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橘子愛唱歌
-
2 # 渝哥在福建
我們那小時候說的臘月記尾,正月記頭就是不能亂說話,千萬不能說死之內的話,反正不吉利的話都不能說。不然會捱罵,甚至捱揍。
-
3 # 紀錄鄉土
轉眼間現在已經進入臘月了,現在是離新年越來越近了,但是大家知道嗎,在臘月的這個月份了以及正月的月份裡,有很多需要我們注意的地方,當然關於這些注意的方面老輩人也總結出了一句老話,這句話就是今天咱們問題當中所提到的“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想必一些朋友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會想到,小時候奶奶因為咱們再這兩個月份忌沒有注意而責備我們,那麼今天我就透過我們農村對這句話含義來進行講解。
“臘月忌尾”首先再有雨天的時間就是臘八節了,當然在現在來看此刻的臘月才剛剛開始,但是大家要知道一年當中的“臘月”也就是咱們常說的農曆十二月份,是一年當中最後一個月然而在這最後一個月還有一個星期的時候,也就是咱們說的在臘月結尾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在以前人們的思想文化相對來說比較保守,因此為了在一年結尾的時候有一個對這一年美好的寓意總結,一般都會在臘月尾的時候做一些好事以及講一些寓意好的話,當然這也是一種傳統的風俗。
“正月忌頭”正月就是農曆的一月份,咱們盛大的節日春節過年就是從正月初一開始的,因此在新年的頭一天想必大家都知道,一般見到人都會說聲“新年好”,不能說一些寓意不好的語言,當然在舉止上正月的前十五天不能動剪刀,這也是以前的一種文化風俗,當然這都是為了美好的寓意。
綜上所述:在咱們的傳統文化中一般在迎接新年前後的這段時間,大家都會說一些吉利的話,做一些吉利的事情,為的就是在新的一年能夠幸福平安快樂,因此大家在理解這句話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要咱們的的傳統文化來進行認知。
-
4 # 指尖三農
臘月到了,“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哪些忌諱和講究?
今天已經是臘月初三了,還有一個月不到就邁入新的一年,新年到來既然寓意著新的年歲,又是跨越過去一年,辭歲正是此意。要說,那個節日的重要性最大,那春節是獨一無二的,無論在外打拼的怎麼樣,到了年關都要回家過年。所以,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都有各地的風俗和習慣,“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正是反映即將過去的日子,和即將迎來的日子,需要有所忌諱的事情。由於,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都不同,指尖就給大家分享當地的忌諱。
一、臘月底有哪些忌諱和講究?眼下就是臘月,也是古歷2019年最後的時光,和城市不同,農村很多的工廠都會在臘月二十左右開始放假,即便在外打工的,也都會在這個日子左右回到村裡。因為,為了迎接新年,需要很長的準備時間。具體而言,都有以下忌諱和講究。
1.臘月底要收回工資或者欠款,更是忌諱臘月底有人借錢。農村人在外打工,都希望可以在過年之前拿到工資,既是帶錢回家過年,又希望落袋為安,給過去的一年一個交代。所以,過年之前最繁忙的就是銀行,都急著把家裡積攢的資金存進銀行。所以,無論如何臘月都不希望把錢借出去,哪怕正月都可以。
2.臘月不搬家,搬家不吉利、不安全。很多人買了新房、裝修了新家,總是希望可以早日搬進去,但是臘月的時候忌諱搬新家,原因是寒冬臘月,新家還沒有完全適應,可能會遭遇各種寒氣的侵襲,很顯然不利於家庭的安全。而且,即將進入新年,新家難以裝得下歷史的感情和溫暖,畢竟新房子可能難有家的感覺。按照農村迷信的說法,搬新家就離開了灶王爺,會影響家裡的運勢。
3.臘月一定要撣塵,醃製臘肉。臘月意味著過去,正月意味著新年,為了迎接新的生活,自然要把家中塵土好好打掃。同時,在指尖的家鄉,臘月都有醃製臘肉的習俗,哪怕是今年肉價很高,也阻止不了醃豬肉(忌土地爺)、豬尾巴(順心)、豬腳(招財),以及其他家禽製品,既是為了過年的時候,又是為了春節期間食用。
二、正月有哪些忌諱和講究?正月就是新的開始,也是互相拜年串門相聚的時光,傳言過年有怪獸入侵,後來發現怪獸怕紅,所以有了貼春聯的習俗,等到了春節的時候,互相道賀沒有遭遇怪獸傷害。指尖家鄉在正月的時候,有這麼些忌諱和講究。
1.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要剃頭等到二月二龍抬頭。想必大家都聽過這句,正月的時候不能夠剃頭,不然會死舅舅(思舊),主要是古代朝代更替,剃頭和做亂有關,至於死舅舅是諧音,思念舊朝代的含義。況且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怎麼能買開心的日子剔除呢?
2.正月見面說吉祥話,切記初一不要回孃家。正月既是新年,又是串門的時機,作為新的開始,最忌諱聽到不吉祥的話,有時候遇到不好的事情,都會覺得這個年開的不順。而且,大年初一的時候不要回孃家,主要是以前外嫁女不能隨意回家,害怕被人說是婆家惡毒,外嫁女受氣回孃家。
3.正月初一不掃地,不動刀不動針。之所以讓大年初一的時候不要掃地,是因為掃地寓意把財氣掃出去,一年剛開始怎麼能破財呢,所以臘月的時候就會把家裡收拾乾淨。同時,正月也不能動刀動針,因為這些都屬於利器,大過年的就動刀很顯然不吉利,以前農村大年初一是不開火的,都是吃之前準備下的。現在,雖然大年初一也要拜年,自然離不開年飯,但是大部分菜都在大年三十準備好的。
-
5 # 三農堂廣訊
進入臘月以後,也是一年當中最後的一個月了,到了春節後就是立春的節氣了,立春也是在節氣當中,第一個節氣,那麼進入臘月以後,這個月就是尾巴月了,對於在農村裡,有著一年到頭的說法,所以這個臘月就是尾月,正月呢就是首月,所以對於農村人的老人來說,不能只顧頭不顧尾,對於一年當中,尾月和首月都是比較重要的,所以說在臘月的時候不能做一些有失傳統意義的事,比如,說話和做事都要注意,這個就是在臘月的講究。
至於在正月的時候,也是一年當中第一個月,也是立春的節氣,對於正月來說,都是一年到頭很重要的月份,一年之中在於春,那麼立春了就是一年的開始,這個時候忌頭的說法就是不能理髮,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事情不能做,比如正月初一是春節,這天家裡放的鞭炮紙屑是不能掃的,包括家裡的垃圾也不能清理,這個就是規矩,所以在農村的文化當中一年的幾個月份都是很重要的,你要是不遵守的話,那麼可能就會被人笑話的。
-
6 # 亮95543181
我們中國地大物博,各地風俗也不近一樣,我在東北長大的我們那臘月沒有什麼禁忌的,小的時候一進臘月就知道要過年了,滿心歡喜的期盼著年的到來,因為只有那時候才有新衣服穿才有美味的好吃的吃,各家各戶也開始準備起來了蒸饅頭蒸豆包做打糕最有意思的就是殺年豬,那時候殺豬都在自己家裡殺,那時候住平房把幾乎所有親戚鄰居都叫來,一些會殺豬的都上場幫忙七手八腳的把豬抓住可以說最熱鬧事了,殺豬後大家開始吃飯酸菜燉豬肉還有血腸各種下貨大人們拿著碗開心的喝著酒,小孩們一邊玩一邊吃著,想想那是真開心真快樂,而現在呢!人與人之間似乎缺少了什麼!沒有了真誠沒有了情感。真的好懷念啊!希望現在的我們多一些真誠,多一些包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些信任,多一些信仰。
-
7 # 三農小黃鴨
臘月是到了,現在已經過了24點,今天已經是臘月初四了,離雙節又進了一步。臘月,是我國傳統的按照農曆或者老歷的叫法,比如說,農曆的十一月叫冬月,而農曆的十二月叫臘月。
題主說到的“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意思我們可以瞭解一下。這裡面說的臘月、正月都是農曆的說法,剛好新年接舊年。“忌”說的是“忌諱、講究”等意思。“尾”說的是“尾巴、後面、年尾月末”,“頭”說的是“開頭,從頭開始”。這樣我們來看看字面的意思:臘月到了靠近月末的時候,忌諱講究就越多;正月裡的時候越在月頭講究忌諱多。這是從字面上理解的,這樣沒有什麼乾貨,不是很清楚。
那臘月與正月裡,也就是春節前後的時候,有什麼忌諱與講究呢?今天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說到臘月,為什麼叫臘月,其實臘月在古時候是個為了祭祀先人的月份,人們在這個月當中會祭拜祖先,祭拜其他的,總之,臘月又被稱為祭月,是遲舊迎新的一個月。在這個月民間有“臘月不定親”的說法,就是說,在臘月裡不能說定男女雙方的婚事,這樣是很不好的。臘月越到後面講究越多,比如小年夜,也就是臘月二十四晚上,在農村必須要在柴火灶臺上燒香點紅燭放鞭炮敬灶S,然後晚飯要吃糯米飯,這些就是老習俗,人們世代相傳。
正月裡講究在開頭更多。比如正月初一拜年是自己家族的,初二拜年是這一年有去世的人。還說初一晚上手不能摸地,還有“正月不理髮”,對這個正月裡不能理髮這個事,農民老人是非常忌諱的,因為正月理髮,SI舅舅的事,誰當舅舅都不爽的,正月裡大家圖的是吉利,如果外甥理髮了,被認為是非常不吉利的事。
對於臘月和正月的忌諱,我們還是要儘量避免,過年嘛,大家圖個高興,圖個吉利,高高興興過大年。
關注農民,一起學三農。
-
8 # 雲淡風輕lc
應該是(正月忌頭,臘月忌尾),我是這樣理解的,正月是一年的開始,萬事總求個有好的開頭,所以應該多注重各方面,控制好情緒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同樣臘月是一年最後的月份,也是對這一年的總結,俗話說善始善終並能圓圓滿滿。
-
9 # 西紅柿小山
在我國春節期間,傳統文化十分豐富,很多地方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而不少的地方在歲末年初的時候都有著“正月忌頭,臘月忌尾”的風俗習慣,因為臘月和正月分別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以及下一年的第一個月,所以人們為了追求一些美好的寓意,就會在臘月和正月的時候定下一些禁忌習慣,以祈求來年的好運。
-
10 # chenjinling26
"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話總的意思就是一年圖個好的結尾和開頭。老祖宗歷史上都以農曆計算日期,臘月、正月就是一年當中的結尾和開頭了,自然就格外重視一些。所以至今我們這兒農村大多還流傳著一些習俗:什麼臘月二十三、二十四過小年(二十四除塵大掃除),二十八吃年飯,三十貼對聯夜晚守歲(圍著火炕嘮嗑守夜),發壓歲錢,正月初一大團圓,初二起大拜年,十五鬧花燈…總之是農人的一種樸素的感情寄託和美好的心理期盼,隨著時代的變化和時間的推移,很多東西已刪繁就簡,慢慢淡化了。現在從臘月到正月,伴隨著迎新送舊,此起彼伏的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人們還能體會到透著"古人氣息"的年味,但倘若有一天真的禁鞭了,不知還能在何處去尋找這種味道?…
-
11 # 悠然見東山
中國農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喜歡講究個圓滿,追求個有頭有尾,事事順心如意。
俗語正月忌頭,頭就是最初開始的時候,這裡的頭是指正月一開始的日子,正月裡能夠開好頭,必須有一定的禁忌,只做寓意好的事情,那些寓意不好的東西一定禁忌著。
比如大年初一不可愁眉苦臉,要新年新氣象,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乾乾淨淨、精神十足、開心快樂的樣子,初一代表一整年的開始,必須禁忌不好的事情。
不吵架,不吃藥,不摸幹活農具,不說晦氣話,正月的開頭那是農村老人們眼中一整年的開始,只有有了禁忌,才會讓一整年能夠順利美好。
臘月忌尾,到了臘月,好的結束也會讓來年的運氣變好,比如臘月最後一天,村裡農民們不再隨便到別人家裡,因為臘月最後一天家家戶戶掛上了宗譜,預示著已經把老祖宗請回來家裡過年,因此這個時候不能亂竄門,怕驚擾了人家的祖宗。
臘月尾忌亂說話,大年三十晚上只准說吉祥話,忌諱龐口人隨意說晦氣話,而且過年之前要把 借別人家的東西送回去,臘月尾忌家中有外人東西。
正月忌頭,臘月忌尾,是指正月第一天和臘月最後一天有眾多禁忌,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都是圖吉祥的日子,因此才會有這樣的說法。
-
12 # 一品小十六
進入臘月好幾天了,面對馬上要到來的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過年,咱們農村的講究可是多了,農村人說“忙年”可不是瞎說的,一到過年的時候可是非常忙,要準備好多吃的喝的用的,還要收拾衛生大掃除等等,忙的不可開交,不僅如此,還有很多禁忌需要記住,不然不僅在說辭上對自己不好,就是別人也會挑毛病,多年的農村民俗文化將過年前後的禁忌總結成了兩句話,“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具體這尾和頭都有哪些要注意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臘月忌尾,意思就是說到了臘月尾的時候,有很多事要注意避諱,臘月尾其實就是一個大概的說法,沒有說確定就是哪一天,不過基本上從過了小年開始,就真真正正算是臘月尾了。
1、臘月不搬家。在農村搬家也是有講究的,要“看日子”,不是想哪天搬就哪天搬的,搬到新家之後,還要請親戚朋友們來“溫鍋”,而到臘月尾的時候是不適合搬家的,連日子也不用看,哪天都不好,不能搬,好像確實沒有看到村裡誰家在大臘月的時候搬來搬去的,老人們說臘月搬家容易生病。
2、臘月不借錢。臘月底的時候就不要去找別人借錢了,這個時候借也借不出來,反而傷了和氣,因為年底誰家都會備些錢過年,如果把錢借出去了,那自己家的年可就過不好了。
但是可以討債,都說債不過年,欠人家錢的在年底的時候要主動還清,不要等著人家上門來討要,雖然說到年底的時候登門討債很不受待見,但是在習俗上倒也無妨,畢竟自己是債主一方,拿不到錢怎麼回家去開開心心過年。這叫“只進不出”,討個好彩頭。
3、大年三十那天出嫁的閨女不能回孃家。這一條直到現在很多地方還都是奉行的,我們家這裡一直都是有這種習俗的,閨女出嫁了,年三十就不能在家裡過,否則對孃家不好,尤其是家裡有兄長弟弟的,嫂子和弟媳婦更加忌諱這一點。
正月忌頭,就是說有的習俗在正月頭幾天是比較忌諱的。首先一個非常廣為流傳的習俗就是正月裡面不剃頭,老人們言“正月剃頭死舅舅”。再比如說正月裡不能吵架,不能說髒話,尤其是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這期間,不要賴在床上睡懶覺,不要鬧彆扭不高興。
畢竟一年之計在於春,而正月頭正是咱們傳統農曆一年的開始,一定要開一個好頭,這一年才能順順利利,萬事如意。
-
13 # 靈子
臘月尾就是除夕當天,正月頭當然就是大年初一。農村人和城裡人在生活和風俗上有一些不同,就拿除夕和正月初一這兩天來說吧,城裡人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多的講究,結了婚的閨女也可以在除夕或者是大年初一,這兩天隨時都可以回到孃家,可以跟家裡的兄弟姐妹還有父母一起過春節,而在農村卻不可以。
在農村,這兩天還真是有不少的忌諱講究,只要家裡有兄弟的,結了婚的閨女除夕這天就不能回孃家了,說是不能看見孃家門上的春聯,否則,就會關係到孃家兄弟新的一年生活不順利。當然,如果家裡沒有兄弟的,也就沒有這些講究。
除夕這一天是一年中最後的一天,也是除舊的意思,人們平常都說,做任何事要善始善終,有頭有尾。一年365天,在這最後一天裡,誰都希望有個圓滿的結尾,畫一個滿意的句號,一年都平平安安的過去了,誰也不希望最後這一天有什麼不開心。只有開開心心的送走舊的一年,才能滿懷希望迎來新的一年。
在這一年當中的最後一天裡,不管之前有什麼不愉快的事情也都要先放下,再大的事情也要等到過了年再說,為迎接新年做好鋪墊。
大年初一第一天的講究就更多了,清早起來小孩子不能亂說話,大人不能罵孩子更不能打孩子。小的時候我也很不明白,為什麼不能大聲說話?奶奶告訴我說,是因為已故的老祖宗們都回家過年了,小孩子大聲吵嚷會吵到先人們,會惹的祖宗們不高興,不能安心的吃餃子。
祖宗們不高興了,就不會保佑家人們來年平平安安。只有不吵不鬧,讓祖宗們安安心心的過個春節,才會保佑子孫們,在新的一年裡生活順利。記得那時候奶奶還嚇唬我,說如果在初一的早晨亂說話或者哭鬧,萬一說錯話,惹的祖宗們不高興了,就會帶走小孩子,當時嚇得我大氣也不敢喘。長大後才明白,其實只是為了安靜平和的過一個順利的春節。
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年當中初一最重要,初一是新年第一天,一切都從初一開始,人人都希望有個好的開端,好的兆頭。今年第一天過的順順利利,也就預示著新的一年生活一帆風順。
-
14 # 談笑看紅塵2
臘月和正月以前有很多的規矩,記得小時候,爺爺告訴我,世間有鬼神,害人的是人,不是鬼神在害人。是人在提醒鬼神害人。
爺爺時常用親自看見的告訴我,他的三個舅姥和奶奶的父母被人咒罵家破人亡的。那時候多窮,只有過年買點豬肉。大年夜吃點,年初一過後親戚來吃的,當時三個舅姥爺還小,不懂事。就在年初一那天,父母沒看見拿來吃了。因當時奶奶的父母太相心傳統的迷信。罵了三個兒子,被村裡的所謂老前輩跑來罵,還一直惡毒的咒罵,就在那一年。奶奶的父母留下四個還小不懂事的孩子死了。
爺爺講那時所謂的老前輩一罵,村裡人一定會不分清楚一起罵。這樣他們夫妻倆是被村裡人的罵和傳統的規矩氣死的。
小時候有很多的規矩,爺爺認為是好的,就要我們傳承,不好的不要去提它。把家裡打掃乾淨,有太陽把門窗開啟。跟有人品的打招呼。跑來跑去在人面前自提是你老前輩的,自己人品不好的,打個招呼就走,不要多話,這樣的一般平時自己不努力上進。教訓別人家有一套。只適應他自己,不適應一個要養家的人。
過年過節,爺爺會帶我去走親戚,帶去的親戚他們不會滿口講規矩,見了滿口跟別人講規矩的,以他的樣,親熱幾句,轉身就走,對村裡人也一樣,從不去這樣的人家玩。
y提醒大家,以前小時候有很多的規矩,大家一年忙到頭,沒吃好喝好,穿好。在社會發展中,以前的規矩越來越少,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善養自己家的老人,尊重品質好的人。繼承老前輩留下的好規矩。
-
15 # 水木清華159395300
“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意思我們可以瞭解一下。這裡面說的臘月、正月都是農曆的說法,剛好新年接舊年。“忌”說的是“忌諱、講究”等意思。“尾”說的是“尾巴、後面、年尾月末”,“頭”說的是“開頭,從頭開始”。這樣我們來看看字面的意思:臘月到了靠近月末的時候,忌諱講究就越多;正月裡的時候越在月頭講究忌諱多。
-
16 # 三六五平凡之路
有句話說“小孩盼過年,大人盼插田”,這裡面說的小孩盼望過年的時候,因為有新衣裳穿,有好多好吃的食物吃,還可以走親戚放鞭炮等等,當我還是小孩的時候,我的心態是一樣的,都盼望過年早點到來。今天是臘月初四了,民間的過年就在月底了,小孩盼望的過年就要到了,家長們,都準備好了嗎?
寒冬臘月,是人們很休閒的日子,這個時候農事比較少,天氣寒冷,人們終於可以放下農具,一家人可以圍坐在一起烤火聊天話豐收了。臘月也是一個人們遲舊迎新,置辦年貨的時候,人們喜歡把食物置辦很足,比如農民喜歡製作臘魚、臘肉、臘香腸、臘雞、燻火腿等等一些有獨特風味的臘月食材。
題主說到的“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話說的很有過年氣息,因為臘月與正月就是農曆新年交結的日子,也就我們所說的除夕晚上守歲,過了除夕晚上24點,就是新年正月初一的開始,新的一年正式開始了,在農村通常有“開門鞭炮”來慶祝新年的到來,鞭炮噼裡叭啦一直放到天亮。
這句話的其實就是說臘月在歲末的時候與正月在歲頭的時候有很多忌諱與講究,具體有哪些呢?
在臘月的時候,民間有在小年夜送灶的做法,寓意就是希望灶君在上面能夠給主家說說好話,祈求主家來年一家人一帆風順,五穀豐收。但是送灶君有忌諱的,“男不拜月,女不送灶”,也就是說送灶君必須是家裡的男主人,不能是女主人,當然這只是一種傳承習俗,一種民間信仰。在臘月里人們一般是收錢回來,忌諱借錢出去,意味是錢財外流,一年白乾。
在正月裡忌諱就更多。比如說,大年初一家裡的垃圾,只能掃到一旁堆放著,不能拿到外面丟棄,垃圾也是“屬於財”,大年初一不能丟財就是這個道理,有講究的家庭還要把垃圾留到初四才可以倒垃圾。
在農村過年最忌諱停電了,農民我們當地有連續三天晚上點燈的習俗,從除夕晚上開始,到正月初二晚上,這三天晚上,家裡所有的燈必須要開,就是為了驅趕“年”的意思。
-
17 # 讀書是福
一進入農曆十二月也就是臘月,農村的年味就越來越濃了,各家各戶都開始為過年做準備了,農村有一句俗話“臘月忌尾, 正月忌頭”說的是過年時的一些習俗,就是臘月到正月這期間的一些禁忌,這期間的講究很多,你都知道嗎?“臘月忌尾”忌的有哪些?
1.臘月忌諱搬家
在過去,老一輩人是不喜歡搬家的,因此有“人搬窮,火搬熄”、“人搬三道空,火搬三道熄”等這樣的俗話,進入臘月,馬上要過春節了,更不能搬家,這是因為古人認為臘月偏寒,搬入新房子的話,寒冷的氣氛和陌生的環境會讓家人不習慣,住的不習慣就可能會引發家庭矛盾或者身體不舒服,因此臘月忌諱搬家。
2.臘月忌諱向外借錢
進入臘月,這一年馬上就要過完了,因此一年裡的賬都要互相結算一下,收了賬拿到錢就可以開開心心的過大年。但是這個月忌諱借錢給別人,這意味著破財、晦氣,馬上要過年了,財氣向外流,第二年會債務纏身。同樣的道理,在臘月最好不要開口向別人借錢,在這裡也祈求那些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老闆、公司,請儘快把工資結清,讓農民工兄弟快快樂樂的過年。
3.臘月二十四掃房子,忌諱亂動東西
農村的春節習俗是臘月二十四要掃房子,把房子打掃乾淨,象徵著把家裡一年的塵埃和晦氣都掃走了,來年就是好開頭、好運氣。但是掃房子時,忌諱亂動東西,有些東西更是不能動的。一是大門上的對聯不能動。貼對聯是春節習俗,各家各戶的大門上都有對聯,在農村經過一年的風颳日曬,對聯已經褪色嚴重或者破爛不堪,即使再難看,臘月二十四也不能動這個對聯,直到開始貼新對聯。二是家裡供奉的牌位不能動。家裡供奉的牌位一般都是家族的長輩,這是對長輩的尊敬,同時也祈求保佑家族後代興旺,因此在打掃衛生時,千萬不能把牌位搬來搬去或者隨意改變方向,這是大不敬。
“正月忌頭”忌的有哪些?
1.正月忌諱理髮
在農村講究,正月這一個月不能理髮,一直要等到農曆二月二才能理髮,又名“二月二龍抬頭”。為什麼不能理髮,農村的說法是正月理髮會折舅舅的壽命。其實這是一個誤傳,這個習俗是因為當年清軍入關後,要求全體漢人必須剪髮,為了頭髮不被剪掉,漢人就編了一個“正月剪髮會死舅”的藉口來搪塞,慢慢的這個說法就流傳開來。
2.正月初一上午忌諱倒水
水意味著財氣,正月初一上午是不能把水倒在地上,特別是不能把水倒在門外,這意味著財氣流走了,因此要用桶把所有的水都收起來,過了中午才能倒掉。
3.正月初一忌諱掃地
正月初一這一天是絕對不能掃地的,這一天你掃的不是垃圾,農村的說法是你掃的糖果紙、鞭炮屑都是家裡的財氣,你把財氣都掃到門外了,這一年還怎麼發財啊。
-
18 # 三農的高度
“臘月尾和正月頭”的時間段,剛好都在春節期間,或者說距離春節最近的時間段——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一個是臘月最後一天,一個是正月第一天,範圍大一點說是從臘月二十三至正月初五。過春節,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份子,古代這段時間,從最開始祭拜天地,祈求家人平安,收穫滿滿;還有祭祖的習俗,感恩祖先,懷念先人;以及拜年活動,拜見長輩,道賀祝福等。在這臘月尾和正月頭,講究和忌諱還真不少。
比如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鬧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不過區域不同,人們的講究還是會大同小異。有些地方臘月二十三,打火燒,蒸饅頭,炸菜做蒸碗等。在我老家那裡,本來以麵條為主食,但是過了臘月二十三小年,一直到正月初五,都不能吃麵條。我記得小時候一直這樣,可以吃饅頭,餃子和菜,就是不見誰家吃麵條了。每年臘月二十三,母親打完“火燒”(就是蔥油花捲,兩面提前用油煎的油黃,再蒸熟),用竹筐裝一些,裡面放上香蕉、蘋果和橘子等供香,讓父親帶這我們哥倆,拿上“打”好的火紙,和鞭炮,去各個祖墳送些紙錢,給祖先打聲“招呼”,過春節了,晚輩們都好著呢!有人會說這是“迷信”,但是我從祭祖過程中感覺到了一輩輩人的傳承。一些長輩的事和一些歷史的經歷,透過父輩人,口口相傳,會激勵後輩人要努力生活。
大年三十開始,小孩不許說髒話,趕緊貼上童言無忌。當地人貼對聯以後,不許有人要“賬”,聽長輩們說在舊社會,如果欠了地主的地租,三十貼完對聯,要地租的人看到,扭頭就走,過了春節再來要地租。所以,每年貼對聯以前,父親就會看看家裡,有沒有借誰家的農具和生活附屬品之類的東西,如果有趕緊歸還。這裡麵包含了,不要一年到頭都“欠別人東西”,過年前要把一年和別人之間的“所有事”了斷,貼上對聯,新年開始,就是新的一年,有個好“兆頭”。
從大年三十貼上對聯開始,至正月初五,村裡的老講究“家人儘可能不要做活兒”。所以很多東西都需要年前安排妥當,吃用不愁,歡天喜地過春節,證明這家人勤勞,有備無患。如果春節期間邊吃邊去買,會被人笑話“只顧眼前”。因為春季期間,氣溫比較低,可以囤購一些食物不會變質,再說過了年三十,以前沒有超市,做生意人很少。所以,在村裡購買東西不方便的時候,春節前會儲備不少食物,以及過年必需品,以備不時之需。家裡人團圓快樂過春節,寓意一年到頭都有計劃進行,不至於手足無措的忙碌,輕鬆快樂的生活。過了初五,當地俗稱“破五”,春節算是過完了,講究忌諱就沒那麼多了,大家該幹嘛幹嘛。
-
19 # 李阿冰
今天已經臘月初四了,眼看著就到“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的時候,人們也開始了為過大年準備的忙碌時節,我們北方地區過年前有殺年豬的習慣,往年進入臘月就早早的開始殺年豬,小孩子喜歡跟著大人看殺年豬,能得到一根豬尾巴都是香的。今年因為豬肉價格太貴,殺年豬的開展比較慢。在北方農村,到了年關老人喜歡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用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那麼你知道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嗎?
其實“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樣的老話,我們瞭解一下就好,沒必要過於較真,畢竟這樣的老話更多的寄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景,再加上“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歸”,每個地方的解釋也略有差別。
接下來,我就以我們北方的說法來做一分析:
(1)“臘月忌尾”。臘月臨近年關,人們更多的想討個好彩頭,中國人講究一年要過得圓滿,有頭有尾,所以臘月裡除了為過年而做的準備外,還忌諱搬家和借錢。
1、為什麼臘月忌諱搬家呢?
以前冬季人們取暖很麻煩,到了寒冬臘月,氣溫又偏低,在我們北方是比較忌諱搬家的,用老輩人的話說,就是天寒地凍而搬入新家,會冷了財運和興旺。雖然沒什麼科學依據,但臘月寒冷搬家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在農村臘月都在為過年準備,為一年的工作生活收尾,這個時候搬家,收拾房屋,規劃佈局等等,會來不及考慮周全,有可能會使因為搬家而使年關過不好。不是有句老話叫“遠搬家窮三年,近搬家窮三天”嗎,搬家必然會造成一些損失,影響過年。
2、為什麼臘月不要把錢借給別人?
農村有句話叫“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臘月人們都在為過年準備年貨,清掃房屋,正是需要錢的時候,這個時候將錢借出去會影響到家裡的開銷。而且農村講究圓滿,年尾作為一年的終點,一般借出去的錢都要往回收一收,要債去,往外借錢就沒有道理了。
(2)“正月忌頭”。1、首先正月初一忌諱嫁出去的女兒回孃家。
正月初一正是拜年的時候,每個人家中都較忙,小輩走街串巷拜年,每個人家中都比較忙,家裡的媳婦也都會幫忙接待拜年的人,這時候要是嫁出去的女兒回孃家,一個是孃家顧不上招待,一個是會遭村裡人說閒話。大年初一闔家團圓,女兒離開婆家回孃家,這在村裡不好看。
2、正月忌諱理髮。
其實這個講究並沒什麼道理,不過起源於一句“以訛傳訛”的說法,就是“正月剪頭,死舅舅”,肯定有不少小孩子在過年期間給舅舅打電話,也不說要紅包,只是說“我要去剪頭”,這時候舅舅哈哈一笑就會奉上紅包。但說實話,正月剪髮並不會死舅舅,只不過是古人“思舊”而不剪髮,後來被傳偏了。
3、正月要講吉利話。
正月是一年的開頭,人們希望出門見喜,希望有個好的開頭,所以正月裡要說吉祥的話,比如我們農村正月初一到初五,見人都要說恭喜發財,過年快樂,身體健康等等吉祥話,一個是為討個好彩頭,一個是為新的一年有的吉祥的開始。
4、正月初一到初五不動剪刀針線。
過去動剪刀針線,都是縫補衣物所需,衣服舊了才會動剪刀針線,正月大過年的,人們希望新年新氣象,縫補舊衣服就很不吉利,而且正月大好時光,動剪刀針線傷到自己也不好。所以老輩人比較忌諱這些。
-
20 # 無法超越的足跡
生活在農村的人應該有不少都聽過,老一輩人口中有很多的禁忌,臘月底和正月初其實都有一些講究的地方,而且還有一些要注意的方面,其中人情世故和地方風俗都被包括在這裡面,裡面代表的是一種情意,就是平安和財富的嚮往在裡面,雖然這些看起來是一種不科學的無稽之談的東西,但是代表的是傳統文化中一些美好事物的嚮往。
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的,臘月是一年當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也是一年結尾的時間,所以臘月也被稱為安穩跨度的月份,在這個時間就是一年之中準備迎接新年新氣象,臘月一過就是來年的新春,所以年尾的臘月有幾種講究,其中就是一種寄託文化。
一種講究就是臘月不能搬家,因為臘月搬家在古人眼中就是一種災難,當然這是一種迷信,但是臘月不搬家其實也有自己的講究,比如說搬家本身就是適應新環境,臘月又是一年中人體適應能力和抵抗力最弱的季節,搬家會讓人改變生活環境,容易造成不適應,會導致一些體弱的人不適應而獲得疾病,這是非常不好的,所以臘月不搬家其實也是有科學道理的。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臘月不借錢,因為在老一輩的傳統觀念裡面,臘月借錢就是一種散財的行為,非常的不吉利,臘月借錢等於是一年的準備被消耗一空,屬於漏財的行為,但是有沒有道理呢,其實臘月借錢這個行為其實也不好,畢竟一年到頭的積蓄就是為了年底過一個好年,這個時候借錢出去就等於降低了自己過年的消費和生活檔次,這個也是一種非常難以讓人接受的事情。
正月忌頭其實意思也很簡單,都是跟傳統文化有一定的關係,就是說正月是一年的開始,這個時候人們喜歡透過一些行為事物來寄託自己對新一年好運的嚮往,所以會透過一些特殊的行為去表達,比如說正月初一開始三天打掃衛生不能倒垃圾,因為燒垃圾倒垃圾出去就等於把一年的財運氣運掃出門,還有就是正月不剪頭,正月剪頭髮被當做破財的一種行為,所以民間禁忌正月剪頭髮,這些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是卻代表了追求美好願望的一種文化寄託。
回覆列表
[祭灶] [掃塵] [吃灶糖] 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民間稱之為“迎春日”。 ?? [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 [貼門神][貼春聯][守歲][吃年夜飯][放爆竹][祭祖][給壓歲錢]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 [祭財神][財神的傳說]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祈望今年要發大財。 ?[祭財神][路頭神][送窮][開市]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北方叫“煮餑餑”。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娘在這日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這日的其他習俗主要有送窮,開市貿易,南方在這日祭財神。 ?? [穀日][順星]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又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元宵節][送孩兒燈] [迎紫姑][走百病][偷菜節][巴烏節] 元宵節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 [接玉皇][趕亂歲] [照田蠶][千燈節]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 ?? [小除夕] [過趕年]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 [拜年][開門炮仗] [佔歲][貼畫雞][聚財] 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中國不同的歷史時期曾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更改正月初一的時間。 ?? [燒門神紙][穀子生日][小年朝] 小年朝,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 [人日][攤煎餅] [吃七寶羹] 傳說女蝸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因是人日,所以在古代這日還有不行刑的風俗。 ?? [石頭生日] [賀老鼠嫁女] [新年十日歌] 舊時民間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正月初七、有正月十七,有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是正月初十。各地祀鼠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 [東郊迎春][春帖子][春牛][咬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華先民於立春日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在周代,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群臣,佈德和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一、春節的來歷:傳說,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每當寒冬將至,出來食人,使人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鬥中,這種兇惡的猛獸怕火光和響聲,於是,人們想了一個辦法,在"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燃起熊熊大火,"年"聽到爆竹的響聲,便逃走了。以後,人們開始以"掛紅燈、放爆竹、吃年飯"來慶祝新年。二、春節前的準備(臘月初八以後,各種年事活動便逐漸展開)1. 祭祀灶神:灶神,又稱"灶神",俗稱"灶王爺"。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宮,向玉皇大帝彙報情況。除夕時分再返回人間。人們擔心向玉皇大帝進讒言,所以再他去天宮的時候為他進行祭祀活動,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2. 其他準備活動:寫春聯,準備肉食,準備麵食以及理髮、沐浴,打掃衛生。三、民俗活動--靜態民俗3.春聯:(1)春聯的來源:古代稱"桃符"。據說,東漢王充《論衡o定鬼篇》中神荼、鬱壘二神住在大桃樹上,處理鬼魂。他們把為非作歹的惡鬼都喂老虎吃。因此,人們認為鬼害怕神荼、鬱壘,也害怕桃樹。於是每到過年的時候人們總在門口懸掛桃符或桃木人來趨鬼避邪保佑平安。(2)最早的春聯:公元965年,後蜀皇帝孟昶在皇宮內門的桃符上寫了:新春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春聯。此後春聯成了春節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動之一。也有人家喜歡貼"福" 字,而且倒著貼。因為"倒"諧音"到",所以倒貼福字意思是"福到了"。4.年畫:(1)門神畫的來源:有三種說法。一說源於神荼、鬱壘的神話傳說,古人把二神像掛在門口驅鬼。一源於唐太宗命令秦瓊、尉遲恭看門驅鬼,並把二將畫在宮門上。一源於唐玄宗夢見鍾馗為自己捉鬼,醒後命令畫工把鍾馗畫在門上。(2)灶神畫的來源:民間傳說灶神在除夕從天宮返回人間,所以人們總在這時候買新的灶神畫貼在門上,希望他能帶來吉祥與幸福。(3)其他常見的年畫。5.福字:最早?"福"字--傳說史於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當年姜太公封神時,封妻子為窮神,說"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百姓過年貼"福"字,史於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給大臣賜福之習。一年賜福,恭王福晉把賜給的福拿倒了,犯殺頭之罪,李連英為其解圍:"老佛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今年賜福,福真的就到了。 "慈禧一聽極高興,連說:"福到了……"傳至民間,"福"也貼倒了。6. 窗花:窗花是貼在窗戶上慶賀新年的剪紙作品。窗花有兩種製作方法。第一種是剪刀剪,巧手的婦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紙剪出許多花樣。第二種是刻刀刻,一般由專業的民間藝人操作,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張窗花,供應市場。四、春節民俗--動態民俗1.除夕守歲:1)什麼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個夜晚。由於農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臘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臘月二十九夜是除夕。2)除夕守歲:除夕重要的活動是守歲。因為秦漢以後,我國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時當作一天的開始時刻,相當於現代計時方法的23點到1點。除夕夜的子時,正是辭舊歲,迎新年的關鍵時刻。為此,人們不得不徹夜不眠,守候著這一時刻的到來。全家人團聚一堂,一邊包餃子,一邊等待,耐心的等待。2.放鞭炮:1)什麼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新年鐘聲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齊鳴,迎接新年到來。2)爆竹的來歷:據南朝梁代示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意思是說,當時人在初一早上起床後先把竹子放在火裡燒。竹子爆裂發出巨大的聲響,就能嚇跑怪獸與惡鬼,保護全家平安。大約到了唐朝,人們把竹筒裡裝上火藥,點燃火藥,發生爆響。後來,人們又用紙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樣的鞭炮了。3)鞭炮的種類:鞭炮有各種花樣。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進,又發明了煙花。煙花:又稱"禮花","焰火"。它在爆炸時能發出極為絢麗的光芒。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用煙花裝點自己的節日夜空。3.舞獅子:白居易《西涼傳》: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鏡銀貼齒,奮迅毛衣襬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紫髯深目兩胡兒。跳舞梁前來致辭,應似涼州未陷日。安西都護進來時。舞獅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興起的時代。4.其他民間活動:扭秧歌,踩高蹺,敲鑼鼓。5.祭神祭祖:在傳統的春節活動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迷信的家庭都設有專門的神龕,供奉各位神靈,同時還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畫像。正月初一早上,人們恭敬地在神龕與祖宗牌位前獻上供品,(其中包括剛剛煮好的第一碗餃子),點上香火。十分虔誠地感謝神明與祖宗在天之靈在過去一年對自己的保護並祈求他們保佑來年的幸福。6.拜年:祭神祭祖之後,兒孫們開始向長輩親人拜年。傳統的拜年禮是向長輩親人三叩首,現在大多已經改為三鞠躬。一邊行禮,一邊祝願長輩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長輩端坐,接受兒孫們的拜年以後,把一個紅包送給兒孫們。這就是"壓歲錢"。一般作為孩子們春節期間的零花錢。其他親戚之間則互相拜年,陸陸續續,可以持續很多天。朋友之間見面,則互道"恭喜發財"或"春節好",以示慶賀。拜年活動體現了晚輩對長輩的尊敬孝敬孝順;長輩對兒孫的慈愛關懷。親戚朋友之間的拜年,也極大的促進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來,人們都十分重視拜年活動。宋代詩人戴復古《歲旦族黨會拜》:"衣冠拜元旦,樽俎對芳辰。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排門喬木古,照水早梅春。寒事將消歇,風光又一新。"把當時大家族二百多人互相拜年的活動寫得有聲有色。7.人日:正月七日,又名"人日"。隋代詩人薛道衡《人日思歸》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正月七日為什麼稱為"人曰"呢?這和中國古代神話有關。神話中說,神在初一創造了雞,初二創造了狗,初三創造了羊,初四創造了豬,初五創造了牛,初六創造了馬,初七創造了人,因此,初七是人類誕生的日子。於是,古人把這一天稱?"人日"。為了紀念人類的誕生,南朝梁代每到人日的時候,人們就剪出彩色的紙人,貼在屏風上或戴在頭上。用來象徵人們在新的一年裡,面貌煥然一新。到了唐代,人日剪紙的內容又有發展變化。唐代詩人餘延壽《人日剪綵》:"閨婦持刀坐,自憐裁剪新。葉催情綴色,花寄手成春。貼燕留妝戶,黏雞待餉人。擎來問夫婿,何處不如真?"所剪內容包括紅花綠葉,飛燕家禽。個個栩栩如生。這已經於現代民間的窗花十分相似了。五、春節民俗--飲食民俗年糕與餃子是春節最有特色的食品。1)年糕:又稱"年年糕"。它諧音"年年高",包含著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望。年糕採用黏性較強的穀物製成,北方多用小黃米,南方多用糯米。北方一般都是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不過,好吃不過餃子。北方人更喜歡的春節食品是餃子。2)餃子又名"角子、交子、扁食"。它的起源非常古老。考古工作者曾經發現過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餃子儲存下來。北方人過年,一定要吃餃子。而且春節這一天吃的餃子必須在除夕12點以前包好。餃子好吃,關鍵在於餃子餡,純肉的,純菜的,肉菜混合的,花樣無窮,口味可異。可以根據自己口味任意變化,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歡吃餃子。在春節所吃的餃子中,有一個包著豆腐餡的,還有一個包著一枚硬幣。誰吃到豆腐餡的餃子,誰在新的一年裡就會發財,人們的理想也都包含在餃子裡。六、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全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為"元宵"。漢文帝曾於正月十五日平定叛亂,所以規定這一天為"上元節"。東漢明帝為了表示對佛祖的尊敬,下令元宵點燈。此後,元宵就逐步演化為觀賞花燈的民俗節日。故名"燈節"。元宵的應時食品是湯圓,北方也叫元宵,象徵著團團圓圓。唐代,元宵賞燈活動盛況空前,舉國同慶。《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楊貴妃的姐姐韓國夫人曾派人造出一盞百枝燈樹?"高八十尺,樹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里皆見,光明奪目。"唐玄宗甚至令工匠造出高百尺、寬數十丈的燈樓,供遊人觀賞。宋代又有過之,無不及。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以草把縛成戲龍狀,用青幕遮籠,草上密置燈燭數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皇帝還親自率領盛大的儀仗參加賞燈活動。詩人蘇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妓皆儂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可見娛樂活動通宵達量,熱鬧非凡。可以說: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狂歡,為整個春節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