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道中道道而道
-
2 # 獨釣孤海一隻魚
我是歷史小書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鄭和七下西洋,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壯舉,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鄭和死於明宣德八年,既1433年,死於第七次下西洋途中。鄭和的死標誌著中國海權時代的沒落,也就是在鄭和死後70年,葡萄牙人順著鄭和所走過的航路,行駛到了中國沿海。
一、鄭和七下西洋,既成就了他,又成就了中國。使中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二、鄭和七下西洋的意義,跟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使中國第一次開始與世界交流是一樣偉大。鄭和船隊所留下的航海資料與航海技術都十分重要,只是後人沒能繼承罷了,至使中國航海開始落後與世界。
-
3 # 中孚鑑
鄭和,又稱為“三保太監”,不過他雖然是明朝的一個太監,但同時他也是外交家、航海路。他雖然叫鄭和,不過他卻本姓馬,因為他年輕時就在朱棣的燕王服,後來又在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中立下功勞,故而他被賜姓為鄭。
鄭和在軍事上也頗有成就,而他最著名的就是鄭和七下西洋,他的這個行動也是歷史上的偉大壯舉。
鄭和因為有軍事才能,又深受朱棣的信任,同時那時鄭和年齡更值壯年,再加上鄭和又對佛教、伊斯蘭教的背景多有了解,所以在朱棣決定下西洋時,鄭和就被定為下西洋的正史太監。
那朱棣讓鄭和七下西洋,朱棣駕崩後,鄭和的下場如何呢?
其實鄭和七下西洋,並不都是是在朱棣時期下西洋的,鄭和下西洋是從朱棣永樂時期到宣德年間這段時間。第一次開始於永樂三年,也就是公元1405年,最後一次結束於宣德八年,也就是公主1433年。
鄭和下西洋,帶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太倉聚集,然後到福州長樂太平港,遠去西太平洋、印度洋,他去了三十多個國家、地區。
而鄭和的最終結局,是在他第七次下西洋時,返回的時候,在印度西海岸古裡去世。所以鄭和是死在他的下西洋的事業上,並且是返回的時候,也可以說是沒有什麼遺憾了。
-
4 # 閒時讀史
鄭和下西洋是奉永樂皇帝(明成祖)之命而為。明成祖為何要興師動眾,派鄭和多次下洋出海?據研究,主要有這樣幾個目的:一是從政治、軍事、經濟上加強中國與海外各國的關係;二是以官方貿易取代民間貿易,採集海外奇貨珍寶;三是尋找建文帝。明成祖的皇位是從其侄子建文皇帝那裡奪來的,建文帝去向不明,始終是成祖的一塊心病。 鄭和不辱使命,非常圓滿地完成了永樂皇帝交辦的任務。1424年明成祖去世後,原本就反對遣使出洋的大臣們便群起發動輿論攻勢,把下西洋說得一無是處。 1430年,成祖之孫明宣宗朱瞻基以外番久不來朝貢為由,再次派三朝元老鄭和出使,但這已是“下西洋”的強弩之末了。1433年4月,62歲的鄭和遠航途中在印度的古裡(今卡利卡特)病逝。海上氣候炎熱,加上航程萬里,不可能將遺體帶回中國。部下便將鄭和埋葬在當地,只把他的頭髮、靴帽帶回中國,宣宗賜葬於南京牛首山南麓。今天,鄭和的衣冠冢仍在那裡。 鄭和七下西洋,無論對中國還是對世界,也無論在當時還是於後世,都是重大的歷史事件,史書中本應有較多記載,也應存有很多檔案史料。然而,《明實錄》《明史》等正史中有關記載卻很少,評價也不高,被保留下來的原始材料更是鳳毛麟角。 作為明初盛事的鄭和下西洋,只在幾代人之後就被“遺忘”了。鄭和之後再無鄭和,約50年後西方人開啟了大航海時代,而中國人卻從海洋上消失了,當五百年後,中國人再次把目光轉向海洋時,我們只能望洋興嘆!
鄭和的死標誌著一個海權時代的結束,但鄭和下西洋,在中國文明史和世界航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航海家,我國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中國航海日″。
-
5 # 銀川城訊
鄭和生於1371年,死於1433年,享年52歲。鄭和是雲南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明朝軍隊攻打雲南,攻打成功之後,擄了多人表示慶祝,十歲的鄭和因長相好,不幸入選,隨後遭受宮刑,入宮服侍。後來,朱棣派鄭和六次下西洋,進行國際經濟文化交流,宣揚了國威。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時,病逝於船上。
現在有一種觀念,說鄭和下西洋也是為了尋找建文帝,但是不論如何,鄭和下西洋是人類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首次外交活動,不論統治者有沒有明白意義,這種發展國際間關係的行為是為後世所提倡的。
鄭和英勇善戰,七次下西洋途中,打擊消滅海盜無數,影響力也擴充套件到了東南亞及非洲邊界,改進的大炮技術後來也沿用了很多年,不論是在國家層面還是在科技層面,都帶給了後世都無與倫比的影響。
-
6 # 跪射俑
公元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年初,朱棣命鄭和前往舊港賜施進卿之子施濟孫官印和官服,令他接替已故父親的位置。 鄭和未及成行,朱棣即已病死, 明仁宗朱高熾即位,下詔停罷下西洋事業。
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鄭和受命率下西洋的軍隊鎮守南京,而鄭和本人也成為首位南京守備太監。 同年,仁宗病逝,明宣宗朱瞻基繼位,要求鄭和與王景弘謹守南京。 鄭和還受命負責修繕南京宮城。
公元1426年(宣德元年),鄭和等奏請修理南京的天地壇等建築。 同年,工部郎中馮春上疏請求為南京修造佛寺的工匠請賞,明宣宗認為這沒有道理,且認為這是鄭和指使的,於是令司禮監移文警告鄭和。
公元1428年(宣德三年),鄭和、王景弘受命將南京所儲存的部分絹、布運抵北京。
公元1430年(宣德五年),鄭和受命第七次下西洋。 第七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550人。
公元1431年1月(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鄭和船隊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前往福建長樂。侯風期間,鄭和等人鐫刻《天妃靈應之記碑》並鑄造銅鐘一口 ,成為後世研究下西洋的重要史料, 明宣宗又敕鄭和在出使過程中勸諭暹羅不要再侵擾滿剌加。 有記載稱,公元1433年(宣德八年),鄭和在返航過程中於印度西海岸古裡(今印度卡利卡特)去世。 船隊應當是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據《前聞記》記載於公元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
鄭和骨灰葬於南京弘覺寺地宮,今南京牛首山鄭和墓或為其衣冠冢。
-
7 # 君山話史
我來答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一般認為,永樂皇帝朱棣生前,鄭和是六次下西洋從永樂三年(1405年)到永樂二十年(1422年),鄭和總共六次下西洋,當時有一個絕密使命,就是要在海外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負責在國內暗探建文帝下落的胡瀠回到北京。《明史》記載:“禮部左侍郎胡瀠於永樂十七年復出巡江浙湖湘諸府,是年還朝,馳謁帝於宣府。帝已就寢,聞瀠至,急起召入。瀠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瀠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譴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
永樂帝與胡瀠交談了什麼,並沒有明說,不過肯定與建文帝的下落有關。此後,朱棣就釋疑了,心裡石頭落地了。也許是胡瀠打探到建文帝已經死了,也可能得知其下落,但認為沒有威脅了。因此,派鄭和出使西洋就沒有必要了。
次年(1424年),永樂帝去世。這一年,鄭和還有一次短暫的出洋,出使地是舊港,由於這次出海的時間短暫,而且僅限於南洋地界,一般並不列入七下西洋之列。當鄭和返回國內時,永曆皇帝已去世,皇太子朱高熾繼承大統,史稱明仁宗。
第二,明仁宗上臺後,詔停下西洋明仁宗上臺伊始,便下了一份詔書,明帝國的遠洋戰略徹底改變了,這份詔書中寫道:“下西洋諸番國寶船,悉皆停止。”“各處修造下番海船,悉皆停止。”
這則詔書,宣告了大規模下西洋外交活動的終結。其實並不意外,如果當年朱棣主要目的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那麼現在連朱棣也死了,自然用不著再做這種徒勞的努力;如果從下西洋的結果來看,固然帝國聲威遠揚,無遠弗屆,萬國來朝,可是代價卻是耗費了帝國大量的財富,厚往薄來不對稱的外交方式,最終成為帝國沉重的負擔。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以政府主導的大規模遠航沒有可持續的發展動力。
皇帝的詔令便是國家的最高指示,此時的鄭和也許認為,自己的海上航行生涯,大概就此終結了吧。然而,歷史又一次出現變化。詔停下西洋的明仁宗朱高熾僅僅在位一年便去世,明宣宗朱瞻基的上臺,使得航海事業又出現一線轉機。
第三,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宣德五年(1430年),明宣宗遣鄭和等賚詔往諭諸國。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明宣宗絕無尋找建文帝的初衷,這次遠航純粹是外交使命。這一年鄭和已經六十歲了,青春不再,步入老年了,雖然他身體一直非常強壯,可是不要忘了他是一個殘疾人,十幾年的海上漂泊也多少損害其健康。顯然鄭和的經驗與非凡的領導才能,使得明宣宗不能不把這個重擔再次交給他,這也是鄭和最後一次西洋之行,同時也是明帝國大航海時代的迴光返照。
沉寂多年後,帝國的寶船隊又一次在遼闊無邊的海洋上昂首前行,這次航行又一次抵達了阿拉伯半島與非洲東海岸。
在鄭和年幼的時候,就聽說過伊斯蘭教的聖城麥加,他的祖父與父親都曾不遠萬里,前往聖城朝拜,年過六旬的鄭和是否在心裡湧現出少年時期的夢想,夢想著前往父輩憧憬嚮往之地呢?雖然我們對他的內心世界一無所知,但可以揣測兒時的夢想並沒有消亡。作為明帝國的主使、遠洋艦隊的總指揮以及受過菩薩戒的佛家子弟,他的身份並不適宜朝聖麥加,但他還是派了七人前往麥加,了結其內心的夙願。
關於鄭和下西洋的資料頗多,可是他的死卻成了一個謎。
一種說法是鄭和是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病逝於古裡(印度半島西海岸的卡利卡特),時間是宣德八年,即公元1433年;另一種說法,鄭和七下西洋歸國後,曾在宣德九年(1434年)領下番官軍守備南京,後來就沒有紀錄了,估計不久後即去世。
-
8 # 我不是易中天
遣中官鄭和等齎敕往諭西洋諸國,並賜,諸國王金織文綺彩……《明太宗實錄》中記載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朱棣正式開始釋出鄭和下西洋的外交命令。
鄭和這個偉大的太監,開創了中國大航海時代的壯舉。從明成祖永樂三年(1405)到他的孫子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前後近三十年時間,鄭和在西洋留下七次歷史足記。
但是鄭和的航海行動不是一蹴而就的鄭和之所以能成實現航海夢,離不開朱棣的全力支援。朱棣死後,鄭和的航海行動已經截止在第六次,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鄭和的航海行動對朱棣失去意義。
先弄明白鄭和下西洋的初始目的,造反上位的朱棣一直因為找不到建文朱允炆的下落憂心忡忡,於是分別派出兩支人馬尋找朱允炆:
海上——鄭和(航海世家,有豐富的航海知識的太監)陸地——胡瀅(兵科、戶科都給事中,一個特務機構頭子)這兩個人都深受朱棣信任,於是兩人奉命執行這次特殊任務。長時間海上找不到朱允炆下落後,鄭和的任務性質隨著時間慢慢的發生轉變,轉變成一隻開展海上貿易、開拓外交的航海戰隊,甚至一度帶著大明耀武揚威,震懾天下的霸權主義色彩環遊世界!
那麼為什麼第六次航海對朱棣失去意義?鄭和最後一次行動是在永樂二十年(1422年)八月,而朱棣在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死去。這兩年的真空時期,也是朱棣確認行動結束的時期。除了艦隊需要休養生息,其實。朱棣已經在死之前得到結果:
《明史》載:“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明史裡面說明,在朱棣死之前,已經透過胡瀅得到建文帝的訊息。朱棣才覺得人生真累,折騰一輩子徹底安心。在明仁宗即位後鄭和的行動也最終劃上句號。但是史書關於朱允炆的記載一直是恍恍惚惚,少之又少,除了哥只是個傳說,那麼所謂找到朱允炆一說,也站不住腳,那麼還有另一個最現實的原因,那就是缺錢:
“國初,府庫充溢。三寶鄭太監下西洋,齎銀七百餘萬,費十載,尚剩百餘萬歸。” ——淨虧六百萬兩白銀!——王士性給朱棣算過一筆賬鄭和的航海行動就是一個燒錢活動,當時鄭和的艦隊不比現在的航空母艦差,鄭和領先世界的航海條件,一切依靠明政府的強大經濟實力。明政府也很難受,為了帝王的個人喜好,不得不勒緊腰帶過日子。朱棣的任性讓鄭和成了明朝經濟的最大負擔,鄭和玩的起,國家玩不起了。
短命的仁宗死後,宣德五年(1430年),鄭和下西洋的行動最後一次被提上日程。除去朱元璋,朱棣,宣德時期再一次迎來了明朝的春天。在朱瞻基手裡,解決了擱置很久的藩王問題,包括外敵方面,也表現出強勢的打擊態度,朱瞻基的文治武功再一次讓明朝蓬勃發展。那麼同樣對鄭和信任的朱瞻基決定再下西洋,他的目的很簡單:
朕祗嗣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仁宗昭皇帝大統,君臨萬邦,體祖宗之至仁,普輯寧於庶類,已大敕天下,紀元宣德,鹹與維新。爾諸番國遠處海外,未有聞知,茲特遣太監鄭和、王景弘等齎詔往諭,其各敬順天道,撫輯人民,以共享太平之福。為了耀武揚威! 為了君臨萬邦!這也是年已六十的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這個虔誠的穆斯林教徒也成功的實現他在麥加朝聖的理想。在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在返航途中病逝古裡,鄭和七下西洋終於落幕,也結束了一個傳奇太監不平凡的一生。
-
9 # 白帝遊俠
鄭和前後共七次下西洋。前六次是在明成祖朱棣的昭令下出發,主要是宣揚明朝國威;最後一次,也就是第七次時朱棣已死,繼位者明宣宗命令已經是老年的鄭和再次出發,鄭和圓滿完成任務,可惜病死在回國途中,由其副手帶回整個鄭和艦隊。
-
10 # 壯哉中華民族
提起鄭和(1371-1433),我們的第一反應永遠是七次“鄭和下西洋”的偉大壯舉,而他,是一名太監!360百科裡,鄭和的詞條是“中國明朝航海家、外交家、宦官”,前兩項是對鄭和的豐功偉績的肯定,“宦官”說的是鄭和的職業。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太監不在少數,大部分是臭名昭著、奸佞小人,達到烙刻在歷史的豐碑上讓後世人銘記、敬仰、讚歎的少之又少,而鄭和就是其中一位。
準確地講,朱棣(1360-1424)在位時,鄭和六下西洋,朱棣死後,仁宗朱高熾暫停了一切下西洋的活動,直至宣德五年(1431年),皇帝朱瞻基重啟“下西洋”,鄭和帶隊第七次下西洋。
一、朱棣成就了鄭和、鄭和報答了朱棣鄭和原名馬和,小朱棣11歲,10歲時被常遇春的小舅子藍玉從雲南掠至南京,後被閹割進入燕王朱棣府,開啟了他傳奇人生。鄭和在靖難之役鄭村壩戰役中,他一針見血指出李景隆的弱點,做出“直搗黃龍”的建議,立下大功,朱棣登基後賜姓“鄭”,升任內宮監太監(相當於正四品),同時,他還是明朝“第二著名的和尚”(第一著名的和尚是朱元璋)姚廣孝道衍(朱棣登基第一功臣)的弟子,“一時無人出其右”,成為朱棣最信任的心腹。
鄭和少年時期在朱棣身邊長大,跟隨朱棣南征北戰,知兵法、有謀略,有較強的軍事才能;在靖難之役歷經大戰、經歷了戰火的考驗,有實戰經驗。最重要的是,朱棣對他的人品、忠心、才智、能力有著深刻的認識,因此,朱棣將下西洋"欽差總兵太監"的軍銜授予了鄭和,令他總領“下西洋”有關事宜。事實證明了,朱棣沒有看錯人,忠心耿耿的鄭和,沒有辜負朱棣的信任,用出色的成績回報了朱棣!
二、六下西洋關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存在著爭論,《明史》上說,派鄭和下西洋的原因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是說,鄭和下西洋有兩個任務,一是尋找失蹤了的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二是向異域耀兵“秀肌肉”、顯示國家的富強。朱棣在位期間,1405年至1422年,鄭和奉命六下西洋,取得了輝煌成果——推行和平外交、確保國家安全、發展對外貿易、傳播中華文明、開拓航路航道、提升航海造船技術,不再一一贅述了。
三、蟄伏期的鄭和1422年,第六次下西洋返航後,直至1431年,明宣宗朱瞻基重啟下西洋的偉大征程,鄭和蟄伏長達十年。期間,1424年,鄭和的“伯樂”朱棣死在五徵蒙古的返程中,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後立即下令停止下西洋,理由是國力無法承受。確實,現在看來是壯舉的下西洋,在當時一度成為國家的負擔——最重要的是“厚往薄來”這一點。當時“萬朝來貢”的輝煌,是當時大明王朝一個縮影,關鍵是“來貢”,貢了多少?答案是,貢得少、賞賜的多!就是說,我們大明艦隊下西洋轉一圈,秀了肌肉、修理了不聽話的,聽話的都來上貢,貢多少沒關係,要的是你的態度——“臣服”,對於國家確實是負擔,因此朝中很多大臣反對“下西洋”。
停下西洋對於一個近乎半生都在海上、懷有偉大航海夢想的人是何等的殘忍和煎熬!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鄭和當時的處境:1.來自皇帝大臣們的質疑,甚至是敵視——下西洋弊大於利,你們花了國家這麼多的銀子下西洋,造成國家的負擔、拖累了我們“漲薪”;2.來自同僚的排擠——經過將近20年的海上生活,鄭和已經與“太監”這個職業格格不入了,他的胸懷、他的見識決定了他不可能再去與普通太監一樣爭寵爭權了,換句話說,他已經變得“清高”了;3.來自下屬的生活壓力——跟鄭和一樣,隨他下西洋的官軍同樣也被同僚所排斥和敵視,地位低下,不出海就沒餉銀、沒有外塊,生活無法保障。
幸好朱高熾命短,繼位第二年五月就一命嗚呼。宣宗朱瞻基繼位後,先是收拾了自家叔叔漢王朱高煦的叛亂、處理了安南和韃靼、瓦剌等邊關問題,政權日益鞏固,“下西洋”再次提到日程上來。
四、第七次征途及落幕終於,在鄭和和他的艦隊苦等了十年之後,公元1431年,鄭和艦隊第七次起航,此時,鄭和已經是60歲的老人了。1433年4月,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62歲的鄭和于歸國途中,積勞成疾,在古裡(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7月船隊回國後,宣宗賜葬南京牛首山南麓。偉大的鄭和下西洋的時代就此落幕。八十年後,歐洲人為了找尋香料群島陸續東來,改變了南洋,為今後列強的入侵埋下了伏筆。
“永樂大帝”朱棣與“三寶太監”鄭和是密不可分的,他們是主人與下人卻勝似父子、是君臣卻勝似知己,朱棣是鄭和的“伯樂”,鄭和是朱棣的“千里馬”,共同成就了一番君臣佳話、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哥倫布的首航比鄭和晚87年,哥倫布之後,有成千上萬個哥倫布。而鄭和之後,再無鄭和!不得不說,這是中華民族的悲哀!哥倫布航線圖
-
11 # 漩渦鳴人yy
簡單來講,建了一座塔,出了一次遠洋,後來有可能是病死了。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南京大報恩寺的琉璃塔吧,當然很多人也沒聽說過,因為這座塔已經毀了,但是這一座塔在外國人的心裡面,可是佔據著不可重要地位。
這座塔一直從成祖朱棣永樂年間一直持續到了19世紀,被稱為中國瓷塔,甚至於有的外國人把它並列成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這座塔一共修了20年,花費的經營無數,而且製造這座塔的時候一式三份,也就是每一塊磚,每一個瓦片,每一個瓷器都要造三本,如果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上報給工部,直接從地裡面把以前藏的那一份東西拿出來重新替換掉。
這座塔修建的時間很長,而且是位於南京,南京這個地方大家都知道鄭和下西洋,第六次遠洋回來了以後就一直待在南京,中間雖然出去了一趟,但是這一次並不算在七下西洋的行列裡面。
在這其中,鄭和需要督辦的一件事情,就是這個琉璃塔的建造。三寶太監就是三寶太監,能夠懂這麼多的事情,實在沒有什麼事情處理的時候,還可以幫忙監一下工,也確實讓人感到佩服。
但是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情,反對這件事情的皇帝死了,也就是朱棣他兒子死了,繼位的朱瞻基再一次同意鄭和下西洋,此時鄭和已經60歲了。
第七次下西洋,鄭和是把自己的艦隊開到了紅海附近。當然,關於他人生的記錄似乎在這裡就戛然而止了。
有人說鄭和七下西洋,為大明王朝,開創瞭如此的盛舉,最後大明王朝自斷一臂,然後造成了之後很大一部分原因,中國閉關鎖國。
我覺得話也不能這麼說,為什麼鄭和七下西洋本身的目的讓人感覺荒唐,任何一個崛起的殖民地國家,或者是一個海洋強國,他每一次遠洋航行都是帶有自己的目的性的,展示大國國威確實不錯,但是這樣收不到什麼實質性的收益,反而在這之後閉關鎖國了以後,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部付之東流了,任何一顆打出去的子彈都必須要有收益。鄭和七下西洋,確實是一個壯舉,可是沒有收益,這是他最大的硬傷。
-
12 # 傳奇歷史觀
朱棣為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朱允炆,曾六次派鄭和下西洋,但是都是一無所獲。鄭和所到之處,各國百姓都看見了大明的強盛,紛紛派出使臣來到大明,大明這一時期可以說是萬朝來賀。雖然鄭和下西洋讓大明王朝聲名遠揚,可也耗費了巨大的國力。
在朱棣死後,明仁宗朱高熾登上帝位,他下令停止鄭和下西洋的活動,至於他的原因很簡單,朱棣讓鄭和下西洋是尋找失蹤的建文帝,而朱高熾又不想尋找建文帝,自然就沒有必要去耗費巨大國力繼續讓鄭和下西洋了。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明仁宗朱高熾僅僅登基一年便駕崩了,繼位的皇帝是明宣宗,明宣宗又再次派遣鄭和下西洋,這就是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明宣宗派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也很簡單,僅僅只是簡單的一次外交活動。
鄭和這一次駕駛著大船來到了阿拉伯半島,他早就聽父輩提起過伊斯蘭聖城麥加,不過就他的身份而言,他不太適合去麥加朝拜,所以鄭和派了七個人前往替他朝拜,也算是滿足了他的這個願望。鄭和這一次下西洋沒有能夠回到大明,他在古裡病逝,古裡在現在的印度半島,一代航海家就這麼結束了一生。
-
13 # 溫讀
朱棣依靠著“靖難之役”成功的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完成了從燕王都永樂帝的轉變,不知其在攻破了南京後,會不會有大夢初醒的感覺在裡面。
在朱棣攻破了南京後,朱允炆失蹤了,這一下便打破了朱棣原本所有的打算,因為如果朱允炆在破城之日被抓到還好,朱棣還有所準備去應對,可壞就壞在朱允炆失蹤不見了。朱棣在知道了這個訊息後,先是慌了,因為這是朱棣萬萬沒有想到的結局,可他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了,什麼樣的陣勢沒有見過,在鎮定了一會後,當機立斷的讓人對外通報,並發表告示,說建文帝已經在大火中喪生了。因為朱棣心中清楚的知道,如果在這個時候讓外界知道建文帝沒有死,而是失蹤了,很可能會讓別有用心的人以此來鑽空子,畢竟在清朝的時候,一個朱三太子就能把大清朝給攪和的天翻地覆。
另一方面,可如果建文帝出去後繼續聯絡沒有被征服的省份,很可能會形成力量來對付朱棣,因為當時的朱棣並沒有完全的攻破全國省市,他為了能夠取得勝利,便直接瞄準了南京,大明朝的首都。
所以為了能夠保住自己的好不容易取得的地位,他秘密召見了鄭和,要求他以下西洋的名義去尋找朱允炆。鄭和奉朱棣的命令只下過6次西洋,而第7次是奉朱瞻基的命令
第一次下西洋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1405年,攜帶的兵甲人數為二萬多人。他先是從蘇州出發,然後在到福建、爪哇、蘇門答臘最後到達了古裡,並在哪裡立下石碑刻下了“去中國十萬餘里”。
第二次下西洋
在1407年的時候,鄭和進行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下西洋,在這次航行的路線中,鄭和來到了錫蘭和波斯,並在波斯的大地上交換了兩國表達關係良好的珍貴文物。
第三次下西洋
在1409年的時候鄭和與姚光孝等人去了越南、馬來西亞以及印度,都與各國表達了大明王朝的威嚴和友好。
第四次下西洋
鄭和第四次下西洋的時間是在1413年,在這次旅行中鄭和的船隊第一次來到了東非境地。在1415年的時候回到大明。
第五次下西洋
在1417年的1月,鄭和的船隊又再次啟程了,他們海華絲按照原來的路線進行訪問,現是爪哇、東非最後是麻林。
第六次下西洋
這是鄭和在永樂年間的最後一次下西洋,於1421年的時候出發,後來因為大風,取消了此次的訪問任務,回到了大明國。
鄭和在朱棣在位期間,一共駕船出使了國外六次,在這六次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並創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航海外交的典故。後來在朱棣去世後,明仁宗將下西洋的任務取消了,命令鄭和率領下西洋的部隊子在南京部署。後來仁宗因病去世,明宣宗繼位,在這位皇帝繼位後,又繼續要求鄭和帶領他曾經的船隻去進行下西洋的大業。
第七次下西洋
此次下西洋的時間是1430年,這是鄭和第七次受命下西洋進行外交,據史料記載,在此次下西洋的任務中,共計有兩萬人,雖然這個時候的鄭和身體依然強壯,但是他畢竟已經老了,精力沒有當年旺盛了,在進行完這最後一次下西洋時,鄭和卻因為勞累過度,加上長時間漂泊在海上,最終在船隻返航的時候在印度的西海岸去世。
鄭和在雖然是朱棣委派和任命的官員,但是在朱棣死後其的前途依舊沒有收到影響,最後他的骨灰被埋葬在了南京。
-
14 # 史海爛柯人
如果說有哪一位太監值得欽佩,並被視為民族的驕傲,那麼明朝的鄭和則毫無爭議地位居榜首。這位偉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窮盡半生精力,率領船隊訪問了近四十個國家和地區,開闢了貫通太平洋西部與印度洋的直達航線,創造了古代航海史上的奇蹟。
鄭和原名馬和,是回族人,小名三寶(亦作三保),是明朝著名的宦官。朱棣透過靖難之役奪權後,成了明朝的最高統治者。為了炫耀國威,明成祖命鄭和率船隊出訪各國,開啟了下西洋的壯舉。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朱棣之所以屢次讓心腹太監下西洋,為的是尋找建文帝朱允炆。
永樂三年(1405)夏天,鄭和率領著船隊從江蘇劉家港出發,途經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爪哇、舊港(今臣港)、蘇門答臘、錫蘭山(今斯里蘭卡)等地,最終抵達古裡(今印度科本科德)。這是鄭和第一次下西洋。
在鄭和首次下西洋返程時(永樂五年),沿途不少國家也派出使者回訪。可以說,鄭和的這次航行,不僅開闢了新航線,還為明朝的外交打開了新局面。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成祖的授意下,鄭和的船隊在沿途炫耀國威,糜耗了大量財富。當然,朱棣在位時國力雄厚,自然還是有些底氣的。也正因如此,自鄭和首次下西洋獲得成功後,朱棣又命鄭和接連出訪。終永樂一朝,鄭和先後六次下西洋。
明成祖死後,宣宗繼位。明宣宗繼續讓鄭和出訪,這一次也是鄭和最後一次航行,並最終死在了返回途中。航海是一項非常艱苦的事業,不僅要抵抗風浪,還要長期漂泊。這樣的生活,對於晚年的鄭和來講,無疑是一種折磨。不過,鄭和最終死於寶船之上,倒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鄭和率領船隊,前後航行近三十年,最遠所至,南到爪哇島,北至波斯灣和紅海東岸的麥加,東至臺灣,西達非洲東海岸,可謂是古代航海史上的先驅。比起西方航海家的成就,鄭和比哥倫布早了87年,比達伽瑪早了92年,比麥哲倫更是早了114年。
不過,客觀的講,由於當時明朝的航海活動並未以發展商業為主要目的,沿途不斷炫耀國威,過度糜耗了錢財,也使得明朝國力衰弱後難以再次組織類似的壯舉。從某種程度上講,鄭和下西洋,也留下了不小的遺憾。
-
15 # 春秋正義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四十三》:(永樂三年六月)己卯 遣中官鄭和等齎敕往諭西洋諸國 並賜諸國王金織文綺彩絹各有差。
永樂三年(1405年),朱棣第一次派遣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遠航,無論是宣揚國威,恢復宋元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還是更扯的尋找建文帝,有決心和魄力支援鄭和以國家力量為支撐向未知的海域探索,這在傳統的陸權國家看來,簡直不可想象。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在遠征蒙古的歸途中去世,下西洋活動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持者,即位的仁宗朱高熾立刻中止了這項“誇多鬥靡”的貿易活動,“一下西洋諸番國寶船悉皆停止如已在福建太倉等處安泊者俱回南京將帶去貨物仍於內府該庫交收諸番國有進貢使臣當回去者只量撥人船護送前去原差去內外官員速皆回京民稍人等各發寧家”,儘管後來宣宗朱瞻基又派鄭和進行第七次遠航,但年老的鄭和在此次航行中去世,大明官方開拓海外貿易的活動從此終結。
因此,朱棣之死,鄭和再無支撐,地位大降,他用生命執行宣宗的命令,最終去世於途中,鄭和之死,下西洋後繼無人。
朱棣去世的第二年(1425年),鄭和改任南京守備,他的巨大船隊大材小用,用來鎮守南京,凸顯了明帝國對這支功勞卓著的航海力量的輕視。《明史》卷三百四《鄭和傳》: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諸軍守備南京。南京設守備,自和始也。
至於停航的原因,一說帝國試圖將海防讓位於北方的塞防,鞏固北京天下中心的防務,事實是朱棣五次北伐,蒙古勢力對中原的威脅大大削弱,朱棣剛去世一年,蒙古人就一夜暴富了?
不管怎麼說,帝國的困境、國內的反對聲音,如果遇上像朱棣這樣雄心壯志的君主,這通通不是事,清朝的史官儘管一貫抹黑明朝,但在《明史》中依然給了朱棣極高的評價“六師屢出,漠北塵清。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幅員之廣,遠邁漢唐!”而終止遠航後,財政日趨捉襟見肘,國力日下。
而朱棣去世,他的兒子朱高熾將鄭和放到養老職位,實際上暫停了下西洋活動,他的孫子朱瞻基一上來就放棄了朱棣辛辛苦苦打下的安南,廢交趾布政使,陸上的戰略退卻直接宣告了明帝國在東南亞勢力的大大衰減,洪武、永樂建立起來的天朝朝貢體系名存實亡,迫不得已,宣宗朱瞻基讓沉寂五年的船隊再次揚帆,這一次到達非洲東海岸,接近莫三比克海峽,半個世紀以後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經好望角到達此處,東西方發展從此交叉殊途。
正統元年(1436年)下西洋活動正式終止,“祖宗愛恤百姓之心一切造作悉皆停罷”,13年之後英宗和他的二十萬大軍在土木堡遭遇瓦剌軍隊而全面崩潰,明帝國全面將海防重心轉移至北方長城防線。
就在明朝廢遠航、燒寶船、毀檔案之際,西方殖民勢力迅速填補了明帝國在印度洋的權力空白,直到正德時期到達古老的東方海岸,再次掀起海上波瀾(倭患)。
因此這場依靠統治者一力推動的官方海外貿易,隨著朱棣去世必定截然中止,他的子孫沒有他的雄心壯志,安然待在深宮中守成,鄭和英雄般的冒險拓展喚醒不了更多的人投入大航海事業,中國由此錯過了透過海外貿易走上資本主義萌芽的道路。儘管後來英宗、憲宗時期也有過恢復下西洋的提議,但君王個人的能力和眼光侷限決定了重新踏出這一步的不可能。
-
16 # 夏目歷史君
這道題不太嚴謹。如果我們將題目進行更正,這道題的答案也就差不多浮現出來了。 朱棣的確是指派鄭和下西洋,不過數量只有六次。最後一次鄭和下西洋是在明宣宗時期,由明宣宗親自授意,鄭和這才進行了第七次航行。令人唏噓的是,鄭和死在了最後一次航行的途中。不過對於鞠躬盡瘁的鄭和來說,這個歸宿倒也不錯。
從這件事我們就能看出來,從明成祖到明宣宗,兩位皇帝對鄭和而都是非常支援的。明成祖這邊不用說了,航行的想法就是他提出來的,他對於完美貫徹自己命令的鄭和態度一直非常好。而明宣宗這邊待鄭和也不薄。鄭和因為建造“龍船”受到了明宣宗的賞賜,准許了他修建淨覺寺的請求。
至於鄭和沒有被後來的皇帝針對,這其實不難理解。鄭和下西洋對國力的損耗的確是巨大的,但是鄭和取得的成就也是非常耀眼的。
從政治方面來說,鄭和宣揚了國威,讓明朝在海外建立起了華夷政治體系,而且拓展了朝貢體系。而且這種朝貢體系是非侵略性的。正因如此,很多人都將鄭和稱為和平使者。
從經濟方面來說,鄭和開拓了海外貿易,豐富了貿易形式,扭轉了海禁政策帶來的弊端。鄭和還為中國帶來了很多海外的技術、原料,促進了中國農業和生產業的發展,對促進明朝的經濟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無論從當時的哪個角度來看,鄭和都是大功臣。正是這些耀眼的成就,才能讓皇帝力排眾議,貫徹下西洋的思想方略。因此,在皇帝的心目當中鄭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雖然政治掛帥的因素讓國家損失了不少的金錢,但當時明朝的國力還是非常強盛的,能支撐得起這份消耗。
退一步講,即使明宣宗覺得下西洋這件事非常的不明智,那他的矛頭也絕對不會指向鄭和。因為鄭和並不是提議者,而是一個執行者。再加上他勞苦功高,在上了年歲的情況下還堅持跟隨船隊,這種精神令人非常的欽佩。如果這時候皇帝指責鄭和,肯定會引起眾怒的。這就是為何非常抵制下西洋的明仁宗僅僅是叫停了下西洋這個行為,而沒有懲罰鄭和。
而且明成祖朱棣雖然去世了,但是他的聲望仍然很高。懲罰鄭和就相當於打臉朱棣,後世的皇帝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在鄭和七下西洋之後,明朝就結束了對海洋的探索。核心的原因不在於帝王,而在於衰落的明朝支撐不起下西洋的消耗。
英宗和憲宗等人其實都有恢復下西洋的想法,但他們缺少朱棣的魄力,沒有堅持自己的想法。而且客觀條件也的確不樂觀,當時沒有像鄭和這樣熟悉下西洋的能臣,而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留下來的典籍也是所剩無幾,這就意味著一切重新開始。在這種情況下,下西洋自然是成了妄想。
-
17 # 遊史無終
六下西洋
明成祖朱棣於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八月溘然長逝,當時鄭和正在舊港(今印尼蘇門答臘島巨港一帶),也是鄭和第6次下西洋的途中。
明成祖朱棣時期,鄭和為了幫皇帝實現“銳意通四夷”的宏大願望,與海外諸國建立友好關係的對外政策,以顯示“天朝上國”的強盛,先後6次揚帆遠航,歷盡艱辛,足跡遍佈太平洋西部、印度洋、非洲沿海岸等地。第1次:公元1405年,鄭和35歲。首航目的地是古印度的古裡國,它是西洋各國中的一個較大國家,也是古代印度西岸的一個大商港。這次遠航,鄭和還曾到達占城、爪哇、蘇門答臘、馬六甲、錫蘭等地,並載回隨船來訪的各國使節,明初海外關係的大門終於開啟。
第2次:公元1407年冬,目的地是美麗佛教國家錫蘭。錫蘭,即今天的斯里蘭卡,我國古代將其稱為“獅子國”。
第4次:公元1412年,鄭和船隊首先到達蘇門答臘島,後航行至阿拉伯與東北之交,由於當時地理認知有限,都以為到了世界極點。
第5次:公元1417年,除舊地重遊外,鄭和最遠到達了非洲赤道以南東海岸。這次任務有兩個,一是由近及遠護送西非各國使臣回國,返航時隨船載回回訪的十七國使臣;二是向各國徵集珍禽異獸,滿足遷都北京後宮廷需要。
第6次:公元1421年,鄭和六下西洋,也是明成祖朱棣在世時的最後一次。這次任務是送十六國使臣回國,並再度出訪亞、非十六個友好國家或地區。
病逝海上宣德五年(公元1431年1月),明宣宗朱瞻基命鄭和第七次下西洋,也是明朝最後一次遠航。此時,鄭和已年過6旬,但他仍重整旗鼓,揚帆出海。鄭和路過福建湄洲島時,還特意到海神天妃林氏女的家鄉,修整了天妃廟宇,以祭祀女神。
鄭和以他對大明朝的忠誠,憑著他對大海的眷戀,如期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使命。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在返航途中,鄭和病逝於海上,終年63歲。他的遺體被船隊官兵保護著運載回國。
與那些奸滑狡詐的太監不同,鄭和以其特有的智慧和才能搏擊大海30年,寫下了非同凡響的一生。他歷經三朝,前後7次受命出使,開闢42條航線,抵達過30餘個國家,行程10萬餘里,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公元1492年)早了79年,為千餘年間閉鎖海關的中國打開了通向外部世界的海上之路。 -
18 # 佳寧姐姐說歷史
鄭和,這個明朝永樂年間的太監,是他首創了中國大航海時期的豪舉。他帶領他的船隊開創了中國古代航海史上的奇蹟,為我國的航海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從明成祖永樂三年到他的孫子明宣宗宣德八年先後近三十年,先後七次下西洋。
當時是明成祖朱棣在位他是一位人人稱道的雄主,他五徵北漠,開拓了大明的疆土,除了元朝以外,其他皇朝無法與之並肩的;他修訂的永樂大典,是世界上最大,最全的百科全書;他修建了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宮殿,是其他國家的古宮殿無法超越的。歷經宋朝在對外戰爭中的失利,中央政權開始變得保守,在明朝建立之後,中原王朝再次以大國姿態崛起,與鄰國的外交關係,再次被提上日程。朱棣非常有遠見做了一件讓國家收益的事情,便是他曾派鄭和七次下西洋。
下西洋讓國家和西方交流,帶來了經濟政治效益是得國家西學東漸對外開放,也為後來的民主政治打下基礎,當然鄭和的帆海行徑不是一蹴而就的鄭和之所以能成完成帆海夢,離不開朱棣的盡力支撐,可以說沒有明成祖就沒有下西洋這件事情,在第四次下洋後,國庫已經不支,只是朱棣不想讓後人覺得他的偉大成就此夭折,勒緊褲腰帶勉強又出航了兩次,幾乎每一次下西洋都要花費掉國庫大量的積蓄,先後下了六次西洋,在朱瞻基時期下洋1次,合計7次出海。
時間過去已久,隨著朱高熾繼位,朝廷官員反對出航的聲音越來越多。朱瞻基繼位後,看到東南亞各國似乎對明朝的國力有所懷疑,因此又派鄭和去了一次,開始了第八次下西洋。隨著後來明朝國力的衰退,已經無法支付的起這種航海費用了,這也成了明朝最後一次出航。年已六十的鄭和最後一次下泰西,可這次鄭和的年紀已經非常大了,但是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完成使命,他最終在返程的路上去世。
宣德八年鄭和在出航途中病逝古裡,鄭和七下泰西終究閉幕,也完結了一個傳奇宦官不普通的終身。就這樣鄭和這位偉大的人物生命就結束在了航海上,也是死得其所。從明成祖到明宣宗,兩位皇帝對鄭和而都是非常支援的。鄭和也是當時的國家大功臣,鄭和下西洋對國力的損耗的確是巨大的,但是鄭和取得的成就也是非常耀眼的。除了鄭和當時沒有像鄭和這樣熟悉下西洋的能臣。所以國家對他也是非常重視死後也把他妥善安葬。對於鞠躬盡瘁的鄭和來說,這個歸宿倒也不錯。
-
19 # 闡釋君
鄭和下西洋是中華歷史上航海史的壯舉,是向世界闡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機會,但唯一使人遺憾的就是鄭和下西洋沒有將下西洋轉化為國力,開啟以中國為主動的海上貿易,將中國從陸上大國轉化為海上大國,那麼中華歷史將更加摧殘。
有很多人說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也有人說是宣揚國威,鋪張浪費這點我是並不認同的,在我看來建文帝擁有整個大明江山尚且不是朱棣對手,何況已經戰敗失蹤,宣揚國威是有的,但是說是純粹的朱棣為了好面子,朱棣本人雖然好戰,心狠,但是他對待百姓好是留名青史的,所朱棣耗費國力讓鄭和七下西洋,必然是背後有著利益可圖,早在元朝東南亞附近的海上貿易就已經十分紅火,南宋時期,廣州就已經十分發達,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雖然下達了封海指令,但是民間走私卻沒有停止,建文舊屬或者是海盜盛行,都是明朝近海的大敵,也都足以使對於做好子孫善後工作的朱棣有理由,有必要派得力助手下西洋看看,到底有沒有威脅大明的存在。這是最直接的順帶的和友邦打好關係,做好聯絡是間接的,從第一次下西洋鄭和殲滅蘇門答臘附近的華人海盜,殲滅五千多人可見本次出海海軍戰力強大,海盜所說是烏合之眾,但是想要一下將至全殲也是需要精密的計劃和相匹配的戰鬥力。
鄭和招諭當地海盜陳祖義,陳祖義詐降,圖謀襲擊鄭和船隊。鄭和擊敗了他,殺敵五千餘人,燒燬敵船十艘,俘獲敵船七艘,生擒陳祖義等三人。 其後,鄭和任命廣東華僑施進卿為舊港之主。隨後幾次下西洋有三次是護送來訪使臣歸國,在鄭和下西洋的海航旅途中,大明獲取到了大量的黃金和珍珠珠寶,這在明英宗時期太監福安幾次嚮明英宗派陳奏自下西洋停罷後珍珠、黃金等奢侈品不足, 並曾請求派官員下西洋採購黃金,為明英宗所拒。可見當時大明獲取了不少珍珠,黃金,東南亞地區和非洲沿海盛產黃金和珍珠。
可見鄭和下西洋的經費不全是賠本買賣,朝廷也有使用瓷器,綢緞等物品,兌換黃金和其他物品。
鄭和因海航而聞名於世,也將此生大半貢獻給海航事業,最終病逝於第七次遠洋。鄭和在第六次下西洋時中途停止,隨後得知原來是朱棣駕崩,國喪期間就暫停了下西洋,有人說是明宣宗停止了下西洋簡直是無稽之談,明宣宗五年鄭和得以第七次下西洋,正好是國喪結束加上準備時間,何來明宣宗停止一說,因此將這個帽子扣在明宣宗頭上是不對的,那為何下西洋次數減少,因為皇帝把目光更多的投向吏治和民生。
對於鄭和下西洋,遺憾的沒有成立國企,轉辦,以盈利為目的去運營,將這份權利外交給大臣,而不是皇室任命。將下西洋成為商隊,並在外派遣辦事處,進行保護和管理。如果此方法可以實現,那麼大明朝的盛世將會不次於,開元盛世。
-
20 # 縹緲峰下一粒沙
鄭和下西洋這件事情,要說耗費國力,那的確是耗費了。
當時為了向海外各國宣揚大明國威,寶船造得堅固巨大,《明史》上記載“船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如同那個時代的航母。
永樂年間新建和改建約二千艘海船,每隻寶船光造價就約五六千銀兩,算下來是個天文數字。更何況還有各類裝飾,極盡奢華,是真正的“寶船”。對於臣服的沿途各國,明廷還有大量賞賜,也是筆巨大的支出。
但是,並不能因此就否定了鄭和下西洋的意義。閉關鎖國可以省這一筆費用,可長久如此等於坐井觀天,和世界脫節。朱棣目光長遠,透過下西洋這種方式,在東南亞全面建立起華夷政治體系,開通了海上貿易,積極作用同樣顯著。
那麼,朱棣去世後,鄭和下場如何呢?還行,沒遭到清算。對於下西洋這件事情,朱棣的繼承者朱高熾是很反對的,覺得勞民傷財,所以登基後下詔停止。但朱高熾為人仁和,雖然不怎麼待見鄭和,也沒有針對的意思,妥善安排了鄭和及隨船軍隊。
1425年,朱高熾任命鄭和為首位南京守備太監,率領隨他下西洋的軍隊鎮守此地。這是個養老的職位,曾經與海外各國大戰的驍勇將士們也成了養老兵。
不過,雖然駐守南京等於養老,也得是立有大功、並且深得皇家信任的人才能擔任的,由此可見明朝認同船隊的功績。
同年,朱高熾病逝,繼任的朱瞻基要求鄭和“謹守南京”,防範有可能會發生的動亂,並命他修繕南京宮城。
(寶船建造圖)
和父親朱高熾比起來,朱瞻基無疑更有進取心,對於下西洋持贊同意見,想重現祖父時代的榮光,積極的籌劃下西洋事宜,1430年正式立項,命鄭和督造寶船,對鄭和多有嘉獎。
1431年1月19日(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第七次下西洋終於成行,鄭和率船隊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前往福建長樂,準備從那裡出洋。船隊共27550人,規模不下從前。
除了常規任務之外,朱瞻基還交給他一項特殊任務:勸諭暹羅(今泰國)不要再侵擾滿剌加(馬六甲王朝,地域最廣時覆蓋泰國南部至蘇門答臘西南部)。
好吧,其實這也不算多特殊,鄭和之前下西洋時就經常調解各國糾紛——不然帶那麼多軍隊幹嘛?
可惜的是,這一次鄭和沒能活著回來,死於船隊返航途中(1433年),當時船隊航行到印度西海岸古裡(今印度卡利卡特),剩下的航程由副手王景弘(同樣是太監)帶隊。
總之,武將死於沙場是最好的結局,鄭和死於下西洋的途中,也能稱一句死得其所。
回覆列表
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裡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
1371年(洪武四年辛亥)馬三保出生於雲南昆陽州(今晉寧縣)寶山鄉和代村。
1382年(洪武十五年壬戌) 11歲 明軍徵雲南。馬和父親馬哈只去世。馬三保被擄入明營,遭宮刑迫害。
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庚午) 19歲馬三保被燕王朱棣看中,選入燕王府服役。
1404年(永樂二年 甲申) 33歲 馬三保因戰功顯赫,獲成祖賜姓"鄭"的殊榮,從此改稱鄭和,並擢拔為內官監太監。
1405年7月11日(永樂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 34歲 奉成祖命,鄭和從南京龍江港起航,經太倉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1407年10月13(永樂五年九月十三 丁亥) 36歲 回國後,立即與王景弘、侯顯等率船隊第二次下西洋,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
1409年(永樂七年 己丑) 38歲 九月又偕王景弘、費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1413年(永樂十一年 癸己) 42歲 偕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四次下西洋。
1417年(永樂十五年 丁酉) 46歲 鄭和率船隊第五次下西洋。
1421年(永樂十九年 辛丑) 50歲 偕王景弘、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六次下西洋。
1431年(宣德六年 辛亥) 60歲 鄭和偕王景弘、馬歡、費信、鞏珍等率船隊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
1433年(宣德八年 癸丑) 62歲 鄭和于歸國途中,積勞成疾,在古裡(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隊回國,宣宗賜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鄭和病死途中,死後也得宣宗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