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廣東de寶寶

    當今社會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很多父母都會讓他們從小學習做家務,在家裡我也會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理解我們當父母的辛苦。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一個人的家務勞動能力強,生活技能也高,獨立生活能力就強。

    許多青年人生活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識和能力,所處環境稍有變化就很難適應,最主要的原因是從小缺乏家務勞動鍛鍊。從小做家務有利於孩子養成勤勞的作風和培養勞動技能。懶惰笨拙的人是不受人歡迎的。一旦走出家庭走向社會,人的技能和作風就會在集體生活中表現出來,勤勞的人肯定就能受到大家的歡迎。

    孩子從小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就會逐步認識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員,必須跟著家人一起完成家務勞動,為家庭集體承擔一份責任從而變得有家庭責任感。家庭責任感也相當於社會責任感。

    有一個朋友生了兒子​後,家務和帶孩子都是自己一個人做,她覺得人累加心累,當她要求老公跟她一起承擔家務的時候,她婆婆說男人做什麼家務,家務都是女人來做。因為婆婆的干涉導致她老公一回家就是玩手機,時間久了朋友對老公失望透頂,拒絕了婆婆和老公的二胎要求,夫妻之間感情也變淡了很多。她開始讓她兒子從小就學習做家務,也不會寵溺孩子。她不想兒子成為像老公那樣的人,一點責任心都沒有。這樣的婚姻肯定就沒有幸福可言,女人不是要求男人一定要幫忙做全部家務,只是希望在有空的時候幫下手,這樣女人也會處處體諒男人。

    所以從小學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有責任感,對家庭和事業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 2 # 小不點育兒說

    一、沒有團隊合作感,自私,只想著自己,生活自理能力差,就算學習成績優秀,但連最基本的合作都不會,又何如。長大出了社會後,會難於處理社會關係,難以與他人合作,他自己也會很痛苦,所以適當讓孩子參與家庭勞動,對孩子百益而無一害。

    二、我們從小就會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2歲時,自己穿脫襪子,丟垃圾,幫忙拿東西等等,3歲時鍛鍊自己穿褲子,脫衣服、扣扣子、刷牙、洗臉等,4歲時自己的書包自己收撿,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好,5歲時開始鍛鍊掃地、抹桌、洗碗等。你讓孩當自己的小幫手,做一些事,孩子不光得到了鍛鍊,而且他為家庭創造了價值,心裡還無比的愉悅。

    孩子步入我們的世界就是來學習知識技能、探索未知區域,並從中掌握越來越多的知識和技能,最後實現自我價值,作為家長,我們需要的是給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而不是剝奪他的權利……

  • 3 # 壯爸壯媽

    從小幫家長做家務的孩子,長大之後會怎樣?這個問題我認為是這樣的:首先孩子在一定年齡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對他來說既鍛鍊了他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滿足了他自己的好奇心,對他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會讓他變得很有自信,

    其次是至於他長大會怎樣,我認為一定也不會很差,做家務的過程中,會讓他明白他是家中的一份子,讓他有責任感,長大要做一個有擔當的人,

    所以我認為讓孩子做家務肯定是對的,不管他做的好不好,一定要耐心對待,即使做不好也要好好講話,好好講道理,至於長大會怎樣,就等長大的時候看吧!

  • 4 # 一條小妤

    我覺得從小做家務的孩子,收穫的不僅僅是成長。

    1.從小會做飯,當自己獨立生活的時候,可以給自己填飽肚子。在成家後也懂得什麼節日該做什麼,對生活會更有儀式感。

    2.從小自己洗襪子內衣,長大了不會覺得洗衣服是件多難的事情,也更容易理解什麼樣的衣服該如何洗。

    3.從小打掃房間,成長過程中就會把學習和生活安排得更有條理,今後做事也會更加理性和清醒。

    4.懂得感恩,有一顆體貼他人的心,因為好多事情他都做過,懂得父母的辛苦,和工作的不容易。

    5.愛幫助他人,相對於不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會覺得什麼事都很難,相反,做家務的孩子覺得生活中沒有什麼事可以難倒他,所以更愛出手幫助別人。

    6.更有擔當,抗壓能力較強。經常做家務,經常會遇到很多困難,雖然都是小事,但可以鍛鍊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時間長了,孩子對於困難的理解就不那麼可怕。

    ……

    還有好多好多,其實,勞動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可以開智慧,也讓你更明白生活中的道理。

    如果你家中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儘量讓孩子自己去做,慢慢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母愛的偉大就是因為我們要把孩子今後獨立在社會上生存的技能教給他,這也是在教孩子生存的能力。

  • 5 # 七月風fly

    大學住在四人宿舍,有次暑假後開學,我晚去了兩天,宿舍地上還是一片灰,可以想象,一個假期的灰塵。她們三個住了兩天,也不知道怎麼住下去的。衛生間的紙簍,我不倒,絕對沒人敢倒,哈哈哈哈,洗漱臺,我不擦,沒人敢擦。值日表在那裡貼著和沒貼一樣。

  • 6 # 株洲小梁哥

    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重點不是說他們窮,更多的是說這些孩子從小就學會做家務,獨立,他們會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比如1、家人在田裡幹活,在家裡幫家人做些簡單的飯菜;2、洗自己的衣物;3、割豬草餵豬,喂牛…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會相對獨立,不依賴家裡,很容易適應新環境,融入新集體。

  • 7 # 蹦躂的木子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小寶寶穿襪子影片,他穿了一次又一次,都穿不進去,期間生氣得把襪子扔了去玩別的,後來回來又穿,穿好後咯咯咯得笑,抬著腳給媽媽看,臉上滿滿的驕傲。

    是的,孩子就是這樣。當他成功完成了一件事,成就感滿滿。就是在這樣的成就感中建立了一次又一次的自信和滿足。

    自己穿衣穿襪也好,做家務也是,都是在不斷嘗試,不斷挫敗不斷成功的過程。從不會到會,到熟練,甚至還有新發現,這就是一個孩子的成長啊。

    不僅如此,從小做家務,深度參與家庭生活的孩子,與家庭連結極其緊密。他會深刻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一員,而且是重要的,能給予大家幫助的一員。有助於建立責任心和擔當。

    當然,做慣了家務的孩子,以後面對家務也是得心應手,他能吃飽穿暖,能照顧好自己。我們也放心了。

  • 8 # 湘浙妹子露

    從小幫家長做事小朋友可以鍛鍊她的動手能力和協調,也能鍛鍊身體,勞動中可以增加親子感情,更能讓她從中體會到爸媽得不容易,學會感恩。做家務事的小朋友在學校裡也會樂於助人,當她遇到問題時也會得到同學的幫助,這樣的同學哪個學生和老師不喜歡呢?做家務事的人長大後自理能力好,生存能力強,抗擊能力強,懂得團隊合作,不會有點不順就一厥不起自尋短見,平凡的婚姻裡有多少矛盾是瑣碎家務事導致的。我家的從小開始教她做家務事。

  • 9 # 木土人王

    現在的孩子和我們小時候差別太大了。記得我小的時候經常幫爸爸媽媽幹活,家務活和農活都幹。特別是秋收的時候,也是家裡最忙的時候,大人都要去地裡挖土豆,早上5、6點鐘就要起床,啃個幹饅頭就去地裡了,大人挖土豆,我和哥哥把土豆撿到袋子裡,中午的太陽曬的人頭暈目眩,又餓又累,還要繼續幹活。中午媽媽回去隨便做點吃的,帶到地裡,大家急匆匆的吃點又繼續幹活,有時太忙連熱乎的飯都吃不上,一直要呆到晚上天黑了才能回家吃點。不在地裡幹活的時候,也要幫爸爸媽媽做飯。記得小時候連灶臺都夠不著,搬個小椅子站在灶臺旁做飯。

    小時候很小就開始住校了,一個星期回家一次。每個星期帶著饅頭和鹹菜還有苞谷面去學校,學校的灶上每天還要熱乎的粥喝,陪著冷饅頭和鹹菜吃,那會兒也不覺得苦。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意志力都得到了鍛鍊。

    現在的孩子從來沒有吃過苦,連家務活都少幹還不說農活了。我女兒從小就嬌生慣養,五指不沾陽春水,現在都14歲了,衣服都是我洗,內褲、襪子都不想洗。家務活從來不幹,吃完飯碗一放就走了,讓她洗過幾次碗都是一百個不願意。冬天怕冷夏天怕熱,出門多走幾步路都唉聲嘆氣,哎呦哎呦!現在非常後悔沒從小讓她乾乾家務活,真擔心以後走向社會後,她照顧不了自己。

  • 10 # 爸爸不講理

    武志紅說“懂事,是一種深深的絕望”。“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

    我原來住的小區,同樓層有個小女孩。她的媽媽在菜市場賣菜,父親在我們醫院門口擺了個小攤。小女孩8歲,很懂事。每天自己上學放學,打掃衛生,自已做飯。中午還要給爸爸媽媽送飯。

    可是即便如此,這個小女孩依然不快樂,因為她的媽媽愛罵人。成績沒考好罵人,今天菜市場生意不好罵人,門口垃圾沒倒罵人,女孩的爸爸抽菸也罵人,總之經常能聽到吵架聲。然後,小女孩一個人跑到樓道默默地蹲在角落裡。

    做家務是一項技能,不需要孩子學習或培訓。

    學習是一項智力活動,需要孩子認真思考、付出時間和專注力,也需要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而家務活僅僅是體力和時間上的付出,它沒有技術含量,也不需要學習和思考,更不需要專門培訓。

    所以孩子幹家務活屬於“無師自通”,沒有說孩子從小沒幹過家務活長大了就不會幹了。即便是孩子學做飯或炒菜,只需要手機上一查也能馬上學會。所以孩子長大了不會做家務,那是懶造成的,與小時候有沒有做過無關。

    孩子的書桌,他自己收拾得很有條理,但是他的床上卻很亂。書桌是他學習的地方,太亂了不方便他找東西。而床上是他睡覺的地方,他感覺怎麼舒服就怎麼來,我從來不去幹涉。

    偶爾,孩子會幫我掃地。或者,在他心情特別好的時候主動幫一家人洗碗。我們會向他表示感謝。對於7歲的小男孩來說,他能做到這樣我感到很滿意,他自己也會樂得屁顛屁顛地,很有成就感。

    家務活不是孩子的任務,不要把家長的壓力轉嫁給孩子。

    很多家長習慣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的不易,總想對孩子說“你要懂事一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爸爸媽媽不能照顧你一輩子”。

    雖然理是那麼個理兒,但是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過早地接受“生活原來是苦的”這麼一個現實,無疑是家長向孩子轉嫁壓力。

    孩子的心理發育和身體發育一樣,都是有規律的。過早地向孩子灌輸生活的壓力,會讓孩子對未來充滿消極的心理暗示。孩子早熟、少年老成,太早地懂事,往往那麼令人心酸。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並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恰恰相反,著眼於眼前的一些芝麻小事,會讓你的孩子丟失偉大的理想。讓孩子把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至於小孩子幹家務活,我是不提倡的。

  • 11 # 彬媽閱讀

    我的回答是,會讓孩子做家務,而且現在每天都在做著她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從小做家務,有助於孩子全方面的學習鍛鍊:

    一,建立同理心,學會去愛父母、愛別人。

    孩子跟著一起做家務,首先知道了做家務的辛苦,學會體諒父母,感恩父母,而不是安然的享受父母的勞動成果。

    從中明白父母為這個家付出的努力,只有這樣她才會珍惜,才會懂得更好的去愛父母。

    二,有擔當,充滿滿足感。

    不光在學校需要大掃除,在家裡也是一樣,要不定期的進行大清潔一番。週末家裡人一起清潔衛生,孩子也很樂意參與其中,看著用自己的雙手讓家裡煥然一新、眼前一亮,孩子自己也會充滿滿足感。

    三,擁有自信,充滿成就感。

    孩子跟著父母一起做家務,比如早上一起做早餐,在父母的監督下煎麵包,攪拌蛋液等;再如,蒸饅頭時,孩子喜歡動手做“造型”饅頭;再比如,孩子喜歡幫著父母拖下地或者擦桌子等等。

    每當孩子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早餐三明治、小動物和小文具等造型饅頭、乾淨的桌子和地板,孩子那明亮的眼睛和開心的笑容就說明了一切。

    這個時候孩子是充滿了成就感的,是充滿了自信的。

    綜上所述,父母應該讓孩子幫著參與做家務,家庭生活中的各種鍛鍊機會能帶給孩子獨立自主、自信、快樂和能力,這些都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如果你想要你家的孩子有擔當、充滿自信,懂得體諒父母、體諒別人,那麼從小鍛鍊他做家務吧!

  • 12 # 週週潔

    作為一位母親,我非常贊同從小讓孩子做家務。從小做家務會讓孩子更懂得感恩,分擔,增強孩子的責任心及獨立性。更全面的回答請看影片。

  • 13 # 大寶小寶育兒

    從小幫家長做家務的孩子長大以後怎麼樣?你會讓自己小孩做家務嗎?

    我覺得有以下幾個觀點可以參考一下:

    1.我覺得做家務的孩子會比較獨立,因為你可以看看新聞,之前有些學霸型別的孩子成天只顧著學習,但是生活的自理能力卻非常差。更不用說獨立性了。什麼做飯,打掃衛生等等都不錯,那簡直是不可思議。所以從這點可以看出來會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2.可以更加為她以後自己的家庭做好鋪墊,不管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學會做家務會對於他以後的婚姻有幫助,因為結婚後他們可以自由分配他們的家務安排,不一定什麼都要女人承擔或者什麼都要父母承擔。這樣父母可以減輕很多壓力。

    3.可以增加孩子的責任心,現在的孩子可能很多事情都是被父母包辦了,尤其是老人家。不喜歡也不希望自己的孫子或者孫女受一點委屈,所以就什麼事情都幫他們做了,弄得孩子也沒有責任心了,所以做家務能夠讓孩子有責任心。

    4.做家務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放鬆孩子的心情。因為現在孩子學習生活壓力大,有時候父母就只讓孩子學習好了就夠了;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適當的給與孩子做家務。這樣子能夠讓孩子釋放平常生活學習帶來的壓力,可以勞逸結合。

  • 14 # 張震撼超級運動創始人

    前幾天國家教育部剛剛發了關於加強勞動課的有關通知,為什麼在現在這個階段呢?國家教育部會發這樣的通知,其實最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從小做家務,對於每一個孩子成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而我們現在的兒童呢?在這方面的缺失也是非常非常明顯,家務勞動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我們學習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長期以來,我們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已經嚴重脫離了基本生活,甚至為了所謂的學習,而不讓孩子呢去做基本的家務,已經讓很多孩子覺得呢,做家務就是父母的事情,跟學習是沒有關係的,一個不愛勞動,不愛生活的人,其實已經不能體會到生活的很多樂趣了,他活著的意義又有多少呢?所以現在很多的孩子呢,沉迷於網路遊戲,手機遊戲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認為學習就是學習,學習就是在紙上寫寫畫畫,這對教育影響是巨大的,家也可以想一想,為了一節勞動課,教育部專門發一個通知,這就說明這個情況在現實有多麼的嚴重,教育部都已經覺得這件事情迫在眉睫的時候,其實在社會上已經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後果,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做家務勞動是一件小事,對基本的生活都不會,都不瞭解,都沒有興趣的人學習,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 15 # 純金豆子

    棟果媽認為,從小幫家長做家務的孩子認知能力更強,責任心更強,獨立生活能力更強。我會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學做家務。

    那麼,我們具體分析一下做家務帶給孩子的好處。

    一,做家務都有哪些好處

    最近,霍啟剛和兒子在廚房幹活的場景獲得網友點贊,其實,這已經不是霍啟剛第一次“曬娃”做家務了,之前霍啟剛也曾曬出孩子們洗車的圖片,並配文:“要讓他們知道買東西背後的付出和代價,不能見到喜歡的就要,希望他們能夠懂得珍惜。”霍氏家族作為名門望族,都要透過做家務來鍛鍊自己的孩子,可見做家務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很大的幫助。

    那麼,做家務具體有哪些好處?我們逐一進行分析。

    1.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

    什麼是孩子的認知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做家務的孩子會更聰明,學習成績會更好。

    我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學生家庭進行過一次調查,發現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

    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學會了分類整理,在整理的過程中,需要按照記憶把自己用過的東西收拾好,日常做家務看似都是些小事,但其實包括了一系列的思考過程,大腦思維會得到鍛鍊,進而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

    2.提高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

    明尼蘇達大學的Marty Rossman教授曾經做過一項研究,發現從3、4歲就開始參與家務勞動的兒童,與直到青春期才參與家務勞動的孩子相比,在成長的過程中更容易更容易自食其力,也更容易在學業和事業上取得成功。

    孩子從小做家務,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孩子精神獨立。

    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會掌握很多生活的技能,從而有信心控制自己的人生。就算孩子長大,外出求學離開父母的身邊,也不會因為獨自一人而產生孤獨感,更不會遇到事情就把責任推給父母,而是自己勇敢的做決定。

    所以說做家務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更能夠使孩子精神獲得獨立。

    3.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在美國,無論孩子年齡多大,家長都會告訴孩子,他們在家庭中應該負起的責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擔家務就是最好的方式。

    家庭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父母可以透過具體的家務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懂得為家庭作出貢獻,若能夠長期堅持下去,孩子的責任感就會在無形之中形成,這對孩子將來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有很大的幫助。

    做家務原來有這麼多的好處,那麼,家長應該怎樣引導孩子做家務呢?

    二,怎樣引導孩子做家務?

    《朱子家訓》的開篇第一句話就說出了怎樣做家務:“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意思是說,早晨天亮了就要起床,灑水打掃乾淨庭院,不管屋裡屋外都要整潔乾淨,到了晚上就要休息,要關好窗戶鎖好門,並且親自檢查。

    看似是對大人的要求,其實對於孩子同樣適用,家長要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家務,並加以正確引導,長期堅持下去,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1.“家務清單法”,根據年齡分配任務

    家長需要列出一份“家務清單”,清單中的內容要落實到每一個家庭成員,這樣會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要為家庭做出貢獻。

    在制定清單的過程中,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適合的家務。

    適合3~4歲孩子的家務:

    3~4歲是孩子上幼兒園前的一個階段,也正是孩子做家務的啟蒙階段。家長可以在平時生活中,多引導孩子進行簡單的家務,讓孩子明白家務這個概念。

    可以透過扔垃圾、自己穿脫衣服、獨立刷牙、獨立如廁等方式幫助孩子建立做家務的概念。

    (附圖)

    適合4~7歲孩子的家務:

    4~7歲孩子上幼兒園了,這個時候可以做更多的家務了,比如:自己準備第二天上學穿的衣服;自己洗襪子,自己收拾書包等。

    (附圖)

    適合6~8歲孩子的家務:

    6~8歲孩子處於小學階段,父母就應該放手讓孩子獨立去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學會分類整理自己的物品、書桌;每週打掃一次房間;飯後自己洗碗等。

    (附圖)

    光制定好家務清單還不夠,家長還需要以身作則,正確的引導孩子做家務。

    2.以身作則,正確引導孩子做家務

    首先,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

    家長要知道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不要用命令的語氣告訴孩子,更不要說打擊孩子信心的話。

    “都和你說了多少遍了,真是受不了,每次都磨磨蹭蹭的。”這種帶有負面情緒的話,儘量不要和孩子說。

    如果孩子告訴家長想過一會兒再收拾房間,那麼家長應該引導孩子進行思考,比如可以這樣說:“過一會兒是過多久呢?”

    換一種說話方式,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這會讓孩子明白,做家務不是出於父母的命令,而是透過自己的思考主動想去完成的,也在無形中幫孩子形成了自己的自主意識。

    其次,在做家務的過程中父母要做出明確的指示。

    為了讓孩子清楚理解自己的意圖,父母應該把重點幫孩子指出來,尤其是一開始讓孩子做家務的時候,更要清楚的交代這4個要點。

    【把什麼東西——放在什麼地方——按照什麼順序——為什麼要這樣做】

    比如,吃完飯讓孩子收拾碗筷的時候可以這樣說:“吃完之後,雙手端著盤子,放到洗碗槽裡,注意別把它打碎了。”

    家長要有明確的語言耐心指導孩子,這樣孩子就不會出現忘東忘西的情況。在說明的過程中要使用,“首先...”、“然後...”這類引導詞,有條理的說明才不會讓孩子覺得困惑。

    最後,父母的態度一定要堅定。

    有的家長會有這樣的苦惱,不管對孩子說了多少次:“要放回原處哦。”但是孩子就是不聽,通常這種情況下,父母都會非常惱火。

    而出現這種情況,恰恰是孩子能否成功的關鍵時刻,父母要用平和的語氣耐心的跟孩子進行交流,多堅持幾次孩子就會養成認真的習慣了,所以說父母的態度是否堅定,對孩子的習慣養成非常重要。

    3.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責任”

    《正面管教》中有這麼一段話:我們常常忽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常常剝奪他們以負責任的方式作出貢獻,來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的機會,然後卻反過來埋怨他們沒有責任感。

    在美國,孩子3、4歲的時候,家長和老師就會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就算孩子上學忘了拿書包,老師也不允許家長送過來,老師會說:“不能這樣,是你自己忘帶了。”如果只是簡單粗暴的訓斥孩子,反而會讓孩子無法認同這是自己的事,當然也不願意負起責任。所以,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讓孩子把責任落實到點滴生活中。

    除了掌握以上做家務的方法之外,家長在引導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中,還有注意以下幾點。

    三,做家務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1.父母要多誇獎孩子

    如果孩子獨立完成了家務,就一定要給孩子進行表揚。表揚的時候不要只是簡單的敷衍:“你真是個好孩子呀!”而是要根據孩子做的事作出具體的表揚,比如:“你把衣服疊整齊了,真是了不起呀。”

    就算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孩子也會因為受到表揚而感到高興。當孩子得到認可後,就會產生我能做到的成就感,從而提升自信心。在經歷幾次成功的體驗之後,孩子就會產生想要試試看的想法,於是就會形成做家務的主動性,從而進入良性迴圈。

    2.父母要懂得示弱

    在引導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適當示弱,學著做一個“懶”父母。

    若父母對孩子規定太多的內容,相當於給孩子畫了一個框架,孩子就會在裡面不停的轉圈,而不會進行自我思考,反而會侷限了孩子的思維。

    所以說,父母要學會放手,這對塑造孩子的獨立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3.不要害怕孩子“幫倒忙”

    很多家長不願意讓孩子做家務,大部分是因為怕孩子“幫倒忙”。但是這些家長卻沒有想到,不給孩子做家務的機會不僅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還會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當孩子長期生活在極度舒適的環境中,就會喪失主動學習和成長的動力,導致生活不能自理,被社會所淘汰。

    所以說,當孩子說:“讓我來”的時候,不如這樣對孩子說:“試一試做給我看看。”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會越做越好。

    結語: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家長與其幫孩子做家務,不如教給孩子做家務的能力,這樣會讓孩子更聰明、更有責任心。學會做家務的孩子,將來才能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最後問一句:“你的孩子,會做家務了嗎?”

  • 16 # 祺煜老師

    從小幫家長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應該會發展的比較好。非常贊同,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

    首先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員,在享受別人勞動成果的同時也用自己的勞動為別人服務。能為家人服務會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那些什麼都不讓孩子做的家長只能培養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享受者”或是高分低能的“殘次品”。

    其次,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動手能力的培養能開發孩子的大腦,在家務勞動中培養的動手能力是孩子創造的源泉,開啟孩子的智慧之門。

    最後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可以提升孩子的品質。古人云:一屋不少何以掃天下?在參與勞動的過程中,讓孩子知道珍惜尊重別人的勞動。在解決勞動中遇到的困難時,可以培養孩子堅忍的毅力和克服困難的恆心。

  • 17 # 花醒育兒

    你會讓自己小孩做家務嗎?我肯定會,而且都這麼做了。孩子2歲半左右自己要求做家務,願意充當家務小能手,做母親的怎麼好拒絕這麼熱情的孩子,當然要滿足呀!如果不滿足她的願望,還嗷嗷地哭呢。所以,趁孩子想做時立即滿足她,如果孩子感到累了自然就不做了。

    有一次,我不想洗碗,就叫女兒幫忙洗,結果她說太累了,媽媽洗吧。哈哈!我每次洗碗孩子都爭著她洗,好嘛,洗多了我也習慣了,還懶上了。孩子覺得經常洗也會累,自然就沒了熱情。

    但這樣做的好處是,孩子體會了媽媽的不容易,以後會變得體貼。不管怎樣,至少也讓孩子體驗了一把,挺好的。

    從小幫家長做家務的孩子長大以後怎麼樣?我自己的孩子還不知道長大以後會怎樣,但從鄰居的家庭來看,孩子從小幫大人做家務,長大了後會變得主動,會變得體貼,會看事做事,反正挺有眼力勁的,往深了說就是情商高,招人喜歡。

    在未來情商比智商重要!

  • 18 # 伊佳育兒

    從小幫家長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獨立性更強,能更好的適應生活,愛生活!我會讓我自己的小孩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家務,家庭日常生活事務

    人要生活離不開家務活,吃穿住行、保持家的整潔的所有勞動的統稱,例如:洗衣服、刷鞋、掃地、拖地、倒垃圾、洗菜、做飯、收拾飯桌、疊衣服、整理衣櫃等等。

    在舊社會家務活以前都是以女性為主,新時代講求男女平等之後,慢慢男性加入其中。事實證明男性的加入,生活幸福指數明顯提升,尤其在做飯方面,做飯比女性好吃太多,我爸就是個例子。

    小的時候在農村老家,看到大部分幹家務的都是女人,河裡洗衣服的,圍著圍裙在衚衕道里吆喝孩子回家吃飯的,逢年過節,坐桌子上划拳喝酒的都是男人,女人炒菜做飯。女孩子也要學做家務活,不會幹家務,是會被笑話的。

    作為女娃,我也不例外的要做家務,從最簡單的掃地倒垃圾,到後來燒水、做飯、洗衣服,能做會做的都幫著做,鄰居們都會對比,看看誰家那女娃,真勤快,收拾的家裡真乾淨!聽到表揚,乾的更帶勁!

    那時候上學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小學放學回家,邊看爐子燒水邊寫作業!體諒父母幹活累,回家幫著能幹一點是一點,能給父母分擔一點就分擔一些!這種大氛圍是好的,有些獨生子男孩也會幫著做家務,收拾的家裡比有女孩子的家的還要乾淨!

    這些做家務的孩子長大,上大學的,當兵提幹的,即使早早輟學進入社會的,也有在北上廣一線混的不錯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現在過的日子也很好,對比之前溜大街,醬油瓶子倒了不扶的孩子,還是好太多!

    勤勞,從最基本的家務活做起!

    在學校裡,勤快的孩子都是在家能做家務的孩子!他們不會為每日的值日生煩惱,也不會發牢騷,掃地、拖地、倒垃圾、擦桌子樣樣精通。他們還會是老師的好幫手,積極向上的心態,讓他們在學習上也變得遊刃有餘!

    當然不是說不幹家務就一定不是勤勞的孩子,有些孩子可能在學校很勤勞,回到家就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

    如何引導孩子做家務?

    1、讓孩子做適合他自己年齡段的家務

    3歲之前,做一些簡單的,比如把垃圾放進垃圾桶、收拾玩具、擺放書本等;3~6歲,鋪床、洗小襪子、收拾書包、掃地、洗水果等;7~9歲,可以教孩子做簡單的飯菜,讓他們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間、書桌、衣櫃等!

    (女兒兩歲的時候自己洗襪子的照片!)

    2、家長以身作則,身教重於嚴教

    家務活要家庭成員都參與其中,尤其是父親的榜樣,現在大部分父母都上班,有時老人在家帶孩子,不能什麼活都讓一個人做,讓孩子體驗到家庭的團結和睦凝聚力,一人幹一點,活很快就做完。孩子長時間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自己潛移默化的會幫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大人發指令要求強太多倍!

    3、及時表揚鼓勵

    孩子有時自己主動做一件家務,比如洗襪子,即使他洗的不乾淨,也要表揚鼓勵他,哪怕事後你悄悄的再給他洗乾淨;還有孩子興致勃勃的要幫大人盛飯,而你有各種擔心,這個時候可以在他旁邊指導,必要的時候提供幫助!總之要及時表揚鼓勵,不要打消孩子做家務的積極性!

    我女兒有一次幫大家準備碗筷,不小心打了一個碗,我幫她一起打掃了碎片,然後又鼓勵她再去取一個,告訴她,剛才是因為她一次拿的太多,只要下次注意肯定沒問題!下一次吃飯,她還是會幫忙。

    4、孩子不想做的時候,千萬不要強迫

    孩子畢竟是孩子,不能用成人的思維來定義他們,有的時候他真的不想做,我們不要強迫他,這樣會造成情緒傷害,繼而把做家務變成一種負擔,得不償失!可以告訴他,這次我幫你,希望下一次你能幫我!

    我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幫家庭做多少家務,而是希望在她獨立生活的時候,能應付自如。

    現在多少孩子在上大學的時候不能自理,別的不說,就說我這個80後的大學同學,衣服不會洗,攢一個星期寄回家。宿舍衛生從不打掃,可想而知人緣能有多好?

    還有那個陪讀的神童,智力超群,可是不會生活。有一句話說“孩子不會七十二變,自己怎麼應對八十一難”,父母能陪一時,不能陪一世!

    要捨得用孩子,你捨不得用,他後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並且有人會替你使喚他,多少俊男靚女,不會幹家務,為了能使對方滿意,“我願意學做家務”,真是也好、劇本也罷,當父母的如果是我,心裡一萬個難受!

    總結:

    不管是外國某高校的研究證明,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比不做家務的孩子優秀,還是自己身邊的真例項子,作為家庭一份子,愛生活,體量爸爸媽媽,做家務的孩子都具有高情商。

  • 19 # 優媽咪育兒

    現在家庭家裡普遍只有一個孩子,最多兩個孩子,享受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所有人的疼愛和呵護。有些老人覺得做家務會弄髒衣服,怕累著孩子,從來不捨得讓孩子參與。

    每次我三歲的兒子拿起掃把掃地的時候,我公公總是說“小男孩長大後是要拼事業的,不能在家裡掃地做飯,沒出息。”每每聽到這話,我都非常不贊成。“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那些能把事業做的風風火火的人,必定是勤勤懇懇的人。所以從小讓孩子做家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有很多好處!

    首先,做家務可以增加孩子的責任感。生活在家裡,每個家庭成員都有義務把這個家收拾的井井有條。讓孩子融入到做家務中,他能體會到媽媽艱辛,也會更加珍惜勞動成果。在孩子長大成家之後,也會主動和另一半分享家裡的辛勞,讓孩子成為一個顧家的人,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責任感。

    其次,做家務可以促進孩子協調發展能力。現在的孩子,成天眼睛不離電視,手裡不離手機。做家務可以讓孩子動起來,能夠讓孩子的四肢得以運動。別看一個小小的拖地、擦桌子的動作,卻可以讓孩子全身的細胞都跟著活躍起來,久而久之會讓孩子的協調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再次,做家務可以提高孩子獨立意識和動手能力。孩子在上了幼兒園之後,很多孩子的差異就會表現出來,那些在家裡經常做家務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吃飯、係扣子甚至自己去廁所。而那些父母包辦一切的孩子,常常會站在那裡不知所措,等待老師為他做一切。

    最後,做家務還以為陶冶身心,增添人生的樂趣。做家務的時候可以忘掉不開心的事情,透過雙手的勞動來緩解腦部的疲勞和心情的不快。所以說,做家務可以讓孩子轉移注意力,能夠及時調節孩子消極的情緒。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一邊幹著家務一邊哼著歌,所以說,幹家務的確能增加人的樂趣。

    愛孩子,就讓他一起跟你做家務吧!

  • 20 # 鄉衢玲玲

    我也是個寶媽,現在小孩9歲,現在想象不到長大以後會怎麼樣,我們把握的是現在。家務肯定是要做,以後始終會獨立的,覺得做家務可以段練他的動手能力。靠自已完成,認真做好一件事也可以讓他有開心有成就感的說“這是我完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影視作品中最讓你噁心的角色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