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只緣無事可思量
-
2 # 山色歸讀
中庸的“中”,即中正、合宜,系與偏頗和“兩端”相對而言; 中庸的“庸’,有用、平常的意思。 “中”、“庸”合稱,即中道為常道、中道可常行之義。宋朝理學家程頤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另一個理學大師朱熹則說:“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實際上是儒家的一種主張,指待人接物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中庸之道。中國最古老的中庸之道其實講究的就是“合適”,就是“剛剛好”。中庸是人生的大道,是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意義: 第一層意義: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第二層意義: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意義: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類似於西方的契約精神,但遠比契約更為寬闊,它是和自然萬物達成妥協。
-
3 # 乾坤放談
中庸是儒家的根本之道,飽含哲學思想。指待人接物,不偏不倚,溫和適中,不走極端,有柔有剛,剛柔並濟,無堅不摧!水滿則溢,太剛則折,太柔則弱,物極必反,合乎中庸,方顯大道,大道至簡,無所不能用其極。
-
4 # 情歡江川
很多人不懂“中庸”,認為中庸是保守和稀泥,甚至把近代中國落後也歸罪於中庸,是完全錯誤的。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有很高的哲學智慧,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什麼是中庸?通俗說,如一杆秤,提秤繩,執兩端,使之平衡。在中庸的天命章中,對中庸的解釋為,“喜努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謂之和”。意思是在感情未發時保持理性謂之“中”,把感情恰當的表達出來為之“和”。中庸認為,中者天下之本也,和者天下之達道。致中和,萬物歸其位興焉。大自然的生態鏈環環相扣,一物失連,諸物失衡。中庸認為“道”發端於夫妻,終遍於天地”。家庭是社會第一生產力,使社會繁衍不息,代代傳承。父母對子女的教育,關乎子女品行德性與成長,直接影響社會,提出“絜矩之道”,以“孝悌忠信”治己育人,以中和求諸其身,其人正其家旺。中庸之道源於天道,認為人的本性都是大自然賦予,強調至誠厚重。誠為天地本性:慱大,高遠,光明,悠久。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故君子以誠為貴。誠能戴物,德配天地,發育萬物,峻極於天。執兩端,去惡揚善,是中庸的又一個命題。要“中和”,必須要和影響“中和”的各種行為作鬥爭,以法治亂,以暴制暴,在鬥爭中求得中和,踐行中和。中庸並非無原則的妥協,有很強的鬥爭性,沒有去惡揚善的能力,不可能實現中和。孔子說:君子行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行久矣。很多人不懂中庸,望文生義,認為中庸是消極無為,完全是對中庸的歪解。中庸是立世為人的至高道德標準,是正確處理消彌矛盾團結人至善領導藝術,是扶助正義反對邪惡的強大力量。“尊德行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
5 # 老輝-
都是講君子處事之道,但古今用法不通。各人觀《中庸》解法也有差異。
我看中庸,關節點在於“發而皆中”的“和”。所以我看到的《中庸》是講君子如何修身、正行,以達到“和”的境界。
開篇就講“天命”。大家都知道“五十知天命”,這其實是說孔子自己的境界、狀態。因其“十五而立志於學”、“二十…三十…”這個過程下來,到五十的時候知天命了。
而孔子這裡講的“天命”並不一定真是本性的意思。要是那樣何必等“五十”才“知”?因為有了“學”的過程,明白了“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以“道”正身、正行,使得本性趨近於“道”。這才有“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現今講的“中庸之道”,意思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明哲保身”也是中庸提倡的一種君子行,但並不是唯一。不論何時何解,君子立言,立行。或許出於好意和稀泥,但信奉的道德標準不因人因事而改變,不可離須臾也。
-
6 # 卿雨潤
中:中正,平和;庸:用也。意思是指一個人講話、做事之前,要先過一過腦子。講的話,做的事,要恰到好處,不能偏左或偏右,要起到應有的作用。具體來說,能講的話就講,不能講的話,則閉口不言;能做的事盡力做好,不能做的事,則堅決不幹。不僅如此,內心的各種情緒,如喜、怒、哀、樂、憂等等,也不要輕易表露。內心情緒的不正當發洩,也會影響和干擾身邊人的工作及生活。什麼是中庸之道呢?比如說,金店裡的人按克賣黃金,天平翹得過高,賣家吃虧;天平往下翹得過低,買黃金的顧客不會接受。天平要不高也不低,處在水平線上,買賣才會成交。天平處在水平線上時的狀態,就是中庸之道。又比如,外出坐公交車,提前下車,就要往前走一大截路;逾站下車,又要往回走一截路;在自己預定的目的地下車,則不會走冤枉路。在自己打算想去的地方的停車點下車,就是中庸之道。中庸是一極高的處世標準,需要深厚的內心修養才能做到,要有泰山崩於前而目不瞬的定力。
-
7 # silencer006
一,不偏謂之中,不易謂之庸;中就是不偏激,不極端;庸就是事物不可改變的自然規律。這是中庸的本意。
二,中庸之道是個人修行的要求,為人處世要保持“無過無不及”,自我完善,自我監督,知行合一,達到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致中和”的境界。
三,中庸之道是對所有人的要求,包括當時的統治者。但在歷史過程中,中庸成為統治者的工具。
四,現代漢語中,中有中間,普通的意思,庸有平庸,平凡的意思,中庸成為貶義。
五,所以,中庸應當是一種世界觀,是說人應該堅持立場,尊重規律,實現人與人,與社會,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不是圓滑世故,折中妥協,隨波逐流。
-
8 # 雷火神
中庸是妥協嗎?
中,是中華的古老智慧學。
中庸,以太極圖表示,凡事都是陰陽相對,一切事物,一切系統莫不如此,人的思維也是如此,總是落在兩邊這種,這種相對性,就是太板圖中陰陽所要表達的。在這種相對之種,相對的雙方經過矛盾鬥爭、運化,就會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這個平衡的狀態,具有相對雙方的全部資訊,故爾化出個穩態的全息的新的運化模式,在人的思維,經過矛盾的鬥爭、權衡就會做出一個新的判斷,這個判斷就是一種新的層次的運轉,在太極圖中,用無極圈來表示,由此可知,中庸其實人人都會,儒學只是經過了提煉來宣揚中庸之道,這個新的層次的出現,就是一種創新、創造。在佛法叫中道,比如天台宗的一心三觀,就是實相中道之法,運用這個方法,能夠對自己的心識,深層的心理內容進行中道的觀照,讓無量的煩惱種子成為智慧,亦能夠對宇宙當中一切有情的生命進行中道的觀察,了知宇宙的實相。從上可知,無論是儒的中庸,還是佛法的中道,今天人們已經無法瞭解其真實之處,更加無法應用於現實。在佛家、儒家亦僅僅侷限於少數頂級之士才能運用,可以肯定說,會用這種中的智慧的人,一定是出類拔萃的。
中庸,不同於西人哲學的抽象,必須實證實踐。如何來實證呢?道在平常中。
《中庸》曰∵”率性之謂道”, 率性之謂道者。謂吾人既稟天然之性而為命。故有生於天地之間而為人。既以此性為形命之主。是則自有厥生以來。凡有食息起居。折旋俯仰。動作云為。乃至拈匙舉箸。咳唾掉臂。無一事不是性之作用。何況君臣父子夫婦朋友。乃人倫之大事。豈又離此性外耶。蓋此性本來光光明明。故謂之明。乾乾淨淨無有絲毫雜染。故謂之精。不與萬物為侶。故謂之一。本來無第二妄念。故謂之至誠。率。順也。謂順此光明精一至誠之性。以之事君。則性忠。以之事親。則性孝。以之處夫婦。則性和。以之待朋友。則性信。以之愛物。則同體。謂之性仁。以之處事。則一毫不差。各得其宜。謂之性義。以之處上下之分。截然不亂。謂之性禮。以之明鑑事物。一毫不謬。謂之性智。是則人生天地。處於君臣父子夫婦朋友之間。以至忠孝和信仁義禮智。皆從性中流出。發現於日用當行之間。故謂之道。非離此性外別有道。故曰率性之謂道。只這率性處便是大道。儒家的學問方法,會讓我們平常的生活,變成體解大道生活,這個世界,就是我們生命進化的道場,這種方法,他沒有說是宗教,也沒有去拜鬼信神,但是卻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了解身心與天地宇宙的關係,這是人的根本教育,這不是宗教,卻勝似宗教,西方的宗教能夠讓人們瞭解人與宇宙的真正關係嗎?西方的宗教能夠進化人的自身心嗎?西方的宗教能夠啟開人內在妙德嗎?
儒家的學說,能培養中正中和仁義的君子。
儒家的學說,在中華的文明史上至關重要,他為我們中華民族培養了許許多多中正中和仁義的大人、君子。
-
9 # 小石頭108914886
中庸的解釋是不偏之謂中,也就是中間的意思,既然有中間必然會有邊邊,因為所謂的中間是跟邊邊相對而言,假如我們立場不同,那麼中間也可能變成邊邊,其實所謂的中間也只是相對而言,並無一個實質的中間可立,由此可以看出中庸指的並不是中間,應該是一種修養境界,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七情六慾都沒發出來時謂之中,此時心境極為寧靜,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但是,七情六慾作為心之物是客觀存的,現在沒有,只是因緣還未合和,一旦因緣合和,則一點動隨萬變,牽一而發動全身,馬上喜怒哀樂都出來了,但是你不要害怕,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出來就讓它出來吧,千萬莫被它牽著鼻子跑,如果你跟著它跑,那麼你就是凡夫,反之,你就是聖人了,不過聖人也是普通人,一個堂堂正正的普通人而已,皆,表示很多,中節,剛才你生氣,過一陣子這個生氣的就沒有了,你說它沒有,可一想,它還在那裡,還是有點生氣,但和一開始生氣時沒那麼大了。所以,天底下沒有一樣一成不變的東西,隨時隨地,分分秒秒都在變,這些事物的變化都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從無中來,又消失無中去,這是人的意識無法主宰的現實,和,償若你能不被煩惱牽著鼻子走,那麼一切又會恢復寧靜祥和,就像孔子說,致中和,天地位矣,萬物育矣。
-
10 # 思源73918016
“不偏為之中,不易為之庸”,這就是“中庸”的基本概念。與妥協、和稀泥沒有任何關糸。中好理解,不偏不倚謂之中,不左不右,不前不後都是中。只是庸不好理解,“不易謂庸”,易指變化。變化是宇宙間的普遍規律,不變是相對的,變化是絕對的。物理學中,臨界點是中,超過或低於臨界點都會發生物理變化。水超過臨界會由液態變氣態,低於臨界點會由液態變固態。哲理中的庸則指變化的幅度越小越好。因為“否終而泰”本身就是”易”的核心內容和做人做事的告誡。何況”中庸”中本身就包含有“合適”、“剛好”的意思。這是古時一種做人做事的原則,也是古代哲人的一種處世智慧。
-
11 # 生命解碼之易學堂
中庸就老子說的道,那麼,道又是什麼呢?道是用廣義陰陽,狹義陰陽,個體陰陽組合起來分清楚一個人在天地萬物中的功名利祿。任何一個人的功名利祿都有好的和壞的,好的叫份內福報,壞的叫份外福報。追求份外的福報就是追求災難,無論如何,是不會有善終的。例如:有一個二十五歲的男子,一九九六開始做鋼材生意。十年時間資產過億。二00二年,有個肓派中庸高手勸他趕快離開鋼材這個行業,因為所有的金屬都是他的份外福報。此人不聽,結果在二0一0年因癌症逝世。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就把中庸就清楚了。請看:”故恆無慾也以觀其眇”,譯文:因此,堅持放棄份外福報,即使是巨大的唾手可得功名利祿,也要象瞎子一樣看不到,一點都不能謀取。這叫”無為”。 ”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微”,譯文:堅持追求和謀取份內福報,即使是微小的難以獲得的功名利祿,也要努力去爭取,一點都不能放棄”,這就是“無不為”。“無為而無不為”就是幸福人生準則,簡稱為道,即中庸。想想看,道家的思想境界是多麼的高,不要說去貪汙受賄,即使是透過勞動所得的都要分個份內和份外的,這就是”故君子必慎其獨也”的根本保證。因此,中庸就是指”無為而無不為”這個人文科學終級學問,這個學問是十六個聖人前仆後繼共完成的,深奧抽象無比。老子說:”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意思是:能夠幫助一個人制訂”無為而無不為”這個幸福人生準則的道家天下少有。中庸就是指《道德經》中的道。誰掌握中庸,誰就掌握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制高點。
-
12 # 雷哥69886961
中庸是形勢不對時的火種儲存,是明哲保身之法,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管形勢如何不對,也要將血脈火種留下去
-
13 # 建章君
《論語·公冶長篇》引子貢之言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論語·子罕篇》亦言:“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孔子平生不喜歡高談闊論,少論玄微,但這不意味著孔子不通大道。記錄孔子直接論道的文獻主要集中在三處:一是《大學》,這是曾子記錄其意所成的;二是《中庸》,這是曾子門下、孔子之孫子思所錄;三是孔子為解易所作的《易傳》。前兩部都匯錄在《禮記》中,朱熹發覺其重要,特擇出來與《論語》、《孟子》而成“四書”。
因此,後世有“中庸之道”的說法,也就是說孔子用“中庸”二字簡略地概括了大道。
這個大道與《道德經》中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之道相同不相同呢?其實是一致的。《易傳》中孔子又講“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所言意思還是一樣。《中庸》開篇中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又說:“喜怒哀樂之謂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這裡的意思依然還是一致的。
《論語》中孔子道:“攻乎異端,其害也矣!”現代人由於古文不通,不知先秦時把什麼叫做“異端”,因此對這句話經常有誤解。異,是相異;異端,就是相異的兩頭。“攻乎異端”也就是偏執於一端而不能“執中”,從陰陽二分的角度來說就是偏於陰或偏於陽。所取之路,若是大道,通向真理,必然是“一陰一陽”的,不僅沒有消滅對立面,而且是與對立面和諧共生的。這個道理很平常,就像玩蹺蹺板,像天平的物理原理那麼簡單,其實是生活中“不可須臾離也”的常識。又像我們的內心,若各種情緒沒有爆發,就不妨礙我們見到各方綜合的事實,這意味著處“中”了,好比那天平的平衡;乃至有情緒,這情緒是有節制的,能自控的,那也不妨事,依然還是能令矛盾相合的。若能如此,才是能真正得見真相的大道。這是大自然與人天生的本有之理,所以是“天命”,也就是萬事萬物之本性,是一陰一陽合一的太極;若能如此率循本性,就是走入了大道。
因此“中庸”,即能調和對立,中和各方的思想的應用。“庸”,不是庸常,此處可直接解釋為“用”。學會處中觀察,執中應用,名為中庸之道。
但要注意,這“中”並不是簡單的兩端加其來除以二的那種落於形象的中間,否則依然還是“攻乎異端”,執著於區域性。我們通常認為的“和稀泥”行為,其實根本就不是“中庸”,而是孔子所批評的“鄉愿,德之賊也”。中,其實是太極的別名,用現代的語言來說,是指全體、總體、整體或系統。因此“中庸”,是系統之用,取“中”這個詞無非是強調反對偏執一邊。
為何這樣的大道是“道可道,非常道”的呢?因為一旦執著言語概念所指向的道,其實就必然已是偏執於一邊了。因此,必須消弭對立的概念,不在陰不在陽,又有陰又有陽,離於言語概念所指,於實際中融合全域性的,才是大道。
-
14 # 老慢
說俗點,即便你把中庸理解為平庸、和稀泥、沒進取心、左右逢源,牆頭草,那麼,如果你真能按照這個理解去做,對99%的人來說,也絕對是大好事。
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都幻想成為頂尖大明星,但你知道,絕大多數做這個夢的人都成不了大明星,都是失敗者,一輩子混的都不好,心態也不好。客觀現實是,99%的人都是平庸的人,1%的人非常優秀這就不錯了。
所以,從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角度來看,你承認自己很平庸,做平庸的事,過平庸的日子,沒什麼不好,反而容易讓自己一輩子活的順利一些、健康一些、開心一些。雖然承認自己平庸,但有機會,說不定反而會很成功,意外之喜,何樂不為?
對剩餘那1%的聰明人來說,《中庸》也不是你和專家學者門所理解的中庸。
因此,從古文字的角度看,中,不是中間,而是動態匹配;庸,是客觀實用的結果;故,中庸,本義是,客觀上實現了動態匹配。說白了,學中庸,目的是幫你學會如何讓自己這個個體與當前的客觀需求動態匹配,並且產生客觀上的好結果,這才是中庸的本義。
-
15 # 狂想的蘆葦1
看了這麼多回答,我認為只有馴服黑夜講的最靠譜。不過我還想用現代的觀點補充理解一下。
所謂中庸,就是把握好人生的“度”。《中庸》是對孔子思想的闡發。孔子講:“執其兩端取其中”、“過猶不及”。就是說,做什麼事都要把握好度,過頭或不及都不好。那麼,程頤的解釋“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就是對中庸最恰當的註解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人們做事時,首先要明白最差的情況和最理想的情況是什麼,也就是說先了解所面對事物的整體是什麼樣的。其次要了解即將的行為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在瞭解整體狀況之和根本目的後,找到自己的位置,看看能做到什麼程度,如何才能按照根本目的行為。這就叫“執其兩端取其中”,就叫“中不偏”。找到這個“中”,接著就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堅持做下去,並隨時反思自己有沒有偏離根本目的,若偏離了,就要即使調整回來。用現在的話說叫“不忘初心”。這就叫“庸不易”。
這樣講有些抽象,下面我們舉個例子:下象棋。象棋中由32顆棋子組成千變萬化的關係結構。在下棋的過程中,需要始終堅持一個目標:將死對方老將。若只知道吃對方的棋子,或抱住自己的子不被吃,都只能是臭棋簍。所以,吃子甚至被吃都是為了贏棋。抓住這個本質,就叫“中”;而堅持這個本質,既不入對方陷阱,又不圖一時之快,始終以贏棋為目標,就叫“庸”。
中庸教導我們,在我們的人生中,應該始終堅持本性、堅持崇高的社會理想,而不被金錢、權利、地位或物質享受異化和奴役。君子這樣做,就形成了一種示範效應,影響他人。而若人人都這樣做,社會就會更加和諧,就會實現大同社會的理想。這就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就是“中不偏,庸不易”,這就是中庸的智慧!
-
16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李月恩: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庸”一詞是被人們誤讀的。在那個非“左”即“右”、且只有“左”才代表積極的、革命的、政治正確的年代,“中”就是中間派,“庸”就是平庸,再加上一個庸庸碌碌的貶義詞,中庸成為平庸、妥協、保守、不求上進的代名詞。
真的如此嗎?
讓我們來看看中庸的原始含義吧。據說第一個把“中庸”二字聯起來使用的是孔子,孔子之前,中是中,庸是庸。“中”者,不偏不倚、不前不後,最恰當的那個位置謂之“中”(它不必是正中間,卻一定是最恰當的那個位置,比如美術上的黃金分割線)。另外,“中”還好,有“好”“行”“不錯”的肯定意思(在我國中原一些地區,這種用法還在延續使用);而庸,古時通“用”,庸者用也。“中庸”,合起來可以說是“以中為用的理念與方法。”如同我們說馬克思主義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那麼,我們也可以說“中庸”對儒家學派來說,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天啊,問題大了,此處省略5萬字。)
說到“中庸”,不能不提的兩個概念,一個是“過猶不及”,一個是“執兩用中”。“過猶不及”可以理解為儒者的世界觀,是從理論上說一件事做得過份了,超出了原有的界限,和事情做得不到位,效果是一樣的,都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和目標。而“執兩用中”是從實際操作中說,做任何事都不能偏左或是偏右,而是把握住左右兩端,選擇一條中間的適合大多數人道路來走,或者說兼顧大多數人的利益,採納最優方案,用最適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就是方法論。
這樣看來,“中庸”完全正確,沒有一點問題啊!它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作為後輩我們必須把握其精髓,發揚光大!
歷史的經驗一再證明:無論是左還是右,凡是偏離了中庸之道,就會影響社會的正常運轉,給人民帶來傷害與困苦。
就是我們個人在處理問題、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能夠中而庸之也會受益無窮的。
-
17 # go明奇
中庸原理
苟明奇 趙 正 翁移山
摘要:“中庸”的本義為“理性的方法”。中庸思想的本質是客觀理性。中庸之道是統合以“誠”為基礎的世界觀、以“中”為本質的方法論、以“知”為導向的人生觀、以“仁”為綱領的價值觀的理論體系,貫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中庸》裡,子思提出了宇宙形成、萬物化育的科學假說;孔子所說“明乎善”的真義是透過觀察研究獲得真知而明智,所說“生而知之”是指透過發現發明獲得知識,所說“以人治人”本意為把人當人來治理。
關鍵詞:儒家思想;中庸;理論體系;訓詁;客觀理性
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圍繞這一命題展開討論,理應具有三個邏輯層次:一是關於天(自然界、客觀世界)的論述;二是關於人(智人、人類社會、主觀世界)的論述;三是關於天與人和諧統一的論述。先秦時期的儒家經典也理當如此。因此,在解讀這些經典時,必須甄別各章各句論述的物件,不然容易張冠李戴,不知所云。
同時,精準把握關鍵字詞的含義,也是正確理解經典提出的各個重要概念的前提。而種種“秦火”“胡亂”對文義的割斷和扭曲,給後人帶來諸多迷惑。即使漢、清兩代學者做了大量訓詁考釋,也未能真正地、完全地澄清迷霧,迄今仍有不少文字本義模糊、引申混亂。經典中一些重要概念被誤解,例如,圍繞“格物致知”的聚訟千年不休,遺誤學術,遺患家國。
歷代對《中庸》的解讀也存在上述兩個方面的問題。鑑此,本文著力甄別《中庸》有關章句論述的物件,著力考證某些關鍵字詞的真實意涵,從明晰概念、理順邏輯入手重新解譯《中庸》部分章句,以求一探中庸思想之本質內涵和理論架構。
一、對總論的解譯
《中庸》開篇第一章作為全文之總論,盡含前言所列三個邏輯層次。以下逐句解讀: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論述天性、天道及其關係。其中“率性”應理解為無干擾地表現本性。“修道之謂教”論人類對道的發現、理解、學習、運用。這裡的“道”即天道,就是自然法則、客觀規律;“教”即文明教化。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論述天道的恆久性和普遍性。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其”,天道也。君子是人,而且是明白人,他們戒慎和恐懼的物件正是天道。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描述天道的普遍性和周密性。“君子慎其獨”正是因為天道之無所不在、無微不至。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提出“中”與“和”的概念。“喜怒哀樂之未發”,就是不帶個人情緒、主觀意願的狀態,應理解為客觀理性。“發而皆中節”,仍然要保持“中”,也就是在心念發動時也保持理性,遂而在行為上做到“節”,因此“和”包含有思想上的理性和行為上的節制兩層含義。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雖然“中”與“和”在前文中是從人的狀態提出定義,但在這裡則已擴充套件到“天下”的範圍,涵蓋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可以理解為整個宇宙。“本”即本質屬性,而唯有“大本”可以對應整個宇宙;“達道”則為通行準則,順之則達,逆之則窮。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專論“中”與“和”之於天的作用和意義。大自然當然是客觀理性(“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嘛,同時,就先秦時期人們的認知範圍(地球表面以及可以在地球表面觀察到的有限範圍)而言,大自然也是適度有節的,因此可以天地位、萬物育。既然大自然“致中和”才有了天地各歸其位、萬物生長繁育,那麼人類就應當追求“中和”以效法大自然,實現如大自然般的和諧有序、繁榮昌盛。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表現。
此章宜分作兩段。意譯如下:
大自然授予萬物的稟賦叫做性,萬物率真地遵從秉性所展現的形態和運動路徑叫做道,人類探索和實踐道的行為和現象叫做教。道一分一秒都不可能離場,會離場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即使看不見道也會顧忌、謹慎,即使聽不見道也會擔心、害怕。因為道看不見而又無處不在,摸不著而又無微不至,所以君子在其獨處的時候也會小心謹慎。
不帶任何情緒的客觀理性狀態,叫做中;心念和行為發生時理性而有節的狀態,叫做和。客觀理性是宇宙的最大本質,理性有節是宇宙的通行準則。大自然正是由於其客觀理性並處於適度有節的狀態,天地才各歸其位,萬物才生長繁育。
二、對論“誠”與“誠之”有關章句的解譯
(一)孔子的闡述
孔子在言及“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時,提出了“誠”的概念,論至“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止。對這部分文字的句讀有多個不同版本,反映出不同讀者對原文的不同理解。本文采取如此分章斷句: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如此分段,前段論述“獲乎上”、“信乎朋友”、“順乎親”、“誠乎身”、“明乎善”的行為次序,後段闡明由“天道之誠”到“人道誠之”的邏輯關係,層次清晰,便於理解。至於對“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的句讀,因為誠者天道,誠之者人道,所以不能說“誠者……聖人也”,聖人也是人。應把“聖人”作為後面字句的主語,把“誠之”、“擇善而固執之”視作修道成聖的方法和過程,如此組成一句。孔子的話在前文中已有把“也”置於主語後的情形,如“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弗失之矣”;而按照孟昭連先生對“之乎者也”研究的結論[1],這句話可讀作“聖人誠之,擇善而固執之”,意思清楚得很。
孔子這一席話,除“誠者,天之道也”和“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兩句論及天道外,其餘均為人道之論。解讀這番話的難點,主要是對關鍵字詞含義的理解:
1.“誠”。“誠”即真實。“誠”的反義詞不僅有“偽”,還有“妄”[4]1163,因此“誠”既是不虛假的真實,也是合乎邏輯而非隨意亂來的存在,這個“非隨意亂來”正好與“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中的“不思”“不勉”契合。於是,作為“天之道”的“誠”,即客觀的、可信的、合理的真實存在。
2.“誠之”。朱熹注:“誠之者,未能真實無妄,而欲真實無妄之謂,人事之當然也”[2]70-71,顯然是把“誠之”當作使動用法,理解為“使自己真誠無妄”。如此解釋,恐怕難以通順前後。本文認為,“誠之”為意動用法,是以之為誠的意思,也就是主觀上持“誠”的態度和觀點。“誠之”應理解為“誠天道之誠”,即“以誠為誠”,字面上應解釋為“以真實存在為真實存在”,內涵上可理解為“以客觀實在的態度看待萬事萬物”。莊子曰:“物物而不物於物”[3],其中“物物”就是“以物為物”,可視為“誠天道之誠”的另一表達。不如此理解“誠之”,就無法理解後文有關內容——暫此按下不表。
3.“善”。孔子這番話中最令人費解和迷惑的,是“明乎善”和“擇善”的“善”字。“善”總被習慣性地理解為“善惡”之善,在這裡卻造成了邏輯混亂——善惡都是人的主觀定義,而“誠之”著眼於客觀真實,“明善”跟“誠身”如何產生必然聯絡?“擇善”跟“博學”、“審問”等等又如何構成直接因果?——迄今為止,任何把此“善”理解為“善惡”之“善”的解說都顯得牽強附會。
事實上,宋代之前書寫漢字並無嚴格規範,一些字的部件可以上下左右隨意倒換,比如,直到近代“群”還可寫作“群”,“峰”還可寫作“峰”。“善”上“羊”下“言”,也可倒換成左“言”右“羊”,變為“詳”字。反之,“詳”也有可能被寫成“善”。《易•大壯》中“不能退,不能遂,不詳也”中的“詳”被訓為“善”[4]1159。《康熙字典》還有“善用心曰詳”的解釋[4]1159。可見“善”“詳”相通,“明乎善”、“擇善而固執之”的“善”可訓為“詳”。《說文》解“詳”:“審議也”[5]92,《書•蔡仲之命》解釋:“詳乃視聽”[4]1159。如果把“善”訓為“詳”,理解為觀察和研究(事物),那麼“博學之,審問之”云云就是對“擇善而固執之”的詳盡闡釋,這樣邏輯一下就通順了——“明乎善”就是透過觀察研究獲得真知而明智的意思。無獨有偶,《論語》中“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6]123中的“善”,也應作“詳”解才說得通。
朱熹早也意識到“善”在此解作“善惡”之善不妥,故註解為“人心天命之本然,而真知至善之所在也”[2]70,試圖把“善”的含義往“本然”、“真知”方向引,想法不錯,惜無訓詁理據,難以服人。
於是,對孔子後一段論述意譯如下:
真實存在是大自然固有的本質;以真實存在為真實存在是人當遵循的法則。真實存在就是不施加人力也合乎理性地存在(“中”,不帶任何情感和主觀意志),不依人的主觀意志而依自身規律自然形成,不緊不慢,不偏不倚。聖人以真實存在為真實存在(“誠之”),以觀察研究客觀事物為選擇並始終堅持。那就是廣泛地學習,審慎地質疑,嚴謹地思考,清晰地辨別,持久地踐行。若是不學習,或是沒學會,不行;若是不質疑,或是質疑得不審慎,不行;若是不思考,或是思考得不嚴謹,不行;若是不辨別,或是辨別得不清晰,不行;若是不踐行,或是踐行不持久,不行。別人下一倍功夫,我下百倍功夫,別人下十倍功夫,我下千倍功夫。果真能這麼幹,傻子也一定會聰明起來,弱者也一定會強大起來。
(二)子思的闡述
子思對“誠”與“誠之”的論述十分詳盡,篇幅較長,故此逐章分析解讀如下:
1.“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此章第一句論天,次句論人,末句則是天人對照而論。意譯為:
事物由於其真實存在而率真地顯明出來的特質,叫天性。人類由於明瞭事物性質和規律而能夠以真實存在為真實存在的過程,叫教化。對於事物而言,真實存在意味著顯明性質;對於人類而言,明瞭事物性質意味著認識真實存在。
2.“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此章關鍵詞是“至誠”、“儘性”和“贊”。
“至誠”在後續章句中還會出現,並有“其次致曲”與之對應。過往一些解譯把“至誠”理解為聖人之德,以至於將此整章都解讀為聖人之能事,既牽強又荒唐。從字義上看,“至”即極致,極致的客觀真實可以被理解為極端廣泛、極端細密、極端深刻、極端長久等等等等的客觀真實,這種極致的“誠”只可能是既涵蓋又超越一切具體事物的“誠”,亦即形而上之“誠”,因此,“至誠”可解譯為“客觀真實性”或“客觀實在性”。
“儘性”需結合“自誠明”之“明”來理解。“自誠明”是顯明各種物質(包括人類)之“性”,“儘性”就是讓事物性質得以全面地顯現,效能得以全面發揮。其中,“人之性”較之其他物種最獨特者,莫過於人類的好奇心、求知慾和對客觀世界的認知能力,而食色之類,卻與其他動物並無多大不同。因此,充分展現人的求知慾和認知能力,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當為“盡人之性”的核心要義,惟其如此,人類才有可能盡悉萬物之性。
“贊”,《說文》訓為“見”[5]280,《易•說卦》“幽贊於神明”一句中的“贊”被釋為“明”[4]1212,因此“贊”就是明白、理解的意思。後文有“知天地之化育”可以佐證。孔子說:“贊而不達於數,則其為之巫”[7],其中之“贊”也同此義,也就是“作出合理解釋”的意思,他這句話可意譯為:“(偶爾)作出合理解釋但不能多次重複(驗證),那麼它就只是巫術(蒙準)而已”,也可旁證。
辨明瞭這幾個關鍵詞的含義,可以清晰地區分此章各句所論物件:前兩句論述形而上的客觀真實性決定萬事萬物盡顯其性,以後各句論述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及其功效。
基於以上分析,此章可意譯為:
正是客觀世界的真實性,可以完全地顯明客觀世界的性質。客觀世界的性質全部顯現出來,那麼其中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能完全展現、發揮出來;人的主觀能動性完全展現和發揮出來,那麼萬物的各種性質就能被人類發現;人類全面發現了萬物的性質,就可以理解大自然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演化;人類能理解大自然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演化,就能夠與天地一起鼎立。
3.“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這裡的“其次”相對於前文的“至”,“其次”之“誠”體現在“曲”,即具體的各種事物。《說文》解“曲”:“象器曲受物之形”[5]637,可見“曲”亦為“器”,形而下為器。而“形”、“著”、“明”、“動”、“變”、“化”都是指具體事物的性質和狀態、運動和變化,它們各有意義並互有關聯——可從以下譯文中看出:
次一層面形而下的客觀真實遍及各種具體物質。具體各物是真實存在的,會呈現為一定的形狀和形態(“形”),物質形狀和形態會表現出其特徵(“著”),物質特徵會反映出其性質(“明”),物質性質會決定其運動(“動”),物質運動則會促成其變異(“變”),物質變異則會導致其演化(“化”)。根本上看,是客觀世界的真實性導致了萬物的演化。
4.“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此章緊接上章。上章推匯出了萬物自誠而形、而著、而明、而動、而變、而化的過程,那麼,人類認識清楚了物質性質,掌握了相應的客觀規律,就可以運用起來預測相應事物的運動變化:
具有客觀真實性的規律,可以用來預知未來。國家即將興旺,必有吉祥的預兆;國家即將衰亡,必有妖孽的出現。正如表現在占卜的龜殼和蓍草上,表現在人的肢體活動中,禍福將要來臨時,好的一定會預先知道,壞的也一定會預先知道。所以說,客觀真實性就像神一樣靈驗可信。
需要指出的是,文中“禎祥”、“妖孽”、“蓍龜”、“四體”等說法,不可以迷信視之。這些事物和現象都是客觀存在的,只是古人不能以現代科學的方法解釋,只能以當時的知識水平去推測,因而未能正確把握事物之間的關係而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解釋。就當時而言,這些說法也屬於一種低階的科學假說而非神學觀點,因為其畢竟沒有將這些現象歸因於神秘力量,所以不能視其為迷信。至於“如神”之說,不過比喻罷了,作為修辭手法至今仍在沿用。
5.“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此章“誠者”之“者”為實詞,“誠者”即真實存在的事物。
“是故君子誠之為貴”一句嵌在兩句“誠者”之間,容易引起誤讀。但若是清楚地把“誠”認定為天道,把“誠之”認定為人道,就不會把後文“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誤解為人類活動。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中“仁”與“知”是說人(君子)的,但不可把“成己”和“成物”簡單地理解為人的作為,而應理解為(君子)對“成己”和“成物”的認識。這個時候,對“誠之”的正確理解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如果“誠之”之“之”僅限於自身或自我意識的“小我”,那將無法產生“仁”的觀念(“仁”可是由“二人”構成的)。只有把“誠之”之“之”擴充套件到所有“誠者”(真實存在的物種和個體),看到所有物體皆“自成”、“成己”,從而像承認真實的自己一樣承認真實的其他個體,像尊重自身的存在一樣地尊重他人的存在(“本諸身,徵諸庶民”),才能於廣泛的“自成”、“成己”之“大我”中發明“仁”的觀念。而“成物”顯然是指事物的相互作用和演化。莊子“物物而不物於物”之論,涵蓋了上述兩個層面,那就是既承認各物真實存在的獨立性(“物物”),又不是孤立地、靜止地看待各物(“不物於物”),而還要發現物與物之間的相互聯絡和相互作用,把握事物運動變化規律。
“德”也是“性”,“性之德”可理解為“性質的性質”,也就是不同事物不同性質的共性。“外”為狀態,“內”為性質,狀態是由性質決定的。“措”是行動,是實踐,而實踐之於物質性質和運動規律,既發現之,又驗證之,所以“時措之宜也”。
此章意譯如下:
真實存在的事物自行形成,真實存在的規律自發執行。真實存在的事物自始至終都是真實存在的,不真實存在就無所謂事物。所以君子把能夠以真實存在為真實存在(承認客觀事物和尊重客觀規律)看得很高。不過,真實存在的物質不是(孤立地、靜止地)自我形成就罷了,而還要(依據性質和規律,並透過相互作用)成就其他物質。認識理解各種真實存在成就自己的道理(而對各個真實存在的個體給予承認和尊重),是仁愛的思想基礎;觀察研究真實存在的物質(相互作用,發生變化)成就他物的道理,是知識和智慧的根本來源。真實存在是各種事物性質中最本質的共性,統率著存在於內的性質和表現於外的形態、運動,因此可以時時實踐以摸索並驗證之。
6.“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天地之道,可壹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詩》曰:‘惟天之命,於穆不已!’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
此章是子思對“至誠”化育萬物的詳盡描述,要領悟其精髓,須細品“久”、“徵”、“悠遠”、“博”、“厚”、“高”、“明”等關鍵詞:
“久”是時間維度。
“徵”,《說文》解釋:“行於微而文達者,即徵之”,段玉裁註解:“行於微而聞達者即徵也。聞各本作文,今依《韻會》訂。又說壬微之意,言行於隱微而聞達挺箸於外”[5]387。壬,妊娠也,微小的受精卵形成也;“聞達挺箸(著)於外”,孕婦出懷也。以受孕出懷為喻,可如此理解“徵”——雖然微小,卻已形成並可被感知——這正是“微粒”之存在與發現。微粒有質量,也有波動性(受精卵細胞分裂之節律)。需要指出的是,此處之“徵”與“本諸身,徵諸庶民”的“徵”無關。“徵”為求證之義,故作“徵”。古時它們是不同的兩個字,現在簡化合一,容易混淆而引起誤解。
“悠遠”、“博”、“厚”、“高”是空間維度。其中,“悠遠”或“悠”為一維空間,“博”即面積寬廣,為二維空間,“博”與“厚”或“高”構成三維空間。
“博”與“厚”一起構成實體,有質量;“博”與“高”一起構成空間,可以透過光線,因而有“明”,會“覆物”,也就是能量和能量傳播。後文“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中的“照”,也顯示此“明”所指為能量,而“覆物”就有“照”,即能量傳播。
綜之,“久”是人類對漫長時間的感知,“徵”是人類對微小質量的感知,“悠遠”是人類對遙遠空間距離的感知,“明”和“照”是人類對能量及能量傳播的感知。如此解讀可以發現,子思對大自然演化的思索和遐想,竟接近於現代物理學關於宇宙基本要素(時間、空間、質量、能量)的認識!
在此不妨再延伸一下,將道家、《中庸》的一些概念與質能方程聯絡起來。E=mc2可寫成:
能量=質量×光速×光速
再定性地(按照物理量單位定性,不考慮常量因素,式中“=”不代表數值相等,而應理解為物理量的單位相同、物理概念的意義和“地位”相當,類似於量綱分析)轉換為:
[能量]×時間×時間=質量×長度×長度
量綱分析(質量M、長度L、時間T為三個基本量綱,能量的量綱式為ML2T-2)為:
ML2 T-2·T·T= M·L·L
如果劃分陰陽性質,能量和時間主動屬陽性,質量和空間主靜屬陰性,於是上式可寫作:
[陽×陽×陽]=[陰×陰×陰]
即三個陽爻結合相當於三個陰爻結合,用八卦的概念講,就是:
[乾]=[坤]
可理解為,乾與坤地位對等。再轉換為:
0=[乾]-[坤]
換言之,質能方程在道家語境裡就是:無生乾坤;在《中庸》語境裡則是:天地位焉。若定量思考,“[乾]=[坤]”則應寫成“乾=n坤”,其中n為光速值的平方(常數,無物理單位,所以不是c2),表明天的量值是地的n倍,天比地大許多。
另,如果再把E=mc2定性地寫成:
[能量]=質量×[光速]×長度/時間
轉換為:
[能量]×時間-質量×長度×[光速]=0
那麼,我們就可以用《中庸》的語言把它寫成:
無=[明]×久-徵×悠×[照]=[萬物]
此處之“無”即“有生於無”的“無”,而公式中部諸因素可合稱為“有”——動態地看此式,可知《中庸》此章正是在論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這真是妙趣橫生、引人入勝。必須承認,此“道家質能方程”和“中庸質能方程”的推出有些湊巧,畢竟先秦諸子還沒有相關的數學、物理學知識。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庸》此番描述,展現出了作者驚人的想象力,足以重新整理人們對先秦聖賢的認識。
此章意譯如下:
所以,真實存在性沒有停息的可能。這種不停息延伸出時間,有了時間,真實存在就會呈現為微粒而搏動(波動)。微粒和波動拓展出空間,從一維空間到二維、三維空間,即平面的寬廣和立體的厚與高。其中博厚構成實體,有質量;高拉開空間,越高的空間越亮堂,這光明就是能量。面積和厚度巨大的實體因自身質量的巨大而可以承載萬物,面積和高度巨大且亮堂的空間可以傳播能量覆蓋、輻射萬物,時間之長遠和空間之廣大可以成就萬物。面積和厚度巨大正好與大地相配,面積和高度巨大且有光照正好與天空相配,而時間是無限長遠的,空間是無限廣闊的。就是這樣,即使人們看不見,真實存在的一切也自行顯現著;不需要人們做任何動作,真實存在的一切也自行運動變化著;不需要人們做任何事情,真實存在的一切也自行形成著。大自然的規律,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自然生成的每一物種和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而自然演化出的物種和個體則多到不可限量和臆測的程度。這是因為大自然具有這樣的基本特性:寬廣、厚實、高敞、明亮、長遠、悠久(它們是空間、時間、質量、能量這幾個基本要素的體現)。比如現在的天,細看都是很多的星星點點,而延展到無窮寬廣的範圍,日月星辰都統系在這裡,它覆蓋、輻射著萬物。比如現在的地,細看不過是一把黃土,而延展到廣厚的範圍,就是承載著大山也不覺得重,託舉著江河海洋也不會洩漏,這裡承載著萬物。比如現在的山,細看都是塊塊石頭,延展到廣大的範圍,植物生長在這裡,動物繁殖在這裡,礦物產生在這裡。比如現在的水,細看就是一勺一斗這麼多,延展到不可斗量那麼多,各種水生動植物就生長繁衍在這裡,資源和財富就形成並蘊藏在這裡。《詩》曰:“惟天之命,於穆不已!”大概是說,大自然由於理性肅穆、美盛多貌而成其為大自然。“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大概是說,文王之所以被追諡為“文”,靠的是精純的理性態度和求索精神(而作成《易》)。
7.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此章位於《中庸》末尾,為全文觀點之總結。理解“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要著眼全章、全文。“至誠”仍是客觀真實性。“天下之大經”即“仁”,仁心也;“天下之大本”即“中”,理性也;“知天地之化育”即“知”,知識也。“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正是描述仁心之誠懇、理性之深沉、知識之廣博,而這三者的根本來源都是客觀世界的真實性(“至誠”)。
“至誠”總是容易被理解為“至誠之人”。拉通來看,本章首先是講一個基本結論,而“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則是說,只有“聰明聖知達天德者”才知道這個結論(“知之”)。反過來說,若是隻有“聰明聖知達天德者”才知道“至誠之人”能夠經大經、立大本、知化育,而“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又彷彿就是“至誠之人”,那麼此章所論就成了這人的自言自語、自吹自擂了,不僅沒有客觀性,也存在邏輯混亂,沒有說服力。
因此,此章應做如下解譯:
只有客觀世界普遍的真實性,能夠啟發人類正確地制定為人為事為政總綱領、總路線,正確地確立看待和處理一切問題的基本原則、態度和方法,正確地掌握萬事萬物的性質和運動變化發展規律。具體依靠什麼呢?純真誠懇的仁心!如淵深沉的理性!如天廣博的知識!若非已是聰明聖知達到對大自然的本質有著透徹理解的人,還有誰知道這個道理?
-
18 # mulin30311368
中庸,就是度,即恰到好處。
中庸不等於中,所謂不偏不倚都不是中庸的準確含義。凡事取中,也是一種“過”,過猶不及。
中庸,離不開前提條件。要看是在什麼場合,什麼人,什麼事,什麼時間講中庸。
-
19 # 博山廬
中者,天下之大本也,體也;庸者,明德也,用也。
中庸者,用中也。知體能用,此謂誠於中行於外。
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也。
做人要誠,言必有實;待人以敬,行止守禮。
-
20 # 走之16
孔子的“中庸”思想可以說無處不存在。“中庸”思想的內容而言,主要是適度、予盾的對立統一、一分為二、審時度勢。到處都可以運用。如“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等。即思想純正,“思無邪”。都是孔子關於中庸“中和之美”。
回覆列表
《中庸》是指對待(一切事物)都應該以(清淨平等)的(心態)去處理問題,凡遇事首先應該以(清淨心)去(觀察)以(平等)的(心態)去(應酬)。(妥協)不是(中庸)只是毫無原則的退卻,長期的(妥協)便會成為一個(失去自我)的人。