求孩子和低需求孩子,父母懷抱平常心,瞭解您的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與他人相同。

    3、尊重孩子的先天氣質型別,並幫助孩子發揮長處,幫助他在屬於自己的跑道上勇往直前。比如在面對內向孩子時,我們不可能把他改造成外向的——如果他的父母是外向開朗型,則父母會忍不住去改造他。這種情況下,父母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內向基調,並在“內向”的圍度上,幫助孩子增添一些活力,防止他滑向“內向”的極端。

    4、和諧家庭氛圍的營造,良好夫妻關係的經營也是塑造孩子性格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除此之外,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也至關重要。平等(人格上的平等)、尊重的對待孩子,為孩子設立界限,傾聽孩子,珍視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和效能感,比粗暴、懲罰、責打、羞辱孩子更能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個性,更能促進孩子人格的健康發展。

    5、孩子是一個能夠主動反應和選擇的個體,父母做出的上述努力,並不會一成不變的印刻在孩子的腦海裡。孩子會有取捨,有改變,因此“授人以漁”非常重要。當孩子大一些時,父母需要教給孩子思辨的能力,幫助孩子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悲觀的思維方式、極端的思維方式與客觀的思維方式、樂觀的思維方式,帶給孩子的體驗完全不一樣,千萬不要小看了慣常的思維方式對孩子性格的影響。孩子的性格是根據身邊成長的環境慢慢形成的,有人說三歲看到老是有道理的,其實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不斷吸收身邊的環境,慢慢形成自己的性格。

    作為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帶出一些不好的情緒,儘量把積極的一面帶給孩子。

    可以給孩子多讀一些繪本,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能形成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家長不要試圖把自己的思維強加到孩子的身上,沒有兩個人的性格會完全一樣,即使一樣的生長環境性格也可能完全不同,因此想要讓孩子擁有好的性格就先讓他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

  • 9 # 兩只老琥

    我們都知道,安全感對於寶寶來說非常重要。有充足的安全感的寶寶,將來會更加自信和樂觀。

    那麼,平時如何跟寶寶交流、溝通,增強親子關係,讓寶寶更有安全感呢?

    1.遊戲:

    媽媽要經常跟寶寶玩一些表達愛意的遊戲,比如這樣:媽媽抱著寶寶面對面地坐在自己腿上,用輕柔的聲音一邊唱兒歌一邊拍著寶寶:“寶寶寶寶乖,媽媽拍一拍;寶寶寶寶笑,媽媽抱一抱。”

    2.面部按摩:

    按摩寶寶的前額,手指在他雙眼周圍緩緩移動,然後移向其耳後和頜下、移向鼻子和雙唇,用指尖在他的雙唇上下引導他作出微笑的表情。

    身體接觸就是給寶寶的撫慰,溫柔的撫摸尤其如此。

    3.洗澡時的擁抱:

    輕輕搖晃在溫水中洗澡的嬰兒,能使洗澡變成一個親密接觸的特別時刻。這是非常特別的親密經歷,對父母和寶寶都是意義非凡呢。

    4.節拍訓練:

    在播放你喜歡的樂曲時,讓寶寶仰面躺下,輕輕握住他的兩隻手腕,隨節奏擺動。然後抓住他的腳踝,也做上述運動,最後將他的雙手或雙腳合在一起。

    這樣,撫摸寶寶以傳達親子之愛,做遊戲使寶寶感到愉快和滿足,寶寶就更有安全感啦!爸爸媽媽可以在這個階段多培養寶寶樂觀、穩定情緒,對寶寶以後的發展以及親子關係會大有裨益呢!

  • 10 # 小檬讀繪本

    想要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首先自己努力去做這樣的一個人。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很重要。其次是父母要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多看多學習,養育孩子不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需要父母多學習。教育是個大問題,它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更沒有一個可以按部就班的說明書。只有家長透過學習學會了教育,真正瞭解自己孩子,才能因材施教。

  • 11 # 彤麟媽育兒日常記錄

    好心態決定孩子的成敗。0~6歲,是孩子價值觀養成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孩子人生階段最重要的啟蒙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他們的思想就像一張白紙,好的觀念,壞的思想都很容易進入孩子的心靈。但是孩子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這樣就要賴於父母的灌輸和引導。同時這也是培養孩子情商的最佳時期。

    一:讓孩子擁有樂觀向上的性格。

    樂觀向上是指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而又不斷進去的個性特徵。擁有樂觀向上的性格,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樂觀向上的性格會是孩子應對人生中失敗,挫折等,不幸境遇的最強有力的武器。樂觀向上的性格不僅有助於孩子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愉快的精神,還能夠使他們用良好的心境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幫助他們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通常在3~4歲時就已經萌芽了,自信心強的孩子比較樂觀,自我感覺良好,喜歡與人交往,樂於追求新的事物和興趣。而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比較悲觀,往往表現的比較被動,抑鬱與孤獨。

    想要培養信心十足的孩子,我們首先要正確對待孩子取得的榮譽,滿足孩子渴望得到認可的需要。其次還要多鼓勵孩子敢於嘗試,並對孩子的努力作出迴應。最後還要強化孩子的自我價值觀,讓孩子正確對待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三:賦予孩子更多的上進心

    有著強烈進取心的孩子,學習上充滿了動力和自覺性。作為家長,我們要幫孩子樹立切合實際的理想,理想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可以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當然,幼兒期的孩子還不明白理想是什麼,但我們只要讓孩子充滿自信,無論孩子的理想多天真或偉大,我們只要發現孩子的興趣點,發現他們在某方面的優勢,就要正確對待,並鼓勵孩子勇敢的去嘗試。

    四:正確引導孩子改變浮躁的心態

    家長都明白太過於浮躁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挫敗感,會讓孩子離成功越來越遠。我們要引導孩子,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年齡越小,越不容易集中精力,家長們在訓練孩子時也要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其次,要給孩子游戲的時間,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他們得不到滿足,更不可能專注的做其他事情。

    五:鼓勵孩子不要輕言放棄

    要讓孩子做事情不要半途而廢,就要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培養孩子意志力,性格不同的孩子要鍛鍊的方向也不同。性格內向的孩子,需要加強他們的果斷性和靈活性的鍛鍊,培養勇敢,堅毅的意志品質。性格外向的孩子,需要加強對她們的自制力,培養忍耐,沉著的品質。

    六:讓孩子懂得感恩

    孩子們從出生開始就一直扮演著被愛的角色,如果他們不懂得感恩,就會變得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不會相到要去關心別人,感恩別人。所以,我們作為家長,就要從小樹立孩子懂得感恩的意識。這要從家庭教育開始,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

    再好的家長也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

    能陪伴他一生的,是他的心態,她的習慣,他的品質。做為孩子的最初的引路人,積極的心態,良好的習慣和完美的品質,是家長給予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 12 # 踏雪歸來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以身做則嚴傳身教更重要。等寶寶大一點,父母應該多讓寶寶參與集體活動,儘量小朋友和小朋友在一起。

  • 13 # 江味美食達人

    1、多讚美別人

    2、不帶著情緒戳人痛點

    3、培養一點幽默感

    4、多發牢騷少抱怨

    5、正視失敗,輸得起

    6、願意傾聽

    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1、培養孩子的愛心,同情心,懂得關心別人,與人分享快樂。

    父母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一些細節,我家的紙箱一般拆開後都是存在一起達到一定的數量,拿下去給小區打掃衛生的阿姨。記憶最深的一次,遇到年邁老的奶奶提著袋子撿瓶子罐子,兒子對我說,媽媽,停下,可以把你的錢借我一塊嗎?我送給老奶奶,感覺她好可憐,從我的零花錢裡面扣。自然我得支援他,這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孩子,他能夠把自己的零花錢拿出來和奶奶分享,是件好事情。

    2、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提高獨立性和適應能力。

    生活中,我們做父母的不能大包大攬,有的時候需要放手,讓他們自己來解決,其次孩子的要求,可以緩一緩再來滿足,不能一要就買。必要時可以像孩子尋求幫助,這樣讓孩子參與進來,像有時候去超市購物,只要小朋友一起,都像讓他幫我提些物品。家中衣服的晾曬,基本上也在參與。讓孩子學會處理事情,並獲得成功的快樂與喜悅。這樣做有利於提高孩子的獨立性和適應能力,便於將來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社會中出色地擔當好自己的角色。

    3、培養孩子從小學會情感表達和控制情緒的能力。

    2-5歲是小朋友情感,控制能力等培養的最佳時期,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肢體語言,比如說擁抱,告訴他,媽媽愛他,而孩子也會感受到父母的愛,從而在和其它小朋友的交往中,也會愉快地交往。

    4、培養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讓孩子多動腦。

    孩子對外界刺激最初是被動地接受,逐漸開始對周圍的一切感到好奇,都想嘗試去摸摸、看看、甚至會把玩具拆得七零八碎,這是一種求知慾的表現,也是獲得知 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如果家長什麼都不讓孩子動,不但使他失去了學習的機會,也會扼殺了他的積極性,將來你想讓他有興趣乾點什麼事,他也懶得動了。正確的 方法應該是,家長對孩子感興趣的事,耐心地給以講解,或一起玩。

    5、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給予鼓勵和支援。

    孩子做錯事或弄壞東西都是在所難免的,不要老是數落孩子:“你怎麼這樣不聽話!”“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動。”這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要怕孩 子淘氣給你添麻煩而各種唸叨,這樣是非常容易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更需要鼓勵和支援,千萬不要潑冷水。儘管他們的夢想對你來說是那麼稀奇古怪,你應高興的是他們擁有較強的幻想力,幻想力正是創造的導師。、

    培養孩子三不要

    1、一不要:因為孩子情緒化就責罵或者無視他們

    情緒化是兒童成長階段的共同特點,因為他們還不具備控制情緒的能力。因為不具備這種能力,他們就更需要成年人的支援和引導。

    有一次我看見一個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哭大鬧,傷心欲絕,而父母就像孩子是個透明人一樣不管他在哭,只是催促著他繼續走路,完全沒有要安慰孩子的意思。還有一些父母面對情緒化的孩子會變得非常暴躁,為了讓孩子安靜下來,他們會打孩子,有些孩子會因為恐懼而停止哭泣,有些則會哭得更兇。

    如果父母總是無視孩子的情緒,或者因為孩子情緒化而懲罰他,就是在給孩子傳遞一個資訊——你的情緒對我不重要,或者你的情緒就是壞的。

    這個資訊會深深根植於孩子心底,他們要麼覺得自己的感受對你不重要,要麼就會認為自己出現情緒是錯誤的,這種想法會跟隨他直到成年。

    2、二不要:隨意評判孩子的情緒

    有時孩子所言所行會讓我們覺得難以接受,而孩子出現的情緒也讓成年人覺得莫名其妙。

    但是不管你能不能理解,都不要去評判孩子的情緒。沒有壞的情緒,任何一種情緒都有它的作用,它都在告訴一個人他內心真實的想法。

    當你給孩子情緒貼上“好”與“壞”的標籤時,他們就失去了瞭解這些情緒背後真實想法的機會。

    3、三不要:低估孩子學習和成長的能力

    孩子天生就有能力發展成一個具有高度認知功能的成人,但他們需要時間成長。

    對孩子來說,道理並不是最重要的,他們需要的的是有人能夠傾聽他們說什麼,在難受的時候能夠握住一雙溫暖的手,有讓他們感覺安全的父母,能夠對父母敞開心扉。

    你這樣做看似放棄了對孩子“嚴厲”的教育手段,但卻用一種溫和而堅定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對與錯,讓他對自己情緒的覺察力更強,讓他在成長中學會如何“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 14 # 家庭教育之道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

    早上起來,孩子莫名其妙不想上幼兒園,問他什麼原因,他就是沉默不語,跟你鬧情緒;

    孩子去鄰居家看到有好玩的玩具,就想霸佔擁有,不願意放手,跟他說回家再買一個同樣的玩具給他,他也不願意,甚至直接賴在地上撒潑打滾;

    從幼兒園一放學回到家就想看動畫片,到了飯點也不願意吃飯,任憑爺爺奶奶跟著哄著餵飯也不張口;

    ......

    遇到這些場景,很多父母可能會被孩子的行為給激怒,大聲去訓斥孩子。但是過後冷靜下來又會為自己朝孩子發脾氣而對孩子心生歉意。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及時糾正和引導孩子的行為,培養他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的能力,從小就表現出高情商呢?

    一、重視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先疏導孩子的情緒再解決問題

    我們都知道情商與人對自己的情緒控制能力有重要的關係。要培養孩子的情商能力,也要重視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預期時,不要著急去糾正孩子的行為,嘗試著去理解孩子的情緒需求。

    比如,當孩子不想上幼兒園時,試著這樣去問問孩子:“寶寶,你為什麼不想上幼兒園呀?”

    在對話的過程中保持平等、耐心,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對你不理不睬而發脾氣。

    二、和孩子一起為情緒貼標籤,正確地表達情緒

    這一步是讓孩子學會意識到自己的情緒,當負面情緒產生時能夠正確地表達出來。

    當孩子有了情緒之後,告訴孩子情緒的名稱,讓孩子能夠把情緒和詞彙對應起來。

    比如當孩子笑的時候,跟他說“寶寶,你笑得這麼開心,是因為什麼呀?”

    這樣他慢慢會認識到自己的這個“笑”的行為代表著“開心”;

    當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搶了玩具,大哭大鬧的時候,引導他把自己的生氣的情緒表達出來:

    “寶寶,你很生氣,對不對?”

    “我知道那個小朋友搶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氣”

    “我知道你很生氣,媽媽抱抱你,我們先不要生氣,先冷靜下來好不好?”

    當孩子處於情緒激動的時候,孩子很難聽得進父母說的話,可以先讓孩子自己冷靜下來,等他情緒穩定的時候再跟他溝通。

    “寶寶,你剛剛很生氣呢,是什麼原因呢?”

    “以後遇到這樣的情況,你跟媽媽說,不要哭,媽媽來幫你解決好不好?”

    反覆引導溝通幾次之後,孩子就會意識到自己的這種負面情緒是“生氣”,也能夠夠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了。

    三、劃定行為界限,讓孩子懂得行為的對錯之分

    父母需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透過口頭來表達情緒,但是不能用錯誤的行為來發洩情緒。

    比如,當孩子在和其他孩子爭奪玩具的過程中,動手打人,或生氣時故意用木棍用力敲打桌子,

    父母要及時去叫停孩子的這類行為,告訴孩子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要用更加正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告訴他下次應該怎麼做:

    “你剛才打人了,這是不對的,媽媽很生氣。如果你想要玩具,你可以跟哥哥申請,讓他借給你玩,或者你跟媽媽說,媽媽給你買,下次不可以再打人了,知道嗎?”

    對於年齡稍大的孩子,父母可以嘗試著去培養孩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理解你很想要這個玩具,但是你動手打人的行為是不對的。你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法的,對嗎?如果下次你想要玩具,你要怎麼做呢?”

    總之,在孩子發生錯誤的行為的時候,一定要及時進行糾正,並且對孩子要正確的引導,這樣孩子才能慢慢形成正確的表達情緒的方式。

    培養孩子的情商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也應該要保持著對自己情緒的覺知,用平等的語氣和孩子溝通。畢竟,父母的情商,往往決定著孩子的情商。

  • 15 # 雲朵媽媽育兒

    “寶寶得性格如何引導,讓寶寶從小有個高情商”,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關於性格的幾個知識點。

    什麼是性格

    性格是指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中得到比較穩定得、具有核心意義得個性心理特徵,它是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得人格特徵,在性格中包含有許多社會道德含義。性格表現了人們對現實和周圍世界得態度,並表現在他得行為舉止中。性格主要體現在對自己、對別人、對事物得態度和所採取得言行上。

    有一個故事,兩個口渴的人同時找到半杯水。其中一個人想:“啊,我終於找到水了!雖然眼下只有半杯水,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有良好的開端,我一定還能找到更多的水”,於是他變得自信快樂起來。而另一個人則想:“怎麼就只有這半杯水?就這半杯水有什麼用?”一氣之下他摔掉水杯,然後坐以渴斃。

    同樣是半杯水,為什麼這兩個人的想法卻是背道而馳?

    因為第一個人的性格里住著一個樂觀積極的勇士,不管遇到多大困難,他都能積極正面去面對,正所謂“困難像彈簧,你強他就弱。”他的人生在這個“勇士”的帶領下所向披靡,終能到達勝利彼岸。

    而另外一個人的性格里藏著一個悲觀消極的魔鬼,稍微遇到點事,這個“魔鬼”就出來作妖,久而久之就把主人帶進陰溝裡,人生也跟著完蛋。

    這就是不同的性格在這兩個人身上起了不同的作用,直接影響兩個人的人生走向。

    我們父母都靜下心來比對下自身性格中的“勇士”與“魔鬼”,儘量在以後的育兒過程中多多讓“勇士”指引孩子勇敢向前,追求幸福人生;儘可能不讓“魔鬼”帶壞我們的孩子。

    性格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結果顯示,人的性格在童年時期的早期就能形成。

    尤其3-6歲這個時期,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我們父母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教育方法,親力親為,精心養育,給孩子培養一個良好健康的性格,那麼孩子將會受益無窮。

    中國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說過,人在青少年時期,甚至在成年時期出現的情感問題,原因可能要追溯到幼年,從他早年的生活背景中找出解釋。

    最近一個關注我的粉絲急切的找我聊天訴苦,想讓我給她“指點迷津”。一番聊天原來是她家十七歲的獨生子,因忙著掙錢,孩子從小是姥爺姥姥帶大的,上小學了才接回來和他們一起生活,現在他們完全沒辦法正常溝通,每次聊天父母都是小心翼翼的,唯恐一句話說不對,孩子就火冒三丈,“小時候不養我,現在也不要你們管……”怎麼辦,我只能安慰這個受傷的媽媽“等孩子再長大點,會慢慢理解你們的……”

    可是我真不忍心告訴這位媽媽,他們和孩子的關係可能一輩子難以和諧。活生生例子印證了李玫瑾教授的話是多麼的正確。

    家有幼兒的父母一定要“引以為戒”,在孩子幼年做到盡心盡力,親力親為,避免這位媽媽的悲劇重演。

    有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古人總結的這句話很有道理,智慧的說出了性格是人生命早期及幼年形成的,並對人一生的命運有著決定性的指引。

    認識的一個媽媽羨慕我說,“你家寶寶怎麼那麼開朗陽光,熱情好動,我家寶貝一天就喜歡賴著媽媽,一分鐘看不到就焦慮的哇哇大哭”。

    其實這就是孩子不同的性格型別。

    心理學家將性格分為四大類,即表現型、思考性、領導型和親切型。這四種性格各有優勢,也各有不足,這四種性格的劃分沒有明確的界限,多數人的性格中可能同時具有兩種火以上的性格特點。

    因此,我們爸爸媽媽首先應該瞭解孩子的性格屬性。其次鼓勵引導孩子性格中好的特質,儘早干預孩子的性格缺陷,幫助孩子改掉壞毛病,從而使得孩子塑造更好的性格,讓孩子有個高情商。

    俄羅斯著名教育學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良好的性格就如同人們在自己的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在人的一生中,都會享受到這一良好資本不斷增值所帶來的“利息”;而壞的性格就好像一筆永遠也無法還清的“債務”,而其不斷增長的利息則是一種折磨,另他無法成功,直至最後“人生破產”。

    感興趣的爸爸媽媽可以找相關的資料仔細研究這四種性格型別,給孩子的性格一個積極的指引。這裡我提取幾個性格中重要的特性來回答題主的問題,“寶寶的性格如何引導?讓寶寶有個高情商。”

    善良熱情: 自帶溫暖他人的力量

    善良熱情是每個孩子都應該具備的美好品質,很多表現型的孩子身上都有善良熱情這一特性,他們像一團火,熱情的照亮溫暖身邊的人。

    我四周歲兒子就是妥妥一暖男,“媽媽,蓋好被子,我怕你冷;媽媽,給你吃餅乾,我想著你呢……”“妹妹,你要幫忙就找我啊,我會照顧好你的……”冷不丁兒子一個吻就貼到你臉上了,“媽媽,我愛你”也是不離口。

    經常和老公開玩笑說這樣的兒子有經濟條件的話來一打也不錯。

    我有時候洗碗,兒子非要“幫忙”,最後洗乾淨的碗還沒有他打碎的多,每次我做麵食,孩子不把自己弄成小麵人決不罷休……

    面對一片狼藉,我從不叫停或訓斥,因為我知道在這一階段,不要輕易傷害孩子的熱情,即便他們能力有限,也盡力為他們提供施展的舞臺,這才是明智的父母應該盡的責任。

    善良熱情的孩子長大人品一定不會差。我們爸爸媽媽一定要認真呵護並鼓勵孩子保持一顆善良熱情的心,給與他們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自信樂觀: 孩子身上最耀眼的光

    如果說表現型孩子無像一團火,那麼他們身上的自信樂觀就是最耀眼的光。這種孩子無論走到哪裡,都是引人注目的,對孩子來說,最開心的莫過於得到大家的肯定與讚美,每一次的讚美與肯定都會讓孩子自信快樂。

    有的父母在孩子摔跤了會說“怎麼又摔了,太笨了,路都不會走……”

    有的父母卻在孩子摔跤以後,“沒事吧,勇敢的站起來,慢慢來,相信你會走的越來越好”

    這就是愚蠢的父母與聰明的父母的區別。我們都要努力做聰明的父母,極力挖掘孩子身上的發光點,並好不吝嗇的奉上讚美之詞,對於孩子的不足與缺點,他們也能採取鼓勵的態度,“沒關係,下次你會做的更好”“媽媽相信你,你可以的。”這些話猶如魔法棒一樣,優秀的孩子會變得更加優秀,不足之處也能加以改進。

    狄更斯說過,一種健全的性格比一百種智慧更具有力量。

    我有時抱怨什麼事情的時候,我兒子就會說“媽媽,沒關係的,不要傷心了,我親你一下你就開心了好不好?”孩子都能如此自信樂觀,我作為媽媽可不要當孩子的負面教材。

    主動、頑強不屈、懂分享:別人眼中的好孩子主動也是表現型性格的顯著特點,或許有人覺得他們不夠謙虛,不懂謙讓甚至愛出風頭,但實際上,機會總是青睞於那些主動出擊的人。

    孩子從兩歲開始,自我意識萌芽,也會有初步的榮譽感和自尊心,當孩子提出意見時,我們爸爸媽媽一定要採取尊重的態度,不能以“你還小,做不好”為由拒絕聆聽,要知道,一味的否定和拒絕會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嚴重的傷害。

    我家二寶妹妹現在正好兩週歲,“媽媽,我要自己穿衣服,”“媽媽我要自己吃飯,不要你喂”……儘管我有時候等得有點不耐煩,但是還是剋制住包辦或責罵,儘量耐心的放手讓他們自己來,“媽媽,看我褲子穿的好不好?”“媽媽,我自己把飯吃完了”,這時我一定會不吝嗇的親親她,誇她有進步,寶貝開心的臉笑成了花。下一次穿衣吃飯更認真更賣力,很早的就能做到生活獨立。

    頑強不屈是很多表現型孩子的可貴品質。但有時候卻被愛子心切的父母所吞沒,我們總怕我們的孩子吃苦受難,所以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或者險境時,就會像護崽的母雞一樣,張開翅膀,恨不得把所有的苦難都一力承擔。殊不知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沒有經過風雨洗禮的孩子很難成為棟樑之才的。

    我家兩寶寶小時候摔跤了第一眼看爸爸媽媽的反應,如果爸爸媽媽在看他,他就立馬嚎啕大哭,我確定孩子沒有摔疼時,立馬裝作沒看見,這時寶貝就會自己站起來,不哭也不鬧。時間長了倆孩子摔了都會自己起來,還說“媽媽,我沒摔疼,我自己起來了”。

    分享是一種快樂,表現型孩子大都知道這個道理,分享讓他們認識更多的朋友,收穫更多的快樂。

    一個不懂分享的孩子是無法體會到世界的美好,我們爸爸媽媽一定要像珍寶一樣呵護它,並用鼓勵和讚美讓他更加茁壯成長。

    @

    我家四歲大寶一天要給妹妹分享這分享那,但是兩歲妹妹嘴上說分享,手裡的東西一點也捨不得給哥哥。哥哥還說“我愛妹妹,妹妹不分享,我也喜歡給她分享。”好哥哥跑不了的。

    總結,孩子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性格塑造師,父母貼心、溫暖的教養方式對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具有關鍵作用,瞭解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修正孩子的壞行為,壞情緒,才能教出一個有品味高情商且快樂的孩子。

  • 16 # 苗條小夥玩遊戲

    應該是從身邊小事開始,特別是家長要做好榜樣

    多讓他看一些正能量的事

    培養寶寶愛笑的性格

    當然不多說鹹話,有時候說的少也是正確的

    也可以讓寶寶懂得謙讓

  • 17 # 正能量育兒

    建議家長多看書,多學習育兒書籍。首先得知道什麼是情商,家長好好學習,提升自己的認知,見識,格局,寶寶受影響,耳濡目染,情商自然會高。

  • 18 # 智童趣的濤哥

    社會能力就是孩子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能力,人是社會動物,沒有社會能力的孩子很難取得成功。

    舒爾博士提出的“我能解決問題”法,透過對話、遊

    孩子的情商,我的理解是怎麼教會小朋友的社會能力ou

    以下是幾個實用的事例去教育小朋友的方法

    ICPS(Interpersonal 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人際認知問題的解決。但因為這個名詞太過學術化,後來被家長們簡化為(I Can Problem Solve)我能解決問題。縮寫字母一樣,都是ICPS。

    兒童問題舉例:

    一、教會孩子怎麼做,而不是替他做

    假如你的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你會怎麼做?

    不管他:小孩子就是這樣的,長大了他就懂了。

    控制他:我數三下,1,2,3!

    賄賂他:聽話,爸爸給你買個玩具。

    培養他: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我們解決問題方法

    首先,和孩子玩字詞遊戲

    六組重要的字詞:

    方法:

    透過有意識地教會孩子使用這六組字詞,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多種選擇的思維方式,教會孩子觀察行為之前之後的區別,這樣孩子才會知道自己的行為是會對他人造成影響的,從而敢於自己解決問題。

    接著,理解他人的感受

    常用詞彙:開心、傷心、生氣、驕傲、沮喪

    方法一:看圖遊戲。陪孩子看圖片或者動畫片的時候要經常問孩子,圖片中的人是什麼感覺?圖片裡的人心情如何?比如光頭強,當他被熊欺的時候,是什麼心情?

    方法二:理解他人的感受。在生活中教孩子觀察他人的感受,讓孩子能夠識別開心、傷心、生氣、驕傲、沮喪等情感類詞彙。

    還有,更多的字詞練習 更高階的幾組詞彙:

    教孩子用這些詞造句,當孩子能夠熟練地使用這些高階詞彙的時候,他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多了起來。

    然後,尋找多種解決方法

    尋找解決方法的步驟,當孩子和他人發生矛盾,家長可以用一下步驟:

    ①問題是什麼?(你們現在出現了什麼問題?)②感受如何?(你們倆的感受如何?分別是什麼感覺?)③怎麼辦?(誰有辦法讓你們倆都高興?)④先寫出這些辦法。⑤如果不管用,那麼我可以試試不同的辦法,直到找到解決辦法。⑥告訴孩子""這個”就叫作(分享)、(寬容)、(協調)……

    然後,尋找多種解決辦法:遊戲①角色扮演。家長和孩子玩解決問題的角色扮演遊戲,或者還原白天發生過的事情。②玩偶遊戲。使用玩偶來扮演其他小朋友,玩解決問題的遊戲。③找辦法遊戲。把每一次矛盾都當做一個找辦法遊戲來對待,這些事情就都是孩子成長的臺階。還要教會孩子,考慮後果僅僅有解決辦法是不夠的,孩子們要學會考慮後果

    考慮事情的先後順序:之前和之後:教孩子用之前和之後的句式來描述一件事。

    故事接龍:和孩子編一些故事,讓孩子進行接龍。

    如果……可能會發生什麼:幫助孩子想象各種可能的後果。

    考慮人際交往中的後果:

    提出問題。

    引導多種方法。

    遇到好的解決方法,停下來,寫在左邊。

    探索另一個故事的結果,把結果寫在右邊。

    二、對話範例1:關於打人

    孩子:鮑比打我。

    家長:他什麼時候打你的?

    孩子:在學校的時候。

    家長:明天我會跟老師說。

    這段對話中,是家長在解決問題,孩子完全沒有參與對問題的思考。有的家長會建議孩子也打人,或者告訴老師,這也是替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ICPS。

    ICPS:

    孩子:鮑比打我。

    家長:發生了什麼事?他為什麼打你?(家長想知道)

    孩子:他就是打了我。

    家長:你是說他無緣無故地打你?(鼓勵孩子思考起因)

    孩子:哦,是我先打他的,因為他不讓我看他的書。

    家長:當你打鮑比的時候,他會有什麼感覺?(引導孩子考慮他人感受)

    孩子:生氣。

    家長:你知道他為什麼不讓你看他的書嗎?(引導孩子理解他人的觀點)

    孩子:不知道。

    家長:你怎樣才能知道?

    孩子:我可以問他。

    家長:那你去問他吧,看他肯不肯告訴你。

    (家長鼓勵孩子搞清事實,發現問題)

    後來:

    孩子:他說我從來不讓他看我的書。

    家長:現在你知道他為什麼不讓你看他的書了,你能想想自己做什麼或說什麼他才會讓你看他的書嗎?

    (鼓勵孩子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孩子:我可以不再跟他玩兒。

    家長:如果你這樣做,可能會發生什麼?

    (引導孩子思考後果)

    孩子:他可能不願再做我的朋友了。

    家長:你想讓他做你的朋友嗎?

    孩子:想。

    家長:你能想個不同的做法,使他願意繼續做你的朋友嗎?

    (鼓勵孩子進一步思考)

    孩子:我可以拿本書給她看。

    家長:這是個不同的主意,你為什麼不試試呢?

    三、對話範例2:關於捉弄人

    家長:老師告訴我你捉弄其他孩子,擾亂課堂。你現在上二年級了,要是再這樣下去,你會學不到任何東西,交不到任何朋友。

    孩子:我不在乎。

    家長:你都這麼大了,應該懂得道理。如果你不停止捉弄其他孩子的話,我將不得不對你禁足,直到你在乎為止。

    (家長不想理解孩子,而且完全替孩子思考)

    ICPS:

    家長:你為什麼要捉弄其他孩子?

    孩子:我不知道。

    家長:可能有很多原因。如果你好好想想,我知道你肯定能想出一種。

    孩子:媽媽,沒有小朋友喜歡我。

    (哦,這是他心裡想的)

    家長:捉弄其他小朋友會讓他們喜歡你嗎?

    孩子:我猜不會。

    家長:當你捉弄他們的時候,會出現什麼事情?

    孩子:沒什麼。哦……他們會跑開。

    家長:你怎麼做才能讓他們不跑開呢?

    孩子:做他們的朋友?

    (家長繼續幫孩子思考如何與別人交朋友。沒有冗長的說教,現在孩子在乎了。)

    四、指導孩子間的問題

    有三個基本的對話原則:

    ①搞清楚孩子對問題的看法。一旦你搞清楚了孩子對問題的看法,就要努力剋制自己,不要把問題的重點轉移到符合你的需要上來。

    ②要記住,是孩子而不是大人必須要解決問題。要讓你的孩子思考,你只應該提問。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告訴孩子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

    ③把重點放在思考過程上,而不是具體的結論上。ICPS的目的是教給孩子一種能幫助他們處理一般人際問題的思考方式,如果你急於判斷他們的想法,甚至讚揚一種想法,就可能會壓抑孩子進一步思考其他解決辦法。而批評會讓孩子不願意再自由地說出內心的想法。這兩種情況下,孩子都會從思考解決辦法和考慮後果,轉向選擇一種能獲得你的贊同的做法。

    五、對話範例3:我不喜歡你

    家長:怎麼了?你為什麼踢瑪麗?

    孩子:我不喜歡她。

    家長:你踢瑪麗的時候,你覺得她會有什麼感覺?

    孩子:生氣。

    家長:如果你踢她,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孩子:我可能會傷到她。

    家長:你能不能想個不同的做法,既不會傷到瑪麗,也不會讓她生氣?

    孩子:我只能離她遠點。

    家長:這是個不同的主意,你為什麼不試試呢?

    如果你看過了上一本樊登讀書解讀的《高績效教練》,你會發現這本關於孩子教育的書所用的方法和針對企業員工所用的教練式輔導的方法非常類似。

    只是孩子還沒有學會那麼多那麼準確的詞彙,因此需要拿出更多的耐心幫助孩子理解情感,理解“之前之後”,“另一種”,“不同的”等等概念。接下來所發生的幾乎一樣。管理者(家長)用提問的方式幫助被管理者(孩子)找到自己想要解決問題的動力和方法。

    永遠記得,輔導的前提是相信孩子的潛能。哪個父母會不相信孩子的潛能呢?

    但我要強調難點:

    控制住你的情緒和替人解決問題的慣性。相信孩子,他們具備著解決問題的潛力。

    看起來很簡單不是嗎?

  • 19 # 主觀意識君

    性格的形成在現代心理學範疇裡大多定義在3-6歲為關鍵期,這個時期會形成並且發展。

    關於性格的塑造,這類著作市場上有很多,但近兩年比較提倡的是個體教育,也就是因材施教,因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成長階段也可能表現出不同的性格,不能統一而論。我個人比較贊成這種立論。孩子從大方向上去區分的話大概可以分為表現型、思考型、指導型及親切型等性格,有時候也會變現其複合型。

    表現型,這種孩子大多外向,家長應該賞罰分明,樹立是非觀。

    思考型,這種孩子多內心細膩,家長需要多點撥多去肯定他正確的地方。

    指導型,這種孩子多叛逆,家長應該要多些包容與耐心,要好好引導。

    親切型,這種孩子多膽小,家長應多些溫和的鼓勵還有陪伴。

    引導方法:一、不同性格不同的培養

    面對表現型,要點一:我們給他們一定的職責和一定的決定空間。

    要點二:建立規則並嚴格執行。

    要點三:在他們小時候,就要學會依靠他們。

    要點四:要給他們一定的情緒空間。

    面對思考型,要點一:做父母的要粗線條一點。

    要點二:千萬不要用憤怒對待他們。

    要點三:及時肯定,適當的表揚。

    要點四:引導他們表達自己。

    要點五:不要催促他們做決定。

    面對指導型,要點一:要經常描述他們的長處。

    要點二:要讓他們感受到愛。

    要點三:對他們不要嚴格要求。

    要點四:要給他們安排足夠的娛樂時間和空間。

    要點五:一定要經常檢查他們做事的進度。

    面對親切型,要點一:下指令速度不可以太快。

    要點二:不可以同時下達好幾個指令。

    要點三:第一次教他們做事時,要去手把手的教。

    要點四:要經常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

    要點五:一定不要說他們磨蹭。

    想讓孩子有個好性格,高情商我們還要注意我們的家庭氛圍的營造,儘量是寬鬆的,民主的。要給孩子一定的家庭地位,不要溺愛、權威、冷漠等等。注意重點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獨立性、自制力、韌性、勇敢的品格及積極向上的心態。

    最後,作為父母,我們自身要足夠好。父母想要孩子有好性格,自己就得先有好性格。孩子的性格出了問題,首先得從父母身上找原因。孩子都是父母的“翻版”:父母性情溫和、待人友善,孩子會性情暴躁、出言不遜嗎?父母怨天尤人、吵鬧不休,孩子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心裡暗淡無光,能有陽光般的性格嗎?父母要培養、教育孩子,先得反思、教育自己。

    俗話說得好,言教不如身教。要培養孩子的良好性格,家長必須以身作則,形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家長自己必須對未來、對生活充滿樂觀態度,有充分的自信,對新鮮事物充滿熱情,對弱者充滿同情之心,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悲觀失望。在這一環境之中,孩子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性格,從而健康成長。

    如果父母只顧著教育孩子的學習,關注孩子性格的培養及心理的發育,卻忽略了自身的性格缺陷,這樣很容易使孩子產生“為什麼要我這樣,你卻那樣”的逆反心理,從而使得再好的教育方法也派不上用場。“為什麼你一玩手機就玩到半夜,卻不准我碰手機呢?”正所謂“正人先正己”,父母首先要做一個擁有良好性格的人,要做到胸中有愛、心中有光,這樣才會讓孩子擁有可以模仿的榜樣。

  • 20 # 心羽的生活

    寶寶是父母最珍貴的財富,那麼身為父母,我們該如何正確引導寶寶的性格,讓他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呢?

    首先我們知道寶寶的心都像一張白紙一樣,既沒有偏見,也沒有錯誤的觀念,這時正是我們最佳的引導時機。引導寶寶性格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用我國古代先賢的感人事蹟來感染他/她:想當年漢文帝劉恆貴為天子,但是侍奉母親從不懈怠,在他母親臥病的三年中,他全心全意的侍奉母親。母親所服用的湯藥,他都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還有臥冰求鯉的王祥,儘管繼母百般虐待他,但他依然堅守孝道,不曾有任何抱怨;東漢時期的大文豪孔融在年僅四歲時就知道將大梨讓給哥哥,最小的留給自己的遵公守良之道。如此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我們都可以拿來教育寶寶,相信在古代先賢感人事蹟的耳濡目染之下,寶寶可以形成完善的人格,而完善的人格正是高情商的基礎。

    除了為他建立完善的人格之外,還應該培養寶寶的思辨能力,有了思辨能力才能更好地化解對外交往中面臨的困境。當年一位美國記者在採訪周恩來總理的時候諷刺周恩來總理時,因看到周恩來總理使用美國的鋼筆而嘲笑中國的生產力。而周恩來總理回答說,這支鋼筆是抗美援朝時的戰利品,之所以留下來,只是為了做一個勝利的紀念。外國記者聽後,頓時語塞。如果不是以周恩來總理為首的外交官們強大的思辨能力,當時的中國也不會取得在外交方面的巨大成功,由此可見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此外, 思辨能力還可以應用在除情商外的方方面面。

    除了上述內容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讓孩子領略與他人交往的終極奧義:就是以真心換真心。管鮑之交是我們每個人都熟知的例子,當年管仲和鮑叔牙一同經商時,管夷吾多取其利,鮑叔牙也從來沒有過怨言,因為他知道管軼吾家中貧窮;管仲帶兵打仗時,畏畏縮縮,鮑叔牙也從來沒有嘲笑過他,而是體諒他因家中有老母等待侍奉而保護自己。鮑叔牙為管仲多次吃虧而無怨言,正因如此,二人才最終成為了生死之交。從古代先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只有寬容待人,善於體諒他人,以真心換真心,才能收穫真正的友情。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培養寶寶的完善人格和思辨能力,讓他/她懂得將心比心的道理,假以時日,相信她/他能收穫真正的友情,體會到生活的樂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種花生用什麼肥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