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堯居zr
-
2 # 法內逍遙
雍正的繼位,從當時的時期特徵來看,實屬必然。國庫空虛,吏治荒廢,那個時期需要這樣一種風格的皇帝,康熙看明白了這一點,傳位於他。然而,這也是雍正自身的性格使然。在位十三年,與其說是勤政,倒不如說是這種執政風格就是其個人的志趣所在,同時,更是成為了天命所歸。雍正帝並無過多的嗜好,其勤政之餘,最多的心思就花在了對藝術品的完美苛求上,在博物館看一下康、雍、乾三個時代的瓷器,都明顯凸顯出這三個皇帝的不同風格和時代烙印。其中,惟有雍正年間的瓷器最為簡約和精緻。這其實恰恰折射出了雍正的自身追求極致的性格。
這個話題,放在更大的一個格局裡來看,雍正的命運和身後評價,也實屬必然。因為比較起康熙的政策和風格而言,雍正的大刀闊斧的改革,實際上成為了其一個人與整個既得利益集團的博弈,就彼時局勢而言,如逆水行舟,自然苦不堪言,累不堪言,罵名的揹負更是隨之而來。雍正倒並不在乎這個,如果說他有所恐懼的話,怕的只是自己的改革和勤政不僅不被天下人理解,而是在歷經多年以後,其無法獲得歷史和後世的接納和認同。概括而言吧,作為一國之君,其歷史使命已經完成,清朝得以延續。這,既是天命所向,亦是其本心所在,即同時是歷史和其本人的必然選擇和命運。至於後世評說,那自歸於後世,自有公論。
-
3 # 把酒共東風
只說劇,不談史。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老八的死,並沒有出現死時的場景,是透過雍正身邊的大太監李德全口述出來的,他臨死之前寫給雍正的信,也是李德全轉承給雍正的。在得知老八的死訊時,從雍正的神態上不難發現,他還是有些傷感和驚訝的。
雍正看過信之後,當時就把它燒了,只留下一個信封還在桌邊上放著。然後就是一邊批奏摺,一邊想著老八信中的話。從他回想的信的內容看,並沒有提到雍正有什麼見不得光的事,只是說出了兩個人之間的皇權之爭,反問他這個勝利者四十多年的不辭勞苦,最後又得到了什麼呢。
剛剛處置完曾靜一事的雍正,想到那句“身前身後的罵名”,才是真的震驚了,悲哀了。想自己為了這大清的江山社稷,四十餘年來的辛苦付出,繼位之後更是宵衣旰食嘔心瀝血,最後只換來了一身的罵名。最可悲的是,連自己最親近的人都不能夠理解他,反而是一再不遺餘力的和自己過不去。老八為了整垮自己,身敗名裂之後仍不忘利用弘時去刺殺弘曆,逼得他不得不對自己的親生兒子痛下殺手。就算死之前,也還要用最後的力氣寫上這麼一封信,來戳他的心。
問題中,說雍正看了信之後恐懼,其實並不是很準確。如果是恐懼,在那個時候,又怎麼還會有心情去批閱奏章處理政務。我想他應該是傷心了,寒心了,因為不被理解而痛苦了,心疼了。
-
4 # 微風山谷1381
《雍正王朝》裡允禩掛了,得到訊息的雍正卻沒有絲毫的高興,有的只是滿臉的惆悵與悲愴,也許他從允禩的結局中也看到了自己的下場罷。
四哥,你累了吧,歇歇吧,爭了四十多年,到這一刻你還不願撒手嗎?我這一生不佩服任何人,但到今天我才發現,我的心底只佩服你,四哥,我輸了,可你呢,卻並沒有贏,你咬著牙苦苦地熬著,得到了什麼,得到的只是身前身後的罵名罷了,其實輸也罷,贏也罷,到頭來不過是過眼雲煙,你太放不下了。這就是允禩生前寫給雍正皇帝的最後一封信,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允禩的這些話,說得中肯,說得到位,也算是他的肺腑之言了,允禩輸了,他奪嫡失敗,在後來的逼宮之爭中也輸了,他未能阻止雍正新政的施行,未能維持住祖宗的成法,他殫精竭慮所要扶持的三阿哥弘時不僅沒有成功上位,甚至還落得個小命不保的悲慘結局,對允禩自己而言,他不僅未能保全自己,而且連帶了家人,允禩的輸可謂輸得徹底,輸得一塌糊塗。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在對待允禩這件事上雍正他贏了嗎,他上位成功,成為強勢的雍正皇帝,他心胸狹隘,對允禩處處設防,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這是不是八爺黨的陰謀,所謂用人不疑,在對待允禩的事情上雍正顯然沒有做到,為君者最重要的不是事必躬親,親力親為,而是知人善任,任人唯賢,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人盡其才,才能彰顯出天下英雄盡入我彀中的豪邁,也才能體現出為人君者的雅量,在這一點上,雍正顯然是差得遠了,尤其在對待允禩的問題上,雍正的這一缺點表現得最為明顯。允禩這個人,總的來看他確實是心思縝密,善用權謀,但他對大清的江山社稷是赤膽忠心的,對祖宗的規矩成法是忠心不二的,就算是對雍正,他也只是不滿雍正施行的某些措施,不服氣雍正的頤指氣使和高高在上,打算扶持弘取而代之,卻從沒有自己篡位謀逆的想法,允禩和雍正,他們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也有著完全不同的性格和行事方式,雍正是雷厲風行,是令行禁止,也是簡單粗暴,允禩則是思慮周全,是力求圓滿,也是剛柔並濟,很難說這兩種性格和行事方式孰優孰劣,而是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總的來看雍正確實更適合作為一名君王,而允禩成為雍正的一名得力助手也許是他最好的歸宿。因為當時的大形勢是朝局混亂,吏治廢弛,必須要有雍正這樣的鐵血手腕的人才能穩得住局勢,而在一些具體事情的處理上,在一些具體矛盾的把控上允禩憑藉他的處事風格可以如魚得水,大顯神威,可以說如何能掌控住允禩,使其為我所用才更能彰顯雍正的英明,而如今允禩慘死,雍正讀著允禩的遺言,尤其是最後的署名,愛新覺羅.阿其那,不知雍正此時會是怎樣的心情,這難道真的是雍正想要的嗎?雍正把自己的兄弟稱為阿其那,那麼他自己又會是什麼?面對這天人永隔的一幕,雍正會漏出勝利者的微笑,還是兔死狐悲的淒涼,他算是那個最後的贏家嗎?
在對待自己身邊的人上,雍正也並沒有贏,回顧雍正從奪嫡到成為雍正皇帝的整個歷程,有多少人離他而去,成為他前進路上的一個個階梯,鄭春華,坎兒,年羹堯,弘時,乃至鄔思道,允祥,太后,年秋月,等等等等,他們的離去原因固然複雜,但都與雍正有關,可以說,是雍正的無情使他們與自己生離死別,而他們的先後離去使得雍正孑然一身,成為一個孤獨的人,正像允禩說的,雍正這麼苦苦熬著,為了自己的目標而殺伐決斷,心狠手辣,到最後自己所有的,除了皇位與皇權,還剩下些什麼?雍正在位十三年,他得到過快樂嗎,得到過親情嗎,得到過別人的理解和讚許嗎?都沒有,他得到的只是身前身後的罵名,得到的只是高處不勝寒的悲涼罷了,可以說,正是雍正對權位對聲名的無盡的追求才使得自己眾叛親離,成為一個真正的孤家寡人,到頭來讓自己也成為權位的犧牲品,從這一點上來說,雍正的確是輸了,輸得乾淨,輸得徹底,輸得讓人感慨萬千,唏噓不已。
縱觀雍正的一生,他整頓了朝綱,重新整理了吏治,為大清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到頭來自己卻眾叛親離,形單影隻,在無盡的爭議與淒涼中孤獨而去,他到底是贏家還是輸家,又有誰能說得清呢?
-
5 # Daniel274467471
這個問題應該不是問題,寫雍正王朝的作者劉和平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讓八王爺多活了八年,這就是雍正十一年,八王爺才死的。而歷史上八王爺,在雍正三年就死了。為了使該劇更有喜劇衝突,才有此設定。劇中八王集團逼宮時,八爺有一句話:皇上四哥,因為你是皇上,否則你贏不了的!這個話表達了八爺黨的心鏡,他們的逼宮是被雍正逼的,雍正已經完全不信任他們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達到皇帝的要求,不做事也不行。八爺也希望他哥哥能放過他,他的黨羽又不放過他,一直在頂他,把他放在火上烤!他自己又不甘心,what can I do for you,my friend?死又不行,活著又如行屍走肉一般!
-
6 # 楊角風發作
雍正帝何止恐懼啊,直接吐血身亡了……
一、雍正帝吐血
轉眼到了雍正十三年,這一天深夜,寒風颼颼,雍正帝仍然點著蠟燭在辦公,桌子上的奏摺堆成了山。
他邊批著奏摺,邊回憶著老八胤禩信的內容,同時也產生了幻覺,感覺老八胤禩就在自己的面前出現,可是再定睛一看,又不是……
終於,他顫抖著手總是無法寫好最後一個字,掙扎再掙扎,奏摺翻了一地,風一吹,翻滾著往裡滾,隨後一滴血,緊接著又一滴血,再然後一灘血噴到了地上一份奏摺上,字幕出來:雍正帝駕崩了……
那麼雍正帝臨死前到底在想什麼,又是為什麼會吐血呢?
關於這個問題,還得從老八胤禩臨終前的那封信說起:
也是這一天,雍正帝送喬引娣去了東陵,晚上他拖著疲憊的身軀往養心殿走,路上遇到了李德全:
“皇上,八……不,阿其那他……他死了。”
本來雍正帝還急切地問他怎麼了,估計又在想他是不是又在出餿點子,可是聽到的訊息卻是他死了,整個人並沒有高興的樣子,反而是惆悵地“哦”了一聲,心中的滋味無人得知。
隨後李德全就掏出一封信,告訴雍正帝:
“這是他臨死前寫給皇上的一封信!”
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雍正帝此刻的心情必然不好,兩隻眼睛使勁地閉了一下,星星燭光中好像有淚痕閃現。
二、老八胤禩的信(一)
看完信後,雍正帝燒掉了這封信,但是信封還留在桌子上,雍正帝就這樣一邊想著信的內容,一邊批著奏摺,老八胤禩寫給雍正帝的信大體內容如下:
“四哥,你累了吧,歇歇吧,爭了四十多年,到這一刻你還不願撒手嗎?我這一生不佩服任何人,但到今天我才發現,我的心底只佩服你,四哥,我輸了,可你呢,卻並沒有贏,你咬著牙苦苦地熬著,得到了什麼,得到的只是身前身後的罵名罷了,其實輸也罷,贏也罷,到頭來不過是過眼雲煙,你太放不下了。”
這封信現在讀來還是非常感動的,此時的雍正帝已經做了十三年皇帝了,皇位早已穩固了,為什麼還會在爭呢?
雍正帝確實心胸狹隘,對胤禩(允禩、阿其那)處處設防,不管他做什麼,說什麼,雍正帝首先想到的就是這是不是他的圈套,防了四十多年,鬥了四十多年,到頭來,確實贏了!
因為老八胤禩不僅被稱為了“阿其那”,還被抄了家,發配了家人,丟掉了性命,可是雍正帝真的贏了嗎?
他這四十多年卻一直活在明爭暗鬥中,為了成就這個雍正皇帝,多少人為他丟了家人,丟了朋友,丟了愛情,丟了性命?
他一開始就是孤臣,到頭來仍舊是一個孤君,鄭春華的死、坎兒的死、年羹堯的死,還有太后烏雅氏、年秋月、老十三胤祥,以及弘時等等等等,一個個離他而去 ,即使最後剩下一個喬引娣,也被他送回到了老十四胤禵身邊,臨死前仍是孑然一身。
除了剩下的皇位和皇權以外,還有那身後的滾滾罵名,幾乎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這樣做值得嗎?
三、老八胤禩的信(二)
老八胤禩狠毒嗎?
狠毒,上面那段理解,正是每個看到那封信後不禁發出的感慨,是啊,老八胤禩太善於總結了,太工於心計了。
即使自己都要死了,仍然不放棄對雍正帝的最後一擊,豈不知他利用弘時的一擊,已經徹底擊倒了這個為人父親的雍正帝。
雍正帝尚存的一點感動,此刻也化成了憤怒,這也是他為什麼看完後就燒掉了信的原因。
可是,等到了夜深人靜,一個人批閱奏摺的時候,他才真正感覺到了高處不勝寒,是啊,這幾天發生的事太多了,多到他都控制不住的程度。
前有老十三胤祥的死,後有弘時的死,可以說,兩個人都是因他而死,而他還沒有從上面的悲痛中走出來,緊接著這封信就到了,也徹底擊垮了他。
可是老八胤禩心中沒恨嗎?
顯然也有,雖說老八胤禩為了皇位無所不用其極,可是哪個皇子不是這樣的。等到了雍正帝真正即位,他也是盡力做事,可以說他對大清江山是忠心耿耿,對祖宗的規矩也是堅決擁護。
可是雍正帝卻從來沒有信任過他,一年不信任他,兩年也不信任他,這種不信任竟然持續了十多年?
都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等榨光了老八胤禩的東西后,再玩一場擠膿包的逼宮大戰……
所以,兩個人的狠都是各有春秋,不相上下!
可是雍正帝真的是被這封信氣死的嗎?
四、雍正帝死因
表面上看雍正帝是勞累過度死亡,可是劇中的人,哪一個人不勞累?
所以,我們必須找出雍正帝死亡的真正原因,果然在他死之前,不止一次的吃過一顆紅紅的藥丸。
而關於這顆藥丸是什麼,在雍正帝送喬引娣去東陵的時候,喬引娣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
“皇上,您回宮吧,記著,別太累著自己,賈道士送來的仙丹好是好,可是要慢慢地補才成。”
這個賈道士就是賈士芳,曾經在老十三胤祥去世前幾個小時出現過,也是他給老十三胤祥續的命,讓他跟雍正帝說完了要除弘時的話。
同樣,五阿哥弘晝早前也曾經跟雍正帝舉薦過賈士芳,只不過當時被雍正帝拒絕了。
顯然,後來的雍正帝還是信了賈士芳,開始服用他送的“仙丹”,而且有點走火入魔了。
從喬引娣囑咐要慢慢地補,可以看出,雍正帝之前吃仙丹就是大把的吃,不然,喬引娣不會這麼囑咐他。
而這次喬引娣還在東陵沒有回來,雍正帝批奏摺時只剩下了自己在裡面,由於眼花,先是吃了一顆紅藥丸。
後來感覺不夠,又轉回去抓了一大把吃下去,這才要了命!
用我們現在的話講,那就是重金屬中毒!
而正史中,乾隆帝即位後,連發布三道聖旨,其中就有不讓太監和宮女亂說話:
“皇考萬幾餘暇,聞外間有爐火修煉之說。聖心深知其非,聊欲試觀其術,以為遊戲消間之具,因將張太虛、王定乾等數人,置於西苑空閒之地,聖心視之,如俳優人等耳,未曾聽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藥……”
也算印證了這條觀點了……
所以,雍正帝真正恐懼的不是因為這封信,而是身體出現了中毒反應,所以才會發抖,給人感覺是恐懼,其實他是皇帝,什麼事沒見過,根本不會恐懼的!
-
7 # 智慧改變命運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根據個人看《雍正傳》,《雍正王朝》電視劇以及書籍。
個人意見,影視劇所要表達的是一種失望,絕望而又心不甘情不願的憤怒效果,而不是恐懼!
清朝從立國到康熙大一統,整個政治集團都是在血腥的爭鬥中完成權利權力傳承。
順治的登基用一句刻薄的話講——寡婦賣身兒立帝,忘恩負義留禍患。有興趣的可以看看歷史對多爾袞在清朝入關順治立帝中作用,與孝莊的糾葛,賜死與平反封號的記載與後世歷史研究成果。
從古到近代(包括現在的臺灣)政治集團權力傳承製度的不確定性以及傳承中的黨爭糾紛都為王朝的覆滅留下了禍根!
正所謂一輩不公輩輩相爭!相爭過程中相殘的殘酷與血腥只有深陷政治集團中人自知。爭鬥的倆個最大危害是:政治集團人才凋零,民生凋敝蔽。八王的信是編劇的意構,從影視角度,提供一個兄弟凋零而惡鬥不止並延伸至兒輩,至死烏鴉氏八王老十四都不放下怨恨而去,雍正爭鋒相對的政治鬥爭結果沒有抑制黨爭沒有達到政治和解,夙夜奮鬥治理的江山又是什麼呢?是祖宗的基業,兄弟的利益!雍正無解,整個清朝無解。
影視劇和歷史記載都有雍正晚年進補丹藥之說。
因此雍正駕崩前看信手哆嗦的出現幻覺是影視劇綜合強刺激+服丹藥而設定的一個暴斃情節。是暴斃的情景需要。
-
8 # 秋媚讀史
看一個人和團隊是否強大,需要觀察他的對手,劉邦的強大是項羽造成的,曹操的強大是孫權和劉備成就的,李世民的強大是李建成和王世充等人成全的。
《雍正王朝》中,八爺是雍正一生最大的對手,他成全了雍正,讓雍正在鬥爭的過程中逐漸得心應手,他也給雍正帶來數不清的麻煩。胤禩去世時還留下一封信,雍正看後,內心惶恐不安。
胤禛擔心八爺陰魂不散胤禛與胤禩爭鬥了一輩子,從黃河發大水斗到“八王議政”,最後胤禩雖然輸了,可胤禩依舊不甘心,挑撥雍正的兒子內鬥;被抄家之後,胤禩還鼓動自己的門人,到處散佈不利於雍正的言論,抹黑雍正。
雍正被胤禩挖了這麼多坑,實在是累了,胤禩的厲害之處他是深有體會的。雍正深知這個弟弟是反對自己、反對“新政”的,但他此時卻不知道胤禩臨終前是否有其他佈局。
胤禩雖然去世了,可他的影響力和黨羽還在,他成了胤禛無形的對手,給活著的胤禛留下巨大的心理陰影和未知風險。雍正心裡會想,老八會不會對弘曆不利?會不會還有升級版的“八王議政”?會不會找我來報仇?看著無形的胤禩,雍正如同霧裡看花。
有時候,死人比活人更難對付,死諸葛嚇退仲達就是這個的道理。
雍正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劇中,胤禩的存在也是為了襯托胤禛的高明,如今對手沒了,胤禛有種孤獨的感覺,他也明白自己快到盡頭了。
為了“新政”,雍正夙興夜寐,把自己整成工作狂。事業尚未成功,雍正害怕自己隨八爺而去。
從八爺的信裡,胤禛感覺力不從心雍正當皇帝后,一心想著為窮苦百姓辦點實事,可“新政”觸動了既得利益者的乳酪,最大的反對派就是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還有掌握輿論權、代表讀書人利益的清流黨。
古往今來,推動變法的人沒幾個能有善終,雍正還在執著地堅持著。
八爺在信裡勸說雍正,讓他歇歇,言外之意就是停止新政;說會留下罵名,潛臺詞就是提醒雍正,你實行的“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得罪讀書人了,歷史會黑你的,字裡行間都是在阻礙新政。
雍正很想反駁胤禩,用新政的實際效果證明自己,可終歸無能為力。這就好比想出拳,卻握不緊拳頭,也不知打向哪裡。
從一開始,胤禛與胤禩就選擇了不同的道路,胤禛要當孤臣、幹實事,註定孤家寡人還要揹負罵名;胤禩沽名釣譽,選擇當賢王,就要籠絡人心,註定會成為頑固派。
歷史的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新政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代表先進生產力的雍正戰勝保守派的胤禩是大勢所趨。
-
9 # 達摩說
雍正倒不是恐懼,而是胤禩的信一針見血地說出了事實。
雍正在位十三年,銳意改革,推行新政,使國家財政得到恢復,人民生活有所提高。但推行改革需要面對既得利益者阻撓,為此雍正不惜祭出雷霆手段,也由此得罪了廣大的既得利益集團。
雍正推行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得罪了廣大計程車紳、清流和讀書人,推行攤丁入畝又得罪了有地的大戶,推行火耗歸公又阻斷了大小官員們貪腐的源頭。
當雍正將新政徹底推行下去後,他的生命也即將走到盡頭。他跟整個滿清貴族和官僚集團鬥了一輩子,最後環顧四周,身邊空無一人,自己的兄弟與他決裂,自己手下的官僚與他面和心不和,自己的妃子年秋月離他而去,自己的奴才年羹堯背叛了他,自己最親密的弟弟胤祥也累死了,唯一的紅顏知己喬引娣也沒有在他的身邊,留給他的只有眾叛親離,罵名滾滾。
人之將死,往往才會直抒胸臆,說別人不敢說的真話。面對這個殺伐果斷的帝王,胤禩挑破了恢宏壯闊的幻夢,直指無情冰冷的現實:
四哥,我輸了,可你呢,卻並沒有贏,你咬著牙苦苦地熬著,得到了什麼,得到的只是身前身後的罵名罷了。其實輸也罷,贏也罷,到頭來不過是過眼雲煙,你太放不下了。
說雍正恐懼,其實不太準確,他應該是被胤禩說中心事,有感於自己眾叛親離、罵名滾滾的命運,苦苦支撐十三年的倔強轟然倒塌,心中的孤獨逐漸放大,擴散。死神就像胤禩一般陰魂不散,猝不及防,悄然到來。他累了,再也撐不住了……
但雍正還是不甘心,因為他還希望自己能多活幾年,給後世留下一個更加強大繁榮的大清帝國。所以他慌忙地尋找丹藥,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大口大口地吞食著。
可惜賈士芳的丹藥再厲害,也敵不過天數,敵不過命運。雍正還是積勞成疾,最終駕崩。
-
10 # 歷史縱橫帝
導讀:這個算不上恐懼吧,這段劇情也是雍正王朝的最後一段精彩劇情了,頗有一點蓋棺定論的意味。個人覺得雍正看到八阿哥胤禩死前留下這封信後不是恐懼,是一種釋懷。因為雍正和老八胤禩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執政方向。從九龍奪嫡並不佔優的雍正搶到皇位開始,就是老八不服不忿;老四發狠一定要拼命做出成績來做出成績來給天下人甚至是老八他們來看。康熙選擇他做繼承人是沒錯的。
這段可謂精彩紛呈,在這一天裡這對冤家兄弟相繼離世。老八在信中表達了對雍正執政方式表達了自己的不服不忿,似乎胤禩就身歷其境的在身邊表述。其實信中也沒有幾句,即使是對雍正朝的否定也是一句帶過。
老八第一句就開懟第一句就是“愛新覺羅 阿其那謹上雍正皇帝四哥預覽”,這第一句就戳了雍正的肺管子。言外之意就是你雍正雖然改了我的名字,但是我依然是愛新覺羅的子孫你沒有辦法把我開除出地球去。
對於雍正苦心經營的局面輕飄飄的否定“我輸了,可你也並沒有贏。你咬著牙苦苦的熬著,得到的只是生前身後罵名罷了。 ”這句話最氣人了,雍正一直兢兢業業拼命的想要證明自己是個好皇帝就是為了證明給天下臣民包括老八等人看自己是個合格的帝王。所以才為了國家和士紳作對;和官員作對,相當於得罪了天下所有的統治階級為的是什麼?是國家的穩定和富強,為的是大清國庫的富裕。但是天下的大部分官員包括老八等人恨自己入骨,似乎這天下富裕與否和他們沒有關係就是雍正一個人的,背地裡都在罵自己。老八這句話直接否定了雍正苦熬得來的大清富國強兵的局面,這怎麼能不讓雍正生氣。
雍正一生確實稱得上披肝瀝膽的勤政皇帝,絕大部分奏摺都親自批閱並寫下多達數十萬字的硃筆批示。得罪了無數人換來的是朝廷戶部多大數千萬兩的結餘,這樣的功績老八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就像你在那累的半死,對方不但不幫你還說這風涼話。
也許老八並不是真心的不佩服雍正,而是赤果果的打擊報復。說白了就是你給我談治理國家的功績,我就給你說百官的罵名;你收你辛苦,那是你自找的和我們無關。說白了就是變著花樣的氣雍正,一點也沒有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味道。這對親兄弟已經比一般的仇人更有過之。
要用一個詞語來表達當時雍正的情緒的話的話,那就是氣,不是恐懼。他有什麼好恐懼的。貴為天子雖然不敢說百靈護體但是也絕對說不上恐懼,因為沒有做過虧心事所以不用恐懼。
雍正滿頭的虛汗證明他已經為國操勞精力透支甚至到了危急生命的地步。他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國家,辛苦的批閱奏摺每天只睡兩個時辰;兩江總督李衛陪他吃飯,一小碗米飯都吃不完還操勞著這麼多國事。當李衛說怎麼一碗飯都吃不完了的時候,雍正說早就吃不完了。
那麼說人的精力不夠用怎麼辦,能量從哪裡來?很明顯古代的帝王都有煉丹大師給他們煉所謂的靈丹妙藥,據說可以固本培元提升精力。其實但凡是學過化學的都知道那都是重金屬做的玩意兒含有劇毒,長期富裕完全是透支生命。
雍正想的是你們越要否定我,我就越要把國家治理好。所以當看不清奏摺的時候沒有去休息而是想起了紅色的丹藥,精力嚴重透支類似靈丹這樣的虎狼之藥也沒能挽救雍正,最後吐血而亡。所以說劇中的老八到死海來這麼一封信也沒幹啥好事。
-
11 # 青燈問史
“八王議政”逼宮亂政失敗之後,老八胤禩最終的罪證被坐實,再也無法翻身。按照道理講,逼宮謀反篡位是犯了殺頭之罪,但是康熙皇帝有言在先,再苦再難也不要為難兄弟,所以,雍正也只好將老八老九遠遠發配。
中間的史實情況老九允禟死得最為悽慘,據說老八迫害也很慘,不過他沒讓雍正下手,自己吞食毒藥了結了自己。在《雍正王朝》中,老八胤禩臨時前給雍正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為:
“四哥,你累了吧,歇歇吧,爭了四十多年,到這一刻你還不願撒手嗎?我這一生不佩服任何人,但到今天我才發現,我的心底只佩服你,四哥,我輸了,可你呢,卻並沒有贏,你咬著牙苦苦地熬著,得到了什麼,得到的只是身前身後的罵名罷了,其實輸也罷,贏也罷,到頭來不過是過眼雲煙,你太放不下了。”想到現實中的老八胤禩寧死也不給雍正機會的態度,他縱容也不會給雍正寫什麼信。這只是藝術創作的展示罷了。其目的在於突出電視劇的主線,老八和老四一生的爭鬥,總該有個了結的時候。
《雍正王朝》的主線在於雍正從奪嫡到施政的整個過程,光雍正一個人耍單幹不夠精彩啊,老八胤禩便成為對手,掀起一浪又一浪的衝突和高潮,才讓《雍正王朝》看起來更為精彩絕倫。
從黃河發大水,老八紙上談兵,老四調查國庫,二人就展開了你死我活的鬥爭。清查國庫欠款,刑部冤獄案,一廢太子,推舉新太子,推舉大將軍王,死鷹事件,康熙駕崩,諾敏案,科場舞弊案,年羹堯孫嘉誠案等等,哪件事不是老八與老四之間的角力?直到最後逼宮,老八最終被雍正收拾掉。雍正的江山可謂穩如鐵桶,老八被收拾後,雍正還殺了自己的兒子弘時,還解決了曾靜案,老八雖然已被流放,但是件件還是與之有關,直到身死。如果僅僅只讓李德全通知雍正一聲“阿其那死了”結尾就顯得頭重腳輕,整體感觀差強人意,用一封信來了尾,故事就完整很多了。
當然,這是從藝術角度來分析,如果從劇情來分析呢?
這時候已經是雍正晚年即雍正十三年了,之前在送喬引娣去見老十四的時候,喬引娣曾說:賈道士送來的丹藥好是好,但是得慢慢調。這說明,雍正當時已經在服丹藥求生了,身體基本上已經處於垮掉的邊緣。
那一晚,雍正其實正在批閱奏章,下世的情形已經出現,想到李德全說老八已經死了,並留給他一封信,所以才恍惚出現了老八的影子,於是,準備伸手去拿紅色的丹藥丸子吃,不想一把沒抓著。
如果翻開劉和平原著劇本,這一段是這樣描述的:
雍正恍惚中看見了老八的身影(如前),他顫抖著拿起一顆丹藥塞進嘴中,那支筆終於動起來。雍正當時候正在批閱李衛的奏摺,雖然老八胤禩的影子總是在他身邊遊動,但是雍正並沒有恐懼,一個經歷了若干腥風血雨的皇帝怎麼會害怕?
雍正的畫外音:“好,很好......你能在這麼快的時間內推行一體當差、一體納糧誠是兩廣百姓的福分。咬著牙推行兩到三年,兩廣的庫銀自然豐足,兩廣的百姓也自然不會像以前那樣貧困......朕這一向身子不安,經常頭昏目眩,吃了藥也不管事......你那兒若有什麼異能之士推薦一兩個來,或許能治好朕的病......”接著,雍正倒地身亡。
由此可見雍正之死,可能死於紅丸丹藥中毒,直到死都還讓李衛找能人異士給他煉丹治病。至於那封信,不過是對老八和老四一生爭鬥的一個交代而已,和雍正之死沒有因果關係,雍正也犯不著恐懼。
-
12 # 昊陽閒看歷史
雍正一生都厭惡手下的大臣結黨,而八爺黨是康熙朝、以及後來雍正朝最大的黨派,在很多重大的事件中都可以看出,朝中有人結黨。其中在康熙朝的時候,大批的官員舉薦八爺胤禩為太子,就讓康熙很是震驚,也意識到這股力量如果不控制,會嚴重影響皇權的更迭。
在康熙王朝中最後一集,的確是雍正看到八爺胤禩死前留下了一封信,當夜暴斃。但當時的情況是雍正身體已經很不好,一直靠著道士練的丹藥續命,再加上之前親手處死自己的兒子弘時,使他的精神和身體都已經到了極限。
當雍正看到八爺胤禩的生前留下的信時,還是受到了一些刺激。這一方面是自己身體不行,另外一方面也擔心胤禩給他挖了什麼坑。
雍正十幾年的執政生涯中,得罪了很多官員和士紳,動了很多人的利益,也給清朝留下了很多隱患。
而八爺胤禩在官員和士紳中名聲一直不錯,雖然他最後沒有登上帝位,但在很多人心目中,八爺的賢名以及理政的能力,還是得到了肯定。
以至於在雍正執政的幾次重大的事件面前,很多人支援八爺,以他馬首是瞻,比如說“八王議政”,就是胤禩設下的連環計,差點就架空了雍正。若不是十三爺胤祥力挽狂瀾,解除了隆克多的率軍逼宮,可能雍正就會失敗,也將是雍正栽的最大的一個跟頭。
雍正收到八爺胤禩的這封信時,表現還是很平靜,但是情緒上還是有反應,所以才會吐血,最後因心力交瘁而暴斃。
雍正不是因為胤禩的信讓他恐懼死的,但是這封信也是雍正死的一個導火索。
四爺雍正和八爺胤禩相爭40年,因為康熙臨死前讓雍正不能殺害兄弟,兩人一直纏鬥,最後的結果是雍正勝利,而胤禩被圈禁。
他們兩人相愛相殺的這40年,既是骨肉兄弟,又是敵人,雍正看到對方的死亡,心理上難免會有恨,有傷心,有遺憾,也有解脫,這些情緒的到來,對於風燭殘年的雍正是致命的,也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再也支撐不住了。
-
13 # 一半秋色
深夜,淒冷,蠟燭枯黃……
雍正,鬚髮花白,老態龍鍾,辦公桌上的公文堆積如山。
雍正用胳膊壓住奏摺,一邊用哆嗦的右手寫字,忽然間,一陣冷風吹來,燭火晃動,雍正趕緊起身,用手擋住了風。
風過之後,雍正坐了下來,繼續翻看奏摺,忽然間一個熟悉字眼映入眼簾。
“阿其那!”雍正讀了出來。
阿其那不是別人,正是雍正這輩子最大的冤家—八阿哥。
老八已經死了,這是死前留下的信件,他想對雍正說什麼呢?
雍正拆開了信,信極短,只有十個字:
四哥,我輸了,但你贏了嗎?
雍正看完之後,心緒難寧,思潮澎湃,突然頭腦一陣眩暈,幾乎支撐不住,雍正捏起盒子裡的一把紅色藥丸,猛喝了幾口水,嚥了下去。
雍正似乎舒服些了,他扶著椅子,試圖站起來,右腿剛要使勁,忽然身子不聽使喚了,墜了下去,咣鐺一聲,雍正摔了下去!鮮血不停地從嘴巴里溢位。
雍正死了!雍正怎麼突然死了呢?
答案在紅色藥丸裡。那些藥丸是賈道士煉的,賈道士就是賈士芳。
賈士芳,歷史上確有其人,他乃北京白雲觀道士,擅長煉丹。
雍正八年,雍正生了重病,找了太醫診治,但太醫治不好,也說不出所以然來。
雍正臥在病床上,感覺時日無多,便找來心腹重臣交代後事,商議儲君事宜。
雍正幾位寵臣焦急萬分,雍正死了,大靠山就沒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下任皇帝上了臺,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大大的不利,所以,他們都不希望雍正死。
李衛更不希望雍正死,他是雍正身邊的大紅人,李衛到處尋訪名醫,後來打聽到有個叫賈士芳的道士,是個活神仙,煉製的丹藥靈驗的很,他便把賈道士引薦給了雍正。
賈士芳將多年秘製的丹藥獻了出來,雍正服用之後,果然舒服了許多,雍正非常高興,賞了賈道士許多銀子,但好景不長,沒過一個禮拜,雍正又舊病復發,他趕緊又吃了丹藥,又好了些。
雍正發現,只要他吃丹藥,身體就舒服些,要是一天不吃,就渾身難受,並且發病的頻率越來越高了,到了生命後期,雍正每天都要吃一大把。
丹藥就是汞,吃的時間長了,累積到一定程度,必定會毒發而死,雍正讀了老八的信之後,情緒激動,加上又口服了大把丹藥,終於毒發身亡。
-
14 # 風雪夢不逝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然而,八爺並非如此。八阿哥胤禩爭了一輩子,到頭來,成王敗寇一場空。這封信是胤禩作為失敗者的自憐,也是將死之人的人生感悟,更是在宣洩胤禩心中的怨念和不滿。當雍正讀完這封信,不只是恐懼,還有滿腹的心酸和無奈。
這封信這樣說道:“四哥,你累了吧,歇歇吧。爭了四十多年,到這一刻,你還不願撒手嗎?不要這樣子看著我,我這一生不佩服任何人,但到今天我才發現,我的心底裡只佩服你。四哥,我輸了,可你呢,卻並沒有贏。你咬著牙苦苦的熬著,得到了什麼?得到的只是身前身後的罵名罷了。其實,輸也罷,贏也罷,到頭來不過是過眼煙雲,你太放不下了。”
表面上看,胤禩似乎大徹大悟了。但是這封信字裡行間過分強調輸贏了,這說明胤禩對於自己的失敗其實並不甘心。胤禩的死,並不是壽終正寢,而是在禁所被折磨致死的。想想,一位堂堂大清王爺,愛新覺羅的子孫,死於奴隸人之手,他會甘心嗎。他的這封信,更像是在向雍正示威。
其一、“到這一刻,你還不願撒手嗎”其實胤禩更不願撒手。這世界如此美好,誰又捨得輕易放棄呢,更何況皇家子孫。
其二、佩服四哥,但又嘲諷雍正得到的只有“罵名”。這說明八爺到死都挺看重名聲的。。但他卻成為了“阿其那”,不得善終。雍正如此對他,他會如此就臣服於雍正了嗎,顯然不會。八爺把一切看成過眼雲煙,這不是愛惜名聲的八爺,這是失敗者的無奈,也可以說是“吃不到葡萄只能感慨葡萄酸”。
最後,這封信更是胤禩的示威。胤禩最後可以說是身敗名裂,一無所有。誰會願意與胤禩再有聯絡呢,但結果令人細思極恐,竟然有人將死囚之信上達天聽,這說明八爺黨之枝繁葉茂,令人咋舌。雍正以為將老八拿下,八爺黨會就此煙消雲散。誰知,老八就是如此能耐,臨死還能運作一切,將一封荒唐之信硬是送到了雍正面前。
雍正之苦,他自心中有數。為了江山,再苦再累,雍正是不會後悔的。雍正也並不十分貪名,因為他以前便是鐵面無私的雍親王,雍正真正害怕的是朝堂不穩。八爺黨餘毒未清,令雍正不得不恐懼。他做了這麼多,全是為了後世,他最為厭惡“黨爭”而八爺黨卻又是最最令他揪心的一類。雍正也年世頗高,十三年了,看了這令細思極恐的信,雍正也真的怕了,他口吐鮮血,終於不醒人世了。
-
15 # 雍親王府
《雍正王朝》中的雍正和八阿哥胤禩可以說是一對爭鬥了一輩子的敵人和對手。
康熙朝末年的“九子奪嫡”,這對兄弟之間便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皇位爭奪戰,而在雍正登基之後,八阿哥胤禩又是透過使用各種陰謀和陽謀手段,利用所有一切可以打擊雍正的機會,衝擊著雍正皇權統治的根基,只不過每一次勝利的天平都倒向了雍正一邊。
最終,伴隨著“逼宮”行動的失敗,徹底宣告了八阿哥胤禩的失敗,而雍正則成為了這場持續了數十年的交鋒與較量的最終贏家。
或許人生就是這樣,面對強大而又持久對抗的對手時,可以不斷激發一個人的潛力與能力,並始終堅持著與之對抗到底,而真的等到分出了勝負的時候,此前一直提著的一口氣也才會就此放下。
雍正與八阿哥胤禩就是這樣的一對相愛相殺的一生之敵,當胤禩因為最終的挫敗而離開人世的時候,雍正的生命也就此走到了盡頭。
“逼宮事件”看似雍正取勝,實則兩敗俱傷。雖然在“九子奪嫡”中輸給了雍正從而沒有能夠得到皇位,但是八阿哥胤禩並沒有打算就此放棄,自從雍正登基後,他便開始動用各種方式和手段,不斷給雍正製造著麻煩。
先是在鑄幣問題上,胤禩表面上要為雍正粉飾太平,實則處心積慮的製造一場民間的經濟危機和經濟動盪。隨後,在張廷璐和諾敏犯下大錯,讓雍正顏面全無的時候,胤禩暗中串聯官員上疏力保二人,無疑又狠狠扇了雍正一記耳光。而在處置年羹堯以及田文鏡同清流和文官御史產生矛盾的時候,又是胤禩從中鼓動,讓事態朝著不利於雍正的方向發展。
儘管最終,雍正都是依靠著強硬手段,每一次都能順利渡過危機,但還是對於自己的皇權威嚴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再加上新政的實施觸動了許多人的利益,朝中對於雍正的不滿和質疑也在甚囂塵上。
而八阿哥胤禩正是藉助這樣的一個時機準備向雍正發難,當然,作為胤禩老對手的雍正也察覺到了不一樣的“味道”,也在進行著部署,就這樣,雙方的最後一次較量展開了。
這次的“逼宮”行動,八阿哥胤禩可以說是準備充分。
內有雍正之子弘時作為內應,外部又得到了四位關外“鐵帽子王”的支援,同時也拉攏到了身為九門提督的隆科多,可以說,八阿哥胤禩是充分吸取了此前在“奪嫡之夜”時因為丟失豐臺大營兵權,進而痛失好局的經驗和教訓,誓要一舉將雍正趕下臺來。
而雍正也沒有絲毫的怠慢,除了也在進行著準備和佈置外,他還專門將弘曆派到了南方巡查,為的就是講所有的罵名和罪責由自己來承擔,從而不會弘曆產生任何的負面影響。
起初由於弘晝掉入了弘時與胤禩早已佈置好的“陷阱”之中,使得雍正在丟掉豐臺大營控制權的情況,再加上隆科多突如其來的“反水”,讓雍正頓時陷入到了極度危急的局面之下。
不過在朝堂上張廷玉挺身而出,為雍正吶喊疾呼,對雍正給予了重要的支援,而十三阿哥胤祥繼在康熙去世當晚率兵勤王之後,再一次拖著病體,奪下豐臺大營兵權,幫助雍正化解了危局。而胤禩的這次“逼宮”行動也就此宣告了徹底的失敗。
然而,縱觀這次“逼宮事件”前後,雍正與胤禩可謂是兩敗俱傷。
由於八阿哥胤禩等人的這次“逼宮”行動與造反篡位無異,這便給了雍正充分的理由和藉口對其進行徹底的懲治。於是胤禩本人以及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被雍正削宗奪爵,抄家流放,“八爺黨”勢力就此土崩瓦解。
反觀雍正,同樣也在這次事件前後“損失”慘重。
首先,由於十三阿哥胤祥身體狀況本就不好,為了保全雍正不惜躺在擔架上奪回了豐臺大營的兵權,再加上急火攻心,最終倒在朝堂之上,不久便撒手人寰,雍正從此失去了最為信賴的兄弟和最為可靠的支援力量。
其次,在這之後胤禩不斷挑唆弘時加害於弘曆,事情敗露之後,雍正不得已將自己的兒子賜死,這對於雍正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內心創傷。
再次,朝堂上的官員們除了張廷玉、馬齊、王文昭等少數官員站在自己一邊外,其餘的官員盡皆選擇了默不作聲,而這也無疑是對胤禩等人一種幫助,此情此景可以說是讓雍正感到非常心酸,更感到了一絲心寒。
除此之外,隨著胤禩等人及其家人遭到流放,有關於雍正的負面言論也在全國各地蔓延,雍正心繫百姓做了許多有利於民生,特別是底層民眾的事情,結果卻招來了一陣陣的惡名和罵名。
由此可見,“逼宮事件”讓八阿哥胤禩打光了手中所有的籌碼,卻依然要吞下失敗的苦果,最終的結局也只能是極度的悽慘;而雍正這面不僅失去了至親,同時其身心更是受到了極大創傷,而這也昭示著雍正距離走到生命的盡頭,已經不遠了。
胤禩臨終前的那封信,無疑戳中了雍正內心深處的“痛點”。歷史上的胤禩,早在雍正四年(1726年)的時候就被雍正削宗奪爵,圈禁至死,又說是被雍正折磨致死的,還有一種說法是被雍正命人毒殺的。
只不過《雍正王朝》讓胤禩一直活到了雍正朝末年,並且和雍正去世的時間離著非常的接近,如此安排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將這封胤禩的親筆信交給雍正,從而給到雍正以最後的內心衝擊。
“四哥,你累了吧,歇歇吧,爭了四十多年,到這一刻你還不願撒手嗎?我這一生不佩服任何人,但到今天我才發現,我的心底只佩服你,四哥,我輸了,可你呢,卻並沒有贏,你咬著牙苦苦地熬著,得到了什麼,得到的只是身前身後的罵名罷了,其實輸也罷,贏也罷,到頭來不過是過眼雲煙,你太放不下了。”
自登基伊始,雍正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包括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達等一系列“新政”,在雍正的高壓態勢,以及李衛、田文鏡等一眾官員的全力貫徹執行下,得以全面鋪開實施。當然,雍正的“新政”所取得效果是顯著的,特別徹底扭轉了康熙在世時期國庫空虛的狀況,國庫的存銀如今已然是十分的充盈。
然而,“新政”的實施,雍正也時刻要面對著極大的阻力與反對聲音。
攤丁入畝,損害了地主富商階層的利益;火耗歸公,損害了地方官員的利益;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損害了讀書人以及旗人的利益;與此同時,來自兄弟與宗室成員的反對聲音從未停止。
可以說,雍正把所有階層得罪了一個遍,而他也就此招來了諸多的罵名。
其實,雍正之所以如此,從其內心來說很大程度上既是做給康熙的在天之靈看的,同時也是做給他的這些政敵兄弟們看的。
雍正希望康熙看到的是自己所取得的施政成果,從而讓康熙覺得選擇雍正繼位是一個正確的決定,並且雍正自己也沒有讓康熙失望。
而與此同時,雍正也希望自己的兄弟們看到自己的能力與成績,從而讓他們能夠徹底的“心服”,尤其是對於雍正的能力上的認可,實際上這也是雍正想讓自己的兄弟們,特別是八阿哥胤禩知道,只有他才能做得好這個皇帝,也只有他才敢於放下一切,一心為了國家與江山社稷。這樣一來雍正不僅是要證明康熙傳位給他是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更是讓要胤禩這些兄弟們從內心中真正的“認輸”。
胤禩佩服雍正,是佩服雍正的毅力、耐力與恆心,能夠幾十年如一日的始終在同胤禩自己爭鬥。然而,在他的評價標準裡,“人心”永遠排在第一位,雍正做了許多事情,最終卻失掉了人心,這是他認為的失敗。所以在他看來,雖然胤禩自己在鬥爭中失敗,卻依然保全了自己的名望與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這是他眼中的“勝利”。
“一心要江山圖治垂青史,也難說身後是罵名滾滾來。”
雍正要的是“江山圖志”,不顧及“罵名”,可他面對的是一位將名譽放在首位的對手,在這樣的情況下,雍正感化不了胤禩,讓胤禩佩服的也只能是他的手段,而不會從根本上對他進行認可,實際上還是對坐在皇位上的雍正存有巨大的不滿與質疑。
在這樣的情況下,雍正內心的失落與失望是可想而知的,同時也必然是極度的氣憤與不滿。
在此之前,雍正的身體狀況已經非常堪憂,他靠著每天進食丹藥來為自己續命,實際上雍正這就是提著一口氣在等著胤禩,他要自己走在胤禩之後,更是想要看到胤禩對他給予發自內心的認可,想看到胤禩真正的心服口服的認輸。
但是雍正最終還是失望了,因為自認為站在“人心”制高點的胤禩,不僅沒有認輸,反而用雍正內心最為痛楚的失去“人心”這件事情,對雍正進行的打擊與刺激,再一次的戳中了雍正的“痛點”。於是乎,在看到胤禩的臨終遺言後,雍正一口血吐在了奏章之上,自己也就此一命嗚呼。
至此,雍正與胤禩兩人持續了幾十年的爭鬥也算是徹底畫上了句號,究竟是誰贏誰輸,也只得留給後世進行評判了。
-
16 # 小島知風
其實雍正當時說不上是恐懼,更多的是落寞和無奈。電視劇最後結尾就是以雍正閱讀老八胤禩臨死前給他寫的信,最終雍正吐血而死。
老八胤禩臨死這封信可謂是一招攻心,給予了雍正致命一擊信中開頭那一段阿其那謹上雍正皇帝四哥御覽,就已經讓雍正動容,緊接著那一句“我輸了,但是你贏了嗎?”這句話更是直接戳到了雍正的心坎裡。
在電視劇中老八胤禩可謂是雍正鬥了一輩子,臨了老對手終於死了,但是雍正卻開心不起來。
因為雍正為了在康熙面前表現,他始終表現的是孤臣作風,當老八一夥人在外面結交黨羽,雍正不敢,他是以孤臣形象上位,所以雍正即位後無人可用,才會被年羹堯所挾權自大,才會被老八一夥人處處找機會使絆子。
雍正繼位以後,無時無刻不在嘔心瀝血,一面要推行新政,一面還要和老八一夥人都心鬥角,雍正到讀這封信時,已經身心俱疲,但是雍正不敢歇著,他也不能休息,他必須得把康熙晚年留下的爛攤子收拾好,他要給他的繼承人弘曆一個朗朗盛世。
所以就會看到雍正晚上邊讀信邊批閱奏摺邊吃藥,這是賈道士給雍正煉製的丸藥,其實這些藥丸無非是在透支雍正的體能和生命,起不到能治好他病的作用。
老八在最後釋放了大招,他策劃了“八王議政”向雍正逼宮,還企圖扶持雍正的三兒子弘時上位,雖然最後被雍正和老十三粉碎了老八的陰謀,老八也由此輸的乾乾淨淨,他被雍正圈禁,賜名阿其那,還連累了家人都被雍正圈禁起來。
但是老八一黨徹底被雍正擊毀的同時,雍正的鐵桿支持者老十三胤祥也勞累過度而死,而老八最後還離間了弘時和雍正的父子關係。
最終老十三胤祥勞累過度而死,弘時也被雍正下狠心給弄死了,“八王議政”之後雍正最信任的弟弟死了,兒子也死了,所以老八那一句“四哥,你贏了嗎?”徹底給予了雍正心靈上的最後一擊。
雍正看似最終戰勝了八爺黨,可是他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唯一能和他交心的兄弟老十三還英年早逝,雍正真正變成了孤家寡人。
多年來的心力交瘁,多年來推行新政的種種壓力,都讓雍正徹底的累了,所以當老八在信中勸雍正歇歇吧時,雍正是不甘,他匆忙的拿出了一顆藥丸就吃了,就是為了告訴自己,我還能行。
老八死了,雍正贏了,可是雍正到頭來卻是無比的落寞和無奈“我八阿哥胤禩這一生不佩服任何人,我佩服你,你贏了,看你得到了什麼,只不過是身前身後的罵名罷了!”就像老八信中寫的這樣,雍正得到了什麼?
在老八最後被抄家的反戈一擊就是,老八讓門人四處散佈雍正的謠言蜚語,給雍正身上扣鍋,而雍正新政確實是觸犯了很多豪門貴族的利益,對士紳及資本利益集團的打壓,都使得雍正在生前和身後罵名頗多。
所以老八這句話徹底戳到了雍正內心的痛點,雍正不懼罵名大力改革,無非就是想改變康熙晚年的社會積弊問題,可惜雍正不被人理解,唯一能理解他的好兄弟老十三還英年早逝了,而他的繼承人弘曆其實也並不理解父親的苦衷。
所以當弘曆即位成乾隆皇帝以後,他就推翻了雍正時期很多政策,同時對雍正時期的舊臣如田文鏡和張廷玉等人進行打壓,已經去世多年的田文鏡,在乾隆登基第一天就被乾隆嚴厲的斥責為酷吏,張廷玉更是晚年悽慘。
所以雍正當時不是恐懼,更多的是無奈與落寞,是那種無人理解的痛苦,外人不理解,自己親兄弟也處處跟自己對著幹,而自己的兒子弘時還吃裡扒外,這都是讓雍正無比傷心無比落寞。
老八胤禩處處和雍正對著幹,他也是雍正的兄弟,他死了,雍正不是無動於衷,他更多的是愛惜老八的才能,老八不是沒有才能,只是他專門和自己對著幹,如果老八能理解自己,為雍正所用,雍正何必這麼勞累、孤獨和落寞。
可以說老八在最後死的時候,雍正是和他惺惺相惜,同時也帶給了雍正前所未有的落寞和無奈。
所以在最後雍正也在深夜勤奮工作中吐血而亡,雍正最後終於休息了,他也真的像老八說的那樣“四哥,你累了,你應該歇一歇了。”雍正最終還是沒能勝過老天,他終於在十三年的勤政勞累中帶著無限的落寞和無奈而死。
其實歷史上老八胤禩死的比雍正早很多年,他們的倆的關係也更加微妙電視劇中老八和雍正是前後腳去世的,實際歷史上老八胤禩比雍正早死了很多年。
雍正四年即公元1726年,雍正開始對八爺黨大開殺戒,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都被雍正找藉口革除宗籍,圈禁在宗人府,老八胤禩被圈禁後不到四個月就因為圈禁的生活條件太差,染上風寒咳血而死,當然民間也傳聞老八和老九都是被雍正毒殺的。
所以說老八在雍正四年就已經死了,比雍正整整早死了將近十年,電視劇中為了突出人物矛盾衝突,因此老八被改的伴隨了雍正一生。
其實在早年雍正和老八以及老九關係是非常好,歷史上的老八才華卓越,頗具賢能,而且名聲威望在諸皇子中都很高,而老九更是類似於電視劇中老十三的性格,俠肝義膽,重情重義,有俠王的風采。
曾經雍正和老八以及老九的關係都非常好,在康熙還沒有廢太子時候,已成年的皇子都要搬出宮中,去外面居住。
而雍正和老八、老九、老十是比鄰而居,他們選擇的府邸都在鐵獅子衚衕內,他們的別墅位置是雍正兩邊比鄰著老八和老九的貝子府,老九挨著老十的府邸。
擇鄰而居,以鄰為友,古今亦然。比鄰而居即便於交往,也表明了雍正曾經與老八和老九兄弟感情較為要好。
後來雍正將老八和老九擊垮以後,把老八和老九以及老十的府院也併到了自己曾經的雍親王府中,後來改為行宮,也就是現在的雍和宮。
其實雍正之所以想將老八置於死地,並不是因為老八真的像電視劇中那樣在雍正即位後處處給他使絆子,耍手段。
相反,歷史上的老八在雍正即位後,立即就被雍正架空,他根本沒有耍手段使絆子的機會,他只能默默的認命,承受著四哥對他的逐步收拾。
那老八既然沒有耍手段和使絆子,為什麼雍正不顧兄弟之情,非要將他置於死地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忌憚,但是老八和老九在朝廷內外聲望太高,尤其是老八能力還非常卓越,連雍正自己都曾經承認過,老八才能不在自己之下,能力卓越的弟弟還有那麼高的人氣和聲望,這是對皇位最大的威脅和不安定因素,更何況老八還曾經爭奪過皇儲之位。
所以這些都是使得雍正必須對老八下死手的原因,就如易中天先生所說:胤禩對雍正的威脅,倒不一定是有暗殺或政變的因素,更主要的還是威望太高。
顯然,在雍正與胤禩的鬥爭中,雍正是很孤立的。諸王大臣的心都向著胤禩,只不過敢怒不敢言。
平心而論,雍正和胤禩都夠格當皇帝。他們都有理想、有抱負、有能力。雍正的能力,有他執政十三年的政績可以為證。胤禩的能力,則可以在雍正那裡得到證明。
雍正即位以後,曾多次說過:“胤禩較諸弟頗有辦事之材,朕甚愛惜之”;“論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
外加上老九的重情重義,深得人心,所以老八一黨對雍正如芒刺在背,不能不除,否則雍正寢食難安,說白了還是雍正最後和老八胤禩兄弟之間交心越來越少。
因此雍正繼位後,老八的勢力就越來越讓雍正覺得擔心,所以他最後對老八和老九下了死手。
平心而論,以雍正和胤禩的能力,誰當皇帝都不會太差,可惜一山容不下二虎,所以同樣非常優秀的兩兄弟,他們二人之中不管誰當皇帝,都會極力剪除對方。
寫在最後其實只能怪康熙的這些兒子都太優秀了,康熙的這些兒子都有當皇帝的能力和才華,可惜皇位只有一個。
康熙最大的問題就是他把所有兒子都照著文武全才、治國能手方面培育,康熙的初衷是希望他們兄弟齊心,把大清推向盛世,可惜最終整的人人都有野心,變成了手足相殘。
-
17 # 燈下螢火
這個問題描述的並不準確,雍正何來的恐懼?只能說是被氣到吐血身亡!胤禩的這封信實在是攻心,給雍正的最後一擊!臨死前也要再噁心一下雍正!
我們先來看看胤禩信的內容:
愛新覺羅-阿其那
謹上雍正皇帝四哥御覽:
四哥,你累了吧歇歇吧!爭了四十多年,到這一刻你還不願意撒手嗎?不要這樣子看著我,我這一生不佩服任何人,但到今天我才發現,我的心底裡只佩服你!
四哥,我輸了,可你呢卻並沒有贏,你咬著牙苦苦地熬著,得到了什麼?得到的只是身前身後的罵名罷了!其實輸也罷贏也罷,到頭來不過是過眼煙雲!你太放不下了!
胤禩寫這封信的意義何在?胤禩你說你死就死了,幹嘛還給雍正留下這封信?到底有何意圖呢?
胤禩這封信實則是在否定雍正推行的新政!我們相互爭了四十多年,雖然我輸了,但是你也沒贏!你雖然當了皇帝,但你什麼也沒得到!一個好身體?沒有!名留青史?沒有,反而是一片罵聲,並且還背上弒子的惡名!你這皇帝當的還有什麼意義?雍正能不被氣到嗎?心臟一陣絞痛,吃“速心救效丸”也不當用,渾身冒冷汗,最後氣到吐血身亡!當然了,歷史上的雍正並不是被氣到吐血死的!雍正四年的時候,胤禩就已經去世了!胤禩是在自欺欺人罷了,以求死了也能安心!胤禩對雍正繼承皇位一直耿耿於懷,始終認為自己處處比雍正強,兩人爭鬥了四十幾年!“賢王"胤禩不論是在朝堂中的勢力,還是籠絡人心方面,這都是雍正這個“孤臣”不能比的!但康熙最終需要的是堅剛不可奪其志的人,整頓吏治,來試圖彌補自己晚年的過失!事實證明,雍正確實做的很好,這封信胤禩的貌似已經把輸贏看淡了,一句“到頭來不過是過往雲煙”讓我覺得是吃不到說葡萄酸的感覺!胤禩明白自己沒有雍正的能力和魄力胤禩心裡也清楚,康熙留下的這一堆“爛攤子”,短短十三年間,雍正大力整頓吏治,推行新政,讓所謂的“康熙盛世"得以延續!最明顯的成績就是國庫庫銀從最初的不足七百萬兩到現在的五千萬兩之多!換作是自己去當這個皇帝,能取得這樣的成效?顯然是不能的!
雍正在位期間,一個人乾的是五個人的活,每天睡覺時間不足四個小時,推行新政的決心,超乎所有人的意料!俗話說的好,“得罪誰也不能得罪讀書人"!為了推行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雍正不惜得罪全天下的讀書人,揹負罵名!一向以“賢王”著稱的胤禩,知道自己註定沒有魄力和能力做到這些!
雍正對得起皇帝這個職業雍正的身體狀況胤禩十分的清楚,已經病入膏肓,大限將至!但依然在皇位上嘔心瀝血,不肯讓位!這讓胤禩覺得雍正是在貪戀皇權,太放不下了!雍正其實就想給自己的兒子打下更好的基礎而已!有當皇帝的命,但卻不是享福的命!
個人看法胤禩這封信,讓人覺得雍正所做的一切都沒有意義!想想確實沒啥意義,一切都是過往雲煙而已!但雍正自當皇帝之後,一直試圖在向所有人表明,我這個皇帝當的名正言順,也一直再盡力的收拾爛攤子,以不辜負康熙的囑託,力求重新整理吏治!雍正在史上的名聲並不好,說其貪婪好色,手段狠毒!但作為最勤勞的皇帝,整頓吏治推行新政,雍正對得起皇帝這個職業!沒有雍正,清朝的壽命估計在敗家子乾隆手裡已經斷了!
-
18 # 癮燃大魔王
歷史上雍正繼位後八爺黨很早就收拾掉了,不直接殺掉慢慢折磨,因為怕天下士子罵他,他很重視科舉制度,重視培養人才
-
19 # 小崔讀書說事
引子:我認為恐懼談不上,其實雍正更多的是痛心和無奈,要怪只能康熙生的這些個兒子們都太優秀了,每位阿哥都能獨當一面,都想去爭一爭那個至尊之位,無奈寶座只有一個,雍正得到了它,老八不甘心啊,同樣是康熙的兒子,我未必比你差,而且我還得人心,憑什麼你來坐那個位置,所以,老八極盡所能的給雍正添亂,雍正實行新政,重新整理吏治,豈能容你搗亂,所以圈了老八。
沒有雍正在位十三年來的勵精圖治,哪來的什麼“康乾盛世”,乾隆哪能舒舒服服的六次下江南遊山玩水。其實,老八胤禩坐上那個位置也不會差到哪去,可能比不上雍正,但至少比乾隆強的多,都說老八學到了康熙的形而沒學到他的神,與其這樣說老八,還不如說乾隆學到了形而沒學到神。
雍正和八爺的恩恩怨怨太久太長,所以當他看到八爺臨死留的這封信,回想起往事,往日的一切歷歷在目,老八這封臨死前的信寫的很真摯,很動情,他的皇上四哥確實很累了,累的心力交瘁,看到這封信,雍正更多的是心痛、無奈,想起康熙臨死對他說的話: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他沒做到父親對他說的話,兄弟們總給他搗亂,阻撓他實心新政,再加上十三爺的死,他也怪罪於老八一夥身上了,他只能選擇關起這些搗亂份子來,想來也是心痛的。
其實歷史上雍正還是皇子的時候,他和老八、老九的關係都不錯,只是後來,為了爭奪那個寶座,各自派系不同,導致了他們生疏起來,進而反目成仇。詳細情形,容我道來。
從歷史上雍正和老八的關係說起《雍正王朝》的熱播讓大家對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印象深刻,兄弟們之間的奪嫡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到了這個時候,人人心裡有數,大家都上了擂臺,不把對方打得魂靈出竅,自己便難以站腳了。
其實歷史上,在他們還是青年皇子的時候,胤禛和八阿哥、九阿哥的關係還是非常不錯的,連他們住的地方都是比鄰而居,兄弟之間和睦相處,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的時候,九阿哥還拉著胤禛一起保舉廢太子胤礽來著,歷史上的九阿哥不像電視劇中那樣陰沉,歷史上的九阿哥和電視劇中的十三阿哥一樣講義氣。
歷史上的老八胤禩也並不像電視劇中那般到處收買人心,他真的很有才華,辦事能力出眾,自然而然的得到了人們的好感。他們兄弟之間的良好關係隨著胤礽二次被廢發生了轉變。
隨著胤礽被廢,而且絕無復立可能,兄弟們之間的爭奪真正開始了。都一樣是龍子鳳孫,誰也不比誰差什麼,只不過每個人用的方式不同罷了,老四選擇的是韜光養晦藏拙之道,老八選擇的是站在人前一比高低,由於老八太得人望,所以引起了康熙的猜忌之心,懷疑他有結黨嫌疑,康熙開始打壓老八,老八失去了康熙的聖心,老四胤禛即位視為雍正帝。
由於老八頗具人望,朝中跟他有來往的大臣很多,所以雍正上位伊始就收拾了老八,並沒有給他多折騰的機會,歷史上八爺死於雍正四年,並不像電視劇裡說的那樣和雍正死於同一年。
其實,電視劇裡也有體現他們兄弟之間的溫情一幕,胤禛外出辦差,他的兒子弘時病的嚴重,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守了一夜,等弘時病情好一些才離開的,胤禛辦差歸來,也是老八第一個去碼頭迎接的。
老八的信對他們兄弟之間爭鬥了大半輩子做了很好的詮釋,也對雍正的一生做了詮釋以前看雍正王朝的時候對老八留的這封信並沒有十分在意,現在回看起來卻意味深長,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封信的內容:
四哥,你累了吧,歇歇吧,爭了四十多年,到這一刻你還不願撒手嗎?我這一生不佩服任何人,但到今天我才發現,我的心底只佩服你,四哥,我輸了,可你呢,卻並沒有贏,你咬著牙苦苦地熬著,得到了什麼,得到的只是身前身後的罵名罷了,其實輸也罷,贏也罷,到頭來不過是過眼雲煙,你太放不下了。
這封信雖然簡短,卻很好的總結了他們兄弟二人之間的爭鬥,也詮釋了胤禛勞累的一生,一生都在爭鬥中,這也是胤禛看到這封信後為什麼有那複雜心痛的表情,胤禛自開始以孤城自居,到頭來他身邊的人一個個離他而去,鄔思道、十三爺、年羹堯兄妹、他的兒子弘時,當然還有跟他爭鬥的兄弟們,這封信胤禛看到後,就按現代的說法就是“扎心了老鐵”,確實句句扎人他的內心,他心慌、心痛,所以表情複雜,爭了一輩子最後他還是孤家寡人一個,就像老八所說,他贏了嗎?他贏得了什麼?
其實做康熙的兒子既是一幸事又是不幸的,康熙把兒子們個個都調教的一身本事,他之所以放權給每個阿哥辦差鍛鍊的機會,是因為他吸取了前明的教訓,明朝除了太子可以參與朝政外,其他皇子都被遠遠的打發到外地,賜封地賜王號,但卻不許參與朝政,所以,李自成打進來的時候,其他王爺們照樣歌舞昇平,好像不關自己事一樣,不捨得把家裡的金銀分給守城的將士,焉能不敗?
康熙怕這樣的事兒出現,所以把兒子們鍛鍊的個頂個的出類拔萃,這時兒子們都對那至尊之位有了想頭了,太子胤礽兩次被廢,都是兄弟們從中作梗,還有一點是康熙在位時間太長了,胤礽都當了四十幾年的太子了,早就當疲了,難免出錯,讓人抓住把柄。
胤禛和老八的爭鬥從第一次廢太子之前就開始,胤礽被廢后,朝臣公開推薦老八當太子,老八也飄了,被康熙和佟國維擺了一道,胤禛則不顯山不露水的依舊保舉廢太子胤礽,他們之間真正的樑子就在這次結下了。
他們之間斗的最狠的兩次要數,康熙駕崩那一晚,還有老八在朝堂上搞八王議政那一次。
康熙駕崩那一晚,康熙臨終之時把眾皇子召到床前當眾宣佈把大位傳給胤禛,之後康熙就斷氣了,成敗在此一刻,誰輸誰只能當臣子,甚至是階下囚,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老八一夥當場就搗起亂來,並在此之前聯絡了豐臺大營的兵馬,等康熙沒的那一刻發動,只是他沒想到康熙早有安排,寫了遺詔,並且放出了猛虎十三爺,十三爺一出馬立刻替胤禛穩住了局面,這次過程異常兇險。
第二次是老八攛著胤禛的兒子弘時,聯合上書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隆科多、幾個旗主王爺準備對胤禛進行逼宮,得虧出了個張廷玉拖延了一會兒時間,十三爺去豐臺大營控制了局面,老八最後的一斗徹底失敗了,之後老八一夥被圈,十三爺因為病重去世,胤禛把這筆賬算到了老八一夥的頭上,並給老八、老九改名“阿其那,塞思黑”,接著抄家。
老八、老九不疾而終,老八臨死前給了雍正一封信,就是前面說到的那封,當雍正看到這封信,內心充滿了孤獨、痛心、無奈。
雍正的死因之謎雍正的死因到今天依然是個未解之謎,正史、野史、專家學者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是雍正吃了道士賈士芳練的丹藥,由於用量過猛導致血壓極速上升而亡。電視劇裡是雍正看到老八的信後恐懼而亡,原著小說裡是因為他得知喬引娣是自己親身女兒之後,自殺身亡。
雍正當年是皇子的時候,外出辦差,遇上洪水,後來被一家人救下,這家有兩個女兒,一個小福一個小祿,二人長的很像,胤禛在這期間和小祿好了,小祿懷孕了,族裡的老人嫌她敗壞了族裡的大事兒,要處死她,結果姐姐小福替小祿死了。胤禛眼睜睜的看著她被燒死而沒辦法,只是他不知道燒死的是小福。後來,雍正把喬引娣從老十四身邊奪過來,喬引娣接受了他以後,他替喬引娣找到了母親,當喬引娣的母親出現以後,雍正意識到,自己犯了大錯誤,之後他和喬引娣雙雙自殺。
當然上述的說法並不可靠,雍正真正是累死的,他在位十三年來勵精圖治,每天只睡幾小時,並且睡的也不怎麼好,時時要關心國家大事,終於積勞成疾,突發疾病而亡。把大好的的江山留給了十全寶寶乾隆。
寫在最後無情最是帝王家,尤其作為康熙的兒子,個個都很優秀,必然會導致爭鬥,這正是: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呀!
-
20 # 洛克笑笑
八阿哥胤禩(也是祀,一個繁體,一個簡體)是康熙晚年爭儲中的一員,形成了八阿哥集團,在康熙最後的十年裡,苦苦相爭太子之位。無奈,最終皇四子胤禛繼位,是為雍正。同時,因避諱,更名為允祀。
在雍正四年時,他被雍正圈禁,又改名為“阿其那”(滿族中是狗的意思)。之後,雍正向全國頒佈允祀四十款罪狀。同年,病逝。與此同時,標誌著八阿哥集團的徹底覆滅。
在正史裡面,允祀根本沒有留下過信,即使有,也不可能跑到雍正那兒去,內容更不可能是這樣。
在《雍正王朝》第44集中,也就是最後一集,在最後一部分,太監過來給雍正說,允祀死了,還給雍正留下了一封信。之後,雍正看完信,又繼續批閱奏章,吃了一顆丹藥,沒多久,便駕崩離去。
這封信在說道:
四哥,你累了吧,歇歇吧。
爭了四十多年,到這一刻,你還不願撒手嗎?
不要這樣子看著我,我這一生不佩服任何人,但到今天我才發現,我的心底裡只佩服你。
四哥,我輸了,可你呢,卻並沒有贏。
你咬著牙苦苦的熬著,得到了什麼?得到的只是身前身後的罵名罷了。
其實,輸也罷,贏也罷,到頭來不過是過眼煙雲,你太放不下了。
這封信,簡直絕了,讓人拍案叫好。
開頭一個“累”字,道盡雍正在位十三年的狀況,可是你還不撒手嗎?這何嘗不是雍正在自問。十三年,鐵腕吏治,整頓財政,日以繼日地改革政弊,不惜得罪天下紳士,用紳士的話來說,就是階級的叛徒。
可是雍正依舊鐵腕治理,繼續堅持著自己的初心,每天孜孜不倦地國政,勤勉,一年只在生日時休息,出遊只是在畫中“畫餅充飢”。
累了吧?你還不願撒手嗎?最終得到了什麼?
得到的只是身前身後的罵名罷了。可是誰又明白雍正為天下百姓著想的心?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封信,允祀目的在於為兄弟二人之爭畫上一個句號,也為九龍奪嫡畫上一個句話。
九龍奪嫡,雍正贏了,允祀輸了,輸在“賢”上,根本不能清理掉康熙晚年的弊端。而雍正能夠。可是雍正贏了嗎?天下紳士罵聲不斷。允祀口服心不服!
最後,允祀也看開了,輸贏都是過眼煙雲,我放下了,四哥你呢?放不下。江山社稷交給誰呢?
最後,雍正贏了,不管手段如何,只要老百姓受惠,就是贏,何況當年的形勢,怎麼扭轉?允祀也是沒這個能力。輸贏在人心,自有後人評,莫欺心就是贏。
回覆列表
第166期總268期
為何老八胤禩臨死前留下一封信,歷史沒有記載,有可能真的給雍正皇帝留下了什麼信件說說兄弟之間的爭鬥。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這麼一段戲好像老八至死不服!
有清一代,或者縱觀歷朝歷代沒有哪個皇帝如同“雍正皇帝”這麼累,登基伊始的國庫銀子儲存量還不到八百萬兩百銀,吏治腐敗、訴訟不公、西北軍事等待一系列弊病、弊政讓剛剛登基的雍正皇帝焦頭爛額不說,八爺黨還是賊心不死,這讓雍正帝廢寢忘食。 【阿其那死前寫一封信】
雍正帝出生於公元1678年。生母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后),由貴妃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撫養。與康熙帝皇十四子胤禵為同母兄弟。師從顧八代、張英、徐元夢等。公元1722年12月20日,康熙駕崩。胤禛登基,時年45歲。公元1735年10月08日,胤禛駕崩,享年58歲。這是對於雍正皇帝的歷史記載,雍正皇帝“四十五歲”登基,可謂是人到中年,在這個年齡段上是具備了一定的成熟,經過一番大風大浪的洗禮,看似在位十三年比較短,實際的年齡已經接近六十歲。
對於“老八胤禩”是否在臨死前給雍正皇帝留下一封信已經無從考證,但是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模糊的表現了這一段,似乎是八阿哥胤禩臨死前在終結二人為了皇位爭奪的你死我活的畫面。【雍正帝朦朧中看到的老八】
當太監總管李德全告知“阿其那”(八阿哥胤禩)臨死前給雍正皇帝留下一封信的時候,雍正皇帝不得不想起兄弟之情,又想到了“九王奪嫡”的場面是那麼殘酷無情。
在康熙皇帝臨終時對雍正帝說過:要善待你的兄弟、戒急用忍,可留下來的江山社稷需要治理,而且需要猛藥,雍正皇帝是用力了,可兄弟們是如何對待我這位皇帝繼承人的?處處下絆子。
此時的雍正皇帝雖然已經扭轉了局面,推行了大刀闊斧的新政,但是雍正皇帝感覺到是在是累了,幾個兄弟們已經不在了,特別是最為得力的十三弟胤祥也散手西去,這些讓雍正帝心力憔悴。【孤獨的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看著“阿其那”死前的信,彷彿看到了“阿其那”的身影在這養心殿晃動,此刻的雍正帝恐懼了! 彷彿聽到了老八胤禩再說:我的皇帝四哥,你累了吧,歇歇吧,到了這一刻你還不撒手?
我八阿哥胤禩這一生不佩服任何人,我佩服你,你贏了,看你得到了什麼,只不過是身前身後的罵名罷了! 雖然這是話外音,可也真正的詮釋了雍正皇帝的一生,這是八阿哥胤禩臨死前的預料還是對他與雍正皇帝一生爭鬥的終結?
雍正皇帝雖然不怕背罵名,可是雍正皇帝自登基以來對官場腐敗的大力整治,對士紳及資本利益集團的打壓,這個“黑鍋”是背定了。可是對於兄弟們的處理也是他們自取其辱,這關乎江山社稷的大事,舍小家顧大家,看來兄弟們的“陰魂還是不散”,難道雍正帝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