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讀行記
-
2 # 睿騁
現代人的無聊、一部小說而己.就是寫的多好多傳世,也不過是契合了人們的心理和人性的剖析。而紅樓夢就是這樣的書。但許多紅學專家卻靠此活了一輩子、研究可以.但望而生意,主觀臆想、胡拉硬扯、說是研究其實不過是有活幹,也就是對生了蛋的母雞不停的騷擾、而且是死了的母雞,曹公地下有知不是被氣死,就是自豪百年之後養活了一大批無用的文人墨客。
-
3 # zero152044753
據第95回(因訛成實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寶玉瘋顛)所寫,賈元春因病於卯年寅月,十二月十九日逝。享年四十三歲。
不過,這是高鶚續寫的,並不是曹雪芹的原筆原意。
根據判詞:虎兕相逢大夢歸。等線索可知她可能是被皇帝賜死的。
-
4 # 荷聲茹夢
春風淺淺鎖深宮,暗淡徐徐繞藍色畫面。鳳舞龍樓盡仰望,花開紫苑皆隨行。平生幾度爭榮辱,骨肉一朝各西東。粉黛擎天看君意,承歡御駕履寒冰。
誰知暖樹無枝綠,自嘆香巢少鳳鳴。盡是元春寄殘夢,從來錦繡猶自空。瑤池漫舞凝血淚,玉殿霓裳對孤燈。姐妹天涯枉思念,同胞咫尺難相逢。
人間寂寞錦衣冷,最是春回恨無窮!
-
5 # 使用者何生華
《紅樓夢》中姓賈的都落得個不好的下場,賈雨村的沒落,賈元春也是不得善終,但是,賈家的興衰無不聯絡著幾個大戶人家,自從賈家走向沒落以來,哪個人們不是倒黴透頂,史家的興衰,差點是落得個滿門抄斬,那個王家,也沒有好日子過,真是一天不如一天,落到了家破樓空的地步。真是一家不幸萬家跟著倒黴的下場,也真是好個繁華世界,倒黴只在一瞬間。
-
6 # 剛曉尹
1、元春與書中所有人一樣是虛構的,根本就沒活過,這個設問荒唐。2、如果硬要問元春是怎麼死的,權威答案是:是被曹雪芹杜撰死的。3、順便說一句,曹雪芹很了不起,他死了那麼久了,居然還在養活著大量的所謂紅學家,而且這些人居然能吃的下去!4、紅樓夢文學成就突出,僅此而已,如果非要把它編入教科書,肆意解讀,只會讓人生厭。
-
7 # 少讀紅樓
最近讀紅樓的時候,越讀我越開始懷疑一件事情,元春真的是八十回以後才死亡的嗎?她有沒有可能在前八十回裡就已經死亡?今天我們不妨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八十回後的文字我們是看不到了,關於元春的結局,主流紅學界大致都認為她在八十回後死去,因為文章中有明顯的文字告訴我們,前八十回中,元春還活著,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雖然可能在宮中已經失勢,至少還沒有死亡。我這裡說的元春死亡,是透過他人死亡的對映。
關於對映,要說一下。細讀紅樓我們會發現,很多人物的結局在前八十回中都有他人對映,這個對映不是判詞,也不是讖語,而是透過一個與之相關的人物的遭際對映到主人公的結局。比如擁有二十把舊扇子的石呆子,他的結局即映射了寶玉的結局,比如劉姥姥說的若玉(一說“茗玉”)小姐,映射了黛玉的結局。
我們知道,紅樓夢的語言非常洗練,沒有一句話是多餘的,每一個看似不相關的人物,看似不相關的故事,其實都映射了賈府眾人中某個人物的結局,所以,我說元春在前八十回中已經死亡,其實是有明顯的對映的,這個對映即是宮中老太妃的薨逝。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從頭來看。
按照相關脂批,我們大致可以得出全本紅樓夢其實應該是108回(至於為什麼是108回,後面我會專文論述),正好是十二個九回,按照情感基調來劃分,全書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從第一回到五十四回止,這之前的賈府皆是一派祥和富貴模樣,至少面上仍是好的,是積極向上的,無論賈母王夫人等管家人物,還是寶玉與黛玉寶釵姊妹之間的嬉鬧,都是充滿歡聲笑語的。
上半部紅樓裡,無論是寶黛初見,還是元春封妃,無論是探春起詩社,還是蘆雪庵聯詩,無論是元宵開夜宴,還是除夕祭宗祠……都是令人開心愉悅的喜事。
然而,從五十五回開始直到最後,則完全是另一副情感基調,即眾人的情感忽而由喜轉悲,賈府也隨之由盛轉衰,各種矛盾開始集中爆發。
首先就是鳳姐病倒探春理家,接著是玫瑰露茯苓霜一案,接著是賈敬死亡賈璉偷娶尤二姐,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尤二姐尤三姐死亡,鴛鴦抗婚,賈璉借當,抄檢大觀園……壞事一件接著一件,接踵而至,賈府日常運轉已經出現困難。
之所以有這麼大的轉變,一切都跟五十四回五十五回有關,原文第五十四回,曹公借王熙鳳這個榮府大管家之口不斷地提到了“散”字,其實是在提醒我們,賈府之散從這裡就開始了,就像鳳姐說的“外頭已經四更,依我說,老祖宗也乏了,咱們也該‘聾子放炮仗──散了’罷。”
而第五十五回一開篇就提到了一件大事:且說元宵已過,只因當今以孝治天下,目下宮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各嬪妃皆為之減膳謝妝,不獨不能省親,亦且將宴樂俱免。故榮府今歲元宵亦無燈謎之集。如果我們聯想到元春死亡一事,這一段開頭簡直充滿兇險,因為這之後的賈府,真正地走向了死亡之路,真正地開始走向沒落。
如果讓我為這段文字加批語,六個字足夠:元春之事動矣!老太妃的身體欠安,恰恰映射了元春在宮中遇到了大的變故,這個變故直接把賈府拖入了無法挽回的死地。
到第五十八回開頭,再次提到老太妃之事,這時候老太妃已經薨逝。原文:誰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制。敕諭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內不得筵宴音樂,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賈母、邢、王、尤、許婆媳祖孫等皆每日入朝隨祭,至未正以後方回。在大內偏宮二十一日後,方請靈入先陵,地名曰孝慈縣。
這個老太妃薨逝,驚起的波瀾不可謂不大,賈府眾人凡有誥命有爵位的每日都要入朝隨班守制,家裡管事的也只剩下尤氏,還是託了產育的幌子。我們不妨做個假設,如果薨逝的不是老太妃,正是元春,賈府也必得如此守制。當然,我說老太妃薨逝意味著元春死亡,並非主觀臆斷,曹公在原文中是有暗示的。
第一處來自北靜王。老太妃薨逝後,賈母等人一日朝中大祭,完了之後到下處歇息,關於這個下處,原文有一段頗有深意的文字:可巧這下處乃是一個大官的家廟,乃比丘尼焚修,房舍極多極淨。東西二院,榮府便賃了東院,北靜王府便賃了西院。太妃少妃每日宴息,見賈母等在東院,彼此同出同入,都有照應。
我們都知道,東邊為尊為大,像榮寧二公,寧國公居長,所以在東,榮國公是弟,所以在西。宴席上也有這樣的講究,主人面南而作,左手邊即為尊,按照方向,即為東邊,黛玉初進賈府時坐的正是這個位置。這裡北靜王是王爺,賈府只是國公之後,比王爺低一等,但卻住在東院,北靜王卻住在西院,這明顯不合禮節,為什麼會這樣?我想,只有一種合理的解釋,死的是元春,死者為大,所以賈府有權住東院。
第二處來自趙姨娘,因為芳官給了賈環假的薔薇硝,趙姨娘知道了,便說:“有好的給你!誰叫你要去了,怎怨他們耍你!依我,拿了去照臉摔給他去,趁著這回子撞屍的撞屍去了,挺床的便挺床,吵一齣子,大家別心淨,也算是報仇。莫不是兩個月之後,還找出這個碴兒來問你不成?
什麼是撞屍?就是人死了去守靈祭祀,我們想,趙姨娘再愚,如果死的是宮中的老太妃,跟她往日無冤近日無仇又沒什麼瓜葛,她為何如此對老太妃無禮呢?這個說不通。最合理的解釋就是死的人跟她有關係,且是她恨的人,這個人只可能是元春!元春是寶玉的親姐姐,是賈政和王夫人嫡出的大女兒,她的死對趙姨娘來說也許是件值得開心的事兒,畢竟元春做貴妃的時候,她也沒撈到什麼好處,所以她對元春的死,漠視冷淡到說賈母等人是去“撞屍”。挺床的自然是說臥病在床的鳳姐。
張愛玲對元春死亡一事也有研究,她的觀點是,一開始並無老太妃死亡一事,曹公寫的完全就是元春死亡,後在增刪時把元春死亡時間延後,這裡就修改成了老太妃死亡,但有些地方漏改了,所以我們從個別情節中仍然能夠感受到元春死亡的影子。
如果從以上兩處不合理的情節來看,似乎張的推斷是有道理的,也許曹公一開始的構思是這樣的:上半部紅樓,說的是賈府這個赫赫揚揚已將百載的大家族最後的迴光返照,迴光返照的核心即是元春封妃;後半部紅樓說的是賈府的忽喇喇似大廈傾的敗落結局,敗落的導火索也正是元春的死亡,所以第五十五回作為下半部的開端,首先要提及的就是元春死亡。但在增刪時,基於新的謀篇佈局,新的故事填充,於是不得不把元春死亡時間延後,也是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情節。
-
8 # 清風逍遙派
《紅樓夢》講述的四大家族(賈史王薛)興衰史,自然跟主人翁及家人的命運息息相關,家興人旺,家敗人亡。這是必然現象,也暗示明朝既將走向滅亡的先兆,賈元春從進宮受封貴妃後再走向死亡,命運不是她所能控制得了的,宮庭中的明爭暗鬥,相互慘殺歷來都有,有詩為證: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芳開處照宮闈。三春爭極初春景,虎兕(si)相蓬大夢歸。
因此元春進宮不滿二十歲,死時應不到四十歲。她是宮庭內部互相爭鬥的犧牲品。
-
9 # 偽文藝小短腿
賈元春是個近乎完美的女性,這樣的女性集智慧、美貌、才華、賢淑於一身。既出身於豪門,又是皇帝的寵妃,恐怕讓天下所有的女性都羨慕不已吧。但事實卻是賈元春自己過得並不幸福,或者說這種位居萬人之上,錦衣玉食的宮廷生活並非她所想要的,讀一下她省親時的文字便可見一斑。
元妃省親見到家人後的那段文字的確很感人,本來古代的閨女回孃家了,給祖母和父母磕頭是正常的禮節,但因為她的特殊身份,這些至親長輩見到自己還要給自己磕頭,履行一套繁瑣的禮節。然後才到賈母的房中,按說宮廷的那套禮節已經履行完畢,此刻都是自家人,應該不那麼拘束了,但元春欲行家禮,卻被賈母和王夫人跪止。賈政作為親生父親,卻只能在簾外問安,元春要隔著簾子才和他說話。這種場面顯然不是元春想要看到的,此刻她的心中仿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因此她說的話也很有意味。
她在扶起賈母和王夫人後,祖孫三代,三人女人之間是默默無語兩眼淚。最後還是元春安慰她們:“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元春這句話看似簡單,卻極有深意,表面上是安慰兩位長輩,而弦外之音卻讓人倍感辛酸。
首先,她將宮廷稱之為“不得見人的去處”,可見她並不喜歡深宮大院的生活。而且她加上“當日既送我”這幾個字,可見她入宮並不是自願,只是為了家族的利益而已。又說“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實際上也是埋怨之詞,現在想起哭了,當初幹嘛去了呢?而她也知道這次回來恐怕是自己最後一次回到生她養她的這片宅院了,因此這句話何嘗不是對自己身不由己的命運的一種控訴呢?
而見到賈政之後,她的一番話更是字字錐心泣血:“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意思是說普通人家粗茶淡飯但卻能時刻相見,享受天倫之樂。如今雖說富貴至極,卻不能骨肉團聚,這樣的生活也真沒什麼意思。這是元春心態的自然流露,沒有任何掩飾,此時此刻,在她的心理,骨肉親情的重要性要遠遠勝過看似光鮮豔麗的宮廷生活。自己不想當這個大富大貴的寵妃,只想當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兒,能夠始終和父母在一起,在父母面前盡孝。賈政聽後惶恐不已,說了一大堆三觀正確,卻沒什麼味道的廢話,聽上去更像是外交辭令。而且在女兒面前自稱為“臣”稱元春為“貴妃”稱自己和王夫人為“政夫婦”,完全不像是對自己女兒說話,倒像是是奴才對主人的口吻。元春知道他父親為人刻板迂腐,也就對應了幾句外交辭令“只以國事為重,暇時保養,切勿記念等語”,顯然元春在他爹那裡已經找不到親情的溫暖了。
這也就可以解釋賈元春為什麼會過得不幸福了。因為古代的皇妃可不是那麼好當的。都說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實際上遠遠不止這個數,也遠遠不止三千佳麗,而是數以萬計。後宮人數最多的是十六國時期的後趙黃帝石虎,竟然有四萬多人。這麼多的人即使皇帝一天臨幸一個也忙不過來,因此很多女孩進宮後一輩子都沒見過皇上長什麼樣。但後宮本身也不是個太平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更何況是人這麼多,等級又這麼森嚴的地方。後宮的妃子們為上位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可以說這裡是一處不見硝煙的戰場。現在電視裡也常演一些宮鬥劇,雖然都是戲說劇,但也讓觀眾看到了宮廷生活的殘酷。
古代的後宮也和官場一樣有等級之分,剛入宮的時候是秀女,而後由從八品到正一品一共十多個等級。像元春的“賢德妃”已是極高的等級,僅次於皇后和皇貴妃,顯示她已經相當受皇帝寵愛,但那又如何呢?歷史上的“瘦燕肥環”都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但最終卻死於非命。而西漢的呂后甚至把劉邦寵愛的戚夫人砍斷手腳,挖去眼睛,燻聾耳朵,又喝下啞藥,把她丟到廁所裡,稱之為“人彘”,就是和豬沒分別的人。當然像呂后那麼變態的女人並不多見,但後宮的刀光劍影幾千年卻從未熄滅。因此也可見賈元春身處的環境之險惡,以及她進階之路上的辛酸苦痛。
因此最後賈元春之死也很可能與此有關。因為雪芹先生只寫了八十回,還沒有來得及寫到賈元春的結局。高鶚先生在第九十五回寫到了元春的死因:“且說元春自選了鳳藻宮後,聖眷隆重,身體發福,未免舉動費力,每日起居勞乏,時發痰疾……竟致痰氣壅塞,四肢厥冷……,因此有醫學家據此認為賈元春死於肥胖症。當然高鶚先生為賈元春安排的這個結局遭到了後世一致的炮轟,因為他們嫌高鶚讓賈元春死得太舒服了,因為根據雪芹先生在第五回為元春寫的一詞一曲裡可知元春死得絕對不會如此舒坦。
在第五回裡,元春對應的判詞是“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一作虎兔)相逢大夢歸。”寫元春的曲子叫《恨無常》:“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這一詞一曲寫得十分隱晦,但確實是在寫元春的結局,因此後人便根據這一詞一曲開始了廣泛的,又生動有趣的YY之旅.
我覺得那些研究所謂紅學的人很多都是在猜字謎,恨不得從雪芹先生的一個漢字裡找出上百種解釋來,這樣猜字謎的結果只能讓人越來越糊塗,而且猜得又驢唇不對馬嘴。比較典型的是劉心武先生,他在秦學研究方面有一套見解,因此就巴不得書中書中所有人物都和秦可卿沾上關係。他把“二十年來辨是非”認為是賈元春花20年去辨認秦可卿的真實身份(劉認為秦可卿是康熙廢太子之女),又告發了秦可卿,從而獲得賢德妃的高位。後來康熙嫡孫弘皙發動兵變,使乾隆被迫交出元春,而弘皙又把元春綁架到遼北鐵網山地區,也就是今天的遼寧鐵嶺,本山大叔老家,將元春殺害。
劉先生這樣的說法荒誕不經,甚至可以說有點走火入魔了。不過也有很多人認為“望家鄉,路遠山高”一定是賈元春死在很遠的外面。還有人認為賈元春隨皇帝親征也像楊貴妃那樣被賜死了。實則這就是望文生義,反正雪芹先生死了二百多年,後四十回文稿也找不到了,可謂死無對證。所以各種各樣的說法不管有理無理,都只是猜測,除非哪天在這世界上的某個角落把那後四十回找到,一切才真相大白,但遺憾的是永遠不會有這一天了。
因此同樣是猜測,我也不想把賈元春之死弄得那麼複雜。所謂的“望家鄉,路遠山高”,不一定就非得死在外面。南宋詞人陸游《釵頭鳳》裡有一句:“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用宮牆裡的柳樹來比喻被禁錮兩地而難以相見的戀人。試想皇宮和榮國府在地理位置上隔得不遠,但賈元春自入宮之後只回來了一次,而且呆了不足一天,此後就再難相見,這樣的情景和隔著萬水千山有何分別?而後宮的妃子不像官員有了錯就貶到很遠的地方,妃子犯了錯頂多被打入冷宮,而絕對不會讓她出宮。至於說隨黃帝出征也不是妃子該乾的事,楊貴妃的情況比較特殊,是因為安祿山打進了長安,隨皇上逃命。但即使這樣,妃子在皇帝身邊,一般也不會有事。至於楊貴妃被賜死是因為唐玄宗因為她不理朝政,而且她受寵後楊家人跟著沾光,遂引起民憤,因此士兵譁變,逼著唐玄宗賜死了楊貴妃。但在歷史上這樣的事件只發生了這一次,而且賈元春和楊貴妃完全是兩回事,並不像楊貴妃那樣有民憤,所以僅僅根據“望家鄉,路遠山高”這句話和點的一出《長生殿》就認為賈元春死在外面當了楊貴妃第二的說法是非常荒謬無理的。
賈元春的判詞和丫鬟香菱的判詞有些相似。香菱的判詞是:“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這裡面的最後一句“致使香魂返故鄉”與“虎兕相逢大夢歸”一樣都是最終結果,也就是死於非命。“自從兩地生孤木”與“三春爭及初春景”一樣應該看做是死因。“平生遭際實堪傷”與“榴花開處照宮闈”應該是導致死因的命運因素。“根並荷花一莖香”與“二十年來辨是非”都應看做是兩人的人格本質。
因此是否可以這樣理解,賈元春入宮二十年,實則並非情願,而是為了家族利益而犧牲了自己。那麼這其中的是與非又誰能說得清?因此只能說她是個忍辱負重的人,也就註定了她的悲劇命運。而“榴花”就是石榴花,在宮廷裡多種石榴花,以取“多籽”之意,而石榴只開花不結果就是“無籽”,暗示元春可能受到“無子”之累。而“三春爭及初春景”裡的“三春”既不是指“迎、探、惜"三春也不是指時間上的三個春天,而是指後宮內部的爭鬥。三春中的“三”也不一定是實數,而是很多的意思,“春”自然指女性。而這句的重點在於“爭”字,初春是一年最美好的季節,也就暗喻爭奪寵妃的地位。最後一句“虎兕相逢大夢歸”就是指在這樣的爭鬥中最終導致了元春的死。所以《恨無常》的那句“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就是奉勸自己的父母,也是奉勸世人要享受天倫之樂,就要遠離功名利祿,儘早從這是非之地抽身,做個安分的平民就好。
賈元春曾作過一首謎底為爆竹的謎語:“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這裡面的爆竹何嘗不是賈元春自己的寫照呢?自己本是弱女子,只是到了宮中得到皇帝寵幸從而居萬人之上。但居高思危,她意識到自己的結局也會和這爆竹一樣,最終化作一縷灰燼。但這一切都不是由自己掌控,自己只能聽從命運的安排,因為已經沒有了抽身的可能。過去的婦女講究的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更何況是嫁個皇上呢?直到1931年才出了一個和皇帝離婚的女人,即末代皇妃文繡,但那也是在封建皇朝結束近二十年之後的事了。
所以賈元春的那首《恨無常》是她在心底發出的撕心裂肺的吶喊。所謂的功名利祿和這爆竹一樣都是過眼雲煙,只有親情與天倫之樂才是永恆的,所以能抽身就儘早抽身,如果還執迷不悟,那麼這爆竹的命運就是他們最終的下場了。
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中的賈元春(成梅飾)
-
10 # 今說夕事
說起紅樓夢 要說的很多 我們只看賈元春。
判詞
二十年來辯是非 榴花開初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 虎兔相逢大夢歸。
首先元春在寅卯年去世,從省親元春所說的話,“見不得人的地方”,可見元春是很討厭宮廷鬥爭那套東西的, 我猜測是宮廷鬥爭慘死。
-
11 # 統治者41
書中八十回之後為後人續寫元春死於寒症,但以曹公判詞應死於宮鬥與宮變,由於文字獄可能是曹公未能完成後八十回的主要原因,當然也有四大家族內訌的原因。
寫宮鬥加宮變易觸動皇族底線,從整部書來說,元春死於宮鬥宮變才是完美結局。
-
12 # 沙湖泛舟
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更加崇尚快餐文化,即影像藝術更貼近現代生活,少一點藝術糾結。新版《紅樓夢》我以為從服飾到語言更尊重原著一點。
新版《紅樓夢》恰好在這個檔期出版,有很深的歷史和現意義。據專家考證《紅樓夢》也有反腐反貪官失德之意。後四十回之中真的讓賈元春暴斃了,算起來賈赦賈政都有腐敗之嫌,更有秦可卿賈珍不倫之事,賢德妃這個桂冠還掛得住嗎,皇帝老爺幹什麼吃的,賈府豈有不敗之理。新版《紅樓夢》正在熱播,要想搞清這個問題,並不是像答題這樣簡單。各位看官泡一壺茉莉香茶慢慢品賞吧。(前人研究紅學專著,著作等身。本人只知皮毛,敬請愛好者指正。又據考,曹老先生在前八十回之中是有鋪墊的。炮仗,云云)。
-
13 # 明月清風高樓望月
紅樓夢十二金釵之首,賈元春,身居皇妃高位,曾經輝煌以及。入宮二十年,她終於明白了,皇宮中處事之道,並且利用手段謀
取了皇妃高位。
但是並沒有守護久長,短短几年,事情敗露,元妃被皇上下令自盡。轉眼之間,灰飛煙滅。賈家隨之遭受牽聯,獲罪抄家。
-
14 # 桃之夭夭17205499675
元春之死,前八十回並沒有寫,在後四十回的續作裡交代了,身體發福,痰疾,胖死的,死時四十多歲。如果說元春四十三歲死,在平均壽命都不大的古代,不算太早死了,然而這顯然和前八十回不符。
元妃之死,前面有伏筆的有三處,一處是那首詩,判詞:“二十年來辯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這首詩,過於隱晦,歷來很多爭議,不提。
一處是唱元妃的那首曲子:“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一個連死訊都無法告知爹孃,只能託夢的妃子,恐怕不能說是“聖眷隆重”了,看來元妃是橫死,榮華正好之際無常到,一準兒就是宮鬥而死。一個四十三歲的女人,如果還有什麼隆重的聖眷,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孃家厲害,看元妃一死賈府馬上樹倒猢猻散的慘狀,元妃靠的是自己,靠自己“才選鳳藻宮”,你信嗎?所以元妃死的時候非常年輕,不會大過三十歲。從寶玉的年齡可以參照一下,寶玉小的時候元妃像母親一樣教導過他,元妃入宮不會大於二十歲,寶玉開蒙不會小於四歲,所以元妃大寶玉大概十二三歲的樣子,元妃死,寶玉還沒結婚,元妃死的時候三十歲左右,可能更早,這才是一個幾年聖眷隆重的妃子可能的年紀。
還有一處是元妃寫的燈謎,繼續驗證了上面的推斷:“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這一年元宵節的燈謎,各個都暗示著作者自己的命運,這是元妃飛黃騰達到極致之際,突然橫死於宮斗的最好的暗示。
好了,這就是我對元妃之死的淺見。
-
15 # 劍子仙蹟哦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這個是元春判詞,最後一句。
最後一句“虎兔相逢大夢歸”“虎兔相逢”指虎年和兔年之交,元春死的十二月既是虎年的末尾,又是兔年的開始,所以說“虎兔相逢”,兔被虎吃掉了,是元春入宮作妃的必然結局。
也有人說虎兔是指宮鬥。
-
16 # 梧桐樹下的淺淺
關於她的死有人說與權勢的爭奪有關。
有這樣一種說法,賈家其實就是曹家。曹家的奶奶曾是康熙的乳母,由於這層關係,自然與康熙的皇子們關係都比較好。和太子也是熟的。後來都知道,太子一派失勢,繼位的庶子,太子是嫡子。
太子的兒子剛好也是嫡子,以前的人都以嫡為貴,太子的孫子也是嫡子,而乾隆又是庶子。
從雍正到乾隆都是庶子,而被廢太子那一支卻都是嫡子,於是在乾隆這一朝又出現了奪皇權的事情,當然以乾隆勝利為結局,這也是為什麼曹家到了乾隆這一代就再也沒有出仕的機會了,原因就在於他家可能涉及到這件事情。
也正是如此,元春的死也成了權利的犧牲品了。
-
17 # 美麗暢想2
元春入了薄命司。在賈府四春裡,她是地位最高的,無疑也是賈府的靠山。作者給她的判詞是:…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還有元宵節關於她的燈謎: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這些都暗示她早亡。虎兕相逢大夢歸,說明她死於宮廷鬥爭,兕為母犀牛,還有人推測她屬虎,那應該是死於宮廷女人之間的惡鬥。前年熱播劇《甄嬛傳》裡曹琴默身上有她的影子。據《紅樓夢》索隱說,曹寅的大女兒就入宮為貴妃,按年代應該是雍正之妃。
-
18 # 舞一簾幽夢
87版紅樓夢並沒有交代賈元春究竟為何而死。曹雪芹也並沒有寫完這本書。從電視劇版中,賈鏈賈珍他們拿錢給內侍去打聽貴妃的死因。卻一點訊息也探不出來,可見貴妃死因的蹊蹺和不同尋常。而從曹雪芹對元春的判詞來說,虎兔相逢大夢歸,大夢歸指死去。虎和兔相遇則導致了元春死亡。這裡的虎兔可以指時間也可以認為是兩個派系之間的政治爭鬥而導致貴妃的死亡
-
19 # 狼煙一九三一
秋林颯颯霜葉紅,狐兔相逐寶帳空。曹翁著書西山夢,千古風流終需醒。賈元春之死是《紅樓夢》一大關節,但終因特殊原因使其淹沒在雲山霧罩之中,從《紅樓夢》的起始到曲終,這是一道繞不開的話題,但賈元春究竟是如何死的,其中又有多麼離奇的故事呢?我們己無從查考,只能從現存的殘卷中找到蛛絲馬跡。由於時間和篇幅的關係在這裡僅作一個大概的論述。雖不成熟僅供大家作一噴飯之娛,不當之處敬請原涼。
總述:賈元春被封為賢德妃之後,皇帝對她寵幸異常,甚至是言聽計從,由於承平日久,邊關防守疏忽,少數民族入侵,元春縱踴皇帝御駕親征,結果大敗,元春等陷於敵陣,自刎而死,由此揭開了賈府衰敗的序幕,皇帝回宮後惱羞成怒,將賈家一干人投入獄中,將探春和番,這才有了獄神廟之說,至於後來發展,如代玉之死,寶釵出嫁,寶玉淪為乞丐,賈雨村落井下石,柳湘蓮揭杆而起等等不在此討論之內!
在此僅作一二描述:一,只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一個香櫞,這預示著皇帝帶著元春出征,弓既表示著宮廷,意思是宮券,又代表著武事,即對外用武的意思,香櫞自然是元春,櫞與元同音,後面的判詞不再一一細述,只檢與元春之死相關者表述,“虎兕相逢大夢歸,虎是代表虎賁軍,兕代表犀牛之類的猛獸,亦表示邊關戰事,元春陷於陣中。下面的注就直接預示著元春之死,“喜榮華正好”(元春被封為賢德妃,父母兄弟姐妹都跟著沾光)恨無常又到(世事無常,命運自己不能掌握)眼睜睜把萬事全拋(如果得勝歸來將是另一番景像,但事出突然她迴天無力,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灰飛煙滅,盪悠悠芳魂消耗(只能一死方能解脫,魂魄如柳絮一樣隨風飄蕩)望家鄉路遠山高(從這裡反映出元春絕非死於宮中,而是離家鄉很遠的地方)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如果元春死於正常,即使在宮中非正常死了,也不會出現“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這樣的句子)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啊,須要退步抽身早(這是元春在臨死之後託夢給賈政夫婦,讓他們早作最壞的打草)。
二元春元宵節給家裡寄的燈謎,預示著元春死於突然變故。《爆竹》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若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這說明元春的死事發突然,就是說在她最得意時遇到突然變故而死於非命。
三《紅樓夢》第七十八回中由賈政點名,賈寶玉做的《姽嫿詞》明是悼林四娘實則悼賈元春,這是為賈元春之死你鋪墊,元春之死的書文是何等的驚天地泣鬼神我們不得而知了,但從書中透露的資訊來看,必定是大起大落的故事情節。現將《姽嫿詞》書錄於後大家共享:恆王好武兼好色,(足見作者的膽量氣魄)遂教美女習騎射。穠歌豔舞不成歡,列陣挽戈為自得。眼前不見塵沙起,將軍俏影紅燈裡。叱吒時聞口舌香,霜矛雪劍嬌難舉,丁香結子芙蓉滌,不繫明珠系寶刀。戰罷夜闌心力怯,脂痕粉漬汙鮫鮹。明年流寇走山左,強若虎豹勢若蜂。王思旌旗欲剿滅,一戰再戰不成功,腥風吹折隴中麥,日照旌旗虎帳空,來山寂寂水嘶嘶,正是恆王戰死時。血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黃昏鬼守屍。紛紛將士只顧身,青州眼見只灰塵。不期忠義明閨圖,憤起恆王得意人。恆王得意數誰行,姽嫿將軍林四娘。號令秦姬驅趙女,穠桃豔李臨戰場。繡鞍有淚春愁重,鐵甲無聲夜氣涼。勝負自難先預定,誓盟生死報前王。賊勢猖獗不可敵,柳折花殘血凝碧。馬踐胭脂骨髓香,魂依城廓家鄉隔(與望家鄉路遠山高何其相似)星馳時報入京師,誰家兒女不傷悲。天子驚慌恐失守,此時文武皆垂首。(君昏,文臣無能,武將無勇)何事文武立朝綱,不及閨閣林四娘。我為四娘長太息,歌成餘意倘彷惶。由於手中資料有限僅作拋磚引玉之作。需要指出的是曹雪芹借賈元春之死鞭撻了封建王朝的虛為和無能!也批評了皇帝的昏庸和荒淫,文臣武將的無能,這樣的書籍在那時是要殺頭滅九族的,
-
20 # 行走在人間的曼陀羅花
賈家的衰敗,被抄家,表現了當時的政治背景。虎兔相逢大夢歸《八字不合是虎兔》當時朝中《或後宮》有無兩屬相遇,或衝撞了元春《元春屬虎或兔》,大夢歸是指死亡。元春暴病身亡,有可能是兩股政治勢力造成的《家族滅,失寵,宮廷鬥》。
回覆列表
紅樓夢單從前八十回而論,賈元春從封妃到死亡一事,一直是紅樓之謎,關於她如何死亡,死於何時,從封妃到死亡活了多久,死亡之前都發生了哪些預兆,判詞又作何解釋,都有懸而未決之處,今天我們試著來分析一下。
要揭開元春死亡之謎,首先要解讀的是元春判詞。
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翻開了金陵十二釵正冊,賈元春排在第三位,僅次於黛玉、寶釵。關於判詞,原文是這樣描述的:(寶玉)遂又往後看時,只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一香櫞。也有一首歌詞雲: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關於畫的描述,“弓”諧音“宮”,“櫞”諧音“元”,暗指宮裡元春。判詞的前兩句“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上句交代了元春從進宮到死亡的時間,恰好是二十年,如果按照十歲左右入宮來算的話,元春死時不到四十歲。
那麼什麼叫“辨是非”呢?我個人的理解是,元春進宮時即肩負著振興家族的使命,而宮廷歷來是兩派甚至多派爭鬥不止,元春一介弱女子,為了家族榮辱,在水深火熱的宮鬥之中,不斷面臨站隊的抉擇,一著錯,滿盤輸,她時時刻刻都要小心翼翼,辨清敵我,不能有絲毫馬虎。
“榴花開處照宮闈”似乎暗示了元春死亡的季節,即石榴花開的季節,屬於夏季。
“三春爭及初春景”這一句歷來有多種解讀,最被廣為接受的解讀為,三春指迎春、探春、惜春,初春指元春,意思就是說迎探惜三春命運不及元春。還有一種解讀是說元春封妃後,被寵了三年,之後失寵,再也不及初時。
這個解釋在原文中有無證據呢?當然是有的。
元春省親是在那年元宵節,屬於第一個年頭,發生在原文第十八回;到第二個年頭時,賈府祭宗祠,賈母進宮朝賀,發生在原文第五十三回,從賈府領春祭恩賞可知,此時元妃正在得寵時;到第三個年頭時,已經到了原文第七十回,紅樓已過大半,局面開始發生變化。
熟讀紅樓的都知道,就在此後的第七十二回,賈府日常開銷已捉襟見肘,經常當東西換銀子使,且此時宮裡的幾個太監變著法兒來賈府要銀子花,單從這些太監賴著賈府要銀子的傲慢態度,已然透露了一個事實,即此時的元妃已經失寵,賈府也已經失勢,到了各人自掃門前雪的時候。
“虎兕相逢大夢歸”則直指元春死亡的時間和原因,這句話一直沒有令人信服的解釋,不少紅學家對此句的解釋為元春死於宮鬥,或者說是宮廷政變,虎和兕是兩個猛獸,相當於兩派力量之爭,元春支援的一派後來失勢,元春因此死亡。
我個人的解讀與此稍有不同,什麼是兕呢?詞典解釋說是一種犀牛類的猛獸,換句話說,兕可以理解為牛,虎兕相逢大夢歸,即元春極有可能死於牛年和虎年交接之時,但這與我上面推斷的元春死於夏季顯然矛盾,因為兩年交接只能是冬季,於是排除。那麼有沒有可能是指時辰呢?比如醜寅相交之時?
我在之前元春省親的文章中分析過,元春晚上七點左右到賈府,到醜正三刻離開,醜正三刻是什麼時辰呢?在古代來說,正是醜寅相交之時,過了醜正三刻,便是寅時了,而元春此時回宮顯然別有深意。她從此再也沒回過賈府,這個時辰其實已經象徵了她的死亡。
綜上,如果單從元春判詞,我們可以得到以下資訊:元春進宮二十年,封妃三年後失寵,死於夏季的醜寅交接之時,死因為政治鬥爭。
當然,這些還不確切,我們繼續看紅樓曲子裡關於元春的描述。
紅樓曲子第四支,《恨無常》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遙。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這是關於元春命運的曲子,這支曲子之後有一條重要的四字脂批:悲險之至。什麼是“悲險”呢?就是既悲傷又危險。這支曲子直接點明瞭一件事,元春恩寵不久即失寵,速度之快令元春來不及著人通知賈府即死亡,元春之死自然會牽連到賈府,但她已經沒時間了,只能託夢給父母,讓父母提早做好退步抽身的打算。所以,如果紅樓夢有後三十回,應有元春託夢的情節。
既然是元春託夢父母,自然是夜裡的事情,從秦可卿死後託夢王熙鳳我們可以得出,元春應該是死於夜裡無疑,這一點可以佐證我關於元春死於醜寅之時的推斷,即元春死後,隨即託夢父母交代後事。
我們再來看元春省親那年做的一手燈謎: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這首燈謎的謎底為炮仗。
很明顯這是元春命運的讖語,前三句說的都是元春封妃後短暫的得寵情形,不僅元春,連帶賈府也是盛極一時,為人所羨,之後一句透露了元春之死及賈府之敗,謎底的炮仗顯然是要告訴我們,元春的短壽,即像煙花一樣,只一瞬間光亮,立馬又陷入了黑暗之中。
除了直接暗示元春命運的判詞、曲子和燈謎,原文之中還有無交代元春之死的蛛絲馬跡呢?當然有!
紅樓之中太監不止一個,但有個太監跟元春的命運明顯有緊密關聯,那就是夏守忠。可以說,這個太監既是原文第十六回裡元春封妃來賈府傳旨的六宮都太監夏老爺,也是第七十二回裡元春失勢後打發小太監變著法兒來賈府要銀子的夏爺爺。換句話說,元春封妃得寵跟他有關,元春失寵死亡也跟他有關。
從“夏守忠”這三個字來看,就似有隱意,從第七十二回他開口就是二百兩銀子,可知“夏守忠”真的“下手重”,而如果結合元春判詞,又不難得出,“夏守忠”似乎寓意“夏,壽終”,“夏”對應“榴花”,“壽終”對應元春之死。再者,如果根據曹公一貫的人名諧音的寓意,“夏守忠”還有可能最後恰恰因為不忠,直接把元春推入了宮中兩排鬥爭的旋窩之中,導致了元春失寵繼而暴死的結局。
綜合以上所有資訊,關於元春死亡之謎的謎底基本就解開了,極有可能是這樣的:元春封妃三年後失寵,接著暴死於夏季的一個醜寅相交之時,因為被身邊太監出賣導致事敗被處死,來不及告訴賈府,只能託夢父母,但為時已晚,賈府最後被抄家,子孫流散,從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