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阿玫小醬噹噹囧

    可以分為兩部分來寫,就像初中寫政治答案的套路一樣。

    首先是摘抄。摘抄讓自己心動的句子。帶著主觀的心情去讀書,是學者和編者都沒有的,只屬於普通讀者的特權,我們不需要對一本書面面俱到的評價。每個讀者所心動的句子可能千差萬別,按著自己的喜好來即可。正好可以推薦別人也讀一讀擁有自己獨一份的體會。透過摘抄我們可以促進對書的消化,也可以加深理解,還能強化記憶。

    然後是感想。對原文摘抄寫下自己的想法,可以做一些聯想展開,結合自身的情況給出主觀想法。

  • 2 # 學爸數學呼老師

    如果是小學初學者,我建議不要有任何條條框框束縛該怎麼寫之類的。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看到哪兒好就把哪兒寫下來,只要你去寫了就好,寫著寫著就上道了,無師也會自通。最初最重要的是培養寫的習慣,而不是要求寫的質量。

    就在昨天我剛遇到一件奇葩事。小學老師給學生布置閱讀課外書,可能是為了某種工作的需要,老師自己也要寫篇讀書筆記,然而說是因為沒時間看書,於是打發一個小孩拿上那兩本書去打字影印社讓電腦下載此兩本書的讀書筆記。這樣的老師如何能培養起孩子的閱讀好習慣呢!

  • 3 # 速讀G先生

    我以前讀書也是不做筆記的,可時間一長,讀的書就忘得差不多了,後來才開始慢慢培養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下面是做讀書筆記的一般方法:

    首先,寫簡評。讀完一本書之後,儘量對書本進行總結一下(幾十到幾百字)。

    其次,摘錄筆記。就是把書中對自己有用的部分,摘錄下來,或者自己理解之後歸納一下。

    其三,學會運用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有很多用處,其中一個就是:對你閱讀後的內容的重新整理和歸納,使之系統化、影象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在做的時候,不要只是簡單的把書的內容羅列出來,最好把閱讀的心得加到思維導圖,並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表達。

    具體做法:第一遍開始把書中所有的要點都做出來。第二遍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做出的思維導圖要點做成整合和調整。 有時直接在閱讀時做思維導圖,順手把產生的想法都記錄下來,放在思維導圖中,閱讀完成之後,對這些想法進行進一步的分類整理,形成筆記。第三遍開始進行刪減只保留對自己有用的部分。第四遍把這本書的內容放到自己的知識樹中(也就是說要有一個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補充和擴充套件,這個知識樹透過閱讀、實踐和自己的反思積累而完成。

    其四,寫讀書心得。有這樣一種觀點:能用自己的話把書中的內容說清楚才能看出來到底掌握到什麼程度。

    我讀書很少只讀一遍,一般都是讀二、三遍,如果書的內容好一些,次數會更多。基本上每次閱讀完成之後,都會對筆記做些修改和調整(主要體現在第三四點)。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書都要這樣做,根據實際情況來看:有的書你可以直接在書本上做筆記,勾畫、新增理解和心得;有的書你的收穫可能就是一兩句話,寫下這幾句話,附加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了。等等...

    內容摘自《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快速閱讀、記憶力、注意力、思維等方面的知識。

  • 4 # 流光館主

    首先,作為中文系的在讀生,先吐個槽畢竟上半年五萬字的讀書筆記實在折磨瘋我這個拖延症晚期。

    讀書筆記是具有非常強大的個人色彩的,它沒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寫讀書筆記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把自己覺得重要的資訊提出來,記錄下以後自己可能在寫作或者學習中用的到的東西。以下就推幾點經驗吧,不算乾貨,不過是我學霸室友我們幾個研討出來三年親測比較有用的方法。

    確定你喜歡在書上記筆記,還是喜歡在本子上記。 書籍的排版方式不同,對記筆記的方法也有很大影響。比如我的室友A就不喜歡筆記本,喜歡記錄在書頁上,哪怕後續要交作業再重新整理word文件也在所不惜,她的書我們外人從來都看不懂,花花綠綠,不過在書頁做筆記的確會很快速,腦袋裡一閃即逝的想法會更容易捕捉。只不過有些書留出的空白比較小,而遇到很多需要記錄的東西的時候就很難過,必須附上一大堆便利貼。個人覺得這個方法適合用於課本之類的筆記,畢竟我捨不得在辛苦買來的書上留下任何痕跡。筆記本記錄時,採用多種顏色筆共同記錄。這個方法和我們中小學的課堂筆記有點類似,不過讀書既然要做讀書筆記,就要像中學時一樣要慢讀,爭取讀的更加透徹。不同的筆可以記錄不同的想法,比如對一段話引起的情感共鳴,另一種顏色則記錄對於人物形象的評價等。這種方式和第一種有些差別,第一種可以記的更倉促,而這個就要細緻的多。如果你的總體佈局意識好,字又寫的有美感,那真的強烈建議這種方式去寫讀書筆記,隨便發個朋友圈都滿滿是大神的氣質。梳理故事大綱,對人物形象進行簡單的評價。上面兩條都是筆記的方式,而這個主要說的是讀書筆記的內容。如果要想把一個故事讀懂,這兩種方式真的很重要。因為我們上課寫的讀書筆記是作業,有很多外國的名著,我對外國人名無力,經常會因為名字而感覺情節混亂,這種時候就需要動手把大綱寫下來,過一遍手的同時也是動腦子把故事梳理出大概的脈絡,而人物評價更容易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在人物身上寄託的情感。記錄下書籍的亮點,比如選材的偏巧,切入角度的巧妙,或者是敘述手法的新穎動人,並且最好收集一些與你尋找到的亮點有關的資料。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百年孤獨》這樣典型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就可以搜尋更多與魔幻現實主義有關的資料,去了解它到底是怎麼樣的魔幻現實,它誕生的背景是什麼,特點有哪些,還有沒有其他非常著名的代表作,然後比較著進行閱讀。這樣一來,工作量雖然很大,但是絕對會很有效的拓寬知識面,更容易理解這個文學流派產生的意義和影響。最後,就是把書籍裡你覺得寫的好的段落摘錄下來。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讀書筆記方式,但是又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用的方式。有價值的書在描寫上一定會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無論是環境描寫還是動作描寫或者心理描寫,學習他們處理環境動作心理活動的方法,對於提高寫作水平那真是相當的重要。總結一句,上述給出的都是建議,每個人不同的閱讀習慣和學習習慣最終會養成不同的讀書筆記記錄風格,一定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然後堅持下去,才會有真正的收穫。

  • 5 # 追瘋少年王木木

    關於怎麼寫讀書筆記,我覺得要根據自己的目的決定。有的專業性強的書籍就需要根據一定的邏輯條理擬寫筆記,一些名著或者美文則只需要記錄一些知識點或者優美片段即可。記錄的目的不同,為了產便於翻閱,那麼記錄的形式也可以不同。

    我想大家介紹下個人的讀書筆記記錄方法:

    1.專業工具書或者考試類書籍:直接將知識點記錄在書本對應的地方。這類書籍在翻閱的時候可以直接找到標註的筆記,提高效率。如果有補充知識點,則用標籤的形式直接貼在相應的地方。

    2.名著或者其他類書籍:藉助筆記活著記事類APP等電子工具,將知識點或者優美文章分類記錄下來。這類筆記使用電子版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是比較零散而且多種類的知識點,使用電子版可以隨時翻閱,而且多個終端共享。

    在這裡也可以向大家推薦個人覺得非常實用的兩個工具:

    1.XMind思維導圖。可以像書本那樣根據目錄制定主題,然後在各個主題下記錄筆記。邏輯性非常強。也經常用於商業專案整理

    2.印象筆記。印象筆記是我一直都不離手的一個筆記記錄工具,包括工作上,他可以手機電腦多個終端同步,查閱也非常的方便。工作上我也把它當作記事本

  • 6 # 小學三四年級

    如果讓你說一說上次你看完的書,你能說出那本書說了什麼嗎?從中有什麼收穫?這本書的優缺點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說不出來。不過這種狀態其實很好解決,那就是學會做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念書的時候我們就做過很多,但是好像根本沒有什麼效果。當然,不是讀書筆記沒有效果,而是你還沒學會做讀書筆記。讀書筆記還要學?當然是的,做讀書筆記也是需要方法的。

    對此,我推薦大巖俊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的讀書筆記的方法。

    首先,在筆記本上寫上基本資訊:

    ·本書書名

    ·作者

    ·筆記製作日期

    ·讀書開始日期

    ·讀書終止日

    寫上這些專案,自己在什麼時候讀的書,什麼時候做的讀書筆記就會一目瞭然。這也是一種對生活的標記吧。

    接下來,說說具體的內容部分。

    1、直接摘錄一部分內容

    雖然現在通訊很發達,很多很好的內容可以收藏,可以拍照。但是這只是在頭腦上過了一遍,真正要有所領悟書寫一遍還是很有必要的。當然,寫字是很費時間的。這也就要求摘錄的部分一定是要自己覺得非常重要的。或者是主旨句,或者是概況中心的句子,或者觸動非常大的句子。一般三到五行比較合適。同時,要在旁邊寫上頁碼,這樣方便再次閱讀的時候進行翻閱。

    2、在摘錄下面寫上自己的感想。

    很多人摘抄了很多但是毫無效果,這就是因為僅僅停留在抄的層面。其實筆記最重要的是要最自己產生作用,要“為我所能用”。這就需要有自己的感想和不同。

    可以是聯絡起自己的經驗,可以是自己的概括,也可以是和已有知識儲備的擴充等等都可以。這種個性化的東西才是屬於自己的,也才是真正能發生作用的。

    當然,這種碎片化的筆記需要堅持,需要常常翻閱才有效果。如果是要對一本書進行系統的筆記,那麼可以做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現在說的人多,確實也是很有用,但是很多人不會畫,不過不會畫也沒有關係,可以選擇軟體來做。用軟體做好後大綱就會一目瞭然,非常清楚。不過,建議不要直接照著書上的目錄來做,可以是從自己的收穫為發散點,對書本進行概括。這種做出來的思維導圖才是很有效果的。

    不過,聽別人說了這麼多,最好的方法還是自己去一些閱讀類的書,比如《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實用性閱讀指南》、《如何閱讀一本書》等等,掌握了一定的讀書方法和做讀書筆記的方法,閱讀的效率才會事半功倍。

  • 7 # 今我來思采薇

    寫讀書筆記是一個好習慣,但每個人的讀書筆記都不同,比如學生,他們是為了多看書,拓寬視野,為作文寫作打基礎,所以他們可以從最簡單的做起,摘抄一點好詞好句,寫一點感受,還可以直接在自己書上批註。所以些讀書筆記看自己的需求,還可以看一下一些名家的讀書筆記。

  • 8 # Timestea

    我個人認為,讀書筆記就是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精彩的部分,隨時記錄下來,或是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為將來再次學習或是寫作而做的筆記。讀書筆記的方法很多,我通常會用以下這幾種方式做讀書筆記:

    摘抄法--在讀一本書、一篇文章時,把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抄在本子上或是記錄在電子筆記中,做為背誦、或是寫作時的參考資料。

    摘要式--閱讀時為了記住故事梗概、讀了一本書或是一篇文章後,將文章的主要內容縮寫成短文。做摘要時一般我會用問題的方式做記錄,這種方法也是我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參考新概念英語二、三冊中的Summary Writing(摘要寫作),我個人覺得很不錯。

    提綱式--閱讀一篇文章或是一本書後,透過編寫內容提綱,來記錄閱讀的內容。這樣即可以提高閱讀的興趣,也培養自己寫作的習慣。

    心得式--記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記下讀了什麼書或是文章,書中哪些內容感觸最深,寫出自己的感受。這種方法我一般用於閱讀那些有共鳴的文章或是書箱。

  • 9 # 陌上亦初

    首先,推薦你去看《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書籍作者奧野宣之很擅長做筆記,他是這方面的專家。

    在這本書中,他推薦了好幾種筆記法,其中有一個我個人覺得最實用。

    如果你因為時間原因而無法堅持做筆記,那麼這個方法對你就是最適合不過了。

    篩選筆記法

    第一步:通讀

    一邊閱讀,一邊把覺得有價值的那一頁折角

    第二步:重讀

    讀完一遍後,再把折角的幾頁重新讀一遍。如果仍然覺得很好,就把那一頁的另一角也折起來

    第三步:標記

    再重新讀一遍折起上下兩角的幾頁,如果第三次閱讀後仍然覺得值得一讀,就用筆在上面做記號

    然後,再重讀一遍第三步驟的內容,把最後依舊無法捨棄的內容抄在筆記上就可以了

    (附圖說明)

  • 10 # 繪潭成長

    很多人聽到記筆記的反應可能是:

    “我以前也寫過,但是太麻煩了,堅持不下來。”

    “這也太費事了吧?”

    “做這件事有意義嗎?”

    1.記筆記的誤區

    很多人不喜歡記筆記,是因為覺得記筆記費時還不見得有效果。針對費時,其實讀書筆記的利用率並不高,我們只需要在讀完一本書的時候開啟它就可以了。針對效果,其實,記筆記也是一種輸出的過程,無論是概論總結還是針對具體觀點的思考,都會讓我們對書籍的印象更加深刻。

    2.如何記筆記?

    ①將筆記一元化,解決查詢的問題

    將筆記一元化,就是說我們可以按照時間順序把閱讀筆記放在一起就可以,不用做具體的分類。就相當於我們把這些筆記用時間線串在一起,而不用去用不同的筆記本去記錄不同種類的書籍。

    一元化的好處就是,我們想找某些知識點的時候,就拿出這個(些)筆記本就可以,只要我們記得我們曾經寫下來過,那就肯定在這裡面,如果筆記本里沒有,那就是沒有了。就相當於我們把所有有用的東西都放在了一個大箱子裡,只要需要了,那就去這個大箱子去翻就可以了,肯定能找到。

    但是,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為了方便查詢,最好在筆記本的前面留下幾張空白頁,用作目錄。每寫完一個筆記,就在前面新增一個目錄,這樣我們在後期查詢的時候就會非常方便了。

    ②兩種筆記方法,解決容易忘記的問題。

    一種是康奈爾筆記法,我們可以用它來記錄書籍的整體框架。比方說書籍的總論點是什麼,分論點有哪些?針對分論點,作者的邏輯是什麼,舉出來的關鍵例證又是什麼?我們主要用康奈爾筆記法挑出書籍的框架,對它有一個總體的感官。康奈爾的具體做法是我們把一頁紙上下三一分,右左三一分。右上寫書籍的論點論據等,左上寫大綱,下面寫自己的感想。

    一種是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我們可以用它來記錄一些具體觀點。這種觀點可以是顛覆我們以前認知的,也可以是很打動我們或者對我們很重要的。但是,我們要對筆記的內容嚴格篩選,否則我們就會很容易感到負累。比如我們可以控制觀點筆記的數量,也可以經過多長閱讀之後依然覺得很重要的觀點(可以是三次),這樣我們就可以記錄下精華觀點。這種筆記的做法其實是摘抄+觀點的做法,我們先摘抄句子,然後針對句子觀點寫出自己的感想。

    這樣透過這兩種筆記法,我們既瞭解了整體的知識框架,又寫下了具體的觀點精華。有點有面,這樣當我們想要回憶查詢的時候,這個筆記本就能夠幫助我們啦。

  • 11 # 相思雨霖

    以前我在讀書的時候,見到好的句子就摘抄在本子上,但是後來重讀的時候,看到那些句子,會疑問,當時為什麼覺得好呢?怎麼也想不起來原因。再後來則因為覺得麻煩,就不再摘抄了。但是這樣的後果就是讀完書以後,什麼也不記得。

    最近讀了兩本閱讀方法論的書,很好的解決了我的疑惑,分享給大家。

    第一本是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例如我做的讀書筆記:

    〔180323〕 《實用性閱讀指南》/大巖俊之

    ○ 明確目的,知道自己“想從這本書裡得到什麼”,再去閱讀,這樣就能“集中火力”,更容易找到想知道的資訊。

    ☆這樣操作,也就避免了盲目閱讀。而且閱讀越有目的性,就越能清楚如何使用從書中獲得的資訊。

    學會這個方法,我們就知道了讀書時摘抄自己覺得重要的,自己喜歡的句子,因為只有引起共鳴的句子,才能讓自己印象深刻。摘抄的下面配上感想,寫下評論點,以後重讀的時候,也會知道摘抄的內容在什麼地方對自己有了啟發,也就不會再出現自己為什麼摘抄這個句子的疑問了。

    第二本書是大巖俊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

    一是,按順序總結一本書的章節、標題、小標題(粗體字)。如下是我使用幕布做的《實用性閱讀指南》的思維導圖。

    二是按順序整理書中自己感覺重要的部分,也就是能解決自己問題的部分。如下是作者大巖俊之根據自己讀的書做的思維導圖。

    希望以上分享對大家有幫助,也希望大家可以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讓書中的知識被我們所吸收,被我們所掌握。

  • 12 # 行走的黏土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最好的記憶、記錄產品就是書。而讀書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用輸出帶動輸入,像讀書就一定要做讀書筆記一樣。那我們該如何寫讀書筆記呢?

    讀書筆記就是記錄、整理書中的重要資訊,讓我們快速有效的吸收書裡的知識,並透過行動內化為自己的智慧。一份好的讀書筆記,可以把書中的內容融入你的身心,變成你無形的財富,可以隨時調取。

    讀書筆記的記錄方法:

    1、摘錄法:透過快速全面的通讀,對書中“字型加粗部分、案例、金句”進行摘錄。這部分採用拆書方式對全書進行整體梳理,形成要點筆記。另外,在摘錄過程中可以將思維導圖穿插其中(思維導圖軟體:XMIND),以結構化的形式展現,更直觀,便於理解記憶。

    2、整理法:採用歸納、演繹法對資訊進行整理後,再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轉述,就形成了轉述筆記。轉述過程中你會對書中知識點有很多不同的感受和啟發,甚至會激發出靈感。這些感受和啟發非常重要,這是我們經過思考整理後所收穫到的智慧。

    3、行動法: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方法,聚焦解決自己實際學習、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書中尋找相對應的知識模組,並與現實去連結、去踐行。

    透過上述讀書筆記的記錄方法,可以幫助你逐步將知識內化為智慧,並逐漸形成自己的結構化的知識體系。好的方法需要持續、踐行才能發揮作用。一起努力,加油!

  • 13 # 晴媽讀書

    聽說要寫讀書筆記,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是一件費力而沒有收穫的事情,尤其現在網路發達便利,微信也有傳圖識字的功能,只需要動手拍個照片,圖片就能轉成文字儲存在手機裡。但奧野宣之透過實踐得出:即使你用手機拍照,花三十分鐘儲存了三十本書的資訊,也不如花三十分鐘抄寫一本書的內容有效率。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儘管摘抄書中語句也不一定能記住內容,但某段文章,某個詞、作者的語氣和思想等,都會隨著抄寫時的感覺被深深地印在頭腦和身體裡。《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告訴我們:堅持寫讀書筆記,這是最有效的讀書方法。

    那要怎樣做到寫出既簡略又全面,精煉而深刻的讀書筆記呢?

    第一步:以寫讀書筆記為前提去買書、讀書。

    人們經常說:“你為別人講解書中的內容時,才會真正地理解它。”

    同樣的,以記讀書筆記為目標去讀書,懷著輸出的心態,思想輸入的質量自然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當然寫讀書筆記也是有竅門的,核心在於徹底專注:“對自己很重要的事情”。

    每一個人的時間都是寶貴且有限的,而一本書的內容並不全是精華。日本研討會講師大巖俊之在《實用性閱讀指南》中提過一本書的重要內容只佔整本書的20%,這20%中最重要的僅有4%。

    因此在撰寫讀書筆記的時候,要嚴格篩選需要摘抄的內容,學會斬釘截鐵地丟棄不需要的部分,對書中的有些內容實在理解不了,或者沒有興趣就沒有必要寫在筆記本里。儘量提煉自己的感想,加以整理,並用最短的語句表達深刻的含義

    第二步:寫出能夠加深記憶、鞏固印象的筆記。

    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提出一個觀點:做好讀書筆記,會讓自己對書中的內容印象更加深刻。

    筆記讀書法需要我們進行讀書、畫重點、寫讀書筆記三個步驟,每個步驟都需要閱讀。

    那這三個步驟具體如何實施呢?

    1.通讀

    在這個步驟裡我們只需要專注與讀書本身,在一邊閱讀的時候一邊把覺得有價值的那一頁折角。

    2.重讀

    當整本書已經通讀一遍以後,把折角的幾頁重新讀一遍,如果仍然覺得很好,就把那一頁的另一個角也折起來。

    3.標記

    再次重讀,重讀折過兩個角的內容,如果依然覺得這個內容太好了,無法捨棄,那就把這個部分的內容抄在讀書筆記上。

    當然標記的方式因人而異,如果不喜歡破壞書籍的美感從而不想折書,那也可以用不同顏色的便籤來標註,對於書中重點部分可以透過不同的畫線方式加以區分標記物件。

    第三步:蔥鮪式讀書筆記

    蔥鮪式讀書筆記包含五要素:

    寫讀書筆記的日期

    書名

    作者名

    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

    重點在於摘抄要只抄對自己很重要的內容,帶著主觀的情緒讀書,抄錄讓自己心動的語句。即使客觀上很重要,但是如果你不能產生共鳴,那麼是沒有辦法產生感想的,而感想不用想著要寫完美,哪怕是一句“寫得好棒!”都是可以的,重點是要記錄自己當下的想法,激發思想的火花。

    第四步:重讀讀書筆記

    為了更好消化書籍內容鞏固記憶加深理解,我們需要重讀讀書筆記,正所謂溫故而知新。

    而且在重讀讀書筆記的同時回想當時的思路,再與現在更成熟的思想相比較,一定會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資訊。

    美國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揚在《創意的生成》一書中說過:“所謂創意,就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組合而已。”

    而做讀書筆記的目的正是在於此,讓我們能夠更加深刻地記住過去看過的腦海裡存在過的元素,把書中的知識轉化為智慧,從而使我們的思想更加飽滿,並能夠得心應手地應用。

  • 14 # 右右在路上

    如果寫讀書筆記?日本“筆記本作家”奧野宣之說讀書筆記是“把靈感記錄在紙上,讓思考書面化”,他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超實用筆記讀書法》中將“讀書筆記”的用法分解為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和活用五部分,闡述瞭如何根據自己的需求將知識書面化、體系化、內在化的技巧。

    1、選書、購書——冷靜、有準備2、讀書、記錄——堅持、有樂趣3、活用、轉化——靈活、有體系

    一、選書、購書——冷靜、有準備

    我們在平時微博、朋友圈、報紙、雜誌上經常被人推薦書籍,遇到感興趣的書,我都會第一時間在豆瓣上標記“想讀”,或者在亞馬遜中加入“心願單”以防忘記。 在準備買書的時候,看看自己的記錄,經過一段時間仍然感興趣的書才放進購物車,點選“購買”。而那些曾經一時衝動“想讀”,但過段時間就失去興趣的書,就會被果斷刪掉。

    這樣自律的閱讀,即避免浪費金錢和時間,減少自己讀到“無趣書”的機率。 又迎合了自己的興趣,能在喜歡的路上越走越遠。長時間的記錄“購書清單”會讓你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知道什麼樣的書是你一聽到就很感興趣的,瞭解哪些主題是你想深刻研究的。“購書清單”可以幫我們認清自己,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麼知識,需要多少知識。

    二、讀書、記錄——堅持、有樂趣

    “讀書筆記”的方法越簡單越容易堅持,每增加一個限制,就多給了自己一個放棄的理由。 很多人曾經要求自己每天寫日記,但“每天”就是一個很大的限制,錯過了一天會容易產生懈怠心理,於是世界上多了很多隻寫了前幾頁的“日記本”。 所以,奧野宣之提倡“筆記一元化”,把從有買一本書的閃念,好句的摘抄,到自己的感受,事無鉅細全都寫在一個本子上。感想多了洋洋灑灑幾千字可以,沒什麼想法,一句“這本書還不錯”也可以。沒有格式限制,沒有長短要求,更不用要求每天都寫,把讀書筆記當成一件日常的習慣,拋棄儀式感,真正融入生活。

    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自己心中的疑惑,我們不用像做閱讀理解一樣非要去弄清楚作者想要表達的最重要的是什麼,我們只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從中獲得,就是閱讀一本書最大的收穫。可能一本書中作者的想法你並不完全認同,或者他說的道理你本來就懂得,但偶爾一句輕描淡寫的話卻打開了你多年的心結,這就是閱讀的樂趣。

    靈感是抽象的,只有記錄下來才成為具體。不用擔心措辭,也不用覺得自己寫的不夠好,奧斯丁·克隆在《點子都是偷來的》一書中提到,他的寫作過程就是把隨時隨地的點子寫在便籤紙上,貼在書房的牆上,於是一本經典好書就誕生了。閱讀中的每一個感悟都很重要並且稍縱即逝,及時把它們記在書的空白處或筆記本上,將成百上千的資訊經過篩選、解構、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是思想的積累,也是巨大的財富。

    當“讀書筆記”完成,日後每一次的重讀都會有新的感受。就像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閱讀》中提到的“戀愛適用期”,隨著我們閱歷的增長,我們對事物的理解會發生變化,就像年輕時我們可能喜歡成熟的男人或女人,而年長後又喜歡年輕有活力的人一樣。對於書籍也是如此,可能之前覺得無趣的篇章,再從頭看會覺得還不錯;之前一知半解的段落,再讀就會恍然大悟。 重讀自己的筆記,不僅能再現當時讀書的場景,更能讓我們看到自己的成長。

    三、活用、轉化——靈活、有體系

    任何閱讀方法都不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閱讀小說、工具書、學術文獻的方法不盡相同。我們應該根據書籍的難易程度、排版形式,調整自己閱讀的方式和速度。同時,讀者自身的態度也很重要,如果讀一本書只是任務,並不一定有你真正想了解的內容,就可以快速瀏覽。如果遇到你想分條列項搞的清清楚楚的書籍,就要潛心閱讀反覆理解。

    一般需要寫書評的商務書、工具書(大概有200頁左右,10萬字以內),我都會先把前言、目錄、後記大概看一遍,理清思路,正文主體部分1小時讀完,閱讀過程中把自己有興趣、有感悟的地方,透過“摘抄+感悟”的“蔥鮪火鍋式”筆記法進行記錄,閱讀後的1小時結合筆記整理出書評。而像《溝通的藝術》這樣想要仔細研究的經典書籍,我就安排每個晚上看一章,每章內容經過反覆琢磨寫出一篇感想,等全部看完再總結寫書評,這樣斷斷續續有時候要花半個多月的時間。閱讀方法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根據自己和書本的需求閱讀,才能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系統閱讀分“橫向閱讀”和“縱向閱讀”兩種。“橫向閱讀”是根據一個喜歡作家的推薦延伸出一棵“閱讀樹”,每個人的成長和風格都會受到自己崇拜的人的影響,即使成名的作家也不例外。就像我讀了村上春樹,又因為他的推薦去讀了約翰·歐文的《獨居的一年》,然後收穫驚喜一樣。“縱向閱讀”是根據“主題”進行深度閱讀。奧野宣之提出的“三本書提高工作能力”,也是我開始寫書評以來堅持做的事。書評是每本書的成果,而積累的同類書組成的“書單”,則是各家智慧的結晶。可以幫我們更好地剔除個人片面觀點,獲得更全面的解答。

    比如,我寫“創意主題”書評時,選擇了兩位臺灣作家的作品,話劇導演賴聲川的《賴聲川的創意學》、廣告文案作者李欣頻的《十四堂人生創意課》,和日本產品設計師佐藤卓的作品集《鯨魚在噴水》,美國作家奧斯丁·克隆的《點子都是偷來的》,最後還有大陸“華與華公司”的代表作《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除此之外還有準備讀的《讓創意更有黏性》和《洞察遠勝創意》。這一系列的創意類圖書讀下來,就像一群創意人圍坐在你身邊,一人給你講了一堂生動的創意課。而讀者的比較和思考,則像是他們的辯論,碰撞出特別的思維火花。這樣的“主題閱讀”,可以極大的加強知識的吸收,相同的觀點會不斷強化,不同的觀點會帶來更深入的思考。

    在本次寫“閱讀主題”書籍的評論時,我先後看了《實用性閱讀指南》《高效能閱讀》和《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和之前的情況不同,此次的三本書都出自日本作家之手,帶來的結果就是非常多的重複觀點,這樣很容易陷入思維片面的困境。在“主題”閱讀時,建議大家找不同國家作者的書來讀,文化差異的影響很大,多樣的觀點才能帶來更多的啟發。因此我又選擇了另外兩本閱讀書籍,一本鼻祖級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和毒舌毛姆的《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希望藉此帶來更全面的思考。結合自身興趣與內在脈絡的閱讀,不是為了現學現賣與人炫耀,而是幫我們探索真正渴求的知識,為我們獨處時帶來心安和平靜。

    透過《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我們發現,“讀書筆記”不只是讀者與書籍之間的對話,更是透過閱讀看向自己的過程。在做筆記的過程中,我們瞭解自己的疑惑,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成長。在這個將知識瘋狂灌輸進大腦的“知識焦慮”時代,停止狂奔放慢腳步,看清什麼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識,是“讀書筆記”給我們最大的釋然。

  • 15 # 一帆風順281201775

    奧野宣之《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專門介紹讀書筆記的記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摺頁,插書籤,畫重點。

    看書時候發現重點內容,先摺頁,看完後回頭再檢視摺頁內容,把其中重點用筆畫下來。

    畫重點分三種畫法,用直線畫一般重點內容,曲線畫非常重點內容,圓圈圈住關鍵詞和中心詞。

    查書籤和摺頁相似,也是看書過程中發現重點先放上書籤,以備畫重點用。

    第二,從最簡單一句話開始記錄,記錄不求形式和內容多麼全面,好看,只要自己的內心實錄。哪怕只有簡單的一句話,也要記錄下來。堅持記錄就好。

    第四,摘抄。摘抄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一定要摘抄最打動自己的句子。不是你認為重要的句子,而是要打動你的句子。

    無論用那種記錄方法,要做的就是堅持記錄,只有堅持記錄筆記 並反覆重讀筆記,才能做到書讀完了不會直接忘記。

  • 16 # 簡一

    我們都知道,錢鍾書先生讀書有過目不忘的本領。這與他早年留學英國時,養成的讀書習慣分不開。

    其夫人楊絳先生在為《錢鍾書手稿集》寫序時,說明了他記憶力超群的原因:“他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一遍兩遍,還會讀三遍四遍,筆記上不斷地添補。

    所以他的筆記本格外厚重,密密麻麻全是字,中英文都有,普通人很難讀懂。每讀一本書,他做一次讀書筆記,做筆記所用的時間是讀書的一倍,再讀書、做筆記,如此四次,這樣讀過的書再多,也不易被遺忘。

    那麼,對於普通的我們來說,如何像錢鍾書先生一樣做到不只“讀過”,還能把讀過的書牢牢記在腦子裡呢?

    日本作者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給出了答案。他透過讀書筆記法,即如何做筆記、重讀筆記和快速找到筆記,真正讀懂一本書。跟大多數寫作工具書不一樣的是,《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還分享了奧野宣之做讀書筆記時的19個小技巧以及26款實用文具,讓新手可以更加快速地入門。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思維導圖

    作者奧野宣之以對讀書法的大量研究和經驗聞名於日本,被稱為“筆記本作家”。他常常活躍在媒體節目和論壇中,其獨創的資訊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頗受商務人士的歡迎。讀書筆記法貫穿他的工作與生活,不管到哪裡,都堅持用筆記本記錄,愉悅讀書生活的同時,也帶給他更多的思考方式。

    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看如何讀書筆記法吧。

    一、如何做筆記

    俗話說,明確目的是做好事情的前提。

    做好讀書筆記的目的有三個,一是讓書物有所值,二是加深記憶與理解,三是為己所用。

    具體的方法有兩種,一元化筆記法和蔥鮪火鍋筆記法。

    1、一元化筆記法

    這是最簡單、最容易堅持,也是最靈活的讀書筆記法。

    在筆記本里,記錄任何與書有關的資訊。它就像一個大容器,可以往裡面放任何東西。只要有需要,隨時可找到當初記錄的內容,非常方便。

    看似像在列流水賬一樣,毫無重點,但這個方法,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卻非常地實用。因為比較容易堅持,如果搭配使用摘錄日期、採用速記或略記的小方法,就更好了。

    2、蔥鮪火鍋筆記法

    如何判斷書裡哪些語句比較適合摘抄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摘抄讓自己心動或有共鳴的語句,比如《無聲告白》裡,“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這句便是;另一種是摘抄讓自己信服或感覺震撼的語句,比如楊絳先生的這句話,“你的問題主要是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的確,有時候想太多,倒不如讀書來得更加實際。

    如果覺得摘抄的內容太多,選擇關鍵詞句文章的小標題進行摘抄就可以了。

    摘抄完後,寫下當時自己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或者想法。這樣一遍讀書筆記做下來,基本能記住書的主要內容。

    二、有效重讀筆記

    如何讓書裡的精華知識真正為自己所用呢?就來重讀讀書筆記吧。

    在重讀筆記的過程中,透過整理讀書筆記、寫書評和養成重讀習慣的方法,帶來新的收穫,拓寬讀書的深度。

    1、整理讀書筆記

    將之前介紹的“一元化筆記法”和“蔥鮪火鍋筆記法”兩種方法結合,重新梳理之前記錄的讀書筆記,將觀點有條理、有根有據地輸出,這是為寫好書評打下的基礎。

    這樣的方法,如果能長期地堅持,既可以鍛鍊寫作中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提高寫作思想輸出的質量。可謂一舉兩得。

    2、寫書評

    當讀書筆記整理完畢後,你可能會發現還想要寫點什麼。不少人會採取寫書評的方法。

    這樣一來,不僅更好地吸收書裡的知識,更能將這些內容轉變為屬於自己的東西。

    3、養成重讀習慣

    重讀讀書筆記多多少少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讓這件枯燥的事情,更好堅持下去的方法就是固定場景進行重讀。

    比如奧野宣之會固定重讀的時間、地點以及頻率。他會選擇在睡覺前或洗澡後,又或出差途中,類似碎片化的時間;有時是一週一次,有時是三天一次;推薦家或公司附近安靜的咖啡館進行閱讀。

    三、快速找到筆記

    當讀書筆記本越來越多,我們會發現,想要某個特定素材時,很可能一下子無法找到。

    奧野宣之推薦的內外標記法、標籤目錄法和檢索數字法,既能縮短找素材的時間,更能將過去的筆記,重新組合後形成我們需要的素材。

    1、內外標記法

    只需要便利貼、馬克筆和膠水三樣工具。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p151

    筆記本的封面,寫上筆記本內的書籍名稱,或者貼上書腰或書籤,這樣拿到筆記本時,很快就知道里面有哪些書的筆記。

    對於筆記本的內部,在參考過的內容處貼上顯眼的便利貼。因為第一次參考的內容,很有可能二、三次繼續參考,這樣一來,只要記得是哪本書,找到對應的筆記本,最後透過第一次的便利貼,就能找到想要的內容。

    比較適合新手,操作簡單,容易堅持。

    2、標籤目錄法

    在筆記本的扉頁上,根據標籤的位置,對應寫上書名,或者書籍涉及的領域。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p153

    標籤,既可以是筆記本右側自帶的色塊,也可以用有顏色的筆塗成色塊,又或者用便利貼來區分。這種方法比較像我們讀中學時,在新華字典上,正對書脊的位置,塗上26個英文字母的位置,大大方便翻找字詞的解釋。

    如果使用頻率比較高的筆記本,經過這樣一番改造,效率和速度也會相應提高。

    比較適合有重讀習慣的人。

    3、檢索數字法

    如果讀書筆記單純只用來翻查資料,前兩種方法基本夠用,但對於閱讀需求比較大的人來說,更適合檢索數字法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p154

    在文件中編寫一個讀書筆記索引,根據“筆記本編號”、“閱讀日期”、“筆記型別”、“書名”、“作者”、和“出版社”這六項的順序,依次輸入對應的資訊。

    比如奧野宣之的其中一本筆記本索引,“【13】/080903/讀書筆記/《局外人》/科林·威爾遜/集英社(中略)”,指的就是第13本筆記本,閱讀時間是2008年9月3日,物件是《局外人》,型別則是讀書筆記。

    一般他會用讀書筆記種類、書名、作者名和設定關鍵詞的方法,查詢想要參考的資料。

    透過索引,無論是幾年前的,又或者幾十年前的讀書筆記,基本都能快速找到。

    讀書筆記法,歸納起來就四個字,讀、抄、寫、用。讀想要讀的書,抄想要抄的句子,寫想要寫的內容,最後運用到實際情況中,有所收穫。按照這樣的步驟做讀書筆記,既能記住每本書的精華,更能靈活使用書裡的知識。

    最重要的一點是,透過一本小小的讀書筆記本,簡單實用的讀書筆記法,充實了生活,拓寬了眼界,改變了思考方式,讀書也開始有趣起來

  • 17 # 遇見安苒

    其實目前我還沒有認真的讀過相關讀書筆記的書籍(這個有時間一定要好好學習一下),但是自己平時也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這裡分享一下!

    我一般是拿到一本書先通讀一本書,大概知道書的意思,這時候也會發現好的段落和好的句子,就順手拿一支筆勾畫出來,當然這是需要你購買紙質書的。

    第二遍讀的時候,身邊隨手準備一個筆記本,摘抄書中的金句,然後寫上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第三遍,寫讀書感悟,當然不是書評,就是隨便寫一下這本書的中心思想,然後給自己帶來的價值是什麼,大概也就300字左右。

    這樣三遍讀完後,基本這本書就讀通透了。

    當然如果你是為了後期積累寫作素材和練筆,你也可以考慮寫書評,拆書,這樣的情況寫下了第一可以積累自己的更深厚的知識,另外也可以投稿給各個平臺,賺一點稿費。也是一舉兩得。

    有些書是可以做讀書筆記的,有些就不那麼容易,像非虛構類的,這類比較偏重學習

    工具類,做讀書筆記能更加清楚的內化你所學到的知識,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但是虛構類例如小說,詩歌之類的,就不太好做讀書筆記,但是如果你真的想以學習為目的,把一本書讀透徹,那也是可以試著做一下筆記的,那麼這類筆記我認為就應該是這樣做比較合適:

    第一,總體的看精彩的段落,摘抄下來,寫自己的感悟。

    第二,透過小說寫一篇自己的心得體會,分析小說之類人物性格,以及環境背景下的大環境,分析作者寫這本書的時代背景。

    第三,分析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倒敘,順序,懸念之類,看看作者都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第四,全書讀完,然後自己依據作者的這種型別題材可以試著寫寫小說或者詩歌,看自己是否能創作出來。

    當然寫小說一般比較費時間,但是我們可以寫微小說2000字左右的,把大概的學習內容轉化出來就可以。

    這樣時間長了,自己也練筆了,也把一本書讀透了。

    你像《紅樓夢》這種經典小說,實在是值得這樣細細推敲細讀,才能品味出它的韻味和性格來。

    讀書其實有時候就是一種精神享受,我們就如看一部電影那樣,享受其中,那麼你讀出來的東西也就會甘之如飴,特別值得。

  • 18 # 馥兔

    看到很多回答都推薦《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筆記方法,這本書給我留下比較深印象的是“一元化”筆記法和蔥鮪火鍋式筆記法。方法挺好的,我現在也在使用這兩種方法。(後面再說我怎麼用~)

    但是僅僅看完《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其實還是沒有解決我怎麼下筆做筆記的疑問。我可能是個太過注重形式的人,筆記本的排版、記錄的內容之類的,都是讓我猶豫不決一臉懵的因素。真正簡單有效地讓我知道怎麼寫讀書筆記的是《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

    這本書裡沒有什麼花哨的東西,簡單粗暴的只寫了做筆記的三種形式:

    1、摘抄

    摘抄是最基礎的,小學生做讀書筆記大多都是這個形式。但是我們不可能現在還在摘抄什麼好詞好句之類的,所以對摘抄的內容一定是經過多次篩選的、非常精華的內容。《實用性閱讀指南》的作者建議我們把摘抄控制在4-5條,每條3-4行即可。篩選摘抄內容的過程其實也是對書本內容精讀、重讀、反覆咀嚼的過程。親筆抄錄也能加深我們的印象。是個很有用的原始方法。

    做這個摘抄可以跟《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介紹的蔥鮪火鍋式筆記法相結合。即一段摘抄配一段批註,交替記錄。無需什麼排版,建議用兩種不同顏色的筆寫,能顯著區分開就好,方便重讀筆記。

    2、分條列項摘抄

    對於很精彩但是文字很多的內容,全文摘抄是不現實的。這種情況下就選擇分條列項的簡略摘抄方式,如果能用畫圖的形式表現就更好了,你的筆記就會一目瞭然。

    某篇讀書筆記,字醜見笑了……糾結排版的手殘黨覺得便利貼很好用,貼上去就是一塊特殊區域,可以記一點其他內容~

    3、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把握全書結構的關鍵筆記,不僅能讓我們在很久以後還能一下子回憶起書的內容,在畫的過程中也能幫助我們梳理清楚作者的邏輯結構。思維導圖是對全書統領性的筆記,零散的一些感悟可以與思維導圖相結合記錄下來。

    全篇讀書筆記大概就包含以上內容。在筆記本的使用上,如果是用紙質筆記本,就可以使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介紹的一元化筆記法,將筆記按世界順序記錄就好,無需區分功能區域。這個方法可以讓像我這樣的糾結星人和手殘星人得到解脫,感覺完美~如果是用電子筆記,一本書的筆記新建一個筆記就可以了。記得標註好標籤~最好對書的內容也要做好標籤,方便以後查詢。

    我是傅小白有點黑。

    愛書,看書,分享書。終身小白,終身成長。

  • 19 # 艾十九

    如何做好讀書筆記?要先搞清楚一個問題,就是記讀書筆記的目的是什麼?我想大部分人記讀書筆記的目的,都是為了在讀完一本書的時候,能收穫知識,能用上讀書筆記中的內容。也就是希望,記筆記=學會知識。只要按照《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介紹的方法去做,完全可以辦到。

    《如何閱讀一本書》筆記讀書法5步:

    1、選書。收集日常生活中與書有關的資訊,並且記錄下來想讀和需要讀的書。這一步可以在豆瓣上進行。

    2、購書。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

    3、讀書。在讀的過程中,做好寫讀書筆記的準備,按有感觸的部分、糾結要不要做記號的部分、做了記號的部分和要摘抄到筆記本里的部分。

    4、記錄。製作讀書筆記,記錄讀書過程中,產生的感動或者是思考。

    5、活用。透過再次閱讀筆記,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讀書筆記可以讓讀書成果一目瞭然。同時讀書筆記也能改變讀書方法。因為帶著輸出為前提去讀書時,思想輸入的質量也會有所提升。而且親手寫文章的好處比口述出來的效果會好很多。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作者奧野宣之提出來的筆記法是摘抄+感想。讀書是提煉知識的工序,讀書筆記不僅能去掉書中的細枝末節,還能更好的加深對重點內容的記憶。

    為了更有效率的寫讀書筆記,我們應該一邊讀書一邊就為讀書筆記做準備,所以在讀書階段,我們可以在書本上做一些記號。我們可以分階段把重要的內容篩選出來。

    1、通讀。一邊讀一邊把你認為重要的部分折角。

    2、重讀。通讀完全書之後,回過頭來,把折角的地方以及前後頁,再讀一遍。如果還是覺得折角的部分好,那就把另一個角也折起來。

    3、標記。再次重讀一邊折起上下兩個角的部分,選擇內容摘抄到筆記上。這裡也可以利用豆瓣筆記。

    蔥鮪火鍋式,其實就是摘抄+評論的方法,這點和拆書幫的便籤法有點像。奧野宣之提倡摘抄和評論交替進行。這樣做是為了在摘抄以後,趁著印象還鮮明就馬上寫出自己的感想。

    除此之外,奧野宣之還介紹了剪報式讀書筆記,可以把重要的內容剪下來,貼出來。還可以結合讀後感進行。

    還可以在讀完一本之後,回過頭去讀別人寫的關於這本書的書評,比較自己的感想和書評。這樣可以得到新的觀察角度,思想不再絕對化。

    讀書體驗比書本身更重要。同樣,書中的內容只有活學活用,轉化成自己的知識或者是能力,才真正的實現了一本書的價值。

    ——————————————————————————————————

  • 20 # 月清茶彥

    我基本上看小說,會摘抄下自己喜歡的句子,覺得寫的好的段落。這樣也是一種學習寫作的辦法。你也可以在摘抄旁邊寫下感受。如果人物關係複雜,可以寫下人物關係,比如《百年孤獨》這樣的書,你一邊寫人物關係,一邊也有助於理解和記憶。

    如果是讀歷史類這樣知識類的書,我會寫下提綱,每一章節的重點,這樣梳理下來也有助於記憶。以後忘了也可以隨時翻開筆記。最後寫下自己的感受。

    我覺得寫讀後感還是很有用的,是一種吸收和消化的過程。

    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管你如何去寫讀書筆記,都是有助於你理解和記憶的。

    說的並不全面,只是一點點心得,希望大家都能在讀書中找到樂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周浩的紀錄片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