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你知道沒文化太可怕麼
-
2 # 誰不曾彷徨國家補助
國家對於所有碩士的補助是每個月600塊錢,一年發十個月,也就是說一年給你6000塊錢,具體是拿兩個月不發,我忘記了,因為真的沒有特別在意過!
導師補助這個並不是所有老師都會給的,我的導師在我讀研期間每個月補助500塊錢,也同樣是一年發10個月,一年共發5000塊錢。不發的兩個月和國家的補助並不相同,所以我才不敢確定到底是哪兩個月不發錢。
這個補助並不是固定的,讀研的時候,我們老師給我們每個月500塊錢,讓很多人都羨慕,因為同一個學院很多老師是一塊錢都不給的。
當然也有一些老師每個月補助800塊錢,我的同學在讀碩士期間,老師的補助最高的一個給2000塊錢!
勞動獲得有一些老師在對待學生的補助問題就比較清楚了,他會根據自己師門內各個學生所完成的工作,給予相對應的補助,說白了就像上班一樣,你乾的活越多,給你的錢越多!
成果獎勵很多高校對於碩士、博士都有成果獎勵,比如一個實用新型專利獎勵800塊錢,導師獎勵2000塊錢,發明專利獎勵4000-5000塊錢。論文根據級別獎勵程度不同,SCI根據影響因子來計算!這些都是不同學校不同辦法!
-
3 # GCZ72624137
要看個人情況。如果錄取時排名比較高,拿到的獎學金就比較多。應該是養活自己沒有什麼問題。何況有的學校還有企業獎學金,企業資助等等。導師也有一定補貼。加在一起,應付生活工作學習應該是沒有問題。曾經見過有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的研究生,自己獎學金花不完,還要資助家庭的案例。同學們都背地稱其為‘富婆’。可見讀書勤力帶來的效益。
中等情況的學生,獎學金及各項收入加起來有一定缺口,可能家庭要資助一部分費用。甚至還要交部分學費。這部分學生有的也可以讓導師推薦一個公司或企業,業餘時間打打工,或做點別的事情,獲取部分收入。這部分學生好一點的完全不需要增加家庭負擔,缺口部分除了自己工作來補也可以貸款。不過大多數家庭可以承受負擔。
最差的情況,就是沒有獎學金的,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因為獎學金總體覆蓋面是很大的。這樣的同學也有,極個別。可以考慮助學貸款減輕父母負擔。也可以導師推薦到專業企業公司打工,順便做研究課題。做得好,收入不會差。由於有貸款資助,一般家裡也沒有什麼負擔。學生畢業後,可以自己還貸。
-
4 # 讀研生活
其實不僅僅是讀研期間,還有本科期間對於是否還需要家裡面給生活費嗎?這個問題之前我就考慮過,是否需要提供生活費,不能一概而論,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有些學生能兼職、能創業、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這樣,大部分還都是普普通通的學生。
對於讀研期間,學校的有助學補助一般每生每個月都是600左右,這些大家都是瞭解的。但是還有就是按照所跟導師的脾氣,有些性格好爽的導師,每個月都會多少發一筆薪水的。例如我大學室友,中秋佳節每個學生髮了2000的補助。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導師都會發的,主要是看導師的脾氣。當然學校還有其他的補助,例如一些助學的崗位,一個月也就500左右。其實最重要就是獎學金,有的學校獎學金力度比較大一到兩萬的都有,當然每個都會有,只不過等級不一樣。
其實我個人認為最重要就是,做學術研究,讀研其實就是為了學習,不能為了一點生活費耽誤太多。如果你發表了論文那就比較厲害,不僅僅對將來畢業有幫助,而且獎勵肯定不少,一般至少也是500,導師心情好了很更多。
-
5 #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收入方面
一是學校補助:
每個月學校發放補助400元×10個月/年×2=8000元;
二是導師補助:
每個月導師發放補助400元×10個月/年×2=8000元;小夥伴相當羨慕!
三是獲獎學金:獲得國家獎學金一次20000元;
四是兼職賺取:
做家教平均每年3000元×2=6000元
總收入:42000元
支出方面一是學費支出:獲得學校一等獎學金充當學費
二是生活支出:生活費平均每月支出1000元×24個月=24000;
三是書費支出:研一購買教材600元;
四是其他支出:寢室費1200元×2年=2400元;
購買衣服、逛街、旅遊、聚餐等開支10000元
總支出:37000元
結餘:5000元
所以讀研只要勤奮努力是不需要給家要生活費的!
-
6 # 帥小西De
在2018年的研究生招錄中,後續有一個現象很普遍,就是學碩基本都有全額獎學金,可以抵繳學費,而專碩中的部分人將要自己出部分甚至全部學費,非全日制的研究生費用部分學院還要求一次繳清(2-3萬元)。針對這些繳納費用的學生,如果家境一般的話,相對來說會有一定的壓力。個人建議部分條件一般的家庭,可以嘗試申請助學貸款(年最高額度6000元)。
讀研的生活費開支節儉的同學可以卡在月500元以內(我的師妹中當時就有),富裕的同學沒有上限...因為我熟悉的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有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不少,車輛月支出起碼1000元+。如果是普通同學,正常消費習慣的話,基本會卡在1200-1500左右。我當時讀研的時候,因為租房校外,差不多一個月的開支要2000元(長沙夏天的空調電費就蠻貴,哎)。所以,如果家裡給了生活費的同學,也不用太過於自責,畢業工作後對父母好一點比現在說啥都頂用。
研究生補助來源學校內研究生是有一定的補貼的,常見的國家補貼、課題組補貼、獎學金/科研成果。在補貼方面,一般來說:中科院的學生待遇普遍比高校要好,在高校中工科的待遇比文科要好。在同學院中,大課題待遇基本要比單幹老師要略好。
國家補助
國家補貼中有國家獎學金抵扣學費後,還有年6000元的補助(院校按年10個月或者12個月發放的都有,合計6000元)。但是和我之前說的一樣,部分專碩是沒有這部分獎學金抵扣學費的,甚至沒有月補助。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更沒有這部分補助啦。
課題組補貼
工科課題組補助普遍在400-1000元之間,額度看課題組資金充裕程度。研一起步為300-500元,研二研三根據學術成果追加。在暑期或者寒假留學做實驗的,部分課題組會有額外補貼,最多的我見過的是暑期2個月發了5000的補助。
文科我知道的不少課題組是沒有補助的,或者相對較少,200元左右補助的文科課題組很多。相比工科老師的專案,文科的專案經費較少,50W就是一個國家級專案的額度啦。
獎學金/科研成果
每年都會有一次獎學金評定,有不少名人或者校友在大學內都會掛名某某獎學金,或者校長拔尖獎學金,只要你論文多、成績不差,基本年入賬個一萬元很輕鬆。我有個師弟研二獲得中南大學校長拔尖獎學金,額度是兩萬元。
寄語如果家庭條件一般,資金壓力大的話,在申請助學貸款後,可以做一些兼職來貼補生活費。尤其是對於一些戀愛的研究生異地情侶,這部分開支更大。具體做什麼兼職,量力而行,前提是不影響學習和學術,不耽誤畢業。
-
7 # 靜則進
就看研究生自身的消費水平,如果消費水平不是太高,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1.每個全日制研究生有國家助學金,每一年的補貼為6000元,有的學校,分為10個月發放,有的分為12個月發放,根據學校不同而不同。
2.研究生可以申請“三助”中的一種,助研,助教,助管,這個每個月會發放相應的補貼,一般為幾百元 。
3.成績優秀的,可以申請相應的獎學金,最好的是國家獎學金,20000元一年。
根據以上的三類,如果好好學習,完全是可以拿到的,那麼家裡也就不需要給生活費了。
-
8 # 飄逸的蕾絲
如果你在學校很認真,努力的話,我覺得完全不需要家裡給生活費,畢竟學校是有獎學金的,你自己沒事的時候也可以去校外賺點零花錢。如果在校遊手好閒,泡妹子,不思進取的話,估計是肯定會向家裡面要生活費的。
-
9 # 勾手老大爺
對於讀研究生是否還需要給家裡要錢完全取決你目前的情況,若助學金等一切可收入完全支撐你的生活費用,那就可以不給家人要錢!
當然擁有女朋友的花費除外,當你有了女朋友之後會發現那點助學金完全不夠啊,當然你女朋友不會怪罪你畢竟還處於學生階段!
另外看導師咯,有些導師會給學生生活補助的,very nice.
不想要生活費且不夠用的話只能去兼職了,by the way,還有獎學金不是嗎?
喜歡的話,可以加一下關注哦……
-
10 # 起霧七六
就我和我身邊的同學來看,大部分碩士研究生還需要花家裡的一部分錢,不過比起本科要少很多。碩士研究生的錢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獎學金一般學校的獎學金都不是全覆蓋的,大多在60%~80%之間,除去國家獎學金20000左右(很少學生能拿到),其它的學業獎學金大多在學費左右搖擺,而且這些錢要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發到學生手中。
2、助學金研究生助學金幾乎所有學校都一樣,每月600,一年按10個月發放,總共6000。這個是100%覆蓋的,但是這個滿足每天三頓的飯錢都有一定難度。
3、導師的補助費導師發放的補助費完全看導師個人意願,有很多導師是不給學生髮補助的(包括我們實驗室)。在我們學校,即使發放補助的實驗室,一般很少有超過每月500的,而且這些實驗室大多需要給導師幹很多專案,較為辛苦。
4、兼職學校有助研、助管等工作可以做,但是每月發的錢也很少,總之不是很划算。對於校外兼職,這個因人而異,但是很有限的時間內賺到較多錢也很困難。對於研一的學生來說,要上課,要應對考試來拿獎學金,要忙實驗室的各種事。如果自己想好好學習或者做些考駕照等事情,那麼時間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更何況,時間非常靈活而收益又高的兼職,是不容易找到的。
5、總結對於碩士研究生來說,手頭寬裕是很難做到的。家裡經濟要是不困難的話,還是以學習為主,不要花太多的時間去賺外塊。畢竟,相對於專業知識的積累與幹自己專業無關賺到的那點錢熟重熟輕,一目瞭然。
因此,讀碩士期間從家裡要錢是有很大可能的。吃飯、買衣服、同學聚餐、交電話費、交網費以及一些生活用品,即使很節省600肯定不夠。
-
11 # 凡默辰
綜合考慮吧:
1、看所在城市的消費水平
2、估計自己的能力,能否同時把掙錢和學業權衡好
3、家境等
自己現在是在讀研究生,國家每年會補助學業獎學金8000,外加6000生活補助。
我們這邊8000是開學後大約兩個月發,6000是每月發500。以學校所在城市的消費水平(長沙),每個月500元的生活費還是稍微不足的。在這邊,水果真心買不起,我一個正宗北方人,來南方上學本想著可以多吃水果,無奈估測失敗,長沙這邊的水果很貴,我感覺水果店就是精品店,偶爾買來吃。
說實在的,既然上了研究生,基本上也是20好幾的人了,父母再年輕也40多歲了。一個20多歲的成年人實在是不好意思向年邁的父母伸手要錢,畢竟他們不再年輕。自己平時不亂花錢的同時,想辦法養活自己。當然也不能耽誤自己的學業,不能因為掙錢影響自己的學習,否則就得不償失了。如果家境好,自己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業上,可以向家裡要生活費,畢竟現在還是學生,沒出去掙錢。當然,這樣家境的人也可以考慮鍛鍊一下自己,體驗生活。 -
12 # 兔子不吃胡蘿蔔859
我覺得這個看專業,看學校,看老闆了,臨床專業,一般補貼比較多,文科專業少,還有些專業(shengwu)平時需要做實驗,老闆經費有限,一個月只有國家給的補貼500塊,平時時間又緊張,第一沒時間做兼職,就算做了,可能也不夠花,第二畢竟是讀研究生了,對自己要什麼要有個清晰的認識,只是來掙錢?時間用來做兼職的話,拿什麼時間學技術看文獻?所以有些研究生還是需要家裡給生活費的。
-
13 # 一個人的曠野10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一名就讀於雲南某高校的歷史研究生,所以說的只是雲南人文社科這一塊的大概情況。
1、國家助學金
研究生自費以後,學費8000元,其中國家助學金補貼6000元,全覆蓋,每個月發放600元,分10個月發完。也就是說扣除國家助學金後學費部分自己只出2000元,住宿費1200元。
2、獎學金情況
目前我們學校學業獎學金的覆蓋率是60左右,分三等:一等8000元,二等5000元,三等3000元。國家獎學金2萬元,省政府獎學金1萬元,此外還有其他一些2000—10000不等的獎項。
我三年中,第一年拿了二等學業獎學金5000元;第二年拿省政府獎學金和一等學業獎學金一共18000元;第三年拿了省政府獎學金、一等學業獎學金和其他幾個獎學金,大概有23000元。這樣我基本就從第二年開始就沒往家裡要錢了。
3、來自導師的補助。
這個方面文科和理科差別是很大的,雖然我們跟老師做事或參與辦會,也會得到一定的報酬。但畢竟不是理科的那種穩定,而且能幫忙的就那麼幾個學生,比例太小,而且報酬也不是很多的。
4、做兼職
身邊的同學做兼職的很多,收入也都很不錯的,養活自己絕對沒問題。
5、個人的消費
這個因人而異,以我自己為例,在食堂吃不了多少錢的,500塊足夠了。但是加上出去吃的,花費就高了,比如約同學去吃個燒烤,一次300左右,一個月4次,就是1200,而且還不止這些。我自己比較喜歡買書,有事會一次買1000左右的,大概每年花在買書上的有4000左右。但基本上獎學金加上做兼職的,不需要跟家裡要錢,還能有所結餘。
總之,研究生期間不跟家裡要錢,並不是什麼難事,自己努力一點就行了,不管是刻苦科研還是做兼職,都是成長的過程。
-
14 # 聊扒音樂
本人聊費電難得,很榮幸為您解答!本人由於準備考研複試和自己一些私人問題,已經一個多月沒有更新問答,目前事情都已忙完,也算是迴歸吧(哈哈),已經錄取,結合我們學校的獎學金制度,談一談讀研究生期間家裡還需不需要給生活費。
我考取的是北京的一所大學(學碩,上三年),話說這北京的大學的獎學金還是蠻不錯的:
1.獎學金。分為學業獎學金、國家獎學金以及優秀獎學金三個。其中,學業獎學金分不同等級,100%覆蓋,研一的學業獎學金按照入學成績(貌似是這樣),一等8000,覆蓋10%,二等6000,覆蓋40%,三等4000,覆蓋50%。國家獎學金就比較難了,覆蓋5%,一人一年20000,這要求各方面的綜合素質都非常高,要是能拿到這國家獎學金,真相當於3年免費上學啊。還有一個優秀獎學金,分為優秀學術成果獎、優秀社會實踐獎、優秀研究生幹部獎等等,也是需要好好爭取的。
對了,我們還有一個叫入學獎學金,就是第一志願報考並錄取的,985給10000,211給5000.剩下的給3000,還有一個初試成績高於國家線20分並最終錄取的,獎勵2000。
2.助學金。雖然國家規定研究生不再是公費,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助學金就一直是非常棒的存在,有些學校是按照每個月600,一年發10個月,也就是一年6000的助學金髮放,我們學校是按照一個月700,按12個月發放,也就是一年助學金8400元,這樣的補助也是非常棒的。
3.助研、助教。這個可以開學以後申請,每個月都有600左右的補貼,不過肯定是要幹活的,至於幹啥活,這個就看你申請的啥崗位了。
4.導師補貼。這個就比較分層了,一般來說,肯定是理工科的導師補貼比較多一些,畢竟實驗專案經費充足;而文科類就相對少了。不過最主要的還是看boss啦,所以,和boss搞好關係,這是非常重要的。
綜上來看,如果你入學成績比較不錯,那麼至少能夠拿到3000+2000+6000(按照二等的6000,折中一下),這就是11000,另外每年的助學金都會在6000—8000,這就小20000了,且不說你能不能拿到國家獎學金,加上你平時每個月搞一搞兼職或者做一做自媒體或助學、助研,這一個學期按4個月,一年8個月,一年輕鬆小5000,那麼就是20000+5000,25000一年的“收入”,如此算來,如果你一個人用,確實很夠用,幾乎不用問家裡要生活費,如果有另一半,這錢也肯定夠用了(夠你物件用了哈哈)。
所以,好好上學就等於賺錢啊!夥伴們,還在等什麼,趕緊滾回去學習!
-
15 # ning靜的風
文科生研究生從報考開始就已經需要不少費用,比如有的同學是跨校考研,異地學習與考試的費用也不算不低。文科研究生培養計劃規定一般都是三年畢業,三年中要交年度學費,要有住宿和在校期間的生活費,以及各種論文研究以及課程需求的列印調研和異地實習等支出,外加衣服、女生化妝品、師門聚會與同學聚會等花銷,總體算下來費用或許不少於本科生。
文科研究生能夠在學校拿到獎學金的機會並不是太多,一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每年能拿到2萬元國家獎學金的僅1、2個人,倒是可以透過申請助學貸款來緩解生活費用的壓力,但每屆文科研究生中拿到國獎或申請助學貸款這兩類同學都很少。文科導師能提供給學生的參加學術會議的差旅補助和其他資助每個學生基本也就千元左右,不同學校不同導師那裡的具體情況還各有不同。
更多文科研究生的生活費用的確是由家長提供的,尤其是在研一和研二上學期,這期間研究生需要在學校完成培養計劃所需學分,除了上課之外要有大量的時間用來完成課程作業及理論文獻的閱讀,能在有經濟支援的情況下潛心讀書是這個學習階段的最好姿態。雖也有同學在此期間做做家教或其他短期工作,但畢竟會學業和打工兩頭忙,難免會影響到學業。
-
16 # 羋十四
我大三就做到了真正的經濟獨立,學費、生活費、出國旅行的費用包括買電腦、買手機,都沒有問家裡要過錢,現在讀研究生二年級了,遇到過年過節都會給長輩買禮物發紅包。
這幾年,我遇到過很多學弟學妹來請教:“學姐,我好羨慕你,我要不要去發傳單補貼零花錢?”
我曾經也處在這個年紀,18歲進大學時自認為已經成為成年人,不肯要家裡的人,22歲上研究生時,很多同齡人都已經開始工作,更沒臉問家裡要錢,所以我明白他們詢問我時的焦慮與迫切。
我想,你也一定能明白那種迫不及待地妄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世間獨立行走的心情。
我本科在中央民族大學,身邊有很多同學來自少數民族地區,他們的父母是農民,家裡還有弟弟妹妹在上中學,他們去學校邊上的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打工,一小時能拿到13塊錢,一個月的課餘時間勤勤懇懇,能拿到一兩千塊,恰好負擔自己的生活費,還能再添置幾件衣服。
我老家是浙江,高中許多同學家裡都是開小企業的,很有生意頭腦。我一位發小,在上了大學之後,盤下了學校裡的服裝店,一年的租金是10萬。他依靠院系的文化衫訂單,從江浙工廠裡拿便宜貨源的女裝,一年掙到了20萬。當然了,一開始付的那個10萬租金,是家裡給他的。
越離開學校,越接近社會,你會發現,你和你同學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我們曾經被坐在同一個教室的假相矇蔽,以為我們是一個世界的人,卻忘記了大家的各自來處——有些人的起點,就是別人的終點。
對於有些家庭來說,能夠供養孩子上大學已經精疲力盡,無力再為孩子提供生活費去支援他們和同齡人擁有一樣精彩的課外生活;對於有些家庭來說,根本不把生活費放在眼裡,隨手就能給剛上大學的小孩幾十萬塊錢,讓他們去練練膽子,練練能力,為以後接手家裡企業做準備。
對於前者來說,不問家裡要生活費是迫不得已;對於後者來說,不問家裡要生活費是不值一提。
而大部分人,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裡,家裡錢不多不少,給得起孩子平均的生活費,但也沒有富裕到可以隨便花。我就是這樣的情況。
而且我忍受不了,問別人要錢的恥辱感——即使這個別人,就是我的父母。
所以我在大三那一年,透過寫小說賺到了足夠的生活費,擺脫了這種我自以為的窘境。
但我如今回想起來,如果我有一個女兒,我也有夠用的錢,或許我更希望她在讀書階段能夠去做任何她喜歡的事,而不是為了生活費而憂慮。畢竟,青春就這幾年,父母希望的,不過是你幸福。
所以我這樣告訴我的學弟學妹,如果你家裡還有那個錢,就別花時間去打零工,要麼去拓寬、加深興趣範圍,要麼去學習新的技能,要麼就快快樂樂地學習和玩耍;問父母要生活費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每一分錢花得有價值才更重要。
至於獨立,只要不是啃老的無賴,或者心智不全的巨嬰,當你畢業的時候,總會找到一份能夠養活自己的工作,走上你最為渴望的獨立之路,一個人去面對那些父母曾經為你遮蔽過的風雨。
彆著急,親愛的們。
-
17 # 行者150795770
讀研期間給不給生活費這要看每個家庭的情況了,條件好的可以多給點條件不好的也可以不給,讀研期間,國家給每個研究生每年最低3000元獎學金,助學金6000元分十個月發放,,導師給的助研金就要看導師的心情了,有可能多也有能少,甚至不給,我孩子正在讀研,再開學就讀研三了,這兩年都是開學時將學費生活費兩萬元一起打到卡上,7、8月份每月再給2000元,基本上全年生活費平均接近2000元左右, 至於他還有沒有其它收入我也沒問,他也沒告訴我(估計也問不出來,哈哈哈
-
18 # 大學專業深一度
研究生獎學金
一所普通高校的研究生獎學金髮放:一志願和調劑生獎學金髮放比例不同。
碩士生新生學業獎學金分一志願考生(發放標準為學費的100%)和調劑志願考生(發放標準為學費的80%)兩檔。
二、三年級獎學金覆蓋100%,三等獎學金覆蓋了學費。
研究生助學金學校助學金,各個學校有一些差異,有的500,有的800。
導師資助部分:資助金額也有標準,具體由各學院(系)自行制定。
除了這兩部分還有國家獎學金、企業獎學金這些需要品學兼優,才有申報的機會,當然金額也大。
所以,研究生需要多發表高質量的文章,有成果才能有機會得到更多的獎金,也就不需要家裡提供支援了!
-
19 # 努力de青年
這個問題我感覺還需要因人而異,我覺得家庭條件好的給點也可以,不給的話也是沒問題的,我說一下學校裡都有哪些補助,給不給您自己拿主意!
國家助學金
這個是每個全日制學生都有的,不管你是學碩還是專碩,不管你是哪個學校,只要你是全日制學生就可以享受每年的6000元補助,一般分10個月下發,每個月600元!
學業獎學金
學業獎學金每個學校也都有,但是金額多少,是否全覆蓋各不相同,有的學校錢多有的錢少,比如我當時讀研,只獎勵百分之70的學生,一等獎學金8000元,二等獎學金7000元,三等獎學金5000元,獎學金還可以,只不過有百分之30的學生拿不到獎學金!
三助津貼
這個每個學校都會有,但是學生要自己申請,一般學生都可以申請一個崗位,每個月給幾百元的補助,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時間合理申請!
國家獎學金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了,不信你不動心,20000元一人,當然,看到這你會問了,什麼人可以拿到呢?當然一般人是沒有機會的,也只有百分之5左右的研究生能拿到,所以想要這筆錢你必須相當優秀啊!
當然,可能導師還會給學生髮點補助,平均一個月差不多得有一千元左右的補貼,當然有很多的,學校不同有差別是正常的,在研究生期間,想要多拿錢,你就得多出成果,多發高水平文章,看到這,給不給錢,您是否已經有答案了呢?
-
20 # 霸王課
如今高等教育越來越普及,大學生越來越多的同時,研究生也不再是稀缺的人才了。很多大學生在大學本科畢業後,都會選擇繼續深造。又是一年開學季,很多研究生也要開學了。
不過可能有些家長會有疑問,畢竟孩子在大學也已經花了很多錢了,讀研究生是不是還要繼續給孩子生活費學費,這是不是又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呢?
其實,我想告訴大家,讀研究生其實有很多補助和獎學金的。為了改善研究生學習和生活條件,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激勵研究生安心學習、積極開拓創新,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很多學校都建立了以國家獎助為主,社會資助為輔,學校補助為補充的研究生獎助體系。
上研究生可能最大的開銷就是學費。一般學術型研究生的學費是一年8000元左右,而專業型研究生的學費可能稍高一些,有兩萬的,有三萬的,每個專業每個學校可能會有所區別。雖然學費可能會有些高,但是學校可以申請助學貸款,在畢業兩年之內還清本金就可以了。
另外,每一個考上研究生的同學,學校都會給一定的補助。比如我們當時上研究生的時候,每年是6000的補助,分10個月進行發放,每個月600元。有的學校會根據考生大學所在學校分類發放。比如對985學校學生獎勵1萬,211學校學生獎勵8千,對普通高校獎勵6千。
另外學校還會根據學生學習成績獎勵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獎學金的金額是比較大的,一般是2萬左右,當然能獲得國獎的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一般專業內只有一個人可以獲得。
只要獲得了國獎,那一年的學費幾乎都掙回來了。而且,對於家庭條件比較困難的學生,還可以申請貧困助學金。如果幫助導師研究課題,也會有相應的補助和獎金。學生也可以發表優秀論文,也是會有獎勵的。
再者,研究生期間的課一般沒有本科階段那麼多。學生有時間的話,也可以做兼職,比如帶家教,或者做與專業相關的兼職。我在讀研期間,身邊的同學幾乎都沒有向家裡要過錢。
所以,即使孩子讀研究生,也不一定會花費很多錢。至於孩子讀研還給不給生活費,這就得看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和能力了。不過,我建議在孩子剛開學的時候,父母可以給一些錢 ,畢竟剛開學用錢的地方比較多,孩子就算找兼職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具體情況,還是得因人而異啦。
——END——
責任編輯|一二三你說撒
回覆列表
這個需要回答麼?甭說研究生了,本科生,專科生,職高生,高中生,初中生都有給家裡寄生活費的啊,看你的能力了,看你讀書的目地了,看你的人生規劃了。不想再說了,很多人讀了很多書,一點用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