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馬俊
-
2 # 方元元633
馮小剛導演的《芳華》本來是定檔在國慶上映,可9月23日被突然撤檔。當天馮小剛自己也發了微博稱非常遺憾,還在一發佈會上和其演員一起落了淚。對於《芳華》撤檔的理由,大家也眾說紛紜。有的同情馮小剛,大噴廣電,認為片中的越南戰爭背景是導致其臨時撤檔的主要原因。還有的則嘲諷馮小剛,認為他的臨時撤檔不過是為了躲避國慶檔眾多影片的強勢競爭,包括《羞羞的鐵拳》《縫紉機樂隊》《英倫對決》等多部影片。認為這次撤檔不過是馮的一次營銷手段,並對此嗤之以鼻。
對於《芳華》撤檔的原因,每個人都有自己願意相信的一方,不管是政策原因也好,還是商業利益也罷,我認為只要芳華是一部好片子,它都是值得期待的。《芳華》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講述了一群正值芳華的年輕人在軍隊文工團一起跳舞期間發生的愛情、友情等多種事情,從而成長的故事。 嚴歌苓的小說是寫得很不錯的,其對於人物的刻畫深刻鮮明。而在電影中,主演黃軒等人也是抓練了兩三個月的舞蹈,就為了完成片子佔很大比重的舞蹈戲份。所以,不論是從原著本身來看,還是電影花的功夫來看,這都是一部值得期待的片子。
到時候本人肯定是要去影院捧個場的~
-
3 # 我心永恆卅
過氣的導演罵垃圾觀眾能陪出什麼好電影,馮小剛陪點小品電影還可以,其他的題材就不行了,明明是一個一般般的人非得把自己裝得像一個高人搞得自己好像世界大導演一樣,這種裝逼的導演不是什麼好鳥。
-
4 # 頭領戰士
英雄情懷
我覺得芳華很有可能超越戰狼,吸引力肯定是有且不是一般的力量,受眾普及率很可能覆蓋60~90這一超過四十年鴻溝的年齡段,甚至50和00也會有不小的觀看群體。
我們先看觀影人群,60.70.80,將是芳華的觀影主流,這個時代的成人,他們或多或少都有過類似影片中的經歷,無論是榮耀還是糾結都會從影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他們需要懷念懷念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而這個年齡段出生的人,目前是社會的核心力量,他們的成長經歷和目前的現狀,無論是成功還是平凡亦或是隱忍,全都逃不過影片所描述的,芳華流逝迴歸本真的感受,這不僅是角色的本身,而是每個人都有的人生經歷。
同時這批人又是孤獨的,孤獨的難以想象。為此他們需要共鳴,他們更需要梳理,梳理下過去和未來。透過年輕時走過的路,年老時應該是一個怎樣的自己。又有誰能逃得了,一半是英雄一半是凡人的現實,還好還來得及。
我們再看電影本身,它講述的是一個人的軍人情節,英雄情懷的過程,即芳華絕代又寂落孤單。這不僅是電影角色的塑造,也是絕大多數人所經歷的過程。這不僅僅只是軍人才有的唯一,電影更多的是藉助這個角色,反映出大眾群體的寫真。
同時,電影也在訴說現役和退役之後的角色差異,劉峰退役後的角色和作家史光柱所描述的退役戰友的現狀,有所相似,這也許是影片9.30撤檔後,引發猜測的一個主要因素。因為每一個人有英雄情懷的人,其實都夢想作為一個普通戰士,成為英雄之後都能夠進退有餘,但影片確無情的表現了一個小卒拱到底之後的無奈,真實的有些殘酷。
這種無奈這種真實,或許也是每一個普通人的寫照,誰的人生沒經歷過大起大落,誰的人生沒經歷過榮耀和無奈。但,這這種共鳴,並不是唯一的重點,只是重點的之一。
影片除了講述劉峰的男性年華之外,更有感情細膩的女性芬芳所引發的共鳴。何小萍的無動於衷在於她的無能為力,何小萍的精神崩潰在於她的不可承受之重。所有美好的願望,它都需要被打碎之後的拼接,它都需要經歷不同方式的洗禮。更多的時候,完美的追求它是那麼的殘酷如此的真實。尤其是當下,女性角色承擔的可能更多。
影片的結尾,經歷過英雄和普通人雙重洗禮的男女主人公,雖然沒有結婚,但最終相守在一起了。影片或許只能這麼演,重新剪輯後的怎麼演目前還不知道,但應該是不忘初心不失本真。
電影中戰爭背景也是另一大看點,作為70後,當年在首都體育館聽過老山英雄的英模事蹟彙報會,英雄徐良給我簽過名,也看到過兩山退役軍人現狀,基本和影片表現的情節類似,從純電影藝術角度而言,芳華確實值得一看,懷舊和現實。
懷舊類的英雄情懷影片,容易點燃人們內心中的共鳴,因為他們看到過,體驗過,孤單過,角色同比過,感同身受過。正因為此,允許有限度的放大,也是電影情節所需要的創作,但不允許過份放大,即便就是電影藝術需要,它也得是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的再加工,看似是別人的事兒,實際上就是你自己,唯有芳華。
馮小剛的電影,好看,就好看在這裡。
-
5 # 醉世隱意
眾所周知,《芳華》曾經歷撤檔風波。今年9月23日晚,多家購票平臺已經無法搜到電影《芳華》的上映訊息,預購通道也已經關閉。原本定於9月29日正式的《芳華》突然被撤檔,讓業界和網友疑竇叢起。9月24日,馮小剛電影官微發文稱:“ 經與電影局及有關各方協商,《芳華》擬同意接受各方提出的更改放映檔期的建議,具體新的上映檔期擇日釋出!”最近,馮小剛新作《芳華》終於確定檔期,影片將於12月15日全國及北美地區同步上映。《芳華》電影官方微博於11月20日釋出了新檔期海報,正式宣佈這一訊息,導演馮小剛闊別五年再次迴歸賀歲檔。 此前,《芳華》出品方代表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Quattroporte、董事兼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寧在映前媒體見面會上就曾透露,《芳華》正在與各方磋商適宜檔期,並明確將在年內公映。選擇12月15日這個檔期,發行方表示,12月是傳統的賀歲檔,也是20年前“馮氏喜劇”一手締造的檔期,此番迴歸賀歲檔,對馮小剛導演來說可謂“恰逢其時”。電影《芳華》也將拉開今年賀歲檔的帷幕。《芳華》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變數的人生命運。樂於助人、質樸善良的劉峰(黃軒 飾),和從農村來,屢遭文工團女兵歧視與排斥的何小萍(苗苗 飾),“意外”離開了浪漫安逸的文工團,捲入了殘酷的戰爭,在戰場上繼續綻放著血染的芳華。他們感受著集體生活的痛與暖、故人的分別與重逢,還有時代變革之下,每個人的渺小脆弱和無力招架。而昔日的文工團戰友蕭穗子(鍾楚曦 飾)、林丁丁(楊採鈺 飾)、郝淑雯(李曉峰 飾)、陳燦(王天辰 飾)等人,在大時代的背景之下,每個人的命運大相徑庭,擁有著出人意料的人生歸宿……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芳華》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該片於2017年9月7日在多倫多電影節首映,12月15日在中國及北美地區同步上映。如今《芳華》迴歸並殺入賀歲檔,有網友評論 “看來馮導的電影上映賀歲檔也算是命中註定的事了”,馮小剛則轉發評論稱“血型和”。有人說:這場戰爭活著不如死去,那個年代清醒不如瘋魔。倘若這樣犧牲,劉峰便能被寫成歌,在心上人的歌喉裡成為不朽;假如繼續痴癲,小萍就能一直跳舞,在幻夢裡領舞到老去。可惜文工團的臺上沒有不散的舞,滇緬的沼澤裡唱不出永恆的歌。他們像熟透的番茄、將化的雪糕,在青春裡一個趔趄,再回首已是面目全非。
馮小剛礙於自身階級定性,把中越戰爭前後的幾件時代大事進行了較光良化的美學呈現,而非一味殘酷到底。只夾帶了少量對政治環境與集體主義的批判、理想主義幻滅。群像描繪與情節發展都採用電視劇鋪陳方式,但並不冗長;羅攀見縫插針塞長鏡和從頭響到尾沒停的年代配樂形式感十足,但並不違和。推薦。錯亂年代的錯亂愛情與命運,前半段好,劉峰下放後節奏跟著錯亂,太多突兀和冗長的情節毫無必要,還好最後圓了回來。就像每個導演有武俠夢一樣,馮小剛一定會拍這樣一部寄託情懷的作品,愛他的人一定會很喜歡,厭惡他的人必定覺得矯揉造作,所以口碑反倒不重要。目前已經定檔12月上映的影片有徐克編劇、袁和平執導的《奇門遁甲》、成龍主演的《機器之血》、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以及《解憂雜貨店》《二代妖精》《妖妖鈴》《前任3:再見前任》,同時有引進片《至暗時刻》和科幻大片《星球大戰8》。其中,《奇門遁甲》也是12月15日上映,而《機器之血》和《妖貓傳》緊隨其後於12月22日上映。
2017年底的中國電影市場,看來會相當熱鬧。
-
6 # 巨兔小朋友
我很榮幸,身為一名深大學子,還是當天活動的工作人員,我參加了《芳華》主創見面會以及電影的點映會。那就由我來講講《芳華》觀後感吧。
起初映入我們雙眼的一群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少男少女們,他們身著文工團的軍裝,開場便唱起了紅歌,跳起了舞,一種時代的氣息撲面而來。
電影的前半部分講述的是少男少女間的愛恨糾葛。從農村來的何小萍屢遭文工團女兵歧視與排斥,只有善良的劉峰會為她伸出援手。愛情的萌芽悄悄地滋長,然而劉峰卻喜歡上的是林丁丁。
魯迅曾言,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而文工團的美好泡沫也被戳破而呈現在大家眼前。因為林丁丁對劉峰的誤會,以及何小萍對文工團的失望,使得他們先後離開了浪漫安逸的文工團。又因為身處時代變革之際,他們投身了戰場。
他們感受到了在時代巨輪不斷前行下人的無力與渺小,美好的歌舞與戰爭的炮聲轟鳴交織在一起,構成血色的芳華。
經年之後,故人重逢,他們還是他們,他們又不像是他們,每個人都有了各自的歸宿,電影也慢慢落下帷幕。
總的來說,《芳華》是一部很值得去觀看的電影,特別是帶上自己的父母一輩去看。馮小剛說:“我對那段生活的印象就倆字:美好。所以我把這兩個字拍出來了。”電影用最美好,也是最殘酷的方式描繪了父母一輩的青春年華,也是對年輕人的美好祝願:不負青春,綻放芳華。
-
7 # 讀劇慧眼
電影《芳華》由嚴歌苓擔任編劇,講述的是上個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發生在文工團中的故事,目前已經定檔12月15日。
該片男主角由黃軒擔任,女演員苗苗、鍾楚曦、楊採鈺、李曉峰、王可如、隋君卓瑪大都是新人,據說都沒有整過容。
可以肯定,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影片。
馮小剛對這部片子非常看重,據說為了挑選女演員,面試了將近一千個新人,而且包括包括男主角黃軒在內,所有演員都提前進組接受訓練。他曾經在文工團中度過美好的青春時光,拍攝這部電影就是表達對那段歲月的懷念。
馮小剛近幾年的電影,從《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到《我不是潘金蓮》,雖然票房上不是特別高,但口碑和質量還都是不錯的。
期待《芳華》綻放。
-
8 # 壹條電影
馮導的《芳華》是做了減法的,在跌跌撞撞的愛情中,時代顯現的背景並不是非常明顯,而在這塊幕布之上,歡快演繹的是一群兼具美好面容以及純粹天性的年輕人。
青春的元素,也第一次融入在馮導的電影中。
青春,對於這些在時代的摩挲下成長的年輕人來說,無疑充滿了我們年輕人最美好的想象,對於在文工團工作五六年之久的馮導,他回憶,當自己在畫畫時,遠遠地看著這些男孩女孩在演出,靜靜地看著,美得不願走出來。
當在採訪時,馮導表示:隔了那麼長時間,很多細節模糊了,很多枝節丟失了,留下來最主要的,我能想到去概括的詞,就是:美。
當青春的感傷揮之不去,馮導盡情地在這群年輕人身上揮灑著自己對青春的美好回憶,只希望在當代年輕人的身上,能看到曾經青春過的人種種美好生活的影子,讓已經老去的人能懷念自己共同經歷過的那一份純真年代的美好。
我們總是容易感傷,青春在指尖輕輕溜走,我們感受著須臾無常生命中綻放芳華點滴瞬間。
芳華把複雜的時代背景和簡單的年輕人融合,當人猛然扎進這時代,被刺痛後,無奈掙扎後,真正和這個世界和解,只有在撕裂感和手足無措後,才能領會到那種真正的輕鬆。
芳華下,我們的內心也跟隨節奏,進行自己心靈上的演繹,縱使你隔著距離完成的這一切,過後,回憶都是那麼的安然。
芳華芳華,芳芳如許,灼灼其華。
-
9 # 自由—平等
即使拍的再好我也不會看,因為導演是一個素質底下的小人,讓人感到噁心,這個人不配出現在公眾視野。
1942以前很喜歡這個人的電影,雖然有同事和我說馮小剛就是個地痞流氓出身,但是我還沒在意,只要拍的電影好看就行。直到後來拍1942,因為票房不好,就罵觀眾不懂欣賞,這大概我們也能忍,畢竟我們都是粗人。但拍完私人定製又舊事重提,說什麼自己隨隨便便拍了一個電影華人就追著去看,用心拍的1942反倒沒人看,這就有點侮辱大眾了。之後是每逢電影上映就開始噴影評人、噴豆瓣網友、噴中國觀眾是垃圾,還靠噴王健林王思聰等名人來蹭熱度。
這次關於什麼芳華撤檔定檔是不是在炒作,觀眾早知道是怎麼回事,觀眾也已經習慣了,你要是敢和和姜文一樣,真拍了個禁片,觀眾還真服你,可惜你是個唯利是圖的小人罷了。哇。網上還有很多此人的劣跡和劣行,不一一道來了。
-
10 # 偷看電影
很多人都在問,當代最偉大的中國導演是哪一位,是《活著》的張藝謀?是《霸王別姬》的陳凱歌?還是《讓子彈飛》的姜文?如果一定要讓我選一個人的話,我認為是他——
馮小剛
馮小剛不是科班出身,從最早的劇組美工,到有了機會執導電視劇,再到後來開啟中國賀歲電影的新篇章,以及近幾年開始任性的拍自己想拍的電影,這一切,都不是偶然。
馮小剛的偉大之處在於,當他拍賀歲片賺了個盆滿缽滿之後,並沒有一味的沉浸在金錢的滋味裡,而是選擇把年輕時積累的金錢、人脈等資源拿來拍電影,對,拍自己想拍的電影。
於是,看哭無數人的《唐山大地震》出現了,震撼人心的《一九四二》出現了,幽默諷刺的《我不是潘金蓮》也出現了。接下來,馮小剛的“野心”之作也要來了,它就是——
《芳華》
上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裡,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變數的人生命運……這就是電影《芳華》的故事,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
《芳華》看點之——充滿意外的改檔風波
電影《芳華》原本劍指國慶檔,但是意外還是發生了。在國慶檔前一週,馮小剛電影官微釋出了一則讓人難過的訊息:《芳華》擬更改放映檔期,具體新的上映檔期擇日釋出!
隨後,馮小剛個人也釋出了微博,證實了這一事實。在他在微博裡面,他對提前拿到放出的電影票的觀眾表示了深深的歉意,同時也感受得到他對《芳華》改檔的無奈。
幸運的是,好的電影終會重見光明,《芳華》最後還是來了,定檔12月15日!據說,一刀未剪!
《芳華》看點之——沒有整容的青春少女
《芳華》圍繞著文工團的一群善男信女的故事展開,除了男主角黃軒是我們熟悉的面孔,其餘女性角色均是新人,而且是馮小剛親自面試過來的,他說:整過容的絕對不要!
為了證明馮小剛挑選的女演員們都是天生麗質,沒有整容,他還在微博上曬出了6位女演員的素顏證件照,稱之為“六個青蘋果”,可見馮小剛對她們十分滿意,網友也紛紛表示,看了之後好舒服。
《芳華》看點之——看一部少一部的馮氏電影
馮小剛近幾年的電影並不算高產,但都是高質量,而對於年紀越來越大的他,他說:接下來就是要多拍自己喜歡的電影。說這話,不是一個導演的任性,而是一個導演的資本。
對於觀眾而言,我們都希望看到馮小剛可以拍出更多像《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一樣震撼人心的作品,這樣的電影可能看一部少一部了,珍惜!
-
11 # 雲飛揚看電影
從嚴歌苓的小說到馮小剛的電影,那一代人的《芳華》,都是脆弱的、倔強的、美好的,然而過去的時光難以追回。革命的烘爐裡,臉上的絨毛輕易便被灼燒,堅硬的代價便是匆匆而過的憂傷,“最可愛的人”其實非常的疲憊與困惑,抬起頭、看著天,後退原來是向前。東風起,戰鼓擂,如今再看回那段崢嶸歲月,心情複雜。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現在的長久和平,根本前提便是《芳華》中的那場戰爭,劉峰和何小萍等人的奉獻,值得我們禮讚。那些花兒,如今在哪裡啊。與青春有關的日子的日子過後,更多是在馮小剛的追憶裡、電影中。馮小剛和他的感傷歲月,可能才是更真實的馮小剛,一個始終不曾忘記自己是退伍軍人和片場美工的馮小剛,這兩個身份的馮小剛可以看到更多主角不曾凝視和矚目的邊緣人和他們的悲情。
2017年12月15日,根據嚴歌苓半自傳故事改編的《芳華》,更是將觀眾的目光帶回1970年代中期以來的文工團以及風流四散的悲情人生。文工團是極其特殊的小社會,革命大義和雞毛蒜皮沒小事同時存在於青春如歌的激情燃燒的歲月裡,成為“笑話”的何小萍和“活雷鋒”劉峰,都必然是被侮辱和被傷害的“真人”,革命的人是沒有因果報應這一說的,他們只有努力的去和時代相抗爭,然而時代的主旋律和舞臺中央的人的腔調,卻隨時都會改變,作為生活在過去的人,他們無能為力於“逝者如斯夫”的時光。與《芳華》形成定量影像的是《集結號》,那是另外一個維度的求索,張涵予飾演的穀子地執著的為曾經的戰友要一個說法。《芳華》則是肖穗子在旁白中喟嘆著過去時空的他者和自我的失落,時間未必就能給出平等的答覆。
-
12 # 三木電影P
著名導演馮小剛的電影新作《芳華》,臨近上映卻突遭撤檔。該電影以軍隊文工團作為背景,講述了那個時代有笑有淚的故事,該影片12月15日上映。
[相關訊息]快來關注蚣眾號: 三木電影 回覆“芳華”看高畫質的資源~
然而現如今,慘遭撤檔的《芳華》也暫停售票。國內媒體將撤檔原因歸咎於該影片涉及到廣電總局的一些言論。該電影的贊助方和主要出品方華誼兄弟電影拒絕了Variety雜誌的採訪請求,暫時未對此事進行迴應。
電影《芳華》此前早已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進行首映。該影片在時間上跨度較大,講述瞭解放軍文工團的各位青年從十年文革時期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跌宕起伏的人生。文化大革命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相對敏感的一個時期,也是相對比較痛苦的一個時期。此外,該影片還對中越戰爭時期有所涉及。
看到這裡的小夥伴
只要關注蚣眾號:三木電影
回覆,“芳華”
就會有個高畫質
資源在等著你
最最最最~
關鍵的是完整的啊!
-
13 # 大米有文化
這個問題分成三塊來細說:
1、先說說馮小剛導演。
馮匯出身北京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和王朔他們這些軍隊和部位大院子弟還是有一定距離的。但是馮小剛又不屬於南城“小混蛋”那些底層百姓階層。於是他想當然的去跟王朔他們這些當時“上流社會”的人混在一起,當時馮小剛的身份相當用老北京話來說就於“碎催”,跟班的。後來馮小剛也去當兵去了文工團。這又比王朔、葉京這些根正苗紅的大院子弟矮了好幾級。轉業後,馮小剛經過王朔推薦去了北京電視藝術中心跟當時的鄭曉龍做電視,鄭曉龍也是軍隊大院子弟。馮小剛從美工坐起。當時的馮導愛哭鼻子,好幾次馮導用哭鼻子的方式獲得了鄭曉龍導演的電視劇做編劇的機會。後來,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出來了很多大牌電視劇導演,譬如首鋼工人趙寶剛,可以說鄭曉龍為首的影響了整個中國電視劇行業。馮導在電視藝術中心地位也不高,90年代初期中國電影開始市場化,在當時中國電影從業者幾乎被國有製片廠和北電和中戲壟斷。做商業電影風險還是很大的,沒有電視劇影響力大。馮導做電影有點被迫的意思,但是電影市場的爆發讓馮小剛一舉成名。早期的故事可以參照葉京的《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馮褲子幾乎就是以馮小剛為原型。所以馮導拍《芳華》可以說是他的情懷,也是對他在文工團的懷舊。
2.說說《芳華》這部電影。
《芳華》講述的是文工團的故事,但是裡面涉及到了一個敏感題材越戰,自從90年代《高山下的花環》、《凱旋在子夜》後,這個題材就沒有再被涉及,原因不可說。這屬於二十多年第一次正面提及,之前偶有影視劇提及也是一句話模糊帶過。如果這個題材能解禁,那會給中國戰爭題材的影視劇創作帶來巨大的機會。可是從《芳華》的遭遇來看,很難說有這種樂觀期待。《芳華》撤檔絕對不是馮小剛的營銷,因為從宣傳上來說損失太大了,不可能會這樣做,而且這個題材在賀歲檔也不是最好的檔期。賀歲檔一定是娛樂閤家歡和視覺大片為主的。
3.再說說《芳華》的票房吧。因為撤檔導致了宣發方面的全面被動,再加上賀歲檔的慘烈競爭,自己《芳華》的文藝屬性,因此不是很看好。但是也許會引發中老年觀眾的懷舊情緒,再加上黃軒在年輕觀眾的號召力,最後出品方年底衝業績不排除加大票補力度。因此可能會有3—5億票房。
-
14 # 黃至誠2
馮小剛的作品譁眾取寵,庸俗小氣。馮小寧的作品大氣磅礴、景色迷人、音樂優美而且寓教於樂譬如:《黃河絕戀》《紫日》等等!我不喜歡馮小剛。因為文藝是傳遞正能量的媒體,不能一味向錢看。
-
15 # 使用者65528352019
雖然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可依舊為電影中文工團的軍人們感到唏噓,和這個時代一樣,都崇尚英雄,推舉英雄,歌頌英雄,然後,有誰還記得誰是英雄呢?混的好的都是爹強大的,被孤立的邊緣人物反而更善良,身邊好多朱克,沒有劉峰,女演員都好美。感謝馮導,《芳華》滿分,抹完淚,推薦!
-
16 # 廣大的小江湖
今天和老婆提前看了全國點映場的馮小剛導演的新作《芳華》,很感動,很喜歡。
嚴歌苓老師的劇本,故事像詩,語言像歌,簡潔明瞭,情感豐富,於時代的洪流中,勾勒不同人物命運的悲喜。
片中令人感到觸動的人物,莫過於黃軒飾演的劉峰以及新人演員苗苗飾演的何小萍,他們所經歷的生活上的委屈、戰爭中的傷痛、時代裡的艱苦,看起來不那麼沉重,卻足夠觸人心絃。
馮小剛導演拍了一個三十年來都沒人拍的題材:對越自衛反擊戰。他沒有對這場戰爭的殘酷場面著墨太多,卻用一個了不起的長鏡頭戰爭場面、一個文工團的動盪、兩個軍人的命運變化,將戰爭的殘酷展現得淋漓盡致。而這部電影最核心的,除了觀照平凡人物的命運之外,更多的是對歷史的銘記,對戰爭英雄的致敬!
整部電影其實有很多長鏡頭設計,讓影片很流暢,很美。跳舞的時候美,每個人也都美,這種美是很純真的、很乾淨的,真好。
黃軒演得真好,細節拿捏都很好。苗苗、鍾楚曦等新人,顏色都很好。她們大多數都沒有表演經驗,能有那麼好的表現,離不開馮小剛導演的調教。
這是一部很有價值的電影,感謝馮小剛導演。
-
17 # 羽毛球發燒友
《回答:“芳華”電影挺好看的!》
|Jants一號粽子™|2017-12-10|電影隨筆|
看芳華,就算閉上眼睛,靜靜聆聽電影中那個年代的歌聲與音樂也值!
是一部你無論帶著什麼目的和心情,都值得進電影院觀看的電影!
那個時代的芳華,也絕對會有一個能夠擊中你的淚點,這就已經足夠!
“芳華”是一個時代的集體記憶,記錄的是那個素年錦時的年月,依然有著那份不拘於時代的青春悸動!
電影《芳華》,的確給予觀眾的是滿滿的誠意!
( 一號粽子™電影隨筆 。)
-
18 # 詩雨玫
看完電影《芳華》,心情久久難以平復。人性中的複雜,執念堅守的意義感,期待他人認同的被接納感,等種種詞彙齊聚腦海,紛繁複雜的情緒需要文字來捋清。
故事發生在充滿理想、激情的軍隊文工團。在當年的文化背景下,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質樸善良的劉峰,被集體歧視的何小萍,他們之間發生了一段令人噓唏的愛情故事。
何小萍父親在文革中被“勞改”,母親帶著她改嫁何廳長,“拖油瓶”的身份讓小曼極度缺乏安全感、自卑、謹小慎微。揹負著“出身不好寄人籬下”的沉重心理包袱,跨進文工團大門時,她以為,她會因此擺脫過往的壓抑屈辱陰霾,而綻放出一段絢爛的青春人生。事實證明,她錯了!
她依然被孤立,被欺負。她有限的人生經歷中,幾乎沒有得到過友善和愛。她內心渴望得到承認,接納和認可。她努力,在別人休息時,依然去練功房揮灑汗水;她討好,一見同宿舍的舍長,敬軍禮示好;她隱忍,被其他戰友欺負時,她落淚躲在蚊帳裡,偷偷給“勞改”中的父親,寫信哭訴;她勇敢,在劉峰遭遇不公平對待時,所有人都回避,唯有她,以她的善意,回饋他曾經對她的幫助!
心理學家朱恩.坦尼說:如果一個人,所受到的批評,不是因為所做的事情,而是因為他個人本身,便會引起這個人的羞辱感和無助感。
何小萍在自己的人生歲月裡,不斷體驗到羞辱感和無助感,所以當劉峰出現時,她體會到一個善良人對她的友善和支援。當時的劉峰,還是模範標兵,總是他,挺身而出,護佑何小萍,儘管劉峰心愛的姑娘並不是她,但並不妨礙她深愛他。所以,在劉峰被集體唾棄的時候,只有何小萍站出來,給予他最後的溫暖。
正如影片中的旁白:也許小萍是我們當中唯一一個真正識得劉峰善良的人。一個始終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識得善良,也最能珍視善良。
當遭遇人生的苦難、殘酷,當人性的兇險和深不可測展露眼前時,劉峰與何小萍,這兩個被集體拋棄的人無可避免地相遇了。
從心理學意義來說,對於每個人,孤獨和疏離感是非常可怕的。在某些時候,這種感覺可以殺死人。溫暖、支援和安全的親密關係,使我們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義,讓我們感到自己被愛、被關心和被在乎的,建立和維持良好的親密關係,也使我們更愛自己。
何小萍,劉峰,兩個被集體拋棄的人,相互憐惜,相互取暖。他們最後雖然沒有結婚,但是相依相偎,成為生活中,最能知足和滿足的人,雖然他們的人生,曾經充滿著不公和坎坷,但他們擁有彼此時,心靈是充實且幸福的!
他們都不再強烈渴求外界的認同和接納,曾經為了得到外界的肯定和認可,付出那麼高昂的代價。何小萍,精神分裂過,劉峰,在戰場祈求渴盼透過犧牲,來得到心愛姑娘的歌頌。如今,他們彼此發展內部心理能量,把心理能量指向自己,快樂和滿足由心而生。
在心理學涵義上,內向、外向主要指人的精神指向,比較關注內心的是偏內向,比較關注外部世界的是偏外向。關注內心的人著力發展自我感,首先面對的是如何喜歡自己;關注外在的人,著力發展能力,首要面對的是被人喜歡與被環境認同。兩種力量對每個人都必不可少。
心理學認為:內向的力量是樹根與樹幹,外向的力量是枝葉、花蕾與果實。兩種心理力量,並存相依的。內向,把心理能量指向自己,快樂由心生。外向,將心理能量指向外部世界,期待被別人喜歡,認同來獲得快樂。
人的一生,兩種個性力量同時存在。人只有發展好內向的力量,讓心靈成為快樂的源泉,外向的個性才能慢慢有根基,既能沉靜下來,也能放得開。
《芳華》試圖探究每個人的內心、甚至集體無意識。替他們解答,體諒人性的軟弱、恐懼與自私。同時,也試圖說服觀眾:蒼茫時世、苦難人生,需要選擇繼續相信人性。
與何小萍同文工團的戰友,為什麼要疏離何小萍?與她同宿舍的舍友為何要欺負她?嚴歌苓小說中寫道:我們都是可憐蟲,一旦有一個可憐蟲遭殃,危機就被轉嫁了,暫時不會降臨於我們,我們也就有了短暫的安全。於是我們要確保這個可憐蟲遭殃的時間長久一些,把我們的危機轉嫁得長久一些。
從心理學的意義上說,這是一種環境氛圍和文化上的內心不安全感和焦慮感。在當時文化定義下,人內心對安全感會有不同需要。這取決於人的內心有三個基本假定,一是對世界,二是對人類,三是對自己。如果假定世界美好,人類友善,大家都是互助與親近,自己是可愛的,有價值的,那麼內心比較平和,快樂樂觀的情緒就多,對他人要求就寬鬆。如果假定世界是充滿危險的,人類是自私與好鬥的,自己是無意義和脆弱的,就會高度敏感、沮喪、緊張和害怕,不得不謹小慎微,會恪守某個價值體系,某種規則,過一種在被你選定文化下的生活。
《芳華》故事中的文工團,主要是一群正值芳華的風華正茂年輕人組成,在當時的政治氣氛和凝重語境下,在當時的文化生活中,內心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感,使得他們在面臨偶然出現的狀態和問題時,高度敏感,在近乎嚴苛的規則下,在近處禁錮的思維中,恪守既定的價值觀和意義觀。
《芳華》是在歲月深處的瞬間光華,是喧騰在記憶之中的驚濤駭浪,可以回望回味,但再也觸及不到,猶如生命中那些是不得不告別的信念,不得不放手的執著。
-
19 # 韓松落
在《芳華》裡,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臺詞,是蕭穗子的旁白,她說劉峰:似乎一點都沒發現時代已經發生了變化。
說這句話的時候,1976年已經過去,幾件大事已經發生,冰河已經開始鬆動,敏感的人已經發生時代變了,有些人心思活絡了,開始找別的出路了,文工團的年輕人們,有些開始聽鄧麗君的歌,有些人偷偷穿緊身牛仔褲、緊身襯衣,戴太陽鏡,有些人的相親物件,已經從軍二代變成了華僑。
劉峰卻還是沒有什麼變化,在蕭穗子的旁白出來的時候,他正在給戰友打沙發,戰友要結婚了,想買沙發,要一百多塊錢,買不起,他就花了三十多塊錢,買了材料,打了一對紅沙發,送給戰友。
他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精心維護著自己的“活雷鋒”形象,這個形象曾經給他帶來過存在感,帶來過榮譽(各種獲獎證書和印著先進個人字樣的皮包),也讓他成了文工團年輕人中的異類。
在嚴歌苓的小說《芳華》裡,她也藉助蕭穗子之口,說出了別人是怎麼看待“活雷鋒”劉峰的:
“劉峰來到人間,就該本本分分做他的模範標兵,一旦他身上出現我們這種人格所具有的發臭的人性,我們反而恐懼了,找不到給他的位置了”,“我們由於人性的侷限,在心的黑暗潛流裡,從來沒有相信劉峰是真實的”。
劉峰可以選擇不做“活雷鋒”嗎?他沒有選擇。
他出身小縣城,父親只不過是個木匠,他能進入部隊,穿上軍裝,在那個年代,是很光榮的事,近乎前途無量。他只好給自己套上一個“活雷鋒”人設,兢兢業業地活在這個人設裡,讓自已有用,獲得存在感,並且獲得一點上升的機會,比如上軍校、提幹。但是,當上軍校的機會來了的時候,他又把機會讓出去了。他的謙讓已經成了習慣。
在那個年代,這樣的人真是很多。喬瑜在1987年發表的小說《少將》,寫的就是這樣一個人。主人公王滿山,來自農村,他們村子裡,曾經出過一個少將,少將返鄉的時候,蒸了大白麵饅頭,給村子裡每個人都送到了。王滿山從此就把“少將”當做自己的人生終極目標,他參了軍,在軍隊裡積極上進,時時刻刻不忘表現自己,苦活髒活搶著幹,有一次長途行軍,他搶著把最重的裝備背在自己身上,累得吐血,嘴角掛著一縷血絲,默默走了很久。
後來,人們才發現,他其實一直在壓抑自己的慾望,像個演員一樣給自己寫劇本,加戲,連嘴角的血絲,都是他故意咬破口腔壁弄出來的。他不這樣可以嗎?不,他沒有別的選擇。農村的孩子,能想到的表現手法,就這麼些,能憑藉的資本,也就這麼些。
劉峰也是一樣,他的“人設”,核心部分是他本性裡的善良,這其實是真實的,但他無限制地誇大了這種善良,以至於讓這種善良成了別人利用的工具,這個時候,他哪怕稍微克制一點,不當爛好人,在別人叫他幫忙幹活的時候懈怠一點,人們就會覺得他的人設崩塌了。他能不知道嗎?但周圍都是紅二代官二代,是軍區司令的兒子女兒,是“幹部家庭”的孩子,他什麼都沒有,他能憑依的資本,也就這麼些。所以,即便時代都發生變化了,他也收不住手了。
何小萍其實也一樣,還在她六歲的時候,父親就被打成右派,發配到了新疆,她從此沒見過父親,也得不到父親的任何幫助,只能被父親的身份牽連,被同伴殘酷地霸凌,所謂身體上的臭味,不過是她出身的一個象徵。她也得被動地活在別人強加給她的“人設”裡,所以才能體會到劉峰的善良,像旁白裡說的:“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他們不是發現不了時代的變化,是沒有能力去迎接時代的變化,過去的時代,至少還給了他們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和可能,未來的時代,卻連這點可能性都沒有了。“二代”們,可以出國、嫁人、做生意(而且是大生意),他們只能留在原地,慢慢變得蒼老。
何況,過去的時代,還給他們製造了一個信念,儘管這個信念是假的,是臨時的,但也給他們提供了慰藉。當個好人,服從管理的人,就是這個信念的一部分。劉峰很願意停留在這個信念裡。哪怕為之奉獻一生,埋葬一生。
這才是這個電影想說又不想說得很明確的東西:信念。社會管理者都很懂得用信念管人,用信念管人,成本是最低的,於是他們不停地製造出各種信念,作為人們的目標,讓人們圍著這個目標團團轉。有的時候,這種信念是某種道德,某種家國觀念,然後各種故事蜂擁而出,學者和作家不停地對它進行論述,大家也都被它調動著,圍著它團團轉,今天是儒,明天是法,後天是宋明理學,然後是各種主義,還有孝道婦道之類的佐餐菜在周圍拱衛。
有的時候,是某種經濟目標,某種實物,比如過去二十年的房地產,房地產成了幾代人的信念,人們沉迷其中,製造各種上漲或者下跌的理由,痛苦或者快樂著。並且喊出“房價永遠漲”,重點其實不在於“漲”,而在於“永遠”,人們太需要某種恆定的、永遠的東西了,哪怕它具象化為鋼筋水泥和價格。
人們渴望的,是“永遠”,是可以藉助某種觀念,捱過虛無,度過無枝可棲的荒涼。房子不是永遠,但是,不相信房地產,又能相信什麼呢?你必須要製造出新的信念來替代它,來填滿人們對信念的渴求才行,但新的信念,還遠遠沒有出現。
信念終歸是要變的,像潮流一樣來來去去,信念其實就是精神上的喇叭褲、波點、豹紋,或者爵士、布魯斯、迪斯科、電子、民謠。就是潮流,就是流行,就是精神消費品,根本沒有永遠,根本不能當真。
但,不當真也不行,因為社會管理者打的就是明牌,他們製造出潮流,就是要你相信,信,就有紅利,半信半疑,就有更大的紅利,不信,就被清理到邊緣,就被打入地獄。
劉峰是不得不全信,得到了一時的紅利,他的同伴們,是半信半疑,得到了更大的紅利。但劉峰時代的信念,終於還是變了,被新的信念代替,新的信念,和他的信念體系,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他只有停在他的時代裡了。
獲得新的信念,是不是會好一點呢?電影裡的郝淑雯,在1991年和劉峰、蕭穗子在海南相遇,談起自己的丈夫,淡淡地,又隱約有點得意地說:他很忙,沒時間陪自己,他來海南是忙著拿地呢。但我們都知道,在那個關口,在海南投資房地產意味著什麼。
郝淑雯和林丁丁,或許逃過了過去那種信念的挾裹和剝削,未必能夠逃得掉新的信念帶來的毀滅。而且,新的信念又一次發生變動的時候,他們已經老了,已經沒有招架之力了。他們的芳華,就在這潮流的更替間,徹底地、殘酷地消失了。
所以,在結尾的時候,蕭穗子說,2015年在她的孩子的婚禮上,她又和戰友們見面了,她感覺,劉峰和何小萍反而是最幸福的。因為,他們被上一輪信念潮流毀滅之後,反而超然了,逃離了,成了永遠的局外人,再也不會被新的信念給吞噬了,他們反而獲得了“永遠”。
我們也有自己的芳華,我們也不得不在信念潮流中起伏,扮演弄潮兒,或者扮演失意者,然後一點點失去芳華,一點點失去招架之力,我們都當不了局外人,就像吳曉波說的,在這一輪的泡沫中,“所有試圖置身事外的人,都不出意外地將成為受傷者”。
而且,更可怕的是,以前的信念潮流,無論如何都能持續五十年,一百年,甚至幾百年,足夠一個人安穩地過完一生,一個人可能經過幾次朝代更替,但很難經歷一次信念更替,現在不一樣了,三十年時候,就足夠發生十次信念更替。所以有人說,古人預言中,未來的人能活八萬年是對的,現在的我們,在一生中獲取的資訊,經歷的變化,就是古代人在八萬年裡才能經歷的。
三十年太短,八萬年太長,信念來來去去,成就浮生千重變。
-
20 # 派瀾舞蹈
▲馮小剛《芳華》重現美好時代看哭兩代人
《芳華》看哭男子漢
兩代人“哭著笑,笑著哭”
《芳華》12月15日上映檔期屬於傳統的賀歲檔,這也是20年前“馮氏喜劇”一手締造的檔期。此番迴歸賀歲檔,對馮小剛導演來說可謂“恰逢其時”。如今他的新作《芳華》也將拉開今年賀歲檔的帷幕。
▲馮小剛攜新作《芳華》重回賀歲檔
在“傳佳訊”特別影片中,不少“男子漢”淚灑當場,稱《芳華》“讓自己理解了上一輩人”,看電影是“哭著笑、笑著哭”。有年輕人陪著媽媽來看片,自己卻深受觸動幾度落淚。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大齡”觀眾們紛紛表示,電影讓他們回到那個年代,重溫“青春年少時的夢”。也有人看完電影向馮小剛致敬:“偉大的導演就應該去改變人的一些想法,拍一些能夠直抵人心的作品,而這部作品做到了。”
跨越時代書寫青春
觀眾:馮小剛最深情之作
《芳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部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變數的人生命運。部隊文工團的經歷讓馮小剛一直對這個題材念念不忘,《芳華》對他而言意義非凡:“我謳歌他們的青春,用這個電影再愛他們一次。”多位資深影評人也對這部影片表示出極大的讚賞:“這明明是馮小剛的青春回望,卻實打實地拍到了我心上。我想是因為,每個人腦海中的青春歲月,都這樣美如畫卷。”
▲馮小剛跨越時代書寫絕色青春
▲“馮女郎”苗苗飾演何小萍
▲“馮女郎”鍾楚曦飾演蕭穗子
▲黃軒飾演樂於助人的劉峰
國際知名媒體《Variety》曾評價《芳華》是“一幅由革命歌曲、舞蹈和青春渴望譜寫的現代中國歷史畫卷。這部電影用最純粹、美麗、殘酷的方式講述了人生中最寶貴的青春年華。”馮小剛對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細膩描摹獲得觀眾認可:“這絕對是馮小剛電影裡最獨特的一部,最深情的一部,甚至是最真誠的一部。沒有把弄包袱的幽默技巧,卻能讓人發自內心的地笑;沒有篆刻歷史的野心,卻真正拍出了時代的靈魂。”
一個時代造就的了被打上深刻烙印的一代人。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很難體會那種感覺。還好,有電影為我們呈現。想必看過電影的你,也更能體會父母一輩的艱難與不易。
舞動起來的是青春
留不住的是芳華
“那些花已經被風吹走
散落在天涯”
就像離開了文工團的這些少年
像隨風吹走的花一樣
散落在天涯
回覆列表
透過之前的系列報道,以及馮小剛的現身說法,可謂是一部令人期待的好劇。但未見其真容,不管下怎樣的結論還為時尚早,還只能算是期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是從人力,武力,財力,以及智力,馮小剛一定是下了一番功夫,不失他名導演的功力和擔當。希望他能夠關注一下燕山抗日基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